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

2024-07-25

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精选12篇)

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 篇1

一、传统武术释意

传统武术是由传统与武术两个概念复合而成。“传”,原指古驿道沿途设有许多驿站,传递信息,使者每到一驿站,便可换乘车马,继续赶路。传,“驿也”。“传”的含义是指一站传一站的意思。引申为相传继续,代代相传的意思。“统”,本义是茧的头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引申为一脉相承,世代相继的系统。“传统”由单一概念转变为联结的概念,是取“传”的相传继续和“统”的世代相承某种根本性的东西之意,表现为“来源于过去,汇注于现在,又流向于未来”(吕乃澄《中国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广大习武者以提高自身技击能力主体价值,体现为一种“体用兼备”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人体活动。它很少受到外来体育的影响,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传统武术根植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以技击为核心,武为外形,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双修,它是一种以防身、健身、修身为目的的融合多种表现形式的几乎纯个人的一种传统修炼行为。

传统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乳汁的滋养,不仅有精湛多彩的技术,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养生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兵法学、宗教学等文化内涵,它注重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主张通过身体锻炼达到由表及里,由形及神,形神兼备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从传统武术的发生过程来看,我们认为,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中华民族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以攻防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以家传、师徒传承或军事训练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内外兼修,融文化教育、技击、健身、修心、医疗、养生于一体,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的总称。

二、开展传统武术教育的价值

开展传统武术教育不仅是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当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需求。是为了我们现代大国能够构建一部属于自己,完整、丰厚、精彩、体面、富有创造性活力和魅力的民族体育和体育文化体系,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认同力,以及同世界体育文化进行创造性对话的文化自信力。开展传统武术教育,更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同时也要求传统武术教育必须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出发,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表率,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发展目标的传统武术教育新体系,并结合传统武术教育的方法来制定明确的教育考核标准,以达到规范传统武术教育,丰富、发展和完善传统武术教育的目的。

(一)传统武术有助于培养民族精神

培养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精神来源于民族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是指使人们聚合在一个群体中的情感。这种情感以同一语言表达为特征,民族性明显凸现。民族认同感是一种使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中国传统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虽说不同的时代又具有相对稳定的武术价值取向和武术形成特征,但其技术主体和审美标准等,仍是以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为依托的。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动静相生”、“快慢相间”、“后发先至”、“虚实转换”、“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等一招一式都追求着整体的神韵,这种神韵正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阴阳辩证”、“五行相克”、“八卦生化”等哲学观念的反映,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强大渗透力和传统武术作为民族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我们可以从传统武术运动中把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的脉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许多民族传统武术的运动形式,又往往与一些历史、传说、象形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为纪念英勇抗金的英雄岳飞杨令公而保存下来的岳家拳和杨家枪;少林武术与达摩祖师、十三棍僧救唐王等传说以及为模仿动物象形而流传下来的鹰爪拳、猴拳、虎拳等等,这些内容优秀的武术形式,实际上体现了民众的意愿,不仅弘扬了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而且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都构成了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部分,十分有利于培养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精神。传统武术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过程,更加有助于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发扬。

(二)传统武术有助于社会道德规范

体育运动是人类精神与物质的高度统一,而德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中国传统武术,它有着鲜明的伦理特征,讲究武德,体现了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形成其重传统、重经验、尊师重德的人伦观念。以“仁义”观念为核心的武德,要求习武者“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德为技先”,以“尊师重道,孝悌仁义,扶穷济贫,除暴安良”为道德理想和行为标准,成为国人的道德境界。武术运动中讲究“精”“气”“神”,这是一种境界,也是品格高下的分别。武林高手往往表现出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堂堂正气,胸怀坦荡,行事光明磊落。独立意识是立身正直的思想基础,不愿随波逐流,不屑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对社会不平的反抗,对善者弱者的同情,都是这种独立意识的表现。武德教育可以激励现代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在我国现在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的时代要求下,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武术的武德教育,对各行各业的道德规范的完善都有很好的模范和借鉴作用,对于习武人来说,从远古至今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为天下的太平,为百姓的幸福而奋斗,在为实现这样的目标中,习武人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身外之物;练一身正气,没有邪念;言必信,行必果;不恃强凌弱,不以武功欺负他人;胸怀宽广,性情似水;乐善好施而不求回报。武术人如果没有了武德灵魂,就像人没有了精神世界一样显得很茫然。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我们更要重视武德的功能作用,不只是武术人如此,社会人更要如此。通过开展传统武术教育,使得现代人的社会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树立一个良好的中国人形象。

(三)传统武术与现代人健康观的建立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而这种新的健康观与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观与强身健体思想相吻合。中国传统武术最讲究养生,其养生理论萌芽于商周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随着人们对疾病原理的认识而逐渐深化;又由于我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不断介入,而使我国的传统养生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且有鲜明的民族独特风格,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国武术的传统养生涉及许多方面,包括饮食、精神修养、起居、劳逸、导引等等。我国传统武术的养生体育理论认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气”是人体的生理功能,为生命的动力。在精和气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精神、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称为“神”。精气神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贯穿于生命活动一切过程的始终。神气充沛,则人体的机能旺盛,协调神气涣散,则一切机能的正常活动遭受破坏。因而,保精、益气、养神,实为健康长寿之根本;精充、气足、神全,乃为人体健康之标志;精亏、气虚、神弱,显系疾病与衰老的原因。所以,我国传统武术的养生是以保养精气神为首要任务。武术的传统养生历来主张形神兼备,首重养神,讲求人体机能的整体优化。例如,动作温柔连贯、轻灵圆活、连绵不断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功法均强调形体活动,并注重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以养形,强身健体的功效。在练武的环境上还主张清静养神,讲求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实际上,中国传统武术养生理论涵盖了身体、心理、道德等各个方面。这对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人们身体身心的调节有很大的益处,现代人健康观的建立,有待于传统武术教育的开展。

(四)传统武术教育是学校体育达到“健康第一”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

中国传统武术重表演、重娱乐、重修性、重防身,武术运动体现出传统体育文化交织着阴阳二气组合的生命律动,外取神态,内表心灵,着重于在姿态的意趣里显示人格。在演武过程中,强调形神兼修、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高度地完整协调,把运动过程中的快慢、轻重、刚柔、动静、虚实等矛盾的归纳总结为生动的十二种动物形象,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和传统的审美意识。在比赛中还突出了民族形式的特点,要穿规定的民族特色的服装,使用具有民族形式的器械,上下场要行民族的礼节,有民族特色的套路形式。这些丰富多样的套路,可发展人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和腿部力量以及内脏器官的功能。而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以竞技运动为主体内容,相当多的学生对难度大、要求高的运动技术普遍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给素质教育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健康第一”,要求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武术正符合学生群体心理和身体的承受力,是实现强体健体目的的有效手段。(责任编辑若愚)

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 篇2

2008年10月22日

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教研究所主办

编者的话:为了弘扬教育传承和认识优秀民族文化,将蒙古族文化的教育自觉贯穿于我校的教育活动中,本期动态特将我所盖志毅,鲍晓艳两位教师撰写的论文《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和《再论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编辑刊发。

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离开文化的教育或离开教育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文化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机体。文化赋予教育以内涵,赋予教育以品质,教育则通过自己的文化功能作用于文化,使文化得以升华。

作为文化群体的蒙古人,长期以来基本保持着“逐水草而游牧”的生存方式。我们把这种中国北方的特色文化统称为草原文化。蒙古族游牧文化是草原文化的主体,但是草原文化不局限于蒙古族游牧文化。草原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期保持多元内在气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财富之一。蒙古族传统文化具有以下教育价值:

一、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

一个民族文化的生成与分布取决于这个民族历史上长期特有的生产方式。对于蒙古族来说,其文化的面貌离不开它的长期所拥有的经济形态的影响。这些民族文化反过来成为保护生态系统的知识体系。比如游牧、轮牧、转场等蒙古族的畜牧方式都有其科学的内涵。作为文化群体的蒙古人,长期以来基本保持着“逐水草而游牧”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当它成为一种长久的历史实践时,必然地创造出了与之相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把这种生存方式和相应的“财富”称之为蒙古族游牧文化。它是以人、家畜和环境三个要素构成的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个生产生活方式——由人、畜和自然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牧民通过家畜的中介反馈来适应环境,扮演着生态调节者的角色,与此同时牧民在萨满教的氛围中体验着敬畏自然、注重和谐、崇尚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使得蒙古族游牧文化具有了一种深刻的生态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气质。

内蒙古资深生态学家刘钟龄先生在《蒙古族的传统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论》 1 一文中指出:“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生活恰恰构筑了天(气候环境)、地(生物多样性)、人(人群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历史条件下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高效和谐的组合。游移放牧的完整规范,可以保持草原自我更新的再生机制,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满足家畜的营养(能源)需要,保障人类的生存与进步。这是草原复合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协调有序的耦合效应。存在决定意识,这种优化系统组合必然成为生态观念的客观依据。所以,在蒙古民族文化中,从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伦理规范、民风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都蕴含了鲜明的生态观点与环境思维。” 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以农耕文化居于主流的汉族文化歧视草原生态系统的文化。光绪三十一年,“畜牧业落后论”者姚锡光曾经说:“试观此方(指蒙古——引者注)数万里之区,自汉以来„„历两千年„„绝少进步,则游牧之不足恃为生计”,并断言:“游牧生活断无持久幸存之理,„„恐不出五十年,游牧之风将绝境于地球上。”因此,他积极倡导“移民守边”。在汉语中出现了许多歧视草的词汇,类似于草民、草寇、草包、草莽、草荒、草野、草草、草率、草木之民、草菅人命、斩草除根、草莽英雄等一系列贬低和讨厌草的说法,农耕文化总是以草敌,从与草有关的词汇中得到这方面证明,未经公布或未经公布的试行的法规、规章、条例叫草案,初步写出的文章叫草稿,初步设计叫草拟,临时签署叫草签,设备简陋的戏班子称草合班子,初步画出的设计图叫草图,质地低劣的纸叫草纸,把人命看作野草一样叫草菅人命。不细致叫潦草,母鸡叫草鸡。憎恨草、仇视草,视草为敌,是单一种植业的特征之一,这种文化意识扩展到草原地带后就成为破坏草原的一种巨大的制度力量。因为,“靠天种地的粗放农业对牧场草地来说是一种破坏力量。而且凡是丢荒之地,在天旱地区植被破坏后,很快就会沙化,农耕所及草场荒废。加上农业社区人口增殖,一定要扩大耕地面积,即使在较高的轮作和施肥的农业水平上,也会和牧民争夺土地。”对“牧区来说,由于牧场缩小,单位面积载畜量相应增加,超过了自然恢复饲草的限度,引起草原退化。这一系列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形成了恶性循环,引起一般所说的农牧矛盾,在民族杂居地区又表现为民族矛盾。” 由此导致对草原文化的排斥,成为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学家张新时介绍,占地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草地,是仅次于森林的绿色覆盖层和适应性最强的陆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在西部开发中,草地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干旱地区,草原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并不次于森林和农田。草原面积大大超出了能够建构固定农田的面积。但长期以来,草地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国家环保总局、中科院等部门和西部12个省、市、区的联合调查显示,近十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更加脆弱,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不断加剧。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16000万公顷,占全国沙化面积的90%;毁林毁草开荒严重,新增耕地90%以上来自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下降,鼠害严重。生态破 坏削弱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有可比资料的九省区统计,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500亿元,因生态破坏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恢复费用比这一数字还要高出数倍。调查指出,近40年来气温波动性增高和部分地区降雨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西部地区生态退化的进程,但人为因素是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传统的游牧文化早就注意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每一个合法公民的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发扬和传承蒙古族灿烂的传统文化精神,避免出现人为生态破坏问题、支持国家推出的退耕还草还林以及实行严格的封育政策,提高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的意识。

二、蒙古族自由精神的价值

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是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较显著的特征。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是非常宽阔的,人的活动余地也是相当大的。这种人们在空间上的自由行动为其内在自由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

就其普适价值而言,制度经济学对自由的价值做了阐述,“对个人行为的公正:即个人和权力机关应对同等情况下的他人一视同仁(无歧视、程序公正);或者程序公正要求不分种族、宗教、贫富或亲疏地保护同等的基本权利。在经济生活中,这个意义上的公正意味着,原则上,在凭自己的资源进行竞争并获得平等待遇上,人人都有同样的自由权。但它决不意味着人人都同样幸运或在竞争中获得同样的”

实际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就其实质来讲都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自由精神相一致。

就其教育本身的价值而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蒙古族的自由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调个体能力、个性的发挥、文化艺术的创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三、蒙古族务实、顽强精神的价值

对于古代蒙古人来说,面对现实,直面人生是他们最基本的人生信条。严酷的自然环境、动荡的社会现实,使他们养成了反对玄想空谈,而崇尚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不论是在宗教信仰、民间文学中,还是在伦理道德、政治生活中,都显著而深刻地表现出了这一点。在古代蒙古人的伦理道德生活中,务实的态度同样是其所固有的。

蒙古文化的性格是很顽强的。草原尽管常有宜人的季节,草原有如诗如画的美景,牧人也不乏悠闲,那也是一年四季中的短暂时期。蒙古高原的平均青草期只有140天左右,而长达220多天的枯草期以及相继出现的旱灾、白灾构成了严酷的生活现实,就像蒙古谚语中所说的那样,“美好的秋天不会长久”,牧人生活更多的时候是要面对暴风、骤雨、燥热和寒雪。因此,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真正草原牧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生活环境所逼迫生成的个体心理素质,逐渐上升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心态时,民族文化中就具有了顽强的精神。

中国孩子还没放学,家长就在学校门口等候,到草原上举办夏令营活动,有 很多家长给自己的孩子送药,送吃,问寒问暖。学生本身缺乏自理能力,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或家庭条件优越,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与蒙古族顽强的传统文化精神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是否应该传承民族文化的优秀精神,我们不仅意识到民族文化在培育我们下一代的民族精神时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一个基本的立场,那就是要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华,延续民族文化的命脉,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文化,而且,我们还必须强化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扩大民族文化对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以宣传和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传达给我们的受教育者。

四、蒙古族诚信精神的价值

蒙古人重诚信,对欺诈性的交换行为,非法谋利行为极其蔑视。他们在和对方交流、交换的时候特别守信用、讲诚信的。在不很久远的年代,蒙古人出去放牧或下地作农活包括晚上睡觉都没有锁门的习惯,这足以说明他们对彼此信任程度,没有丝毫的怀疑之心。

如今社会上常常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给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命带来重大损失,各种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等人为的灾难所造成的悲剧,无不与某些人的责任感欠缺、没有诚信精神有直接关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又是具有丰富感情的人,是个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是值得信任的人。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有责任感、具有诚信精神的人。这是社会的需要、人类的需要。

美籍日本学者福山在其所著的《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指出,美国、日本等国属于高信任度国家,因此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成本。蒙古族诚信精神与现代经济学的新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五、蒙古族文化的行政管理价值 学者提出对民族地区要“因俗而治”,要由懂得该民族地区文化的人员来治理。这也是各级国家机关中需要大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成员的依据。因为 在草原,共同的文化遗产构成的无形制度提供了减少思维模式分歧的方法并形成了使统一的认识代代相传的方式。“因俗而治”中的“俗”体现了传统知识和内涵,当然包括文化。我们对内蒙古进行行政管理要深入了解蒙古族文化。这不仅仅指汉族领导同志,蒙古族领导同志也未必都有深入的了解。

根据制度经济学原理,当内(本身文化)外(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度相冲突时,监督外在制度服从情况的成本和执行外在制度的成本会限制政府依靠外在制度所能取得的成效。有学者估计,如果没有形成自发性服从,“政府靠强制在任何时候最多只能执行全部法律的3%-7%”。”因此,所有层次上的外在规则都应符合社会的内在规则(有些体现于自然法中),这样才能确保这些规则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性影响。在有些情况下,规则发生冲突,只有诉求道德才能化解矛盾。即使能从国外借鉴良好的正式规则,如果本土的(indigenous)非正式规则因为惰性而一时难以变化,新借鉴来的正式规则和旧有的非正式规则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借鉴来的制度可能既无法实施又难以奏效。

总之,已经移植过来的制度安排要实现其功能,则需要作更大的适应性调整。有些制度规范是植根在一定文化土壤基础之上的,如果这些制度规范离开了其相应的文化土壤,就很难有效了。因此,我们在用制度引进扩大制度选择集合时一定要考虑相应的制约因素。

正因为此,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光辉著作中提出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好好研究以适合这些地区的实际。4

政府官员在懂得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性后,在政府决策上才能考虑对这种文化的保护,比如在牧区生态移民不仅是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必然要求,而且关系到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问题。因为,生态环境恶化必然会导致文化的消失,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会消失。生态移民既是经济行为,又包含文化意义,政府在实施生态移民政策中,应从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移民通婚等方面进行规划。同时,动态的把握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现象。在生态移民过程中,要注意“人”对环境的影响,适应与抉择的关系,要把游牧民族中的“草原学”看成是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等,不能停留在经济学的层面上。对生态移民应从移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各个方面来理解,要充分认识移民成本应包括经济成本、文化成本、环境成本和心理成本等。

六、蒙古族文化的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的价值 由于存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在一种文化没有充分传播,深入到其他民族人心的情况下,一个民族会对另一个民族产生误解。比如长期以来,将游牧文化与落后愚昧划等号。而事实上正如俄罗斯著名学者古米列夫所评价的“游牧民族在他们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类型。对此,人们不应认为是粗俗、落后和停滞不前的”。

所以尊重的前提是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才会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不会因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少数民族。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正视民族心理素质的特殊性。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中,照顾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体现民族平等,实现民族团结。

蒙古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有巨大教育价值。在今天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的去传承和弘扬。

再论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离开文化的教育或离开教育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文化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机体。文化赋予教育以内涵,赋予教育以品质,教育则通过自己的文化功能作用于文化,使文化得以升华。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一,是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教育资源。实施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感受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同时,充分发挥蒙古族传统文化对受教育者民族心理、审美观念、精神品质、个性的发展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特征 我们认为,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虽然历尽沧桑,但是保持了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多元化特征

大蒙古帝国是在军事征服的前提下建立的。因此国民是由不同文化习俗背景的部族和民族成员组成的,这使得蒙古族文化一开始就有了多元化的成份。如果说蒙古族早期文化受中亚传统影响较多,那么,到了中晚期受藏、汉文化影响深刻是不争的事实。游牧文化是在狩猎采集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从来没有彻底抛弃狩猎传统,而是把它作为一种补充经济形式保留至近代。与此同时从阿勒坦汗时期开始内蒙古草原上逐渐出现了有规模的农耕经济,这些不同的经济活动在其文化中得到了积极的反应。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构成使蒙古文化乃至中国北方蒙古族文化一直保持了一种积极的开放性,因而在民众意识中很少有封闭的排外情绪。

2.大众化特征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是由民间大众文化构建的。如果观察汉民族传统文化就不难发现,他们的百姓文化和文人——士大夫文化是有显著区别的。这两种文化中,文人文化是汉民族的主体文化,或者可以叫做统治文化;而蒙古族的文人阶层的形成较晚,在文化中的主导性不强,既便是元朝以及后来的宫廷文化曾一度繁荣,却也未能脱离民间文化的基础。例如,在清代整理出来的蒙古宫廷歌曲,虽然有着文人墨客的加工痕迹,但几乎都存在相应的民歌演唱形式。这说明,宫廷歌曲大多数来源于民间,或者宫廷中的创作歌曲也顺利地传播到了民间。在蒙古社会里,老百姓欣赏的歌曲、遵循的文化习俗和语言表达习惯与那颜阶层的并无二致,更谈不上什么质的区别。因此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富有民主气息的平民化倾向。这在客观上减少了文化内部的磨擦与消耗,为在文化整体上较为容易接受和适应外来文化提供了可能性。

3.生态化特征

作为文化群体的蒙古人,长期以来基本保持着“逐水草而游牧”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当它成为一种长久的历史实践时,必然地创造出了与之相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把这种生存方式和相应的“财富”称之为蒙古族游牧文化。它是以人、家畜和环境三个要素构成。事实上这三种要素的连结就是一种生态关系的确立。牧民在此充当了生态关系中的一个要素,扮演着调节者的角色,也相当于一个生态因子。因此,牧民的所作所为必须服从于其它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维持,即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也就是说牧民时刻注意家畜的各种反应,通过这个中介的信息反馈来把握环境、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牧民的有效生存。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态属性——功能与特征。另外,游牧是一种动态的生活方式,它不利于物质财富的大量保存与囤积。这使得牧民拥有的财富必须具备简易而多功能。如蒙古刀是男人的装饰品、防身武器、同时也是餐具。英雄史诗是歌曲、是诗词、也是故事,可以满足不同观(听)众的需求。这种对财富的简约行为蕴含着对能量的节约机制,其本质是生态化的。正因为这样,从根本上来讲,蒙古族游牧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无论其内涵气质,还是其外在特征都表现出了浓厚的生态气息。

4.艺术化特征

游牧民族直接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动物——五畜和变化多端的环境,而不是容易控制的农作物、耕地或冷冰冰的矿石,因此在牧民的生产方式中普遍存在着人与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之间的主动的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主人必须关注作为坐骑——生产工具的马的表现与情感,也有必要关注作为生产资料的羊群的表现。牧人的羊不是生产符号或抽象物质,而是具有名字和性格的家庭成员。这也就是说牧民时常处于一种情感化的生产关系当中。这种情感化的生产关系促使牧民具备情感化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这种情感化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就是艺术的方式方法。至此蒙古族文化产品——尤其是精神产品普遍具有了浓厚的艺术特征。认识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蒙古族为什么拥有那么多歌颂五畜、歌颂自然的文艺作品。另外草原文学艺术的大众倾向也使得草原意识世界具有了浓郁的艺术色彩。牧民的人生追求、生活哲理、工作经验都以诗、歌或谚语的形式浓缩于日常生活当中,生活中能够体验艺术,艺术中能够看到自己的生活,很难发现与艺术无关的生活,也不容易接受与生活无关的艺术。

5.生活化特征

蒙古族传统文化具有生活性。蒙古族传统文化是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始终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例如蒙古人的夏特日不是在商店里买来的,而是自己精心雕刻而成的,自用的箱子和马头琴、小茶桌和四胡等全部是由自己设计和制作。牧民们在劳动之余,或者在劳动之中可以制作生活适用品,这种民间艺术是为了生活的需要,美化自身,美化物品,美化生活环境。蒙古族传统文化所呈现的日常生活,既包含了知识,也包含了态度和品性,还包含了技能和策略,是一种综合的智慧。受教育者对其感受、欣赏的过程,也是一种综合的学习过程。受教育者从蒙古族传统文化中可以领悟到很多表现蒙古族人民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精神,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歌颂劳动人民自己的崇高品质、巨大的创造才能和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文化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与此同时也受到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巨大冲击。蒙古族文化需要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诸如生态理念、艺术理念等等的同时更需要与时俱进,获得全面、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认为,以游牧文化为底蕴的蒙古族文化以其优良的生态精神和艺术精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走向跨越式的发展是有可能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人类文明的21世纪将被继承和发扬。

在所谓的全球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威胁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与生存,而与之相关联的蒙古族传统精神的更生和重塑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时,又促使我们必须对蒙古族传统文化做出反思之后新的反思,并且做出理性的选择。所谓理性的选择,即是说,我们不仅意识到蒙古族传统文化在培育我们下一代的民族精神时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一个基本的立场,那就是要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延续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命脉,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蒙古族文化,而且,我们还必须强化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扩大蒙古族传统文化对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使我们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以宣传和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传达给我们的受教育者。

在这样的传达过程中,不论是社会宣传还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是让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蒙古族传统文化,而是在学习、研究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高理解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立能力,不仅使受教育者形成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形成鉴赏能力,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到它发展的历史,从它的表达到文化形式的审美演进,都可以形成生生不息的动态理解。那样,才能更好地通过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行蒙古族文化精神的教育,知古鉴今,继往开来,去进行更为有价值的蒙古族文化精神的创造。

我们之所以在理性选择中,认为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精神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还是由于蒙古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教育价值。

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必须反映本民族的精神、传统和特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性,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最富有民族性的东西是最有国际性,蒙古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草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既是既往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的积淀,又是目前该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其中蕴含了取之不尽的艺术价值能够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靳之林教授认为,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教育问题。我们应通过教育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

所谓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是指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又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

1.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可以在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在形成蒙古族传统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不论是蒙古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还是它所创造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作品,或者是它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风俗习惯中所凝结的审美意识等等,都可以汇聚成人们自身的素养逐渐积淀为蒙古民族的心理、品格,使我们的蒙古族文化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我们可以根据蒙古族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及生活生产等特点,编写适合民族地区的乡土教材,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利用乡土教材培养受教育者对家乡的感情及民族的自豪感,使他们了解自己生长的环境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期培养受教育者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独特的审美观念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作为其中最具有蒙古族传统性、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如绘画、音乐、书法、建筑等等,不仅包涵了我们蒙古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这些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的不朽价值。音乐、绘画、书法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传统音乐、绘画、书法文化。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成为了蒙古族人民与外界交流的媒介,也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蒙古族的文化主要是在游牧文化基础上形成的,这一文化类型决定了它们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在这基础上形成的音乐、绘画、书法文化涉及到氏族、家族的历史,生产,生活经验,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内容,如同一部教科书,深深的影响着蒙古族人民的思想及行为方式。蒙古族的音乐铿锵有力,绘画、雕刻艺术独具风格,这些都是蒙古族宗教活动、喜庆丰收、婚丧嫁娶以及各种节日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出现频率之高是其它文化所不能比拟的。这种在民族文化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质,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民族文化水平,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对蒙古族人民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蒙古族传统的音乐、美术、体育文化却面临着许多挑战。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逐渐演变和社会现代化的巨大影响都使得蒙古族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了很大的变迁。会唱蒙古族歌曲、会跳蒙古族舞的人少了,传统的体育活动逐渐从老百姓的日常活动中退出,变成了只有在重大节日中才得以一见的活动。现在社会中各种传播媒体也在不断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蒙古族人民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现代化的气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冰箱、汽车、摩托车,人们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不再局限在原有的生活环境中,开始学会了解外面、了解世界,民族传统文体娱乐活动的功能开始退化,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中对传统了解的人则更少,很多传统的技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因此有人悲观的认为,蒙古族传统的文体娱乐活动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笔者认为,虽然蒙古族传统的文体娱乐活动的现状有些令人担忧,但不能因此而怀疑其作为珍贵民族文化的地位及其未来的发展前途。蒙古族的传统文体娱乐活动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的,蒙古族传统文体娱乐中体育与歌舞相伴,绘画与艺术交融,这种文化模式不仅能够使蒙古族群众在民族传统文体娱乐活动中自娱自乐,得到锻炼,更能够使他们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相互交融,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说、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并将其渗透到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当中培养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念。

3.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优秀的精神品质

爱国精神、蒙古族传统文化精神(包括蒙古族的自由、顽强、生态保护、诚信、尊老爱幼、英雄精神等等)、人文素质的教育固然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但是,恐怕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最容易发挥作用的,是这些以审美的艺术教育为特征的文化教育,它可以把学生带入我们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宫殿,在那里阅读我们蒙古族传统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在那里发现真,发现善,发现美,逐渐形成优秀的精神品质。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自由精神是从其社会、文化内部自发形成的。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蒙古族的这种自由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调个体能力、个性的发挥、文化艺术的创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古代蒙古人的伦理道德生活中,务实的态度同样是其所固有的。在阿阑豁阿“五箭训子”的传说中,我们看到这位母亲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教育儿子们,一定要精诚团结、互相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起来,否则就会被击垮、消灭。这种教诲在当时那种部落纷争、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是十分实用而有益的。蒙古族这种务实的精神不论是古代还是商品经济的今天都比较适用的。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还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我们应该在教育中通过发扬和传承蒙古族的务实精神,培养学生的诚实、谦虚、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刻苦的学风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4.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民族文化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根本的性格和情感。蒙古族传统文化所表达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感,可以使受教育者受到启迪。例如当马头琴拉起,锡林郭勒盟的长调民歌唱起后,会感受到的是跳动的音符,蒙古草原的无比辽阔;听到鄂尔多斯那种起伏多变、节奏明快的民歌后,可以感受到草原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激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蒙古文化的性格是很顽强的。就像蒙古谚语中所说的那样,“美好的秋天不会长久”,牧人生活更多的时候是要面对暴风、骤雨、燥热和寒雪。因此,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真正草原牧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据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国孩子还没放学,家长就在学校门口等候,到草原上举办夏令营活动,有很多家长给自己的孩子送药,送吃,问寒问暖。学生本身缺乏自理能力,缺乏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或家庭条件优越,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较强。我们应该对受教育者进行蒙古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蒙古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游牧文化而且他们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

编辑:温

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 篇3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8-000-02

摘要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竞技表演”、“健身娱乐”的价值取向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竞技表演”“健身娱乐”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基本把武术作为一种纯技术性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与推广,而非真正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的技术性武术教学价值取向早已无法满足学习者对武术教学的需求,从而导致武术教学的诸多问题。为此,众多专家学者也不断研究尝试改变目前武术教育教学中的“单纯技术性”的现状。但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实施现状到底如何,各高校是否有计划根据时代需要进行相关教学改革。为此,笔者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情况进行研究,以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为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 武术人文教育 价值取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与价值取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的选题与实施中通过互联网和检索期刊索引的方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专著、期刊以及其他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全面了解当前武术教育教学人文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向全国26所普通高校发放调查问卷,以调查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及价值取向。所调查的高校分布面广,具有代表性。调查选取了辽宁省高校3所、黑龙江省3所、吉林省3所、云南省1所、广东省3所,河北省2所、湖南省1所、河南2所、四川省1所、湖北省1所、浙江省2所、江西省2所。

3.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

4.逻辑分析法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与分析

通过对我国26所普通高校的调查问卷可知(表1),在所调查的26所高校中仅有7所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了人文教育,占全部高校的73.1%。而未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高校则有19所,占全部高校的73.1%。由此可见,虽然武术教育教学中应该进行人文价值的教育已经成为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但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武术教师仍然将武术作为一种技术性项目进行教学。从而降低了武术教学的层次,也导致武术项目教学的可替代性,即武术会被认为是简单缺乏时代气息的花架表演,抑或是过时的古代格斗术。武术失去了文化的高度,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认为可以选取跆拳道、防身术等时髦的课程来满足表演与防身自卫的需要。武术则成为可有可无的可替代项目。因此,高校武术教学要想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项目,武术的人文教育的内涵则是不可或缺的。

表1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开展情况

开展人文教育院校未开展人文教育院校 合计

数量7 19 26

%26.973.1 100

另外,调查显示,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7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的教师认为武术课中开展人文教育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二)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开展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高校中共有5个方向的人文价值取向,7所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均选取其中部分方向进行教学(见表2)。其中,有6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方向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4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兵法谋略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3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美学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2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宗教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有4所高校选取了武术与人体科学作为人文教育的内容。

表2高校武术教育教学中开展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选取的人文教育价值取向选取院校数量

(1)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

(2)武术与兵法谋略学

(3)武术与美学

(4)武术与宗教

(5)武术与人体科学 6

4

3

2

4

在五个人文教育价值取向中,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价值取向被最广泛地作为开展人文教育的素材,这与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有密切关系,学生在学习太极拳,欣赏到八卦掌、形意拳等武术拳种时自然会怀有好奇心,會向老师询问上述拳种的名称起源。由此展开的对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内涵的讲解就自然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第一课。排在第二位的被选择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武术与兵法谋略以及武术与人体科学,武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技击内涵,当教师将武术的攻防涵义讲解给学生时,学生必然会问,“一个技术组合中这么多的防守方法,最后才有一个进攻技术,难道武术要靠防守取胜吗?”这时,我们就可以讲解武术与兵法谋略的联系了,这可称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谋略原则。武术与人体科学的关系密切,如中医的经络理论在太极拳中广泛使用;而武术太极拳练习的运动量如何满足健身需要等问题都与人体科学密切相关。另外,武术演练体现了独特的中国美学特色,注意“气、韵、形神”的把握,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姿势美、劲力美、节奏美与结构美。武术与宗教关系密切,如太极、五行、八卦等武术中应用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是来自道教。武术本是搏杀技能,而练武中又讲究以武养生保健,其也是受道家爱身贵生的思想所影响。由此可见,在武术教学中通过对武术与宗教的关系的讲解可以使学生较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拓展了学生的眼界,达到了通过武术教学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高校未来武术教育教学中人文教育取向的目标与设置计划分析

调查表明,当前开展武术人文教育的高校中主要为结合技术教学内容适时讲解,并未严格的写入教学计划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解也带有随意性。各高校也并未将人文素质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而各高校对未来武术教学中是否有计划将武术课中的人文教育取向写入计划目前还未得到肯定的回答。笔者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到,目前还并未有与武术实践教学配套的武术人文教育教材,而只能由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摸索来确定讲课内容。其对教师的个人理论及实践素养要求较高,因而要在武术教学中全面实施人文教育,教师本身的素养提高则成为关键。

三、小结

武术教学中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文教育能够较好地改变目前武术教育教学中的“单纯技术性”的教学现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提高武术教学效果。同时,包涵技术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武术教学也提升了武术课的层次。但当前我国仅有26.9%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实施不同价值取向的人文素质教育,而开展的武术人文教育并未严格的写入教学计划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解带有随意性。而对于未来武术教学中能否设置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计划,各高校也未能给予肯定的回答。

参考文献:

[1] 徐香梅.传统武术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走向[J].武术科学.2005.7.

[2] 单静怡,梅杭强,单锡文.透过传统武术的现代价值功能谈传统武术的发展[J].武术科学.2006.1.

[3] 王岗,郭海洲.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5.

传统武术教育价值探析 篇4

1、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

武术最大的价值是其健身价值。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逐渐普及和推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身锻炼。在众多武术套路动作中,太极拳普及的范围最广,而且最易被大众学习和接受。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注重呼吸,拳式也容易掌握,适合不同年龄和体质的人学习和锻炼。武术动作复杂而又灵活多变,强调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长期通过武术动作进行锻炼对神经系统活动的均衡发展会有显著的效果。另外,武术对呼吸要求极高,其呼吸方法依据动作的变化有所不同,通常有提,托、聚、沉、憋气及闭气等等,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大。武术动作的活动幅度较大,对柔韧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长期锻炼会使韧带的弹性得到增强,同时还会增大肢体力量,以此增强锻炼者的身体素质。另外,武术锻炼对人的体形也起到了改善作用。武术锻炼对身高有一定的影响。武术对各关节活动的范围比较大,武术动作千变万化,可以在练习过程中改善人的体型。武术锻炼对预防驼背也有明显作用。

2、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

传统武术经过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讲究内修外练、术道并重。武术以独特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向国内外武术爱好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武术中的身体运动和其他体育项目有很大的区别,它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还展现了其文化、哲学和美学的涵义。武术注重德、功并重,尤其以武德为先。相较于其他体育项目,武术体现了中国文化刚健有力、积极向上的精神特点。西方体育文化注重攻击,讲究快、狠、猛。而武术注重“养”,养练结合,是为了增强体质,以追求身体健康长寿为目的。武术较量也是“点到为止”。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武术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以新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向世人展示其独特魅力,在传播过程中发挥出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

3、传统武术的德育价值

武术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缩影,武术的道德规范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勇、侠、义、礼”思想。“忠”指的是忠君爱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和传承武术。“义”和“勇”是儒家与兵家所推崇的美德。重义轻利,见义勇为,讲求诚信也是武林前辈的一贯教育传统。在今天,我们要继续传承这种武术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生活和学习当中。目前社会上仍然有不法分子扰乱社会秩序,甚至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给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阻碍。这就要求我们要宣扬武德精神,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制止不正之风。“侠”是武的派生物。当今社会我们学习武术并不是为了培养侠客,我们要从“侠”的本色中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宣传“侠”的思想,树立社会的正义之风。“礼”是儒家所推崇的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要融入“礼”,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

4、传统武术的美育价值

传统武术还具有很高的美育价值。传统武术动作大多刚劲有力,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美。另外,传统武术套路都是来自于古代民间,大多是民间拳师在实践中模仿动物或其他事物演变发展而来的,独具一种特殊的美感。如“苍鹰捕食”、“大鹏展翅”,给人一种威猛雄健的感觉,体现了动作的意境美。武术动作中对“动”、“静”、“起”、“落”、“快”、“慢”、“轻”、“重”、“高”、“低”、“刚”、“柔”分寸的掌握,将其形成互为补充,互相衬托的辩证统一思想,充分体现了传统武术套路的鲜明节奏感,体现了其独特的神韵美。

5、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传统武术教育价值的分析,在当今社会要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发展武术,培养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对武术的热爱,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武术锻炼当中。武术锻炼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武术对锻炼者的毅力品质要求很高,我们要大力倡导武术教育,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武术学习和训练,促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坚强意志品质的的培养。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通过学生进行传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毛明春.中国传统武术与时俱进的理论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2003,(2).

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 篇5

摘要:有人说,中国当代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问题。从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教育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而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价值观。中国教育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它究竟怎样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教育?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本文就一些文化现象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观、当代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它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与文化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不可估量的独特作用。承载者历代先贤门睿智思想火花的中国优秀文化典籍,不仅记载并世代传诵着这一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唯一自成体系的且一脉相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成为不断兼容并序的吸收不同类型的文化,并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物质载体。

一直以来,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许多要求和规范,都可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财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探讨“天道(天地的来源及其法则)与人道(人自身和人类社会和其他动物是否有人性)的关系,创造了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 “天人合一”的核心价值观。注重天人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道德价值的最终归宿;“和”是中国传统人生理想的最高价值,落实到教育上则是将“中庸之道”作为人生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更是可以肯定的。

以前,我们的前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并在他们自身的丰富与发展过程中影响和丰富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即而有许多千古传诵的英雄事迹和文学作品影响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古代私塾教育推崇熟记《四书五经》。孩子从小便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报效国家成为栋梁之才。胜不骄,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败不馁,卧薪尝胆,终成大器。在自古流传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下,不断的开拓创新,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碾出一朵朵文明中外的奇葩:四大发明的创造,英雄人物的产生,优秀诗歌的流传等等。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尊老爱幼, 勤俭节约, 诚实守信等。还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小学教科书中的《孔融让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用文。孔融年纪虽小,但是懂得把大的梨分给自己的长辈,而把小的留给自己。小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当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下意识的去模仿,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因此加强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人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将成为润养未来教育的营养素之一。中国古代昭君出塞与文成公主和亲等典故, 正是国家和平主义的表现。而“和为贵”, “仁政”.等提法, 以及老子关于“老吾老及人之老, 幼吾幼及人之幼”等论述, 都代表着中国几千年一贯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 从《礼记》里的“大同世界”, 到康有为的《大同书》, 再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口号, 都代表着中国和平、有为的精神。上述这些, 对培养未来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合作意识和平精神都是有益的。

此外,中国古代矛盾辨证思维对提高未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也是大有助益的。这种矛盾辨证思维在老子的名著《老子》中有大量的论述,阐明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孔子也有辨证明法思想,讲究形式“叩其两端”,讲究“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这种矛盾辨证思维认可“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观点。对未来受教育者更为深刻的认识社会和自然界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而成功的解决问题无疑也是颇重要的。未来的教育强调大量开设文化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让受教育者大量参与文化鉴赏、审美。为此,学校要为受教育者创造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这是因为未来社会更强调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要消解未来社会的巨大压力,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优秀高雅的生活则离不开较高的文化鉴赏力与审美能力,也离不开很重要的人际协调能力与活动能力。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的: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将使人们需要借助艺术来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而着一步将从学校开始。未来的教育者将在改革中培养受教育者的文化审美素质,提升其精神生活层次,同时也给受教育者缓解巨大社会压力,调整好个人心态的技术手段。

三、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对当代教育的其他影响

(一)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强调群体意识对教育主体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具有悠久的重视道德的教育传统。孔子是儒家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就是道德伦理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中心,主张“克己”、“内省”,极为重视个人的道德培养。《大学》里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内圣外王”作为培养目标和理想人格,道德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本质。这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道德滑坡、吸毒和暴力增多、拜金主义思潮泛滥、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下, 仍不乏时代的意义。但同时,在这种传统的伦理型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涵摄下,整个教育活动都被纳入了道德规范的模式中,使人们坚信,复杂的思想行为都必须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用伦理道德原则去包容一切,解释一切。在实际生活中,以伦理原则为绝对尺度的评价模式,把人的多元化的行为仅仅归结为一种简单的直线型评价,人的丰富多彩的价值活动统被纳入不变的道德评价框架中,人的生命创造力受到严重的阻碍,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传统文化对主体价值活力的限制,束缚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求,对主体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强调主体意识,从孔子起,儒家文化就一直把教育同社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成为连接社会个体、家庭和国家的纽带,把一切社会成员连接到一个统一的道德规范之中,将个体塑造成为群体中的和谐因子,使个体与社会保持为一个统一体,以实现统治者的政治理想。很显然,强调群体意识,对于激发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有积极的作用。但儒家伦理道德对整体关系的过分注重,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人格是外控的,服从的,接受主体是被动的,它并不重视主体的自我能动性和潜力的发挥,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只是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手段被承认。这种压抑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的价值取向,正是与我们今天所要培养的创新人才的特点背道而驰的。

(二)家族化的价值取向对当代学生观和尊师观的影响

从周代开始,“孝”成为调节家庭和家族内部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而孝”和“忠”都表现出了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后背对前辈,下级对上级的绝对崇尚和服从的倾向。

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到教育,使得顺从、听话被看成是一个好的学生的主要标志。但是,“一般而言,中国学生是比较尊重教师的,但其中又带有明显的血缘和等级色彩,个人的尊师观是有条件的,狭隘的。如一般人只尊重亲自教过自己的教师,不太尊重别人的敬老师,尊重观带有狭隘的感恩报德的色彩,这也是形成中国教师在学生面前地位较高,而在整个社会中地位较低的状况的重要社会根源。”

“在现实社会中,尊师的等级色彩比较中,以半人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与教师的所在岗位和学校有关。如“尊重大学教师,优待中学教师,轻视小学教师,漠视幼儿园教师”这样等级化的尊师现象。”

(三)功名化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

功名化的教育观指示我国当代教育出现诸多不好的现象,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读书无用论”、“学而优则仕”等。我国传统社会,官为本位,崇官求官的文化价值取向至今仍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中国人的成就标准通常是按照官制大小排定的。这种对教师极高地“官”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把教育作为人、社会、国家一体化的统构力量,这种统构力量能把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是通过受教育入仕为官,于国家是“治国平天下”,于个人是光宗耀祖。因此,读书做官的传统构成了社会关于成就价值的主要取向。当时的科举制度从体制上为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地位提供了可能。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如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等),对管理国家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人才,对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不足在于它走向了极端,“科举、作官、发财”变成人们上进的三部曲和不可动摇的公式,多少迂腐的儒生,将一生投入了无止境的考试准备中,索然无味的经书,机械的八股文,耗完了青春、心血乃至整个生命。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入仕为官者毕竟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国今天的教育(尤其是考试制度)来说,也是深刻的。

仍然有很多人把能否培养“官”和“名人”“尖子人才”作为判断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而与科举制度神似的高考制度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体现。而现在的高考制度,虽较科举制度有很多先进之处,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高考仍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这种片面的选材制度也造成实际工作中教育质量观的偏差。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代,然而,由于生理发育原因,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正处于有强烈逆反心理的青春期。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强调的永远是知识,知识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人的主要标准,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忽略了作为一个人应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就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有很多问题少年,心理压力过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一旦与人发生矛盾,不能很好的冷静思考,往往冲动的依靠暴力解决,有很多校园暴力事件,都发生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

(四)权威化价值趋向对当代教学思想和师生关系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中的师生观的影响重权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我们几千年的皇权专政,见了主子上级领导要三叩九拜,皇上赐了死罪还要谢主龙恩,令加上人治而非法制,等级制度森严,使百姓都养成了一种臣民心理。

当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正礼”,出于对礼和道的尊崇,推崇教师的绝对权威,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师者,人之模范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等。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整体思维模式对中国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人才规格的影响,思维模式是人们在思维中把握世界的整体联系的定格,特别是对于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之关系的稳定的看法。以其表现形式位和极大作用的承认及对教师率先垂范的严格要求,对今天的影响是积极的。但由于当时对权威的绝对的崇尚,人们把名人的重要著作绝对地经典化,一家之说具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变成了绝对的真理,而引经据典因此也成为做学问的必由之路。虽然强调在对“礼”和“道”的认识上有“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一般来说,教师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从属于教师,学生不敢反对教师,教师不轻易接受学生的新异观点,即所谓“师道尊严”。在这种重权威的价值取向下的教育缺乏科学和民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能囿于引经据典的狭窄范围内,不能体现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唯书、唯师遏制了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同时,受其思维模式的影响,忽视对事物作分门别类、精细具体的分析。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内容单

一、狭窄的知识结构缺乏宽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严重分离;教学方法单

一、灌输、填鸭、答案惟

一、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少思辨、重直觉;在教育目的上,不能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所有的人都“千人一面”。

在当今,尽管有些老师已经接受了新的民主的教育思想观,但是特别是在中小学,中国的师生关系仍竭力推行教师的权威,无论是在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思想教育,还是班级管理上,教师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缺少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坦诚讨论。又如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大纲,考试,答案的统一,无不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心理。

四、对我的启示

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简直数不胜数,是一笔值得未来充分加以发掘的巨大遗产。祖先遗留下来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学艺术包括朴实的诗经、瑰丽的楚辞、壮伟的汉赋、优美的搪诗、铿锵的宋词、厚实的明清小说、幽雅的古琴、清亮的琵琶、浑厚的二胡、魅力无穷的围棋与中国象棋、变化多端的书法、多姿多彩的国画。每一样都韵味无穷,都是未来受教育者进行文化鉴赏,审美的重要内容与对象,确实可成为未来受教育者的宝贵财富。将上述那些文化财富连同西方古典文化财富,现代当代世界文化财富加在一起,才能构成未来教育乃至整个未来社会的文化审美对象体系。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话题历来是文人的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如此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同一文化圈内,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早已被我们的年轻人抛弃,在日本韩国却完整的保存着。

中国经过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再加上解放后的批林批孔运动,有人指出,我国实际上出现了文化断层的现象,这与日韩保存儒家文化形成明显的反差。对于中韩文化的异同在此不深究,我想说的是,人们看到日韩有很多生活方式,如跪拜,还有举行的活动,如韩国的端午节是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保存,而在中国这样形势的活动越来越少。我认为,中韩对传统文化的不同在于形式上,中国抛弃了形式,但是在心理上,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么多年所谓的断层是指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把好的批成坏的,而那些坏的还在我们身上留着。[7] 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我想首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继承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局限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传统文化价值观不良影响。其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化做教育的力量,须体现在情境性、主体性、针对性的原则。情境性就是摒弃直截了当的生硬灌输,利用文字与教学设施,创设能吸引受教育者的特定情境地,如奇峰突起的故事等,是他们的注意力乃至兴趣调动起来,再良好的心理状态中进入学习过程。主体性就是只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他们有体验,讨论乃至提高的大量机会,再实际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中优化自身的素质。如果又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教、背、考”,背离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也就很容易造成失败。针对性,是说内容要有取舍,不是多多益善,应依据现实未来教育目标的需要而选取适当的内容。

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教育;关系及应用价值;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29-03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加强,现代化教育逐渐朝着高科技化、国际化、精英化的教育模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更趋向于出国留学或在国内接受国际化教育,却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必然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融入实际生活,一方面是对历朝历代人的智慧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开创新的文化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当代教育不仅传授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以适应时代和发展的需要,还不容忽视对传统文化的鉴赏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晦涩难懂,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现今,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创新教学方式,迎合学生和时代需求,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凸显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教育课堂的趣味性,以实现凸显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检验和实践证明了的,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自炎黄时代始,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国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农耕文化基础上的[1],不仅包括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生产生活经验等,还包括日常形成的一些生产工具、语言、文字、思想、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创造。如炎黄时期的生产工具,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望闻问切四诊法的使用,汉朝时期的儒学传播和发展以及地动仪的发明、《九章算术》的撰写与传播、唐朝时期的长安城,五代时期的各种建筑……简言之,传统文化的发展涉及农学、地理、数学、建筑、医药、思想、文学作品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通过人的加工,外显为物质资料如农作工具、生活用品、手记、书籍著作等,内显为生产经验和思想,如春耕秋收、日出而坐、日落而息、尊老爱幼、首孝悌等。

由于传统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是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应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产生的,因而在当代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并非都是优秀的、科学的、先进的,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开国门,开拓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及价值

当代高等教育绝不仅仅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高等院校发展、管理经验,而应是更多的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我国发展实际需要,在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打开国门,借鉴和学习西方。自京师大学堂建立以来,我国的近现代教育一直处于模仿甚至是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的状态之下,早在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就曾提出“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传播救国思想,以奕为代表的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对西方资产阶级制度的学习,包括后来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的思想的学习和传播等[2]。通过学习西方科技和思想文化,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与此同时,对于西方的发展经验,我们并没有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甚至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我国诸多高等院校忙于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开设一些具有浓厚西方色彩的课程,忽略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3]。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相应地,通过师生间的互动,通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讲授、学习、研究,将赋予我国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特点,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当代教育教授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思想和传统科技方面的教育为我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论语》、《孟子》、《中庸》等促进了学生的“尊师重道”、“不耻下问”等的求学学风,处世态度,这些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历朝历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入课堂,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种价值一方面表现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地学习,有利于提升自我文化素养,提高道德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琴棋书画”、《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无论是思想还是各学科的技术知识融入我国高等院校教育,一方面诸如医学、建筑、数学等领域的知识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诸如《论语》、《孟子》、《诗经》等文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而现代化的教育不仅强调知识的学习,更应讲求高尚道德素养的培养[4]。一个知识的巨人确是一个道德的侏儒,那么这个人不仅不会给社会带来财富还可能危害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粒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罕见。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价值实现途径

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更加强调人的发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5]。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基础,主要是为了开发人的智力,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技能,因而也只能成为义务教育[6]。中高等教育则是在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但依旧是浅显的学习,而真正对知识的研究和真理的探索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开始专业化、系统化、更加深化。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化的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因而需要专门地系统地研究和探究,尤其是在用词用句上,以及在一些物品的考定上。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地忽视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晦涩难懂,文言著作居多,很多材料资料残缺;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耐性不够。此外,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灵活性。再者,政府以及教育部门也应当采取相应措施福利学校、学生、教师、社会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课堂通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极少设置课堂讨论环节和教师解疑环节,因而学生极少有机会参与课堂互动。现代化的教学更加强调借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视频播放、情景模拟、师生互动等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减少了教师讲授时间,但教学的知识量并没有减少,学生任务反而有增无减,因为在课堂上互动环节的设置使得学生必须在课下做课题工作,搜集材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或驳斥其它人的观点意见。另外,情景模拟,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另一方面也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尤其是对细节的掌握上。如对于林黛玉进贾府的文学选段的讲解中,如果让学生在线演绎整个过程,可以考察学生对贾府结构的构造,也考验学生对传统礼仪的熟悉程度。通过实践演示加深学生印象,进而勾起学生对作者语言及写作技巧的分析,领悟文学作品的真谛。

(二)政府及其相关教育部门应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规划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和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还带动了文化经济的发展,如旅游业、古董收藏、历史遗产保护等。产业的开发必然免不了文物的破坏和倒卖,对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整体利益出发,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拟定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方案和发展规划,在对传统文化遗迹进行开发时,也应采取保护政策。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学校与文化地或文化场所的合作与联合,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考究历史文化遗迹,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验证自身的猜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为文物保留地输出专门人才。所以,传统文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坚持几个原则:适应和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即规划一定具有战略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快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文化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承绝不仅仅是对原有的继承,还应包含文化的创新,原有的文化反映的是文化所处时代的特征,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应有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所以说,文化的发展必然是一个民族不断演进的民族史。可行性。发展规划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密切联系实际的。

(三)学校应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课程一般为校选课,学生虽然有选课的自由,但学校的学分制管理模式并没有实现学生在选课方面的绝对自由。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四年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几乎填满了整个学校给予的最高学分限制,亦或者学生不想上多余的课程来增加自己的课业负担,因而绝大多数专业学生很少或没有机会进行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学校作为教育的管理实施部门,应对学生的学分设置和课程体系做出适当的修改,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接触专业的、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

文化的演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真实写照[7]。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同于美国文化,首先,从进程上看,我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积淀;再者,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不同,我国经历了原始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因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我国现代化教育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主要体现在文化课程设置上,在大学,传统文化课一般多作为校级选修课进行教授,学生有选择自主权。因而,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着手,辅之政府及教育部门的辅助、指导,同时,社会媒体、各界人士应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把传统文化的学习扩张至整个社会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朱萌.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11):17-18.

〔2〕李国强.传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现代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9,04(02):34-35.

〔3〕曹南燕,徐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理论月刊,2009,10(10):85-86.

〔4〕胡琳,邹林军.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研究[J].内江科技,2010,05(05):47-48.

〔5〕杨瑞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四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12):47-48.

〔6〕许武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山东大学,2012.05-07.

〔7〕李彦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4.22-24.

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探究 篇7

关键词:歌谣,户外活动,手工课

一、传统游戏概述

传统游戏指世代相传并在儿童中广泛流传的游戏。 传统游戏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并且传统游戏的内容丰富多样, 开展简单,易组织操作。 在传统游戏中往往还蕴含了良好的品德和生活场景,再加上传统游戏往往是集体游戏,对培养儿童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都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传统游戏源自艺术和生活,蕴含着民族和地域特色,甚至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对儿童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并具有多样性、科学性、趣味性、 随机性等特点,是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带给了儿童快乐、领悟等一系列有益的成长经历。

二、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

1.传统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价值

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什么比健康成长更为重要了。 而在传统游戏中,往往以走、跑、钻、爬等动作为主,并且这些动作想要在传统游戏中配合得当需要反复练习。 而幼儿时期只有兴趣能引导他们去做这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动作, 因此传统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传统游戏对设施要求比较宽松,因此它不受时间、 空间、经济等因素的制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基础设施较差的幼儿园无法开设充足的户外课程,从而影响幼儿的身体发展。

等幼儿渐渐长大后,精力会变得更为充沛,这时他们会乐于模仿和探索。 而传统游戏会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传统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2.传统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

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传统游戏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彰显,因此传统游戏有利于儿童了解传统文化, 提高民族自信心,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对儿童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传统游戏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这有利于儿童在游戏时思维高度活跃, 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 同时传统游戏载歌载舞、动静结合的形式有利于把体育、生活等诸多元素紧密结合,这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传统游戏还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形成, 因为在合作游戏中有利于儿童良好性格和意志品质的形成。

三、合理运用传统游戏价值进行幼儿教育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教师, 我们有义务引导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的生活, 最主要的是培养幼儿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 爱动手、好奇心强是这一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的明显标志,我们需要利用传统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游戏中融入有节奏的歌谣,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增长知识

通过对幼儿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对节奏感强、律动性强的事物的敏感度高,接受能力相对较强。 因此,我们可以把简单的体育运动、传统的游戏与儿歌、诗句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进行趣味活动。 比如,可以将《 三字经》 和韵律操结合起来,孩子通过每招每式的练习,不但能将传统文化《 三字经》 大声诵读,而且能强身健体。 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发展了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2.多给幼儿创设参与户外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在传统游戏中,最为常见的就是“ 丢手绢,跳房子”。 这一类游戏常常带有竞技色彩,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他们能直接体验成功和失败的感觉,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小组意识、团体意识, 能初步培养他们的抗打击能力以及遇到挫折能及时释放自己、调整自己的能力。 幼儿园一直肩负着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责任,而我想说的是,家长也应该多创造一些亲子游戏,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应该明白的是,自己的亲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要比教师的角色更重要。 而这种亲子游戏可以在家里进行,也可以在户外游玩时进行。 由于家里场地限制等原因,可以采用智力竞赛问答形式的小游戏,得分高的一方有一定的奖励或权利,这不仅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利于沟通,还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增长知识。

3.有意识地开设各种手工课,训练孩子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每一个孩子的能力都需要挖掘,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和爱好,给孩子选择不同的课程训练孩子的审美能力。 例如,陶艺课、 插花课、剪纸课、刺绣课等等,让孩子从小接触我国传统艺术,了解传统艺术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但应注意的是,家长切不可把它当成一种任务强制性地让孩子完成, 应当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来选择。

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浅议 篇8

一、传统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

现在大多数 孩子都是 独生子女 ,一切衣食 用品都是 独自享受,不懂得分享,他们没有伙伴,玩耍也是 孤独的玩 一些电子 玩具,例如,游戏机、遥控飞机、陀螺等。传统游戏能弥补这一缺憾大家伙儿一起来玩,更具有趣味性 ,更能锻炼 儿童的集 体意识“老鹰捉小鸡 ”这个游戏是典型的传统游戏代表 , 游戏中 , 儿童通过扮演凶猛的老鹰,善良的鸡妈妈,乖巧的小鸡,懂得与小伙伴的合作,他们在游戏中明白,只有不离开同伴,才不会被老鹰捉去才可以更安全。通过游戏,儿童之间更加能加深彼此的印象,使自己很快地融入集体当中。

二、传统游戏可以开发儿童智力

传统游戏既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又可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跳房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传统游戏。游戏时,几个小朋友一块玩,分为两组,每组派两个人,第一轮先用石头剪子布争胜负,第二轮负责夹包跳格子。石头剪子布赢了的一组,夹着包前进一格,哪一组先到达目的地,哪一组为胜利方。胜利方将圈像格子一样画到地面上,再进行“投标”,用双脚夹包 用力投向 目标 ,投得远的一组最终获胜。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不仅玩得高兴,也创新了不同的玩法。为了获胜,儿童需要想出各种办法来,需要不断地创新游戏方法。这样的游戏,让他们既感受到了快乐,也开拓了思维。

三、传统游戏可以增强儿童体质

生命在于运动,儿童的生命活力在于生长,而运动能力将保证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对运动量的需求。在一些传统游戏中,都包括各种大小动作和活动,通过对该游戏的拓展可以更好地发展儿童的协调能力,为提高儿童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儿童在走、跑、跳、钻等动作训练中锻炼身体。由于传统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因此能引发儿童参加游戏的欲望,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在“官兵捉贼”这一游戏中,为了不让警察抓住,扮演贼的儿童要以很快的速度 逃跑 ;而扮演警 察的儿童 更不能示弱,要在短时间内把“贼”“缉拿归案”才能取得胜(( 下下转转第第1111页页)利,这样,所有的儿童都处于紧张奔跑的状态,不仅使他们的骨骼肌肉得到了锻炼,而且还促进了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使身体得到充分锻炼,增强了儿童的体质。

四、传统游戏有助于儿童动作的协调发展

传统游戏形式多样,大部分游戏都有助于儿童基本动作的发展,为提高儿童的运动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抓朵儿”就是一种手指游戏,几个孩子围坐在地上,将5个或者7个小石子用手抓起来,抓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抓,也可以一次抓好几个,方法灵活多样,技巧娴熟时可以“下牛”,即一边抓 一边往下丢石子,这个游戏对儿童手指的锻炼很有好处,经常游戏可以使儿童手指变得灵巧,动作变得协调。比如,在“一只小蜜蜂”这个游戏中,儿童可以边唱儿歌边用手指表演:“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左飞飞,右飞飞,上飞飞,下飞飞,哎呀,飞呀,哎呀,飞呀,啪啪! ”儿童根据歌词而变化相应的动作,这个游戏可以两人玩耍,也可以多人同时进行,这样的游戏增强了儿童对手指活动的兴趣,也锻炼了儿童的手指灵活性,还培养了儿童的注意力,儿童一边背儿歌,一边做手指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接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促使儿童动作协调发展。

五、传统游戏能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不同的传统游戏有不同的规则,游戏中的规则能够约束儿童的行为。在活动中,为了玩得好,儿童们用游戏规则自动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约束自己。“藏点报”就是一个很讲规则的游戏,游戏时,一个儿童从一大声数到六十,即60秒,其余的儿童要在这60秒内全部藏起来 , 数数的儿童要遵守规则 , 不能提前寻找 , 先找到的儿童称“点一”,后找到的依次是“点二”“点三”,这样 ,下一轮游戏开始时,就有“点一”即首先被找到的那个孩子数数,寻找其他人。的确,在活动过程中,儿童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就不能和同伴游戏。游戏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玩这样讲规则的传统游戏,久而久之,儿童渐渐地就形成了与别人合作以及遵守规则的习惯,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这些习惯也会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以至于会影响他们一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传统游戏的种类和作用还很多, 它不受经济性条件的限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它活动的方式更健康,不仅能从中体会到游戏的乐趣,还使儿童身体各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不仅具有很好的知识性,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还有一定的社会性,能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因此,开发和利用传统游戏,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生活方式也是儿童自主学习的平台 。探索传 统游戏的 教育价值 ,也是为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游戏,让儿童在传统游戏中健康成长!

摘要:与现代游戏相比,传统游戏更能锻炼儿童的群体意识,更能使他们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对有效地健全独生子女的人格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发掘和探索传统游戏的教育意义,可以有效弥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 篇9

关键词:传统武术,学校体育,文化性,内涵性

武术进入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已有50多年的历程, 在现代西方体育占主导地位的学校体育中, 本土体育被强势挤压的现实依然没有改变, 我国武术在发展中, 为了达到西方竞技体育的要求, 不断的在向“高、新、难”的方向发展变化, 不断的丢掉传统, 走向现代竞技体育的方向, 结果导致在学校体育中“武术难学、不被喜欢”的局面。同时, 我国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发展中, 被片面的追求体育属性, 忽视了武术的传统文化性, 致使武术在学校的推广与普及停留在形式上, 发展举步维艰。近些年来, 有不少学者倡导继承传统, 挖掘与保护本土体育, 自2006年来, 至少20多个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传统武术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因此, 在我国流传历史悠久的传统武术进入学校体育教育, 是保护与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其现代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审视。

1 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现状分析1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体育内容, 传统武术在历史上曾是我国人们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承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我国传统武术的鉴定, 在不同时期与不同角度上进行认识时存在一定出入, 如:李浩[1]在《新中国武术发展思考》一文中认为传统武术是“以中国民族文化为理论基础, 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导引, 以具有攻防技击价值为根本属性, 伴随着历史的积淀而逐渐形成的, 具有中华文化共性的, 独具风格、形式多样、具有修身养性、自卫御敌、娱乐观赏等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邱丕相等[2]在《传统武术发展新思路》中把武术分为传统武术体系与竞技武术体系, 认为“传统武术体系是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 以套路、散手及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 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 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 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其特点是有较强的区域性, 包涵着地方人文地理的文化特色, 是地方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但对传统武术的核心认识趋于一致性, 都认同传统武术的体育性与文化性。

从1961年武术进入《全国大、中、小体育教学大纲》以来, 开启了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但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强势下, 为了适应竞技需求, 在校园开展的武术教育, 却不幸的渐渐失去了传统的一些重要部分, 文化内涵被渐渐淡化, 追求高、难、新的竞技属性, 使形成的现代竞技武术代替了武术的全部, 并且在各种西方体育的挤压下, 我国本土武术在校园体育中处在狭窄的空间里情同虚设, 在学校体育中甚至不及跆拳道、瑜伽等。

在当前开展非常有限的校园武术教育中, 从运动层面来看, 是在传统武术的运动技术结构上向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 也是在西方体育的强势下的一种脱变, 但现代武术在继承传统武术的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传统武术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 片面的追求竞技性, 失去了其原来的许多文化内涵性。因此有了许多学者们的质疑, 如王建民[3]在《武术教育价值的重审和再释》中提出“学校武术被片面的定位于单一的体育课程, 在价值选择中过分追求其体育属性, 从而忽视了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

2 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现代认识

在当前体育教育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整体处于边缘化状态, 并在西方体育的强势下, 我国本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被挤压在狭窄的空间之内, 传统武术作为我国重要的本土体育内容, 她的意义价值没有得到现代认识与重视, 同时, 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整体缺乏文化渗透与影响力的情形下, 武术的体育价值、特别是文化价值在远离人们, 没有发挥其对现代人所需要的价值与意义。

传统武术有着强身健体的体育价值功能, 与西方现代体育相比, 具有形式多样、受众面广、可跨年龄长、运动负荷强度大小不等等特点, 适合各种身体条件的人群, 可能更适宜于我国大众体育活动的现状和条件, 因此传统武术进入校园体育教育, 同样有西方体育的体育价值;传统武术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进入学校体育教育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 在中、小学阶段, 可以促进学生们了解当地传统文化, 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心理活动之中, 把承载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学生们的行为模式与思想情感中, 让他们遵循生活道理, 使传统武术从文化传承的层面服务人们。

高校是文化发展的中心, 引领文化是高校的重要功能,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 是学校体育走向全民体育的重要转折点, 高校体育应该承担起保护和重整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我国高校学生一般都来自全国各地, 甚至部分来自国外, 因此, 通过在高校校园传统武术的开展与交流, 使学生们能相互了解各地文化, 有利于形成新的文化局面, 同时, 也能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 让世界了解和接受我国文化, 正如潘建雷[4]在《传统文化:百年历程与现代价值》所说, “世界需要一种尊重差异、和谐包容的新文化, 这不是某个国家、某个文明的事情, 而是世界的总体问题;中国问题在世界框架中得到解决, 也是世界问题融合中国的要素得到解决, 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世界价值。”因此, 应充分挖掘传统武术的文化性, 体育总局群体司曾提出, “以后群体工作要以开发传统活动项目为主, 即充分挖掘传统体育的资源, 为时代所用, 自然有生命力的民族体育项目就会发展开来, 但还不够, 最重要的还要寻求其文化内涵和价值”[5], 这对我国传统武术进入校园体育有一个辩证的现代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是明确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必要性和确立其地位的重要前提, 才能营造传统武术在校园体育真正可行的发展局面, 从而服务人类。

3 传统武术对促进当前校园体育教育内涵发展的意义

在我国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处于现实上的双重边缘化状态: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领域的边缘化;西方现代体育处于学校体育的主统地位, 我国本土体育处于边缘化状态。包含传统武术的我国本土体育, 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身健体的体育价值功能, 强调文化教化、身心俱修。由体验经济时代极端物化的形式, 导致我国当前社会面临传统道德文化的严重缺失,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人们在不断亵渎一切传统的美好价值和信念, 以自我为轴心、唯利是图, 过于开放与自由、以利益为纽带, 这些社会道德与精神文化的缺失迫切需要我国传统文化的弥补, 传统武术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性传统文化, 是现代社会发展中迫切需求的范式文化。传统武术对当前校园体育教育的发展意义, 不仅体现在对人们身体、心理价值功能方面,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道德、精神等许多传统文化内涵方面, 是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正能量方式, 只有认清传统武术在当代发展的价值内涵, 才能明确其在现代社会空间的价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 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 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校园体育教育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的教育, 也是一种文化教育, 体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传统武术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 她的独特价值性是现代西方体育无法替代的, 树立对我国传统武术的充分理解与现代意识, 使我国校园体育教育在全球化发展中保留自身的特色, “生长于斯、发展于斯、创新于斯”, 立足本土不失根本, 传统武术进入校园体育教育, 不仅是挖掘我国本土的体育资源和文化资源本身, 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校园体育教育整体内涵性的重要举措, 符合当前社会和当代人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我国传统武术促进校园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4 结语

强调武术的体育性, 弱化武术的传统文化性, 并以追求现代竞技体育模式的现代武术遮蔽了传统武术在校园体育中的发展, 同时, 也是我国武术在学校推广与普及中停留在形式上, 发展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从体育价值与文化价值两个方面, 充分认识传统武术进入学校体育教育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抓住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性, 是明确传统武术在校园发展的必要性所在;在“小、中、大学”校园, 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 构建不同的开展模式, 是具体落实传统武术进入校园的关键举措, 同时, 也是保护与继承我国本土传统体育, 深化校园体育教育内涵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浩.新中国武术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11 (11) :124-126.

[2]邱丕相, 翁信辉.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思路[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5) :54-56.

[3]王明建.武术教育价值的重审与再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2 (36) :43-45.

[4]潘建雷, 张英姬.传统文化:百年历程与现代价值[J].新视野, 2012 (6) :116-120.

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及其现代价值 篇10

礼和礼仪教育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开启了礼仪和礼仪教育研究的先河, 他推崇周礼, 认为礼无论是对普通百姓还是对上层的统治阶层都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普通百姓, 学习礼仪有助于其个人的成长;对于统治者来说, 学习礼仪, 对民众进行礼仪教化有助于维护其统治。礼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继孔子之后, 战国中期的孟子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建树。孟子以“性善论”和“民本论”为理论基础, 主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尤其强调人格塑造, 与孟子同一时期的荀子主张人性恶, 强调以礼矫性, 在以礼劝善的同时, 他还引法入礼, 提出以刑罚来补充、完善礼之不足。可见, 礼和礼仪教育思想作为先秦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体系。

先秦儒家之后, 礼仪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展, 礼仪制度日趋完备。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张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以后历代的统治者沿袭这一主张, 《礼记》与《仪礼》及《周礼》作为礼经, 成为了历代学者探索研究的金科玉律, 对传统经学进行疏证考释或分类汇编, 并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教育内容, 一步一步把我国的礼学研究推向巅峰。

家训、家诫之类的家礼作为三礼的补充也迅猛地发展起来, 其中朱子的《家礼》是其中的代表作, 它详细叙述了饮食、起居、丧葬嫁娶、祭祀等日常应用家庭礼仪, 形成了完整家庭礼仪系统, 为人们的生存和交际夯实了基础。

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一脉, 形成于周朝, 发展于秦汉, 至唐宋兴盛, 有着丰富的内涵, 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传统礼仪有着最为丰富的涵义、道德规范要求, 它与道德是紧密相关的。礼渗透到整个社会机体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 渗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 礼对汉族文化的形成有过巨大的影响。由于礼被视为人的标志, 华夏民族的灵魂和行为准则, 因此众多的人把它看作治国的大纲与根本。

在古人的礼仪思想体系中, 仁、礼、诚、敬是内在的道德范畴, 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只有内在有着仁、礼、诚、敬的美德, 在外在行为上才可以体现出礼来。没有内在的修养, 礼仪就是空中楼阁, 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礼仪内在修养为根本, 内在修养高于礼, 礼要根据内在需要而不断调整。“仁”是礼仪教育的核心, 是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 孔子首先引仁入礼, 以仁释礼, 强调“礼”应源于仁爱之心, 强调“仁者爱人”, 从“爱人”出发, 可以从自我之仁的人性之爱, 推及社会人世, 甚至可以推衍到天地万物。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由“亲亲为仁”, 推及到父母、兄弟、夫妇、子女、朋友乃至同类则有仁民, 如果再推而广之, 一直到天地万物之爱, 就是仁的极大化———博爱, 讲究仁者恕人。仁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胸怀, 就是以善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善待他人。对“仁”的追求, 不只是为了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 更是为了将个体之善推向他人及社会。

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

1.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礼应当是人的发展的一部分。礼仪从表面上来看是要求人应该在何种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 应如何行走, 坐姿如何, 透过这些表象可以发现, 礼仪体现的是个人的素养。基本的礼仪素养是人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 虽然我国对礼仪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 礼仪教育大踏步走进校园、进入课堂, 但在理论指导、业务指导方面却严重滞后, 甚至很多环节依然处于真空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交通的便捷, 地区与地区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发的频繁, 社会对于公民的文明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国人的素质偏低, 礼仪素养的缺乏是不争的事实, 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 他们的道德素养如何, 可以看作是一国国民素质的缩影。因此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礼仪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 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一般而言, 受到礼仪约束的行为更友善、亲切, 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加强礼仪教育最直观的目的便是为了使人明理、诚信, 使人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 传达自身的精神风貌。实践表明, 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须要做到诚敬好礼, 礼仪教育就是要告诉人们为什么要爱父母、爱老师、爱祖国、爱自己, 以及如何爱父母、爱老师, 如何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因此对国民加强礼仪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是必要的。

2.提高国民素养, 构建和谐社会

礼仪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社会的主体是人, 正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人的生产劳动才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需要个体人之间平等和谐的相处才能实现, 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社会的和谐就是空谈。从根本上看, 如何确立并调整我国现阶段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维护和实现社会安定和公平, 建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公正有序的人际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秩序, 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和基础。中国传统的一些礼节, 在现代已经不再适用, 但它所传达的感情是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人与自然关系所能用到的。身处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 如何引导人们从容应对信息膨胀带来的系列问题,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国礼仪在化解人际冲突, 促进人际、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 礼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礼还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感情,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经济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在创造瞩目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小的问题, 市场体系的不健全, 规章制度的不完整, 导致了农业基础薄弱, 发展缓慢, 农业发展滞后, 工业短板明显, 服务业发展滞后,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明显, 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中不协调问题突出, 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理念中存在着不足, 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着弊端。目前我国国民素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 而国家过度重视经济发展, 忽视对国民文明素质、公共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是导致国民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为了扭转这一现象, 中国需要开展礼仪教育, 引导人民读经典书, 做有根人, 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陶冶高尚情操。

3.促进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 没有文化支撑的民族是不完整的, 是没有生命力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理应成为宣扬的重点。因此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时需要加大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学习传统礼仪, 能够感受中华文明,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礼仪文化要批判性地继承, 要较好地把握经典性与时代性之间的关系, 寻求礼仪教育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契合点, 对于礼仪教育中的精华部分同时代需要结合起来, 不断地进行宣扬, 对于礼仪教育中不利于时代发展的部分要适当地进行改动, 从而使中国传统的礼仪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结语

礼作为人类的一种规范, 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 其功能就在于建构有道德的社会和塑造有道德的人。具体来说, 礼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处, 人与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强调人性的平衡、协调等精义, 值得我们继承其精华, 继续发扬光大。当今社会礼仪轻薄、浮躁喧嚣, 人们需要接受文化礼仪的熏陶。开展礼仪教育势必对人们的生活行为、情操素养产生积极影响, 增加社会正能量, 重现道德风尚。

摘要:传统礼仪作为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 凭借着其独特的魅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值得进行传承和发扬。本文梳理了传统礼仪教育发展历程, 阐述了传统礼仪教育的意蕴, 深入分析了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礼仪教育,传统意蕴,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国金平:《礼仪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实施途径研究》, 学位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2]周悦娜:《从当代大学生礼仪文化现状探索高校礼仪教育的途径》,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第67-69页。

[3]罗晓林:《〈礼记〉中的传统礼仪教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第108-110页。

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 篇11

【关键词】美学 传统文化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9-0151-01

从哲学的观点看,任何完备的科学理论都是具有美学本质的,都是具有对称、统一、简洁与和谐特征的。数学美基于美学的基本理论,侧重点几乎都是现代数学或西方数学中的美学问题,很少或甚至根本就没有涉及传统文化中更加深邃的美学思想。本文综合了传统数学美的研究要点,提出了传统文化和文学境界的美学与数学美的结合,并给出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一、现有的数学美学问题数

学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鉴赏数学美及运用数学中的美学原则研究各类数学定理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1]总结数学教学对美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2、3]①概念的统一性;②公式的简单性;③对称性;④恰当适度;⑤相似性;⑥奇异性。

上述美学观点都是现代数学或西方数学中的美学问题,首先,主要是由于研究者把欧几里得式的演绎系统以外的系统不计入美学范畴。其次,忽视或不了解数学美的历史性、民族性、社会性等最根本问题去谈论数学美学。这样,难免会对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方法产生误解。数学美学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缺失,必将影响甚或限制数学教学的创新,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传统文化的美学与世界文化共生

什么是美学?美学辞典中对此也没有明确定义。但给予了解释:“美学”——“伊斯特惕卡”(Aesthetik),原义指用感官去感知。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认为“美是理念”,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认为“美在形式”,“规则是美的本质”。

然而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对美的问题就有许多研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认为“里仁为美”,“先王之道斯美矣,小大由之”,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认为“充实之谓美”。

三、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的体现

数学美是普遍存在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处渗透着数学的美学思想。[4~6]下面从四个方面给出了实例并进行了论述。

1.也许对称对中国古人有着特殊意义。商代以来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中就有完美的数字方阵、方程、几何图形及其对称变换方面的珍贵资料。在甲骨文、陶器、青铜器、数学著作、天文著作等文化遗产中有不胜枚举的实例。

2.宋代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杨辉,是出色的数学美学思想家。他的“天地之数”的提法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他在《续古摘奇算法卷上》中说:天数一三五七九,地数二四六八十,积五十五。求积法日:并上下数共一十一,以高数十乘之,得百一十,折半得五十五,为天地之数。杨辉用最大的天数(倒数第一位)加最小的地数(第一位)、倒数第二个天数上加上第二位地数,以此类推,最后得出每一对数的和都是11,再用11乘10,得110,再除以2得55。杨辉利用对称性原理构造了新方法。对称方法在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中很有启发性。

3.数学证明中的美学方法之典范——“出入相补”原理。“出入相补”原理,即一个平面图形从一处移置他处,面积不变。《九章算术》方田章中的圭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也运用了中心对称原理:半广以乘正从。半广知,以盈补虚为直田也。亦可半正从以乘广。这就是现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文字表述,说明了乘法交换律——一种统一、对称的思想。

4.计算中的对称方法。《九章算术》中的四则运算、比例计算、开方等问题,虽然这些算法都是从生产实践中概括、归纳出来的,但都具有一般性,而且蕴涵着对称性美学思想方法。四则运算中的加减、乘除,还有乘方与开方等计算中很自然地用到了对称方法。中国古代的方程计算中,运用了对称方法。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的列法,必须掌握各数量关系的平衡、和谐,才能够准确地为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四、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美学思想

文学的实质是追求美、发现美和表述美。古今中外文学的美已经超出了语义功能之外而独立存在。而文学美和数学美的结合更是数学教学的新亮点。[7]下面举例说明。

1.直线垂直于平面:平面与直线在空间中都具有无限延伸性。若你正站在这张平面上,你会觉得它像望不到边的浩瀚沙漠,眼前一条直线直冲云霄,像一股正在袅袅上飘的轻烟。这不正契合了“大漠孤烟直”的诗句吗?

2.两条单调的平行线也是无限延伸、没有交点,并且互为伙伴。这就像同时行进却又永不相见、彼此不离的人世情感,你一定会想到李商隐的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吧!

3.当你看到直线外切于圆这种几何图形时,你是否会想到“长河落日圆”?那一定是一幅壮美的图画:在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尽头,水天相连,在一团红霞的簇拥中,一个鲜红的圆盘正徐徐地隐没在地平线下!

五、结 语

发掘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是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研究和再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数学教育、文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爱国教育的完美结合点和综合。传统文化的数学美需要你用心去发现,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感与乐趣。从育人的角度说,传统文化的数学美發掘和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的目的,更是对人性的陶冶,对崇高情操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利治.漫谈数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M].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2 周国威.浅谈数学中的美学[J].职业圈,2007(2):89~90

3 郑荣奕.浅谈美学因素在数学中的表现[J].科技资讯,2007(8):131~132

4 郭书春.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 代 钦.中国传统数学中的美学思想方法研究之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4):56~60

6 吴文俊.中国数学史大系•第2卷: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四种教育 篇12

学校教育———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主阵地”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以及有益于社会和人生发展的价值观念。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大素质, 关系到今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的存亡与兴衰。

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关键在人。这里的“人”, 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任课教师。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 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人。搞好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始。目前, 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 业务水平不高, 教学经验欠缺, 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队伍中, 有人对德育工作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深刻, 授课敷衍了事;有人自身品德修养不够, 不注重自我形象, 不能以身作则, 更谈不上为人师表;还有人教学方法单调, 习惯于灌输式, 教学内容枯燥, 味同嚼蜡;或者工作作风野蛮粗暴, 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总之, 多方面因素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能尽如人意。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优秀与否, 取决于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老师能否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关键的“人”———任课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自身素质, 才能胜任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呢?其一, 教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观念、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要忠于职守, 把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视为最高使命。其二, 教师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能够厚积薄发。过去说, 教师要用“一桶水”来满足学生“一杯水”的需要;如今, 学生的求知欲在迅速增长, 教师要成为取之不尽的“一眼清泉”。其三, 教师还要有舍己为人的道德风范、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作为道德规范的楷模, 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青年学生。其四, 教师还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例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惯用的方法是灌输式, 变为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和实践式, 即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努力去发现学生思想中闪光点, 鼓励他们独立地进行理性的思考。

恩格斯曾经说:“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不良的校园环境会消磨人的意志, 侵蚀人的灵魂;舒适而优雅的校园景观、文化设施、娱乐场所、山水园林都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激励人奋发进取, 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 同时还能有效制止不良风气。学校要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 这比单纯的说服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有必要努力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的基本建设, 包括课堂环境、学校内部环境、学校周边环境、学生生活区和网络平台环境, 等等。校园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校园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社会教育———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练兵场”

社会教育是人类出现最早的教育形式,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后来出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逐渐形成了三者并举的现代教育体系。人们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学校, 认为教育就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 而社会教育往往被忽视。今天的教育是“大教育”, 努力拓展教育的视角和渠道, 强化多方面教育力量, 统筹社会资源兴办教育, 教育也需要改革。人们越来越关心教育, 关爱我们的下一代。一旦学生的思想、行为或心理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人们习惯性归咎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其实, 从深层次上看是社会问题。既然是社会问题, 就应在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解决, 因此, 良好的、健康的社会环境, 就像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 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青年学生乐观、进取、向上;反之, 不良的社会环境会使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对于教育环境的选择, 自古便有“孟母三迁”的佳话, 当下家长们挖空心思地择校, 不过是“孟母”情结的复制而已。

对青年的社会教育任重而道远, 目前的社会教育现状还有很多缺陷:其一, 人们很难把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同起来, 还没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其二, 由于我国尚未根除“应试教育”的弊端, 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生根固本的土壤, 因而社会因素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三, 社会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地整合, 缺少有效的载体, 如组织、设施、活动、宣传、评价等多种载体。我们拥有的可利用的社会资源, 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许多城市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历史文化古迹, 这是最便利、最出色的传统文化教材。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敬佩和仰慕, 在青年人心中树立起文化的中心地位, 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有认同感, 产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公共意识。这些, 对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将产生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孵化器”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 父母双亲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既是潜移默化的, 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构成单位, 家庭结构、家庭伦理关系以及相关的道德规范, 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相当于一个微观的社会环境。《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实现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教育要以伦理道德为主, 教会一个人做人、做事, 最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这一点上, 古代与现代惊人地相似, 家庭教育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影响是一生一世。

现在的在校生大多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 从小受到父母和长辈过分的溺爱, 以自我为中心, 一切人人为我, 很少我为人人。由于缺少伙伴、玩伴, 常常蜗居, 使部分孩子性格孤僻, 形成自私自利、人情冷漠等不健康心理。家长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成绩, 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人品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的家长甚至全然不顾, 任其自由随意地发展。一些家长误认为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就集中地体现在考大学———考名牌大学上。认为这是美好人生的开始, 可以前途无量。家庭教育举足轻重, 一个温馨和谐、思想活跃、有文化氛围的家庭环境, 能使孩子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学习和工作有激情, 有动力。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养成至关重要, 但问题多多, 势在必改。

重视家庭教育无疑是正确的, 教育内容和方向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育人标准是一致的, 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其中“三有”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 是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 即养成教育;在此基础上,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四个方面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 才能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我教育———实现传统文化价值的“助推器”

传统文化教育除上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 另一个有效的手段, 是个体的自觉过程———自我教育。传统道德教育对人格人品的塑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在的青年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 应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性。例如, 青年行为方式的养成, 传统德育中关于“礼”的理论, 如坐、立、行、卧等姿势以及言谈方式, 对青年良好的礼仪道德和日常行为训练具有指导意义;教育青年学会勤奋、节俭、朴素, 反对浪费、奢侈、糜烂,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的知识体系和学问修养, 仅靠一门专业知识远远不够, 它是一个综合体系。多读书, 多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 深奥的哲理、华丽词藻、真挚的情感一定能吸引学生,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过程中, 将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传统文化的自我教育功能, 有助于青年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较好的文化素养。

上一篇:教学课标下一篇:农民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