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2024-05-09

中国传统文化(共12篇)

中国传统文化 篇1

摘要:中国关于酒的起源历史悠久。白酒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 它是一种政治文化, 也是一种艺术文化, 更是一种社会文化。酒对我国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影响颇大, 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同时也具备着相同的文化特性。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层层渗透, 探讨中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存在的共性。

关键词:中国酒,中国传统文化,时代性,独特性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 丰厚浑融。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在这五千年的中国文明里成就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而中国又作为酒的故乡, 故酒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酒,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中国人的眼中, 酒已不单单是一种饮品, 是一种物质, 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慰藉。故而, 酒在华夏文明的传播中已不单纯的是一种客观物质的存在, 而是一种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形式。由于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同成长, 故酒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毋庸置疑的共性:

1 独特性

中国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这在世界各种文化中尤为突出。而中国酒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以及原料的各异, 酒的口感独特, 种类繁多, 具有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样鲜明的独特性。从料的使用而言, 中国的白酒用料分为原料、辅料等。原料的不同决定了酒质各异。酿酒原料大部分采用五谷杂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为料;制曲原料也有所不同, 区分为大曲和小曲, 大曲原料一般采用大麦、小麦、豌豆等, 而小曲以大米或米糠为原料;辅料往往采用稻壳;酒的生产固然离不开水, 各个地区拥有不同的水资源, 水中含有的理化因子不同, 水质的不同也会导致酒质的区别;发酵环境与发酵期的长短在酒的酿造过程中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稍有差别也会对酒质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外, 中国酒的酿造工艺也是分为多种, 大体的工序为原料粉碎、配料、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原酒贮存后的勾兑成品。在各个工序中条件的控制都是有差别的, 这就导致了酒质的差异性。比如, 冷却中的参数温度的控制, 原则上是降到适宜微生物生长的温度, 由于使用的原料和辅料的区别, 温度的控制也是存在机动性, 若气温在5-10℃时, 品温应降至30-32℃, 若气温在10-15℃时, 品温应降至25-28℃, 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在入窖发酵工序中品温应在18-20℃, 入窖的醅料不能压得太紧, 也不能压得过松。并随时分析醅料的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 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 有3天、4-5天不等。这种参数的控制不唯一性, 必定导致酒质的千差万别, 产生不可避免的独特性。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而独具的产品。酿造工艺丰富多采, 酿制的酒风格千姿百态。为了加强管理, 提高质量, 相互学习, 做好评比, 结合我国国情, 于60年代中期, 对我国白酒的香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通过对酒内香味成分的剖析, 香气成分与工艺关系的研究, 并经酿酒界和专家认可。于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实施按香型进行评比。目前, 白酒的香型分为五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刑和其它香型。 (1993年国家又颁布了“兼香型”和“凤香型”) 前四种香型比较成熟, 趋于标准化和定型化。除前四种香型外, 还有不少具有自己特点的好酒, 其香气, 口味、工艺不仅不同于已定型的香型酒, 而又有自己特殊的工艺、风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酿酒工业的发展, 白酒的香型也必将更加丰富多彩。事实上, 食品中, 植物中的香味是多种多样的, 酒的香味也会不断发展, 不断增加, 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2 功能多样性

我国的酒除饮用过程衍生的功能外, 酒自身具有许多性能。酒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酿造酒的过程中由于原料、辅料大部分为粮食作物, 外加之发酵的工序处理, 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衍生物, 这就使得酒既有多种的性能。

首先在医疗方面。夜晚饮用少量的白酒, 可以起到安眠的作用, 由于白酒里面有一些理化因子, 这些因子会平缓的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少量饮酒还对消化系统起到一定的医疗作用。在酒的作用下, 会促进胃液和唾液的分泌, 起到健胃的作用, 还可以止疼痛, 利小便及驱虫的作用。以黄酒为例, 黄酒中的生理活性成分很多, 具有清除自由基, 预防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作用。而且黄酒饮用度数较低, 口感刺激性小, 可以增加食欲, 舒缓胃粘膜的分泌作用, 促消化以及缓解筋肉疲劳、安神补益、活血健体等作用。我国南方常用作补物, 供女人分娩后的调理身体, 效果显著。此外白酒可以外用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其次在营养方面。中国的酒的独特性必定会产生功能的多样性。由于酒中含有多种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大部分是来源于原料的不同以及在后期的处理过程, 比如蒸馏、发酵等工序的处理。同时也不能忽略发酵物曲的作用。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 说到酒的营养价值不得不提起黄酒。黄酒内富含氨基酸类, 尤其是赖氨酸, 可以促进人体的发育, 同时可以强健体魄、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同时对中枢神经组织功能有提高的作用。黄酒中含有无机盐达18种, 主要有钙、镁、钾、磷、铁、锌等化学元素。黄酒原料和酵母自溶物中的维生素B、E的含量也很多, 尤其是蛋白质的含量, 这种蛋白质多以肽和氨基酸的形态, 非常适合人体吸收。其中肽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功能、生物学功能和调节功能。

再次在精神享受方面。酒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但却有着一些特殊的功能, 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尤其是在中国的社交场合, 白酒的作用尤为重要, 白酒扮演着沟通使者的角色, 在酒桌上谈生意在中国已经成为不成文的社交礼仪。白酒是体验精神文化的产品。白酒中含有丰富的香味物和某些功能性物质的酒精饮料, 人们喜欢饮酒, 是在于它能给人们制造一种欢乐, 热烈的气氛, 激励思维活性, 反应一种心理沉积, 是人们的情趣和精神的寄托。

3 鲜明的时代性

白酒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 从天然发酵到生产酒,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 从作坊式手工操作的经验型, 发展到具有现代规模化集约化的科技型生物制造业, 是产业的飞跃进步。白酒的飞速发展同时体现出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 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潮流, 适应发展中个性化的审美观, 消费习俗和消费心理。当前的白酒消费, 已经是追求高质量、高品位、高品格的时尚消费, 饮酒是政务、商务洽谈、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 是休息、是聚会、是娱乐、是旅游、是劳保、是品味人生的一大享受。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在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酒几乎是无孔不入。首先,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故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 原料绝大部分是粮食作物, 这样酒的酿造必须依附与农业才得以发展。粮食的收成情况直接影响着酒的质量、产量以及销量价格等。此外各朝代统治者也会根据粮食收成情况, 来发布酒禁或开禁, 以此对酒的生产起到调节作用。在一些地区, 酒业的繁荣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各个时代推出的酒的制度是不一样的, 这样就决定了中国酒的时代性。据史料记载, 汉武帝时期对酒实行专卖政策, 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历史上酒税收入与军费、战争息息相关,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酒与文化的融合在诗词方面发挥到了极致, 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诗酒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纵观其发展史, 不同时代的诗人借酒扬诗, 借酒香诗, 创造了许多传颂至今的佳话, 也为诗酒文化的发展增添了诸多丰富的内涵。魏晋时代的曹操一句“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的狂叹引得了古今许多人的共鸣, 更是以“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的赞美把酒的妙处推到了至高处。唐代诗歌大盛, 诗人们有“斗酒诗百篇”的李白, “酒渴思吞海, 诗狂欲上天”的杜甫, 酒醉而成《琵琶行》的白居易等等, 诗人嗜酒成风, 把诗酒交融这部大戏推向了“前无古人”的空前高潮。北宋时代的苏东坡、南宋时的陆游等众多诗酒名家, 也对诗酒文化的发展有过增光添彩的功劳。当代著名诗人艾青对诗酒文化做过认真的研究, 并强调诗酒文化是“诗酒联姻”的产物, 充分肯定了诗酒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艳照.白酒消费的是酒文化.潍坊酒文化, 2012 (1) .

[2]周海平.中国酒的文化特性.山东食品发酵, 2012.1.

[3]黄栋梁.诗酒文化的发展历程.齐鲁酒文化, 2011.1.

[4]杨利.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探微.邵阳学院学报.第四卷第2期, 2005年4月.

[5]徐少华.中国酒文化研究50年.酿酒科技.1999, (6) :15-18.

中国传统文化 篇2

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助推伟大中国梦

“中国梦”,自习总书记提出以来,诸多专家、学者给予我们不同解读,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专家眼中也有一千个中国梦,但是这些专家、学者们却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梦的落脚点”!

浩瀚苍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文明和历史,中华民族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瑰宝传承给了后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传统,以强大的生命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成就了多少伟丈夫、大英雄。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胸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荡气回肠的历史。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认为,更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在近十年的职业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爱他人,努力地学习、积极地生活、深深地感恩,这类传承着中华美德的简单行为,却在学生中渐渐被忽略了。有的荒废学业、耽于玩乐,在这些孩子扭曲的价值观里,就是要及时行乐,讲究吃穿、相互攀比、超前消费,将父母的期望和辛劳抛之脑后;有的虽然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却漠视他人,甚至对父母都漠不关心,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总是秉承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每每看到这些孩子们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总是倍感痛心地想,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他们衣食无忧、吃穿不缺,他们到底缺少了什么?

痛定思痛,我发现,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更多的教授课本上的专业技术知识!却不曾教授过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价值理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实践意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我们教过吗?我们没有啊!今天,我们提及中国梦的实现,提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呀!

自从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我们单位职工在立足本职的同时更加深入的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改革,通过开设国学教育课程,我们努力培养学生应具备 “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韩信受胯下之辱的隐忍;教授学生赏析唐诗宋词的风韵、琴棋书画的艺术;提高学生宽容仁爱的修养。我们告诫学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通过单位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已经在校园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学生由原来的逼着学逐步向我要学的方向发展,全校已经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这些改变都是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旗帜指引下,开展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实践的巨大成果!我们感到无比欣慰!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万年祖德,是传承之大根大本,我们当知当学。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塑造学生的气质和修养,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优秀的后继力量,从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追梦人,更多更优秀的后继力量才是提高中国梦质量的根本。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人的梦!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一如既往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掘青少年蕴涵的正能量,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我确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们,将展翅飞翔,为祖国的明天,为中国梦的实现!他们将展开有力的翅膀,积极地奋发图强!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复合性格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人;复合性格

“当世人看到你的体重、腰围时,别忘了告诉别人你的性格。而中华文化就是中国人的性格,体现了中国人的情感方式。中华文化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她从来不远征、不极端、有秩序”,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前段时间在江苏昆山作演讲时,就宣传中国文化时如是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儒、道、佛相融合的文化,但是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共同特征都是追求理想人格,儒家所追求的人生是做“君子”、做“圣人”;道家所追求的是做“真人”、做“至人”;佛家所追求的是彼岸世界的快乐。这三种理想人格的共同特征是远离功利,距离功利越远人格的层次越高尚。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对中国人的复合性格的形成也同样起着双刃剑的作用。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两个角度对中国人的复合性格进行了剖析,真正体现中华文化的魅力精髓,让世人透过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中国人的性格。

1.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

1.2 知行合一观

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1.3 重视精神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1.4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1.5 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的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1.6 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

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一旦与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相结合,特别是同体现着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西方观念相结合,就可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这方面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证,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处于中华文化辐射圈内,都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2.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性格还有着其他一些消极作用,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其主要表现是:

2.1 没有科学观念

人类的精神生活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常识、科学和哲学。常识就是由我们的感观所获取的那些普通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知识。常识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经验性。科学是人类应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方法获取关于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科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规律性。哲学是以人类的精神活动为思维对象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思想的思想或者反思活动,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批判性。

中国漫长的历史有着较为发达的常识和哲学,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概念和体系。任何一种比较成熟的科学概念体系往往是从一些最为精练的初始概念或者假设出发,然后以严密的逻辑手段或试验手段推演归纳出一系列的定理、定律、公理、方程,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为人类认识、理解、描述、预测客观世界提供逻辑根据。这种科学体系的典型代表就是欧式几何和牛顿力学。但可惜的是翻遍中国历史,没有产生过任何一个类似的科学体系。按道理中国在数学领域最有希望建立这样的体系,但数学著作往往注重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与应用。比如勾股定理,实际是举出了它的一个“勾三股四弦五”的特例,并没有把他用抽象的语言或者数学公式表达出来。中国工匠精于测量制造,但中国始终没有形成几何学。可以说这一缺陷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是致命的,当西方人应用科学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的时候,中国只是创造了更多的诗词歌赋、训诂考据,也没有产生一位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家。如果说有,中国人当首选张衡,可惜他死后墓碑上写的是官职,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做官的,可能他连墓碑都没有。

2.2 没有把自然世界作为研究思考的中心内容

中国人的祖先实在太注重于人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几乎从来没有把客观的自然世界作为自己研究思考中心。当然中国的天文学还算是比较发达的,因为这与具体的农业生产有着很大关系。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作用不在于增加具体的关于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

在中国思想家那里,天地自然和人是一体的,是天人合一,物我相齐的。人和客观自然世界本来是统一的整体,没有必要单独拿出来具体研究,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区别。比如“轻的物体下落的快还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这样的问题在希腊哲学家那里是个问题,但在中国哲学家这里就不是个问题。中国的古圣先贤们进行思考的最终目的往往还是落实在人本身,落实在社会政治生活上去。无论哪一派思想,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讲到政治和道德,具体的自然规律反倒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实际上中国也没有哪一派思想是单纯以自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中国思想家不习惯于将客观的世界进行具体划分,以探求某一领域内的具体的客观规律,而是习惯于寻找世间万物的共同规律,寻找“大道”,实际上就是混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具体的山川河流如何运动,天地四时如何更替,中国人的祖先往往并不通过具体的科学实践活动进行考察,而是习惯于用一些哲学的似是而非的概念来笼统地进行解释。

2.3 重农轻商,商品意识差

早熟的农业文明,让中国人形成了“重农轻商”的观念。“商”为四民之末。商人往往被认为是狡猾、见利忘义的,商人虽然有钱却没有社会地位,往往被人歧视。在中国人的祖先眼里,农业是安身立命之本,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但问题在于,商业社会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的说卖的越多,赚钱也就越多,所以为了畅销其货,他们必须鼓励制造货物的工艺创新和发明,以便生产出更多更新的产品。所以新技术往往在这些国家很快就能得到利用,并且会人为的主动的去进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造,因为有利可图,在道德上没有什么束缚,所以生产得到鼓励,技术得到推广。对于以海洋贸易立国的古希腊,以及近现代的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这些国家,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见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所以习惯于变化,不怕新奇。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这个以商业维持繁荣的国家,绝不是偶然的。相反的,对于古代中国这样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当然还要交纳地租赋税。这种生产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模式,彼此间很少有货币或者经济往来。而且这种小农生产还被赋予了更多的道德色彩,被认为是符合自然本性的。所以这种生产方式很容易满足,不需要变化,也无从变化。这就不难理解中国曾经有很多发明创造,非但不是得到鼓励,而是受到压制。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2.4 家庭伦理对个人自由的束缚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人生下来就是不自由的。在一个注重家庭伦理道德的社会里面,社会组织是独裁的、等级制的。在这样的社会中父亲的权威天然高于儿子,君主天然高于臣子,丈夫天然高于妻子。一个人生下来,已经在道德上被赋予了某种角色。这种伦理制度虽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有序,但从根本上也扼杀了个人的自由与个性。个人不能怀疑权威,怀疑就要受到谴责。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发明创造往往被集体的名义所抹杀。

就笔者的理解,以上四点中第一、第二条是缺陷中最为重要的,也注定了中国文化乃至决定了中国人的性格。没有科学,我们就只能停留在中世纪;没有自由民主,国家将一直处于人治而非法制的状态。我们必须改造我们的哲学,改造我们的思想,通过工业化来进入现代社会。如果说传统的儒道佛三家提供了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哲学工具、宗教关怀和中国人复合性格形成的源泉的话,那么以科学和工业化为特征的西方文明,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获得新生、改变中国人性格的第四种力量。相信汲取了科学精神的中华文明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日趋臻善的性格一定会让自己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传统文化 篇4

一、中国画审美特色

中国画的本质特色反映着中国文化, 而中国画的审美特色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方位的体现。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到‘道法自然’的绘画准则;从佛学的‘色空’思想到‘空灵’‘无我’的意境追求, 无一不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审美的关系之紧密。

(一) 中国画追求天人合一

中国古人在形容中国画的创作中有这样一句话:“文以达吾心, 画以适吾意”,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就是说任何艺术作品若要感动其他人, 作者必须要先感动自己, 否则这样的作品必然是苍白无力和毫无价值的。真正的艺术大家从不以炫耀技巧为能事, 既注重自然为上的追求, 又对自身的内心世界借助绘画进行表现, 通过长期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探索, 把二者合而为一, 创造出了最高境界“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之境。

(二) 中国画追求文人情调

在中国画艺术史上, 几乎每位有成就的大画家都首先是人文修养很高的人。被誉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王维, 学养与才情都堪称唐代诗人中的佼佼者, 开创了以诗歌意境入画的先河。齐白石老人说:“我的诗第一, 印第二, 字第三, 画第四。”可见其艺术追求。潘天寿也明确地讲过:“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 诗、书、画、印是也。”就是这句话倒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全面修养和独特才情。

中国画注重“书画同源”的同时, 也讲究“诗情画意”的表现。虽然都是独立的艺术门类, 但又同根同源, 即可单独欣赏又可作为一个整体, 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独特形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画审美的影响

(一) 儒家文化对中国画审美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中“有为、中庸、尊正统”的出世观, 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中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向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画的审美取向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人画多以梅、兰、竹、菊四君子表现自身的“刚健”与“高洁”的精神世界, 中华民族如竹有节, 宁折不弯, 如梅挺拔, 凌寒独放, 如兰清幽, 一尘不染, 如菊灿烂, 老而弥坚。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下民族精神的独特之处。

(二) 佛学文化对中国画审美发展的影响

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画作品更注重内涵与深度。如佛学中的“色空”思想, 使画家体会到了一切事物的存在与变化都包含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创立的中国画的“意境”说。把中国画艺术推向了一个讲究内涵、讲究深度、“空灵”、“无我”的艺术境界, 形成了完善的中国画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 进一步丰富了创作理论和艺术语言, 使中国画审美的发展愈加成熟。

(三) 道学文化对中国画审美发展的影响

道学, 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一门综合性的学说, 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中国画的演变过程来看, 中国画从线描技法到大写意技法, 其过程就集中体现了一种“求新”“求变”的创新思想。国画家讲究的“气韵生动”也是出自道家提出的。

三、中国画与中国审美文化互为影响

中国画浓缩了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 其艺术审美观念影响着无数文人士大夫的思想, 刚直不阿, 追求田园式的隐逸生活, 这都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题材, 也是文人士大夫引以为骄傲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这也是中国画之所以长盛不衰的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 中国画就这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给无数骚人墨客提供了吟诗作赋的美好情趣, 形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审美格调。

(一) 中国画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主流审美格调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 中国画一直以来与诗书相结合, 成为文人士大夫乃至整个社会之日阶层人生审美追求的一部分, 因此中国画的不可避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社会主流审美格调的趋向, 其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情, 总要表达出特定时代的思想感情。如元明时期的画家因为社会的动荡, 产生了强烈的隐逸情怀, 并借助书画表现自己高洁孤傲的气节, 影响了当时的审美风格, 平远的山水画大行其道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二) 中国画的本质特色反映着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派生物, 一个是诗画会通与书画同源, 另一个是吟诗作文、能书善画 (甚至包括篆刻) 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修养的一种重要体现, 梅、兰、竹、菊是文人士大夫笔下的宠儿, 用来表现自身的精神追求。对于历代中国人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当社会形式的改变中国画的表现也随之改变, 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时, 他们就以梅、兰、竹、菊为榜样, 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 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画的精神已经深深溶入了中华民族的躯体中。中华民族如竹有节, 宁折不弯, 如梅挺拔, 凌寒独放, 如兰清幽, 一尘不染, 如菊灿烂, 老而弥坚, 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摘要: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是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结晶。中国画之所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特点, 是因为中国画依托的是本民族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层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哲学和儒、释、道三大文化里蕴含着中国画中所包融的哲学深度和文化积淀。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德育方法 篇5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德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德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德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中国传统文化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企业管理;启示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更多看重的是对西方社会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而一直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却有所不足。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以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指导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笔者认为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以柔克刚”的和谐观念等对指导现代企业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值得科学合理的继承和不断的完善发展。

一、古代“民本”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也不管是管理朝代还是管理企业,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本质是“治人”即对人的管理。从管理的意义看,“治人”通过专注于人的积极修为、管理实现对事对物的管理,这种管理思想和方式与现代的“人本管理,人为为人”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相一直,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物、管好事。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文化,认为在一切事物中人居于最重要的位置,甚至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都是并列的。从管理学的角度考查,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管理主体的重视,特别强调管理者要“修己、正身”,要遵循“为君之道”“为将之道”“爱民之道”,提出了仁、勇、信等各种德才标准;其次是对管理客体的重视,处理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对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民本”“民心”“民意”,把“民本”“民心”“民意”看做管理行为成败得失的根本,例如古代君主的“奉天承命”就是要尊重民意。当然,或许有人说这是迷信,应用于现代企业的管理中肯定会出乱子,这点笔者不否认,但是要强调的是对于古代的丰富遗产,我们应该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面对。同样,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理念与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方面把人即人力资源视为企业一切资源中最重要和最有潜力的战略资源,着力提高人的素质;另一方面强调对人的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价值观培育,努力做到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挖掘企业员工的潜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因此现代企业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民本观念,以企业的人力资源为中心,把面向企业员工、尊重企业员工、关心企业员工放在首位,充分调动企业中所有人的工作热情和智慧,企业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现代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把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放在首位,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规划企业员工的有效配置,不断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高企业员工自身能力素质,增强企业员工责任感、使命感。此外,在企业管理中重视员工的自身发展,也是符合传统文化的义利观的。作为儒家五常之一的“义”一般是指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人们行为的价值标准,“利”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物质利益和功利。“见利思义”和“以义制利”的儒家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的民主精神,引导和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激励和推动了中华民族和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在企业管理中,如果做到“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把面向企业员工、尊重企业员工、关心企业员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完全以企业利润为出发点,可以增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总之,不管是古代儒家思想,还是现代国家政策,我们都应该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灵活运用人本思想,让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馨和对自身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才能够让员工有归属感,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古代和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强调为人处世要随和谦让,这其实是一种心胸豁达的思想境界。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个人与个人之间如此,团队与团队之间也应该如此。儒家认为,柔是自然之道、养身之道和治世之道,天地万物按照均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因此人必须关注自己并注重自身的修为,使人道合乎天道,顺应天道。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说人与自然要协调统一,主体与客体之间要相融相通,这就是所谓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道理。《中庸》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从天开始,过渡到人,即管理者要以企业文化来熏陶员工,用文化的潜移默化功能促使员工的目标、行为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保持和谐,培育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实现个人与企业协调发展。古代和谐思想也与今天我国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观点不谋而合。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古代和谐思想可以帮助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企业管理者的实践活动应建立在企业的可持续能力和企业员工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促使员工的个人得到充分发展。作为中国通讯的巨头——中兴的“森林原理”和“低成本尝试”管理方式体现企业中和谐思想的活用,这种东方的价值观向中兴企业的组织结构、研发领域、市场末端、文化氛围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渗透,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企业之首——松下作为也非常推崇中国的和谐思想,认为提倡和谐就是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信但又不搞折中和放弃原则,强调高瞻远瞩、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所以说,古代的和谐思想运用于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可以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甚至为企业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其它方面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诸多著名企业家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职业经理人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实情出发,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思想中汲取精华。笔者认为有两个思想精髓必须被我们掌握,一个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个是“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前者是对我们职业经理人个人素质的综合要求和提高方法,而后者更侧重于职业经理人的战略思维。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奋发图强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体现。自强不息最核心的内容在于不停留不满足于当前的自我,不断地向“更新”的自我迈进。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语,则反映的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全民化、普遍化和社会化。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就找不到前进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职业经理人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毅力,以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行动追求个人素质日臻完善。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与历代先民不懈努力浓缩而成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以及与中华民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共同精神家园和宝贵财富。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到“古为今用”,对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琦.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2]赵东升.东西方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

[3]鲍升华.弘扬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探索中国特色企业经营管理之道[J].理论月刊.2002(9)

中国传统文化 篇7

一、典籍的保存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 很难举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对这些历史的重要典籍的收集与保存, 藏书家作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应该看到, 在古代的中国藏书不易。一是政治的原因, 数千年漫长的封建统治, 历代统治者常视文化典籍为异端, 害怕读书人一旦掌握知识, 会动摇其统治, 故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摧残藏书事业。肇其始者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继之者有隋之焚纬书及两宋时蔡京、秦桧等权臣禁书;至明清时, 文字狱迭起, 藏书家为藏书甚或有性命之虞及灭族之祸;二是由于兵燹战乱, 自汉晋而隋唐五代, 迄至宋之明清, 长期兵祸战乱, 史不乏书;近代由于帝国主义武力入侵, 《永乐大典》蒙受英法联军之劫即是一例, 余皆历历可按。三是私家藏书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 时常面临家道中落, 后世子孙不能继其业以及天灾人祸、水火灾害等毁灭性打击。可以说, 藏书家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经千辛万苦, 历百难千劫, 矢志不变初衷, 犹如传递接力棒一样出现了一幕幕藏书家购置、传抄、互借、收藏图书的画面, 痴心护藏着中国传统文化。

典籍的保存始现于秦汉时期。综观历代藏书之损毁, 往往皇帝内府藏书要比民间私家藏书的损毁更为惨重, 因为集中性收藏更易遭集中性损毁。私家藏书由于收藏的分散性, 其损失相对来说较小一些。比如, 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 活埋儒生数百人, 取缔私学和采取严厉禁锢政策, 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 使古文化典籍遭受第一次大规模损毁, 而“……《诗》、《书》所以复见者, 多藏人家” (《史记·八国年表》) 。因了民间私人藏书的私密度藏, 将大量禁书藏于夹墙、地窖、山洞等处, 才为古文化典籍的流传保存了至为宝贵的火种。汉武帝时为充实宫廷藏书和政府机构藏书, 广开献书之路, 收罗天下图书, 征集的主要对象, 便是这批民间藏书。“百年之内, 书积如丘山。”正是这批珍贵的先秦遗藏, 奠定了汉王朝国家藏书的基础, 并由此繁衍出以后历代无数的典籍。

再以宋元刻本为例。今天保留下来的数以千百计的宋元刻本, 它们中的每一种每一册都是历经众多有名无名的藏书家之手, 一代又一代藏书家的努力层层递传下来的, 尽管在传递过程中因种种天灾人祸可能损毁惨重, 但这恰恰又说明了藏书保存的极大不易与艰辛。

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宁波天一阁, 可谓单一藏书楼典籍保存的范例。万历十三年范钦谢世, 其长子范大冲继承天一阁藏书, 自此时起确立了“代不分书, 书不出阁”的严格族规, 限制天一阁文献的使用, 开始了一种封闭的家族共同管理的管理制度。这固然遏止了天一阁文献信息的利用, 但客观上却使天一阁藏书, 特别是大量明代地方志、登科录等珍善本比较完整地得以保存下来, 这在当今世界仍是独一无二的孤本。当公元16世纪前后建立的著名藏书楼, 如祁氏澹生堂, 赵氏脉望馆等纷纷衰落后, 天一阁却为时人所重。乾隆三十七年, 清政府设四库全书馆, 向全国各地采访遗书, 开始《四库全书》编篡的浩大工程。天一阁族人范懋柱积极行动, 概然进呈书籍641种, 共5 762卷, 率先在藏书人当中做出了表率, 是私家藏书楼中进呈底本最多的一家。在他的影响下, 进献一百种以上的近十家。如果没有藏书家呕心沥血、日积月累的收管保藏, 就不会在当政府需要时, 能够如此慷慨地应诏进书呈献阁藏, 为《四库全书》的顺利编篡作出巨大贡献, 受到乾隆皇帝的直接关注和褒扬奖励。

清末社会动荡不安, 战乱兵燹不断。《四库全书》的江南三阁中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均毁于战火, 唯杭州文澜阁虽遭战乱, 却因丁申、丁丙二位藏书家“不避艰险, 每夕往返数十里, 摭拾文澜阁残编”, 经钱恂、张宗祥等学者抄补缺帙, 终使文澜阁《四库全书》得以恢复原貌。现今的南京图书馆就收有丁丙“八千卷楼”的全部藏书。

此外, 为保护藏书的完好, 更多的藏书家还从民间汲取智慧、良方, 采取各种办法保护所藏, 有些方法一直被沿用到今, 如古籍的曝书及中草药防虫等。早在宋代, 藏书家赵元考即采用寒食面与腊月雪水调和粘书, 据说此法可以使书不蠹。明代的天一阁及其他一些书楼则一直采用芸草夹书以防虫。凡此种种, 着实荷载了藏书家太多的辛苦与磨难, 更折射出聚书的不易与艰难。藏书家大多嗜书如命, 出于对书的痴迷和热爱, 也许藏书家苦心收藏的目的是为了“子孙宝之”, 也许是为了自己学术研究和出版图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书籍是宝, 是人们不可或缺之资粮,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这种共识, 往往是促使藏书家长期坚持藏书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一点, 洪有丰在《清代藏书家考·引言》中有着最好的表述:“各藏书家之经营网罗也, 或费手抄之勤, 或节衣食之费, 得之艰而好之笃, 情壹志专, 珍护逾甚。储藏、装修一切整理、保管之法, 无不加意考察, 力求至善。虽聚散无常, 而楚弓楚得, 苟非绛云之炬, 及裹物代薪之不幸, 其他大抵转相售购, 仍多归于好而有力者之库, 其爱昔保护一如前也……故今日之珍藏, 实幸往昔藏书家, 互相保留, 以迄于今也。”

二、典籍的传播

抄录和刊刻流布, 是中国古代藏书家传播典籍文化的重要手段。

首先, 典籍的借抄、互抄。古代的通讯、交通俱不发达, 历代几乎所有的藏书家都有过借抄史。借抄既是聚书方法, 也是私藏的利用, 很多藏书家都将其藏书借人抄录, 互相借抄之风甚盛。他们或亲自动手, 或雇人代劳, 或抄自官府, 或源自私家。通过许多人的碾转借抄, 一本书不仅可以化作千百本, 而且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四处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人袁峻“家贫无书, 每从人假借, 必皆抄写, 自课日五十纸, 纸数不登则不止”。北周裴汉“借人异书, 必躬自录本”, 这不仅推动书籍流通, 而且也丰富了公私典藏。

宁波范氏天一阁之藏书最初也是通过借抄方式来保存传播乡邦文化的。天一阁藏书的借抄始于范钦, 其藏书的一大来源便是向其他藏书家借抄。比如他曾向同里丰氏万卷楼借抄, 又与江苏藏书家王世贞订立藏书互抄之约, “以增益之”。据天一阁研究员骆兆平先生《天一阁明抄本闻见录叙》考证, 有据可查的天一阁明抄本有1 147种之多, 其抄本除少量得自故家旧藏外, 主要通过借抄、互抄而得。在范氏族人范光燮任嘉兴府学训导时, 为充实府学藏书而抄录天一阁经部类典籍百余部, 供士子们阅读。能够完成如此数量的传抄活动, 的确反映了藏书家对阁藏文献的使用和传播的慷慨态度。或许借抄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著述, 亦或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庋藏, 但藏书家孜孜以求、经年累月地抄写, 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威力是何等之大!凭无数双抄书的手生产出无数的抄本书, 以至当许多刻本毁灭绝迹时, 唯赖抄本的存在而得再续流传。

其次, 典籍的刊刻、流布。藏书家刻书应该说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特色和好传统, 它对于中国历代典籍的延续与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印刷术发明之前, 所有的书籍均靠手工抄写, 费时又费力, 一种书复本很少。雕版印刷发明之后, 刊刻书籍便也在私家宅塾流行, 历代藏书家中多有热衷于书籍刊刻者, 他们既是藏书巨擘, 又都是出版大户, 利用各自丰厚的藏书, 富足的资财刻印了品种繁多、质量甚佳的图书, 广为流布。

明代一些藏书家, 为了增加收藏、传播典籍文化, 他们利用传统的抄录和编纂, 更多地运用自宋以来印刷术方面的优势, 大量刊刻传播古籍。如胡震亨刊布传播唐诗;臧懋循、赵琦美刊刻传播元杂剧;洪木便刊刻宋元明话本等。值得注意的是, 明代藏书家还大量刊刻了丛书。据统计, 中国历代所刻印的丛书, 总数约在5万种以上, 几占中国古籍的1/2以上。因此, 明代的藏书家刊刻丛书功不可没。再如, 明末藏书家毛晋的汲古阁更是以刻书名闻天下。毛晋三十岁时, 为要经营印书业, 把田地、质库一时尽售去, 以作买书和刻印书籍的资本, 陆续买进的珍本书达84 000册之多, 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之, 为日后校勘书籍之用。他“夏不知暑、冬不知寒、昼不知出户、夜不知掩扉”地勤奋工作, 直到“头颅如雪、目睛如雾, 尚忙忙不休”。其刻书流布活动昭示着汲古阁藏书之丰富, 所校刻《十三经》、《十七史》、《群芳清玩》、《津逮秘书》、《宋名家词六十一种》等, 多以“汲古阁”名义刊行, 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 “于是缥囊缃帙, 毛氏之书走天下”。

清代的黄俞邰、周雪客为使珍籍得到广泛传播, 在自己无力刊刻的情况下, 精心挑选了家藏中罕见流传的珍秘之书96种编成书目, 联合向社会公告征求刊刻者, 表示愿无偿提供家藏珍本为刊刻底本, 有意者可任意选刻一种、数种或数十种, “各随所好, 共集大成, 不但表彰前贤, 抑或嘉惠来者。”这就是著名的《征刻唐宋秘本书目》的由来。该书目自发布后, 响应者众多, 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取其22种经书刊行, 鲍延博《知不足斋丛书》也选其9种珍本刻之, 甚至连皇家英武殿聚珍版丛书也慕名前往, 按书目选取了不少史子类珍籍刊刻。确实, 在许多的藏书家心目中, 刊刻古籍是流布藏书的最佳形式, 也是服务社会、流芳百世的至高境界。

三、典籍的完美

为了一种古籍的完美, 许多藏书家往往需要埋首故纸, 昏天黑地耗费数年的光阴, 正是对典籍负责, 对子孙负责的崇高的使命感支撑着无数藏书家默默无闻地沉浸于陈编烂简中, 从事着这种“为人作嫁”的苦差。明代赵用贤为校五卷本的《洛阳伽蓝记》, 先后用了八年的时间, 以五种不同本子的校雠, 共改正误讹增补遗漏860余字, 方使这本不算太厚的书成为完本, 其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藏书家的心血汗水。同样为了一种残缺不全的图书能够配成完书, 藏书家往往不辞劳苦, 遍访各家、书肆, 或于杂书中拾遗补缺, 或从面铺、街头抢救出被当作废纸的断简残编, 使无数珍本能够破镜重圆, 完美再现。这种搜访集全、拾残惜书的精神同样值得称道。

四、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

历代藏书家在藏用结合, 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上有着明显的成效, 这主要表现为藏学家在治学探索的基础上, 以著述、选集、汇编等形式创造出新的典籍, 为民族文化增添新的内容, 提供更多积累。仅以魏晋南北朝为例。史学方面, 魏晋两代私家写史成风。魏史私作, 除陈寿《三国志》外, 尚有郭颁《魏晋世语》, 孔衍《汉魏春秋》、《魏尚书》、王隐《蜀记》、环济《吴记》、阴澹《魏记》, 孙盛《魏氏春秋》等七种。晋史更多有十几种。著述方面, 南北朝的藏书家, 利用私藏编纂了颇有影响的巨编大著, 像南齐藏书家萧子良“集学士抄《五经》百家, 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 (《南史》卷四四《萧子良传》) 。梁昭明太子萧统“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 名才并集, 文学之盛, 晋、宋以来未之有也……为《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 , 特别是《文选》一书, 这是一部推重文华、精选流别、在中国文学史上深有影响、基本概括了唐以前诗文精华的文学选集, 成为百千年来士人必读的文学范本, 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除以上类书、选集外, 像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郦道元的《水经注》、刘勰的《文心雕龙》、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学术名著, 也都是藏书家利用藏书的显著成果。

五、典籍的捐公

中国封建社会, 私家藏书风气推崇个人私藏和藏家世守。在近代中国, 随着近代藏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传统的守藏观逐渐为藏书家所舍弃, 尤其在公共藏书成为近代藏书文化发展的主流时, 一些藏书家以出售、捐献或寄存等方法将私人所藏转归公藏。特别是进入现代, 以范氏天一阁、刘氏嘉业堂、孙氏玉海楼、黄氏五桂楼等数以百计的私家藏书乃至自家藏书楼的百川归流, 说明着中国藏书家钟爱典籍, 化私为公的恢弘文化胸怀。

建国之初, 范氏后裔公推范若其、范盈笙代表范氏家族将天一阁藏书和房地产捐献给国家, 宁波市人民政府接受这一文化宝库, 并成立天一阁文物保护所, 配备专职人员加强管理。如今的天一阁是一家藏书和学术研究单位, 其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 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而成为研究的对象。

1950年整整一年, 是中国私家藏书捐献最为踊跃的时期。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藏书传人瞿济苍、瞿旭初遵其先父瞿启甲遗志, 先后将其家藏宋、元、明善本书籍72种、近2 000册, 通过文化部捐赠给北京图书馆;浙江杭州余翼将其父余绍宋所遗寒柯堂遗书和碑贴13 000余册捐赠浙江省图书馆;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马叙伦将其在杭州的存书1 944册, 捐赠浙江大学图书馆, 其中包括稿本、抄本和明刻本90余种;许广平将位于北京宫门口西三条二十一号的鲁迅故居及宅内所藏书籍5 195册、拓本4 030件和其他文献274件全部捐献, 后由文物局接受。

此外, 像胡朴安、叶景葵、徐行可、李子廉、李文汉、蔡敬襄等人的藏书分别捐入了上海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和江西省图书馆等。当然, 这只是众多藏书家中的光荣代表, 藏书家以自己慷慨无私的壮举为中国私家藏书的历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六、结语

藏书家的历史作为是一种客观存在, 对中国藏书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是中国文化光辉灿烂的一部分, 也是世界文明的结晶。如果没有私人藏书家的无私奉献, 近代以来各类型图书馆的建立是不可想象的, 今天各图书馆引以为荣的古籍善本几乎全部来自私人藏书家的收藏。如若不是私人藏书家的历史贡献, 我们又谈何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如果没有历代藏书家的劳绩, 丰富的典籍文化绝有可能与时俱灭, 那么人类就有可能在黑暗中不知要摸索多少年!我们祖国拥有的古籍之多, 举世第一, 而这些典籍端赖藏书家千辛万苦的护藏而后加以传播, 才使中国历史不断, 文明始得延续。这也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明古国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这里, 引用程焕文教授在“铁琴铜剑楼与中国藏书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存藏书楼联谊会”中的发言词作结语也许最为合适:“历史上的藏书家是中华文化的真正守护者, 没有藏书家的世代相守和薪火相传, 中国文化与藏书想要传承到今天是绝无可能的……因此, 我们应对私人藏书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肖东发, 袁逸.中国古代藏书家的历史贡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91, (1) .

[2]牛红亮.试析魏晋南北朝的私家藏书[J].图书馆杂志, 2003, (6) .

[3]徐良雄.天一阁文献信息输出的历史渊源[J].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9, (5) .

[4]任继愈.中国藏书楼[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5]傅璇琮, 谢灼华.中国藏书通史[M].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1.

中国传统文化 篇8

一、中国画媒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画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以文房四宝、画轴开篇的08北京奥运开幕式充分地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使得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国热”。中国画媒介已然不再是单纯的绘画工具, 它已上升为一种符号,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

绘画媒介是与画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用油画颜料在宣纸上画是不可能画出中国画效果的, 国画颜料在亚麻布上同样也画不出油画的效果来。中国画的表现力与中国画媒介是分不开的, 甚至可以说, 中国画独特的视觉语言正是基于中国画特有的媒介之上的。毛笔以其特有的“锥形”造型, 配合墨在宣纸上能造成意想不到的水墨效果, 而其种类与性能的不同, 更是创造出丰富的视觉语言形象。硬毫因其笔性硬健, 弹力强, 蓄水少, 画出的线条苍劲有力。树木的立干、出枝、勾叶、点叶以及山石的勾勒、皴擦都需靠硬毫来表现。软毫笔性软, 蓄水性强, 多用于渲染或表现水墨淋漓的效果。兼毫则间于硬毫与软毫之间。长锋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 短锋容易使线条凝重厚实, 中锋则兼而有之。秃笔点线别有苍劲朴拙之趣。再来看看中国画颜料, 中国画颜料与墨都有着亲水性的特质, 特别是植物颜料, 透明感强, 在生宣上带有渗化效果。而在绢、熟纸、半生熟纸上的渗化效果不如在生纸上的变化丰富。海派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生纸, 由于生纸的敏感性和偶然性, 写意作品创作的不确定性, 给了画家意外的收获, 营造了特殊的画面效果。

中国画理论的形成与中国画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画理论伴随着中国画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应运而生, 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自成体系, 其中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毛笔的出现奠定了中国画以线为主的艺术形式, 六法中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阐明了用笔之道。而中国画颜料的丰富为“随类赋彩”的提出提供了可能。“墨不碍色, 色不碍墨;又需色中有墨, 墨中有色”[2]“以色助墨光, 以墨显色彩”的主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理念。石涛的:“一画者, 众有之本, 万象之根”。“夫一画含万物于中, 画受墨, 墨受笔, 笔受腕, 腕受心。”等理论, 带有更多的道家哲学意味, 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哲学方法论。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画媒介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思想、形式和趣味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画艺术, 而它们之间的互相渗透与融合, 又形成了现在中国画艺术的总体特色。中国画曾经、现在仍然以一种不断臻于完善化的叙述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它承载着东方人对这一文化所具有的情结和理想[3]。

中国画媒介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产生, 其发展及运用受当时的人文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以中国画颜料的发展和使用来说明。中国画颜料的发展和使用是有时间性、阶段性的, 而它的这个特性就是受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唐代以前对矿物颜料的运用较多, 在青绿山水画中, 青色和绿色都为矿物颜料。青绿山水在发展之初就选用了天然的青色、绿色作为主要用色, 这主要受青铜器文化的影响。青铜, 指红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 因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青铜器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被制造出来, 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十六个世纪的青铜时代。而青绿山水中的主要用色——青色颜料的成分是盐基性碳酸铜, 产于赤铜矿, 绿色也产于铜矿中。因此就出现了青、绿色彩在山水画中运用较早的现象, 这与中国在开采铜矿上的时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唐以后随着纺织业的发达, 植物颜料逐渐用于绘画。当时, 画家称矿物颜料为“重色”, 为主色;称植物颜料为“草色”, 为辅色[4]。最初仅使用单色的植物和矿物颜料, 后来经过改进, 创造出间色。如白粉合朱砂为肉色, 花青合朱砂为紫色, 槐花合石绿为嫩绿色。另外, 至唐开始, 国家的对外政策变得更加开放, 外来颜料先后由西北和海上输入中国。马来西亚的藤黄, 印度的天青等, 使国画颜料丰富起来, 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

至宋代开始, 中国画坛涌现出一支独树一帜的画派——文人画, 到元代文人画逐渐成为画坛的主流, 并对后世中国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在色彩和水墨的运用上, 文人画家重水墨轻色彩, 主要因为这一阶层往往受过正统的教育, 思想上受中国古典哲学影响, 自视清高, 鄙视明间画工及院体画家, 认为水墨宜淡的“玄” (黑) 色能表达宁静致远、平淡天真的文人审美情调, 而将五颜六色排斥在“俗”与“工匠”之列[5]。这种思想使得颜料的使用在绘画中日趋减少, 限制了中国画颜料的发展。

摘要:当今, 中国画发展已处在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多元的文化以及人们对创新艺术的追求对中国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用油画颜料、丙烯颜料、刷子、洗衣粉、牛奶等新材料来作画, 完全摒弃传统笔墨, 脱离中国画最基本的特点, 此种现象比比皆是。回归传统、了解传统, 在传统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才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画媒介作为中国画发展的物质基础, 其作用不容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层面, 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中国画媒介,中国传统文化,视觉语言、中国画颜料,影响

参考文献

[1]熊长虹.中国画材料与艺术及文化的关系[J].艺海, 2007 (04)

[2]李洋.从画若布弈到构建意象色彩.水墨研究, 2004 (07)

[3]叶勇.中国画材料刍议.国画家, 2011 (3)

[4]马燕峰.浅谈中国画颜料[J].才智, 2011 (20)

中国传统文化 篇9

1、确立马列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这个胜利,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成为我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 在新的形势下, 用马列主义思想来宣传和教育人民, 成为动员一切社会加强共同建设新中国的必然。为了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统一领导, 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掌握新闻出版、报纸广播等舆论工具。1949年8月, 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局《机关报》正式改版为党中央机关报, 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 以利于向全国及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主张, 报道中国人民的文化、建设等成就。

2、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

随着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 愚昧的落后的观念、文化受到扫除, 科学的进步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在广大人民中间逐渐被接受, 按照《共同纲领》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要求, 党和政府有步骤地对旧有教育文化事业进行改革, 争取和鼓励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使学校教育制度与思想文化建设适应新旧社会的转接, 有利于推进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 对旧有教育制度的改革,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使教育事业从过去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转向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二是使教育事业从过去脱离实际, 脱离生产, 转向为恢复和发展国家的生产事业服务。这次改变旧中国教育事业上的高校制度的改革和调整, 使不合理的现状得到了改善, 对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有着深远的传略指导意义。

3、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1951年秋, 由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北京大学教师中率先发起了一场运动, 这场运动一直延续到1952年的秋天。1951年9月29日下午, 周恩来在京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上作了题为《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 此次报告的主要对象是京津地区3000余名高校教师, 一个思想改造运动在京津两地高校迅速展开。该运动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 要求教师联系本人思想和学校情况, 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肃清封建买办思想, 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之后, 该运动逐步推进到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中等学校的教师中。到了11月, 教育界的思想改造运动被引向了文艺界, 党决定在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

二、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

1、积极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历来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作为党的一贯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向来主张为人民大众服务, 文化工作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前夕, 随着党转移工作重心, 毛泽东指出, 文化教育工作“是围绕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展开并为这个中心服务的。”在致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贺电中, 毛泽东更是明确指出:“革命胜利以后, 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广泛地开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 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发展起来, 并借此配合人民的教育工作和其他文化工作, 以及借此配合人民的经济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工作的方向:为人民服务, 为经济服务。这表明:中国的新文化具有不同于旧文化的全新的性质, 是为新的经济、政治力量以及新的社会服务的。

列宁也曾指出:“只有确切了解过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全部文化, 在这种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才可能建设出无产阶级的文化。”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这一基本思想, 曾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指出:“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 并不是意味着无条件的照搬, 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利用, 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 党又用这一思想来指导文化建设, 改造社会实践。之后, 毛泽东将这一思想加以概括, 即: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推陈出新。

2、消极方针政策

在传统文化界曾出现过明显而激进的“反右”斗争。“右派有两条出路。一条, 夹紧尾巴, 改邪归正。一条, 继续胡闹, 自取灭亡。右派先生们何去何从, 主动权 (一个短期内) 在你们手里。”, 毛泽东在1957年5月的时候, 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 文章明确的指出“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从此, 党中央的对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也随之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导致文化运动的主题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了敌我阶级矛盾, 强调了斗争的使命性。如此, 以偏概全的否定了本来自然发展的传统文化。在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标志性事件出现, 党的《人民日报》就发表了社论——《这是为什么?》, 提出要求:即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当前现象。因此, 以这个事件为运动的起点标志的文学界的“反右派斗争”的正式开始了。由于毛泽东使得一场规模宏大的反右派斗争在全中国大陆开展起来, 对传统文化的正确发展和自然创新与传承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破坏。

三、党的传统文化政策的分析

1、批判远多于继承

新中国成立之初, 关于传统文化界范围内的对于怎样更好处理批判和继承的关系, 怎样处理批判, 怎样发展继承等问题都还处于一个肤浅的表层方面, 传统常常会被称为是封建主义的代名词因而全盘被否定, 是因为在此文化背景下,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仅仅局限在教条主义的范围内, 在对待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 是将两者对立起来, 没有全面、联系的看到事物的发展实质。

2、张扬民族性

对于中国文化来说, 1949年的意义并不像在政治上那么深刻, 它还不足以构成文化上彻底解放的边界, 各种关系中, 对新文化发展影响甚大的就是中外关系, 即西方话语作为一种强势话语, 对新文化的一种或隐或显的制约、规范作用, 它以销蚀民族性为前提。新中国成立后, 政治上的独立解放, 诉诸于文化, 就是要建设一种民族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反过来说, 这种新文化只能在张扬民族性与反西方话语这一宏大框架中来完成。这一点在医学以及文艺领域表现的很突出。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传统文化到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的中国文化, 文化都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 但我们不能裹足不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既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确理论,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魂”。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那个的时期。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所实施的政策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的脉络梳理和浅显的内部剖析, 对其引导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建设发展产生的影响作出了整体的概括和评价。

关键词:党,文化,文化政策

参考文献

[1]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

[2]张静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现代化[M].湖南出版社, 2009.

[3]李玲玉.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4]郭德宏, 李玲玉.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8.

中国传统文化 篇10

一、抢注问题值得关注

在我国悠久历史上, 中国封建经济由于较早得到发展, 其经济发展程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远远高于周边地区和国家, 落后国家当时出于追求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纷纷派人前来学习。唐朝时期, 朝鲜、日本以及西域各国纷纷派遣人员来学习, 并且在学成之后将中国文化融入到他们的文化体系中。通过这种融合, 使他们不仅认同了中国传统文化, 并且将它融入自己的文化, 这就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出现了文化同源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影响力的扩大, 并借助文化的传播使得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和发展日益广泛。但伴随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代经济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 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 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人们不仅需要一种自身的文化认同, 更需要对这种文化资源合法拥有, 从法律意义上确定对文化资源的归属。文化同源现象的存在, 使得他们在观念中将其现有的文化均视为自己的文化, 并力求将这种文化的所有权合法化, 为自己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法律保障。正是处于这种心态, 所以韩国人在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列为韩国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到底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和发展本国的传统文化?理性的认识、正确的应对是极其必要的。

二、抢注对中国的影响

1.消极影响

国外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注一旦获得成功, 会给中国的相关文化资源产品的开发及其后续的创新制造不必要的障碍, 也会在国际上扰乱视听, 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获得国际认同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同时, 还会使国人对自身所一直接受的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积极作用

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注, 为我们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1) 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近现代由于历史和社会各方面的原因, 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为了尽快赶上发达国家, 我们开始向西方学习,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出现了不自觉地否定中国历史和本国传统文化的倾向, 盲目地崇尚西方文化, 并且陷入了一种民族自卑情结之中。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之后, 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面对这种差距, 不少国人心中的民族自卑情结迅速膨胀, 媚外情结也迅速蔓延, 全盘西化的调子在社会上不断出现。这种民族自卑情结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在对比中我们只看到外国的一些优点, 却忽略了自身的很多长处。表现在对文化的态度上, 某些人认为西方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是应该被淘汰的文化, 是可以抛弃的。国外对源于中国的文化资源的抢夺, 特别是对基于这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从一个侧面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价值, 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向现代和世界。

(2)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2005年, 由于韩国人抢注端午节而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高度关注, 进而推动了国务院于2006年5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的端午节也特别地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韩国人对端午节的抢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人重视传统节日并进而重视传统文化的催化剂。可以说, 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成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并得到民众普遍拥护, 不能否定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

三、应对的措施与方法

首先, 寻求国际法的支持与保护。 目前, 国际上通过的一系列关于文化保护的国际公约或条约为中国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支持, 使中国保护传统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特别是随着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 文化霸权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地扩张。面对本国文化遭受的冲击, 世界上很多人都认识到与文化相关的活动、产业和服务有其特殊性, 不应该与一般商品同等对待, 而应该给予本土文化更多的保护。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之下, 2005年10月, 在巴黎举行的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 提出了与世贸组织商品贸易不同的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的原则。它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等一系列有关人类文化的基本观念, 强调各国有权利“采取它认为合适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公约》为此确定了尊重人权自由、文化主权、文化平等、国际互助、经济文化互补、可持续发展、平等共享和公平平衡等八项原则。《公约》的通过为我国制定保护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国际法的支持和借鉴, 对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 要借鉴和学习其他发达国家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措施。 一些发达国家在保护传统文化资源上采取的措施, 为我们保护传统文化提供了借鉴。随着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 民族民间文化遭受的冲击也日益加剧, 甚至有很多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灭绝, 各个民族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可能消亡的担忧也日益强烈, 这是导致抢注文化资源现象在世界范围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基础。不少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制定了保护本国文化的法律或者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日本为了保护本民族文化, 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法》, 将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一并纳入保护的范围。法国高度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 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 通过举办“国家遗产日”活动, 来发动民众投身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法国曾经通过一项法律, 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译成法语。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此解释说, 这是要保卫法语的国际地位。国外的这些举措, 为我们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们也同样可以通过立法和开展中国文化遗产日等活动, 来唤起人们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再次, 扩大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这可以为我们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提供广阔的市场。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使“地球村”中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与频繁。伴随着各国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 民众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文化消费正悄然成为人们消费的焦点。民众文化消费的求异性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为各国民众认同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文化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智慧和一个国家的力量, 承担着直面现实、维护信仰、创造理想、熔铸灵魂的重任。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打造中国的文化身份, 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 增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能力。科学而辩证地看待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积极利用全球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现代化和走向世界, 我们就能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保护好并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彭富春.谁在全球化[J].东方文化, 2002 (5) .

[2]施爱东.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的追踪与细说[J].民族艺术, 2006 (2) .

[3]董庆柄.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中国传统文化 篇11

【关键词】中国建筑设计史 课程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6-01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是经过时代沉淀的文化,见证了中国建筑设计从古至今的发展。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的名词,是指建筑物在开展建筑之前,建筑设计人员依照建造的工作,将建造过程中会发生的所有问题进行模拟规划,制定好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图表和文件体现出来,中国是从清朝后期才逐渐形成建筑设计的观念和技术。研究中国建筑设计的历史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指导,每个国家的建筑物发展都不能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依据相应的文化背景才能设计出能够反应当时社会环境的建筑作品。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同中国建筑设计史的课程教学相联系,有其实际的研究意义。

一、中国建筑设计史的教学目标

中国建筑设计史包括建筑学和设计学两方面内容,是建筑类专业教学中的基本学科。现阶段,一般的教学形式只是分析建筑设计知识的个别方面,很少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只学到了古典建筑物的表面发展,很少去探究建筑物产生的背景以及变化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对中古建筑设计史的深入学习。

建筑设计是将建造技术和设计艺术相结合的双性学科,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结构、原材料、工程建造以及空间格局形成技能学习;二是依据时代背景、文化习俗、地域分布等社会人文形成不同设计的特征[2]。因此,建筑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学习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促使学生能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构建思维知识体系。由于建筑设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建筑设计和社会发展相互联系,从而学习到建筑设计的本质。

二、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一)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依据

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是漫长的,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随之不断发展的,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3]。实际上,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一样都是逐渐发展完善的,受到孔子儒学思想、易经理论、阴阳八卦、星辰天文等传统学说理论的影响,与现实环境相适应,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征的文化理念,发展完善之后就变成了一种附有深层次内涵的标准。这个标准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转变,同时也对绘画、服装、药品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古代建筑设计的留存、延续,完善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

因此,开展中国建筑设计史的课程教学,要分析古代建筑的表面特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把握建筑设计的内涵。但是,现代教学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联系。

(二)传统建筑体现传统文化

建筑物是依据设计进行建造,人的思维活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一定会对建筑物的设计者产生影响。从人类出现直到清朝灭亡,传统文化一直对建筑设计起着制约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分析。

1.宇宙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宇宙观是通过天文现象来预测国运变化、人事凶吉、天灾人祸等,其本质是人类无法掌握命运。

2.自然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在中国古代,自然的本意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就中国文化本质而言,自然是被分为“自”和“然”两部分,指的是人体本身和外围世界的物质。

人自身、花、鸟、水等是物质界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观念下,人同其他物质要素是处于一样的位置,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观念。

3.环境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环境观是指人和周围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以及认识。古代人们对环境是非常重视的,比如:人去世后,埋葬的位置要经过风水先生的推算,盖新房子,要选择大门的朝向以及房子的方位,这些都非常讲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两方面开展对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学习中国建筑设计史能够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形成知识思维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传统建筑设计的体现,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发展会造就相应的建筑设计模式,同样建筑设计的发展也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所以要真正把握建筑设计和创作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明月,单全.从日本建筑文化看中国建筑设计的民族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2]景泉,杨磊.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建筑探索[J].建筑创作,2010(9)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 篇12

一、儒家和谐文化思想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上,儒家文化始终占主流地位。儒家文化以深厚的农业文明为背景,在朝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儒家八条目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就是和谐,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和”,即事物存在的理想状态,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力量均衡。二是指“合”,指事物内部矛盾不断由对立、冲突、斗争、走向同一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动态过程。事物只有在“合”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和”。

《易经》是最早的儒家经典著作,是中国远古先民们在长期生活和占卜实践中,对大自然现象的概括和总结。《易经》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的行为只有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才能趋吉避凶。《易经》强调人与自然和和谐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影响,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范畴,这就是“中庸”(或“中和”)。中庸的方法论源于儒家的阴阳学说,是早期的辩证法哲学。既然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那么,处理时就要兼顾双方,做到不偏不倚。中庸之道讲究做事留有余地,不主张走极端的道路。孔子吸收晏子、史伯的和同观,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孔子看来,凡事都有一个界线或尺度,达不到或超越这个界限或尺度都不可取。

二、道家和谐文化思想

道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辟见解。道本身是一个和谐体,它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到它的形体,它独立共存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根源。在老子看来,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东西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先于天地而生的“道”。基于此,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宇宙观:“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道”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生成第三者,即“冲和”之气或曰“中和”之气,由它们再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天地万物。宇宙万物莫不背负着“阴气”、胸怀“阳气”,这“阴”“阳”二气相互拥抱、相互影响而生成新的和谐体。

三、佛教和谐文化思想

佛教是一个充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而且,这一观念从最初起,即通过佛教的思想理论(教义)和行为准则诫律)得到传播和实践。

佛教宣扬人与其他生命是平等的,所说的“众生平等”、“普渡众生”、“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其目的就是为了教化世人,既要珍惜人的生命,也要珍视并尊重其他生命。具体说来,佛教把生命状态分为两种,即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所谓“情”,即情(感情)识(意识)。凡是有情识的,如人与动物等,都叫有情众生。没有情识的,如植物乃至宇宙山河大地,都叫无情众生。有情众生又依生活的世界分为六类:天道有情、阿修罗道有情、人道有情、畜生道有情、饿鬼道有情、地狱道有情。尽管在佛经之中强调,佛陀乃是出现于人间,在人间成佛,所以六道之中,最尊贵的是人道。但是,佛教确立“六道轮回”的观念,说明如果生活在人道的有情造恶业的话,将来仍然会堕落到饿鬼或者地狱之中,并非一成不变。所以,佛教虽然肯定人在六道中的特殊性,但并没有“唯人独尊”,其他万物都是为我所用、必须无条件为我服务的观念。相反,佛教一再强调,因为六道的轮回,一切有情众生之间,有着不可思议的亲缘关系。“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梵网经》)基于这样的观念,佛教是坚决反对杀生的。这是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切生物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人类必须善待一切生灵,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达成和谐。所以,佛教对待有情众生最根本的两点,即平等和报恩。

佛教对无情众生的态度,与对待有情众生的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佛教并不因为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的“无情”,而轻视他们甚至滥用和浪费他们。佛教把人由于过去世之业因而感得的有情之身心生命称为“正报”,把国土世间等无情众生,称为“依报”。佛教认为,外在的环境乃是有情众生“共业”所感之果,也就是说,“依报”的好坏,是由有情众生来决定的。如果有情众生都心存善念、勤行善业,则依报就会变得美好。反之亦然。从这一点来说,佛教只承认“人祸”,不承认“天灾”,因为一切的天灾的根源就是人祸!所以,佛教对待无情众生最根本的也有两点,即自律和珍惜。

参考文献

[1]宋书伟:《协调与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国发展道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邓伯军:《道教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

[3]张存俭、鲍宇:《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理论学刊,2005,(8)。

上一篇:儿童歌曲下一篇:空间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