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2024-05-12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共11篇)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篇1

华夏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 在经历过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大融合后, 及至汉代,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文化逐渐成为其主流并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就是儒、释、道文化三位一体的和谐共生体, 而其道德理念则是这种共生状态的最高追求。

时至21世纪前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社会转型的愈加剧烈, 国人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 其中既有社会制度层面的, 也有个人生活层面的, 但究其根源, 实乃东方与西方文化传统、现代与古代文化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之冲突所致, 并由此在国内各个领域掀起了一场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其中, 众多学者用不同视角对中国浩瀚渊博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传统作了正本清源式的诠释, 希望能够重新找回改良社会、抚慰民众的信心和力量。在此大背景下, 本文选而择其一, 仅从其道德理念层面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代道德文化的衰落

清末以降, 在经历了“西学东渐”“全盘西化”“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等一系列大争鸣、大讨论后, 国人似乎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原有的尊崇和拜服, 转而向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寻找救世之道。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因缘和各种中外思想的博弈, 从西方舶来的各种主义、精神均在几十年的大融合、大碰撞中被一一冲击、压抑、解构乃至遗忘。直至20世纪90年代, 中国当代道德文化开始进入信仰、理念全面式微的阶段, 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上的“无法无天”, 胜者为王、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开始支配众多国人的思维。于是乎, 一些人迅速丧失了体验和言说道德的勇气和能力, 在他们心中似乎只剩下利益多寡的博弈而无半点义与不义之别;于是乎, 在我们身边似乎只能看到胜者、败者及其羡慕者、嫉恨者的此消彼长, 却很难再发现知耻者和悔恨者;于是乎, 要求他人言说和遵守道德成为一种展示权力的手段, 而拒绝羞耻和言说道德则成为人们自我保护的不二法门;于是乎, 几乎所有关于道德的话题都毫无保留地指向他人而非内心, 原本发自内心的道德感成为日益稀缺的体验, 传统道德理念正不断丧失其在国人心目中的神圣领地。

道德文化缘何会在这个曾经以重视道德著称的文明古国走向衰落?究其原因, 可以从社会体制变革、东西方文化冲突等多个角度考察, 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一个事实, 即道德理念与信仰的缺失与国人对传统文化及其道德理念的盲目拒斥密切相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其道德之维

梁启超先生曾说“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致身心, 西学应外事” (《劝学篇》) , 此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 即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体行为实践的合理、合法与有效性, 惯于追求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实践理性,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更看重为自身的思想言行找到本源的精神根基和理念寄托, 进而追求“天人合德”的精神境界。可见,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人的内在觉悟和身心境界的提高, 其本质就是一种道德文化。而宏大的道德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仰望星空”的精气神, 正是国人活在世上的一种姿态和尊严, 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境界和气质写照。正如老庄所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孔孟追求的“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和佛家向往的“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就是这种厚德载物的视野和气魄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个个道之、德之、道德之楷模。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

如前所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充满着宏大的道德理念, “道”像一只无形的手掌握着国家、民族、家庭乃至个人发展的方向, 左右着国人的思维言行。老子的一句“道可道, 非常道” (《老子》第一章) 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国人对于“道”的追问和向往都限制在神玄、博大、形而上的境界之中, 而身处世俗的人则只能从心灵深处景仰、参悟而无法言传。正因为此, 在传统文化中总是强调“道”与“天”齐、“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第五十一章) , 特别向往“天人合德”的和合境界, 且为国人追求崇高的道德理念预设了思想规范:“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 (《论语·述而》) , “大道汜兮, 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老子》第三十四章) 这种语境中的“道德”之理念固然源于人的内省, 但内省的原则又源于对依“道”而立“德”、立“德”而明“道”的信服:“天地之道, 博也, 厚也, 高也, 明也, 悠也, 久也。” (《礼记·中庸》) 面对广大、高明、悠久的天和天道, 人必须“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 (《老子》第二十一章) 、“诚于中, 形于外” (《论语·子路》) , 不断内省自己的言行, 进而追寻更高的道德境界。

对于“道德”的敬畏是国人生成其世俗道德理念的基础。在国人心目中, “道德”无时无刻不在对世人的言行进行审判, 道德之人会受到天道之庇佑, 不道德之人也会因天道之剑高悬而生出畏惧和悔恨之意。正是由于人人、事事、时时以“道德”为尺度, 国人的反躬自省、克己复礼才有了依据, 道德理念才能得以践行无阻。

四、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德理念的世俗回归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之所以会造就众多道德之人, 首先是因为它虽然身处人们的心灵深处, 却又早已为人们设定了精神生活的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 从而使国人能够随时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道德的评估与审判。假如没有这些目标和法则的引导与约束, 人们当下的行动就会缺乏方向和尺度, 就无法区别正义与不义, 很容易沦落为误道之人或无德之人。其次还因为它也积极关照着人的世俗生活, 最主要表现莫过于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家文化”, “家”实在是“中国式”道德的最佳世俗表达, 一个“家”字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世俗道德规范, 它既是国人日常生活的精神根基, 也是国人践行道德理念的具体社会表现。当然回归世俗的道德理念也时刻不忘提醒人们“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 不可以为道” (《礼记·中庸》) , 并以此告诫人们只要时刻抱着“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的入世态度, 自觉地正心、修身、养性, 就可以实现“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 的人生理想。

五、结语

道德归根结底源于理念与信仰, 而理念与信仰又都直指精神的天空。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宏大的道德理念, 它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国人的道性修养、德性生成都有着深远影响。而对于当今国人来说, 想要全面重建新时代的道德文化, 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道德之人, 就必须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德理念, 重建国人的精神之天。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3]王晓华.呼唤耻感文化[J].教师博览, 2009 (11) :52-53.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篇2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德育;道德;内在联系

谈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风气,有一些年岁的人不免会回忆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认为那时的社会风气很好。同时,对今天的状况则不免感到担忧,并将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归咎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实际的情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良好道德状况的基础是政治信念,是人们对执政党的信任、拥护及其对新生政权的热爱,而非文化和道德的自觉。但是,政治教育毕竟不是道德教育,也不可能代替道德教育。如果一个社会只有政治教育而无基于中华文化之上的道德教育,那么当现实社会出现严重问题,在人们的政治信念发生动摇时,基于政治信念的“道德”也将随之崩溃。这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人常言的所谓中国社会出现道德“真空”现象的原因。

的确,对当今的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稍有体察的人想必都不会感到满意。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乃至制度性的原因,但其中有一点不可回避和否认,即我国的文化和道德建设和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民心理结合的不够好,以致部分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进而是精神空虚、道德沦丧。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是固化于人们内心的积淀,基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德实质上是人们恒定的“文化自觉”和“道德自省”,它不易因现实社会的变易而发生根本的动摇。正所谓:世有道则兼济天下,世无道则独善其身。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尽管进入到近代社会、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危机和进退两难的艰难抉择。但纵观历史发展的历程,在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长期成功地把千百万以农业为本的中国人稳定的维系在一起,创造出了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世界上最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另一方面作为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凝聚、不屈价值。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基本价值观和丰富内涵,因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现实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求国家大一统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到“见义勇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屈精神等等,其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时,能够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并成为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2、传播、教育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可以这样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德性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伦理社会,中国古代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这种道德教育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所以,学习、研究并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经验对今天我们现代德育构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伦理、道德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色彩。中国自古以来自称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与理论中充满了道德观点,道德甚至成了他们全部思想的焦点。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流派,儒学从其整体上说就是一个道德学说。儒家创始人孔子学说的道德学说占居着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心,就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道德精神。这一点,在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五千左右的历史文化中到处可见,而中国也因此常常被称为礼仪之邦。这种把道德看作文化的核心并进行不间断的建设和推广,的确是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体系所罕见的。

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可归结为儒、佛、道三大流派,而其中以儒家思想对世人的影响最深,特别是儒家伦理思想对炎黄子孙的影响尤为深远。儒家提倡“忠恕之道”,“仁爱”原则;推崇“内省、慎独”的道德修养法,强调“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方法,这些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 事物都是两方面的,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正确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粗糙的一面, 如“忠、孝”的观念,过分强调愚忠、愚孝,把对一个人、某个人的忠孝看成唯一的道德准绳而推崇,其实是封建专制在伦理道德上的表现形式,与我们提倡的科学、民主、文明的先进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对此, 我们要批判, 要否定。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让自己既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体系,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又要结合时代特征培养民主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关系,实际上是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因而分析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关系,必须首先认识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蕴含着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的进步而发展,是人类文明深层积淀的产物。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表明一切文化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指向一定的道德价值。文化在“化人”的过程中,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是一致的,它隐性地执行着道德教育的功能。因而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道德教育的基本活动。

道德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由于道德教育与文化具有内在的联系,因而道德教育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道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内涵看,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从社会关系看,道德教育内容隐含在人际关系之中,其范围涉及到人类生活和交往的各个方面;从内;容来源看,道德教育信息源多种多样。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内容实际上涉及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与道德教育内容相互融合,在现代道德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古为今用,把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延续它的价值。

在当前的文化时代中,道德教育应当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即文化自觉。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意味着:面对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冲击和挑战,确立道德文化的本土意识,促进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性转换,重新筹划人的道德性,重塑道德理想,培养新的道德人格,引领人们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样,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地走向文化自觉,真正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2]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 艾菲,文化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N].人民日报.2009-06-25.

[4]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李宜威.浅谈德育过程与规律.[J]西安社会科学,2010(3)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篇3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提出“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2013年3月17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阐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美好的, 实现这个梦需要对中国优良传统道德文化予以弘扬。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宝贵的重要资源。因此, 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 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基础上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2“中国梦”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的关系

其一, “中国梦”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中国梦”所包含的文化自觉、自强和自信, 打破了西方文化霸权;“中国梦”所蕴含的“三个倡导”, 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呈现了时代精神和气质;“中国梦”所容纳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鼓舞了人心, 凝聚了力量。“中国梦”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提供了更富有时代气息和更加鲜活的内容支撑, 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的源头活水。

其二,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人才和道德支撑。从价值论范畴看, 效益体现了主体的尺度, 是对主体的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的结果, 表明了客体与主体的符合、重合情况。[1]“中国梦”的实现除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更有赖于人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 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素质提升的关键一环, 对“中国梦”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也是一个“道德场”, 是社会道德文化的高地、民族和社会良心的堡垒,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 高校要坚守“道德围墙”, 不断增强道德文化建设能力, 力争成为“中国梦”实现的道德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

3 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路径

实现“中国梦”是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指向。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切入点, 以教学为手段, 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蕴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及坚守气节、先义后利的崇高境界等为主要内容, 达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目的, 这种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在实现路径上, 通过教师传授路径和学生践行路径予以实现。

首先, 教师要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相关内容, 形成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性认识;并搜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相关教学案例, 以充实教学内容;其次, 通过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认知———情感———意志———践行”过程, 即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正确认知,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热爱,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认同感, 并通过自身言行践行“中国梦”。

第一, 探寻“中国梦”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契合点, 形成对教学的理论和案例支持。

在“中国梦”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内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 这些都充分体现着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爱国、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代代相传。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追根究底是人民梦, 这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孟子认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然而,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荀子指出:“君者, 舟也;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因而主张“王者富民”。西汉贾谊指出:“闻之于政也, 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 君以为本, 吏以为本”。“民者, 万世之本也, 不可欺。”唐太宗对民贵君轻的思想体验更为深刻, 他说:“天子者, 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诚可畏也。”这些内容都是人民性的反映。

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关系等处理,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也有丰富的案例资料:赵国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西汉苏武出使匈奴, 于北海畔牧羊, 受尽威胁利诱与折磨, 终不屈服, 坚持民族气节;张骞出使西域, 历经磨难而不辱使命, 不失民族气节, 终于开通了丝绸之路等, 他们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地位的高风亮节彪炳千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经典事实、经典故事、人物传记、朝代历史、诗歌散文、古典音乐、传统礼仪等等, 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生动活泼、意蕴深厚的教学资料。

第二, 通过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认知———情感———意志———践行”教学模式, 使学生自觉践行“中国梦”。

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正确认知;通过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典型案例,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热爱;通过教学讨论、情景创设、视频展示等方法,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认同感;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为民族、国家利益的勇于奉献。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不仅重视道德感化, 更强调道德践履, “中国梦”的实现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觉主动实践。通过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不断完善自身, 成就自己, 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中国梦”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内容。在践行“中国梦”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之中, 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 借鉴并吸收其中的优秀部分, 使其成为教学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学路径,思考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篇4

弘扬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谈百善孝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

“孝行天下”一组报道在<贵州日报>刊登读后颇有感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遭到巨大的冲击,在物质的欲望中,为猎取金钱,有人迷失了自我,他们可以亲族反目,兄弟成丑,骨肉相残,视老人为累赘,对他们漠视、打骂、禁食、遗弃、驱逐甚至杀害自己的父母.

作 者:李茂林  作者单位:贵州仁怀洒都高级中学 刊 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 年,卷(期):2007 9(6) 分类号:B82 关键词: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篇5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道德 优越性

一、人与自然方面: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总体性概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易传·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归结到人的身上,“天人合一”反映的是一种既能认识自然规律又能顺应自然规律的“天人合一”的人格操守。

二、个人自身方面:自强不息,重视伦理纲常、道德教化和理想人格

(一)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国人生存态度上的集中体现,它标志着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能动性和高度自觉性,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体现的都是这种精神。

(二)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

重视伦理纲常和道德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素以人为本位,所以伦理道德受到特别的重视和提倡,而中西方在伦理与道德之间又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个人为根本的基础上,而中国人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以家庭为根本的基础上。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与人的关系素有“五伦”之说,也就是五种人际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这五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家族关系。在五种关系中,家族关系占了三种,而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扩大,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扩大,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即反映了朋友关系和兄弟关系间的联系。

(三)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是从儒家文化中凝结和升华出来的,以中国儒家哲学为中心的基本传统价值观中,其所传播的价值信念即为一个君子人格在现实世界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承担精神和责任意识。在这种精神背后隐藏的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对“人”这一群体的普遍关爱,即仁爱的情怀,它是在长远的中国历史社会发展下的产物,它使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坚定明确的社会集体意识:公而忘私、讲风骨、重气节。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提高道德塑造理想人格。

三、人与人之间:厚德载物,兼容并蓄

诚如《易经》所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当以一颗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世间万物。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不仅对中国文化的向外输出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对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起着推动作用。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相互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传统的坐井观天、盲目排外只会自取灭亡,只有谋求共同发展,倡导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精神互补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四、个人与国家方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列国,著书立说鼓励人们为了国家、民族而奋斗;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国人要居安思危;战国时期的屈原曾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满腔的救国壮志至死不渝;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为求战争平息,被迫在荒芜的草原牧羊几十载无怨无悔;西汉时期贾谊为国家强大而主张改革,被贬长沙仍余心不改;范仲淹、陆游、岳飞、顾炎武、林则徐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生死于不顾,哪里还会去考虑自己的祸福得失呢?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处于太平盛世抑或是遭受外族入侵,国难当头时总有人能为了国家兴亡奔走呼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甚至不惜以一己之力挺起民族的脊梁。

五、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并蓄、一脉相承,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来充实自身,从而汇聚成灿烂的华夏文明而源远流长。近年来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行国学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但仍需注意的是传统文化当中仍有许多不尽科学合理的地方,当下国人在取其精华的同时要去其糟粕。只有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并将其发扬光大,才能最终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的世界大一统。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2]周易·乾·文言[M].中国文献出版社,1980.

[3]孟子.孟子[M].中国文献出版社,1980.

[4]董仲舒.春秋繁露[M].中华书局,1982.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篇6

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的论述

在我国古代, 道、德原本是两个概念, 最初是分开来说的。道, 有道路、规矩的意思, 借用来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原则。德字最初的写法, 上面是“直”字, 下面是“心”字, 意思就是把心放得端正, 思想、行为合乎规矩。道与德含义虽有所不同, 但二者又是紧密相联的。道, 既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又是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万事万物合于道, 人的认识和行为合于道, 就叫着德。简单地说, 道是规律、原则, 德是遵循规律、实行原则并有一定成就。[2]

后来, 道、德两字逐渐连用。例如《礼记》中说:“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又如《荀子·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可以笼统地说,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道德一词, 其含义同现在人们通常理解的含义基本一致。道德现在的含义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 以善恶标准评价的, 依靠人们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 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说得再简捷些, 道德就是做人的规矩。作为社会性的人, 必然会涉及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道德通过人的认识、实践、教育、宣传, 形成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如社会舆论、道义声势等) , 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 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 它指导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为个人的人性人格发展提供真、善、美的标准, 使人树立内心信念, 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 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 从而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 更好地协调与社会的关系, 这当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加强自我修养

我们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 “要广泛进行道德教育, 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帮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 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

从道德发挥作用的机制来看, 社会对个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 通过教育的影响, 促使受教育者内心产生思想斗争, 从而逐渐形成内心信念, 固定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再外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对受教育者来说, 道德教育是“外在的”, 是外因。道德教育要发生作用, 还是要通过受教育者自我的道德修养才能表现出来。假使有人不愿意接受道德教育, 不遵守道德规范, 也不在乎社会舆论的批评, 更没有良心的谴责, 那么道德的调整作用在此人身上便无效果, 就只能靠纪律的处分或者法律的制裁来发挥作用了。

因此, 在外在的道德教育灌输的同时, 强调内在的自我修养, 做到“里应外合”, 才能真正形成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表现为高尚的道德行为, 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的社会作用。那么, 什么是道德修养呢?人们对“修养”一词从词源上作了多方面的考证和解说。有人说, “修”是指“切磋琢磨”, 有整治、提高之意;“养”是指“涵养熏陶”, 有培育、长养之意。也有人说, “修”是指修正错误, “养”是指涵养性情。这些对我们理解什么叫做道德修养都很有帮助。现在我们的理解, 道德修养就是一定的社会成员, 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教育自己、改造自己, 铸造自己的道德品质, 提高自己道德境界的一种道德实践活动。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内容, 是因时代不同、修养的主体不同而有变化的。但不论何种性质的道德修养, 有一点是相同的, 这就是道德修养具有主动性, 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来实行。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他在这里强调, 要做到“仁”是靠自己努力, 不靠别人。他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他还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论语?里仁》) 他认为只要个人主观努力, 就可以做到仁的道德要求。[2]

儒家思想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说:“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 是求有益于得也, 求在我者也。”他认为, 仁义礼智的道德修养决定于自己, 即“求在我者也”, 求就会得到, 不求就会失掉。[2]

只有经过个人的主观努力, 加强自我修养, 才能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个人的内心信念, 自觉自愿地去实施道德行为, 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稳定特征的个人品德。因此有学者指出:“不经过自我认识、自我成型、自我鉴定的培养过程, 堆砌起来的品德也是不巩固的。堆塑的雪人是洁白的, 但它经不起气温的变迁而会崩塌;水泥石是坚固的, 因为它通过内部的化合作用改变了物质结构本身。只有通过道德培养的内化作用而筑起的品德大厦才是钢筋水泥、经久难垮的。”内化了的道德就是个人的品德, 它对行为的约束力主要表现为自制力 (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 使人建立起内心的信念而自觉遵守道德, 它“比起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力、强制力, 才更为深刻、更为强大”。[3] 而这种内化的根本途径就是道德修养。

三、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

(一) 道德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礼记·曲礼上》就说:“鹦鹉能言, 不离飞鸟;猩猩能言, 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 虽能言, 不亦禽兽之心乎?”这就是说, 如果人没有“礼”的道德, 就与禽兽没有区别。“是故圣人作, 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 知自别于禽兽。”道德教化使人知礼, 使人知道自己与禽兽的区别。《礼记·冠义》中说得更加明确:“凡人之所以为人者, 礼义也。”

马克思主义也认为, 人具有双重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应当是以社会属性为主, 自然属性为次。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共有的, 而社会属性只为人所具有。社会属性包括物质 (经济) 关系和思想 (意识) 关系。人除了物质需要, 同时也有精神需要。而道德就是人类较早产生出来, 并一直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一种社会意识, 道德修养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 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二) 道德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每个人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 就必须和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从事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使有鲁滨逊式的个人, 也不能充分证明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生存。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要立足于社会, 就必须协调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道德就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中讲:“修身, 则道立”。《孟子》中讲:“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可见, 这是将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报负, 就要从个人道德修养做起。因此人们也就常说“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所以, 道德修养, 从小的方面来说, 它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养个人道德品质以及升华个人道德境界的根本途径, 从大的方面来讲, 它是公民道德建设乃至于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环节。

(三) 德可服人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为人们提供了“应当”和“不应当”的模式和标准, 以此来规范、约束、协调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 使人们能相互理解, 化解矛盾, 增进团结。高尚的品德可以赢得朋友, 受人敬重, 可以树立无畏的正气。

儒家经典《论语》中说:“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德不孤, 必有邻”。成语“德高望重”, 也将个人的声望与高尚的品德相联系。换句话说, 品德就是力量, 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现在中国每年都在进行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 正是用道德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 对普通人群进行感化, 然后能在不同程度上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品质, 从而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

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理论因其丰富的内容, 及合理内核, 对于今天中国的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现代价值, 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孔子与中国文化[A].孔子研究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2]姜法曾.中国伦理学史略[M].1版.北京:中华书局, 1991 (5) .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篇7

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民族文化

在几千年历史的变迁中, 因为民族的差异所以会存在思想意识以及生活方法等等的差异。而正是因为存在的意识形态以及生活观念等等的要素综合到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国家历史久远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的形成。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 其形成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亦是如此。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并非各占一半, 不分轻重, 而是精华是主流, 糟粕是分支, 精华是根本, 糟粕是枝叶。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思想虽然是经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宗派的创造融合而成, 但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传统文化同时兼具培育人的特点。站在最基础的层面上来分析, 我们接受的教育其实是不断产生并且带来作用的。这点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所意识到。比如在《论语》载:孔子尝独立, 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问鲤有没有学习诗经, 其答没有, 此时孔子告诉他, 如果你不学习就不能和别人有效地交流。所以, 鲤就去学习。然而又过了一天, 孔子问道其有没有学习礼, 鲤说并未学, 孔子告诉他, 假如不懂这方面的知识, 就不能够在社会上生存。所以, 他又开始学习这项技艺。众所周知, 诗和礼是意义十分关键的文化内容, 孔子明白这两者对人的品行的形成的意义, 所以才会告知其徒学习。所以, 诗虽是古代的诗歌, 儒家却谓之诗教;礼虽是道德规范的汇编, 儒家却称为礼教;易虽是古代占卜的书, 儒家却叫做易教。所以利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教人育人, 这可以说是孔门道德教育, 也是今天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征。上述的孔子的这种教育方式也被此后的儒家继承, 于是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运用传统文化教人育人的做法。如今在一些国家运用传统文化育人的的做法还很广泛。比如说在新加坡, 政府不仅频频开展“礼貌运动”、“敬老周运动”, 还邀集海外专家编写《儒家伦理》, 用作中学伦理道德的教材。除了上述的案例之外, 像是日韩等的一些国家也对其十分的推崇。从此点内容上,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能够带动当今的社会进步, 在现代社会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 对大学生的道德提升的重要意义

首先, 形成家国一体的意识, 可以促进该群体形成一种非常深刻的民族情感, 进而挖掘出该群体的爱国思想。《大学》中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出, 当今的爱国理念无不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强烈的作用力, 从而挖掘出国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正是在这种“家国一体”的传统思想影响下, 才有了后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脍炙人口的豪言壮志。同时也是因为这种意识的存在, 所以我们的同胞们为了祖国的事业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使得我国能够取得优秀的成就, 同时它还能够影响到该群体, 确保他们可以形成正确合理的思想观念。

其次, 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和谐”思想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团结一致, 崇尚和平的意识以及十分谦虚谨慎的人格魅力。我们国家优秀的和谐意识有三项组成内容, 比如崇尚人和人之间, 人和生态之间, 以及人本身的三种层次的和谐。这种思想重点是注重天人协调, 也就是说它不仅重视天地人三者的协调, 同时还看中人的主观意识, 当分析人以及生态的关联时, 看中的是两者的协调共处, 而非单一的去治理生态。在面对人和人的内在关联的时候, 该种思想的具体体现是, 我们常说的一句内容, 换成当今的话语就是, 如果自己不喜欢, 就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正是因为存在此种思想, 所以其非常的注重和谐, 将它当成是人们交往的原则和理念。然而在面对自我的时候, 它看中的是淡化身外物, 交人们用非常平和的心态来了解社会, 进而获取自身的协调。在这方面, 儒家讲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其中我国的佛教看中的是教会人们用一种平常心来面对事物, 看待并且了解生命原本的价值, 进而取得精神层面上的发展。然而只有有效的吸收上述文化, 才可以帮助我国的广大的学生群体能够形成正确合理的意识形态。

最后, 该种文化蕴含的注重自强的意识, 对于帮助该群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非常显著地意义。《易经》中说过“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这句话语中, 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针对此类思想, 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颇曾经这样说过,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 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矢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违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过上文的叙述, 我们发现, 正是因为具有此种坚韧并且勇敢的思想, 我们过啊记得文化才能够得到有序的延伸, 我们整个国家才可以在当今世界上不断的走向强大。目前的广大的大学生群体, 大多都是出生于二十多年以前。由于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作用, 其中的多数人都是独生, 因而会受到来自父母以及社会等的优待, 进而使的该群体的心理不具备有效地承载力, 而且当他们面对困难的时候, 就会表现出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不具备振兴国家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困难挫折面前也少了那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顽强意志;通常该群体对待社会以及除自身以外的群体表现出一种非常冷淡的心理。所以, 通过此种文化来对其开展教育互动偶给你, 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强烈的责任意识, 而且还可以培养该群体形成对待他人热情友好的态度, 同时还可以确保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向上, 朝气蓬勃的心态面对生活。

综上所述,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育人功能, 当代大学生也应该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借鉴和学习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得以传承, 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摘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思想精华,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有诸多的借鉴意义。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 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陈戍国点校.论语·季氏[M].长沙:岳麓书社, 1998.[1]陈戍国点校.论语·季氏[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2]陈戍国点校.论语·述而[M].长沙:岳麓书社, 1998.[2]陈戍国点校.论语·述而[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篇8

1. 首先, 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与统一相结合的特征。

美国的人口几乎包括了世界上各个民族、种族, 是一个多种族聚居、多元文化交汇的国家, 各个地区、各种形式的文化在这里相遇, 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的文化类型。美国之所以形成今日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独特精神与文化传统, 与其外来殖民者以及独立历史是分不开的。多种文明在美国这样一方独特的土地上得以相互融合、相互同化、相互吸收, 当然, 也有一些学者例如亨廷顿认为文化本质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但不管怎样, 在当时美国这片广袤土地上, 多种文化共存是不争的事实。直至今天, 仍有多种文明在不断地被吸入美国多元文化中。

其次, 美国道德教育深受宗教传统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美国的历史始于宗教改革, 美国的文化传统始于新教的清教徒的理想。”“美国清教徒们的主要遗产就是清教伦理观念。清教徒们宣扬禁欲苦行, 对天生原罪进行众生的忏悔和洗刷, 笃信宿命论, 对奢华和懒惰风气严加惩戒, 提倡勤奋、诚实、勤俭、前辈和节制等伦理观念。这是一种强调个人动手、个人自律和个人责任的伦理观。”将宗教教育纳入学校日常道德教育领域范围内, 或许这对于宗教信仰者来说, 并不是无宗教信仰的旁观者所想的, 具有特殊的目的或意图, 但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

2. 美国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的三大特点, 深刻影响着美

国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与结果, 现代美国道德教育呈现出学生主体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注重实用性等特点。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 德育是将学生看作为独立的个人, 目标就是培养完整的、有道德的人。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科目,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教学和教师。老师教导学生, 学生也在选择老师, 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性格和生活的价值观。自美国小学开始除了必修课之外, 学校安排了选修课, 年级越高, 选择性越大, 到高中阶段, 选修的分量已达50%左右。同时,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尽可能地尊重学生, 依照各年龄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安排课程。其次, 提供条件,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在教育教学中, 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并尽可能地提供条件、运用方法, 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 参与讨论、参与实践, 在实践中得到道德的自我提升。第三, 美国德育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宽容, 美国的课堂学生可以更为轻松地参与讨论、行动。

以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为传统, 受现代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现阶段的美国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都呈现出实用主义的倾向。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已故主席欧内斯特·L·伯耶对许多所美国高中进行调查总结的观点, 认为高中教育要达到如下四个基本目标: (1) 通过语言教学, 帮助所有学生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 (2) 通过核心课程, 帮助所有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人类文化遗产、认识相互依存的世界。 (3) 通过选修课程, 为所有学生参加工作或继续接受教育做好准备, 培养个性特长和兴趣。 (4) 通过学校和社区服务, 帮助所有学生履行社会和公民义务, 即使学生学会“公民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 以应用为目的, 满足实际的需要。

3. 了解美国的文化传统以及德育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德育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 我们必须承认美国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与美国不同, 我国德育教育设立了专门的“思想政治”德育课程以显性为主, 同时进行间接道德教育渗透。但目前看来,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没有完美地达到培养“道德成熟的人”的目标, 没有发挥其维护、建立社会道德体系的作用。笔者认为, 中国学生对于学校道德教育一直漠不关心甚至反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显性教育与直接灌输, 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二是高考体制的必然后果;三是意识形态宣传脱离实际生活。在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有一个很奇特但是很普遍的现象, 就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大多数都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 学生用于答卷, 老师用于课堂讲课;另一条思路, 是学生和老师真正地对问题的看法。形成这种独特现象的原因就在于, 显性的德育课程过于注重意识形态的宣传, 由于高考制度的限制, 人们不得不“说一套、做一套”, 使得德育与现实脱节。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我们有先进的德育理论作指导, 有着宏大、美好的德育目标, 但是理论归理论、目标归目标, 他们像是一组平行线, 并没有完好地结合。针对这些现象, 我们可以从美国道德教育方式中得到许多有益启示。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道德高地 篇9

今后, 我们要立足山东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祥地的优势, 对儒家文化的精华进行继承和创新, 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保留好我们的基因和DNA。我们要立足工会的组织职能优势, 发挥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发挥好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和集体的示范带头作用, 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我们要立足培养先进的职工文化企业文化,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合贯彻其中, 打好基层基础,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职工的精神追求, 外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坚持道德引领

坚持道德引领, 夯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明确要求, 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 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 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职工宣传教育活动、素质建设工程、职工文化助推计划的重要内容, 依托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工会阵地, 向广大职工推荐、提供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文艺作品, 并积极推动“诵读经典”活动, 积极引导广大职工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挖掘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 组织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纪念活动, 使广大职工更加珍视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 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和政治立场。

积极推进“厚道鲁商”三级联创活动。积极动员广大企业参与到“厚道鲁商”倡树行动中来, 以遵章守法、诚信经营为基础, 以人本管理、和谐共享为核心, 以创建“诚信鲁商、责任鲁商、文化鲁商、和谐鲁商”为目标, 以品牌建设为重点, 通过诚信创建、文化建设以及系列主题活动, 引导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齐鲁风格、时代特征的新鲁商文化品牌。

融入宣传教育

融入宣传教育, 激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充分利用好工会宣传舆论阵地,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宣传, 使“三个倡导”日益深入人心;注重发挥好先进典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引导广大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积极发挥工会宣传阵地作用, 通过开设专版、专栏、专题、推出出版物等方式,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天天见、不断线。

充分发挥重大典型的引领作用。树立一个先进典型, 就是树立一面旗帜。要充分发挥全国“最美职工”、一线产业工人先进楷模吴吉林同志, 创新型一线工人典型王进同志等引领作用, 努力提高典型宣传成效。

深入宣传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把劳动理念宣传作为工会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 大力宣传爱岗敬业和在岗位练兵、劳动竞赛、创新比武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利用“五一”劳动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齐鲁最美职工”评选等重要活动, 掀起宣传高潮, 全面展现劳模先进人物的风采。

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坚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传播展示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的内容有机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之中, 大力宣传“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 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劳动观。

突出实践养成

突出实践养成, 汇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大力开展实践活动, 引导广大职工在工作实践中, 发挥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作用。

大力开展“善行义举进企业”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 围绕“让好人好事上榜、给最美职工作画、为先模人物讴歌”的思路, 推广“善行义举进企业”活动的经验做法, 组织和引导企事业单位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职代会、厂务公开、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劳模风采、岗位建功、安全生产等开展建榜活动, 鼓励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创新创造, 大力宣传身边人、身边事, 引导职工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热潮。

深入开展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深化公民道德宣传日和“道德讲堂”进企业活动, 积极倡导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 引导职工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大力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继续开展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创建和命名活动, 强化职工爱岗敬业、恪守职业准则的责任意识, 引导广大职工在平凡的工作中无私奉献、岗位成才、争创一流。

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积极推进职工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化、网络化和系统化建设, 倡导职工通过志愿服务, 激发职工中蕴藏的温暖、友善、和谐的正能量。

注重以文化人

注重以文化人, 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将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工作的主渠道、主战场,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活动中, 努力达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持续打造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坚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职工文化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转化为企业职工的思想自觉。通过宣传推广一批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型, 着力打造彰显工会特色的“齐鲁文化大道”宣传品牌, 不断增强职工文化企业文化中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全面提升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的感召力。

着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倡导全民阅读, 努力建设书香社会, 广泛开展“争当学习型员工读书行动”, 引导广大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素养。

《史记》与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 篇10

关键词:史记;传统文化;道德评价;道德精神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191—02

一、仁爱精神

“仁”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孔子说:仁者爱人。这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它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且也是处理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司马迁在讲述君子之德时,开首就讲了“爱施者人之端也”的道理。(《汉书司马迁传》)可见,仁爱的体现要施惠于人。著名大侠郭解,在被汉王朝追捕时求助司马迁,司马迁十分爽利地答应了。《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解亡,置其母家室于夏阳。”谁置郭解母亲、妻儿于夏阳呢?《史记》中没有讲明。但据史家考证,是司马迁出于义愤将郭解的妻子、母亲安置在夏阳郭庄寨的。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吏)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硅,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子胥列传》)渔父的行为,表现了一种伟大的仁爱精神,一种乐施于人的高尚品德。“不受”,说明在渔父的心目中,爱人,施惠于人应该是无代价的,是不求报偿的。毫无疑问,这也是司马迁的观念。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吴太伯世家》)太伯之后,这种谦让之风还后继有人:寿梦有子四人,长日诸樊,次日余祭,次曰余昧,次日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即立长子诸樊。(《吴太伯世家》)太伯之让为兄让弟,弟札之让为弟让兄,这里则是兄弟互让: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伯夷列传》)“让”是在人与人之间播种仁爱的关键所在。“让”根本上说是让利。在世道和世风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情况下,能让利者,还有什么不能让的呢?……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杆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人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五帝本纪》)司马迁对舜的评价非常之高,尤其对他的这种“宽容”之心予以极大的肯定,司马迁在向世人宣布:一个人能够做到时时宽容,处处宽容,推而广之,社会的面貌也就大不一样了。

二、大丈夫精神

孔子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严酷的环境中,才能映衬出人格的伟大。孟子也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人只要立的是正位,行的是大道,“舍生取义”,即便是再有什么艰难险阻,再有什么忍辱负重,也不会使他的精神屈服。

司马迁因“以口语”遭李陵之祸后,就一直在死亡的边缘徘徊。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死亡的阴影常常笼罩在他的心头。然而处于这种情况之中,他的内心仍然涌动着理想之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用之趋异也。”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了死得重于泰山,他以超人的毅力,忍辱负重,以“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自勉,最终完成了匡世之作《史记》。司马迁在逆境中仍把道德理想的追求看作是人生各种需要中的最高层次,体现出我们的祖辈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自强的大丈夫精神。并且在《史记》所塑造的众多人物中,充分体现出这种精神。

三、兴利除害精神

墨子提出兼爱学说,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看成是道德精神,这种兴利除害实为一种殉道者般的自强不息精神体现。在《史记》中,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物也比比皆是。

《夏本纪》中的大禹治水就是一个兴利除害的典型代表,他的父亲鲧因失职而受到处罚,子承父业: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最后“鸿水滔天”终于治理好了,“帝赐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禹尽心尽职,为民除去了洪水之害之苦,为天下人带来了好处。禹代表的是为天下除去自然灾害的兴利除害精神,而商汤和西伯则是为天下兴利除去人害的精神代表。当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日:“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桀败于有娥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夏本纪》)汤能够在夏朝乱世中率众一举歼灭夏国,为民除去夏桀这个万恶不赦的“太阳”,除去了夏桀的割剥之政和酷虐之刑,换得了天下的平定。

西伯姬昌也是这样一个代表。“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而盈巨桥之粟。……慢于鬼神。大取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描绘的是商朝末年殷纣王荒淫混乱的人间地狱场面。在这种情况下,西伯受命于危难之中,由清除炮烙之刑到最后的牧野之战,终于“斩纣头,悬之大白旗,夺妲己,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悦。”

四、忠信精神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忠信精神是传统文化道德精神中的重要方面。“忠”是“內尽其心而不欺也”,即通过内省而意识到自己先天的道德本性,并不懈地践履之,它包括利国的思虑和行为,尽职尽守的观念和行为,利君的思虑和行为。句子说忠分三等即大忠、次忠、小忠,和之相对的是国贼。而信则是对自己言语高度负责任的精神,是忠的态度的外在

化,它要求人们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屈原就是这种忠信道德精神的最好代表。

屈原因为怀王不知忠臣之分,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而被放逐。他忠君,他爱国,“其志洁”,“其行廉”,“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但是这种高潔的人格,奉公的忠信之心,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在流放之后。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也,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这种剖心置腹的忠信,最终也没有感化怀王的利令智昏,刚愎自用,执迷不悟。他的这种忠信,司马迁给了他最高的评价,可与日月争光。 在《史记赵世家》中,司马迁对赵氏孤儿的故事作了重彩的描述。程婴为了保护赵氏后代,千方百计救出赵氏孤儿,而公孙杵臼也为保全孤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程婴卒与孤儿俱匿山中”,后来,赵氏孤儿赵武长大成人,程婴说了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宜孟与公孙杵臼。……遂自杀。

游侠是司马迁鼎立歌颂的一个社会阶层,“公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信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交谊的纽带。守信,才能不轻诺于人,才能诺则必信,诺则必行。

五、整体为上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诗经的“夙夜在公”到墨家的整体思维,整体为上的精神有着悠久的精神传统。它突出地表现为中华民族的以小我成全大我,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去维护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独特品质,从而形成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为后人塑造的廉蔺二人很有典型意义,蔺相如临危不俱,不辱使命,成功的维护了国家尊严。在内,他不以位高而自傲。而对廉颇的挑衅,他说:“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庭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当廉颇听了之后自知理亏,负荆请罪,才结为刎颈之交,演出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蔺相如的不战而胜和廉颇的“肉袒负荆”是整体为上的道德精神在注重国家利益中的表现。对于这种道德精神的弘扬,会使那些“勇于私斗怯于大战”的小人形秽。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篇11

1 茶文化蕴含的思想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 具有五千年的文化积累, 传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富含底蕴。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在如今时代同样具有深刻意义。茶作为一种物质, 它的形体是千姿百态的;茶作为一种文化, 又有着深邃的内涵。茶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一直表现出高雅和通俗两个方面, 并在高雅和通俗的统一中向前发展。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 以茶驱腥气, 以茶养生气, 以茶除疠气, 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 以茶尝滋味, 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雅心, 以茶可行道。根据“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 以茶可雅心, 以茶可行道”等四句, 能够充分看出茶对于德育的功能。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更是崇尚礼仪和美德, 不仅可以从诗词方面, 也可以根据儒释道, 都能够看出其中思想道德的传承。

自古至今, 很多人喜欢利用品茶品味生活、品味人生, 能够在品茗中逐渐提升自身修养、陶冶情操。中国传统茶文化中, 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最为重要的就是儒家的和谐思想、以及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传统茶文化, 充分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此外, 茶文化中对于饮茶环境, 都需要同山川日月、或者大地溪流等自然环境紧密相连。通过品茶品味人生真谛, 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享受那份宁静。茶性平和, 同儒家和谐思想和中庸思想正好吻合;中庸并不是没有原则的调和主义, 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饮茶时, 饮茶人特别注重所处的环境, 讲究平和、悠闲的舒适环境。茶文化与儒家和谐思想完美融合, 更加突出茶文化的历史底蕴。我国古代文人雅士更是追崇茶文化, 很多文学名人在其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 比如说唐代茶圣陆羽, 在其《茶经》中写道:“茶之性俭,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明确指出人应当同茶一样具有简朴、俭德之品质。人们需要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人格, 陶冶情操, 塑造完美品质, 特别是在当今纷扰功利的时代, 保持一颗高尚、淳朴的心灵, 更是尤为重要。茶学家庄晓芳教授曾经说过“茶道是通过一种饮茶方式, 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礼仪。”充分讲出了茶道也就是人道, 通过饮茶, 提升自身道德品质, 将品茶作为一种提升自身修养的一种方式。总之, 中国传统茶文化具有深刻的人生感悟, 重视茶文化, 积极学习茶文化中蕴含的道理, 是当今时代提升人们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 各大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 需要合理运用茶文化。

2 传统茶文化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累积和完善, 已经逐渐构成一种多层次的、多社会结构性质的文化系统, 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茶文化可以帮助人们在品茶阶段, 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良好情操, 修身怡情;同时能够提升自身的人文知识, 促进审美情趣的提升, 这也体现了茶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现阶段的茶文化蓬勃开展, 我国很多高校相应开展茶文化课程, 希望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提升整体道德修养, 这对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1 传统茶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传统茶文化, 主要强调“德行”, 也就是以德行事。在茶文化中, 主要蕴含着儒家文化内容, 在儒家思想中随处可见“德”的描述, 例如“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人与人交往, 甚至人与自然交往中, 都需要和谐共处, 以德为本, 严格遵循客观存在的规律行事, 这也是茶文化中较为重要的哲学内容。现阶段, 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随意传播, 网络环境中也是充斥各种各样的思想, 部分过激不健康思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养成;而大学阶段, 更是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 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对于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 需要积极运用传统茶文化, 特别是其中的“德”的传播和指导,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其能够在平时学习和工作中, 踏实做事, 和平共处, 真正发挥自身的价值。

2.2 传统茶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直面困难战胜困难

将传统茶文化与现阶段高校德育教学合理融合,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领悟茶文化中蕴含的哲理:第一、冷静思考, 茶文化具有平静祥和的特质, 通过对茶文化的学习, 高校学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境界, 保持沉着心态, 遇事不慌乱, 不急躁, 冷静对事情发展形势进行分析;第二、坚定信仰, 茶文化中富含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包括“礼、智、仁、义、信”等内涵, 高校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茶文化, 有利于提升其精神境界;第三、果敢行为, 茶文化能够有效地给与人们理智思考, 同时能够具有正确评判是非的能力;在此标准的引导之下, 可以依照规则行事。高校开展德育教育时引入茶文化, 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对于高校学生的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帮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 克服困难, 不断提升自我境界。

2.3 传统茶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和形成集体意识

茶性温和醇厚, 闲适悠然, 能够同大自然融合一体, 此种高尚的境界也是茶文化融合古典儒道思想的重要体现。茶文化中, 蕴含着自然、纯净、人天合一的精神追求, 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 也是一种精神交流。在饮茶阶段, 饮茶人需要保持自然的状态, 成功时不骄不躁, 失败时不怨天尤人, 时刻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在现阶段的高校德育教学活动中, 需要注重强调此项内涵, 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高校学生在进行茶文化学习阶段, 务必对茶文化做到充分和深刻的理解。人生正如茶杯中的茶叶, 浮浮沉沉, 人生总会遇到得意之时、失意之刻, 常常会处于上上下下的状态。高校学生只有保持这种平静和谐的思想, 才能做到与他人的和平共处, 团结互助。高校可以开展茶艺欣赏、或者品茶活动, 加强学生对于茶文化的了解, 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文化的学习, 进而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培养淡泊名利的品质, 逐渐去除人情淡漠、利益至上的浮华风气;同时在茶文化学习过程中, 逐渐提升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进而提高交往能力,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 茶文化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集体意识。茶重德行, 以诚待人, 学生之间能够增强团结。茶艺表演属于一种集体活动, 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意识。只有全体成员团结合作, 才能保证茶艺表演的顺利完成。因此, 学生之间需要强化人际关系, 增进团结, 在长期的合作中, 不知不觉的提升自身团结意识和集体意识。

2.4 传统茶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操

中国传统茶文化比较注重和、静、清、雅等理念, 传统茶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合理融合能成为时代精神的一种载体。现阶段, 我国各大高校积极开展茶文化活动, 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茶文化中的和谐内涵, 同时能够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精神追求, 使其道德得到培养。此外, 在茶文化中, 不仅注重精神, 更为强调务实品行、吃苦精神的培养, 高校学生需要在苦中找寻人生的真谛和乐趣, 培养俭朴的品质精神, 不贪奢淫享乐。中国传统茶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理, 需要高校学生用心去体会和品味, 进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高雅的审美情趣。

2.5 传统茶文化有助于正确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

在当今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生活和学习节奏较快, 高校学生除完成紧张的学习任务, 还需要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而高校通过引入茶文化, 以此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想品质, 通过提升学生思想境界, 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茶具有先苦而后甜的品性, 温和谦逊, 宁静淡泊, 恪守本分, 在高校学生进行德育学习的过程中, 全面理解茶文化, 深入分析茶文化, 理解茶文化内涵, 以茶养性, 有利于缓解社会压力。学生通过在大学茶室的社会实践, 不断培养良好的实习经验, 在自身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 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获得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教学活动时, 积极利用传统茶文化, 有效的起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目的, 同时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思想道德的养成, 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 茶文化在一定程度拓宽的学生的知识视野, 促进了自身审美情操的提升。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茶方式, 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礼仪。所以, 我国各大高校必须对茶文化给予足够重视, 并以此来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质量。

摘要: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深刻,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时期, 茶文化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时, 合理引入传统茶文化, 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素质修养。通过对传统茶文化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金俞丽, 卢扬.从茶文化看当代中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 :94-96.

[2]龚正伟, 石华毕.中华武术武德的源起及基本精神[J].伦理学研究, 2013 (6) :120-124.

[3]高艳杰, 秦颖, 李迎, 等.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研究[J].卷宗, 2014 (10) :210-211.

[4]赵义.传统道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时代教育, 2013 (3) :59-59.

上一篇: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下一篇:时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