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通用12篇)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1
中国古人有着深厚的造物传统和一贯的设计理念, 加之广阔的疆域, 多样的地貌与资源, 历朝历代的文化融合、传承、创造了大量的产品, 并积淀了丰富的传统设计元素。
而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是被动的、坎坷的, 是在一系列外部冲击下实现的痛苦的转变。同中国现代工业发展一样, 中国现代设计并不是从传统造物观念和社会生产关系中自然降生的顺产儿。
中国开放几十年, 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风貌巨变, 而且这种变化还在持续、加快。人们被各种新的观念、潮流、时尚所裹挟, 来不及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当下的生活和未来, 更顾不上反省我们的过去和传统精神。
简单的模仿、抄袭、符号化的拼贴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现状。
本文仅就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对现在设计的影响谈几点看法。
一、浅释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中凝结下来, 具有特殊的中国文化识别性的那些要素。
那么哪些是中国传统文化呢?提到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会轻易想到那些独特的器物、图案、景观、音乐以及诸多文化现象都具有“中国元素”的特征, 如梅兰竹菊、明式家具、兵马俑、长城、龙纹、斗拱、剪纸、京剧、风水先生、阴阳皇历等等。它们都曾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功能性的, 也是精神的象征、情感的寄托。
二、怎样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重要性
在国际背景下, 西方进入工业文明已一个多世纪, 而我国的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则是交叉进行的。在中国的文明进程中, 我们得到了很多, 也失去了很多。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大, 但越是远古的文化其同比性越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人与人的本原性差别减小了, 文化的多样性滋生。但是, 文化发展到现在又开始走向大融合, 文化的多样性面临危机, 经济可以国际化, 但文化作为具有独特象征性的东西需要多样性和民族化。在中西文化走向“大同”的今天, 我们必须保持住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 构建在全球文化交融状态下的特色民族文化圈, 只有这样才有文化的特殊性和特色。
当代设计师要学会读古人, 读传统, 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 自己的传统, 自己的艺术, 今后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
尽管丰富的传统资源是我们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宝库, 但一味沉溺于符号化的表层应用会使我们迷失在昨天与今天的断层之中。就像脸谱作为一种带有文化意义的视觉符号被广泛使用的滑稽效果一样, 传统符号很难简单拼贴到今天的工业化产品中。
所谓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现在设计中的应用绝不能够只做表面文章, 因为文化是一种互补共通性很强的东西, 中国的文化更是如此, 触目可及的中国式传统元素有很多, 而将如此众多的中国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是需要极其深厚的文化积累的, 不是走马观花就可以手到擒来的。以服装设计为例, 中国的国画其与生惧来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积, 其中所表达出的神韵和精髓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来的。燕尾服上印上中国的国画就算是传统文化的运用了么?在我看来, 这不过是缺乏深度的生搬硬套。
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的设计必须建立在自身传统的土壤上, 对外来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以拿来创新我们的的中国当代设计。
在中国现代设计中, 许多优秀的作品广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并将之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体现了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神韵。
例如, 2008年申奥标志和2008年奥运会标志就是成功的设计案例。申奥标志把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中国结”、“太极拳”与西方现代极富冲击力的表现手法融汇于一身, 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运动精神的巧妙结合。2008年奥运会标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利用中国传统印章的形式和中国红烘托出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那似人、似龙的造型, 既生动地表现出中国人热情与真诚的气质, 又准确传达了奥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
勒埭强设计公司的标志便巧妙借用了“方胜”基本框架, “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图案, 它包含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 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托。此标志体现了公司与客户、公司与员工合作沟通、互诚互信的理念, 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与现代审美观成功结合的范例。
服装设计师武学伟设计的高达百万元的“中华衣王”, 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龙与风, 龙鳞状皮子和柔美羽毛的独特搭配, 柔美跃动, 曲线流畅, 动静之间, 刚柔兼济, 将龙的高贵、霸气与凤的华美、灵秀, 演绎得淋漓尽致, 展现出独具西方风情的神秘与性感!体现了东方天人合一的精神, 用西方的塑型手段达到东西方美学相融相结合的意境, 同时融入了中华传统建筑“以繁为美”的精神。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古, 而是正视传统, 提炼出那些具有恒久光芒的价值因素, 让它伴随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展下去, 让这种传统的文化资源在设计产业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让我们传统的艺术元素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九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1]潘鲁生:《设计九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2]刘新:“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装饰》2007.12[2]刘新:“中国设计与中国风格”《装饰》2007.12
[3]王章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装饰》2004.9⑷《设计中国》中国纺织出版社[3]王章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装饰》2004.9⑷《设计中国》中国纺织出版社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2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但是国际公认的是从殷商开始算,因为有器物(甲骨,青铜器),文字(甲骨文,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周朝把青铜器叫金,所以叫金文。)和古城遗址(殷虚)的明证,也就是公元前17世纪,这样算起来也就是3700多年,而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如二里头,被认为是夏朝都城的遗址。在国家的推动下,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甲骨文中有在位国君与关于特殊天象记载的描述,把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到夏朝的开端(禹的时代),大概公元前两千年。已经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发表夏商周年表,确定周朝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样,就有了中国历史四千年的答案。再加上估算的尧,舜两朝年代,还往上数帝喾,颛顼,黄帝三代,这么加起来,才够五千年)。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何为华夏?
《左传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可见,华夏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由有服章之美开始(传统服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先正衣冠,后学做人,始于衣冠,大于博远)。问孩子们怎么理解古装和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御寒、遮羞、审美),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纵观历史轨迹,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形态(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
以石器时代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初形态。在漫长的原始社会(起于公元前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人们茹毛饮血,大多赤身裸体,不存在服饰。进入石器时代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的服装(用兽皮缝制的衣服。约在公元前五千年前,中国出现了仰韶文化,产生了纺织,开始用石陶纺轮把采集来的野麻纤维捻成细线,织成麻布,制成服装。到了殷商时代,随着“蚕”的饲养,人们对丝织技术的熟练掌握和纺织机的进一步改进,“丝”、“皂”的出现和“提花装置”的发明,制造出精美瑰丽的丝绸,服饰文化基本形成。在这一整个无阶级社会发展中,服饰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形态文化”,男耕女织,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穿什么,穿什么是什么。所呈现的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形式。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服饰文化进入了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服饰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如政治功能,不同形制的服饰,具有不同的等级意义。衣冠服饰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传说从舜开始,服饰就有“十二章”的制度,界限分明,平民遂称“白丁”、“布衣”。至西周起就产生了相对完善的冠服制度。自天子以至卿士,服制各有等差。同时,在统治机构中,还专门设立了“司服”一职,专门掌管服制的实施,安排帝王的穿着,另外还有“染人”官职,专司染料收获、监督官办染坊、安排各级官位的服饰色别等。春秋战国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冠服制度被纳入了“礼治”的范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法治”与“德治”并举,自此,帝王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等级制度已日益严格。诸如东汉孝明皇帝汉代服制的确定、魏晋时期的法定服制、唐高宗的东舆衣服之令、宋太祖的新服制以及清顺治九年饬礼部制定的《服色肩舆永例》等,对不同级别不同行当官员的朝服及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图案、纹样等都有了详细的规定,有的还对耆老、兵民、商人的服装也都一一定明。
中国的礼法,对不同场合下应该穿用不同的服饰,有着很繁琐、细微的规定。作为一名官员,除家常穿用的衣服外,至少还要常备三种服饰:朝服,公服,祭服。朝服:进宫朝见,除非皇帝恩准,必须要穿朝服,否则就犯了“不敬”之罪,如西汉武安侯田恬事;皇帝接受百官朝见,也要换上朝服,如魏明帝接见大臣杨阜事。
公服:日常办公时所穿服饰。其与朝服的最大区别在于繁简之分。
祭服:祭祀时所穿特制的衣服。
朝服、公服、祭服都是礼服,也称法服。与礼服相对的是常服,也称便服、野服。
此外,还有吉服与凶服之分。年节喜庆时着吉服,要求华丽光鲜、整齐洁净;灾荒败亡时着凶服,要求用缟素。表明古人对上天的敬畏意识和忧患意识。
贾谊《新书·服疑》:“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古代对于服饰“以下犯上”的惩罚,也非常严厉。曹植的妻子穿了她不该穿的衣服,被曹操看见,“还家赐死”。有的朝代轻一些,如元代规定,官员服饰僭越,罚停职一年,一年后降级使用;平民僭越,打五十大板,没收违制服饰。而位在上级的人,则 无论如何是不肯趋下的。如孔乙己身上的长衫。古代礼法对于流行服饰有着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那些超出寻常界限的“奇装异服”,往往持禁止的态度。《礼记·王制》:“作异服者杀。”甚至将“奇装异服”称为“服妖”。因而才有“只认衣冠不认人”、“衣帽取人”、“衣冠禽兽”等俗语出现。由此也形成了我国古代用特定服饰来代称的社会地位及官职。
布衣:指庶民百姓,意为只穿得起粗布衣服的人,当然不会是高官富贾啦。绅士:绅为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作装饰的宽大的带子,劳动人民也当然不会在下地干活时往腰里系上一根拖泥带水的大宽带子的吧?
纨绔:纨为白细的绢绸,绔即裤。穿白细高档绢绸裤子的人,只能是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了,否则,当心劳作时撕破裤子!
麻衣:赴试求官的考生,也称“白衣”。西厢记中的张生为此一族的代表人物。
青衣:青,在色彩方面可谓是博大精深,难以猜透。它可指深蓝色(青出于蓝)、也可指湖蓝色(现代色度学)、绿色(绿水青山)和黑色(青丝缕缕)。在此处是指黑色,着黑色衣服的女子,是为了衬托出别人色彩的高贵,也是为了工作时的耐脏。故此,青衣指婢女。
黄冠:古代道士用黄冠束发,因此后来把道士又称为黄冠。
黄裳:黄色是五行中土的颜色,为社稷之本,最为尊贵。裳为裙袍,有点孔乙己那长衫的意思,只能为上等人穿着。而黄色之裳意味着臣居尊位,黄裳也就成了君主太子的别称。
左衽:衽为衣襟。中原汉人衣襟向右掩,而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则向左掩。因此左衽泛指受异族统治的人。
甲:古代战士的护身之战斗服装,多用皮革和金属片制成。故后来以甲代称士兵,如:兵甲。
绿巾儿:古代绿色为贱色,大约是因为从事农作生产、整日面对绿草绿树绿庄稼的人都是最底层的农民的缘故吧?因此,绿巾、绿裳亦为贱服。元、明时期,官府规定娼家男子只能着绿巾,以示等级低贱。后来演变为将妻子红杏出墙的男人称为戴“绿帽子”。
除此以外,由于妇女喜爱服饰打扮,又主要从事纺织、服饰的生产,故用服 饰来代称女子的称谓很多,如:巾帼、裙钗、珠翠、红袖等等等等。
尊卑贵贱,各有分别,制度形态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随着辛亥革命帝制的废除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影响的日益扩大,“剪辫发,易服色”的“衣冠服饰”变革如火如荼,服饰文化进入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康有为的《戊戌奏稿》、民国政府的《剪辫通令》、《服制条例》等,有力地推进了这项改革。30年代后,随着海禁的开放,外国衣料的输入,各大媒体“服装专栏”的开辟,“服装表演”的纷纷举办,使中国服饰文化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的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同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使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更加灿烂夺目。这一时代是中国服饰文化最辉煌的时代,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由形态的文化,它来源于自然形态,发展与制度形态,又高于自然形态和制度形态。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
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的和谐、协调。情景交融、意象统一的美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品质。
标示突出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这一元素主要表现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对服饰意念表达中的等级尊卑标示、行业职业标示、行为道德标示以及年龄结构性别的标示上。从原始部落头领与狩猎功臣服饰的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表示,从文官武官的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的标示,从官府制度中常服的礼制到今天的便服,晚礼服等,都彰显了其标示突出的文化内涵。标识显示不单单是一种“制度”(法制)的要求,更将其作为一 种社会道德的规范。这种将服饰标识功能的意念推到了一种登峰造极地步的文化,也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数千年阶级社会冠服制度的保障,“衣冠上国”的殊荣是不可能获得的。
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又一特征。从纵向上看,中国历代服饰文化均有较大的差异。就以中国近三千年以阶级社会为形态的服饰“制度形态”演变的轨迹而言,周礼和汉服不同;唐制与清制差别也大,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礼仪要求。从横向上看,由于中国地大域广,民族众多,其对服饰款式的追求上、对服饰色彩的忌讳上、对服饰材料应用的技术水平上,以及对服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场所的意象表达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有时还反映出极大的对立。这种多样性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又反映了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整而礼仪齐
定位于传统礼仪文化与风俗文明的复兴,并且在其中传承和重建自尊自信、自强不息、传承文明又勇敢创造的民族精神与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文化创造能力。”
汉服运动非但不是复古运动,恰恰是一种继承基础上的求新运动。复古是文化的守旧,复兴是文明的求新;复古是懒惰的袭用,复兴是批判的继承;复古对祖先膜拜至地,心中却没有真正的敬畏,复兴是捧读先人的话语,心里充满无限的感恩;复古,认为先人的文明不可超越。复兴,认为先人伟大的文明必须超越,苟日新,日日新;复古是躲藏祖先的身后以避风雨,复兴是从祖先身后一步步走来,独立的开创文明的前景。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3
关键词 色彩文化 淮剧服饰色彩
一、引言
淮剧是发源于江浙地区的戏剧,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它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淮剧不单以细腻、优美的唱腔搏得人们的喜爱,它的服饰色彩也是一绝。淮剧服饰色彩比一般的服饰造型艺术中的元素直观,其款式以及色彩又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可以说淮剧服饰色彩是浩瀚的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传统色彩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从淮剧服饰管窥中国传统色彩文化
(一)淮剧服饰色彩体现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等级之别
淮剧服饰色彩可以直观地向观众传达剧中人的社会地位、年龄、职业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这一信息凭借淮剧人物的脸谱色彩可以清晰的捕捉到。淮剧服饰的色彩自然是反映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某些特征,中国传统色彩文化里有明显的“尊黄与尊红”特点。《考工记》云:“土以黄,其象方。”此外根据中国五行知识,以东青、西白、南朱、北玄四个方位而立中央为土,即黄色,进而确定了以黄色为中心的颜色等级分类。所谓“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者短褐素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对于绿色的批判亦自古有之,这一特色更在淮剧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览淮剧服饰色彩,它从细节之上便反映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等级之分的观念。
(二)淮剧服饰色彩体现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趋利避害的特点
“趋利避害”、“求福趋吉”是中国民众最普遍的一种心理趋向,淮剧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自然也得符合人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否则便不能轻易地得到人们的认可。所谓“礼不下庶人”,民间以俗为礼,淮剧艺术则必然得予以遵从。淮剧名段《秦香莲》中秦香莲祭祀去世的公婆里便穿着葛布白袍借以表达其沉痛的哀悼之情,而当其深深思念外出求学的丈夫之时则是身穿红色的衣裳介意表现其一颗火热的心和躁动的相思情怀。淮剧艺术里处处渗透着一些当地的风俗礼仪和人们的习俗忌讳等,统统这些都通过服饰的色彩透视出来,而淮剧便体现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趋利避害的特点。华梅在《服饰民俗学》中提出“心意民俗”的概念,认为在特定形式中运用特定服饰时“心意民俗”的寄托,而淮剧则恰如其分地将这种特点融会贯通成为自身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色彩文化正是在人们的自主选择中逐步发展,它已然成为人们心理诉求的最佳表现模式,淮剧艺术中人们更是借助服装来展示自己的内心活动。
三、淮剧服饰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影响
(一)淮剧服饰色彩促进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形式多样化的发展
淮剧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娱情之用”的功能特点必然较一般的生活服饰更强调其本身的美感。舞台整体的视觉美感能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演员的服装远比演员本身的面貌更能在远距离外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在脸谱以及服装色彩中,服饰色彩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则更加明显。20世纪30年代戏曲界曾一度出现动荡的局面,关于如何拯救戏曲界现下衰败不堪的局面,学者的意见发生了诸多分歧,直到有学者提议借用现代先进的服装设计理念来美化戏剧的服饰,这一混乱的局面才借用此提议得到解决。毫无疑问,淮剧复杂多变的服饰特色才使得它保持了经久不衰的活力,也正是其服饰色彩强调形式美的运用才促成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淮剧服饰色彩促进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淮剧是起源于民间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源自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作为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它的艺术形式因其复杂多变的服饰特色而愈发得到人们的认可。淮剧戏衣有着“同台不同色”的规定,即同台演员,特别是同穿一种服装的演员,如有两个穿“靠”者,不能穿着同一颜色的靠。此外,在不同地域演出之时,淮剧也力求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改变服饰的色彩力求多变来应对诸多的要求。这些举动一方面是为了便于观众识别、区分角色,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舞台色彩的单调,给淮剧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舞美效果进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反观中国传统的色彩文化,它也是一步步地在变革中寻求发展,从敦煌壁画的色彩到皇家园林的配色再到民族印染服饰的色彩及刺绣的典雅配色,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寻求多变的最有利见证,而淮剧多变的服饰特色仅是其冰山一角而已。透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淮剧服饰色彩的发展是一部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发展的简史,淮剧服饰色彩的推崇以及发展有利地促进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民间艺术服饰的彩色中得到发扬。
三、结语
淮剧艺术博大精深,它的服饰色彩也同样值得我们深究不已,在动乱乃至黑暗的岁月里它复杂多变的服饰色彩给与了人们美的享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色彩领域的一份子,它的每一个变化以及每一个形态无不是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缩影,透过淮剧服饰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色彩文化色彩的等级之分、趋利避害、注重形式之美以及复杂多变的特色所在。
参考文献:
[1]杨玉锋.浅论淮剧服饰色彩[J].社会研究,2009(4).
[2]李玉.色彩与古代华南少数民族衣饰民俗[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李红之.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与淮剧服饰研究[J].戏曲艺术,2009(2).
[4]杨凯.试论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决定淮剧服饰的色彩[J].戏曲艺术,2009(3).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4
关键词:和服,传承,文化认同感
中国传统服饰在历史变迁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唐代迎来了鼎盛时期, 明代开始出现停滞, 到了清代, 传统汉人服饰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渐渐销声匿迹。清代以后的100年, 中国服饰受西方影响, 遭遇全盘西化, 而今在国际上提起中国服饰想到的也就只有旗袍了。反观近邻日本, 日本人现在虽然也普遍穿着现代服装, 但是进行茶道等传统文化仪式时, 都会穿上传统服饰和服, 并且有众多喜爱和服的女性把和服当成时尚的日常穿戴。本文通过论述日本在茶道服饰--和服传承上的现状, 剖析日本茶道服饰文化得以很好传承和发展的原因, 为我国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日本茶道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明治维新之后, 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以及西方文化的传入, 日本官员率先穿起了洋服, 到大正昭和时期, 西洋服装逐渐取代和服成为流行服饰。1924年, “东京女子供服组合”发起妇女服装西洋化行动, 使西洋服装进一步取代和服成为妇女的日常着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服曾再度流行, 但日常穿着和服的人逐渐减少。在此过程中, 和服虽不再流行, 但其作为日本传统服饰的地位从未改变, 人们对其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符号的认同和定位也从未改变。进入平成年代, 在经历了历史漫长沉淀之后, 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的象征, 和服逐步走出日本, 被全世界所熟知, 重新取得了日本女性主流着装的地位。
日本的青年女学生非常喜爱和服, 认为和服是非常有魅力的服饰, 能充分展示日本女性之美, 因而无论是新年、夏季祭礼、盂兰盆节等重大传统节假日, 还是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庆典活动, 和服都是日本青年女学生的首选服饰之一。尤其是每年七、八月份, 一群群朝气蓬勃的青年女学生, 穿着色彩绚丽、俏美多姿的传统服饰, 三五成群的观赏烟花大会, 已经成为具有日本代表性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普遍受到良好教育的日本家庭主妇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她们除了料理家务照顾小孩, 也会隔三差五地相约聚会, 或是参加茶道之类的兴趣教室, 因此, 日本的家庭主妇在穿着打扮上甚至较之一般职业女性更讲究服饰搭配。在大部分家庭主妇的心目中, 较之洋服, “穿着和服更显端庄秀丽, 和服的色彩和花纹也更富于变化, 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搭配”。由于“作为传统服饰的和服风格高雅、高贵优美, 非常适合各类正式场合”、“和服不选择体型, 不会过时, 根据搭配可以有各种变化”, 所以不仅是出席婚葬仪式、迎接新年节日、参加小孩的入学仪式毕业典礼, 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 和服也是日本家庭女性的主流着装之一。
说到和服, 不得不提及一类特殊的女性———艺妓。艺妓常年穿着和服, 美艳柔情, 脚蹬高跟木屐, 举止优雅, 妆容精致, 擅长歌舞琴瑟, 体现了日本艺妓文化的浪漫主义情怀。徜徉于青石板路的艺妓也成为日本的一道人文景观和特殊存在。这样一群特殊女性的存在, 将和服的美也从历史带到了现实, 传承至今。
2 日本茶道服饰传承至今的启示
剖析日本和服传承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参考和借鉴。
首先,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和服文化的传承。早在1950年日本就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无形文化遗产的范畴, 和服高居第二条。1964年日本专门成立了“装道礼法着物学院”, 着力科普着装、礼法、缝制、创意、美容等全方面的和服知识。1966年, 日本着物振兴会成立, 提议每年的11月15日为和服日, 并号召大众在七五三节穿着和服。全日本着物振兴会还与日本和裁士会、传统工艺产业振兴协会、名古屋织物卸商业组合等形成产业联盟, 成立了由日本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认可的全日本和服顾问协会。2002年, 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在初中进行和服教育, 让青少年们了解传统文化, 培养青少年的礼节礼仪意识。至此日本形成了一个有政府政策支持、有各种机构推广传播、有学校知识教育的全面的和服传承体系。
其次, 和服产业自身在商业化大潮中勇于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在和服销售上, 过去人们只能到裁缝店选购布料量体裁衣缝制和服, 通常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拿到成衣。而在现在的和服商店, 客人不仅可以自由挑选布料单独缝制, 而且可以购买款式多样的成衣和服, 同时可以配套购买头饰、木屐等和服配饰。为了适应当代的审美眼光, 和服在花色纹样及款式上也在尝试各种新变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浴衣。浴衣是一种改良版的简式和服, 穿戴上没有正式和服复杂, 而且价格相对便宜, 花色纹样款式众多, 深受日本年轻人喜爱。在售后服务方面, 日本全国各地都有专业的洗衣店提供专业的和服清洗、修改、专业保管业务, 为繁忙的当代人穿着和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和服文化推广方面, 和服元素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日本的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媒体节目, 而且有专业的和服时尚杂志, 适时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和服时尚信息。和服从制作、购买、流通、售后服务以及推广传播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 和服业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锐意创新, 与时俱进是和服文化得以很好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次, 日本女性对和服及其文化的喜爱推动了和服的传承和发展。“比起洋服, 和服可以有更多的变化, 更加博大精深。和服就是一种修养, 有品位的人才能掌控。” (三十多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从年龄上看, 穿洋服基本不会引起特别注意, 但是穿和服就会经常得到赞许。……接触茶道等日本文化的时候穿着和服则更能深入其中” (四十多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和服虽然不如洋服便利, 但是也自有其乐趣。作为日本人愿意去体验经过漫长岁月形成的和服文化” (五十多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作为日本人只要有机会都愿意穿和服。穿和服也非常适合学习茶道等日本文化” (六七十岁年龄段女性观点) 。根据以上引述不难看出, 各个年龄段的日本女性对和服都有着极高的评价和强烈的穿着愿望, 在她们的心目中和服不单纯是一种服饰, 更是一种可以在当代繁杂的社会生活中细细品味的日本文化。如果没有日本女性的厚爱和身体力行, 和服恐怕也难逃束之高阁的命运。
最后, 和服与茶道逐渐融为一体, 在其传承过程中逐渐成为日本文化符号。日本是一个岛国, 四面环海, 与周边国家交流起来不是很方便,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的性格形成, 保守、内敛, 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和服从款式设计、色彩搭配上也体现了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情趣。这使和服在传承中得到了日本人们的强烈文化认同。日本政府政策性的保护, 日本和服业自身的与时俱进、日本女性的厚爱等原因使得和服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但归根结底这些只是措施与手段, 和服能够流行至今, 最重要的原因是和服逐渐成为一种日本文化符号, 并得到了大众的认同。日本政府之所以花大力气去推动是对其自身文化的保护和认同, 是一种文化自豪感的体现。
3 结语
日本政府的政策保护, 相关协会机构的宣传推广以及和服业自身的与时俱进, 茶道服饰--和服的传承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这种体系下, 培养出来的是日本人强烈而浓厚的和服情怀, 从而形成了日本人对自身文化的一种深入骨髓的认同感。因此, 和服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变革而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之中, 而是真真实实地走进了当代, 走向了世界, 生动而美丽地传承着日本的服饰文化、丰富着人们的时尚生活, 与茶道融为一体, 逐渐成为一种日本文化符号, 成为日本值得夸耀的文化资产。
近现代的中国国力衰败、内忧外患, 中国传统服饰承受了与日本服饰文化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 民族自豪感的缺失使得本土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出现了断层和缺失, 社会动荡和政治因素的介入使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遭到破坏, 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却又使得传统服饰与现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 中国传统服饰未得到很好的传承, 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中, 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使得人们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上很难达到完全的统一。通过政策支持、行业推进、加强宣传、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制度体系, 并逐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 促使中国传统服饰走出历史博物馆, 以更加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形式重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软实力”的代表。
参考文献
[1]近藤信子, 冨氣久江.女子学生の和服に対する意識――1990年調査と2007年調査の比較.中国学園紀要[J]2008 (7) :14
[2]東朋美, 森理恵.日常的着物着用者 (女性) の着物着用実践のありかたと着物に対する意識.京都府立大学学術報告[J]2008 (60) :12
[3]古川智恵子, 豊田幸子.和服に関する研究 (第1報) :既製和服に対する消費者意識と実態.名古屋女子大学紀要[J]1979 (25) :38
[4]王鸣.合众艺术馆:中国服装史[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5
[5]顾申.认知日本系列:和服[M].青岛出版社, 2012
[6]馬場まみ.着物の大研究:伝統的な日本の衣装:和の文化に触れてみよう![M].PHP研究所, 2006
[7]大久保信子.着物の事典:伝統を知り、今様に着る[M].池田書店, 2011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5
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走向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传统节日中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旨趣和生活方式.在欧美节日日渐东来而我国传统节日日趋式微的今天,复兴我国传统节日就和保护民族文化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蓝巧燕 LAN Qiao-yan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许昌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6 25(3) 分类号:G03 关键词:中华民族 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保护 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6
本文着重论述音乐产业各行业分析及促进民族音乐繁荣的可行性:
一、音像制品行业
1.行业描述与现状
音像制品行业是以磁带、唱片、CD、VCD\DVD等有形实体为载体制作音乐产品,经过音乐创作、录音、加工、设计、包装、批发、运输,以物流的方式到达连锁店、零售店等销售终端,最终销售给消费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音乐演出市场的日益红火、数字音乐狂潮的来势汹汹,使得传统唱片业受到了巨大冲击。据国际唱片工业协会(IFPI)数据指出,网上传播盗版音像制品每年给音像行业带来至少50 亿美元的损失。尽管唱片业不断改进经营方式,力图降低成本、缩短周期,但效果甚微。
2.行业特点
音乐产品分类全而细,能较大范围兼顾消费需求。如根据消费人群各个欣赏喜好的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流行音乐、港台流行音乐、大陆流行音乐、欧洲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古琴、二胡、古筝等);根据生活需求(特定目的)的车载音乐、养生音乐、胎教音乐、幼儿教育音乐;这些人群在购买音像制品时,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如作为兴趣爱好收藏、或者特定需要。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对某音乐类型、音乐风格、某一明星或者某一首曲子的喜爱程度来购买,这种消费具有购买的特定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但是,音像业产品制作层层环节、烦琐工艺,使得产业链出现制造成本高、运作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诸多弊端。
3.音像制品行业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
笔者认为,发行商在音像制品发行内容上多偏向城市消费人群及青年,针对镇乡消费人群的音像制品发行力度不够。在广大的镇乡村,劳动人民更需要符合他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娱乐的音乐音像制品。偌大的音乐产业销售市场,音像公司不能只把眼光盯向城市消费群体、年轻人消费群体。应当积极努力拓宽镇、乡、村市场,挖掘土生土长在民族民间的音乐,制造农村消费群体喜爱的音乐产品。同时,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更可通过与音像制造业的结合实现商业化生产,发挥其有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音乐商业演出
1.国内市场演出
(1)行业描述与现状。国内市场的演出,主要有流行音乐演唱会、各交响乐团、民乐团的演出。据统计,上个世纪90年代初,北京音乐厅的结算演出费由1993年的12万元增至2000年超过1000万元。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的开幕国际演出季从开始到4月6日,总计演出120场,音乐类的比例独占鳌头。
(2)行业特点。音乐产品的内容具有选择性,行业运作模式不同与音像业。消费群往往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具派生音乐产品商品价值的延续性和可再生性。如炎黄风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推出《炎黄风情》交响组曲时,逐步开发《炎黄风情》系列动漫产品、新媒体绘画、雕塑、服饰、工艺品等产品;流行音乐的粉丝们也会因为钟爱某歌手或明星而购买其代言的非音乐类商品。
(3)国内演出行业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从商业演出内容上看,每个剧场的演出内容不可能只有欧洲音乐,否则音乐产业必由单一演绎走向歧路。从观众消费角度来看,音乐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表达方式,因文化审美观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只有多领略各民族音乐,才能体会音乐世界之美。如2006 年国家大剧院上映的开幕演出季中,国内剧占的比例为67%。因此,笔者认为,在现场演出和剧场演出中,民族音乐同样可以找到发展之路。民族音乐的宣传推广,应当做文化产业而不是娱乐产业,突显其文化价值,利用消费者的文化价值欣赏与认同派生其商业价值,同样可以制造追“民族风格热”,派生“民族文化”内涵的非音乐商品。
2.国际市场演出
(1)行业描述与现状。国际市场的演出是由承办和经营演出业务的专业公司组织的面对国际音乐市场的演出。如中国对外交流演出公司、中演文化娱乐公司,负责接待来华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组和艺术家,并提供各项管理与服务。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代理和经办中国表演艺术团、组和艺术家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既承办官方文化交流项目,又经营商业性演出活动,通过交流为国内外演出经营者及艺术团体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
(2)行业特点。音乐产品多具有民族性和代表性。行业定位准确,在针对国际市场挖掘利润空间的同时,旨在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内容题材选择不如音像业、数字音乐市场广泛,节目质量筛选精于国内演出市场。
(3)国际市场演出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国际市场演出是民族音乐做大做精的巨大推动力。在海外市场,开发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和文化,才是在国际音乐市场演出实践中一张制胜的王牌。正如2008年“北京音乐与艺术市场现状及发展态势高层论坛”中,某一国际演出公司老总谈到其公司成功经验时指出,在国际演出市场,他们公司主推原生态民族民间剧目和中国古典文化剧目。认为只有把民族点与国际接轨,吸纳我国各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使我国的音乐产业在世界性的独特语义系统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然,做好“民族化”品牌的同时,也要注重商业化运作,找到国外观众认同的文化的切入点。
三、数字音乐市场
1.行业描述与现状
数字音乐市场不同于传统音乐产业行业。它是以数字信号方式传输、以网络为载体,有电信运营商、数字音乐服务商、技术开发商加入的新兴并快速崛起的行业。如手机铃声、彩铃、MP3、无线音乐等。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唱片业年度综合报告2006》,2006年我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38.2亿,无线音乐118.9亿,互联网音乐1.17亿。数字音乐市场的产值已远远超过传统音乐产业。它的出现,对于其他传统音乐产业行业,是个巨大的颠覆和挑战。
2.行业特点
音乐产品极其丰富、复制性强;消费者选择自主、消费价格低廉;消费市场多元化(用户选择音乐种类的多元、音乐资源分享的多元);发行成本低廉、销售方式高效快捷、商业反馈机制快。
3.数字音乐市场与传统民族音乐联系的思考
消费者对浩如烟海的数字音乐市场中产品的选择,除了个人喜好,也会按“新、奇、特”标准,筛选个性另类的音乐商品。而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了吸引更多类型的消费者,尽力充实自己的音乐产品库,由此,以民族音乐为内容的音乐商品,在流行音乐占据半壁江山的音乐数字市场中拥有一定份额。但是,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百度音乐、雅虎音乐等数十个音乐网站上搜索“民族音乐”时,给出链接的民族音乐都是由琵琶、古筝、竹笛、二胡等乐器演奏的器乐曲,各民族民歌作品甚少。即使有,也是耳熟能详的民歌,这说明开发商对民歌种类的挖掘力度不够。民族音乐的挖掘与整理、继承与发扬,保护其类型多样化,应该引起业内业外的重视。利用民族音乐多元化这样的丰富资源,开发以“各个民族音乐”为内容的音乐产品,足以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张萌.植根本土跻身世界[J].人民音乐,2007(3).
[2]杨加猛.中国在线音乐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分析[J].特区经济,2008(4).
浅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 篇7
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诠释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包括汉民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在本民族居住地区内共同创造、形成、继承和延续的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根据其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特征的不同, 其内容可分为传统体育和民族体育两部分。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形成的, 但是, 影响广泛的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体育项目 (如武术、气功、龙舟、围棋) 和仅在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中开展的体育项目 (如哈萨克族的“姑娘追”、苗族的“跳芦笙”、纳西族的“东巴跳”等等) , 不论在历史渊源、内涵、现状及发展趋势上, 都有很大的区别。传统体育的参与人数多, 跨越地域广、社会影响大, 民族体育参与人数少, 社会影响也相对较小。
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性
民族性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核, 它具有沟通特定民族中全体成员心灵的特性。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应有与世界其他文化相同的规律和内容, 而且还应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殊的民族形式。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鲜明独特的民族特性这种特性在增进民族团结和凝聚民族向心力, 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再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域性
中国地理位置优越、富源辽阔, 东西南北自然地理差异大, 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由地理环境所带来的自然条件的不同, 因此传统体育常常带有较强的地域性。所谓“北人善骑, 南人善舟”, 北方民族多以个体化的体育项目为主。而南方民族则更多以集体性体育项目为主体。如摔跤、马上项目、赛骆驼等是草原戈壁的运动, 而赛龙舟、抢花炮主要流行于南方。
由于地域环境不同其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也会造成差异, 北方人崇尚勇武, 豪爽奔放, 因此, 力量型的项目较为突出。如奔跑、搏斗、举重等, 南方人的性格趋于平和而细腻, 富于思考, 擅长心智活动类和技巧型项目。如游泳、弈棋等。仅以舞龙为例, 即可明显反映出南北方体育风格的差异, 北方以武为主, 强调龙的威武豪迈, 气壮山河。南方以文为主, 突出龙的灵活敏捷, 变化自如。这些都是地域人文心理和性格差异造成的不同民族间体育文化的异质性。
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
传承性是民族体育文化时间上传流的连接性, 即历史的纵向延续性, 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传递方式。它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来实现, 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规定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选择的自由度, 也规定了先哲们对于先进思想进行诠释的性质。
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发展传承就必须不断变迁、回馈、融合、吸收、借鉴其它民族的文化, 使自己的稳定延续, 一种民族的体育文化一旦形成, 在很长时间里会在发展中变化充实, 其内涵和形式代代延续, 这种传承性对维系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趋同意识具有很大的效应, 是传统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2.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样性
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风格各异。据1990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表》统计, 我国已搜集到55个少数民族的676项传统项目, 汉族的301项民间体育项目, 共计977项,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项目, 分布广泛、项目之多, 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民族传统体育类别繁多, 结构多元。由于项目不同, 动作结构各异, 技术要求也不同。如舞龙、舞狮、龙舟、秧歌、斗牛、姑娘追、键球、抢花炮、珍珠球、赛马等等活动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征, 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 风格迥异的运动项目。
3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
体育价值取向则是指体育价值主体在把体育需要对体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体育价值取向是人们在进行体育选择时的最基本动力, 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体育发展的方向。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的产物,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其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重视伦理道德
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 中华文化中的人文传统围绕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 专著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善。注重人性本善, 人格完美。强调忠孝礼仁的伦理观念和“理治”、“得治”的治国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的传统体育处处洋溢着情感与道德的伦理观念。“中庸为本”、“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人格是传统体育精神的主旋律, 重人伦、重道德也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一大特色, 以“仁”“爱”为核心思想, 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质和修养。中国传统体育中竞赛的首要任务不是争取胜利, 而是要在竞赛中遵从礼仪的规范, 实现道德的升华, 传扬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在运动项目的规则上不做过多要求, 突出修身养性与嬉戏娱乐的运动观, 强调体育的游戏本质和“人化”的评判标准。更多地是从道德修养角度对参加者提出道德要求, 其重点不是鼓励取胜, 而是比较谁更符合道德规范, 主张竞技中的胜负无足轻重, 提倡“君子之争”。在这种注重精神修炼的价值取向影响下,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竞争意识日益淡化, 而逐渐转化成一种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的体育活动, 这同西方体育愈演愈烈的对抗竞争性有着本质的区别。
3.2 强调整体运动的特性
在“天地人合一”、“认知合一”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引导下, 中国传统体育注重以整体的概念描述人体运动过程中形体、机能、意念、精神诸多方面的活动, 始终将人的整体性作为健身练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追求身与心、机体与自然协调发展之健身价值观。由于对自然和自我的认识均来自于内省、内观、内悟过程, 因而导致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与实践建立于整体认识的思维模式之上。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方面是把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 即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 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一切活动应该顺应季节、气候、地理位置、时间等自然因素的变化。
另一方面是把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 即形与神视作是一个整体, 强调“形神合一”。受这种运动整体性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国传统体育主张通过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身体运动锻炼来以外达内, 由表及里, 由有形的身体活动, 促进无形精神的升华, 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这种整体的自然观与生命观在保健性、康复性体育活动中表现的由为突出。
3.3 追求和谐自然
和谐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中国传统体育追求的是一种个体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在追求个体和谐的思维模式影响下, 中国许多传统体育项目, 如导引、武术、乐舞等、无不以形神统一、身心和谐为共同的技术要邻而力求达到完善境界。在追求和谐观点指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追求人体与自然的统一, 强调人是宇宙的一部分, 从而产生了相对封闭于其它体育体系的独特的中国传统体育。
参考文献
[1]孙凯飞.文化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5.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8
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的确立必然是建立在体育和文化二者概念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民族和传统的概念,在这二者之间,前者是主要因素。确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念必先搞清体育和文化、民族和传统的概念,而事实上目前学术理论界对文化和体育的概念包括体育文化的概念尚无一致的看法,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也就很难界定。为此笔者先简要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及相关概念进行罗列和分析。
王岗教授认为:“民族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下位概念,应指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全部体育文化,主要指资本主义形成以前的各民族体育文化”[1]。易剑东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是:“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和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2]10。还有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定位于体育文化特质和体育文化模式等。其实这概念无非包括二方面内容,就是“什么时间”和“是什么”的问题,丛文化哲学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中国近代之前生成的中国民族以身体运动为形式和方法的生存方式。其本质规定性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本规定性和人的类本质活动性———作为实践活动性之一的身体运动性。具体来说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类或民族的生存方式体现着人类的自在性、超越性、创造性和人类或民族的自由自觉的身体运动性。这种生存方式或以物质的或以制度或以精神的外在形态而得以体现。
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和价值
价值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但又和主体的需求有关系;客观事物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其外在体现的表现形式既形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态和价值都是在物质、制度和精神这三个层面上展开和论述,而这三个层面对应着人的物质、社会、精神三需求;对应着哲学上的自然、社会、思维三对象;对应着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文化形态;对应着自然、社会、思维分别为评判标准的人的追求目标真、善、美,所以这三层面本身已构成了严密的、逻辑的理论体系。
谭华教授把人的体育客观需求、有可能实现的需求以有效体育需求名称出现,并将其分为三类:“生活性的需求、社会性需求、政治性需求”,并指出“通过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社会的有效体育需求折射为多元化的社会体育价值体系”[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满足人或民族的需要的价值创造活动和价值体系,而需要在人或民族的生存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文化学理论界在某种意义上都普遍公认的把文化的构成大致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种形态。王岗教授则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角度分析了这三种形态: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主要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器材、器械及设备、体育服饰、体育书籍、体育象征物以及雕塑、壁画、出土文物等几个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分为不同历史时期体育体制来阐述;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化则“追求人于自然的和谐统一、群体价值本位、重教化等”[4]50。
胡小明教授把体育价值划分为三个价值区域:“体育的自然价值、体育的社会价值和体育的人文价值”[5]。易剑东博士则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来说,其“个体价值包括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竞技价值;社会价值则包括道德教育价值、民族认同价值和经济发展价值”[2]10。在二者的基础上,结合文化的形态学说和价值学说,我们可以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包括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这三部分。自然价值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础包括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属于表层结构;社会价值属于中层结构,包括竞技价值、道德教育价值、经济发展价值;人文价值属于高层结构,包括民族认同价值、思维模式等。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决定作为核心部分的人文价值,而人文价值又内在于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
3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模式
文化模式是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有内在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是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6]”。
从历时的维度看,体育文化的模式可分为三种:民族性传统体育文化的模式、现代代性体育文化模式和后现代性体育文化模式。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模式中的民族包括中国各民族和非中国的各民族,其产生于原始社会和传统的农业社会,建立在以原始的生产、生活资料为基础的原始农业文明和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文明上,以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自在性、自然性、无意识性和遵循常识、习惯、习俗的经验主义为特征的体育文化模式。其中包括以“天人合一”和“气—元论”为哲学基础,强调整体观念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思想,重伦理教化和礼仪性、表演性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和以古代奥运会的举办标志,以古典理性主义为基本精神,以民主、法制、平等为理念的西方民族体育文化模式,其对应着前现代体育文化时代。
现代性体育文化的模式以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为标志,以“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为本质特征的现代理性主义为精神,以体现“更快、更高、更强”为目的“竞技体育文化”为代表,以风糜全球的“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欧洲足球联赛等各大体育赛事为表现形式的现当代体育文化模式。其对应着“精英文化”模式和现代体育文化时代。
后现代性体育文化模式是建立在以解决人类的理性文化危机为目的强调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回归到“日常生活化的世界”的社会学、文化学和哲学理论;体育这一从“工具”到“玩具”的功能转变到健康娱乐休闲的生活方式的建立为标志的休闲体育生活观的提出和更注重人的存在于体育的关系的体育人类学和体育美学等体育学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的,和以经济全球化为趋势和导向的全球化背景下的体育文化的冲突于共生的后现代化文化思潮下的体育文化模式,其对应着“大众文化”模式和后现代体育文化时代。
值的一提的是,由于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模式共存的文化模式的转型过程中,那么这三种体育文化模式同时存在于中国的社会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共时的维度看,体育文化的模式可分为竞技体育文化的模式,健身娱乐文化的模式,体育教育文化的模式和体育政治、经济的文化模式。
4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危机和转型
文化哲学认为,当主导性文化模式从常规期和稳定期到文化模式的革命期和剧变期时,其规范作用和制约作用开始失灵,这时的文化现象就进入了文化危机期,文化危机继续深化到这一主导性的文化模式被另一种新的主导性的文化模式所取代时,就是文化转型。文化危机是量变过程,文化转型是质变过程,其表现为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文化的模式的危机的内在机制:其自在性和超越性、创造性发生矛盾,个体的内在本质的存在、发展和需要于文化的外在约束的矛盾关系就表现出来。文化危机的表现形态为文化内部的矛盾性和文化内在的合理性导致文化失范的内源性文化危机和外部的新文化模式冲击、影响产生新文化因素的外源性文化危机。内源性文化危机通过内在性的文化创造产生文化创新,外源性文化危机通过外在的文化批判性重建产生文化整合,文化创新和文化整合就是文化转型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危机目前主要是外源性文化危机,其表现是以奥运会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的传人和引进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突于融合,其具体表现就是以“洋务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两次“文化热”;18世纪50年代盲目引进效仿苏联老大哥的体育项目体育制度而最终制定的“举国体制”;断言向西方工业体育化转型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现代体育转型的必由之路的“激进派”和保护、继承、创新和发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防御派”的学术反省、学术批判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转型应该是通过内部的文化创新和外部的文化整合,即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人本精神”,在体育物质文化方面,在体育制度文化方面重“在物质技术层面,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形式、结构进行整合和重构,由经验导向向经验与科学并重的方向转型,”;在体育制度文化方面由“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政府、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当地灵活的组织方式相结合的繁荣之路”。在体育精神文化方面由“群体本位”到“个人本位”转变,从而最终实现向着以现代性的体育文化模式为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后现代体育文化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转变。
5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日常生活世界”观
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世界”理论是基于人类面临重重的理性文化危机提出的回到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的根基———生活世界这一寻找合理化的理性文化的途径。具体的说就是日常生活世界是社会实在的基础和“最有意义的区域”,相对于忽视人于科学存在的分离“科学世界”而提出的,是通过建立在创造性思维于创造性实践基础上的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人们日常的自在自然自为的生活。确切地说,这应当是作为文化批判而出现的一重要范式。
前文已经分析了罗列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和体育文化模式,结合这二点,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是:日常生活世界包括健身娱乐文化,体育竞技文化、体育政治、经济和教育文化。笔者主要论述一下健身娱乐文化和体育竞技文化,因为相对来说,体育政治、经济和教育文化是建立在这二着的基础上的。其实目前围绕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危机和转型的相关理论基本都是在健身娱乐于体育竞技矛盾上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争。健身娱乐文化强调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而体育竞技文化则强调创造性思维于创造性实践,二者本身的方式和目的都是大相径庭。二者本也不是“有彼无此”,无论缺少了健身娱乐文化,还是缺少了体育竞技文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我们说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世界”。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的体育文化也已悄然改变,健康与娱乐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生存方式,“今天,现实生活中各个领域娱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体育的前进步伐也必然受到娱乐价值导向的牵引;在未来社会,人类对娱乐的趋同可能成为重要的共同追求的主流目标之一”[7]。健康于娱乐要有客体对象,起码有项目名称、器材设备,这就是体育文化中物质文化类。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其项目丰富多彩,“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中目前记载:目前发掘、发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676条,汉族的有301条,共计977条”;“风筝种类繁多,现已发展到500多种。鸟兽虫鱼、花卉草木、人物百戏,皆为风筝”[4]50,这必然为现代人们休闲娱乐建立了原始基础。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精神文化,“从整体上而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调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注重伦理道德,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以求健康长寿等文化特色。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和休闲的理念如出一辙————关注个体。中国的体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统一;中国的体育文化较多的重视“静”的成分,这些和休闲体育中的‘轻体育’十分融洽。面对休闲,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涵的休闲文化,将给过度注重‘追求极限’的西方体育文化赋予更加丰富的色彩,共同为休闲娱乐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8]。面对西方体育文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需盲目的沿着竞技体育的道路走,大部分应挖掘整理后为民众的健康娱乐服务,而“少部分形式将逐步完善并成为规范化的国际竞技项目。但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将继续是非竞技化的。即使是那些已经或即将竞技化的活动,大多数也是对世界竞技体育的一种地域色彩较浓的补充”[9]。
6 结论
由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出发,从价值到模式,从冲突到转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服务于民生的健身和娱乐的特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续发展无需沿用西方竞技体育模式,这正如费孝通先生在1993年会见日本学者时对人类社会和文化未来发展的途径及前景的看法概括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王岗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5.
[2]周伟良主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谭华.关于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体育学刊,2000(5):13-18.
[4]王岗,王铁新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0.
[5]胡小明.体育的价值区域与探索路径[J].体育科学,2007(11):9-14.
[6]衣俊卿著.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87.
[7]胡小明.休闲理论与体育的娱乐化[J].体育与科学,2005(4):11-13.
[8]胡小明,王广进.面临休闲时代的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体育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2006(1):36-38.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9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国学校开展武术教学的情况。
(二) 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对多所学校的体育课堂中的武术教学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学生对学习中华武术后的变化进行全面或系统的观察, 从而证实学习武术的重要性。
2. 文献法
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阅览室等途径, 搜集关于武术进校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相关著作和论文, 并做出总结和归纳。
3. 逻辑法
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事实进行分析、综合归纳, 理清和把握我国学校在落实关于武术进校园的主线索, 再通过对学生在学习中华武术后的反应做出总结。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正确理解“尚武”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长期以来有一个误解——认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是文弱的。事实上儒家从来不文弱, 孔子本人是有武功的, 他留下来的图像也是腰上佩剑的, 孔子还教授弟子习武。儒家讲六艺:礼、乐、射、艺、书、数, 其中一大半是有武的含义。儒家更强调“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些都是足够的证明。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一定是尚武的, 汉朝、唐朝、元朝、清朝等的尚武自不必说, 过去的君子也都是文武双全, 骑得了马、写得了字、拉得了弓、画得了画、舞得了刀、弹得起琴。
尚武绝对不意味着轻文, 但不尚武, 文就没有了承载的物质基础。武术既能强体又能育人, 通过一整套的武术文化内涵和背后的文化支撑, 以武术独特的礼仪和独特的境界观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 武术进校园需要国家的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何青龙在2012中俄武术散打对抗赛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国家体育总局将会和教育部进行合作, 促进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发展。并且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里, 落实武术进校园等活动。
2014年9月1日上午, 在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及武术项目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表示, 武术段位制将在十二运后进行推广, 纳入全国各类中小学和高校教育体系, 主要推广拳种为长拳、太极拳、南拳。高小军表示, 推广武术段位制是支持武术事业发展的支柱性制度之一, 10月底前国家将要出推广计划, 2014年到2015年将要重点做好推广的培训工作, 我国几十万体育老师都要经过武术段位制的培训。2016年至2020年五年时间, 武术段位制将进校园, 主要推广拳种为长拳、太极拳、南拳。
据了解, 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是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 增强人民体质, 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体系而特别制定的。根据个人习武的年限和参与武术相关的活动, 掌握武术方面的相关知识技能和对武术事业做出的贡献等, 设晋级和晋段两部分, 最高段位为九段。据悉, 目前全国参加武术健身的人口总数7000多万, 段位武术习练者超过百万, 获得段位的已达257137人。与此同时, 段位制引起各国武术习练者和爱好者的关注, 已有69个国家和地区的3409名海外人士获得中国武术段位资格。
(三) 传承武术文化培养学生习武兴趣
民国时期, 担负“强国强种”、振兴尚武精神责任的中国武术走进了学校体育, 为教育更好的培养新生代的国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武术教育的过程中, 首先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部分, 如果学生对学习武术都没有兴趣, 又何谈武术从校园发展, 所以促进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是极其重要的。那么, 如何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武术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先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中华武术、增强学习兴趣。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武术不怎么了解, 对武术的认识都是从民间故事、武打电影、武侠小说中略微了解, 认为武术只是纯粹的学习一些格斗技能, 但是当通过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后, 他们就会发与理想中的不一样, 然后就对习武的兴趣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能及时端正他们对武术的认识, 重新引导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例如,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它不仅具有健身、防身, 还有陶冶情操、娱乐欣赏的作用。教师应该把武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增强学习信心, 激发学习欲望和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正确的认识武术, 才能对武术的学习兴趣更浓。此外, 还可以在学校甚至校与校之间多举办一些武术表演获武术比赛。在此特别强调的是, 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 因为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骨髂和软组织比较脆弱, 容易受到伤害。因此, 在进行武术教学的同时, 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到首要位置。没有安全性的武术教学是不应该实施的, 也就是说, 安全是学生在武术学习中首先要注意到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进入武术课堂学习是为了增强体质, 了解中华武术, 以及通过武术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等。所以, 合理、科学的安排课堂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华武术时产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对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达到很好的教育教学目的。
(四) 传承武术文化实现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完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后, 以“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并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对百年来奋斗历史追寻渴与望的概括, 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凝聚的力量与感情的表达。武术作为与中华民族共生发展的文化载体, 与中华民族共度沧桑, 成为中华文化的生命基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 武术在构建国家形象、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推进民族文化传播中也成为一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名片。中国已经与武术融为一体, 形成“中国武术”的整体概念。所以, 中华民族之梦——“中国梦”也是中国武术的发展之梦, 武术一直发挥着中国梦在实现进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首先, 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来自于武术的凝聚力量。其次, 武术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最后, 武术的和谐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之梦, 文明共生之梦, 世界大同之梦。这既是中华民族面对未来之梦,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凝聚全球华人、教育中华儿女、培育中国精神。武术, 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和中国梦的载体, 必将继续散发夺目的光芒。
三、结论
习武、修身、养性, 让武术走进校园是件好事, 是在传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武术走进校园不仅能够强身健体,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 中华武术必然在我国中小学当中生根开花, 从而走向世界。习武, 是意志磨练的过程, 在挥汗如雨间领略劲力在体内涌动的奇妙, 向大自然学习, 观松柏之挺拔、体山峦之稳健、悟风雨之急速。
摘要:为了更好的实现武术进校园, 本文采用了观察法、文献法、逻辑法等, 通过对目前国内为了落实让武术真正的走进校园, 从而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带给青少年的各种有益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从而证明让武术进校园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落实武术进学校工作, 让学生更充分的学习中国武术的思想内涵, 使优秀的中国武术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 才能使中国武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彰显中国武术的魅力。
关键词:武术,校园,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蔡银用.“武术进校园”任重道远[J].民族传统体育, 2013, 3 (1) :110-113.
[2]苏绍会, 王建, 金仁祥.武术健身操进校园的价值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28 (7) :103-105.
[3]经继明.武术进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民族传统体育, 2013, 3 (1) :108-109
[4]庞瑞, 王军.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 2011, 1 (7) :59-61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10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一种成熟的、富有生机的文化传统, 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已经形成。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 它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颇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动力接连不断、哲学慧根日益萌发的精神源泉。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 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中涉及许多基本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 这种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和改革的成功, 都必须首先以其民族精神来支撑。民族精神本是一种宏观的民族文化, 文化心态在时代背景下的任何波动, 都必然导致时代精神的律动。
传统文化的外延显然要比儒家文化宽泛得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价值取向的总体表征, 而儒家文化则仅仅是民族思想文化形态中的一种而已。传统文化除儒家文化外, 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 如道家文化, 法家文化, 墨家文化, 名家文化, 佛教文化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态。
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由民族传统文化凝结成的。尽管传统文化有多方面的结构、层面, 但都是由它的精神本性决定的, 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以其伟大的创造力、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 最值得我们珍视的, 是这五千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现, 也是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在我国, 应该说从殷商奴隶制国家政权建立后, 爱国主义思想就逐渐形成,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 逐步完善起来。应该指出, 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是打上时代烙印和阶级烙印的。陕西是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不仅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 而且数量多, 分布广, 影响大。
陕西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出发, 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极具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作为党的意识形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三、遗存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陕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西安、延安重点项目开发已成规模。近10年来, 陕西围绕革命旧址、纪念馆、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优势资源, 加大旅游产业开发, 形成了以延安革命旧址、西安事变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品牌形象, 特别是2004年国家正式启动红色旅游后, 以红色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逐步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陕西省红色旅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接待人数达1520万人次, 收入62亿元, 同比增长20.6%和24%, 高于全省旅游业增长速度。比如西安, 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从3000多年前的西周算起, 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特别是周、秦、汉、唐, 都是统一的大国, 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陕北则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 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陕南文化是一种由移民构成的文化。再比如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过13年, 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延安在中国革命史和全国革命纪念地中的特殊地位, 积淀了发展红色旅游的优质旅游资源基础。
四、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化是一个整体, 它是有规则的, 因而能绵延不断, 代代相传, 但文化又是充满差异, 不断变异的, 因而又是千姿百态, 代代有变的。世界上有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中国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我国历史文物之众, 文化典籍之多, 优秀传统之厚, 和其他文明古国比较起来, 是首屈一指的。其他文明古国, 由于种种原因, 文化传统曾遭到中断的厄运, 唯独我国古老的文明不仅没有因民族征战而覆灭, 反而因与异族文化的互相融合得到发展更新。因此, 我国的传统文化, 是名符其实的“代代相传”, 形成文化积淀, 它有强大的惰性, 左右着传统文化的定势发展。又由于异族文化的互相融合, 易于接收外来文化, 促成了文化的更新, 使传统文化“代代有变”, 不至于趋于僵化。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是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 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抛弃我们的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历程中所创造的宝贵财富,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国传统文化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已经成为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 对一个民族来说, 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 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 饱尝艰辛而不屈, 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 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刻, 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但是,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经常地发生着变化, 对待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上仍然有不同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社会总体上是发展了, 但也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其中之一对传统的放弃和否定。一些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漠不关心, 有关知识极为贫乏。应该说,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文化的问题, 或者是学术争论问题。事实上它是对待民族, 对待社会主义、对待改革开放的大问题。否定传统、放弃传统, 就意味着否认我们的民族, 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否定改革开放。
结束语:
陕西曾经是革命的大本营, 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它和陕西辉煌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和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一起构成了今天的陕西文化。陕西红色文化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黄要资源。陕西现在是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不仅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 而且数量多, 分布广, 影响大。继承革命传统, 发扬延安精神, 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建设文化强国,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摘要:任何民族的进步, 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系。任何时代的发展, 必须以民族精神为支撑。本文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涵义入手, 运用马列主义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的观点, 以陕西典型的红色文化为例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为构架, 尤其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的复和体。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民族精神博大丰富的民族。这主要体现在求实, 崇尚气节、富于革命传统, 自强不息、刻苦耐劳, 宽容、和平, 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上。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工人日报》2001年2月26日
[2]国家教委社科司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 403
[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 755~756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3, 668
[5]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陕西历史简明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
[6]万生更, 陕西红色文化软实力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0.
[7]万生更,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探析[J].西安:理论导刊, 2010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11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民族精神的弘扬要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以先进的文化作支撑。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07-03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民族精神并非孤立、片面的存在着,它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渗透在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借助优秀文化的传播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依托,中华民族精神蕴藏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 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以概述。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伦理价值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谋略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
君子文化融中国传统文化之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哲学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显示出独具特色的一面。对君子人格的崇尚与培养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主题之一。君子人格反映出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义利观、道德观。众所周之,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做人先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君子文化就是要教育人们做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以德育代替宗教的教化功能对理想君子人格的塑造和追求正好体现了这一特点。君子人格融温良恭俭让为一体,并具有慎独的自警意识。君子贵和尚中、善解能容的处世哲学,君子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等都在理想的君子人格中得以体现。因此,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1}等等。这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思想言语无不显示出君子人格的强大魅力,并引导一代代中国人把追求君子人格作为个人修身养性的标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之一。
尚贤文化曾经是中国传统吏制建设所推崇的一大传统,尚贤思想引导着一代代中国人对知识、能力与人才加以敬重。在中国历史上,尧舜禅让的故事开了尚贤文化的先河并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尚贤文化的核心是“赏贤使能”,就是尊崇和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如孔子的礼贤下士主张、荀子的赏贤使能思想等,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墨子对尚贤思想做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梳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尚贤文化。
耻感文化是一种特别注重他人评价和反应的文化。古代中国的“耻感文化”特别强调外在的他律, 即主要表现为他人对主体行为的反应和评价。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或群体所肯定、钦佩、敬仰和遵从,他就会在内心油然产生荣誉之感; 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或群体所否定、埋怨、贬斥和鄙视,他就会情不自禁产生羞耻之心。正如孟子所说的君子三大乐事, 其一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2}这是耻感文化的典型表现。因此,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知耻”的重要性,并把“知耻”意识看作道德的基础,正如孟子所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3}孟子从个人品格修养的角度强调:“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4}他甚至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5}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6}
中国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并以其宏大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礼仪文化。礼仪要求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按规定的或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进行。礼仪文化涵盖人们社会活动中所涉及的交谈、服饰、仪表举止、社交、公共生活、餐饮、求职以及涉外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这些规范和要求对于现代人的社交活动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很多内容和形式至今仍然被沿用。
忠孝文化最初源于儒家对于个人在家庭和国家的角色的理解。作为调节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忠孝”意即忠君孝亲,它源于儒家所倡导的“亲亲”思想,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7}孝的最初含义是孝敬父母,是对儿女提出的在家庭中必须履行的义务,随后推而广之,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也应承担“尽孝”的责任。这样,儒家就以个人和家庭为基础,以忠孝为纽带,把个人、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给每个社会成员规定了立身处事、居家做人的基本准则。儒家甚至倡导“孝为百善之首”。{8}《孝经》上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母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9}也就是说,无论是家庭、国家和社会都要讲“孝道”。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就以自己的无限忠诚履行着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并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伟大实践中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操,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激励着人们前赴后继,为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不懈奋斗。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都涌现出不计其数的爱国仁人志士,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为后人所颂扬和垂范。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爱国情操无不为一代代中华儿女所传颂,无不被一代代华夏儿女所发扬光大。
二、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是由德国学者赫尔德提出来的。斯大林也曾为民族下过定义,他讲:“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0}而中国对于民族精神的研究则始于近代,我们认为所谓“民族精神”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11}“中华民族精神是指集中体现我们民族的优秀品德、崇高风格和伟大抱负的那些东西”。{12}“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确思想观念,优良文化传统,纯朴的社会风貌和优良作风美德的荟萃”。{13}目前,学术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但多数学者比较认同张岱年先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广义的讲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14}有的学者则对民族精神的内涵作了更为广阔的界定,认为民族精神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才能称之为“民族精神”:(l)广泛性,它不仅被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而且本民族成员自觉以该民族精神为导向,指引并约束自己的行为;(2)过程性,它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成果和结晶,是在一个民族的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丰富、日趋成熟的精神;(3)主导性,在整个民族的延续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主导整个民族的发展,指引全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个民族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原则;(4)纽带性,它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标志;(5)推动性,没有民族精神的民族就没有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民族就没有发展的前途,它推动着整个民族不断前进,激发整个族民不断前进。{15}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依托
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依托。民族精神的培育是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为基础、以树立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目的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以人本思想为主轴和方向,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的形成一个是主体意识产生的过程,是一个意识的积淀过程,是主体意识客体化了的中华精神体现。这种客体化了的中华精神,按其本性来说,它是由中华文化承载,通过主体思想活动、体力劳动、社会实践发现创造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指向性,既蕴含着对过去历史的指向,又蕴含着对未来发展的指向。中华民族精神无法割断历史和过去的民族文化,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不断创造、生发,使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具有时代性的文化传统。{16}
(二)中华民族精神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离开传统文化谈民族精神,就像是离开水的鱼一样不能呼吸。离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就是不完整的、没有根基和缺乏灵魂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同化力,尤其是体现在先进文化上。先进文化强大的凝聚力表现为民族的思想力和精神力。民族的精神力,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千年历史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无价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国人意识中的一些伦理观念,如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务实奋进、勤劳节俭等,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主要体现在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越地域、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这股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激励着人们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努力奋斗、无私奉献。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己深深地融进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己渗透到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规范社会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
(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这就决定了进行民族精神培养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民族精神的培育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应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推动民族精神的培育,而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又要靠民族精神的培育来检验。所以我们既要立足于民族精神的培育,突出抓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又要积极推动民族精神培育,借此来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既要尊重历史,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实质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先进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或基本品格,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灵魂。一个民族创造出自己特色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反过来又塑造着这个民族的性格。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从根本上做起,要让大家重新温习我们的历史,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重新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
注 释:
{1}陈国庆.论语[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3}{4}{5}陈蒲清.孟子[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6}(宋)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8}{9}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0}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11}(美)罗伯特·N·贝拉.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M].三联书店,1991.
{12}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摘要)[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3,(02).
{13}刘海涛.发展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8-26.
{14}顾海良,沈壮海.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04).
{15}赵存生.关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4,(02).
{16}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特质及其功能[J].http://blog.gmw.en/u/4105/arehives/2006/12296.ht.
参考文献:
〔1〕陈国庆.论语[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陈蒲清.孟子[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3〕(宋)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6〕(美)罗伯特·N·贝拉.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M].三联书店,1991.
〔7〕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摘要)[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3,(02).
〔8〕刘海涛.发展先进文化培育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8-26.
〔9〕顾海良,沈壮海.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04).
〔10〕赵存生.关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4,(02).
〔11〕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特质及其功能[J].http://blog. gmw.en/u/4105/arehives/2006/12296.ht.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篇12
关键词:传统服饰,传统服饰文化,困境,传播路径
一、传统的传播方式与媒体传播
(一)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
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源远流长,不同时期的服饰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总的来说其服饰特点与身份、等级等息息相关,体现了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以及对我国服饰文化的影响,文革时期的种种运动,带有明显阶级制度的我国传统服饰早已经消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但是我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应该得到传播与传承,不应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频率越来越高,也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以往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往往是采取现场展示的方法。通过现场的展示,虽然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服饰文化,但是其仍然存在着许多不便之处。现场展示传统服饰文化对场地的要求高,而且场地容纳的人数也有限,因此,通过现场展示只能让很小一部分人感受到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
(二)媒体传播的作用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也是媒体传播发展的时代,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对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改革。媒体传播,我们也称之为“媒体”“传媒”,它指的是一种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包括了官方的机构以及私人机构等形式。媒体传播的渠道有新闻、电视、广播、网络等各个方面。媒体传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影随形,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利用媒体传播来对传统服饰文化传播是目前对传统服饰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媒体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如果利用媒体传播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传播势必会事半功倍,越来越多的人会因此对传统服饰文化有一定的认知,进而将传统服饰文化很好的进行传承。
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下传播的困境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当今服饰文化的矛盾
我国传统服饰不容易养护,甚至不便于穿着,所以,在普及的过程中就受到很多困难。传统服饰设计出发点主要建立与礼法和宽袍大袖上,这种服饰的结构就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现代人所追求的就是快节奏,以及容易清洗等。并且现代文化主流主要是以自由、人性、民主为主。但是传统服饰却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世俗文化。因此,在对传统服饰进行倡导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违背国民生活和社会背景的。
(二)国民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低认知度低
我国人民对传统服饰文化没有进行正确的认识,甚至在产业建设文化中传统产业一直处于薄弱环节,由于时尚感不强就很难进行推广。此外,中国传统服饰不符合现代生活,导致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很多限制。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传统服饰都只能存在于博物馆中,这也是我们最难以接受的现状。还有很多影视电视剧中,对服饰的表现方式十分不严谨,甚至扭曲了传统服饰。在这些背景下,很多90后甚至00后都只热衷于追逐网络中的“唐装”,但是这种追逐同样是不严谨的,他们也没有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进行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我国教育方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面对这种教育模式,青少年根本不可能接触到传统服饰,这也是传统服饰不能得到普及的主要原因。
(三)国民对传统服饰缺少认同
我国并没有合适的场所穿着传统服饰,甚至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穿着旗袍用来迎宾,这也让人们对传统服饰的印象并不好。和西式服饰不同的是,很多人认为正式场所就应该穿着西装或者礼服这些服装,这样让想尝试传统服饰的人变得格格不入。比如在2012年,有位浙江女代表穿着旗袍亮相,很多人都都认为这是种炒作,可以人们都传统服饰的认识已经存在严重的错误。
三、当今媒体对传统服饰的传承与传播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服饰文化流行的影响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服饰的购买力度处于持续上涨的阶段。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国网络销售交易规模已经高达7542亿元,个人网店数量达到1246万家,而网络购物用户已经有2.77亿人。特别是在天猫推出“双十一”活动以来,淘宝销售额更是有了进一步的增长。仅双十一一天的销售金额就突破了350亿。
通过对淘宝服饰商家了解,可以看到有很多品牌服饰都对传统服饰进行了应用,比如裂昂、亚麻自然风等等,他们还尝试将一些流行面临的图案应用到旗袍装制作中,以吸取更多的青年消费者。除此之外,电子商务的出现,还让很多年轻人在结婚时,选择通过网络购买中式礼服来举办婚礼。近年来,中西结合的婚礼模式已经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甚至凤冠霞帔这些礼服都在悄然复苏。网络的快速传播,打破了信息传播的限制,甚至改变了地区局限性。此外,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有了更广阔的领域和传播空间。
(二)主流媒体影响传统服饰文化认同度
我国在对文化遗传进行传承的过程,其平民化和娱乐化的最大表现就是“国学热”。传统服饰文化的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平民化,并不断将传统和现实生活进行融合。特别是近年来很多电影,都融入了旗袍这一传统服饰元素,比如《金陵十三钗》《茉莉花开》等等;还有古装电视的迅速的崛起,也推动了传统服饰的发展,例如《青云志》《九州天空城》这些电视剧的播出,也在90后和00后群体中引发了古装潮。除此之外,很多电子游戏也对传统服饰的发展进行了传播,并逐渐影响着社会。
四、结语
传统服饰文化在传播和延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我们对世界服饰潮流进行全盘接收,很可能会导致民主辨识度丧失,甚至会失去民族尊严,传统服饰也将失去继承者。
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可以通过电影、网络游戏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关注。在社会中,可以提倡创立中式影楼,大力推广中式婚礼。同时,在网络销售中可以建立旗袍销售,发展传统服饰。
综上所述,只有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不断的传播,并利用新的传媒方式,才能真正的推动传统服饰的发展,并让更多的人去接受传统服饰。
参考文献
[1]程亮,颜复萍.《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对策探究》.《中华文化论坛》,2010(4).
[2]邱庄岩,宋佳.浅谈当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困境与媒体传播路径[J].辽宁丝绸,2014,04:23-24.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文化汉服07-01
中国传统民族元素09-13
中国传统孝文化07-21
中国传统文化05-09
中国传统法文化05-12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05-12
中国传统戏剧文化07-02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08-19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08-30
看待中国传统文化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