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训(精选7篇)
中国传统家训 篇1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在数千年的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浩瀚的文献,其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训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因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一
家训是指历代家长为教育子孙专门撰写的训导之辞,诸如家诫、家范、家规、家书等等。它是古人向后代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子女最基本的形式。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著名的“畴人之学”,即家庭世代相传的学问。西周时周公曾诫子伯禽修养德行,礼贤下士。《论语》中也载有孔子教儿子孔鲤“学礼”的故事。不过当时的家训以口头训诫、家书、遗书等形式为主,由后人记载而流传。秦汉以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家训已从一家一族的训示,逐渐繁衍成为全社会乃至全民族教育后代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从先秦到秦汉是家训从萌芽到初步形成阶段的话,那么此后,家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理论越来越系统,种类越来越繁多,影响越来越深远。在《古今图书集成》中,《家范典》多达116卷,分31部,各又再分5类,辑录了先秦至清初的大量家训资料,真可谓浩如烟海。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三部家训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和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它们分别代表了古代家训的成熟期、繁荣期和广泛推广期三个不同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总结了前人家庭教育理论的成果,对治家修身、求学处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一些理论和范畴,成为我国封建时代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在家庭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人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评此书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清人王钺在《读书丛残》中也盛赞此书是“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可见其在士人心目中的地位。到了宋代,家训进入繁荣阶段,不仅文献资料数量多,而且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也有了大的发展。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等著作,继承和发展了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封建伦理关系、治家方法、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堪称家训中集大成者。此间在理学的影响之下,家训中“礼教”的气氛更为浓重,名分的拘束更为严格。明清时期是传统家训广泛推广的时期。由于家训作用的日益彰显和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家训理论在广大民众中广泛传播,形成了家训教育空前繁盛的局面。明末清初朱伯庐的《治家格言》流传很广,影响巨大。它集中了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仅用五百余字,阐述了人生的深刻道理,总结了古代的治家之道,语言平实,脍炙人口,三百年来盛传不衰,成为官宦士绅、书香世家乃至普通百姓津津乐道的教子妙方和治家良策。
中国历代家训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霍松林教授在《中国家训经典》一书的序言中举其要者概述为六端,其一,熔铸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其二,重视正确积极的教子方法;其三,培养功业理想和淡泊襟怀;其四,妥善掌握好交友接物之道;其五,明确读书治学的目的和方法;其六,针砭人生各种心理痼疾。[1]1我以为这一概括是较全面准确的。本文拟着重从修身、治家两个方面,探讨家训对传统家庭教育及家内秩序乃至社会秩序的影响。
二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向子孙进行修身教育。修身,谓修养身心,学会做人,塑造品学兼优的完美人格。由于传统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特别强调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认为只有做到身修、家齐,才能达到国治、天下平,故而古代家训几无例外,以“修身为本”,将修身提到突出的位置。家训中有关修身的内容甚为宽泛,主要包括立志、读书、待人等几个方面。
立志。立志是修身之基,立志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只有确立志向,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会克服艰难险阻向着目标前进。要想使子孙自立自强,成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关键是鼓励他树立人生志向。家训在这方面多有论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21强调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中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3]《曾国藩家书·修身之道》第一条便是“勉君子应立志”。[4]5同书“述立志之重要”条曰:“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苦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5]反复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立志如此重要,那么该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古人要求子孙要立圣贤之志、立报国之志、立光前裕后之志。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侧然有所感。”[2]23“若志不强毅”,势必永远沦为凡夫俗子。王守仁在《示四侄正思等》中说:“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6]94他期望侄子们以仁礼存心,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根本,努力学习圣贤,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又如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的故事,便是家庭教育中教子树立大志,建功立业的典型事例。
人生立志,不能空发誓言,而要落到实处。从道德的角度、从谋生的角度,古代家训非常重视对子孙的技艺(即谋生手段)的培养。《颜氏家训·勉学》云:“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7]84“有学艺者,触地而安”,[7]82谓有学问有才艺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站稳脚跟,或入仕,或学问,或农工商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首先找准自己的位置,掌握了安身立命的技艺,方可真正自强自立,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人之有子,须使有业。贫贱而有业,则不至于饥寒;富贵而有业,则不至于为非。凡富贵之子,耽酒色、好博弈、异衣服、饰舆马、与群小为伍,以至破家者,非其本心之不肖,由无业以度日,遂起为非之心。”[8]这些话朴素通俗,但很深刻,阐明了年轻人立大志、务正业,对个人前途和家庭、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性。
读书。在传统家庭教育中,鼓励子弟读书是家训的一大主题。提起读书,人们往往想到“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以为古人读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做官,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对此,霍松林教授在《中国家训经典》序言中指出:“‘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为知识分子规定的一种行为模式,旨在学以致用,大济苍生,却并不是说学习好了就只求做官,谋取个人利益。”[1]1这一见解在古代家训中得到了印证。
读书以求仕,并非必然。《袁氏世范·子弟不可废学》中说:“大抵富贵之家,教子弟读书,固欲其取科第,及深究圣贤言行之精微。然命有穷达,性有昏明,不可责其必到,尤不可用其不到而使之废学。盖子弟知书,自有所谓无用之用者存焉”。[8]5这里所说“无用之用者”,应解为读书可以学习圣贤的嘉言懿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道德修养和聪明才智。《颜氏家训·勉学》中明确指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7]89人之所以要读书求学,本来是为了开发心智,提高认识力,以有利于自己的行动。正是基于同样的认识,《朱子治家格言》也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6]126
不少家训将读书、进德、做好人摆在第一位。《曾国藩家书·教诸弟进德修业》云:“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9]21即读书首先是为了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诚实正直修身齐家治天下的道理,以无愧于此生;其次才是将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中说:“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6]135“明理做个好人”就是要通过读书,作个知书识礼、通情达理,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明代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在多次受苦受辱之后,仍能矢志不移,谆谆告诫儿子:“你读书,若中举进士,思吾之苦,不作官也是,若是作官,必须正直忠厚,赤心随分报国。固不可效吾之狂愚,亦不可因吾为忠受祸,遂改心易行,懈了为善之志,惹人父贤子不肖之笑。”[6]100许多家训作者都以自己的经验教训,激励子弟勤奋读书,从小养成良好的学风。
应当承认,随着科举盛行,读书入仕成为立身扬名、光宗耀祖的捷径,家训中出现一些鼓励子弟应试科举的倾向。如唐代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科举趋之若鹜的社会心态。明代王守仁得知子侄学有所成,获居前列,喜而不寐,连夜命笔:“此是家门好消息。继吾书香者,在尔辈矣。勉之,勉之。”[6]94家长望子成龙的企盼与统治者“劝以官禄”的政策,致使后来一些士子埋头八股,孜孜以求,淡忘了读书明理的初衷,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渐趋于单一化和名利化。
待人。待人接物,指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也是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代家训强调慎于接物、谦让待人、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先秦时周公旦对其子伯禽的一番训导,堪称典范。伯禽封于鲁,赴任前周公以数事相诫:不要怠慢亲戚,不要使大臣埋怨没被信用,不要轻易舍弃故旧,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并指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10]即使才能过人,也不要与有专长的人争强斗胜。诚实守信是与人相处的一条原则。古人将诚信作为“正性”、“养心”、“成德”的基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载“曾子杀彘”的故事,给信而勿欺作了最好的注脚。曾子为了给儿子树立守信的榜样,不顾妻子的阻拦毅然杀猪,成为千古教子佳话。豁达大度也很重要。王夫之《姜斋文集·丙寅岁寄弟侄》中说:“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于心,以积怨恨。”[1]611与人相处,应和睦友善,相互谅解,而不是小肚鸡肠,过分计较。看到对方有不是,不妨当面提出,不要藏在心里,积成怨恨。另外,“宁愿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也是一种美德。《曾国藩家书·持家之道》“情愿人占我便益”条致澄侯等三弟信中说:“兄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告诫诸弟:“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11]
三
传统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子孙进行“齐家”的教育。齐家,谓和睦家庭,端正门风,垂范后代,即颜之推所谓“整齐门内,提斯子孙”。[7]1《大学》有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既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因而,如何齐家便成为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在这方面,家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齐家教育应以什么为核心内容?颜之推指出:“礼为教本。”[7]23司马光也认为:“治家莫如礼。”[12]这里所谓的礼,即指制约家庭中父子、兄弟、夫妇为主的各种人伦关系的规范。以礼教来规范人伦,就是向子孙传授孝悌之道。关于齐家的内容,我以为大致应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以及勤俭持家等方面。
首先是父慈子孝。“父慈子孝”出自《礼记·礼运》篇,意为做父亲的应慈爱子女,做子女的应孝敬父母,重点是强调孝道。孝道是传统社会协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主要表现。对于孝的内涵,可归纳为五层意思:善事父母,养亲敬老;爱护身体,扬名显亲;娶妻生子,传宗接代;顺乎亲意,绝对服从;忠孝合一,移孝忠君。[13]《尔雅》云:“善事父母曰孝。”[14]99何为善事父母?《孝经·纪孝行》讲得很具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察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14]104元代以后的《二十四孝图》则用具体的事例,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孝的内涵。
与传统伦理所倡导的孝道及齐家思想相适应,古代家训普遍强调孝亲敬长、睦亲齐家的重要性。如《颜氏家训·勉学》云:“孝为百行之首。”[7]101北宋范质《戒从子诗》开头就提出:“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悌。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15]唐代柳玭《柳氏家训》曰:“立身以孝悌为基”,“肥家以忍顺”。[1]335明代孙奇逢《孝友堂家训》认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16]是“家道隆昌”的必要条件。清代王夫之《姜斋文集补遗》指出:“孝友之风坠,则家必不长。”[17]
要治理好一个家庭,家长先要以身作则。古人非常重视身教的作用。《颜氏家训·治家》中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7]26在生活中很难设想那些虐待自己老人的人能得到孩子的孝敬。司马光《涑水家仪》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2]201李昌龄《乐善录》云:“为父为师之道者无他,惟严与正而已。”[18]只有家长正身率下,公正不偏,才能使家人和睦融洽,家庭秩序井然。
其次是兄友弟恭。《礼记·礼运》讲“兄良弟悌”,意为兄弟间要团结友爱,相让不争,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为儒家所称赞。《颜氏家训》专列“兄弟”篇,论述颇为深刻:“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7]14组成家庭,始于夫妇,夫妇是父子关系的前提。子非一人,就有了兄弟关系。“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7]14许多家训对兄弟关系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认为兄弟乃一母所生,有共同的血缘关系,从小在一起生活、学习、玩耍,关系密切,理应互相友爱,特别是弟弟应向对父亲那样敬事兄长。宋苏洵《安乐铭》曰:“兄弟同胞一体,弟敬兄爱殷勤。须要同心竭力,毋分尔我才真。”[1]364唐僧人王梵志《世训格言诗》云:“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务同箱柜,房中莫蓄私。”[1]273兄弟关系有其特殊性,它牵涉其他多种关系,诸如子侄间关系、妯娌间关系、奴仆间关系等。兄弟不睦,就会淡漠以上各种关系,破坏整个家庭的和谐,甚至造成众叛亲离的局面。正如颜之推所说:“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踏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7]16可见兄友弟恭是十分重要的家庭准则。
与兄弟关系相连的是妯娌间的关系。妯娌不和往往是家庭争斗的导火索。要维护好妯娌关系,重要的是在家庭事务上,家长要秉公、兄弟要礼让、妯娌要以恕道给予谅解之心。按照颜之推所说:“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7]17如果能够本着仁爱之心行事,把兄弟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加以爱抚,则这种弊端就不会产生了。
再次是夫义妇顺。《礼记·礼运》讲:“夫义妇听”,意为做丈夫的要处事得当,重点是做妻子的要能随顺。传统家训遵循儒家倡导的“夫为妻纲”、“三从四德”,对妻子提出了一整套顺从丈夫的清规戒律。其中最典型最集中的便是唐代女诗人宋若昭写的《女论语》。它从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和柔、守节等12个方面,要求妻子温柔贞顺、谨慎洁身、勤俭持家、通情达理、礼待亲朋、尊敬长者、善待夫君、关爱儿女。如《事夫章》云:“女子出嫁,夫主为亲”,“将夫比天,其义非轻。夫刚妻柔,恩爱相因。居家相待,敬重如宾。夫有言语,侧耳详听。夫有恶事, 劝谏谆谆。”“夫若发怒,不可生嗔。退身相让,忍气吞声。”“同甘共苦,同富同贫。„„能依此语,和乐瑟琴。如此之女,贤德声闻。”[1]336又如汉代著名女学者班昭在《女戒》中也指出,女子“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故曰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1]33-34强调女子修行没有比恭敬更重要的了,避免过于刚强没有比柔顺更重要的了。所以说恭敬柔顺是做女人最大的礼仪了。她在论夫妇关系时说:“为夫妇者,义以和亲,恩以好合。„„恩义俱废,夫妇离矣。”[1]34作为夫妻,本应以礼义互相亲善和睦,以恩爱相互亲密合作,礼义恩爱都没有了,夫妻也就该离异了。
以上这一套,其中片面要求妻子顺从丈夫、为丈夫保持贞操等男尊女卑的规范,显然是值得批判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数千年来,在“夫义妇顺”、“夫和妻柔”、“夫妇和睦”等理论的倡导和实践中,历史上也不乏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的事例;贤妻良母助夫成功、教子成才的事例;夫妻同甘共苦,不嫌贫爱富的事例,等等。
第四是勤俭持家。勤俭持家是齐家的重要环节。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19]俭成奢败是一条历史规律。不论豪门显贵,还是普通百姓,在其家训中无不谆谆告诫子孙要勤劳节俭。司马光在《训俭示康》的家训中,列举历史上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论述了“俭养德,侈招恶”的道理: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1]392
这些议论真是鞭辟近理,入木三分。一千多年前的古训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如诸葛亮《戒子书》要求儿子“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6]30陆游《放翁家训》认为,“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20]唐代韩休训子以俭德为法。韩休官至宰相,生活俭朴,教子甚严。所生七子,皆有父风。如第五子韩湟“性持节俭,志在奉公,衣裘茵衽,十年一易,居处陋薄,才蔽风雨。”为官四十年,“家人资产,未尝在意”。(《旧唐书·韩湟传》)朱伯庐在《治家格言》中教导后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居身务期质朴”。[2]217-218他在《劝言》中论勤俭曰:“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财匮则苟取。愚者以为寡廉鲜耻之事,黠者入行险侥幸之途。生平行止,于此而丧祖宗家声,于此而坠生理绝矣”。[21]这些勤俭持家的理论,深刻而精辟,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第五是谈家门的盛衰。在浩瀚的家训中,有许多是从正反两方面来教育子弟,藉以阐发家门盛衰的真谛。魏晋南北朝颜之推,饱经乱世,亲眼目睹梁朝士族子弟不学无术,靠祖上庇荫养尊处优,整曰“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游手好闲。及至遭逢乱离,无一技之长,便陷于穷途末路。他在《勉学》篇中告诫儿孙:“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6]47须靠勤学以谋自立,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6]48北宋黄庭坚在《家戒》中采用对话体,叙述那些豪门富族由“蕃衍盛大”到迅速衰败的景况,申明了家和则兴,不和则败的道理,深有感慨地说:“家之不齐,遂至如是之甚,可志此以为吾族之鉴”。[1]419崇尚节俭,力戒奢侈,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治国则国治。唐太宗晚年作《帝范》时,承认自己:“在位已来,所缺多矣”。[1]286他历数未能节俭等过失后告诫太子:“若崇善之广德,则业泰而身安。若肆情以纵非,则业倾而身丧。”[1]287
在古代家训中,唐人柳玭的许多高见受到人们的推崇。他在《戒子孙》文中探讨了家业兴衰的缘由。他说:“夫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1]339他在《柳氏家训》中总结祖上的家教传统,结合自己的经验,归纳为四个方面:即“立身以孝悌”(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肥家以忍顺”(以忍让、和顺使家庭和睦富足)、“保友以简敬”(以检点和尊敬来保持友情)、“莅官则洁己省事”(以洁身自好、减省繁务为官)。柳玭在罗列了家族子孙不肖的状况后,尖锐地指出败家的五大过失:即“其一,自求安逸,靡甘淡薄”。“其二,不知儒术,不悦古道”。“其三,胜几者厌之,佞己者悦之”。“其四,崇好漫游,耽嗜曲蕖”。“其五,急于名宦,昵近权要”。所论情辞恳切,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1]3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他的家训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见解。如他在《曾国藩家书·修身之道》写给澄侯等四弟的信中说:
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士宦之家。[4]47
这些议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他在写给儿子《谕纪鸿》的信中说:“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6]149清史专家萧一山在《曾国藩传》中写道:“国藩治家,标其祖德”,归纳为八个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读书,种菜,养鱼,养猪,谓可以“觇人家兴衰气象”;早起,扫屋,祭祀祖先,亲睦乡里,因他祖父常说:“人待人无价之宝也”,这完全可以看出他们的家风了。
由上可以看出,在齐家教育中,重名声,讲节操,倡导良好的家风,是古代家训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此外,在家训中还有一些内容,像救难济贫,报国恤民,见义勇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友善乡邻,等等。所有这些足以说明,古人对子孙的教育是全面的、细致的,而且是严格的。其核心是围绕教子做人、修身治家展开,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旨在使子孙具备为人处世所需的各种品德和能力,甚至包括了对子女健康心理和良好性格的养成。就在今天看来,大多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四
应当承认,传统家训多为封建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阶级的烙印。为了适应当时礼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历代家训中掺杂了一些不合理的消极的东西,诸如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的思想,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思想,以及一些宿命论和庸俗哲学等等。即使在一些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中,也难免交织融合一些消极的东西,可谓是良莠并存,金沙相杂。但就总体而言,它仍无愧是先人留下的一笔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更应当看到,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人生的哲理、处世的德行,熔铸在家训的警句格言中,薪尽火传,绵延不绝,使中华儿女从小在家训的熏陶中,学会做人、处世,培养了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因而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大批名垂千古的人物。其中有创基立业、开国治世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有胸怀大志、目光犀利的思想家;有才智超群、创造无穷的科学家;有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在他们身上凝结着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展示着对民族和世界的贡献。《中国家训经典》一书所选历代二百多位出色的家长,诸如周公、孔子、曹操、诸葛亮、颜之推、李世民、姚崇、颜真卿、杜甫、柳玭、范仲淹、司马光、黄庭坚、朱熹、陆游、袁采、王守仁、孙奇逢、史可法、王夫之、朱伯庐、袁枚、章学诚、林则徐、曾国藩、孙中山、鲁迅、陶行知、毛泽东、傅雷,等等,他们都是有成就的历史名人,既是著名家训的作者,本身又都是传统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典型代表。他们以自己及子孙的实践,验证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成功。
学习和研究古代家训,使我们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启发。我想至少应当认识到这样两点:
其一,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是传统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经验。《大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精辟的阐明了家庭教育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是对“家国一体”教育思想的经典概括。宋代朱熹讲得更为具体:“有公家之政,有私家之政。士君子修一家之政„„家政修明,内外无怨,上下无怨,子孙世昌。移之于官,则一官之政修,移之于国与天下,则国与天下之政理„„家政不修,其可语国与天下事乎?”[22]作为一个治国的人才,首先必须具备好的道德修养(修身)、能够把家庭治理好(齐家),然后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和天下。
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来源于中国盘根错节的家族社会和宗法制度。宗法家族制度的形式是同居共财,聚族而居。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一家之亲,只有父子、兄弟、夫妇三种关系,“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7]14以家族为本,由“三亲”而“九族”的宗法血缘关系,是维系我国传统社会的基础。每个家族如同一个小社会。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内部的和睦,逐渐形成了宗法精神,宗法精神的核心是孝(子女对父母)、悌(兄弟之间)、贞(妻对夫)、顺(媳妇对公婆),其中“孝”又是核心的核心。
前述孝道的内涵之一是“忠孝合一,移孝忠君”。《孝经》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3]就是说,孝行是从事亲开始,事君为中。只有做到孝亲和忠君,才能得到高官厚禄,立身扬名。孝亲本系家庭内的道德规范,与忠君初无直接关系。传统社会把宗族的组织形式用于统治国家,也就把协调父子关系的孝移用到君臣关系上来,即所谓“移孝忠君”。早在周朝,统治者已认识到,国家的稳定,首先是家庭、家族的稳定。而推行孝道,则是稳定家庭、家族生活最有效的手段。正如《论语·学而》所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4]历代统治者注意到“孝道”对巩固、稳定封建秩序的社会作用,出于当时统治的需要,曾大力予以提倡。封建思想家进而宣扬孝是忠的缩小,忠是孝的扩大。“忠臣出孝门”,在家能孝,于国则忠。他们极力把忠孝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且看三国时两则老母戒子的家训。一则是虞潭母孙氏,当儿子兴兵讨贼时临别训诫:“吾闻忠臣出孝子之门。汝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也。”另一则是魏国妇人辛宪英在儿子出征时的赠语:“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意为古时的君子,在家孝顺父母,出仕则为国尽忠,在位想着所负的职责,遇事想着所采取的方法,为的是不给父母增加忧患。于此可见忠孝观念之深入人心。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多因为他们在家庭和社会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能从“孝于亲”,“忠于国”的目的出发,勇于奉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张扬了堂堂凛凛的民族正气。
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的组成部分。每个家庭有了好的家教、家风,可以影响社会的风尚。在移孝忠君的同时,将家庭内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扩而大之,推己及人,兼顾别人的老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便成为整个社会的敬老风尚。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敬老风尚,堪称举世无双的传统美德。[25]
很显然,在传统社会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目的,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家庭的稳定和谐与国家的稳定和谐,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二者的相辅相成,是古代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其二,家训是一种极好的家庭教育形式,应当继承、发扬光大。如前所述,家训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它浓缩了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饱含着深厚的爱子之情,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教育意义。由于它包罗广泛,情感真挚,言简意赅,说理透辟,针对性强,便于践行,所以深得世人称许。
然而曾几何时,在某种特定的背景下,社会上展开对儒家思想及其伦理道德的批判,古代“家训”自然被列入“横扫”之列,致使一段时期人们对一些文化遗产讳莫如深,更不消说拿家训来教育孩子了。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走上正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化,我们深切地感到:传统家庭教育功不可没。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创造出极其灿烂辉煌的文明,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传统,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是与传统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而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又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我们在剔除、摒弃其糟粕时,更重要的是探寻、发掘其精华,并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汲取,结合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新的理解,使其更加充实完善,在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中更加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翟博.中国家训经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2]汪双久著.余秉颐,李季林编.家训金言[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21.[3]黎明文化事业公司编辑部.王阳明传习录及大学问[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193.[4](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5](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88.[6]史孝贵.古今家训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9.[8](南宋)袁采.袁氏示范[M].北京:中华书局,1985:5.[9](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陈良煜,译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21.[10]陆林.中国家训大观[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1.[11](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训[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54.[12]宋涛.中国传世家训(上)[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327.[13]牛志平.唐代孝道研究[A]//黄约瑟,刘健明.隋唐史论集[C].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3.[14]张明亮.中华美德名言[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99.[15]包东波.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萃[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112.[16]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孙子遗书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1.[17](清)王夫之.姜斋文集补遗[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6.[18]程钧,葛玲.中国家教古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63.[19]邓丹,陈芝国.李商隐诗赏读[M].北京:线装书局,2007:35.[20](南宋)陆游.放翁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1]周秀才.中国历代家训大观(下)[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7:638.[22]宁业高,等.中国孝文化漫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54.[23]史仲文.儒学经典(1)[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21.[24]论语[M].陈国庆,王翼成,注评.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3.[25]牛志平.唐代的敬老风尚[A]//韩金科.’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国传统家训 篇2
一、中国传统德育
1. 中国传统德育的政治化倾向特点。
中国的封建文化权威和社会政治权威都是儒家学说的思想, 二者高度统一, 体现了政治和教育合二为一的特点。传统封建的统治者认为, 政治功能应该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功能, 因此, 作为处于伦理道德体系中的正统地位的儒家学说, 必然会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辅佐工具。
2. 中国传统德育的宗法化色彩。
夏禹死后, 他的儿子启继承皇位, 君主从禅让的官天下正式演变为子承父业的家天下, 由此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作为唯一的德育思想, 儒家思想自然不置可否地成为了宗法制度下的产物。在儒家学说的伦理之中, “三纲”体现出了被统治与统治的关系, 把阶级关系引向绝对化, 成为封建社会的最高伦理原则和统治原则。这种封建思想和制度, 包容了政权、神权、族权、夫权这四种权力, 几千年来束缚着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农民。
3. 中国传统德育的人文化特点。
中国自汉朝后实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已成为经典, 并作为当时学校唯一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孔子的儒学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试图通过亲人、君臣之间的关系而使得国家可以长治久安。即便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之后, 儒家思想也很好地和科学价值观融合, 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育人文化特点。
4. 中国传统德育的封闭性特点。
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里, 外来文化都具有入侵企图, 始终坚持着:“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的观点, 始终坚持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的观点, 因此对待其他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也持有拒绝的态度, 这就导致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封闭性。
曾国藩的家训就是以传统的中国德育思想为基础, 适度改进, 坚持克勤克俭、戒骄戒躁、和家睦亲等治家的伦理思想, 敦促曾家子孙的同时, 也教国人受益匪浅。
二、曾国藩家训及其特点
在我国家庭伦理的思想史上, 曾国藩的治家伦理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曾国藩是满清期间的一位充满矛盾儒士, 他的一生始终坚持向世人推崇仁爱的思想, 提倡清廉的品质, 并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以诚相待, 告诫后人要重视忠孝, 教导大家要具备坚强刚毅的品质。然而他自己却在残酷与仁爱之间徘徊, 在贪腐与清廉之间挣扎, 在坚强刚毅和自寻短见之间犹豫。不过, 他纵有诸多不是, 也仍旧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曾经血腥镇压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 也曾以治家伦理制书, 并深得后人珍藏、借鉴。即便对于现代, 曾国藩的家训, 也有很多值得发人深省的思想。
曾国藩的一生多读诗书, 作文也十分讲究, 因此在家中也经常敦促子弟们读书。纵观曾家家训中有关读书的规诫, 纵有千言万语, 也都离不开为什么读书和怎样读书两个问题。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提倡自小立志, 刻苦读书。始终坚持:“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在他看来, 欲有所成, 却没有志向, 不发奋刻苦是必然不行的。
1. 百善孝为先。
“孝”乃百行之首。曾国藩在其家训中提到:“孝为家庭之祥瑞, 独孝友则立获吉庆。”这确实是正确的。无论是在古代的传统家庭中还是如今的现代家庭中, 子女如若不孝那么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必然成为了造成家庭不和睦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 国内家庭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由传统的多人大家庭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独生子女的家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渐渐非人性化而是更趋于利益化, 新一代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加优质的生活, 成为了车奴、房奴, 面对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年轻人们已经没有时间去顾及父母们的生活。在《曾文正公全集》中写道:“孝友为家庭之祥瑞, 凡所称因果报应, 他事或不尽验, 独孝友则立获吉庆, 反是则立获殃祸, 无不验者”。这句话虽然体现的是因果报应循环, 但仍然能够看出, 曾国藩对于孝道的重视。他不仅仅是指出孝道的重要性, 更加是通过自身的实践作用, 告诫后人尽孝道的标准。他始终认为, 能够尽到孝道的人, 做人必然是有自己的原则;做事亦有一定的逻辑能力, 能够获得亲人朋友的爱戴, 得到任何人的尊重, 父母也会愈加疼爱于他。而不能够尽到孝道的人, 做人必没有自己的原则;做事情也会颠三倒四的错乱复杂, 亲朋好友都不会愿与其交好, 更别提获得别人的尊重了, 最终众叛亲离。其实曾国藩所说的‘孝’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认为的让父母吃好、穿好、住好, 而是作为子孙, 我们还要顾及到父母的精神需求, 不光在物质上, 让父母得到应有的满足感, 还要在平日里的行动作为方面, 让父母放心、满意。如果能够获得远亲近邻的尊重, 那父母的精神需求层面, 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这才是曾国藩认为的‘笑’。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喧闹的世界所缺少的, 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并该将其发扬光大的地方。
2.“忠”“义”之道, 是社会职业道德的重要部分。
传统儒家大师认为, ‘忠’是指尽心为他人做事儿, 没有身份的高低贵贱或上下之分。‘义’是指办事到位、准确。这两个字几乎包括了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曾国藩家训中, 我们可以理解到:即便在百业俱废的时代, 只要大家仍旧忠心耿耿的对国家精忠, 也有望使情况扭转。对于现代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中, 忠于职守可谓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廉洁奉公、不取私利、不徇私情、忠于职守可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面对生活我们应该刻苦钻研、正确理解国家的相关法规、法令, 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 对待朋友、同事和气友善。忠于职守, 不但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更是当代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 是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方法。
3. 勤俭节约, 乃中华民族之美德。
中国人自古就崇尚勤劳、简朴的家风, 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也正因为此, 历代的贤能义士都将简朴、勤劳作为居家创道的重要内容。曾国藩作为一代儒学大家自然也不会例外。在他的道德伦理体系之中, 勤俭治家在所有居家美德中置于首要位置。他认为, 能够勤俭持家, 家业不会有不兴旺的。虽然他是处于将相位置, 享受着高官厚禄, 但是他始终认为简朴家风是一种惜福的表现, 也始终这样要求自己。甚至在家训中写道:“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 无一不与寒士相同, 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 则难望有成。吾忝为相将, 而所有衣服, 不值三百金, 愿尔等当守此俭朴宅风, 亦惜福之道矣”。当位高权重的曾国藩看到自己的儿孙衣着朴素的时候, 甚是满意。诉说自己当年在贫贱之时, 妻子亲自为他添柴做饭;而现在家境富裕了, 希望自己的儿孙不要奢侈, 要学会节俭。勤俭节约, 是当代社会和以前的各种社会形态下都推崇的一种道德的品格。虽然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 人们早已脱贫致富, 但是, 作为中国这个商品经济大国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贪欲被激化了, 也就导致了现代人的消费观念, 变得铺张浪费。因此, 重新感悟节俭的道德观念, 了解节俭的人生价值, 是现代人, 当代社会, 应该选择的道路。也是我们应该从曾国藩家训中所学习到的知识, 是曾国藩家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
4.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础。
诚实的品德在曾国藩的伦理道德体系中, 有着异于旁人的解释。他认为诚实就意味着一切, 没有诚实, 就没有一切。但是, 人, 要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呢?曾国藩认为:“天地之所以息, 国之所以立, 圣贤之德业, 所以可大可小, 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始终, 不诚无物’”。在当代这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时代, 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不讲诚信, 将不能立身处世, 古代是这样, 现代也是这样的。不同的社会会产生不同的伦理道德规范, 而社会现代化是中国走向成熟的一段必经之路。但是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建设社会大众所认同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 这是个需要慢慢摸索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 诚信始终是作为基础的。诚信缺失、道德滑坡, 会造成社会的动荡。比如之前的问题奶粉、地沟油事件, 都是不法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制造的结果。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以法律的手段进行制裁, 但是更多的体现的是道德的滑坡, 道德底线的缺失。而曾国藩的道德理论, 加强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 提高个人自身道德品质, 个人以诚立身, 要求个人讲求诚信, 处理好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德育观念历史悠久, 从开始的‘独尊儒术’到后来的‘百家争鸣’实际上都是在传授人们不同的德育观念。曾国藩的德育观念, 以儒家学说为基础, 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 形成了自己的道德理论体系和亲身实践经验, 对社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影响。即便是对于当代社会, 也是意义深远的。曾国藩家训, 将中国传统的德育观念更加人性化、具体化, 更加符合了现在的中国。
摘要:曾国藩的家训伦理思想处于中国仕宦家训历史中的巅峰位置。曾国藩的家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作为基础, 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德育教育的合理因素, 有益于促进现代家庭伦道德方面的新风建设。
关键词:曾国藩,家训,孝道,忠义
参考文献
[1]吴慧芳.中国传统德育的体系构成与特点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9.
[2]孙理兴.曾国藩治家伦理思想探析[J].齐鲁学刊.2000 (2) .
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师德理念窥探 篇3
传统的家训可以单本刊行,也可以附刻于族谱中,或勒石存碑。就其功能而言,除了道德教化外,还在于通过家族内部的约束,维系家族的团结。传统社会历来重视对子弟的教育,为了对子弟进行教育,家族往往要聘请贤达博学的教师为其子弟授课,明代著名谏臣杨继盛《教谕应尾应箕两儿》言:“切记不可一日无师傅。无师傅则无严惮、无稽考,虽十分用功,终是疏散,以自在故也。”教师的引导与教化对于子弟的学习和成长尤为重要。因此,在家训内容体系中,就有不少涉及到师德的表述。尽管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碎片化的描述,但是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整理,可以较为完整勾勒出传统家族对师德的评价和认知。光绪三十四年(1908) 奉节《邓氏族谱·邓氏宗范》云:“择师以师为人表,非品隆学优者,子弟将无从取法也。”这里讨论到良师的道德问题,即“师为人表”“品隆”“学优者”。也就是说,在师德层面上,良师必须是学生道德情操学习的楷模,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学问。家训中师德的范畴也概莫如此。
一、择师为慎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子弟教育,尤其是对儿童教育注重“发蒙”,认为只有从小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懂得礼仪。因此,为其子弟选择教师尤为重要。家训中所规定的择师态度实际上也是对师德认知的表现。刘禺生在《世载堂杂忆》详细记载:“旧时教儿童,注重发蒙。儿童五六岁以上,家中延师,具衣冠酒食,封红包贽敬,列硃笔,请先生点破童蒙。先生即以硃笔点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四书论语首句;先生读,学生随读,读毕,全家谢先生,是为读书儿童一生发轫之始。(案)中国社会最重蒙师,尤重发蒙之师,此种风气,宋代最甚,考宋人轶事,某门下中书还乡,必具衣冠拜于启蒙师膝下。”透过文献记载的隆重仪式也可见传统家族为子弟择师的严谨态度。
选择教师为家族子弟进行训迪历来被视为宗族重大事务。对于子弟入学年龄规定,不同的宗族有不同的规定,如明代著名家训郑太和《郑氏规范》就规定:“子孙自八岁入小学,十二岁出就外傅,十六岁入大学,聘致明师训饬。必以孝悌忠信为主,期抵于道。”《柯桥蔡氏宗谱·家规》规定:“子弟初能言语即教尊亲敬长之道,六岁便入乡塾学字读书。”霍韬《霍渭厓家训》则规定:“凡子侄,七岁以上入社学。十岁以上读暇则耕或耘。十五岁以上习举业,勿耕。”又清代学者俞陛云自叙“余十岁时,延师课读,口授尚书礼记。”可见,家训中规定的学生入学年龄各有不同,尽管如此,但是都强调对子弟的启蒙教育。
对子弟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必然转化为对教师选择的重视上。家训史料中,家族对选择教师无一不是持审慎态度。《礼记注疏·学记》:“择师不可不慎也,师善则善。”教育子弟是宗族的大事,明代何伦《何氏家训·隆师亲友之规》强调:“切不可因已无成而不教子,又不可以家事匮乏而不从师。”家族为其子弟选择教师教育子弟读书关乎宗族的发展,因此,宗族在选择教师上态度往往极其谨慎。清代郑燮家训《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言:“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吾人一涉宦途,即不能自课其子弟。其所延师,不过一方之秀,未必海内名流。或暗笑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尽心。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此最是受病处。不如就师之所长,且训吾子弟之不逮。如必不可从,少待来年,更请他师,而年内之礼节尊崇,必不可废。”这里所谓“择师为难”和“择师不得不审”反映了古人对选择教师以课子弟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即使更换教师,也要在其任教期限内“礼节尊崇”。可见选择良师之重要性。
家族对教师选择的重视还表现在对教师的礼敬上。一方面,在师资物质上,给予教师丰厚的束金,如清代龚炜《巢林笔谈》载:“二李先生之封翁陶庵公,宦族之极贫者,为其子延师,必丰其修脯,督课甚严。”又如清陈盛韶《问俗录》云:“(书灯田租)或一人独收,两人平收,三人均收,故建阳极贫之士颇尠,而延师修金从厚,诗书之遗泽孔长矣。”无论家族贫富情况,在聘请教师上重之以资。另一方面,在礼敬教师上,尽礼尊重,如孙奇逢《续家规十八则》就强调“隆师以教子孙”,所谓“隆师”就是强调对待教师要充分尊重。一旦对所延教师不恭,则被视为有逆伦理,为人所不齿。褚人穫《坚瓠乙集》收录了“有时少湾者,延师颇不尽礼,致角口而去”后被人“用吴语赋歇后诗嘲之”的故事,来说明延师须尽礼的重要性。
传统家族通过家训所表现出的对教师选择的审慎和礼敬态度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对教育之重视。这为师德的高要求和培养奠定了社会基础。
二、师为人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德行端正,学生才能效仿之,其行为举止才能端正。乾隆本《汉阴沈氏家训》所提出的“师者,子弟之仪型”观点颇具代表性。清人冯桂芬《校邠庐抗议》载“或曰:文风固进矣,士习何与焉?曰:亦在择师得人而已。师得其人,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芳臭气泽之所及,有潜移默化于不自知者,夫闻风犹将兴起,况同堂乎?”可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其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清贺长龄《重刻四书说约序》载:“师以言教者也,言从事出。”教师的言行是师德的外在体现,也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故此,作为一位道德高尚的教师,必须在言谈举止上为人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李鸿章《谕文儿》:“业师足为吾儿模范,惟友朋辈尚嫌未足耳。师长常具畏惧之心,未敢朝亲夕近,虽有良师教训,难于转移学生性情。友朋等食则同席,出入同阶,惟有爱慕之心,不若师生间之敬惧而难于转移也。”李鸿章的观点认为,教师的品行影响学生的行为,必须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乾隆本《柯桥蔡氏族谱》规定:“择端慤师傅,将正经书史严加讲解,饮食起居严加训迪,务使变化气质,陶镕德性。”这段表述中,“端慤师傅”强调的就是教师的行为必须端正诚实,才能对学生行为举止产生积极影响。古代家族聘请教师皆为伴读的属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端庄的举止,如郑燮所言:“至于延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
行为端正,德行出众,循礼而行是师为人表的外在道德体现。黄佐《泰泉乡礼》言:“或延师家塾,教以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务在朴厚醇谨,事事循规蹈矩。”材料中揭示教师要具有“朴厚醇谨”和“循规蹈矩”的行为。民国六年(1917)湘乡城江《刘氏续修族谱·修身齐家要录》:“故君子必择师延师教子,不特专事文艺,须择人品端正,方堪为师表者。”材料更明显提出,“人品端正”这才能为师之表。当然,在一些家训的择业观中,也强调子弟若学有所成成为教师也必须行为端正,如清人张习孔《家训》所强调“吾子为蒙师,必须衣冠”。
概而言之,家训对师德的要求强调教师在行为举止上的体现出来的道德意蕴。究其原因,则在于学生在从师学习过程中,主要从教师言行中得到启发,教师成为学生模范的对象。正如霍韬《霍渭厓家训》所言:“为师者晨日礼服,与诸生肃揖后,言动视听容貌起色敦切晓诲,使之勉勉循循。动由矩度。此严恭谨畏之所由起而动容周旋礼之基也。”
三、其品最正
对良师人品的要求也是家训中强调的重要内容。同治邓命辰《邓氏家训》中引学者唐翼修言:“子弟业读书作文,为之择师必学之最优者,尤必求其品最正。师非有文无行,子弟自不至无行矣。降而习商贾习技艺,亦必为之择师。商贾技艺但能不犯法以谋利,不损人以益己,不作诳语,爱行方便者,便是君子。其师君子,则与师往来者必多君子,自然子弟之友皆君子,而子弟亦可引掖而为君子矣。”唐翼修认为,教师必须品行端正,才能教育好学生。元代郑太何《郑氏规范》:“延迎礼法之士,庶几有所观感,有所兴起。其于问学,资益非小。若哤词幼学之流,当稍款之,复逊辞以谢绝之。……聘致明师,训饬必以孝弟(悌)忠信为主。”《郑氏规范》是古代家训的典范之作,其对教师的要求也强调其必须为“礼法之士”,通晓儒家伦理,才能对其宗族弟子“有所兴起”。关于良师的道德表现,《颜氏家训·教子编》做了很好的概括:“师保固明智仁礼义,导习之矣。”也就是说,儒家伦理道德所强调的“智、仁、礼、义”是良师人品的集中体现。
严师也是家训对理想师德品质的表述。家族聘请教师训其子弟,希望教师能够从严自学,使子弟学有所成。陈宏谋《学仕遗规》反对“不肯延师教训,反瞋先生太严”,认为子弟学习应该聘请严师,不能“听其骄傲”。乾隆元年(1736)重新编修的《洪氏宗谱·续训》就强调:“师严则道尊。正献云:‘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汪辉祖《双节堂庸训》也对“师严则道尊”持认同态度。教育的过程在家族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子弟的未来,因此,祈望教师从严治教,才能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正如张之洞《家训》所言:“无师长,苟无克己工夫者,必不能以自存。”
明人顾起元《客座赘语》收录了类似故事:“数十年前,士人多能持师道以训弟子,如李翰峰,焦镜川、董侣渔、赵高峰、黄龙冈诸先生,皆方严端正,不为苟合。课艺勉德,彬彬有条,经书性鑑,岁必一周,优劣劝惩,肃如朝典。以故士游其门,文行皆有可观。主人尊敬之如神明,少不合辄拂衣去。其弟子亦敬而爱之,即既贵显老大,悛悛执礼惟谨,毋敢慢也。”顾起元所赞赏的焦镜川、董侣渔、赵高峰、黄龙冈诸良师就具有“方严端正”的师德,他们“方严端正”和“肃如朝典”的严正姿态被后人视为典范。
四、德业兼资
传统师德的要求还包括对教师知识的要求,传统教训认为,所延教师必须是德业相兼,善化县渫湾市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罗氏族谱·遗训》载:“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先生长者,德业兼资。”尽管道德是伦理层面的要求,但是仅有德还不是良师的要求,必须“德业兼资”才能算是优秀的老师。又广西岑溪李氏《家训十一则》:“敬贤乃吾族人之重望也,贤者为人之师,其学有所传,礼有所学。”这里也强调贤者之师必须具备“学有所传”的知识。同样张履祥《训子语》中也持类似观点:“师必择其刚毅正直、老成有德业者,事之终身。”有意思的是,《柯桥蔡氏族谱·家规》还对明师和庸师做了对比:“训子必择师延师,贵尊敬,若不知尊敬则明师去庸师来矣。明师有抱负有识见合则留不合则去,庸师胸无学问惟阿谀苟容而已。”可见,古人重视有学问的明师而鄙视“胸无学问”的庸师。
在良师的名与实的问题上,传统家训更重视教师具有真才实学,不慕虚名,清代蒋伊《蒋氏家训》言:“子弟择师,必须博雅敦厚、束修自好者,厚其修脯,不可徒取时名。”甚至,有些家训还提出甄别良师名与实的方法,清代唐彪《父师善诱法》提出:“今人第谓蒙师贵勤与严,不必学优,皆属偏见矣。惟于三者兼备,乃明师也。人无择师之识,欲为子弟择师,不宜止询一人,恐其人以所亲所友荐,或过揄扬,未必得实;必再加体问,果学优而又严且勤者,方令子弟从游,庶几其可乎?又,毛稚黄曰:大抵举子业,求政于先达最善。先达,举业过来人也。若为子弟择师,自己不能别其贤否,以其人之文,质诸先达,先达赞其文,则知其造诣正矣。此亦择师一法也。”唐彪将勤、严、学作为明师必须兼备的因素,聘请明师不慕其名,必须通过询问有学问的前辈对其进行甄别。甚至,告诫子弟切莫师从学问浮薄之人,如明代吴麟徵《家诫要言》:“师友当以老成庄重、实心用功为良,若浮薄好动之徒,无益有损,断断不宜交也。”
对于师德的要求,传统家训还进一步强调,教师必须不能一味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是要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光绪《旌阳张氏通修宗谱·家规》认为:“近世圈鹿栏牛,抚一金若项王弄印,其所师遂皆庸陋无识,帖括之外,他无所知。不知儒者之学,上理国,下理身,外治世,内治家,使非自少经师儒指授,讲究经书子史,只作浮文读去矣!故教子弟须择名儒,欲致名儒必尽礼敬,然后教有规矩,学有原本。”
要强调的是,有些家训对德业兼资的描述更加形象化,如宋代理学家刘清之《戒子通录》录王昶语:“吾与时人从事,虽出处不同,然各有所取。颍川郭伯益,好尚通达,敏而有知,其为人宏旷不足,轻贵有余,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其人忽之如草,吾以所知亲之呢之,不愿儿子为之。北海徐伟长,不治名高,不求苟得,淡然自守,惟道是务,其有所是非,则托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吾敬之重之,愿儿子师之。东平刘公干,博学有高才,诚节有大意,然性行不均,少所拘忌,得失足以相补,吾爱之重之,不愿儿子慕之。乐安任昭先,淳纯履道,内敏外恕,推逊恭让,处不避湾,怯而义勇,在朝志身,吾友之善之,愿儿子遵之。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汝其庶几举一隅耳。”在这段描述中,道德和学问兼济,才是理想的师德表现。
五、结语
我国家训的普及是宋代之后“理学庶民化”与“礼下庶人”的结果。传统家训对教师的道德相当重视,除了要求教师要认真做好“传业”和“解惑”等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在行为上和品行上做好表率作用。家训作为家族自我管理的重要形式,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伦理道德色彩。而师德理念成为家训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凸显了我国传统时代对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则透视了古代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之高。尽管传统家训在师德理念的阐述中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与传统封建统治阶级所宣传的价值观存在客观的一致性,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传统家训在师为人表、其品最上、德业兼资等师德内容的阐发与构建上做出了贡献,为新时期的教育提供了“基础性的思想材料”,对我国新时期发展教育和师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韩国芳:让家训领跑传统文化教育 篇4
家训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是家风的涵养方法和重要体现。优秀的家训文化是传家宝,是良好社会风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家训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作为培养道德情操、规范行为举止的有效方式,是国人立规、教子的首选。
韩国芳,中华家训园理论创始人,多年来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家训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并勇于探索两岸统一的新思路,构建大陆台湾文化交流的新方法,被社会誉为“一位有高度有思想有格局的文化探路者,一位有功力正能量接地气、俯首甘为孺子牛式的文化筑路者。”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的逐步推进,以传立家训家风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现实意义。
韩国芳和毛泽东主席护士长吴旭君(中)
对于传统文化传承,韩国芳认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复兴不是泥古复古,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中老年喜欢,让青少年热爱,让老师热衷,让家长崇尚,让海内外的人们都乐于欣赏和接受,这就需要融合传统文化内容,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予以生动呈现。家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家训文化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娇宠,导致孩子对于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80后、90后们被社会称为是对传统文化“失落的一代”和“塌陷的一代”,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和物质享受,缺乏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如何拯救“垮掉的一代”,韩国芳认为,必须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家训文化的传承,家训家风文化建设可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近些年,韩国芳对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积极探索适合当下国情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他高度认可家训文化建设先行的模式,基于他对家训文化的研究和传统文化创新和实践,他提出了中华家训园理论,并付诸于实践,创立了中华家训园。韩国芳于2014年初开始酝酿中华家训园项目,2015年该项目落户山东泰安,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和极高评价。该项目是他多年来对家训文化研究成果的见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让理论之树常青。
中华家训园位于山东泰安,对于选址泰山,他认为,泰山乃五岳之尊,风水独占鳌头。中华家训园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塑造了中华五千年长河中的历史名人和现实楷模,他们千古垂范的雕像矗立于泰安这片圣土之上,永载青史、荫护子孙。正所谓,先人立足泰安,后人稳如泰山。中华家训园作为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融入了很多创新元素。园区用现代科技,假以大德高僧舍利子的形状保存先人遗骨,美观、恒久、不污染环境,是送老工程的一个创举。舍利子不仅肃穆神圣、受人尊崇,还可用于医学研究,打造遗传基因研究基地。
韩国芳说,中华家训园不但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同时是寓教于乐、休闲度假的旅游景区。人们徜徉其中,欣赏现代声光电科技营造的鸟语花香妙境时,默然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还能体验到中华家训触及灵魂的感染和熏陶。身心在这里释放,智慧在这里升华。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中华家训园即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训文化为核心主题,将其打造成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试验区”和“先导区”。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传统文化的研究、教育、传承和传播,但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正如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中华家训园即是要打造传统文化复兴的高峰,成为传统文化复兴大业的一面旗帜,而家训家风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教育先锋军,要让其成为全国青少年家训家风文化教育的基地,成为优秀家训文化教育的“苗圃”,韩国芳如是说。
古人强调“家国一体”,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国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息息相关。在当下,涵养良好家风、培育家庭美德,无论是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对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华家训园项目的启动可谓恰逢其时,机遇难得。古往今来,中华家训典范不胜枚举。从敬姜“匡子过失,教以法理”,到张英教育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从曾国藩告诫兄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到习仲勋以“雪中送炭惟吾愿”示子女,无
不表明,个人德性的生长有赖于家庭伦理的滋养。
这也是为何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在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总书记又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中国家风家训格言精选 篇5
2.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3.做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
4.越努力,越幸运;越担当,越成长;越感恩,越有福报!
5.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6.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7.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8.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9.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10.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1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12.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13.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
14.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15.凡是不 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16.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正,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救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恶肆意,阴陟无益。
17.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保一家兴旺。
18.尊老爱幼、见不义之财勿取。
19.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20.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21.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天地自己闯,靠天靠地靠祖宗不如靠自己。
22.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3.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24.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25.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
26.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27.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中国传统家训 篇6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成的画。亦糖亦画,可吃可观。民族俗称“倒糖人儿”、“倒灯影儿”和“倒糖饼儿”。这就是四川的特色,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它还是明朝的民间艺人演化出来的。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买糖画。我看见卖糖画的老爷爷身边围着密密麻麻的人,我挤进去一看,“哇”架子上摆着摆着各种各样的糖画。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展翅高飞的老鹰,还有的像一只呱呱直叫的小鸭子。
我也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只见卖糖画的老伯伯先拿出一个有指针的转盘,上面画了很多小动物的图案。老伯伯让我拨动指针,看看拨到哪个图案。我一拨就拨到了一只金凤凰,好开心啊!老伯伯就开始做金凤凰了,只见他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蘸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直金凤凰就在爷爷的“笔”中跃然“纸”上。老爷爷又在上面放了一根长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后,才小心翼翼地用铲子把糖画从“纸”上铲下来,递到我手中。那只金凤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拿着它,走了半天都舍不得吃掉。这糖画真神奇啊!
在路上时,妈妈和我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心里想:“最好学糖画的人能多起来,能让这个传统艺术世世代代传下去。”
中国传统艺术——糖画
中国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剪纸,陶瓷、中国结、泥人面塑,还有糖画等等。在这些传统艺术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这一颇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记得以前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门口就有卖糖画的艺人,卖糖画的人身边总是密密麻麻的围满了人,人们不约而同地都被这种奇妙的艺术所吸引。我也让爷爷给我买过糖画。卖糖画的老爷爷先拿出一个轮盘,轮盘上有一根指针,指针的四周绘制了一些动物的图案,老爷爷让我自己拨动指针,指针转到哪个图案,老爷爷就为我制作哪种图案。我转到了一个蝴蝶图案。只见制作糖画的老爷爷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只翩翩起舞的糖蝴蝶就在老爷爷的“笔”下跃然纸上。这时,老爷爷在图案的中轴上,放上一根细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老爷爷小心翼翼地用一把铲子,将糖画轻轻地铲起来,递到我的手中。老爷爷制作出来的糖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将金黄透明的蝴蝶糖画拿在手中,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走出人群,半天也舍不得吃掉这美丽的艺术品。
但是到了现在,街上已经很少见到卖糖画的艺人了。爸爸妈妈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真希望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人渐渐多起来,将这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璀璨明珠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画糖画
那天中午,我听到楼下传来断断续续的“咔嚓咔嚓”声,就好奇地探头住外一望,哟,原来是一个画糖画的老伯伯!我顾不得午睡,一口气跑出了家门,到了老伯伯的面前,说:“伯伯,我要一个!”老伯伯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说:“好,好,小伙子,你等一等啊。” 说着,老人拿起了一个搪瓷碗,把里面的糖稀倒进了一个闪着金光的大铜锅里,开始熬糖稀。只见他挽起袖子,手拿木匙,在铜锅里不停地搅拌着。糖稀的颜色慢慢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浑浊不清的黑,到稻谷般的淡黄,再到与那铜锅融为一体的金黄。时值盛夏,天上似火的骄阳正无情地炙烤着大地。老人的脸上不住地淌着豆大的汗珠,汗珠很快蒸腾成水气,与锅底飘出的热烟混一起,向天空升起……
糖稀总算熬好了。老人拿起一根竹杆,用他那满是皱纹的手熟练地挑起一扦糖稀,放在砧板上。果然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老人用盛糖稀的小勺不停在砧板上勾画着,不一会儿工夫,他用小铲子从砧板上一铲,一只漂亮的“凤凰”诞生了!这只“凤凰”一双大大的翅膀显得神气十足,仿佛要振翅高飞;眼睛更是神采飞扬,老伯伯这手“画凤点睛”真是出神入化。老人把“凤凰”递给我的一瞬间,我虽然馋得直流口水,可怎么也舍不得把这只好看的“凤凰”咬掉一块儿。
画糖画这项民间传统艺术虽然用料简单,但制作工艺可需要硬功夫呢。此刻,那“咔嚓咔嚓”声又回响在我的耳边,那慈祥的笑容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篇二:糖画
糖画,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画笔,以糖稀为墨,只一会儿工夫,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就在艺人的手中活灵活现。一个木制的方形小框,上面放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右边有一块圆形木盘,木盘上画着各种样品图案,还有一支可以旋转的竹箭。这就是制作糖画的全部工具。
我每次到公园里游玩的时候都会看到不少糖画摊,而每个摊前一定会被嘴馋的孩子围得水泄不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转着圆盘上的竹箭,都希望能转到自己的生肖。制作糖画的老人也被孩子们的淘气劲儿逗得乐呵呵的。“哦,是我的生肖羊!”一个男孩子欢呼着,老人用勺子舀起半勺糖稀从羊头画起。老人的手起起落落,娴熟地在大理石板上挥动。完成了!老人左手拿起竹签,右手在羊的身上滴了三滴糖,将竹签粘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把“羊”拿起来,递给了那个男孩。
我也被如此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拽着妈妈来到摊边,用食指将那个圆盘上的竹箭头一拨,圆盘转了起来。圆盘转动速度渐渐变慢,停——“哦!是龙!”我一把搂住妈妈,老人对我说:“小姑娘,运气真不错!”老人将烧化的糖舀起一勺,先画出了龙身体的动态。老人神色泰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缓缓向下流动的糖稀,“那是两只角,哦,龙头、爪子……”一旁的小孩子赞叹不已。老人的手上下起伏,挥洒自如,在龙的身上留下了龙鳞。老人一气呵成,“龙”竟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禁吸引了站在一旁的家长们的目光,也获得了阵阵赞叹声。我一把接过我的糖画,抿了抿,真甜!妈妈说:“糖画那可是年代悠久的一门艺术,最早源于明代,清代就变得更为流行,还有一首诗记录了当时的糖画呢。‘熔就糖霜丞相呼,宝筵排列势非弧’……”
吃着甜滋滋的糖画,看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我真心喜欢上了这个传统手工艺——糖画!篇三:糖画
我的家乡是一个伴山伴水的小村庄,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村庄里很不起眼!我的家乡上空没有城市村庄所拥有的缕缕乌烟;村庄周围奔跑着的溪水没有城市村庄所围绕的溪水那么乌黑;但更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家乡还有糖画这个“艺术品”。糖画就是用糖做出来的“艺术品”。与其说这是“艺术品”还不如说这是孩子们的爱宠,零食。我在学校旁很容易瞧见买糖画的艺人,每次放学,卖糖画的摊位上总被同学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当我看见同学们惬意地舔着各式各样的糖画走开时,我心里痒着呢!可这有什么办法,我现在身无分文呀!我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同学走开……
终于有一天老天特别照顾了我一下,让我有了十几元,有钱的我最想干的事就是去买我梦寐以求的糖画,一放学同学们一拥而出。当我来到买糖画的摊位前那里已是人山人海,我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伍,终于轮到我了。买糖画的艺人笑眯眯地问:“小朋友你准备雕个什么呀?”我一时做不了决定,他便拿出样品来,我朝扎满样品的塑料泡沫上一瞟,不禁喊出声来:“妈呀,这么多呀!”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瞪着两只大眼睛的猪,还有能上天入地的大龙,还有引吭高歌的大公鸡……在我抉择中,排在后面的同学,有的跺着脚,有的喊起来:“喂快点选!”我受不了同学们的“打击”闭上眼随便一指:“靠,不歪不斜指着那条金色大龙。”只见叔叔在锅里到入一点油,再放入一块糖,开小火慢慢熬。等糖能拉出丝来的时候,把火关小。拿出一把勺子,舀一勺糖,把小勺微微倾斜,向冰凉的大理石上浇去,叔叔的胳膊柔中带刚,事儿快速时而缓慢,这两种气势交织在一起使大龙的轮廓很快就勾勒好了,叔叔再从包里取出一片银光闪闪的铁片在充实的大龙身体上刻着什么,胳膊肘一上一下,仔细品味并不乏舞蹈的美,不一会一条栩栩如生的大龙便做好了,大龙炯炯有神,似乎在说:“瞧,俺多帅!”我接过大龙忍爱割痛地轻轻咬了一口,顿时甜味充满心,大龙似乎驾着我在天空飞翔,带着我飞向成功。
瞧这就是中国之精髓——糖画,他也见证了中华的手工艺术品是多么美观和发达。篇四:糖画
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东的煎饼……都是闻名四海的美味。但我最喜爱甜甜的糖“画”。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去南京夫子庙。嗬!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只见不远处围了许多人,啧啧称赞声此起彼伏,我们怀着好奇之心来到近前,透过缝隙,我发现,原来是一位老爷爷,只见他把一小快糖放入锅中,用温火熬着;然后,用一把刷子轻轻地刷一块平整的大理石板,没多久,老爷爷就把火关了,随手拿出一把勺子,从锅里舀出已经熬成的糖水,微微倾斜,信手在石板上画来画去,时高时低,时快时慢,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便出现了,引得众人一片掌声。此刻,老爷爷却不慌不忙,又用一个薄薄的的尖尖铁片,在“龙”身上雕过来,雕过去,随后,顺手按上一根竹签,接着,就用一把小铲刀轻轻一划,就拿起了“龙”。啊!那“龙”在阳光中闪闪发亮,在风里不停作响,那“龙”昂着头,吐着舌头,瞪着眼睛,翘着尾巴,横卧在“云”上,真是威风极了。
看到这,我连忙挤了进去,“老爷爷,我也要一个。”“好,小朋友,别急,这就给你做。”
当我很快地拿到“龙”时,我仔细地端详了许久,真不忍心吃了它。我一直把它带回了家,整天地看,真让我垂涎三尺,实在是忍不住了,我就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啊!顿时满口香甜,酥脆,好吃极了!
我真爱吃糖“画”,更爱那糖“画”技艺!篇五:糖画
公园里举行了一个活动,在那里,有许多大师为我们表演他们各自的绝活,如:有徒手剪纸的剪纸大师,有能折出各种各样东西的折纸大师,也有能捏出人物动物的面塑大师……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绝活是糖画。如果你问我是不是用糖作的画,我会说是的;如果你又问我是不是可以吃,我会说是可以吃的。整个制作糖画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大师拿出了一块大约840平方厘米的大理石,接着又拿出一个锅,把它放在电磁炉上,将糖放入锅里,待糖融化后,用调羹将融化的糖舀起,倾斜调羹,使糖慢慢滴下,形成细水柱状,然后,随着大师手臂的挥舞,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就出现了,最后,大师一手用一根细又长的小木棒粘在画上,一手用小铲子轻轻一铲,一副糖画就全部粘在了小木棒上了,这是,你就可以吃了。
看了之后,我惊讶于大师的高超技艺,也羡慕他们有如此精湛的技术。我想,要是我有这种本领就好了。我以后也要学各种本领,成为一个有广泛兴趣爱好的人。篇六:糖画
我国有形式多样的各类传统文化,我特别钟爱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糖画。记得在我上幼儿园时的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去商场买东西,我在商场门口玩着等他们。这时,我发现商场门口有一位叔叔正聚精会神地在一块石板上用糖在画着什么,怀着好奇心的我就跑了过去。只见这位叔叔的手上功夫可好了,用在锅里熬化的糖浆和勺子在石板上做画,一会儿功夫就画出一条飞舞的金龙,几分钟后又画出了一只飞翔的凤凰,可漂亮了!瞧,这位叔叔的手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轻,一会儿重,滴、点、戳、压,这些技法在叔叔的手中是如此的熟练,装着糖浆的勺子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飞,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图案不一会儿功夫就呈现在我的眼前。
这时,妈妈采购完东西来到我身边,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吃糖画。”妈妈说:“可以。”于是,妈妈就和我来到画糖画的叔叔面前,叔叔笑眯眯的问我:“小朋友,喜欢什么图案啊?自己在转盘上转一下,看你能转到你喜欢的图案吗?”我开始转动转盘上的指针,心中想着我要的图案,转盘转动起来了,这时我的心也随着转盘转动起来,紧张的几十秒过去了,指针停在了我想要的图案上——龙图案。我高兴的跳起来了,口中不停的为自己加油——“我好厉害”!这时叔叔也鼓励我再转一次,算是对我得到龙这个图案的奖励,指针动起来了,当指针越来越慢,慢慢靠近龙的时候,我心中一阵惊喜,正当我在欣喜万分的时候,指针却停在了龙图案旁边的凤凰上。“小朋友,你真厉害!很少有人转到这两个图案的。”叔叔用娴熟的技法很快为我制作好了这两个图案的糖画。呵!太棒了,我居然得到两个神话传说中的动物——龙和凤凰!
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艺术形式不拘一格。吃着甜滋滋的糖画,看着龙和凤凰的造型,更使我喜欢这个传统文化——糖画!篇七:糖画
学校不远处的小巷,曾是让我因美食而陶醉其中的地方。
走在铺着大块大块石板路的小巷里,一阵微风拂面,树叶沙沙作响,我侧耳聆听,突然传来声声悠长的吆喝:“买麦芽糖画嘞……”紧接着,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是一位老爷爷正在卖着糖画。煤油炉里的火正旺,上面架着一只小油锅,里面发出“滋滋啪啪”的声响,阵阵白烟往上冒。走近一瞧,油锅里正煎煮着橘棕色的麦芽糖糖浆,浓稠的浆汁加上诱人的香味,吊起我的胃口。从锅里散发出来的悠悠香气弥漫整个小巷,窜入我的鼻子里。
顿时,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食欲,拨动桌上的生肖转盘,要了一个“公鸡”糖画。老人立即娴熟地制作起来,他用小扁勺朝油锅里一舀,再麻利地往白石板上一挥洒,冒着热气的糖浆便紧贴于白石板,再舀一勺,抖动勺子“刷刷”几下,公鸡的身子以及俏丽的尾巴跃然显现,最后再用勺子的背面印出一只眼睛后,公鸡便栩栩如生地出现了,如同真的一样。油汪汪的糖画在光的映照下泛起红润的光泽,嫩滑的感觉吸引着我。
糖画不仅看起来让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让人敬佩万分。麦芽糖热乎乎的,散发着腾腾的热气,我吹吹,咬下一小口,抿在嘴里。麦芽糖在我的口里慢慢融化,与我的味蕾逐渐交融,润滑清甜的口感如丝绸般幼滑。缠缠绵绵的甜蜜滋养着我的心田。再嚼一嚼,一根根丝线般的麦芽糖挂在牙齿上,韧劲十足,满嘴溢香,味道堪称一绝!
在学习的闲暇之余,如果能尝上这样一个麦芽糖美食,不是最美的享受吗?我深深迷恋着那小巷里吸引我的麦芽糖,至今仍回味无穷。篇八:做糖画
糖画人人都见过,甜美味道难忘哟。今日亲自推勺锅,做出美味一摞摞。以往练就好身手,奇妙手艺好又多。锅碗瓢盆刀叉炉,全是手下好家伙。糖画模样奇又怪,鸟虫龙凤大芒果。吃过一口好甜蜜,生意做得红又火。
吃过糖画,今日就自己做一做,一解甜点问题,二解闲余无事。我是主厨,二姐妹当助手,大舅是后援,开始!
我冲进厨房,面对橱柜里五花八门的作料,我不知所措,算了,找糖要紧!我把第一层放满瓶瓶罐罐的橱柜搅了个大闹天宫,就是没有找到白糖的影子,我又准备“打搅”第二层时,姐姐愤怒的“河东狮吼大法”忽然爆发:“你笨呀!白糖在案板旁边,瞎了不成”!小小失误,sory,我又冲进冰箱取红糖,然后依说明书所说,在“大理石板(木桌)”上涂满“清油(菜油)”,将红糖与白糖放成一起加热。“用几分钟,什么火?”外行的妹妹在使用微波炉时犯了难,“5分钟大火”,“后备支援”大舅立刻下出“圣令”,指挥“作战”。“勺!勺!”夺勺战开始了,我们姐弟妹三人比赛似的洗勺子,一副“苦脸榴莲”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老天爷硬是不给面子,硬是把太阳变成了火焰炉,屋里好比火焰山,加过水的糖液一会儿就干了,再加水、加热,又干了,我们不得不在厨房与饮厅之间穿梭,干净的大理石地板上留下了见证我们辛劳的泥泞脚印……
三根筷子,三个人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一个碗,装满着粘绸的糖液的碗,一人一个勺子……“砰!”“我先来!”“不,我!”……“内战”开打了,三人争吵。“一个一个来”,长辈发言,抗拒从严,谁敢不服,就去买盐,顿时三人立马换了样,按顺序端端正正地站好:姐姐画了一个坨,我画了一张“扑克牌”,妹妹画了“甜甜卷”,现在,等糖液干了,就可天道酬勤,大饱口福。
上座,上座,忍着腹中饥饿,忘着电视上课。
中国传统家训 篇7
关键词:家族,家规,家训,刘氏家族
秦汉以来, 作为中国家族谱系中的“御龙家族”, 刘氏家族繁盛无二, 其家族中出现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极多, 世有“刘天下, 李半边” 之谚。刘氏家族为何会达到这种地位?原因颇多, 但从家族教化与规训的角度来看, 其颇具中国特色的家法族规可以说起到了重要的效应作用。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 刘氏家族贤达人士对其家族成员及后代子孙的特殊家训是我们不该忽视并应长期予以重视的。在此方面, 我们认为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劝学式家训
该类型家训以屏山公遗训颇具代表。屏山公为北宋理学名家刘子翚, 字彦冲, 一作彦仲, 号屏山, 又号病翁, 建州崇安 (今属福建) 人, 以父任补承务郎, 辟真定幕府。南渡后, 通判兴化军, 秩满, 诏留任, 以疾辞。筑室屏山, 专事讲学。与胡宪、刘勉之为道义交, 朱熹曾从其学, 著有《屏山集》。《宋史·儒林传》曾有其临终遗训的记载, 其文论曰: “一日, 感微疾, 即谒家庙, 泣别母, 与亲朋诀, 付珙家事, 指葬处, 处亲戚孤弱之无业者, 训学者修身求道数百言。后二日卒, 年四十七。学者称屏山先生。”[2]卷193, 儒林4
屏山先生去世之后, 由于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其崇高的学术地位, 颇为后世仁人君子所敬重, 刘氏后代更是将其视为先贤达人的优秀代表。这一点, 从多个刘氏族谱中皆以屏山公遗训作为其家族共尊家训便是明证。如同治十三年刘锦球等所修《刘氏宗谱》中即有“屏山先生遗训”一条, 光绪年间刘国生等所修的《蓉湖柳荡刘氏族谱》中亦有“屏山公遗训”一条, 条目虽有略异, 但内容并无甚大差别, 皆讲学问、修身之道。其遗训论曰“:吾闻之‘:糟粕捐, 淳精聚;诚意毕, 刍狗除……此言虽小, 可以谕大。孰为学问之粹, 而益于吾身哉……出诣于西, 底止必秦, 其次也。顷刻之功, 初若不是外务夺之, 或断或续及其至焉, 皆其所积……故君子许其进, 而惰夫疑其自绝。原有生之初, 愚如混混, 学如蜕焉, 其质乃变。变非他, 知实, 有昔见。有之则诚、体之则仁。孰明此哉……师乎, 惟己之为, 温故知新吾, 昔闻与今闻合, 岂不欢欣, 如膏炽薪, 心源益明。’”以上叙述种种, 凡数百言, 最后说道“:泯泯棼棼, 以敬直之, 如风扫蚊, 一道通明, 振古如兹。曰:予衰矣!尚识前言, 予其循之, 学必有闻。”[3]卷1可见, 屏山先生的个人遗训以讲读书为主要内容, 颇符合其学人身份与人生理念。而以劝导读书以修身的贤达家训, 亦是古代中国名人家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
二、劝导式家训
此类贤达家训是中国传统家训的常见形式。其文辞简约, 特征鲜明。如以漫塘先生家训为例。漫塘先生, 字平国, 号漫塘病叟, 镇江金坛 (今属常州) 人。绍熙元年 (1190) 举进士。历任州县, 有能声。寻告归。隐居三十年, 于书无所不读。既卒, 朝廷嘉其节, 谥文清。其家训内容我们现在可从同治年间敦睦堂《刘氏族谱》以窥其略“:孝以事亲, 敬以事兄, 兄友弟恭, 勿容间言。内外必严, 出入必谨, 庶身之修, 在家亦正。谦尊而光, 傲实凶德, 有心必治, 临事毋刻。岁计在春, 日计在晨, 若士若民, 罔没不勤。内不自强, 晏起安坐, 一朝时过, 宁受饥饿。进篑山成, 涓流川竭, 若富若贫, 皆须俭节。内不自量, 惟务美观, 一朝力尽, 徒成笑端。勿持有理, 易兴牒讼, 勿持有援, 迟完税赋。一有追絜, 辱及门户, 乡里贵和, 细故宜忍。交友必择, 邪謟勿近, 一或反是, 必生悔吝。”[4]卷1细读其文, 我们可以看到漫塘先生家训其文通俗易懂、文采斐然, 使人读之倡晓痛快, 便于记诵。同时其家训内容导人明礼守孝、强调修身自强, 内容涵盖亦颇广泛, 但甚少惩戒式的言辞, 但总体来看, 我们认为其应是劝导式贤达家训的典范。
三、劝诫式家训
此类家训亦是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与劝导式家训颇多相似, 涉及明礼、守孝、修身等各方面的内容, 不同之处在于该家训在“训”的同时, 亦有“诫”的规定“, 训”与“诫”相结合, 使得该家训的内容更加详尽, 更加严谨, 也更加合理化。如民国初湘乡城江刘氏翊圣公家训即是如此。翊圣公为该家族之始祖“, 字益赞, 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元大德十年生, 仕元官至凤阁学士。泰定年间, 逆当道, 谪潭州, 致仕遂家于湖南长沙府, 生有十子, 其后裔分居各地”[5]17。故作为其后世子孙, 将其始祖之训作为一重要的人生守则也就无足奇怪的了。细看其家训:如其第一条:孝为百行原。翊圣公训诫道“:凡生事葬祭皆宜随分自尽, 勿忤逆失养, 勿远游遗亲, 勿居丧放荡, 勿致事不敬。”[6]卷2很明显, 翊圣公将孝的训诫分为“训”与“诫”两部分“, 训”的部分语言精练, 通俗易懂“, 诫”的部分则是层次清晰, 阐释明白。此外, 其家训中“悌为顺德”“、信为行本”“、廉以养心”“、耻可格心”等劝诫诸条亦皆遵此例。同时, 我们还可以看到, 其家训在“诫” 训子孙时, 多以“勿”字相要求, 比之单单劝说式的家训显然又具体了许多, 且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劝惩式家训
一般而言, 此类家训含有劝导式家训与劝诫式家训的一般内容, 但前面二者的核心内容还是以规劝与导向为主, 对其后世子孙违反家训的行为则没有具体惩罚性的措施。但是劝惩式家训则不然, 它将“劝”与“惩”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是中国传统家训中体例最完善、内容最完整之家训。如毗陵新安刘氏乐隐公家劝录便是此类家训的典型代表。
乐隐公姓刘名桨, 是宋代抗元名臣之后, 少年时曾随父抗战, 后随父隐居于常州城东的新安里。宋亡之后, 作为忠臣之后, 拒不仕元, 号为“乐隐公”。该篇“家劝录”即为“乐隐公”晚年所作, 后被其刘氏子孙所奉, 成为世代尊崇的刘氏家规。具体来看, 该家劝录开篇即讲道: “伏念祖宗, 世袭诗礼, 世秉忠义, 是以传世长久。“”为后人者, 当味诗礼遗训, 仰忠义遗风, 一举一动, 规规矩矩, 准准绳绳, 善承先志, 毋玷家声。”[7]卷1其后, 刘桨对其家族子孙在职业选择、兄弟关系、家产处理、子孙教育等都作出了一一具体的规定。如其说道要后世子孙“以诗书为业, 耕种为资”, 要其兄弟之间要互敬互爱“, 兄弟间有是非谗构, 即时面讲明白, 无得藏疑”“、增置田庄器物, 宜兄弟通知。设私意一萌, 其害尤甚”[7]卷1等。此外, 对于后世子孙, 则要求“子孙六岁以上, 便择老成有学行者教之。先知揖让尊卑之礼, 稍长教以孝悌忠信, 使底于成立, 无忝尔祖”[7]卷1。同时, 该家训的最主要特点即家惩的内容。 如其说道“:宗谱传示子孙, 务要及时修辑, 勿致散亡。凡在宗族, 弗论亲疏, 弗论贤愚, 一一登明谱牒。毋曰某为疏而略之, 某为贫贱而黜之……不肖者之子孙, 苟能自励, 他日不为贤子孙乎?至有为非为盗而不悛者, 始除其名。其子若孙有能干祖父之蛊, 变恶为美, 则又子其祖父应书名之处, 涂而墨之, 泯其一代, 然后书其子孙之名以接续之, 亦劝惩之一法也。”[7]卷1
五、劝谕式家训
此处我们所指之劝谕式家训即刘氏之“三祖遗训”。“三祖遗训” 又被称为“三帝遗训”, 此遗训在刘氏家族中广为流传。从内容上看, 该遗训亦以劝诫导向为主, 但由于所涉人物皆为刘氏之古代帝王, 其所说诸条皆有圣谕之意, 故我们命名此种家训为劝谕式家训。现在徐州汉里堂刘氏族谱《汉祖流史》、《四川刘氏通志》、《湖南刘氏源流史》 等族谱姓史中对其多有记载。其文说道:
西汉高帝遗训: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 给饷馈而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 战必胜, 攻必克, 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 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东汉光武帝遗训: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 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故曰:广文地者荒, 务文德者强, 有其有者安, 贪人有者残。
蜀汉昭烈帝遗训:勉之, 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善, 可以服人![8]199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三祖遗训”的内容主要取材于正史的部分历史记载, 讲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蜀汉昭烈帝刘备在用人、 做事、教子等诸方面的经验总结与现实教训。在传统中国社会, 刘氏宗族子孙将之作为了自己的传家之宝, 颇多尊崇。对其后人来讲, 尤其是对于现代社会的刘氏族人来讲, 虽然传统家族秩序早已不复存在, 礼法观念亦渐趋淡漠, 但随着人们对自己族群与血缘认同感的增强以及刘氏宗族联谊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祖遗训”越来越多地被刘氏族人所认同和接受, 并逐渐成为了整个刘氏家族的共遵家训, 亦是当代刘氏家族共尊的传家规范。
刘氏家族的家法族规内容丰富, 体例多样, 涵盖面极广。正基于此, 其家族的内部结构也保持了一定的传统性、稳定性与常态化。“诸男皆明秀, 几能守家规。”[9]卷5无怪乎在这种家法族规体制的影响下刘氏家族会成为古代中国的御龙家族了。
参考文献
[1]本文认为, 家训有广义与狭义之两端。广义之家训意即一般意义之家训, 其多由合家尊长共议而定, 内容涉及亦多宽泛, 与一般意义的家劝、家戒、家规之内容别无二致, 其名称亦可互换使用。故其共性特征明显, 并无甚特别含义。狭义之家训, 其论述则多显其个性特征, 一般由具体的家族贤达而定, 所论内容详瞻, 表现形式灵活, 既有刘氏各支脉自守之家训, 又有刘氏宗族共尊之家训, 影响深远。
[2]《宋史·儒林传》.
[3]刘锦球, 等.屏山先生遗训[A].刘氏宗谱[M].同治十三年敦睦堂铅印本.
[4]刘锦球, 等.漫塘先生家训[A].刘氏宗谱[M].同治十三年敦睦堂铅印本.
[5]张海瀛, 武新立.中华族谱集成[M].巴蜀书社, 1995.
[6]刘国安.翊圣公家训[A].湘乡城江刘氏续修族谱[M].民国6年彭城堂刻本.
[7]刘坤道, 等.乐隐公家劝录[A].毗陵新安刘氏宗谱[M].1948年佩堂木活字本.
[8]刘天瑞.福建莆田西刘刘氏族谱[M].莆田市姓氏源流研究会西刘海内外联谊会,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