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术(精选11篇)
中国传统美术 篇1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 具有原发性的, 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 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 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 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 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 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 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 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 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 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 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 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 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 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 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 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比如说, 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 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 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 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 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 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 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 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 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 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 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 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 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墓, 所形成绵延百里、蔚为壮观的帝王陵寝群, 实属世界罕见, 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完善推广措施。其它一些截止目前, 尚未戴上“中”字头桂冠的文化旅游产品, 可作为陵寝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继续充实完善。同时咸阳是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2004年又从全国600多个中小城市中脱颖而出, 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个首届“中国魅力城市”之一, 成为西北五省区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则足以证明了咸阳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表现在文化旅游中的竞争实力。
三
文化旅游就是文化资源的开发, 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就要寻找、选择那些具有丰富内涵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咸阳是必选之地。它所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资源不仅是专家学者考察的热点, 也是广大群众向往和追求的观光、休闲之地。从这个意义上, 咸阳文化旅游模式体系应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陵寝文化层次, 在咸阳文化旅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属世界罕见, 尤其是汉阳陵与秦马俑相比具有另一种时代风格, 属于最高层次;第二层次由石刻文化、宗教文化和古建筑文化构成, 使咸阳文化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 属于中间层次;第三层次由民俗文化、养生文化和农家乐构成, 它依托丰富的传统医学资源和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 开发出了药膳、药浴、足疗,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一) 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 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 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 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 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 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 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口头语言不需雕饰, 自然随性, 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 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 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 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 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 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 绿要绿得娇, 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 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 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 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二) 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 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 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 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著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 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 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 (1) 。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 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 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 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 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 (2) 虽其来源不一, 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 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
按摩等独具特色的康复、养生、保健特色休闲旅游项目。这三个层次的内容相辅相成, 使整个体系烘托出帝都气势, 营造出具有国际品牌的咸阳文化旅游模式, 成为游客流连忘返, 终生难忘的项目。
唯物史观认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生存-享受-发展。”的过程, 人类在物质需求满足之后, 精神追求是其必然的选择。旅游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相似的特征, 旅游是一项高尚的文明活动, 发展文化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主题, 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正是由于咸阳所具有的文化物质和珍贵的不再生资源, 我们有理由倡导努力构建咸阳文化旅游模式, 使咸阳以其中国十三代帝都的身份跻身于国际旅游市场, 让它的历史成就再现辉湟。
参考文献:
[1]尹华光.旅游文化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仁民.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N].光明日报, 2005-9-21 (10) .
作者简介
贺琼琼 (1987-) , 女, 汉族, 陕西咸阳人, 咸阳师范学院资城系2005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指导教师:李玲, 咸阳师范学院资城系讲师。
湖湘民间绘画的功能性特征
代静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21008)
【摘要】在我国恢弘、悠久的民族文化中, 湖湘美术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历史长河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湖湘民间绘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色, 充分展示了湖湘民间绘画所独有的艺术魅力。湖南民间绘画与湖南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民间绘画则多数直接来美化物品和美化环境, 作为创造者和使用者的劳动人民, 在自己创造的美的环境中生活, 一方面享受着不平凡的创造者的快乐, 一方面接受着直接和间接的社会文化传统的教化, 两个方面构成了民间绘画的审美和娱教两大功能。
【关键词】湖湘民间绘画;娱教功能;审美功能;
【Abstract】In the long and extensive Chinese history, Huxiang art alway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which displays the strong life-force and profound cultural foundation.The artistic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uxiang folk painting thoroughly manifest its unique charm.Huxiang folk painting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production, life and customs of the local people, whereas most of its drawing can be directly applied to the beautification of stuff and environment.As the creator and user, the working class can live in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they have created.On the one hand, they can enjoy the unusual happiness as creator;on the other hand, they can obtain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cultivation from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Both aspects constitute the functions of aesthetics as well as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Key words】Huxiang folk painting;function of entertainment and education;function of aesthetics
1、娱教功能
1.1、创造快乐
民间绘画多数为了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 当然他们也有一定的功利性在里面, 他们的心肠诚实, 总离不开生命、生活、生存等人生主题, 也突出了对生命的基本的内涵与追求, 但是要重视的是给劳动者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极大的乐趣, 这些乐趣伴随着劳动者的创造实践而产生。湖湘民间绘画中有一些具有故事性和民众自娱的历史戏剧故事画。如湖湘祭祀绘画中的一种吊偈画有“封神”、“三国演义”、“西游记”及“八仙过海”等等, 这些民间绘画就如同现在的连环画一样, 造型生动有趣, 故事情结连贯, 给人以充分的联想和无穷的回味, 这些画的内容彼此独立又有关联, 一般是画师即兴而作, 具有很强的个性和随意性。湖南民间画师的创作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欢乐, 也给别人带来了欢乐。
还有一些民间绘画与民间文艺的其它方面相结合, 从而使得民间绘画这种娱乐性更强, 如旧时年画的推销者, 在销售年画
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三) 民艺品传播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 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 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 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 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三、民间美术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进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传统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方式, 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手工劳动, 在这种状况下, 许多民间艺术品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被很多人摒弃了。
当代的民间美术保护者和美术理论家多是将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来进行研究和保护, 民间艺术品已经成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而保存在博物馆之中, 见证着一个古老文明曾经出现的辉煌。民间美术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被人们保护和学习着, 但实际上, 它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很多人对它的喜欢只是出于对一个存在着文化隔膜的逝去年代的怀念, 民间美术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其实用性, 它和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状态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 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 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的“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 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了重新整理与研究, 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 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看到的民间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他者文化”的观赏需时, 多要唱上几段曲儿, 一是吸引顾客, 二是介绍年画的内容, 这些唱词, 也是优美的民间文学, 如《八仙》之“铁拐李”左脚跷, 吕纯阳顶风流;蓝彩和拿着篮子最细巧;曹国舅插板敲;张果老拿着竹筒搓啊摇, 汉钟离拿把扇子顺风飘, 何仙姑打后跑;韩湘子, 吹起笛子来眯眯笑”, 生动地将八仙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使人们对年画的故事内容的印象更深刻, 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1.2、教化作用
每个人都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接受着一定的社会教化, 人们的知识、技术、经验、人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观念, 行为准则、价值标准, 人们的衣食住行, 婚丧嫁取的生活模式, 行为样式等等。均是社会的教化的结果, 因此一定的社会文化, 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 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生产和生活。
在民间美术, 相对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民间音乐对人教化作最为直接, 而民间绘画多数则会给人以直接的启迪。民间绘画
求, 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作品, 混淆了媒体的视听, 使我国的普通民众不能产生文化的认同感, 而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的状态。
四、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 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 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 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 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 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 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 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 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 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 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民艺学论纲》,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2年。
[2]书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 齐鲁书社, 1981年。
[1]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1989年
[2]张少侠, 《亚洲工艺美术史》,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年
[3]王冠英, 《中国古代民间工艺》, 商务印书馆, 1997年
[4]方湘侠, 《民间美术》, 湖北美术出版社, 1999年
中国传统美术 篇2
我国都有那些传统艺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这节课先出示故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讨论,故宫的建筑风格以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1)大屋顶、金黄色的琉璃瓦的艺术美感和实用性。
(2)为什么采用木结构的建筑体系。
二、将同样是通过人物形象表现理想美的题材作品进行比较: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希腊雕塑的代表之作《米洛斯的阿弗萝蒂特》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去体会不同的风格及其艺术美感。
三、古希腊和我国魏晋时期,中西美术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质:在魏晋时期,中国绘画观念就已经深深奠定了“神”的表现重于“形”似紧密联系。将中西风景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霍贝玛的《米德尔哈尼斯的道路》进行比较,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油画各自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中国传统美术 篇3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民间美术 父子相传 师徒相授 利弊分析
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体制经过历朝历代的积淀,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变革,作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美术,其“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教育形式虽有演变,但基本模式是没有改变的。至今,在某些行业依旧保留着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及自己行业或者家族代代相传的那些绝活儿,有许多民间艺人是沿着这种模式走向成功的。这是否意味着“父子相传,师徒相授”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呢?
一、“父子相传,师徒相授”教育方式的概况
从《礼记·学记》中“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这句话可以得知,早在商代,我国就有了画工、雕工等工匠之间的师徒授受关系,常常是以父子相传的形式承袭下去。当时,工匠没有学习文化和掌握文字的机会及权利,就本能地利用口头传授来传承本行业的行为准则及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春秋时期的管仲在齐国推行改革,其中一项是“四民分业”,即士、农、工、商四民,使其各有所居,各守其业。从而将人民世代固定在某一职业,并通过同业聚居的方式,使人民“相学以巧”,加强专业化技艺交流和职业教育,为“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教育方式奠定了基础。
魏晋时在北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开凿中,动用了大量工匠,其中建筑、雕刻、彩绘类的能工巧匠甚多,祖孙、师徒数代,集于一地数十年,相互之间展技观摩,拜师收徒,传艺实习,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相语以事,相学以巧,相陈以功”,交流技巧经验,通过父子、师徒合作画壁达到“亲授”的目的,大大提升了技艺水平,带动了师徒传授为媒介的民间绘画教育。
清朝有雷氏世家专制烫样者号为“样式雷”,祖孙七代人在内务府样房长班,他们制造烫样的技艺也是世代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河北杨柳青年画从业工匠达三千人众,直至清末不衰,所谓“家家都会点染,户户全善丹青”。较大的作坊如齐健隆、廉增戴记等,每家画案五十余,工人二百名,每年印年画“两千件活”以上,每件五百张。由此而知,这种简明的教条形式的教育方法,是古代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 “父子相传、师徒相授”教育方式的利弊
“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教育方式是在中国封建经济及家族制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各种行会组织和画家工场作坊的建立与发展,促使画家和手工艺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一些画家和师傅产生严重的保密思想。这种行帮之间的保密思想一方面对总结美术知识技能、传授方法和丰富美术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行会组织狭隘的宗派关系影响下使得知识技能的传播的相互渗透交流受到很大的障碍,我们应当看到师徒制除了有其优秀的一面之外,也存在一些弊端。
1.秘技的失传
隋唐佛教盛行,大规模的图壁造寺活动带动了师徒传授的民间美术教育。隋唐民间画工师授教育形態中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师徒合作画壁达到“亲授”的目的。画史中关于吴道子师徒等画壁的记载很多,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记载,画师描写成形每“落笔便去”,成色施彩余事由弟子完成。在这种合作壁画的工作中,弟子通过旁观、领会、揣摩笔迹以成色而得师傅笔法亲授。又或有口诀、手诀乃至心诀相授,如《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记载论吴道子笔法云:“当有口诀,人莫得知”,人莫得知固外人耳,弟子或能得知:透露出家法私受的消息,画工技法要诀多以口授相传,非但不可以以文字记录于书籍之上,更要以私密的方式亲自传授。
中国古代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许多技艺都要求传男不传女,或者传媳不传女的做法。这种观念缩小了接受传统美术教育的人群范围,降低了技艺永续的概率。再者,即便是得到师傅喜爱的徒弟,也不能把师傅的所有技艺都学到手,传统美术便不可能有很好的继承和发展。许多高超的技艺和心得都已经掩埋在时间和空间当中。现代人只可以在历史博物馆中默默赞叹那些精美的艺术品,却再也无法得知制作的秘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2.门户之见
随着隋唐佛教石窟寺院的大量修建营造,绘画、雕刻、塑造、建筑营造等手工艺匠,成为兴盛的营生,行业竞争开始出现。《寺塔记》宣阳坊静域寺条云:“西廊万寿菩萨院门里南壁,皇甫轸画鬼神及雕,形势若脱。轸与吴道玄同时,吴以其艺逼己,募人杀之。”这则故事充分放映出当时民间行业竞争的严酷。圣人虽云“术业有专攻”,但如此一来,也遏制了个人潜能的发挥,磨灭了更多的才能。并且,由于师从同一个老师,或是同一派别,就会产生“但守师法,不出新意”的问题。派别之间竞争激烈,各派都严防死守自家的技艺,没有很好的交流和沟通的渠道,以及相互学习的机会,也阻碍了民间美术的进步和发展。
三、结语
传统和现代是这个时代不变的主题,在新的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必须呈现自我的特色,当代美术教育改革也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如何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而不断充实、发展的现实。《易经》中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统美术教育模式有着非常好的实践意义但也有局限性,我们应当做的是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美术教育资源,公正地评价传统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统教育制度进行现代化的转型,才能使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让古老的师承方式在当代教育制度下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李永林.中国美术教育史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2]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3]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单国强.明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4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篇4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 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 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 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 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 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 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 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 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 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 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比如说, 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 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 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 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 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 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 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 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 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 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 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 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 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一) 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 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 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 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 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 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 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 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口头语言不需雕饰, 自然随性, 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 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 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 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 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 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 绿要绿得娇, 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 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 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 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二) 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 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 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 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著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 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 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 (1) 。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 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 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 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 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 (2) 虽其来源不一, 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 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民间艺人的交流。
(三) 民艺品传播
民艺品传播和图谱传播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播, 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参与商品交换, 又不局限于行业内部的传播方式, 使民间美术的传播方式更加广泛, 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增强了。
三、民间美术发展现状
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进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传统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方式, 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代手工劳动, 在这种状况下, 许多民间艺术品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而被很多人摒弃了。
当代的民间美术保护者和美术理论家多是将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来进行研究和保护, 民间艺术品已经成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而保存在博物馆之中, 见证着一个古老文明曾经出现的辉煌。民间美术虽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被人们保护和学习着, 但实际上, 它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很多人对它的喜欢只是出于对一个存在着文化隔膜的逝去年代的怀念, 民间美术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其实用性, 它和当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文化状态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 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 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的“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 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了重新整理与研究, 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 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看到的民间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我们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他者文化”的观赏需
浅谈新时代群文工作者必备素质
苗晨
(东海县牛山镇文化中心江苏东海222300)
群众文化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 政府对群众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 与此同时, 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和谐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重大任务中群文工作者应必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要具备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丰富服务手段, 创新服务内容的素质。
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指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相对应, 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 以非营利性为目的, 为全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领域。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既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国家整个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 落实公民文化权益和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群文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扩大服务范围, 丰富服务手段, 创新服务内容。要悉心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要具备理论理论创新, 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的素质。
群众文化理论向来比较薄弱, 而群众文化工作者向来又重实践, 轻思考。群众文化发展的几十年历史证明, 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 群众文化工作往往会走弯路。现在, 群众文化的外延和工作范围不断扩大, 由于机构的合并, 乡镇文化站变成或正在变成综合性文化站, 自身的运行机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迫切需要群文工作者加强理论思考, 对实践进行理论总结, 同时, 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 通过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 理清思路,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群众文化工作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求, 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作品, 混淆了媒体的视听, 使我国的普通民众不能产生文化的认同感, 而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的状态。
四、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 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 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工业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的对立, 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 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 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 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 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
三、要具备服务基层, 关注弱势群体, 富有人性关怀的素质。
党的个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 社会仍处于利益调整期, 大部分农民以及城市下岗职工等还没有得到更多的经济和文化实惠, 个人的内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够和谐。因此, 群文工作者要更加注重服务基层, 服务社区, 服务农村, 服务农民, 服务城市的外来打工者。要更加关注农民, 关注弱势群体, 更加富有人性关怀。要突出弘扬和谐文化, 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和谐文化”进社区、进乡村系列演出活动。努力用文艺和文化服务温暖人心、抚慰人心, 凝聚人心, 振奋人心, 和谐人心。
四、要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全民的整体素质在提高, 文艺欣赏水平以及审美品位也在不断提高。因此, 群文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要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 在形式、内容等方面不断加以创新。要让老百姓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角, 不断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使群众文化活动始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要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知识全面了解的知识素质。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身份象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工作一项新的重要内容。近年来, 广大群文工作者纷纷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项长期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有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需要解决。目前, 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正在进行。因此, 群文工作者要以更积极的姿态投身其间, 在积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挖掘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义色彩的产品形式, 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 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 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民艺学论纲》,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2年。
[2]书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 齐鲁书社, 1981年。
[1].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1989年
[2].张少侠, 《亚洲工艺美术史》,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年
[3].王冠英, 《中国古代民间工艺》, 商务印书馆, 1997年
中国传统美术 篇5
关键词:美术理论与创造;传统艺术;当代艺术
在美术创造的过程中,美术的理论的学习较绘图技艺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将两者的关系进行正确看待,是如何进行美术学习的关键所在。美术的创作原理与创作技能相辅相成,不能分隔开独立使用,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太过于看重创作技能,对其中的原理只是草草地应付,致使现代的美术作品中其画工、画风虽然可以得到肯定,但是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并不是那么明显,所以,只有将创作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才可称得上真正的完美之作。
1 从传统和当代的艺术角度上来评价美术理论与美术创作的现状
在西方传统的美术研究中,美术理论与美术创作是完全相互独立的个体,并没有过多的联系;而在中国传统的美术研究上,美术理论与创作为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才华,其本体性质是一样的。然而对于现在中国的文化状况,由于盲目地学习西方艺术文化,并将其文化背景与国内传统艺术混乱结合,使中国现在的美术文化存在了过多的问题。
在西方的金字塔美术结构中,理论工作者居于金字塔尖端;而中国的理论学家们也希望自己可以有着主导的理论力量,可影响到美术作品的创作方向,但由于国内发展情况的影响,使中国的画家还是按照自己的美术理论去创作,相信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和品鉴,所以在对于那些理论家所写的美术理论文章,也仅仅是当作作品的填充物,并没有过多的意和研究。长此以往,使我国的美术形式呈现出多样化、杂乱的局面,完全违背了传统美术的艺术形式。此外,在当代美术艺术领域中,理论家受到画家和市场持续的邀请时,他们还是会以理论家的身份来写着解说词,反倒是在原本活泼的传统绘画领域中,理论家则变成了鉴定家,凭借自身的观点来评价作品的好坏,形成了我国美术艺术形式的畸形发展。
2 美术理论与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1)我国美术学习的误区。理论是实践的前提,而实践又是检验其理论可行性的重要标准。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也充分的体现出了这一道理的价值所在。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众多美术院校中,很多学生都出于对绘画的喜爱而选择了此专业,比起“晦涩”、“艰难”的理论学说,写生和创作课堂还是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从而导致了学生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想象。
(2)理论与创作发展不均衡。据统计表明,从1980年至2010年间,经国国家批准立项的美术类研究为194项,其中美术的古代史和近代史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与当代美术作品有关联的却很少,从而形成了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而此现象的出现远落后在美术的创作需求后面,对于美术创作的发展有着很大程度的制约,无法使其承担原本应有的职能。此外,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学生认为理论无用,不如直接创作来的简单。
3 中国传统与当代艺术的发展对美术理论与美术创造的影响
(1)传统美术创作对美术理论的影响。美术的理论研究,可间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创作水平,是美术学习的另一种提升方式。美术理论研究可学习前人对美术的审美观点、绘画技法,体会其绘画灵感,使自己常受启迪,从而来提升自身的美术创作功底。而相反,美术理论也是在众多的美术作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西方的著名艺术家来说,有阿尔贝蒂的《绘画论》《建筑论》,罗丹的《罗丹艺术论》;而在中国,有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画品》等,都是以理论研究来验证自己的艺术创作。而到了近代,我国的齐白石、潘天寿等艺术大家更是加大了对美术理论的研究,扩大了其研究领域,并根据前人的美术理论基础,结合自身的绘画经验,更新了研究的方法,使美术理论作了新的发展。
(2)近代美术创作对美术理论的影响。虽然,我国美术历史发展较为悠久,其中也出现过多为艺术大师,并对其作品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对美术理论的认识上,还是处于滞后的状态,无论是从美术方法、技术手段上,还是从专业结构、机构管理上,仍没有太多的进步,还是以原有的水平进行研究讨论,对我国美术艺术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对于这种滞后现象存在着众多的原因,仅仅靠个别机构及个人是根本无法改变这种情况,所以,在其改进上便需要多个主管部门共同努力,并组织起以专家为主的理论团队,来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形成主流声音,将美术理论的研究推向良好的发展道路。
4 结语
在我国美术的研究中,更应该多注重当代美术理论的学习,并将美术理论与美术创作进行有效结合,勤于思考,使其可以更多地了解当代美术资讯,只有这样才可真正提高美术的创作水平,实现美术本身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孔新苗.现代美术之路:从“主题”到“主体”——作为转折点的30年创作美学回顾[J].美术,2008(09).
[2] 翁振新,翁志承.惠安女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图式转换与当代建构[J].艺苑,2011(05).
[3] 李兰.蔡元培与上海美专——试析蔡元培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01).
[4] 彭越.《江苏画刊》在新时期美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中央美术学院,2008.
中国传统美术与国产动画关系研究 篇6
一、水墨画在国产动画中的应用
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美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我国特有的美术艺术, 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 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观是别具一格的。国产动画制作中应用水墨画制作而成的水墨画动画片, 也是我国国产动画的创新之作, 不但使国产动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而且通过将美学和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造了独特的动画剧情, 意境丰富,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动画的色彩和格调, 引人入胜, 产生共鸣, 使得国产动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风格。水墨动画片的制作拓展了我国国产动画的发展空间, 实现了我国国产动画的创新。《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的第一部水墨画动画片, 在动画制作过程中, 对于人物和情境的制造首次使用无轮廓线条, 渲染动画意境的方法是通过水和墨的完美结合, 使得动画人物更加的生动。在国产动画片《牧童》中, 为了能够使静态的小河有动感, 通过鱼和牛的活动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对照来渲染, 牛在水中的倒影表明了水的清澈, 不同的人物造型通过水墨的浓淡进行渲染, 为我国的动画制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说, 传统美术艺术对于我国国产动画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京剧脸谱在国产动画中的应用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是我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历史200多年, 闻名世界。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脸谱的色彩有着很明显的寓意, 是表现京剧人物特点的重要特征,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有的表现形式, 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京剧人物的忠奸、好坏、褒贬都是通过脸谱的色彩来表现的。所以, 在动画制作中应用京剧脸谱, 能够增强人物的表现力, 明确人物的性格特征, 使得动画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的色彩, 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国产动画片《骄傲的将军》通过京剧脸谱塑造了将军鲜明的人物性格, 是国产动画的创新之举, 同时凸显出京剧脸谱的特色, 把将军傲慢自负的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师爷的形象是根据京剧脸谱中丑角的脸谱色彩进行造型而成, 凸显出师爷阿谀奉承的小人形象, 动画片通过应用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 观众能够很容易了解人物性格, 这也表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国动画制作初期影响力最大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造型就是根据京剧脸谱来塑造的, 色彩的适度搭配展现出猴子直爽干练的人物性格, 机智的面部特征表现出猴子的灵活好动, 通过脸谱来完成猴子的造型设计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孙悟空猴子的天性, 同时也符合当代人追求平凡英雄的审美观点, 孙悟空的新颖造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造就了《大闹天宫》的成功。
三、剪纸艺术在国产动画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美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剪纸艺术是一种富有地域色彩文化的产物, 其表现手法受到民族文化, 历史发展, 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彰显出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通过风趣幽默的表演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 虽然动画角色形象是由剪纸来完成, 只能通过平面进行表演, 观众只能看到正面和侧面, 视觉效果受到影响, 但是剪纸艺术通过皮影戏的表现手法, 如同赋予了剪纸人物生命一般, 人物动作和形态的变化十分砌合, 相互交错的剪纸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点与点的布局也恰到好处, 表演酣畅淋漓, 剧情能够引人入胜。我国彩色剪纸动画片的代表作品《金色的海螺》, 采用镂空的剪纸来作为动画的背景, 精妙的剪纸艺术使得动画片的效果更加逼真, 增添了动画的活力, 同时高超的剪纸艺术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立体形象。
总之, 在国产动画制作的过程中, 通过应用中国传统的美术艺术, 能够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剧情引人入胜, 使得国产动画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给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传统美术元素的运用还丰富了国产动画的内涵, 对于推动国产动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 我国的国产动画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其制作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的美术元素应用到国产动画中, 使我国的国产动画别具一格, 特色鲜明, 既表达了我国五千年的辉煌的文化传统, 增添国产动画的文化内涵, 也使得我国的国产动画散发出特别的艺术魅力, 塑造深入人心的动画人物, 引人入胜的剧情, 富有艺术表现力。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中国传统美术中水墨画、剪纸艺术以及京剧脸谱元素在国产动画中的应用, 阐述中国传统美术与国产动画之间的关系, 了解传统美术对于我国国产动画发展的重要作用, 来促进我国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术,国产动画,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娜.关于国内动画美术设计风格几点分析[J].大众文艺.2011 (10) .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民间美术 篇7
一、民间美术的渊源和本质
1. 民间美术的渊源
民间美术这种文化现象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民间美术是以农村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亿万劳动群众创造的群体艺术, 是劳动群众为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 是集实用和审美为一体的艺术创造, 是当时那个时代和那个地方文化发展的衍生物。民间美术积淀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传统, 它是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 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它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 体现着物质生产技术前进的步伐。
2. 民间美术的本质
民间美术是艺术分类的一种特殊范畴, 特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主要由普通劳动群众根据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艺术。民间艺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 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艺术范畴。1
“民间美术”是在“美术”前冠以“民间”加以限制, 说明它不是作为美术的一个门类, 而是标志着一个层次, 即美术的一个最基础的层次。因为它具有着根性的、母体性的、基础性的特征。2民间美术形式种类繁多, 内容广泛, 造型朴实美观, 体现了人生哲理和艺术内涵, 反映了民众的审美理想, 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民间美术的内涵
1. 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民间美术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美术的情感之源, 审美之根, 是来自人与人、人与物、以情和美为纽带的生活关系。民间美术是劳动者在生活的基础上, 把蕴藏在其内心的美好情感经过创造加工, 而培育出带有泥土芳香的花朵, 他们不仅是生活的创造者, 更是艺术的奠基人。因此, 我们在惊叹劳动者的创造和民间艺术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时, 无论是回归寻根, 还是借鉴发展都离不开情感因素的特殊功能。
2. 民间美术的艺术内涵
民间美术不仅有一个独特的艺术天地, 又有着劳动人民独特的艺术创造。民间美术的艺术内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民间美术产于民间, 存在于劳动群众活动的地方, 它吸收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 与我国传统艺术一脉相承; (2) 民间美术有着悠久历史和伟大成就, 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地位; (3) 民间美术是集物质和精神, 生产和艺术于一体的艺术, 它既具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 (4) 民间美术不仅品类丰富, 而且技艺精湛。
不少民间美术的内容和纹样也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 民间剪纸、民间刺绣就有不少纹样来自于原始图腾崇拜。民间美术还直接继承了人类原始造物的技能, 经由集体传承和历史积累而不断发展。3
三、民间美术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1. 民间美术的艺术成就
在我们的生活中, 对于同一产品, 往往那些外观造型具有艺术性, 特别是具有民族性和民间艺术传统特色的产品更招人青睐。大部分民间艺术品就像原始艺术一样具有实用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 民间艺术品的实用性渐渐淡化或消失, 而对艺术性的要求越来越强。实用性对民间艺术品的艺术性虽然有所制约, 但并不排除其艺术性的追求。4
民间美术的艺术成就来自人民的才能和智慧。世代相传的群体智慧, 将民间美术推上了文化历史价值的高峰。民间美术的可贵之处, 在于它是劳动者美的创造。正像马克思所预言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样, 每个劳动者都将成为创造者、表演者和欣赏者。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整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征, 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自己的历史地位。
2. 民间美术对其他艺术的影响
民间美术是艺术家艺术创作之源, 一些学者专家都从中借鉴到民间美术的深厚传统和高品位营养, 并结合现代专业技术和艺术方法, 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 创作出成功的新艺术品。清华大学教授陈池瑜先生曾在“林风眠、张仃与吴冠中水墨画创作的现代性之路”的讲座中提到这些艺术大师在艺术创作中都受过民间艺术的影响和启发。
民间美术是我国当代一切民族艺术文化和心理之源, 从古到今, 民间美术是其他任何非民间艺术的艺术雏形。因此, 从艺术形式上看, 民间美术既是流, 又是源;从艺术心理来看, 民间艺术奠定着重要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基础。民间美术风格多彩纷呈, 思维方式独特新颖, 审美意识纯真, 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了许多精华, 其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学艺术均在世界民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个民族都有其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才能, 他们的民间美术极其丰富, 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之一。民间美术体现着古老的韵味和文明的历史, 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情之源、美之根。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作为社会底层的民间文化中的民间美术, 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 它具有着根性的、母体性的、基础性的特征。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是最初的艺术雏形,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间美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唐家路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郭凤平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说》, 陕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金鸣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4]钟茂兰范朴编著:《中国民间美术》,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年版.
中国传统美术 篇8
一、中国传统绘画种类
作为我国艺术的代表之一的传统绘画当然是个包罗万象的形式。自古以来人们对画的定义是不同的,而现在人称之的古画与美术的角度来讲是“丹青”。在那时并没有纸的时期大部分是使用中国独有的毛笔、颜料、水墨、宣纸等绘画在绢,锦帛作画并加装饰,这就是属于中国专属的文化简称“国画”。国画还有更多形式展示中国绘画,而比较有名有水墨画、写意、白;并且还会按绘画素材细分人物山水,鸟语花香占多数。而国画画幅形式更是各式各样,种类不计其数,比较有代表性的长卷、横批、条幅、折扇、册页、斗方等形式,种类比较多,样式又分很多丰富多彩因此古代中国传统绘画在现在是值得津津问道,所以古画也在现在是比较有价值的。中国传统以来创造思想很多都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象和作者对生活现状的看法,能有效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
二、中国传统绘画与陶瓷的结合
1、陶瓷历史
陶瓷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应大力发展。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历史悠久性堪比中国民族发展史所以说陶瓷文化在跟随世界的脚步,如今已成组成中华民族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如今快速发展肯定需要注重科技发展才能带动全国人民生活快乐美满但同时也要注重艺术文化提升。而陶瓷一般分为陶和瓷两大类,所以做好陶瓷文化必然要学好技术,可以说陶瓷也是技术的表现。陶瓷文化不同于我国大部分文化而是一种有意识地独特文化,因为陶瓷除了需要技术性烧结之外其绘画技术更为重要,陶瓷作为民间艺术对“美”要求还是很高得,毕竟陶瓷是“美感”的艺术文化是。从古自今陶瓷向我国社会传递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同时也是培养人们艺术的享受、审美、价值观念,更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而中国传统绘画是陶瓷工艺美术的灵感和素材,完善陶瓷艺术的美感。中国传统绘画和陶瓷艺术的结合使得陶瓷艺术更加栩栩如生中。
2、中国传统绘画结合陶瓷艺术
在审美日趋进步的社会,如今陶瓷业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绘画。如今比较著名的陶瓷乡景德镇发展速度也真正证明了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是值得全国人民骄傲的事儿。对于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无论是国画还是陶瓷是及其有文化底蕴,二者结合必定是会成为另种文化传承。陶瓷艺术文化也象征着国家如今建设和发展未来,体现着人民对审美渴望,对价值观的表现。陶瓷艺术和中国传统绘画结合表现出中国人民对艺术追求在不断上升。当然此时要注重的就是如何把中国绘画用独特的表达手法形象深动表达到陶瓷上,用的巧妙地话将会同时弘扬中国绘画和陶瓷艺术,走向世界。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工艺美术的影响,都可以说是受到“器”的约束。而现在要做的是摆脱约束创新新的陶瓷工艺美术,才能跟进时代步伐,使得中国文化跟进发展。
三、做好实现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工艺美术的影响
1、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陶瓷工艺美术
在这弱肉强的社会人们大多忙忙碌碌工作生活,人们只能像机器生活,都忙碌的为了他们所谓的生活,也有沉迷于糜烂的世界的人,就出现什么孤僻症,自杀现象。因为人们越来越找不到自己不知道本身需要的是什么,这是社会的消极现象,人们完全体会不到了生活的意义。如此继续恶化下去中国的发展就会倒退,因此非常需要文化在精神上熏陶。而陶瓷越多接触越能把人们带会大自然,明白生活的真正意义。当然正确利用中国传统绘画才能准确像迷失自我的人们传递精神需求。最好结合现代缺乏的元素运用中国传统绘画,如现如今人们缺乏“静”所以陶瓷和古画最配能陶冶人们高尚情操。最好陶瓷要多样化给人们不同的心灵感觉。尽量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带动人们积极乐观对待生活,增加社会和谐话。社会文化提高同时发展也自然会快。当然也要利用好中国传统绘画主要特点,不能失去本身价值性。
2、传统文化体现
应该注重中国传统绘画在陶瓷工艺美术上的体现,而中国传统绘画表现大多数的是自然,因此体现中国传统绘画体现的重点表达自然,要发掘和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的自然美和发展自然美,这种表达的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精神改革。大自然的美感需完美运用到陶瓷同样运用本地文化元素加上又可以发展弘扬本地文化精神。建窑是以在瓷釉上的纹理表现是道家思想在瓷器上的一种反应。建窑的主要产品以盏、碗、盘、碟为主,兼烧盒、罐、壶、灯、炉、钵、梅瓶、冥器等。宋代是建窑的发展时期,以烧黑釉器而著称。兔毫斑、鹧鸪斑、曜变等釉色的名品就出在这里,以茶盏为多。中国有很多陶瓷著名的地方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还有毛瓷最出名广州潮州的镁质强化瓷最有名异型产品最多江西景德镇的艺术瓷仿古瓷最好山东淄博的高档日用瓷最好。但这些大部分都贴近大自然的,让人民有反扑自然的感觉。这才是陶瓷艺术艺术的完美体现。当然中国传统绘画还有别的体现,除了山水这种大自然美还是有动物类,这种就体现的是另一种的精神传递。动物的天性都是有活力的代表,所以动物画自然是教会人们要对生活有积极性。而相对的新社会就将展现在人的眼前,和谐美满。
四、结语
中和上述所的得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艺术大影响是直接有效性的。两者关系息息相关,都有提高社会和谐的关键之地。如何完美结合中国绘画和陶瓷艺术并发扬,继续弘扬代代传承下去,那中国未来发展将前途光明。
摘要:中国有很多源远流长传承文化,而传统绘画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也就有着世界性的影响,是中国走出世界的文化代表之一。本国传统的绘画同时也在现如今发展迅速的社会显得更有文化蕴底,融汇在陶瓷上就有了另份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以另一种形式传播发扬中国的艺术文化。
关键词:传统绘画,陶瓷工艺,影响,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杨试探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工艺美术的影响[J]2011,11(28):123-124.
[2]夏徐玲陈敏浅谈中国传统绘画对陶瓷装饰的影响[J]2011 02 03(23):22-24.
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 篇9
不论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应用、解构与重构, 还是对它的保护与开发, 最终都要关注到传统工艺美术活动的产物—传统工艺美术品这具体的实物上。而潜藏于传统工艺美术品中的诸多特性也正是民艺的魅力所在, 如何保护、开发、设计与应用这份魅力则应建立在了解和深析民艺特性的基础上。
基于传统文化的民俗性。传统工艺美术品最重要的特性是其民俗性。从民俗学的角度的来谈,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一个民俗质, 是构成生活民俗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传统工艺美术活跃于传统社会, 在传统社会和文化体系中是一种广泛而积极的文化态势, 它与人民的生活, 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尤其是与传统社会创造和流传的各种事项的综合体民俗文化紧密相关。作为形象化的载体, 传统工艺美术事实上就具有了记录民俗生活, 表达民俗观念、张扬民俗活动的重要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工艺美术活动以民俗生活作为创作源泉和文化背景, 这在传统节日中和婚丧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传统工艺美术品的主题宗旨也以民俗观念为表达的主旨。三是传统工艺美术品既强化了民俗文化也强化了民俗事项的情境气氛, 现在说过年没有年味, 一个原因就是缺少了那些原本在过年时可以增强气氛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烘托和渲染。
基于传统生活的实用性。传统工艺美术品是一门实用的艺术, 传统艺人不可能因纯审美的需要去制作工艺品, 这工艺品一定要兼有实用性或玩赏性。历史上最初的造物活动都是起源于实用, 如远古时期的彩陶, 它首先是一个生活用品, 后来才在其上加了诸多精神元素, 或是用于巫术, 或是用于祭祀, 巫术和祭祀也是为了实用, 而不是出于纯审美的要求。
基于传统风俗的精神性和审美性。①祈求生活幸福, 期冀子孙延绵, 驱邪避难的精神寄托物传统工艺美术品针对大众心理满足的民俗内涵而言, 有很多层意义。②美化环境, 传达情感, 平凡生活的点缀渲染品。
2 传统工艺美术品的价值所在
工艺美术相对来说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表现形式, 又是一种经济形态, 它既具有艺术性, 又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从价值结构和意义上来分析, 工艺美术的价值具有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和保持价值。其中的实用价值直接表现为一种经济价值, 它必须给使用者、购买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实用效益。实用价值体现了工艺美术价值的根本意义。其次是观赏价值, 也就是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一种精神价值, 是超越物质价值的产物。人们在物质价值满足后, 精神价值的需要逐渐上升, 精神和需要便成为人努力的更高目标, 这种努力使精神价值突破物质价值的局限, 进入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界域。工艺美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其最深刻之处在于它忠于实用而又超越实用, 在实用的价值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到了人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另外还有保存价值, 保存价值是一种综合价值的反映, 相当多的工艺品物由于其充分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 以及本身的经济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而具有保存价值。对于工艺美术而言, 实用价值在工艺造物上的完善, 是一种真的表现, 一件为人所用、满足人实用需要的工艺物品, 如果仅看起来好看, 但实际上不好用, 这就是不真不实。从商品的角度来说, 传统工艺美术的使用价值可以分为实用价值、观赏价值、保存价值和荣誉价值。实用价值同上, 直接表现为一种经济价值, 所谓“工以致用为本”。
3 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发展方向
虽然“工艺美术”一词产生于西方现代设计思潮影响之下, 而且在本质上, 工艺美术恰恰是因为西方现代设计方法与思想的进入而表现出其特性的, 但是由于一个世纪中社会经济与文化思潮的整体走向, 工艺美术被推向了越来越有悖于倡导者初衷的方向。而今天, 我们用“工艺美术”这个概念所指称的传统造物活动, 是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形成的、一个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行为与生产要求相匹配的、完整的文化传统。在这种文明形成的过程中, 首先面对的是严酷的自然条件、生存环境, 是人如何利用“物”的潜能、通过人的智慧开发而使之成为工具, 以利于生存的问题。回顾这一过程时, 我们并非要简单地采取一种抑此扬彼的态度, 而是应当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性进行必要的历史总结, 以获得更好的指导未来工艺美术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历史是不可能改变的, 但是我们有更充分的理由要求今天的思考更加清醒并且明智, 更加富有包容性和文化的开明精神。我们因此而呼唤现代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包容性, 以及对于传统文化机制的清醒思考。
参考文献
[1]陆晔.工艺美术产业的多元化发展[J].美术观察, 2004 (2)
中国传统美术 篇10
[本论文受课题云南教育厅项目《俞剑华中国绘画史的成就与特点研究》支持,基金号2015Y144]
摘要:俞剑华先生作为中国20世纪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在美术理论方面贡献斐然。相对于同时代的美术理论家,他的美术史观更多来自于中国传统美术史学观,其著作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美术理论。
关键词:俞剑华;编纂方式;书写方式;传统美术史学观
一、美术史论中美术史料的编纂方式
俞剑华在美术史论中的一个重大贡献是对于美术史料的编纂。历史事实与历史阐释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这种关系要通过史料加以缓解。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美术史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可能还要更复杂。 以中国美术研究的资料而言,除了档案、手札、日记、书信等一般历史学家所重视的第一手文字材料,美术史学者还要一类第一手材料,如经过鉴定的原作、构图小样、写生素材等等。这种史料指的是传世文物,或者叫做第一手图像资料。陈寅恪先生说:“关于本国艺术史材料,其佳者多糟毁损,或流散于东西诸国,或蜜藏于权豪之家,国人闻见尚且不能,更何从得而研究?其仅存于公家博物苑者,则高其入览券之价,实等于半公开,又因经费不充,展列匪易,以致艺术珍品不分时代不别宗派,纷然杂陈,恍惚置身于厂甸之商肆,安能供研究者之参考?”①
俞剑华在其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中就十分注重写生之研究与实地之考察。他在著作《国画研究》中讲“写生之研究”作为单独的一章节来阐述。他认为:“地无论中西,时无论今古,绘画之方法仅有一种。一种何?即写生是也。写生者画之始,亦画之终也。写生之方法可分为三部:写生之初步为工笔,写生之极致为写意,写生之复制为临摹。”②同时认为:“习作与写想无粗细之别而有零整之分。盖习作多为不分枝研究,为写想时储备材料,其本身无独立成画之价值。”③俞剑1968年提出“四万”:读万里书、行万里路、画万张画、写若干万字的论著。在美术理论研究中他重视文献学在美术学科的运用,重视学科的基本建设和实地调查。俞剑华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1919年春,俞随山东省立第一中学部分师生游泰山,撰《泰山写生旅行记》,为作写生旅行记之始。1954年,考察济宁武氏祠、晋云山、泰山、长清灵岩寺、孝堂山、济南千佛山黄石崖、山东省博物馆及图书馆、益都云门山、驼山、博山、危险、北京、周口店、望都、大同、云岗、浑源、恒山、五台山、太原晋祠、 天龙山等处古迹文物和各地博物馆藏品,摹写文物及风景写生一百四十幅,写成《鲁冀晋美术文物考察记》四万字。1955年,偕刘汝 、于希宁、罗叔子赴开封、郑州、洛阳、龙门、巩县、渑池、安阳、南北响堂山、保定、望都、北京等地考察,摹写各地古迹文物一百余幅,著《河南、河北美术文物考察记》。
二、美术史论中研究对象的书写方式
俞剑华青年时代的思想成熟期主要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这一时期是中西方艺术思想的一个融汇时期。民国时期的科玄论战在当时是对国人现代世界观和知识论的一次检验。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主义的世界观渐渐占据了优势,实证的、唯物的世界观是近现代中国人历史意识的主体,也是方法论的源泉。这在俞剑华的美术理论中有着鲜明的代表性。俞剑华在美术界影响重大的是《中国绘画史》④。由于俞剑华美术史学观念的重心之所在,他在《中国绘画史》中编写的体例采取了中国画史传统的体例模式,“本书时代之划分,仍以朝代为标准”⑤。俞著《中国绘画史》,分上、下册,全书以朝代前后为序,并以朝代分章,自唐之后,分门别类评述,如“唐朝之绘画”,分“道释”、“山水”、“鞍马”以及“画论”等。明清章,分述更细,除了绘画类别外,还分绘画派别与不同表现手法,如对“明朝之绘画”,分“山水”、“花鸟”、“杂画”、“梅兰竹菊”等,对于画家,则以阶层区分,如分“遗民之绘画”、“妇女之绘画”。而对“明朝之画论”,则分“画史类”、“画法类”、“画品类”、“画鉴类”、“业辑类”、“提拔类”、“杂识类”、“伪托类”等等。这种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的写作模式,在当时出版时,在当时的美术界是很有特点的。
《中国绘画史》虽然“仍以朝代为标准”的体例模式,始自“三代”, 下至“清代”。但是在全书的叙述上,他却强调中国画的演进特点,作了分论与综论。在上文提到的俞剑华的另一本著作《国画研究》中,开篇就对于国画的价值作了一个系统而详实的分析。他认为国画不仅有政治、社会等普通价值,对于人格之修养,思想之价值也有着很大效用。国画还有助民族复兴等特别之价值。因此,俞剑华在编写画史时,总是以国画的这条线作为主线来贯串。虽然这种画史的编写,不容易分析到绘画艺术的本质,但是这种写作方式已经开始体现美术史发展的自身规律。正如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所言: 美术史研究的方法是考古式研究和审美再创造的结合,这是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美术史学传统所规定的基本方法。
《中国绘画史》与同时代相类题材的著述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在俞著《中国绘画史》中运用了多处列表式的表述方式。俞剑华在文论中提到,他在写作过程中,面对浩繁的中国古籍资料,“把大量的文献资料给它舍之又舍,舍的只剩几根粗线条,但也奇怪,这几根粗线条,倒给了我一些想法,所以我就在著作中画简表……”⑥这种善于对文献大取大舍,把极为复杂的美术史实,用“几根线条”,几个列表的形式清楚明了地进行概括,在1930年代这个阶段的美术史研究中,是具有着开拓精神的。
俞剑华作为一名美术史家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画家俞剑华。画家身份带给他的优势是通过艺术创作者的视角来编写中国绘画史。俞剑华具有丰富的绘画实践经验,在了解历代画家的思想及活动时,比一般学者要深入得多。从俞剑华的《中国绘画史》来看,很显然地,他在某些美术史问题上,就从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的心态,对画史资料作出了更合适美术家理解的反复梳理。俞剑华先生在创作实践中注重写生,曾经在提出的“四万”的艺术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万张画、写若干万字的论著”,注重艺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思想之具体化的显现。
【注释】
[1]孔令伟.民国、中国新美术史评述[J].美术研究,2008(04).
[2]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7.
[3]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7.
[4]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4年修订后重印。
[5]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2.
[6]王伯敏.功在筑基与铺路---评俞剑华的画史研究[J].朵云第六十七集第111页。
【参考文献】
[1]俞剑华.国画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孔令伟.民国、中国新美术史评述[J].美术研究,2008(04).
中国传统美术 篇11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老百姓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以下特点:
(一)手工艺特质:造物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艺的,不依赖于大生产,其中凝聚了中国手工艺大师或工匠们的智慧和特有的审美意识,体现出中华民族崇尚吉祥的审美观。
(二)地域性:在中国广大疆域上的居民都有其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和生产,由于各自生活环境和造物方式的不同,自然地形成和建构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工艺美术特色。比如同样是刺绣,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而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三)审美性:民间工艺美术总是力求在实用的前提下,制作美观。大多选取喜庆的事物作为表现内容,气氛热烈,构图丰满,艺术表现自由活泼。主要采用象征、夸张、拟人等创作手法。由于多用于生活的装饰,符号化和图案化是其重要的特征,表达了普通劳动者质朴淳厚和纯真的感情。
(四)人文性:传统工艺美术形成于历史,产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与单纯的工业化产品具有异质的人文特征,这些特征通过材料性能的选择、加工方式的选择、装饰方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取向的选择而体现出来。所以产品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历史文脉和人文内涵,体现着文化创造的品格。
(五)传统工艺美术一般使用传统的材料,有一定的从业人员,能够维持和保障传统工艺品种的生产,而且生产的是生活中老百姓仍然在用或可以用的东西,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由传统工艺技术制造出来的,如刺绣门帘、剪纸喜花、陶罐、背篓等。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
鉴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诸多表现形式所承载或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无形价值,传统工艺美术日益被政府和社会所认识所重视,被整体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视野,成为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包含诸多种类,既有宫廷工艺美术,也有民间工艺美术,既包含陈设欣赏的工艺美术,也包含实用于生活的各种生活用品。而当代传统工艺美术的作品大多作为奢侈品,如牙雕、苏绣、玉器等,处于陈设和欣赏的需要,有时又作为收藏品。它们的拥有者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时下的玩家,收藏家等。因此,今天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大部分与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有距离和隔阂的,这也就给其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局限。
时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正遭遇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空前强烈的冲击:一方面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审美观念的改变等造成了许多传统文化习俗的快速衰退,使相应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品或手工艺技术徘徊在现代时尚生活的门外。另一方面,许多有着精湛手工艺技术的传承人,由于在商品社会中被强势的时尚审美瓦解了自信心,在花花绿绿的现代市场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法确立自身的价值,因而顺应时尚,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艺术特性,卷入到与自身艺术发展完全相反的审美潮流中,使得传统美术的特性与民间手工工艺由于无人传承而断线。
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存在着历史缺陷,也存在现实缺陷:
(一)缺乏创新。原有的精彩工艺在逐渐衰退,甚至消亡,而新的创意研发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传统工艺美术的品种与样式一直在维持,以固守技艺为满足,以等待救援为出路,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原有的行业优势逐渐丧失。
(二)缺乏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高峰不断形成,高级研究型的人力资源缺乏成为传统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瓶颈。
(三)缺乏经营性。传统工艺美术长期以来以外贸为主,生产为主,缺乏应对市场变化的经验和营销力量,虽然有着良好的技术实力和应用基础,却没有市场,没有销售网络,没有产品明星,经营乏力。
如今,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意味着新的产业文化格局的形成,在时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框架下,我们应该重新确认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方向,使其在新的产业格局下成功地进行时代转型,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以文化为主题,以创意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动力,最终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和较强的融合性的特征,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与现状来看,丰富的人文题材,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极高,文化创意丰富。传统的手工艺作品是个人借助于手工加工工艺,结合对于创意的理解而完成的独件作品,因而具有创造性劳动与创意性产品的基本特征。加上每件创意产品都享有独自的知识产权,具有人文性特征、区域特征、历史脉络和人文内涵,体现着文化创造的品格。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四、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格局下有待进行时代转型
(一)关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性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关注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不仅是为了历史的纪念和颂扬,也是为今天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需要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要与当代社会和生活相适应,这就意味着需要传承和创新。一方面在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同时,要保持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注重保护和培养传统技艺的人才,尊重他们,保护他们那种独具特色的小生产方式,抢救与整理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继承与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体系等等,通过这些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另一方面,在传承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地创作新作品。这种创新,来源于丰富的生活积累、渊博的知识积淀和对群众喜好的了解,是对艺术技巧的掌握以及文化修养的提高,是对物质材料性能的掌握和工作程序的制定。可以尝试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的经营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通过技术创新,进行跨学科、跨门类的构思与设计,将宫廷艺术与现代工艺结合,将皇家福器引向民间,将装饰设计与家居、旅游等行业结合,开拓新的市场道路。建立工艺美术创意产业园区,比如北京将百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进行资源整合,进行集好花常在群式的品牌推广与管理,探索出具有明星产品优势的企业与民间力量联合发展的新路,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发展。
(三)加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牌建设
品牌意识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中最缺乏的资源。过高的市场追求会缩小市场空间,过低的产品定位也会损失作品的品味,因此应当以品牌带动,以生活用品与旅游文化商品等相结合来研发,坚持首先是实用品,然后是珍爱品,最后是收藏品的价值路线。由设计的创意与手工的技巧来突出产品魅力,使之增值。比如来自台湾的现代琉璃艺术家杨慧珊成功地在大陆推出"琉璃工房"品牌,显示了品牌营销策略在工艺品推广中的现实意义与战略价值。"琉璃工坊"的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十二道工序,六至八个月的精工细作;它率先提出限量的概念,永远不停的创作;不断从材质出发.探索在现代生活中设计的种种可能,超越琉璃在装饰性与工艺性的表现,将文化生活融入衣食住行中;始终坚持民族文化的风格,在工艺价值上,秉承永远亲自动手做的伦理观;以琉璃延伸至生活,广泛融取中国元素,成为中国最大的居家精品品牌LIULI LIVING的目标。"琉璃工坊"的作品在设计上是有趣的、创意的,体现了生活的多面性。
(四)以文化提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它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作为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我们要给予传统工艺美术以最大的重视。当今,我们要发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性与优势,按照手工技艺自身发展规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工艺美术产品不同于其他创意产品,它必须是以人为本的、服务于人的丰富的精神需求的,必然强调"文化精髓",是凸显最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产品。当设计者和制作者将自己的文化情思融合进作品时,不同的文化修养就会让作品产生千差万别的气质。比如凤翔泥塑的造型多是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反映出图腾时代的文化特点,各种色块和纹样都有着特定的寓意:绿色代表福寿万年,红色代表四季红火,石榴寓意多福多子等。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整合、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造性、开拓性的创意把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资本,扶持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提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
中国工艺美术蕴含着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知识,更负载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用价值,使得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绚烂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远厚重的文化内涵,彰显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意识。然而任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它所在的国家、民族和区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在我国历史、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优秀的经验和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其次是要立足我国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在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格局下,我们要珍惜和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研发适应时代需要、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和赏识的新时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以满足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审美需求,使21世纪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闪耀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许平.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的工艺美术再思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6(3)
[3]王晓芳.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方文化元素[J].经济师,2009(4)
【中国传统美术】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05-29
《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教学反思06-03
红黑色在中国传统美术中的特殊意义探究06-26
中国传统乐学07-18
中国传统符号05-13
中国传统玩具05-20
中国传统版画05-30
中国传统声乐06-04
中国传统形式06-04
中国传统文学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