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共7篇)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 篇1
论雷波县旅游开发与彝族文化保护
在祖国大西南四川省境内的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具有得天独厚、绚丽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其旅游资源具有总量大、品位高、垄断性强、类型多的特点,其中很多旅游资源是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雷波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集旅游观光、探险、科普教育、民俗体验、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雷波县以这些旅游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不仅包括自然景观的观赏和保护,还包括保持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的本来面目。
一、雷波县的县域情况及旅游资源概况
雷波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金沙江下游北岸,属于横断山脉东段的小凉山区。全县幅员面积2932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最高海拔4076 米,最低海拔325米,海拔高度差达到3750米,所以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270天,降水多,日照时间长。全县总人口24.5万,其中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51%,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县域内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独特的风光地貌和自然景观常常引人入胜,幽静秀丽的湖泊;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卡斯特溶洞,波澜壮阔的山川河流;还有大片从未开采过的原始森林以及各种奇花异草和珍贵的树种,并且时而有大熊猫及珍禽异兽和野生动的出没,所有的这些旅游资源,形成了多样性和层次高等特点,对游客极具吸引力,是同属凉山州的其它各县旅游资源无法比拟的,特奇特的高山淡水湖泊,其中马湖以其湖光山色而驰名中外,它是雷波县乃至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对离马湖景区较近的大中城市重庆、成都、内江、自贡、宜宾、乐山、西昌、昭通等地的吸引力侧重于假日和消暑、休闲、度假及山水风光,小凉山彝族、苗族风情具有很强吸引力。其特色鲜明的人文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自然旅游资源动静并存,传统与现代并茂生辉,原始与新生同在。雷波同时也是进入凉山州的重要通道,这一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至今在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二、雷波旅游业现状
雷波县人民政府以生态和资源优势为立足点,坚持把旅游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根据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麻咪泽省级自然保护区、溪洛渡巨型水电站、国家级地质公园马湖及彝汉和谐文化等资源优势为依托,按照“大旅游、大文化、大坏境、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以政府这只有形手为主导,外加市场为隐形手的驱动力为主推力,把旅游业作为该县的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超前发展,分步建设”的原则,努力打造立体化及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推动全县旅游朝着健康、协调、快速的方向良性发展,并以此来提升雷波旅游在川西南乃至整个滇东北旅游环线的旅游地位。最近四五年年以来,随着县财政的增加,县旅游局不断加大对旅游开发的投入力度,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得知,仅2009年一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共计达到29.91万人次,同比增长46.12 %,旅游综合产值 14826.4万元,同比增长38.3%,带动就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彝族文化概况及保护现状
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彝族同胞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建设和开发了这片富饶的土地,同时创造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本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并沉淀出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主要由“毕摩”、“火把节”、“克智”、“民歌”、“德古”、“彝族礼仪”、“节庆”等几种文化构成。近年来,县政府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实施了“彝家新寨”安居工程建设。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彝族同胞世居的村落因县政府提出发展其旅游业而进行搬迁改造,并在搬迁的过程中施行异地安置,并把一部分原来居住在同一区域内的彝族村民安插到其他乡村,虽然政府对每户发两三万元的搬迁费,但这部分钱并不能补偿搬迁对他们生活文化的破坏和生活模式的改变。而政府又缺乏对相关彝族文化的保护措施,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很多彝族的原生态的文化正在渐渐消失。
四、雷波县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前几年,雷波县政府将梦幻谷、麻咪泽、马湖等旅游区列为重点旅游开发区,县内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在旅游开发方面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旅游资源开发太过于集中,全县百分之五十左右旅游开发集中在马湖这个点,而其他旅游景点的开发则缺乏充足的投入,致使这些区域形成了一种守着富裕的贫困这么一种现象,并且使游客太过于集中在马湖周围而造成接待压力过大,而其它景区则比较冷清。
2.相关的旅游线路设计太过单一,沿途景点太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没有搭配不协调,百分之九十是自然景观,而相关的人文景观则开发严重不足,这会给游客造成一种枯燥感。
3.旅游产品开发不够,缺乏深层次的开发,游客主要是观光,而真正的购物在旅游过程中所开销的费用比例很小,没有很好的打开游客的钱袋子。并且由于旅游线路少,导致旅游时间短,游客旅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其它漫长时间内则很少有游客,造成大量的设施闲置,增加管理费用,同时还浪费资源。
4.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缺乏相关保护,致使很多民族性的东西流失。特别是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破坏严重,政府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开发旅游资源但却忽视了对彝族很多特有文化的保护并加以传承。
5.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关于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相对缺乏,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没能真正体现出来。以彝族为主的特色文化在旅游所创收入中比例较小。
五、旅游开发策略探讨
1.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开发并举,缺一不可,并把彝族特色文化这张牌做大做强,加大对文化内涵挖掘的资金投入力度,让游客在观赏到秀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少数民族的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
2.结合全县旅游业发展的当前情况,在以马湖、麻咪泽自然生态保护区、莫红梦幻谷等景区快速升温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并统一管理。进一步注重沿途景区的开发,根据资源状况和现在的旅游特点制定出适合雷波县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划方案。
3.走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原生态彝族文化的保护和建设。生态旅游除了要保持生态系统完整的旅游外,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亦的保存。
4.注重对品牌文化的建设和包装。雷波县要想打好彝族文化这张牌,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整个彝族文化品牌的内涵、布局、定位等进行整体可行的规划。将雷波的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升华成一种理论,使其文化品牌有牢固的基础,并且还要通过新闻媒体不断宣传扩大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坚持发展彝族文化事业与旅游产业相统一。要保持文化品牌的发展有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就必须将其产业做大、做强并做活。文化产业与旅游事业是互补的,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品牌应当具有产业和事业的两重性:既有艺术的属性,又有商品的属性;它既具有文化产业的性质,同时又具有旅游事业的性质;既有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又有非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想要发挥好这两重属性,可以组建成民歌文化、火把节文化、毕摩文化产业集团,以集团形式产业化运作艺术节、文化艺术旅游等等,这样才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http:///2011-04/10/content_15950.htm(凉山彝族自治州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http:///2011-04/10/content_15950.htm(凉山彝族自治州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在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兴起, 但对其概念却并未有准确的界定。1997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被确认。2003年10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 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将非遗的范围划分为六大类:“口头传统, 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2006年6月我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518项, 10大类, 分别是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手工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分析
在中国知网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为题名进行搜索, 共2172篇文章。通过对其整理、统计、分析, 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遗旅游开发的适应性、非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非遗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非遗旅游开发模式、非遗旅游开发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 非遗旅游开发的适应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是在人类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后, 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反思和寻根的结果, 这种保护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开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保护, 还是传承发展, 中国提出16字方针:“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继承发展。”对比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方针, 显然更强调“传承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有要义。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过去的观光游、休憩游、度假游等已发展到比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 必须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然而, 非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对于非遗的开发与保护又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遗的一种有效途径, 可以实现旅游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徐文燕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表现, 指出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机联动, 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与经济的互动, 表明旅游开发可以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途径。2当然, 非遗的保护应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采取不同的开发和保护措施, 开发与保护相辅相成, 并行不悖。同时正确的认识处理好非遗与旅游的关系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近几年, 我国的旅游开发与非遗正往良性发展。
(二) 非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我国一些地方, “非遗”申报成功, 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如知名度的提高、吸引外资的力度加大、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等。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 还存在没有上升到法律保护、缺乏科学的保护方法和管理机制、没有系统的保护体系、全民的保护意识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土性、整体性、避免商业化上。比如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存在着传承人日益老龄化、“文化土壤”流失严重、传承体系中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立法工作滞后, 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业集聚力低、缺乏必要的保护经费等诸多问题。又比如, 众所周知的古城丽江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 在现代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下, 逐渐面临着本地传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旅游产业过于商业化、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与此类似的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护同样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三) 非遗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
在分析了四川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及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发现, 开发非遗应以乡土化、因时因地制宜、体验性为原则, 保护为先, 注重开发、分类保护开发、创新发展、建立并完善保障机制。龙先琼在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整把握其历史环境遗存、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三个内涵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性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3具体来说, 是要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 遵循原真性保护、整体性、适度开发, 坚持保护性继承为主, 资源性质优先原则是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同时在多次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原则。
(四) 非遗旅游开发模式
现代的流行艺术追根溯源都是从原始艺术发展而来, 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只是因为传承手段古老, 社会环境又不断变化, 而导致逐渐失传。因此,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为文化产品, 使它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使之一定程度的商业化也是对非遗很好的保护开发手段。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 刘丽丽提出了静态利用和活态利用相结合、观光利用和品牌塑造相结合、点状利用和带状利用相结合、常态利用和节庆式利用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模式。4在根据非遗旅游开发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后, 笔者认为推进本土化, 培养文化传承人, 充分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民族民间文化, 可以促进文化、旅游、教育的互动发展。将非遗传承人纳入旅游产品体系, 采取非遗传承人与旅游景区合作、与潜在旅游者结合的方式参与到旅游开发中, 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展示、保存和发扬光大。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比如生态旅游开发、原生地静态及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异地“集锦式”、依附式开发等开发模式。而在具体的实地应用上, 旅游地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提供多方位的展演舞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旅游、引入数字化和创意元素, 深入挖掘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旅游产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名称权的保护机制。5
(五) 非遗旅游开发保障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作为主导, 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协作才有可能实现。“强化政府客观管理, 建立法律保护体系、完善协调保护机制, 以开发促保护、加大文化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认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拓宽开发与保护途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拓展旅游教育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6例如, 民间手工艺的继承及生产工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紧密相关。部分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定消亡, 因势利导, 动静结合、以人为本, 重点保护传承人、加强研究, 完善保护体制、扩宽渠道, 以开发促保护、营造氛围, 全民参与是非遗旅游开发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的现状与研究势态分析
总体来看,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然而要实现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以下方面亟待加强:
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不应当仅仅限于学术的研究范畴, 应当从“文本”到“实证”、从理论到实践。将学术研究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
第二, 缺乏科学有效的市场调查及评测体系, 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顺利实施。
第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全民参与意识低, 缺乏文化归属感。
第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 谁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利。
目前,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正逐渐以更高的角度正确认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任重道远, 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但我们始终相信, 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 一定能实现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注释
11 .刘强.中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B4 OL].[2006-06402].http:∥news.xinhuanet.com4politics4.
22 .徐文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分析[J].世纪桥, 2010 (35) .
33 .龙先琼, 蒋小梅.旅游开发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土家族为个案[J].吉首大学学报, 2010.
44 .刘丽丽.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1.
55 .刘桂兰, 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探析以河南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 篇3
关键词:桐城派;桐城文化;文化旅游;灵韵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17-02
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都”、“桐城派故里”,桐城市拥有“桐城派”的金子文化招牌,桐城市丰富的桐城派文化遗存是文化旅游开发的坚实基础。近年来,以桐城派为品牌的文化旅游已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桐城文化博物园”项目的建设标志桐城派文化旅游上升到历史新起点。但在众多的有关桐城派文化旅游开发思路中,单一的桐城派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占据主导位置,如桐城派名人资源、桐城派文化遗存游等。而能够吸收桐城派研究的最新成果,从整体文化风貌和文化旅游美学的层面考察桐城派文化旅游尚未出现,本文试着从文化品牌和旅游美学角度来认识桐城派文化旅游的价值。
一、桐城派文化旅游的新视野
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以文派而知名,同时集有学派、诗派的内容,自清朝中叶自晚清民初,桐城派流传两百余年,期间诞生作家多达一千二百余人余人,作品难以计数,分布全国十九个省市[1],桐城派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代有人才,堪称明清时期的一道文化奇观。随着桐城派学术研究的深入,从文化世家、书院教育、学术文化等角度来认识桐城派成为一种新趋势[2],桐城派学术研究的进展也为桐城派文化旅游开发打开了视野,桐城派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旅游领域,桐城派的众多构成要素成为桐城派文化旅游开发的新构想。
桐城派博大精深,在科举、仕宦、家学方面独具特色。“在小小的一县范围之内,文儒硕辅多达千百位,人文盛况绵及数百年,这在世界上恐怕也不多见。”[3]明清时期,桐城是仅次于歙县的“状元县”;桐城派作家累积文化世家,方刘姚马张等文化世家,传承百余年,根基深厚,人才辈出,“方刘姚”天下闻名;桐城号称“文献之邦”,据民国时期学者刘声木《桐城派文学渊源考》、《桐城派撰述考》搜集,桐城派作家著作多达两千余部。
文化旅游是知名度经济,桐城文化知名在于桐城派。桐城派已成为历史陈迹,但它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激活品牌性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实现地方文化持续发展的关键。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桐城派被作为“旧文化”的代表而遭到“新文化”派的严厉抨击而逐渐退出文化主流。随着历史潮流的发展,历史赋予桐城派以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文化寻根”热,这为桐城派文化旅游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桐城派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独特的文化创造机理对文化旅游者有极大吸引力。桐城派文化现象和文化创造机理是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二、桐城派文化“灵韵”与旅游美学
文化旅游依赖于文化景观的可观可游,历史文化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呈现方式是不尽相同的,历史文化旅游的魅力在于“灵韵”之美,现代大众文化景观通常是“震惊”体验。本雅明提出了“灵韵”的古典文化与“技术复制”的大众文化之间的审美差别。现代艺术生产是大规模的“技术复制”与传播,通常是利用求新求异的创新来吸引注意力。古典艺术的生产与传播受制于技术的落后,生产具有“此地此刻性”,“‘本真的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的价值以礼仪为根基,它的独特的、最初的使用价值正在于此。”[4]灵韵即是文化的“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性。借用“灵韵”的概念,我们认为衡量历史文化旅游价值最重要价值在于文化“灵韵”守护与呈现。
桐城派的文化灵韵不仅仅在于它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还是一个文化整体,涉及山水自然、园林庭院、书院教育、文化世家等丰富的文化内容,桐城派的赋予桐城这座城市一种想象性的现实和品格,一种“文学桐城”的灵韵。透过桐城派的文化遗产,我们能够理解桐城这座城市的物质构成、生活状态、文化品质、人文景观以及城市居民,从而深入体验桐城派的灵韵之美。
桐城派作家在长期的流传中,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上的自觉和自信,构建了一种完美的文化地理想象。在桐城派作家的笔下,桐城的山水、城市、土地与桐城派作家的心灵之间互为映照,山水的奇绝正是桐城派作家创作的文化自信。“余性好山水,而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5]像这些话并非对自己家乡山水的偏爱,实际是桐城特殊的人文环境里形成的一种文化信仰。理解桐城派,寻找桐城派需要回到桐城这片土地之上,桐城派文化旅游要守护桐城派作家用生命歌咏的山水田园灵韵。
1.桐城派的生活审美灵韵
桐城派作家在读书与出仕之间寻求平衡,形成一种和谐的生活美学。城市是读书用世的地方,是实现功名理想的地方。城市后面还有可以隐逸的山林,是舒展性灵的处所。独特的地理空间形成了桐城派文人的生活美学。
读书的庭院。桐城保存了较多的桐城派作家的私人庭院,它们一般规模较大,散落在桐城老城区的各个角落,平和宁静,是读书、待客、游乐的处所。方以智故居“潇洒园”、左光斗故居“啖椒堂”、姚鼐时代“初复堂”、姚元之“竹叶亭”、 姚莹“中复堂”、方守敦“勺园”等皆保存完好。以姚家为例,姚鼐在“惜抱轩”留下的对联“万类同春人已合,大室为虚岁年长”,极具文化价值,姚鼐手植的银杏树,距今两百余年,枝繁叶茂,是桐城派的见证,每年都吸引不少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在此地寻觅桐城派大家的文化气息。近代姚永概慎宜轩对联“门临青竹邀君子,窗有红梅见故人”,见证着姚家世代传递的文化脉络和精神。桐城另一代表性家族方家“勺园”则庭院深深,具有浓厚的文化庭院气息,现代作家舒芜(方管)在《勺园花木》里回忆了少时在勺园里的读书生活,勺园原为桐城派作家方宗诚的藏书楼“九间楼”,后方守敦在此地建凌寒亭和园林,“三十年前于勺园之西隙地种竹,得凌云之姿万竿矣。舍南曾以旧材架屋三盈,为啸读徒倚之地,四时皆宜焉。吾弟取柳子厚句意,命名曰凌寒。”[6]方氏子弟在园中过着悠游自在、和平宁静的“啸读”生活,我们可以想象到以诗书传家的文化家族生活原型。文化世家的生活是艺术化的,是诗意的栖居,现代桐城美学家朱光潜提出“人生艺术化”,正式继承了桐城派作家的生活美学精神。
在庭院之外,桐城派作家们活动的另一个场所是文庙与书院。桐城文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七百年历史,历代重修,保存完好,是江淮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庙,也是桐城派的象征。桐城的书院教育兴盛是桐城派兴盛的基础,桐城派作家多有在书院任教的经历,桐城派作家积极参与本地书院的兴办。其中桐乡书院最具代表性,书院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是桐城派代表人物戴钧衡创办,直到民国元年改为小学堂。桐乡书院显名全国,经典有载,戴钧衡的《桐乡书院四议》,清廷曾谕令全国效法,并载入《皇朝正典类纂》。
2.桐城派的自然审美灵韵
在城市之外,山林成为桐城派作家隐逸的处所。桐城境内的龙眠山、浮山、龙山等形胜之地成为桐城派作家的首选。龙眠山在桐城以北仅四公里,山峦叠嶂,钟灵毓秀,自宋代画家李公麟建“龙眠山庄”以来,历代多有文人墨客来此赋诗吟咏,建隐居别业,逍遥山水之间。桐城派作家更是将龙眠山视若文化圣山,龙眠山中至今还留有许多桐城派作家题咏过的景点,如姚鼐《游披雪瀑记》、《游媚笔泉记》。更广意义上,桐城派不仅仅是读书处士的士大夫文化,还有隐逸山林的优雅情怀。
3.桐城派的历史审美灵韵
桐城派在五四新文化时期遭遇到新文化派严厉的抨击,被称作是“妖魔”、“谬种”,在新旧文化转型和新的知识典范的建构过程中,桐城派遭遇到最大的危机,被迫退出文化主流,但桐城派的文化精神并未消失,桐城派的历史贡献正得到人们的承认和重视。一个传奇的文学流派如何绵延两百余年,传播至全国十九个省,与清朝相始终,通过桐城派的发展变迁能亲切体验到明清文化风情。自清初到民国时期,自清初方以智逃禅,到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姚鼐的古文讲学,姚莹成功抗击英国侵略台湾,曾国藩的桐城派中兴和洋务运动,吴汝纶创立莲池学派,创办安徽第一所现代学堂桐城学堂,还有刺客吴越、侠女施剑翘构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美感。
桐城山水和城市空间构成桐城派作家精神家园,在众多遗迹遗韵中,桐城派创造显现出一种独特美学区趣味。桐城派文化旅游审美精华在于桐城派诗意的生活审美,桐城派雅洁的山水审美和桐城派浩远的历史审美。
三、桐城派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桐城派文化旅游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真正要把桐城派的文化品牌转变成文化旅游品牌,还要在文化特色上发掘潜力,只有地区旅游特色就越突出,吸引力也就越强。地域性、体验性、创意性是文化旅游的特征。桐城派已成为历史遗产,桐城派文化旅游要回归桐城地域性文化土壤,结合桐城地域文化,利用好桐城派的品牌效应,在文化体验和文化创意上下功夫。
1.桐城派品牌凸显与战略规划
以提炼桐城派为文化符号,塑造“天下文章出桐城”文化旅游品牌,构建文化旅游名城。积极参与区域旅游资源规划,如安庆市规划“桐城——怀宁——枞阳文化旅游带”有利于整合分布于怀宁和枞阳的有关桐城派文化旅游资源。“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建设为桐城派文化旅游和传播带来了机遇,安庆市将“桐城派文化”纳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里,将极大扩大桐城派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2.以桐城派作家精神家园重建为主线
通过对桐城老城区实行减法,集中建设成为桐城派文化旅游区。实现桐城派文化的景观物化和载体化,提炼、纯化城区的文化内涵,开发桐城派作家故居和活动街区,修建桐城派名人广场等。
目前,桐城文化博物园建设即是以桐城文庙为核心,拓展发展空间,凸显文庙的祭祀与教育功能,设置文豪蜡像馆,采用新技术,全面展示桐城派文化。整修东大街、紫来桥、北大街,恢复传统民居、店铺、作坊、名人故居等。依托桐城中学已有景观,丰富人物雕塑;维修朱光潜故居,建成小型展馆。扩建投子寺,恢复望湖亭、柚木井、卓锡泉、碑刻等古迹,建设投子山佛教文化园。文博园设立桐城文化史、桐城派文化、古代科举文化三大展区。建成之后,既是桐城文化的展示中心、桐城派文化的研究中心,又是广大市民的休闲中心、青少年学生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中心。最终形成积历史参观、文化体验、文化养生等多元的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
在“名城”之外,要做活“山水”文章,全面塑造特色的“文学桐城”城市意象。确立城市文化核心,以桐城派文学为核心符号,进而做好城市文化意象推广。桐城已成功举办两届“诗意与地理体验游——桐城诗歌节”;还有正在建设的以龙眠山水为载体,以文学为内容的“印象龙眠——中国桐城文学论坛”文化旅游项目,这些都将塑造“文学桐城”的城市意象。桐城得名缘于本地盛产桐树,桐树在中国古典诗词文学中的重要意象,“桐子花开”本身就是文学的境界,在古典文学中,以“桐”或“桐花”为意象的文学诗词不绝,在城市周围种植梧桐园,举办“桐花节”,会营造城市的诗意品质。
桐城古城与龙眠山水是桐城派作家的精神家园,桐城派作家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关于城市和山水的诗文作品,以“诗意的栖居”营造这片精神家园将是桐城派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
3.以景观化、故事化整合优化历史文化资源
通过修建宰相府邸、名人故居、世家宗祠、名宦祠、先贤祠、文庙、博物馆、文化书院、讲述历史故事的雕塑、景观,以桐城派历史为线索开展以名人故居、文博展览、修学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以黄梅戏表演改编桐城派故事,增加趣味性。
联合桐城特色的地域文化,如传统老字号商铺、水芹地农耕文化、特色美食、民俗、传统手工艺营造桐城派文化旅游的氛围。
4.以文化创意推介桐城派文化旅游
桐城派文化旅游的成功在于在做足文化旅游内涵,凸出文化特色,以“桐城派文化旅游带”为主线,“开发桐城士大夫文化游”,桐城派“文化寻根游”等专项旅游;开展“文学艺术旅游”,举办“古文夏令营”;开展“龙眠隐逸文化游”。“桐城派文化养生游”,“桐城派故事表演”等。
总之,桐城的文化空间孕育了桐城派,桐城派的文化旅游开发须厘清和城市深厚联系和内在文脉。桐城派文化旅游开发需要紧密联系桐城历史文化的内在机理,发掘桐城派美学特质,才会在文化旅游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灵韵”。
参考文献:
[1]杨怀志,潘忠荣.清代文坛盟主桐城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1.
[2]程大立.第五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后记[M].合肥:黄山书社,1990:472.
[4]沃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99.
[5]朱红,等.桐城古代散文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238.
[6]舒芜,李季农.桐城现代名家文选[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196.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篇4
***民族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削弱民族文化,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庸俗化以及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文秘写作-]
一、外来文化对旅游地区民族文化的潜移
首先,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旅游,不仅要亲眼目睹,还要亲自参与当地人的活动,观看歌舞表演,品尝地方食品,购买民族手工艺品等。与此同时,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旅游点,这样当地文化就容易被影响、被侵蚀、被破坏。尽管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性活动,旅游者与旅游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就**目前的民族旅游地区而言,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汉民族文化。而民族旅游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汉文化对当地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短暂而相对肤浅,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民族文化相对于外地汉文化而言,往往成为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民族衣着风格、建筑形式、饮食习惯、思想观念都因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某些成份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向旅游者吸收得越多,向旅游者传输得就越少,文化的不平等交流由此产生。这种不对等交流还会因旅游者的个人动机、文化特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经济运行模式、科学管理文化和现代观念带进当地,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旅游业发达地区***等地的青年已普遍着穿汉装,使用塑料、金属制日用品,而且,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因现代用品的进入而发生变化。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使当地居民发现自己文化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而旅游带来的利益促使当地居民开始修建历史建筑;开始抢占那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盛装,向旅游者展示和表演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他们开始创造和重新发展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前只是为满足生活所需而制作的,但现在完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制作;他们开始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但现在也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总之,他们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文化,都因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失去了往日原文化中的某些意义,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如傣族的泼水节原是一典型的宗教仪式,每年的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都穿起盛装,把清水泼向佛寺和佛像,然后彼此泼水,因为他们相信泼水能除去邪气而给他们带来吉祥与幸福。节日期间,到处充满喜庆气氛,热闹非凡。电视画面里的泼水节场面对各地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人产生到西双版纳旅游的欲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泼水节已变成一种群众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且由于它的表现形式有趣,人们往往将傣族文化与泼水节联系在一起,提到傣族便想到了泼水节。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的需要,形成了“每日泼水节”,这种形式上的泼水节仅仅是表演性质的,有限的几个演员的表演无法再现节日的盛况与气氛,更不可能表现宗教意义。因此,“每日泼水节”的活动削弱了旅游者对这一仪式的向往和期望。
总而言之,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从各方面不断地渗入到民族文化中,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开发旅游业时,应该如何有效地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呢?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策略
(一)民族物质特征的趋势和保留
在旅游业中,民族文化因素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器皿等物质特征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美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其前来旅游观光的热情,这使旅游业带来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的削弱了民族特色。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少数民族居民必然采借先进的生活技术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能对传统文化中失去存在价值的部分做有益的保留,并赋以其新的功能——旅游吸引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中正在趋同的物质特征进行保留,如传统的民族服饰,先进的生活用具、建筑形式等。在这方面,丽江的经验值得借鉴。丽江在大地震后重建纳西古城时,完全保留了纳西民居的建筑特点,连原来用水泥铺盖的路面也铲掉,重新换上了五彩斑烂的彩石路,当旅游者脚踩石夹路,在流水潺潺的街头漫步的时候,莫不感到身处古城的新奇与愉悦;此外,**在保留民族服饰方面做得很成功,让学生统一着装民族服饰,既避免了与成年人同时着装民族服装的尴尬,又使纳西服饰自然出现在街头巷尾。正是自然、浓郁的民族特色使丽江成为旅游热点,并保持着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二)民族精神文化因素的趋势与保留。
少数民族的节日礼仪、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等属精神文化因素。旅游业的发展对宗教仪式、节日礼仪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原本只有在特定时间、场合并按传统内容和方式才能举行的仪式经过舞台化、程序化的包装,打破了传统的规定被出售给旅游者。而且,内容上也被压缩,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做到出售文化形式,但保存原文化的内在精神呢?应采取“分离”的措施,“分离”是指出售给游客的文化内容与真正存在本地居民间的文化形式相区别,以防止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含价值受到扭曲削弱。把出售的传统舞蹈和仪式作恰当的修改,使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如大理的“三道茶”因其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苦、二甜、三回味”相联系,成为大理旅游产品中的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旅游者荡扬在洱海上边观看歌舞表演,边品尝“三道茶”时,回味无穷,印象深刻。所以恰当的修改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加强与保护。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 篇5
[摘 要] 通过分析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以及民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破坏的三种形式,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由于它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而已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异常,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是,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刚刚起步,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全国各地,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已走向消亡。本文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探讨。
一、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
1.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民俗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征,尤其是原始民俗旅游村,稍加投入改造就可以接待游客了。当地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载体,所以许多居民可以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参与其中,扩大就业机会,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而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增加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内涵,可以充实和丰富游览内容,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从而有效地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和增加旅游经济收益。
2.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都在发展变异,只是进程快慢而已。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使原本习以为常的民俗成为可以转换成财富的 “珍宝”,就可以促使人们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使之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适当的旅游宣传,可以帮助当地居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这是抵制民族同化的有效手段。同时我们可以用发展旅游的收入帮助其长久保持、恢复一些已失传的民俗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3.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增强旅游产品的生命力随着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层次的提高,外出旅游的目的已不再单纯是为了观光、猎奇,而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文化品位、增长知识和休闲娱乐等多重目的。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我国目前的旅游产品基本上都属于单一的观光型产品。而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挖掘民俗文化,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可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新需求,以充实旅游者的精神生活内涵。
二、民俗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致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及民俗文化的变异。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民俗风情的同化民俗风情的同化是指本地或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并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所取代的现象。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生活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情民俗得以保存下来。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大量涌入旅游地,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接待地人们的建筑、服饰、饮食、生活方式等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在逐渐汉化的同时,人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也逐渐退化和遗失。
2.伪民俗和民俗庸俗化在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开发旅游经济学研究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陈红玲,裴锐南业,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或企业为了某种目的,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根本不属于当地的民俗,从而使民俗虚假化。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于功利主义的动机和短期行为意向,一些旅游目的地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突击性的旅游开发,造成民俗文化商业化。旅游地的文化成了商品,为了迎合旅游者,一切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 使本来丰富多彩而健
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显得肤浅而苍白,失去了旅游地文化的风格和品位,致使民俗文化庸俗化。另外,不尊重民族的信仰、意愿,随意解说、展示他们的习俗,伤害了民族自尊和宗教感情。
3.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互动的,双方都会受对方的影响而变化,但事实上,异地文化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影响更大。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旅游者所带来的异地文化强烈冲击、影响着民俗旅游地的文化,并可能造成一些消极影响。表现为:旅游接待地居民传统的观念意识发生变化,经济状况、经济意识、社会关系、审美倾向等的改变,甚至滋生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事情。
三、民族文化的保护对策
1.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规划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地的风土人情、礼俗习尚、民间歌舞等人文旅游资源,是确保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在规划中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状况、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诸多条件的综合分析,权衡利弊,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有层次、有重点、分区进行配置,按步骤进行开发。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同时,在开发中要体现保护的原则。规划还应根据资源的配置情况,合理地划定资源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的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规划一经批准通过就应严格遵守,不要随意变动。
2.正确认识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目前,旅游地居民以至一些开发商、管理者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不全面甚至支离破碎,对其价值不了解,这是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被破坏、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正确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在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中使这些独特的资源得到恰当的体现和弘扬, 才能调动人们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避免民俗的庸俗化。所以,我们要加强舆论宣传的作用,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地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另外,我们要把握好发展中的扬弃,在保留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适当吸收外族文化的精华。在消费方式上,要引导人们往符合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的方面发展。在供给意识和行为上, 要引导旅游地居民立足于旅游地所具有的传统特色,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地的产品来反映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3.正确对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民俗的封闭性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独特的民俗风情被同化。发展必然会造成民族传统习俗的破坏,而传统习俗的破坏又使该地区失去一种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宝贵资源,失去一个文化的种类。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发展与民族民俗保护之间,尽量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和结合点,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采取相对封闭措施是一种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方法。如,通过建立“民俗文化村”、“生态博物馆”,以保持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浓郁的村落的相对封闭性,延缓传统民俗的变异。
4.健全法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法规,设置与健全旅游市场检查队伍和保护管理机构,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破坏旅游地民俗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干预,对有损旅游地形象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制裁,加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技术研究等,能够有效保证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依法治旅是管理和发展民俗旅游业的基本方略,在立法上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另外,政府可以有目的、定期的举办一些民俗活动,如民俗节庆、民俗表演等,组织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参加。通过亲身的参与,加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感受传统民俗的文化气氛,增强他们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 篇6
作为保护郑州城隍庙的管理者,我们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以 “文物工作要以保护为主,同时注重利用,在保护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好的保护”为基本方针,从郑州城隍庙自身情况出发,充分利用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优势和地理优势,以文物古迹为主题,以明清建筑和民俗旅游为重点,着重发展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旅游,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与旅游开发事业的和谐发展。
郑州城隍庙在保持免费开放的同时,积极协同旅游部门,在2007年通过河南省旅游局的验收,成为了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同时通过旅游市场的营销,使郑州城隍庙的历史文化直接面对旅游者,从而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提高了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与了解。郑州城隍庙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文物保护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日期是从1979年到2004年9月,这个时候百废待兴,郑州城隍庙还面临着使用权从其他工厂企业回归文物部门的问题,此时文物保护是保护人员工作的全部内容,郑州城隍庙的保护维修建设成为重中之重。1979年,郑州城隍庙隶属于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政府拨专款对城隍庙和其他文物单位进行了简单的保护之用。直到1984年,经郑州编委同意,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所来具体管理郑州城隍庙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情况研究的保护与维修事宜。这个阶段的保护主要涉及到郑州城隍庙回归博物馆的过程、油漆彩画工程、东西厢房的建设工程、郑州城隍庙的地砖铺设工程、十二生肖石雕的摆放工程、郑州城隍庙戏楼的翻修和油漆彩画工程、楹联征集活动、音响、安全消防和夜景照明等工程。
在1984至2004年的20年时间里,保护维修成为郑州城隍庙的主题,游人的参观相对较少,参观人群局限于专家、学生等,普通大众参与度不高。
二是文物保护与节假日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探索阶段。从2004年9月28日(中秋之夜)晚上开始,郑州城隍庙开始打响了民俗文化的“第一枪”。当晚,在郑州城隍庙举行中秋赏月活动,河南热闹的地方戏曲在郑州城隍庙的戏楼开唱。
春节庙会、传统庙会、“五一”“十一”的民俗表演,开始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来游玩。同时,和媒体电台、报纸的联系力度加大,民俗文化开始大放异彩。传统的民俗文化开始活跃起来,盘鼓、腰鼓、高跷、唢呐、皮影、杂技、猴戏、杂耍等出现在郑州城隍庙,剪纸、烙画、吹糖人、捏泥人、编绣球、泥泥狗、黄河澄泥砚等民间工艺开始展现在人们的视野。高亢激昂、雅俗共赏、简洁明快、贴近大众的河南地方戏曲让久违了的城市市民一饱耳福。这个阶段,民俗文化让文化遗产更走近了普通公众,拉近了文化遗产与普通公众的距离,郑州城隍庙会已成为郑州市内享有盛名的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盛会,也使城隍庙成为海内外旅游者了解中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窗口。
三是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相互促进,发展传播的阶段。2007年是郑州城隍庙创建国家级AAA级景区成功的一年,也是郑州城隍庙迈向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键性的一年,郑州城隍庙开始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互促进的发展阶段。
郑州城隍庙以申请AAA级景区为契机,下大力气抓好景区精品工程建设,认认真真地整改到位,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通过对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等八大方面进行改善和完善,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旅游接待水平,更加有利于郑州城隍庙的自身保护,解决了部分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让文化遗产更加贴近群众。越来越多的文化旅游活动开始在城隍庙铺开:河洛大鼓、河南坠子、大调曲、三弦书、评书等传统文化曲目纷纷上演;河南省著名相声演员范军和我国当红笑星郭德刚走进城隍庙即兴表演;非物质文
化遗产叶县霸王鞭、新野猴戏等被请进郑州城隍庙进行演出,许多濒临灭绝的传统民俗文化开始被发掘出来,在郑州城隍庙呈现给游客,更多的民俗文化开始从乡村走向城市,走向大众的视野,郑州城隍庙架起了一座民俗文化的桥梁。
这个阶段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相得益彰,那种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截然对立的做法是极端和有害的,我们要合理地利用文物,制定长远的旅游保护规划中,使文化遗产更加深入群众,使庚多的普通公众通过旅游的方式走进文化遗产保护中。
(一)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产品开发
谈到文物的产品开发,它不同于企业生产产品,而是充分利用自身的文物本体来向游人展示文物的魅力。因此对于郑州城隍庙的产品营销而言,首先要根据郑州城隍庙自身所提供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来定位,组成完备的营销组合,然后再来考虑其营销策略的制定。郑州城隍庙在产品营销定位上可谓是有其独特的优势:古色古香的建筑艺术,栩栩如生的民间雕塑,源远流长的戏剧展览,珍稀的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手工艺等,给游客以深厚的文化熏陶。
1.郑州城隍庙历史文化价值与旅游开发将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保护纳入旅游,就必须遵循旅游的一些营销方式。在旅游方面,旅游景区(点)吸引物就是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它是景区旅游产品中最突出、最具有特色的景观部分。对于郑州城隍庙而言,就需要把其本身最吸引人的 “眼球经济”——古建筑艺术,碑刻,雕塑,戏剧等特色的东西拿出来,郑州城隍庙的产品特色首先在于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群。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高低起伏、疏朗有致。建筑物上的琉璃瓦顶有孔雀蓝、孔雀绿,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充分显示出地方建筑手法的精美。庙内砖雕、木雕、彩塑、壁画,内涵丰富、寓意深长。郑州城隍庙可以说是研究古城礼制、宗教体系、建筑艺术和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郑州城隍庙的主体建筑由大门、过庭、戏楼、大殿、后寝宫和拜厦组成,玲珑别致,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建筑的特点,是研究明清古建筑群的直观实物。
其次,郑州城隍庙的泥塑艺术也极其精湛。郑州城隍神像、神龛及六十花甲神像就是其精湛艺术的体现。“六十花甲殿”东厢房为前30位花甲神,以甲子年为首,依次排列,延续至西厢房。人们在东西厢房都能找到保佑自己的本命
神。人们祈拜自己的保护神,意在神灵给自己带来平安幸福。泥塑在选料非常讲究,泥土采用荥阳市豫龙镇红土沟地下红土层,来自地表1米以下。神像体内采用密县青屏山上隔年野生黄柏草,质坚,有弹性,不易变质,千年不腐。另外装金上彩采用颜料石色(矿物质颜料)并加以调配研磨,不易氧化,退色,贴金采用南京产999足金箔。整体采用传统手工法雕刻,柔和、流畅、立体感强,充分体现了中原民间精湛的雕塑艺术。
另外,郑州城隍庙的油漆彩画艺术也是精妙绝伦。郑州城隍庙的古建彩画既不像官式彩画那样程序呆板,也不似苏式彩画那样灵活多变,花草虫尽跃于上,而是采纳了南北方的精华,结合河南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创造了典型的河南地方彩画。整组彩画的主要色调为青绿相间,大的梁枋上,绘着金灿灿的奔龙、飞凤、扑狮、行吼和缓缓走来的麒麟,处处有动态,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箍头和纺线,施以金线和黑、绿、青色退晕,手法细腻,采用沥粉焊线的做法,使画面具有立体感。
通过郑州城隍庙的三个产品特色的定位,使得郑州城隍庙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2.郑州城隍庙民俗文化活动与旅游开发旅游景区(点)活动项目是指结合景区特色举办的常规性或应时性供游客或欣赏,或参与的大、中、小型群众性盛事和游乐项目。郑州城隍庙的旅游活动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文艺、体育表演,民间习俗再现,各种绝活演艺,游客参与节目,知识问答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是景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而且还可作为促销活动的内容。旅游景区(点)活动能使游客的旅游感受更有趣味性,使旅游服务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更有吸引力。
近年来,郑州城隍庙首开中原春节和传统庙会的先河,恢复传统的民间习俗,为游客献上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节目和民间工艺绝活,并挖掘了一批濒危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览活动:除举办以弘扬河南地方戏曲文化特色的固定陈列《豫剧艺术陈列》外,还举办了《中国汴绣》、《中国钩瓷》、《中国汝瓷》、《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河南省舞台美术家作品展》、《中国四川五画家中国画展》、《郑州剪纸艺术展》、《根雕艺术展》、《中国奇石展》、《明清家具展》等六十余个临时展览。
戏曲表演:先后组织了“郑州城隍庙消夏友谊赛”、河南省文化活动月“五一”黄金周劳动者之歌卡拉OK大赛、“皇明杯”《梨园春》戏剧团体大赛,全国“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两届郑州城隍庙民俗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戏曲文化和文物旅游活动,150余场的各种演出活动,营造了宣传中原优秀戏曲文化的良好氛围,民间工艺绝活:剪纸、泥塑创作;黄河澄泥砚大、南阳烙画、泥绣球、梅花篆字、葫芦烙画、布艺、中国结以及其它各类民间工艺人员现场为游客展演。
民间艺术节目:盘鼓、唢呐、旱船、秧歌、抬花轿、新野猴戏、叶县霸王鞭。民间书场表演:河南坠子、河洛大鼓。
国学经典中华礼仪讲授 :国学大师申自强、宋豫人主讲《四书五经》、《大学》、《中庸》。
汉服介绍与表演: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汉民族在汉朝之前,又称谓华夏族。华夏原意为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服装的美丽,礼仪的正统,乃华夏(汉)文明的主要表象特征。自成体系的汉服,一直伴随着华夏汉民族生活发展的始末。为向游客充分展示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服装和古老文化,我们推出汉服秀的活动项目,并让游客参与进来,增进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郑州城隍庙的服务水平开发
旅游景区(点)产品表达形式尽管呈多样化,但其核心内容仍是服务。在郑州城隍庙的管理中,我们认识到旅游景区管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员工的管理,二是对景区的管理。对前者的管理要靠各项制度做保证。正所谓“治事先治人,治人先治规”。“事”指的是管理旅游景区(点),“治人”指的是管理好旅游景区(点)员工,“治规”指的是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后者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游客的服务上,不管是哪种服务,都要以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要为宗旨,尊顾客为上。
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们制定了郑州城隍庙旅游景区质量管理制度、营销制度、导游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环保制度、统计管理制度、游客服务中心咨询服务人员制度、工作人员培训制度、旅游投诉与处理制度、高峰期安全处置制度、医疗救护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垃圾清扫制度和郑州城隍庙商品从业人员经
营管理制度等,狠抓落实,制度到人,并为游客提供中英文讲解,提供有特色的纪念品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郑州城隍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
1、制定目标客户群体市场定位上,我们以老百姓喜欢的民俗文化为主题,充分利用郑州城隍庙的浓厚氛围,经常推陈出新,不断推出民间河洛大鼓、河南坠子、魔术杂技、戏曲表演、舞狮表演、新野猴戏、民间木偶戏等民俗表演,游客主体人群多样化,小孩子、青少年、老年人都能在郑州城隍庙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
2、紧密结合报纸、电视媒体通过全国和省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将郑州城隍庙的文物知识和活动项目传播出去,收到了良好效果。在郑州城隍庙楹联的征集中,就充分体现媒体的宣传作用。在2004年郑州城隍庙进行全面整修重新以崭新面貌开放的时候,为增加郑州城隍庙的文化内涵,提升郑州城隍庙的品位,我们和媒体合作,社会各界都来关注楹联的征集情况,集思广益,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楹联征集的活动。
3、紧跟时代步伐,制作专门的宣传网站与专业的网络制作公司联系,制定了专门的郑州城隍庙的旅游行销网站,通过网络向社会宣传郑州城隍庙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播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广大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郑州城隍庙的动态,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 篇7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开封
旅游餐饮作为旅游产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因此地方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对一个旅游地的旅游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开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是我国其他菜系的摇篮——豫菜的发源地, 灿烂悠久的历史使开封饮食文化丰富, 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同时也对促进开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作用较大。在此种情况下, 加强开封旅游饮食文化的特色及旅游开发研究很有必要。
一、开封饮食文化的特色
开封位于中原腹地,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曾先后七次成为中国的国都。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开封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 豫菜渊源, 菜具中和之味
开封的饮食文化是大众文化。开封饮食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官、商、寺、民肴馔的完整体系。七代王朝在开封建都, 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名流高士、富商大贾云集汴京, 从而使官府肴馔应运而生, 官府之肴馔, 高雅清淡, 鲜奇滋补。商业性质的中小型店铺遍布全城, 提篮推车的串街小卖更是不计其数。汴京佛寺、道观百所之多, 素馔斋食是寺庙观庵的主要饮食。民食的丰富多彩,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果说官府的肴馔是开封的精华, 那么市肆、民间的肴馔则是开封肴馔发展的基础, 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明清两代, 开封是“中原首邑”, 民国时期, 开封又是河南的省会, 开封仍然是是南北商贾交流贸易的热闹地方。饮食文化的发展仍在继续, 具有鲜明特色的开封肴馔四处传播, 成为中国著名菜系之一——豫菜的代表, 又被誉为“汴梁风味”。
开封地处中州, 烹饪方面则相应形成“菜具饮食中和之味”的特点。“中和之味”适合中州人的生理习惯等方面的需求, 于人体的五脏六腑调和适中, 确属美味中之上乘。这是开封菜, 也是豫菜所独具的特色, 集众美于一身, 自立于中国烹饪之林。开封菜坚持“五味调和制汤提鲜, 技法讲究刀工精湛, 选料精细取料广泛”的特色, 强调色、香、味、形、器、营养六要素有机的结合。“五味调和, 口味适中”源于中州, 是开封菜独有的特点。烹饪之圣伊尹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提出“调和之事, 必以甘、酸、苦、辛、咸, 先后多少, 其齐甚微, 皆有自起”, 要做到“甘而不浓, 酸而不酷, 咸而不减, 辛而不烈, 淡而不薄, 肥而不腻”。开封菜调味的尺度一直承袭这一宗旨, 形成了不可过咸、过辣、过甜, 要求亦甜、亦咸、亦辣, 不偏不倚, 不藏不露。所以, 开封菜适应性强, 男女老少适口, 四面八方皆宜。
2. 选料精细取料广泛, 烹饪技法高超
开封菜选料严谨, 取材广泛。长期以来, 根据时令变化, 更替不同的原料。任何时令鲜料, 仅选用精、鲜之时, 过时者不用。开封菜技法全面, 烹调细致, 刀工精湛。煎、炸、熘、炖、烧等皆有所长, 其中特别讲究火候的运用。火力可大可小, 火势可猛可缓, 火度可高可低, 火时可长可短, 变化颇多, 不一而足。如传统名菜扒广肚, 讲究文武用火、锅内成形, 号称“无芡自来黏”。而熘可使油水交融, 用油不见油, 如传统菜糖醋软熘鲤鱼焙面, 将炸好的鱼对入清汤熘制, 烘出的“活汁”, 酸、甜、咸三味俱全。
3. 风味小吃名扬天下
开封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制作精美。虽是小吃, 均极为讲究, 已成为开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示出开封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开封不仅有名扬全国, 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和“中国名点”的开封第一楼小笼包子, 其他如桶子鸡、炒凉粉、黄焖鱼、杏仁茶等等风味小吃也各具特色, 不一而足。说开封满街的美食一点都不为过, 开封许多的美食店铺, 大都随意地开在路边, 方便实惠且物美价廉, 让人随时随地换换口味, 美餐一顿。开封晚上夜市更是生意兴隆, 热闹非凡, 在开封, 最著名的夜市是鼓楼夜市, 已入选为全国十大夜市。这里共有800多家摊点、铺位, 其中经营小吃的就有l40多家, 有l20多个品种, 成为国内外游客游在开封、吃在开封的必经之处, 而统一进场, l0分钟入场完毕的特有场景也成为鼓楼夜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开封特色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
民以食为天, 旅以食为先。近年来, 随着开封旅游业的兴旺与发展, 开封地方饮食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 为开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在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的背后, 开封地方饮食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知名度不高, 缺乏精品和品牌、消费环境欠佳, 以及文化韵味显现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去进一步开发开封丰富的饮食文化。
1. 政府重视和扶持
目前开封旅游餐饮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对开封饮食文化开发缺乏深入挖掘, 同时开封饮食文化在政策的扶持与社会支持方面力度不够。开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还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与社会的大力支持, 需要有统一的政策。因此开封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封饮食文化发展, 政府必须明确开封旅游餐饮业在对开封旅游发展的巨大作用, 在建立旅游强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议开封相关部门成立旅游饮食文化开发协调领导小组, 开展旅游餐饮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提出扶持政策, 促进其发展壮大。
2. 加强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规划
首先对旅游饮食景观空间布局规划。饮食文化景观是借助餐馆特色、菜肴特色等多方面的物质形态来体现。由于开封饮食文化种类、类型、风味, 以及档次的不同, 开封在饮食文化布局方面要按照适当聚集又分散的特点来布局。如高档旅游餐饮应该布局在开封老城区, 特别是开封宋街, 以及景点附近, 地方风味小吃应该集中布局, 建设规划好鼓楼夜市, 使之成为一个景观。此外也对饮食建筑景观进行规划。开封的饮食建筑景观突出宋代建筑的特色, 是开封饮食业打造鲜明形象的关键之一。因此开封的一些酒店必须很好地和历史相结合, 神形兼备地体现宋代东京建筑特色, 才能有别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食文化旅游, 使游客在开封能够体验到一种厚重的宋文化饮食就餐环境。
其次特色旅游饮食的开发规划。开封旅游餐饮文化要做大做强, 开发具有开封本地特色的饮食文化品种是关键。为此对开封悠久饮食文化内容挖掘整理是最基础的工作, 组织相当的人力, 在全市范围内对历史饮食文化进一步挖掘、整理, 做到古为今用。二是根据开封饮食文化的历史, 在地方菜肴和饮食品种方面的创新,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旅游餐饮品种, 突出开封的豫菜渊源, 菜具中和之味的特色。三是对开封小吃的规划, 开封的小吃很有特色, 应该对开封小吃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 争取把开封鼓楼夜市规划开发成为闻名全国的夜市点, 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要加强人才培养的规划。饮食文化的开发和发展, 人才是关键。首先是餐饮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目前开封部分餐饮企业管理者文化素质偏低, 思想不够解放,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应该加强对重点管理人员的培养。其次是厨师队伍的培养和规划, 目前厨师队伍老化、弱化, 传统的名肴、名菜几近失传, 厨师队伍要有教育培训作支撑, 因此建立教育培训基地, 培养适合现代市场经济, 又熟知餐饮文化, 掌握餐饮技术的人才是产业形成的关键。
3. 树立形象, 加强营销宣传
开封在旅游业对外宣传促销中, 应把开封饮食文化作为不可少的内容。为此应做专题宣传, 隆重推出, 在旅游线路编制中, 可以考虑开封饮食文化的介入, 或穿插在一些线路中间, 或编制饮食文化旅游专线。其次要将饮食文化与美食节与美食街的建设联系起来。美食节和美食街要突出特色和主题, 具有号召力、吸引力的主题性美食节将会更快、更有力地吸引旅游者的眼球。二是开封可以通过举办“开封美食节”来弘扬开封的饮食文化。中国公认的四大“厨神”之一的伊尹就出生在河南开封,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宰相, 精于烹饪, 后人尊其为“烹饪鼻祖”, 可以利用伊尹举办伊尹国际饮食文化节, 招徕吸引更多游客。同时也要兴建开封的美食街和办好鼓楼夜市, 使旅游者可以尽情领略当地的美食。三是开发生产开封饮食文化商品, 把开封代表菜肴、食点作为重要土特产和旅游商品进行开发生产, 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商品, 注意增加文化含量, 激发游客购买兴趣, 提高旅游购物比重, 广泛传播开封饮食文化。
4. 建设绿色消费环境
优美消费环境对饮食文化的旅游发展至关重要, 开封一定要注意开封的环境卫生的整治, 给游客树立一个良好的饮食文化消费环境。首先是要做好开封的城市风貌和环境卫生的管理, 加强绿化, 给游客一个干净卫生的城市印象。其次要在游客集中的景区、街区、车站码头, 开辟餐饮区, 加强对各个餐饮点的卫生管理, 规范市场, 搞好卫生, 使游客吃的放心。
参考文献
[1]吴长亮:关于振兴豫菜的思路探讨[J].决策探索, 2007, (4) :92-93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推荐阅读:
论外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10-15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营销的关系09-04
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10-07
中国传统文化与儿童潜能开发(王财贵演讲)05-27
中国传统家宴及其座次07-08
论风水观术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10-08
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与前途07-30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行政管理的链接08-03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论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