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2024-08-10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精选12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篇1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 其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意深刻, 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在现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多元文化的特点是越来越明显。在此种背景下,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被趋同到西方节日文化之下的危机日益凸显, 并且这些西方节日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因此, 在全球化进程冲击传统文化的情况下,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使之更好地延续下去, 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节日概述

传统节日是一种时间性习俗, 它与时序结合构成历法性节日, 也称岁时节日。因为这个特点, 传统节日一般都结合了人们关于自然时间的认识与人类在这个时间点上的特殊活动, 从而使自然时间具有了人文意义。传统节日在发展中逐渐被它的文化意义占据主导, 其人文内涵被提炼和固定下来, 成为人们生活得以依托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日历”, 同时在不同的层面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传统节日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 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 是一个民族生存形态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

二、西方节日文化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汹涌的今天, 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整合不断凸现出来, 面对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 我国悠久的传统节日文化似乎有点步履沉重, 而中西文化激荡了近百年的争辩仍在继续, 其形势越来越隐蔽, 程度却越来越剧烈。

1. 全球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全球化发展到当代, 它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特别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 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张, 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 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 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 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 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 甚至有消失的危险。有人认为, 这种文化强势姿态的影响与渗透, 是以西方的经济霸权作为支撑力量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 经济霸权支撑了文化霸权, 从而导致了文化的侵入与渗透;而东方国家与民族则普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 从而不得不处于一种受控制和受渗透的被动处境。

2. 当代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情怀日益淡薄, 主要表现在:

一是当代年轻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沿革、特点及其社会意义不够了解, 缺乏认同感;二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创新不够, 内容陈旧, 形式单调, 缺乏文化内涵, 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从民俗学的角度, 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 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 许多年轻人便觉得厌烦与累赘, 像是一种负担, 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体会、感受传统节日;三是年轻人好奇心强, 赶时髦, 爱模仿, 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四是西方节日文化人情味浓, 个性化强, 对年轻人有吸引力;五是各级对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不够。

三、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自觉

文化的传承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 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所以, 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 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 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及他的发展趋势, 不是要“回归”, 也不是要“全盘西化”和“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并和其他文化一起, 取长补短, 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最终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时代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的概念对于我们寻找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策略有很强的针对意义。我们提出自己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 就是要充分认识传统和现实, 实现传统节日精华的传递, 而且还要通过对优秀西方节日文化的引入, 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和营养, 从而使传统节日文化焕发出生命力。

1. 努力在多元文化互动中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

从多元文化视角来看民族传统节日,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接触和交流的大环境是否和谐、公正。这种环境是民族传统节日及其代表的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多样性是有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产生于不同文化和社会体制历史中的多样文化, 启迪人们的思想, 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不管每种文化有怎样的特质, 它必然会有某些人类共享的成分。多样文化会提供更多的人类发展模式, 它的充分展示和发展将使得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和每个群体都增加选择和学习的机会。多元文化之间的影响是积极的, 会使各个方面都在其中受益。文化多元化追求的目标, 是一个多样文化和谐相处, 共同实现人类进步的现实环境。因此, 我们要努力在多元文化互动中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全球性的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在增加, 它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传统民俗节日应该保持、弘扬, 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 它是让自己精神振奋的力量, 也是让世界了解你、尊重你的必要渠道。

其次, 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文化多样性强调, 全球化的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 需要更民主、更开放地倾听各种文化的声音和利益诉求, 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入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群体精神和价值表达的代表, 具有文化和政治建设的参与作用。民族节日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理解的过程, 在人们欣赏节日文化的同时, 自然也会带来对民族文化权利、民族生存利益的更多思考。一个有现实参与价值的民族节日建设可以作为民主机制建设的一个有益的成分。

由于全球化时代各国文化会呈现出一元化与多元化共存的发展格局, 因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自觉就应当是努力维护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个性特色。一方面,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 从而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有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 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中, 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进程, 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价值和知识, 将其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为我所用、为我服务。同时, 也通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对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全球价值。

2. 努力把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相接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西方节日对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 使我国传统节日西化的现象日益突出。因而要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社会所具有的一定文化精神。例如, 清明节扫墓活动, 不但是对祖先的祭奠、追思, 这种慎终追远、尊老行孝的历史传统同样还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保持血脉相连、心心相印、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凝聚力之精神源泉。可以说, 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挖掘出符合当代特质的文化内涵, 它以共同的文化认同、精神归属、理想目标和价值原则, 不断地凝聚人心、鼓舞精神、调动力量, 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因此, 在当代, 急需扭转传统节日自生自灭的状态, 法定合理的节日布局, 在宏观层面上要营造祥和、浓郁的节日氛围, 形成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民族精神家园。

3. 努力使我国传统节日文化适应现代化需求

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 “文化自觉”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文化取舍、文化选择和文化改造的自主能力, 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 弘扬和培育适应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 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又必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 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面对现代化的挑战,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自觉应该以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为大背景, 以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为基础。首先, 要把握时代, 弄清现代化的性质、特点, 它的决定性矛盾, 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方向。其次, 必须熟悉和审视传统, 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之所在。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 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加以时代的改造, 使之与时俱进, 推进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转型。同时,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必须与西方文化和谐交流, 赋予时代的内涵。只有保持东西方节日文化的平等对话, 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时代的血液和丰富的营养, 才能使传统节日文化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 拥有自己的文化话语权和民族特色。

四、结束语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 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保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能够使全体民众拥有强烈的文化共同意识, 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在强有力的文化旗帜下团结一心, 从而产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文化能量。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 国人应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是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支撑, 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二是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已成为独立的贸易形态, 在国际竞争中走向前台,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方面。三是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广泛,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有效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 就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 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这正是推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文化自觉的重要因素。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 因其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意深刻, 已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频繁, 西方文化包括节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 改变着当代中国人, 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所以,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潮流中, 对待西方节日文化应保持理性的文化自觉, 要与西方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 做到中西结合, 共存共融的同时也将不断发展的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推向世界。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

[2]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1) .

[3]李丽敏.论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回归[J].鸡西大学学报, 2009, (4) .

[4]李欣传.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下语境中的传承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

[5]马国栋.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J].美与时代, 2006, (05) .

[6]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7]薛晓芳.传统节日文化“西学东渐”下的文化自觉[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人文纵横) , 2010, (6)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篇2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关于灯的传说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篇3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武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令周边的国家普遍地感到惊羡。中国在地区性的事务中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合作当中。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高度融合,把“中国风”带入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经济的强盛也使中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中国的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体细微又超大规模地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近距离地观察中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推进,由于电影、电视、网络等的传播,中国的武术(功夫)以它独特的魅力而风靡全球,武术成为中国人形象的重要标志。在国外,只要有人知道你是个中国人,就会把你和中国功夫联系在一起。为此,笔者对一些武术方面的知识加以阐述。

一、何为武术

武术简单来说就是技击之术。“武”在汉字解译中,是有“止”和“戈”组成,止戈为武。“术”可以理解为技术或者是一种方法。武术一词,笔者认为其意思在于停止战争,也就是说武术是由战斗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先民在战争之后总结格斗与防卫的技术,进行实践演练,同时也加强休养生息和个人的自我修炼,其表现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中国武术的传统套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实战技击中加以提炼并赋予生活理念与哲学思想的智慧的结晶。通过套路的学习和演练,武者可以更好地修炼自己的身心。

武术又是一个集合名词,这一概念的外延包含世界所有格斗技术的流派。例如,中国的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俄罗斯的桑搏,巴西柔术,还包括了现在中国散打、西方的拳击、蒙古的摔跤等,都可以称之为武术。每一武术流派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训练系统,而中国的传统武术更具有它的特殊性和神奇的色彩,它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生活理念都融入贯穿在武术的修炼之中。

二、何为武术套路

武术的套路,就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主,注意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合,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的运动变化规律,符合有起势和收势的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形式。

三、何为传统的少林武术

传统的少林武术是将禅学、武学、医学,三者合一而进行修炼。以禅理为做人的基础和指标,以武学为方法而达到坐禅、禅定的境界。而从武学的修练中,渐渐明白自己的心性及身体状况,可以熟知经络、穴位,精通医理,医理精通又可以陶冶禅心武德,从而禅通、武达、医理明。修行自身,济世为怀。少林传统武术特点,来回演练皆可于一线之上。即使是卧牛之地,一样可以原地翻身、跳跃、旋转,而不拘泥于场地。讲求的劲道是轻、灵、粘、滚,由易至繁,返璞归真。技击和防守上出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多以挑、拨、摆、压、挂、撩等动作为主。

四、武术拳法简介

1.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暗含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

2.八卦掌:“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八卦掌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 扣、顺步法,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合一,步似行云流水。八卦练功者从行步入手,以内功为基,达到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八大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

五、何为功夫

功夫可以理解为一种技能,是时间与实践的产物,通过反复的练习,使自己的行动达到完美展现。对功夫概念的理解可以延伸和放大,比如,一个人炒菜的功夫很好,说明这个人做菜的技能水平相当高。武术和功夫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在西方很多国家,功夫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象征,这主要归功于李小龙先生,是他的功夫(技能)征服了世界的武术爱好者。

中国传统文化与对外文化教学 篇4

在对外文化教学中,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系统的西方文化知识体系,能从较深层次了解本民族思想的起源、风俗习惯、语言及其思维方式;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则能从另一角度了解和审视自己,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文化教学需要高文化素养的教师。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而且要有深厚的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修养,以及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文化授课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正确的文化知识,自己必须具备系统的汉语文化知识和很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大量的非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这是文化教学得以实施的客观前提。此外,教师还应当具有广博的异域文化知识,这样既能够使教师妥善处理在教学过程发生的文化冲突现象,又能通过文化比较强化本土文化的影响力。这些非语言知识是对外文化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除了自身应该多涉及中外文化知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外,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多渠道、多元化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要鼓励广大外语教师注意跨文化知识的应用研究,改变过去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教学脱节的现象,使外语教师实现由语言教学型向文化教学型的转变。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一种以提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素养为目的的培训或进修机制,给现有教师补上相关的中、外文化课。还可派外语教师到目的语国家接触外国文化,直接体验目的语国家的民族文化,参与该文化,他们的亲身经历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对东西方的风俗习惯、讲话规则、社交礼仪等进行比较教学。例如,dragon(龙)在西方文化中是指长着翅膀、口中喷火、有着长长尾巴的大蜥蜴,通常是邪恶、恐怖、飞扬跋扈的代表;在中国文化中则是民族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教学过程应引进多媒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教学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主要通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感受中国文化的奥妙。传统的书本加黑板这种单一的语言教学手段,很显然是难以达到如此效果的。多媒体辅助对外文化教学,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创造逼真的文化环境,以达到我们原来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正确的表达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文化教学内容。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方面,促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除了生动活泼的阐释之外,还可利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发掘学生的兴趣,寻找与中国文化因素相关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亲身体会或实践,使他们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激发其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在对外文化教学中,培养授课对象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纳,并且进行传播的目的是时代的要求。对外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文化教学应当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逐渐增强和逐步深入。对外文化教学中,教师对文化深度和广度的把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因此,对对外文化教师来说,文化阐释的过程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以及诸多文化成果广泛深入学习汲取的过程,同时还是对广博且丰富的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和汲取的过程。因此,对外文化教学从一开始,就有必要重视并积极对教师进行中国文化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比较和传授能力,从而使学生接触到纯粹地道的中国文化。借助现代教学媒体的帮助,使文化教学生动形象地进行,最终使授课对象完成由中国文化的仰慕者到传播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福祥, 昊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208究出版社, 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崔淑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3) .

[4]陈玮.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J].现代语文, 2006, (2) .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春节 篇5

作者:天津市蓟州区第三小学三(2)班

邬泽林 指导教师:王玉香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我最喜欢过春节了。

关于春节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呢!传说,许多年前每到除夕的夜晚,就会有一只叫“年”的怪物跑到村子里,来伤害人性命。后来,在一个除夕的夜晚,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走到这个村里讨饭。一个老奶奶给他许多吃的以后,叫他赶快上山躲一躲,并告诉他“年”马上要来了。老爷爷笑着说:“我有办法制服它。”然后老爷爷吩咐村里人按照他说的方法去做。村里的老百姓都分头做准备去了。天黑了,“年”真的来了,它看见了家家户户的门外都挂着红红的灯笼,贴着红色的纸,吓的 “年”撒腿就跑了,因为它最害怕红色了。从那以后,每到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挂灯笼,贴春联。“年”也不敢再出来害人了。

我们家过春节时,妈妈总会包饺子。今年春节,妈妈在包饺子时,还把一个硬币放在饺子里。妈妈说:“谁吃到里有硬币的饺子,就是最有福气的人。”这个带着福气的饺子被我吃到了,我开心极了!吃完饺子。我和爸爸就去院子里面放烟花。爸爸把一个烟花点燃,我看看一串串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在天空炸开了蹦出来一朵朵小花,然后那些小花从天空中落下来,就像下了一场流星雨一样,美丽极了!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篇6

中国文化有与并世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绝对相异之一点,即为中国社会有士之一流品,而其他社會无之。夏、商、周三代,中国乃一贵族封建社会,然其时已有士。

孔子曰:“士志于道”,孟子曰:“士尚志”,即尚其所志之道。其道始则修于身,继则齐其家。推而广之,扩而大之,则有家族,有家乡。更推而广之,更扩而大之,则有治国之道。又更推扩,超国家而上,则有平天下之道。其实所谓身、家、国、天下,此诸分别,即古代封建贵族之所传,如所谓禹、汤、文、武,上溯及于唐尧、虞舜,莫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以成其为圣帝明王。惟当时建有修、齐、治、平之礼,而孔子则综合会通加以阐发,倡为修、齐、治、平之道,以求广大奉行,而成为一完整之体系,如此而已。

孔子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用者,用其道,非指用其身。能用其道,则出身行道。不能用其道,则藏道于身,宁退不仕。不显身于仕途,以求全其道而传之后世。故士可以用,可以不用。可以仕。可以不仕。而社会有士,则其道乃得光昌传播于天地间。战国虽称为士势力之骤张时期,而诸子之聚徒讲学,自成一家,如儒、如墨、如道、如名、如阴阳、如农家之许行,凡属开山宗师,及其继承人物,在当时学术上有大名望大表现者,均不曾在政治上获大用。其获用于上层政治者,在学术上仅属第三四流以下之人物。而亦鲜得安于位。不致身死,已属大幸。然则所谓士之一流,其在中国文化传统历史影响上之特有意义与价值究何在?

明白言之,中国士流之影响与贡献,主要在社会。即如许行,亲操耒耜,耕于田亩,而陈相之徒聚而从之。士之亲其师,尊其师,有过于其君。此不仅孔子、墨翟为然,下至如许行亦何莫不然。故在中国社会上,最受尊亲者,乃师而非君。乃在野之士,而非在朝之卿相。战国之时,仅七雄为大国,分别统治了整个全中国。而为之士为之师者,乃为当时全中国人所向往所仰慕。为君者又乌得与之比?乃使政治上层,亦不得不俯心下气。以尊贤而礼士。如颜斶见齐宣王,明告以士贵王不贵,而宣王亦无如之何。又如秦昭王见范睢,乃至长跪以乞言。当年七雄中,齐宣王秦昭王岂不更巍然为之魁首,而其尊贤下士有如此。如颜斶,如范睢,岂诚为当时一大贤上士?而齐、秦之君尊礼之如此。其最大之意义与价值,则在政治上层不敢自居为最尊最贵之地位,而自知尚有当尊当贵之过于彼者,其人不在远,即在其所统治之社会下层。姑举一例,如秦兵围赵,赵国存亡在即,不得不屈意帝秦,求获苟全。时鲁仲连在围城中,乃独抗议反对,谓苟帝秦,则仲连惟有蹈东海而死。以一白衣穷途之士,蹈海而死,于天下大事,国家兴亡,何足轻重。而帝秦之议,竟以作罢。此等事因其千古传颂,后人视若固常,不复厝怀。而于其对文化传统历史影响之大意义大价值所在,今人乃不复存怀。此岂非一大可惋惜之事乎?

重道而轻仕,此亦涵有一番甚深衡虑,岂率尔而出之一言乎。此下中国政治业务,必求士为之。而为士者,则宁退不进,此诸葛亮之所谓“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而中国政治亦常得保持一次好之地位。其社会人生,乃终得蒸蒸日上。务使为人更上于為政,此诚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征。倘必奉政治人物为尽善尽美至高无上之人生标准,则此人生亦何多望。惟中国则为人另有一更高标准,更高境界。而政治人物,群向此境界而趋赴,亦得群向此标准而崇仰。此中国社会之有士,所以为中国文化所特具之一最有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篇7

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 中国三千年历史文化所沉积形成的, 以儒家为中心的“伦理-政治”型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有范式的特征。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 以圣贤君子为教育的目标, 以“四书五经”为教育主要内容, 以经院主义的教学方法的教育传统正是这样的传统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形成的, 特别是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 开创科举制, 并经唐代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的考试制度, 把选材和教育结合起来, 对今后的教育传统影响至深。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范式的形成与发展

为什么在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范式能够起这么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呢?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说, 遗传赋予每个种族中的每一个人以某些相同的特征, 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形成了这个种族的气质, 勒庞所说的遗传不仅包括生理上的遗传还包括遗传本族所具有的相同的情感和意识, 形成所谓的气质也就是本族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些气质的外显形式, 当然反过来文化也会经过遗传成为有文化特质的气质。令人惊奇是这时候文化完全成为一种潜在形式, 对人或者种族、民族起了一种影响、控制的作用, 所以对现象和行为的理解不得不加上对文化这一条件的限制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泛和复杂的概念, 一般对文化有三种分法:一是二分法, 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或者称之为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二是三分法, 物质、精神与制度;三是四分法,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因为各种文化的分法是立足于研究重点的自由, 研究重点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否定关系, 但是任何文化的价值都不应在于本身的自然属性, 而是在其所凝聚在人类精神活动的痕迹上。因此, 本文所采用的是狭义上的文化概念, 即思想观念层面上的文化, 而文化范式其实就是更加狭义的文化, 它与文化概念的最大不同在于文化范式本身所具有的方向性、指导性和控制性, 所以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所产生的文化范式也有所不同, 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最大圈代表文化;四个小圈代表四种类型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中心的稍大圈代表文化范式;四个箭头的方向与长短代表文化范式指向性和控制程度。

本文大致把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分成五个阶段。

1.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诸子蜂起, 学派林立, 思想自由, 出现儒、道、墨、法、阴阳等学术流派, 各流各派相互学习, 极大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这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 此时已经萌发了中国文化的大致走向。

2. 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定型期

秦汉时代中国大统一, 文化继续向前发展, 汉武帝时期, 儒士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 并把儒学改造成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统一的传统文化基本确立下来。

3. 繁荣的隋唐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隆盛期

此时的中国文化进入隆盛时期, 继承了魏晋时代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发展, 以更开放的姿态, 兼容并包大胆吸收各民族文化,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科举制度的确立, 把选材和教育培养制度结合在一起, 为中下层庶族阶层向上层的流动打开了便利通道, 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制度中的一大创新。

4. 高度繁荣的宋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极致期

宋明两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 儒释道三教合流形成所谓的宋明理学, 它影响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宋明理学把儒家哲学化, 把儒学推崇的“三纲五常”等政治伦理道德说成至高无上的天理, 从哲学上加强封建政治的统治, 可以说宋明理学把儒学文化推到了极致。

5. 承古萌新的清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承古萌新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承古萌新的特点, 在思想领域, 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 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 涌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的思想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 西学东渐的局面逐渐出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可以简单说是“儒学”, 儒学的形成是由孔子开始, 创立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模式, 然后由董仲舒确立, 最后由朱熹发扬。古代社会所形成的教育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中逐渐完成其基本结构构建的。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明清西学东渐的三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 虽然受到外族的冲击有所损益, 但是“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仍然是中国的一种主流文化范式, 教育作为文化中的一部分, 必然受到主流文化范式的影响与控制。

二、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传统的控制

“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作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价值标准, 它与文化同样具有内隐和外显的特征。内隐就是隐含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中, 只能通过抽象和推理的方式概括出某种群体所共有的心理倾向, 如倾向与偏好等。显性就是寓于传说、事件和人的行为之中,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身临其境的观察和聆听, 能够直接总结出来的文化样式, 如语言、文字、婚礼仪式、服饰等等。因此, 从一般上意义上讲“伦理———政治”文化范式主要也是通过显性方式和隐性范式来达到控制教育的目的。

1.以内在特质表现的隐性方式控制

从隐性层次看, 几千年形成的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开始可能仅仅是因偶然现象逐渐被某些社会群体所接受, 后逐渐变成一种对人们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肯定性心理倾向, 一旦形成稳定倾向或定势, 要想改变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还要承受外界对外在情绪的一种压迫与干涉。“伦理———政治”文化范式具有内在制约的强大力量和广泛的渗透性的特性, 看不见却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文化范式, 几乎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各个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2.以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模式的显性方式控制

所谓明确外在特征的文化特质或模式是指能用字符和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模式, 如语言、文字、行为规范、服饰、饮食文化、居住习俗、礼仪方式等等, 范式正是通过这些显现的外在文化特质与模式来影响教育, 通过诸多表现形式影响人来对教育进行具体操作层面的干涉和控制, 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灌输, 通过制度规范、纪律约束等带有强制性的手段实现某种教育目的。比如, 各民族把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再如, 古代以经学为主, 学生主要学习“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这种重礼法重礼数的教育不仅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同样也影响着以后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法或态度。比如, 北齐的颜氏家训、宋朝的放翁家训、元朝的郑氏规范、明朝的庞氏家训、清朝的校友堂家训, 其内容多侧重于伦理道德和遵守礼法的规范。

三、传统文化范式控制下教育传统形成的历史根源

传统的中国教育体系包括传统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等, 中国教育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熔炉中铸造出来, 中国教育传统是在以伦理———政治文化范式的控制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土壤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样发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 以血缘亲疏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

古代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农业为主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古人具有一种强烈的固守田园, 不愿迁移的心理倾向。在社会基本格局上则表现为无数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部落家庭和地区, 而在血缘关系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宗法制度, 更是一种以“君臣、父子、夫妇”的宗法原则织造成一张坚韧、疏而不漏的社会巨网。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表现为宗法等级, 官员的分类上, 则有爵位等级官僚的级别等级;在平民内部又有户籍等级之分;按职业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职业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婚姻衣着, 住房等方面有严格规定, 宗法等级制度所具有的这种外在合理性、内在严密性对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有一定反映。同样反映在教育上也就必须出现教育等级划分, 在现实教育中把学校划成三六九等, 有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分, 部属院校与省属院校之分, 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之分。学校等级不同享受政策就不同, 破坏了公平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竞争机制。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权力追求

古代教育一开始就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事皆以修身为本。”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这是中国教育传统, 由此派生出来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以及当今社会“追腕热”的观念, 把教育当成改变个人地位的手段与台阶, 表面上重视与发展教育, 造成教育蓬勃发展的假象, 实则却隐藏了教育畸形发展的隐患, 不利于社会多元化结构才人培养的需要。

3. 伦理道德规范的不可抗性和不可逆性

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古代社会, 特别重视人伦道德呈现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重伦理轻功利, 重人文轻自然的教育价值观, 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古代教育从总体上讲, 是教育学生做人, 不教育做事, 教学生从善, 不教学生求真的;在教育内容上, 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性内容, 使学生养成一种脱离实际, 向内追求, 自我封闭, 崇尚虚荣, 不讲科学妄自尊大的心理趋向。

4. 科举制度对教育影响的余威尚存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科举制度开始于隋代, 经过唐宋明代的几次大调整逐渐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科举制作为新事物刚出现时迎合了当时选材用人的需要, 比较公正公平, 确实挑选了不少人才,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其弊端日益显露, 科举制度把考试与教育联系在一起, 把学校变成培养官吏的地方, 变成了科举的预备机构, 使学生盲目服从, 培养奴性, 考试成为教育的指挥棒, 通过知识灌输, 把凝固的文明秩序和规范, 从外部强加给学生, 甚至要剥夺他们独立的感觉与思维, 可以说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教育本来是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 培养人的独立生存、自由创造的能力, 但由于外部强势力量控制, 人反倒成为它操纵、抑制、奴役的对象。

四、启示

在中国超强稳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中, 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总是保持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状态:一方面, 中国社会所持有的文化传统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强烈制约与控制人们对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与作为;另一方面, 这种稳定的教育方式内容又使传统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再生。这种关联的特殊性就在于传统文化范式通过教育这种方式进行向上或向下自我复制与巩固, 与其说是教育对传统的保存于传递, 倒不如说这是传统文化范式一种特殊控制作用, 是对自身行为规则一种自我复制的强化。

不同的民族与国家, 由于传统文化的不同, 当然在文化范式控制下的教育上也会有所不同。《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体系是每一民族意识, 文化与传统的最高表现形式”, “既然没有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完全相同, 那么国家教育的多样化也是必然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如果一国教育不充分考虑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 以另一种不同的文化范式看待教育, 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方式方法的话, 必然会使本民族与国家的教育遭受损失。因此, 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和改革, 不但要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 而且必须考察传统文化范式对教育的影响与控制作用, 考察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中国式现实土壤,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当今教育的过与失。

参考文献

[1]丁鼎.“礼”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齐鲁学刊, 2007 (4) :13.

[2]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3]傅维利, 刘明.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

[4][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 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导读.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6][法]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篇8

一、相关概念

提及档案文化, 它是一种传统的档案思想及其在这种思想下的行为表现和物化结果, 此观念的提出, 是把档案和档案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基础的。众所周知, 在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它就是把前人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都一并留给下一代, 然后由下一代进行创造并更新, 再周而复始地传给下一代, 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档案的作用是, 它不仅仅记载下了人类的各种活动, 更加维系了人类时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它联系了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所以说档案是文化承载并且传播的重要工具, 它的文化属性众所周知, 不仅仅记录了人类的文化成果, 更加速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然而说到档案工作, 它则是围绕“档案”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它行使的对象即为档案, 所以档案工作和档案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反观传统档案文化, 它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 其中包括早期封建社会围绕档案所产生的所有有关文化的现象。

二、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

(一) 自然生态环境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

当今, 中国传统的档案文化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发展得越来越好, 它区别于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的特点, 因为它有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重要特点, 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契机。第一, “疆域辽阔”, 就是说地缘广阔, 利于人口周转。每当遇到灾荒等困境, 灾民都会转移到非灾区赢得生存的机会, 且黄河、长江都是东西流向的, 它为民族的生存提供了地理的优势和机会, 相比较其他国家我国有很好的生存契机。第二, “地大物博”, 物质的丰富性能为文化的更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第三, 中国是一个“左高原, 右大海”的大陆—海岸型国家, 在亚欧大陆中处于偏僻的领域位置, 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则处于亚欧大陆的中心位置, 东南濒临太平洋, 其领域之宽、腹地之广, 为我国赢得了许多生机和希望, 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在条件。最后, 五千年以来, 中国的生态环境处在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时间段内, 创造文化的发展势必带动文化的繁衍生长。

(二) 农业文明对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

1.自古就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农耕生活状态, 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务实主义的民族心理的产生, 然而受这种精神的影响, 档案领域逐渐也形成了“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 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也不断地感染着文人学者的创作, 其中“大人不华, 君子务实”就是贤哲们一直所追求的精神境界。2.古时候, 因为“天不变, 道亦不变”的中道、中庸思想的存在, 极大地造成了传统档案文化的保守地位, 它也禁锢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工作作风的创新。在农业社会中, 人们仅仅满足于维系简单的再生产活动, 缺乏那种扩大再生产的真正动力, 所以说, 社会运行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在这种生活环境的刺激下极易生出永恒观念, 在一些时候就容易循规蹈矩地做事, 不善于变化。3.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 小农意识也随之产生了, 这种意识深刻地体现在档案领域中, 它以生产力低下、社会财富缺少为原因, 由此而形成的聚财、守财的心理。说到封建小农意识, 它的价值观是一种绝对的功利主义,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他们在一种事物是否有价值的时候, 考虑的不是社会意义, 而是一种个人的一己私利。统治者在判断一个事物对自己是否有帮助的时候, 考虑的往往是对自身近期是否有用, 这种想法恰恰体现了他们的自私、保守、闭塞的档案价值观。同时在档案管理上, 往往采用“以藏为主, 秘而不宣”的方式, 当政权塌陷时, 档案便成为旧政权的陪葬品了, 然而统治者为了维护阶级的利益, 常常出现篡改、假造、歪曲档案的现象。

三、新时期档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一) 实现档案文化面向大众。

在过去, 档案是存在于少数人手里的, 基本上是控制在少数人手中的, 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发展是十分落后的, 且人们的知识水平都比较低, 所以主权就被少数人所掌握了。在我国社会性质的转变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 使得群众都拥有民主使用档案的权利, 档案文化自然而然地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帮助。

(二) 促进档案文化开放与交流。

经验证明, 一个国家要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 就要做好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工作。那么, 传统档案文化要想永葆生机, 就要做到继续发挥自身的各种优势, 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先进的文化, 去粗取精、与世界文化接轨, 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中国档案文化的先进性、活力性永存。

(三) 构建档案文化市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二者互相促进启发, 共同发展。文化为经济的发展给予了精神的动力和智力方面的支持。而且值得一提的是, 文化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增长点, 它越来越体现经济综合实力的多少。所以, 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档案文化市场, 不仅仅有利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 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建设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 更为未来的档案文化事业提供了一个飞跃的契机。

参考文献

[1] .杨道玲.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J].上海档, 2003.4

网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发展 篇9

关键词:网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弥补,继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从其产生开始,一直影响这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宠儿。网络文化也随之兴起,其迎合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强大的包容力融合这新潮异域文化,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扑面而来,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助力。

网络文化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暗含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精神。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网络文化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创新。

一、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足的弥补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堪称全面而完美,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是仍然具有很多缺点和不足,现今,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缺点暴露的表现。网络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很多时代性的优点,而这些优点正好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消解了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保守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致命弱点就是将自身封闭起来,不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总以一种独立发展的态势面对世界。这是由于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造成的,网络的发展,模糊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消除了文化中心和文化壁垒,用一种开放的姿态,达到了历史和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全面开放。中国传统文化要变成有生命力的文化,必须在包容的基础上,学会开放,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快速提升和发展自身素质,才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场文化革命中占据领先的地位。

(二)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等级性

中国一直是一个封建等级观念严重的国家,新中国的建立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除中国等级制度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传统文化一直特别强调纲常名教,尊卑等级,这是与自由平等的时代需要完全违背的。而网络文化由于其技术性原因在虚拟社会中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由于社会地位,种族地位,经济地位不平等,使所有人可以在网络中处于同一个平台上,没有了尊卑等级的差别,这是传统文化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传统文化要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网络文化的自主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奴性

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人身依附,使人的思维无法拓展思考,只是听从安排,由于不能独立思考,很多人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无法推动社会发展,奴性思维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网络世界的打开,使人民可以看到一个可以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参与的网络社会,这种具有极强的自主性的网络文化,可以充分消解传统文化对与人身依附的规定,在网络社会中可以独立自主的“奔跑”,也为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独特思维的建设者。

(四)网络文化的创新性弥补了传统文化的守成性

循规蹈矩,墨守陈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致命伤。由于这种思维的作祟,中国人一直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徘徊不定,不敢迈出具有尝试意义的一步,循环往复时自己困在一个思维的怪圈中。网络文化张扬个性、诉求平等,网络个体突破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清规戒律束缚,变得异常活跃和生动。标新立异,求新求变的创新理念,经过发展,已经不断升级为网络时代的基本准则,这是对传统文化循规蹈矩、墨守陈规的极大挑战,因此,可以弥补传统文化这种怀旧止步的心态。

(五)网络文化追求科学弥补了传统文化忽视科学的缺点

传统文化本身偏爱伦理政治,具有泛伦理政治倾向,忽视科学技术的存在,而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科技文化,从产生开始就与科技息息相关,网络技术促成了网络文化的诞生,网络文化延伸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建设都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的因素,网络文化用全新的科技手段,使传统文化通过独特而新颖的形式得到发展,并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娱乐生活之中。

二、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是在当今文化浪潮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必然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自我寻求出路的时候,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用充满传统文化内容的网络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去争取网民,用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才是唯一出路。

首先,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中的宝贵财富,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若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依据。现阶段,文化霸权主义的入侵,已经给中国网络文化建设者们敲响了警钟。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寻求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价值与民族特色融于其中,深深植入人们心中。用网络文化精品去占领网上阵地,用先进的传统文化去迎接霸权文化的挑战,用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产品去主导网络市场,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人类文明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扬光大,彰显力量,就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其次,利用网络文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

“内部分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各自为政的不同媒介文化,严重分裂了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之间的交流频繁,但是仍然使中国传统文化杂乱无章,而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分散传播的局面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利用网络对其进行整合就成了关键。网络以其分散性扩大了文化传播的地域限制,传统文化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飞速交流,得以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底蕴,具有强烈的包容能力,加之中华民族具有世界上入网用户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必然能通过网络文化得以实现,这样才能建立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结合的、以网络文化为载体的现代传统文化。

诚然,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在打破文化垄断的同时,也由于自身“无序化”、“无控制”等特性,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在引发了世界文化的巨大碰撞、冲突、交流、消融和吸收的同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续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传统只有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和沟通,才能变得鲜活而无法被时代抹去和以往。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网络文化的不断更新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取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网络文化也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才能逐渐消除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网络文化要全面推进,必须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坚实后盾;中国传统文化要得以弘扬和发展,必须依靠网络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李钢.王旭辉著.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2]张玉珍.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J].图书馆.2002.1.

[3]胡帆.马爱花.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途径[J].天府新论.2008.1.

[4]陶春.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党政干部学刊.2007.8.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 篇10

一、儒家和谐文化思想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上,儒家文化始终占主流地位。儒家文化以深厚的农业文明为背景,在朝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儒家八条目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就是和谐,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和”,即事物存在的理想状态,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力量均衡。二是指“合”,指事物内部矛盾不断由对立、冲突、斗争、走向同一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动态过程。事物只有在“合”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和”。

《易经》是最早的儒家经典著作,是中国远古先民们在长期生活和占卜实践中,对大自然现象的概括和总结。《易经》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的行为只有符合天道运行的规律,才能趋吉避凶。《易经》强调人与自然和和谐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影响,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范畴,这就是“中庸”(或“中和”)。中庸的方法论源于儒家的阴阳学说,是早期的辩证法哲学。既然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那么,处理时就要兼顾双方,做到不偏不倚。中庸之道讲究做事留有余地,不主张走极端的道路。孔子吸收晏子、史伯的和同观,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孔子看来,凡事都有一个界线或尺度,达不到或超越这个界限或尺度都不可取。

二、道家和谐文化思想

道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辟见解。道本身是一个和谐体,它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到它的形体,它独立共存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根源。在老子看来,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东西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先于天地而生的“道”。基于此,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宇宙观:“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道”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生成第三者,即“冲和”之气或曰“中和”之气,由它们再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天地万物。宇宙万物莫不背负着“阴气”、胸怀“阳气”,这“阴”“阳”二气相互拥抱、相互影响而生成新的和谐体。

三、佛教和谐文化思想

佛教是一个充分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宗教,而且,这一观念从最初起,即通过佛教的思想理论(教义)和行为准则诫律)得到传播和实践。

佛教宣扬人与其他生命是平等的,所说的“众生平等”、“普渡众生”、“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其目的就是为了教化世人,既要珍惜人的生命,也要珍视并尊重其他生命。具体说来,佛教把生命状态分为两种,即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所谓“情”,即情(感情)识(意识)。凡是有情识的,如人与动物等,都叫有情众生。没有情识的,如植物乃至宇宙山河大地,都叫无情众生。有情众生又依生活的世界分为六类:天道有情、阿修罗道有情、人道有情、畜生道有情、饿鬼道有情、地狱道有情。尽管在佛经之中强调,佛陀乃是出现于人间,在人间成佛,所以六道之中,最尊贵的是人道。但是,佛教确立“六道轮回”的观念,说明如果生活在人道的有情造恶业的话,将来仍然会堕落到饿鬼或者地狱之中,并非一成不变。所以,佛教虽然肯定人在六道中的特殊性,但并没有“唯人独尊”,其他万物都是为我所用、必须无条件为我服务的观念。相反,佛教一再强调,因为六道的轮回,一切有情众生之间,有着不可思议的亲缘关系。“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梵网经》)基于这样的观念,佛教是坚决反对杀生的。这是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切生物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人类必须善待一切生灵,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达成和谐。所以,佛教对待有情众生最根本的两点,即平等和报恩。

佛教对无情众生的态度,与对待有情众生的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佛教并不因为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的“无情”,而轻视他们甚至滥用和浪费他们。佛教把人由于过去世之业因而感得的有情之身心生命称为“正报”,把国土世间等无情众生,称为“依报”。佛教认为,外在的环境乃是有情众生“共业”所感之果,也就是说,“依报”的好坏,是由有情众生来决定的。如果有情众生都心存善念、勤行善业,则依报就会变得美好。反之亦然。从这一点来说,佛教只承认“人祸”,不承认“天灾”,因为一切的天灾的根源就是人祸!所以,佛教对待无情众生最根本的也有两点,即自律和珍惜。

参考文献

[1]宋书伟:《协调与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国发展道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邓伯军:《道教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郧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

[3]张存俭、鲍宇:《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理论学刊,2005,(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篇11

据报载,“韩国人具有浓重的汉文化情结,尤其在近年来,韩国人把这种情结推演到无以复加的位置”。另据报道,韩国人将中国流传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并获得成功,中国人无不为之震惊。韩国人的行为,更加说明加强汉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中国人对汉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视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虽然国家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对一些节日实行了保护性措施,如清明节、端午节的小长假等等,但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表象,收效甚微,真正起到认知作用的是对少年儿童进一步加强理性教育。只有通过学习让每一位国民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厚,尤其让少年儿童从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才不会让我们的后代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才能促使他们尊重爱护老祖宗留下的这份遗产。作为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要有效地利用语文这一传承文化的人文学科阵地,向我们的后代广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珍惜这份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丰厚的精神资源,并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怎样对少年儿童加强中国传统节日承传教育,提高其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呢?经研究分析,我们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要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承传,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淡薄了。除了历史的原因外,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授课中只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内涵的挖掘不无关系。甚或传统文化与科技知识不能有机的融会贯通而相互割裂了。因此,他们难以很好的承担传统文化的教学任务。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他们不断充电学习,让他们“走出去”,如进修学习;进行传统文化培训;与文化部门沟通交流,扶持一些小学中青年教师参与传统文化研究,促使其素养快速提升。也要“请进来”,让对传统文化有专门研究并成绩卓著者做专题报告,进行传统文化辅导,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尽快得到提高,真正能承担起教育后代的重任。

二、 要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必须增强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内涵

让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如已被人们淡化了的“乞巧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关这方面的古诗词不少,不仅仅要把《乞巧》、《嫦娥》、《寒食》、《苏堤清明即事》、《清明》等诗篇编入教材,而且要求教师们在授课时把分析字词句与优美的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尽管有的教材已选了这些诗词,但教师只重词句分析,对传统节日人文内涵的挖掘重视不够。编审教材时应组织精兵强将编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统编教材,加强传统文化的份量及内涵。同时,小学教师也应立足当地,根据个人情况,选编校本教材、乡土教材,加大传统节日的知识容量,突出传统节日的内蕴传授。

三、 要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出深刻的人文内涵

在小学语文授课中,教师要挖掘相关的传统人文性,在教材的优美诗文中有效地体现出来。如讲授《乞巧》、《寒食》、《清明》等诗时,就要从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情、审美意趣、语言文字等层面多维度理解。《乞巧》中牛郎织女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为幸福而不懈的努力都给小学生以启迪,以至于向织女“乞巧”,展现自己的才华,围绕这一节日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比如剪纸、裁剪等,再结合时代特点,力争使传统节日富有活力和光彩。另外,老师讲授《苏堤清明即事》、《寒食》、《清明》时,要向小学生讲解清明的意义、历史演变及延续。古人在清明节这一天除祭奠祖宗、缅怀先人之外,还有踏青放飞心情之意。使传统节日与现代意识、学生情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从中让小学生熟知传统节日和民风民情,以此达到提高其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之目的。

四、 要强化小学生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识,就要大抓环境育人这一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

环境育人,是大家公认的教育手段。因为一个人经过耳濡目染,会受到感情的共振、理性的共鸣,所以在校园里营造一种传统文化氛围,对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不断地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在小学校园里营造一种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氛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教室内外的墙壁上悬挂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或告示牌,在有传统节日时友情提示。2.开展中国传统节日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探讨其内蕴,成为一种选修课中的必修课,并形成一种风气。3.在传统节日时组织有意义的活动。端午节时举行拔河比赛、赛龙舟、跑旱船等游戏活动。4.乞巧节时进行手工制作比赛,戴荷包、刺绣等活动,让小学生体悟到心灵手巧的可贵;重阳节时可组织小学生为老人做件有意义的事,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书报等;中秋节时如有条件,可让小学生到田野去观察丰收的景象,和农民伯伯分享丰收的喜悦,去欣赏大自然的魅力。这样坚持不懈,就会给小学生的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小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篇12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 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 城市规划, 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充满智慧的炎黄子孙建立了一座座古典艺术的丰碑, 一庄庄皇家宫苑, 一座座亭台楼阁, 构成了绚丽恢宏的中国古代建筑群, 也给世人留下了赏心悦目的一道道绮丽风景, 和道不尽的故事。

当然中国的经典要数儒家学术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 却“统之有宗, 会之有元”。“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 .如由学术而言, 百家争鸣, 但以儒、道二家为及至。儒、释、道三家, 鼎足而立, 相辅相成, 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 以道治身, 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 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 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在孔子思想里, 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 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 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 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 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但另一方面, 他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 他在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其中有些糟粕, 如知识来源, 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 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 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 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 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西权力系统的首要差别在于权力是集中统一的还是多元并立的。

在中国, 权力集中个人。自从秦始皇统一全国, 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以来, 除了分裂时期, 中国很少出现足以同皇权抗衡的封建领主。与此同时, 从本土的道教到外来的佛教, 神权大体上也是政权的依附物。中国没有国教, 学界对儒家是不是宗教也有争议, 但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中国的政权和宗教大权是合一的, 宗教思想只剩下一个职能:做统治者思想统治的工具, 把圣贤的教导、传统文化特别是皇帝的“圣谕”灌输给子民, 让他们服服帖帖做好百姓与之相适应, 知识阶层也把大一统的观念视若神明。其必然后果是民众的自由空间非常狭窄。

一百多年来, 人们一再问:问什么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同时起步, 而结果迥异?很重要的一点中国没有法治的传统。中华法系源远流长, 但它是统治者治民的工具, 没有保护民众权利, 中国传统法典的主要内容是刑法, 它不过是中国的所谓传统文化法制化,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辛绝非偶然。

上一篇:空间翻转下一篇:模型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