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精选8篇)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篇1
中国传统文化之戏曲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是中国古代人们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和真实展现,其涵盖面很广,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雕塑等,所有这些都承载了人们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而戏曲作为我国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一个传统文化,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陶冶,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一朵奇葩,再如今缤纷多彩的世界文化潮流中屹立不倒,独树一帜。戏曲代表了对整个中国艺术的总结,其原则在戏曲里得到了一种形式美的定型,即程式化和虚拟化。
戏曲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它既是个文学概念,指戏中之曲,是一种韵文样式,又是一个艺术概念,指中国的传统戏和现代的国剧——京剧及各种地方戏。中国戏曲的起源,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和图像表达的原始时代歌舞,但此时代的歌舞虽有摹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称为“戏曲”。先秦是戏曲的萌芽期,经过长期的形成,到隋唐时期,中国戏曲开始形成了。隋唐五代的参军戏、歌舞戏,宋金时期的杂剧,元杂剧的形成将中国戏曲艺术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清传奇的形成是戏曲艺术的又一高潮。清代地方戏的繁荣,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戏曲的发展,以昆曲和京剧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戏曲以其本身的综合性把各门艺术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精致化。
戏曲艺术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的特点,使戏曲以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使戏曲保持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基于中国戏曲剧种历史发展的特性和所具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多元多样,对中国戏曲剧种保护与发展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划分出戏曲剧种的差级来,是有针对性、保持剧种个性风格和地域特性特色的保护。保持和发扬地方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戏曲剧种特色,才能体现该剧种作为一种艺术的个性独特性,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观众,才能在丰富的戏曲大家庭中凸显自己的个性魅力和艺术价值、文化价值。
主要种类:昆曲、高腔、梆子腔、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上党梆子、雁剧、秦腔、二人台、吉剧、龙江剧、豫剧、越调、河南曲剧、山东梆子、吕剧 淮剧、沪剧、滑稽戏、越剧、婺剧、绍剧、徽剧、黄梅戏、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赣剧、采茶戏、汉剧、湘剧、祁剧、湖南花鼓戏、粤剧、潮剧、桂剧、彩调、壮剧、川剧、黔剧、滇剧、傣剧、藏剧、皮影戏。
我最喜欢的是国粹京剧。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京剧表演艺术之中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结合构成京剧表演艺术的另一大要素“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京剧脸谱: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留用至今。
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 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创造舞台形象艺术的手段十分丰富,用法又十分严格。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同时也相应地减弱民间乡土气息,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其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篇2
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 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经过几百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 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京剧体系被称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而中国戏曲中的一个重要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曾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艺术形式,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这一民间艺术却濒临失传, 渐渐淡出大众视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众多, 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体的出现,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戏剧的发展却十分缓慢,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新兴媒体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将图片、视频、文字和声音融为一体, 丰富了人们的选择, 快餐文化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主流;二是新兴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尤其是手机互联网的发展, 它逐渐成为网民的主要通讯方式之一。通过手机互联网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选择网上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且它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平台, 人们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 还可以及时发表意见, 参与讨论。而戏曲作为一门传统的时空艺术, 其情节的安排和发展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 只有不断转换场景, 推进情节过程才能使人们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戏剧的场景转换过程较为缓慢, 这就无法满足现今观众的快节奏审美需要。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 其精妙之处在于招式的表演。这种表演讲究形神兼备, 是一种写意传神的舞台表演。而网络则将演员、舞台、观众这样的三维空间二维化了, 在网络环境下演员与观众始终不能处于同一时空, 观众并不能很好地体会演员所传递的信息, 获得审美的愉悦, 演员也不能及时地获得观众们的反响, 进而融入到观与演这样一个整体当中来。因此,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传播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剧场戏曲传播, 我们可能应该更多地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看作是高速获取戏曲相关信息的“信息场”, 而不是进行戏曲欣赏的“审美场”。
2 互联网对戏曲文化的积极影响
虽然新兴媒体的不断出现, 特别是互联网给传统戏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新兴媒体给传统戏曲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 网络等传播方式使得观众欣赏戏曲的途径增多了, 可以让没条件去剧院的人点播网络上的戏曲视频, 这样使更多观众有机会看到戏曲。而且, 网络是个信息极为丰富的世界, 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观看到戏曲, 而且可以了解戏曲各方面的知识、相关的新闻信息等。
其次, 网络让戏曲走向平民化。由于戏剧演出市场萎缩, 今天的戏剧退守高雅之堂, 进入了远离农村的大城市剧院, 民间戏台难觅踪迹。而且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观看演出的观众中, 受过高等教育以上的观众占绝大多数。这说明普通观众已经很难进入剧院欣赏到名家名角的现场演出, 这对我们的戏曲振兴是比较不利的。网络可以让普通大众轻易便捷地欣赏到高水平的戏曲演出。
第三, 网络更有利于戏剧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推广。据有关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的戏剧爱好者主要为中老年人群, 而要想使戏剧艺术发扬光大, 就必须依靠年轻人, 依靠下一代不断地坚持、学习、传承。目前, 戏剧艺术必须找到新的受众, 发展适合现代年轻受众的审美口味和戏剧艺术。而当前我国10-29岁的年轻人是网民的主力军, 这一人群也是我国戏剧艺术的潜在受众。因此, 合理利用网络作为宣传阵地有利于戏剧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推广。
3 利用互联网进行戏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1 加大力量, 建设小型剧种专题戏曲网站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约有三百六十种, 其中越剧、京剧、黄梅戏、昆曲、豫剧、秦腔等现实中影响力大、受欢迎程度高的剧种在网络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而一些小型剧种则已经退出或正在逐步退出网络平台。其实对于这些舞台观众数量少, 社会影响力、艺术影响力和经济实力都比较有限的小剧种而言, 正好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廉价、易操作, 以及受众面广等特性实现其传承与弘扬。由于小剧种一般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受众面小, 但是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角度出发, 这些剧种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保护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相关地方文化管理机构或团体的作用, 以相对官方的力量建设这些小型剧种戏曲网站, 作为地方特色文化进行保护和推广。
3.2 建设各剧种的“数字戏曲文化博物馆”, 以戏曲网站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戏曲文化
目前, 戏曲类网站所提供的内容, 从戏曲文化传播的角度看, 主要集中在戏曲资讯、戏曲欣赏等较为大众的方向, 而戏曲中一些鲜为人关注而值得介绍推广的内容, 比如戏曲中的舞美、伴奏乐器、声腔、语言、曲谱、道具等, 却少有诠释和介绍。而这些范畴的内容也是我们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提出建设数字戏曲文化博物馆, 关注戏曲文化的各个方面, 全方位的记录、展示、传承戏曲文化, 而不仅仅关注戏曲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方式。戏曲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 建设真正的数字戏曲博物馆工程浩大, 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现有的比较成熟的数字戏剧博物馆是由上海戏剧学院承办、上海市教委资助的数字戏剧博物馆, 即便是这样的博物馆从数字化的角度看也还比较初级。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并不是如何建立数字戏曲博物馆, 而是强调专业戏曲网站, 特别是针对特定剧种的戏曲网站, 其内容要全面, 全方位展示戏曲文化, 包含覆盖戏曲文化的各个方面, 往博物馆的方向发展。以前我们对于戏曲文化的记录可能限于文字记载、录音、摄影、摄像等传统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技术的升级, 我们的数字化手段也在不断丰富, 像数字建模技术、数字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虽然目前这些先进的技术还属于比较高端、昂贵的技术,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的应用门槛的降低, 也可以逐渐的为我们所用, 真正体现数字化的特色及其优势。
3.3 建设特色鲜明、面向青少年的戏曲网站
中国上网用户已突破5亿, 互联网普及率接近40%, 90后大学生更是几乎无人不上网。由于我们的戏曲爱好者主要是中老年朋友, 因此大多数戏曲网站都是面向这些观众, 也更多的考虑中老年朋友的需求。对于他们来说, 网络是他们更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源的渠道。但是, 对于青少年观众来讲, 戏曲网站更像是戏曲广告, 其角色在于引领, 即把他们带入戏曲艺术的殿堂, 引导他们关注戏曲网站和戏曲艺术, 也就是为戏曲艺术培养更多的受众。而传统戏曲网站在这方面就显得过于晦涩难懂, 吸引力较差。因此我们需要建设特色鲜明, 专门面向青少年的主题戏剧网站, 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广泛关注, 提升其对戏曲的兴趣度。
3.4 加强戏曲网站的交流功能
传统的大众媒体主要以单向传播为主, 而网络媒体则实现了双向传播。戏曲论坛就体现了互联网的这种交互性, 不同性别、职业、年龄的人们可以聚集在戏曲论坛里, 一起讨论交流他们感兴趣的戏曲话题、分享戏曲资源。能够充分体现交流功能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博客, 还有微博, 它们聚集了大量用户, 且凭借用户发表、评论、分享的优势, 已经成为互联网主要的信息源之一, 成为戏曲演员与戏迷之间、戏曲演员与评论家之间、戏曲学者与戏迷之间、戏迷相互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交流、互动平台。对于青年戏曲演员来讲, 这更是一个值得关注并好好利用的平台。青年戏曲演员关乎梨园的未来, 在流行文化占据主流的今天, 他们的存在宝贵而脆弱, 他们自身的发展也面临困难。虽然为青年戏曲演员提供锻炼与展示的机会, 已成各戏曲院团的共识, 也在积极地为青年演员创造更多登台亮相的机会, 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优秀青年演员展演以及各类青年戏曲演员大赛的举行等, 但是在戏曲演出市场并不非常繁荣的今天, 年轻人的登台机会还是不多。青年戏曲演员应该充分利用博客这种传播渠道, 就像网络歌手的成名一样, 宣传推广自己, 通过博客与同行、戏迷朋友互动交流, 在宣传自己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能力水平能得到提高。可以在博客上提供自己的作品、演出造型、特别是一些自己创新的而且在传统舞台看不到的东西, 利用这些非常规的、有别于传统的东西, 引起大家的兴趣, 拉近与戏迷们的距离, 通过这种方式聚集自己的粉丝, 扩大自己的影响, 达到推广宣传自己的目的, 同时也推广、宣传、弘扬我们的戏曲文化。
3.5 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类问答类社区宣传戏曲文化
我们建设戏曲网站、博客的目的是让尽量多的人访问以达到宣传戏曲文化的目的, 因此网站建设好以后就需要让人知道并来访问, 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推广功能。大家在利用网络查找信息时一般都会使用搜索引擎,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2007年第二十次调查报告显示:搜索引擎以74.8%的比率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之一。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 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 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 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将检索到的相关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百度和谷歌等是搜索引擎的代表。因此我们宣传推广戏曲文化, 具体到戏曲网站这种载体, 就必须让搜索引擎能够很容易的搜索到并呈现给用户。在国内, 比较出名的问答类社区有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百科、天涯问答、新浪爱问、搜搜问问、天涯来吧、奇虎问答等。因此, 我们可以设计很多质量较高的戏曲知识类的问答, 充实到前面提到的这些问答社区中, 并且在回答的内容里提及我们的戏曲网站、博客, 比如“详细内容可以到某某戏曲网站查看”、“请参见某某博客”等。这样, 网络用户在搜索戏曲相关内容的时候, 我们设计的问答就很容易通过搜索引擎呈现在他们面前, 在他们阅读这些问答的时候也就看到了我们的戏曲网站的“广告”, 从而有可能进入戏曲网站浏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我们的戏曲网站在网络上的推广, 同样也就宣传推广了戏曲文化。
4 结语
综上,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经历了新兴媒体的冲击, 其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但是我们应把握机遇, 在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充分认识并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为戏曲文化传播服务, 相信一定可以使我们的戏曲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fzzx/qwfb/.
[2]韩晗.传统戏曲如何实现与互联网传播的联姻[J].戏剧文学, 2008 (10) .
[3]佟亦冰, 韩树军.媒体变革时代的传统戏剧发展分析[J].媒体时代, 2011 (12) .
[4]陈宁, 杨为民.数字艺术技术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应用[J].华章, 2011 (9) .
[5]张庚.戏曲艺术的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J].中国戏剧, 1992 (1) .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篇3
关键词:艺术文化 戏曲新编 艺术品位
文化创意产业译丛《艺术文化经济学》(第二版),由詹姆斯·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和查尔斯·M·格雷(Charles M. Gray)著、詹正茂等译,2007年10月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全书内容结构上看,可分为五大部分。首先,笔者简要概述《艺术文化经济学》中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本书将要涉及到的艺术和文化产业的领域范围,着重阐述有关美国艺术部门的规模概况。第二部分,解释经济学中消费者需求的初级理论,论述供给与需求同艺术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作用。第三部分,介绍艺术市场,包括艺术节、画廊、拍卖行、艺术博物馆等。重点探讨艺术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第四部分,结合艺术的公共政策探讨艺术补贴与收入分配问题。分别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的艺术支持的实际情况。第五部分,深入分析艺术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以及有关教育、培训、就业的艺术专业化问题。最后一章是对美国的艺术教育和对未知未来的一些推断和期待。
总的来说,《艺术文化经济学》不仅涵盖了美术和表演艺术的经济学,还包括美国艺术文化相关的公共政策,本书既适合正在寻找艺术管理经济学核心教材的学术性读者,也适合想系统了解文化艺术的普通读者。
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决定商品需求的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成员人均GDP逐步提升,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通过文化消费预测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潜在需求,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传统戏曲的生命在于受众,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向未来,必须在当代青年中寻找新知。近年来,中国传统戏曲缺乏年轻的忠实观众,年轻人更倾向于能够直接表达他们内心需求和经历的流行乐,戏曲事业作为文化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其发展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当下,戏剧团体希求独具创新的艺术形式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这里以众所周知的由白先勇先生改编演绎的青春版《牡丹亭》为例。青春版《牡丹亭》在忠实诠释原著精粹的基础上,将原著隐藏较深的意蕴一并呈献给观众。深化对“人间情”的表现,区别于汤显祖花大量笔墨渲染人世的冷暖;加强对柳梦梅的刻画,突出他对爱的坚定,设计与杜丽娘的亲昵举动,区别于原著将注意力集中在杜丽娘的形象塑造上并一改传统昆曲中柳梦梅柔弱无力的形象;青春版《牡丹亭》全由年轻演员担纲,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又让观众赏心悦目。另外,音乐处理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全剧采用了西方歌剧主题音乐的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渲染舞台气氛的同时也强化了戏剧情节与配乐之间的逻辑关系。“正如导演王世瑜先生在《青春版牡丹亭舞台总体构想》中指出,这个戏的舞台设计,增加了水墨画的内容和背景,风格淡雅;而服装设计,也是雅淡、柔嫩,按照白先勇先生提出的“要淡、要娇”的原则施行。因此,我们看到舞台上出现的色彩,多是藕白、嫩黄、淡蓝和浅绿,这既符合戏曲的传统,也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并且,与我国传统的雅文化的气质相一致。”①可以看出青春版《牡丹亭》的编创努力与时代发展的脚步相吻合,充分契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戏曲发展正试图摆脱传统戏剧的束缚,无论从演唱技艺、剧本创作、舞台道具,还是演员的整体装束上都在积极探寻以何种创意营销手段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一系列的新编戏曲层出不穷。除了上文提及过的《牡丹亭》,再如《红楼梦》《西厢记》都是观众喜闻乐见且常被拿来进行二度创作的热门剧目。然而,在戏曲新编不断涌现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有一些现代戏曲已逐步脱离了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其唱腔和台词设计也逐步失去了原貌,甚至越来越贴近于歌剧或是流行音乐,对于此类颇有争议的话题,受众的态度褒贬不一。例如传唱度较广的王力宏的《盖世英雄》、陶喆的《苏三说》等,R&B与京剧的旋律、唱腔创新融合,不少人认为东西方音乐元素的碰撞实则很巧妙,反倒让更多不为传统戏曲所动的年轻人开始逐渐熟悉传统戏曲文化,也不失为将传统戏曲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认为,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传统戏曲的重新编创,虽然全面优化了现有的艺术形式,但更需要强调的是,戏曲新编绝不能是艺术形式和内涵的改变,必须在尊重戏剧传统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创新发展,扭曲了传统韵味还何谓传承?迎合得有度,如何平衡市场与艺术间的利弊关系,探究彼此间的平衡点是我国艺术文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在《艺术文化经济学》中辩论关乎平等主义的问题时,强调这不仅是高价格和低收入限制了对艺术的享受,还存在区域差异,笔者认为可通过大众传媒对其进行弥补,而这就意味着商业化的大众传媒在大多数群众的通俗文化品位驱动下,通俗文化和高雅艺术间该何去何从。归根结底,现在还没有一个足以支撑起高雅艺术大放异彩的艺术文化市场。通过供需理论以及对当下艺术文化市场的视察,大众传媒将重心放在高质量的高雅艺术文化节目上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而又在并不顺应大众艺术品位的前提下,传媒无法从中弥补其投入支出。依靠政府的补助手段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人们必须熟悉某种艺术形式后才能逐步获得对它的品位。
试想若消费者了解中国传统戏曲就能很好的去欣赏它,而了解又要通过教育和熏陶获得。究其原因,“所有研究都表明,拥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较高的职业地位,以及较高教育程度的人,对艺术的参与率比其他人更高。”②上述研究结果指导我们,教育是艺术参与的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而当下的情况是相对贫困的人无法按市价负担大量我们所定义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果国家对艺术的分配进行资助比如能最直接的体现在传统戏曲展演活动的票价上,用补贴来克服高价格和低收入的障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传统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如中国国内众多高校陆续开设的大学美育课程以及策划诸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艺活动、教师学生自发举办音乐会等都是切实可行的辅助手段。相当数量可观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有必要刺激对艺术的消费,帮助更多渴望品位艺术的低收入群体直接接触艺术。艺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将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亦将是传统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者在对艺术教育的评估性研究中还发现童年在艺术方面的社会化与成年人的参与情况成正相关,参与情况受到艺术教育密度的强烈影响。所以说,艺术教育从根本上助于培养人们适当的艺术品位,能直接刺激公众对高雅艺术形式的需求。在中国应试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力的背景下,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艺术教育和教育改革必须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如此才有机会在多元文化主义下看到高雅艺术光明的未来。
在《艺术文化经济学》的编著中,作者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图表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提供了大量引证作为原始资料的补充,有理有据,让阐述更为生动,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美国的艺术经济学和艺术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分析,并启发笔者联想思考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艺术文化经济学》是一本在西方刚刚出版就产生很大影响的著作,其中的数据、信息、专业分析、评论对学术同仁、艺术家和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管理者来说都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
注释:
①黄天骥:《戏曲审美观的传承与超越——青春版<牡丹亭>演出的启示》,《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第11页。
②[美]詹姆斯·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查尔斯·M·格雷(Charles M. Gray):《艺术文化经济学》,詹正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46页。
参考文献:
[1]李静修.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年.
[2]余潇夏.传统戏曲传播形态演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年.
作文中国传统戏曲精选 篇4
戏曲结束了、离开走了
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相遇必将散失。
人生就像一场戏曲,无声无息的上演过后,就结束了。我们起身离开,会不带一点留恋。因为这场戏曲完了还有下一场等着我们。
催促着散了吧!今晚的夜色朦胧里的神秘,是猜不透的人生,没有留恋人生,我想或许更加了断吧!人、别再啰嗦了,直来直去的离开,不留下任何痕迹。
沫沫,你以前说过,其实人只但是是上帝操控的木偶罢了,一切的一切掌握在他的手里,没有反抗、没有议论,只有服从。
完了完了、戏曲在我们之间悄然结束了,你告诉我别再继续无谓的反抗了。结束吧!死亡吧!
关于戏曲的作文(2):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种戏曲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
为了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我特地上网查找。
我先一段既简单又好听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听着听着,那似乎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的黄梅小调使人感受到了剧情人物的欢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头欢歌的小鸟……突然,我感到一阵摇晃,猛地睁开眼,感到重心不稳,原先由于我听得太入迷了,差点摔倒在地。再一看,戏早已唱完了。真是不听不明白,一听吓一跳,原先戏曲不比流行歌曲差。同样很好听。
想到这,我不禁感到脸红。我这个只明白听流行音乐,只明白追流行歌手的小女孩,却一向没发现戏曲艺术的美,一种脱俗的美,一种自然的美……
常言道:想明白梨子的味道,就务必亲自去尝一尝。其实,很多东西不能光看表面,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明白事物的真假。就像戏曲,它虽不分时代,但既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它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永不褪色。
关于戏曲的作文(3):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华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主体,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关于戏曲的作文(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中华文化也从几千年前的单调,发展到现在的辉煌。
中华文化,范围广阔。传统学科中的数学、医学、农学;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建筑中的万里长城、阿房宫;绘画中的中国国画;文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小说、神话、寓言;还有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服饰、饮食、武术等等,这些绚丽的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无疑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特色的一项文化。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随着文明的出现就出现了,虽然原始的戏剧很粗糙,也可能称不上是戏剧,但任何一项文明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刚开始的粗糙,才能逐渐得趋于完善的。原始的戏剧为后来完美的戏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从原始社会发展代中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重大改革。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作“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华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正是从古代的戏剧开始,到如今,戏剧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完美的整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众多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戏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的成功的,有众多老一辈的艺术家和群众们热衷戏剧,希望将戏剧,这项中华的璀璨文化发扬光大。
然而,戏剧在现在的发展中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代文化的冲击。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渐渐衰老,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崛起,现代文化正和传统文化商讨着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才能站得住脚呢?我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到街上进行随机采访,对象都是一些年轻人,记者一些老艺术家的名字,问他们知不知道,而大多数被采访者都表示没有听过。现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卷而来,新一代的偶像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偶像的粉丝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认为那样的艺术、文化不适合喜欢追赶潮流的自己;对老一辈艺术家和传统节目一无所知,认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并不等于他们也应该去知道。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当然,我并不觉得追赶潮流不好,我也喜欢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觉得对于传统的文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的文化需要发展,但传统的文化更需要发扬光大。于是,媒体开始越来越多地把传统文化向年轻的一代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发扬、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国传统的戏剧;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开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利用他们自身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年轻一代对戏剧有更多地了解,为发扬传统戏剧献上自己的力量,毕竟,这些年轻的歌手的老师也是上一辈的老艺术家;而老艺术家们也开始在传统中融入新元素,是传统戏剧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吸引年轻人,使年轻人不仅追赶潮流也爱上传统,对戏剧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现在,也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的戏剧,对中华文化也有深入地了解。戏剧,这一中华独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喜爱。璀璨的戏剧艺术将会在世界的东方放出光芒!
关于戏曲的作文(5):
中国的戏曲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为它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渐渐地,我也随着时代开始排斥戏曲。
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篇5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简介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开办于2000年,迄今为止面向全国招收了5批本科生。自2002年开始,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精通对外交流的语言工具,熟知对外交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具备从事各种经济型文化外事活动、各种艺术活动策划、艺术市场管理与经营、对外艺术教育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来的分配去向包括各级行政机关的外事部门,各种与国际间文化交流与传播相关的机构,全
国各家演艺及艺术公司,或进入各文化经纪公司成为文化经纪人。
在课程总体设置上,我们坚持以文学艺术为体,以英语为用,以管理营销以及经济法律为辅助的原则。文学艺术类课程作为基础性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艺术特长方面的培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课程的安排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同时,一些专业课程使用双语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此同时,本专业还开设了管理、营销、经济、法律、公关等课程,使学生具有承担各种经济型外事活动的能力,也具备了将来成为文化经纪人的素质。
为了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我们科学、有效地调配、使用高素质专业教师,并定期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在学生高年级时采取
戏文系专业考试系淘汰制,考生获得资格才能进入下轮考试。
考生进入三试,经考核合格,将在相应时间收到文化准考证,参加
业参考语文小分,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参考外语小分,小分不够不予录取。
化交流专业文化分数线为488
戏文系专业考试内容如下: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一试为叙事散文写作。考生在指定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
分100分。
二试为文学综合考试,题型有论述题、填空或选择题等。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文化知识、戏剧文学知识、中外文学知识,影视知识等,满分
三试为编讲故事及面试。编讲故事,学生根据所抽命题或相应指示,编讲
分100分。
参考书目:
《中国戏曲史教程》 钮镖主编
《戏剧鉴赏》谭霈生主编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
一试为英语面试,由本系及外籍教师提问,考生用英语回答,检测考生英语口语能力及相关文化水平。时长
二试为英语笔试和文化综合考试。英语笔试有翻译、写作等题型,满分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女性 篇6
历经千辛万苦在本学期初选择了罗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确实如初期所料学到了不少东西。罗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渊博的学识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我总是能和台上的达到心灵的共鸣。我认为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口语和语法知识,英语学习的最高层次就数文化层面了,其中包括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向世人展示中国。下面我就中国女性这一点结合当代当学生的现状谈谈我的看法。
世人对女人的看法普遍不好,当然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孔家老二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头,率先表了态: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不逊,远之则怨。总之,男人自己觉得还挺委屈,对待女人,似乎咋也不是。莎士比亚还算有点绅士风度,说: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莎士比亚可能是同情女人,可是这话总给女人一个心理暗示,让她们错以为,自己天生就是弱者,不太妙。托尔斯泰是个老滑头,说得更幽默一点儿,当然也有点北京式的损味,他说,如果让他发表对女人的真实看法,除非他一只脚已经踏入坟墓,说完后又立即跳进棺材,把盖子盖上。其实,学者们说了这么多,都不如咱中国百姓的民间俗语说得妙:女人是猫科动物。猫科动物是什么特性,大家都知道,只有两种发展前途:一种是猫咪,顺从听话,但有爪子,也会抓人!一种是老虎,女老虎,就不是抓人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吃人了。如果说对女人看法普遍不好乃是历史与现实生活验证了女人天性多事的话,那么中国哲学的早熟导致我们恰是反着来,事先就知道女人是麻烦,所以,老早就开始压抑女性,把女性的危险与麻烦降至最低!所以便有了裹足,这不仅束缚了女性的行走自由,更束缚了女性的思想自由。
我们再来看看女性的地位,中国自古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这也不无道理,一个家庭的平衡必然需要一个在内料理内务,另一个在外打拼赚钱。大家闺秀,不出书房,这似乎是古训,这种思想一方面似的古代女子中规中矩,不可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另一方面严重束缚了她们的自由。感觉女子的地位就像是男人的附庸,在社会上也没有社会地位,从对女子的称呼中便得知,如贱人,内人,内助等等,而女子也自称为奴家贱妾等,可见其地位的地下。当然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当代中国虽有好转但也没有彻底的改善,据研究者发现,当代中国女性之地位,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而上升,相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劣化趋势。根据七项指标测量,在世界160个国家中,我国妇女地位排名第132位。从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和妇女在国家机构重要领导岗位上的职务比例就可以明显看出。我们盼望着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
浅析中国传统戏曲服装的形式美 篇7
到了京剧鼎盛时期, 每当戏曲大家登场演出前, 总是以“晒晒”自家的“行头”而风动一时, 观者则从这些私家的“行头”置办中便可猜测出此“角儿”的份量。就像京剧的“四大名旦”, 各有各家的压箱底儿“行头”, 甚至一看这件“行头”就知道是哪家的戏目了。
一、创新形式美
例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早年因扮演《贵妃醉酒》的杨贵妃时创作的, 具有“梅派”特色的镶边女蟒 (花衫蟒) , 它着实不同于一般戏班里“关中”女蟒。通常戏曲中的蟒衣是模仿明代蟒衣制成, 在明代蟒衣可是皇帝的特赐品。戏曲女蟒有旦角蟒、老旦蟒之分。旦角蟒一般为公主, 后妃所穿, 底色以红为主, 皇后蟒以明黄为主。脖子上还要围戴大云肩, 坠珍珠吊穗。腰里悬挂玉带, 内里系团花腰包或缠枝牡丹腰包 (裙子) 。而梅派女蟒却有湖水蓝缎面的镶边, 镶边里锦绣白鹤祥云, 金丝缠绕雍容华贵。通体的红色为基调, 除了大幅的丹凤朝阳外, 通通有无数个团花牡丹纹样缀满其上, 精美别致与众不同。梅派女蟒下方和袖子下方具是金线粗勾银丝细嵌的山水纹样, 典雅庄重款款大方。单从这款女蟒就足以看出梅先生的独具匠心, 梅先生在蟒衣基础上加工美化既保留了蟒衣的基本形状和穿用范围, 有继承了中国戏曲服装追求意境美的传统, 并赋于了更加鲜明的美学特征。所以说成功在于重视细节, 一位戏曲大师不光舞台上表演精湛, 对待场上的“行头”都仔细设计, 精心研究, 怎么能不成为中国戏曲体系的领军人物?在梅先生引领戏曲服装形式革新后, 一些戏曲名家也受其影响有了更具有自我特色的戏曲服装。例如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先生在京剧《状元媒》中“柴郡主”的女蟒, 通体绣满了“万字”纹样, 底部的山水也是金线红底, 凤凰图样飞旋其间, 更是呈现出一派华贵吉祥。还有杰出的京剧大家周信芳先生, 把男蟒进行了革新, 并在20年代中期与人开创了戏衣庄, 力主戏曲服装形式的革新。
二、色彩形式美
中国传统戏曲服装不光在样式上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形式美, 在色彩上还有严格的制约性, 并充分展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色彩也是以“为人物的传神抒情”服务为最高的美学追求目标。例如:从颜色上看蟒袍, 分为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指红、绿、黄、白、黑;下五色指紫、粉、蓝、湖、香。在《铡美案》中“包公”, 刚正不阿怒铡皇家驸马陈世美为民除害, 他在剧中穿黑色蟒, 显示包公的威严正义。《单刀会》中的“关羽”, “赤兔马千山踏遍, 青龙刀遮日光寒;镇荆州成王霸业, 保大哥立地西川”。他红脸卧蚕眉丹凤眼, 象征着关羽的忠正耿直, 但他身穿绿色蟒, 完全形成鲜明的对比, 暗示了他的文武兼备智勇双全。《满江红》中的“岳飞”, “十年待雪靖康恨, 烈烈激怀臣子心。喋血中原传圣命, 不渡黄河痛回军。”他就穿白蟒扎白靠。英武伟岸, 一派大丈夫大英雄气概。《打金枝》中唐王, 因公主刁蛮无理, 唐王为平和“家务事”, 假意要斩驸马实则金殿之上官上封官。“这一件蟒龙袍真真可体, 这本是你丈母娘亲手儿做来的”, 唐王身穿黄色绣龙图样的蟒袍, 这黄蟒在戏曲舞台上也是唯有皇帝才能穿, 实乃皇家御用品。《龙凤呈祥》中的“刘备”, 穿红锻金丝的团龙蟒袍, 是仅次于黄蟒的王爷将相所用, 年岁也偏年轻。
三、特定形式美
中国戏曲服装的变形夸张手段异常高明, 戏曲艺术中的人物、故事情节都可以随编剧的丰富想象进行虚构, 而唯有服装不能太离谱。例如:《金玉奴》中“莫稽”, 落魄书生沦为乞丐, 大风雪天倒卧金玉奴家门前, 幸得金玉奴一碗豆汁救下活命, 谁知中了状元后, 忘恩负义把金玉奴推落江心淹死。生活中的叫花子, 肯定是衣衫褴褛, 但戏中的“莫稽”却穿得挺体面, 俗称富贵衣。这种富贵衣, 既能指示乞丐身份, 又能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它是“像不像做比成样”的艺术形式。再如荀派的《红娘》, 虽说是身份是丫环, 却是穿着特制的“古装衣”。一般丫环穿大坎肩 (裤子袄外面为了干活方便罩着的一件长坎肩) , 经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先生的设计而光鲜动人, 绣花长裙配上沙质短袄, 缀满流苏的披肩, 绣花细细腰带, 还有两根垂至脚踝的长飘带随风飘曳, 美仑美奂煞是惊艳可人。再如《算粮》中的“王宝钏”, 十八年住在寒窑苦苦等待丈夫薛平贵, 平日靠挖野菜充饥度日。从堂堂相府三小姐,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锦衣美食却甘为缺吃少穿的乡间贫困村妇, 她只能穿素色 (以青色为主, 必须不露脖子) 的带领子的“褶子”, 湖水蓝镶边, 下系素腰包 (白色无绣花裙子) 。有的戏中贫困“寡妇”也必穿此类, 以表示生活窘迫, 度日艰难。还有一种白色“褶子”, 往往是守孝女子所穿, 像《李雪梅吊孝》中的“李雪梅”。再如《窦娥冤》中“窦娥”被张驴儿陷害入狱, 身穿大红“罪衣”绑缚法场被斩。还有《玉堂春》中的“苏三”等等, 戏曲中罪犯都是大红颜色, 通体素红, 女犯可有蓝白镶边, 上袄下裙;男凡上袄下裤。这些都源于中国的传统民俗的折射, 杀人是大凶事, 为辟邪犯人穿红, 监斩官披红斗篷, 刽子手也穿红上衣。再如戏曲中的“店小二”都是素色“茶衣”, 腰系“腰襟子”, “茶衣”就是平民便服, 长过腰短到膝盖, 大襟布衫, 一看就是一个干活的伙计。
论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与伴奏 篇8
【关键词】传统戏曲 唱腔 伴奏
一、引言
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与伴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综合性越来越强,在声乐和器乐上都出现了很大的改革。首先在声乐上,最先从涂山氏女娇的“候人兮猗”這首情诗开始发展,其次出现的《诗经》、《楚辞》在创作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之后在汉代演变出的“相和歌”在先秦楚声的基础上结合器乐发展而成,随后唐代变文的出现到北宋、金、元朝代出现的诸宫调、北曲、南戏,诸宫调是在揉和了唐代变文、教坊大曲以及杂曲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说唱文学,然后明末清初时期综合发展出高腔、弹腔,最后源自于宋代的乐器胡琴的出现而在清代发展出了琴腔;其次在器乐上,从先秦时期编钟击乐发展至汉晋时期的管乐,其次在隋唐时期出现了弹拨乐,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描述了弹奏琵琶带来的美妙享受,最后在宋元明清时期出现的拉弦乐,拉弦乐器是以胡琴为基础演变出现的二胡、马头琴、京胡等等乐器。综上所述的种种变化略于在明末清初时期发展出的“高腔”、“皮簧”、“梆子”等等,这其中伴奏形式也从最早的徒歌清唱出现了“帮、打、唱”、“吹、打、唱”、“弹、打、唱”以及“拉、打、唱”等等。
二、徒歌
所谓徒歌就是指清唱,没有乐器伴奏。唐朝是诗歌的朝代,能配合曲调并且当时就能演唱出的唐诗数不胜数,这类唐诗也称之为“唐声诗”,“唐声诗”起源于徒歌。唐诗可以诵、吟、唱,其中诵诗较之后两者音乐性较低,唱诗是其中音乐性表达最强的,唱诗结合乐器伴奏就形成了“琴歌”。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徒歌无处不在,例如传统喊号子,多为集体劳动者中的指挥者领唱,其余众人附和的表现方式,指挥者可以选择唱先辈流传下来的歌曲,也叫做“冷歌”,或者指挥者即时发挥,热血沸腾自创新歌曲调,这叫做“热歌”。当然除了喊号子,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徒歌表现方式,唱山歌、唱童谣、唱棹歌等等。徒歌清唱表现形式广泛,表达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江河山川、树木花朵等等都是徒歌歌唱的事物,徒歌正是由于清唱不需要伴奏,因此能更纯粹的来自于民众日常生活,也意味着能更快速的让百姓耳熟能详。中国传统戏曲中出现的很多戏曲曲目都是源自于百姓生活中徒歌的启发。
三、“弹、打、唱”
“弹、打、唱”这一伴奏方式是说唱音乐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弦索声腔”又称为“弦索腔”,它包含的戏曲剧种非常多,是由元明清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俗曲小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弦索腔”多用三弦、琵琶、筝等弦索类乐器进行伴奏,这也就是“弦索腔”名字的由来。在“弦索腔”中最为古老渊博的戏种就是柳子戏,柳子戏最为繁华的阶段就是在清朝乾隆帝时期。
3.1、柳子戏中“弹”
柳子戏的文场共有三人,分别是伴奏小三弦、笙、笛,这三种乐器也称之为“三大件”。一般三弦和小三弦比较有所不同,小三弦的弦杆较之一般三弦要细并且长度较长,在弦鼓中间位置小三弦需要有一个共鸣器。演奏时右手的食指上要用铜戒指套一骨质拨子,演奏中以单拨弹、挑以及滚奏为主要演奏手法。演奏出的音色尤为响亮,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具有鲜明的表现特色。在柳子戏中出现部分以叙述、说唱、口语表达较多的“吟诵体”唱腔部分则使用笙来伴奏,笙的出现衬托出三弦的鲜明色彩。
3.2、柳子戏中的“打”
柳子戏中的武场所使用的伴奏乐器为鼓、大锣、小锣、手镲。其中大锣使用的是低音苏锣,低音苏锣表现出的音色较为沉静稳重,略微厚重;小锣使用的是高音小锣,高音小锣表现出的音色较为尖锐响亮,表现性强;手镲左右撞击产生“扑扑扑”较为清脆的响声。武场使用众多打击乐器,而打击乐器表现出来的意境和其他戏种是不同的,打击乐器主要表现声势壮大、气势磅礴的场面,具有很强烈的色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曲目之间相互借鉴交流,曲目所使用的乐器也在不断的变化中,柳子戏借鉴了京剧中的部分打击乐器,并且将京剧中锣鼓经也吸收了进来。
3.3、柳子戏中的“唱”
柳子戏是明清时期民间中的俗曲小令发展而来的,这类俗曲小令和北杂剧、元散曲的曲牌名称相同,然而在所唱内容以及曲牌形式上却发生了变化,俗曲小令较之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更贴合百姓生活,为柳子戏的唱腔奠定了基础。柳子戏不仅仅只是吸收了民间俗曲小令,同时也结合了其他各式声乐,例如高腔、青阳、乱弹等等多个声腔。目前流传至今保存下来的戏曲曲目之中就有将近一半的剧目是以俗曲为主的。俗曲所唱内容表达出的音色是非常婉转动听的,能够将极其细腻的人物情感表达出来。
四、结语
当然,除了“弹、打、唱”,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和伴奏博大精深,还拥有众多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追根究底还是源自于徒歌,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发展,发挥各自所长,吸纳其他曲种的优点,可谓是百花齐放。在戏曲伴奏中所使用的乐器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然而不能一昧的接受新的转变而忘记传统的戏曲唱腔和伴奏,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戏曲唱腔和伴奏的传承还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立足根本。
【参考文献】
[1]程虹.戏曲唱腔与民族声乐的比较[J].四川戏剧.2008(03)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作文08-03
中国传统戏曲个人观后感11-09
中国传统孝文化07-21
中国传统文化05-09
中国传统法文化05-12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05-12
中国传统戏剧文化07-02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08-19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08-30
传统戏曲文化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