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2024-10-02

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精选12篇)

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篇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滋养着中国大地, 是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结晶, 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来谈中国画无疑就是空谈。现在我将从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等方面一一分析, 从中国画形成的哲学思维和宗教思想开始进行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下中国画所呈现出的审美特征。

一、中国画审美特色

中国画的本质特色反映着中国文化, 而中国画的审美特色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方位的体现。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到‘道法自然’的绘画准则;从佛学的‘色空’思想到‘空灵’‘无我’的意境追求, 无一不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审美的关系之紧密。

(一) 中国画追求天人合一

中国古人在形容中国画的创作中有这样一句话:“文以达吾心, 画以适吾意”,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就是说任何艺术作品若要感动其他人, 作者必须要先感动自己, 否则这样的作品必然是苍白无力和毫无价值的。真正的艺术大家从不以炫耀技巧为能事, 既注重自然为上的追求, 又对自身的内心世界借助绘画进行表现, 通过长期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探索, 把二者合而为一, 创造出了最高境界“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之境。

(二) 中国画追求文人情调

在中国画艺术史上, 几乎每位有成就的大画家都首先是人文修养很高的人。被誉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王维, 学养与才情都堪称唐代诗人中的佼佼者, 开创了以诗歌意境入画的先河。齐白石老人说:“我的诗第一, 印第二, 字第三, 画第四。”可见其艺术追求。潘天寿也明确地讲过:“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 诗、书、画、印是也。”就是这句话倒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全面修养和独特才情。

中国画注重“书画同源”的同时, 也讲究“诗情画意”的表现。虽然都是独立的艺术门类, 但又同根同源, 即可单独欣赏又可作为一个整体, 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独特形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画审美的影响

(一) 儒家文化对中国画审美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中“有为、中庸、尊正统”的出世观, 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中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向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画的审美取向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人画多以梅、兰、竹、菊四君子表现自身的“刚健”与“高洁”的精神世界, 中华民族如竹有节, 宁折不弯, 如梅挺拔, 凌寒独放, 如兰清幽, 一尘不染, 如菊灿烂, 老而弥坚。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下民族精神的独特之处。

(二) 佛学文化对中国画审美发展的影响

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画作品更注重内涵与深度。如佛学中的“色空”思想, 使画家体会到了一切事物的存在与变化都包含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创立的中国画的“意境”说。把中国画艺术推向了一个讲究内涵、讲究深度、“空灵”、“无我”的艺术境界, 形成了完善的中国画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 进一步丰富了创作理论和艺术语言, 使中国画审美的发展愈加成熟。

(三) 道学文化对中国画审美发展的影响

道学, 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一门综合性的学说, 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中国画的演变过程来看, 中国画从线描技法到大写意技法, 其过程就集中体现了一种“求新”“求变”的创新思想。国画家讲究的“气韵生动”也是出自道家提出的。

三、中国画与中国审美文化互为影响

中国画浓缩了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 其艺术审美观念影响着无数文人士大夫的思想, 刚直不阿, 追求田园式的隐逸生活, 这都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题材, 也是文人士大夫引以为骄傲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这也是中国画之所以长盛不衰的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 中国画就这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给无数骚人墨客提供了吟诗作赋的美好情趣, 形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审美格调。

(一) 中国画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主流审美格调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 中国画一直以来与诗书相结合, 成为文人士大夫乃至整个社会之日阶层人生审美追求的一部分, 因此中国画的不可避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社会主流审美格调的趋向, 其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情, 总要表达出特定时代的思想感情。如元明时期的画家因为社会的动荡, 产生了强烈的隐逸情怀, 并借助书画表现自己高洁孤傲的气节, 影响了当时的审美风格, 平远的山水画大行其道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二) 中国画的本质特色反映着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派生物, 一个是诗画会通与书画同源, 另一个是吟诗作文、能书善画 (甚至包括篆刻) 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修养的一种重要体现, 梅、兰、竹、菊是文人士大夫笔下的宠儿, 用来表现自身的精神追求。对于历代中国人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当社会形式的改变中国画的表现也随之改变, 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时, 他们就以梅、兰、竹、菊为榜样, 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 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画的精神已经深深溶入了中华民族的躯体中。中华民族如竹有节, 宁折不弯, 如梅挺拔, 凌寒独放, 如兰清幽, 一尘不染, 如菊灿烂, 老而弥坚, 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摘要: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是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结晶。中国画之所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特点, 是因为中国画依托的是本民族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层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哲学和儒、释、道三大文化里蕴含着中国画中所包融的哲学深度和文化积淀。

关键词:天人合一,佛,儒,道

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篇2

一、儒家伦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

儒家哲学的核心是“人”,一个完善的人或人格, 以及实现这完善的功夫。儒家言“道”、“命”、“理”、“气”、言“天”、“地”、“物”、“器”,都是以人的世界为中心的。言“心”、“性”、“情”、“才”,都是言人所具有的发展完善的能力的,等等,都是言人的发展和完善自身所需用工夫的方式。在根源上,道家学说是守本、归本的哲学。在这种学说中,道始终是弥漫的、无定的而又无所不在的。儒家学说是从本达到末、达到器物人事的哲学。在这种学说中,道虽然是弥漫而无处不在的,却已然可以在一种笼罩得的上来谈论,而这笼罩的德,在人的意义上,可以在器物与人事两者上加以识别。两家学说在精神相同,却又显示很大不同。基于儒家伦理传统的观念,在公共生活中,儒家在传统上认为,一个人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在社会的公共生活中就会做事合乎伦理。近来,中国的公共关系发展产生了许多困惑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基于上述观念的以儒家伦理传统为基础的家庭伦理与教育似有些联系。(一)儒家伦理的视野偏差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在发生着激烈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感谢儒家的重视家庭的传统,亲情依然是中国人家庭中最为真实的东西,敬与孝的伦理也依然是中国文化中的牢固观念。而与此同时,家庭正在由于公共生活的迅速扩展而边缘化,家庭对公共生活的影响已大大地缩小。人们在公共生活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表现纷繁,从现象上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即对待陌生人的态度问题和对待公共生活的规划的态度问题。(二)儒家伦理在公共关系中

儒家的孝与敬的伦理是家庭的伦理,不适宜也不能够推广到公共生活中。解决近日的公共生活问题,有赖于人们对周围的陌生人的尊重态度的发展。基于这种态度才能够有照顾弱者的态度和尊重公共生活的发展。基督教文明的西方文化,较发达地发展了这种态度,“每个人都是人”成为普遍的观念,所以公共生活规划得到普遍尊重。在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中国,发展培育尊重身边的陌生人、尊重公共生活规则的伦理态度,使之逐步地成为民族的健康人格的两个方面,这也许是可以期求于今后的社会发展与教育。

(三)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

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是儒家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重叠的,一个人从生来到成人往往会承担许多社会角色,这些角色在一个人身上彼此交叠。在中国,总归受着儒家文化固有观念的影响,在不同文化的国度,私人交往、公共交往都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也必然带有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中庸之道,可谓是许多人在交往中默默怀在心里的准则。

二、“做人与做事”:交往伦理观念

“做人”和“做事”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文化底蕴的支持,在中国自有他的特点,我们从最简单而又难以简单说清的“做人与做事”的原理出发,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共关系在中国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做人”观念的影响

解读中国人日常的“做人”观念,最重要的莫过于指出这样一点:这个观念主要是同一种“内部”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同陌生人的关系中通常同“做人”问题无关。“不相识的陌生人”也通常被当作日常交往与公共生活,既有差别的交往与无差别的交往之间的界限。日常交往关系的本性在于情感联系,公共生活关系的本性则在于交换。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公民对每个人都意味着相同的内容;在私人生活中,“做人”对一个人的含义则可能与对另一个人的完全不同。如果“做人”就是处理一个人在他的私人交往生活范围内的交往事务,就是在这些事务上要按照某种适当的方式做事情,那么结论也是显然的,就是要在每一种私人交往关系上,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国人所说的物种人伦关系上,按照某种适当的方式做事情。在这些关系上,按照适当的方式做事情就被看作是合理的,不按这种方式做事情被看作是没有德性的,甚至是行为上的劣迹。在最一般的形式上,“做人”所包含的这些基础性的德行可以概括为子女对父母的孝敬、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丈夫与妻子间的忠诚、兄弟姐妹以及朋友(以及邻里、同事等)之间的诚实。这些德性的基础性的部分向来受到重视,并且是舆论关注的基本点。这些基础性的德行通常是包含在“做人”的观念之中的。但是“做人”的观念并没有同他们全体或其中的某一种德性观念有清楚的联系。他们是同“做人”的观念是以朦胧暧昧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不同人们的观念中,“做人”可能意味着十分不同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说,他可能意味着对父母孝敬和报答养育之恩,对另一个人来说,他可能意味着对朋友要诚实或者对丈夫或妻子忠实,对其他某个人来说,他可能意味着别的什么。这也就是“做人”的观念始终可以同任何一个人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感觉产生相关性的原因所在。中国人似乎终归要通过私人的感情的交往生活而成为“人”,这种传统里面有他的生命的“根”。“做人”是中国人熟悉且摆脱不了的日常观念,他带给中国人独特而丰富的对私人实践事务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否同每日每时在把人们卷入其中的公共交往生活得实践事务相互协调, 并普遍产生健全的人格意识,这是中国人在新世纪中的实践问题。(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做事”观念的影响

“做事”一词有相当广泛的意思:外出经商是“做事”,担任公职是“做事”,从事科学研究也是“做事”。“事”在日常语言中有两个相近的意义:一个是“事务”,一个是“事情”。其中事务一般是指某些经常性的、需要不断处理的事。与此相区别,事情常常是具体的、有始有终的事。所以在日常语言中事情是分为“件”,而不是分为“类”。“做事”在日常语言里通常是在笼统的、总体的意义上指从事职业和生计的活动而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不是指做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中国的父母们常常劝导子女和年轻人“学会‘做人 ’‘做事’”、“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关于“做人”和“做事”的意思似乎是不需要加以解说的,以为这种意思被假定为人们(包括年轻人)的日常意识。这其实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这两个语汇是关于交往的实践事务的总体性的观念,包含的意思很难用清楚而又有概括性的语言说明白。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朋友的影响等等。总之在中国他就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生活处处有文化。

三、构建和谐社会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公共关系在中国发展的影响,笔者想构建和谐社会应是其最具体的说明了。和谐社会它包括很多内容,其中包括和谐的经济、和谐的社会、和谐的文化。它的发展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也就是受到中国文化熏陶的公共关系。

(一)和谐社会中的公共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社会生活中关于人的最基本的三个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使这三个基本关系长期稳定地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而这三个基本关系中的任何一个关系的不稳定、不和谐,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稳定、和谐。所以,建立三个基本的和谐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抓手,也是政策、法规调控的准确切入点。1.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个人是社会的最小单元,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最小组成部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是建立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定又是高素质的公民群体。所以,从根本上说,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求每一位公民具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2.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这是因为人不但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既有独立的自我,但同时又是社会的一分子。所以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都必须建立在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上。在绝大多数时候,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极少数情况下,整体利益对个体利益也要做出妥协和让步。因为,和谐作为一种关系,关系是有两面性的,必须从两方面来看问题,从两方面共同建立和谐,什么时候都不能只看一面,否则和谐就建立不起来。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人与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矛盾与问题使得各社会成员处于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之间又不能得到有效调节,致使社会成员之间存在贫富差距,同时在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出现不平等,导致人与社会有一定矛盾和冲突。人与社会和谐,就势必在坚持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整体利益也要为个体利益的存在提供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要求。(二)儒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其中“贵和”、“诚信”的伦理道德理想,深深根植于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教学关系研究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画教学;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62-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各类高等院校也越来越重视美术类专业学生的学科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当今世界,中国画发展迅速,变化多样,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文化艺术多元化的影响,因此,中国画的教学也在不同艺术形式和方式中多样变化着。而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和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不仅造成了中国画教学的迷茫与无措,同时也给了中国画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在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如何传承这些文化与精神瑰宝。

一、当今中国画教学的现状

在近几年甚至几十年间,中国画教学模式始终摆脱不了西方绘画的教学模式,这必然导致中国画教学上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中国画教学的基本思路与知识结构不够明朗

当前,不少专业性人士不断地呼吁和调整不太明朗的关于中国画教学的基本思路和知识结构。随着艺术类专业的快速发展,很多高等院校开始设立美术专业,并不断增加本专业学生的人数,再加上艺术类专业的专业分数要求不高,不少非专业性的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准备的学生转而报考艺术类的院校,这样,大大拉低了美术类专业的水平,甚至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和诗书画等技艺技巧的基本训练奠定了中国画的基础,在大学的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传统文化的基础,只注重西方绘画中的基本造型训练的很难系统掌握中国画基础语言,对于专业的学习也很难把握。

(二)中国画教学思想不明确、不稳定、不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由于几十年来中西文化艺术思潮的波动碰撞,目前的中国画教学还处在一个不明确、不稳定、不统一的思想阶段。自从新文化运动开展以来,西学东渐思想盛行,不少仁人志士开始怀疑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再加之对落后的社会现状的极度不满,甚至出现了完全摒弃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期间,反对传统的活动愈演愈热,文化遗迹。文化书刊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文化學者受到了非人的迫害,传统文化一度成为人们最大的敌人。这样的文化浩劫使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出现断层,割断了文脉,中国绘画也难以幸免,虽然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及时将文化教育导回了正确的轨道,但是曾处于这个时代的高校美术类教师的教学思想混乱,难以统一,也不能完全保持稳定、明确而教学思想。

(三)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国画形式繁多杂乱

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新一轮的中西文化不断交流、碰撞,很多学生没来得及思考便被卷入这一场无声的中外文化较量当中,随着大量的艺术形式的冲击与刺激,很多学生无法从容应对。而且,当他们肤浅而幼稚的认识感知文化冲击的刺激,当他们低劣有所欠缺的表现手法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的知识就会愈加混乱,被杂乱的中国画形式所影响,难以有大的超越与突破。

二、传统文化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展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了顺利解决高校艺术类专业中的普遍性问题,提高中国画的教学质量,传统文化的教学也要提上中国画的教学日程。

(一)保证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是中国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连接者,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要满足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对待教师的选拔要格外慎重,按照严格要求进行审查,选择最适合中国画与传统文化教学任务的教师。另外,学校与教师要根据中国画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严格围绕中国画的专业特点,不仅练习中国画的技法技巧,也要讲解画理,加强学生的理解与吸收。

(二)加强相关传统文化的修养,重视绘画史论等相关课程的学习

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展望传统文化的发展,要引起对绘画史论等课程的教学重视力度,合理地安排好文学课程、书法等与绘画技巧理论的分配时间,加强相关的传统文化的修养,以便更深一步地研究与学习绘画知识,但在此过程中也不能遗失中国画原有的艺术特点和特色。

三、在中国画教学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一)多安排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和诗词歌赋,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在中国画中的鉴赏能力

为了在中国画教学中发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安排学生阅读有关的文学名著,让学生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绘画所要表达的内涵,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在讲述中国画中花卉写意等时,可以结合菊花、荷花等诗词歌赋和古乐,如杨万里的《小池》中描写荷花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陶渊明的《饮酒》中对菊花的描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陶渊明对纯然平和生活的向往,对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的希冀。

(二)合理安排中国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文化素养

在中国画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美术类专业的学生时间紧,课余时间少,教师要合理安排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时间。在教授绘画知识时,可以重点简述绘画的技法、要点,而绘画的过程而可以用视频等方式展现,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可以反复使用,提升学生对绘画整体的认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然后教师再一一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集体的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在中国画的教学中,要将传统文化与中国画知识相结合,重视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同时要合理安排传统文化与中国画理论知识教育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段汶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师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1):146-148..

[2]薛帆.试谈美术教学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45):278-278,279.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伦”关系 篇4

中国传统文化的的核心词之一是“和”,儒家文化的“和”主要显现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儒家的孔子与孟子非常最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认为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安定,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没有语言上的冲突、行为上的冲撞与斗争,人们之间即使出现一些矛盾,也会在友好沟通中得到化解,而不是斗争后的两败俱伤。总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所有人都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中国古代将人际关系概括为五个方面,称为五伦关系:父子(父母与子女)、兄弟(兄姐与弟妹)、夫妇(丈夫与妻子)、君臣(领导与属下)、朋友等。五伦关系将所有人际关系都概括其中,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也不能超出这五伦。

儒家对五伦关系中每一对应关系都有相应的伦理规范,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中,“有亲”是说父母与子女有天然的血缘亲情,这种亲情中渗透着父慈子孝的人伦情怀:父母慈爱子女,关怀其成长;子女孝敬父母,感恩其培养。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关系,也是不能违背的最基本的为人准则。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被称为天伦之乐。

师生关系被比拟为父子关系,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说。老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子女,亲爱呵护、教育培养,使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老师,尊重敬爱、亲近受教,使老师也能乐在其中。

2. 在兄弟姐妹关系中,应该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兄姐为长,在生活学习中,对弟妹要友爱、帮带,弟妹为幼,对兄姊应该恭敬、受教。“有序”就是做兄姐的要有道义,主动承担家庭义务,帮助年幼弟妹,为弟妹做表率,而做弟妹的要跟随兄姐,努力学习,不要违逆。

3. 夫妻是建立在真诚感情上的一种关系,一生相守,不离不弃,互爱互敬。“有别”自然说性别不同,更是道出夫妻终身厮守的秘诀:丈夫阳刚,有浩然正气,帮助爱护妻子,做护花使者;妻子阴柔,有温柔宽容之心,关心体贴丈夫,做安静的港湾。这样有恩有义,阴阳互补,就能够家庭和睦、白头偕老。

4. 在领导与属下关系中,“有义”就是君仁臣忠,对领导的要求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做领导的人要仁爱属下,体恤属下,为属下创造安心安全的工作环境,为老百姓的幸福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对属下的要求是忠,忠是尽心竭力的意思,也就是忠于职责,对自己分担的工作尽心尽力,对领导个人要忠实无欺,领导有失误的时候要善言相劝。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篇5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内蕴深厚、聚合力强、扩散性大的传统型的文化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历史的沉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特征。文化描述主要侧重于精神层面或者说观念层面的文化。因此,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从中国历史上沿袭和保存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意识、信仰、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分析,要把握这样几个尺度: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就是说,它是历史形成的、与一定历史社会(主要指封建社会)相联系、有其特定历史阶段标志的传统型的文化。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具有包容性。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传递性(继承性)、阶段性和滞后性的基本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是一个统一的。互相联系的流动过程。③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总结实际是基于对其他文化模式比较后的结果(这里主要以基督教文化圈的西方欧美文化模式为基本参照模式)。④特点的总结只能取其大要,难以周全。以主要特点为纲,次生(派生)特点为目;以类相从,辩证分析-既避免一味赞美的理想化,也不可采取全盘否定的文化虚无主义。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是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兼及法、墨、阴阳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派生性特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思维方式上的中庸之道。我们常说在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活方式上,中国人主中庸,西方人主竞争;中国人取相对,西方人取绝对;中国人讲含蓄,西方人讲直率;中国人主静,西方人主动;这主要是由思维模式的差异所造成的。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和制约。由孔子提出并在中国封建社会为整个社会所接受的中庸思想强调,于己、于人、于家、于国、于事、于物都要取一种执中和适度的态度,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传统中国,中庸思想基于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渗透于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乃至中国人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上,其表现形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中庸思想的派生性特点有三方面:一是调和折中的处世方法;二是温良和顺,忍耐性强的人格特征;三是重安定,忌变革的社会心态。中庸之道的从正面效应讲:①有辩证看问题的思想因素。②主张和平,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③刚柔相济,有理有节的处世之道。④和谐的人际关系。⑤行为有致,社会有序。从负面效应看:①调和矛盾,强求平衡,不利于社会的改革、创新,不利于个性的张扬。②容易形成因循守旧,恪守传统,缺乏良性竞争意识,不敢为天下先的社会心态以及个人的惰性心理及抗争意识的缺乏。

2)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中国社会却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宗法制或家族式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制度支柱就是宗法制度以及由宗法制延续变化的封建家族制度。中国传统社会在结构体系上是“家国一体”,这种结构的基本构架是:家庭-家族-宗族-社会(国家)。家族(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宗族)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位,国家的治理机社会各种关系的处理实际是家族关系和家族原则的外延。家与国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三纲五常”来概括。这种家族本位的文化派生出一系列特点;①崇宗敬祖的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②尊老重孝,由孝入忠,以孝道治天下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③家长意识和君主意识相结合的权威意识浓厚。④社会关系的取向主要依据血缘关系及由血缘关系外延的地缘关系,由亲情关系到地缘关系到政治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往往通过这种多重的人情关系来构建。⑤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

3)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九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4)重实际求稳定的农耕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务实、求稳是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态。其派生特点是:①重经验、重感性认识;轻科技,不追求精密严谨的思辨体系。②安土重迁、安定自保与知足守成的社会心态。③重农轻商、崇本抑末的价值观念。④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

5)专制集权一贯制的权威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的表现。

中国自奴隶制时代就形成专制主义的政体,至封建社会而高度强化,由此形成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和社会意识。农耕经济、儒法学说、宗法制度(家族制度)分别构成专制集权政治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派生特点是:①民主精神的缺乏(有民本,无民治)。②官本位意识。③君权至上和君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④苟且心理和奴性意识。

6)宗教影响的弱化与泛神论性质的宗教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突出并强调(现实)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本(以人为核心)文化而非神本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宗教的态度是一种理性(“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实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相结合。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其表现是:①政治上,神权从属于皇权。②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不能取代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而只能作为儒学的附庸和补充。③中国人的人生观或者说生活信念是重现世而轻来世,宗教观念相对淡泊。④佛、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比较大,但远不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以佛、道为主)基本上都是多神教性质的宗教,而且可以自由信奉多种形式的宗教。这与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独断及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世界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形成明显对比。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即经济、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都可以纳入广义文化的范畴。)

2)关系之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

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中外)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主要是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糟粕部分)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民族认同观念、爱国主义意识、价值观念的优秀成分、制度中的借鉴部分等等)。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专制政治和价值观念中的官本位、保守主义、平均主义、重农轻商意识、人情观念、地域观念、重人治轻法治思想等等)。

3)关系之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

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篇6

【关键词】历史功用;传统文化;国民精神;优质课;幼稚病;学科能力

一、历史教育的功用

“只有通过历史,一个民族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历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集体记忆的源泉,而保持民族集体记忆,惟有凭依历史教育。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中不断开拓前进。具体讲,历史教育有如下功用:

1.读史使人明智,且必当学会做人

学习历史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缔造真我。“人类是文化的动物”,谦虚坚忍,忠孝仁爱,昂扬上进,开拓进取……这些精神无不是通过学习历史,又使历史知识内化成了人格的特质得来的。

2.历史教育是培养国民精神的根柢

实际上历史教育的意义就是改造国民精神,树立民主的和人性主意的现代国民观。养成国民的责任感和自信力,从而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用科学的历史观指导自己的行动和决策,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个人事业的成败

3.关注历史,服务现实

有效的历史教育是服务于现实的,在今天这个价值多元且混杂,信息灵便且芜杂,崇尚个我却又极易从流,标榜自我却又偏执私意的时代,需要通过具有时代特性、生命价值观和个性的历史教育塑造人类的伦理精神,需要借助历史文化洗净我们的心灵,借助历史去创造、呵护、滋养一个人类未来美好而崭新的集体记忆——文明成长进步,民族和睦繁荣,世界和平安宁。

二、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历史学科被漠视

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进行科学决策。但是这种道德水平和决策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不像数理化等工具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国社会在人才的选拔考试中,绝大多数不考查被选拔者的历史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

2.历史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

历史教改的名词繁多,什么“创新教育”、 “探究式学习”等等,但实际上历史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因为当前我国基本上还是处于市场经济初级水平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仍然是“人才”,而首先不是“人”,考分和升学自然成为学校的首要目标,考试成绩成为衡量教学效果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尺度。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如果不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历史教育的这种应试性很难改变。

3.历史教改存在种种误区

(1)过分强调学生的“学科能力”,背离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目前历史考试中所要求的 “学科能力”,其核心仍是学习甚至是研究历史的能力。在教学改革中,“自主学习”主要还是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方式方法。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从实质上说,应该是按照未来国家公民的规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按照历史学家的规格,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工作者。

(2)概念不清、视野模糊。当前,围绕着“创新”和“创造”,在历史教学中形成了许多概念,人们用的较多的,如“历史创新教育”、“历史创造能力”等等。然而,人们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有许多模糊的地方,在历史教学的多项目标中,过分强调所谓“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优质课强调形式化和课堂包装,存在幼稚倾向。看过一篇报道,重庆市某片区举行历史优质课大赛,内容是甲午中日战争,一位参赛者自始至终保持微笑,一个本来沉重的话题变成了卡拉OK式的自娱自乐。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体现出教师教学理念的严重偏差,不知道这堂课的价值是什么,盲目追求互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作为历史教育者,不得不深刻警醒。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文化一向追求一种和谐的境界,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人相信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但却认为这种力量更像是一种类似客观规律的东西,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要赢得对自然的自由,只有靠自己去认识这一客观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中拥有最为健全、最为强大的人格。比如火药,在它的发明地中国,它最广泛的用途是用来制造一种祥和热闹的气氛。而在西方,它却变成了杀戮的武器。是中国人不够聪明,不能利用火药制造出杀伤力更大的武器吗?我觉得在这里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四、结语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辨析 篇7

引言

自从汉字产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关系——汉字积淀着传统文化的观念,反映着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传统文化;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延续到今天,也离不开汉字。可以说,汉字与传统文化是互为依存的关系。

一、汉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1. 汉字是传统文化的根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保留文化至今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而汉字则是传统文化的根,自从甲骨文产生,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兴起,所以说汉字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观的反映。

2. 汉字的发展代表了相应时期的文化

汉字的发展包括三阶段:图画文字阶段——表音文字阶段——形音文字阶段。具体而言,商代以前,汉字处于图画文字阶段;甲骨文到秦代,汉字处于表音文字阶段;秦汉到现代,汉字处于形音文字阶段。而在秦汉到现代的这个阶段,汉字又经历了许多的变化,产生了许多的字体。每一个汉字的发展阶段,都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每一种字体都对应着一个阶段的文化,而汉字也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文化。

3. 汉字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到今天,离不开没有间断的文字形式。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从古代开始就传承,演变,从未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正是由于这种相对稳定的文字形式的传承,我们才有了《四书》《五经》《史记》《左传》《红楼梦》《西游记》……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经过汉字来传承,经过汉字来流传千秋万代。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汉字的意义

1. 传统文化促进了汉字的广泛普及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传承不朽,在国外也是地位显赫,很多中国的节日和中国的思想都已经漂洋过海,遍布世界各地。在传统文化不断被传播的过程中,汉字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很多人学习汉语,学写汉字,也都是因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崇拜。所以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字的广泛普及。

2. 传统文化增强了学习汉字的趣味性

学习汉字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枯燥、无趣的。因为每一个汉字都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字音和字形,联系传统文化以巩固记忆,加强趣味性。比如,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三纲五常”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我们可以来了解汉字中的传统文化思想。比如,孝顺的“孝”,就是一个老字头下面一个儿子的“子”,意思是尽心奉养父母。而好坏的“好”字,则是一个“女”加一个“子”,解释过来,也便是女子多生孩子(甚至是多生儿子)才好。虽然这有一定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但这同时又是一种很有趣的汉字学习形式,即指示和会意,可以帮我们更容易地记忆汉字。

3. 传统文化对汉字的学习有引导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宇宙、人与自然及事物理解把握的认知方式,就是阴阳调和、美恶相兼、正反相容、始终相生的“一体二元”的方式。这种思维品格,在汉字“反训”现象里得到了清晰展示。所谓“反训”,是指一个字具有相反相对的两个义项。如《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疏云:“《尔雅》云:‘乱,治也。’谓治理之臣有十人。”即“乱”有“治”义。再如“介”有“大”、“小”二义,“落”有“终”“始”二义等等。这一类“反训”字,是人们在创造和使用文字时的一种哲理蕴涵,也是传统文化中民族智慧的显现,对汉字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与暗示作用。

三、结语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篇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流派众多, 形成了儒家、佛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等思想文化流派。

1.儒家

“中庸之道”、“和谐”作为儒家文化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 追求把握事物的规律, 做到天人合一。

儒家文化的最高目标为“内圣外王”。“内圣”指的是修己, 指人的主体的心性修养。精髓在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几方面意思, 做人要有爱心, 讲规则, 懂礼貌, 求知识, 重诚信;态度上要温和, 善良, 恭敬, 勤俭, 礼让;另外还有“忠、孝”, 要忠于国家忠于组织, 而孝则是每一个中国人背负一生的责任。“外王”指的是安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修己到推己及人, 成己成人, 成行成业, 由“内圣”转为“外王”, 经世济国, 造福社会。

2.佛家

佛家作为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 提倡清心寡欲、三道轮回、因果报应, 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演化, 与中国的道家文化相互作用, 产生了禅宗, 它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产生重大影响。

3.道家

道家的最著名的人物为老子, 《道德经》是其著述。“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道”是宇宙的本体, 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终根源。“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故“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为无为, 则无不治。”倡导顺应“道”的“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等的自然规律, 无为而治。

4.兵家

兵家文化以“道胜”为宗旨, 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目的, 强调战略战术的综合应用, 达到战争的胜利。《孙子》一书开篇说:“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 较之以计而索其情”把战争看做大事, 通过“举贤授能, 不时日而事利”、“贤人所归, 则其国强, 圣人所归, 则六合同”的人才, 对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客观因素的收集分析应用, 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5.法家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 由商鞅发扬光大为秦朝的治国理念及强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6.墨家

墨家主张“尚贤”即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兼爱”即完全的博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7.阴阳家

阴阳家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 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 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 其间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8.纵横家

纵横家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就是战国时期的外交政治家, 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 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分合之策游说于各诸侯, 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人物一般分属合纵连横两派,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 西与东连为横, 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 张仪则力破合纵, 连横六国分别事秦, 纵横家由此得名。

二、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深层意义

1.儒家

“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中庸》中:“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自诚明, 谓之性;自明诚, 谓之教。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由于儒家文化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合理规范, 更贴近于现实生活, 使得传统上,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主要文化对于管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道家

“无为”是道家管理文化的最高原则, 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 不论是政治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或社会文化管理, 都概莫能外。“其政察察, 其民缺缺”,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反对法令滋彰。“礼者,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大道废, 有仁义”, 反对以礼教作为治国手段, 倡导“绝圣弃知”, “绝仁弃义”。管理者应该“清静为天下正”, “我好静而民自正”,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轻则失本, 躁则失君”, 采取不干预、少干预的态度。“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不欲以静, 天下将自定” , 管理者应该“寡欲”, 看作是实现无为之治的一个先决条件。

现在道家所倡导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被各个企业管理阶层重视, 提倡民主式管理, “有所为, 有所不为”, 管理者和员工各自干各自的事情, 相互独立, 给彼此最大的信任。

3.法家

法家韩非集秦晋法家思想之大成, 主张“法”、“术”、“势”三者合一, " 势", 是权力, 权威;" 法", 是法律, 法制;" 术", 是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又吸收道家思想, 将法治理论系统化。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 剪除私门势力, “以法为教”, 厉行赏罚, 奖励耕战。在文化上, 用唯物主义观点改造老子关于“道”的学说, 指出“道者, 万物之所然也, 万理之所稽也。理者, 成物之文也”。认为道是万物发展的总规律, 理是个别事物的特殊规律。强调人的活动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在认识论方面, 他提出“参验”的方法, 以“功用”的实际效果检验人的言行, 认为“无参验而必之者, 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 诬也”。

法家的基本治国之道就是制定法律, 企业基本治企之道也是法律, 但是企业法律绝不同于治国法律。企业的法律实际是在国家法律范围内的企业规章制度。例如, 股东在合作的时候, 必须谨慎认真做好《公司章程》,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就不会出现乱象。法家提倡“ 循名而责”, 类似于现在的“问责制度”, 管理者要挑选适合在某个职位工作的人并使其明白职责, 并且赏罚分明, 就可以有效管理。比如, 某人屡次违反公司规定且没有正当理由, 就可以根据公司手册给予相应的惩罚。

当然, 法家思想与企业管理制度有相似之处, 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管理不仅需要制度支撑, 更需要以人为本、以德治企, 两者并行, 才能做好管理。法家对于管理学的贡献在于提倡一种制度化、规范化, 以制度来管理企业, 把管理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

4.兵家

兵家是以战争决策和管理为核心, 管理思想运用在战争领方面, 主要包括安危论、谋攻论、胜战论、速决论、虚实论、情报论六个方面, 比较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

安危论:兵家主张居安思危, 谨慎对待战争。管理者要理性, 居安思危, 有忧患意识, 把握时机, 做决策要谨慎。谋攻论:兵家主张战争应讲究谋略, 讲究从全局出发, 多方考量, 周密谋划。管理者的要考虑周全, 多谋善断, 避免内耗和用强力, 用“四两拨千斤”获取最大收益。胜战论:兵家主张胜战, 认为消耗战不可打, 应力求歼敌, 从而获取资源、鼓舞士气和支持战略实现。同时, 认为不可胜在己, 可胜在敌, 强调立于不败之地, 而不失敌之败。管理者要做充分的准备, 严谨务实, 注意效果, 提高获胜的概率。速决论:兵贵神速, 是兵家首重之语。速度, 是产生力量和把握先机的关键因素。只有先人一步, 才能占据主动地位、以逸待劳;只有速战速决, 才能避免久而生变、减少消耗、战略制胜。管理者要对外界的变化反应敏捷, 推行政策做出决定要快, 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获得效果。虚实论:兵家由来重视形势, 讲究虚实, 主张因敌而变, 奇正结合, 集中兵力,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管理者要根据情势的变化, 灵活的做出决定, 因势利导, 出奇制胜, 虚实结合, 分清主次矛盾。 情报论:兵家重视情报, 强调用间, 强调知己知彼方能百胜百胜, 认为虚实、形势所体现出来的都是情报, 情报是胜战的关键因素。管理者要全面的收集信息, 做好情报的管控工作, 信息要顺畅, 准确, 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为决策提供依据。

总之, 现代企业管理要真正做到以兵为锋, 有效应用兵家思想, 还必须把握好兵家思想六大方面的结构关系, 充分认识到:安危是意识, 谋攻是战略, 胜战是目标, 速决是方法, 虚实是策略, 情报是手段, 只有真正做到居安思危, 谋划好攻伐战略, 立定必胜目标与决心, 把握好速度与效率, 注重虚实形势结合, 抓好信息情报管理, 才能真正地制胜竞争、笑傲商场。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的现代企业管理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管理思维特征, 总的说来, 有以下几种。

1.宏观整体性

儒家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主张“自然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和为贵”, “天人合一”强调认识自然的整体性;道家更强调以无法用语言表达出的“道”作为宇宙的整体, 兵家也重视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客观因素的整体性, 都重视以普遍联系、相互影响、渗透、制约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对于企业来说, 首先是一个整体, 其次, 又要考虑作为社会的一部分, 受社会环境、文化等因数的影响, 同时还要考虑内部个人间的相互影响、制约的因数。

2.阴阳分解

道家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 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基础, 两种力量对立和变化, 相生相克、刚柔并济。作为企业发展中看到隐患, 艰难中看到希望。

3.中庸和谐

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 处理问题执两用中, 考虑问题周全, “中庸”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 各得其所;万物生长, 欣欣向荣。在企业的管理中, 在不同领域和地方, 要符合实际, 不冒进、不迟滞, 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讲求双赢, 更能有效推进企业的发展。

4.务实理性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主张为人处事求大同存小异, 理论联系实际, 踏实务实, 认识并践行符合企业所处环境的发展规律, 少争论, 努力追求利益, 在实践中发展, 在发展中实践。

摘要: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分别对儒家、佛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这些思想文化流派做了阐述, 其中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儒、道、法、兵四家, 这四家思想文化流派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深层意义将在第二部分介绍, 最后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的现代企业管理特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庸》子程子曰

[2]郑文斌.《治国平天下--中国组织领导者修炼五步曲》.

[3]张培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者的现实影响》.

[4]老子.《道德经》.

[5]范仲淹.《岳阳楼记》.

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篇9

1家族企业的界定

当大家在研究家族企业这一概念时, 大多是将家族企业和家族式管理看做是同一个概念, 文章结合已有的家族企业概念, 认为家族企业是指家庭 (家族) 共同拥有占支配地位的所有权, 并能合法地将其所有权在家庭 (家族) 内部传承的企业组织形态。 而对于家族式管理的界定, 则认为家族治理模式是指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实现分离, 企业与家族合一, 企业的主要控制权在家族成员中配置的一种治理模式。

根据上面的定义, 我们可以发现, 家族企业和家族式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是从产权上界定的, 而后者是从经营权上界定的。

2中国传统文化对家族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 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家族依赖的生存文化、长幼有序的秩序文化、内亲外疏的人际关系文化。这些文化传统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这样的文化心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必然会影响到家族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企业生命周期, 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 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公平地看待。

2.1 传统文化对家族企业的积极影响

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 家族企业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 家族企业对于财产安全的考虑始终是第一位的, 而企业主将家人与亲信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 以使企业得到安全保障, 生存发展基础牢固。其次, 家长制的权威和长幼有序的文化能提高决策速度, 形成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再次, 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家族管理, 使企业易于形成强凝聚力, 战胜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最后, 家族企业关键岗位上的人员彼此熟悉, 相互信任度高, 这有利于协调工作, 贯彻、落实每项决策, 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2.2 传统文化对家族企业的消极影响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地域的不断增加, 管理的复杂性不断提高, 传统文化在家族企业中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就越来越突出, 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首先, 传统的内亲外疏文化, 容易导致任人唯亲,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误。家族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和安全性的考虑, 常常会产生本能的排外心理。这种排外心理, 一是会致使家族自闭于社会管理资源, 人才选择面窄, 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二是容易造成一意孤行, 使决策错误的概率增大;三是使家族以外的成员缺乏凝聚力, 他们感到自己永远是“外人”, 前途渺茫, 难以培植家族以外新的动力主体。其次, 长幼有序的秩序文化会致使企业形成单一的产权结构, 会严重限制家族企业发展再融资的途径, 阻碍企业规模的扩大。最后, 传统“家”文化, 是家族企业内部产生以人情代替制度, 以伦理规范代替制度规范, 使企业管理制度扭曲。家族成员有时是制度的破坏者, 在“法治”与“人治”、“情治”的博弈中, 往往是后者战胜了前者。

总的来说, 在企业创建的初期, 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弊小于利,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地域的不断增加, 管理的复杂性不断提高, 传统文化给家族企业带来的一些弊端会越来越突出。所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文化与家族企业的出现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的家文化、伦理文化、人际关系文化等都深深影响着家族企业的组织文化, 包括企业的激励文化、领导文化等。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对家族企业发展带来好的影响的部分应发扬光大, 而不好的部分予以剔除, 只有这样家族企业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以此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

摘要: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 首先界定了家族企业这一概念, 说明其与家族式管理的本质区别, 然后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家族企业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最后分析讨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家族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为家族企业的未来战略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家族企业,传统文化,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朱卫平.论企业家与家族企业[J].管理世界, 2004, (7) .

[2]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3]卢现祥.中国的家庭产权安排、家族式管理与成本积累[J].世界经济, 2003, (1) .

[4]晁上.论家族企业权力的代际传递[J].南开管理评论, 2002, (5) .

[5]张余华.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J].江汉论坛, 2003, (3) .

[6]叶国灿.论家族企业控制权的转移与内部治理结构的演变[J].管理世界, 2004, (4) .

[7]金日坤.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儒教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8]田祖海, 毛朝阳.传统文化与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篇10

一、中国梦与传统文化

1. 中国梦的基本内容

“民族复兴中国梦, 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 (1) 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的, 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怎样实现发展目标的深入回答, 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上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民族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 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 人民幸福就是实现中国梦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者紧密相连又各有侧重, 是衡量中华民族能否复兴的三条标准。从中国梦奋斗目标上看, 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的奋斗目标是,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 。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体现了对实现什么样发展目标的深邃把握。从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和实现途径看, 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 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和平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4)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所谓传统文化, 是相对于现当代文化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 就是指中华民族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传统的文化, 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规范作用的观念、价值和知识的体系, 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一种稳定社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价值取向。” (5)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 同时涵括佛教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等其他各种不同思想内容, 是一个有机构成体系, 主要反映了一种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结构与文化形态, 其影响贯穿中国社会发展的始终。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它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复杂多样的, 从特定历史坐标和相应评价标准来看, 其内容有优秀与落后之分。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样可以作出优秀与落后的相对区分。概略地说,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珍贵的思想价值, 对于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思想, 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中庸之道的方法论、以民为本的为政说、仁礼结合的治国论等, 要大力继承发扬;对于“修己安人”、重义轻利、农本商末等蕴含封建内核的思想内容可抛弃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 提取其有用的思想因素。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成分, 例如, 裹小脚、跪拜礼的社会陋习, “三从四德”的女性观, “别尊卑, 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对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必须否定和抛弃。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的态度。当然, 这里指的传统文化主要指优秀的传统文化, 它蕴含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二、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已历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洗沥沉淀, 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 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源泉。中国梦立足于中华大地, 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实现中国梦, 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汲取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强大正能量。同时, 随着我国迈向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征程, 中国共产党践行中国梦的实践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1. 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是近代中国面临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特殊背景下提出来的, 但它之所以格外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领力, 在于它契合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使命, 也符合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文化心理和文化价值的认同。

中国梦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 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而传统文化中具有强烈的“富国”、“爱国”、“重民”思想。传统文化中“夫仁政, 必从经界始” (《孟子·滕文公上》) , “上下俱富, 交无所藏之, 是知国计之极也” (《荀子·富国》) , “善为政者, 田畴垦而国邑实” (《管子·五输篇》) 等思想, 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以发展物质经济作为其理想政治的治国先富思想。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 民族自豪感和忧国报国意识有机统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意识,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捐躯赴国难, 视死归”的民族情怀等, 依然是我们保卫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促进国家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 (《管子·治国篇》)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尚书》) 等“富民”、“重民”的民本思想, 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文化来源。中国梦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小康社会”是在活用传统“小康”、“大同”思想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的, 既包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也融汇了丰富的时代色彩。总之, 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既古老又常青的光荣与梦想, 传统思想文化虽然产生于古代的臣民专制社会, 但仍然代表着文明和进步的基因, 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扬。

2. 实现中国梦需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珍贵的思想价值, 在实现中国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强国梦的过程中, 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 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共产党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代化目标已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然而, 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创造13亿人的幸福美好生活绝非易事。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6) 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 我们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充分挖掘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正能量。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物质与经济的追逐, 却忽视传统文化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原来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伦理观念与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道德原则被忽视,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与道德规范被一些人漠视、践踏。如若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思想缺乏认同与客观认识, 和谐稳定的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将失去共同的文化价值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任重而道远。实现中国梦, 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内核, 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价值,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 “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伦理美德,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价值,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 “不涸泽而渔, 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等思想内容, 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 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3. 中国梦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相符合, 不断推陈出新, 使优秀传统文化既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又富于浓郁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薪火相传, 其根本原因在于立足时代特点,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 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思想内涵。

中国梦的文化价值意义, 本质上就是现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志展现。中国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并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例如, 将传统臣民之“民”、生存之“本”、人治之“本”的民本思想改造成为人民之“民”、发展之“本”、法治之“本”的人本思想;将传统文化中“致中和”的思想改造成统筹兼顾的思想;将道家的“小国寡民”和儒家的“大同”理想改造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和谐理念;把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剃”等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中国梦价值思想形象生动地表现、创新与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 使富有深厚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梦能够更好地得到人民大众的文化价值认同。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经过现代创新和转换, 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 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力文化支撑。然而, 我国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诸如:对于传统文化的甄别不够深入, 传统文化传承的体系不健全, 传统文化发展的动力不足;等等。对此, 笔者认为,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 还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

我们需要去甄别、筛选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等级观念、重义轻利、唯书唯上不唯实等对我们当今社会有很多负面影响的封建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先进文化, 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新的升华,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同时, 也应清醒地看到, 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 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我们应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 使更为丰富、更加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服务于中国梦的实现, 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2.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努力。比如, 要强化日常文物保护和管理, 保护历史文物及文化生态;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 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要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等等。在众多方面中, 笔者认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国民教育把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值得弘扬的民族精神传承下去, 是最直接的文化传承方式, 这样可以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 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 以培养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助推中国梦实现的时代新人。

3.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华文化要充分依托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得以有效地弘扬。依托文化产业的发展,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现中国梦重要举措。要通过市场在文化产品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来筹划和部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经济动力;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方式, 特别是通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 让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摘要:中国梦立足于中华大地, 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实现中国梦, 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同时, 随着我国迈向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征程, 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国梦的道路上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研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从中挖掘、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推动当下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中国梦,传统文化,关系

注释

1刘奇葆.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发言[N].新华每日电讯, 2013-05-14.

2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 2013-03-24第02版.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5) .

4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N].人民日报, 2013-06-09第01版.

5薛学共.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7.

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篇11

摘要:关系是一个典型的本土社会心理概念。它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的流向,并因此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组织行为。文章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了关系的内涵、特征与分类,剖析了关系作用的机理,探讨了关系对华人组织管理的影响,并对未来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个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关系;关系基础;员工归类;关系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2-0046-07

“关系”(Guanxi)是个典型的本土社会心理学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个体行为,是华人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关系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已长达2000年之久,即便当代社会环境快速变化,传统的“关系导向”仍然没有丝毫改变。近年来,围绕关系展开的研究文献频繁出现在西方主流学科的期刊中,如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关系究竟是什么?其作用机理如何?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与组织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管理者应该如何处理应对?这些问题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

当前,对关系问题研究得最多最为透彻的,主要还是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国家和地区。国内大多理论研究者对“关系”一词仍是讳莫如深,避而不谈。从整体来看。有关关系的经验研究远远落后于理论探讨,该概念的抽象性直接限制了对它的精确测量。笔者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由大量文献阅读与梳理,较为完整地呈现关系概念的全貌,深入挖掘关系作用的机理,并借此探讨关系对华人组织管理的影响,进而对未来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一个简单的展望。

一、关系的渊源与概念界定

关系概念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已达2000年之久。构建在儒家学说基础上的各种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权力结构,皆旨在通过强大有序的层级结构来规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保障社会的和谐统一。但一直以来,儒家经典里都不存在“关系”一词,而是强调“伦常”,所谓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关系。“伦”渗透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各个层面,代表了一种社会秩序。各种伦常关系交织构成“氏族网络”(clan-like network)——它以个体为核心,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等依次按照关系的亲疏和彼此的信任度分布在各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上,形成一种“差序格局”(differentiated order)(图1)。其中的伦即为“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垂直的差异表现为权力,水平的差异表现为亲疏,实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了其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这也是对“关系”概念的实质性概括。

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既可以表示一种状态,也可以表示一个实体或网络。它存在于不同的领域,如家庭关系、政治关系、业务关系等等。与其相关的活动可以用不同的动词搭配来表示,如拉关系、巩固关系、破坏关系等。

《新华字典》里,“关”作为名词的原始意思是“起转折或关联作用的部分”;作为动词有“闭、合拢”的意思,中国俗语中就有“关起门来,就都是自家人”的形象说法。“关”和其他词连用,常含有“帮忙”的意味,如关照、关怀等。“系”表示“捆绑”,可以延伸为“联系、关联”。“系”和其他词搭配使用,常表示某种长期的行为,如维系。单从字面上看,“关系”连在一起,可以表示一种个体之间基于“自己人”的认同的、相互帮助的长期关系。

纵观各类文献,大多数学者在给关系下定义时都用到了“非正式”、“特殊联系”、“相互作用”、“义务”等词汇。总体来看,“关系”指的是“受隐含的心理契约制约的两个个体之间,特殊的非正式私人关系。关联的双方必须遵循各种相关的社会准则。例如保持长期的联系、相互之间的承诺、忠诚和义务等”。

如此界定的关系概念包含了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与西方研究关系的网络理论存在极大差异。网络理论或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侧重研究网络的结构以及个人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又或从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角度出发,将网络理解为商业性的组织关系。它研究的是反映网络运作机理的普世通用模型,有别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关系所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二元交往和互动。根据Yeung和、Tung的总结,中西方对关系界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主体参与社会交往的动机、交换的互惠性、时间导向、权力差异、权力的实质和惩罚机制等。

二、关系的基础

关系基础(guanxi base)指的是个体之间关系建立的基础,它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血缘基础(bloodbases)和社会基础(social bases)。前者是先天注定的,只包括家人和亲戚;后者则涵盖了所有其他由社会交往产生的基础。

Jacobs提出,具备关系基础的两个人,社会身份中总存在某个方面的共性。中国人相信宿命,往往将这些共性归之为“缘”,例如血缘、地缘、学缘、业缘等,其中当数血缘和地缘最为重要。这种关系常常建立在某个特定的空间基础上,甚至存在明显的物理边界,如同乡、同学、同事;但却不受时间的限制,双方无需在同一时间获得同一身份;除此之外,共同的第三方、共同的意愿(anticipatory bases)也可以作为关系建立的基础。

关系基础的存在与关系的建立,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成语“一见如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样,即便存在关系基础,也并不意味着关系能自动建立。关系的构建可以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如“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时,关系基础所起的是增强或改善关系的作用。

三、关系的特性

几乎所有研究者都将关系界定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特殊性往往表现在若干方面,如:所有权、静态/动态性、主导准则、时间导向等。总的说来,关系的特征可以归结为五点:(1)私人性。人与人之间的二元关系是关系网络的基本单位,权利与义务关系皆在两个人之间发生。(2)无形性。关系建立在隐含的心理契约和承诺基础之上,利用关系进行的利益交换都是通过暗示、旁敲侧击的方式完成的。(3)动态传递性。关系牵涉到一个动态的社会交往过程,可以通过第三方转移、传递。这种由外而内的网络渗透是选择性的,取决于关系的本质、该种关系之于中间人的重要程度、中间人的身份以及中间人对两组关系的满意程度。(4)互惠性。华人的关系带有明显的工具(instrumental)色彩。在资源由上而下配置的过程中,关系是从掌权人那里求得稀缺资源的常用方法。个体轮流扮演资源配置者和请托者的角色,从而实现互利互惠。基于关系的交换并不总是完全等价的,它往往有利于弱势的一方。(5)长期性。关系具有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它的性质类似于保险,是基于未来某个时点的需要而进行的持续投

资,目的是为了降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关系账户的借贷双方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均衡,否则就意味着关系的结束,即所谓的“两不相欠”。

四、关系的分类

中国人习惯于将社会主体划分为“有关系的人”和“没有关系的人”两类。关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表1)。

根据建立的基础不同,可以先将关系简单地分为两类:预先注定型(predetermined)和自愿建立型(voluntary)。前者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个体的身份决定其义务和行为;后者建立在社会交往的基础上,个体可以自主决定交换的性质和基调及其在该项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此时,个体的自主性会使整个关系演变得相当复杂。

根据人机互动的实质性差异,可以从情感性和工具性两个维度对关系进行分类(图2)。单纯以情感交换为目的的关系主要指家庭或密友关系,其为满足个体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求而存在,相对持久和稳定;在资源配置和交往过程中,双方遵循的是“按需分配”原则。而单纯以物质利益交换为目的的关系维系时间短,且极不稳定。中国文化中的“关系”是一个连续变化的概念,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的关系,同时包含了情感和物质两种要素,遵循礼尚往来的“人情原则”。不同类型的关系可以沿着情感和物质利益两个方向互相转化。情感因素所占的比重越大,需要付出的投入也就越大。郑伯埙和周丽芳在情感性/工具性二维分类法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义务规范性”维度,用以解释混合型关系互动的主导机制,进一步厘清了关系的内涵。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将关系分为个人关系和组织关系两种,后者专指基于个人的人际关系建立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组织为了获取稀缺资源或特殊待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组织关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企业之间(B2B)的关系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B2G)的关系两种。组织可以通过建立多元人际关系、订立契约等方式将个体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固化为组织之间的正式关系。

五、关系的作用机理

黄光国的关系、人情与面子模型(图3)以资源支配者和请托者这一二元对为分析单位,探讨了华人社会潜在的“权力游戏”规则。他指出,在请托者请求资源支配者将他掌握的资源做有利于请托者的分配时,资源配置者会首先进行“关系判断”,并以此为依据。分别参考需求法则、人情法则和公平法则做出决策。此外,各种类型的关系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一般说来工具性关系和混合型关系之间的转移较为容易,向情感型关系渗透较为困难,这种动态“关系转移”思想的提出代表了长期以来关系研究的重大突破。该模型聚焦于华人的人情交换及其可能导致的两难情境,巧妙地将关系、人情、面子、权力等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揭示了资源请托关系中互动双方的心理历程,可以用于解释多种社会现象。但其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对“人情法则”概念的界定亦不甚清晰,多年来依然缺乏经验研究证据的支持。

随着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仅仅依靠关系类型的差异依然无法清晰地解释关系作用的机理。为什么针对不同的关系类型个体会遵循不同的行为准则,这其中应该还存在其他中介因子。于是,关系研究中出现了“关系质量(品质)”的概念。西方的网络理论研究者通常采用互动的频率和稳定性、持久性来测量社会关系的强弱;而华人社会心理学家则喜欢借用信任、喜好、承诺、偏私、忠诚、亲密等态度指标来测量关系的质量。关系质量是描述双方关系在某个时点的状态的概念,代表双方对当前关系状况的主观评价,可以用于描述关系的深浅。由此,关系研究者们总结出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图4)。他们将关系质量(品质)视作关系的结果变量,认为关系质量的高低受个体感知的关系基础、关系成分、关系互动等要素的影响;个体通过对周遭互动对象的归类,区分出自己人或外人,进而予以差异性的对待。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逻辑链条上各个环节彼此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很稳定,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由关系基础到关系成分的推论尚不够清晰。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关系分类亦无法体现费孝通“差序格局”之界限随情境变化的特性,这只是一个静态的理论框架,无法体现关系的演化特征。

另有部分学者虽然承袭了“关系一关系品质”的研究思路,却没有选择关系分类、成分、互动作为研究重点,而是尝试从关系中抽象出独立的维度,搭建关系测量模型,进而考察其对关系质量(品质)指标的影响。例如,Lee和Dawes就选择了从市场营销学的视角考察组织外部人际关系、互动与销售人员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人际信任(销售人员信任)向组织信任(供应商信任)、人际关系向组织关系的转移(图5)。他们从关系中剔出了感情、人情和面子三个因素构成关系测量的三维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关系的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系的三个维度之间并非完全相互独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感情因素,面子保全和人情互惠作为关系的两个工具性要素,对买方企业之于供方销售人员的信任没有显著影响。

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关系一关系质量(品质)一差异性行为”的分析逻辑主导了近年来的关系研究。这一思路与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刺激一知觉一反应”分析线路相吻合,能够用以解释很多关系现象。然而,关系与关系质量(品质)若干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就如图5中的箭头方向所示。还有待商榷。Chen Xiao-Ping和Chen Chao提出的关系质量度量模型就将“信”(trust)和“情”(feeling)作为决定关系质量高低的前因变量加以处理。究竟关系质量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变量?信任、亲密、忠诚是其表现还是决定因素?此间逻辑关系的梳理当成为日后关系作用机理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另一方面,从本土研究视角来看,该分析线路忽视了情境因素之于个体关系判断的重要性,也没有考虑关系的动态演变,这些都构成了值得后续研究关注的重点。

六、关系与华人组织管理

在中国,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往往比正式的从属关系更为重要,关系在华人的商业活动、企业管理及组织行为中扮演着不可言喻的重要角色。目前,有关华人组织管理的关系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其着重探讨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即员工归类、关系历程和关系的经济价值。

(一)员工归类

近年来,有关组织内部的关系研究大多着眼于主管一部属之间的垂直级关系连带。依照郑伯埙在“员工归类模型”(employee categorizationmodel)中提出的观点,组织的管理者通常会按照员工与自己关系的亲疏及其忠诚高低和才能大小,对他们进行归类,将其划分为自己人或外人,并给予差别对待。这一观点已得到经验研究证据的支持,学者们将这一团体间的差别待遇或差别反应现象归之为“内团体偏差”。这种偏差是个人将

自己与他人归为不同类别之后所做出的一种后续反应——对自己人团体做较佳的评价或反应,而对他人团体做较负面的评价或反应。这一心理现象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会在多个方面得到体现,如情感依附、领导作风、组织结构、工作设计、雇佣关系、资源分配、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离职与缺勤等。

郑伯埙的研究提出:对与自己有良好关系的员工,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倾向于Y理论,相信他们会无条件地接受工作指派,能自我约束,愿意承担责任;管理者往往更愿意与所谓的自己人沟通,乐于授权,让其参与决策,并在工作设计方面予以较大的弹性;他们对待自己人较为宽大、体谅及人际取向,会对自己人的反对意见和违抗行为做不同于外人的理解;从组织结构方面来看,自己人通常占据了重要的职位和部门,扮演核心角色,有更多的机会优先获取、使用各种稀缺资源,甚至获得升迁,而外人则多处于操作层面,随时可能被替换。另一方面,被主管视为自己人的员工对上级的认知也有所不同,这种认知会影响他们对上级,乃至组织的忠诚,影响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公平感知,进而决定其工作态度和绩效。

(二)关系历程

关系历程探讨的是关系从形成到断裂的整个动态演变过程。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构建在人际互动基础上的组织关系,都会经历由生到熟的若干阶段。Chen Xiao-Ping和Chao Chen以个体之间自愿建立的二元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关系构建和应用的三阶段模型:关系的发起、建立和利用;处于不同阶段,进行关系活动的目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以及潜在的主导规则都不尽相同(表2)。该研究发现,关系进展的阶段相对于关系建立的基础而言,对关系的现实状态有更强的预测力,它对关系基础之于关系质量的影响起着中介或调节作用。

以上的三阶段模型从动态视角出发,把关系基础、关系质量、关系阶段三个概念结合起来,形象地再现了关系构建的过程,可以用于解释组织环境中众多与关系有关的现象。与此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关系的发展演化并非是单向的,任一阶段的关系都会因为各种危机而停滞,甚至退回到前一个阶段,因此,关系的构建需要循序渐进,而关系的维持则需要长期的投资。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系更多表现为一种“成本”。而由关系包含的义务和责任所导致的“人情困境”,也会成为束缚组织管理者的沉重包袱。

(三)关系的经济价值

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现行的经济模式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基于网络资本的“关系经济”模式。在儒家文化背景下,组织之间的交往依据的是社会默认的交易法则而非正规的法律契约;关系资本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信任因素成为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进而演变出一种更具柔性、更迅捷的交易模式。Lovett,Simmons和Kali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当环境不确定性比较高而技术相对稳定,存在显著学习效应,且订立合约的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关系经济模式,甚至表现出比市场经济机制更高的效率。

由此。在当前关系经济环境下,以人隋、信任为基础的关系网络仍然是企业家拓展业务的一种主要的柔性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华人组织管理者常常通过关系来处理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减轻制度上的不确定性,弥补结构性缺陷,降低交易费用,获取可靠信息和政府的支持,保障运营的稳定,最终提高组织经营绩效。有研究证明,关系对于那些处于第三产业、进出口部门或是高增长行业的中小型私营企业及外资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在“市场进人”阶段,关系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在此基础上,Tsang提出:从资源观角度来看,关系作为组织成员的私人资产,可以划归为人力资源;组织与政府高层之间的关系尤其稀缺;关系的建立和培育牵涉到情感因素,具有时间压缩不经济性和因果模糊性特征,难以模仿和替代,因而可以构成组织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无法限制雇员的自由流动,所以关系作为一种企业资源无法满足资源观理论的基础假设,企业必须设法将个人的关系资产转化为组织的关系资产,才能保证这种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

七、未来的研究趋势

笔者认为,未来有关关系理论的研究焦点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文化、法律体系、经济准则的潜在变化对关系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取向是针对自身所在网络的狭隘的集体主义,对于外人表现出的是明显的个人主义取向。在这种看似矛盾的双重思维主导之下,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往往表现得十分复杂。随着西方“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准则影响的不断深入,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当代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关系对组织的影响作用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将是未来关系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关系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除了关系可能导致的腐败及其成本问题以外,大多数理论文献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关系构建、关系应用对组织绩效的正面作用上,而对关系的负面影响只是一笔带过。关系现象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员工的公平感知?这种不公平感知是否会影响员工对主管或组织的信任?加强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互动是否真的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忠诚,进而改进工作绩效,降低离职率与缺勤率?关系是否可以成为缓解团队内部冲突的润滑剂?关系是消除不确定的主要手段,还是给组织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关系度量方法的规范化

从整体的研究现状来看,关系理论的经验研究远远落后于理论研究。现有的经验研究实例多数集中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且样本规模都比较小,研究方法和测量维度的选取还没有统一的科学标准,因而得出的结论还存在不少自相矛盾之处。笔者认为,现有的关系度量模型和度量方法还存在下述几个问题:(1)测量维度不够完备:科学的测量,要求测量模型所涵盖的测量维度尽可能接近于一个完备集,能够充分反映影响关系构建、应用的各种因素;(2)测量指标难以精确度量:现有关系模型的测量指标多为信任、情感等态度指标,而大多数中国人都将关系视作一种潜规则,不愿详谈,因而无法对关系进行准确、客观的测量;(3)时间跨度的选择困难:关系是一个动态的构建、维持、应用过程,聚焦于不同的阶段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在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需要进一步开发更多高效度和高信度的量表,尽量全面、科学地反应关系各个方面的特性。

二胡音色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关系 篇12

中国传统艺术最高境界追求的是“韵”, 音乐尤其如此, 陆时雍曾说“有韵则生, 无韵则死;有韵则雅, 无韵则俗;有韵则响, 无韵则沉;有韵则远, 无韵则局。”上面短短32言将“韵”在中国艺术中的重要性论述的全面而透彻。中国音乐中的“韵”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 说其抽象是因为“韵味”表达的灵活性和不可量化性, 而说其具体是因为用来表达“韵味”的手段和方式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二胡作为民族乐器的代表其优势正在于此。中国传统乐器分为拉弦乐器、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四大类, 而其中的拉弦乐器是最具有表现力的, 也是最富有“韵味”的乐器, 这种“韵味”主要源自于拉弦乐器的制作材料和发声原理与演奏方式。

首先从制作的材料来看, 二胡自始至终都以天然的材料为主, 从古到近皆如此。蒙皮、琴筒、琴杆、琴码、弓子等都取自于天然的材料, 在制作的过程中只是改变其物理属性, 而没有改变其原来的天然属性, 这一点首先保证了二胡音色的“原生性”。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审美相关联的, 中国是个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古老国度, 农耕文化的特征就是依赖自然并尊重自然, 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 都主张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顺应自然, 所以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发现了某些天然的材料可以发出动听的声音, 并慢慢创造出比较具体的乐器, 这样的乐器材料来源于生活环境, 方便而熟悉, 人们对其的属性了然于心, 所以从源头上就与之有亲近感。这一点也是二胡或者说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和西洋音乐的本质区别, 中国民族乐器从根本观念上就是追求“自然”的, 音乐的审美标准就是“和”, 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 还包括人与社会的“和”, 以及人与自然的“和”, 因此是一个宽泛而深刻的审美追求, 这一点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观念也是保持一致的。恰恰相反, 西方哲学的根本最求是人要与自然分离, 西方哲学首要的问题就是认识自然, 而认识自然地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改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 他们博观古今法帖, 在集古人之长, 阅古人书论精髓的基础上, 不断扩展自己的书法道路, 在不摒弃传统的前提下创新, 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书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推及到当代,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书法精品, 我们不断学习传统, 也不断寻找创新的突破口。时代在进步, 新的思想和审美观接踵而至, 人人都谈创新, 可是难以跨越前人的高度, 形成新的审美标准, 所以今人要站在历史的高度, 根据时代的需要去不断探求书艺。不可否认米芾在书法实践上, 尤其在行书上的推陈出新, 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 一旦形成定势, 就脱离不了

自己思想的樊笼。米芾的复古法不可否认能直逼晋造自然, 改造自然则是为了被人所利用, 所以, 西方哲学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这一核心观念延伸到西方的乐器也是一样, 西方乐器的材料大多都是经过现代科技进行合成或者加工的新材料, 也即非自然的材料, 乐器都最求个性与独立。另外西方乐器由于是科技的产物, 所以就有精准的标准可寻, 所以乐器很早就完成了标准化和统一化, 音乐相应的也高度的抽象和具有体系。而像二胡这样的中国民族乐器, 不论怎么改进, 但是中共保留了其原有的基本音色, 声音没有远离自然, 始终停留在“人声”的层面, 或者说接近“人声”, 正如唐代段安节在其《乐府杂录》中说“丝不如竹, 竹不如肉”, 二胡的音色是很接近人声的, 所以才可以演奏的的“如泣如诉”, 产生口人心弦的效果和感染力。

从演奏的方式来讲, 二胡是用马尾做的弓子摩擦琴弦而发声。这种演奏方式在中国的其他民族弓弦乐器中也早已有之, 如轧筝和奚琴均为此。这种摩擦演奏的方式极其接近人们的生产劳动, 可以做一个大胆的设想, 弓弦乐器摩擦式的演奏方法, 很有可能就是起源于某项劳作中的不经意之举, 然后人们得到启发创造了这样的发声方法。二胡的“韵味”除了本身的制作材料外, 演奏方式是重要的原因, 通过弓子和琴弦的摩擦可以有音色、力度、速度的各种变化, 如在乐曲《江河水》中, 使用的扣揉、压揉的技法, 还有模拟管子的“涮音”, 以及“滚揉”等等, 形象的描写了一位妇女失去丈夫, 在寒风凛冽的江边嚎啕大哭, 绝望无助的凄惨景象。再如《二泉映月》中的各种揉弦, 把作曲家心中苦闷无奈悲凉的内心世界描绘的真真切切, 二胡远远超越了器物, 放佛是演奏者内心与之在交流, 使听着无不为之动容。还有《空山鸟语》中的啾啾鸟鸣和《赛马》中的万马奔腾与雄壮的嘶鸣, 这些效果都是通过二胡的弓子变化而来的。不管是鸟鸣还是人声, 还是万马奔腾, 二胡总是表现了自然界最原始和简单的声音, 因此听起来有亲切感, 使听着很容易就产生画面感, 走进音乐。所以二胡正是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

综上所述, 二胡本身的制作与声音以及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哲学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胡音色是人声的模拟与表达, 所以二胡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民族乐器。

参考文献

[1].刘承华著《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0

[2].王耀华.王州.刘富琳.《中华民族的心声》2012.5.

[3].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上一篇:信号干扰噪声比下一篇:课堂观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