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孝文化

2024-07-21

中国传统孝文化(精选12篇)

中国传统孝文化 篇1

前言

孝文化源自于我国儒家思想, 众所周知, 现阶段世界各国掀起了儒学学习热潮, 世界各国开始兴办孔子学院, 积极努力的学习儒学思想。我国当代大学生, 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体, 更应当积极进行儒家思想的学习。现阶段, 我国高校在实施思想教育的过程中, 积极融入了中国传统孝文化, 将我国民族精神及道德有效的进行了传扬。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基本内涵

我国传统孝文化从本质上来看, 包含两方面内容, 即精神层面及物质层面。照顾父母身体、自己身体及传宗接代是物质层面的孝文化, 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能够照顾好父母及自身的身体, 并将祖宗的血脉流传下去[1]。而精神层面的孝文化也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一方面, 养志。即在对父母的身体进行照顾的过程中, 还应当尽量满足父母的意愿, 细心观察并了解父母的志愿, 即使父母部分决定有可能是不够科学和客观, 做子女的只能够温婉的进行劝谏, 但是不可以怨恨或者违背父母的意愿而行事;另一方面, 以礼葬祭。在父母死后, 安葬必须严格遵守礼制, 这样做所表达的含义是希望父母能够感受到子孙对其的思念和尊重, 最主要的就是要将自身的哀戚之情充分表达出来;最后, 我国儒家思想当中, 明确指出孝有两种, 一种是小孝, 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尊重和照顾都是小孝, 而真正的大孝是应当创造出一番事业, 并拥有一定的公德和业绩, 并将荣耀和尊贵奉献给父母。

二、中国传统孝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我国是历史文化古国, 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 各个时期文化精华得以流传至今, 不断的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 高校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将中国传统孝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当中, 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传播中国传统孝文化。新时期, 我国高校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要想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孝文化, 可以充分利用大学校园丰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促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心灵得以美化、人格得以上升[2]。在设计各种大学校园活动的过程中, 应当有意识的以中国传统孝文化为基础, 包含生命的意义、感恩之情及树立责任意识等, 这样一来, 大学校园活动内容不仅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还能够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培养, 思想境界及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其次, 选择正确的活动形式。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教育以教师为课堂主体, 一味的以说教及“填鸭式”的方法展开, 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不利于学生对孝文化的真正内涵进行了解。因此, 新时期, 在积极进行孝文化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活动, 如“行孝模范”评选和座谈会等, 还可以组织学生游览孝文化景点, 如湖南省新田县城西的孝文化公园, 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孝文化的内涵, 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二)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传播中国传统孝文化。首先, 将孝文化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当中。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了解并掌握更多的儒家思想和孝文化等内容, 教师可以应用古人的理解、思想和行为等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 将现代教育的真正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对儒学孝文化经典内容进行阅读和鉴赏, 并积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将自身的理解升华;其次, 学校在加强思想教育, 大力宣传孝文化的过程中, 应积极开设孝文化课程, 促使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 必须对孝文化课程进行修读, 聘请孝文化研究专家和教授定期为学生进行孝文化讲义, 这种课程模式, 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更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3]。高校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 能够提升孝文化教学的比例, 从而也能够间接的促使学生意识到孝文化的重要性。

(三)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思想教育。近年来, 信息技术飞快发展, 智能手机、微博及微信等新兴媒体成为人们日常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 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 对这种交流方式非常热爱, 现阶段, 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等进行知识的学习, 实现随时随地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在实施思想教育的过程中, 应当积极利用大学生这一特点, 通过网络将中国传统孝文化进行充分的传播, 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传统孝文化知识。

首先, 高校应当积极构建统一的校园网孝文化教育平台, 促使学生在日常应用网络的过程中, 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孝文化知识, 从无形中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例如, 学校可以积极构建关于孝文化的在线阅读模块, 促使学生在业余生活中, 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和正面的影响。在该模块当中, 可以定时的更新内容, 变换形式,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将名人传记等故事融入其中, 不仅提升了孝文化教育的吸引力, 同时更加具有价值;其次, 加强网络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这一平台中, 针对孝文化内容积极展开讨论, 在该平台当中, 学生可以针对各种现象及时发表意见, 并进行深刻的讨论。

结论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从始至今, 始终拥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 新时期, 我国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应当注重对学生思想境界和精神层面的培养, 及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当中融入中国传统孝文化, 对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 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3]潘昊辉.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和应用[D].河南大学, 2014.

中国传统孝文化 篇2

弘扬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谈百善孝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

“孝行天下”一组报道在<贵州日报>刊登读后颇有感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遭到巨大的冲击,在物质的欲望中,为猎取金钱,有人迷失了自我,他们可以亲族反目,兄弟成丑,骨肉相残,视老人为累赘,对他们漠视、打骂、禁食、遗弃、驱逐甚至杀害自己的父母.

作 者:李茂林  作者单位:贵州仁怀洒都高级中学 刊 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 年,卷(期):2007 9(6) 分类号:B82 关键词: 

弘扬孝文化 践行传统美德 篇3

孝感,是我国孝文化之乡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就发生在这里。近年来,孝感市教育局出台《孝感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孝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立足学校,弘扬孝文化与学校工作“两融合”

与学校特色创建相融合。营造孝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打造孝文化墙,建设孝文化走廊,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的校园、培育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结合学校实际,以孝文化为立足点,将学校文化向外延伸,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如黄香故里的云梦义堂中心小学,开展“读一本黄香书籍、讲一个黄香故事、写一篇主题作文、做一件行孝事情”实践活动,建立机制,把孝德教育推向常规化。

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孝心、提升学生的孝能、引导学生的孝行,逐渐形成德育特色校园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典型学校。如安陆接官初中,每年开展“孝亲敬老,感恩父母,争做小天使”的主题教育活动,向学生推行“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现代孝德孝义;孝昌县丰山镇红卫小学通过展示《二十四孝图》,开展“道德之星”评选等活动打造孝德校园;孝南区三汊镇中学通过撰孝、学孝、评孝等措施,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

立足学生,弘扬孝文化向日常教学“三渗透”

向养成教育渗透。始终坚持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着重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热爱家乡、热爱母校为起点,进而自然延伸到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拾金不昧、讲求诚信、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注重发挥团队精神等日常道德行为培养为范畴的集体主义教育;以热爱学习、崇尚科学、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理想主义教育。如云梦县在推进养成教育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诵读孝文化著作,观看以黄香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动画片、木偶戏、楚剧,让学生践行孝道,争当“小孝星”。

向课堂教学渗透。教学作为学校德育实践的基本手段,全市各中小学校将多元化的德育课堂打造成为传播“孝”文化的主阵地。语文课上,让学生诵读《论语》《孝经》《弟子规》等民族经典作品,从而让学生积淀了深厚的“孝”文化功底;政治课上,学生通过认识自我,交往他人,关注社会,了解国情,从而逐步提升“孝”文化的道德境界;历史课上,积极引导学生以史为鉴,知其得失,吐故纳新,继往开来,从而为传统的“孝”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去年,孝感市举办首届“孝文化”主题班会现场课及课件、教案、论文评比活动,展示课堂教学中融于孝德文化的成果,成效显著。

向课程实践渗透。各地各校结合新一轮课改和教材建设,加强德育渗透。既精心组织好常规教学工作,同时研发校本教材,如市教育局编写了《中华孝文化通俗读本》,孝昌县编写了《孝感人间—孝昌孝文化专辑》《孟宗文化研究文萃》《孟宗的故事》《画说孟宗》《说唱二十四孝》,云梦县编写了《黄香三字经》《千古孝子黄香》《孝子贤臣黄香》、皮影画册《汉孝子黄香》等,成为各中小学校校本教材的首选。全市7所省级示范高中都开设了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不断践行孝德教育。全市有22所小学、初中学校参与了湖北省德育“五项专题”研究,其中市玉泉小学承担的课题《诵读国学经典,弘扬新型孝德》受到教育界同仁的高度评价。

立足实践,弘扬孝文化与各项活动“五结合”

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弘扬孝文化方面,通过开展感恩书信、孝行孝心月、十大孝子评选、孝廉文化研究和“日行一孝、知恩图报”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做起,推进“帮父母做一件家务事、为父母捶一次背洗一次脚、在父母生日时亲手制作一个小礼物、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书信、唱一首道德歌曲、读一本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书籍、为班集体或同学做一件好事”等孝德实践活动,把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观贯通起来,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爱老助老、勤劳节俭的社会风尚。

与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相结合。通过清明节网上祭扫英烈、端午节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六·一”儿童节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中秋重阳开展孝敬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对经典历史人物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特别是在妇女节或者母亲节时,要求学生为自己的母亲或者长辈献上一支花,给亲人写一句感恩的话,为家人做一件感恩的事。

与学习先进人物相结合。大力开展“十大孝亲敬老小天使”和“孝感市美德少年”“湖北省美德少年”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校园广播站、校报、橱窗等,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形成知孝、行孝、扬孝、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秉承“小孝立身,恩泽校园;大孝治国,孝行天下”的德育理念,在孝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倡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担任孝文化使者,走上大街争当环保小卫士,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需要社会救助的地方充当义工,学会奉献爱心,承担责任,服务他人,感恩社会。

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按照“学校主课堂、家庭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三位一体的孝文化建设模式,重视并发挥好“家庭小课堂”的作用。通过召开家长会,专题讲解孝文化,要求家长自觉担负起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责任,努力树立良好的家风并将它同培养子女和改善社会风气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孝德教育融入千家万户,促进先进、文明、健康的家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今日孝进课堂,明朝德行天下”是孝感市继承孝文化、发扬孝文化的完美诠释,是弘扬孝文化、实施孝德教育、实现“孝心孝行”、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力实践。

传统孝文化与当代家庭养老 篇4

一、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对于孝观念起源于什么时候, 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大家普遍认同的是孝文化萌芽于西周之前, 正式形成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礼崩乐坏, 儒家的思想家们将宗族祭祀的孝观念成功转化到家庭伦理上, 从而产生儒家孝道文化。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而孝悌为仁之本。孔子分别从“赡养”“敬亲”“无违”“谏亲”“显亲”“承志”六个层面讲述了如何行孝。

曾子将孔子的孝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将孝文化分为三种境界:“孝有三,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孟子继承了孔子孝为仁之本的思想。主张尊敬父母:“孝子之至, 莫大于乎尊亲。”《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孟子还将这种观念进行推广, 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万章上》, 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发展成为推己及人的等差之爱, 从而建立一个温情、和谐的社会。

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 在独尊儒术的环境下, 儒家的孝思想得到极大的发扬。然而从这以后, 孝观念也被统治阶级所利用, 本义遭到了严重的异化。从最初的父慈子孝的对等之爱转变为子女对父母的单方面的义务,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最后被演绎成为“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的愚孝、愚忠思想。直到清朝结束。新中国成立后, 孝文化被打成了“四旧”, 后来的“文革”更在家庭实践上让孝文化遭到了灭顶之灾。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伦理学和史学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二、孝文化遭到批判的原因分析

孝文化遭到质疑和批判是在与西方文化交锋之后产生的, 为了彻底推翻封建制度以及当时认识的片面性, 对孝文化进行了过度的批判。由于中西方地理条件、历史发展不同而导致我国产生独特的孝文化。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及中国青年》中认为, 中国地处内陆, 重点发展农业, 为大陆农业乡村文化, 家庭稳定性强, 容易认祖归宗、报答父母恩情, 所以产生并重视孝文化;西方是滨海商业民族之情, 商人为利益经常迁移, 家庭观念淡薄, 没有适宜孝文化产生的土壤。因此孝文化是在我国独特条件下产生的有很大适应性的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对传统孝文化拨乱反正, 继承其精华并对其进行转化和发展, 使其适应并服务于当前社会。

三、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迫切需要发扬传统孝文化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老龄化社会有着独特的特点, 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增速快、国家未富先老、独生子女家庭众多、空巢现象严重, 所以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以及养老问题尤其严峻。老年人主要有三方面的需要, 经济需要、情感需要与照护需要。养老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个人养老三种方式。一直以来, 在我国养老都是依靠子孙后代的家庭养老模式。“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人尽皆知的至理名言。当前农村的养老制度不完善, 因财富积累不足、身体状况不佳等无法自己养老, 家庭养老在精神慰藉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 家庭养老仍是当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孝文化的长期缺失、子女经济条件不佳等原因导致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状况堪忧。家庭养老离不开孝文化的维系, 同时孝文化也需要通过家庭养老得到传承和发扬。

近年来人们的孝观念淡薄、孝文化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逐渐削弱, 这与当前的社会情况的较大变化是分不开的。当前社会由于子女数量的急剧减少、独生子女比例很大, 子女的社会生存压力大, 养育下一代以及照顾老年人成本不断增高, 子代的负担越来越重, 照顾父母的时间和精力都严重缺乏。另一方面, 当代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 父母一代的生活、社会经验、人际关系对子女作用急剧减小, 年轻人懂得的信息知识远远超过老人, 老年一代对子女效用越来越低。再者, 当前的道德舆论和法制环境有待加强。在当前权利和金钱至上的时代, 一个人践行了孝文化, 也不会得到多少社会地位和金钱。而许多时候即使人们违背了孝行, 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和惩罚, 相关这些法律规定在实施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因此, 当前社会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四、发扬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家庭养老的价值

孝文化自产生之后一直生生不息, 延续到3000年后的今天, 除了符合统治者的利益, 并被其利用外, 还有一个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子女有报答父母恩情的欲望。《孝经》里说“父子之道, 人性也”。子女对父母的孝, 来源于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报答, 这是人类固有的自然本性。孝道, 从人际关系上说,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知恩感恩, 是彼此付出、彼此理解和关爱的爱的表达, 传承的是一种崇德向善、人人关爱的文化和精神。从感恩父母开始, 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万物。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的家庭、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进而热爱国家、奉献社会。常怀感恩的心, 我们便时刻能感受到幸福和生活的快乐, 感恩让人更幸福。

孝是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发扬传统孝文化, 有助于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西方国家由于对个人自由权利要求过高, 个人不愿意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导致离婚率偏高, 家庭很不稳定。传统孝观念认为“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虽然我们应崇尚科学摒弃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 但繁衍子嗣的义务我们还应承担起来。当人们都不愿繁衍后代时基因就得不到延续, 种族就可能灭亡。因此, 发扬孝文化对于家庭稳定、种族延续意义重大。

五、孝文化的世界价值

我国的传统孝文化近些年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面临着社会老龄化问题, 养老福利为各国财政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际社会开始将目光转向我国几千年前的孔子, 期望从他的智慧里来寻找解决办法。而孔子早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孝道对家庭养老的维系无疑是一剂良药。

儒家文化来源于中国, 而影响着世界, 特别是亚洲国家。新加坡就大力倡导孝文化和家庭养老, 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激励。政府对于家庭养老做得好的家庭给予更多的社会福利, 而没有做好的就受到很多限制。韩国也是儒家文化圈里的国家, 一直以来该国很注重推崇家庭养老。韩国于2007年制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孝行奖励资助法》, 以奖励法的形式补充完善了韩国养老法律体系。

六、我国应该对待孝文化的态度

由于“五四”及“文革”时期的过度批判, 导致“连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了出去”, 严重打击了传统孝文化。又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冲击, 使传统孝文化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逐渐弱化。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民间社会已逐渐意识到弘扬传统孝文化的重大价值。

当前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孝文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对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 孝的一些含义已显出它的局限性。“父母在, 不远游”“家本位”“无违父母”等一些思想, 是需要我们摒弃的。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 不能再是“不远游”, 而是要“游必有方”。在《二十四孝》中以父母的“不慈”来衬托子女的孝顺的事例, 与当今社会的现代民主观念有根本冲突, 是当下的我们必须加以摈弃的。当前社会提倡尊重个人独立人格, 以个人成就为取向, 家庭本位已不再适应。发扬子女对父母的平等的爱的伦理精神, 将传统的孝顺改为孝爱。传统孝文化中的“爱亲”“养亲”“事亲”“尊亲”“谏亲”等具有现实适应性的内容应该发扬光大。可以将当代孝子、孝女的事例编成读物, 以通俗语言、感人故事、教育青少年, 因为与其有共同的生活背景, 有利于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对道德教育产生良好影响。此外, 传统节日也是发扬和践行孝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而使孝道世代相传。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 需要正确处理传统伦理的角色等级秩序和现代伦理的自由平等精神的关系, 从而建立一种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伦理秩序。

摘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和命脉, 对当代家庭养老有重要价值。历史上, 孔子、曾子、孟子都曾对孝文化进行了阐释和发扬;汉代以后孝文化被统治阶级异化;新文化运动和文革时期孝文化遭到过度批判和沉重打击;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复苏。当前家庭养老困难重重, 迫切需要发扬传统孝文化。孝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家庭养老问题的一剂良药。随着时代的变迁, 孝的一些含义已显出它的局限性, 我们要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 建立一种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伦理秩序。

关键词:孝文化,家庭养老,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20-21.

孝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5

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孝字在古代人的理解是:作为儿子女儿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所以在创字的时候,孝下面是一个“子”字,而“子”在古代意义是“儿子和女儿”。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都说百善孝为先,成人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去看望父母并孝敬他们。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给父母倒一杯水,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亲干劳活,帮母亲做家务,为父亲粗糙的大手省点时间休息,让母亲日日担心的心放放松,这些是我理解的少儿善孝了。

当你每天懒洋洋的起床吃早餐,你会想到是谁叫你起床,早餐怎么来的?当你离开父母,踏入学校的时候,是谁每日说“在学校玩得开心哦,注意安全,听老师的话”。当你睡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曾想过被子怎么会盖在身上。这些都是你的父母一点点的爱,而你渐渐长大之时,该为他们做一些你力所能及的事。请给他们关心和爱。

曾经有一个公益广告,由Family组成,F为Father父亲,m为Mother母亲,而中间的a则是儿女吧,在父亲母亲的关怀下,我们渐渐长大,学会孝敬他们了。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孝”文化 篇6

【关键词】语文孝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46-01

曾国藩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学者黎鸣说:“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习俗是孝敬父母。”黑格尔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曾作过这样的分析:“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法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教,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马克斯·韦伯说过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孝和忠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是一个小孩子用手拉着长胡子的老人。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舆!”再来考察一下“教”字,“教”字从“孝”从“文”,可见古人对教育的本意就是以“孝”为德之本,宣扬与培养“孝德”是教育的本质和首要任务。

所以说,“孝”是一场现代人渴求的“好雨”,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状况就是这一场好雨“发生”的“春天”,而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阵地就是期待这场雨润泽的土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是到了“孝文化”教育这一场好雨普降的时候了。在我国进入老年社会的时候,在广泛开展学生道德建设的活动中,应该把孝文化教育作为语文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熏陶、礼仪引导,持之以恒,使年轻一代成为孝敬父母、热爱国家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最终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语文教育和孝文化紧密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探索,灵活地加以贯穿,从细节上进行渗透。

可以在学习的硬件、软件环境中进行整体策划和科学布置,内容上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长期和定期更换相结合,打造一个耳濡目染的“孝”文化环境氛围。如:在校园相关位置悬挂条幅,配合学校活动主题宣传相关内容:在校园寻找醒目位置形成壁画廊(墙壁绘画古人尽孝图,并配文字解说)和名言墙(孝德名言佳句);编制“孝德”画册……办好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内容,及时宣传身边人和事,以人教人,以事促事。

可以在语文课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孝德思想,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知孝明理、感恩励志,从而付诸实践,立德修身、孝敬亲人、报效祖国。例如,在学习李密的《陈情表》这篇文章时,就对学生提出思考题:“联系自我在家庭中表现,谈谈我们怎样学习李密《陈情表》中所反映的“孝”的思想?”这实际上是借助古代先贤的典型事迹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观照、解剖,产生理性的激励和摒弃丑恶,召唤良善的心理,从而在行为上出现良性改变,趋于正道。在学习《史记》时,可以探求司马迁为什么忍辱偷生、以生践志创作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不朽巨著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在明白古人“立功、立德、立言”价值观是主要原因外。司马迁这样做实际也是信守父亲的嘱托,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这不是“孝”的体现么?

可以围绕孝德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新鲜活泼的语文活动,把孝德内化到学生的行动中,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活动坚持“正面引导、贴近学生、体现特色、便于操作”的原则,做到以环境建设为熏陶,以具体活动为载体。最终达到精神引领。如在提出“孝德·明理·感恩·励志”这一口号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提出“孝行校园”创建活动。通过分别开展“孝德感恩·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献爱社会-热爱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孝德、明理、感恩、励志”,引导他们从规范言行做起,从孝敬父母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学习抓起,勤奋学习,励志成才,报效祖国。具体活动可以分成这样几个层次:第一、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结合学过的语文课文编写赠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用毛笔书法、艺术字等形式张贴在父母的床头;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打一次电话,送去一声问候,注意说话措辞。也可以开展征文活动,如《我的父亲母亲》、《写给父母的话》、《父母的手》、《还给父母一个吻》、《我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相册》。还可以举办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会,学生既进一步了解了传统文化精髓,又培养了能力。

第二、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可以开展演讲、征文比赛。如《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世恩难忘,师情永存》《给老师的一封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等。可以开展以“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可以组织《我爱我师》手抄报比赛。

第三、感激祖国之恩。可以搞一个生动活泼的展览,比如收集“祖国之最”,整理新中国建立6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有关文字、图片资料等。也可以以“感谢祖国”为题,开展征文活动、演讲、爱国主义影片的读后感比赛。还可以组织家校共庆“国庆节”,感社会之恩、感时代之恩、感祖国之恩。还可举办一个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以朗诵、相声、小品为形式的文艺演出,让学生自编自导,既教育了自己,又增长了才干,真是两全其美的活动。

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及传承 篇7

(一) 孝

首先,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孝经》中认为“孝”是天生就具备的, 是德的本质所在, 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孝”随着汉字的出现就已经产生了, “孝”最早出现在《殷商甲骨卜辞》中, 从该文章中对“孝”的描述可以看出孝是非常形象的, 其中上半部分代表着一位老人, 而下半部分代表着一个孩子, 而整个“孝”字就代表着一个孩子侍奉一个老人。可见从“孝”字中可以体现出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关系。

其次, 从社会起源的角度对“孝”进行分析。随着母系氏族的发展, “孝”就随之产生, 人类的生活方式在公社时期一般是定居式, 在整个公社时期母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母性地位的不断巩固, 就产生了“孝”, 人类最伟大、最崇高的情感在这种环境中不断发展, 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逐渐进行沉淀。[1]在这种伟大的情感中就发现, 当子女出生开始, 就对妈妈具有一种非常崇高的感情, 但是那时的“孝”是一种不系统的、自由随意的、零散的实践活动。不过,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后来孔子对“孝”进行了升华, 从此“孝”不再是一种随意而简单的行为, 更不是自觉而自然的意识, “孝”是人的一种本质, 是人的基本德性。

最后, 从西周开始, “孝”成为了一种伦理观念出现在人们面前。西周时期的孝包括了两种含义, 一种是传宗接代;另一种是尊祖敬宗。从中可以看出, “孝”在西周时期是宗族伦理方面的内容, “孝”的传宗接代、生儿育女、尊祖敬宗含义到春秋和战国的时候才开始过渡到善事父母的含义。

(二) 孝文化

“文化”在中古时期就开始出现, “文化”最初在中国是“文治教化”的意思, 但是在西方“文化”却有很多不同的定义。英国人类学家最早对文化进行了相关叙述, 认为“文化”包括了习俗、道德、法律、艺术、信仰、知识以及人的习惯、能力等等, 文化是一个系统。而联合国成员国也对文化进行了相关界定, 他们认为, 当下“文化”可以理解为社会集团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情感和知识中所有特色的总体, 但是除了文学和艺术之外, 还包括了价值体系、人权、生活方式、信仰以及传统等等。这种对文化的界定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 更是从制度上、精神上对文化进行了界定。《何谓文化》一文中, 余秋雨对“文化”进行了相关界定, 他认为“文化”是包含了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的生态共同体, 并且通过“文化”的引导和积累, 可以重塑集体人格。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孝文化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古时候, 孝文化是人观念上的一种文化, 但是还没有形成一种系统;孔子对孝文化的理解中, 非常重视孝悌的结合;而孝文化发展到孟子时期已经逐渐体现出了政治化色彩。进入现代之后, 人们对孝文化有了新的理解, “中国人的孝方式、孝内容、孝行为、孝意识以及中国文化”组成了孝文化, 孝文化综合了社会性、政治性和历史性, 是一种道德意识, 更是关于哲学和宗教的价值理想。[2]

二、传统孝文化

(一) 基本内容

首先, 孝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敬亲、养亲。从吕氏春秋开始, 就出现了赡养父母的定义, 人们要根据各方面的变化获取相关资源, 在合理照顾自身身体的同时, 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和开支, 把这些资源用在父母身上, 践行人们的孝道, 这就是养亲。

其次, 荣亲、顺亲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顺亲”并不是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 而是当父母的话存在错误的时候, 子女要给父母进行相关的说明, 子女有责任帮助父母改正错误, 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但是如果父母的话无伤大雅, 也没有不妥当的时候, 子女都要遵从和体谅父母。“荣亲”的意思是, 儿女一方面要为光宗耀祖、父母争光而不断努力;另一方面有责任集成父辈的事业, 从而不断进行继承和发扬, 从更高层面来讲, 作为子女一定要心态积极乐观, 不断为了荣耀家族而努力, 在努力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并不断向自己的理想前进。虽然这些内容从当代的角度来看, 还有一些极端, 有的子女因为没有实现父母的理想, 从而放弃自己、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3]

最后, 孝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念亲和祭亲。我国儒家对丧礼的内容、目的以及服丧的时间都有相关的阐述, 这些内容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 基本特征

首先, 血缘初始性。最初, 孝是一种最原始的血缘关系, 这是一种自然性质的情感, 也是最真实的情感。即使孝文化是对人行为的一种规定, 但是孝文化内涵的血缘性却是真实存在的, 因此, 孝文化是人们生命的根源, 而且也是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情感和关系。[4]孝文化要求人们要从内心做到孝敬父母, 中国从古代至今就一直非常重视血缘至亲,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员, 其血缘性更是突出。正是因为孝文化具有血缘性, 统治者才能通过孝文化来统治人们的思想。

其次, 伦理政治性。家庭伦理道德里面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孝, 在古代的时候, 孝不仅仅是长幼、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 更是一种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后来孝演变成了宗法制和父权制的具体表现。人们在家要孝顺父母, 在国家要孝顺皇帝, 可见在古代忠孝是统一的。孝文化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里面, 而是扩展到社会中。不过随着政权的不断交替, 很多统治者通过孝文化来对社会中的思想进行控制, 从而出现了愚孝, 也使得孝文化被异化和泛化, 成为统治人们思想的一种武器。因此, 孝文化也是一种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稳定社会的一种工具。

再次, 普遍义务性。《孝经》是孝文化中最经典的著作, 在该著作中都讲了孝的义务性, 不管是庶民还是天子诸侯, 都有不同的行孝义务。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利用“家庭孝敬”来广为宣传孝文化的相关内涵, 使得孝文化一直传承下来。

最后, 实践教育性。孝文化之所以能够快速在全社会范围之内得到传承和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一种带有实践性质的文化, 关于孝的观点已近深深进入了人们的心中。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孝文化不但没有失去原来的光彩, 反而得到了发扬, 当代孝文化对家庭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营造都带来了重要的意义。

三、孝文化的现代价值

我国社会的道德源头就是孝, 孝文化更是寓意深刻、内涵丰富。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化, 孝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 但是不管社会如何变迁, 孝文化仍然对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于个体道德观念的养成更是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一) 促进个体谐顺成长

孝文化的“谐顺”作用主要是说, 孝文化能够端正人们的思想品德行为, 更能完善人们的任何, 促进人们身心和谐。

首先, 孝文化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和谐。[5]一方面, 从我国古代开始, 就出现了孝文化, 直到经过漫长的过程后形成了群体, 孝文化更是因此成为了诸德之首, 从此孝文化就成为社会中各类职业、各个阶层人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就具有尊敬常备、孝顺父母的精神, 这些精神对于个体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孝文化是一种家庭方面的道德, 是家庭关系得以维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家庭中的“家法、家风、家产、五伦十义”等等内容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 成为我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是否身心和谐, 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行为、情绪、言语等方面是否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总之, 孝文化中的“养活父母、规范自己行为不让父母失望、尊重父母”这三个含义, 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规范, 从而促进人们的身心和谐。

其次, 完善人格。孝文化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 一个人人格是否完善, 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行为。当代出现很多学术剽窃、投毒案件、羞辱父母等事件, 究其原因, 都是人格不完善。当前我国教育在人格教育上存在很明显的缺失, 我国很多大学生人格都尚不完整, 而我国传统的孝文化却可以弥补这种缺陷, 让当代大学生重新接触人格教育。我国科技要想得到快速而稳健的发展, 就必须依靠当代大学生所掌握的科学和技术, 而我国要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更加要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动力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因此, 在平时的教育中, 教师要多用传统文化来熏陶学生, 从而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

最后, 端正人品德行。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端正国民的人品德行, 也就是要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而我国孝文化对于端正人们的人们德行、提升人们的个人修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人品德行, 首先就应该看他是否能做到“孝”, 用孝来对人们的人品德行进行规范, 对于构建和谐家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人真正能做到孝, 那么对社会肯定更加有责任感, 孝文化从个体到整体, 从人到人, 从家庭到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端正人们的人品德行。[6]

(二) 协调家庭关系

首先, 孝文化有利于梳理亲子关系, 也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孝文化非常重视亲子关系, 这种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 当代我国也非常重视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我国孝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问题, 也就是孝顺。在家庭伦理的支撑下, 亲情维持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依恋和情感。

其次, 孝文化可以促进夫妻关系的和睦。家庭关系中, 夫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孝文化中有妻子孝敬公婆的含义, 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夫妻关系的和睦。妻子把公婆服侍好了, 丈夫才能安心工作, 公婆也才能对儿媳妇好, 从而一家人其乐融融。也就是说, 传统孝文化中“相敬如宾”“举案齐眉”都是当代和谐家庭的最好表达, 因此, 在当代一定要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 从而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更加有助于形成一种亲善、融洽的家庭氛围。

(三) 促进社会和谐

孝文化可以缓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可以凝聚民族精神, 更加可以稳定社会, 提升社会的道德文明。

首先, 传统孝文化可以提升社会的道德文明水平。我国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 虽然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乐和拜金, 人们的精神和物质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 物质生活也提高了, 但是孝道却被人们遗忘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道德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安定。而我国传统的孝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 更能培养人们的道德人格, 从而提高社会道德文明水平。

其次, 传统孝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安定。虽然我国不断在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我国老年人的精神问题、养老问题、犯罪问题等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百字孝为先, 如果当代不大力发扬和提倡孝道, 那么社会必然不会安定。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让人们奉养父母, 多从精神上关心父母, 让父母在安定、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安度晚年。我国现在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老年人的穿衣、吃饭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此时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提倡孝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让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孝心, 那么不仅老年人的吃饭和穿衣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更加可以满足老年人在精神上的需求。

再次, 传统孝文化可以凝聚民族精神。经过五千年的发展, 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至今, 很大原因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 孝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管社会如何变迁, 只要存在孝文化, 那么人们就会团结, 就会体现出无坚不摧的民族精神。从古代的爱国将士, 到当前驻扎边境的士兵, 虽然他们都远离自己的亲朋好友, 但是他们都是孝子, 也都忠于自己的祖国。也正是由于孝文化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 中华民族才得以实现伟大复兴,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 仍然经久不息。

最后, 传统孝文化可以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爱”是传统孝文化的最好诠释, 人们不仅仅要爱自己的家人, 更要爱身边人, 而对于身边的动物、花草树木等等也要懂得爱护。当代由于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非常紧张, 此时正需要传统孝文化, 用“爱”的精神来影响和改造自然,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黄色文明更是我国文化中的特殊形式, 而孝文化是黄色文明的重要体现。孝文化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孝文化不仅仅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更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一种道德尺度, 这是我国价值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孝文化”的基本内容、特征等进行了阐述, 对传统孝文化进行了辩证分析, 并且叙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当代价值,孝

参考文献

[1]郑晶晶.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

[2]赵丽.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的理论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2) :40-43.

[3]胡光明.正确对待孝文化, 弘扬孝文化在学习教育中的作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1) :52-53.

[4]肖蕾.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农村居家养老的作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01) :123-125.

[5]何建良, 杨向荣.中国孝文化的理念形态及其现代传承[J].井冈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33-36.

中国传统孝文化 篇8

2012年11月8日,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建设需要加速推进, 这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 这对我国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他还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国家, 给我们中华民族不断繁衍生息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生命源泉, 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而“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弘扬中华文化, 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必须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的内容及基本精神, 正确认识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的价值为前提。

二、“拒父入门”和“孝男背母赏梨花”事件的思考

2013年11月12日, 发生在南京“拒父入门”的亲情伦理断裂的一个场景, 寒了公众的心, 近六旬的张老汉, 从湖北乡下远道而来, 看望大学毕业在南京安家立业的儿子, 竟然吃了“闭门羹”, 流落街头。原因是他觉得儿子是嫌他穷, 怕带回家丢人。农村人的说法, 张老汉算是喂了头“白眼狼”, 举全家之力, 将儿子从泥土里推出来, 上了大学留在城市, 却反过来嫌父亲穷困, 怕其丢人拒之门外。此情此景, 不但让人心酸, 更是心生愤慨。由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案例, 2014年4月9日, 正是梨花盛开的时节, 魏县万亩梨园景区到处都是赏花人群, 有一位男子背着老母亲在梨园徒步赏花, 被人摄入镜头传至网络, “孝男背母赏梨花”随即成了网络热图。如此温暖人心的画面, 引来网友纷纷赞誉。经过多方查寻, 记者了解到, 画面中的男子是邯郸市一名公务员。有曰:“孝, 乃百行之本, 众善之初也”,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孝”自古以来被上至权贵, 下至黎民百姓推崇备至, 按理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 “孝”践行的更好。而事实摆在我们眼前的是“拼爹”之风盛行, 当他们在遭遇人生不顺时, 就会笃信“出身论”, “恨爸不成刚”的过激情绪, 对自身贫寒之家心存芥蒂。

面对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 儿女们都借口工作忙不能时常陪伴在老人身边, 让年逾古稀的老人倍感寂寞、孤独。2014年央视春晚王铮亮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真挚的演绎和平实的歌词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泪点, 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成为春晚舞台的最大亮点, 也在许多人的心里留下了思考的音符。其实老人奢求不多, 只要多陪陪他们, 就很满足了。这位孝男背母赏梨花就是一个孝子对母亲应做的事, 无关身份, 这是一种至纯的孝道。

三、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的的必要性

“孝”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流淌不息, 给中华民族注入生命活力, 根深蒂固, 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细胞的, 国家的和谐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而家庭伦理关系的根本纽带就是“孝”。但现实生活中, 许多老人虽然儿孙满堂, 却依然衣食无着, 更有甚者, 不但不照料年迈的父母, 反而还打父骂。现代社会正面临着家庭失和、老人失养, 重提孝道, 倡导尽孝, 力倡家庭和睦、个人安身立命和道德自律的人文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行列, 我们不仅要构建养老制度, 更要精神养老。未来中国的养老应充分重视“孝”文化的导向作用, 以文化为依托的全面养老制度保障体系。我们国家要生存和发展, 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必须依靠我们民族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来支撑, 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兼容并蓄, 继承创新。习总书记提倡要实现“中国梦”, 这个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其中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离不开中华孝道的复兴。像孝道中的仁爱本性, 责任义务, 感恩道义, 和顺意识和爱国情怀, 就属于我们必须坚持的“文化自信”, 孝作为人伦之本, 百善之先, 对今日之中国要发挥文化担当。孝文化既有民主性的精华, 也有封建性的糟粕, 但不妨碍我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加以批判扬弃, 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 对其进行现代转化。

四、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面临的挑战

1.面临工业化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现代理念崇尚创新, 小农经济让位于社会化大生产, 这使得“孝”文化本身相对的同一性与稳定性受到了巨大冲击。2.面临着城市化的冲击。在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 人口流动与迁移加剧, 大量农民从本土、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社会的急剧转型, 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使得前辈人曾拥有的经验, 曾经的“安土重迁”, 故土难离的观念, 以及包括“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 失却了现时的依据。并且在农村固守的, 大多是年迈的老人。3.面临信息化的冲击。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年轻人接受新信息快捷, 这使得以往那种依赖上辈经验, 向长辈学习的“前喻文化”的现象极大改观, 老一辈的权威价值下降, 由此, 隔阂出现, “代沟”形成, 有了上、下两代人互相学习或者老一代向年轻一代的学习, 这意味着传统孝文化正发生转变。

五、总结与未来展望

孝,中国企业文化的根 篇9

企业文化研究兴起于西方, 通过对波音、惠普等企业文化的研究表明, 这些企业所在地普遍都有宗教信仰背景, 基于共同宗教信仰的员工所秉持的价值信念, 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相对而言, 我国企业的员工大都没有宗教信仰背景,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源头缺失现象。这就使得中国企业在学习和借鉴西方企业文化时, 难免会出现“异体移植”的问题, 也就是仅仅从制度和形式上来建设企业文化, 就好比一棵树“移栽”到异地时没有带着根, 必然难以落地和持续生长。因此, 探寻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十分必要和迫切。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儒家文化对于中国人的思想、精神、性格、行为等的塑造形成了深远的影响。钱穆先生曾说, 中国的儒家教育, 虽不被视为宗教, 却有极深厚的宗教情感与宗教精神, 可以代替宗教的功能。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管理越是能够运用一个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和信念, 越能取得成功。”因此, 从儒家文化中发掘核心价值与理念, 应该能够找到适合于中国人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源泉。

孝的内涵

在儒家文化中, 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是合一的, 政治的主要功能在于对人民施行教化, 其主旨在于教人如何为人, 而做人的根本就是孝道。

《说文解字》中对“孝”字的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 从子。子承老也。”“孝”的内涵, 首先可以从这个字的结构上来看, 孝是一个会意字, 上面是一个“老”字 (上半部) , 下面是一个“子”字, 意思是子承父, 代表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代沟”的观念, 而且“老”在上、“子”在下, 代表下对上要尊敬、恭敬, 这是体现子之德。若推演开来, 上一代还有上一代, 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 未来无终, 无始无终是一体。当一个人具备了与一切人的“一体感”, 自然就能以仁爱之心与一切人相处, 因此, 孝是一个人仁爱之心的原点。孟子说:“仁之实, 事亲是也。”《论语》中说:“孝弟 (悌) 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讲孝的内容非常丰富,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指出了孝的三个层次, 即事亲、事君和立身。事亲就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保障父母的衣食住行;事君在古代指忠诚地对待君王和自己的职位, 在现代可理解为忠诚地对待自己所在的组织和领导, 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立身是指在社会上遵循仁义道德, 有所建树, 显扬名声于后世, 从而使父母荣耀欣慰, 这是孝的高级目标。可见, 孝是融贯了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组织、服务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协调一致的理念与心态, 能够使三者完美统一。

关于子女如何尽孝, 《论语》等典籍中从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包括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和养父母之志等内容, 强调对父母的态度要亲爱、恭敬、和顺。“养父母之身”是指照顾父母的衣食等基本生活, 但为人子女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 孔子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事奉父母, 重要的是子女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真诚的尊敬之情, 令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欣慰, 使他们心情愉悦, 否则, 与养牲畜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孔子说:“色难。”意思是, 事奉父母时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对父母和颜悦色, 尤其要表现在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不应发怒和埋怨。《论语》中说:“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意思是说, 子女侍奉父母, 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 要轻微委婉地劝说, 若父母不能听从, 还当照常恭敬、不要违逆, 且看机会再劝谏, 虽操心忧劳而没有怨言。可见, 儒家的孝道把尊敬父母视为比赡养更高层次的行为 (刘慧敏等, 2005) 。孟子也说:“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这些都是属于“养父母之心”。作为孝子, 进而还应该养父母之志, 就是应当努力实现父母善良的心愿、达成父母的高远志向。《礼记·中庸》中讲道:“夫孝也者, 善继人之志, 善述人之事者也。”

总之, 孝的内涵是十分深广的, 孝是出于人的本性, 是人的天性的展现与升华, 主要体现了对父母长辈感恩、恭顺和礼敬等心态, 是人从小在家庭的人伦关系中自然培养起来的德行, 其对象还应进一步扩展到家庭之外, 把敬老尊长的观念推广到社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经·广至德章》中说:“君子之教以孝也, 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一个人如果具备孝德的基础, 扩而充之就能做到对一切人、事、物都尊重、感恩和礼敬, 所谓“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孝”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 体现着中华民族感恩仁爱、重情重义的基本精神。《孝经·三才章》中说:“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意思是, 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 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 天经地义, 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在《孝经·圣治章》中, 孔子说:“天地之性, 人为贵。人之行, 莫大于孝。”意思是, 天地万物之中, 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 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 孝顺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一切的圣贤教育、道德教育, 都要从孝开始教起。这就是说, 劝人为善应该以培养人的孝心作为起点。

因为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是人生所面临的第一重人际关系,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恩重如山, 子女理应知恩图报, 因此孝心是感恩心的起点。“爱人”首先要从爱父母做起, 进而爱其兄弟姐妹、爱其族人、爱其长上、爱其组织 (团体) 、爱其民族、爱其国家, 这种推己及人的自然亲情, 是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发展规律的。孝的教育, 注重培养的是人的重道义、恩义的情感, 如果一个人道义、恩义的处世原则树立不起来, 就会形成一种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原则, 这样的人往往就会做出见利忘义或忘恩负义的事情来。反之, 当一个人有了孝心, 他的善心就能得到开启, 德性就能够展开, 人生态度就能逐步得到提升, 所以说“百善孝为先”。

可见, “孝”是人性之真诚而天然的情感, 孝的教育不仅是家庭伦理和谐的天然基础, 也是维持良好社会伦理以及政治秩序的根本。如果父子关系处理不好, 夫妇、朋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等关系就很难和谐。因此, 孔子将“孝”称为古圣先王实现天下和顺的“至德要道”, 可以达到《孝经》中所说的“民用和睦, 上下无怨”, “长幼顺, 故上下治”的效果。

孝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儒家思想中, “文化”一词可以理解为“文治教化”的意思, 《易经·贲》中说:“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也就是顺应天地人文的规律, 从人的本性出发进行教化, 起到变化人的气质、提升人的觉悟和素质的作用。

如前所述, “孝”之德是出于人的本性, 是仁爱之心和道德的根本。“孝”的观念是中国人的基本信念和核心价值, 是一种集体化的潜意识的对人性的认同。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凡事应从根本着手, 才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做法, 必然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以人为本, 人以德为本, 德以孝为本。基于孝道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符合企业文化的生成规律, 不仅很容易获得企业全体成员的心理认同和接受, 其推行效果也必然会深远而持久。

具体而言, 以孝为核心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如下意义和效果:

(一)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与归属感

现代很多企业困扰于人才跳槽和流失问题, 慨叹员工忠诚度不高, 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招聘、选拔、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古语云:“忠臣出于孝子”。“忠”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含有敬肃和尽心的意思, 通常理解为诚心尽力。可见, “忠”的概念涵盖了当今企业强调的“忠诚度”和“敬业度”。从态度而言, 忠心与孝心是相通的。《孝经·广扬名章》中说:“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意思是, 一位有德行的君子, 由于在家中能够以真诚、敬肃之心尽心侍奉父母, 因而就可以将这种态度转移到忠诚地对待领导、对待企业, 并诚心尽力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可见, 忠诚心是以孝心为前提和心理基础的。

(二) 有助于培养员工的感恩心

孝敬父母, 从根本上说是感恩心的体现, 就是感谢父母的生育、养育和培育之恩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父母是对我们付出最多的人, 一个人的感恩之心首先是从对父母生起的, 只有对父母懂得感恩, 才能感恩他人的帮助、感恩老师的教导、感恩领导的关爱提携, 进而感恩祖国和人民的护佑、感恩天地的承载化育。

具体到企业中, 一位有孝心和感恩心的员工, 更能体会到企业和管理者对自己的栽培与成就、体会到同事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体会到顾客对企业的利润回馈使得自己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等, 因而就能怀着感恩之心, 尽力去回报他人的付出, 努力工作, 减少抱怨之情, 和谐地与人相处。

另外, 一个人有了感恩心, 也更能体会到财物等的来之不易而懂得珍惜爱护。正如《朱子治家格言》中所说:“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如果员工都能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物品的习惯, 也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三)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强调责任感和执行力的重要性, 因为无论企业领导的决策多么英明、企业的愿景和战略目标多么辉煌, 最终都需要员工们齐心协力地去实现。

所谓“责任感”就是一种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较强的责任感表现为主人翁精神。如果具备了孝心的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 自然就能够升起较强的责任意识, 将企业兴衰荣辱与自身的成败得失联系在一起, 从而甘愿为企业目标的实现付出努力。

所谓“执行力”,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自觉自愿地、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的意愿与能力, 不找借口、不拖沓。在《弟子规》的“入则孝”中开篇即说道:“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如果将其中的“父母”换成“领导”, 这不就是最好的执行力吗?若一位员工在家里能够落实孝道, 对父母的召唤与命令抱持着恭敬的、尽心的、及时去执行的态度, 那么在企业中很自然地就能够延续这种态度, 积极承担工作, 想方设法高效地去完成企业所交付的任务, 形成较强的执行力。

可见, 唤醒员工的孝心, 是企业管理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激励方法。

(四) 有助于培养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理念与精神

现代企业均强调“顾客至上”的理念, 顾客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享用者、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直接来源, 因而可以看作是企业全体成员的“衣食父母”。《弟子规》中说:“亲所好, 力为具。亲所恶, 谨为去。”“冬则温, 夏则清。”“亲有疾, 药先尝。”企业员工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全心全意为父母着想、细致入微地体贴父母需要的习惯, 也即具备了较强的换位思考能力, 并培养起点点滴滴耐心侍奉父母的亲和态度, 转而应用于对待顾客, 视顾客为亲人, 就能很自然地培养起真诚为顾客服务的态度和行为, 会在不论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的过程中, 还是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都用心体会和满足顾客的需要, 为他们提供满意的优质产品和周到的服务, 本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心态, 必然不会推出诸如“三鹿奶粉”之类的假冒伪劣产品。

(五) 有助于提升员工的满意感和幸福感

对孝心的培育和加强是最好的员工情绪管理之道。《礼记·祭义》中讲道:“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 有和气者, 必有愉色, 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郑玄, 2008) 。当一位孝子真正发自内心地敬爱和事奉自己的父母时, 一定能够在态度上做到心平气和, 面部表情也会带有愉悦的神色, 这时, 孝子的身心必然能舒畅和健康。其实当子女孝顺父母时, 不仅父母受到了照顾和恭敬, 做子女的内心会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在让父母喜悦的同时, 自己的内心也必然是喜悦的, 而这种天伦之乐是本乎人的天性, 是任何其他形式的快乐所难以取代的。因此, 若企业加强对员工孝的思想和行为的培育, 员工也会发自内心地感恩和恭敬、对待自己的领导和同事, 与他们形成亲人般的关系, 从而满足其社会交往、尊重等心理需要, 在工作中获得由衷的满意感和幸福感, 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六) 有助于增强团队精神和企业凝聚力

“悌”的精神是“孝”的自然延伸, 主要是指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弟子规》中说:“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悌道的落实有助于培养人们恭敬有礼和谦让的美德, 形成尊长爱幼的为人处事态度, 这种态度推延到企业当中, 就是同事之间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互爱互助。《孝经·广扬名章》中说:“事兄悌, 故顺可移于长。”《论语》中说到,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可见, 如果企业员工都能如手足一般相待, 就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 彼此承诺为实现企业这个“家”的共同目标努力奉献, 企业中德行高的、年长的、资历深或职位较高的人员, 就会主动教导和帮助年轻的、资历浅的、职位较低的人员, 反过来后者也能对前者做到尊敬、服从他们的领导、遇到问题谦虚地向他们求教, 从而形成良好的互教互学、真诚合作的风气, 这些都是团队精神的最佳体现, 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士气, 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七) 有助于维持组织的秩序与规则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 (悌) ,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引申到企业管理中,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 在家里能够孝敬父母、恭敬顺从兄长, 而在企业却不服从于管理、喜好和上司对抗的人是很少见的。一个能自觉地服从管理的员工, 就不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和麻烦。由此可见, 如果人人都具备“孝悌”的思想, 企业的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人事纷争。

《弟子规》中说:“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孝悌的基本精神是恭敬和谦让, 即遵循礼的自然秩序行事。管理者如果把“孝梯”的思想根植于企业员工的心中, 大家就会自觉遵守组织的纪律和规章制度, 自愿遵循企业流程规范行事,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工作中的内耗与摩擦、提高组织运作效率, 而且可以维护企业内的管理秩序与规则的权威性, 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八) 有助于提升企业道德水平,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而企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其中每位成员的道德水平。《弟子规》中说:“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德有伤, 贻亲羞。”“见人善, 即思齐。”等等。可见, 孝心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人们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的能力, 增强羞耻心, 不做有违道德的事, 而且会自觉积极地从事有道德的善事。

企业从孝道入手进行道德教育, 可以使其成员自觉遵守道德准则, 这显然比外在规章制度的作用更加有力, 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监督成本。当企业员工都能具备孝悌仁爱之心, 在真诚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 积极奉献社会, 履行社会责任, 必然能够赢得顾客的满意, 有助于在顾客乃至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口碑, 而这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有利于增加企业的长远综合效益。

(九) 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企业文化具有辐射功能, 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弟子规》中说:“事诸父, 如事父。事诸兄, 如事兄。”“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当企业中的成员均遵循此规范去广泛践行孝道, 就会成为具有感恩心、爱心和责任心的社会公民, 并将这份孝心扩展为对待周围人们的仁善态度, 这些态度和言行必然会感染亲人、朋友、顾客等身边的人, 因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都会自发地起而效法, 这样就会逐步扩大仁孝之风的影响力, 能够形成人与人之间以仁爱相互对待的友善关系, 有助于整个社会风气向良善和谐的方向发展。

从上述分析可知, 将孝的思想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 可以自然地达到企业内外各种关系和谐顺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效果。

企业的根本在于人, 人最重要的因素是德行, 而德行的根本在于孝。孝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是人性之源和伦理道德的基石。企业文化唯有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以“孝”为根, 以“德”为干, 才能使企业中的“人”真正生起爱心、感恩心、忠诚感和责任感, 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升执行力和团队精神, 为企业的发展真诚奉献, 与企业共同成长, 使企业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基于孝道思想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融洽企业人际关系, 进而营造和谐的顾客关系及商业伦理, 树立有道德的企业形象, 使企业与社会实现和谐共荣、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孝文化 篇10

一孝是家国同构政治模式的伦理基础

从目前可见的相关文献及论说中可以看到, 古人对孝的诸多繁琐而细微的定义中有不少都明确表达出了孝与政治的接近。例如, 孟子就曾经这样说过:“惰其四肢, 不顾父母之养, 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 不顾父母之养, 二不孝也;好货财, 私妻子, 不顾父母之养, 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 以为父母戮, 四不孝也;好勇斗狠, 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 (《孟子·离娄下》)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孟子对“不孝”的定义与理解是从家族伦理生活的角度出发的, 而阐明“不孝”恰恰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什么是“孝”, 亦即是说, 对这些行为予以反证, 就是“孝”。以上只不过是“孝”的部分内容。接着我们再来看《孟子》中关于“孝”的另外的阐述:从社会政治生活的角度来看, “居位不庄, 非孝也;事君不忠, 非孝也;莅官不敬, 非孝也;朋友不信, 非孝也;战阵不勇, 非孝也”, 这里就鲜明地体现出了“孝”在家庭伦理道德约束之外, 还包含着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强制规定性, 这点从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孝经》中也可以得到明证。《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云:“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汉代以后的官吏的选拔, 通常都有“孝廉”一科, 也就是孝行端正者可以直接由朝廷获官受职。作为中国职官制度的独有特色, 它鲜明地突出了“孝”在社会国家政治伦理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相对于孝来说, 忠的观念则产生得较晚一些。中国古代文化所谓的“忠”主要是包括了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忠于朋友、忠于承诺、忠于道德等方面的内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在诸子百家的重视和研究之下, 尤其是在儒家的极力倡导的推行之下, “忠”和“孝”的含义已经基本上在文化上形成了孝亲、忠君的共识, 并且发展成为两个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极为重要的伦理观念。例如, “先王之道, 忠臣孝子之极” (《荀子·礼论》) 。又如, “臣事君, 子事父, 妻事夫, 三者顺则天下治, 三者逆则天下乱, 此天下之常道也” (《韩非子·忠孝》) 。从这些言论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 “孝”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家庭道德与家族伦理, 而是已经与政治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孝道”之所以能突破中国文化中家庭、宗族的血缘范畴, 成为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中的一个占据极大分量的组成部分,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母者也, 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可见, 从“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水之滨, 莫非王臣”的“家天下”的政治理念与思维模式出发, 家与国之间是互通的, 二者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分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家”即是“小国”, “国”即是“大家”, 这就使二者在治理原则上具有了“通约性”, 我们常听到的所谓“家之长子, 国之重臣”就是在表达这个理念。这种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奉行孝道, 按照由己推人、由家及国的路径, 在理论与实践上泛化孝行原则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客观基础。因此, 这一制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氛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直到辛亥革命取得胜利, 封建皇权统治被推翻之前, 它都保持着一种相对的稳定。之所以在中国政治社会会有这种现象出现, 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牢固的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所造成的。从现代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 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本体论的意义, 孝文化因而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渗透于家庭、宗族、社会和国家关系之全过程的内在精神, 从而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的社会发展产生着全方位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孝是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道德保障

古人对“孝”的定位极高, 将之作为为人的基本准则, 认为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如《孝经》中便征引孔子之说, 曰:“夫孝, 德之本也, 道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展过程中, 据不完全统计, 历代给《孝经》作注的多达五百余家, 其中甚至有不少是皇帝的亲赐御注, 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充分说明了统治阶级对“孝”实施与推行的重视程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就是因为统治者们清醒地认识到, 为了在政治生活中使家国同构这一政治生活模式得到广泛的认同, 从而达到维护其权威和统治的目的, 就首先必须在理论上加以强有力的支持, 并且在伦理秩序基础之外给予它坚实而有效的道德上的保障, 而《孝经》立足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现实, 提出了“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的观念, 对不同等级的社会角色所应该履行的孝道、义务、责任等做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 恰恰满足了统治阶级的这个要求。

孔子、孟子这两位先哲深谙中国“伦理-政治”的社会本质, 于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礼治的治国安民方略:“不有君子, 其能国乎?”在这里, “君子政治”可以说是中国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后就开始形成, 并且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坚守着的一种理念。孔子是竭力主张仁政德治的, 他将“孝悌”原则通过政治、伦理、社会等层面的多重解读, 细化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即所谓“六顺” (《左传·隐公三年》) 。孔子认为, “孝”是一种“至德要道”, 贤明的君主可以利用它“以顺天下, 民用和睦, 上下无怨”。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将“孝”由家及国的“推及”过程, 是儒家所一贯倡导的一种希望以孝道统摄社会政治行为, 奉行“孝悌”的“君子”能担负治国理政大任, 从而实现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美好愿望的理论。而这个理论, 恰恰就反映了统治阶级将孝提倡为家国同构政治模式的做法。

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强化孝的道德保障作用的目的, 仅仅靠统治阶级提倡还不够的, 还要从思想、文化角度对之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因此, 纵观中国历史可以看到, 历朝历代都不乏从文化方面对之加以强调的言论与著述。如《孝经》所说“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董仲舒即将之阐发为:“父授之, 子受之, 乃天之道也。故曰:夫孝者, 天之经也。此之谓也。” (《春秋繁露·五行对》) 这是关于孝为“天经”的论证;“五声莫贵于宫, 五味莫美于甘, 五色莫盛于黄, 此谓孝者地之义也” (《春秋繁露·五行对》) , 这是关于孝为“地义”以及孝、忠皆源于“土德”的论证。类似的论述还有很多。通过这种方式, 孝道就毋庸置疑地成了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伦理和政治生活始终的一条准则, 在历史上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不可抗拒的说服力, 经过数千年来不断的完善、补充、修订、积累和演进, 最终发展成为个性特征鲜明、制度机制完善、文化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与行为准则, 使“孝”切切实实成为家国同构这一政治模式的强有力的道德上的保障。

三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古代政治和中华民族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家国同构作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以来备受推崇与鼓吹的政治社会结构模式,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 孝文化是家国同构这一政治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 它在其中起到了伦理基础和道德保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颂.试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神[J].孝感师专学报, 1997 (2)

[2]向世陵.从以孝为核心看家庭伦理与社会国家伦理的一体性[J].现代哲学, 2002 (1)

[3]舒敏华.“家国同构”的观念形成实质及其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6)

传统孝伦理的本质 篇11

关键词 孝伦理 自然本质 生命 宗法本质 宗法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何为孝?《尔雅·释训》释:“善事父母为孝”;《说文》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汉语大字典》说:“金文‘孝’字上部像戴发伛偻老人。唐兰谓即‘老’之本字,‘子’搀扶之,会意。” 由此可知,孝的基本内涵是指子女对父母的善行。但如果我们继续对孝这一传统伦理观念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其内涵丰富,远不止此。

1 孝伦理的自然本质

孝伦理的自然本质在于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它既有对于祖先生命的敬畏,也有对自己生命的爱护,更有对未来生命创造的热忱。可以看出,儒家孝伦理的自然意蕴充分展示了生命的本源、归宿与延续,体现了对生命的敬意。台湾学者曾昭旭先生把孝定义为:“吾人一切所作所为,都愿对往古来今的祖宗与子孙负责,以护持此继世不绝的大生命的心情,便叫做孝。”①孝伦理表现出中国人所特有的为家庭、为民族、为国家负责,为子孙万代造福的精神。一个人的生命所以有价值,就在于他把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了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把自己看作是祖先文化理想的承载者。

孝伦理首先表现为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肯定和对血缘关系的眷恋。孝伦理对生命的肯定体现在它对生命逝者的祭奠、对生命老者的尊敬、对生命壮年的珍视和对生命幼者的抚养。在对生命的现实肯定中,血缘凝结成了永远都割不断的文化情结和思乡情怀。这生命的长河奔腾不息,由此孕育出宗族的血脉和华夏不朽的文化,并在历史长河中凝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孝伦理是人类亲代之间(或者说个体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具有普遍意义的相互保护机制。若将下辈报上辈养育之恩转换成年轻人报老年人养育之恩,则所谓下辈对上辈之还报不过是生命个体自身不同阶段之间的互助而已,或者说是生命个体的青春之健壮对幼年之弱和老年之衰的弥补方式。可见,孝伦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生命个体相互保护的手段和机制。最后,孝伦理是贯穿传统社会人伦关系的精神纽带。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是对生产和哺育自己生命的人的感情,这是人的本性,是良知、良能的表现:“父子之道,天性也”,②“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③当然在中国传统社会除了父子之情,还有夫妇关系。夫妇关系不是基于二者的情爱关系,而是基于传宗接代的目的,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子的关系在承先,夫妇的关系在启后,承先启后,一以贯之,可以说是生命之轴的意义。同时,兄弟关系仍是由尊重生命的来源而引出的,因为兄弟的生命均从父母的生命而来。我们敬爱父母的生命,也应敬爱父母生命所创造的生命。亲亲,即孝,为仁也;敬长,即悌,为义也。仁所代表的是上下关系的纵轴,义所代表的是左右关系的横轴,把握住孝悌也就把握住了人倫关系的坐标系。④

2 孝伦理的宗法本质

孝伦理的宗法本质是等级制度的精神支柱。⑤古代的宗法制孕育了孝伦理,同时孝伦理也成为宗法制的精神支柱。宗法传统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对祖先的祭祀是为了得到祖先的庇佑,而对祖先的崇拜已体现出对于长者、老者的尊重与敬畏,这时长幼有序的思想萌芽得以展现。同时,宗法制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又提出了嫡长子继承制,只有大宗才有祭祀祖先的权利,其它旁支无权祭祀,这就出现了尊卑有等的思想,为以后在政治上建立宗法等级制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成为日后封建宗法等级的精神基石。以周朝为例,周朝的分封制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宗法组织与国家建构紧密结合,家就是国的缩小,国就是家的放大,宗法制成为君主政体的母本和原型。祖先崇拜、血缘亲情、宗法等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尊祖敬宗的孝伦理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孝经·纪行章》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可以看出,孝伦理的宗法本质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并表现为对权威的服从,也即亲疏有别、尊卑有等、长幼有序。

西周祀祖之实质在于尊祖,从而获得庇护,保佑本族的繁荣昌盛。殷人“尚鬼”、“尊神”而敬天,而周代较之商代的敬天更为尊祖。殷人的意识中祖宗神与至上神合而为一,孝的思想尚未从宗教意识中分离出来,周人则完成了至上神与祖先神的二元分离,二者的分离使周人把视野从神界转向人间,所以如果说商代的敬天、尊神、祭祖之孝是宗教伦理的话,那么西周的尊祖、祭祖、敬宗之孝则是宗法伦理。在西周,仍然存在着德孝并称的情况,所谓德以对天,孝以对祖。崇敬上天、唯天命是从谓之德,敬祖祭祖、追祀祖先是孝,但德的实质是对上天克尽孝道。周人认为,祖宗神常在上天左右,是沟通天庭与人间的桥梁,故将祖宗神与天神联合起来进行祭祀。但周人认为祖宗神更重要,尤其经历周初建国以来的艰难创业,更知天命无常,故周人一方面报答天恩而敬天行孝,一方面则力尽人事而褅祖行孝。⑥

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一生下来,就被置于特定的位置上,置于无法逃脱的等级关系的复杂网络中。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等级关系并使之达到和谐,这可以说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在传统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伦理的教化和熏陶,他只是无精神、无目的、无归属的游离单子,根本就无法适应社会。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这种人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浸染:在家族中早已为他预备好了各种礼教和习俗,在学堂教育中文化的传承更是从学理上教导他如何安伦尽分、安分守己,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刻刻也逃脱不掉上尊下卑,尊卑有等的秩序安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孝伦理的教化使道德个体不仅很好地回归了家庭、宗族伦理实体,而且在伦理政治的结合中,更好地实现了向国家、社会伦理实体的复归,这有助于构建稳固的伦理生活秩序和伦理政治秩序。

基金项目:

1、201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项目名称:儒家孝伦理的精神哲学研究及对老龄化社会的价值功用,项目编号:2010SJD720015。

2、2011年度,中国药科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为JKQ2011010)。

3、2011年度,中国药科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孝观念现状及道德践行研究。

注释

① 曾昭旭.中国文化论集[思想篇2][M].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1.6:223.

② 孝经·圣治章.

③ 孟子·尽心章句上.

④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7:155-159.

⑤ 肖群忠.孝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6).

中国传统孝文化 篇12

一、抢注问题值得关注

在我国悠久历史上, 中国封建经济由于较早得到发展, 其经济发展程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远远高于周边地区和国家, 落后国家当时出于追求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纷纷派人前来学习。唐朝时期, 朝鲜、日本以及西域各国纷纷派遣人员来学习, 并且在学成之后将中国文化融入到他们的文化体系中。通过这种融合, 使他们不仅认同了中国传统文化, 并且将它融入自己的文化, 这就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出现了文化同源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影响力的扩大, 并借助文化的传播使得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和发展日益广泛。但伴随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代经济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 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 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人们不仅需要一种自身的文化认同, 更需要对这种文化资源合法拥有, 从法律意义上确定对文化资源的归属。文化同源现象的存在, 使得他们在观念中将其现有的文化均视为自己的文化, 并力求将这种文化的所有权合法化, 为自己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法律保障。正是处于这种心态, 所以韩国人在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列为韩国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到底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和发展本国的传统文化?理性的认识、正确的应对是极其必要的。

二、抢注对中国的影响

1.消极影响

国外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注一旦获得成功, 会给中国的相关文化资源产品的开发及其后续的创新制造不必要的障碍, 也会在国际上扰乱视听, 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获得国际认同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同时, 还会使国人对自身所一直接受的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积极作用

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注, 为我们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1) 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近现代由于历史和社会各方面的原因, 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为了尽快赶上发达国家, 我们开始向西方学习,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出现了不自觉地否定中国历史和本国传统文化的倾向, 盲目地崇尚西方文化, 并且陷入了一种民族自卑情结之中。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之后, 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面对这种差距, 不少国人心中的民族自卑情结迅速膨胀, 媚外情结也迅速蔓延, 全盘西化的调子在社会上不断出现。这种民族自卑情结的出现主要原因就是在对比中我们只看到外国的一些优点, 却忽略了自身的很多长处。表现在对文化的态度上, 某些人认为西方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是应该被淘汰的文化, 是可以抛弃的。国外对源于中国的文化资源的抢夺, 特别是对基于这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从一个侧面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价值, 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向现代和世界。

(2)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2005年, 由于韩国人抢注端午节而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高度关注, 进而推动了国务院于2006年5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的端午节也特别地引起了国人的高度关注。韩国人对端午节的抢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人重视传统节日并进而重视传统文化的催化剂。可以说, 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成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并得到民众普遍拥护, 不能否定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

三、应对的措施与方法

首先, 寻求国际法的支持与保护。 目前, 国际上通过的一系列关于文化保护的国际公约或条约为中国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支持, 使中国保护传统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特别是随着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 文化霸权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地扩张。面对本国文化遭受的冲击, 世界上很多人都认识到与文化相关的活动、产业和服务有其特殊性, 不应该与一般商品同等对待, 而应该给予本土文化更多的保护。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之下, 2005年10月, 在巴黎举行的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 提出了与世贸组织商品贸易不同的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的原则。它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等一系列有关人类文化的基本观念, 强调各国有权利“采取它认为合适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公约》为此确定了尊重人权自由、文化主权、文化平等、国际互助、经济文化互补、可持续发展、平等共享和公平平衡等八项原则。《公约》的通过为我国制定保护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国际法的支持和借鉴, 对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 要借鉴和学习其他发达国家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措施。 一些发达国家在保护传统文化资源上采取的措施, 为我们保护传统文化提供了借鉴。随着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 民族民间文化遭受的冲击也日益加剧, 甚至有很多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灭绝, 各个民族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可能消亡的担忧也日益强烈, 这是导致抢注文化资源现象在世界范围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基础。不少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制定了保护本国文化的法律或者制定了相关政策。例如日本为了保护本民族文化, 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法》, 将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一并纳入保护的范围。法国高度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 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文化特性, 通过举办“国家遗产日”活动, 来发动民众投身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法国曾经通过一项法律, 要求在法国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译成法语。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此解释说, 这是要保卫法语的国际地位。国外的这些举措, 为我们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们也同样可以通过立法和开展中国文化遗产日等活动, 来唤起人们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再次, 扩大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这可以为我们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提供广阔的市场。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使“地球村”中各个地区、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与频繁。伴随着各国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 民众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文化消费正悄然成为人们消费的焦点。民众文化消费的求异性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为各国民众认同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文化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智慧和一个国家的力量, 承担着直面现实、维护信仰、创造理想、熔铸灵魂的重任。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打造中国的文化身份, 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 增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能力。科学而辩证地看待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积极利用全球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现代化和走向世界, 我们就能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保护好并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彭富春.谁在全球化[J].东方文化, 2002 (5) .

[2]施爱东.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的追踪与细说[J].民族艺术, 2006 (2) .

[3]董庆柄.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电液滑阀下一篇:品德教材研读策略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