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通用12篇)
中国传统礼仪 篇1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从春秋时期开始, 儒家学说就以“礼”来维系等级制度下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佛教以此为基础加以发挥,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其影响产生变化。
一、出家
出家, 指的是为解脱尘世的苦难, 舍弃人世间的贪爱而出家修道。这一制度其实并非出自佛教, 在印度古已有之且非常风行。在形式上, 作为出家人的基本标志便是剃除头发。其用意在于舍弃装饰, 甘于朴素清苦的生活。在中国, 僧人的僧装, 素食, 独身制度自古延续至今。一般来说成年的男性还要剃除胡须, 但也有例外, 一些有名望的人如弘一大师出家后依然蓄须。
“和尚”一词是对出家人中师长的尊称, 有德有才, 堪为人师者才有资格接受。一般来说, 一座寺庙中唯有住持一人可被称作“和尚”。在寺院里见到的普通僧人可用“法师”来称呼, “法师”是指精通佛法可以为人讲说的出家人, 用在此处既得体又可表示尊敬。其实按僧人精通经藏的差异还有不同的称呼, 但在现在“法师”已作为对一般出家人的通称了。现代人在这类称呼上面还常有误会, 可以此作为参考。
出家制度在世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在南传佛教区, 如我国云南傣族地区, 泰国等, 基本实行人人皆须出家一次的规定。这并非佛教规定的制度, 在修行上这种临时性的出家也与长期出家的僧人有所不同。日本的佛教出家制度的特殊之处在于僧人可以娶妻食肉。这也是社会发展导致的佛教变革。
二、戒律
释迦牟尼自三十岁成道, 即开展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弘法传教活动。随着这个过程中门徒的增多, 为了团体内部的规范, 便渐渐地有了戒律的体系。而在中国, 据劳政武论, 禅宗之后千多年来的基本组织结构与生活规范, 在道信时初创, 在弘忍 (公元601-674) 时确立;正式把禅宗的规范法制化、条文化的人是百丈怀海 (720-814) 。百丈怀海根据禅宗的特性, 针对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融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宗法礼制, 折衷了佛教大小乘戒律的精神, 制定了著名的《禅门清规》。禅宗后又分出几大派系, 现存的“清规”典籍尚有《百丈清规证义》、《幻住清规》等, 日本还有《莹山清规》、《大鉴清规》等。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法令来对佛教进行规范, 实际上与之同时, 佛教礼仪对中国古代的法制也有所影响。佛教的“中国化”是与中国固有法制紧密相关的。其中儒家的“仁”“礼”的思想与佛教的相关性最大, 产生的影响也最大。政府出于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对佛教进行规范, 导致了佛教的一些变化, 变得更加“中国化”。较为典型的如唐代, 《唐会要》中有记载:“开元十二年举行僧尼考试, 不合格者还俗。”以和科举考试类似的形式来进行僧尼的选拔和考核, 充分融合了当时的中国的特色。行政干预僧道事务的事例还有很多, 这一个算是积极的方面。到现代, 我国也制定有专门的宗教规范制度, 在尊重宗教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慈悲思想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之一。佛教认为人生是苦, “慈”与“悲”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 慈是给予众生乐, 悲是拔除众生苦。基于这样的慈悲思想, 佛教有不杀生的根本之戒。在慈悲思想的指引下, 佛教逐渐形成“断屠月”和“十斋日”的传统。从南北朝到唐代, 这样的传统渐渐深入到政府的行刑制度当中。中国自古而有的“秋冬行刑”的传统与此不无关系。在社会影响上, 佛教的戒律鼓励民众修行向善, 以其道德性和教育性客观上对一般性的犯罪起到了一定预防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我国现行的宗教管理制度也提倡宗教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共同发展。
因鼓励向善而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只是佛教戒律对社会影响的一个方面。事实上, 随着多年以来佛教在中国的普及, 佛教的思想与儒家思想融合, 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是非判断, 价值判断, 乃至处世态度。
关于犯戒的处罚, 《四分律》规定了比丘二百五十戒, 列出处罚名与罪章名若干。经研究发现, 除了“除名”性质的处罚, 许多的犯戒行为必经“忏悔”即可“出罪”, 属于非常纯粹的道德性制裁。原因在于佛教所重视的“果报”, 让其对于犯戒行为更为强调的是长劫性的果报。劳政武提出犯戒处罚的本质问题即“忏悔”。忏悔的性质与种类复杂, 据释圣严研究, 忏悔法共有两类三种, 两类分理忏和事忏, 理忏下有无生忏, 事忏下分取相忏和作法忏。这是按照罪名的层次来划分的, 在此不多做分析。这些忏悔的种类包括的各种行为层次和精神层次, 由此观之, 在佛教中, 广义的“忏悔”其实效用极为广泛, 个人修持、禅坐、念咒, 包括为众祈福等佛事都囊括在内。
戒律所依据的因果报应论, 在历史中逐步渗入世俗社会, 影响人们的生活。在佛教的社会观中, 社会共同体无不基于众生的“造业”, 那么众生无一能回避对社会的共同责任。佛教认为在社会交往中, 利他教化是核心内容。交往的发生, 本身就是佛法教化的大缘之所在。佛教对“慈悲”的信仰与儒家的“仁爱”思想十分相近, 二者融会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就现代人而言, 不论是否真正信仰佛教都会受其浸染, 因为佛教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礼仪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充分认可并继续发掘其积极的方面, 如“诚信”这一问题自古以来就受佛教教义的规范, 到了现代, 在推进诚信建设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着眼于诚实守信的社会化行为规范和市场的规则意识, 而非信仰建设和信仰教育, 本人认为这是值得再研究的。
戒律当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佛家的素食制度。素食制度为汉地佛教所独有, 已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南传佛教国家和中国的西藏内蒙地区均无禁止食肉的规定。原本佛教里说要禁的“荤”是指的荤辛, 即味道重的几种蔬菜, 并非通常概念上的肉食。戒律中规定出家人可食“三净肉”, 即“不见”“不闻”“不疑”。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当中, 中国的大乘佛教秉行慈悲戒杀, 而素食是与之相吻合的。素食制度的形成, 除了教义经典, 还有外力因素。梁武帝对此做了大力的推行, 僧人们激烈争论后达成共识, 后此戒律一直持续至今。
三、仪式法会
(一) 课诵
课诵是中国的佛教寺院最基本的日常行事之一, 于获功德准则之中, 也被称为功课。由于课诵一般是早、晚各举行一次, 因此佛门里也称“早晚功课”“朝暮课诵”等。论其来源, 最初是由西域等地的佛教翻译家们传来的。而中国的念诵仪制始创于东晋道安, 后佛乐取得长足进展并广为传播。这也是佛教在艺术上会合当地文化的一大例证, 尤其在南北朝的梁代, 梁武帝对念诵梵呗大力提倡且亲自参与制出佛乐中的名篇, 将其宫廷化。清代的《禅堂规约》规定“行坐、课诵、受食、山坡等不随众者罚”, 成为被普遍遵循的基本制度。从修行的角度来看, 课诵本就可以发扬大乘教义, 陶冶个人修养, 有这样的礼制规范, 方能真正深入人心。现代的课诵与古制并无大异, 并且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佛教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二) 水陆法会
佛教的法事众多, 这里介绍一下规模最大, 最隆重的一个——水陆法会。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 流传至今。这是一种超度仪式, 宋代最为流行, 特别在战争以后由朝野举行。该项仪式经过多年流传与演变, 现行的会场的布置、念诵经典及人数、牌轴的规定、进行的程序和法事所用的时间等项内容是依据《鸡园水陆通论》。坛场分内坛和外坛, 法事以内坛为主。内坛布置有严格轨制, 力求庄严。而外坛佛事七日, 共设大小六个坛场。从进程上来看, 法事的完成一般在七昼夜内。水陆法会的圆满是由最终的僧众皆参与的“放焰口”来完成的。放焰口的来源本是为饿鬼道众生超度, 到了现代则主要是为了对死者追荐。其布施过程仍与食物有关。
四、小结
佛教的文化深厚, 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佛教文化的最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便是礼仪。中国佛教的一大特点就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佛教礼仪的传统与现代, 反映了文化思想的演变, 以及其与世俗社会的相互影响。佛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接受行政上的管理, 同时因其教义的广泛传播在客观上也影响着政治尤其是法制。佛教既吸收俗世的文化也在以本身的理念影响改变着俗世。大众对于佛教的接受度一直颇高, 礼仪成为普通人了解佛教的直接方式之一, 这也是佛教仪制不断变革的一大动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在客观上是极为广泛的, 影响也是深远的, 其演变也都是为了与社会相适应。在现代中国, 佛教的影响力仍然巨大, 在礼仪方面既有对传统的坚守也有为适应社会所做的革新。学术界对其仪轨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壮大, 这也是佛教进一步继续中国化的表现。将一些基本的与普通信众息息相关的佛门礼仪进行普及, 也可有助于规范众人在寺庙等佛教场所的举止, 同时由内及外地对佛教礼仪进行研究也是协助规范, 共促社会和谐的推动力, 这些是研究佛教礼仪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 中国佛教礼仪的传统与现代, 都体现了佛教教义中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现实, 对这方面的研究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仪轨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陈永革.佛行人间——佛教社会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
[3]夏金华.中国佛教的制度与仪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4]冯修齐.晨钟暮鼓——佛教礼仪[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5]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6]关剑平.《敕修百丈清规》与佛教茶礼[A].禅茶:历史与现实, 2009.
[7]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8]周东平.论佛教礼仪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 2010 (3) .
中国传统礼仪 篇2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稽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肃拜】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先到地,然后拱手,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所以又称“手拜”。
【空首】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合拢,低头到手,头与心齐平而不着地,所以又称“拜手”。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粘脚跟,以示庄重。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饮,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尚右】古代左、右所表示地位尊卑不同。周、秦、汉代以右为上。“左迁”表示降职。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又称元旦、元正、新春等。民间有贴春联、舞龙灯、发压岁钱、拜亲访友、吃团圆饭等习俗。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这天要点灯、放灯,所以又称“灯节”。除赏花灯外,吃元宵是重要习俗之一。
【清明】民间传统节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午】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中秋】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民间传统节日。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除夕】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天。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坐向】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内室靠西面东位置为尊。《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文南向坐”。这里的“南向坐”的位置最尊贵,“东向坐”也是比较尊贵的位置。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礼节,多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主持。在泰山顶上祭天为“封”,在泰山脚下祭地曰“禅”。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八个字。旧时迷信认为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方;三公面向北方,以站在东方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西,以西为上。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
中国传统礼仪 篇3
当我们走进了近现代,我们所尊崇的传统文化却在逐步缺失,甚至消亡。我国曾被外人称之为衣冠之国,遥看今日却早已不能与往昔同日而语,甚至于出现了空档期。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出现了起色与活力,但由于摒弃了本族文化的传统风格,以及外国文化的强烈冲击,我国的传统服装风格越来越惨淡。经过对各种史料文献记载的查勘,从传统礼仪和服饰的角度来研究华服的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集中于对概念的关注,不过就文化本身来说,并无太大建树。在《服饰智道》里写道:“礼,为中国古代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所倡导,更为历史统治者所遵守奉行······故上自帝王百官,下至庶民贱人,都均需明礼,知礼,识礼,更须在日常、年节的衣食住行、婚丧游乐、交接往来活动中尊仪行事,否则,便有越轨僭反之嫌。”因此,礼仪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我国经历了几千年传统的封建统治,在服装方面最高统治者都是制冠制,仪礼、舆服。这就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服饰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我们的华服反映了各个朝代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对未来有着巨大的先导性。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历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这些服饰与汉服密不可分,它们的发展和汉服的发展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然而可惜的是,我国服饰的研究多偏重于服饰和历史、生理、心理、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而关于服饰文化的研究不多,少有专注于文化这个大概念中研究服饰,或者从传统文化礼仪方面来探究服饰的特点。实际上,传统礼仪是我国文化一个巨大的枝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瑰丽文化这棵大树上,传统礼仪如同树干一般起着强大支撑的作用。
在欧洲西方国家,最早出版关于服饰的书刊是在德国,书名标示为《描绘欧洲各国女士服饰的画册》。随着这本书流传于世,人们也逐渐发现了不少问题,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仅仅从服饰本身这个角度来研究会略显单薄。于是研究者们试图把眼光放在服装发展史上,并且偏重于服饰的工艺和文化的研究上,如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与日本文化女子大学所编的《文化服装讲座》,就是植根于文化,抽丝剥茧地研究服饰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人文科学开始兴起,大家渐渐发现,服饰并不是只有以上所述几个方面,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于服饰与传统这个层面上。于是,在后来出现的麦克·巴特贝里和阿丽安·巴特贝里的《时装—历史的镜子》、日本的千村典《流行服饰的历史—为学习现代的服饰设计》以及飞利浦《文化·历史》都是从历史上寻找服饰文化的源头,沿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发现历史演变的轨迹。
中华民族一直享有“衣冠上国”之盛名。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绕不开的篇章。公元前1100年,周公“制礼为乐”,制度明确地对贵族和平民的服饰作出规定。孔子在《論语·乡党》中说:“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意思是当你见到穿孝服的人,即使你们之间关系很紧密或是朋友,也一定要面目带有庄严哀悼的神色;①当你见到穿官服的人和盲人,即使是对方平常平易近人,也一定要以礼待人。而在街上遇上穿丧服的人,就更应该探下身去伏在车前的横木上,表示尊重的意思。在参加盛大的宴会时,态度一定变得谦卑有礼。礼仪文化孕育了服饰,同时服饰也投射出了礼仪,服饰是人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聚合体,体现着文化的特征。礼仪在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华服更是影响深远。是故,中国传统礼仪与华服非常值得我们去发掘和研究。其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非常具有特色文化,凝聚了千年先贤们的智慧,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不仅如此,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已在90多个国家开设了300多个课堂和300多个孔子学院,以此宣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但是,令人叹息的是,在我国国内传统礼仪越来越被轻视。因此,现在强调的不仅是中国传统礼仪与华服,同时也试图提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关注度。其二,华服又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即位时期,以华夏礼仪中心演化而成,历史悠久。民族服饰于个人是文化和民族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体现。《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本文更多侧重文化价值和保护,关注中国传统礼仪,关注华服,使人们在传统文化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华服本身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历史价值、文学艺术价值,等等。其三,中国传统礼仪大致分为“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从这五大类中寻找与华服有相关的连接点,以此开展并扩展研究。
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吉礼中包括:祭天神②、祭地祗?、祭人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嘉礼的主要内容有飨燕饮食之礼、婚冠之礼等。提炼代表性传统礼仪,并研究其相关的服饰与服饰制度。通过《后汉书·舆服志》与汉赋中对服饰的描述分为:服饰形象、化妆和配饰、面料与工艺,以及等级制度。《礼记·深衣》中载:“古有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夫,长毋盖土。”“曳长裾,飞广袖,奋长缨”正是最好地说明了君王礼服的样式。汉赋中也多描述于帝王、后妃、宫廷武士的服饰形象。汉代的礼仪制度对不同地位的人物服饰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地位的人物服饰的种类、样式、质地、颜色以及穿着的规范也不尽相同。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将五礼分成了吉礼、凶礼、军礼、兵礼、嘉礼。
吉礼指祭祀之礼。古人祭祀为求吉祥,故称吉礼。《周礼》分之为三等。第一等是昊天上帝,他是百神之首。古代只有天子才有祭天的权利,每年当冬天来临之时,天子在国都用“禋祀”祭昊天上帝。第二等是日月星辰。“星辰”是指金水火土五大行星、十二辰和二十八宿,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祭日月星辰用“实柴”之祀。第三等是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民的列星。祭这一类星用“槱燎”之祀。
接下来就是凶礼,为哀殇、悲忧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兇礼哀邦国之忧。”它的中心思想是:以丧礼悲死亡,以荒礼悲百姓,以吊礼悲天灾,以桧礼悲战败,以恤礼悲寇乱。其中,丧礼一般是穿着不同的服丧以及用穿着时间长短来表达不同程度的悲伤;荒礼当国家部分地区发生天灾时,国王与群臣都采取减膳、禁乐等方式来表示同情;吊礼当对同盟国或挚友出现意外灾害时,而进行宽慰的一种礼节。这三种礼节各级贵族都可举行。
宾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据《周礼》载,宾礼就是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其名目有六种:“春见日朝,夏见日宗,秋见日觐,冬见日遇。” 即朝、宗、觐、遇、会、同、问、视八项。宾礼包括朝礼、相见礼、蕃王来朝礼。
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嘉礼是饮食、婚宴、宾射、贺庆之礼的总称。嘉是善、好的寓意。是为人心向善而制定的礼仪,所以称之为嘉礼。嘉礼也分为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燕飨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巡守礼等。
通过这些不同的传统礼仪规范,汲取过去历史文化中的养分,来为现代的服饰创作寻找灵感。当今世界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在发展的路途上有时候会比较容易遗忘我们的过去。在应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思想意识不断变化的情态下,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构建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精神境界来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而我们的传统礼仪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我们行动的方向,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传统的文化礼仪如同一双苍老的手,指引着民族的去向。它是对人性的一个具象表述,对促进历史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我们应传承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快我国文明进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同时我们的华服是历史老人双手上密布的纹路,这些纹路记录着我们文化的来源,传承着民族的精神。我们从传统礼仪和华服的角度来了解我们是一个如何的民族,又将会面对什么样的未来,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完成的一个命题。
作者单位:
中国传统礼仪对现代礼仪的影响 篇4
一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 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 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 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 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 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 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 是为政者“经国家, 定社稷, 序民人”的依据, 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 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 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 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 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 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 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 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 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 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 约束人的行为。
二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 相对于传统礼仪, 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 是一种交流的“语言”, 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 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 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 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 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的BP译码算法 (RBP) 和一般的BP译码算法相比具有优越的性能。在同一信噪比的情况下, VC-RBP译码算法比起RBP译码算法和BP译码算法误码性能有一定提高。VC-RBP这种译码算法使得LDPC译码算法收敛得更快, 比起RBP算法, 它仅用较少的迭代次数就能显示出更好的性能。算法2与算法1相比, 由于其不用计算生成的包含残余信息的序列
2. 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 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 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 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 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 是法的具体体现, 法与礼互为表里, 互为补充, 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 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 违法则以刑律处之, 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 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 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 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 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 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 对对方的尊重, 也是一种自尊, 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 “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 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前者渐行渐远, 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 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礼仪, 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 另一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比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 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 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 应当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十年动乱”期间, 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 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 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 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这种意在与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 最终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极为丰富, 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 如“礼主和”的精神、包容之礼、待客之道等。继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时, 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抛弃其封建糟粕, 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 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 体现现代礼仪精神, 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责任编辑:庞远燕]
和对每次更新时残余信息的序列进行重新排序, 其算法复杂度也要小一些。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篇5
一、前言
在古代,礼仪就是指礼节和仪式的总称。而现在,礼仪就是指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这是现代通俗而简洁的解释。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尽管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 ,但它始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和个人日常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作为曾经经历过多年封建历史洗礼的社会,做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样式 ,礼仪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自然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扬弃 ,让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为个人和社会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礼仪代表着一个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外在行为展现。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展现。所以礼仪在人群中,是决不能少的。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仪从中周旋的力量。同时讲究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
1. 用膳礼仪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人们讲究礼仪的原因之一。尊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这很明显地体现在传统的用膳礼仪上。对此,开始用餐时是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用膳礼仪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里面有很多的礼貌上的要求以及相关的益处。让我一一道来。吃饭时,若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所以要求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咀嚼饭菜时,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不然会给人留下一副馋相和贪婪的印象。口含食物时,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也是讲究卫生的要求;确需要与家人谈话时,应轻声细语。现在有些小同学在吃饭时看电视或看书报,这是不良的习惯,既不卫生,又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会损伤视力。为此,传承中国传统的用膳礼仪的精华,对我们有益无害。
2. 汉民族传统婚礼和婚俗礼仪
中国是个“礼义之邦”,讲究含蓄有礼。这就体现在汉民族传统婚礼和婚俗礼仪。在古代,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 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这样看来, 现代的相亲跟古代有一定的渊源。在古代看亲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对现在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样也有利于彼此了解对方。古代迎娶的礼仪如戴戒指 、改称呼、回礼、订婚宴、送客、礼车、拜天地、进洞房这些都是精华。婚礼仪式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一面小小镜子。现在,西式婚礼等在我们国家很盛行,但日韩却大多继承者传统的华夏婚礼,我们对于传统的婚礼礼仪复兴,大多取其形而忘其神,甚至,连 “形”常常都敷衍了事。文化这东西,在无形中传承,也在无形中失传。这丢失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礼仪和文化,更多的是我们的传统和底蕴。所以,在西式婚礼的冲击下,我们更要继承我们传统的婚俗礼仪精华,保持一片净土,还原我们的特色。
3. 古人见面礼仪、古代礼仪用语 古人见面礼仪、古代礼仪用语,是古人道德修养的一部分,在现代很多场合下都有其缩影存在。握手礼、鞠躬礼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其中握手礼是经过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不盛行。在日常生活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用语经常用到。谈话姿势、站姿、坐姿、起姿等礼仪可以使我们在面试中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很好的印象,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与人沟通交流展现出个人独特魅力,更在公共场合里表现出个人良好的修养和风度。古人有特定的礼貌用语,有特定的称谓,有特定的社交用语,如对自己、对方的称呼,交友称谓,各种活动常用的敬词,年龄代称,其它谦、敬辞等等。这些,有许多,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4. 饮食礼仪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生日宴会、婚宴会上、生意应酬等场合无不在无时无刻地讲究礼仪。在出席这些宴会,若不懂得礼仪,不会有人理解你是率直天真,相反认为这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即使你再怎么觉得“冤枉”,也无法“讨回公道”。要想了解餐桌礼仪,就从古代的饮食礼仪说起。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阶层暂且不谈,但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也在沿用。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中国人自古崇尚大宴席,大多生意都是在宴席谈成的。这与古代饮食礼仪有很大的渊源,也是我们现在的一大特色。
5.社交礼仪
当今社会,社交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古代的礼貌待人、容仪有整、仪尚适宜在现代有很大的价值意义。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对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等活动有借鉴作用。古代的与人为善与人相处、礼尚往来的形体语言可以让人们有效地进行交流。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在现代也是一种标准。
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糟粕
1. 愚孝愚忠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这本身是件可喜的事,但愚孝愚忠是不提倡的。在古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二十四孝图》里的《郭巨埋儿》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打算埋掉儿子,供养母亲。看似孝心,实则残忍。这也是一个生命,这样做违背了人性。从汉代实行“举孝廉”以后,有人为了“孝廉”之冠,在孝字上大做表面文章,误导后人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孝子”。 如周木问安、献章求嗣这两个典故正是讽刺那些搞表面文章,对父母愚孝的人。本这种行为已是误导性行为,但有些人却以此为荣,不断效仿,就真成了愚孝。到了宋代,朱熹的“三纲五常”更是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因此,孝敬父母不需要拿什么来衡量,也不用整天挂在嘴边,孝敬父母要从心里发出来。用理性的思维看待忠孝。
2. 跪拜礼
近年来,有广东东莞几位家长带着就读幼儿园的孩子给老师行跪拜礼表示感恩;学者钱文忠向恩师季羡林三叩九拜;有35位徒弟对师傅赵本山行跪拜大礼那么当下,学生究竟该不该向老师下跪呢?是否要以这种方式来感恩呢?跪拜礼是封建社会中尊卑贵贱等级制的重要礼仪表现形式。行跪礼在很多人眼里,早已成了一个封建糟粕的代名词。它的本质,是让人丢掉尊严、表示屈膝和臣服,是一种表示贵贱等级的礼仪。因此,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釆用跪拜礼作为维持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跪拜礼绝对没有民主、平等的理念,从来都是尊卑有序,官贵民贱,以下拜上,卑躬屈节。在封建社会,跪拜礼被推而广之,诸如师生间、长幼之间。但其本质,依然是封建等级制的反映,是学生和小辈对师长的一种屈从。 跪拜礼是一种充满奴性的封建礼仪,是一种不平等的礼仪,是一种复古倒退的礼仪,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糟粕。生活在平等民主社会的我们,应该丢掉这种陋习。
3. 旧婚俗对广大妇女的压迫摧残
旧婚俗中也有不少对广大妇女的压迫摧残,比如:父权、夫权、族权,三从四德。比如:“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是封建社会套在广大妇女身上的枷锁。丈夫外出,妻子也要老老实实守在家里理家务、养孩子。比如中国古代用于休妻的“七去”(又称作“七弃”): 一是不顺父母,二是无子,三是淫,四是妒,五是有恶疾,六是口多言,七是窃盗。七出内容与之类似,包括: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凡是因为妻子的行为或身体状况,不能符合于这个考量,夫家或丈夫就可以提出离婚。因此可说是对于妇女的一种压迫。特别是其中的“无子”和“恶疾”两条,丝毫无关妇女的品质问题,反映出人道主义在旧时的普遍缺失,无民主平等可言。
4. 祭祀礼仪
在古代,人们认为,人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冥冥阴间的鬼魂手中。人们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往往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倍觉人生短暂,朝不保夕,灾难重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并由此引发对未来世界的神秘感,促使人们到精神世界那幻想的偶像中去寻求心灵的寄托与慰藉。从这个意义上讲,鬼魂祭祀也便成了一种对人生的精神补偿。祭祀鬼魂,总会得到鬼魂的关照,如此,精神上稍得安慰。如此祭祀礼仪就产生了。但死亡祭祀对于生者是一种无休止的折磨,它造成了社会巨大的社会财富的浪费。首先,丧葬祭祀是对生老者肉体的直接折磨。丧葬祭奠诸事,礼俗繁杂冗长,有吊唁、设祭、出殡等几十项礼节,折腾人力,损人精神,一场丧事下来往往搞得人筋疲力尽。其次,丧葬祭祀造成巨大的浪费。除钱财外,土地的浪费也是十分惊人的,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当有限的国家,一年如此,十年百年之后怎么办?如果继续让鬼居扩展下去,总有一天我们就会被挤出地球生活圈的。另外丧葬祭祀使生者成为死者的奴隶。办丧事珲奢,在历代都有人反对,然而始终行不通。多数丧家不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四、小结
传统礼仪与现代 篇6
关键词:天葬;宗教信仰;敬畏自然
作者简介:杨春瑶,女,汉,四川广安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2
一、葬礼的重要性
葬礼为《礼记》《仪礼》中规定的五礼“吉、嘉、兵、军、凶”之一。在《礼记正义.丧大计》中丧葬的问题“君之丧,未小敛,为寄公国宾出;大夫之丧,未小敛,为君命出;士之丧,于大夫不当敛而出。凡主人之出也,徒跣扱衽拊心,降自西阶。君拜寄公国宾于位;大夫于君命,迎于寝门外,使者升堂致命,主人拜于下;士于大夫亲吊则与之哭;不逆于门外,夫人为寄公夫人出,命妇为夫人之命出,士妻不当敛,则为命妇出。”等等丧葬中的行为规范都证明丧葬礼仪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
二、什么是天葬
(一)在“古书也有‘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让狐食鹰嘬的记载。”则讲述的是先民们处理亲人遗体应对死亡的方式之一“野葬”其处理方式就如同现代意义上的“天葬”。而同时天葬并非藏族所独有,其同样也是蒙古族的丧葬礼仪之一,蒙古族天葬“蒙古语为腾格里奥如希拉嘎,如同土葬、沙葬、火葬、双葬、水葬、风葬、树葬、洞葬、秘葬一样,是蒙古族丧葬仪式之一。”其中区别,在余下文章中一一详解。
(二)藏族的天葬
藏族天葬天葬又被称为“鸟葬”“风葬”“野葬”“兽葬”。藏族称为“杜垂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天葬是青藏高原尤其是牧区常见的丧葬方式。当病人处于弥留之际的时候,家人亲属会趁尸体还没有完全僵硬的情况下,脱去病人身上的衣服,用反搓而成的白羊毛绳(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但所有捆绑尸体的绳子的颜色均为肃穆),把亡者的头颈弯曲到膝盖之处,双足按“结跏趺坐”样式交叉置于左右股上,双手摆弄成合十状于胸前,然后用早已经准备好的布衫或者印有六字真言及其他经文的白布紧紧包裹起来,再用白羊毛绳和腰带捆绑结实,固定好。之后把尸体放在帐房的下角,一般情况下是男左女右。帐角则挂一个布帘隔开,之后点起酥油供灯。出殡的当天由家中男性后辈把尸体背出去交给专业的天葬业者,由天葬师把尸体背到天葬台举行天葬仪式,所有的送葬者全部是男性,一路上不回头、不歇步。家人为死者送行只能送到村口,不能送到天葬台。由专门的天葬师送入天葬台以后,四周的经幡翻滚,天葬师举起法螺(藏传佛教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法器),点燃柏枝,念超度经,随后守在天葬台附近的乌鸦和秃鹫便上前将尸体分食。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藏族的天葬中间存在着几大要素,即:1、用颜色肃穆的绳子按照一定的规范捆绑摆放固定尸体2、按照男左女右的方位摆放尸体3、供酥油灯(这个在汉族传统土葬中也有体现,意为为死者照明去阴间的路,不过供油灯燃烧的燃料,根据各地自然环境有所差异)4、由男性家庭成员将其送葬5、有专职的天葬人员(天葬师)6、有专门的天葬台7、送葬过程中不能回头8、天葬师将亡灵送入天国之时需要念超度经文9、尸体可以人工肢解也可以不用人工肢解。
(二)蒙古族天葬
蒙古族传统的天葬仪式:是将死者的尸体面孔朝天,盖上一块写有经咒的布,放在荒郊野外,任食肉性禽吞食。三天后,亲属前来探视,如果尸体被鸟兽吃得干干净净,或所剩无几,意味着死者生前行善,灵魂归天。如果动得很少或原封未动,就被认为生前作恶,连鸟兽都不愿啄噬,于是便请高僧诵经超度亡灵。直到肉身被狼等吞噬殆尽才算完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蒙古族天葬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按照丧葬方式将其大体分为同房葬、草原藏两种形式。(1)同房葬,人去世之后放入格日(即部日合格日)。而部日合格日为了使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可以有一顶帐幕以供居。格日功能相当于棺椁。(2)草原葬,是蒙古族天葬最主要要的一种形式,它是通过用蛮劲推着勒勒车跑,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尸体的归处,送葬人说三声“这里就是你通往长生天的起点”,后不回头推车返回的方式丢尸于野,让鸟兽随意啃食尸体,但是其丢弃具有随意性,没有固定的丢弃地点。故可以得出在现代蒙古族天葬里面的几大元素:1、尸体不捆绑2、尸体摆放与藏族天葬差异巨大3、不供灯4、送葬人员没有明显的性别要求5、没有专门的天葬台、天葬师6、两种天葬中送故者离开的时候,都没有念诵经文,而是三日以后发现尸体没有被神接受(没有被野兽吞噬完毕)才念超度经文来表示自己对死者的心意,念经后或对尸体进一步涂以黄油或者不涂。
三、举行天葬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无论在蒙古草原还是在青藏高原树木稀少,缺乏火葬的必备元素,所以不难想象火葬成了寺庙的高级喇叭圆寂时使用的一种较高规格的葬礼体制。同时土葬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后代定期的到固定地点对往生者进行吊念,这对于游牧名族而言难以实现。历史上在藏族地区和蒙古族地区食腐性动物如狼、秃鹫、黄鼬、鹰等密布,尸体在没有棺椁的情况下,仅仅埋于地下也无法起到保护尸体的作用。而棺椁又是一项对于当时平民来讲无法承受的消耗。以上几点自然原因促使天葬形成。
(二)宗教信仰原因:藏传佛教的影响,而首先佛教的一项重要的修行就是布施,布施分为法施和财施等,法施是将佛法进一步传扬使得更多的人们脱离无边的色界,而财施则是分发自己的家财物质之类,以使得自己的罪孽得到救赎,而“天葬”将自己的肉体分发给其余的动物作为食物,也是财施的一种,让自己的肉体回馈自然,以求救赎。而在佛教经典里面如“舍身饲虎”(《佛说菩萨投身饭饿虎经》中有记载),“佛割肉喂鹰救鸽”等都是将自身的肉体投食给饥饿的动物们,最后感动上天乃至成佛。或者如同“目连救母”,摆出十方大宴来飨十方高僧以感到天地赦除其母之罪,免受恶鬼道之苦。都是财施的经典。其次在藏传佛教的一位著名女性佛学家玛久拉仲创立的觉域派中则有以“施身法”为这一修行法门,即“以身为饲,供养布施”,以“无我”为修行法门,将“我执”断裂,使得自己的身体成为无上非人类抑或鬼神的食物,以自己身心供奉,“以此来度化众生有情的吝音之心和无明烦恼。”再次,无论何种派别的佛教均轮回的观点,既然肉身必定腐,而灵魂会不断地轮回,何不舍弃这会在世上循环往复的皮囊,为其余动物提供食物,积得来世的功德。同时还有因果观念在里面,生前吃肉,死后还肉,以上均为藏传佛教对天葬的影响。而藏族地区本土宗教苯教也有类似于断身仪的宗教信仰,其后容于佛教以后也对天葬有影响。
(三)自然崇拜:蒙古族除去藏传佛教影响以外应该还有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的影响,对“腾格里”的崇拜(即对天的崇拜);对“嘎佳日”的崇拜(即对地的崇拜);对水火的崇拜;甚至出现了敖包祭等崇拜自然的仪式。天地赐予了人类生命,那么在人的生命终结能量应回归天地。所以天葬也是其自然崇拜的表现。
(四)历史原因:藏族的赞普前几任均以此升天,回归天国,实际就是这七位王者去世之后,被大臣移在隐蔽地方存放,结果仍被秃鹫吞食完毕。而蒙古族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在很久以前也有着类似葬礼的存在。
(五)现实原因:最为便捷节省人力物力,在青藏高原上,冻土地遍布,人死后将其挖坑掩埋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够办到的,而在蒙古族地区,人们在藏传佛教和自然崇拜观念的影响下,不愿意破坏土地和草地来实行除天葬以外的丧葬活动(火葬会破坏植被,水葬污染水源,土葬保护不了尸体,而同时游牧民族四处为家其无法定期探望。)而无论土葬、水葬、火葬等等均没有天葬对人力的节约,对自然的保护,同时保护人类的尊严。
四、藏蒙古两族天葬的现实意义。
人的生命过程也许并不那么美好,往往面临着虚无与寂寞,就在这种虚无与寂寞的日子里,人类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是继续污染土地、水源。还是将自己回馈给创造万物的自然。而天葬的直接现实意义就是:让人的灵魂最快的回归到天国,让能量不朽,循环不息。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传统礼仪 篇7
一、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
1. 各自的内涵
当前社会的大背景下, 礼仪是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的行为和基本准则, 旨在要求人们的行为规范符合礼仪的精神, 既表现为传统的风俗习惯, 又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 而究其实质来看, 其更注重对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 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具体说来, 以儒家学说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这对中华民族的各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 “礼”一直处于核心地位, 我国更是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里, 中国古代礼仪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我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看, 早在孔子以前, 就出现了“礼”, 最早可追溯到夏、殷、周三代之礼。除此之外, 古礼基本成型则出现在西周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 到了春秋时期, 由于出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礼仪集大成者, 古礼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也逐渐形成了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礼仪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孔子将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 也重视将礼作为道德规范。此外, 在我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由孔子所构建的礼仪体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时代的发展中, 经过不断改进, “礼”扩展到了道德、艺术、大众言行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逐渐演变成为人际交往的礼节及生活准则等, 在各个领域展现着巨大的影响力。
传统礼仪对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传统精神以儒家礼制思想为指导, 借此方式向时代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基于此, 我们应积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弘扬中华文明, 显然这就需要对其核心内容“礼”进行了解。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学习礼仪的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唯有融入传统文化, 方可更完善地把握礼仪的真实内涵, 这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礼仪课的必要性
1. 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近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 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不断增强, 但却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表现在理想与信仰缺失, 踏入工作岗位后责任感不强、社会责任感差、团队协作精神欠缺等。这种现象提醒高校不仅应当注重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培养, 更应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不断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 社会的多元结构成就了文化方面的多元化状态, 这一现状显然加剧了高校学生在文化价值选择方面的迷茫性。新鲜的外来文化的诱惑, 再加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不够的现状, 使得高校学生极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 进而造成高校学生模仿和吸纳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生活及交往方式等。这不断弱化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程度, 逐渐衍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崇尚过“洋节”而忘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这种情况的发展, 促使高校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宣传与教育。面向未来, 我们必须保持并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本土文化。
3. 大学生礼仪修养及教育现状的要求
总体来看, 当前的大多数在校学生尊敬师长、言行规范且健康上进, 但也不排除一些学生存在礼仪失范的现象。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众多, 但学生已经进入了大学校园读书, 作为教育机构, 大学教育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 全面加强对学生礼仪修养方面的教育, 促使学生做一个能顾全大局、与别人友善相处且能遵守相关秩序的有为青年, 这也是社会赋予高校的重大任务。在具体的礼仪教学过程中, 应当讲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入手, 将礼仪作为增进感情的催化剂, 促进学生友好互助、协作共进, 使其真正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三、加强高校礼仪课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探究
1. 加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促进礼仪教学的丰富化发展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礼仪课程, 并不是要让学生去机械地抄袭传统。全盘吸收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完善的, 我们应持辩证的态度去继承其中的优秀文化, 剔除其中的糟粕。
另外, 教师应当在礼仪教育的实施中, 让学生真正认识此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并要求学生注重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入手, 在待人接物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共同发展等, 使其理解以和为贵的和谐是一种秩序, 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共事, 保持宽容的心态, 互敬互爱, 积极展现和谐的思想观念, 促进学生自身修养的健康发展。
在高校礼仪教学中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也能更好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改高校学生存在的轻浮功利现状, 能更好地结合现代发展观与古老文化价值观念, 使得学生从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式, 并进一步完善创新, 用其指导学生的后续发展。
2. 在礼仪教学中落实对传统文化的传授
在新时期的高校教学中, 应当避免用说教的方式在礼仪课程中传授传统文化, 而应结合学生课堂接受的具体情况, 讲究教学的循序渐进, 注重将理论运用于实际, 在每节课的礼仪教学中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 进而在教学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 加深学生对传统礼仪及文化的理解, 进而不断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讲授礼仪历史时, 应当引经据典, 将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与礼仪的产生、发展相结合, 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使其认识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而其中的礼仪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髓, 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对于学生爱国等方面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礼仪课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 应当积极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结合网络互动教学, 有效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增强教学的效果。
3. 宣扬传统文化的崇德理念, 注重学生内外兼修
人类的发展历程中,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 更是重在教会学生做文明人, 塑造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 这才是当前高校礼仪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相比于其他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崇尚道德为首要价值取向。在实施礼仪教学过程中,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德理念教育, 我们应重视积极宣传和引导, 旨在养成学生自制的良好习惯, 以此来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 古代的各级学校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往往会重视对严厉学规的运用, 这种方式显然对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学规———稷下学宫的《弟子规》为例, 在其所述内容中, 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 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等方面, 都对学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在课堂纪律方面有“危坐乡 (向) 师, 颜色毋作”“汛拚正席, 先生乃坐”等规定;在尊师敬德方面的礼仪, 出现了“先生施教, 弟子是则”的说法;而对于其中涉及的生活起居方面, 则有“少者之事, 夜寐早作”“夙兴夜寐, 衣带必饬”等说法。这些内容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规定, 重在引导学生成长为一个懂规则、有责任心、价值观念高尚的人, 显然这对于新时期的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礼仪课程的教学时, 也应当设置相应的规范, 因为这对当前大学生礼仪习惯及良好心态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礼仪 篇8
1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的文化内涵
“礼”,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是指传统习武者在习武群落中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特定关系,并为所有习武者所共同认可的,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礼节、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武术礼仪是武德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徒手到持械,从课堂到竞赛场,以至各类武术活动,都应有具体的礼节规范。从内涵看,它体现了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又体现了“武不犯禁”、“勇不滋乱”,既体现了文武兼备,又体现了虚心求知。武术礼仪一直以来被习武之人自觉地、认真地贯彻和执行。
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色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文化既包括思想观念,又包括风俗习惯;既包括心灵的习惯,又包括身体的习惯。”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明显具有这种思想观念与风俗习惯相结合、心灵习惯与身体习惯相结合的文化特质,它体现了习武者思想意识和行为的有机统一。传统武术礼仪文化的产生且成为传统文化的特色,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作为武术文化视野中的又一景观,武术礼仪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对习武群落而言,又具有一种普遍的精神指南意义。传统武术礼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习武群落中,有着不同具体内容,但其主体精神则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为不同时期的习武群体所认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也是构成中华武术文化的一节重要链环。”
2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的必要性
文明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水平、国民素质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也是规范社会秩序、调节社会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近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国民素质的提高却显得相对滞后。就当代青少年而言,无论是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还是个人综合素质方面,都应该是国民的典范。但据调查,青少年自认为礼仪修养很高或偏高的只占3.5%,而自认为问题较大的占33.1%。诸多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还缺乏基本的礼仪知识和修养,校园里不文明的行为随处可见,如不讲卫生,乱扔垃圾,践踏草坪;不尊重师长;上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衣着不合礼仪,奇装异服等等。这些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隐忧。在青少年中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与我国几千年礼仪文化背道而驰,给我们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
随着武术运动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学校体育课中武术项目的开设,习武者数量大大增加,一方面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出现了武术教育者只重视技术教学而忽视礼仪文化的教育,这势必会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武术教学中贯彻礼仪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不学礼,无以立”说的就是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从学“礼”开始。中国传统武术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沿袭了重视礼仪教育的文化传统,在育人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例如武术中的拳礼,又称请拳,是武术中礼仪性的招式,即打拳或舞器械开始前和结束后的礼仪。武术中的其它礼仪有“鞠躬”、“抱拳礼”、“和十礼”、“举手礼”、“一字礼”等。在武术教学中开展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需要。青少年肩负着21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爱劳动、守纪律的一代新人,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者,而礼仪作为人们交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未曾习武先学礼。”武术礼仪教育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因而要重视礼仪教育,使其成为青少年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借助影视、网络和图书等媒介的传播,已在中小学校园里有相当影响,散打“王中王”柳海龙、“套路王”李连杰等武术明星几乎尽人皆知。
因此,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教授武技的同时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文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 中国传统武术礼仪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的价值
3.1 可以促进青少年武德精神的培养
武术是一种武技,学习武术对人还有一种武德的教育作用。武德可以理解为掌握武技的人所应具备的道德,是习武者为把握社会、实现社会价值而建立的自我约束与精神自律的体系。传统武术礼仪规范备受武林中人的推崇。谦虚恭敬,重视和合,也是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基本要求。武术家合于“礼”的行为规范,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传统武术伦理道德文化中的丰碑。“尚礼崇德”是习武者伦理道德的基础,也形成了习武人生活的基本准则。在武术教学中传播武术礼仪,使青少年在学习武术礼仪时注重武德精神的培养,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苦乐观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观,为自我修养的提高、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3.2 可以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
从社会学角度讲,伦理道德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伦理道德关系从它产生的时刻起,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就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从武术师生关系确立后,学生也就开始了他的习武生涯,而教师在传技授艺的同时,又有道德教育的责任。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抽象的道德训条和伦理规范,逐步变成习武者个人的情感体会和价值认知,从而在习武中躬身实践。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健全道德人格的文化。我国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武术教学中礼仪文化的传播,对于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3 可以加快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
礼仪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礼仪是建立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传播礼仪文化是促进人际关系协调的重要方式。一个习武者要想在武林中得到认可,获得尊崇,对武术礼仪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一个人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同,赢得组织的信赖,求得自身的发展,在行为上就必须循礼而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举止有节,礼貌周到的人一定会给他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这将为其未来工作、业务拓展和私人情谊发展提供良好契机。因此,在青少年中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文化能够使青少年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在人际交往中充满自信,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进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4 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的今天,在武术教学中传播传统武术礼仪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摘要: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教学中传播中国传统武术礼仪文化可以促进青少年武德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从而加快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传统武术,礼仪,武术教学,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全贵.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周伟良.析中华武术中的传统武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3).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王康.社会学词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毛海涛,黄利华,蔡清顺.析中华传统武术的礼仪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6]冯昀.加强中小学礼仪教育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7]曹琼瑜,刘丰.武术礼仪与武术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5(12).
中国传统礼仪 篇9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民族传统体育礼仪、奥运礼仪。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和查阅了西南大学图书馆资料室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网站中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礼仪、奥运礼仪的相关论文及文章。
(2)比较分析法。
通过查阅民族传统体育礼仪、奥运礼仪的资料,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归纳推理法。
根据广泛收集的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的有关资料,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2 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的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礼仪的概念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是指我国各族人们在体育交往中所应该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奥运礼仪的概念奥运礼仪是人们在参与奥运会活动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整套表现尊敬、教育和审美意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外在形式的差异(见表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存在巨大差异。
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精神内涵的差异(见表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礼仪的价值观念注重人与自然世界和谐和维持自然界的生机流畅,追求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协调和谐,个人身心平衡及其整个环境的平衡以及集体观念。
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主要特征的差异(见表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礼仪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礼仪为中心同时会聚了国内各民族体育礼仪的统一体。同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是世界各种体育礼仪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表现出极其优良的继承性。
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内容体系的差异(见表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内容在体育礼仪的组成结构中基本上相同,都包括任务体系、象征性形象、特殊实物、仪式体系等。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在组成结构中的具体内容相差巨大。
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内容特征的差异(见表5)。
礼仪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
民族传统体育礼仪功能与奥运礼仪功能的比较。(见表6)
现代奥林匹克已被腐败、贪欲和商业化所玷污,裁判员的不公正执法,运动员的兴奋剂等因素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礼仪独具魅力的伦理价值观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礼仪独具魅力的伦理价值观念对于克服竞技运动异化,克服无道德的竞争的极端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的发展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无论在特征、内容、功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民族传统体育礼仪与奥运礼仪在这些方面也都有融合互补性。无论民族传统体育礼仪还是奥运礼仪,只有相互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体育礼仪,不断继承、融合、创新才能更好的发展。
4.2 建议
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及其现代价值 篇10
礼和礼仪教育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开启了礼仪和礼仪教育研究的先河, 他推崇周礼, 认为礼无论是对普通百姓还是对上层的统治阶层都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普通百姓, 学习礼仪有助于其个人的成长;对于统治者来说, 学习礼仪, 对民众进行礼仪教化有助于维护其统治。礼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继孔子之后, 战国中期的孟子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建树。孟子以“性善论”和“民本论”为理论基础, 主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尤其强调人格塑造, 与孟子同一时期的荀子主张人性恶, 强调以礼矫性, 在以礼劝善的同时, 他还引法入礼, 提出以刑罚来补充、完善礼之不足。可见, 礼和礼仪教育思想作为先秦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体系。
先秦儒家之后, 礼仪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展, 礼仪制度日趋完备。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张将儒家思想确立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以后历代的统治者沿袭这一主张, 《礼记》与《仪礼》及《周礼》作为礼经, 成为了历代学者探索研究的金科玉律, 对传统经学进行疏证考释或分类汇编, 并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教育内容, 一步一步把我国的礼学研究推向巅峰。
家训、家诫之类的家礼作为三礼的补充也迅猛地发展起来, 其中朱子的《家礼》是其中的代表作, 它详细叙述了饮食、起居、丧葬嫁娶、祭祀等日常应用家庭礼仪, 形成了完整家庭礼仪系统, 为人们的生存和交际夯实了基础。
礼仪教育的传统意蕴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一脉, 形成于周朝, 发展于秦汉, 至唐宋兴盛, 有着丰富的内涵, 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传统礼仪有着最为丰富的涵义、道德规范要求, 它与道德是紧密相关的。礼渗透到整个社会机体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 渗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 礼对汉族文化的形成有过巨大的影响。由于礼被视为人的标志, 华夏民族的灵魂和行为准则, 因此众多的人把它看作治国的大纲与根本。
在古人的礼仪思想体系中, 仁、礼、诚、敬是内在的道德范畴, 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只有内在有着仁、礼、诚、敬的美德, 在外在行为上才可以体现出礼来。没有内在的修养, 礼仪就是空中楼阁, 没有长久的生命力。礼仪内在修养为根本, 内在修养高于礼, 礼要根据内在需要而不断调整。“仁”是礼仪教育的核心, 是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 孔子首先引仁入礼, 以仁释礼, 强调“礼”应源于仁爱之心, 强调“仁者爱人”, 从“爱人”出发, 可以从自我之仁的人性之爱, 推及社会人世, 甚至可以推衍到天地万物。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由“亲亲为仁”, 推及到父母、兄弟、夫妇、子女、朋友乃至同类则有仁民, 如果再推而广之, 一直到天地万物之爱, 就是仁的极大化———博爱, 讲究仁者恕人。仁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胸怀, 就是以善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善待他人。对“仁”的追求, 不只是为了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 更是为了将个体之善推向他人及社会。
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
1.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礼应当是人的发展的一部分。礼仪从表面上来看是要求人应该在何种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 应如何行走, 坐姿如何, 透过这些表象可以发现, 礼仪体现的是个人的素养。基本的礼仪素养是人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 虽然我国对礼仪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 礼仪教育大踏步走进校园、进入课堂, 但在理论指导、业务指导方面却严重滞后, 甚至很多环节依然处于真空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交通的便捷, 地区与地区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发的频繁, 社会对于公民的文明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国人的素质偏低, 礼仪素养的缺乏是不争的事实, 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 他们的道德素养如何, 可以看作是一国国民素质的缩影。因此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礼仪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 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一般而言, 受到礼仪约束的行为更友善、亲切, 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加强礼仪教育最直观的目的便是为了使人明理、诚信, 使人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 传达自身的精神风貌。实践表明, 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须要做到诚敬好礼, 礼仪教育就是要告诉人们为什么要爱父母、爱老师、爱祖国、爱自己, 以及如何爱父母、爱老师, 如何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因此对国民加强礼仪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是必要的。
2.提高国民素养, 构建和谐社会
礼仪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社会的主体是人, 正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人的生产劳动才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和谐需要个体人之间平等和谐的相处才能实现, 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社会的和谐就是空谈。从根本上看, 如何确立并调整我国现阶段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维护和实现社会安定和公平, 建立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公正有序的人际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秩序, 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和基础。中国传统的一些礼节, 在现代已经不再适用, 但它所传达的感情是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人与自然关系所能用到的。身处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 如何引导人们从容应对信息膨胀带来的系列问题,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国礼仪在化解人际冲突, 促进人际、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 礼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礼还可以加强人们之间的感情,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经济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在创造瞩目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小的问题, 市场体系的不健全, 规章制度的不完整, 导致了农业基础薄弱, 发展缓慢, 农业发展滞后, 工业短板明显, 服务业发展滞后,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明显, 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中不协调问题突出, 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理念中存在着不足, 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着弊端。目前我国国民素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 而国家过度重视经济发展, 忽视对国民文明素质、公共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是导致国民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为了扭转这一现象, 中国需要开展礼仪教育, 引导人民读经典书, 做有根人, 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陶冶高尚情操。
3.促进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 没有文化支撑的民族是不完整的, 是没有生命力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理应成为宣扬的重点。因此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时需要加大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学习传统礼仪, 能够感受中华文明,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礼仪文化要批判性地继承, 要较好地把握经典性与时代性之间的关系, 寻求礼仪教育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契合点, 对于礼仪教育中的精华部分同时代需要结合起来, 不断地进行宣扬, 对于礼仪教育中不利于时代发展的部分要适当地进行改动, 从而使中国传统的礼仪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结语
礼作为人类的一种规范, 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 其功能就在于建构有道德的社会和塑造有道德的人。具体来说, 礼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处, 人与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强调人性的平衡、协调等精义, 值得我们继承其精华, 继续发扬光大。当今社会礼仪轻薄、浮躁喧嚣, 人们需要接受文化礼仪的熏陶。开展礼仪教育势必对人们的生活行为、情操素养产生积极影响, 增加社会正能量, 重现道德风尚。
摘要:传统礼仪作为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 凭借着其独特的魅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值得进行传承和发扬。本文梳理了传统礼仪教育发展历程, 阐述了传统礼仪教育的意蕴, 深入分析了传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礼仪教育,传统意蕴,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国金平:《礼仪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实施途径研究》, 学位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 2012。
[2]周悦娜:《从当代大学生礼仪文化现状探索高校礼仪教育的途径》,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第67-69页。
[3]罗晓林:《〈礼记〉中的传统礼仪教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第108-110页。
强化礼仪教育 弘扬传统美德 篇11
一、构建礼仪目标,培养文明习惯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我校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把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积极体验,实践内化。培养良好习惯,一是要求学生说话文明。讲普通话,语言规范,不讲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挖苦讽刺他人,不喝倒彩。二是要求学生做事文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乱涂乱画,不损坏公物,不拥挤打闹,不闯红灯。三是要求学生文明做人。热爱祖国,热爱学校,感恩社会,感恩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从开展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培养他们学会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提高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二、丰富教育内容,提供行为导向
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总体安排了三项教育内容,即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含12章100多个条目。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按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把三项礼仪内容分解量化,明确标准,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学校礼仪”,我们共设计了“语言、服饰、交往、升旗”等4章3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尊师敬长,友爱同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向老师、同学、家长问好;三、四年级的学生知书达礼,能在升旗、领奖等场合熟练运用队礼、注目礼、鞠躬礼和握手礼;五、六年级的学生谦躬懂礼,会礼貌待人,迎来送往。“家庭礼仪”设计了“就餐、会客、电话、邮寄、购物”等5章4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学会自理、自立,如写作业、洗手帕、就餐等一些小事自己做好;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自尊、自律,会在电话和书信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语,尊重自己和他人;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自强、自爱,会待人接物,关心体贴父母,关爱他人。“社会礼仪”我们同校设计了“乘车、探视、集会、”等3章30多个条目的教育内容。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乘车、探视病人(无保户)、参加生日、婚礼、葬礼、宴会的要求。真正起到了礼仪标准导“我”行的作用,为深化礼仪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学科渗透,注重学用结合
一是突出学科课礼仪教育。学科教学是深入开展礼仪教育的基本环节,我校采取了以思品科为主,其它学科为辅的办法,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对学生礼仪观念的渗透作用。在备课时,挖掘教材潜在的教材的教育因素,找准教学内容与礼仪教育的结合点和礼仪训练点,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严格的礼仪要求和本身严谨的礼仪示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全面渗透礼仪知识,从而达到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
二是加强活动课礼仪教育。活动课内容丰富,多姿多彩,不受时空限制,更易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培孩子们知礼、学礼、用礼兴趣的理想阵地。活动课上的礼仪教育概括起来共有四个字:即“学、训、用、评”。
“学”。我校每年都要订购一些与传美教育、礼仪常识相关的书籍刊物,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图书、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每学期、每周、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内容,课间师生一起做自编礼仪操,遇有客人一定要行九十度鞠躬礼。
“训”。在学生掌握一定礼仪知识的基础上,训练规范的礼仪举止。①榜样仿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②随机导向。。③礼仪问答。组织进行试卷检测,礼仪常识有奖征答,礼仪知识竞赛等,④情境激励。身临其境地接受礼仪教育,从中感受讲礼仪的愉悦。
“用”。设立学校“礼仪监督岗”、建立“礼仪宣传小队”,让学生在实践学习和工作中,用礼仪规范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检验礼仪规范落实深度、广度和信度。
“评”。加强对礼仪示范生和礼仪示范班的评比。学校要定期评出“礼仪文明班”和文明礼仪标兵,为全校同学树立榜样。在评比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自我建立新的行为标准和礼仪观念,使礼仪教育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四、深化礼仪活动,促进行为养成
一是深入开展雏鹰礼仪争章活动。我们把礼仪教育内容具体化,教育形式生活化,与“新世纪我能行”雏鹰争章活动联系起来,在全校范围内着力开展体礼仪教育。共设立了文明礼貌章、卫生环保章、勤奋学习章、团结友爱章等10余个包含各项情感因素的特色奖章,还制订了详细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自我评价体系和争章评价细则,凡获得3枚奖章者可参加单项优秀的评选,获8枚奖章者可参加“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评选,获10枚奖章者可参加“十佳少年”的评选。在“雏鹰争章”活动中,我们本着“参与就是进步”、“提高就有奖励”的原则,激发队员们争章的积极性,号召人人争章,人人进步,让每个队员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进行选择。
二是结合传统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四月份结合清明节以“发扬光荣传统,学习先烈精神”为主题,召开了“英雄丰碑树心中”主题大队会,举行了新生入队仪式,还开展了革命故事、演讲比赛和栽树、种花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学英烈、继传统,爱护花草树木,爱学校、爱班级的教育。五月份,结合“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以“动创造一切财富”为主题,开展了“劳动最光荣”主题班队会。六月份结合“六一”儿童节,以“我为队旗添光彩”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举办了“庆六、一才艺展示综合运动会”。七月份结合“七一”建党八十周年纪念日,以“向党的生日献礼”为主题,党支部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召开了“党旗、队旗相辉映,队旗飘飘歌声扬”主题班会。学生们谈打算,表决心,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九月份结合“9.10”教师节和“9. 18”国耻日,开展了“尊师爱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双主题系列教育活动。①组织召开“我爱我师”主题班队会。②组织四至六年级以“红烛的风采”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③大队部主办了一期“红烛颂”板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呕歌了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抒发了队员们对教师无比崇敬的心声。④各班组织召开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队会,大队部还组织学生参加了松原市“百米长卷书画”活动。以书法、绘画的形式,赞颂了祖国五十多年的辉煌业绩,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决心以加倍的努力刻苦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十月份,结合“十一”国庆节,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①国庆节利用板报、手抄报、广播图片展等形式让队员了解祖国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队员热爱祖国的豪情壮志。②各中队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五个一”活动。低年级同学每人会讲一个爱国故事;中年级组织学生看一部爱国影片,学唱一首爱国歌曲;高年级同学每人读一本爱国书籍,绘一幅爱国图,抒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指导学生自觉养成礼仪意识,强化自身的礼仪行为,使礼仪观念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
五、加强家校联系,监督行动落实
近年来,我校尤其重视家、校、社会联合育人的网络建设,把礼仪教育与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加强行为养成训练。学校印发《礼仪规范条例》(含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礼仪三字歌》。要求所有学生要遵照去做。学校的所有教师、员工、每位家长、社会公共场所的领导、群众,学校的领导、教师,都是学生行为养成训练的监督、考核员,通过建立联系卡、民意测验、座谈会等各种形式,了解学生行为养成情况,收到明显的效果。家庭在礼仪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的言行时刻都影响着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强调创设家庭小氛围,把家庭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为了提高家长的素质,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讲座,向家长们讲述有关礼仪知识,要求家长“教子先正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做表率。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礼仪联系卡》,老师把一个时期礼仪教育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填写在卡片上,让家长协助检查孩子的执行情况。这样使学校和家庭教育要求一致。
六、注重实践体验,增强礼仪观念
除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途径外,社会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入人心的。我们充分利用生活实践这个大课堂,由学校出面,把社会上一些离退休的干部、工人、教师以及一些热心于校外教育的人士组织起来,共同负责学校校外礼仪常规教育工作。由于社会礼仪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教育内容形象具体影响范围大等特点,能将社会有利于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所以,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实践、自我磨练、自我确立短期目标,自我监测,从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培养自信,不断地把成功作为新的起点,创造性地完成达标争章任务。同时,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锻炼、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中,不知不觉的增长了礼仪知识,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心态,充分体现了新世纪少年团队精神和礼仪风范。
七、营造文明气息,积淀做人底蕴
(一)民族文化教育,培育民族情结
学校创建了民族文化墙,通过会说话的墙,让学生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崇尚勤劳、扬善弃恶等文化精神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学校组织开展了民族板报展示评比活动,主要研究回族、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维吾尔族、汉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等。使学生懂得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要紧密团结在一起。
(二)开展经典诵读,弘扬国学文化
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作为人类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它们滋润、涵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贤哲精英,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滋养剂。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而有益的丰富人生。诵读经典,不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词汇量,还会使其口语能力、写作水平迅速提高。我校开展了“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编写了《弟子规》、《国学入门》两本校本教材,并把《弟子规》内容配以卡通图片悬挂在走廊,形成了亮丽的走廊传统文化。从浅显易懂的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到典雅深奥的经典《论语》、《老子》、《庄子》等,这些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丰富的哲理、凝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的经典之作,是人世间永远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愈来愈多的少年儿童加人到诵读古典经文的行列,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也因此日益显现出其魅力和价值。
八、注重育人实效,彰显德育特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年来,我校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首先,在礼仪教育的推动下,学校师生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全校上下一致形成了“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了一种团结、友善、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
第二,德育工作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礼仪教育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广大教师更加崇高“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加自觉地用高雅的气质影响学生,用优美的言行,文明的举止熏陶学生,用大方得体的服饰、现代人的风采感染学生,教书育人,蔚然成风。
第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融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礼仪教育,对少年儿童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对学生的信念、意志、情感、行为、知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形成。学生中粗话、脏话、争吵、打架等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了,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团结友善、助人为乐的新风。
中国传统礼仪 篇12
目前, 为优化精神生活, 提升道德境界, 增进礼仪知识, 接受茶艺培训、学习茶道知识的人越来越多, 部分城市更是高瞻远瞩, 将传统茶道教育纳入礼仪德育体系之内, 以期普及茶道文化, 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补养, 怡情雅志, 修身养性, 仪态端庄。
1 茶道与礼仪道德
我国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教授认为, 茶道是通过饮茶方式, 对人们进行礼仪教育, 提升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我国自古以来被奉为礼仪之邦, 中华儿女勤劳朴实、热情好客, 每逢客来, 必定敬茶以示尊贵, 这也已成为我国人民待人接物的最起码的礼节。
茶道礼仪可以被视为个人修养中最为显著的一个部分, 孔夫子提出, “人无礼, 无以立”, 茶道是东方教化的结晶, 是谦和淡泊的体现, 茶礼的实行和茶具的选择, 都是对客人敬重的表现。我国民间有敬茶歌如下:“客人来了先问好, 净手烫杯把茶泡, 泡茶之礼有门道, 水满七成最为妙, 凤凰点头三鞠躬, 动作连贯手灵巧, 双手捧茶敬客人, 微笑致意有礼貌。”另外, 我国新人成婚之日会端茶敬给双方老人以表孝心, 邻里之间走访时会相互敬茶以示和睦, 君子之间更是会以茶会友, 象征淳朴自然的友谊。可见, 茶道在我国是道德礼仪的典型代表, 是展现人情之美、教养之德的绝佳物质载体。
在茶道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著名的“茶道八德”, 即康、乐、甘、香、和、清、敬、美, 这是我国茶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我国古典处世哲学的有力彰显, 它们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融合, 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文明。“茶道八德”是饮茶之人对自身的道德要求, 将茶道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到精神境界高度, 纳入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 体现出饮茶之人对真善美的道德境界的无限追求。陆羽在《茶经》中曾说, “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正是将茶德归结于饮茶之人的俭朴美德。无独有偶, 我国当代茶学家也提出过类似的思想, 例如, 庄晚芳提出了“廉、美、和、敬”, 程启坤和姚国坤提出了“理、敬、清、融”, 范增平提出了“和、俭、静、洁”, 林荆南提出了“美、健、性、伦”等等, 这些都是茶德思想在崭新时代条件下的普及与发展, 它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饮茶之人所应有的道德水平和礼仪层次, 强调要通过实践茶道的艺术过程, 引导饮茶之人进一步完善个人的品行修养, 达到至和、至善、至美、至纯、至真的崇高境界。
可见, 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 集天地之精华, 钟灵毓秀, 清淡和静, 俭朴甘甜, 正与中华儿女谦逊温和、恪守本分、淡泊志远的性格特征相吻合。随着茶道的发展, 茶早已超出自然范畴, 从日常物质层面升华为高度精神层次, 演化成为人格化的品行, 变成高尚道德情操和高超礼仪水准的象征。
2 茶道与品行
素来茶品如人品, 自古佳茗似佳人。中国人历来喜好以茶的纯净、高洁、清廉、淡泊的品格来比喻正人君子的高尚情怀。青青茶园中, 生机勃勃的茶叶终年葱郁、采而愈发, 让人感受到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立世精神。在制作加工过程中, 茶不畏揉搓翻飞, 不惧高温烘焙, 历经千难万险终成珍品, 正如君子一般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百折不挠, 最终促成完美的品行。茶叶成长不择沃土、随遇而安, 种茶之人不必耗费太多心神精培细养, 天水灌溉, 自然光照, 即可长出嫩绿的茶芽, 正映衬了抱朴守静的行事风格。茶道演绎时, 无论在寻常百姓人家以粗陋茶具粗茶进行, 还是在文人雅士厅堂中以上好茗茶入佳壶细杯, 茶汤依然故我不改色香本味, 超凡脱俗, 不媚俗、不势利, 中庸而纯正。经水泡以后茶味先苦涩后甘甜, 最终复归平淡, 正象征了以苦为乐、先苦后甜、先人后己、归于平凡的精神, 这是我国民族品格的集中彰显。
茶道将茶叶恬淡的一生化为一缕清香、一汪翠绿, 让人们在品茗的同时感受到茶叶高远的情怀, 继而获得灵魂的涤荡和心灵的升华, 让人们懂得无论身处何时何地, 都要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 永保一份清静与高远, 洁身自好、宁静致远, 以崇高的品行诠释高尚的人格。
我国传统茶道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处世文明与人生哲理, 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与感召力, 在经济高度发达、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日,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日益迫切的大环境下, 普及茶道文化, 用茶道来促进我国的礼仪道德教育, 无疑能够为我国的精神文明教育和素质文化教育开辟出一块崭新的天地, 以茶教化, 习茶做人, 大幅提升群众的综合礼仪道德素养,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以传统茶道促进礼仪道德教育
3.1 以茶道传达爱国主义情怀
茶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凝聚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能够超越地域、时间、年龄、民族, 为所有人所共赏。目前, 我国的茶道文化已经随着我国茶叶产品的国际化流通走向世界各地, 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有力代表。众所周知,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就越能够为世界各族人民所接受, 就越能够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就越能提升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及茶道的专著, 本书将我国的茶学、茶艺、茶道精神集中荟萃, 将儒释道三家的核心理念渗透其中, 对茶的自然与人文意义进行了区分, 并对我国的饮茶艺术予以概括, 促使我国茶道文化正式成为系统的流派, 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书现已被翻译为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它奠定了我国茶道文化的理论基础, 是我国茶道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一个巨大贡献。将茶道的历史文化纳入教育体系内, 无疑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另外, 茶道也是我国民族统一性的极佳体现。茶道为大陆和台湾所共有, 大陆的中华茶艺业联谊会将茶道精神概括为“静美”, “中华民国茶艺协会”则将之概括为“清、敬、怡、真”四字, 大陆的陆羽茶艺中心提出茶道精神包括“美津、健康、养性、明伦”四点, 台湾高雄市茶艺协会则将其概括为“中庸、俭德、养气、品味”。大陆与台湾的茶道同根同源, 双方对于茶道文化的理解在核心理念上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将茶道文化发扬光大, 促进海峡两岸茶道文化的交流与探讨, 以茶道带文化, 以文化带经济, 以文化带政治, 将有利于两岸爱国主义的深入发展。
3.2 以茶道普及勤俭节约品行, 传达和谐社会理念
我国传统茶道文化尚俭, 陆羽在《茶经》中有云:“茶之性俭。”“茶, 行优而有俭德者饮之甚宜。”易经》中则有记载:“君子以俭德避难, 不可以禄荣之。”可见, 兴饮茶之风, 以茶代酒, 用清茶一杯替代觥筹交错、浮光掠影, 以俭朴的陶瓷杯替代美酒月光杯, 以茶宴中清丽简约的服装代替酒水宴会时富贵绚丽的服饰, 必定能够为社会带来一股勤俭、节约、清新之风, 用茶叶至清、至纯、至真的本性于潜移默化之中给人们带去熏陶和启发, 让人们从喝茶开始, 杜绝奢侈、浪费、攀比的不良风气, 自力更生、适度而为、一切尚俭, 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茶道演绎的过程中, 自始至终所秉承的精神就是谦和与尊礼。在我国, 饮茶自古以来便是人们进行人际沟通的有效手段。饮茶重视天时地利人和, 茶中含有深刻的敬意, 以茶敬客, 客人的尊贵自不用说。众人围坐饮茶, 以和为贵, 自然可以增进友谊、加强团结。学习传统茶道, 可以让人们渐渐地熟悉待人接物的礼仪, 养成自然开阔的胸襟, 遇事不急, 处之泰然, 遇人奉礼, 人际和谐, 对人对物皆能自然应对、由心而发, 必能形成一派团结向上的景象, 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3.3 以茶道养成高雅的生活情趣与审美理念
《中国茶业北京宣言》把传统茶道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将时代精神融入到茶道文化之中, 以茶道文化系统、完整地诠释时代精神, 正式将我国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概括为“清、静、雅、和”四个字, 使传统茶道成为宣传时代精神的物质及理论载体。将传统茶道发扬光大, 可以让人们体会到茶道之中所蕴藏的深刻审美情趣, 为人们带来美的精神享受, 让人们自觉地去追求雅致、高洁、淡然的生活意境, 提高个人精神修养及文化品位, 养成踏实务实、苦中寻乐、勤俭自立的精神。同时, 茶道文化中求真、求善、求美的追求也将对人们的审美理念产生影响, 它会帮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找到自我的准确定位, 不为外物所动, 谨遵内心所想, 理解世界的本质、价值的所在以及存在的意义, 在茶道艺术中找到生活的真谛和审美的真理, 实现物质与精神的高度融合。
3.4 以茶道弘扬科学的处世态度
茶道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 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说, 茶道的精神层面所针对的是人们的审美理念与人生哲学, 那么茶道的物质层面就可以视为是对人们科学处世态度的概括。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收集的涉及茶叶的药方共有十七个之多, 民间秘方中以茶入药者更是不胜枚举。据研究, 饮茶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癌防癌的功效, 朱德作诗云, “庐山云雾茶, 味浓性泼辣;若得常年饮, 延年益寿法”。可见, 饮茶不仅是一种精神的放松和享受, 更是一种对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倡导。学习茶道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饮茶对于健康的巨大促进作用, 对于其中所蕴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理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最终养成科学的处世态度, 以最科学的方式实现人生的价值。
摘要:茶道是对古典艺术哲学与现代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 具有高度的礼仪道德示范作用。学习茶道能够帮助人们增加礼仪知识、提升道德境界, 实现物质与精神双丰收。本文分别介绍了茶道与礼仪道德、茶道与品行的关系, 而后从爱国主义、和谐社会、生活情趣与审美理念、处世态度四个方面分析了传统茶道对我国礼仪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统茶道,礼仪,道德,教育,关系,品行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M].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45-56.
[2]林治.中国茶道[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0.23-43.
【中国传统礼仪】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礼仪故事08-12
中国传统礼仪动作解析07-22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11-03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讲稿12-07
中国传统礼仪情景剧10-14
浅谈中国传统礼仪文化12-1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05-29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的教案08-08
中国传统的冠笄成人礼仪总结12-09
中国传统乐学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