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

2024-08-07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共8篇)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 篇1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1

在当代社会中,中华文化出现了混乱。汉字的错误书写,文字滥用,说话不规范等等问题,使得中华文化的精华,优秀无处可见。古老优秀的中华文化正在渐渐消失。中国的汉字也是危危可及的。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优秀的中华文化被我们淡忘。现在留下的只有被物质所填满了的人们。多数人都不去重视汉字的书写,语言的规范。人们渐渐迷失了自己,丢弃了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代表国家的文化已丢失,还有什么能够留下呢?

网络东西日益丰富,出现汉字错误数不胜数,比如一些网络语言,“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没有了汉字的正确书写。只是沉浸在娱乐中,许多人都会写错字,这并不是疏忽而是一种认可,认为自己写的字是正确的。但其实并不是如此,写错字已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固定思维模式。

最近,国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正视这个问题。出现了“汉语热”“汉字热”等一系列的节目,并开始推广。像什么“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些节目也随着汉字热逐渐兴起起来。

汉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汉字代表了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是经过无数演变而形成的,它汇集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标志着中国一步步的崛起。它是中国辉煌的象征,我们不该舍弃,也不能舍弃。它见证了中国人民有始以来的共同努力,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所以它代表的就是我们,就是我们中国人!

从文言文到诗歌、再从诗歌到白话文,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记录了从古到今那些伟人的壮举,让我们能永留心间。它为我们记录下了优美的文段、精彩的片刻、胜利道路上的艰辛。它一直与我们同在。翻开课本,路上的路标,花园中“请勿践踏”的字样,都是它带给我们的用处。

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着汉字之美。

正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杜甫不仅想登上泰山的顶峰,更想登上人生顶峰的愿望。表达了杜甫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了文天祥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誓死也不投降,宁可牺牲也不出卖自己的国家。宁可坐了三年土牢,也不接受元军的劝降。突显了文天祥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誓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这些汉字凝聚起来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还充分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粹—中国汉字。它可以描述群山大河的气壮,人们心中雄壮的愿望。它是不能消失的优秀,它是代表我们中国人民的尊严。所以请认真对待汉字,认真书写我们中国的气壮山河!

中国传统汉字文化作文2

汉字,是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秦皇汉武到明清时代,再从明清时代到如今,汉语都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多的是一门艺术。

汉字它是有生命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一撇一捺都有他们的来历。汉字的演化不是凭空想象的。例如:人字的“人”,是由人躬身垂手劳作,逐渐逐渐的被古人用繁体字来形容了,一代一代的把“人”字简化,后来就形成了简体的“人”;又例如:休息的“休”,它的演练是这样的,有一个人累了,靠着一棵树来休息,而树也可以是木,后来古人不断地发现和不断地演练,形成了现在许许多多的汉字,然而用这些汉字,就逐渐组成了汉语。汉语的演变证明了这是一种艺术的结晶。

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古人都喜欢去钻研我国的汉字艺术——书法。有些人甚至以此作为一生的爱好,比如说:王羲之、欧阳旭、颜真卿……他们都是一些书法家,都是去钻研我国汉字的名人。至今,去钻研中国文字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有大部分的人几乎都是用电脑、手机来打字。有的语文老师都是用电脑来上课,而这些有生命力的汉字就被这样所替代了,没有它原来的艺术,原来的魅力。但是,有许多的外国人都来钻研汉字,因为那些外国人佩服中国古人把那方方的字,用毛笔赋予了汉字的生命,写出汉字的魅力,写出汉字的独特,写出汉字的风采。在现今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用笔写汉字的人越来越少,而外国人来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时候,看电视就能看见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写汉字,他们想学到写汉字的轻快捷洁,想学到中国汉字的表现风格。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些汉字都体现着中国的文化、素质。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祖国的花朵,我有权把中国的文化传承下去。很多时候,我都会把毛笔拿出来练习毛笔字。毛笔可以让一个浮躁的人平静下来,而他的一笔一划都牵连大自然,你与汉字、汉语融为一体,就等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方法。

现在,我想对同龄的我们说“不要把汉语的文化渐渐淡忘,不要一次一次的消磨它,不要让它与古人随风飘逝。”我们现在更要去钻研传统的艺术,不要让外国人抢去了,不要让电脑打字代替了它,让它永远伴随着我们,让它的魅力能展现出来,让汉字的文化气息能不断地涌现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 篇2

上午好!

谢谢大家光临!这次会议,正逢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建会35周年。这里,我祝福学会继续秉承“科学、爱国、奉献”的会旨,安定团结, 为弘扬汉字及其文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同时,我代表学会向北京市社科联等领导部门,以及学界的同仁、朋友对学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谈一点这些年来学习、研究汉字文化的体会,题目为《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石》 。

古代世界曾经出现过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 中国也是其中之一。但多数国家都没能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转到另外的地区了,唯有中国和中国文化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其原因虽有多种,但和它所用的载体——文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较之拼音文字,汉字具有更多的优越条件。

一、汉字具有记载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功能

中国文化包括中华民族文化和各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和代表,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 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各地域文化。这些用汉字记载下来的中华民族文化,虽往事越千年,四方言殊,但我们都能看懂。例如唐·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虽离我们一千多年了,但我们还能看明白,如果请李白用当时的唐音给我们读,有的可能就听不明白了,因为语音在演变,一些字那时的读音和现在不一样了,如“低头思故乡”的“乡”, 唐的时候不读“xiānɡ ”,而读“hiɑnɡ ”(平声)。又如“老虎”的“虎”,周秦的时候读“ho”, 汉魏以后读“hɑ”(上声),到了晚唐五代才读为“hu”(上声)。文化是靠书籍来传承的,口头传承容易跑偏,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传说或神话,因此文字在文化传承中非常重要。表音文字(拼音文字)以音表意,音一发展、变化, 字义也就随之变化,于是就不知道两三千年前读“ho”的字与今天读“hǔ”的字是同一个字, 传承文化的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有其他的因素再起作用,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也就灰飞烟灭了。汉字是表意或意音文字,主要是以形表意,语音的变化对它影响不大,例如“虎”字, 我们虽然不知道它历代的一些读音,但仍然知道它的意义。显然,汉字传承文化的功能较好, 我们今天能读懂古书,当感恩汉字,感谢我们智慧的祖先!

二、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文明之光,古代文化的活化石,一字一世界,一字一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古代各种文化的状况。例如:

出会意字。下部的“凵”(qiǎn)表示洞穴的口,上部“屮”(chē)表示脚,上下两部分会意人从洞穴里出来,本意为“自内到外”。 这一字反映了当时的民居文化,先民那时住的还是洞穴。

高象形字,一座高高的楼阁,本义表示 “高”。从“高”字可以看出先民住居发展变化的情况。洞穴阴暗潮湿,影响健康,于是先民就发明了树巢居,而后又发明了栏杆式房屋, 类似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这种房屋先在地面打上若干木桩,在桩上承托地板,再于地板上立柱,架梁,盖屋。“高”字就是这种房屋的投影,下半部“冋”(jiōnɡ)是底座的象征, 上半部是房屋的象征。

或会意字,从口从戈从一。口表示城池, 一表示疆界,用戈保卫,本义为邦国,疆域。 这个字反映了先民渴望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有一条安全的边界,不受敌人侵扰的和平愿望, 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防范意识。

三、汉字具有文学艺术的功能

汉字的神韵夺天工,它的形、音、义三要素都可以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元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语以单音节为主,有声调,缺乏形态等的特点,也体现在汉字上。汉字的这些特点,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唐代的律诗和绝句,为使诗歌具有整齐美和韵律、节奏美,不仅要求字数、押韵、平仄, 有的还要求对仗。例如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二首》:“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里每句都七个字,各句的平仄错落有致,一、二、三句还押上了韵,让人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琅琅上口,爱不释手。汉字的书法是中国的国宝,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撑起了中华文化的一片天。但这一座艺术宫殿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的。汉字的形体优美,神采各异。甲金古朴篆玲珑,隶书犹如水流动,楷书端庄又大气, 草书狂奔马行空,行书潇洒最方便,各书章法都不同。汉字方块的结构特点和蕴含在各种书体中的美学思想,为汉字书法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条件,这是拼音文字力不能为的。

四、汉字具有适应科技的功能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迄今为止,经历了造纸术、印刷术、打印机、计算机四次伟大的文化工具革命。这四次革命,造纸术、印刷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打字机最早是意大利人发明的,计算机最早是德国人发明的,但据专家考证,计算机的原理是来于几千年前中国的 《周易》。汉字在这几次伟大的文化工具革命中, 都能适应跟进,在计算机的应用上,已经出神入化,无所不能,胜于西文,为中国的文化强国做出了新的贡献,计算机不但没有成为汉字的掘墓人,反而成了展示汉字雄风的平台!

五、汉字具有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

古代中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解字·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小篆为标准统一了文字。但由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方言复杂,言语仍是异声,即便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 因方言的影响,许多人的普通话还带着方言腔, 例如福建石狮人,常把“发工资”说成“发公鸡”, 言不及义,影响了交际。汉字初期,以象形字、 指示字、会意字为多,后期以形声字为多,占汉字90% 以上。前者为表意文字,后者为意音文字,但表音的功能较弱。正因为汉字为表意或意音文字,受语音的影响不大,所以能超越方言,穿越时空,成为了中华民族交际的共同书面语,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弘扬中国经典 传承汉字文化 篇3

也可用于记录日语等语言,

是中国、新加坡、日本的官方文字,

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

汉字是中国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

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汉字发展至汉朝隶书时被取名为 汉字 。

中国汉字书写正在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

提笔忘字现象严重:怎么写都觉得“怪”

现场测试:常用词错误率极高

在上海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编辑组公布的“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字别字”中挑选了50个,随机选择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做了一个小测验。

“提笔就犹豫,犹豫过的,最后都错了。我自己还感觉不错呢。”一位高中老师在做完测试后,也摇头称:“现在电脑用多了,连板书都成了课件。偶尔写几个字,还要问问学生们对了没?”

在接受测试的一些高中学生中,平均每人写对的词可以达到20多个。但高三学生的正确率就会直线飙升,几乎都保持在45个以上。“天天都在练这些字,自然难不倒我们。”刚迈入高三的王同学说。

提笔忘字:好多字只知道大概轮廓

在测试中,有人说,“可以用手机查一下吗?”“不行了,有的字只记得个大概轮廓,具体到要写就写不出来了。” 在测试中发现,很多人在写字时,都是拼拼凑凑,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怎么写都觉得“怪”。好不容易确定答案了,最后还是败给了细节。

试卷作文错字标准被迫放宽

“每次批改试卷就头疼,学生的试卷错字频出不说,而且千奇百怪,错成什么样的都有。”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无奈地表示,以前批改作文的标准是800字作文允许错字为5个以内,现在这个标准已经被迫放宽了。

如今不少中学生已进入提笔忘字的大军里。一位高中生告诉记者,现在课堂上老师用课件的时候多了,写板书的时候少了;平时看书基本上也就是浏览,“看着都认识,一写就忘。”很多中学老师表示,到了中学,一切以成绩为中心,很多家长和老师教育学生写好字的唯一现实利益就是上交的考卷让老师感觉赏心悦目,多得形象分。

一些学校不重视写字教育

三段文字密密麻麻、东倒西歪地聚在一起,看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一百字的段落中,错别字就能有五六个;答题纸留出的格子足够用,可偏偏就把字写在格子外面……这些都是今年中考试卷中,学生答题中出现的不规范书写情况,阅卷老师表示,这样的试卷学生肯定要吃亏的。

有关人员指出,从大环境看,写字这一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引起重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不重视,尽管各地区的教育部门很多都把写字教育纳入到课程安排里,但比起其他学科,则显得微乎其微。个别学校原本就很少的写字课还经常被占用,有的写字课变成了抄写课。

此外,电脑、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使得用笔写字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部分老师为了方便或“赶时髦”,甚至用网络作业代替了纸笔作业。由于不重视动笔,一些学生在写字时,常常提笔忘字或张冠李戴。

弘扬汉字文化 传承华夏文明

信息化时代如何传承好汉字文化?

关于在信息化时代如何传承好汉字文化,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从学校教育抓起,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字教学水平,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学生对汉字的掌握。

其次,抓好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现在大学生毕业、评职称对外语都有硬性要求,对自己母语的掌握却没有要求。应尽快在大学本科、研究生中全面铺开汉字测试工作,并对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在汉字的掌握方面定出硬性要求;凡与语言文字有关的部门和教育部门,也应把汉字测试的成绩作为能否上岗的依据。

此外,经常组织以汉字为内容的各类活动,组织编写一批高质量的汉字普及读物,也能提高民众学汉字的兴趣,营造出学用汉字的良好社会氛围。

“提笔忘字”怎么办?专家建议推行汉字过级考试

“提笔忘字”似乎已成为信息化时代中国人的一个新尴尬。针对这一新现象,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昨日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建立汉字过级考试标准

“有很多不常用的字,我现在提起笔的时候也要想一想怎么写。”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语言文字学专家王建设笑着说。电脑的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键盘代替手写,弊端也是很明显的,“提笔忘字”首当其冲。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忘”,而且字越写越难看,特别是一些研究生、博士生,由于长时间在电脑上操作,他们的手写字可以用“不堪入目”来形容。

王建设表示,汉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承载的内涵是深沉而久远的,对“忘字”现象不能漠然置之。针对“提笔忘字”,应及早推出汉字过级考试,建立考试国家标准,让人们特别是文字工作者对汉字“不能忘,不敢忘”。

汉字教育从娃娃抓起

“文字,从握笔手写,到电脑键盘输入,是一大进步。正如信息从纸媒的传播,到网络的传播,是一大飞跃。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时代进步。”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毛翰认为,不用过分惧怕因为电脑用多了而导致“提笔忘字”,毕竟文字语言是“用”出来,只要经常使用就不会遗忘。因此,人们真正应该注意和大力倡导的是汉字的规范使用和历史传承。国务院日前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字8105个,其中收录了“闫”等226个简化字,“皙、喆、淼”等45个异体字也调整为规范字,这样的统一规范有利于缓解提笔忘字、混淆字形的现象。

毛翰指出,从更深层次来讲,汉字里不仅有形与义,还有历史与文化,包含了中国人的精气神。对于汉字文化的传承,应该从娃娃抓起,不仅仅是教导他们如何书写汉字,还应将汉字所承载的文化积淀一同授予他们。

感受汉字魅力 传承中华文明

汉字的力量

近几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被人们议论得很火热。这些日子的持续关注,使笔者觉得有必要说说“汉字”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

汉字是文明的足迹。一些人认为,汉字之所以叫“汉字”,是因为它是汉族人使用的文字。这个说法不准确,取名“汉字”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汉朝对中国文字的贡献。

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印度哈拉巴文字一样,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唯有汉字。但甲骨文还不一定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可能只是汉字的童年。

汉字是中国故事的目录。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浏览词典、泛舟辞海、徜徉碑林,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万物皆入字,一字一幅画,世界上能将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山林川流、人物鸟兽、天时地理、农技工具、纲常伦理形象成字的,唯有我泱泱中国;因为字形的特立独行和仪态万千,而使书写方法成为书法理论的,唯有我谦谦中国。

字有繁简神采、开合气势,由篆而隶,由隶而楷,从纵向取势到横向取势,再到翩然灵动,汉字翻卷腾挪着历史的风云;音有平仄神韵、词腔曼妙,青灯寒帐,沐浴焚香,吟咏诵读,那抑扬顿挫一波三折,流变切换着时光的幻影。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工农仕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画卷。汉字让岁月留影,人们才能捧文读字,翻阅那5000年的中华长卷,凝视盘古、女娲、伏羲、炎帝、黄帝,一直到尧、舜、禹等一尊尊丰碑;才能回放那开天辟地、化生万物、抟土造人、炼石补天,鞭草识药、移山填海、射日奔月、造字画卦、养蚕治水、钻木取火的一幕幕图景。

汉字力若千钧,我们才能在品读博大精深、蔚为大观的儒释道法诸子百家的经典中掂量思想之重,才能拂却殷墟、长城、颐和园、故宫、秦俑、赵州桥以及布达拉宫、高句丽王城的尘埃光影掂量文化之重,才能在领赏仰韶彩陶、良渚玉器、大足石刻、马王堆玉帛、曾侯乙编钟和莫高窟壁画时掂量历史之重。

汉字的音形意韵,让我们在绕梁余音中一展纸笔恣意挥洒、在书院楼阁中潜心品读修身养性,让我们凭风远眺,看那秋水长天一色中,《山海经》《论语》《清明上河图》《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排成的文化经典们帆影如阵,老庄孔孟列成的文化纤夫们背影如弓。

汉字是中国精神的凝练。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捉笔写字,练习的是书法,打造的却是性格与魂魄。汉字的间架结构紧而不拘,繁而不赘,宽而不松,方正圆润,启承呼应,勾连之间敛气凝神聚魂。横平竖直的浑厚刚劲,蚕头燕尾的生动潇洒,有包裹四海之气象、驰骋古今之豪迈。黑白相对、虚实相衬、动静相宜、庄谐相映,饱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那端庄、厚重与质朴,那灵秀、洒脱与率性,铸成独特的东方思维和中国性格。

文字的坚挺反映出文明的刚强,端庄方正的汉字在风霜雨雪中形不销、神不散,浴火淬打,百炼成钢,走出中华文明顽强坚韧的特质和葳蕤芳菲的仪态。强大的汉字系统和丰富的汉语表意,构成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基于文字,音可以不同,但意一定相通,多彩的方言因统一的语意而和谐共处,不致因歧义而分裂。

相同的语言文字把相同的人群凝聚在一起,相通的语言文字把不同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汉字尚在,心就不分,一方汉字,成为天下中华儿女的心与根。中华文明不曾断裂的内因之一,正在于这汉字的力量。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每一个汉字都是劳动的产物,是古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描摹。一部汉语词典,就是一个海量信息光盘,贮存着中华文明丰富而神秘的密码,遗传着文化精神坚固而完整的信息。正是因了汉字,我们才能解读到先祖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形态,才能探析中华文明的内核。正是有了汉字的聚合力、传承力,中华民族才对外有战斗力、对内有凝聚力,迸发出泼辣辣的生命力。

几千年来,人们用同一种语言文字书写着各自的辉煌与落寞,即使不断地改写甚至刻意篡毁前朝他国历史,也从未想到刨断自己共同的根。中国历史乃“百国之和”,千流同源、万木同根,这个“源”和“根”就是文字。汉字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还吸收了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字。比方说,巴蜀文字、契丹文字等虽然没能沿用,但对汉字的形、音、义的形成提供了参考,为汉字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和路桥,成为解读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的切片。融合、继承、创造、发展,是汉字的历史,更是中华文化共同的旅程。

中华文化长河源远流长、浩浩汤汤,汉字是河中的浪、水中的波,是长河上悠扬的船夫曲、高扬的云中帆。汉字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字字相连、句句相扣,筑起中华文化的共同体。人民是语言文字的主人,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化前行的方队一路尘土飞扬,正书写新的史记。

《汉字与中国文化》学习心得 篇4

因为平时喜欢阅读和写作,对中国文化也比较感兴趣,于是选修了《汉字与中国文化》这门课程,怀着对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与好奇走进课堂,本以为这样的课程学习起来会比较枯燥乏味,但通过几周的学习,发现教学内容非常有趣并且能学到很多知识。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人入神,通过一些起源和故事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汉字和中华文化上来,还生动细致的讲解了中国汉字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几种造字原则即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了解到汉字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深深为我们的祖先伟大的智慧所折服,为我国文化史上这一伟大的发明感到无比骄傲。从中了解到汉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传承着五千年中国文化的载体。我们从汉语中看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里看汉语,明显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个的中国人,我为我们拥有如此久远的文字文化感到无比自豪,也深深感到传承和弘扬推广汉语文化的责任重大。

老师讲课有条有理准备充分,PPT制作详细,通过播放幻灯片来层层导入,最后再耐心细致的讲评总结、因循善诱的指点下使我们学习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和知识。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很多字的演变过程、以及偏旁和部首的关系、很多偏旁的读音和意义等。汉字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完这门选修课后我们还不能止步于此,要通过老师的引领,在课后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让我们顺着汉字的形、音、义寻求汉字的历史文化,更容易、快速的掌握汉字。

最具中国文化的汉字教案 篇5

一 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

天 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人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 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 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相克。

阳 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阳。

日 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月 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

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易 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异、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化 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

山 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

水 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禅 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是吾国吾

民独有的精神风景。

茶 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生 生即生命,“天地之大德曰生”。把天地看成是不断生化的天地,用生命的观点来看待天地、万物和人体器官,是诸多中国文化的内核,表明了中国人倾向于在一切事情中寻找一种根本的调和与统一,而不是斗争与混乱。

耕 耕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农业文明出现以后的重大进步。而耕地手段的进步,就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

春 春表示在太阳照耀下草木萌发,反映了先民对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朴素认识。春是生机的象征,也是一年的开始。每到春节,极具装饰性的“春”字遍布城乡,成为中国人一年美好希冀的寄托。

工 “工”字承载着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的丰富文化信息,使中国成为古

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度。

禾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地之一。禾,最初指北方的粟。禾穗垂而向根,被古人引为君子不忘本、谦虚、感恩的美德。

休 甲骨文中像人靠着大树休息,之后引申有休假、停止、喜乐、美好等意思,远超一般人的想象,清晰地展现出中国文字演变的一个缩影。

田 经过人工开发,用于农业耕种的土地,在历史进程中是统治者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多少历史事件由田地而发生和展开。

丰 远古的氏族部落划定疆域称为“丰”。甲骨文中是树木和下方的土堆的形象,后引申出草木茂盛,转指人的容貌丰润、体态丰满。中国正是在对丰美、丰富、丰盛等的不断追求中得到发展。

丝 甲骨文中有此字,说明我国丝绸在上古既已出现。丝绸是我国古代的一重大发明,在汉代即已远销到欧洲古罗马,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农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所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百姓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那么国将不国。

家 先民由游猎进入定居阶段的标志,是人们生活的依托。因此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安 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对民是“平安”,对国家就是“安定”,从国家层面而言,安与定、平等既表现为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动态。

乐 甲骨文中“乐”字是一把类似二胡的乐器。音乐带来快乐,这个字后来

用于书写世上一切的快乐。

道 道是处世的原则、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质、是宗教,也是方术,人人有道,事事有道,是中国人对理想境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体悟。

法平之如水,法律必须公道,犹如一碗水端平,体现了执着追求社会公平的传统中国法律意识。

圆 是古代对“天”的形状的朴素认识,即所谓“天圆地方”,这种观念影响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建筑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圆”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之一。中国哲学首先追求德行的修为,继而作用于外部世界,即“内圣外王”。“内圣”境界表现之一即圆融、圆通,形成圆满的生存逻辑,从而做一个

有德行的人。

儒 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

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悟 “觉悟”,看见我的心。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长长的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的悟的过程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心了。

佛 佛陀释迦牟尼是觉者、知者。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东汉时由官方正式引入中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唐代达到鼎盛,其信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深厚的根基。

戒 古代中国的地方官有种“戒石”,是刻警戒官吏的铭文的石碑,凡事引以为“戒”,行事说话多加小心,从道德上约束自己,从而成了一种中华美德。

本 “本”是根本,“本草”指中药。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被视为社稷守业的不二法门,否则便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元 中国人把最初的部分称为“元”,以元为首,奋勇争先,从春秋时代开

始成为中国人品质中的一部分。

中 古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群众望见而趋附之。“中”不仅有方位上居中,居要位的内涵,还有行为处事恰到好处的意蕴。喜怒不过节,度量把

握恰当,是为“中庸”之妙。

东 在五行中,东为木,为春,为生,意喻日出东方。自古以来,中国人观察黄河、长江,建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认识,因此,根深蒂固的内陆文明逐步接纳了海洋文明,融入世界文化的趋势。

土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也是构成万事万物的“五行”之一,对于土地和土地上生长的作物的崇拜,乃有社稷之神的出现,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社稷也因此成为国家的象征。

北 阴阳家以玄武表北方,中国人以北为上,有尊北的意思。“坐北朝南”的观念深入到中国人的建筑文化和礼仪之中。

社 土生万物,地是先民赖以生存的依托,有土才有国。自古先民春秋祭社,平日撮土为堆进行结拜,以及各地都建有土地庙进行肃拜。这些都不是迷信,反映了人们对大地的感谢,对国家的崇敬,对疆土的珍视。

九 在中国文化中,“九”是“天地之至数”,上踞于天,下临于地。“九”“久”谐音,“九”也因此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表示永恒、喜庆意味的吉祥数字之一。

鼎 鼎在古代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宗庙礼器,它又是国家政权的象征。象形所形成的独特视觉效果,它的庄重感认人不由自主产生信

任感,“一言九鼎”即是如此。

汉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汉语、汉字、汉学、汉人、汉赋、汉朝……在中国人心中,“汉”几乎成为与“中国”有等同的意思了。

瓷 中国为瓷器之国,英文China就是“瓷”的意思。瓷、茶、丝,作为古代中国向世界输出的重要商品,由于影响久远而广泛,往往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也

就见惯不惊了。

国 “国”字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讯息:从最初的定居点,到稍后的初级城市,到更加发达的都城,这些被称为“国”的所在,是时代风云的汇聚之地。

“国”字在新中国简化后,帝 “帝”字在战国以前专属天帝,战国是始以指人间君主,秦以后为“皇帝”简称保国古代历史的传述体系中,帝系是中国历史之始,也是古代统治秩序

之体现。

王 “王”字像斧钺。古代氏族首领率军打仗,斧钺象征其军事统帅权。进入阶级社会,王为最高统治者称谓,王权、王道、帝王文化等有其丰富内涵。也有将“王”字型与“三才者,天地人”联系起来,说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横为人,人能上顺天道,下达民意,即为王者,颇具情趣。

兵 兵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作战的策略和方法,即兵法。这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智慧,如今已运用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车 据说车起源于黄帝时期。先秦以来,就根据不同的用途、等级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高级的可以嵌金镶玉,最低级的是不加修饰的本色木材,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车文化。

宝 甲骨文中,“宝”是会意字,表示屋子里有一串玉。在古代,玉是珍稀的东西,也是人们十分财富的表现之一。后来,添加了“贝”“缶”,由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是汉字形体演变的重要一步。简化后的宝回到了甲骨文的写法。

龙 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上古时期众多民族的图腾。龙又是中国古代王权、皇权的象征,无论在天上还是在人间,龙都具有很高的权威。龙也是几千年来亿万苍生们喜爱和亲近的神灵,丰富多彩的龙文化,影响到中国古代的各个方面。龙,沟通了中华大地历史上不同民族、信仰的人们的关系,今天仍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凤 凤是古人把很多鸟的美丽部位汇集、变形、组合而成。在神话传说中,它是最有权威的神鸟。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与龙凤有关的内容被称为“龙凤文

化”。

玉 玉是天地华育之精华,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以玉比德是中国特有的观念。以玉作为礼天的主礼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石崇拜”观念的理性升

华。

礼 礼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教化体系,“礼教”十分受重视。礼乐之道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足迹四散传播,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待人

接物的准则和教育子女的良方。

伦 “伦”有次序、辈之意。“序”在中华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古代政治文明中的礼制便是以次序为物征。在社会结构层面,等级制的实质也是一种规定的次序,破坏了尊卑次序,将被视为“儹越”;在社会生活层面,伦理纲常的核心还是约定俗成的次序,破坏了既定的长幼关系,即被视为破坏了人与人之

间的道德关系。

忠 中心为忠。最大的忠诚不是忠于外表,而是内心,正如中国老百姓所说的,做事认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恕 如心,将心比心,互相理解,做人、读书都应该有这份胸怀。孔子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国际间公认的道德黄金律,指导个人及社会间的行为准则。

仁 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宗法社会的德性所在。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义 狭义的义是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广义的义是一切文化。荀子说“人能群而有义”,从而区别于禽兽,“义”就是文化。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仅

是儒家提倡,现代也表扬。

智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

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

信 人言为信,人无信则不立。信是理想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作为人与其他人发生联系的纽带。中国传统社会不是规则社会,而是人情社会,不需要什么法律的凭证,但只要言从口出,就要一诺千金,为之负责。“诚信”自古以来不仅作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衡量一个团队、政府的考量标准,从而为诚信社会的的构建奠定基础。

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养之,死祭之,永怀之,被视为“仁之本”。做忠臣孝子,一向是为人的最高境界。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孝”字,维系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奠定了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

敬 中国人自古对自然、对人保有的尊崇尊敬的心态。做事时要严肃恭敬,把事情做好。

祭 祭祀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先民的思想观念中是件大事,是不忘本的朴素思想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良好愿望的反映。几千年来,皇帝祭天地,庶民祭祖先,百姓祭神灵,以至今天的祭黄陵、祭孔子,“祭”字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之中,成了一道可观的风景。

祀 甲骨文的“祀”像未成形的胎儿形,本义为求子之祀。繁衍后代在成活率较低的古代是民族延续的根本任务,显示中华民族对繁衍后代、教育子女的一

贯重视。

祖 古人相信,死去的先人能够保护自己家人的平安。从商代甲骨文中对商族祖先隆重祭祀的记载,到近代农村祠堂的势力之大,无不显示了中国人对祖先神的崇拜。我们今天仍然把自己的国家称为“祖国”,把自己的老家称为祖籍,把为家族争光叫做“光宗耀祖”,把忘本思想和行为斥为“数典忘祖”。

宗 示是祖宗神主牌。神主牌所置之屋宇,即为宗。祖与宗是中国古代社会祭祀文化的核心,对统治阶级内部稳定和民间社会的和谐起了重要作用。

福 甲骨文“福”字似手捧酒樽往祭桌上进奉酒食,是以酒祭神以求降福,后引申为神灵所降赐的“福气”。小篆的“福”,一人有田地,有吃喝(口旁),还有精神生活(示旁),也算是幸福了。

寿 作为对个体生命延续的最朴实的希冀,“寿”一直是中国社会最普遍的生活理想之一。对寿的渴求,也是中国人重视世俗生活,寄希望于现世的精神反

映。

神 在中国人的原始看法中,神、人、物三个概念并提,指代三种生命形态。神字内涵的演化表现观念的大变革,是中国文化史重大特色。因为社会文化由个人精神历史的积淀形成,又是个人精神的教养-规范-导引和创新集成者。

仙 仙人多住在山上。中国人对仙有一种特别的向往,相信通过修炼可得道成仙,也可通过行善在死后上天成仙。而如果在世时作恶多端,死后将下地狱。因此,中国人把神仙的生活作为最理想、惬意的追求。

德 西周初年,周人确立了以“德”为核心,“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礼乐文明,由此开启了中国步入人本社会的大门。在古代,“德”不仅指人的修养和品行,更是指对天道、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与体认。

真 真人就是仙人,字的构成也是上为升天,下为登遐,中间是开天目者。传统哲学不在乎事物的真假,而注重研究人际关系,因此就用“诚”“信”一类判

断人情的词来定义真伪。

善 善即良,是人性的本色,是知行的原点。上善若水,于柔中见刚,于纤中见强,是进取而内敛。人生苦短,上下求索,但求止于至善。在中国人的哲学理念中,有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那就是“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那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

美 古人认为一个人除了他的形体之外,还有一种朦胧模糊之感,就是美。中国文学艺术讲究意境,“美”字的构形,就是原始意境的萌芽。

令 本义为命令,又可表“言辞”,即“辞令”。辞令刻意求美求善,自然使辞令被赋予“美善”的内涵,“令”表现了中华语言之美的历史沉淀。最大的令,是每个月来自自然、四时节气的命令,即月令、时令。时令之中所包涵的关于人的行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的命题,蕴涵着古人天人合一的哲思。

侠 侠客与侠气都是中国先民心中的理想人格,有英雄志趣兼有刀剑功夫的成为侠客,没有拳脚功夫,只有心智上表现痛快淋漓、英雄风范的称为侠气。“侠

肝义胆”历来是中国人推崇的风骨。

士 春秋以前,士是武士,春秋以后的士是文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通称,也指一般知识分子,一直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生长、提炼的主要力

量。

名 名位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中国是个世俗的国家,有无名位、何等名位,往往成了一个人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所以中国人看重名位,追求名位。名分与权、位、利、禄、誉紧紧捆绑在一起,所以有无名分,成了人们极为重视的事。

文 文是汉字的构建基础,“文”指有条理的纹路。古人很看重纹路,这是一种有规律的存在,西方叫血管,我们叫血脉,同指纹路。水称水文,山称山脉。

武 本指军事,但真正深深影响中国的却是“武文化”,它诠释了中国人看待武力、权势、力量的拥有者的态度。

书 甲骨文“书”是人手执毛笔。毛笔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独特的书写和绘画工具,因为它富有弹性,表现力强,因此也是形成后世书法艺术的重要物质因素。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书”字的构形,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书

法艺术的久远起源。

册 古代称编好的竹简为册,后演变成动词,如“册封”“册立”,都是国家大事。作为动词,其拥有了庄重的意味,而这些大事又被载入史册。

淡 水、火中和,冷热中和,反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和“淡定”的处世哲学,心态平和、不温不火是为“淡定”。“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

是中国人看待社会生活的深刻体会。

贪 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层面是官文化。官文化的核心是治人,其特征是人治。在人治的社会里,贪就如同附着在中国文化上的斑斑锈迹,伴随着国人几千年。其中是非得失,尤其是“只在意今天财富”这直观感受在新的时代特别值得

我们反思。

财 中国人尊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者,而憎恨取财无道的昏君贪官,可以说,“财”与“贪”的对弈,一直穿插在中国人的历史进程中。

鬼 鬼文化在中国经过漫长演变,人们对鬼的态度早已超越了最初的畏惧,发展出形形色色的鬼故事……鬼的世界,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面镜子。

羞 从敬献于神的珍馐,谨呈于帝王贵族的美味,变成了表现内心羞惭,甚至于儿女情长的“羞人答答”,汉字中恐怕没有哪个字有“羞”字这样兜兜转

转、跌宕起伏的命运了。

医 对战斗中受到的箭伤进行治疗,箭取出来了,还被规规矩矩地放在匣子里。“持中守一而医百病”,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就会百病全无,“中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医学造福百姓、慈惠无穷的智慧与思想。

酒 古老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在祭祀中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沟通人神关系的巫觋,更要把酒作为祭祀活动时的重要工具。酒不仅是养生所必须,而且是最重要的药品。酒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饮到尽兴时,文人墨客留下千古绝唱;饮到激昂处,将士游侠顾盼自雄,豪气干云。

粮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个农业国家,粮食收成不仅牵系千家万户生存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危的头等大事。

民 数千年来,中国的“民”扎根泥土,努力攀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管是一种理想状况,但“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其实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网 细密的渔网不进入鱼塘,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吃,这是中国人最早对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观念。“网”字的生命力在于它能由实而虚,由虚而实,今天人们生活在网络时代,网更是虚实结合,无处不在,无远弗届。

堂 “堂”是同祖的旁系亲属关系。堂屋同亲属关系发生的牵扯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由,表现了传统人伦关系与传统建筑格局的奇妙融合。

井 懂得凿井,中国人得以脱离对大河的依赖,可以把生活的地带扩大到更远阔的地方;而均分井田,古制八家为一井,先公后私,“井”已经成为代表中国人最为依恋的家乡的一个文化符号。

院 住在自己的院子里,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院”是本无言的书,院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养育了一茬又一茬在院里长大的人,传统中国大家庭的形式得以延续数千年。

年 最初的“年”指五谷成熟。粮食收成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占测粮食收成也就成为古代统治者最为关心的大事,也是当时知识精英的职责。由于禾谷类粮食作物多为一年一熟,因此,“年”成为了最大、最重要的时间节点,而过年也就成为人们庆祝丰收,企盼来年风调雨顺最重要的节日。在中国人的心中,“年”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是一切美好希望的开始,并以诗意浪漫又厚重地植

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食 古文字中,“食”是一个像器皿盛着食物之形,有的字还在旁边加上几个点,表示所釜底抽薪提谷物之类。我国的膳食结构与欧美以肉食不同,是以谷物为主。远古时代,北方吃小米“粟”,南方吃大米“稻”。

羊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发现羊性情温顺善良,不犯众物,繁殖能力强,就将其驯养,人与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出于对羊的重视和喜爱,赋予羊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如“美”“善”“祥”“羲”等,表明古人心中羊确是美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且是知礼义的动物。

和 在浩繁的汉字中,“和”结构简单,人人共识,但却又内涵丰富、意境

深远。它植根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原则与智慧,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把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 篇6

‘才’这个字对应的是‘扌’和‘寸’字,‘扌’喻示的含义就是你再有‘才’也要努力、也要付出劳动;‘寸’这个字表示的意思就是你再有‘才’也应当低调、也要做事把握分寸,一定要学会收敛自己,切勿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在谈论这些观点时,求前大师还向小编讲述了中国汉字文化在易经方面一些其他的为人处世哲学——

家和万事兴。‘吵’为少,越吵越少;‘让’为上,步步高升。家立业之根、是基础,并且家是讲爱讲感情的地方,时时处处需要心存感恩;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若是非要争论谁对谁错孰是孰非,那么家庭就会变成法庭。作为家庭‘以退为进’方为上策,因为退这个字中藏着一个‘艮’字,‘艮’在周易八卦中代表山,唯有力大无边才可以移山填海,将山移动靠灵活、靠智慧、靠能力;‘进’为井、为坑,遇事需要学会变通,切勿一意孤行,否则必然深陷其中。。。

累是一种责任,苦是一种幸福。累过之后是收获,苦过之后是甘甜,因为苦是甜的浓缩。水为财,主智慧,低调为人、财富就会越聚越多;高调孤傲(曲高和寡),必然健康、财富方面将会流失,变得越来越少。很多道理重点靠悟而不是用嘴巴说说那么简单,做不到就说明不懂、不明白,既然明白为何还要明知故犯、不断出错误?道理看似简单,但是需要每个人去深深地感悟和细细地品味,如若不然就如同囫囵吞枣,怎能体会出其中的味道?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 篇7

一、《汉字》国际巡展简介

1. 巡展宗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我们应以汉字为媒介载体, 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中华文化, 展示中华传统文字文化, 再现中国古文明发展史,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华, 与世界各国开展文化艺术交流, 呈现人类智慧的结晶。

2. 巡展内容

本次《汉字》国际巡展从策划到开展历经了两年多的构思和精心打造, 先后于2012 年4 月举办《汉字》全球巡展安阳试展, 2012 年11 月举办《大美汉字》上海展, 2012 年12 月举办《大美汉字》宁波展, 经过全国文字、文物、历史等多方面的专家的修改完善, 最终形成《汉字》巡展的基本框架, 该展览是对汉字发展历史的一次巡礼性回望和凝视, 以介绍、宣传、弘扬中国文字文化为中心, 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文字文化精髓, 分为国际展、国内展两条巡展路线, 内容分为“汉字的起源与流变”“汉字的研究与传播”“汉字的艺术与意趣”三个部分, 通过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形式, 以中国文字发展史为主线, 通过展示各类文物、实物及图片, 用最新颖的形式、先进的手段和前沿的研究成果, 讲述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和传播的轨迹, 展示汉字的书写艺术魅力以及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妙趣精华, 浓缩了汉字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

3. 展出形式

展览形式主要有: 以图片展形式进行展示———《汉字》; 文物复制品展示———《中华国宝·青铜器展》; 书法展览———《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书画名家精品展》; 书法舞蹈———《中华书韵》; 书法家现场挥笔———《中国字·世界情》主题笔会; 观众中文姓名展示、雕版印刷展示、文创产品展示及销售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展出形式。根据展览场地的大小和展览地的性质随机组合, 实现了展览形式的灵活多变, 调动了观众的视、听、触各器官功能, 让观众全方位感受展览的趣味性。

4.《汉字》国际巡展的特点

( 1) 展览构思巧妙, 主线突出。《汉字》巡展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推陈出新, 展览浓缩了汉字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将古老文明不断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传扬世界, 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一个欣赏中华文明的机会。

( 2) 展览内容丰富, 亮点突出。展览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是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二是汉字的研究与传播, 三是汉字的艺术与创意, 展示各类文物展品120 余件。主要讲述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历程; 反映文字载体从卜骨、青铜器、陶器、竹简、钱币、玉石到纸张的发展过程; 展示文字研究成果和印刷术的历史功绩; 再现书法艺术、篆刻以及生活中的文字妙趣。

( 3) 展览参与性强, 影响突出。在《汉字》巡展中, 青铜重器的复制品在展线中实行裸展, 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复制展品, 可以直接感受到几千年前我们先祖的精湛工艺和文字艺术之美。展览立体展现甲骨文的造字、文字演变过程和用字方法, 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

文化的延续需要纳入民众的生活才得以流传千古。在我们举办展览的同时, 还将开展“汉字与美学生活”设计征集活动。该活动是将文字文化与美学精神相结合, 通过设计师对中国文字元素做出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创意理念的设计, 展现文字文化与美学生活的紧密联系, 将文字文化的精神转化为生活必需品, 让民众随时玩味, 于无形中传承文化。

5.《汉字》国际巡展的意义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古老文字之一, 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永恒见证, 散发着迷人的文化魅力。汉字不仅中国使用, 在很长时间还充当东亚地区的国际交流文字, 至今“汉字文化”对韩国、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和平外交是当今国际主流环境, 文化可作为对外交流先行官, 在体现“睦邻、安邻、惠邻”的诚意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友善的对外交流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004 年底, 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 至今中国已在50 多个国家建立了200 多家孔子学院, 可谓“遍地开花”, 在国际上出现“汉语热”。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汉字》国际巡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文博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通过中国友协、文化部、国家及省旅游局、文物部门等多部门向海外推荐, 分别与他们联合办展或者参与其组织的海外文化活动, 以各种形式进行汉字文化海外传播, 通过大使馆全力运作, 实现国际传播途径多样化。

《汉字》国际巡展, 先后在加拿大、尼泊尔、德国、法国、韩国、泰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南非、毛里求斯等国家, 进一步扩大了中国文字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掀起中国文化热潮。让大家了解汉字, 欣赏汉字艺术, 品味汉字妙趣, 感受汉字生命力, 感悟中华文明, 掀起国际社会学习汉语热潮, 为国际友人提供了另类的汉字学习方式。

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日益提升, 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中国热”“中华文化热”持续升温, 为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氛围和时机, 但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和文化产业的高端形态, 使其他文化难以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在此境遇下, 经过多种形式的探索, 中华文化“走出去”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更加复杂的国际市场因素。为此, 应采取以下措施, 使中国传统文化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 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协调力度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 文化向外传播的背后有着极其浓厚的政治因素, 国力强大是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国家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是本国文化才能更快地向外传播的重要因素。

传统文化海外传播项目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强有力的支持下, 才能顺利走出国门, 讲述“中国故事”, 在国外大放异彩, 从而推进我国文化“走出去”, 《汉字》国际巡展正是在政策、资金保障的前提下才得以成功。

2. 国内相关组织要加强与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团队力量

从国外文化传播经验来看, 文化走出去要建立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基础上, 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才是走出去的根本。例如, 美国的文化开放与创新, 法国对自己文化的保护和扶持, 韩国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珍惜。加强与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团队力量, 推动文化内容创新, 造就一批自觉自信的文化使者, 实现文化自强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根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汉字》国际巡展, 带着对我国文化的自觉自信, 走出国门, 旨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 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血脉和文化土壤的了解和感悟。

3. 研究海外受众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点和表达形式

中华文化已经开始“走出去”了, 我们要考虑在热闹的背后, 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含金量如何? 中华文化对当今世界价值理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影响力又有多大? 充分研究海外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点和表达形式, 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汉字》国际巡展, 全面生动地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发展与传播轨迹, 展示了汉字书写艺术的魅力, 让参观者切实感受到汉字作为古老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所拥有的旺盛生命力。通过详细讲述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将有助于把普通外国民众对汉字的认识从单纯的好奇心理上升至更为真实、具体的了解。

4. 提供多品类、高水平、适合海外受众者的海外传播项目

文化走出去的内容, 既要有外壳, 更要有内核, 既要有精英文化又要有大众文化, 既要有传统文化更要有当代文化, 重在当下。我们应打造国际巡展品牌效应, 引进专家意见, 丰富展出形式及内容, 提高其国际影响力。

5. 各部门形成合力, 注重传播形式, 建立畅通的传播渠道

《汉字》国际巡展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试验平台, 已经成功地走向国际舞台。在这个传播过程中, 经历着碰撞和发展, 利用多种传播模式, 推动着中国文化与世界的精彩对话。

《汉字》国际巡展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试验平台, 已经成功地走向国际舞台。在这个传播过程中, 经历着碰撞和发展, 利用多种传播模式, 推动着中国文化与世界的精彩对话。

摘要: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出去”, 被世界其他各民族了解、接受并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产生应有的影响和作用, 是一项宏伟的战略规划。文章通过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国际巡展的初步实践, 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新举措。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 篇8

【关键词】环境保证;规范汉字;榜样示范

倡行规范字,才能“推动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不良的书写习惯,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从低年级写字就严格要求,规范写字,是非常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写字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这里的“规范”,指的是把字写得合乎规则,遵循笔顺的规则,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添笔漏画,还要美观大方。

在长期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摸索出以下规范孩子的书写习惯的方法策略:

一、良好环境,保规范

1.安排合适的桌椅

调整好课桌的高矮,让孩子坐着舒适。

2.安排足够的时间

每堂课要留给学生8分钟左右的写字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写字任务。科学设计家庭作业,在作业中穿插练字作业,作业设计少而精,让学生在作业中练好字。

3.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低段学生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要保证干净整洁,播放一些轻乐,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还要让小学生清楚地了解书写的具体任务,理解书写正确的规范字的重要性,让他们不断组织自己的行为,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排除外界的干扰,来延长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从而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二、榜样示范,显规范

1.以书法家为榜样

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写字教学中,讲一些古人练字的故事给学生听,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

2.以教师为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先要练一手好字,然后,用这一手字去影响、引导学生。每一次板书、每一次批语,甚至一个名字,都要工工整整地书写。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年龄越小的孩子,模仿力越强,教师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模仿者。教师的板书、作业本上的批语无不是学生的字帖。将自己投身于一面镜子前,教师的写字姿势规范了,写字水平提高了。学生呢,经常地看到老师写字这个活生生的标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哪个教师授课,学生的字就像谁,可见教师影响力有多大。

三、训练过程,抓规范

1.写字姿势练规范

(1)引起重视。为了使学生重视写字姿势,在他们学写字之前,我给他们讲了“唐驼”的故事:古时候有個姓唐的人,酷爱书法,终于成了一位书法家。但因为不注意姿势,成了一个驼背。后来人们忘记了他的真名,把他称为“唐驼”。听了这个故事大家对不注意书写姿势有了更深的认识。平时写字时,看到有同学姿势不端正,马上就会有人提醒他:当心变成张驼、李驼……

(2)讲清要求。学生练字之前,我把写字姿势的要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八个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然后逐个讲解示范。为使学生便于掌握,我把“一尺、一寸”这两个较为抽象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要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只要人坐直就可以了;而笔尖到卷笔刀削过的最上边差不多刚好是一寸,手拿到卷笔刀削过的边缘,“手指离笔尖一寸”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了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

(3)姿势评定。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字的好差作为写字评价的首要标准,而忽视对书写姿势的评定。为此,在写字课上,我注重多对学生书写姿势作评价。姿势正确的学生,不但在课堂上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在课后还能得到一朵红花作为奖励。姿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作业可得优加五角星,姿势不正确的字写得再好也只能得优。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念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对书写姿势的正确与否也越来越重视了。

(4)儿歌规范。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写字要点,编成他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使他们自觉、愉快地练习写字。

听这首《写字歌》:小朋友,写字啦,花杆铅笔手中拿,拇指食指捏住它,笔身靠在指骨上。师生再接着配合背诵: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有一寸,老大老二对对齐,老三后面来帮忙,老四老五都往里,腿放平,脚放正,认真写字心要静。”学生每一次写字之前都边背写字儿歌,边调整姿势,易学、易懂、易记,加上时时提醒、督促,收效较好。

2.笔画的规范

笔画是汉字构形的基本单位,笔画的不规范将直接导致字的不规范。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二十八种,最基本的有八种。这八种是: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在写字之前,要让学生认识每一笔的特点和书写方法。如: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竖,从上到下要写直。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有平撇和竖撇两种,平撇应写得平而短,竖撇先竖后,写时注意笔画的连贯。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而且对一些形近的笔画要分清,比如:“ㄑ”与“ㄥ”。

在学生刚刚练习时,不要急于写很多的字,重点练习横、竖、点、撇、捺等基本笔画。这时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横要平,竖要直,撇要出尖,捺要有角。循序渐进,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能力和写字习惯。

3.笔顺的规范

汉字是一个个方块字,当我们在书写这些方块字时,必然要遇到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的问题,这就是笔画的先后顺序,简称为笔顺。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写字笔顺极不规范,写倒笔已成了一种常见的通病。

汉字的笔顺是有一定规则的,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决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会感到不方便,不自然。掌握了汉字的笔顺,不仅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还容易把字写清楚,写整齐,写美观。汉字的笔顺规则一般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按照这些基本规则,大部分汉字的笔顺问题解决了。所以,当学生一开始描写生字时,就必须同步进行笔顺规则的指导。

方方正正的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史,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和气节。写规范字的过程,既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思考的过程,让孩子们在一笔一画中感受中华汉字的魅力,在日积月累中获得各种不同类型汉字的书写要领和技巧,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锻炼意志。让每个孩子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让横平竖直的方块字越写越传神;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上一篇:计算机系辩论队对外章程下一篇:煤矿安全风险管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