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故事(精选11篇)
中国传统礼仪故事 篇1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一生的成就,与他的母亲从小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母是一位集慈爱、严格、智慧于一身的伟大的母亲,早在孟子幼年时候,便位后人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故事。孟子成年娶妻后,孟母仍不断利用处理家庭生活的琐事等去启发、教育他,帮助他从各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格。
有一次,孟子的妻子在房间里休息,因为是独自一个人,便无所顾忌地将两腿叉开坐着。这时,孟子推门进来,一看见妻子这样坐着,非常生气。
原来,古人称这种双腿向前叉开坐为箕踞,箕踞向人是非常不礼貌的。孟子一声不吭就走出去,看到孟母,便说:“我要把妻子休回娘家去。”孟母问他:“这是为什么?”孟子说:“她既不懂礼貌,又没有仪态。”孟母又问:“因为什么而认为她没礼貌呢?”,“她双腿叉开坐着,箕踞向人,”孟子回道:“所以要休她。”“那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孟母问。
孟子便把刚才的一幕说给孟母听,孟母听完后说:“那么没礼貌的人应该是你,而不是你妻子。难道你忘了《礼记》上是怎么教人的?进屋前,要先问一下里面是谁;上厅堂时,要高声说话;为避免看见别人的隐私,进房后,眼睛应向下看。你想想,卧室是休息的地方,你不出声、不低头就闯了进去,已经先失了礼,怎么能责备别人没礼貌呢?没礼貌的人是你自己呀!”
一席话说得孟子心服口服,再也没提什么休妻子回娘家的话了。
中国传统礼仪故事 篇2
一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 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 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 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 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 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 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 是为政者“经国家, 定社稷, 序民人”的依据, 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 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 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 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 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 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 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 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 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 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 约束人的行为。
二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 相对于传统礼仪, 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 是一种交流的“语言”, 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 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 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 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 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 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的BP译码算法 (RBP) 和一般的BP译码算法相比具有优越的性能。在同一信噪比的情况下, VC-RBP译码算法比起RBP译码算法和BP译码算法误码性能有一定提高。VC-RBP这种译码算法使得LDPC译码算法收敛得更快, 比起RBP算法, 它仅用较少的迭代次数就能显示出更好的性能。算法2与算法1相比, 由于其不用计算生成的包含残余信息的序列
2. 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 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 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 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 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 是法的具体体现, 法与礼互为表里, 互为补充, 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 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 违法则以刑律处之, 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 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 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 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 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 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 对对方的尊重, 也是一种自尊, 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 “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 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 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 前者渐行渐远, 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 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礼仪, 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 另一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比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 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 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 应当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 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十年动乱”期间, 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 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 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 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这种意在与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 最终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极为丰富, 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 如“礼主和”的精神、包容之礼、待客之道等。继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时, 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抛弃其封建糟粕, 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 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 体现现代礼仪精神, 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责任编辑:庞远燕]
和对每次更新时残余信息的序列进行重新排序, 其算法复杂度也要小一些。
中国传统公务礼仪 篇3
不学礼,无以立。这是孔子教导他的儿子孔鲤时说的话。古代帝王用礼乐来教导民众,以求天下归心、四方安宁。中国传统礼仪,在古代中国社会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凝合力。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礼”的力量依然博大而厚重。对于今天的公务员来说,可谓“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
中国的传统礼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讲究“敬”,并以敬为指导,贯穿于所有的礼仪中。敬即尊敬、敬重,它首先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虚伪的谦恭正如通常所说的“礼节性”的微笑,虽有其形,却缺乏应有的诚意。同时,敬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民族、人民、自然规律、事业……前者可以称之为敬人,后者称之为敬业。脱离了敬,都不过是空头文件,表面文章,并无任何实际意义。
“礼者,自卑而尊人。”无论是敬人还是敬业,在抒发敬意的同时都必然包含对自我的克制,谦恭地降低身段,这就是“自卑而尊人”的含义。公务员礼仪也一样。所谓敬人,就是秉承“自卑而尊人”的思想,不计较身份上的差异,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面对的任何人,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价值,每一种真诚的诉求都有值得倾听的理由。敬人是基础,敬业则是更明确的应用。面对工作或者事业,首先需要有诚敬的心态。这种心态体现在工作之中,是专注和责任感,体现在工作之外,则是言谈举止。
礼仪的“三紧七不”
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容貌,礼也是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的。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十分郑重的场合,一定是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这既是内在修养的表露,也是对他人尊敬的表现。
古人对仪容体态的礼仪很有讲究。一是“三紧”。这是宋代学者朱熹对古人服饰方面的要求所作的总结。所谓“三紧”,就是帽带要紧、腰带要紧、鞋带要紧。三者都扎紧了,人的精神状态才会显得振作,才能表现出对人、对事的郑重。现代服饰虽然不同于古代,但穿衣得体、整洁、庄重、大方的要求,却无二致。
二是“七不”。所谓“七不”,是指《礼记》里边说的“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寒不敢袭;痒不敢搔;不有敬事,不敢袒裼;不涉不撅;亵衣衾不见”等七条规定。这些规定既适用于与父母、尊长共用的场所,也适用于工作场所。在严肃、正规的场合,打饱嗝、打哈欠、伸懒腰、吐唾沫、擤鼻涕、歪坐、斜视、跷二郎腿,或者只穿睡衣、内衣,甚至赤膊,都显得随便、懒散,缺乏敬意。
此外,还应当“立必正方,常视毋诳”。在正式场合,无论是坐还是站,都要端正;视线要有一定的方向。歪坐、斜站,眼睛到处乱看,都是怠惰不敬的表现。目光是心态最直接的流露,能反映出内心对人是否敬重。因此,在礼仪场合要注意自己视线的高度。视线过高,是傲慢之相。视线过低,则似有忧虑在心,不免令对方猜测。如果左右旁视,更会给人留下心术不正、狡诈善变的印象。平时或在私下场合,态度可以比较放松,但一旦进入正规场合或工作单位,就必须显得严肃、庄重。这种心态,在走路的姿势、步伐,甚至面部的表情上,都要有所体现。
临事而敬,好謀而成
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依据其所在单位的性质、自身的职务、级别、年龄、性别而有所不同,但从礼仪的角度来看,又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论面对贵者还是贫贱者,都保持“敬”的态度是最基础的礼仪。公务员既是政府的雇员,也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谋福利、给百姓办实事,可以说是公务员的“天职”。但人民有穷富之分,事情有大小之别,这就要求公务员在处理事务时能够不分穷富,一视同仁,尽管面对的是干体力活、做小生意的“负贩者”,也不应该加以歧视。竖立起这样的态度,不仅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弊病可以消除,也有助于提升转型期社会最为需要的社会和谐。
见人下菜碟不可取,而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就更不可取。据说在先秦时期,马车前面一般都有一根横杆,称作“轼”,供乘车人手扶,以保持身体平衡。儒家依据轼的这种功能,相应地制定了“式”礼。当乘车者驾车返乡,或途中遇到尊者、贤者,都要凭轼垂首,点头示意,表示因车行迅疾,不便行礼,以此表达尊敬之意。当车子进入繁华的国都中,不敢疾驰,因为怕那样会惊扰百姓。回到自己的里巷家乡,则要向父老乡亲致意。《史记》中记载,魏文侯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每次经过贤士段干木的居所时,都要行式礼,以示尊贤之心。在当时传为美谈,结果魏国招揽了大批贤才俊士,成为强国。反观今日,很多人把车当作身份、财富、权势的象征,有炫耀之意,无敬人之心,横冲直撞,甚至凭借某些特殊的车牌无视交通法规,任意胡为。除了暴露自己的浅薄无知之外,只会使人厌恶。长此以往,离“礼”之大义日远矣。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
公务活动应遵循的社交礼仪(部分)
如果是在所尊敬的人或者自己的上级旁边陪坐,一定要坐在离他最近的地方,彼此之间不要留空坐,这一方面是为了表示与尊者的亲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准备回答他的提问,同时含有为后来者留下空位的意思。谈话中间如果有与自己辈分、级别相同的人来到,则不必为之起身,只有长辈或者上级来到才需要起身行礼。
与客人对坐,如果不是吃饭,就应该尽量靠后坐(即不要靠近前面的桌子);如果是吃饭,就应该靠近桌子坐。坐姿要稳,容颜要端庄。
在陪伴尊长饮酒时,如果尊长斟酒并亲自送过来,晚辈就要赶紧站起来,走到陈放酒具的地方,对尊长行礼后,双手接杯。如果尊长说不必如此,晚辈才可以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喝。尊长举杯但是还没有饮尽,晚辈就不应先喝。
参加宴会时,如果全桌的主食盛在同一个食器中,那么自己就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别人吃不饱。如果菜烧得不合自己口味,也应该尝一些,这是对主人劳动的尊重,而不应该当主人的面说出来,那样会使主人难堪。
陪同长辈去赴宴,虽然主人同时加以招待,但因为有长辈在场,自己就不需要辞谢。如果主人宴请贵客,自己被召为陪客,遇到主人敬酒的时候,自己也不需要辞谢,因为这个宴会本来就不是专为自己设的。
不能在饭桌上叹气,那样会破坏宴会气氛。
与尊长握手,晚辈一定要用双手,以表示亲热和尊敬;单手相握是平辈之间的礼节,单手与尊长相握,是不懂礼貌的表现。长者的精力往往比较差,不能与年轻人相比,因此,在尊长旁边陪坐时,要随时注意他的表情变化,如果尊长开始打哈欠,说明尊长已经感到疲倦;如果尊长已经拿起手杖、在找自己的鞋,或者在向左右的人问时间的早晚,说明他已经打算退席。这时,陪坐者应该主动告退,以便尽早让尊长休息。
听尊长说话,凡是尊长还没有提到的话题,不要抢先去谈,那样有炫耀自己比尊长博学之嫌。陪坐时,容貌要端正;听尊长说话时,神色一定要恭敬;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也不应总是说与他人雷同、毫无个性的话。
在长者面前,不能以“老”自称。如果自称“老”,就显得在场的长者更老,使他们伤感,而且有骄傲之嫌。
跟随师长或尊长出门,看到远处的熟人,不要隔着马路与人说话,那样是怠慢身边长者的表现。如果在路上遇见尊长,应该快步上前,正立行礼。尊长与你说话就回答,否则就可以快步退下。
向别人赠送礼物,或者从尊长手中接受礼物、证书等,都必须用双手捧持,决不可单手授受,捧持的高度要大致与心相平,这是郑重其事的表现。赠送礼物或递交物件给对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应该亲手授受,而不能将礼物或物件扔给对方,更不可以让在场的第三者转送。如果接受的礼物体积比较大,无法捧持,只能提拎,那么,提拎的礼物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要大致与腰带平齐,绝不能放在地上拖着走。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篇4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礼之产生,可以溯到远古时代。首先它是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动力,人们为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是最初的礼,后又有“圣贤之人”如黄帝、尧、舜、禹等为“止欲制乱”而制礼,身体力行为民众做榜样,从而使礼在“维稳制乱”中发挥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们更加遵礼尚礼。其次,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祀活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无法解释和征服自然现象与自然力,于是人们把关于人的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万物,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开始用原始宗教仪式等手段来影响神灵,如祭祀、崇拜、祈祷等,期望以虔诚感化和影响自然神灵,以使其多赐福少降灾,原始的“礼”便
产生了。
结合文化和礼之起源,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一)礼之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所应具有的态度,即礼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时的态度。
(二)礼是一系列动作,是使内在敬意的态度外在表现化的动作。即通过一定的动作表达自己内心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礼是一种程式或仪式。通过多样性的仪式,表现出行礼人对人对己的敬意、爱戴和重视。
(四)礼还是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的物品。
礼,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
核心提示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离开了礼来谈中华文明,则无从谈起。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以衣冠文物标榜国家文明的特色,举世所无。中国人的治国方略,经过诸子百家的争鸣与论辨,最终走上礼治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在
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不对礼乐文明有所了解。
礼是“修、齐、治、平”的大经大法
周公制礼作乐,中国文化的底蕴从此得以确立,其后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弘扬,成为博大精深可以经纬万方的巨大体系,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首先,天人关系属于礼。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我们读《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要求人们爱惜森林资源,保护幼小动物。那时的人口比今天少得多,资源比今天丰富得多,但儒家已经意识到人与宇宙万物必须共存共荣的道理,这是何等的胸怀与卓识!
其次,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订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度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礼是经邦治国的大经大法,无礼则无从措手,成为社会贤达的共识,有关的论述触目皆是,如《左传》引君子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孔颖达疏云:“国家非礼不治,社稷得礼乃安,故礼所以经理国
家、安定社稷。以礼教民则亲戚和睦,以礼守位则泽及子孙。”子大叔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将礼譬之为治国的衡、绳墨、尺寸,乃是规范一切的标准。
治国理念的实现也必须通过礼。再好的治国理想、理念,只有通过礼仪,才能层层推进,逐步变成现实,这个道理《礼记》上说得非常清楚: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这段话的意思是,道德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没有礼就无法成就。教育民众,端正风俗,没有礼就不能完备。纷争辨讼,没有礼就不能判别是非。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的名分,是伦理的基础,没有礼就无法确定。班朝治军,居官执法,没有礼就没有威严的气象。祭神敬祖等,没有礼就无法诚敬庄严。一言以蔽之,没有礼就做不好任何事情。
礼治法治在“交锋”中决出主次
自古以来,治国之道就有法治与礼治之争,两者孰优孰劣,在先秦就有论辩。
我们先来看看法家的理论。战国时期的法家,前期的代表人物是商鞅、申不害、慎到,后期是韩非。商鞅重法,主张法律公开,严格依法行政,“法不阿贵,一断于法”,不管是卿相、将军,还是庶人,只要不听王命、违反国家禁令者,一律“罪死不赦”,主张“刑九而赏一”,多用刑,慎用赏。
申不害强调“术”,就是君王驾驭臣民的权术,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使他们努力工作,不敢偷奸耍滑;同时要寡言少语,给人以高深莫测、无从捉摸之感,这样就可以掌控局面。
慎到也主张“事断于法”,官吏守法,人民为法所役使。同时,他又提出了“势”的观念。他说,尧如果是无权无势的普通人,那他连邻居也使唤不动;他南面而称王了,才得以号令天下。因此,地位和权力特别重要,君王务必要很好利用这个“势”。
中国传统礼仪知识 篇5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稽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肃拜】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先到地,然后拱手,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所以又称“手拜”。
【空首】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合拢,低头到手,头与心齐平而不着地,所以又称“拜手”。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粘脚跟,以示庄重。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饮,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尚右】古代左、右所表示地位尊卑不同。周、秦、汉代以右为上。“左迁”表示降职。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又称元旦、元正、新春等。民间有贴春联、舞龙灯、发压岁钱、拜亲访友、吃团圆饭等习俗。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这天要点灯、放灯,所以又称“灯节”。除赏花灯外,吃元宵是重要习俗之一。
【清明】民间传统节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午】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中秋】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民间传统节日。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除夕】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天。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坐向】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内室靠西面东位置为尊。《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文南向坐”。这里的“南向坐”的位置最尊贵,“东向坐”也是比较尊贵的位置。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礼节,多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主持。在泰山顶上祭天为“封”,在泰山脚下祭地曰“禅”。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八个字。旧时迷信认为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方;三公面向北方,以站在东方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西,以西为上。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起源 篇6
在早期儒家思想和政权设计中,礼仪制度使社会各阶级、各集团“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进而成为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方法与手段。
周代是一个礼乐发达的社会,所有的活动都必须纳入礼的范围之内,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在各种礼仪制度中,饮食礼仪制度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乡饮酒有饮食、乡射少不了饮食、尊老养老、祭扫、敬神、居丧、婚嫁更无不以饮食为其主要内容。
因此,周代制定的各种礼制都与饮食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传统礼仪故事 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传统礼仪,争议,传承
在全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日益增强的今天, 我国和各国人民的交往比其他任何时间都多。人们说“入乡随俗”, “俗”指的就是风俗、礼仪。了解现代文明社会的礼仪规则, 理解与尊重各国各地区人民的礼仪交往的知识, 是避免文化冲突, 实现平等友好的交往的前提, 对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沟通有很大的益处。作为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 传统礼仪应该被赋予当代的积极的内涵。
一、从两个争议说起
第一个争议是给客人泡茶的杯子是否可以使用一次性纸杯, 这个争论近几年来一直存在于网络上。部分网友认为一次性纸杯省去了清洗、消毒的步骤, 简单、方便、卫生 (主要指防止传染病) , 与现代快捷的生活方式相符合, 应该提倡使用。笔者今年春节期间走亲戚时, 几乎所有的主人家给我们泡茶都是用的一次性纸杯。而有些人认为用茶壶泡茶, 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 不应被舍弃。《中国日报》上曾针对这个问题刊发过一篇文章, 旨在反对用一次性纸杯, 提倡使用专门的茶具。文中提到, 一次性纸杯的潜台词是“人情如纸”, 使用一次性纸杯给客人泡茶代表了“礼节上的不周, 是主对客的不敬, 让客人感到主人的轻慢”。
第二个是巩俐与郎朗曾因见面行贴脸礼而惹争议。具体情形是这样的:2011年6月27日, 巩俐在北京出席某国际品牌的颁奖典礼活动时, 身着一袭深V露背裙, 还与郎朗以及一些外籍男士行亲密吻面礼。这件事一经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巩俐与郎朗的吻面礼照片在网上疯传, 引来许多争论。部分网友对此颇有看法, 指责道:“又不是在外国, 贴什么脸啊?”也有人认为他们故作姿态:“都是中国人, 搞什么外国人的吻面礼, 握个手不行么?”
礼仪是文明的结晶, 是人们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是接人待物表示尊重的行为规范, 它涉及到人类社会中一个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 豊亦声。”这里的“示”指神, “豊”指祭祀中使用的器皿。由此可以看出, “礼”与古代的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 而这种仪式不是随意妄为的, 是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礼”在中国古代有着维系古代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身份甚至律法的含义, 比如“不学礼, 无以立” (孔子) 、“辞让之心” (孟子) 、“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 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 (董仲舒) 、 “五刑之属三千, 而罪莫大于不孝” (《孝经》) , 而其本质是封建等级制度。到了近现代,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 它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改变而变化, 不再束缚人们的思想, 脱离了封建统治阶级工具的行列。现代文明社会 (包括西方社会) 提倡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礼仪, 遵守真诚尊重、平等宽容的原则, 礼仪之中处处体现着自由、方便、实用的观念。这与我国传统礼仪中蕴含的厚重的历史感及洗练凝重的风貌很不同。如今, 正如上文的两个争议, 一些传统礼仪日渐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 或不再传承, 或形式上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派与现代派的争论——前者指责后者数典忘祖, 后者则认为前者固执守旧, 繁文缛节也不利于社会进步。
二、跨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礼仪
中西方社会拥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其产生与发展都与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背景以及社会条件息息相关, 没有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 跨文化交际不仅现象增多, 并且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中国的礼仪文化必然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礼仪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而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有助于指导人们在中西交流与合作中有着得体的表现, 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加强沟通效果, 建立友好关系。
当然, 在此过程中, 中国的礼仪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地区、国家礼仪文化的影响。例如,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中的见面礼主要有作揖、拱手、跪拜等几种, 这主要体现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而在现代的礼仪习俗中, 跪拜礼受到西方文化背景以及平等价值观念的影响, 已经渐渐消失。又如, 在餐饮礼仪方面, 从前中国人请客好排场和热闹, 而现在对于亲朋好友的宴请, 则往往将环境、服务因素纳入首选, 优雅的餐桌礼仪也日渐盛行。由此, 摒弃现代礼仪而全部回归传统的做法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但可以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 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 跨越有碍文化发展的屏障, 为现代文明社会增添民族的色彩。
三、传统礼仪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就传统礼仪的话题进行了一项有3622人参与的调查 (其中“80后”占55.0%, “70后”占32.2%) 。结果显示, 仅16.1%的人在生活中还遵循传统礼仪, 70.8%的人只保留了部分常用的礼仪, 12.0%的人直言“保留得很少”, 还有1.0%的人表示“几乎没有保留下来”。但与此同时, 85.9%的人认为传统生活礼仪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性, 其中25.3%的人认为“很重要”。
现代文明社会使人们不再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压迫, 平等宽容比严刑酷吏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传统礼仪经过了几千年的流传, 其中蕴含了较稳定的社会共同信仰、共同意识, 这种共同的心理积淀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言行都有着重大影响, 能够对整个国家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它有利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有利于促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向心力, 提升国民素质与国家“软实力”。
对传统礼仪的认同, 就是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表现。比如日本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一, 在日本,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沿用古时候流传下来的鞠躬礼, 在比较隆重的传统节日或场合会身着和服。他们虽然有着非常现代的生活方式, 但仍然将自己的传统礼仪传承得很好, 对其有着很高的认同感。相比之下, 对于拱手礼和汉服, 我们早已不知其所以。
国家一直很重视传统礼仪中的丰富意蕴。2013年2月9日《新闻联播》结束, 两位主持竟然拱手给观众拜年, 这是自1978年《新闻联播》播出35年来的第一次。 而男主持左手在外, 右手在内, 女主持与之相反的拱手动作也引发了一些议论与疑问。随后有网友解惑道, 标准的作揖正是右手成拳, 左手包住, 因为右手是攻击手, 包住以示善意;而女子相反。清代学者段玉裁在 《说文解字注》中说, 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礼, 即“左手在内, 右手在外, 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 女之吉拜如是, 丧拜反是”。也就是说, 《新闻联播》中两位主持的做法没有错, 一些网友纷纷表示“长知识”、认为 “《新闻联播》很严谨”, 赞其为“业界良心”。这说明, 人们对一些传统礼仪的了解并不详尽准确, 传承传统礼仪需要我们长时间的践行。
当然, 中华文化与传统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 源远流长。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 首先不能独断专行、凭空臆造, 特别是媒体与影视作品需要严谨地考究, 应当谨慎做事, 做负责任的、有公信力的大众传播媒介, 否则造成误导就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了。其次, 礼仪也应该是人们自身内在修养和个人素质的外在体现, 它应该是发自人们自身积累与积淀的, 不能过于强调传统形式。比如虽然历史上拱手礼男女各不相同, 但现代男女平等, 女性的人际交往更多了, 因此为了更容易操作、更好地适用, 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采用传统中最常见的左手在外、右手在内的拱手礼。这是可以接受的, 不必过分苛求。再次, 传承传统礼仪不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依靠国家的提倡、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学校教育的支持, 更需要文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克己复礼、以礼律己。
参考文献
[1]胡静, 礼仪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周朝霞, 人际关系与公共礼仪,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传统礼仪故事 篇8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礼仪;高校礼仪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高校礼仪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渠道。高校礼仪教育中充分重视、吸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的人文内涵,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高品质的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礼仪的关系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华,其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个性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思想特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札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传统礼仪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我们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就非要了解“礼”不可,而学习礼仪,也必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厚的基石,只有融入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把握礼仪之精神内核。
二、在高校礼仪教育中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1.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缺位。近现代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持否定态度,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后,原来的思想意识已得到了很大纠正。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一些人仍缺乏对青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充分认识,这种欠缺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国家的未来发展。
2.“礼”的教育的缺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理应在大学之前就已经养成的礼仪素养教育被延迟到大学教育中。进入大学,高校礼仪教育仍呈现出薄弱状态,尤其理工类学生更是少有接触礼仪知识的渠道。有的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尚未形成相关的礼仪教育体系。由于专业设置、学生就业的原因,高校礼仪教学中较注重操作性、实践性,知识传授停留在实用的表层,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从教与学的过程看,大部分学生是为了美化个人外在形象,获得更好的工作,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忽视了在礼仪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使礼仪教学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的根基。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礼仪教育的有效融合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礼仪教育内涵。在高校礼仪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因袭传统,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的特点和“重义轻利、内省慎独、宽厚谦虚”等主张对培养当下大学生的礼仪美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许多有关礼的经典、诗文,格言、故事、音乐等都是丰富礼仪教育的文化资源。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对礼仪养成的作用,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礼仪教育手段。在礼仪课中传授传统文化,一方面,要避免说教式,应深入浅出,要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渊源、核心理念等基本元素渗透到礼仪教学中,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应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礼仪实践场景,还可充分利用校园各种社团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开展多种内容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礼仪的效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3.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可以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礼仪修养对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并从感情上认同、重视,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有着丰厚礼仪文化底蕴和丰富礼仪教育经验,在高校礼仪课中有效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改进和发展大学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弘扬传统礼仪文化、重建礼仪之邦、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蒋锐航.传统文化在高校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8(5).
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9
钟杨
(12级人文学院英语系3班)
摘要: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影响了上下五千年,深入到现代 礼仪教学中。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仪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体现和文化 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礼仪的发展,同时礼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解读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礼仪 中国 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价值
中华民族素以重“礼仪”而著称。在古代,许多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看到这里的人民普遍接受礼仪的教化与熏陶,在言行举止上以符合礼仪的规范为美德,以至于待人谦恭温和,相互间关系融洽,心里钦羡之余,发出由衷的感叹,称中国为“礼仪之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几位大思想家:法国的伏尔泰、英国的坦布尔、德国的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都非常推崇以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学说。伏尔泰认为孔子礼仪中所宣扬的都是高洁的道德,非常实际,他要求欧洲人面对中国文化一要赞美,二要自惭,三要模仿。坦布尔认为孔子学说是一部伦理学,涉及政治道德、经济道德、公众道德和私人道德。他说:“政府无道德,老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老百姓无道德,政府无法安定与正常运转。”他们由于有如此鲜明的学术取向,被他们的同胞戏称为“欧洲孔子”。
孔子毕其一生制礼作乐,是着眼于社会的稳定和老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此他要通过礼、乐把大家往文明之路上提升。他的努力在两千多年后的欧洲得到很多外国同行的高度评价,是其思想魅力导致的结果。由此亦可令我们相信当年他们给予中国“礼仪之邦”的称誉,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对我国古代精神文明所达到的较高水平的肯定。
二、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
在我国历史上,礼仪规范出现得很早,商朝的时候就有礼仪了。当然,那时候的礼仪还比较粗疏,比较简单。但尽管如此,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萌芽,有几个特点是值得后人思考的:
一是商殷的礼仪不会凭空产生,它的出现基于物质条件的丰富。《周易·序卦传》中说:“物畜然后有礼。”这里的“畜”,就是“储存”的意思。物质丰富,有了若干储存了,才有可能关注礼仪。后来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在思想上与此一脉相承。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先于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的观点也是颇近似的。
二是最早的礼仪并非某个帝王或圣人所制定,而是老百姓集体地约定俗成,它往往与民间的习俗相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以民俗为根基的行为规范。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文史专家刘师培就说过:“上古之时,礼源于俗。典礼变迁,可以考民风之异同。”(《古政原论》)学者李安宅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根据社会学的研究,一切民风都是起源于人群应付生活条件的努力。某种应付方法显得有效,即被大伙所自然无意识地采用,变成群众现象,那就是民风。等到民风得到群众的自觉,以为那是有关全体福利的时候,就变成民仪了。直到民仪这东西再加上具体的结构和框架,它就变成制度。”(《〈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这就把俗与礼的关系以及俗如何入礼说清楚了。
三是最早的礼仪规范还不是在人际交往层面上进行规范,而是人神关系上的规范。也就是说这作为民风起源的“人群应付生活条件的努力”中的“生活条件”,当时还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条件,而是人们精神领域中信仰生活之条件。因此,《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这对确证商殷时代就有了礼仪文化很有帮助。
三、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在上篇的句子中,“鬼”与“礼”是指当时殷人事神的两种不同方式:“鬼”是一种以神的威压使人为之震慑的方式,而“礼”则是一种较为文明的与神交流沟通的方式;“先鬼后礼”的结果就如同“先罚而后赏”一样,对神只心存敬畏却不觉得亲近。总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礼,是祭祀神灵的规范,与社会学范畴的伦理还未挂上钩。
到了周朝,“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原来周人比之他们的祖先商殷人来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把礼纳入实用的范围(“尚施”)。当然,他们还不至于先进到否定鬼神的存在,但在“事鬼神”的同时又与鬼神拉开距离(“远之”);于是这“礼”便成了人间社会之礼,这“仪”也就是人际交往实用之仪。在西周时,礼仪为社会划定等级秩序,定名分,成制度,规定好人们在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场合所必须恪守的准则等等。礼仪作为治国的手段为西周确立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比起商殷的奴隶制社会来,历史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所以生逢东周礼教衰微乱世的孔子,才满怀向往之情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他根据当时社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在周礼的基础上使整套的礼仪进一步完善,并创造性地用“乐”(音乐,也指广义的艺术)与之相配合,使理性的规范与情感的内化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中国传统礼仪故事 篇10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一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据,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约束人的行为。
二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相对于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法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 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前者渐行渐远,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中国的传统礼仪,一方面存在着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思想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因素。比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提倡的公忠、正义、仁爱、中和、诚信、礼让、敬老、尊师、自强、持节、明智、知耻、节制、廉洁、勤俭等基本的道德规范,虽然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制度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内涵在今天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立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之上。应当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在“十年**”期间,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文明礼仪被作为封、资、修的流毒予以扫除,致使全社会的礼仪失范,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这种意在与传统思想彻底“决裂”的政治文化运动,最终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传统礼仪 练出优秀少年 篇11
杨明明不仅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喝天赋用在了旗袍设计上,还用在了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各种中国礼仪、绌节都慢慢教导。
做旗袍也是在做教育
在杨明明母子俩刚出场的一瞬间,似乎上映了一部上海1930年代的老电影:儿子梳着那个年代最酷的分头、打着漂亮的领结,向人家来了一个90度的鞠躬礼;而妈妈在儿子的牵引下,穿着盛装优雅走来。
风情万种、优雅美丽恐怕是很多人见到杨明明的第一印象。但是她身上的美不是复占,而是一种时尚,是一种将中国文化与现代国际美结合在一起的时尚。她是众多国际公务场合中政要所选择的服装“杨明明那旗袍”的创始人,当然也是当之无,隗的设计师。
她把旗袍做成艺术、做成礼仪、做成教育,自从创建了“杨明明那旗袍”高端定制品牌之后,更大胆、感性地推广旗袍文化,她说:“这是我所喜欢的,也是我的事业,中国文化应该更多地让中国人知道,当然也希望更多地被外国朋友知道。”她经常飞往法国、意人利,一方面是做文化艺术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希望用充满东方味道的女子的一颦一笑来表达珍贵的中国文化。所以,旗袍是她的人生,尤其是有了宝宝以后,她不仅将对中国文化热爱的天赋和灵感用在了旗袍的设计上,更用在了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各种中国礼仪、细节都慢慢教导。
作为中国杰出的礼仪导师,杨明明无时无刻不忘Jimmy的礼仪教育,只是这种教育并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在不同场合的细节提示。甚至在做采访拍摄时,杨明明也将它当作一个好的教育机会,拍摄过程中,她不时教导孩子穿着西装的礼仪,应该说些什么话、服装应该怎么穿,以及拍照时应当注意的姿态。
在Jimmy很小的时候,杨明明就教育他无论见到准都要问好,甚至遇到小花、小草、小猫、小狗,都会让孩子跟它们打招呼。“这样孩子会觉得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都会很有感情。”“我先生保留了很多广东的传统习惯,他跟我一样也会在生活中给孩子贯穿,教他遵守规矩和做人的道理。”
在杨明明和先生的熏陶下,孩子很小就会背诵《三字经》、唐诗、宋词等,“更重要的是,他会理解人人在做的事情。”在吃饭时,Jimmy会特别注意长幼次序,如果有比自己更小的孩子在场时,他会特别懂得礼让。不仅如此,如果发现火人有做得不对的地方,Jimmy会很认真地指出,并督促火人改进。有一次坐飞机时,爸爸没有关手机被Jimmy发现了,以后每次和爸爸坐飞机时,他都要认真检查爸爸的手机是否关掉。这让杨明明备感欣慰,凶为“这正是孩子性格中最单纯美好的地方”。
除了中国传统中蕴含的理性与礼仪,做服装设计的杨明明更懂得其中的感性与细腻。她常常会引导Jimmy学习琴棋书画,欣赏民族音乐。因为她觉得艺术能让孩子的心境平静下来。“心里装着艺术,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柔和,更加温柔地与这个世界相处。”
家有“暖男”初长成
杨明明出生在青岛,家族三代南北交融,所以明明的五官长得非常立体。到了下一代,因为先生是广东人的关系,儿子李岱阳传承了爸妈的优秀基因,生得同样英俊、帅气。而且在杨明明心里,Jimmy不仅是儿子,同时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暖男”:当杨明明在家工作繁忙时,Jimmy就会像情人一样贴心地说:“妈妈,如果你感到很有压力的话,就给朋友打会儿电话聊聊天,这样你就会变得很开心。因为我也是这样的。”孩子细心的观察和懂事的关怀让杨明明有说不出的感动,肩头的担子仿佛—下轻松了许多。
很多时候,Jimmy还是妈妈的小助理。2014年过年前,杨明明要去成都出差,出完差就直接去广东过年。于是,她决定把已经放寒假的Jimmy带上一起出差。一路上,Jimmy特别开心,什么活儿都抢着帮妈妈做,7岁的他大包小包的行李全部扛上身。杨明明想帮他分担,Jimmy拍拍胸脯像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说:“不用,我全包了!”
自从2012年创建了“杨明明那旗袍”品牌后,一直到现在,杨明明的生活一直被塞得很满。出差时虽然很忙,但她还是坚持每天给Jimmy一个电话。在电话两头,母子俩会不时“隔空拥抱”,像朋友一样聊天,分享一天的经历。出差回家,杨明明总会给儿子带一些小礼物,“不能让孩子觉得心里空空的。”她这样解释道。
每次出差,杨明明尽量将时问控制在两三天。如果先生出差,她会留在家里陪Jimmy,迫不得已时,只能将孩子放在闺蜜家。杨明明说,Jimmy从小就往来南北之间,几个月火的时候,就跟着他们到处旅行。上学之后,寒假在广州爷爷奶奶家过年,暑假去青岛外公外婆家,凶此孩子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融入环境特别快。有一次,先生送杨明明出差。出门前,她叮嘱Jimmy在花坛边等爸爸回来。结果Jimmy没有听话,等爸爸回来时,他已经像主人—样在一个玻璃房子里坐着,享受别人的招待。
不出差的日子里,杨明明会尽量挤出时间和Jimmy在一起,给他创造更多的“陪伴感”。母子俩最喜欢的活动是宅在家里“下厨房”,煮面条,做番茄炒蛋、三明治、蛋糕,夏天他们还一起做冰淇淋。在杨明明的指导下,孩子小小年纪已经俨然是个美食达人,动手又动口,不亦乐乎!周末只要有时间,杨明明都会鼓励儿子邀请小伙伴到家里来做客,为小伙伴们准备好各种饮料、美食,周全招待。“所以Jimmy的人缘总是特别好。”杨明明开心地说,做母亲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一半是规矩一半是自由
和许多家庭一样,杨明明和先生在Jimmy的教育中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教育孩子要刚柔并济。在家里,我是阳光温暖型的,调动一切快乐的元素,给孩子最人的自由。而他爸爸则时不时刮些‘寒风’,对孩子比较严厉,让他懂得一些规矩。”这样的配合会让jimmy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张弛有度。“我不会在物质上处处满足孩子,而是要成为他精神的支柱,在精神上多鼓励他,让他树立信心。这样,孩子在未来就可以创造他的生活,而不是习惯别人安排好的生活。”
nlc202309011926
正是这样不同的“分工”,杨明明和先生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变得有所不同。在Jimmy心中,爸爸是家里的权威。虽然孩子时期的叛逆,让他与爸爸爆发过不少冲突,但家长的威严已经树立在Jimmy的心中。而妈妈在Jimmy心中则柔和了很多。在Jimmy眼中,妈妈是美丽、火方,充满自信的“知心姐姐”,也让他对妈妈更加依恋。
专注于事业的杨明明特别佩服能将先生和孩子照顾得特别好的女性,她不会因为家庭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当然也不想因为工作而损失了与家人相处的机会。谈到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时,杨明明开玩笑地说,她特别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设计各种机器人,帮她做旗袍。“Jimmy喜欢编程序,痴迷机器人,我觉得智能化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我给他报的唯一辅导班就是智能化编程。”虽然Jimmy在绘画、舞蹈方面也很有天赋,但杨明明说,她只是引导,不会程序化地教他,凶为不想让孩子的思维受到限制。其实,她自己创立“杨明明那旗袍”品牌,不也是依兴趣而行、顺天赋而动吗?她把自己的人生经验融入对孩子的教育中,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而然”。“虽然我很辛苦,但不能逼迫孩子继承我的事业,让他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就好了。”杨明明说。
10件孩子教我的事
1.没生过孩子的女人只能算是女孩,只有有了孩子以后,才会懂得耐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2.只有自己照顾孩子,才能充分明白父母把自己抚养长大的不容易。以前都能规律地回青岛老家看望父母,现在回去的次数没有以前多了,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越来越深。
3.在生活中,大人往往会为一些小事情而感到郁躁、烦闷,但孩子是特别容易获得快乐的。他的快乐也影响了我,让我觉得世界上还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4.大人们总是觉得自己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其实,孩子也在用他们的方式关心着我们。我们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知道。
5.我每次换一件新旗袍,儿子都在旁边很夸张地说:妈妈真是漂亮极了!这让我觉得很开心。其实大人的自信也是需要经常鼓励的。
6.孩子很遵守规矩,但也会监督大人。所以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自己要首先做到。
7.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做事业的关键也正是这两点。
8.孩子教会了我如何用人、培养人。生活中将一个孩子“使用”好,而不是一味地宠着孩子,對他未来的成长很有帮助。
9.情商和智商要同步培养,但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高的人会有人帮助,智商高而情商低,只能孤独的一个人。这也是我和孩子正在共同“修炼”的能力。
10.经营品牌和培养孩子一样,需要花费很大的心思。孩子教会了我如何温柔地看待这个世界。
【中国传统礼仪故事】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礼仪动作解析07-22
中国传统礼仪情景剧10-1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05-29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的教案08-08
中国传统乐学07-18
中国传统符号05-13
中国传统玩具05-20
中国传统版画05-30
中国传统声乐06-04
中国传统形式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