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程

2024-10-15

中国传统文化历程(通用9篇)

中国传统文化历程 篇1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四个分期:

关于流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四个分期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萌芽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先秦时代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原始文化

2、夏商文化

3、西周文化

4、*春秋战国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奠基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

1、秦汉文化

2、魏晋南北朝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繁荣期)

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

1、隋唐五代文化

2、宋元文化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总结期)

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1、明清文化转型背景

2、明清文化衰败的原因(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教育上、经济上)

3、文化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历程 篇2

园林主要是由自然景色与人为构造相结合, 指在一定的范围内, 结合地形、风貌, 加以改造, 形成一个园林雏形, 然后利用植被、建筑, 以及各种符合地区特色的产品等, 构建成一个和谐、自然供观赏和享受的环境。园林的发转状况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现状的表现。

2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史

中国园林有着3000年的历史。商周时代的“囿”, 是园林的雏形, 除了部分人工建造外大部分还是以天然山水景色为主体, 其功能就仅限于帝王与贵族狩猎、享乐之用。随着历史的发展, 到了秦汉时出现了宫苑和私家园林, 隋、唐、宋发展为宫与苑, 最后到了园林艺术的鼎盛时期——明清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1]。

2.1 园林的发展——秦汉时期

皇家园林始于秦始皇时代, 园林的发展与新兴皇帝独裁政体的政治体制相适应, 体现当时的政治思想观念, 在皇家宫苑按照天上的星座进行布局, 充分体现了当时“天人合一”的思想。秦汉代有代表的宫苑——上林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 《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 渐台高二十余丈, 名曰太液池, 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像中神山, 龟鱼之属。”这个时期的林园构造模式对后世造成的深远的影响。

2.2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 园林的发展进入了另外一个领域, 对园林的定位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个时期的哲学有两大派——“玄学”与“神灭论”, 这时宗教也出现了佛教与道教。文人, 士族开始寄情于山水, 在自然中寻求安逸、舒适。对大自然山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在园林建设中改变了以外的主观思想和意愿的带入, 而是更多地尊重自然特色, 更直观的表达自然景观, 修饰性和具有象征性的建筑减少, 园林开始逐步的成为了一个游赏、放松的地区。

2.3 园林的全盛期——唐宋苑园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国富民强, 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文人参与营造园林, 使园林具有的艺术性的色彩, 文人造园思想与造园技艺开始相结合。园林建设具有了文化艺术的传承。“文人造园家”的雏形在唐代即以出现。宋代的皇家园林其造园规模和气魄不如隋唐但规划设计较为精致。宋代造园的成就—筑山、理水、置石。宋代文人园林是唐代文人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在唐朝园林的基础上, 宋朝对园林的建设开始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造园简单而意境深远。对大自然的风致的提炼与概括是宋代艺术的普遍风格, 也是创作方法趋于写意的表征。二疏朗:园内的景物数量不求其多, 因而整体性强而不流与碎琐, 园林的筑山往往主山连绵而客山拱伏成一体, 山势多平缓, 不做大的起伏。植物配置亦以大面积的丛植或群植成林为主, 林间留余空地, 虚实相对。建筑密度低、数量少, 且个体多于群体。三雅致:在私家园林中大量栽植梅菊, 出来观赏之外也同样具有诗画中的“拟人化”用意。园林用石盛行单块的“特置”, 建筑物多用于草堂, 草庐, 草亭等。四天然:力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 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园林选址很重视因山就水, 利用原始地貌, 园内建筑更注意收纳、摄取园外之“借景”, 使得园内外相结合而浑然一体。园林建筑的造型到了宋代, 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由于唐宋打下了非常坚厚的造园艺术基础, 才使我国明、清的园林艺术, 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2.4 园林艺术的鼎盛时期——明清

明、清时期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成熟时期, 表达的思想和中心更加的明确。文艺艺术成为了园林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 赋予了园林景观意境, 明清时期, 园林建筑在皇室和封建士大夫之间开始普遍存在。除了皇室园林以外, 一些士大夫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 满足生活需要, 开始选择山水富饶, 景观优美的地区作为园林建筑的基地, 建设私人宅院, 促进了园林建筑的高度发展。其中江南和苏州的园林最具代表性, 园林结合自然风景, 展示自然美, 同时又具有地区性的特色, 苏州更有“园林之城”“人间天堂”的美誉。明清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如下。 (1) 独具壮0观的总体规划。如避暑山庄的山区, 分别把北国山岳、塞外草原、江南水乡的风景名胜汇集于一园之内。 (2) 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主要是通过建筑个体和群体的外观、群体的平面和空间组合而显示出来。如乾隆在《食蔗居》诗所谓“石溪几转遥, 岩径百盘里;十步不见屋, 见屋到咫尺”。 (3) 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

3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意义

中国园林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极具艺术魅力, 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中国园林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不仅汇集了自然山水之美, 而且汇集了各种艺术美和人工技巧。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现如今,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园林建设成为缓解压力, 实现精神享受的一个根据地。现代园林的建设要继续发扬我国园林建设的特点和优势, 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园林建设, 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文化娱乐场所, 所以加强园林建设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我们要吸取和借鉴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为今天的新型园林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浅析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演变历程 篇3

关键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演变历程

一、封建地主阶级的探索及改变

鸦片战争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国人切身感到西方列强的强大和蛮横。一些封建地主阶级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开始提出向西方学习。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禁烟过程主编和翻译的《四洲志》、《华夏夷言》、《各国律例》等,是中华民族了解泰西时态的最初资料。就思想体而言,林则徐依然是传统型的,是政治和军事要促使他重视“夷务”,他的思想以儒学的修齐治平为根本,以国计民生和经世致用为取向,时代的巨变使他开了面向世界的先声。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是中国人在近代首次发出要向西方学习的呼声,是中国主动采纳西学的起点。魏源的师夷,是处于反侵略的需要,但当时列举的泰西长技,基本上限于器物制造和军事技术,虽然也对西方体制做了阐述,但也只是旁观性的,并不主张以此为师改变中国的体制。

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予清朝统治者以严谨教训。此后,“夷物”从此成为避不开的话题,思想界面临着一次深刻的挑战。在这一局势下,洋务运动使中国人对待西学的态度由感性的“师夷以制夷”发展到理性的“自强运动”,中国的思想文化也随之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上。洋务运动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以及当时主持清廷政务的奕?、文祥等人。从思想体系上看,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尤其是曾国藩,熟读经史,谙熟内圣外王之道,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其他士大夫一样鄙视甚至痛恨列强的入侵,但却不盲目排外,在以儒家精神安身立命的同时,以务实的态度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曾国藩的洋务主张,只是在技术层面上打破了夷夏之防的界限,并未突破思想的藩篱。

对洋务思想有所建树的是冯桂芬,他最早提出 “中体”和“西用”,而洋务重臣张之洞对其极为赏识,大力提倡,遂使这一学术词汇成为广为流传的大众语言。“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疆臣若李鸿章、张之洞辈,亦稍和之。而其流行语,则有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1]

洋务派对西方的了解要比当时的其他官员更为准确些,但他们是以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概念范畴来解释西方,以中国传统的语词意境和典章制度来比附西方,这正是后来“西学中源说”的起源。他们对西方的器物发明和科学技术能够积极采纳,而对制度文化基本上持排斥态度。同后来的维新派比,洋务派的思想依然是守旧的;但同此前的林则徐、魏源相比,洋务派的思想已经进了一大步。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也有一定成就,影响日后中国的发展。洋务派抵制商品输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中国在洋务运动期间引进西学,促进思想开放。引入西方科技,令中国开始现代化。创办同文馆培育不少人才,在外国留学的学生,习得技能,这些学生对西方科技有一定认识,他们对中国日后发展有莫大帮助。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实践

1894年中日甲午一战,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赔款割地,丧权辱国的程度前所未有,耻辱和反思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变化,由此催生了维新变法运动。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甚至连洋务派的代表奕?,也承认甲午之败的原因在于“西化”程度不够,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 [2]

维新变法是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宣布失败,虽然只有103天,但是其思想文化的影响意义是深远的。维新变法进行的教育改革是维新派最重视的地方,其中的许多举措都对近代思想文化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及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设高等学堂,府城设中学,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商、铁路、矿、茶务及蚕桑速成学堂;派遣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文、乡试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设立各种学堂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文化内涵与素质,翻译西方的著作开阔了中国人民的视野,增加了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派遣留学生为中国培养了更多的思想开放的人才,废除八股,颁发各种奖励机制等都废除了思想文化上的禁锢,更加激励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这些举措相对于封建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洋务运动相比,进一步敞开了西方的大门,更有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

维新变法的失败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清朝统治者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之后,一些中国资产阶级决定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894年的11月,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誓词。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建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推翻满清贵族统治,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权主义的主要是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主要是通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和提高。

虽然三民主义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仍然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因为没有提出明确地、彻底地提出反帝反封建。尽管如此,从中国自身方面,三民主义却批判地承袭了农民战争和维新运动的积极内容,与此同时,在国外,尤其是从西方汲取了民主主义思想的营养,所以说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里具有相对意义上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表达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表达出了人民群众对独立、民主与富强的向往,标志着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高层次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产生了非常积极的重大作用。

nlc202309041645

从性质上来说在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相对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思想上都给中国人民产生过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是一次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之后,接受了这场革命洗礼的我国先进分子与广大人民继续顽强地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921年,在马列主义跟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那之后,中国人民有了用先进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中国革命呈现出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三、无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传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出现与一大批青年学生到外国留学,出现了一大批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他们在国外广泛地接触过多种多样的先进政治思想,当然也包括着马克思主义学说。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新文化运动撼动了封建社会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用较为开放的心态来审视与对待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爆发以后,各种思潮在国内此起彼伏,混乱无序,相互分歧又有互相包含容纳之处,经过不断地求索和鉴别,李大钊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里的首位马克思主义者与我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为了更好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先后在北大、女高师、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讲述“马克思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社会学”等课程,受到广大青年的热烈欢迎。此外,他还参加过《新青年》杂志的编纂工作,主编过《每周评论》,成为“五四”前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为介绍与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推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主义运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1920年3月,由李大钊发起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对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起大了重要作用。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起初,中国要求共产国际给予帮助,共产国际于1920年4月派代表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率先成立,接着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建立起来,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有组织地进行。在组织建设发展的同时,马克思主义者同时注重学习理论知识,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使得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加强理论上的学习,更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及如何庸暴力手段夺取政权,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为后来的实际提供理论指导。为了更好得宣传马克思主义,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把《新青年》确定为机关刊物,并创办《共产党》月刊,把它们做为主要阵地,并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思想也进行了批判和斗争。不同地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在湖南长沙通过《湘江评论》与《新民学会》宣传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随后创办文化书社与俄罗斯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起到了较大作用。周恩来继在天津之后又去法国留学生当中努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杨匏安、李达等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亦作出过重要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不久,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而且通过陈独秀等人的倡导,使它成为社会上最有影响的意识形态。与国民党倡导的三民主义相比,尽管马克思主义没有官方的强力后盾,不被官方承认,但它却取得了社会性的思想权威力量。作为意识形态,在民国初年的百家争鸣以后,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严格来说,真正在中国取胜并站住了脚的是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取胜,与其说是理论上的胜利,不如说是实践上的胜利。中国人接收马列主义,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有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方案,有适应落后国家革命活动需要的战略和策略,尤其是还能提供十月革命已见成效的经验借鉴,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开花。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逐渐加深。在中国革命的实践和改革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本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想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思想体系,指导中国实践和改革。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演变是国际和国内环境变化的综合产物。中国各阶级从被迫打开中国大门到不同程度上的学习西方思想,到最后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把其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也印证了“主义制度好比行船底方向,行船不定方向,若一味盲目地努力,向前碰在礁石上,向后退回原路去都是不可知的” [4]这句话的正确性。只有选择正确的指导思想,符合国情的制度,并用其指导实践才能使一个国家实现真正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4页。

[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4]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3页。

中国传统文化历程 篇4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历史,党领导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历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一)、从五四新文化到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通过不同途径走上革命道路,但从思想精神上说来,大体都得益于五四新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可以说,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价值的五四新文化,是当时中国结束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最先进的文化。此后,随着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信仰,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随着党的成员投入到劳苦大众当中去做工作,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自然而然地从五四新文化发展为革命文化的建设。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大革命高潮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是这个时期先进文化的典型体现。

(二)、从革命文化到左翼文化和苏区文化。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由此,革命文化有了新的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式。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国统区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化。中国共产党在各种左翼文化组织中,毫无疑问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再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呈现出来的文化建设新气象。当时根据地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政权,根据地被称为苏区,这种文化建设的新气象可简称为苏区文化。1934年1月,毛泽东曾经对苏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内容作过这样的概括: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加于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左翼文化和苏区文化是从大革命失败到爆发全面抗日战争这10来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文化建设的典型体现。

(三)、从抗日文化到延安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话剧发展历程 篇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植到中国的外来戏剧样式。为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被称为话剧。中国话剧大体经历了以下5个发展阶段。

新剧时期:1906年,受日本“新派”剧启示,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剧被称为新剧,后又称文明戏。以后10年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先后出现文艺新剧场、进化团、南开新剧团、新剧同志会等一批新剧团体,演出《热血》、《共和万岁》、《社会钟》等剧目,受到民众热烈欢迎。辛亥革命失败后,新剧逐渐衰落。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欧阳予倩。

爱美剧时期: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人对新剧启发民众觉悟的力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推崇介绍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1919年胡适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他们主张的代表。同时,陈大悲、欧阳予倩等人响亮地提出“爱美剧”——非职业戏剧的口号,先后成立民众剧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田汉),《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一片爱国心》(熊佛西)、《泼妇》(欧阳予倩)、《一只马蜂》(丁西林)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为中国话剧建立了重要的文学基础。1922年留美专攻戏剧的洪深回国参加戏剧协社,针对文明戏的不良习气,从剧本、舞台纪律、导演制建立等方面大胆改革,推行男女合演,从而形成完整的话剧艺术体制。1925年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成立,为话剧人材的培养提供了一块阵地。田汉主持领导的南国艺术运动,最能体现20世纪20年代新兴话剧的精神。1924~1930年先后上演了不少反帝反封建剧目,培养了陈凝秋、陈白尘、赵铭彝、郑君里、张曙、吴作人等一批艺术骨干。1929~1931年欧阳予倩主办广东戏剧研究所,出版《戏剧》刊物,组织演出《怒吼吧,中国》等几十个剧目。欧阳予倩、洪深、田汉被公认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1928年洪深创意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区别已陈腐的“新剧”,中国话剧从此定名。

左翼戏剧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从此中国话剧进入以左翼戏剧运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左翼“剧联”总盟设在上海,领导北平(今北京)、南京、广州、杭州等分盟,建立50多个左翼剧团,演出《血衣》、《乱钟》、《怒吼吧,中国》、《香稻米》、《回春

之曲》等大量进步话剧,涌现出夏衍、于伶、陈白尘、宋之的等一批新剧作家以及章泯、金山、赵丹、舒绣文等舞台艺术家。1935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成立,演出《娜拉》、《钦差大臣》、《大雷雨》、《武则天》、《太平天国》,40年代剧社演出《赛金花》等大型剧目,舞台艺术水平大大提高。1934~1937年青年剧作家曹禺的著名剧作《雷雨》、《日出》、《原野》问世;1933年中国第一个营业性剧团中国旅行剧团诞生并坚持14年之久;1932~1937年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在做话剧尝试;“红色戏剧”在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革命根据地十分活跃,演出《二七惨案》、《八一南昌起义》、《我——红军》等几百个剧目,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战斗士气。1935年在南京成立国立戏剧学校,以后14年中培养学生千余名,演出独幕、多幕剧近180出,活动遍及苏、湘、鄂、川等省,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话剧开始了大普及、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1937年“七七”事变后,戏剧工作者8月7日在上海上演《保卫卢沟桥》,并迅速组成13个救亡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战。1937年12月31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1938年夏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下,汇聚武汉的进步戏剧工作者组成10个抗敌演剧队、4个抗敌宣传队、1个孩子剧团,分赴各战区,与各地自发组织的演剧组织及抗日根据地的话剧演出相结合,宣传演出遍及全国城镇乡村,形成空前大普及的壮阔局面。1938年10月第一届戏剧节上演曹禺、宋之的编剧的《全民总动员》,轰动一时,可谓这时期剧目的代表。1939年后话剧运动重心开始转入城市,中国万岁剧团、中电剧团、中央青年剧社等有影响的专业剧团在重庆成立,话剧演出剧场化。《一年间》(夏衍)、《国家至上》(老舍、宋之的)、《夜上海》(于伶)、《雾重庆》(宋之的)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1941年成立的中华剧艺社、1943年成立的中国艺术剧社带来营业演出的新特点。从1941年至1945年重庆各剧团连续演出《屈原》(郭沫若)、《北京人》(曹禺)、《天国春秋》(阳翰笙)、《法西斯细菌》(夏衍)、《戏剧春秋》(夏衍、于伶、宋之的)等剧目150余台。1944年2~4月,广西桂林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28个文艺团体演出话剧27台,是一次话剧艺术的大展览大检阅。在抗日根据地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延安青年艺术剧院、西北战地服务团和大量的文工团、怎么,给个拒绝的理由也好呀宣传队活跃在农村、部队,《流寇队长》(王震之)、《同志,你走错了路》(姚仲明等)、《李国瑞》(杜烽)等剧目,突出表现了中国话剧的战斗传统。解放战争时期,话剧活动处于低潮。《清明前后》(茅盾)、《升官图》(陈白尘)、《丽人行》(田汉)的上演是这时期的重要收获。

中国空军成长历程 篇6

1951年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伍竹迪.伍竹迪,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1951年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伍竹迪。

1952年3月8日,进行飞行表演前,新中国第一批14位女飞行员在北京西郊机场合影。

前排左起依次为:邱以群、万婉玲、戚木木、王坚、武秀梅、周映芝、周真明。

后排左起依次为:陈志英、施丽霞、伍竹迪、秦桂芳、何月娟、黄碧云、阮荷珍。

新中国女飞行员

1952年,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们在首都西郊机场举行“三八”起飞典礼。6架由中国妇女驾驶的里-2型运输机,从容不迫地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图为“三八”起飞典礼现场。

起 飞

1952年3月8日,朱德总司令(后排右四)、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后排右一)、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后排左一)在北京看飞行表演后和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合影。

1952年3月8日,朱德、萧华、刘亚楼、邓颖超、等在北京看飞行表演后和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合影。

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

1951年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秦桂芳。

中国第一位女机长秦桂芳。

秦桂芳(右)和最要好的战友伍竹迪。

无论是飞行技术、航行经验、应变能力以及才智胆识,秦桂芳都是女飞行员中的佼佼者。

秦桂芳(左二)和战友们在交谈。

飞机,牵系着秦桂芳一生的事业,也承载着她的青春、梦想和对生活的热情。

秦桂芳和中国第五代女飞行员在一起。

建国初期的人民空军女飞行员.1958年,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李秀云(左)和潘隽如(中)沈美珍在交谈飞行体会。柴寿儒、沈美珍、李秀云、朱加珍、潘隽如组成的空军滑翔队,参加了1959年的全国运动会。徐建中 摄.全国女子滑翔第一名―柴寿儒。(刊1959年第五期《新体育》封面。).1959年 《空投点》(左起第二人是第二批女飞行员、毛主席著作学习积极分子诸惠芬)。

防空军二等功臣、雷达技师陆平中尉正在检修雷达部件。

防空军高级防空学校雷达教员、先进工作者蒋泽廉中尉是一位深受学员爱戴的女教员。

防空军唐旦中校巡视雷达站。

防空军中的女少尉。

空军第二批女飞行员李秀云。(1958年)。

专机机长苗晓红

万婉玲.王坚.邱以群.阮荷珍.何月娟.陈志英

武秀梅.周真明

周映芝

施丽霞.戚木木

黄碧云

文革期间的女空军

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在少年宫.选自:沉默的麻雀

1956年5月26日,北京—拉萨航空线试航成功。

飞行学员在排练自编舞蹈“翱翔蓝天”。(1956年)

1957年6月12日,空军高射炮兵部队在广东汕头地区上空击伤美海军AD型攻击机1架,击落F-84型飞机2架。

图为该部指战员听到警报以后迅速进入阵地的情形。

1958年2月3日,空军高射炮兵某团三连在福建龙田地区上空用2发炮弹击落RF-84型飞机1架。这是连长李国臣正在指挥连队射击训练。

1958年2月15日、4月23日,空军高射炮兵某团二连在福建沿海围头地区上空分别击落F-84型飞机各1架。该连在5个月的机动作战中“九战七捷”取得击落敌机2架、击伤5架的战果。

“九战七捷”的二连连长杨国珍在阵地指挥训练

守卫南京长江大桥的高炮部队

被空军授予“8.2战斗神炮连”荣誉称号的二连全体官兵合影

1958年 《阵地上的春天》。

1958年5月,空军通讯学校在西安成立

1958年7月29日,空军某师以“三比零”的战果取得入闽作战的首次胜利。这是参加空战的4名飞行员。左起:赵德安、高长吉、黄振洪、张以林热烈欢庆“三比零”空战胜利。

1958年《张文逸和宋中文研究战术》(张文逸在上海外佘山击落一架美制p4m-iq电子侦察机)

击落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张乃军,空军战斗英雄、烈士杜凤瑞

1959年5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8师在广东恩平地区击落台湾当局空军B-17G型电子侦察机的空中作战。

1959年《为虎添翼》

1960年《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1960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1960年《歼击机拦截大型机演习》

1960年《万里长空舞东风》。

960年《感谢地勤同志的辛勤劳动》《空军报》评为红旗稿.1960年《维护工作月月红》

1960年 《炸弹》 第四届江苏影展

1960年《捕捉目标》

1960年《务歼入侵之敌》。

1960年《嘹亮的革命歌声》

1960年 《鸡毛飞上天》(空军气象兵,苦练出成果)

1960年《判读》

1960年《夜战》。

1960年《中修不进厂》 反映“大跃进”年代的事。

1961年 《滚轮》解放军艺术影展.1961年11月6日,空军高射炮兵某团和探照灯兵某团七、八连及沈阳军区陆军高炮部队在大连城子疃地区上空击落P-2V型电子侦察机1架。这是一次夜间灯炮密切协同作战的成功战例。图为敌机残骸。

读《毛泽东选集》的空军飞行员

提高警惕,实战演练。.童年梦

老照片:小军和小兵

当年曾经驾驶轰炸机为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进行过汇报表演的耿希春在部队身穿飞行员服的留影。

耿希春(中)和战友在轰炸机前留影。

耿希春(左)和机械师一起检查轰炸机。

1961年《苦功练出真本事的列兵黄承安》

1962年《高空拦截》.1962年《抢救跳伞飞行员演习》

1963年《英雄战胜东海浪》。

1963年《弹满舱,油满箱》

1963年 《第一代高空飞行员》 米格-21F-13型.蔡云翔与常乾坤

蔡云翔,1945年10月,蔡云翔一行5人受党中央委派,从延安出发与东北民主联军共同筹建航空学校。

1946年3月1日组建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蔡云翔出任教育长。1946年6月,蔡云翔驾双发高体机在执行东北局运输任务时,因飞机失事壮烈牺牲,时年35岁。常乾坤,1946年3月1日,在通化正式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习称东北老航校。常乾坤为副校长。

东北老航校——建场初期

建设中的东北老航校

初创时期的东北老航校——用马车拉运飞机和航材转场

东北老航校——学员和老乡换飞机轱辘.东北老航校——飞机用牛、马车转场

东北老航校——飞机轮胎的使用方法

东北老航校——07号机检查修理

东北老航校——用酒精代替汽油做燃料获得成功,解决了飞行训练的急需。

东北老航校——人工给飞机打气

东北老航校部分中、日建设者合影.试航康定成功纪念。

1950年4月15日,空运队谢派芬机组驾驶8003号C-46运输机,突破“空中禁区”,首次试航康定空投成功,及时向攻克康定的先遣部队进行了空投补给支援。

1950年4月22日,空军第一个雷达营在南京成立。图为我军第一部雷达.。

1950年7月26日,中国空降兵部队的前身——空军陆战第一旅在上海组成.热烈欢迎青年学生参加人民空军建设.中国空军第一任司令员,空军上将刘亚楼。

抗美援朝时期朱德同志与解放军空军合影

志愿军空军装备的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

米格-15由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计局设计的,是苏联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

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志愿军空军用拉-11型活塞式歼击机击落击伤美空军F-86型喷气式战斗机7架.志愿军空军机群。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机群

1951年1月29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首次击落美国空军飞机的志愿军空4师第10团28大队大队长李汉.。

八师二十二团二大队六中队全体,沈阳于洪屯 1951年11月

米格-15击落F-86“佩刀”

美国空军F86残骸

志愿军空军某团二大队中队长孙生禄,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击落击伤敌机7架,1952年12月2日英勇牺牲。

后被追认为一级战斗英雄、立特等功。

孙生禄,1928年出生于河北省定兴县。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飞行中队共击落击伤美国空军飞机12架,他个人击落6架、击伤1架,被誉为“空中突击手”。1952年12月3日空战中,我12架战鹰与数倍于我的敌机搏斗。激战中,孙生禄被10架敌机围攻。弹药打光了,他驾驶受伤的飞机朝敌机撞去,壮烈牺牲,年仅24岁。1951年12月2日,志愿军空军某师第一次全师飞机起飞作战,某团三大队副大队长赵宝桐击落美空军F-86型飞机2架。在抗美援朝作战中,赵宝桐共击落击伤敌机9架,荣获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立特等功.志愿军空军某团一大队大队长刘玉堤,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共击落击伤敌机8架,荣获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立特等功.抗美援朝时的刘玉堤和他的03号战鹰.志愿军空军某团一大队大队长王海,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共击落击伤敌机9架,荣获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立特等功。志愿军空军某团一大队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共击落击伤敌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

1952年2月10日,志愿军空军某团三大队大队长张积慧在僚机飞行员单子玉的积极配合下,一举击毙美国“空中英雄”乔治.阿.戴维斯。张积慧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击落敌机4架,荣获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哈罗德·费席尔上尉的韩德彩。

战斗英雄韩德彩

战斗英雄李永泰.英雄飞行员焦景文

“二级战斗英雄”杨振玉

范万章烈士

范万章烈士

范万章,1927年出生于山东省栖霞县,先后击落美军飞机5架,击伤1架。

1952年8月8日,空战结束后,大队飞机编队返航。这时,4架敌机从云中窜出,偷偷地咬上编队。范万章发现敌机,来不及报告就单机冲入敌机群,一人迎战3架敌机,从万米高空打到千米低空,最后壮烈牺牲。临终前,地面指挥所听到他断断续续的报告:“01,我是08,我不行了……”

在东北老航校期间,后排右4为牟敦康。

志愿军一等功臣牟敦康,革命烈士。

1950年初,空4旅飞行员牟敦康。

抗美援朝时期的牟敦康

抗美援朝时期的牟敦康

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蒋道平

志愿军飞行员蒋道平。

志愿军飞行员蒋道平

蒋道平在北京中山公园作报告.志愿军空军十五师四十五团一大队部分人员合影

航空兵15师45团一大队二中队,左起飞行员闫清水、副大队长李世英、长机宋义春(1956年国土防空空战中牺牲在浙江温州)、飞行员蒋道平。

李世英中队一组照片,(李世英,宋义春,闫清水、蒋道平)

李世英中队一组照片,(李世英,宋义春,闫清水、蒋道平)

李世英中队一组照片,(李世英,宋义春,闫清水、蒋道平)

李世英中队一组照片,(李世英,宋义春,闫清水、蒋道平)李世英中队一组照片,(李世英,宋义春,闫清水、蒋道平)

英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王天保

1952年12月,在抗美援朝作战中,高月明率领9架图-2飞机轰炸大、小和岛,空军授予“二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的荣誉称号。高月明机组全体人员。

高月明在心爱的战机前

这是制作的宣传画时作为蓝本的高月明的照片

当年根据高月明的照片制作的宣传画

1950年12月21日,方子翼师长率空4师10团28大队进驻安东,为抗美援朝作准备。

1950年12月,志愿军空4师第10团第28大队飞行员合影。10名飞行员(分别是李汉、李宪钢、赵明、张洪清、孙悦昆、宋亚民、褚福田、吴奇、赵志才、魏梦云)。

后勤人员在抢修野战机场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机场路口竖起“胜利保障在地面,胜利表现在空中”标语牌。

机务人员抢修飞机.1953年5月,空军首届教学模型展览,毛主席曾两次深夜来展览会,细看展览心系人民空军。

建国初期的空军.空军第七航空学校第一任校长魏坚和林弥一郎(右)

我国仿制雅克—18制造的“初教5”

叶剑英元帅(左一)、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中)观看歼教-1试飞.1953年《飞》

1954年9月27日,空军政治学校在洛阳成立。

1954年11月1日,空军开始轰炸浙东沿海敌占岛屿。军械人员给飞机装炸弹。

1954年7月~1955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協同陸、海軍解放一江山島等島嶼的作戰行動。

1955年1月10日轰炸停泊于上大陈岛港湾内的蒋匪军舰。空军某师副师长张伟良率领轰炸机群,首先击中敌“中权”号坦克登陆舰舰首,张伟良(左二)荣获二级英雄荣誉称号。

1954年《山洞中之雷达指挥室》(厦门前线)。

气象人员汇报天气情况

朱德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观看航空表演。(一九五五年)。

1955年1月18日,陆、海、空三军军参战部队向一江山岛发起进攻。参战的轰炸机,即将升空作战。

敌占一江山岛被炸中时的情形

这是高射炮兵某团对窜扰大陆的飞机进行射击时的情景(图片均由空军政治部提供)

中国情境喜剧发展历程 篇7

一、孕育期 (1990——1992年)

1990年播出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京都纪事》等电视剧的出现不仅娱乐了大众, 取得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 而且为情境喜剧的产生做了铺垫。《编辑部的故事》中充满王朔式的喜剧语言和京味调侃, 这部电视剧用幽默的语言、善意的调侃、简单的故事、浓郁的生活气息吸引了广大观众, 在播出的时候形成了“万人空巷”的场面。

《编辑部的故事》具备了情境喜剧的基本特点, 场景固定、情节简单、人物性格鲜明、喜剧题材, 此外《编辑部的故事》激发了观众的喜感, 而观众对于喜剧的渴望也促使情境喜剧的诞生, 这为情境喜剧的诞生奠定了坚定的群众基础。

二、诞生期 (1993年)

1993年, 中国情境喜剧之父——英达的第一部情境喜剧出现在北京电视台, 这就是《我爱我家》, 这部长达120集的系列剧由王朔担任策划、梁左担任编剧、英达担任导演, 这是中国第一部情境喜剧, 以一个中国式的三世同堂六口之家为背景, 将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变革浓缩于普通家庭中, 从而以小见大的反映当时的生活面貌和社会变化。

《我爱我家》, 故事情节简单, 人物语言幽默, 演员表演夸张富有喜剧感。《我爱我家》运用了中国传统曲艺的调侃、讽刺的手法, 融入了小品中的误会、巧合等手段, 这为今后的情境喜剧的发展奠定了审美尺度。

三、探索期 (1994——1999年)

1997年英式公司推出《候车大厅》, 通过候车厅这个小舞台反映现代生活、工作、情感的各个侧面。该剧中规中矩,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观众的认可, 但没有超过《我爱我家》的收视狂潮。

1998年海派情境喜剧《老娘舅》在上海东方电视台播出, 该剧以弄堂石库门为背景, 讲述老娘舅一家邻里的日常生活, 折射出新时期都市的新生活, 该剧融入了上海的滑稽戏, 增加喜剧效果, 真实的展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 使得该剧在江浙沪等吴语地区受到欢迎, 初步形成了南北呼应的情境喜剧格局。

四、上升期 (2000——-2004年)

国产情境喜剧在上个世纪末进行了徘徊和探索,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情境喜剧市场不再是英式喜剧的天下, 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姿态。

2000年, 广东电视台推出了粤语情境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 壮大了方言情境喜剧的队伍。该剧取材于广州市平民家庭的日常生活, 以老两口、四个儿子、四个“外来媳妇”之间的摩擦为故事主线, 展现了改革开放后, 外地女子嫁给广东本地人带来的与传统进行碰撞的生活, 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地域特色。

2002年首部反映军人军旅生活的情境喜剧《炊事班的故事》播出, 用喜剧的形式讲述军人的故事, 人物形象鲜明, 语言幽默, 令人眼前一亮, 该剧不仅打破了军旅题材一贯严肃的风格, 而且打破了情境喜剧只能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定律, 拓宽了情境喜剧的题材。

与此同时, 英式公司推出了长达280集的《闲人马大姐》, 该剧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加入了时事热点, 如中国加入WTO、申办奥运会等。这种创作手法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五、繁荣期 (2005至今)

2004年《家有儿女》的出现, 打破了情境喜剧往往只能影响本地及周边观众, 很少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尴尬局面。该剧具有浓重的喜剧色彩、人物语言幽默诙谐、情节安排得当。作为一部以家庭生活为主要故事背景的情境喜剧, 该剧来源于生活, 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普遍性。

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武林外传》引起了轰动, 该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情境喜剧的发展道路和生存状况, 产生了极大的文化效应和影响。《武林外传》在故事上采用中国武侠这个题材, 但是该剧只借用了“武侠”这个外衣, 实际讲述的仍然是现代故事, 比如传销、逃税、赌博等社会话题, 从根本上看同福客栈实际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在客栈里发生的各种故事正是社会的热点话题的投射。

从1994年的国内第一部情境喜剧《我爱我家》的诞生到今天已经20年了, 国产情境喜剧经历了诞生的辉煌、痛苦的探索时期、上升时期的成长到今天繁荣期的辉煌, 中国情境喜剧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正是在这种坎坷地道路上, 国产情境喜剧不断成长与发展, 制作更加完善, 团队更加成熟, 创作更加多元,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情境喜剧成为中国电视艺术形式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摘要:今年距离《我爱我家》开播已经20年, 情境喜剧借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又凭借中国情境喜剧之父——英达之手来到中国, 在这20年里, 情境喜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 这门新兴的电视艺术带给中国观众无限的快乐。

关键词:中国,情境喜剧,发展历程

注释

浅析传统孝文化的发展历程 篇8

关键词:孝文化;仁;和谐;传统文化

收稿日期:2011-03-03

作者简介:潘国玲(1984-),女,吉林白城人,北华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历史发展中一直是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孝文化是涵盖有关孝的思想理论、法律、制度、行为规范、民风民俗以及各类文艺成果在内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其内涵从最初的孝顺父母逐渐演化为政治伦理乃至国家的治国方略。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文化教化等积极的社会功能。西汉以来倡导以孝治天下,包含着教化人的合理因素,在当今时代的法制社会下,成为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进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孝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由孝亲敬老、与人为善发展为明礼诚信、忠于国家民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特殊意义,使这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增添了活力。

一、孝文化的历史演变

“孝”最早见于甲骨卜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产生距今已有4000年。《诗经》中“率见昭考,以孝以享”说明了孝的原始意义:先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而求平安而进行的敬天法祖的祭祀活動,即祖先崇拜。到了西周时期,孝的意义逐渐告别了朦胧与淡薄,趋于明显化。意识形态下的孝又有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含义。《尚书•康诰》认为人之罪恶莫大“不孝不友”。孔子认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1] (P.13)在《孝经》中,“孝”被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本位,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孝,德之本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2] (P.29)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民固有的的行为。)孟子亦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 (P.85)指出道德必须以仁义为核心,以孝悌为基础,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孝敬父母,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做人资格。春秋时期,社会的进步促使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神鬼的崇拜趋于理性化;宗法制的瓦解使人们对先祖的祭祀活动由繁趋简;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封建家庭形态的确立,使得赡养父母成为家庭关系间最基本的义务,侍奉双亲成为孝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孔子围绕赡养父母这一核心内容,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时代精神,围绕其“仁”的思想,为孝纳入儒家传统文化找到了合理的人性根基和哲学论证,完成了孝从祖先崇拜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的转化。

“孝”本是规范家庭内部亲子关系的伦理道德,但传统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同伦,“孝”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政治意义。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道,忠孝是一体的。在统治者看来,忠孝观念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在传统社会中,孝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地敬养父母,已经明显地扩展和泛化了。两汉时期“以孝治天下”,孝逐步上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成为了父权家长制的思想基础。董仲舒提出并系统论证了纲常说,确定了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的伦理关系,孝开始直接服从于“父为子纲”、间接服务于“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西汉以降,历代统治者或思想家则自觉地把孝文化作为封建政治统治的伦理精神基础。两晋以后,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对人民的专制统治,孝成了他们禁锢人的思想、麻痹人的意识的法宝。他们往往通过宣扬违背基本人伦道德的范例与行孝的楷模,来教化愚弄民众,使人绝对服从封建伦理道德。但是自古忠孝两难全,封建社会中的家国同构并非是绝对一体,人们在尊君与孝亲时往往发生冲突,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对人民进行愚忠愚孝的教化,孝文化的人伦合理性逐渐被其专制色彩所掩盖,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关系,社会中的君臣关系,都成为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君命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的封建思想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处理矛盾冲突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两宋以来的家训家规,无一不有“孝父母”的规定,孝的根木内容都是要求子孙对父母祖辈的教令绝对听命服从,孝文化走向极端化、专制化、愚昧化。如此强化思想高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量的封建统治下的安善良民,使之服从封建专制统治,用牺牲自我、消灭自我来对封建统治者“尽孝”,以此来满足专制统治的需要。近代以前,孝文化被融入封建专制政治运作系统,其消极意义被无限度发挥,从一种敬爱之德性演变成扼杀人的个性的工具。

二、孝文化的时代变革

孝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在历史发展中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反映,一直以来也是道德的起点,为一切道德的动力,达成理想的人格的基础。清末民初以后,随着中国近代化的深入,民主、自由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人民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从自然人性的角度来揭露封建孝文化的专制性、绝对性,并且使传统孝文化融入时代的内涵。新文化运动以后,具有专制色彩的孝文化开始转向新型孝文化发展。在此引导下,人们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能够在时代的主潮来临和社会需要个人奉献之时,冲破家庭的牢笼和羁绊,站在时代前列,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其大孝。抗战时期,忠孝道德成为国共两党共同的动员、团结民众抗击外敌侵略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武器。1939年3月12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颁布《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指出:“唯忠与孝,实中华民族立国之木,五千年来先民所遗留于后代子孙之至宝,今当国家危机之时,全国同胞务必竭忠尽孝,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4] (P.21)1939年4月26日,中共中央《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指出,“一个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责的人,这里唯一的标准,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大多数,而不是反忠于少数与孝于少数。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忠孝,而是忠孝的叛逆”,“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这就是对于古代的封建道德给了改造和扩充,共产党员必须成为实施这此道德的模范,为国民之表率”,提出“共产党员在国民精神总动员中,必须号召全国同胞实行对国家尽其大忠,为保卫祖国血奋战到底,对民族尽其大孝,直至中华民族之彻底解放。”[5] (P.5)在新的历史时期,孝文化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力量精神基础,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孝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执政为民,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中,“孝”是“德”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应该把“孝”放在重要位置。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服务社会、执政为民、主持正义、遵纪守法更是无从谈起。

三、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倡导孝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专制时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的孝道教育思想基础之上的,也是一种充满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教育,以人为中心,以培养人格为目的。这是一种人格的塑造教育,是以人如何面向人生、培养完善的人格为目标的教育。孝道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人的道德高尚为成功标准。“孝”的社会意义在于维持家庭和谐,随着现代家庭格局的小型化趋势,养老问题更加突出。敬爱父母是子女发自内心的一种真挚情感的流露,在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老人最需要的是子女对他们的精神赡养。因此,作为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应注意精神上的赡养,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和敬重。在现代家庭中,为人子女应使父母得到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慰藉,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这也是“孝”的较高层次的内容。孝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现代社会的发展,可以从传统的孝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丰富社会公共道德内容,完善社会公共道德。随着国家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孝文化的发展与弘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社会稳定。

在历史的发展中,孝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了稳定作用,在促进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家国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儒家泛孝之义的人心扩充——积极事功,光宗耀祖,报效国家民族等观念,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伦理精神,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文化资源的原动力作用。但是,事物都是正反两面的辩证统一体,产生于专制制度下的孝文化,毫无疑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糟粕,比如过分强调个人对家庭、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强调自身的神秘化等。和对待一切传统文化一样,对传统的孝文化,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批评地继承。

参考文献

[1]顾颉刚,顾廷龙.尚书文字合编[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转引自于耀州.简析国民政府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J].佳木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

[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J].解放周刊,1939,(5).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篇9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 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上市交易的有被称为“沪市老八股”的8只股票,“老八股”都是一些集体企业或国有小企业,带有很强的试水性质,试点不成功,也无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改革开放的特区隆重地举行了开业典礼。

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已经作为辉煌的起点,载入了史册。沪深两家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也象征着中国百年证券的历史长河,千折百回,历经险阻,终于汇流成涛天的大潮,即将朝着无垠的大海奔去。二十年的历史表明,证券市场的诞生顺应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但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了样板,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动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有力地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京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从那之后直至2000年之前,股票发行依靠的是行政审批,投行经历的是“额度制”阶段。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不仅给“股票市场到底姓社姓资”的争论画上了 一个句号,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许至今仍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得清,如果没有邓小平在这年年初的南巡谈话,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股

市后来会不会夭折;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没有邓小平的南巡谈话,中国证券市场不会达到今天这样一种规模。

1992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

1992年上半年,“股票认购证”向市民公开发售,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全面放开股价,实行自由竞价交易。电真空B 股和深南玻B 股先后上市,掀开了新中国利用股票在国际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历史一页。鄂武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拉开了深沪证券市场由地方性市场走向全国性市场的序幕。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标志着证券市场的监管已进入规范化阶段。证券市场从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深圳原野股票停牌事件给管理层第一次提出了如何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的问题,也给投资者提出了怎样回避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问题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出现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场面,并发生震惊全国的“8.10**”,让我们首次意识到了了到底应当如何发展证券市场的问题。

1992年8月1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狂泻,三天之内,上证指数暴跌400 余点。深沪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也第一次品尝到了股市暴涨暴跌是一种什么滋味。大暑之后有大寒的股市评论文章,则给新闻媒体提出了舆论怎样介入证券市场的崭新课题。中国股市遇到了其诞生以来的第一个挑战。

1993年股票发行首次实行额度制,股票发行与上市规模迅速扩大,为支持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他证券交易的品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分类股价指数首日公布。上证分类指数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 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至1995年,国家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证券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十分明显,股市在曲折中艰难发展。这段期间实行的是“额度管理”,即由地方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实质性审查,他们想尽量将有限的股票发行规模分配给更多的企业,结果造成了上市公司规模小,公司质量差的情况。

1993年沪市有5次反弹向上突破千点大关,但随后又相继跌破1000点。大盘的大起与大落,股民的欢乐与痛苦,给股市谱写了一曲希望与低迷并存的主调。尽管宏观大环境不容乐观,但在一些有利因素的推动下,1993年的证券市场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93年股票发行首次实行额度制,股票发行与上市规模迅速扩大,为支持经济发展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他证券交易的品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4年,全国通货膨胀率高达21.7%,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坚决实行全面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受此影响,股市不断下滑。面对低迷的股票市场,中国证监会的领导分别于3月和7月份提出了“四大救市政策”和“三大救市政策”,由此引发了股市8、9月份的牛市行情。沪市两度突破了1000点大关,但终因宏观形势并未根本改变,股市在维持了两个月的牛市行情后再次滑落。

同时,管理层在证券市场中提出了以债市为主的方针,国债的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国债期货市场交易异常火爆,出现债市压迫股市的现象。

1995年各路游资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大肆炒作,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异常的剧烈震荡,史称“327**”。这类恶性事件频发,是过度投机造成的恶劣影响。

1995年5月10日,八届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这两部金融大法分别于1995年7月1日和1996年1月1日起实施。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规定各国债期货交易场所一律不准会员开新仓,由交易场所组织会员协议平仓。

1995年5月18日,受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消息刺激,沪深股市齐放异彩。引发“5.18”行情。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1995年8月23日,《中国证券报》首家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了长虹转配红股上市事件,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重视。上交所于当日发布公告,长虹股票停牌。

9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等政策,则意味着经在5年的探索实践之后,年轻的证券市场已从试验阶段走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前三年的治理整顿,宏观政策已由紧转松,货币政策由“双紧”转变为“适度从紧”。

1996年到2000年进入“指标管理”阶段,实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拟上市企业必须与政府搞好关系,政府手里掌握着有限的发行指标,而拟上市企业又众多,企业不得不花费巨额成本与政府拉关系,以致出现严重的“政府市场”。

由于上市公司规模较小,质量较差,人为捆绑上市等原因,有一部分出现了经营不善的状况,而股市在中国改革中既要向前冲,也要兼顾企业员工的利益和投资人的利益,不能简单地说“退市”就“退市”,最终造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壳资源”。

1996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目标:积极 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对企业债券和股票继续实行总量的规模管理;建立统一的、有透明度的货币市场,规范各类金融机构的同业拆借业务,基

本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办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初步建立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可调控的利率体系,2000年前有步骤地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拟选择市场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编制“上证30指数”,并在7月1日正式推出。

1996年7月17日,合并后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沪正式创立揭牌,我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由此宣告诞生。

1996年,被称为中国股市的“准黄金时代”。但火爆行情带来了股市的过度投机。一些不负责任的大户狂炒“概念”,违规行为呈现出速增趋势。管理层连续颁发了“十二道金牌”调控股市,但都未抑制住股市的过度投机。面对这种极度过热的情形,《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文章口气严厉、措辞强硬,表明了管理层加大干预力度的决心。同时,管理层采取恢复沪深两市涨停板制度等一系列调控政策,沪深两市狂泻不止,出现

大盘跌停板的现象。一个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大牛市,终于在回调过程中走到了年底。

进入1997年,经过了充分回调的股市又开始得到复苏,深沪股市最终形成了沿着45°角一直向上运行的大牛市行情。由于过度投机的现象又一次抬头,管理层加强了对股市的调控,不仅追加了新股发行上市额度,而且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由3‰提高到5‰,同时禁止国有企业与上市公司炒作股票,股市过度投机的现象终于得到有效制止。

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由于我们采取的措施得当,抵御住了境外危机的影响,股市也因为提前进行了调控,没有出现类似东南亚各国股市大幅暴跌的现象。

1998年,国际上东南亚金融危机蔓延,国内长江、松花江洪水泛滥,内忧外患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与股市的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紧缩状况,人大、政协

两会期间制定出全面松动的金融政策,给股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面支持。沪市指数数次探至千点大关附近,都凭借政策力量最终化险为夷。

这一时期,中国证券市场在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增加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引导小户合理投资,稳定股市,证券投资基金金泰、开元于4月正式挂牌,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可转换债券历经多时酝酿也正式登台,这是增加证券投资工具,丰富证券品种的重要举措。此后,有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给中国股市的融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更多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敞开了大门,为证券市场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为重要的是,12月《证券法》的颁布,使中国证券市场从此走向了依法“治市”不断规范的新时期。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典,为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99年上半年,按照《证券法》的精神,信托与证券脱钩的工作开始进行,证券公司也出现大重组、大合并的趋势,受此影响股市出现下滑的走势。但从5月19日开始,股指在科技网络股的拉动下不断上扬。6月《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到6月30日,沪市创下了1756.18点的历史最高点。

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的证券市场经过风雨,走过坎坷,但发展壮大是其主旋律。新世纪的证券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和规范仍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题。当二十一世纪的帷幕徐徐升起,中国的证券市场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不断走向辉煌。

在经济全面向好和利好政策推动下,2000龙年首日,深沪股市放量大涨,深综指与上证指数分别上涨9.36%、9.05%,成交金额近500亿元。随后几日,又创出日成交900亿元的天量,亿安科技、清华紫光股价突破百元大关。7月19日沪市实现了两千年两千点,11月下旬,沪市创出2125点的历史最高点。

2001年是深幅调整的一年,2001年是稳定发展的一年。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 股市场。2001年3开始正式实行“通道制”。通道制下的股票发行额度不直接受总量控制,而是通过发行通道的限制间接受控,企业上市不确定因素增大;通道数额被分配到主承销商,而不再分配给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仍实行实质审核,券商投行开始获得一部分推荐股票发行的权力,同时也承担起股票发行 的风险和确保上市公司质量不出问题的责任。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经报告国务院,决定在具体操作办法出台前,停止执行这一办法。

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 制度正式启动。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大力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市场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这一法律于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的颁布,不仅确立了证券市场的重要地位,而且为证券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今后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月保荐制开始实施,5月,深交所中小板正式开板。

2005年5月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的股权分置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06年下半年,中断近一年多的新股发行恢复,投行业务真正进入了“核准制”下的“保荐制”时代。保荐制的特点是,企业发行上市既要有投行(保荐机构 保荐,还要有两个投行从业人员(保荐代表人 具体签字负责保荐工作。保荐工作分为“尽职推荐”阶段(上市前 和“持续督导”阶段(上市后,其核心内容是强化和细化了保荐机构的责任,尤其是保荐代表人的个人责任。这阶段我国的经济走势与世界经济

运行出现共振,在政策的积极配合下,股票市场走上了一轮空前的大牛市行情,并延续到了2007年。

在这些年里,我国初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证券期货法律体系,为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市场质量和结构的日益改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和中介机构在市场的筛选、定价、调节供求中越来越重要,为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推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世界,我国不可避免的也受到巨大冲击。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证券市场遭到巨大打击,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创出历史高度6124点跌到1598点,连续的暴跌,股价下挫了80%。随后而来的欧债危机又使得中国证券行业难以从低谷中走出。我国证券业进入了空前的调整之中,同时凸显出的是证券市场避险功能的缺失。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对证券业进行了诸多调整。

2009年3月,创业板正式开板。第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拉开序幕,股票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要求市场各参与主体归位尽责,买者风险与责任自负。6月,第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拉开序幕,股票发行定价完全市场化,要求市场各参与主体归位尽责,买者风险与责任自负。

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和融资融券的试点,表明了管理层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质量的勇气和决心。这些年,我国初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证券期货法律体系,为市场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市场质量和结构的日益改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和中介机构在市场的筛选、定价、调节供求中越来越重要,为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推进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10月,第二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顺势推出,机构报价将更理性化,主承销商配售权的预演也在进行中。

这一阶段,市场的目光更多地为那些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经营者所吸引,有

上一篇:染色体教学反思下一篇:地理专用教室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