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2024-10-24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共12篇)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 :

上午好!

谢谢大家光临!这次会议,正逢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建会35周年。这里,我祝福学会继续秉承“科学、爱国、奉献”的会旨,安定团结, 为弘扬汉字及其文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同时,我代表学会向北京市社科联等领导部门,以及学界的同仁、朋友对学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谈一点这些年来学习、研究汉字文化的体会,题目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石》 。

古代世界曾经出现过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 中国也是其中之一。但多数国家都没能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转到另外的地区了,唯有中国和中国文化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其原因虽有多种,但和它所用的载体——文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较之拼音文字,汉字具有更多的优越条件。

一、汉字具有记载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功能

中国文化包括中华民族文化和各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和代表,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 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各地域文化。这些用汉字记载下来的中华民族文化,虽往事越千年,四方言殊,但我们都能看懂。例如唐·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虽离我们一千多年了,但我们还能看明白,如果请李白用当时的唐音给我们读,有的可能就听不明白了,因为语音在演变,一些字那时的读音和现在不一样了,如“低头思故乡”的“乡”, 唐的时候不读“xiānɡ ”,而读“hiɑnɡ ”(平声)。又如“老虎”的“虎”,周秦的时候读“ho”, 汉魏以后读“hɑ”(上声),到了晚唐五代才读为“hu”(上声)。文化是靠书籍来传承的,口头传承容易跑偏,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传说或神话,因此文字在文化传承中非常重要。表音文字(拼音文字)以音表意,音一发展、变化, 字义也就随之变化,于是就不知道两三千年前读“ho”的字与今天读“hǔ”的字是同一个字, 传承文化的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有其他的因素再起作用,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也就灰飞烟灭了。汉字是表意或意音文字,主要是以形表意,语音的变化对它影响不大,例如“虎”字, 我们虽然不知道它历代的一些读音,但仍然知道它的意义。显然,汉字传承文化的功能较好, 我们今天能读懂古书,当感恩汉字,感谢我们智慧的祖先!

二、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文明之光,古代文化的活化石,一字一世界,一字一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古代各种文化的状况。例如:

出会意字。下部的“凵”(qiǎn)表示洞穴的口,上部“屮”(chē)表示脚,上下两部分会意人从洞穴里出来,本意为“自内到外”。 这一字反映了当时的民居文化,先民那时住的还是洞穴。

高象形字,一座高高的楼阁,本义表示 “高”。从“高”字可以看出先民住居发展变化的情况。洞穴阴暗潮湿,影响健康,于是先民就发明了树巢居,而后又发明了栏杆式房屋, 类似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这种房屋先在地面打上若干木桩,在桩上承托地板,再于地板上立柱,架梁,盖屋。“高”字就是这种房屋的投影,下半部“冋”(jiōnɡ)是底座的象征, 上半部是房屋的象征。

或会意字,从口从戈从一。口表示城池, 一表示疆界,用戈保卫,本义为邦国,疆域。 这个字反映了先民渴望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有一条安全的边界,不受敌人侵扰的和平愿望, 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防范意识。

三、汉字具有文学艺术的功能

汉字的神韵夺天工,它的形、音、义三要素都可以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元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语以单音节为主,有声调,缺乏形态等的特点,也体现在汉字上。汉字的这些特点,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唐代的律诗和绝句,为使诗歌具有整齐美和韵律、节奏美,不仅要求字数、押韵、平仄, 有的还要求对仗。例如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二首》:“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里每句都七个字,各句的平仄错落有致,一、二、三句还押上了韵,让人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琅琅上口,爱不释手。汉字的书法是中国的国宝,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撑起了中华文化的一片天。但这一座艺术宫殿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的。汉字的形体优美,神采各异。甲金古朴篆玲珑,隶书犹如水流动,楷书端庄又大气, 草书狂奔马行空,行书潇洒最方便,各书章法都不同。汉字方块的结构特点和蕴含在各种书体中的美学思想,为汉字书法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条件,这是拼音文字力不能为的。

四、汉字具有适应科技的功能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迄今为止,经历了造纸术、印刷术、打印机、计算机四次伟大的文化工具革命。这四次革命,造纸术、印刷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打字机最早是意大利人发明的,计算机最早是德国人发明的,但据专家考证,计算机的原理是来于几千年前中国的 《周易》。汉字在这几次伟大的文化工具革命中, 都能适应跟进,在计算机的应用上,已经出神入化,无所不能,胜于西文,为中国的文化强国做出了新的贡献,计算机不但没有成为汉字的掘墓人,反而成了展示汉字雄风的平台!

五、汉字具有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

古代中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小篆为标准统一了文字。但由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方言复杂,言语仍是异声,即便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 因方言的影响,许多人的普通话还带着方言腔, 例如福建石狮人,常把“发工资”说成“发公鸡”, 言不及义,影响了交际。汉字初期,以象形字、 指示字、会意字为多,后期以形声字为多,占汉字90% 以上。前者为表意文字,后者为意音文字,但表音的功能较弱。正因为汉字为表意或意音文字,受语音的影响不大,所以能超越方言,穿越时空,成为了中华民族交际的共同书面语,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显然,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石,我们要珍惜它,自觉地维护它的地位和权威,并且全面、 深入地对它进行研究和开发,努力解决理论上和应用上的一些难题,不仅要让人们能快速识字和写好汉字,还要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讲好汉字的故事,促进语文教学,推动汉语言文字走向世界,为文化强国助力!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2

《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系列讲座,是在《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一书的基础上以讲座的形式传播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而又辉煌的传统文化。本讲座以汉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传世文献资料的记载,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因此,本讲座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本讲座暂定二十五个专题,通过对古代汉字的分析研究,探讨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诸多方面,如汉人、汉字名称的由来,汉字与八卦、河图、洛书,与古代天文知识,与古代地理知识,与古代生育文化,与时空观念的形成,与数概念的形成,与古代民族观念,与古代医学、法律、书法等,同时也反思了汉字文化的悲剧——汉字与古代测字术、汉字与古代避讳制度以及文字狱等负面的东西,希望人们能汲取历史的教训。所以说本讲座既具有丰富的知识性,更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希望本讲座能对弘扬悠久而又辉煌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讲 汉人、汉字名称的由来与汉字文化

《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顾名思义,就是透过汉字这个文化载体去探讨中国古代的文化。因此,我们首先应弄明白什么叫汉字?什么叫文化?

一、汉人、汉字名称的由来

1、“汉人”名称的由来。“汉人”之“汉”最初指的是水的名称,而不是民族的称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水部:“汉,漾也。东为沧浪水,从水难省声。”漾是漾水。《说文》:“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又:“沧浪水南入江。”可知汉水的上游叫漾水,中游叫汉水,下游叫沧浪水,至汉口注入长江。

“汉”之用于人事,乃自秦末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开始的。自此以后,汉王的军队便叫汉兵。汉二年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则开始以“汉”为国号了。汉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共请汉王为皇帝。汉王刘邦稍微客气了一番,遂于二月甲午日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今山东曹县境内)。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汉高祖,西汉王朝正式建立。

汉武帝以后,正式出现“汉人”、“汉民”之类的称呼。到了东汉以后,汉人、汉民的说法就更加普遍了。]这时候的“汉人”已专指生活在中原地区而承继华夏文明的华夏族的后裔,与蛮夷戎狄相区别。可见,“汉族”作为一个民族的称谓,正是由刘邦建立汉王朝而得名的。正式称为“汉族”,大约在魏晋之际。其形成如下图所示:汉 [水名]—→汉王—→汉军—→汉朝—→汉民、汉人—→汉族

“汉人”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夏王朝建立以后,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原始居民就称为夏,或华,或华夏连称。至商、周之际,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部落统称为夏。“华夏”之名的含义,《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中国历史上的夏王朝历14世,共17王,经470余年而亡。

夏亡后,代之而起的是商王朝。商本是夏的属国,居东方,灭夏以后,直接继承了华夏文明和文化。自商代中期盘庚将国都从亳迁至殷虚(今河南安阳西北)以后,始称殷。到商纣时,由于昏乱暴虐,遂被兴起于西戎的周所灭。殷商历17世31王,享国640年左右。

西周时期,不仅疆域范围空前扩大,包括了原来夏、商和周自己的本土,而且文化事业也得到空前繁荣,以至于生在几百年以后的孔子都羡慕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王朝历经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至春秋时期,诸侯纷争,天下大乱,周天子已不能号令天下。此时,崛起于西周故地的秦,开始强大起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终于统一了全国,建立起空前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的基础。

秦王朝时,对外交往开始多起来,九州岛畛域之人则叫秦人。由是观之,所谓夏或华夏,乃至于殷人,周人,秦人和汉人,原来都是因朝代而得名的。到西汉中叶,随着民族矛盾的加剧,本以汉朝得名的“汉人”,便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了。大约在魏晋之际,渐渐始有“汉族”这一民族称谓。南北朝时,也有把夏之后裔称为“华人”,以与四夷相对。“华人”一语至今仍在使用,专指寓居海外的中国人。

历史上,欧洲人曾一度把中国叫“支那”。据考证,“支那”一词源于拉丁文Sina。最早见于公元80—89年间完成的《爱利脱利亚海周航记》。最初提

出“支那”为“秦”的译音者是卫匡国,他于1655年刊印的《华新图》中提出。后来法国人伯希和在《马可波罗游记注释》中也说,印度、欧洲人称中国为China(支那),其语源即来自“秦”。

2、“汉字”名称的由来。在“汉字”出现以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人把自己所使用的书写符号只叫“文字”。例如许慎《说文解字叙》曰:“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汉字”一词,最早见之于《元史》。《元史·兵志·马政》:“(马)收除见在数目,造蒙古、回回、汉字文册以闻,其总数盖不可知也。由此可知,所谓“汉字”,是指中原汉族人所使用的文字。

二、“文化”和汉字文化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一语最早源于《易经》。《易·贲·彖传》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来见之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可见,“文化”一语本来指以文德进行教化的意思,是个政治术语。在现代,“文化”主要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的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和特质,这就是所谓的民族文化。汉字有历史活化石(living fossil)的性质,因此,汉字在流传过程中就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的特征。

1、再现性。所谓再现性,就是再现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东西的形象或特性。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独体的文,如:日、月、山、川、水等等。根据汉字的再现性特征,我们可以根据原始文字符号窥测到古代社会的面貌。例如“昔”字,上部从水,下部从日,甲骨文写作*,就象昔日洪水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情状,一个“昔”字,就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载下了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的这场空前浩劫。

2、时代性。汉字的时代性特征,是指汉字能够真实而又逼真地反映出特定时代人们的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例如“辰”字,甲骨文写作,似贝壳,蜃字的初文。上古时,先民曾经用辰作为农具除去田间的杂草。又如“砭”字,许慎说:“砭,以石刺病也,从石。”以石刺病,就是后世所用的针刺疗法。说明早在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已发明了用尖石刺激人体穴位治病的方法。

3、浓缩性。所谓浓缩性,是指单个汉字符号所包含的社会信息量大。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信息,往往包含在一个汉字单元之中。如“胤”字,《说文》:“子孙相承续也。从肉,从八,象其长也。从幺,象重累也。”这样丰富又复杂的人文信息,就浓缩在一个小小的文字符号中。

4、联想性。所谓联想性,是指当人们看到一个汉字符号时,能激发起大脑丰富的联想活动。如寒字,《说文》:“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草荐覆之,下有(冰)。”当看到一个寒字,就能使人联想到,屋里有个人,浑身裹着草,身旁还有冰块,此人因挨冻而浑身哆嗦,从而意识到,严冬来临了。

5、化育性。所谓化育性,是指文字对人的教育功能。《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华夏先民发明创造了文字,使天帝都为之感动,鬼神也因之而畏惧。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深刻地指出:“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文字的这种传承文明、化育人性的作用,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并予以足够的重视。孟子曰:“人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读书识字,其作用大矣!汉字的化育性,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不仅对本民族的成员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还漂洋过海,对周边各民族产生同样而又深远的影响。早在隋唐之际,中国的汉字就随着外交往来而传播到高丽、日本,从而对朝鲜、日本的文化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汉字在东亚形成了所谓的“汉字文化圈”。如果再继续向前追溯,甚至有人认为,在商末周初之际,当时的中国文字——甲骨文和金文,就已经随着殷之遗民漂移到美洲大陆,从而对印第安文化和玛雅文明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汉字的化育性功能是巨大的。

第二讲 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汉字在中国古代只称文字,直到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原以后,相对于蒙古文和回回文来说,才有“汉字”这个名称。而“汉字”一词又因“汉人”而得名。但在习惯上,以往的文人仍称中国文字为“文字”。所以,汉字,也就是中国人过去所说的文字。关于汉字的起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进行了探讨,留下了不少的传说。

1、起源于结绳记事说。汉代郑玄《周礼注》曰:“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这是说,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就用打绳结的方法,做个记号,以帮助记忆。说明文字的产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结绳记事还不能算作是文字。

2、起源于书契说。书契属于一种刻划符号,本来是作为契约用的。在一块木片或竹片上刻上一些刻划,然后从中间一剖为二,契约双方各持一半,合则为约,这就是契约。有些契刻符号、陶文和早期的原始数目字很相似。汉字中可能有一小部分原始数目字和少数所谓指事字,如、爻之类是由刻划演变而来的。契可能与某些数概念或所有权的标志有关,也与最原始的交易有关。

3、起源于仓颉造字说。仓颉造字,是传世文献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战国时的《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壹,指专一。又曰:“仓颉初作书,盖依类相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仓颉,也作苍颉,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已不得而知。传说中黄帝所活动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二千五、六百年之间。所以,根据历史传说汉字的产生距今至少也有四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4、起源于八卦说。《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是古代传说中的华夏始祖之一,称“太昊”。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生产,并开始画八卦,被尊奉为古代圣王之一。他画八卦,造书契,以代替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由此中国始有用文字书写的文章典籍。《尚书·序》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中国的文章典籍,就是从他们那时才开始有的。八卦,是由两种最基本的符号组合而成的八种图形。代表阳,代表阴。用这两种基本符号的不同组合,代表各种自然现象乃至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相互转换。

5、起源于原始刻划。文字起源于原始刻划的说法,是根据大量地下出土文物而说的,如仰韶文化时期的陶文等。由于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文字符号很抽象,又不便于记忆,它的局限性很大,所以,没有成为汉字造字的主流。

6、起源于原始刻画。我们所说的刻画,指用刀等利器所刻画而成的带有花纹性质的图案,一般是非直线形的较为复杂的图案,如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文等。汉字的绝大多数是由原始刻画演变而来的。有人称其为文字画,或原始图形文字。以大汶口文化的刻画为例,他们很象原始象形文字,有人说它们就是最早的文字。大汶口文化的文物遗存距今约有四千多年,相当于我国的夏王朝时期。而在此之后的殷王朝中期的铜器铭文中的一些刻画符号很相似,它们很可能是一个系统的文化传承。殷代中期铜器铭文中开始出现一些刻画,有人称之为文字画,有人认为是族徽,有人认为是图腾。有人说,龙是黄帝部落的图腾,凤是炎帝部落的图腾,玄鸟是殷商部落的图腾,蛇是闽越人的图腾,太阳是自然神的图腾等。由于殷代中期以后的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中存在大量的象形文字,他们很象原始刻画。因此绝大部分的汉字就是从这种原始刻画发展演变而来的,极少一部分的汉字则是从原始刻划发展来的。就是说,汉字是由两个系统发展演变而来,最后合流为一个系统,即汉字系统。这就是有关汉字起源的考古资料。

第三讲 汉字与八卦、河图、洛书

汉字起源于八卦,其说由来已久。《易纬·乾凿度》:“八卦,古文天字;古文地字;古文风字; 古文山字; 古文水字;古文火字;古文雷字;古文泽字。”近人刘师培在《文学教科书》中亦曰:“八卦为字之鼻祖,乾坤坎离之卦形,即天土水火之字形。”

1、关于文字。什么叫“文字”?文字就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就是说由一个基本单位结构而成的字叫“文”,由两个以上的单位结构而成的字叫“字”。古人认为汉字起源于八卦,那么,八卦又是什么呢?

2、关于八卦。八卦,传说是上古伏羲氏创造的。《易·系辞下》以及《尚书·序》:“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样就有伏羲氏画八卦的说法。《史记·周本纪》:“西伯(周文王)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yǒu)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这就是后世关于文王系卦辞,周公系爻辞,其义既明且备,而有“周易”之名,及孔子作十翼的说法。以往的传说表明,八卦乃至阐释八卦的《周易》,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不是一时一人所为,而是集体智能的伟大结晶,它经历了几个阶段,才逐渐充实完善起来的。

八卦是用两种最基本的符号组成的。代表阳,叫阳爻;代表阴,叫阴爻。每卦由三个爻的不同组合组成,共组成八种最基本的形式,这就是八卦。再把八卦两两重迭起来,又推演出六十四卦,以此来表达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及其发展变化。所以,八卦及阐述八卦内容的《周易》,是古代中国哲

学思想的最高体现。周易之“周”,是周遍的意思;“易”是变易的意思。《周易》古代又叫《易经》,是阐述宇宙间客观事物存在与变化之理的。《周易》中阐述了变易、简易和不易这三条自然法则,包含了象、数、理三方面的内容。是说宇宙中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在内,是处在永远的变易当中的。当我们掌握了复杂的变化规律以后,也就变得简易了。不过,宇宙间也有永远不变的东西。这不变的东西就是所谓的“道”。象,是说万事万物及其发展变化都是有形可见的,也即都表现为一定的形态,这就叫象;数,是说任何事物的存在及其变化都表现为一定数的关系;理,是说宇宙的存在及其变化都是按照一定的“理”进行的。这就是八卦深邃的思想内容。因此,根据变易、简易、不易的自然法则和象、数、理的原则,就可以预测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所谓的未卜先知,其实就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推算出来的。这就是八卦的妙用。因而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八卦把乾卦代表天,阳,南方,男性,作为数则是1;与乾卦相对的是坤卦,代表地,阴,北方和女性,作为数则是8;把离卦代表日,象征火,东方,作为数则是3;与离卦相对的是坎卦,代表月,象征水,西方,作为数则是6;把震卦象征雷,东北方,作为数则是4;与震卦相对的是巽(xùn)卦,象征风,西南方,作为数则是5;把艮(gēn)卦象征山,西北方,作为数则是7;与巽卦相对的是兑卦,象征泽,东南方,作为数则是2。按易理,东南为阳,因此,乾、兑、离、震四卦位于东南,这四卦的内圈初爻都是阳爻,称阳卦;西北为阴,因此,巽、坎、艮、坤四卦位于西北,内圈的初卦都是阴爻,称为阴卦。《周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朱熹解释说:“从震至乾为顺,从巽至坤为逆。”这是说,从震卦四至乾卦一,内卦都是阳爻,表示阳气上升,似天道左行,是为顺行,从今日追数往日,都是已生之卦;从巽卦五至坤卦八,内卦都是阴爻,表示阴气上升,似天道右行,是为逆行,从今日逆计来日,都是未生之卦。相对的两卦卦数之和都是9。9是自然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数满10就要作为另一个计算单元了。《说文解字》说:“十,数之终也。”所以说,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都可以用数的形式来表示。先天八卦方位图所体现的是宇宙间万物的对立统一,强调的是矛盾(天地阴阳)的客观存在。

二、汉字与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及其传说,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河洛文化。河,指黄河;洛,本作雒,即洛水,河、洛在今河南洛阳附近交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河洛文化可看成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且与文字的关系至为密切。

1、关于河图、洛书的文献记载。据说河图是最早的地图,所以能画在东墙上。河南省洛宁县洛河岸边的西长水村旁有“洛出书处”古碑两通。

2、河图、洛书究竟是何物?《尚书·顾命》孔安国传曰:“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又曰:“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龟背,有数至于九。禹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所以次叙。”据此看来,河图与洛书不是一时一物。河图是伏羲氏所画的八卦,洛书则是夏禹治水时用的地图的雏形,可能与数有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河图、洛书,据说是五代时的道士陈抟所传,朱熹收在《周易本义》中,此后便流传开。

3、关于河图、洛书的性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河图、洛书,只是些用黑点、白点和线条连成的图案。这些图案的布列很特别,表现出某种数的关系,没有文字说明。这就使河图、洛书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色彩,成为中华文化的千古之谜。朱熹说:“洛书盖取龟象,故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横、竖、对角三个数字相加,皆是十五。可以说,数是最高形式的哲学。因为它是先民对宇宙空间关系认识的最深刻而又最简洁的表达形式。

第四讲 汉字与古代天文知识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在宇宙大家庭成员之一的地球上,经历若干万年的蕴涵化育,出现了一种年轻而又伟大的生灵——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一步一步地由蒙昧到野蛮,再由野蛮过渡到文明,逐渐地成长、成熟起来。人类虽然生活在茫茫宇宙之中,然而并不了解它、认识它。生活在2300多年前的大诗人屈原,曾仰天发问道:“天何由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于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这一切,究竟是谁在主宰?

早在殷代甲骨文里就有关于天文现象的记录了,著名的鸟星卜辞就很有说服力。古文字中的一些与天文现象有关的字,它们凝结了先民对古代天文现象的缜密观察与深刻认识,是先民有关天文知识的伟大结晶。

日:在天地万物之中,惟日和月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也最早被人们所认识。甲骨文、金文日字就象圆圆的太阳之形。中间的一,指明日是充实的气体而不亏损,永远发光。

月:月与人类的生活关系也很密切。白天结束,日落以后则主要靠月给人类带来光明。先民认识到,月和日一样是永存的。因而造了个“亘”字,在象征天地的二之间或从日,或从月,而有亘古、永恒的意思。

朔:《说文》:“月一日始苏也。”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逐渐认识到,从太阴月的初一这一天开始,月又将复苏,于是人们就把这一天叫朔。

朢(望):《说文》:“月满与日相望,从月从臣从壬。”朢字就像人站在地上望月之形。朔指日月交会的一日,望指月满与日相望的月相,也是月圆的时候。

冥:《说文》:“幽也。从日六,从冖。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冥也。冖亦声。”这个冥字反映出先民已认识到月从十六日以后就开始由圆变小,光亮也变暗了的现象。这个字也说明先民在造字时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日代指数十。

与天文知识有关的气象字,如云、雨、风、雷、电(神)等,这里就不再分析了。先民根据长期观察和所积累的天文知识,从而制定出一套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历法。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中国古代天文学是相当发达的。这是先民创造的一笔丰富而又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使之为人类的进步和幸福作出有益的贡献。

第五讲 汉字与古代地理知识

我国历史悠久,在汉字和古代文献中有相当多的地理知识。例如:地,许慎《说文解字》:“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所谓地理,就是地之纹理,也即山陵川泽之分布与地势的走向。古代中国的地理知识,有九州、四渎、四海等概念。

一、关于九州

州,《说文》川部:“水中可居者曰州。水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古文州字,正象水中陆地之形,说明当时中国范围内有九处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九州是大禹根治洪水以后,根据高山大川的地形、地势而划定的。

1、冀州:《说文》:“北方州也。”冀州之地望,以今河北省范围为主。

2、兖州:《释名》:“兖州,取兖水以为名也。”今山东兖州一带。

3、青州:青州,指今山东半岛,尧时含辽东半岛。

4、徐州:《释名》:“徐,舒也,土气舒缓也。”

5、扬州:《释名》:“扬州之界多水,水波扬也。”

6、荆州:《说文》:“荆,楚木也。”《释名》:“荆州,取名于荆山也。荆,警也。南蛮数为寇逆,其民有道后服无道,先疆常警备之也。”

7、豫州:《释名》:“豫州,地在九州之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

8、梁州:蔡沉曰:“梁州之境,东距华山之南,西据黑水。”

9、雍州:《释文》曰:“雍者,拥也。”蔡沉曰:“雍州之域,西据黑水,东距西河。谓之西河者,主冀都而言也。”

二、关于四渎

渎,《说文》:“沟也。一曰邑中沟。”古代有所谓四渎的地理概念。”《释名》云:“天下大水四,谓之四渎,江、河、淮、济是也。渎,独也,各独出其所而入海也。江,公也,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淮,围也,围绕扬州北界东至海也;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济,济也,言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海,晦也,主承秽浊其色黑而晦也。”

三、关于四海

海,《说文》:“天池也,以纳百川者。”《庄子·逍遥游》:“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古代,四海指中国以外的远边。《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四、关于五岳

岳,《尔雅》:“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又曰:“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

此外,古代地理还有十薮的说法。薮,《说文》:“大泽也。”《风俗通》:“薮,厚也,有草木鱼鳖所以厚养人也。”古代的那些薮,绝大多数已经淤积为平地或沼泽了。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地理方面的专用字。在古代,还有根据山川和太阳的关系来命名地理的专用字。《谷梁传》曰:“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所以,在古代以山川之朝阳或背阴而命名的地方很多。如淮阴,淮阳等等。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掌握了古代一些地名命名的由来以后,即可以根据古地名的称谓,大体知道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

第六讲 汉字与古代祭祀文化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祭祀。据此可知,祭祀在古代被看成是国家的大事之一。祭祀,本来指子孙后代以某种特定的形式纪念死去祖先的一种宗教活动。由于我国从夏王朝开始就实行王权世袭制。这样,在家天下的夏、商、周乃至后来的封建时代,祭祀活动也就成为国家的重大事情之一。

祭祀行为的思想基础在于,先民对一些重大的或罕见的自然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总以为有一个万能的神在主宰着一切。另一方面,当先民面对巨大的天灾人祸感到无法抗拒时,于是自然地想到祈求万能的神或祖先的神灵保佑。这样,祭祀——神道设教活动就产生了。《礼记·祭统》:“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者也。”这是说,当人的内心有这种需要时才会产生祭祀行为。

万能的神和祖先神灵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但在先民的观念中,相信上帝和祖先的神灵肯定是存在的,他们居于高深莫测的天上,且与人一样,有思想,知善恶,神圣而又万能,只要享受人间的祭祀,就能施展神威,保佑子孙平安或消除灾祸。基于这种观念,所以祭祀的方式也就必然以人的活动方式为原型而加以想象化。

根据对殷商甲骨卜辞的研究,早在殷代后期就已形成了一套规律严整的周祭制度。所谓周祭制度,就是在不同的天干日祭祀不同的祖先。殷代以祖先死之日所逢的天干命名祖先的庙号,因此,祭祖之日必与祖先之庙号相同。比如,在甲日祭祀殷的先祖上甲微等;乙日则祭祀大乙成汤等。所有的祖先都祭祀完一周,六十日一回转,一年六周祭,称为一祀,然后又从头开始。晚殷时期形成的五种周祭,内容包括:

1、彡祭,即肜祭,据字形其形式当是伐鼓之祭,至周代尚有此种祭法。

2、翌祭,据字形其形式当是舞羽之祭;

3、祭祭,即以酒肉祭;

4、祭,据字形其形式当属烝尝之祭,即以黍稷祭祖先神灵;

5、祭,据字形当与西周时的禘祭相同,也即大合祭。五种方式祭祀一周,恰好是一年,称为一祀。这就是《尔雅·释天》:“夏曰岁,殷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的由来。

在殷商甲骨文中,有130多个字是与古代祭祀活动有关的。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还有67个与古代祭祀有关的篆字。通过分析这些文字,可以了解古代祭祀文化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方式。

一、祭祀的对象

上古时期人们迷信,祭祀的对象既众多而且祭祀又频繁。首先是祭祀祖先。《礼记·祭法》:“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礻帝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是四代禘郊祖宗的成式。大抵上,言祖某者,皆是传说中某个王室氏族的始祖;言宗某者,皆是某个王朝的开国之君,均为直系世传。殷代的甲骨卜辞中常见祭高祖夔,即帝喾。甲日之祭,以上甲微的地位最高;乙日之祭,以大乙(成汤)的地位最显。

除了祭祀直系祖先而外,其它有功于后世或曾造福于后世者也祭之。《祭法》:“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除了祭祀祖先神灵,天地日月山川也是祭祀的重要对象。《礼记·王制》:“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

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上古时期祭祀对象虽众多,祭祀虽然频繁,但也不是妄祭的,只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客观对象才祭祀。古汉字中有不少字是记载古代祭祀的。例如:祃,《说文》:“师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祃。《周礼》曰:‘祃于所征之地’。”祃是指天子出征时祭于所征之地的土地神。上古时期还有所谓望祭,即遥望山川而祭。

二、祭祀的道具

示,《说文》:“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示也。”甲骨文示字就象祭台之形,上边一横是祭品,左右两点是洒落的祭品。

宗,《说文》:“尊祖庙也。从宀,从示。”供奉祖先神主(牌位)的建筑物叫宗庙。

祖,《说文》:“始庙也。”供奉始祖及其它祖先神主的建筑物叫祖庙,也即宗庙。

祭祀,是中华民族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古人非常重视祭祀,《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三、祭祀的方式

古代的祭祀方式很多。例如:享,《说文》:“献也。从高省,曰象进熟物形。《孝经》曰:‘祭则鬼享之’。”甲骨文享字像有台基的宗庙形,享祭本指进献熟物于宗庙。《诗·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祝,《说文》:“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祝祭,指祭祀时专门负责向上帝或祖先神灵进行祝祷的人。“以人口交神”,指在祭祀时人以口与神对话。当然,神是不存在的,只是人们想象中的人格神而已。

礼,《说文》:“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段玉裁注:“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字从示。豊者,行礼之器。”

四、古代的祭祀种类

古代的祭祀种类很多。《尔雅·释天》:“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尝,冬祭曰烝。”《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这是所谓的四时之祭。

祠,《说文》:“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祠是一种以祝祷为主的祭祀仪式,因春季品物少之故也。董中舒《春秋繁露》曰:“祠者,以正月始食韭也。”

礿,《说文》:“夏祭也。”礿,又作禴。《春秋繁露》曰:“礿者,以四月食麦也。”

尝,金文从示尚声,是秋祭之专字。《春秋繁露》曰:“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

烝,《说文》:“进也。”《春秋繁露》曰:“蒸者,以十月进初稻也。” 除了四时祭而外,还有所谓的合祭等种类: 从祭祀的目的来看,有求福之祭,有祈求吉祥之祭,有祈求禳除灾害之祭,有求雨、祈求丰年之祭等。从祭祀所用的品物来看,有用酒肉祭的,如福字、祭字;有用血祭的,血,《说文》:“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有用玉祭的,如豊字;有用牺牲祭的,如牛羊豕,叫太牢、少牢;有用松柏祭的,如字;也有品物少而言辞多的祝祭;还有用人祭的,例如殷代卜辞中有用羌(俘虏)三百、一百的记载等。

第七讲 汉字与古代佩玉文化

在地下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中,恐怕要数玉器的品种花式最多了。毫无疑问,这与古人对玉的特性的认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丰富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玉文化。玉的出现,大约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在浙江杭州湾河姆渡文化、山东、苏北的大汶口文化、江苏太湖周围的良渚文化、辽宁红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等遗址中,均有大量精美的玉器出土,如玉玦、玉项链、玉璧、玉斧、玉戉、玉矛、玉戈、玉辰、玉琮,以及八卦玉版等玉饰器、玉制工具、兵器等。其中尤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精美而又数量众多。

在常州武进寺墩3号墓中,一具二十岁左右的男子尸骨周围和身上,竟有一百多件玉器随葬品。玉璧24件,玉琮33件,其余是玉片。到商周以后,玉器的品种就更多了。从级别规模的角度来说,汉代的金缕玉衣则首屈一指。在出土的玉器中,除了一些工艺品而外,绝大多数是人们日常佩带的玉

饰,如玉璧、玉璜、玉衡、带钩等等。可见,上古时期人们是很重视用玉作为饰物的。据文献记载,周人是非常重视以玉为饰物的。周人重视用玉做饰物与我们今天的佩玉文化是否相同?这些,只有通过分析从玉而构造的汉字以及联系文献的记载才能得到较为完满的答案。

一、纯洁美好的宝物

玉,《说文》:“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玉虽出自石,但又不完全同于石,它在色泽、温度、纹理、声音、脆性和纯洁等方面有多种优良的物理特性。在周代,人们把玉的这些优良属性同人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并以之喻指人的五种美德:仁、义、智、勇、洁。玉有如此多的美德,而以温为其首,所以古之君子总是身佩玉饰,用来时时警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要像玉一样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汉字中以玉为义符而造表示玉饰的字很多。例如: 珩(héng),《说文》:“佩上玉也,所以节行止也。从玉行声。”

琫(beng),《说文》:“佩刀上饰,天子以玉,诸侯以金。” 珌,《说文》:“佩刀下饰,天子以玉。”

瑬,《说文》:“垂玉也,冕饰。”

佩玉之习俗起自何时?已不可考。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经磨制的玉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玉和人的美德相联系的描写也已很早。《诗·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可见,这位姑娘不仅貌美,而且有像玉一样的美好品德,真是表里如一。汉语里有不少与玉有关的词语,都是表示美好的意思的。如:金玉满堂,如花似玉等等。

二、祭祀和馈赠的礼物

正因为玉有如此多的美德,所以古人不仅把玉的美德作为做人的行为准则,而且也把玉作为重要的信物和礼物。《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古人又以玉比喻美好的东西。战国时的秦国竟然愿意用十五城换一块和氏璧,也可见玉的价值。其他从玉的字,如:

圭,《说文》:“瑞玉也,上圜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子执榖璧,男执蒲璧,皆五寸,以封诸侯。从重土。”瑞玉,即信玉。圭的形制上圜下方,效法天圆地方。上古时期人们认为天是圜的,地是方的,于物往往制成上圆下方之形,人则是生活于天地之间的。

琥,《说文》:“发兵瑞玉,为虎文。从玉从虎,虎亦声。《春秋传》曰:‘赐子家双琥’。”上古时期曾用玉虎符调兵,或即牙璋。战国秦汉之际始以铜虎符代之。

上古时期,人们非常迷信,以为天帝神灵乃至祖先鬼神具有无穷的力量,能帮助人战胜各种艰难困苦,消除各种磨难,满足人所需要的一切。因此,用玉祭祀便是最好的礼物了。《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礼天地,即祭祀天地鬼神。可见,上古时期玉不仅是君臣交往的信物,而且是人神交往的重要信物。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坴山。……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又曰:“天地鬼神,是食是飨。”这是说,玉是天地鬼神的食物,故而人要以玉祭祀之。在上古时期先民的观念中认为玉是“石之精美者”,能食,且食之能长生。

三、驱鬼避邪的神物

《山海经·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坴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这是说,玉不仅可以供天地鬼神和祖先神灵食用,而且人也可以用来避邪,以抵御一切不祥之物的侵袭。

据研究,确切可知用玉避邪的,是汉代流行的刚卯。刚卯是用白玉制成的小版,上面有孔,以便佩系于身。刚卯上所写的这些文字,相当于符咒,就是用来驱鬼避邪的。1972年,安徽亳县凤凰台一号汉墓发现二枚刚卯,其大小形制及所刻文字与文献所记基本相同。用佩带玉器来驱鬼避邪的观念可能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

现代人也有不少佩玉的。然而,周代人佩玉主要是用来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成为具有像玉一样的美德,今人佩玉则是为了避邪,文化观念已截然

不同了。一个人只要正气旺盛,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任何邪气都不会侵犯,也侵犯不了,焉用避之?倘若心术不正,卑鄙龌龊,总想着如何盘算别人,那么,就是穿着金缕玉衣,也避免不了邪气的侵袭,而整日惶恐不安。

此外,古代还有在死人口中放玉的习俗。种种文化学的解释,似乎皆不足信。较为科学的解释,是为了防止尸体腐烂,以便长久保存,这恐怕是其真正的用意。因为地下水分充足,玉显得特别的凉,低温可以防腐。

在现代,有不少人起名字往往用从玉的一些字,以表示自己像玉一样纯洁、温顺、善良和美好的心愿。传说中五帝之一的颛顼,就是瑞玉的意思。

相信玉在美化人们的生活方面一定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更加美好的享受。而中国人对玉文化的研究,也早已成为一门学问。

第八讲 汉字与古代诗歌、音乐、舞蹈

在中国很久以前就已注重诗歌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了。中国最早的文献《尚书?舜典》记载说:“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是说上古时期的舜让夔(kuí)担任乐官,负责教子弟学习诗歌音乐,使子弟们学会怎样做人。

一、汉字与古代诗歌

音乐对人们的教化作用,荀子有很精辟的论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这是说,音乐舞蹈歌唱是人性之自然流露和表现,是人所不可避免的行为。南宋朱熹解释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自从有了人类,就有诗歌、音乐、舞蹈。

诗歌的初始形式是古歌谣,是人们口头歌唱的,如《击壤歌》。歌辞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经孔子删定后还有305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堪称是世界诗歌史上的奇葩。到了唐代,更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鼎盛时期。涌现出那么多的诗人佳作,可以说中国是诗的王国。

二、汉字与古代音乐

音乐,是伴随着人的情绪而产生的一种抒发情感的重要形式。《吕氏春秋?古乐篇》:“乐所由来者尚也,必不可废。有节有侈,有正有淫矣。贤者以昌,不肖者以亡。”又曰:“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可见中国的音乐其由来已久。有音乐,就必然有乐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不少是表示乐器名的字。这些字直观而又形象,足以说明古代音乐的发达。如:乐、磬、甬(钟)、壴(鼓)、缶、、琴、瑟、笙、簧等字。乐,根据小篆字形来看,属于弦乐器,是在有装饰物的支架上绷上多根弦,可以弹奏,大约类似于后世的空篌。

磬,是石制打击乐器,它的形状象木工用的直角木尺,在直角处有一个小孔,拴上绳以便悬挂。据考古挖掘,最早的石磬出土于山西夏县车下沟遗址,是公元前2000年的遗物,约当夏朝时。

甬象钟有甬可以悬挂,诸如古代马车篷盖边缘和马脖子下悬挂的小铃一样的东西。较早的金属钟是长安普渡村长墓出土的甬编钟,是西周早期的文物。编钟最多的是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编钟,共有20多件。同墓出土的还有楚王盦章镈。

壴,是鼓字的初文,中间是鼓体,下是支架,上是羽毛之类的装饰。文物中曾出土战国铜鼓,以及汉代画象石中都有这种样式的鼓。[3]《黄帝内经》:“黄帝与蚩尤战,玄牛制夔牛鼓。”说明黄帝时已有牛皮鼓了。

缶,是陶制的器皿,除了供人使用而外,还可以当作乐器来敲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王与赵王渑池会,蔺相如使秦王击缶的故事,就是把小酒坛子当作乐器让秦王敲打的。

琴和瑟,都是弦乐器。甲骨文、金文琴字,就象在木支架上按有琴弦的乐器之形。据说琴是神农氏所发明的;瑟是伏羲氏所作的弦乐器。

除了打击乐和弦乐器之外,古代很早就有吹奏的管乐器了。笙,也是一种多管的吹奏乐器。竽,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是大家所熟悉的。

由于音乐起源较早,历经若干年的发展演变,内容不断充实,因此古人还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音乐理论。作为这种理论的结晶是《礼记?乐记》和《荀子?乐论》。《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对人们的教化作用,有一个成语可以得到证实。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这是说,有夔一个人来负责用音乐来教化人民就足够的了。

不同的乐器所发出来的音,在古人看来,它们的象征意义也不一样。《乐论》曰:“声乐之象:鼓大丽,钟统实,磬廉制,竽、笙、箫和,筦钥发猛,埙、篪翁博,瑟易良,琴妇好,歌清尽,舞意天道兼。”还说:“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

在古代,对各种声音和韵律也加以总结和整理,有所谓“六律五声八音”之说。见《尚书?益稷》,说明“六律五声八音”之说由来已久。五声,《汉书?律历志》曰:“声者,宫、商、角、征(zhǐ)、羽也。所以作乐者,谐八音,荡涤人之邪意,全其正性,移风易俗也。八音,土曰埙(xūn),匏(páo)曰笙,皮曰鼓,竹曰管,丝曰纟玄,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木兄。五声和,八音谐,而乐成。”

传说上古时期有几种著名的乐曲。《庄子?天下篇》亦曰:“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不过,这些古乐曲,今已不可得而闻其详,仅存其名而已。

三、汉字与古代舞蹈

关于舞蹈的起源,古代说法颇为不同。《吕氏春秋?古乐篇》:“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这是关于舞蹈起源于健身的说法。前引《荀子?乐论》和《诗?大序》是关于音乐舞蹈起源于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的说法。从文献资料、古文字材料和考古资料来说,又有关于舞蹈是起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的说法。据文献记载,汤之时有七年大旱,于是汤就装扮成尸,为民雩而祷雨,老天为之感动,果然下起雨来了。这雩而祷,就是以舞蹈的形式祈求苍天佑助的宗教祭祀形式之一。形成于殷代晚期的周祭制度,共有五种祭祀形式。其中有一种叫翊祭,就是舞羽之祭。

在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有舞蹈纹饰的彩陶盆,是考古发掘所知最早的有关舞蹈的文物遗存。舞蹈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宗教祭祀有着直接的关系。常见与舞蹈有关的汉字有:無、异、鬼、畏等。

無,是舞字的初文,甲骨文和早期金文就象人手拿舞具在翩翩起舞的形状。后来加舛,造了个舞字。舛是人的双脚之形,表示舞蹈主要是人脚的动作行为。古代有文舞和武舞两种。

畏,也象鬼头之形。《说文》:“恶也。从甶,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甲骨文畏字象人头戴假面具,手拄拐杖的形象。实际上鬼字象人头戴假面具舞蹈的形象,与常人不同,故使人见而生畏。

第九讲 汉字与古代社会生活

“民以食为天”,所以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最主要的内容。上古时期先民的生活状况,既可以通过古代文献的记载来了解,还可以通过古汉字来了解。因为古汉字是古代社会的真实写照,是活的化石。

一、古汉字与先民的衣着服饰

冠,《说文》:“絭(juàn)也,所以絭发,弁冕之总名也。从冖、元,元亦声。冠有法制,故从寸。”冖,是用布把头发覆盖住;元是人头,表示用冖覆盖在人头上;帽子因人而异,尺寸有大小,所以冠字又从寸。古代人成年以后才戴帽子,叫弱冠。《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男子到二十岁,行成人礼,称为弱冠。戴上帽子,约束头发,不使散乱,表明已经成人,寓意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言语,不可散漫随便。同时也意味着可以生育后代了。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人才不断地成熟起来。

衣,《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古代的衣专指上衣,下衣则叫常或裳。《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

之倒之,自公召之。”可见古代的衣和裳的确是分上衣和下裙两种的。

古代的裳和今日的裙子有所不同,几幅布并不缝到底边,还留些缝,以便蹲坐行走。古人在裳的前面加上一幅布,用以遮住中缝,其作用是“自蔽”。这块布叫韠,或叫绂。古代帝王和大臣穿的龙袍和官服,前面总有一块八寸宽左右的彩布挂着,那就是上古时期的绂。这是古代服饰制度的遗存,现在已很少有人知其来历了。

古代除了朝服、祭服和丧服而外,一般衣服皆有一定的尺寸规矩。衣服应合身,不露体,同时要便于人的活动。

古代人穿衣服有贵贱之分。天子穿衮服。衮,《说文》:“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常,幅一龙,蟠阿上乡(向)。”裘,《说文》:“皮衣也。”《礼记?曲礼上》:“童子不衣裘裳。”《内则》曰:“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这是说,人到长大成人,有教养以后才能穿裘服,以显示人的身份地位。

二、汉字与先民的饮食炊具

《韩非子?五蠹篇》:“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上古之时,人民少,因而可以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但所食者,皆为生食,伤害腹胃,所以民多疾病。自从燧人氏发明火以后,人民的饮食习惯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后来,神农氏教民稼穑,遂有五谷稻菽之食。从此,中国便有了农业生产。有了农业生产,先民也就创造了一批与农业相关的文字。例如,禾,《说文》:“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熟),得时之中,故谓之和。”甲骨文、金文“禾”字就像谷穗之形。甲骨文中已有不少从禾的字,说明中国农业的悠久和发达,如黍,秋,颖,秒,穆,粱、米。

年,《说文》:“五谷熟也,从禾,千声。”甲骨文年字就像人抱着成熟的禾之形,表示有收成,并不从千声。由于古代一年种植一季,于是就用年字表示一年的时间。

耒,是耕地用的农具。《说文》:“手耕曲木也,从木推耒。古者垂作耒耜以振民也。”金文耒字就像木犁之形,据说是一个叫垂的人发明的。

甲骨文还有一些表示饮食用的各种炊具字。炊具字,如鼎,《说文》:“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象析木以炊,贞省声。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者,离魅魍魉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离,读魑;魑魅魍魉,古代传说中指山林川泽中的精灵鬼怪。

盛酒器在商代很多,如酉,爵,此外还有角、觥、尊等饮酒器。古代饮食器和酒器种类之多,说明古代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据史书记载,殷商王朝就是亡在君臣嗜酒成风上。所以,西周王室很重视戒酒。

古代人的饮食,还有肉类。如美,《说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还有鱼、蛋和其它菜蔬等。甲骨文中还有专门表示人用餐过程的字,如食字。《说文》:“食字像人张嘴吃饭之状,因而也指人所吃的饭食。古语曰“民以食为天”,食与民生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汉字里早就有食字。

三、汉字与先民的居住条件

《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韩非子?五蠹》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这是上古时期先民居住情况的记载。巢居和穴居,因地之宜而居处有所不同。南方炎热多雨,气候潮湿,地势低洼,不宜穴居,故先民构木为巢。至今湖广一带南方人居住的竹楼,是其遗俗。北方气候干燥,地势高爽,宜于穴居野处。至今陕北一带的人居住的窑洞,当是古之遗俗。古汉字里有不少字能真切地反映先民居住的情况。例如屋,《说文》:“山石之厓岩,人可居。象形。”厂(hǎn)是悬崖峭壁之形,人可居住。人依傍山崖而居,不宜直立,将人头顶上部之山崖稍稍凿空之,以便直立行走,就是广(yǎn)字。所以,从广之字也与人居住的房屋有关。如庐,《说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又如厩,马舍也。庑,堂下周屋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也随之改变,已不再居住在悬崖峭壁底下了。

四、汉字与古代交通

前,甲骨文写作歬,《说文》:“不行而进谓之前,从止在舟上。”人不用腿走就能向前,在古代只有坐船或坐车。故许慎说“从止在舟上”。船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夬。”这是说帝尧的儿子丹朱不学好,陆地行舟以取乐,说明帝尧时已有舟了。

车,《说文》:“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甲骨文和早期金文车字就象一辆完整的车子之形。到了商、周时车子已经用于狩猎和战争。《诗?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这是说准备好车马去狩猎。现代战争中的坦克及其战法,就是从古代戎车及车战发展而来的。古代庶民也可以坐车。古代一般人外出仍是靠两条腿徒步行走。如,行,《说文》:“人之步趋也。”徒,“步行也。”辵(chuò),“乍行乍止也。”迹,“步处也。”另外,甲骨文出、各、止、正等字都从足,表明所表示的意义皆与人足的动作有关。

第十讲 汉字中所见之古代发明家

中华民族向以四大发明着称于世。其实,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伟大发明。正是由于这些发明创造,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构筑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色彩斑斓的物质文化和辉煌的精神文化。王充《论衡·对作篇》:“仓颉之书,世以纪事;奚仲之车,世以自载;伯余之衣,以辟寒暑;桀之瓦屋,以辟风雨。”此皆造福于千秋万代者也。

下面我们将上古时期的发明家及其发明成果加以整理,使之昭示天下,人皆尽知。1、仓颉造字。《韩非子·五蠹篇》:“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已知之矣。”许慎《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tí háng)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qì)。”书契,就是文字。传说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文字是他发明创造的。文字的发明创造,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文明社会 “始于标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文字的发明创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加速度地向前发展。《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2、伏羲画八卦。《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又写作庖牺。伏牺氏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祖先,实际上应是远古时期氏族部落的首领。据说八卦是他发明的。

3、庖牺发明瑟。《世本·作篇》:“包牺氏作瑟。瑟,洁也,使人精洁于心,纯一于行也。”《说文》:“瑟,包牺氏所作弦乐也。”《世本·作篇》:伏羲作琴,神农作瑟。”古书记载不完全相同。

4、包牺氏结绳为网。《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gǔ),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古代的网既可用来田猎,也可用来捕鱼。这是人类生产工具从自然界获得生活资料。

5、垂发明耒。《说文》:“耒,手耕曲木也。古者垂作耒耜以振民也。”耒耜,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木犁,传说是神农氏时代一个叫垂的人发明的。这就是说,我国的农耕时代,是从神农氏时开始的。我国古代把包牺、神农、黄帝列为三皇,以少昊、高阳、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班固曰:“教民耕稼,故号曰神农。”神农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人。

6、伯益发明井。《淮南子·本经训》:“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伯益是黄帝时人。

7、共鼓、货狄发明舟楫。《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甲骨文舟字像独木舟之形,与文献的记载完全吻合。

8、奚仲造车。《说文》:“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然则非奚仲始造车也。”说明夏禹时车子已很完备,奚仲可能是对车子加以改进的人。甲骨文车字就像一辆真实的车子之形,而殷墟遗址车马坑出土的商代战车,与字形完全一样。

9、公输班发明硙。以往我们只知道公输班发明锯,不知道他还发明磨。《说文》:“硙(wèi),磨也,古者公输班作硙。”磨,是加工粮食的一种家庭用具,石制,比起用石臼和杵(chǔ)加工粮食来说,既快质量又好。

10、昆吾发明匋。《说文》:“匋,瓦器也。古者昆吾作匋。”可证昆吾是陶器的发明人。据说“壶”也是昆吾发明的陶器。

11、雍父发明舂杵臼。《说文》:“舂,捣(捣 dǎo)粟也,从廾(双手)持杵临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雍父初作舂。”这些生活用具现在已很少见到了。

12、少康发明箕帚。曹操《短歌行》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以往我们只知道杜康是酒的发明人,其实他还发明了扫帚。

13、仪狄发明酒醪,杜康发明秫酒。《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酒醪,汁滓酒,即浊酒。秫酒,黍稷(粘米)所造的酒,相当于南方的黄酒。说明早在夏禹时杜康就已发明了酒。对于酒这种甜美的饮料,大禹饮而远之,以免嗜物丧志,商纣因嗜之而亡国,不幸被大禹言中。

14、挥发明弓,夷牟发明矢。郭景纯注引《世本》曰:‘牟夷作矢,挥作弓。’挥,黄帝臣。”挥和夷牟皆是黄帝臣。《山海经·海内经》:“少暤(hào)生般,般是始为弓矢。”说般是弓矢的发明人。

15、宿沙发明煮盐。《太平御览》卷八六五:“宿沙作煮盐。”齐国近海,宿沙卫煮盐,这就是因地制宜,以利万民。

16、芒氏发明罗。《说文》:“罗,以丝罟(gǔ)鸟也。古者芒氏初作罗。”网和罗是一类器物,都是田猎的工具。

17、黄帝发明冕。《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可见古代做官戴的帽子,是从黄帝时开始的。之所以做成“邃延垂瑬紞纩”那种样式,表示做官要正直,言语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目不斜视,耳不听闲言碎语。

18、乌胄发明簙。《说文》:“簙,局戏也,六箸十二棋也。古者乌胄作簙。”簙,后世作博。博,一种游戏,用六根筷子,十二个棋子,这是棋的最早发明。后世赌博就是从这种游戏发展演变而来的。

19、巫咸发明巫术。《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

20、巫彭发明医术。《说文》:“医,治病工也。古者巫彭初作医。”醫和医是两个字。医,《说文》:“盛弓弩矢器也。”医是古代的弓套,而“醫”才是以酒治病的专用字。

21、祝融发明市场。《世本·作篇》:“祝融作市。”《说文》:“市,买卖所之也。”《周礼》:“五十里有市。”祝融氏是传说中的古帝。可见祝融氏不仅是市场的开拓人,而且是上古时期管理火的官。

22、叔均发明牛耕。《山海经·海内经》:“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稷是周人的始祖。

23、隶首发明数。《后汉书·律历志》:“隶首造数。”注:“隶首,黄帝时臣。”

用天干配地支纪日,是我国本土文化特有的。最早只用来纪日,不纪年。最早记载历法的文献是《尚书·尧典》。由上可见,我国古代远不止四大发明,我们不能忘记祖先的伟大发明和巨大贡献。

第十一讲 汉字与四大灵物

中国古代文化里的四大灵物,指的是龙、凤、龟、麒麟。这四种动物,被看作是吉祥之物。《礼记•礼运》篇:“何谓四灵?麟、凤、龟、龙。”为什么这四种动物被看成是灵物呢?这是因为,这四种动物分别代表了四类动物,而它们又是四类动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此乾坤之美类,禽兽万物之数也。故帝王好坏巢破卵,则凤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鱼,则蛟龙不出焉;好刳胎杀夭,则麒麟不来焉;好填溪塞谷,则神龟不出焉。”龙,作为一种吉祥物,其由来已久。在一些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玉器上,就雕刻有龙的形象。例如,陕西北首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出土的蒜头瓶上画有像龙样的鱼纹。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有蚌塑龙。属于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形似蛇,生动形象,距今已有五千多年。

还有与红山文化相当而早于良渚文化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四号墓中出土的玉龙,玉人,玉龟和玉龙凤璜等。属于河南龙山文化一系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陶盘上的蟠龙纹,显然是以蛇为原型的。龙原来可能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动物,似蛇,后来渐渐演化为神物了。

在殷代中晚期,甲骨文和金文里就早已有“龙”这个文字符号了。它的形象,有头角,大嘴,有长而弯曲的身体,一般写作之形。《说文》曰:“鳞虫之

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据古书记载,古代还有专门豢养龙的官,他们的后代就叫豢龙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智)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liào)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驯也)畜龙,以服事帝舜。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这则故事足以说明龙本来是一种可以豢养和食用的动物。《韩非子•说难》曰:“夫龙之为虫,可狎而骑也,然喉下有逆鳞径尺,婴(撄)之则杀人。”

龙究竟是何物呢?龙的原型,有说是鳄鱼,也有说是蛇等动物。也有人研究认为,龙是一种虚拟的生物,是古代中国某一部族的图腾,是氏族的象征。后来与东方以凤为图腾的氏族融合,渐渐扩大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在中国古老的典籍《周易》里,多处论说到龙的存在。“干”卦:“潜龙勿用”;“见龙在野,利见大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见群龙无首,吉”等等。这是关于龙的最早而又最深奥的精神文化,孔子已对此作了精辟的解释。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自称是龙的传人,且龙又是一种吉祥物,于是在人们的服饰器具上就有用龙作为原型的玉佩、玉饰、青铜器纹饰、其它雕塑等。以龙作为标志,则是西周时开始的。《司马法•天子之义》曰:“章:夏后氏以日月,尚明也;殷以虎,尚威也;周以龙,尚文也。”章,指胸前和背后衣服上的标记。到了封建时代,龙便成为帝王的象征,即所谓的真龙天子。而普通的老百姓,自然是不能成为龙的。不过,人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成为龙,这就是成语“望子成龙”。正因为龙是吉祥之物,所以,每到逢年过节,人们总是用舞龙狮这一形式来庆贺佳节,这已成为古今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人庆贺佳节的重要方式。

凤,殷代甲骨文写作之形。《说文》:“凤,神鸟也。天老(黄帝臣)曰:‘凤之像也,麐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溺)水;莫(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凤作为吉祥物,由来也已久远。西安半坡遗址曾出土彩陶鸟纹钵,说明早在新石器时期,鸟(凤的原型)就已被人们作为一种美好和善良的动物来表现了。根据《说文》和其它古籍的记载,凤出于东方之国,是古代少昊族的图腾。故该国的官员皆以鸟为名,而凤为其首。

而《宋书•符瑞志》则附会道:“武王没,成王少,周公旦摄政。七年,制礼作乐,神鸟凤皇见,蓂荚生乃与成王观于河洛。至于日昃,荣光并出,幕河,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玄甲之图,坐之而去。礼于洛,亦如之。玄龟青龙,苍光止于坛。背甲刻书,赤文成字。周公援笔以世文写之,书成,文消,龟随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讫于秦汉。盛衰之符,麒麟游苑,凤皇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凤皇翔兮于紫庭,余何德兮以感灵?赖先王兮,恩泽臻于胥乐兮民以宁’。” 在这段文字中,四大灵物全部出现,都是作为吉祥的象征,说明在南北朝以前,四大灵物作为吉祥物象征的观念,早已形成。

由于龙和凤都是吉祥的动物,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往往作为雄性的象征,凤则作为雌性的象征。这种观念由来已久,近年出土了不少战国时期的夔龙衔凤玉器,说明那时已开始把两种吉祥物联系到一起,作为男女相爱和种族繁衍的象征。到秦汉之际,又有人首蛇(龙)身两尾交媾的伏羲和女娲的传说和画像。传说他们是人类的始祖,华夏民族就是由他们传下来的。所以,中华民族把自己看作是龙的传人,是源远流长的。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这些语词,即表现出雌雄相嬉、吉祥如意的美好景象和美好的祝福。这种观念,在传统服饰上也得到充分的反映。古代天子穿的衣服叫龙袍,衣服上绣着龙的形象,周代叫衮服,王后戴的头饰则叫凤冠,象征婚姻的幸福美满。

龟,甲骨文写作之形,就像一只侧视的乌龟。刘向曰:“龟千年而灵,蓍百年而神,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据说,古天子所用来占卜的龟甲边宽一尺二寸,诸侯一尺,大夫八寸,士六寸。九江一带盛产大龟,所以规定九江要进贡大龟,以供天子占卜所用。而大龟也被作为宝物赠送予他人。大龟用于占卜,其由来已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当已有之。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四号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很珍贵的文物,就是玉龟和玉版。玉龟用玉雕成,圆形,分背甲和腹甲两部分。长方形玉版夹在玉龟背甲和腹甲之间,可能是占卜所用的。《黄帝出军诀》有“元龟衔符”的说法。玉在古代被认为是纯洁而有多种美德之物,龟又是长寿灵验之物,所以,玉龟和玉版迭压在一起,其宗教文化内涵应是相当丰富的。

麐,《尔雅•释兽》:“麕身牛尾一角。”现在写作麟。甲骨文写作,上从鹿,下从文。《说文》曰:“麐,牝麒也。”又曰:“麒,仁兽也。麕身牛尾一

角。”据此说以及甲骨文字形,则麒麟似鹿,头上长一个角,身上披鳞甲。《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何休注:“状如麕,一角而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原来麒麟还是一种仁兽,所以才被尊为毛虫之长。传统文化强调以仁德治国治天下,所以尊崇麒麟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左传•哀公十四年》曰:“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服虔注曰:“麟非时所常见,故怪之以为不祥也。仲尼名之曰麟,然后鲁人乃取之也。明麟为仲尼至也。”这是说,鲁哀公西狩获麒麟,是因为圣人孔子将要来到鲁国,所以才有这吉祥的预兆。不知从何时起,民间每逢过年时,一些人就用竹片和彩纸做成麒麟的形状,上街玩耍并上门道喜讨钱。新春伊始,麒麟来到门前,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住户为讨个吉庆,不得不给钱。这种习俗至今在苏北及其他乡村犹存。

第十二讲 汉字与书法艺术

文字的基本作用是它的记录语言的交际功能。也就是说,文字是语言社会的成员在相互交往、传递信息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交际工具。然而,汉字还有她独特的美学功能,即汉字还可以作为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这是其它民族的文字所不具有的。汉字的这种作用是由汉字的基本特征决定的。鲁迅先生在《门外杂谈》中谈到汉字时曾说:“中国文字的基础是象形”,“写字就是画画。”虽然汉字绝大部分是由图画发展演变而来的,但是,汉字与画画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汉字不仅有一定的形体,还有明确的意义和固定的读音。当人们在运用汉字进行书写时,实际是在向他人表述一种思想、情感,或陈述一个事件。伴随这个过程的,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组词造句。这是画画所不具有的。鲁迅先生在《汉文学纲要》中又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正因为汉字源于画画而又取得了独立发展的特性,所以汉字在脱离绘画的畛域之后,“更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出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李泽厚还说:“汉字书法的美也确乎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上,即在他们的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

汉字从原始图画脱胎出来以后,经过若干年的演化,变为殷代甲骨文、金文,字体苍劲凝重,形态丰富多样,笔画的线条化亦渐趋成熟。由于要因物取势,所以布局上也开始考虑到有一定的装饰效果。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发展》一文中说:“本来中国的文字,在殷代便具有艺术的风味。殷代的甲骨文和殷、周金文,有好些作品都异常美观。留下这些字迹的人,毫无疑问,都是当时的书家,虽然他们的姓名没有流传下来。但有意识的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或者使文字本身艺术化和装饰化,是春秋时代末期开始的。这是文字向书法的发展,达到了有意识的阶段。作为书法艺术的文字与作为应用工具的文字,便多少有它们各自的规律。”郭沫若还在《周代彝铭进化观》一文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东周而后,书史之性质变而为文饰,如钟镈之铭多韵语,以规整之款式镂刻于器表,其字体亦多作波折而有意求工。„„凡此均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例如战国中山王壶铭文。

关于殷周青铜器铭文中的文字,有人评论说:“中国古代商周铜器铭文里所表现章法的美,令人相信仓颉四目窥见了宇宙的神奇,获得自然界最深妙的形式的秘密。”“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就像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乐音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至其悬针垂韭之笔致,横直转折,安排紧凑,又如三等角之配合,空间疏密之调和,诸如此类,竟能给一段文字以全篇之美观。这美莫非来自意境而为当时书家精意可知也。”所以说:“甲骨、金文之所以能开创中国书法艺术独立发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们把象形的图画模拟,逐渐变为纯粹化了的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这种净化了的线条——书法美,就不是一般的图案花纹的形式美、装饰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它是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中国书法„„是远为多样流动的自由美。行云流水,骨力追风,有柔有刚,方圆适度。它是每一个字,每一篇,每一幅都可以有创造、有变革,甚至有个性,并不作机械的重复和僵硬的规范。它既状物又抒情,兼备造型和表现两种因素和成分,并在其长久的发展行程中,终以后者占了主导和优势。„„它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

汉字发展到战国中后期,其书法艺术美更是异彩纷呈。也就是说,它除了实用价值之外,书艺美的功能更得到充分发挥,渐至难于辨识,几失其作为书写工具的基本作用。如楚国的蝌蚪文,越国的鸟虫书。因此,到秦统一中国以后,秦王在丞相李斯的主持下,伴随着政治统治的需要,开始了有史以

来最有深远意义的统一文字的工作,小篆也由此应运而生。尽管秦王朝统一文字的工作主要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但汉字所特有的书法艺术美,并未因此而消失,反而以其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的面前。例如秦会稽刻石小篆。

唐代文字学家兼书家李阳冰评论说:“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玄远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抵咀嚼之势。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指天地人)之品,汇备万物之性状者矣。”

正因为篆字一方面以其实用价值传布于中国,另一方面又以其全新的美感——圆弧形的线条和柔美的体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而越发展现其艺术性。这样,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实用性。于是,从它诞生不久,就有人开始对它进行改造,用以增强它的实用价值。

于是,为“篆书之捷”的隶书便得以形成。再进一步实用化,又有章草,行书和楷书等形式产生。尽管汉字的发展由于人为的力量不 断地突出其实用价值,然而,其“线的艺术”的功能并未发生动摇。所以,郭沫若说:“篆书隶书随着时代的发展,相继而走下舞台,不为一般所用,但如果作为艺术品,它们依然具有生命力。今天的书家照旧可以写篆书隶书,或者临摹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章草,狂草,历代碑帖,只要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便可以受到欣赏,发挥使人从疲劳中恢复的作用。”

正因为汉字以它自身独特的线条在造型和表现艺术方面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追求和美的创造,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相继产生了像晋代王羲之、王献之,唐代欧阳洵、张旭、贺知章、李阳冰、怀素、颜真卿、柳公权,宋代苏轼、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董其昌,清代邓石如、吴昌硕等一系列书法大家,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并有像《兰亭序》、《藏真自序》(怀素自序)那样的书法珍品和“颜筋柳骨”的技艺,从而构成了中国独有的艺术种类。

书法已成为中国特有的艺术种类,于是,也就相应地产生了一门对书法艺术进行研究的学问——书道,中国则仍叫书法。据清代王锡侯《书法精言》一书介绍,书法之要,首先是执笔,其次是“永”字八法。下面就《书法精言》所引,简要介绍执笔和“永”字八法的要点。

1、执笔之要。晋卫夫人曰:“学书先学执笔。”王锡侯注曰:“执笔一差,终身受弊。”宋黄山谷曰:“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又曰:“古人学书无异,但能用笔耳。”南唐李后主(李煜)曰:“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繇)王(羲之)传授欧阳(询)颜(真卿)禇(遂良)陆(希声),流于此日。所谓法者,擫钩揭抵拒道送是也。”陈思曰:“镫,马镫也。盖以笔管着中指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也。”“执笔直,则虎口圆活如马镫,足踏马镫浅,易于转换,手执管浅,易于拨动也。”宋钱若水曰:“拨镫之法,唐陆希声得之。凡五字:擫押钩抵格(同拒)。用笔双钩,则点画遒经,而尽妙矣。李后主得此法,复增二字,曰‘道送’。” 擫者,大指骨上节下端欲直,如提千钧(擫,音咽,同捺)。擫者,捺食指着中节傍(以上二指着力)。钩者,中指着指尖钩笔令向下。揭者,名指揭笔,中指抵住。拒者,中指钩笔,名指拒定(二指主运笔)。道者,小指引名指过右。送者,小指送名指过左(以上一指主牵过)。

2、“永”字八法之要。唐翰林《禁经》曰:“八法起于隶字之始(楷书一名隶),自崔、张(崔瑗、张芝,俱后汉人)钟、王传授,所用该于万字,而为墨道之最。”又云:“昔逸少(王羲之字)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隋僧智永(王羲之九世孙),发其旨趣,授于虞秘监(虞世南)。自兹以往,八法遂广张焉。”颜真卿“八法颂”:“侧蹲鸱而坠石,勒缓纵以发机,努囗环而势曲,趯(今作提,即挑)峻快以如锥,策依稀而似勒,掠恍惚以宜肥,啄腾凌而速进,磔抑趞(侧行的样子)以迟移。”柳宗元“八法颂”曰:“侧不媿卧,勒尝患平,努过直而力败,趯宜存而势生,侧仰收而暗揭,掠左出而锋轻,啄仓皇而疾掩,磔趯趞以开张。”[11]执笔之要和“永”字八法之要,是学好书法最基本的功夫,所以,从一开始学书法起,就应打好这个基础。

非唯如此,中国的书法艺术还随着汉字的文化输出,远播重洋,驰誉海外。首先大受其惠的是东瀛岛国日本。日本从唐代开始从中国输入汉字,并在其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假名。同时,中国的书法艺术和古典诗歌等也一起传到日本,成为日本文化艺术中独树一帜的艺术种类——书道。其次,是其它东亚、东南亚国家。今天,中国的书法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别具一格,放射着奇异夺目的光彩。

第十三讲 汉字与姓氏、起名艺术

一、汉字与古代姓氏

在中国历史上早就有姓氏了。顾炎武《日知录》:“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根据顾炎武的考证,上古时期的姓具有氏族的性质,一个姓往往又分出好几个宗支。顾炎武考证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自太暤。秦、赵、梁、徐、郯、江、黄、葛、麇,嬴姓也,自少暤。”中国最早的姓有黄帝,姬姓;炎帝,姜姓;少暤,嬴姓;太暤,风姓。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姓氏字都从女旁,如姬、姜、姒(sì)、妫(guī)、妘、嬴、姞等。这些姓的来源,恐怕与母系氏族社会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姓字本身从女,也足以证明这一点。何谓“姓”?许慎《说文解字》曰:“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子。《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吕氏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群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诗经》、《史记》中关于夏、商、周、秦人祖先的记载,都曾经历了知母不知父的时代。(参阅“汉字与古代生育文化”一讲)这些都说明在人类历史上的确经历过母系氏族的阶段。

远古时期的氏族为什么要起个姓呢?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解释说:“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纪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皆为重人伦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由此可见,人之所以为人,应该重人伦,纪事别类,别婚姻;要崇恩爱,厚亲亲,互相关爱,因为人的生存是很艰难的。且同姓通婚,子孙后代是不兴旺的。

顾炎武说:“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那么,什么叫氏呢?《左传•隐公八年》:“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唐孔颖达疏:“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立氏。”《礼记•大传》正义曰:“诸侯赐卿大夫以氏,若同姓,公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公孙,公孙之子其亲已远,不得上连于公,故以王父字为氏。若嫡夫人之子,则以五十字伯仲为氏,若鲁之仲孙、季孙是也。若庶子妾子,则以二十字为氏,则展氏、臧氏是也。若异姓,则以父祖官及所食之邑为氏,以官为氏者,则司马、司城是也;以邑为氏者,若韩、赵、魏是也。凡赐氏族者,比为卿,乃赐有大功德者。”可知氏主要是从父的字派生出来的。故顾炎武曰:“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最早姓氏起源的记载。《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暤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暤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顾炎武说:“姓氏之称,自太始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

二、古人的名和字

古代人在出生三个月以后,由父母给其起名。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一般都是有所依据的。鲁庄公名“同”,就是根据他的生日、时辰与他的父亲桓公相同而命名的。古人起名是有原则的。《左传•桓公六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幤。”

古人在名之外还有字,又叫表字,字往往是在男子行成年礼时由宾客帮助起的。这种习惯一直沿袭到二十世纪初。在明清白话小说中,常可以看到人物出场时有名和字的介绍。例如《三国演义》第一回:“姓刘,名备,字玄德”;“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字之所以称为表字,是因为人的字与名的意义往往有表里的关系。清人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叙》曰:“名字者,自昔相承之诂言也。《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盖名之与字义相比附。”

秦汉以后的人除了有名和字外,有的还有号。例如《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牧童曰:‘吾师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

第三十六回:“庶曰:‘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自号为卧龙先生’。”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宋代大诗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等。

三、古人名与字的关系

古人的名、字关系,王引之在《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加以分析,也许对我们今天有借鉴作用。

1、名与字同义。字与名同义这一规律,早在西周时期的铜器铭文里就已有了。例如西周兮甲盘铭文:“兮伯吉父甲作盘,其眉寿无疆”。王引之说“伯吉父”是字,“兮甲”是名。甲是“日之始”,而吉也是开始的意思,所以字“伯吉父”名“甲”,是同义互训的关系。

道家始祖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许慎云:“聃,耳漫也。”耳漫是耳垂左右外张之象,故老子名耳字聃。这种起名方法,一直被后世沿用。战国时的屈原,名平,字原。《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钧。”正则,公正的法则,就是平的意思;灵钧,很好的平地,就是原的意思,高平之地叫原。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鹏举也是飞的意思。蒋介石,字中正。两山之间叫介,不偏不倚叫中正。介于两山之间的石头当然中正了。

2、名与字相反为义,相对为文。这种起名与字的用例,早在西周时期也已经有了。例如,素公子簋铭文:“素公子癸父甲作尊簋,其万年无疆。”素公子字“癸父”名“甲”,取十天干相配。王引之说:“癸,水也,柔日也。甲,木,刚日也。字癸名甲者,取木生于火,又刚柔相济也。”所以素公子的字与名是对文关系。

3、名与字所表示的事类相关。楚国有屈到,字子夕。见《国语•楚语》。到,至也。到字子夕,取朝发夕至之义。《楚辞•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4、以史事为名与字。楚公子辰,字子商。见《左传•成公十年》。《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能,得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后帝,指尧;不臧,不善),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杜预注:“商邱,宋地;主辰,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商人汤先相土封商邱,因阏伯故国,祀辰星。”所以,名辰字子商,是根据古史而命名的。

《左传》记人物,有时名与字连在一起说,如果不懂得古人名与字的各种关系,就会产生误解。《左传•文公十一年》唐孔颖达正义曰:“古人连言名与字者,皆先字后名。”掌握这些规律,对阅读古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学习古人起名的艺术,对我们今人的起名也是有启迪和借鉴作用的。

第十四讲 汉字与古代军事文化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韩非子•五蠹》:“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韩非认为战争是因人口多而物资少而引起的。战争既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破坏,也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推动。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又曰:“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一、汉字中所见的兵器

古有“蚩尤作兵”之说,其事已不可详考。荀子曰:“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其或为蚩尤所作。在甲骨文和早期金文中,戈、矛、弓、矢这四个字都有,说明在此之前戈、矛、弓、矢早已发明了。考古发掘所知,最早的兵器是用石制或骨制的,有石斧、骨矢等。至今江淮方言中还把菜刀叫石刀,便是历史在语言中的遗留。夏王朝时,已有少量的铜制兵器。殷商甲骨文和金文中,兵器象形字的种类超过荀子所说的四种。例如,例 字: 兵 干 戈弓矢矛盾

兵,《说文》:“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貌。”廾是双手,斤是斧头。兵的本义就是兵器。

干,《说文》:“犯也,从反入。”据传世文献和文物考证,干是盾牌,属于一种防卫性武器。《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争神……操干戚以舞。”

戈,《说文》:“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戈字就像平头戟,属于长兵器。从戈之字有,戎,《说文》:“兵也,从戈、从甲。”武,“止戈为武。”

弓,《说文》:“以近穷远。象形。古者挥作弓。”弓字就象弓之形。张,《说文》:“施弓弦也,从弓,长声。”张弓就是开弓。据说弓是挥发明的。

二、古代军事文化

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而来,久之也就形成了一门学问叫军事学。古代中国的军事学是相当发达的,流传下来的兵书就有几十种。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被世人誉为兵圣,《孙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是世界许多国家高等军事院校必读之书。此外,《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唐李问对》,也都很有影响,加上《孙子》,合称为《武经七书》。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也渐渐形成为一种文化,即军事文化。

1、出师。《孙子•始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老子说:“夫惟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因此手握生杀大权的君主应慎用兵。古代在出征之前都要先誓师,表明师出有名,为弔民伐罪,以鼓舞士气。誓,《说文》:“约束也。”从穿起军装拿起兵器的那天起,就应做好为国捐躯的思想准备,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古代军人普遍的文化观念。

征,是古代天子专有的权利。《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传曰:“奉辞伐罪曰征。”征指有道伐无道,或上伐下。征主要用于殷王对反叛的方国所采取的军事行动,或某方国奉殷王之命对反叛的方国采取的军事行动,属有道征无道;围主要用于反叛的方国对殷王室或对其他方国发动的入侵,两者的用法有明显的不同。可见它们不是一个字。

琥,《说文》:“发兵瑞玉为虎文,从玉、虎声。《春秋传》曰:‘赐子家双琥’。”古代调兵遣将,要用虎符,战国时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是其证。

谍,《说文》:“军中反间也。”反间,就是用反间计。《孙子•用间》:“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铎,《说文》:“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军法所用金铃金舌,谓之金铎。施令时所用金铃木舌,谓之木铎。《司马法》:“起、躁,鼓而进,则以铎止之。”所以,铎的作用类似现代的军号。

2、编制。军,《说文》:“四千人为军。军,兵车也。”师,“二千五百人为师。”旅,“军之五百人为旅。”参伍,是古代的战斗编组,二人叫比,三人叫参,五人叫伍。

将,《说文》:“将也。”将,“帅也。”将与帅同。上古时只有将,无帅。古今中外各个国家对将帅都十分重视。《六韬•龙韬•论将》:“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大司马是周代掌管军事的最高长官,与司徒、司空合称为三司。封建时代有的王朝也沿用这个名称。

3、征战。克劳塞维茨说:“解除敌人武装或打垮敌人,不论说法如何,必然始终是战争行为的目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在古代形成了一些具有人道主义的军事文化观念。春秋时期有一位大谈仁义道德、愚腐可笑而终至于失败的人物宋襄公。他认为敌人未渡河不能攻,不成列不能攻,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战争中不俘虏花白头发的老人和儿童。见《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尉缭子》也说:“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禁不义也。”这些观念,与现代联合国宪章中关于战争的有关条款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但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古代还有所谓“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戎事不迩女器”等观念。有所谓阵法,摆兵布阵是很高深的学问。

古代军事文化里也有一些富有迷信色彩的内容。《六韬•龙韬•兵征》:“三军齐整,阵势已固,深沟高垒,又有大风甚雨之利,三军无故,旌旗前指,金铎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此得神明之助,大胜之征也。行阵不固,旌旗乱而相绕,逆大风甚雨之利,士卒恐惧,气绝而不属,戎马惊奔,兵车折轴,金铎之声下以浊,鼙鼓之声湿如沐,此大败之征也。”这是根据作战时的形势及士气作出的推测。又有根据气色决定攻城可否的。

古代计军功曰取,《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曰:‘获者取左耳’。《说文》:“军战断耳也。割取敌人左耳计功,这是“取”字的本义。

4、军纪。严肃纪律,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尉缭子•武议》:“凡诛者,所以明武也。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杀一人而万人喜者,杀之。”严肃纪律,不同时代做法不同,文化含义也不完全一样。

徇,《说文》:“行示也。《司马法》‘斩以徇’。” 聅,《说文》:“军法以矢贯耳也,从耳、从矢。《司马法》曰:‘小罪聅(chè),中罪刖(yuè),大罪刭(jìng)’。”古代军纪还规定:“三军大战,若大将死,而从吏五百人已上,不能死者斩,大将左右近卒在陈(阵)中者皆斩,余士卒有军功者夺一级,无军功者戍三岁。”

5、班师。凯、恺,《说文》:“还师振旅乐也。”胜利曰凯旋,献功叫凯乐。在古代“仁”始终是军事指导思想的核心。《司马法•仁本》篇:“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孙子•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又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是说战是为了不战。古代还强调“有德不可敌”等观念。

第十五讲 汉字与人类时空观念

在华夏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上,时空观念何时形成?已无从得知。故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问,苏东坡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

哲学史和科学史研究表明,人类首先关注的是客观的自然对象而不是人类自身。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离我们最远的最先置于规律的支配之下,然后才逐渐地及于离我们较近的东西:首先是天,其次是地,接着是动植物,然后是人体,而最后(迄今还未完成)是人思维。”*1+大诗人屈原仰对神秘莫测的苍天问道:“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何由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于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这一系列发问表明人类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极大关注。《易•乾》、《尚书•尧典》和《山海经》中记载有若干传说和神话,一些古文字则真实地表明先民对时空观念的认识。我们通过与时空有关的甲骨文、金文形体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到先民的时空观念的形成。

日,《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口一。象形。”甲骨文、金文日字像太阳之形,中间的一点,指示太阳是个永恒的充实的球体根据神话传说来看,在早期人类的直观感觉上,太阳是动的,大地是不动的。这种观点直到十六世纪波兰人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以后才逐渐改变过来。太阳从大地的一边升起,又从另一边落下去,先民就把这一周期叫做一日。本来指天上的一个星体的日,由于它的有规律的运动,因而使先民形成了日的时间概念。

旦,先民根据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凭着他们直观的感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太阳是从地底下升起来的。这种认识在《尚书•尧典》中有记载,“旦”字也能说明这一点。《说文》:“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可见旦字是根据太阳和大地的位置关系而造的。甲骨文旦字下边从口,口表示四方形大地;金文旦字正像日出地上,将离未离之状。“天圆地方”,是早期人类共同的观念。尽管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早在公元前就从理论上认为大地是球体的,但因未能得到实践的验证,那种观点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直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哥伦布和麦哲伦先后从实践方面发现大地的确是球形的之后,才逐渐改变人类此前几千年的偏见。

一个旦字已隐约体现出空间的四维性特征:一,表示大地,含有平面上的二维性,东西是一维,南北是另一维;日从地下升起,向空间运动,这是三维立体空间;日由地下升到地上,从而又产生了早晨这个时间概念。这就是四维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又根据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形成了东和西两个空间方位概念。

东,《说文》:“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在人类的直观感觉上,太阳从地下升起,穿过树林,升上天空,相对于不动的大地和树木来讲是动的,于是先民就把太阳升起的那一方叫作东。文字发明以后,就根据这种认识造了个日在木中象征动态的“东”字。

西,《说文》:“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长期观察的结果告诉先民,每当太阳从大地的另一边将要落下去的时候,也正是百鸟归巢栖息之时。而太阳下去,也正像鸟之归巢栖息一样。于是,就把太阳落下去的那一方叫西。在语源上,西源自于鸟之栖。这种认识过程可以从古代神化得到证实。《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羲和驾车载日的故事,正是以鸟之栖息喻比日的栖息。甲骨文“西”字像鸟巢之形,也足以证明这种观点。太阳从地下升起的时间叫旦,这个是时间也叫朝。

朝,《说文》:“旦也。”可见朝所表示的时间和旦完全相同。甲骨文朝字从日从月从,表明日已出,霞光四射,这个时间正是早晨。朝与夕相对,《论

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先民把天明叫旦或朝,把天明以前的一段时间叫昧或昧爽。

昧,《说文》:“昧爽,旦明也,从日,未声。一曰闇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昧爽,且明也。”“且明者,将明未全明也。”可见“昧爽”所指的时间比朝、旦还要早。“昧爽”的另一义为“闇也”正说明“昧爽”是指黎明前的黑暗那段时间。这是语言中正反同词的现象。

昃,《说文》:“日在西方时侧也,从日、仄声。”仄有侧倾的意思。《尚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说明昃所指的时间是午后。根据《说文》所说,昃既指太阳偏西的空间位置,又指时侧(午后)这一时间概念,可见时间概念与空间位置关系是不可分离的。莫,《说文》:“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太阳继续向前运行就是莫(暮)”甲骨文莫字作日入草莽或日入林木之中形,说明莫是根据日的位置而产生“日且冥”的时间概念的。且是将要的意思,冥是暗的意思。所以,莫指天色将黑而未完全黑,即傍晚。天完全黑下来便叫昏。

昏,《说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下,地下,指太阳已落到地下,天色完全黑了。可见昏也是根据日相对于地的位置而形成的时间概念。从旦到昏,白天结束。继日升起于天空的是月。《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所以,夜里的时间概念是根据月的位置而形成。

夜,《说文》:“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天下休舍,天下人都休息了。根据《息壤歌》,古人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夜字从夕,表明所指的时间是日落以后。上古时期,劳动生产力低下,先民为了获得足够的生活资料,有时就得趁着月色从事劳动,那就是夙兴夜寐。

昔,甲骨文从日从水。叶玉森说:“古人殆不忘洪水之灾,故制昔字取谊于洪水之日。”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曾经历了洪水泛滥成灾的时日。《尚书•尧典》:“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害),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一个昔字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曾遭受洪水灭顶之灾的悲惨岁月。

先民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变化所形成的一昼夜的时间概念顺序是:

昧爽—→旦、朝—→中日→昃—→莫—→昏、夕—→夜—→夙—→昧爽

可见先民关于时空的观念是根据日、月和地球的运行而形成的。由于日、月和地球的运行,先民才直观地感觉到时间的存在。上帝创造了宇宙,人类发现了时间。

第十六讲 原始数目字与宏观宇宙

汉字中的原始数目字,是一组特殊的文字符号。《说文》对10个原始数目字进行解说,没有一个用生活的数,而是用哲学的数理。通过对原始数目字形体结构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华夏先民关于数概念起源问题。

一,《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王筠说:“此论道,非论世,故举《易•系辞》:‘易有太极’以立言。” 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王弼注:“一者,数之始也,物之极也。”《乾凿度》卷上:“天本一,而立一为数源”;“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可见,一是指浑沌未开化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的始基是‘一元’。从‘一元’产生出‘二元’,‘二元’是从属于‘一元’的不定的质料,‘一元’则是原因。从完满的‘一元’与不定的‘二元’中产生出各种数目。”这种说法和老子的说法如出一辙。

二,《说文》:“地之数也,从偶一。”《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太平经•分解本末法》:“天数乃起于一,终于十。何也?天初一也,下与地相得为二,阴阳具而共生。”这是关于宇宙天地生成的记载。天地是从元气未分的浑沌状态一分化而成的,所以语言中有“一分为二”这个词。

三,《说文》:“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三字是宇宙三种生成物——天、地、人的象征符号。上画象征天,下画象征地,中画象征生于天地间的人,古称“三才”。从三而构的王字,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三象征天、地、人三种宇

宙生成物,因而隐含了数3的概念,同时也形成空间上、中、下三种方位观念。数概念在产生之初是和视觉感觉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数概念从感觉对象中完全抽象出来是人类思维进化的结果。

四,《说文》:“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古文四。亖,籀文四。”《说文》古文四,正象四分之形,表明数概念四本指四方位,且是通过“分”这一思维方式而得到的。文化史研究表明,人类关于空间方位的认识是从无到有,由少及多,且是根据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而形成的。《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关于宇宙生成历程的描述,更是人类关于空间方位概念的认识历程:由无方位的太一到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东、西二方位(两仪),再从二方位渐渐分出东、西、南、北四方位(四象),以后又从四方位分出八方位(八卦)。

数概念四产生于空间方位,其他民族也有同样的认识历程。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引用了北美印第安人的数概念4专门涉及东南西北四方和从这四方刮来的风的许多例子(第205页)。列维-布留尔说:“这个基数不是被挑选出来的,它好象是先于自己而存在,就象数在那个还没有从被数的东西中分离出来、‘数-总和’还占据着真正计数的地位的漫长时期里就先有了数一样。”所以,数概念4也是从空间方位的认识中产生的。

五,《说文》:“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X古文五省。”五,指空间五方位。人类在认识了空间平面四方位的基础上,渐渐又认识了中央方位。这样就形成了五方位的概念。《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列维-布留尔说,在爪哇土人那里,数5与五方位也有密切的联系。

六,《说文》:“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甲骨、金文六字写作∧,像闭合的六面体。“六合”一词反映了数概念六与空间方位的关系。《庄子•则阳》:“少知曰:‘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四方”与“六合”对举,表明“四方”指平面上的四方位,“六合”是指立体的宇宙空间。列维-布留尔说:“方位或空间部位的数目不一定是4;在北美各部落那里,这个数有时也是5(包括天顶)、6(再加上天底),甚至是7(还包括中心或者数数的那个人所占的位置)。”可见数概念六和立体六方位的关系,并非是哪一个民族先民的文化观念。

七,《说文》:“阳之正也,从一,微阳从中斜出也。”甲骨、金文七写作十,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数概念七,其最初的意义也是与空间方位相关的概念。《汉书•律历志上》曰:“七,天地,四时,人之始也。”天地(上下)、四方、加上人(中央),正是七方位。甲、金文的十(7),一表示大地,在古人的观念中,大地是四方形的,所以一指四方;丨指上下,也即天地二方位;其交点,代表中央方位。(“十”在甲骨、金文中既不表示4,也不表示10,这是研究古文字的人都知道的。)所以,原始数目字“十”是空间七方位的象征符号,由于和数10的写法相混,到战国时期就改作“七”了。

列维-布留尔说:“在契洛基人那里,4这个神圣的数表示四个方位,但是,7这个神圣的数也表示方位,那就是在前四个上再加天顶、天底和中心。”这些资料说明,在对空间方位的认识过程中,人类有着共同的认识历程和相同的结论。

八,《说文》:“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原始数目字八像两分之形而有8的意义,表明数8是经“分”这种思维方式而得到的。在汉语中有不少与八对称的语词,例如,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时八节、四平八稳。在这些语词中,四与八存在倍数关系。同时八又与方位有关,如八方、八面、八荒、八表、八极、八裔、八达、八卦等,这些都是数-方位概念的结构形式。所以说数-方位概念八是从四方位经过“分”这一思维方式而产生的。人类在形成空间平面四方位以后又在四方位的两两之间各分出一个角方位来,即东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加上原已认识到的四方,共为八方位。在人类认识了空间平面的八方位以后,于是在语言中就产生若干四与八对举且与方位相关的词,并造出了象征“分”这一思维方式又有数概念的“八”字。

原始数目字八体现出由四方位经“分”而得到数-方位概念这一思维方式。甲、金文中的亚字,笔者认为它就是空间平面八方位的象征符号。

九,《说文》:“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后人对九字虽然解释很多,但皆未能说清楚。《素问•三部九侯论》:“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列子•天瑞》:“九者,穷也。”“九天”、“九垓”、“九隅”、“九野”、“九州”等词,都是数-方位概念的结合形式。笔者以为,九是空间平面八方位加中央方位的一个数-方位概念。空间平面的方位,至九就不能再分了,因而有穷尽的意思,又表示最大的自然数。先民用左拐右钩之形的九,表示9这个数-方位概念。

十,《说文》:“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易》:‘数生于一成于十’。”许慎对十字的解释清楚地表明数概念与空间方位的直接联系。

“数之具”,是说数到10已完备了,显然含有数-总和的意思。数满10就要作为一个进数单位,这样就产生了十进制。《太平经•分解本末法》:“十者,数之终也,故物至十月而反初。”正保存了这古老的认识。“十分”、“十足”、“十全十美”等词,都含有达到极点、完备、完满而不可复加的意思。那末,数10缘何而有完满、完备、穷尽等意义的呢?十中的一象征那个浑沌未开化的原初宇宙,二象征天和地两种宇宙生成物,也含指上下、东西二方位,三象征天、地、人三种宇宙生成物,同时也象征上中下的立体方位;亖象征空间平面的东、西、南、北四方位;X或五象征空间平面的五方位,∧或象征闭合的六面体立体空间,十(7)象征立体空间的七方位,八表明空间平面八方位是通过“分”这一思维方式而得到的,因而也指八方位,九象征平面的九方位。立体空间至七就不能再分了,空间平面至九不能再分。至此,人类对开化了的宇宙空间所有方位都已认识到了,并用文字-象征符号把这些认识表达出来。最后,只剩下一种空间方位关系尚未用符号来表达人类对它的认识,这就是开化了的空间全方位。开化了的空间全方位,是个整体,没有具体形状可描绘。于是,先民就用丨来表示已开化了的空间全方位,与那个表示未开化的浑沌状态的一相区别。

一和丨都表示宇宙整体,但它们的内涵不同。所以,原初的数-空间全方位的象征符号是不可分析的丨,而不是可分析的十。甲骨、金文中的10正写作丨或,是开化了的空间全方位的象征符号。战国时 中间的点变成了横,成为十,与数7相混,于是人们就把十(7)写成七,以示区别。可见,数10与空间方位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可见,10个原始数目字,是一个系统的文字。

什么是数?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世界的本原是抽象的‘数’。”笔者认为,数是存在于宇宙万物内部的某种关系,万事万物都可以表现为数的关系。《左传•僖公十五年》:“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所以,数本是由具体的物而抽象出来的东西。人类认识到数的存在(数的起源)是极不容易的,是人类智力水平达到相当程度以后才能做到的。毕达哥拉斯说:“数是人类思想的向导和主人,没有它的力量,万物就都处于昏暗混乱之中。”“正是数向我们揭示了宇宙秩序的基本结构。”

第十七讲 汉字与古代生育文化

生育是人类的一种自然行为,同时也表现为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文字是古代重要的文化遗存,作为一个民族存在基础的一致性象征,华夏先民养儿育女的方式和生育观念通过汉字符号得以充分地表现。

一、汉字与古代生育方式及生育知识

生育知识是指先民在长期的繁衍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有关人的生育器官、生育方式以及生育行为的知识。先民们用文字符号形象地表达了这些知识。

(一)关于生育器官

1、且:在殷商甲骨刻辞和青铜器铭文中已出现且字,写作,金文同。例如:“甲寅,且乙劦朕宗。”且乙,就是传世文献中所说的祖乙滕,是殷商的先王之一。且是祖字的初文。有人认为且是神主牌位的象形字。其实,神主牌位并不是且字所象征的原始之物。郭沫若在《释祖妣》一文中指出,古代人类有生殖神崇拜的习俗,是雄性生殖器的象形。[1]许多原始部族或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雄性生殖器形状的木祖、石祖,正是生殖崇拜的历史见证。先民根据祖的原始之物——雄性生殖器于是创造出了(且)这个文字符号。

先民由于对祖的认识导致了社会由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的过渡,从而确立了与祖的血缘关系。人类的尊祖行为,是人类对自身繁衍奥秘的揭示。先民之尊祖、祭祖行为,旨在表明不忘自己是从何而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商代甲骨卜辞中有许多祭祖的记载,青铜器铭文中也很多。《诗•大雅•生民》是周人祭祀始祖的颂歌。这首颂歌反映了周人已开始由母系氏族制(姜原)向父系氏族制(后稷)过渡。尊祖、祭祖这一宗教文化行为,必须要有祖的象征物,那就是神主牌位,其形状正作雄性生殖器之状。

2、匕,郭沫若说:“盖以牝器似匕,故以匕妣若牡也”,可知匕乃为雌性生殖器之象形。人类对女性生殖器崇拜早于对男性生殖器祖的崇拜。在蒙昧时代,人类对事物局限于直观的感性的认识,缺乏内在的理性的思考。人之降生,直接源于女性生殖器。所以,对女性生人感到既神奇而又伟大,因而首先对女性生殖器产生崇拜也就成为必然。《吕氏春秋•恃君览》:“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群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列

自•汤问》:“老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所记都是蒙昧时代人类知母不知父的状况。女性生殖器崇拜,在世界许多民族中都可以看到它的文化遗迹。在智利的南太平洋复活节岛上的玛它•格拉,发现女性生殖器的图形和胸饰的石刻,在南部的一个山洞里也有许多岩刻是表现女性生殖器的。随着人类认识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逐渐地终于认识到,人之生人,不仅在于女性,关键还在于男性。于是,渐渐形成了对男性生殖器祖的崇拜。开始由以女性为中心的群婚制转向以男性为中心的亚血族群婚制的过渡,最终确立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家庭私有制形式和以男性为根本的永久性血缘关系。

3、也。古文字中有一个描绘女性生殖器之形的象形文字“也”。金文写作,小篆作,《说文》:“也,女阴也。象形。”黑格尔指出:“东方所强调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识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更具体地说,对自然界普遍的生殖力的看法是用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来表现和崇拜的。”

汉字中还有一个表示性行为感受的“始”字,《说文》:“始,女之初也,从女,台(yí)声。”闻一多说这是女性对初次性生活那种愉悦感的体验。两性交合,是人类繁衍生育的基础。当人类完全认识到人之所从出乃在于祖时,向来女性统治地位也就发生了动摇,进而确立了父系制的永久性的血缘关系。

(二)有关妊娠、分娩

1、身、孕,两性交合,怀孕是自然的结果。甲骨文孕字像人腆着大腹侧立、腹中有小人之形。人腹中有人,便是有身孕了。身、孕二字说明先民们已经认识到人乃是人所生这个道理。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那是先民不懂得人之所从来的表现。汉画像中已有象征女性的人首蛇身的女娲和象征男性的蛇身人面的伏羲交合图。这种交合图反映了先民对人之生人乃是两性交合的结果这一朦胧认识。

2、毓(育)、娩,当先民已经认识到人是从女性生殖器官中出生的直观认识,于是就有表示妇女分娩的“毓”字,从女,或从每,或从尸,在象征女性身体的下方着一倒子,表示妇女生产时婴儿头先出生;头下三小点,示意生产时羊水滴出。所以,毓字将妇女生产时的情景和部位形象地再现出来。娩,甲骨文像人双手分开产妇的双腿作接产之状,表明早在殷商时已有人工助产。

(三)关于哺育、抚养婴儿

1、女、母,女或母是生育行为的主体,所以也最早为先民所认识。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皆“知母不知父”。故上古氏族部落皆以女为姓,如姜、姬、嬉、姒、嬴等。原始人类不懂得女性怀孕乃是男女交合的结果,对女性怀孕觉得很神奇,于是作出了种种神话学的解释。如《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戎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洛,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商人的祖先契是其母简狄吃了燕子的卵所生。《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之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欣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这是说,周的始祖弃是其母姜原踩了野外巨人的脚印而怀孕生下的,故不知其父。又如《史记•秦本纪》记秦的祖先女修吞燕子卵而生大业,故不知其父。这正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

随着对人之所从来的深刻认识及社会的发展,男性的社会地位上升,女性便降为专门从事生育和侍从的地位。甲骨文、金文女字皆像双手敛于胸前作跪坐或侍立之形,便是这种社会地位变化的真实写照。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进而形成了对女性含有偏见的观念。《尚书•牧誓》:“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牝鸡,就是母鸡。母鸡不能报晓,一旦报晓,全家就要遭殃。以此喻指女性不能参与国政。

母,《说文》:“牧也,从女,象怀子之形。一曰象乳子之形。”牧是养的意思。由此可见母的社会职能主要是养儿育女,繁衍后代。法国马德莱纳遗址岩雕上刻着横卧的维纳斯,维纳斯的乳房显得特别大。那是旧石器时代稀有的人形雕像,其用意大概也在于突出女性的生育职能吧。如果说盘古开天辟地人类生成以后,生育是女性的自然职能的话,那么,当女性能生人这一极神秘的现象被深刻认识以后,生儿育女也就成为她们的社会职能。这就是汉字所透露出来的历史信息。

2、子、屰,女或母是生育行为的主体,子则是生育的对象,客体。甲骨文、金文像包在襁褓中的婴儿。屰字像头朝下的婴儿之形。《说文》:“屰,不顺也。”不顺,就是难产。

3、孱,金文上从尸,尸是侧卧的人形,代指人,下从三子。《说文》:“孱,迮也,一曰呻吟也,从子在尸下。”孱字表现一胎生三子或多子。产妇只能一个一个地生,所以孱有窄之义;生产时间长,产妇必加倍痛苦,因而又有呻吟义。三胎乃至四胎子,其体质必然不如一胎强健,因而孱字又有孱

弱、低劣等引申义。

4、孔、乳,金文,婴儿降临人世,母亲就要给他哺乳,这是人的生物属性。甲骨文乳字极其形象生动,俨然是一幅人类哺乳的生活画。金文孔字是从甲骨文乳字简化而来。乳的对象是子,作为哺乳主体母的形象只剩下象征母体隆起的乳房曲线与子头的一侧相连。子与曲线的这种位置关系相当重要,根据它可以获得对乳字意义的正确解读。

5、字、保,“字”表示在室内生育或哺育孩子。《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易•卜卦》:“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山海经•中山经》:“其实如兰,服之不字。”这几例的“字”,都是表示生育。文字的孳乳同人类的繁衍具有类似的特征,都是由少到多,于是就借用本来表示生育之义的“字”作为文字的“字”了。

甲骨文和金文保,像一个大人反手负子之形,形象非常逼真。它表明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人们是把孩子背在背上抚养的。据介绍,欧美人很少抱孩子。据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从孩提时起就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立和独立精神,勿使养成依赖思想。我们中国人的做法正同欧美人相反,从古到今中国人抚养孩子主要是抱在怀里或背在背上,一直到会走路以后还要父母抱着。这种抚育方式,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滋长了孩子的依赖思想和惰性,缺乏独立和自强精神。

二、先民的生育观念

在中国人头脑中,生育是人生大事,结婚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孟子就曾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时代,生育不仅是个人、家庭,甚至乃是国家的大事。先民的生育观念,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重男轻女。早在甲骨卜辞中就有许多关于商王占卜王妃能否怀孕,有无灾祸,生男还是生女之类的记载。卜辞中生男的叫嘉,生女的叫不嘉,说明早在殷商时代就已产生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因为在家天下的世袭制社会,只有男性才有王位继承权。

2、子孙不绝和多子多福。在周代青铜器铭文中有祈求:“其子子孙孙永宝用。”“孙孙子子万年用享祀。”表明新的生育观念已经产生。西周人的生育观念中不仅希望子孙绵延不绝,而且还希望多子多福,自己则万寿无疆。这些观念都是在政治上的世袭制和宗法分封制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后世封建帝王为什么要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一句话就是怕绝了种,江山无人继承。

3、同姓不通婚。《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说的是男女同姓通婚,其子孙不兴旺。而姓氏的区分,其根本目的也就在于别婚姻,明亲亲。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天王送子,后来演变为送子观音这一菩萨形象,又迎合了中国人生育观念的需要而降临东土。经过长期文化积淀所形成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要想改变人们的文化观念,首先应改变产生特定文化观念的特定社会条件;其次,应努力创造新观念得以植根的适宜的社会环境,强迫是行不通的。

第十八讲 汉字与古代民族观念

古代中国,是以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族或华夏为主体民族。而“中国”这一名称,本来是指中央之国的意思。《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史记•吴太伯世家》:“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西周何尊铭文:“唯王初迁宅于成周,……余其宅兹中国。”以上资料中所讲的中国,都是指黄河中游一带,约当今之河南中部和北部,即所谓“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相对于“中国”来说,周边的国家则称为四夷;生活在周边的民族,则被称为夷狄。华夏族无论在物质文化方面,还是在精神文化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对于周边四夷来说,总是处于文化输出的态势,因而对四夷常持歧视的态度。这种观念,在汉字中有直接而又明显的表现。

《说文》中保存了上古时期华夏民族专为周边四夷而造的民族字。分析这些民族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民族观念和民族关系。《说文》中所见之民族专用字有夏、夷、蛮、闽、僰、侥、羌、狄、貉貊等几个,现分析如下。

夏:《说文》:“中国之人也。从夊(suī)从页,从臼(jū)。臼,两手;夊,两足也。”依许慎所说,夏字像人叉开胳膊,伸开双腿,所占空间大,所以夏有大的意思。许慎说夏为“中国之人”,是指活动在中原河洛之间的人,因其地位于四方的中央,又是天子之所居,所以称为中国。夏,古代又称

华,或华夏连称。华是花字的本字,作为民族用字有美义,所谓“冕服采章曰华”。这是一种自我存在意识的表现。在遥远的古代有1800多国,所以古代常称“诸夏”或“诸华”。夏或华夏,因是“中国之人”。从古代以来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观念。由于华夏民族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周边的四夷对华夏高度的精神文明和丰富的物质文明也多向心归慕。于是,华夏民族在民族交融过程中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民族大家庭。

夷:《说文》:“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把东方之人叫夷,是夏、商、周三代时中国人的观念。《礼记•王制》篇:“东方曰夷。”之所以把东方之人叫作夷,古人有两种说法。《后汉书•东夷列传》:“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这是从夷人的性格特征,即民族学的角度来说的。东夷人“天性柔顺,易以道御”,大概是先秦时“中国人”的普遍的看法。《论语》:“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于海,有以也’。”唯东夷是人,所以夷字从大而构,当然夷也是人了。由此可以看出,在造夷字的时代,华夏先民确是把东夷作为人来看待的。夷字又从弓,大概因夷地多产弓弩矢石之类,且按时向“中国”进贡,所以夷字从大从弓而构。

先秦文献中有所谓九夷的说法。《竹书纪年》:“后芬发即位三年,九夷来御。”当时的九夷居住在黄河、淮河下游的古扬州、徐州、青州、兖州及辽东广大地域内,《后汉书•东夷列传》甚至把居住在朝鲜的人都算作是东夷人。夷的概念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外延逐渐扩大,把“中国人”之外的民族都称作夷。这种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观念,最终成为中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底蕴。

蛮、闽二字从虫(huǐ),《说文》:“虫,一名蝮也,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虫是蝮蛇,蛮、闽是蛇种,颇令人费解。笔者以为,作为民族专用字,蛮、闽从虫而构造,恐怕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大凡蛮、闽人所居住之地皆常年阴雨潮湿,瘴气弥漫,山林草莽之中多虫蛇鸟兽。因此,便把虫蛇鸟兽丛生而人烟稀少的地方叫蛮荒之地。

2、南方蛮荒之地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发比较晚的,蛮地之民被称为蛮民。蛮人的特征主要在于冥顽不化,不顺理。“蛮”有贬义,至今在人们口语中仍说“蛮不讲理”,这一语源很可能滥觞于遥远的古代蛮族。

3、据传三苗之先是九黎,而九黎是蚩尤的后裔。蚩尤是神化传说中的人物,因不遵黄帝之命而被戮。笔者认为,蚩尤其实并非人类。《说文》:“蚩,蚩虫也。”蚩虫,俗称放屁虫,穴居,有翅不飞。尤,《说文》:“异也。”所谓蚩尤,实乃毛虫之特异者,也即毛虫精。《龙鱼河图》:“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日下旧闻考》卷二:“画本以飞兽,有肉翅者谓之蚩尤。”说明蚩尤并不是人类,且生活于地下。《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使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日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是兵器的发明人。据说山东一带民间祭祀蚩尤,可能与蚩尤是东夷祖先的某些传说有关。

4、许慎说蛮、闽是蛇种,从蛮人的图腾和生活习俗似乎更能看出他们与蛇的密切关系。据学术界的调查研究,古蛮越人是以龙为其图腾的。龙和蛇本是一类,蛇是实体,龙则是在蛇的基础上虚构出来并赋予灵性的鳞虫之长。以龙为图腾,也即以蛇为图腾。至今民间仍把属蛇叫做属小龙,可证龙蛇本是一物。

5、蛮越人有被(pi)发文身的习俗。《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被发文身。”杜预注:“文身,刻画其身以为文也,必自残毁者,以避蛟龙之害。”蛮闽之人被发文身,把自己装扮成和鳞虫一样,这样就能避虫蛇之害了。

僰:《说文》:“犍为蛮夷,从人,棘声。”犍为,汉初属益州郡,春秋时有僰道相通。杨慎《南昭野史•云南》:“僰人,一名百夷,又名摆夷,性耐暑热。”僰字当“从人在棘下”,盖因西南暑热,蛮夷多居山腰荆棘丛生处,因而曰僰。

侥:《说文》,“南方有焦侥人,长三尺,短之极也。”关于焦侥人的文献记载,皆言其人身材矮小。根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记载,焦侥人是东汉安帝永初元年才内附的。焦侥人自称海西人,即大秦人。然而据他们的习俗来看,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尤其擅长魔术杂技之类并以此为谋生手段,过着不定居生活,这些都和近现代吉普赛人的特点完全相同,当是流浪在海西的吉普赛人的先民。

羌:《说文》:“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zhi),西方羌从羊,此六种也。羌字早在殷商甲骨文里就已出现。大概因为羌人与中原华夏人接触较早有关。甲骨文羌字上像羊,下像人,上下结构,主要在于突出人的头部像羊。笔者以为,之所以这样构造,可能与羌人的生活习俗有直接的关系。羌人基本上都居住在西北和西南部一带,那些地方大多属于高寒地带。因此羌人常年身穿羊皮衣,头戴羊皮帽。羌人所戴的羊皮帽的两只耳朵总是翘起来,很像羊的两只犄角。先民造字,一般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来描绘事物的外部形象,于是就造了个从羊从人的“羌”字。

狄:《说文》:“赤狄本犬种,狄之为言淫辟也。从犬,亦省声。”《礼记•明堂位》:“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赤狄是错居在中国的一种,狄在正北,貉在东北。狄人居北方,即今贝加尔湖地区的苦寒地带。狄人以畜牧为主,逐水草而迁徙。因此,有两样东西是他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那就是犬与火。养犬主要是用来防御野兽侵害牲畜,同时也有打猎和保护人的安全的作用。火主要用来御寒取暖,同时也是生活所必需。在游牧民的帐篷里,无论白天黑夜,总有一盆火。中原华夏人就有可能根据狄人的这些生活习俗而造了个从犬从火的“狄”字。

据法国历史学家格鲁塞说,蒙古人(北狄的后裔)曾以狼为图腾,并自言是狼的传人。匈奴、蒙古、突厥、高车(敕勒族的祖先),都自称是狼的传人,都以狼为图腾,他们都是古代狄人的后裔。这种神话传说和图腾也可能成为“狄”字的造字依据。狄字从犬,犬与狼本是同一类动物,故“狼”字也从犬而构造。

综观历史,中原华夏族对周边的四夷曾持有偏见和歧视,然而那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和反映。中原华夏族和四夷的关系正如《后汉书》所云:“虽时有乖畔,而使驿不绝,故国俗风土,可得略记。……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说明华夏族与四夷尽管经常处于冲突之中,然而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仍是主流,这正是中华民族形成、壮大的根本原因。我们研究古代文化是为了以古鉴今,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历史上所发生的一切文化现象,不能拘泥于历史不放。

第十九讲 汉字与古代法律

一、刑法的起源

关于刑法的起源,史有记载。《尚书•吕刑》:“王(周穆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法曰法。”这是说,在黄帝时期,东方九黎的首领蚩尤开始作乱,扩大到平民,无不寇虐贼害,轻义奸宄,内外作乱。苗民也不遵守政令,于是就用刑法来制服他们,制定了五种酷刑,称之为法。这五种刑法是:劓(yì),指割掉罪人的鼻子;刖(yuè),指砍掉罪人的脚;椓(zhuó),后来改叫宫刑,指割去罪人的生殖器;黥(qíng),后来改叫墨刑,指用刀在罪人脸上刺字,然后染上黑色,使罪人无脸见人;大辟,指杀头。关于五刑,古代有不同的说法。刑法就是这样产生的,最初叫法。《尚书•吕刑》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较成系统的一篇刑法专论,它体现了古代刑法思想、主张和内容,因此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古代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公平。这可以从一个“灋”(法)字得到证实。灋,《说文》卷十上:“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zhì)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这是说,法在古代是裁判是非曲直的。裁判是非曲直,应公平如水,不直者去之。如何来评判是非曲直呢?古代用一种叫廌的神兽来担任法官的角色。廌,《说文》曰:“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象形。”关于解廌帮助断狱的传说,在古代颇为流行。汉代杨孚《异物志》中说:“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zhà 咬住)不正者。”

值得注意的是,借用神兽来帮助部落酋长进行断狱的传说,包含了神判的母题,当起源于氏族社会的图腾(Totem)崇拜,它反映了先民敬天畏神的思想观念。神兽断狱的传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直至文明时代,并在文字中得到反映。所以,最古老的灋字为什么要从廌、从水、从去,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底蕴是相当丰富的。灋字见于西周早期的大盂鼎、大克鼎等青铜器铭文中,说明其由来已久。

二、刑法字和象刑字

在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不少的刑法字和象刑字。所谓象刑字,就是上文所引《尚书正读》:“盖刻画墨、劓(yi)、剕(fěi)、宫、大辟之刑于器物,使民知所惩戒。”就是把对罪人实施的刑罚用图的形式明白地标示出来,犹如现代的法律图解一样。据说象刑字是帝舜时的皋陶发明的。《尚书•益稷》:“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分析这些象刑字,可以了解到商周时期刑法的具体内容。首先我们应了解什么叫刑?

刑:《说文》:“刭也,从刀,幵声。”这是说,刑和刭都是指对罪人要用刀进行惩治。一说刑字本从井从刀(甲骨文、金文就是从井从刀)。《易》曰:“井,法也。”法,指按规矩办事。刑字为什么与井有关?据《春秋元命苞》说,在开始造井的时代,井口未设井栏。人们有时为汲水而发生争执,以致有人被推到井里。于是,官方就派人持刀守在井口,以维持秩序,对不守秩序的人则施之以刑。这就是刑罚的源起。

刖:绝也,从刀,月声。断掉罪人的足叫刖刑。

劓:刑鼻也。从刀,臬声。字或作臬刂。《易》曰:“天且臬刂。”就是割去罪人的鼻子。

罚:罪之小者,从刀从詈。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贼,是害的意思,没有用刀害人,只是持刀骂人,则也应受罚。

剭:从刀屋声。贵族于屋下受刑。以区别于平民戮之于市。

刘;杀也。劉(刘)字从卯金刀,卯是杀的意思。例如,甲骨卜辞有“卯三牛”或“卯三羊”等的记载,就是说要杀三头牛或三只羊举行祭祀。金和刀都是杀的刑具,所以“刘”字的本义是杀。刘字的本义是杀,因为要避讳,所以《说文》没有收这个常用字。

枭:倒首也。这本来是倒悬的本字,将人的头朝下,即枭首示众,后造“枭”字。

囹圄(líng yǔ),《说文》:“所以拘罪人,从幸从囗。”

鞫,古代审讯罪人叫鞫,《说文》所谓“穷理罪人也”。

髡(kūn),《说文》:“剃发也。”是古代剃去罪人头发的刑罚。

汉字中与古代刑法有关的字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还有许多象形字直接表示刑罚的意思。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古代刑法的基本原则,尤其是种类繁多而又残酷的刑罚有了大致的了解。古代有所谓刑不上大夫的规定,由此可见,这些刑罚主要是针对奴隶和广大劳动人民的。

第二十讲 汉字与古代医学

上古之世,先民的居住条件很差,人们患疾病也就成为自然。关于这一点,古代文献中有许多记述。《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墨子•辞过篇》:“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人作为宫室。”上古之民因穴居而野处,地下潮湿,故人易患疾病。后世之所谓圣人,为避免伤民,于是发明了宫室。在发明宫室之前,曾有一段时期从地下搬到树上居住。《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吕氏春秋•古乐篇》:“昔阴康氏(一作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è)而滞蓄,筋骨瑟缩不达(通),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这种生存条件和生活习惯,后世还时有沿袭。《始学篇》:“上古皆穴居,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居,古之遗俗也。”今生活在陕西、河南西部的居民,有的仍居住在窑洞里。那种窑洞,正如墨子所说,就陵阜高处,打个洞,人便可以居住了。

其次,先民的饮食条件差,也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韩非子•五蠹》篇:“上古之世……民食果蓏(luǒ)蜯蛤(bàng gé),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yuè)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在火没有发明之前,先民食用生的果实和动物的肉,怎能不生病。即使在火发明之后,由于生活条件太差,生病也是很自然的。所以,先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就势在必行。人生了病,就得想法治疗。于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渐渐发明并积累了一些医疗疾病的方式方法和经验,从而形成我国古代特有的医学知识。在文字发明以后,这些宝贵的医药知识便用文字元号记载流传下来。下面我们根据一些古文字符号,探讨一下古代丰富的医学知识。

药,《说文》:“治病草,从艹。”

疒:读nè。许慎《说文解字》:“疒,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甲骨文写作,像人有病倚卧在病床上之形,有的写法人身上还有汗。所以,从疒的字皆与疾病有关。例如,疾:病也,从疒矢声。甲骨文金文疾字从大从矢,乃像人中矢之形。可能疾字本来指人在战争中中箭而负伤,并不表示一般的生病。病:疾加也。就是病重的意思。人生了病,就要进行治疗。汉字中有不少治疗疾病的字。

疛,《说文》:“小腹病。”甲骨文写作,像一个人腆着肚子躺在床上,一只手作按摩之状。古人认为腹胀是由于郁气,所以用手按摩,使气消散。《吕氏春秋•尽数》:“精不流则气郁……处腹则为胀为疛。”今日小孩腹胀,大人便给小孩按摩,使气消散。当然,腹胀也可能是别的病因引起的,那就要用另外的方法治疗。

殷:甲骨文、金文殷字像人腆着大肚子,腹下一只手拿着带刺的尖刀指向鼓起的腹部,可能是在给病人放血,因此殷字有红色之义。放血疗法,常用于病人连日发高烧不退热,土办法就是给病人放血。近年来,在殷墟遗址出土文物中,有像小矢头一样的锋利器物,可能就是当时治病用的器具。在12~17世纪的阿拉伯国家,也曾使用放血疗法。据说在西班牙的一些理发店门口,常挂着一块写有 “ Algebrista y sangrador”的招牌,意为接骨兼放血医生。这是理发师的兼职。在我国,直到20世纪中期,在一些比较落后的乡村依然这样治病。有时,病人因流血过多而伤命。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砭:读(biàn)。《说文》:“以石刺病也,从石乏声。”用尖石刺激病人的穴位,这就是最早的针刺疗法,可能从石器时代就有针刺疗法了。不过,由于当时生产力底下,那时还没有银针,只好用尖的石针。商代一些遗址出土两头尖或无孔的骨针,他们很可能就是砭的进一步发展。《一切经音义》:“攻病曰药石,古人以石为针,今人以铁,皆谓疗病者也。”《韩非子•喻老篇》记载说:“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扁鹊所说的针石,就是砭,也即石针,说明我国针灸技术是有悠久历史的。

久:针灸技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说文》:“久,从后灸之也,象人两胫后有距也。”甲骨文中已有久字,像一个人侧卧着,下有火柱灼之之形,也即灸字的初文。可见,灸和砭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但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都是通过刺激人体某部分的穴位来调节或恢复人体的免疫功能的治疗方法。针灸疗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治疗方法,是对世界医学的宝贵贡献。

医:《说文》:“治病工也。一曰殹,病声,酒所以治病也。《周礼》有医酒。古者巫彭初作医。”这是说,医是专门给人治病的人,等于今天的医生。古时候巫彭开始给人治病。繁体医字从殹,是病人的呻吟声。古代医生治病用酒,所以字又从酉。酉是酒字的初文,大概我国很早就使用药酒给病人治病了。医字的异体作医,下从巫,说明古代的医是由巫承担的。文化史研究表明,巫是医的源头。上古时期科学文化比较落后,人们既无法战胜自然灾害,也无法解释包括天灾在内的各种自然现象,只能把各种自然现象归咎于神灵的意志。于是,为了解除病痛和灾害,只有乞求神灵的保佑。这样,就有了巫祝一类的文化现象产生,也就有了巫这种神职人员。巫采用符咒、占卜和祝祷等巫术来为人们驱灾求福。什幺叫巫术?就是幻想通过唤醒附着于某一具体物体或个人身上的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从而对这些物体或个人施加影响与控制的行为,就是巫术。巫术在于实用。有时,巫也兼用一些中草药来给人治病。所以,上古时期巫术和医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不过,要想当一个巫医也还是不容易的。《论语•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朱熹集注曰:“巫所以交鬼神,医所以寄死生。”这是说,作巫医首先要有恒心,否则不能为之。巫主要是和鬼神打交道的,医则是治病救人的,两者的职责有所不同。但在上古时期,巫往往兼有医的职能。大约到春秋时期,巫和医的职能开始分工,开始有了扁鹊那种专门的神医了。

由于我国古代医学发达,所以,古代的医书也比较的多。1973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古代医书。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三十六卷,分《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三卷,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医药专书。此外,东汉时期还有《难经》和神医华佗的《中藏经》三卷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结晶和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

第二十一讲 关于“亚”字符号的文化解析

“亚”字符号,早在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中就已出现。我们在第一讲中业已言及,汉字绝大部分是由象形图画逐渐演变而来的。那么,这个“亚”字符号,它是取象于何物而创造出来的呢?它的原始象征意义又是什么?对此,从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在进行探讨。概括前之学人对亚字符号的解释,至少有十几种不同的说法。其大略为:

1、象人局背之形。这是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一书中的说法。许慎是根据小篆的形体而作的解释,因此,他的说解与上列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显然是不符的。甲、金文“亚”字的形体根本不象驼背老人之形。所以,许慎没有揭示出“亚”字符号的原初意义。

2、像庙室之形。此说始于宋代的薛尚功,近人徐桐柏、高田忠周、张凤等多从之。徐桐柏说:“(亚)象庙室墙垣四周形”;高田忠周说:“亚字象大室四隅有夹室之区画也”;张凤说:“亚形象庙屋之平面基地形。”庙屋为什么要作亚形?他们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3、为二弓辅戾之象,实乃弗字,也即黻字。这是清代阮元的说法。显然也与甲、金文亚字不合。

4、“初象卒伍成行之形。在田则象尖斜欹侧不成方的区田,象区田一方阙其四角也。”这是丁山的解释。丁山的解释有很大的随意性,既象士兵行伍之形,又说像区田一方而缺其四角。究竟象什么之形呢?不过,丁山指出了“亚”字的基本特征:即方形而缺其四角。于省吾也说“亚”字象隅角之形。

5、陈梦家说:“(亚)是一种称号的图像化。”在甲骨金文中,“亚”字常用作为职官的称谓,所以陈才如是说。但称谓本是很抽象的,无形可像。所以,称号只是亚字的运用,不是亚字的初义。

6、象火塘之形,象征祖先之神所凭依。这是朱芳圃的解说。火塘为什么要作亚形?祖先之神灵为何要依托于亚形的火塘?其中有什么特定的文化含义?火塘作成圆形或方形的不是更容易吗?此说显然带有神秘的色彩,且更无从验证。

7、顾实说:“亚,押古通,如署名签押。”郭沫若也有此说法。

此外,还有人认为亚字是“恶”字之本字(段玉裁),是“家”字之初文(马叙伦),是“垩”字的初文(张凤),等等。

笔者以为,以上诸家关于“亚”字符号的若干阐释,都没有能真正揭示出亚字符号的原始象征意义。先民造字,必有所取象,正如许慎所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也。笔者曾根据甲骨文、金文资料以及许慎的有关解释,系统地考察过一二三亖XΛ十八九丨这10个原始数目字,发现它们的创造皆与先民对空间方位的认识有直接的关系。就是说,这10个原始数目字都是宇宙结构——空间方位的符号化。而亚字符号,则是先民模拟大地八方位之形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宇宙——文字符号。亚字的四面长边,象征大地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四个缺角,则象征大地的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角方位。因此,亚字实际象征了大地的四面八方。]何以知之?在汉语中,有不少词语就是用数的概念来表示方位的。如四方、四面、四极、四表、四海和八方、八面、八表、八极、八达、八卦,还有五方、六合等,这些由数-方位结合而成的语词,表明数概念与空间方位概念的密切关系。

我华夏先民早就形成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吕氏春秋•圜道》曰:“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古之圣王是如何效法天圆地方这种宇宙结构模式而统治下民的呢?桓潭《新论•正经》有一段生动而又精辟的描述。其文曰:“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命曰明堂。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八窗法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岛,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风。为四面堂,各从其色,以仿四方。王者作圆池如璧形,实水其中,以环壅之,故曰辟雍。言其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转王道,周而复始。”根据古人的描述和图标,明堂的总体建筑,四方的角都是缺的。就其建筑平面图来看,正好像甲骨文、金文亚字形。这寓意着殷商及西周的古天子,在这象征天地的中心,祭祀天帝祖先神灵,颁布政令,施行王道教化。这种以人,也即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华夏先民的思想,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的记载。

非惟如此,考古发掘所知,商代天子的墓穴也是呈亚字形的。可知殷商王陵和贵族墓在地面上建有供祭祀用的建筑。

战国以前的丧葬制度是墓而不坟。就是说,人死以后,棺廓埋在地下的墓穴中,而地面以上并不堆多大的坟。战国以后,君王的陵墓在地面以上才堆成上圆而下方的坟墓。无论是享堂,还是坟墓,都是上圆而下方,一如明堂之结构,这正是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和自我中心思想的体现。这表明,在古代统治者的观念中,他们不仅活着时是居于天下的中心,向天下的臣民发号施令。他们死后,依然处于天下的中心,继续他们的统治,自我中心观念是很突显的。这就是古代帝王陵寝制度的文化价值取向。

此外,中国人传统居住的四合院,从商代开始也是四面建房,空其四角,中间为天井,呈古亚字之形。陈梦家指出:“由卜辞宫室的名称及其作用,可见殷代有宗庙有寝室,它们全都是四合院似的。所以,东西南北都有房屋。”所以,确切地讲,不是亚字像宗庙宫室之形,而是古代宗庙明堂乃至后来的四合院,是按宇宙结构——亚字形建筑的。而亚字,乃是先民朴素宇宙观——空间平面八方位观念的符号化。

第二十二讲 汉字与女性女权思想

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但没有阶级性。一种文字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所创造,也为民族全体成员所拥有。这是语言学的一般理念。然而,汉字却有其特殊性的地方。这种特殊性,在于汉字构造本身的特殊性。因为汉字是表现思想和语言的,而思想和语言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形成的认识和态度,这也就是汉字的所谓意义。汉字通过自身的特殊构造来表现这种种思想和观念。我们则通过分析汉字的构造,得以了解古人在创造汉字时的这些思

想和观念。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收9353个篆字,其中女部字有237个,重文(异体)13个,约占全书的百分之2.5。其中作为姓氏用的11个,描写女性容貌体态的有45个,作为女子用字的有17个,与女性有关的字如婚姻称谓之类的字约有58个,描写女性性格特征的约有100个,其中描写女性性格坏的方面的约有70个。透过这些女部字,我们可以看到上古时期先民们对女性的认识和社会文化观念。当然,这些字中有相当部分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

一、真善美方面

在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上,美好的东西往往用与女性有关的字来表示。就拿“好”字来说吧,《说文》:“好,美也。从女子。”《方言》:“凡美色或谓之好。”在上古汉语中,“美色”一般指女子长得貌美,叫做好。古代有把女性比作玉的。《诗•召南•野有死麕》:“白茅纯束,有女如玉。”美好的事物是人们普遍向往、追求的,古今无不如此。《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正是人性爱美的表现。

1、女性的容貌体态肤色。《说文》中用来表示女子容貌体态肤色好的字,大约有20个左右。例如,姝,好也。《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姝,美丽的样子。媛,美女也,人所援也。《诗》:“邦之媛兮。” 娇,姿也。妩媚,体态美也。婵娟,体态美好的样子。妍,美也。婆娑,舞也,也指体态美。

表示女性温文尔雅、善良的性格特征。《说文》中表现女性好的性格特征方面的字,大约有17个。娴,雅也。如,从随也。嫔,服也。委,尾随也。娓,顺也。娱,乐也。但女部字中更多的是反映女性性格不好的。

二、心胸性格方面

当然,女性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以及在性格方面都有其自身不足的地方。这些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这一人群的看法,从而形成了先民对女性的一些偏见。这些不仅在古代文献里有所反映,而且在汉字里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性格特征方面。嫉妒,妒,妇妒夫也。嬖,便嬖,爱也。佞,巧调高材也。妄,乱也。妨,害也。嫌,不平于心也;一曰疑也。嫖,轻也。婪,贪也。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懒字原从女旁。淫,私逸也。淫字原从女旁,指女性性生活过度放纵,后改用淫字。淫,本指雨水过度的意思。奸,私也。奸,本从三女,专指女性淫乱、私通、邪恶、狡诈等不良品行和行为。而奸字本读gàn,意为犯淫也,也指女性的不良行为。

早在商周之际,先民就已形成了对女性的某种歧视观念。《尚书•牧誓》中周武王对伐殷的军队宣誓说:“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牝鸡,指母鸡。这是说,母鸡没有在早晨啼叫的,如果母鸡在早晨啼叫,那么家里就要遭灾。周武王用母鸡之晨喻比女人不能管理国家乃至家庭的大事。当然,周武王是汲取殷商亡国的教训而有所指的。在周武王看来,殷纣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商纣宠信女人妲姬所造成的后果。孔子也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的话。

2、与女性有关的禁忌。因为女性有许多自身不足的地方,所以,在先民的观念中,就形成了与女性有关的禁忌字。“禁忌”一词的意义,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说:“Taboo”它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崇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则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禁忌即指某种含有被限制或禁止而不可触摸等性质的东西之存在。在华夏先民的观念中,与女性有关的某些东西被认为是不洁的,是不能接近甚至触摸的。《说文》:姅(bàn),妇人污也。《汉律》曰:“见姅不得侍祠。”这种禁忌由来已久。《礼记•内则》说在妇女生产时,丈夫不能入产房。这种礼的规定,实质上是远古时代有关禁忌在文明时代的演变,并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禁忌”是从文化观念和心理上加以禁止。因此,禁忌乃产生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畏惧或恐惧。这种畏惧或恐惧又产生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愚昧。因此,要克服对自然现象的畏惧或恐惧,只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自然,同时也要了解人类自身。

古代兵书中有 “戎事不迩女器”的规定。迩,近也。这既是一条规定,其实也是一种禁忌。在先民的观念中,把女性生殖器看作是一种不洁净的东西。

古人对女性性生殖器的性功能没有科学的认识,觉得是一种怪物样的东西,是不能过于接近的。《左传•昭公元年》:“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现代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女性的性欲实际上比男性要强烈得多。但是由于女性有一种害羞心理,所以,常常将这种性欲埋藏在心里而不表现出来。淫字本从女,前引《左传》中的一段话,足以反映出女性的这种性欲特征。

女器是人类身体的器官之一,先民为它专门造一个字,这就是“也”字。《说文》:“也,女阴也。从乁,象形。”许慎说小篆的也字像女阴之形。对女

性生殖器的关注,在人类有意识之际恐怕就已开始了。例如,在青海省乐都县柳弯出土的属于新石器时期马厂文化类型的彩陶壶上,就有表现女性生殖器的浮雕。文化学研究认为,这是人类生殖崇拜的表现。其实恐怕是先民对人类生殖现象感到神秘的一种直觉的反映。因为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籍中才有关于人类生殖的较为接近科学的论述。《礼记•昏义》:“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女性往往又是弱小的象征,因此常常遭到强暴欺凌。在古人的观念中,也有保护女性的一种崇高责任。体现这种美好责任的就是“毋”字。《说文》:“毋,止之也,从女,有奸之者。”意思是说,如果有对女性行奸之行为者,当禁止之,令勿奸。所以“毋”字用作为否定副词有禁止义。这显然是尊重女权,保护女性的思想在汉字中的反映。

三、汉字中女性的社会地位

女性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两极性质的变化。从上古时期许多部族知母不知父,姓氏从女这一点来看,当时的女性是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的。既是氏族的核心,也可以说是社会的核心。

姓,《说文》:“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人是女性所生。所谓“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说明上古时期先民还不懂得人之生人的科学道理,只是凭直觉觉得人是女性所生。所以对女性为何能生出人来,作了种种荒诞不经的解释。《史记》:“太昊庖牺之母,居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而生太昊;少昊字青阳,母曰女节,有大星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而生少昊;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龙;帝喾姬姓也,其母不觉,生而神异;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女曰姜嫄……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欣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曰弃。”又见“汉字与古代生育文化”一讲。由于人们皆知母而不知父,这样就必然形成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结构,这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为了区别氏族部落,于是就以母系氏族为核心。到了文字产生的文明时期,就造出了从女的姓字。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是女性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其他从女之字如,嫁,《说文》:“女适人也,从女家声。”出嫁的对象是女性,说明这种观念应该是以男性为中心才有的。

娶,“娶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可见,娶的对象也是女性。

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昏,从女从昏。”表示婚配之婚,最早用昏字。在上古时期,人类在形成同姓不通婚的禁忌时,曾有过于黄昏之时抢婚的习俗。这是世界许多民族都曾经历过的历程。到了文明时代,抢婚习俗渐渐被改为婚聘制度。但男女结婚的时间一般仍安排在黄昏时,且把成年男女的结合叫婚配,这些是上古文化习俗的遗存。

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因,是依靠的意思。女之所因,即女之所依托,表明女性处于从属于男性的地位。

妻:“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职也。”虽然说妇与夫处于等齐的地位,但妻的职责却是操持家务活。

女:“妇人也。象形。”甲骨文、金文女字就象敛衽侍立的女性之形。这正是女性(妻子)的职事。可见妻在家庭中的地位。

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大戴礼记•本命篇》:“妇人,伏于人也。”《释名•释亲属》:“妇,服也,服于家事也。”《礼记•曲礼》:“妇,服也,言其进行以服事君子也。”无论是字形,还是文献中的有关记载,都说明妇、妻的职责主要是操持家务和服从于丈夫的。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牧是养的意思。所以,养儿育女,就是女性最基本的家庭职能和社会职能。

而奴和妾二字,则足以表明女性的社会地位。奴字从女从又,是以手抓女性之意。甲骨文奴字从人从女,表示女人。奴本是罪人。在原始时代,部落之间常常发生战争。胜利者常把男性俘虏杀死或充当牺牲品,用来祭祀部落的祖先。把俘虏来的女性分配给胜利者一方有功的男子当奴隶。这种“奴”既充当胜利者家庭仆人,同时也充当性伴者。这种女奴就是后来的所谓妾。所以,女性奴又自称为奴婢,意指身份比女主人卑下。在奴隶制时代和封建社会里,一夫多妻制也足以说明女性是处于附属于男性的地位。

妾字从女从辛,辛是尖刀状的刑具。这是在女奴的脸上刺记号用的。后来这种女奴由一般的仆人由于具有性伴的作用而演变为妾。《广雅•释亲》曰:“妾,接也。”所谓接者,接于其君也。就是说,妾起着接续正妻以侍奉丈夫的功能。

当然,在先民的观念中,女性也有其伟大的一面。这种观念在汉字中也有所表现。例如“娲”字。娲,《说文》:“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呙声。”在先秦两汉时期,传说女娲和伏羲是以龙为图腾的华夏民族的两个始祖。伏羲和女娲原是兄妹,结婚后传下了人类。又传说女娲用黄泥捏造了人。

伏羲始画八卦,而女娲则炼石补天,断螯足支撑天之四极,因此女娲是英雄女性的代表。在汉代有不少画像石就是以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两性交合为主题的。女性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女性有美丽的容貌体态,有勤劳善良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在于女性是人之母,她无私地奉献着伟大的母爱。

第二十三讲 汉字与古代测字术

测字,隋代称为“破字”,宋代谓“相字”,又叫“拆字。古代测字术被用来占卜人事的未来祸福吉凶。测字术由拆字的人任意写出或说出一个字,术士经过拆合或加减字形笔画,或打乱字形,参互他字,来解释占卜者未来吉凶祸福。《隋书•经籍志》有《破字要诀》一卷记述测字术。这是汉字研究的歧途。

测字术由来已久。《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夫文,止戈为武’。”《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这就是 “乏”字。

韩非《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这是分析“厶”和“公”两个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到秦汉之际,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人根据变化了的字形去解释,那必然是错误百出。甚至有人还根据汉字去断案,那更是荒唐可笑。“苛人受钱”,本是法律条文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责人不法,而受人之钱。苛是“呵”字的通假字,斥责。但“苛”字由艹和可两部分组成,艹误作止,可误作句(读勾)。廷尉就根据讹变了的字形来解释“苛人受钱”是“止句也”,意思是止人(要胁人)而句(钩)取人之钱财。

测字术可能是受两汉时期谶纬术的影响而产生的。谶纬术本来是统治者玩的政治把戏,在西汉末王莽篡位和东汉末曹魏篡汉的事件中暴露得淋漓尽致。作为谶纬术之一的测字,在这些事件中起了重要作用。《易运期谶》:“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日居下。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言午是许字,两日并光是昌字。这是说汉朝当以许亡,魏当以许昌为都城,代汉而兴。又说:“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这也是说魏当代汉而王。测字的性质也就不言而喻了。相传汉高祖始为亭长时,梦逐一羊,拔角尾皆落。占曰:“羊无角尾,王字也。”后果为汉王。这也是用测字术为自己欲当皇帝而造的舆论。

测字往往又与占梦联系在一起。《后汉书》:“蔡茂初在广汉,梦坐太极殿,上有三禾穗,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以问郭贺,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宫府之象也。极(栋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其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秩也。’旬月而茂征焉,乃辟(征)贺为掾。”这则故事说得多么神奇有趣。其实,郭贺也是运用测字术趋炎附势,为自己将来升迁作伏笔。后来蔡茂升迁,郭贺也因此得到提拔。

测字术流传到唐宋时,极为盛行。大约形成于隋末唐初的《推背图》,就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书。书中,测字术得到充分地运用与发挥。

《推背图》是用六十幅奇形怪状的画面,配以晦涩难懂的诗文预测未来的书。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和士人以及政界人物中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被人们称为一本神秘的书。其之所以神秘,一是由于它的作者利用了中国文化和文字的某些特点,采用隐晦含蓄、拐弯抹角和故弄玄虚的手法,使书的内容难以为常人所理解,这无形中增添了它的神秘性,因此有人称它为“天书”;二是由于该书印数很少,一般人难以见到,即使友人有此书,也不轻易外传。这样一来,《推背图》就越传越神,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什么绝密天机,是中国大预言家的先知先觉。就其内容而言,应该说它和两汉时的图谶是同一性质的东西,都是为统治阶级夺取政权造舆论的工具。

《推背图》的作者和名称,据传是隋末唐初的星命学家李淳风和袁天罡,因为书的开头有几幅图和诗文是为李唐王朝的建立而造舆论的。李淳风,岐州雍人,通天文、历算、阴阳之学,唐高宗时官至太史令。新、旧《唐书》均有传。

开头第一幅图,第一象,甲子,干为天。诗曰:“自从盘古分希夷,虎头龙争事可悲,万代兴亡谁能记?始从唐后定兴衰。”这分明是为李唐王朝的建立歌功颂德。

第二幅图,乙丑,天凤图。按《乾坤预知歌》中“十八鲤鱼跳出来”画了十八条鲤鱼,诗曰:“江中鲤鱼三六子,重重源流泉渊起。子子孙孙二九人,三百年中少一纪。”“十八鲤鱼跳出来”,即“离渊”,谐唐高祖李渊。“江中鲤鱼三六子”,三六子是“李”字;“重重源流泉渊起”,暗指“渊”字;“子子孙孙二九人”,指有子孙十八人(18代)将继承君位(李唐王朝即帝位者共有20人,除李渊本人和武则天而外,子孙正是十八人);“三百年中少一纪”,唐朝从公元618年到907年,共289年,正是三百年中少一纪12年(取其约数)。可见《推背图》是为李唐王朝的建立所做的舆论宣传。

《推背图》的命名,传说隋末著名的星命学家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个人非常要好,经常在一起切磋天文地理和太极八卦,推算天、地、人之种种事物,进而预测国家和人世的未来。据说有一天李淳风正在聚精会神地画图,而袁天罡早已站在他的背后。当李淳风画完第六十幅图时,袁天罡从背后推了他一下,说:“别推了。”又吟了一首诗:“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吟后两人对笑起来就下棋去了。后来李淳风把这些合起来并命名为“推背图”。这六十幅之数,当取意于六十甲子。因为六十甲子为一循环,寓意人世间的事也是60年一循环。后来,每逢改朝换代,《推背图》就被用作那些人夺取政权的依据。《推背图》中与测字有关的内容很多。

第四象,丁卯,天地否。画面是:一人一手举火把,一手持金钟,前有一犬大张着口。诗曰:“拟将社稷乱分离,怎奈天公十八枝。赖得扶臣犬边火,方能扶正旧唐基。”犬边火是狄字,中间一人,即仁字。第一句诗指武则天在唐高宗死后想篡权;第二句说大唐的气数尚未尽,理应传至十八代子孙(十八枝);第三句是说幸而扶臣狄仁杰劝武则天传位于李显;末一句则说在狄仁杰的辅佐下才又恢复李唐旧基业。

第五象,戊辰,风地观。画面是:山上有一鹿负鞍,下有一女卧地死。谶曰:“春色正依依,荣华只两枝。又逢木易坏,惊起太原尘。”诗曰:“渔阳击鼓过潼关,此曰君王幸剑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丧金环。”这是指安禄山渔阳造反,唐明皇幸西蜀(剑门山),(木易)杨贵妃(玉环)死于马嵬(wěi)坡之事(鹿负鞍,即马负鞍)。

又如,“八只牛来力量大,日月并行照天下。”八只牛合起来是“朱”字,日月并行是“明”字,喻指朱家(元璋)要建立大明王朝。

《推背图》大多数的图、谶及诗都晦涩难懂。传世《推背图》有清初才子金圣叹的批注。不过,金圣叹有些批注很含蓄委婉,不好理解,大概有些话不便于直接说出。

到宋代,测字术已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它既可以为一些人夺取政权造舆论,也可以在心理上起到摧毁一些人的作用。《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载宋高宗逃到临安(今杭州),一日无事,便扮做客商模样与秦桧到临安城内闲逛。不一会来到龙吟庵门前,见围着许多人,原来是个拆字先生,正在那里替人家测字。高宗皇帝看了一会,觉得有文有理,就上前说:“先生也给我拆个字。”那个拆字先生叫谢石,就说:“请写一个字来。”于是高宗随手写个“春”字。谢石拿过一看,称赞道:“好个‘春’字!常言说得好‘春为一岁首’。足下决非常人。况万物皆春,包藏四时八节。请问尊官所问何事?”高宗说:“终身好否?”谢石说:“好,好,好!大富大贵,总不可言。但有一言:‘秦’头太重,压‘日’无光,若有姓秦的人,切不可相与他,恐害在他手内!牢记,牢记!”高宗伸手摸出一块银子给谢石。又对秦桧说:“贤卿也试拆一字。”秦桧无奈,随手写了一个“幽”字,谢石说:“这位尊官所问何事?”秦桧说:“也是终身。”谢石说:“‘幽’字虽有泰山之安,但中间两个‘丝’字缠住,只叫做‘双龙锁骨,尸体无存。’目下虽好,恐后来年老齿坏,遇硬则衰,须要早寻退步方好。”秦桧说:“领教了。”也给了些银子,随高宗而去。当时有人认得刚才的秦桧,对那测字先生说:“你这先生字虽断得好,只是拆出祸来了!方才那头一个正是当今天子,第二个便是秦丞相。你讲了这些言语,怎得就饶了你。”那测字先生心想不好,赶紧弃了招牌,急忙逃走了。秦桧回到府中,急忙派家丁去捉拿那拆字先生。结果人已先逃走,一连找了三四日,也不见踪影,只好作罢。

《三国演义》第九回中记载着这么一则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是“董”字,“十日卜”是“卓”字,全句用拆字这种方式巧妙地表达了董卓将死这个意思。

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且介亭杂记》,就是截取“租界”二字。且,取租字的右半个;介,取界字的下边,合成一篇杂文集的名称。这种拆分汉字,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盲目信从测字而弄出笑话来的故事也不少。《民间文学》曾载某处有个王灵仙摆了个拆字摊。一天,本村一个村妇因丈夫久出未归,就抱着孩子来测字,问丈夫何时归来。当村妇说明来意还未及拿字,王灵仙就说:“你回去,你丈夫今天就回来。”该村妇听了很高兴,连忙准备一些酒菜,等候丈夫回来。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丈夫的踪影。于是村妇就跑来找王灵仙问个究竟。王灵仙说:“你丈夫已经到家了,他要休掉你,你赶紧回家吧。”村妇一听赶忙回家。一到家,丈夫果然回来了,气呼呼的。村妇觉得很奇怪。只听丈夫责问道:“我外出不在家,你做这么多的酒菜是等哪个汉子的?”村妇连忙解释,可丈夫不相信,就跑来找王灵仙问个究竟。王灵仙说:“有这回事。你赶紧回家去吧,你妻子在家上吊了。”村妇的丈夫赶紧往家跑,幸好跑得快,到家一看,妻子果然上吊了。幸亏救得及时,还没断气。等妻子苏醒过来以后,俩口子讴着气,一起跑来责问王灵仙。王灵仙说:“你媳妇头一趟跑来测

字时,怀里抱着孩子,一边走一边亲着孩子的嘴,一个大口,一个小口,不就是‘回’字吗?第二次来的时候她站在木桩旁,依着木桩,那不是‘休’字吗?第三趟你当家的来时,口大张着,一边跑一边用毛巾擦着汗,口字加个巾字不是‘吊’字吗?一席话说得俩口子哭笑不得,只得回家过团圆日子去了。当然这则故事仅是个笑话,说明测字术缺乏科学性。同一个字,由于占问的内容不同,可以做几种不同的解释,足以说明它的不科学。例如同样一个凫字,1、一人向测字先生询问婚姻大事。测者曰:“易成,当是再醮。”醮,读jiào,妇女再嫁。那个人点头问道:“道理何在?”测者曰:“倒凤颠鸾,婚姻极美,岂非易象?字之上,鸟也;下如鸟巢。今鸟已不在窠中,则是换巢鸾凤之象也,岂非再醮之妇乎?”

2、一人问“守旧与更新哪个好?”测者答曰:“字乃败翎鹦鹉之象,又象褪毛鸾凤。守旧不宜,决无兴旺之日。此时春光明媚,花卉向荣,细推数中,乃天机到处鸟能言之兆。若更改生涯,自然十分得意。”

3、一人问生意如何?测者答曰:“凫凫鸟乘风,可以翱翔得意,然无尽日飞腾之理,恐不得久。”那人笑曰:“神数!我所卖者,要货也,大抵半月已耳。”另一人就此字也问生意和月建。测者答曰:“岛屿风轻鸟飞倦,此数不利,当慎之。”

4、一人问官司结局。测者答曰:“大不利。”问其原由,答曰:“枭神头,白虎脚,勾陈身,螣蛇尾,四凶齐犯。若到官,夹打俱有。一倒便见矣。”因将“凫”字倒置茶几之上,令彼人自观,时旁观者皆叹服。

运用拆字可以委婉地表达人民的某种意见。如清代汉阳知府梁鼎芬是个著名的大贪官,搜括民脂民膏,弄得民心沸腾。有人作了一幅拆字对联送给他:“一目不明,开口便是两片;草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上联隐一个“鼎”字,下联隐一个“芬”字,以此表达老百姓对贪官的愤恨,讽刺意味极浓。

测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有较大影响。专门整理研究测字术的书籍,北宋邵雍有《五行六神员诀》。流传下来专讲测字术的书有清初程省的《测字秘牒》和周亮工的《字触》等。清代赵翼《陔余丛考•测字》对测字也有详细的考证。

第二十四讲 汉字与古代避讳制度

文字本来是人民群众发明创造的,它是描摹事物、表达思想和记录语言的符号。因此,本应属于全民族所有成员。但是,在中国这一有着悠久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为了显示权威和尊严,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出现了由于某些字是最高统治者名字使用过的,于是就不准平民百姓再使用的极不公平的专制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避讳制度。

所谓“讳”,旧时代称死去了的帝王、圣人或祖宗尊长的名。讳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犯讳就是一种亵渎和犯上的行为。因而凡是帝王、圣人或祖宗尊长名中使用过的字,后代和其它人就不能再使用,在交际中也不能直言其名,而要改变说法。

避讳,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与迷信有直接的关系。弗洛伊德曾从巫术的角度论述说:“在原始氏族的观念里,人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以当一个人获知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灵魂的名字时,他同时也将得到它的一部分力量。”*1+弗雷泽也曾说过:“如果敌人知道了自己名字就会运用巫术加害自己。”“许多未开化的民族把自己的名字看作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金枝》)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小说里,记述了长妈妈给鲁迅讲美女蛇的传说。最后长妈妈还叮咛说:“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演义小说中有不少“吐语捉将,道名拏人”的法术描写,正是那种巫术文化的衍生。到了文明时代,就演变为对权威及祖宗神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种伦理观念。

通过改换文字的方式来达到避讳的目的,是中国所特有的,它取决于避讳的本质属性和中国文字的特点而决定的。避讳肇端于周代,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直至民国前夕,流传近三千年之久。这种用改换文字的方式来达到避讳的目的,由于要避讳,所以,每每要把此前文献中的帝王名、祖先名或其它物名的用字加以改换。其结果,给文献的正常流布造成许多混乱,流弊极大。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复旦大学胡奇光教授曾深刻地指出:“文字迷信一旦与皇权崇拜相结合,那就变成一股又吓人又惑人的封建势力:皇权崇拜赋予文字迷信一尊严性,文字迷信又增添皇权崇拜的神秘性。这两者的结合点正在以皇帝名号为中心的一切事物的禁忌上。龙的喉下有逆鳞,谁一触犯,谁就立即被扑杀。皇帝名号之类亦与此相仿,谁一犯禁,谁就遭到文字之祸。文字迷信与皇权崇拜成了古代文化思想的一种共生

现象,那根子扎在封建宗法的农业社会里。”

弗洛伊德曾分析过原始民族中禁忌的情形说:“禁忌的来源是归因于附着在人或鬼身上的一种特殊神秘力量(玛那),他们能够利用无生命的物质作媒介而加以传递。”“触犯禁忌所产生的结果,一方面要看附于成为禁忌人或物其神秘力量的大小,另一方面要看触犯者所具有的反玛那力量的大小来决定。例如,国王和领袖们具有较大的权力,也因此使直接称呼他们名称的行为成为一种冒犯,而称呼者的下场,无疑的,将是死亡。”*3+古代中国一直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国家,所以,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与伦比的力量,臣民谁又敢冒犯呢?

下面以陈垣《史讳举例》为资料来源,分析研究我国古代避讳的主要方式。陈垣《史讳举例序》说:“碍于封建礼法,付诸文字的避讳字,除不直言或空其字者外,多在具体用字上设法做文章。有的代以‘空围’,有的径以‘讳’字代之。有的改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替代。有的是以同义或近义字替代。有的采用拆字法,将一合体字拆作两字以示避讳。此外还有缺笔避讳法,即空缺避讳字的某一笔画以示避讳。”

先秦文献里有一个“朕”字,《尔雅•释诂》郭璞注:“今人亦自呼为身。”就是说,一般人称自我叫“朕”。但是,到了秦始皇当了皇帝以后,这个“朕”就不是一般人能自称的了。《史记•秦始皇本纪》:“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因此历代帝王都自称为“朕”。

又如,劉字从卯金刀,本义是杀、灭。因为西汉和东汉皇帝都姓刘,为了避讳,所以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就没有收录这个刘字。

一、避讳常用的方法

避讳常用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同音替代几种。

1、改字,是从秦朝开始的一种避讳方法。战国之时月表有“端月”,司马贞《史记索引》曰:“秦讳正,谓之端。”因为秦王名“政”,政和正同音,所以正月就改为端月。“端”也有正的意思。琅邪台刻石有“端平法度”,“端直敦忠”等语,都是用“端”字代“正”字。这是用同义词替代的办法避讳。秦时避讳的规定还不太严格。也有不避讳的情况。

到汉代,承袭秦制,也用避讳之法。汉高祖名刘邦,所以凡用“邦”字的地方,都改用同义的“国”字。《论语》中有“邦君为两君之好”,“何必去父母之邦”,《尚书》中“安定厥邦”,邦都改用“国”字。张迁碑说:“诗云旧国,斯命维新。”而《诗•大雅•文王》原文作“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后人抄碑文时为避刘邦的讳而把“邦”改用“国”。《史记》恒山改作常山,这是避汉文帝讳“恒”;微子启改作微子开,这是避汉景帝讳“启”;盈数改作满数,这是避汉惠帝讳“盈”等等。不过,两汉避讳之制仍不怎么严格,到六朝以后才渐趋严密。

2、空字,指遇有该避讳的地方则空而不书,或打个空囗,或用“某”字代替,或直接书“讳”字。《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文中的“某”指汉景帝刘启。许慎《说文解字》中遇有避讳字都注“上讳”而不加以解释。禾部“秀”,是光武帝刘秀的讳,戈部“肇”字是汉和帝讳等。

3、缺笔,是指用缺少字的笔画的方法避讳。用缺笔的方法避讳始于唐高宗时。“世”字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在唐代碑文中缺作卅,少了最下边的一横。用缺笔的方法避讳导致古代典籍用字的混乱,影响对文义的理解和正当流传。所以在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1年)曾下诏曰:“孔宣设教,正名为首,戴圣贻范,嫌名不讳。比见钞写古典,至于朕名,或缺其点画,或随便改换,恐六籍雅言,会意多爽;九流通义,指事全违,诚非立书之本意。自今以后,缮写旧典文字,并宜使成,不须随义改易。后世沿用这种避讳方法的,如清康熙帝名玄晔,在书写或刻书时都要缺掉最后的一笔。

4、同音替代,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所要避讳的字。避讳改音的说法亦始于唐代,唐以前仅存其说,唐以后则多实行。

二、避讳涉及的范围

1、改姓。郑樵《通志•氏族略》曰,籍氏避项羽讳而改为席氏(同音);奭(shì)氏避汉元帝讳改为盛氏(同训);庄氏避汉明帝讳改为严氏(同训);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同训);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帅氏(缺笔);姬氏避唐明皇讳改为周氏(因西周是姬姓);弘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氏(同音替代);淳于氏避唐宪宗讳改为于氏(省音);啖氏避唐武宗讳改为澹氏(同音)。

2、改名。避讳改名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改名,二是称字不称名,三是去掉名中的一个字。《汉书•孔光传》:“孔霸曾孙莽,元始元年封褒成侯,后避王莽讳,更名均。”《晋书•邓岳传》:“本姓岳,以犯康帝讳,改为岳,后竟名为岱。”《新唐书•刘知几传》:“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3、辞官。有因避讳而辞官或不赴任的。避讳辞官有避正讳,有避嫌名两种情况。前者是唐时的一种定制,后者是一种时尚。《旧唐书•贾曾传》:“拜中书舍人,以父名忠,固辞。议者以中书是曹司名,与曾父名同音字别,与礼无嫌,乃就职。”《北史叙传》:“李延实授侍中太保,以太保犯祖讳,抗表固辞。”李延实的祖父名宝,为了避祖父之讳而辞去太保之职。这在当时是一种时尚。

4、改官名。《晋书•职官志》:“太宰、太傅、太保,周之三公官。晋初以景帝讳故,又采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师之任。”《旧唐书•高宗纪》:“贞观二十三年六月,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七月,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诸州治中为司马,治礼郎为奉礼郎。”

5、改地名。因避讳而改地名的较为普遍,由来已久。《国语•晋语》:“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这是说,因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而改山名。所以申繻对鲁桓公说:“名不以国,不以山川,以国则废名,以山川则废主,先君献、武废二山。”汉代为避汉文帝讳而改恒山为常山,改女亘娥为嫦娥,其例甚多。

还有因避讳而改干支、改经传文字、改常用词语等的。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记曰:“田登作郡,自讳其名,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遂书榜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 “放火三日”,就是放灯三日,因为不许说“登(灯)”而改说“火”。所以,谚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根据这则避讳故事来的。

因为满清原本是北方夷狄之一,故清初书籍皆避胡虏夷狄之字。因改易太多,致影响对经书文义的理解,到雍正、乾隆年间,乃下诏不避四夷字讳。

文字避讳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民族心理素质较差的反映,也是专制统治的表现。由于避讳,对以往的文献典籍经常改动,致使后人对历史文献的思想内容搞不清楚,贻误较深,真可谓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由于避讳,甚至不允许应试。唐代诗人李贺,其父名晋肃。在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时就横加劝阻。理由是李贺的父亲名字中有个“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所以不宜去考试。韩愈不信这一套,为李贺辩护,写了一篇《讳辩》,说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加上别的原因,韩愈被贬潮州做刺史。

在古代中国,不仅皇帝的名、字,大臣庶民要避之不用,甚至连一些有类禁忌的字也不准使用。据《宋书•明帝纪》(南朝宋明帝刘彧)载:“多忌讳,言语文书有‘祸、败、凶、丧’及疑似之言应回避者,数百十种,有犯必加罪戮。”明太祖朱元璋曾当过和尚,出家为僧,据说又偷过人家的铁锅。因此,当了皇帝以后最怕别人揭他的短,丢他的脸面。所以,他最忌讳“生、僧、则、贼”等字。如杭州儒学教授徐一夔,官至翰林院授官,在给皇上的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明太祖朱元璋看完怒斥说:“腐儒乃如是诲朕耶?‘生’者,僧也,以我从释氏也;‘光’则摩顶之谓矣;‘则’字近贼。罪坐不敬。”便令斩首。像这样的事例很多,史称“表笺祸”,意为大臣因上表言事或祝贺喜事而犯禁得祸。记不清是哪位圣哲说过一句至理名言:“上帝叫谁灭亡,必先叫他疯狂。”真是一点也不假。

第二十五讲 汉字与古代文字狱

文字,是全民族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财富,因此,谁都有学习、使用文字的权利。每一个汉字都是可分析的符号,在它们初创之际,都有特定的读音和意义,不能随意解释,更何况在解释的过程中必然会融进解释者主体的观念。文字解释和使用过程一旦与政治、权力因素挂上钩,那后果就难以想象。因为在古代中国,政治、权力因素总是大于、重于一切的。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之所以会发生文字狱这种悲剧的根本原因。有人说“禁书是什么?文字狱是什么?说到底,是对自由与异端思想的罢斥与禁锢。”*1+这种说法也许是对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总结过去,防范未然。

一、中国文字狱的滥觞

古人慎言,担心祸从口出。殷高宗武丁时的大臣傅说(yuè)有句名言叫“唯口起羞”。意思是说,人不要多说话,说不好会自讨没趣。[2]孔子也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中国的文祸究竟起于何时?史无明载。然周武王在《笔书》里说:“毫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这是说,笔的毫毛多么丰满修长,入水是那样的洒脱,但若是陷于文字祸,则就休想存活!写得多么形象深刻。据现存的文献记载来看,因使用文字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当是春秋时齐国的两个太史。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齐国的两个太史如实地记录了大夫崔杼弑齐庄公而招致杀身之祸。但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如实地记载下来了。不过,这件事本身也得一分为二地去看。据《左传》记载,大夫崔杼的妻子很美,齐庄公与之通奸。作为国君来说,己不正何以正人!作为丈夫来说,岂能容忍妻子与他人通奸?!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崔杼杀死齐庄公的悲剧发生。《易•坤•文言》说得好:“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但是,在维护正统观念的齐太史看来,作为臣子的崔杼杀死庄公,这是以下犯上,所以用了一个“弑”字。弑,表示臣子杀君,以下犯上。史官记载下来,将要在青史上留下千古骂名。崔杼既杀了国君,又不想在青史上留下骂名,所以一怒之下连杀了两名太史。第三名太史依然如实书写,崔杼无奈,只好作罢,后人才得以知崔杼弑其君这一史事。

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文祸恐怕莫过于秦时的焚书坑儒了。秦王朝焚书坑儒,丞相李斯在给秦始皇祝寿宴会上讲的一番话,道破了天机。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城旦,指服四年日夜戍边筑长城等苦役。

书籍是传播知识和思想的工具。在专制统治者看来,要想使人民成为驯服的工具,维护专制统治,就必须使人民无知无识,唯王命是从。所以烧掉传播知识和思想的工具——书籍,是唯一的选择。在李斯看来,仅此还不够彻底,还必须把掌握各种知识,有一定思想见解的人也消灭掉,这样才能保证思想的纯一,维护皇权的权威。于是,始皇三十五年终于发生了一次坑杀460余个儒生的历史悲剧。这就是焚书坑儒事件。

二、杨恽“种豆之祸”

杨恽的“种豆之祸”,是我国古代文字狱的重要标志。杨恽(yùn),字子幼,华阴人,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外甥。早年因告发霍光的子孙谋反有功而显达于朝廷,封平通侯。他常揭人隐私,后来反为人所告,被免为庶人。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恰逢日蚀,有人上书怪罪杨恽骄奢,不改过错,汉宣帝就把杨恽下狱治罪。审讯时又搜得杨写的“报孙会宗书”,汉宣帝看了很是恼怒,便以“大逆不道”罪将杨处斩。原来,在杨恽写这封信之前,好友安定太守孙会宗来信告诫杨恽,大臣废退,应闭门思过而惶恐,以表示可怜,不当治田产,迎送宾客,以惹是非。但杨因为“暗昧语言”被免为庶人,内心不服,有怨气,故而在复信中也流露出来。杨复信写道:“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既,尽也,指除丧。古代孝子服丧三年,服丧既毕,则可从事他事)。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琴。奴婢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颜师古注《汉书•杨恽传》引张晏的话说:“山高在阳,人君之像也。‘芜荒不治’,朝廷荒乱也;‘一顷’百亩,以喻百官也。言‘豆’者贞直之物,露落在野,喻见放弃也。‘萁’曲而不直,言朝廷皆谄谀也。”这样一穿凿附会,岂不是“大逆不道”而何?因此,杨恽遭腰斩也就不可避免,还株连了许多人。杨恽的妻子儿女被放逐到甘肃酒泉郡,侄子安平侯杨谭被免为庶人,友人卫央卫尉韦玄成、京兆尹张敬、安定太守孙会宗等皆罢免。杨恽之祸,成了后世文字狱的法式。

三、北魏崔浩的《国书》祸

记实录,修国史,在文字迷信的封建专制时代,是一件很难干的事。弄不好,就会被认为是有意毁谤当权者,轻则遭免职,重则遭来杀身之祸,甚至灭门九族。东汉班固以“私改国史”罪而下狱,南朝齐吴均以《齐春秋》有萧衍(梁武帝)曾佐齐明帝的实录而获罪。以北魏崔浩的《国书》案最为惨烈。

崔浩河东武城人(今山东)。他出身北方第一名门,官至司徒(丞相),是北魏太武帝最重要的决策人物。自东汉以来,流行着一种以儒学评品人物的姓族和人伦的风气。而崔浩则主张推行高官与儒学合一的贵族政治,不唯门第取才用人。这个主张有利于汉族的文化士人,却对文化相对落后的北魏统治者贵族很不利。这无疑是要北魏统治者贵族们学习儒(汉)文化。这样一来,岂不是使政治上的征服者成了文化上的被征服者了吗?!于是,北魏贵族们首先把矛头指向提出这个主张的崔浩。正好在崔浩主编的《国书》中,有以儒家眼光审定那些鲜卑人的祖先不合礼法的习俗记载,如鲜卑人辫辫子,同姓通婚等内容。这些在儒家看来很不雅观的东西都写进国书,且刻石于大路旁,使人人皆知,丢尽了鲜卑人的脸面。于是,太武帝十分愤恨,身为司徒的崔浩便以暴露“国恶”的罪名,受尽侮辱,最后处以腰斩。与崔同宗的北朝第一名门的清河崔氏,不分亲疏,全部处死;其姻亲也都统统被杀,可谓

惨绝人寰。正因为崔浩主编的《国书》中一些文字触犯了统治者的利益和体面,给北魏统治者和贵族们留下了借口,所以才有如此悲剧发生。这也说明,语言文化对民族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40年后,北魏孝文帝自觉地实行汉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做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文饰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防御方式。对于掌握臣民生杀大权的封建君主来说,这种心理防御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因而对其他人构成的危害也就更大,更惨烈。当然,这种心理防御意识程度不同,其后果也不一样。例如,宋太祖当年定下“宰相当用读书人”的治国方针,并立下不杀言事者的誓言,遂使宋代对犯有文字过的官吏处置较轻,重者也不过被处流放而已。苏轼曾因与乌台诗案有牵连,最终也不过被流放到儋州(海南儋县)而已。[5]不过,文字狱也为奸佞小人利用文字陷害他人提供了“合法”的依据。这不是文字本身的过错,而是特定社会,特定时代,特定文化观念的产物。唐五代之际,由于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政治统治,所以,凡遭文字之祸的人,只是被贬职或流放。

四、明代的文祸

可是,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朱元璋出身卑微,曾出家当过和尚,据说又曾偷过人家的锅。所以,这个明太祖自卑心理比较重,因而也最忌讳人家说“生、僧、则、贼”等字。臣下一旦犯了忌,往往惨遭横祸。正像阿Q因为头上有几块不太体面的伤疤,因而就忌讳人家说“癞、懒、光、亮、灯、烛”等字一样。例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光亮为海门卫官作《谢增奉表》,因表文中有“作则垂宪”一句而被杀。因为朱元璋把“作则”念成了“作贼”,这不是揭皇帝的老底吗?岂有不杀头之理。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贺表》,因表文中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句,因而也被杀。还有因贺表中有“取法像魏”,“体干法坤,藻饰太平”等语而被杀的。因为“取法”被朱元璋念成“去发”,“法坤”被念成“发髡”,就是剃发为僧的意思,这不是讪上吗?而“藻饰太平”又被念成“早失太平”,这不是诅咒当朝吗?既讪上又讽今,有几个脑袋?这种因上表祝贺而招致灾祸的,在历史上被称为表笺祸。

五、清代的文祸

到了满清王朝统治中国时期,在中原汉族读书人看来,满清贵族不仅是异民族,而且文化更加落后。满清统治者民族自卑心理很重,生怕汉族官吏和读书人瞧不起。但是他们却握有统治和生杀大权,于是就对汉人采取政治上文化上的高压统治,稍有不逊,便遭横祸。雍正时有个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查嗣庭,雍正四年(1726年)任正考官,到江西典试,出了一道试题叫“维民所止”,不久被人告发,查因而遭杀身之祸,说“维止”是“雍正”二字各去其头。其实“维止”出于《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本来是歌颂商的都城一派繁荣昌盛景象的。谁料经奸人这一曲解,竟致惨遭杀身之祸。雍正八年(1730年),江苏徐骏因“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诗句被人告发,说徐“思念明代,无意本朝,出语诋毁,大逆不道。”按大不敬罪处死。还有因吟“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诗句,被人告发,说是讥笑满清统治者不识字,而遭杀身之祸的。

清代前期,曾制造了三起骇人听闻的文字狱。一是庄廷鑨案,二是戴名世案,三是吕留良案。

庄廷鑨,浙江吴兴人,编辑《明史辑略》,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冬印行。说书中称“努尔哈赤为建州都督,不书清帝年号,而书隆武、永历等南明年号。”被文伥吴之荣告发,主犯庄廷鑨被戮尸,庄氏《明史》案祸及700家,72人被斩决,其中18人被凌迟处死,妻儿子孙15岁以下流徙为奴者达数百人之多。真可谓惨绝人寰!戴名世,安徽桐城人,因留心明代史事,考订野史,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刊行《南山集》,书中多采方孝标《滇黔纪闻》所载南明桂王时事,为御史所参劾,以“大逆”罪处死,牵连数百人之多。时方孝标已死,亦被戮尸。吕留良,浙江桐乡人,卒前作《祈死诗》六篇。雍正时因曾静案竟被剖棺戮尸,著述焚毁。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致使许多无辜的读书人惨遭杀害,或受株连而沦为奴隶,或被流放。这无疑是对文化的摧残。在满清268年的统治时间里,发生160余起文字狱。主要在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四朝,以乾隆朝为甚,63年中文字狱有130多起。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发生了《苏报》案。不过,此时满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已无力再搞文字狱了。八年后,满清王朝在文明民主大潮的冲击下永久地灭亡了。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 篇3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这种新题型克服了泛角度、泛立意的现象,使猜题、押题的作用归零。学生在考场作文时表现出来的完全是实实在在的写作水平。这种题型突出了作文考试的可信度,有利于选拔出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

——编者按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一位语文教学专家承认,在当下电脑等高科技手段使用频繁,不仅使得汉字书写呈弱化趋势,连语文学科也在弱化。

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简称听写大会)持续热播,一位诗人、小说家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倾向在抬头,即企图要求今天的学生,把美好的青春用于死背硬记那些僵尸般的文字。

听写大会总导演认为,大家都来关注文化是好事,希望听写大会10年之后还能存在,形成一个传统的民俗,这样对国家、对汉字才算真的有贡献。

面对上述专家的观念,你怎么看?请就某一位语文教学专家或那位诗人、小说家或听写大会总导演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可以针对其中某一位的观点,也可以综合他们的观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通过恰当的选材构思,完成写作任务。

【文题解析】

这个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列举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汉字遭遇的认知与看法,然后发出了具体的指令。学生可认同其一,也可综合其三,得出自己的看法;还可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看法提出不同观点。无论决定写怎样的内容,都要充分讲清楚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看法,通过论证,得出合乎逻辑而又能说服人的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辨析 篇4

引言

自从汉字产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关系——汉字积淀着传统文化的观念,反映着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传统文化;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延续到今天,也离不开汉字。可以说,汉字与传统文化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一、汉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1. 汉字是传统文化的根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保留文化至今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而汉字则是传统文化的根,自从甲骨文产生,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兴起,所以说汉字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的反映。

2. 汉字的发展代表了相应时期的文化

汉字的发展包括三阶段:图画文字阶段——表音文字阶段——形音文字阶段。具体而言,商代以前,汉字处于图画文字阶段;甲骨文到秦代,汉字处于表音文字阶段;秦汉到现代,汉字处于形音文字阶段。而在秦汉到现代的这个阶段,汉字又经历了许多的变化,产生了许多的字体。每一个汉字的发展阶段,都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每一种字体都对应着一个阶段的文化,而汉字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文化。

3. 汉字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到今天,离不开没有间断的文字形式。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从古代开始就传承,演变,从未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正是由于这种相对稳定的文字形式的传承,我们才有了《四书》《五经》《史记》《左传》《红楼梦》《西游记》……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经过汉字来传承,经过汉字来流传千秋万代。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汉字的意义

1. 传统文化促进了汉字的广泛普及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传承不朽,在国外也是地位显赫,很多中国的节日和中国的思想都已经漂洋过海,遍布世界各地。在传统文化不断被传播的过程中,汉字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很多人学习汉语,学写汉字,也都是因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崇拜。所以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字的广泛普及。

2. 传统文化增强了学习汉字的趣味性

学习汉字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枯燥、无趣的。因为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字音和字形,联系传统文化以巩固记忆,加强趣味性。比如,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三纲五常”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我们可以来了解汉字中的传统文化思想。比如,孝顺的“孝”,就是一个老字头下面一个儿子的“子”,意思是尽心奉养父母。而好坏的“好”字,则是一个“女”加一个“子”,解释过来,也便是女子多生孩子(甚至是多生儿子)才好。虽然这有一定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但这同时又是一种很有趣的汉字学习形式,即指示和会意,可以帮我们更容易地记忆汉字。

3. 传统文化对汉字的学习有引导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人与自然及事物理解把握的认知方式,就是阴阳调和、美恶相兼、正反相容、始终相生的“一体二元”的方式。这种思维品格,在汉字“反训”现象里得到了清晰展示。所谓“反训”,是指一个字具有相反相对的两个义项。如《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疏云:“《尔雅》云:‘乱,治也。’谓治理之臣有十人。”即“乱”有“治”义。再如“介”有“大”、“小”二义,“落”有“终”“始”二义等等。这一类“反训”字,是人们在创造和使用文字时的一种哲理蕴涵,也是传统文化中民族智慧的显现,对汉字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与暗示作用。

三、结语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5

摘要:本文阐述了汉字中传达出的儒释道精神,以及儒释道精神对中国汉字的影响,正确运用儒释道精神解读中国汉字的意义以及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汉字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是儒、释、道精神。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载体。在当今社会,有些年轻人用键盘输入取代手写汉字。不认识繁体字,无法读懂古代优秀典籍,网络新词不断地被创造,很多汉字的字义已经和原义相去甚远,很多人崇尚西方文化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丢弃传统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凡此种种表明应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格外重要。

一、汉字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汉字本身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如《弟子规》《论语》《道德经》„„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典籍得以流传,中华民族的文化一脉相承,汉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汉字与儒家思想

汉字是以笔画和偏旁作基本结构单位的表意文字,与西方表音文字不同,中国文字直观、形象,“儒”字,从人从需。“需”字,是指在等待着雨水的滋润,“儒”字也指圣贤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百善孝为先”,“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奉养照顾父母的意思。

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一个人自己站立时要考虑到其他两个人,说明人与人要仁爱 ;“義”字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字代表金属的兵器,说明义行要承担风险和责任,献祭的“羊”有奉献的精神。“禮”字是会意字。《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引申为对别人的尊重和奉献精神。智,从“知”。“知”是会意字,从矢从口。“矢”是象形字,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同时如箭发而无悔。“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生哲理是智。“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信的本义是指人的言行应诚实不欺诈。2.汉字与道教

“道”字,《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惪(dé)声。人通过头顶与天道相通,天人合一就是道。“德”字,《说文》:德,升也。形声。从彳(chì),“彳”双人旁,有众人之义,表示行走、实践。“―”横为东西,“|”竖为南北,四方中央皆备。在这里为十种善心: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个“四”,是一只眼睛向天上看,表示尊天德之道而行,“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德”字的本义,有升华心灵品格的意思,一心一意去

实践才称得上是德。3.汉字与佛教

佛:梵文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佛”:属象形字,也属表意字。“弗”作“不”解,说明不同常人才能成佛。“悟”:吾心之意,佛陀是通过自我觉悟才得以成道。

二、儒释道精神对中国汉字的影响

中国的汉字外形现在是方块,甲骨文、金文却不是。从周朝后期开始,汉字字形逐渐变方,说明中国文字受到了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影响。

“示”甲骨文本作“t”,像祭台形状。后来在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明确表示出是日月星三神。这也是许慎的解释。

佛教创造了很多新字。比如“魔”字,中国原没有这个字,因为“魔”指恶鬼,以“鬼”为表意偏旁,读音与“麻”字相近,所以就成了“魔”。古人从译经悟出反切,研习梵语,对语音声、韵有了深入研究,形成汉语语音学基础。现在有许多佛教“术语”成为日常用语,比如:“世界”出自《楞严经》,“世”指时间,“界”指空间。“实际”出自《智度论》,指“真如”(宇宙本体)。

三、正确运用儒释道精神解读中国汉字的意义

比如数字“三”可表示定数,也可表示约数,从中国传统文化上

讲,三表示多,但也不一定,“三番两次”表多,“三言两语”表示少。“三羊开泰”本来是“三阳开泰”,《汉语成语词典》解释:“《易经》以十一个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个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易经》以正月为泰卦,古人认为是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农历十一月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阳”是序数“三”,“三羊”是统数,同音借用,表示安泰吉祥。

如果不从儒释道精神角度理解字义容易偏离。比如“好”字,现代人以为女子就是好,其实 “好”是会意。从女,从子。“女”的古字像个双手交叉在胸前跪在地上的女人,生孩子多是“好”的意思,不好的意思是和女子联系起来的,比如“奴”、“婪”、“佞”、“奸”、“娼妓”、“嫉妒”。女子呆在家里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宀”,下为“女”。“妥”上为“手(爪)”,下为“女”,得到女子严加管束才安妥。“无毒不丈夫”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释道精神去理解,也许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无度不丈夫”。

四、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五四以来有人想要毁灭汉字,第四次汉字简化被取消了,是因为很多汉字不能简化更不能取消,比如:曾将“道”字的“首”简化成“刀”字加上一个“辶”,完全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内涵,“義”改成了以兵器割草取籽粒的“义”,缺乏奉献精神。简化字的“礼”,“乚”像拿着钓鱼钩沽名钓誉,“信”字,曾将“言”字边简化成

“文”字,失去了诚信之意。

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我们还可以把它作为艺术品来欣赏,更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一种道德进行教化。汉字简化的同时,一些能够突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汉字,如果不是太繁杂难于书写理解,还是应该保持本来面目。理解汉字不妨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入手,应用好汉字,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参考文献: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6

关键词:传统图案;字体设计;视觉传达

生活中字体被运用的地方处处可见,好的字体对于传达信息非常关键,一直以来从事字体方面的设计师对字体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对字体结构、笔画、部首等的编排设计上。而中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对中国现代设计行业来讲,传统文化符号在设计中必不可少,它贯穿着民族特质风貌和文化,却少见将传统图案纹样应用于字体设计。

字体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印刷体到美术字再到现在的创意字体。总体来讲字体设计的主要素材多是从古代碑帖、传统书法、名人书法直接临摹拓取为主要设计素材。近年来也出现了一大批设计师开始关注传统艺术形式,如汉仪字库和方正字库新出现的剪纸体,将传统剪纸图案形式和字体结合。这些改变已经证实传统图案纹样对于字体设计和整个平面设计都是一个值得借鉴和运用的宝贵资源。

创意字体设计的方法有很多,利用传统元素绝对是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汉字来源于图形,因此汉字的构造有着与其他图形样式贯通一致的布局与组织方式。在具体设计中需要用传统的图案纹样的情况会很多,因此是否具备把握好传统元素的能力特别重要,应避免拿来主义,对于传统的图案要筛选和思考,最后才是运用。这一点必须基于吸收传统图案的基本构成元素,加以重构,进而创新出适合现代人们喜闻乐见的图形。

一、传统图案纹样

在字体设计中,传统图案纹样近来是设计师们关注的宠儿,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传统元素,为了使图形和文字达到视觉上的统一,需要结合字体形式本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运用于字体设计的图案和字体结构,也就是图案本身具有点、线、面的特征。下面对几种典型的传统图案纹样和构成纹样的基本元素进行解释说明。

(一)原始社会图案

彩陶纹样为主,题材广泛,多依附于陶器的表面,图案质朴简洁,基本构成元素呈几何状,像水波由波浪线构成,动植物纹样由弧线斜线菱形纹折线等元素构成。彩陶图案纹样就是由这些基本元素组成抽象的几何纹样。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原始图案中的点线面和线条字它们在形式上是紧密联系的,将其介入汉字创意字体设计中是对原始图案的合理运用。

(二)古典图案

古典图案和字体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瓦当纹样。首先瓦当均为严谨而巧妙的设计纹样。作为适合图案,构图上饱满舒展大方造型上布局均衡有序。造型的概括还体现为将形象抽象概括为简洁的点、线、面元素,点、线、面的有机组合使得瓦当图案在简练中具有形式美感和一定的符号化特点。除了视觉上的美感之外,也具有更深层面的寓意美。

(三)民间图案

民间图案主要有剪纸、刺绣、吉祥纹样等图案;常见的双喜字、福字、祥云、如意以及其他形式多样的图案都是我们可以运用到字体设计中的元素。

二、传统图案纹样介入字体设计的表现方法

字体设计的表现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为了使传统图清晰有效的传达出去,又能够和汉字很好的结合。所以,在此研究分析概括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具体设计之前需要有一个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搜集资料。获取足够的资料后仔细对比分析每个纹样的构建基础特征,对图案进行临摹练习,方便进一步应用。

(一)图文并置法

以图文并置的方法将图案和字体融合设计,这种方式简单直接,容易被接受。其内在原因还是着落于汉字本身是象形文字,具有图文同源的基础。并且图形具有直观的特性让人充满无限遐想,尤其是我们经典的传统图案,祥云、如意等包涵吉祥寓意的图案。用图形元素按照汉字的骨骼排列组成汉字,这种表现方法能够清晰完整的呈现出传统出图案的面貌,以新年红包封面字体的设计,就属于传统吉祥纹样介入到字体设计当中。字体中融入了的祥云,铜线和如意的等丰富的视觉形象作为字体部分笔画来表现喜庆、吉祥、富贵等美好寓意。相比较传统印刷字体,图文并置的表现方法图更全面直观的阐述了文字要表达的内涵。字与图相互映衬,祥云如意等元素装饰了字体,又强化了视觉效果。

(二)解构重组法

解构顾名思义就是结构分解,是将传统的图形元素按照其本身内部结构进行分解。传统的图案纹样结构复杂多样,层层叠叠。是不能直接运用到字体设计之中的,需要我们主观的加以分解做出取舍,得到新的元素,分解后的元素和汉字笔画分解后的部件都将以点线面的基本元素呈现。这有利于我们更合理的运用传统纹样创作。重组则是在前面解构的基础上,从分解后的图案元素中寻找符合汉字规律和空间的元素重新组合成新的字体。将得到的图形与文字以解构与重组的方法产生新的字体形式,是种保持融合对象各自特点的方式,从这点上看,这种方式既保留了汉字本身的笔画特点,又融合了传统图案的形状特征,从而有效区别开与电脑印刷规范字体的设计。在创作融合图形过程中,有意地将原始民族图形打破常规,把原有的图案文形解体,破坏原来的结构关系重新组合,破坏中创造新的构形手段和新的可能性,即分解重构。

三、结语

斟古酌今,当代的设计界如何运用本土文化设计语言进行创新和发展,需要我们广泛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剖析传统设计思想,总结传统设计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将古代图案元素直接移用。本文即是在继承传统创新设计方面做出的初步探索,对中国古代图案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将图案与字体设计相联系,找到字体设计借鉴传统的有效方法。在实际设计中可能会不止运用一种方法来设计字体,可能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这还需要我们结合实践去发掘学习。

【参考文献】

[1]岳昕.汉字字体设计[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

[2]潘自由.汉字部首浅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出版社,1997.

[3]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徐欣.重构传统图案[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2.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7

一、《汉字》国际巡展简介

1. 巡展宗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我们应以汉字为媒介载体, 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中华文化, 展示中华传统文字文化, 再现中国古文明发展史,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华, 与世界各国开展文化艺术交流, 呈现人类智慧的结晶。

2. 巡展内容

本次《汉字》国际巡展从策划到开展历经了两年多的构思和精心打造, 先后于2012 年4 月举办《汉字》全球巡展安阳试展, 2012 年11 月举办《大美汉字》上海展, 2012 年12 月举办《大美汉字》宁波展, 经过全国文字、文物、历史等多方面的专家的修改完善, 最终形成《汉字》巡展的基本框架, 该展览是对汉字发展历史的一次巡礼性回望和凝视, 以介绍、宣传、弘扬中国文字文化为中心, 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文字文化精髓, 分为国际展、国内展两条巡展路线, 内容分为“汉字的起源与流变”“汉字的研究与传播”“汉字的艺术与意趣”三个部分, 通过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形式, 以中国文字发展史为主线, 通过展示各类文物、实物及图片, 用最新颖的形式、先进的手段和前沿的研究成果, 讲述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和传播的轨迹, 展示汉字的书写艺术魅力以及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妙趣精华, 浓缩了汉字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

3. 展出形式

展览形式主要有: 以图片展形式进行展示———《汉字》; 文物复制品展示———《中华国宝·青铜器展》; 书法展览———《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书画名家精品展》; 书法舞蹈———《中华书韵》; 书法家现场挥笔———《中国字·世界情》主题笔会; 观众中文姓名展示、雕版印刷展示、文创产品展示及销售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展出形式。根据展览场地的大小和展览地的性质随机组合, 实现了展览形式的灵活多变, 调动了观众的视、听、触各器官功能, 让观众全方位感受展览的趣味性。

4.《汉字》国际巡展的特点

( 1) 展览构思巧妙, 主线突出。《汉字》巡展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推陈出新, 展览浓缩了汉字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将古老文明不断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传扬世界, 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一个欣赏中华文明的机会。

( 2) 展览内容丰富, 亮点突出。展览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是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二是汉字的研究与传播, 三是汉字的艺术与创意, 展示各类文物展品120 余件。主要讲述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历程; 反映文字载体从卜骨、青铜器、陶器、竹简、钱币、玉石到纸张的发展过程; 展示文字研究成果和印刷术的历史功绩; 再现书法艺术、篆刻以及生活中的文字妙趣。

( 3) 展览参与性强, 影响突出。在《汉字》巡展中, 青铜重器的复制品在展线中实行裸展, 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复制展品, 可以直接感受到几千年前我们先祖的精湛工艺和文字艺术之美。展览立体展现甲骨文的造字、文字演变过程和用字方法, 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

文化的延续需要纳入民众的生活才得以流传千古。在我们举办展览的同时, 还将开展“汉字与美学生活”设计征集活动。该活动是将文字文化与美学精神相结合, 通过设计师对中国文字元素做出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创意理念的设计, 展现文字文化与美学生活的紧密联系, 将文字文化的精神转化为生活必需品, 让民众随时玩味, 于无形中传承文化。

5.《汉字》国际巡展的意义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古老文字之一, 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永恒见证, 散发着迷人的文化魅力。汉字不仅中国使用, 在很长时间还充当东亚地区的国际交流文字, 至今“汉字文化”对韩国、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和平外交是当今国际主流环境, 文化可作为对外交流先行官, 在体现“睦邻、安邻、惠邻”的诚意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友善的对外交流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004 年底, 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 至今中国已在50 多个国家建立了200 多家孔子学院, 可谓“遍地开花”, 在国际上出现“汉语热”。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汉字》国际巡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文博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通过中国友协、文化部、国家及省旅游局、文物部门等多部门向海外推荐, 分别与他们联合办展或者参与其组织的海外文化活动, 以各种形式进行汉字文化海外传播, 通过大使馆全力运作, 实现国际传播途径多样化。

《汉字》国际巡展, 先后在加拿大、尼泊尔、德国、法国、韩国、泰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南非、毛里求斯等国家, 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文字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掀起中国文化热潮。让大家了解汉字, 欣赏汉字艺术, 品味汉字妙趣, 感受汉字生命力, 感悟中华文明, 掀起国际社会学习汉语热潮, 为国际友人提供了另类的汉字学习方式。

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日益提升, 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中国热”“中华文化热”持续升温, 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氛围和时机, 但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和文化产业的高端形态, 使其他文化难以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在此境遇下, 经过多种形式的探索, 中华文化“走出去”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更加复杂的国际市场因素。为此, 应采取以下措施, 使中国传统文化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 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协调力度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文化向外传播的背后有着极其浓厚的政治因素, 国力强大是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国家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是本国文化才能更快地向外传播的重要因素。

传统文化海外传播项目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强有力的支持下, 才能顺利走出国门, 讲述“中国故事”, 在国外大放异彩, 从而推进我国文化“走出去”, 《汉字》国际巡展正是在政策、资金保障的前提下才得以成功。

2. 国内相关组织要加强与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团队力量

从国外文化传播经验来看, 文化走出去要建立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基础上, 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才是走出去的根本。例如, 美国的文化开放与创新, 法国对自己文化的保护和扶持, 韩国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珍惜。加强与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团队力量, 推动文化内容创新, 造就一批自觉自信的文化使者, 实现文化自强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根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汉字》国际巡展, 带着对我国文化的自觉自信, 走出国门, 旨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 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血脉和文化土壤的了解和感悟。

3. 研究海外受众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点和表达形式

中华文化已经开始“走出去”了, 我们要考虑在热闹的背后, 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含金量如何? 中华文化对当今世界价值理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影响力又有多大? 充分研究海外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点和表达形式, 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汉字》国际巡展, 全面生动地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发展与传播轨迹, 展示了汉字书写艺术的魅力, 让参观者切实感受到汉字作为古老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所拥有的旺盛生命力。通过详细讲述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将有助于把普通外国民众对汉字的认识从单纯的好奇心理上升至更为真实、具体的了解。

4. 提供多品类、高水平、适合海外受众者的海外传播项目

文化走出去的内容, 既要有外壳, 更要有内核, 既要有精英文化又要有大众文化, 既要有传统文化更要有当代文化, 重在当下。我们应打造国际巡展品牌效应, 引进专家意见, 丰富展出形式及内容, 提高其国际影响力。

5. 各部门形成合力, 注重传播形式, 建立畅通的传播渠道

《汉字》国际巡展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试验平台, 已经成功地走向国际舞台。在这个传播过程中, 经历着碰撞和发展, 利用多种传播模式, 推动着中国文化与世界的精彩对话。

《汉字》国际巡展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试验平台, 已经成功地走向国际舞台。在这个传播过程中, 经历着碰撞和发展, 利用多种传播模式, 推动着中国文化与世界的精彩对话。

摘要: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出去”, 被世界其他各民族了解、接受并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产生应有的影响和作用, 是一项宏伟的战略规划。文章通过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国际巡展的初步实践, 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新举措。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8

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 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对我们的生活发起了挑战。方便快捷的e-mail取代了传统的信件投递;写文章也无需纸和笔, 只需一台电脑外加一台打印机;遇到不会写的字也不会有大的影响, 只要知道拼音或笔画, 搜狗或五笔输入法就可以轻松搞定。正因如此, 人们在书写时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手书的文稿中错别字也屡见不鲜。汉字书写离我们越来越远, 汉字文化正被我们丢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应运而生。

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基本概述

(一)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诞生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 于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 (CCTV-1) 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由国内语言文化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 央视著名播音员轮番担任读词主考官, 从32支参赛代表队中, 决出一名年度汉字听写冠军。旨在大力弘扬汉字文化, 唤醒人们学习重视汉字文化的意识。

(二)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主要内容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采用三级赛制。大会邀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在内地接受教育的港澳台学生组队参加, 初赛获胜的160位选手将形成32支代表队, 每4个队为一组进行8场复赛。复赛产生8队40位选手进入半决赛。两场半决赛产生两队10位进入决赛的选手。所有未进入决赛的30支代表队中表现最佳的一名选手将进行一场附加赛, 争夺最后5个进入决赛的名额, 在15位选手的最终决赛中, 胜出者即为本届听写大会的冠军。

三、中国汉字文化与现代电视节目融合得具体表现

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 汉字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丰富的文明记录。现代电视节目作为一种新事物, 它借助电视媒介, 用声音, 图像去记录。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 中国汉字文化和现代电视节目结合, 主考官现场读字, 念题, 场上的参赛选手根据发音及词条解释进行书写。3名裁判中, 有2位或3位亮灯方能继续留在赛场, 否则就是淘汰。除了学生, 场上还有成年人体验团, 和选手一起进行书写, 这些汉字有我们平时非常熟悉, 经常使用的, 也有一些平时难辨认, 难记忆的汉字。当然, 书写的要求也很高, 不仅要书写正确, 规范的程度也是裁判评判的重要依据。例如, 在第二期节目中, 有位选手书写“日冕”, 看似正确, 但还是有位裁判没有亮灯, 原因是“冕”字上面是“冃” (即帽字头) 而不是“日”或“曰” (注意三者区别:“日”两横与“冂”相连, “曰”中间一横不与“冂”相连, 而“冃”则两横均不与“冂”相连, 如“音”下方是“日”不是“曰”, “冒”上方是“冃”不是“曰”, 等等) 。看来, “汉字”的书写绝不能掉以轻心, 唯有脚踏实地。

汉字经历了六千年的变化。和西方符号文字本质的不同在于, 几乎每一个汉字本身都是由精神价值构成。“仁”所代表的伦理价值, “理”所象征的宇宙秩序, “法”所涵盖的政治结构……可以说, 汉字的字库就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库。

所以,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与电视节目结合, 就是古老与现代的结合, 文化与技术的结合, 其实就是文化依靠新的现代技术方式得以广泛传播。这是一个载体的更新, 同样也是与时俱进, 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吸引受众更加便捷地学习文化。

央视以兼具知识性与娱乐性的方式宣扬汉字之美、倡导汉字书写, 的确是别出心裁。

四、中国汉字文化与现代电视节目的融合具有哪些价值

(一) 互动性强, 受众易产生共鸣

在人类口头传播的时代, 受众主要的接受方式是“倾听”, 与“倾听”相对应的是受众对于传播过程的“参与”。所谓“参与”, 就是受众并不满足于信息的接受, 而主动地介入传播的进程, 有效地进行信息的选择, 充分发挥受众接受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 除了比赛场上的参赛选手, 还有现场的成年人与选手一起书写汉字, 这不仅提高场内观众的参与度, 也能激发场外观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据统计, 场外关注吧友高达10605名, 发帖总数301291。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贴吧中, 呈现着各种比赛的考题和新题, 其中“看拼音释义听写大会”比较著名, 拼释会为场外观众提供了精彩的文化汉字竞赛, 在这里, 传播已不再意味着传者总是居高临下、高坛讲章, 而是表现出传者与其受众之间所应有的一种交流与互动。

(二) 竞技性强, 现场气氛紧张刺激

益智类节目的最大特征在于节目从开始到结束, 参与选手、主持人及游戏内容等节目要素围绕一套精心设计、相同固定的游戏规则形成互动, 制造一种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现场游戏氛围, 通过现场的紧张气氛调动观众的参与欲望, 引发其收视行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来自全国31个省和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台学生组成的32支代表队参赛。各队5名选手, 都是年龄在14岁上下的初二学生。赛制残酷, 只要写错一个字, 就要下台。

尽管这些学生都是在激烈竞争中层层选拔出的佼佼者, 在现场依然遭遇了“提笔忘字”的尴尬:有的把“咋 (zé) 舌”写成了“咂舌”, 有的把“髋关节”写成了“宽关节”, 有的不会写“瓮中捉鳖”里的“鳖”字。而现场观众席中特设的“成人体验团”, 他们与选手同时参与听写测试, 结果更令人汗颜。例如, “癞蛤蟆”, 谁都会念的动物名, “成人体验团”的正确率只有30%。还有“间歇”这个常用词, 很容易辨识, 但是成人组居然有40%的人书写错误;而生僻词出现时, 错误率就更显惊人。因为成人体验团的加入, 现场气氛更加紧张激烈。

(三) 寓教于乐, 所有人都能学习

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中最重要的就是寓教于乐, 通过艺术欣赏, 人们不仅可以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身心得到积极的休息, 而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一种不同于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形态, 创造新的电视节目形态, 将中国汉字文化与电视节目融合, 既便于观众的参与, 同时内容又具有很强的可控性,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真正将知识与娱乐融为一体, 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审美娱乐功能。

不仅如此, 它还创造了人人参与, 人人学习的机会。在32支参赛代表队中,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中学是唯一一个乡级中学, 这些孩子来自于生活条件贫困的山区, 那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地处深山, 电力和水资源都很匮乏, 他们不像其他选手那样善于表达自己, 他们大多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来自种田中学的女生任雪榕说:“现在的理想就是好好学习, 将来走出大山, 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本节目, 不仅使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也让我们场外的观众能够了解这些生活环境艰苦, 却依然渴望学习, 渴望知识的孩子们, 更加珍惜我们拥有的学习机会。

(四) 题库权威, 保证节目质量

据央视统计,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 微博话题登顶热门榜, 点击突破18万, 百度搜索高达42万。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开启, 一方面可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另一方面让汉字文化得以交融, 各省友谊的种子得以播撒, 各省“振兴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 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 充分展示汉字书写的真谛和魅力所在。那么要保证这样高水准的节目质量, 关键就在于权威的题库。

诺亚舟公司之所以选择旗下子品牌“优学派”作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冠名, 就是因为优学派拥有强大的语文辅学功能, 承载了诺亚舟14年的教育精髓, 教育资源极其丰富, 为节目提供全面的题库, 保证节目质量。其内置的“汉字描红”, 通过一笔一画教孩子写汉字, 让孩子掌握汉字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则。这一点与节目的比赛要求也不谋而合。

五、为我国同类型电视节目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集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益智特征的电视益智类节目, 实际上, 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了类似益智类节目的雏形, 有以嘉宾回答问题得分的《正大综艺》, 还有由央视经济频道制作的《幸运52》以及模仿自英美《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开心词典》。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为益智类节目提供了一些新的借鉴意义。

(一) 内容上

高科技文明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产生了负面效果。《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其他益智类节目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更加具有普适性和广泛性, 因为汉字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会促进我们大家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注意书写的准确性, 注意原始用笔书写方式的效果。

所以即使是创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 我们依然要传播受众日常生活中应用性较强的方面。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节目使受众学习更多的知识, 也能得到受众的反馈, 做到双向交流和互动, 从而唤起了国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张扬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使深埋在内心的炎黄情感沸腾, 以热烈活泼的形式释放着威力强大的文化传播正能量。

(二) 受众上

如今, 综艺节目划分有不同的受众群, 如具有青春气息的《快乐大本营》, 它面对的就是年轻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一些情感法制类节目又面对中年群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创办, 增强了受众参与度, 它扩大了参与的受众群, 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群体, 而是使得群体广泛化。因为汉字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都会使用到的,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三) 节目形式上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除了学生代表作为参赛选手以外, 还特设成年人体验团, 这不仅加强现场竞技的紧张气氛, 使得受众更加直接参与到节目当中, 也使场外的成人能够感同身受, 被节目吸引, 积极地加入到节目当中。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代表与成人的对比, 能够突出节目的主旨理念, 因为在体现成人汉字书写正确率非常低的同时, 也是在唤醒人们对于汉字书写的重视。

在“娱乐至死”的当下,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仅靠简单的比赛流程、单调的视觉展现、单一的比赛规则和众多普通的中学生参赛选手就成功“逆袭”同期不少热播的音乐选秀类节目, 让观众领略汉字书写的魅力, 也实现了节目组希望通过汉字书写追求文化传承、文明传递的目的和传承热爱汉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重新修复“书写”这座传递中华文明的桥梁, 书写展现汉字的形、神之美, 将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贾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文化思考[N].光明日报, 2013.

[2]李子.从“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看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J].2013.

[3]钟新, 金纯斯, 黄超.汉字听写类节目的传播价值分析[J].新闻与写作, 2013 (10) .

[4]张涵, 张志君, 高战利.热播后的冷思考——关于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反思[J].当代电视, 2014 (2) .

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篇9

一、汉字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虽然可信度有待进一步考察,但是确实能够证明汉字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汉字发展史上,由于历史悠久,发展历程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分期是以字体变化为根据,即以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为标准划分为四个阶段。但字体变化不是汉字发展中的本质变化,因此传统的分期并不能说明汉字的历史发展规律。关于汉字的本质变化主要还是靠汉字构造方法的变化说明,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提出了汉字发展三阶段的理论。即第一阶段是图画文字阶段包括商代以前的文字;第二阶段是以表形文字为基础,以表音文字为主体的表音文字阶段,包括从甲骨文到秦代时期的文字;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同时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阶段,包括从秦汉到现代的汉字。

二、汉字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一)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之本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保留文化至今且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形成的根本,而汉字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之本。自商周时期甲骨文产生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便逐渐开始兴起。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记录了从上古时期到现代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为后人考察某段历史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正是因为有了文字的记载,先贤伟人们才能够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如《论语》《春秋》《四书》《五经》等,被我们后来人所熟知了解。

(二)汉字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保留

汉字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使中国传统文化永葆生机,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汉字作为各民族的通用文字,记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和为全世界所震惊的无数发明创造成果,直接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以方块字为主要形式的汉字,体现出中华儿女严谨、有礼貌的民族秉性1。长期以来,中华儿女在汉字书写的千年伦理道德的熏陶下形成了重仁重孝、谦虚礼让、和谐融洽的优良民族传统。

第二,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延续和繁荣离不开汉字的记载。汉字早已融入进中华文化里面,成为中华文化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对传播中华文明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方言都可以使用汉字作为书写载体,对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汉字的发展创作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诗歌、对联等文化,以及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2。

第三,汉字创造了谚语、成语、诗歌、对联、散曲等多样的文学艺术形式。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生动化形象化描述,淋漓尽致的将圣贤们想要表达的精神表达出来。

三、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物质生活

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了采集狩猎到农耕经济的转变,汉字对于中华民族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都有一定的记载,其中对农耕经济的记载最为全面丰富。随着铁器的使用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演进,生产方式也经历了渔猎、畜牧和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相应也出现了与生产方面有关的词语。

在畜牧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工具就是牲畜,牲畜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先秦时代便有“六畜”的说法。伴随着畜牧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反映“六畜”的汉字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对猪、牛、羊、马的象形汉字最多,这也间接说明了猪牛羊马等牲畜,在畜牧经济时代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3。

到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时代,农业文明在汉字中的记载更加丰富。据相关史料记载,我国农耕文明发端于上古时期植被茂盛的黄河流域,一场大火将森林变为耕地之后,“火耕”一词由此而来,这一耕作技术在汉字中反映为“焚”,《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记载的,“焚,烧田也。”

(二)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制度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表意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深刻而又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

第一,汉字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最贴切的反映体现在古老的姓氏文化上面。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姓氏主要表示血统来源,但当时女性占主导地位,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缘关系也只能靠母方决定,因此子女大都随母姓。

第二,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祭祀在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对天地宗庙、山川神邸的祭祀都是祖先非常重视的活动。祭祀时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杀牲取血、供献牺牲,而这里的牺牲一般指的都是为祭祀所贡献的牲畜。许慎就曾在《说文解字》中把“牲”和“牺”合在一起统称为祭祀品。

第三,汉字对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习俗方面也有一定的体现。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曾记载,“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因为古代黄昏时迎亲,故“昏”。“婚”是从“女子”和“黄昏”中会意形成的字。“娶妇以昏时”,则是与先民传统的“抢婚”习俗相关,为避免抢夺女子行为引起的骚乱,以及防止女性逃婚和反抗,“抢婚”一般是在日落天黑时进行。因此,“日落成婚”的习俗也逐渐被流传下来,这一独特传统的婚姻习俗在汉字中也被逐渐显示出来。

(三)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汉字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物质文化生活和传统的风俗习惯,对我国的传统的哲学思想,如:“以人为本”“对立统一”“天人合一”等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古代人观察世界,突出强调人亲眼所见的客观真实世界。在他们眼中,很多事物都包括“人”的特质,并且这种主体性质的思维方式通过不断地演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并在汉字中广泛生动的体现着。比如:两个人坐在地上为“坐”,三个人以上为“众”,趴在地上的人为“匕”等,类似于这样的“人”字构形的汉字还有很多。

第二,汉字与许多伦理观念也相关。“君”的古字上面是两只两两相对的手,双臂的内侧是个一个“口”,组合在一起就像一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臣”的古字像一个面朝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大礼的大臣,而在《说文解字》中“臣”的解释为一只竖立着的眼睛,人在低头时,眼睛处于竖立的状态,故“臣”字的人体构形展示了为人臣子的俯首屈从之态。“民”的古字更像是一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臣和民本应该面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由原来的面向左改为面向右,便成了现在的“臣”和“民”。

第三,孝文化在汉字中的体现。“孝”字很明显是由上面的“老字头”和下面的“子”构成的,其想要表达的意义主要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从字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的文化,从小就要尽心侍奉父母,照顾父母。实际上到了汉代以后,孝道被统治者所大力提倡,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来维护孝道,对于不孝顺的子女就要定罪判刑。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最大”。在不孝的所有罪行中,没有后代被看成是最大的不孝。而这里的“无后”主要说的是没有男孩子,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这与当今我们竭力倡导的男女平等背道而驰。

除此之外,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讲究“阴阳调和”。它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辩证思想,即在把握矛盾双方统一对立的辩证关系中,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客观的事物。

四、结语

汉字作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都通用的文字,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简单书写符号,它是音、形、义的统一结合体。形成于上古时期,被汉民族所发明创造,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到行书等多种书写形式的发展,再到成为一门书法艺术,中间经历了漫长久远的历史演变,才逐渐由繁体字演变成为今天的简体字。研究汉字发展的漫长历史,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和了解到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作为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不可磨灭。不仅促进了中国汉民族共同语言的形成和稳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当今对中国古老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通过简单介绍汉字的发展历程,根据汉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笔者查阅大量有关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进行深入思考之后,从对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中得出:汉字中深深的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为学好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先从汉字中去体会,汉字作为当今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完全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命脉。

注释

11.徐旭春伊.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辨析[J].参花(上),2015,04:145.

22 .紫烟.中国汉字与文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10

从电脑发明至今, 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最初的电脑只能打西文, 而在今天, 全球主要的文字都可以用西文键盘打出。俄文、日文、韩文……各种文字都是在西文键盘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定义了自己的标准键盘。遗憾的是, 虽然中国有大量学者或公司在研究汉字输入法, 却至今仍然没有中文的标准键盘。

华人用电脑很难。电脑发明之初, 有人甚至预言:由于汉字数量太多, 不可能用电脑打字,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 汉字可能消亡。中国人当然不甘心, 在上世纪70年代, 中国大陆用26个西文符号取代了ㄅㄉㄌㄐ等37个注音符号 (常称为“拐棍”拼音) , 这样, 西文键盘同时也代表了汉语拼音, 只要会拼音就能打出汉字, 汉字录入的难题看似解决了。

其实不然。由于方言的影响, 拼音也并不易学, 即便学会了, 打字也很慢。这就促使科技界去研究更好的输入法。曾几何时, 中国大地陆续爆出了各种各样的中文输入法, 典型的有:双拼、智能ABC、紫光拼音、谷歌拼音、搜狗拼音、郑码、王码、二笔输入法、手写板、语音录入等等, 学界戏称为“千军万码”。

目前, 中文录入的方法可谓是五花八门, 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键盘录入和非键盘录入。

非键盘录入主要是手写板、语音录入和光电录入, 其共同的缺点是不能准确识别。虽然设计者给软件赋予了强大的智能识别功能, 但是, 电脑毕竟不是人脑, 不可能准确的反映人类的复杂思维, “我没唠叨”, 用语音录入变为“我没捞到”是常事。因此, 非键盘录入只能是辅助性的输入方法, 不可能成为主流, 本文不再详述。

键盘录入又可分为四类:音码、形码、音形码及义码。义码按照字的“义”来编码, 由于汉字的“义”并不规则, 因而“义码”很难学会, 也鲜为人知;音码是完全根据字的读音来编码, 与“形”无关 (全拼、双拼、智能ABC、紫光拼音、谷歌拼音、搜狗拼音等等都属音码) ;形码完全根据字的形状来编码, 与“音”无关 (以五笔输入法为主, 四角号码输入法、各种笔画输入法、郑码等等, 都属于形码, 本文后面的分析所称的形码主要指五笔) ;音形码兼顾了字的“音”和“形”, 初看好像更麻烦, 然而, 只要规则设计合理, 它却是最易学的汉字输入法, 公元2000年后出现的各种二笔输入法都属于音形码。

一款好的输入法, 必须兼顾易学和快速。四角号码、笔画输入法易学却不快速, 郑码、五笔输入法快速却不易学。所以, 各种形码都还没有占据主流市场。

目前的主流是拼音输入法, 因为拼音输入法编码直观, 易学。可是, 由于教育部门在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推行拼音教学, 许多中、老年人至今不懂拼音, 直接的后果是:大量中、老年人 (包括中、老年知识分子) 用不好电脑。

电脑是一种新的文化, 电脑是一种应用工具, 电脑不应该是年轻人的专利。在信息时代, 人人都应该会用电脑。如果医生、教授、退休工程师都不会打字, 将是时代的遗憾。

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在这种思想驱使下, 我于2007年开始着手研究一种新的输入法, 遵循“以‘易’为主, 兼顾‘快’”的原则, 2008年写成第一版程序, 起名为“糊涂输入法”。同年登记了版权 (登记号:19-2008-A-0144) , 经过几年不断试验改进, 2011年申请国际专利, 2013年获批 (证书号:177055) 。

2 糊涂输入法研发过程

2.1 明确方向和标准

2.1.1“快”和“易”两者, 孰轻?孰重?

一款优秀的输入法应该做到“易”为先, “快”其次。拼音输入法之所以流行, 就是因为“易”。我们不必追求一分钟几百个字, 对于一般人而言, 能做到每分钟几十个字就够了, 甚至可以说, 比用笔写字更快就行了。大多数人都不是对着稿子打 (简称“照打”) , 而是想到哪打到哪 (简称“想打”) , 根本不需要每分钟几百个字。

人们在使用信息产品时当然也会追求打字快, 但是更希望易。某种输入法如果能够打得很快, 可是很难学, 大多数人就只好对它望而却步了。

2.1.2. 单字和词组两者, 孰轻?孰重?

近几年来, 各种拼音输入法都在词组或句子的输入上大做文章, 甚至可以整句输入。然而, 词组和句子是无穷无尽的, 任何输入法都无法把所有词汇和句子都包进去, 何况, 词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们可以自行造词、造句, 今天即便全包进去了, 明天又有新词了。汉字的基础是字, 按国家规定, 字是不可以乱造的。显然, 输入法好坏的标准应该是单字好打, 只要单字好打, 任何词或句子都不成问题。在词组和短句上做文章是走偏了方向!

通过上述分析, 我认为, 优秀输入法的标准应该是:1.编码规则简单;2.取码要素直观;3.码长尽可能短;4.单字优先, 兼顾词组。

用这个标准对照就会发现:各种拼音输入法不符合第三、四条;形码不符合第一、二条;笔画输入法不符合第三条;二笔输入法不符合第一、四条。所以说, 现有的各种输入法虽然解决了中文录入的部分问题, 但是都还不够优秀。

2.2 研发过程

2.2.1 建立“规则简单, 取码要素直观”的雏型

定义键盘:

(1) 汉字由五种笔画组成:横、竖、撇、点、折。横包括提, 点包括捺, 竖包括“亅”, 所有一笔写成拐了弯的笔画都叫“折”;

(2) 用25个键做为双笔画区, 每个键代表两个笔画, 另五个键为单笔画区, 每个键代表一个笔画。见图1:

确立编码规则:

(1) 先打该字的拼音首字母 (不认识或拼不准的字可先打“I”键) , 再按笔顺打该字前两个笔画对应的键 (前两笔难写的字可打笔画帮助键“U”) 。

(2) 第三码打该字另一边的前两笔对应的键 (独体字打第三、四笔对应的键) 。

(3) 设立十个部首键 (如上图) :金木水土草、日月人口手。遇到部首直接打, 不能拆成笔画。

(4) 词组最多四码:两字词打每个字的前两键 (2-2) , 三字词打第一个字的前两键和后两字的拼音首字母 (2-1-1) , 多字词打前三字和最后一个字的拼音首字母 (前三后一) 。

(5) 数学符号可先打“V”键, 再打这个符号的读音。

按照这些规则, 我们依据国标GB2312设计了第一版码表并写出了相应的程序。

2.2.2 实行一字多码

在编写第一版码表时我们发现:“上中下”结构的字的第三码易产生疑问——它的“另一边”怎么取?例如:“豪”的另一边是“口”还是“冖”或是“豕”?为了不让用户产生纠结, 我们必须用三种方法来对这个字编码, 让用户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能打出来。因此, 在第二版码表中, “豪”就有了三个码:“hyk”、“hyp”、“hyd”, 这就叫“一字多码”。

“独体字”和“合体字”有时也难以分清。比如“灭”究竟是独体还是合体, 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分清。其实, 输入法只不过是一种打字方法而已, 没必要深究。为了方便用户, 我们用两种方法都进行了编码, 键入“mn”或“ms”都能打出来。

汉字的笔画笔顺, 国家有统一的原则性规定。然而具体到某个字, 应如何运用这些规定, 却也并不统一。比如“义”, 正确的写法是点撇捺, 许多人往往写成撇捺点。为此, 我们在码表中增加了一些“容错码”——常见的、不很离谱的错误写法都能打出。

第二版码表就是针对上述三个问题编写的。

2.2.3 缩短编码

形码的设计者认为:重码有害!此后的输入法发明人均以重码为大忌, 在编码时千方百计避免重码。笔者就觉得奇怪了:拼音输入法不是重码很多吗?怎么这么多人喜欢拼音输入法呢?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结果发现:少量重码并不是缺点, 重码太多 (超过了十个) 才是缺点。在编码时适量安排一些简码重码, 可以缩短单字编码, 大大降低输入的难度。为此, 我们对码表又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修改, 增设了大量简码重码, 这就形成了第三版码表。

2.2.4 嵌入多重联想

所谓多重联想就是:候选框中出现的词组不仅和本次输入的字有关, 还和上次输入的字有关。比如:输入一个“有”字, 上屏后再输入一个“志”字, 候选框中会出现“有志于”、“有志者”、“有志不在年高”、“有志者事竟成”等词组供挑选。

为了实现多重联想, 我们改写了程序中的有关模块。

2.3 试验情况

在上述研究成功的基础上, 我们对程序进行了加密处理。2010年10月开始在公司所属的成人培训部进行小范围试用, 其中有七十多岁老人, 也有十多岁初中生, 有老牌大学生, 也有小学生, 有家庭主妇, 也有公司老总, 有老工程师, 也有公务员……学员普遍反应良好。

3 糊涂输入法与其它输入法的比较

3.1 糊涂输入法键位安排合理, 笔画键对称, 部首键有寓意

十多年前出现的二笔输入法键位安排带有随意性, 不合理也不科学。糊涂输入法键位安排合理、科学, 而且好记。比如:“草”键就象一根草 (“/”) , “水”键就象一滴水 (“, ”) , “土”键就象一撮土 (“.”) ;还有象声的“木”是“M”, “口”是“K”“, 月”是“U”, “日”是英文太阳 (sun) 的首字母。

3.2 糊涂输入法是最易学的输入法

糊涂输入法虽然兼顾音和形, 但是它不需要全部拼音, 也不需要全部笔画, 其取码要素是汉字所携带的众多信息中最简单直观的两个元素。此外没有更简单的了。

糊涂输入法编码规则不足300字, 口头讲解十分钟即可。练习几小时即可熟悉规则, 再练习几小时可以形成习惯, 以后就不会忘记了。与五笔输入法相比, 糊涂输入法可减少90%训练时间。

从表面上看, 拼音输入法不需要培训就会用。其实, 汉语拼音有两个难点: (1) 韵母难 (2) 区分平舌卷舌难, 许多会拼音的用户也常常为此纠结。糊涂输入法取码不需要韵母, 不必区分卷舌和平舌。所以说, 就单字而言, 糊涂输入法比各种拼音输入法都更容易。

手写板及笔画输入法不必训练就会用。但是, 手写板要写出全部笔画, 遇到笔画多的字易识别错误, 写字时稍一停顿, 一个字就会变为两个字;而笔画输入法一个键只能输一个笔画, 因此输入速度慢。在没有更好的输入法之前, 手写板及笔画输入法可做为临时替代品, 但不能长期依赖。

3.3 糊涂输入法单字码长最短

糊涂输入法有251个一级简码, 4350个二级简码, 超过了目前所有其它输入法。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常用汉字都可两码打出来, 少数不常用的字才需要三码。根据计算, 三码组合可容纳20万个单字而不需翻页 (23×30×30×10=207000) , 可见, 三码组合甚至能适应繁体字的需求。

平板电脑和手机用软键盘打字, 特别需要减少击键次数, 如果采用糊涂输入法将非常适合。

3.4 糊涂输入法的候选框实行了单字优先

所谓“单字优先”就是:在键入的过程中, 候选框中首先出现单字, 如果候选框中出现了词组, 则说明该编码的单字已显示完。此时如果还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字, 则可很快判断为该字不存在或输入有误。郑码、五笔输入法不分单字和词组, 任其按字母顺序自然排列, 不具备单字优先功能, 所以必须在键入四码后才能判断。

3.5 糊涂输入法可看着屏幕选字, 也可不看屏幕盲打

盲打的速度和五笔输入法一样快只要是可以盲打的输入法, 有天赋的人经过刻苦练习形成了条件反射, 都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五笔输入法经过长期练习可形成条件反射, 糊涂输入法也可以很快形成条件反射;五笔输入法可以盲打, 糊涂输入法也可以盲打, 码长又比五笔输入法短, 其打字速度绝不会逊于五笔。

3.6 糊涂输入法可直接用键盘打出各种科学符号

用键盘直接打出各种符号是一种新的功能, 这为科技人员网上交流提供了极大方便。例如:VP (π) 、VO (Ω) 、不等于VBD (≠) 、章节号VZJ (§) 、五角星VWJ (☆) 、千分号VQ (‰) 、书名号VSM (《》) 等等。其它输入法不具备此项功能。

3.7 糊涂输入法实行了人性化设计

形码规定:一个字只能一种编码, 字和码一一对应, 因此, 用户必须绝对符合规定, 稍有变通就打不出来。可是规则中又有许多模糊概念, 造成用户无所适从, 只好死记硬背。

糊涂输入法规则中不存在模糊概念, 用户打字时不会有任何纠结, 感觉很轻松;加之设立了容错码, 宽容了用户的常见错误, 更加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

3.8 糊涂输入法规定了词组最大码长为四码

拼音输入法码长不固定, 单字最小两码, 最大六码, 词组的码长不限, 在使用中用户往往产生疑惑:是继续输入呢还是用退格键改错或者用翻页键查找?

糊涂输入法规定词组最大码长是四码 (可容纳23×30×23×30×10≈400万个词组) , 满了四码就不必再输入, 也不必翻页, 避免了产生这种疑惑的可能性 (糊涂输入法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使用翻页键) 。

3.9 糊涂输入法实现了多重联想

联想词组减少了击键次数, 提高了打字效率。郑码、五笔、全拼具备单重联想功能, 智能ABC, 搜狗拼音不具备联想功能。

糊涂输入法不仅仅具备单重联想功能, 而且具备多重联想功能。多重联想不仅大大减少了击键次数, 更可取的是:用户不必考虑什么是词组, 什么不是词组, 他只需要一个一个地打单字, 如果他想输入的字属于词组, 将会自动出现。实践证明:多重联想是用户梦寐以求的特效功能, 而其它输入法还没有此项功能。

3.1 0 用户的自造词可方便地导出

许多输入法允许用户自造词, 但仅限本机使用, 且重装系统后自造词会丢失。糊涂输入法不仅允许用户造词, 还可以很方便地导出到移动存储器, 导出后可在其它电脑上导入使用, 重装系统后也可导入使用, 不必重新造词。

4 糊涂输入法对传承中国汉字文化的独特贡献

4.1 继承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汉字魅力如歌如画!然而, 如何用西文键盘准确快速地录入成千上万的汉字确实是个难题, 以致某些人怀疑汉字的优越性。糊涂输入法的出现回击了这些偏见, 它证明了汉字录入一样可以简单准确又快速。因此可以说, 糊涂输入法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

汉字是“方块字”, 其精髓是“形”。而各种拼音输入法的编码与汉字的“形”无关, 因此不能打不认识的字。更严重的是, 汉字的“形”被忽略后, 长期使用拼音打字易造成提笔忘字和同音错别字, 对汉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糊涂输入法既承载了汉字的“音”, 还承载了汉字的“形”, 长期用它打字, 可巩固和强化对汉字的“音”和“形”的记忆, 不会造成“音”或“形”的偏废。糊涂输入法是信息时代对汉字的绝妙传承。

糊涂输入法规则严谨, 不存在模糊概念。规则中用到的“笔画”、“笔顺”、“部首”、“独体字”、“合体字”等等都是千百年来固有的概念, 不会给用户增加新的负担。

4.2 可适应性

糊涂输入法因为编码方法简单、稍加练习就打得很快, 很适合专业打字员使用;糊涂输入法只要学会了就不易忘, 长期不用也没关系, 需要的时候, 一上机就会用, 所以也适合于不经常打字的人使用。

糊涂输入法可以选打 (按数字键上屏) , 也可以顺打 (或盲打, 按空格键上屏) 。采用何种方式可随用户自愿。初学者可以选打, 这样, 入门就容易;熟练后再行顺打, 以提高速度。

糊涂输入法既适合打单字, 也适合打词组, 用糊涂输入法打字, 可以很方便地录入文言文、诗、词、赋等等。

因为糊涂输入法编码包含着拼音首字母, 所以很适合“想打”;当然, 它也适合“照打”。而形码不适合“想打”, 音码不适合“照打”。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糊涂输入法适合各层次各类人员使用。

4.3 前瞻性

糊涂输入法键位设计经过严格推敲, 科学合理。“糊涂键盘”具有成为中文的标准键盘的潜力, 填补中文没有标准键盘的空白。

5 结论

糊涂输入法的设计是围绕人性化来展开的, 是一款以“易”为核心的输入法;它把二笔输入法的优势 (编码方式简单、直观) 、拼音输入法的优势 (易上手、可选打) 和五笔输入法的优势 (快速、键盘对称) 、手写板的优势 (容错能力强) 都融为一体, 并且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糊涂输入法是变革、是输入法研究中的突破, 它彻底解决了“中文打字难”的问题, 将可以成为中文的标准输入法。

参考文献

[1]王永民.杨桃源.拼音输入:汉字文化的掘墓机[J].汉字文化, 2006 (01) .

[2]王石川.在危机意识中拯救我们的汉字[J].央视网评 (962) , 2013 (10) .

[3]赖奇志.轻轻松松学电脑[M].广州市: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8 (05) .

汉字字形文化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汉字字形文化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韩伟(1952- ),男,河南罗山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字形体学教学与研究。(河南信阳46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6年)《汉字字形文化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109-02

人文素质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教学体制不断变化,淡化专业、强调素质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大趋势。其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又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高教改革、发展中的热点。我国提出并实施建立和谐社会,人文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其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是人,是以培养人为职业的人,这就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研究汉字字形文化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为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教学和研究应当关注的内容之一。

一、汉字字形教学的意义及特点

汉字字形文化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加强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以期取得和巩固其在高校课程体系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在当今现代化的全球浪潮中,人们讲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学术思想、哲学原理,甚至西方的生活方式。至于我国传统文化,已经置于脑后渐渐地被淡忘,可以说剩下的并不很多了①。属于高校古代汉语课程门类中的汉字字形文化,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基础课程,其不被重视或将会作为弊帚而弃之,恐怕也为期不远了。因此,强化汉字字形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发挥其在增强大学生尤其是师范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

其实,汉字字形文化教学具有人文素质教育的条件得天独厚。汉字字形文化教学是高校古汉语文字学教学中衍生出的一门专业性方向课程,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的分析而挖掘蕴涵于其中的古人在初创汉字时保存下来的远古时代丰富而生动的昭示其社会文化心态及其历史演进轨迹的文化信息资料 ②。其中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哲学思维文化、科学技术文化等,由此可见,人文教育所包括的内容它都能体现。在实施这些教育的过程中,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优良传统、道德观念、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和人类意识教育可以渗透其中,并且最终达到精神修养的目的。同时,上述的这些精神和意识,主要蕴涵在世代相传的古代典籍之中,将这门课程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上,将它作为大学中文系的主干基础课,能够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古书的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而汉字字形文化课的目的正是要培养学生具备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应当占有重要的地位,字形文化教学具有担当人文素质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毋庸置疑的。

汉字字形文化教学是通过具体的、生动的字形分析和考辨的教学,其所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不强硬、不做作、不僵化和不强为说教的特点,它自然而然地流入学生心田、浸润学生的灵魂深处。字形文化教学本身具有深层次地昭示汉民族的丰富文化积淀的要求,汉字是汉民族在远古社会为了生存与发展所产生的文化积淀和精神结晶,由汉字字形所载之造字时渗透于其中的各种文化信息而展开研究,可以探先民心理之幽,发传世经典之微,示深层之文化积淀 ③。而这些挖掘和探索主要是通过研究汉字形体而进行的,这就使其教学具有具体性、生动性和真实可信性。由于该学科的多边缘交叉性,其与汉字文化学、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民俗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相联系,使得其教学和研究既具有个性又具有普遍性,既具有深厚性又具有广博性。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璀璨的传统文化,树立历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自觉地肩负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汉字字形文化教学改革措施

基于上述有关汉字字形文化教学对于人文素质培养和教育的意义,以及其所独具的条件和特点的论述,汉字字形文化教学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切实履行好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

1.科学规划汉字教学体系,将字形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融于其中。汉字课程内容教学目前的弊端是教学时间和布局安排分散,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其结果是由于课程分立与课时分散而导致教学体系性差和深度不够。应将古代汉语基础课中的“文字”部分,必选课中的“中国汉字学”和选修课中的“六书理论研究”与“汉字字形文化研究”归并合一,设立“汉字字形与文化研究”课程。在其统辖之下,将原本各门内容通过合理的论证进行删除增减,对其课时进行合理分配,科学适当地调整和建立好汉字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要注意从各个角度安排好有关汉字学的内容,应既有汉字学史方面的内容,又有不同时期汉字的横断面的内容;既有汉字构形学方面的内容,又有其形体之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方面的内容;既有传统汉字造字方面的内容,又有当代汉字构形方面的内容。总之是以汉字及其形体为物质基础,由其承载(诸如各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文化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

2.科学调整其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重点和难点。其内容包括:汉字学史、汉字基本理论——“六书”、汉字本体论——汉字构形学、汉字字形文化论。其中,汉字构形论和汉字字形文化比重偏大,汉字学史和“六书”理论贯穿于相关的章节中。其广度主要是让学生对汉字学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其深度和重点是汉字构形知识和字形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字形文化信息的寻觅也是其难点之所在,只有将各门知识(包括哲学、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贯通渗透才能达到。通过这种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使在缩短原来几门课程所用课时的前提下,保证本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既对汉字学史有一个全面而宏观的认识,又能对汉字学之本体——字形及其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有深入而微观的把握,达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教育之目的。

3.科学采用重点讲解和具体训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来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讲重点、讲难点和典型字例分析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要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把这些内容讲深、讲透;练,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典型字例、汉字特殊形体、汉字古代形体等形体分析与考辨,让学生掌握相当数量的“字原”,考察其在汉字形体体系中的构形、构意及其蕴涵文化信息的功用。其目标是不仅受到深刻的汉字构形知识和汉字学史的教育,而且受到汉字形体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进而辐射到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等方面的熏陶,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进而提高其道德伦理修养。

完成上述内容,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在“创新”上。论及创新,则首先是观念上的创新,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再次是教学手段的创新。

三、如何在汉字字形文化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其形成与提高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包括人文学科的教育、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和精神修养的教育 ④。一句话,人文素质要求运用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来影响和培育,因而汉字字形文化教学所欲达到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一个运用综合学科、综合手段、综合成果并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的,说到底,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基础性与学术性相结合。汉字学是传统的学科,也是基础学科,其是对汉字形体结构所做的一种静态的和表层的分析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组成汉字的构件、构件的构形位序和构件组合所显示的结构层次,通过这种研究来探讨汉字的构形方法与规律,进而便于从理论上认识汉字;同时,汉字学具有学术性,这种学术性是对汉字形体做动态的深层次研究,进而探求其结构规律与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来完成的。具体而言,它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符号的来源、形体符号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形体符号系统等的研究,探寻其中所蕴涵的古代先民丰富深邃的文化意识,如世界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民族心态等。其中,无不具有学术性。科学规划汉字教学体系,将字形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融于其中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将基础性与学术性二者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既消弭了既往传统汉字学基础课与选修课教学内容与安排上的重复和矛盾之处,又克服了过去那种教学模式的低效率和低水平的弊端。

2.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传授汉字知识与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的主体,是学生寻觅字形中所蕴涵文化信息的引导者,因此要强化教师的这种主体作用,其具体体现就是课堂上的“讲”(讲重点、讲难点和典型字体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施教的主体对象,是教学内容的主要实践者,因此在强调教师讲的同时,还要强调学生的练(运用汉字学理论,通过典型字例、汉字特殊形体、汉字古代形体的分析与考辨,增强学生解析汉字的实践能力)。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根本原因和具体要求之所在。其目的在于将二者融合于一起,以克服过去那种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不知所云,学习没有效果,最终导致学生厌学的局面。

3.科学研究成果与教学研究成果相渗透。汉字字形文化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科学研究成果,一是教学研究成果。这两种成果只有互相渗透才能达到其预期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汉字学中关于汉字形体的构成规律、“六书”理论的重新认识、汉字学发展与其演变、汉字形体所蕴涵文化信息的方式及其内涵,均已有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而教学体系的科学规整与制定、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内容的适度安排、教学手段与教学工具的运用,均为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我们所强调的是二者的相互渗透,使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以提高教学的学术水平和含量,教学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有助于科研成果的利用与吸收,并对产生新的科研方向和课题蒙生新的启发和提供新的途径。

4.知识传授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汉字字形文化教学是一门具有诸多内涵和功用的新兴课程。就其课程本身看,这门课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汉字学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汉字形体中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就其教学意义看,这门课程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对学生进行的首先是知识和文化方面的教育。然而,由于其文化信息资料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哲学思维文化、科学技术文化等,所以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优良传统、道德观念、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和人类意识教育等会潜移默化地综合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逐渐地对其高雅的品德和情操之形成施加积极的影响,并且最终达到精神修养的教育目的。为此,可以说汉字字形文化教学是知识传授与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注释]

①高清海.中国传统哲学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5):5-11.

②韩伟.汉字字形文化研究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31-135.

③韩伟.试论字形文化研究的意义[J].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1):147-149.

日本当用汉字与中国汉字的对比 篇12

1 日语当用汉字历史渊源

考古学家已经研究证明, 在汉字传入日本列岛之前, 日本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公元808年成书的日本《古语拾遗》一书中有这样记载:“盖闻, 上古之世未有文字, 贵贱老少口口相传, 前言往行存而不忘。”据日本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 汉字大约于公元三世纪开始传入日本的, 这一点也被日本最早的历史典籍所印证。公元720年日本完成的史书《日本书纪》中记载“十五年秋八月壬戌朔丁卯, 白济王遣阿直歧, 贡良马二匹。……阿直歧亦能读经典, 即太子菟道稚郎子师焉。于是天皇问阿直歧曰:如胜汝博士亦有耶?对曰:有王仁者, 是秀也。时遣上毛野君祖荒田别、巫别于百济, 仍征王仁也。……十六年, 春二月, 王仁来之, 则太子菟道稚郎子师之, 习诸典籍于王仁, 莫不通达, 故所谓王仁者, 是书首之始祖也。”这里引文中所记载的“十五年”是指日本应神十五年, 即公元284年。这是现今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汉字传入日本的书面记载。而日本最早的典籍《古事记》 (成书于712年) 也有类似记载, 该书中提到了王仁赴日时, 一起带去了《论文十卷》、《千字文》一卷。之后, 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不断扩大。据史书记载, 从公元414年到公元502年, 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 日本的大和朝廷向中国的东晋、南朝等朝先后派遣使者朝贡多达13次。公元七世纪开始迎来两国的交流高峰期, 日本先后向中国派遣了4批遣隋使、17批遣唐使。此外, 还有许多的游学生专程来到中国留学。通过与中国的长期交往, 大量的汉文典籍被传入日本, 随着日本社会对汉字的理解和日益广泛的使用, 汉字逐步成为日本贵族和文人记录自己本民族语言的汉字。

2 中日汉字对比研究

2.1 字形对比

日本当用汉字最早是由中国传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日本当用汉字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 借鉴造词法的同时又加以创新, 既有“原汁原味”的中国汉字, 也有通过简化、省略、添加、重组等方式自创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汉字。

2.1.1 原汁原味的中国繁体字

随着时代的进步, 中日两国在文字方面都进行了逐步简化, 尤其是中国大陆已经全部使用简体字, 中国台湾地区仍然在使用繁体字。在日本, 使用的大部分当用汉字中, 仍无变化地保留了中国繁体字。这种汉字共有440个, 占日语当用汉字的22.6%。例如, 绞丝旁为“系”字, 贝字底为“貝”字的員、賀、購、具、負、頁、見、給、絞、級、紅、終、紀等等。

2.1.2 具有日本特色的中国繁体字

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后, 根据日本人思维表达的需要, 出现了许多利用中国汉字造字的方法。根据实际应用、心理形态以及具体事物进行改造。有一些当用汉字笔画非但没有减少, 反而增多, 如日语中的“歩”字比汉语中的“步”字多了一点;有一些当用汉字同中国汉字相比, 笔画有所减少, 如日语中的“器”比汉语中的“器”少了一点。

2.1.3 逐步发展的日本自创字

日本人自己创造的字被称为“日本国字”, 占日本汉字的0.2%。这些字没有与之对应的中国汉字, 有一些是日本人自创的。例如, 日语中的“峠”字, 中国的《汉语大字典》中并无该字, 但日本字典《同文同考》中把它归为国字, 其含义为岭;日语中的“畑”字, 《汉语大字典》为日本人姓名用字, 但是在日本字典《汉字源》中却为“旱田”之意。有些新字体, 被近义字或者同音字取代。例如, 日语中的“欠”字与其对应的是汉语中的“缺”字, 而在汉语中, “欠”与“缺”为不同字。还有一些是从中国汉字中提取创造出来的, 只有日语中才有的汉字, 例如“芸”, 日语中, 该字保留了汉字的草字部与云字底, 是“草”和“切”的合成词, 是除草的意思。

2.1.4 变化与没有变化的日本简化字

有一些基础词汇由汉语传入日本以后, 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很多在今天的日语中仍然十分地常用。例如, “日”“月”“天”“地”“山”“河”“星”“川”“木”“林”“人”“水”“米”字等等。这些字不仅字形相同, 而且字义也完全相同。还有其他一些汉字, 由中国传入后并加以适当地简化, 例如汉语中的“假”字, 日语简化为“仮”;汉语的“臭”, 日语简化为“臭”等等。

2.2 字音对比

在汉字的读音方面, 日语的发音是用五十音图来标记, 而现代汉语则用汉语拼音来标记。汉字的发音是一个字一个音节, 有高低升降之分, 分为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日语的发音没有四声的变化, 日语汉字分为音读和训读。日语音读多是模仿汉字的读音, 一般在构词成分或助数词时使用。而训读则多表示意思, 是借用汉字的形和义, 但读成日语固有的发音。因为本来就是模仿, 所以当时也并非和汉语发音完全一样, 加上从中国引进的书写日语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自那以后日语和汉语的发音已经分别发生了变化。由于引进的时期不同以及作为引进的汉语的使用地区不同等因素, 使得现代日语汉字的音读同现代汉语普通话在发音上存在很大差异。

但另一方面, 日语汉字的音读也保留了古汉语的特征。比如保留了现代普通话中已不存在的古汉语“入声”的痕迹。下面这些读音以“き”“く”“ち”“つ”结尾的则为“入声”的汉字音。如, 式 (しき) 、六 (ろく) 、一 (いち) 等。

普通话以“-n”音结尾的汉字其日语读音落在“ん”音上;普通话以“-ng”音结尾的汉字, 日语读音则落在“う”“い”音上, 例如:

本 (ほん) 、文 (ぶん) 、中 (ちゅう) 、経 (けい) 等。

与音读相对的“訓読み (训读) ”, 是将日语与意思相近的汉字相结合产生的, 即汉字的日语译词。如“山”这个汉字的日语读音“さん”同汉语发音相近, 为音读, 而日语“やま”的发音不同于汉语发音, 为训读。日语“やま”是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以前就已经存在的发音, 其概念与汉语的“山”是同义的。

2.3 字义对比

汉字虽然最初由中国传入, 日本文化中也继承了很多中国汉字文化, 但是中国汉字和日本当用汉字在字体字义上还是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在研究日本当用汉字与中国汉字字义上的异同时, 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2.3.1 字形相同

在日语中, 有一部分是完全传承于中国汉字, 字形相同, 字义也相同。例如:在日语中“青春”一词, 则等同中国“青春”一词之意, 即为“比喻年轻时期;岁数”之意;又如“文化”一词, 日语中也解释为“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 等同于汉语中的“文化”之意。此类词语还有“政治”、“学校”、“体育”、“上演”、“性格”等等, 都与汉语字义相同。

在日语中, 也有一部分词语, 字形与汉字字形相同, 但所表达的含义却与中国汉字大相径庭。例如“人参”一词在日语中的意思是“胡萝卜”, 而中文的“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又如“学长”一词在日语中是“大学校长”的意思, 日语中的“先辈”才是学长的意思;如日语中“短所”是“短处、缺点”之意, “長所”是“长处、优点”之意;“大方”是“大概、大约”之意等等。

2.3.2 字形不同

在日语中, 有一部分当用汉字与中国现在使用的简体汉字字形不同, 但是与中国繁体汉字字形相同, 且意思相同。例如:日语当用汉字与汉语中, 均有“雑談”一词, 其意思均为“聊天, 闲谈, 津津乐道地谈论各种事情”;日语“運動“一词, 其意思均为“运动”, 表示物体随着时间推移改变空间位置的现象, 物体移动;又如“騷動”、“時間”“意識”“規則”“雑多”等等。

在日语中, 还有一部分日语当用汉字为中国繁体汉字, 但意思与汉语意思不同, 例如在日语中“手紙”一词是“书信, 信函”的意思, 但在汉语中却是“厕纸, 卫生纸, 人们的生活用纸”等意思;又如“勉強”一词在日语中是“学习”之意, 但在汉语中却是“不是心甘情愿的, 牵强, 将就, 凑合”的意思;“石頭”在日语中是“硬脑袋, 死脑筋”的意思, 但在汉语里却是“石, 石块”之意。又如日语中“名残”为“余波;依恋、惜别”之意;“世話”为“关照、照料”之意;“間尺”为“施工尺寸;比率”之意;“遠慮”为“客气;停止”之意等等。

2.3.3 字义相同, 顺序颠倒的日语汉字

在日语中, 有些当用汉字与中国汉字字义相同, 但顺序互为颠倒。

例如:日语当用汉字“運搬”, 在汉字中写做“搬运”, 日语和汉语中都是把物品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意思;日语当用汉字“紹介”, 在汉字中写做“介绍”, 日语和汉语中都是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的意思。与此相同的词语还有很多, 如:“運命”、“品物”等等。

3 总结

尽管中日两国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 但汉字却是两国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坚固桥梁。日本汉字来源于中国汉字, 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以及外来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行中日两国的汉字又存在着较大差异, 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许多中国的日语学习者都会感觉到日语中汉字和中国的汉语一样, 许多日本人在学习汉语时也会有同感。这一点对于中国学习日语的语言学习者来说更加容易理解, 是很有利的一点。这也正是我们对比研究两国语言异同的意义所在。语言是文化现象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由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孕育出来的结晶。由于中日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此两国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探讨两国汉字的对应关系, 对弄清两国文化共性特征和汉日语言之间的差异性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本文在考察中日两国语言文字的历史关系及日语中汉字特点的基础上, 从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对两国汉字的异同进行了初步的考察与比较, 从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 这一课题值得我们今后继续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子结肠镜下一篇:光谷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