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2024-11-22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共12篇)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篇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涉及到政治、伦理、教育、人生哲学、天文、地理、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当中关于道德修养的思想最为丰富。张岱年先生指出:“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重视道德价值的观点, 而这种价值观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1] 时至今天, 我们来看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内容, 有着大量的合理因素, 对于今天中国的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的论述

在我国古代, 道、德原本是两个概念, 最初是分开来说的。道, 有道路、规矩的意思, 借用来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原则。德字最初的写法, 上面是“直”字, 下面是“心”字, 意思就是把心放得端正, 思想、行为合乎规矩。道与德含义虽有所不同, 但二者又是紧密相联的。道, 既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又是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万事万物合于道, 人的认识和行为合于道, 就叫着德。简单地说, 道是规律、原则, 德是遵循规律、实行原则并有一定成就。[2]

后来, 道、德两字逐渐连用。例如《礼记》中说:“道德仁义, 非礼不成。”又如《荀子·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可以笼统地说,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道德一词, 其含义同现在人们通常理解的含义基本一致。道德现在的含义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 以善恶标准评价的, 依靠人们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 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说得再简捷些, 道德就是做人的规矩。作为社会性的人, 必然会涉及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道德通过人的认识、实践、教育、宣传, 形成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如社会舆论、道义声势等) , 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 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 它指导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为个人的人性人格发展提供真、善、美的标准, 使人树立内心信念, 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 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 从而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 更好地协调与社会的关系, 这当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加强自我修养

我们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 “要广泛进行道德教育, 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帮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 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

从道德发挥作用的机制来看, 社会对个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 通过教育的影响, 促使受教育者内心产生思想斗争, 从而逐渐形成内心信念, 固定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再外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对受教育者来说, 道德教育是“外在的”, 是外因。道德教育要发生作用, 还是要通过受教育者自我的道德修养才能表现出来。假使有人不愿意接受道德教育, 不遵守道德规范, 也不在乎社会舆论的批评, 更没有良心的谴责, 那么道德的调整作用在此人身上便无效果, 就只能靠纪律的处分或者法律的制裁来发挥作用了。

因此, 在外在的道德教育灌输的同时, 强调内在的自我修养, 做到“里应外合”, 才能真正形成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表现为高尚的道德行为, 才能更好地发挥道德的社会作用。那么, 什么是道德修养呢?人们对“修养”一词从词源上作了多方面的考证和解说。有人说, “修”是指“切磋琢磨”, 有整治、提高之意;“养”是指“涵养熏陶”, 有培育、长养之意。也有人说, “修”是指修正错误, “养”是指涵养性情。这些对我们理解什么叫做道德修养都很有帮助。现在我们的理解, 道德修养就是一定的社会成员, 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教育自己、改造自己, 铸造自己的道德品质, 提高自己道德境界的一种道德实践活动。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内容, 是因时代不同、修养的主体不同而有变化的。但不论何种性质的道德修养, 有一点是相同的, 这就是道德修养具有主动性, 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来实行。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他在这里强调, 要做到“仁”是靠自己努力, 不靠别人。他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他还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论语?里仁》) 他认为只要个人主观努力, 就可以做到仁的道德要求。[2]

儒家思想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说:“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 是求有益于得也, 求在我者也。”他认为, 仁义礼智的道德修养决定于自己, 即“求在我者也”, 求就会得到, 不求就会失掉。[2]

只有经过个人的主观努力, 加强自我修养, 才能将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个人的内心信念, 自觉自愿地去实施道德行为, 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稳定特征的个人品德。因此有学者指出:“不经过自我认识、自我成型、自我鉴定的培养过程, 堆砌起来的品德也是不巩固的。堆塑的雪人是洁白的, 但它经不起气温的变迁而会崩塌;水泥石是坚固的, 因为它通过内部的化合作用改变了物质结构本身。只有通过道德培养的内化作用而筑起的品德大厦才是钢筋水泥、经久难垮的。”内化了的道德就是个人的品德, 它对行为的约束力主要表现为自制力 (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 使人建立起内心的信念而自觉遵守道德, 它“比起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力、强制力, 才更为深刻、更为强大”。[3] 而这种内化的根本途径就是道德修养。

三、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

(一) 道德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礼记·曲礼上》就说:“鹦鹉能言, 不离飞鸟;猩猩能言, 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 虽能言, 不亦禽兽之心乎?”这就是说, 如果人没有“礼”的道德, 就与禽兽没有区别。“是故圣人作, 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 知自别于禽兽。”道德教化使人知礼, 使人知道自己与禽兽的区别。《礼记·冠义》中说得更加明确:“凡人之所以为人者, 礼义也。”

马克思主义也认为, 人具有双重属性,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性应当是以社会属性为主, 自然属性为次。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共有的, 而社会属性只为人所具有。社会属性包括物质 (经济) 关系和思想 (意识) 关系。人除了物质需要, 同时也有精神需要。而道德就是人类较早产生出来, 并一直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一种社会意识, 道德修养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 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二) 道德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每个人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 就必须和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从事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使有鲁滨逊式的个人, 也不能充分证明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生存。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要立足于社会, 就必须协调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道德就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中讲:“修身, 则道立”。《孟子》中讲:“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可见, 这是将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报负, 就要从个人道德修养做起。因此人们也就常说“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所以, 道德修养, 从小的方面来说, 它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养个人道德品质以及升华个人道德境界的根本途径, 从大的方面来讲, 它是公民道德建设乃至于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环节。

(三) 德可服人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 为人们提供了“应当”和“不应当”的模式和标准, 以此来规范、约束、协调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 使人们能相互理解, 化解矛盾, 增进团结。高尚的品德可以赢得朋友, 受人敬重, 可以树立无畏的正气。

儒家经典《论语》中说:“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德不孤, 必有邻”。成语“德高望重”, 也将个人的声望与高尚的品德相联系。换句话说, 品德就是力量, 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现在中国每年都在进行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 正是用道德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 对普通人群进行感化, 然后能在不同程度上内化为他们自己的道德品质, 从而提高国民的道德素养。

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理论因其丰富的内容, 及合理内核, 对于今天中国的道德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现代价值, 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孔子与中国文化[A].孔子研究论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2]姜法曾.中国伦理学史略[M].1版.北京:中华书局, 1991 (5) .

[3]曾钊新.道德心理论[M].1版.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7 (8) .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篇2

张景

班级:

信息1502

学号:

1512180301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极致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课后感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阳明极致之处在于,他在当官,封爵,学问,军功四个方面都到中国古代文人的顶点。中国古代文人的终极梦想,在于立言,立德,立业。三者皆到极致者唯有王阳明。

文化修养与长寿 篇3

在西方国家,有人对16世纪以后欧美出现的400名杰出人物进行过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这400人的平均寿命为67岁,其中寿命最长的是那些大量用脑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9岁。在1940年以 后已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80岁以上的有33人,其中90岁以上的有6人。例如,美国籍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乔治·惠普尔享年98岁。据中华医学会对老人存活率的测定表明,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和无职业者的累计存活率分别为85%、39.6%和28%。

现代科学充分证明了文化修养与延年益寿的密切关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文化程度越高的人, 因患结核病、流感、肺炎、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死亡率就越低。挪威学者对冠心病的研究结果证实,受教育年数少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受教育年数多者高2.3倍。

提高文化修养为何能延年益寿? 科学家们认为,这主要是“脑运动”的结果。英国科学家柯基斯等人在分析大量资料后得出结论说,只有“脑运动”才能直接促进脑健康,通过脑协调与控制全身的功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勤于用脑的人,大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以输送充足的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延缓中枢神经老化进程,带动血液循环,使全身各系统功能保持协调统一。此外,一般来说,文化修养高的人经济状况要比文化修养低的人较好些,他们懂得更多的保健知识,具备追求健康的物质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篇4

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民族文化

在几千年历史的变迁中, 因为民族的差异所以会存在思想意识以及生活方法等等的差异。而正是因为存在的意识形态以及生活观念等等的要素综合到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国家历史久远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的形成。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 其形成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亦是如此。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并非各占一半, 不分轻重, 而是精华是主流, 糟粕是分支, 精华是根本, 糟粕是枝叶。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思想虽然是经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宗派的创造融合而成, 但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传统文化同时兼具培育人的特点。站在最基础的层面上来分析, 我们接受的教育其实是不断产生并且带来作用的。这点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所意识到。比如在《论语》载:孔子尝独立, 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问鲤有没有学习诗经, 其答没有, 此时孔子告诉他, 如果你不学习就不能和别人有效地交流。所以, 鲤就去学习。然而又过了一天, 孔子问道其有没有学习礼, 鲤说并未学, 孔子告诉他, 假如不懂这方面的知识, 就不能够在社会上生存。所以, 他又开始学习这项技艺。众所周知, 诗和礼是意义十分关键的文化内容, 孔子明白这两者对人的品行的形成的意义, 所以才会告知其徒学习。所以, 诗虽是古代的诗歌, 儒家却谓之诗教;礼虽是道德规范的汇编, 儒家却称为礼教;易虽是古代占卜的书, 儒家却叫做易教。所以利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教人育人, 这可以说是孔门道德教育, 也是今天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征。上述的孔子的这种教育方式也被此后的儒家继承, 于是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运用传统文化教人育人的做法。如今在一些国家运用传统文化育人的的做法还很广泛。比如说在新加坡, 政府不仅频频开展“礼貌运动”、“敬老周运动”, 还邀集海外专家编写《儒家伦理》, 用作中学伦理道德的教材。除了上述的案例之外, 像是日韩等的一些国家也对其十分的推崇。从此点内容上,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能够带动当今的社会进步, 在现代社会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 对大学生的道德提升的重要意义

首先, 形成家国一体的意识, 可以促进该群体形成一种非常深刻的民族情感, 进而挖掘出该群体的爱国思想。《大学》中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出, 当今的爱国理念无不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强烈的作用力, 从而挖掘出国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正是在这种“家国一体”的传统思想影响下, 才有了后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脍炙人口的豪言壮志。同时也是因为这种意识的存在, 所以我们的同胞们为了祖国的事业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使得我国能够取得优秀的成就, 同时它还能够影响到该群体, 确保他们可以形成正确合理的思想观念。

其次, 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和谐”思想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团结一致, 崇尚和平的意识以及十分谦虚谨慎的人格魅力。我们国家优秀的和谐意识有三项组成内容, 比如崇尚人和人之间, 人和生态之间, 以及人本身的三种层次的和谐。这种思想重点是注重天人协调, 也就是说它不仅重视天地人三者的协调, 同时还看中人的主观意识, 当分析人以及生态的关联时, 看中的是两者的协调共处, 而非单一的去治理生态。在面对人和人的内在关联的时候, 该种思想的具体体现是, 我们常说的一句内容, 换成当今的话语就是, 如果自己不喜欢, 就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正是因为存在此种思想, 所以其非常的注重和谐, 将它当成是人们交往的原则和理念。然而在面对自我的时候, 它看中的是淡化身外物, 交人们用非常平和的心态来了解社会, 进而获取自身的协调。在这方面, 儒家讲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其中我国的佛教看中的是教会人们用一种平常心来面对事物, 看待并且了解生命原本的价值, 进而取得精神层面上的发展。然而只有有效的吸收上述文化, 才可以帮助我国的广大的学生群体能够形成正确合理的意识形态。

最后, 该种文化蕴含的注重自强的意识, 对于帮助该群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非常显著地意义。《易经》中说过“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这句话语中, 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针对此类思想, 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颇曾经这样说过,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 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矢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违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过上文的叙述, 我们发现, 正是因为具有此种坚韧并且勇敢的思想, 我们过啊记得文化才能够得到有序的延伸, 我们整个国家才可以在当今世界上不断的走向强大。目前的广大的大学生群体, 大多都是出生于二十多年以前。由于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作用, 其中的多数人都是独生, 因而会受到来自父母以及社会等的优待, 进而使的该群体的心理不具备有效地承载力, 而且当他们面对困难的时候, 就会表现出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不具备振兴国家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困难挫折面前也少了那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顽强意志;通常该群体对待社会以及除自身以外的群体表现出一种非常冷淡的心理。所以, 通过此种文化来对其开展教育互动偶给你, 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强烈的责任意识, 而且还可以培养该群体形成对待他人热情友好的态度, 同时还可以确保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向上, 朝气蓬勃的心态面对生活。

综上所述,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育人功能, 当代大学生也应该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借鉴和学习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得以传承, 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摘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思想精华,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有诸多的借鉴意义。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 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陈戍国点校.论语·季氏[M].长沙:岳麓书社, 1998.[1]陈戍国点校.论语·季氏[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2]陈戍国点校.论语·述而[M].长沙:岳麓书社, 1998.[2]陈戍国点校.论语·述而[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篇5

【原创】常州一名游客参加台湾旅游时,在岛内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中国常州赵”(如图)。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对赵某的谴责不断。某校高二(1)班政治老师搜集到以下资料,围绕这一事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开展主题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据台湾tvbs报道,XX年3月27日,有人在野柳地质公园看到大批大陆游客,随后就在陆桥旁的岩壁上发现被刻上简体字样“中国常州”;此外,也有人投诉游客随手乱丢垃圾、任意抽烟。尽管并未查证何人所为,但这仍让大陆游客有些尴尬,现场的台湾导游也顺便给旅游团上了一堂文明旅游课。

材料二根据线索,记者电话连线了赵某。经证实,刻字确系他所为。他说:“我只是觉得到台湾旅游,什么都新鲜,看到岩壁上有字,我也就无意地刻上了,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后果这么严重。现在对于这件事我也感到很后悔,希望通过媒体表达歉意。”

(1)政治老师把全班分为三个组进行讨论和发言,请你为每个组确定一个发言主题。

答案:①提高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②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道德修养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每一主题的角度应有所不同)

(2)某组在发言时需要引用一些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名言,请你为他们提供三条相关的名言。

答案①有才无德,则近于小人;有德无才,则近于愚人。――曾国藩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③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

④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只需回答三条即可)

(3)赵某在谈到自己的行为时,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请你据此简要谈谈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对于提高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浅谈舞者的文化修养 篇6

舞蹈是一种形体语言,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经过组织、美化、韵律化的人体运动。舞蹈又不单纯是一连串的动作组合,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蕴含着人文思想、美学思想、哲学思想等,它通过动作来表达某种主题、思想和意境,需要丰富的文化基础来支撑。

舞者是舞蹈艺术的主体,依靠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舞者对舞蹈语汇深刻体验、高度凝练,在举手投足间要领会相对广泛的意义,把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蕴含于精炼而富于表现的肢体语言中,创造出一种外形鲜明而内涵深沉的艺术境界。一个优秀的舞者,就是美与真的传播者,他不仅要具备以肢体语言塑造社会文明,以丰富流动的肢体造型反映社会文化的技能,更要具备综合能力,要用肢体语言这个特殊载体体现时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反映文化特点等,因此文化修养对舞者是至关重要的。舞者随着文化素养的提升,表演内涵也得以升华。一个成功舞者的肢体语言背后必定有着深邃的文化背景做支撑,一个舞者的文化素养上不去,那他的艺术天地也绝不会大。作为舞者需要不断注入更多的养分,而这新鲜的养分来自知识的储备和文化的积淀,它是舞者发展的根基,是舞者灵魂的亮点,是构成舞者心理品格、内在素养升华的动力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篇7

真正的艺术家没有一个不是不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的。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沈湘这些大师的声乐艺术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代表了声乐演唱者和声乐教育领域较高的艺术成就。他们之所以能达到如此辉煌的艺术巅峰, 除了有娴熟的专业基础做后盾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积累, 正是如此, 使得他们成为具有非凡气质和独特人格魅力的人, 成为中国声乐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一、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 它包括哲学、艺术、文学、历史、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文化修养是指一个人对这些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

理论与研究

--------

物认知多少, 把握多少, 运用多少。如果回答是肯定的, 那么这个人的文化修养就深厚, 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审美尺度、价值取向等, 就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从而变得深邃而深刻, 丰富而博大, 厚重而成熟, 向着既定的人生目标去显示自己的本质力量。

艺术修养就是艺术家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在各自的艺术专业领域里展现出的艺术水平。它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的重要因素。艺术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 也包括对各个门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 能够主动的、充分的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协调起来, 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艺术修养对人的情感具有陶冶和净化作用, 可以培养人的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 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二、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在音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属于表演艺术, 需要通过演奏、演唱, 才能为人们所感知。音乐表演是表演者在自身文化基础和音乐理解力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重新解读和建构。音乐表演, 如同戏剧表演一样, 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这种创作不是机械地再现原作者的构想, 而是表演者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的二度创作。表演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他的表演只能是干枯无味。我国著名翻译家、艺术评论家傅雷在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大意是:你要做一个钢琴家, 首先要做一个人, 之后是做艺术家, 最后才是钢琴家。以下我从演唱和演奏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 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对声乐表演的重要作用。

声乐表演是一门在舞台上展示个人歌唱技术、技艺的表演艺术, 是作曲家个人生存状态、思想感情的外射, 是对现实世界与心灵生命相关联产生的情感表达, 是通过演唱者对歌曲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艺术形式, 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因此, 声乐表演艺术是对演唱者技术、技能的表现, 是歌唱者对音乐作品的风格表现及对作曲家创作风格和作品包含内容的表达。

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能使演唱者把握处于不断变化中的音乐运动形态, 可以较好地运用其内心听觉, 也能在头脑中形成音响运动图像。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 良好的乐感尤其重要, 因为它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内在感觉, 而且还会通过音乐表演体现为实际的音乐音响。音乐表演者在乐感上的任何缺欠都必然会在音乐表演中暴露无遗, 并对音乐表演造成损害。尽管乐感的形成受着先天条件的影响, 但是, 没有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难以完善。一位演唱者如果具备了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那么其一定会在声乐表演中去追求并有可能获得最佳的演唱感觉。当演唱者进入演唱意境后, 就只能凭直觉去把握了, 这就是音乐表演的感觉。然而, 凭感觉的表演, 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 但其中却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闪烁着“修养”的火花。

歌唱者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可帮助演唱者轻而易举地进入忘我的“下意识”的境地。凡掌握“下意识”的演唱程度越高的演唱, 越有迸发情感意识的余地。歌唱者, 在自身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的自然引导下, 既能充分调动自身平素的情感积累, 唤起真实的情感回忆, 又能获得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情感。这种真实的投入已远远超出了个人生活局限的更为广阔和深邃的情感体验。

(二) 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对器乐演奏的重要作用。

器乐演奏从根本上说是一次表现音乐内容, 反映演奏者文化修养的外在艺术表演行为, 它的一切技术表现手段都是为揭示音乐的内容为表现意念而服务。而所有意念及想象又必须通过技巧才能被清晰地传达出去, 而各种技巧的表现又不是机械的, 是有感情、有生命、有内容的。辉煌的技术是演奏的前提, 但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会使演奏放出更灿烂的艺术光芒。

钢琴音乐与文化修养 篇8

音乐和文学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语感的共性,即:韵律性。大量的中外钢琴作品中,音乐和文学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文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当学生学习一首新钢琴作品时,教师应首先引导他们了解该作品的民族文化背景,如解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时,首先应了解美国的文化,才可能抓住作品风格的特征, 也才能揭示作品内涵和表达作品意境;舒曼的《蝴蝶》剧作灵感, 来自一部德国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他将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用来扩展音乐氛围的一种艺术创作实践。又如中国钢琴作品《女民兵》, 是作曲家郭志鸿根据毛泽东主席一首诗词《为女民兵题照》的意境剧编的,学生学习这首作品时,首先应了解毛主席那首诗的内涵和了解那个时代的特征,这样才可能理解和表达曲中“中华儿女多高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主题思想,也才能刻画出那个时代女民兵的飒爽英姿形象。钢琴曲《阳关三叠》,是用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格律《送元二使安西》的启发而作,学习这首钢琴曲时,既要了解王维那首诗,了解中国古时的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也才能理解好朋友远赴边关时那种难舍难分的感情。所有这些,都说明音乐与文学的亲密关系,这类例子,在中外钢琴作品中,不胜枚举。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有计划的涉猎其他门类的艺术文化作品。 如学习一些绘画艺术对学习钢琴艺术也有帮助,比如德虎西的12首钢琴练习曲中那捉摸不定的飘忽感觉,好几个P的演奏,是一种极为高超的艺术,学生学习这些作品,必须充分领会印象派的表现手法,甚至还应去研究印象派的绘画,才能使手指发出梦幻般的音色来,并通过触键与踏板恰到好处的配合,在琴键上发出各种不同的音色,犹如绘画中五彩缤纷的颜色。又如汪立三的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是汪先生日本时观赏了日本著名现代画家东山魁夷的两幅大型画后有感而作的,汪先生为了学生能学习这部组曲,鼓励学生去日本观赏东山的画。此外,选学一些声乐作品、听声乐演唱, 有利于理解和处理钢琴作品中的歌唱性;听小提琴独奏可以体验旋律的连续性;听弦乐四重奏,有助于理解音乐的层次感;学习音乐哲学有利于处理作品中的关系。

在音乐史上,有不少钢琴大师不仅仅专注于钢琴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重视诗歌和文学的学习,甚至有的还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 如德国钢琴家、作曲家威廉·肯普夫(Wilhelm kemps.1895-1991年),他不仅创作钢琴作品,还创作小提琴协奏曲和交响曲等音乐作品。同时,还写文学作品,如他写的一部小说《一个演奏家的成长》。此外,他不仅仅对本国的文学有很深的研究和理解;还对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文学也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对古希腊、罗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古典文学作品,都是他兴趣范围内的读物。正因为他具有渊博的文学知识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在他讲授钢琴课时,既有深广和独特的钢琴专业内容,又涉及许多人文、文学方面的知识。他的作品演奏具有魔术般的将文学与音乐紧密结合的魅力,他认为文学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鉴于此,教师在钢琴教学中,除教好钢琴专业知识外,还应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博览群书,多学一些艺术品位高的、中外诗、词、 歌、赋、经典小说、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如中国的唐诗、宋词中有丰富的感悟和意境,同时又有平仄起伏的节奏美、声韵美。 钢琴作品中表达的也是感悟和意境。因此,学习这些作品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只要学生具备了渊博的文学艺术知识, 能自觉的、广泛的从作品中吸收营养,对钢琴作品的欣赏力、理解力、感悟力和想象力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这样,站得高,看得远,理解深,才能现钢琴艺术的高峰攀登。

摘要:音乐与文化是密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语感的“共性”,即:韵律性。丰厚的文化知识是剧作音乐作品的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篇9

传统纹样课程是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目前已将传统纹样临摹课程更改为传统纹样考察课程, 从以前的单一的理论讲授与临摹两部分转变为现在的四部分: (1) 课堂理论讲授; (2) 学生课外研读中国美学专著及中国哲学专著; (3) 外出参观博物馆、历史人文景点; (4) 临摹、搜集传统纹样资料, 并作相关的考察报告。

传统纹样考察课程从前是作为装饰基础的前置课程, 而现在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讲授、课外学生对中国文学、美学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 使学生了解传统纹样的历史渊源, 从纹样的表象特征入手来深入研究中国艺术的形式及内在规律, 理解中国传统美学含义。这个转变从一门单一、枯燥的临摹课程转变成一门充满趣味的人文考察课程, 从单纯的动手到既动脑又动手,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考察过程中与教师产生良好的互动, 并为以后学习装饰纹样与设计创作奠定良好的认知基础。

传统纹样的授课形式慢慢走出课堂, 走进历史, 这种转变对于学生吸收传统文化, 理解中国文明发展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授课形式从以往简单的临摹变为学生主动地去生活中发现

美的规律与表现手法, 同时由于学生在研究纹样的过程中, 主动地对中国历史、美学及哲学进行进一步地学习和研究, 并在实地考察过程中亲眼看到了书本上经常出现的装饰纹样在现实中的存在方式, 因此, 更能形象地理解纹样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由于当今社会资讯便利, 当代大学生对于现代文化的吸收与学习也比较顺畅, 许多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新新人类的文学作品, 网络音乐以及西方哲学和西方表现主义绘画, 认为中国的东西太过陈旧与内敛, 对神秘的东方哲学的高度没有应有的认识, 特别是大部分本科生由于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学时期除了为应考而学, 家长也很少关注对于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培养, 因此他们表现出来对于古典诗词的品读能力、对于古代美学的认知能力、对于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解能力都还与教育要求相去甚远。同时, 由于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类学生在教学中与纯专业学生有所差别, 他们没有中国美术史的课程, 只学习设计史。因此学生对于中国艺术是如何衍生、发展没有系统化的认知, 这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失。

传统纹样课程在第一阶段的理论讲授过程中, 授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 将大量的古代器形、古代雕塑、古代壁画的图片逐一展示给大家, 并且经过解读, 使同学们尽情徜徉在中国艺术的历史长河之中, 通过纵向的讲述 (按照图案产生的历史年代顺序) 来了解图案的发展及演变过程, 同时通过横向的对比 (图案所存在的器形及功能, 如:建筑、壁画、器皿等) 来揭示图案背后的社会风尚及时代气息。由于有这样立体多维的课程构架, 学生就能比较直接地感受图案的魅力。

第二阶段让学生大量阅读中国的美学名著及王子云先生、雷圭元先生等美学大师的关于图案的相关著作, 了解大师们在理论上是如何对图形进行阐释, 这样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如果有一定的文学造诣, 加上自己对各个历史朝代社会生活、文学、美学的理解, 就能在考察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 自觉地体会纹样所表达的内涵。因此, 阅读理解是这个课程中的重要环节, 没有理论知识的铺垫看再多的文物与纹样就如走马观花, 所看之物也如过眼烟云, 不会对自己有任何的启发, 也不会从中吸取任何的营养。

2. 作为陕西学子, 学习传统纹样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陕西是十三朝古都, 历史上最强盛的周、秦、汉、唐都建都于此, 丰厚的文物古迹与历史文化资源在世界上都是非常著名的。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及汉唐雕塑陈列的集中地点之一, 还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 并且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儿时我们临摹的各种著名的碑帖在碑林博物馆几乎都能亲眼看到, 如被誉为汉四大隶书名碑之一的《曹全碑》、唐代的《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 代表草书极致的怀素、张旭的书刻以及宋代至明清时期的画作碑刻《王维画竹》等绘画碑刻都能看到, 如果说在西安读书没有到过碑林那实在是一件憾事。除了历史文化古迹, 陕西还有丰富独特、充满地域特色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多种民间艺术形式, 如陕北的剪纸艺术、户县农民画等, 这些淳朴而又充满中国意味的民间美术形式用独特的艺术语言阐释了中国人对于真、善、美的理解和认识。

3. 传统纹样考察课程既是一个“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过程, 又是一个“借古开今”的过程。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包含两方面的意义:既是让学生理解古人在造像时是如何将繁杂的自然界中的物象归纳、整理形成经典的纹样和图像, 同时也是通过学习这些纹样和图像理解古人的用意法则, 借用古人的思维方法而非简单的图像形式, 用于今天的设计创作中, 即所谓的“师古人之心”, 而非“师古人之技”, 这才是学习传统纹样的根本目的。说它是一个“借古开今”的过程, 是指学生看了传统、学了传统, 如何将传统因素及理念运用于现代设计创作中去, 古为今用, 这才是所学根本。

也谈语文教师的文化修养 篇10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有传统的礼仪文化、道德文化,有风俗文化、审美文化,有建筑文化、音乐文化等等。有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也有民族精神、性格、意志品质等等。如《鸿门宴》就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一、政治文化。一个君王能纳谏用贤,是维持政权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该文就反映了刘邦和项羽在为君用人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及其结局。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马上接见项伯,殷勤招待,约为婚姻,让项伯为自己做了很多工作。而项羽对范增的意见是毫不理会。刘项的胜败,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用人上的得失。二、军事文化。该文反映了间谍的运用,如刘邦知道张良和项伯的关系后就急不可待地利用项伯,获取了对方绝密的情报,这是战场上明刀明枪所无法得到的,而项羽却在无意之中将为自己报信的曹无伤暴露出来,使“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白白丢失了一个为自己送信的内线人物,实在可惜。三、礼仪文化。从宴会上项、刘等人的座次上可以了解当时的礼仪文化。“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理,沛公是客人,本该首席,东向坐。但项羽自己却东向坐了。从座次上,反映了项羽对刘邦的轻蔑,同时也反映了项羽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性格。四、民俗文化。刘邦鉴于项羽实力过于强大,他想到了以“约为婚姻”的方式来拉拢项羽的伯父项伯。说明刘邦善于利用各种关系来为自己服务。五、酒文化。中国人宴饮酬谢,往往少不了酒的媒介作用。酒往往能缓和紧张气氛,给英雄以力量和气魄。从文中项王赐酒和樊哙仗酒慷慨陈词不难看出。文中蕴涵的这些传统文化,教师若注意去挖掘,则学生对教材一定感受更深,受益更多。

再如《林黛玉进贾府》,通篇文章都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如黛玉初进贾府时见到的府门格局: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的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这里的描写很有道理。首先“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说明宁、荣两府大门朝南开着,这正符合封建社会权贵门第坐北朝南的规矩。黛玉先见到的是宁府,“又往西行”才到荣府,这正合乎东为上、西为次的礼俗。因为宁国公为兄,荣国公为弟,府第当然兄在东、弟在西,长幼有序,等级分明。再从进门的规矩看,也很有讲究。宁国府“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荣国府也是“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因为,当时的制度规定,官宦大门平时不能随便打开,只有皇帝来、圣旨来、官阶高的人来,才能打开大门。平常的人只能走东西两个角门。而两个角门也不同,“东尊西卑”,东角门只能是有地位的人进出,而像黛玉这样辈分小、年岁又小的人,只能从西角门进出。这看似平常的不经意的描写,其实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博大丰富而又精微深刻。这些反映在古诗文里,可谓随处可见。尤其是古代文人多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形成了许多“典故”。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就难以理解诗文的内容。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引用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相互争斗的历史,着重写了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以周瑜的年轻有为、功业非凡,来反衬自己虽已四十多岁而功业无成反而被贬的凄凉身世。苏轼年轻时何尝不想像周瑜那样立功名世,青史留名,但人生蹉跎,岁月已逝,心中的无奈和悲哀溢于言表。假如对周瑜的身世和苏轼的遭遇心中不明了,那对这首词的理解就不准确了。再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用了许多典故,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曹操对孙权的评价、刘裕的北伐,刘义隆的再次北伐,霍去病的北伐封山,廉颇被仇家所害终不为所用等第。一篇短小的诗词,竟用了这么多典故,如果对这些人物及事件不了解,就很难读懂这首词。

即使是现代作品也存在着不少包含传统文化的话语,也需要加以注意。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中的“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再如《祝福》中祥林嫂用血汗钱去捐门槛,短工用“老了”代替“死了”等等,都浸染着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

语文教师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使教学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得到美妙的精神享受。

教学《六国论》,需要介绍“三苏”,可引用朱德元帅的题诗“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样品诗传人,兴味无穷。学习《垓下之战》,楚霸王面对乌江亭长移船待渡的好意,断然拒绝“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拔剑自刎。读到此处,齐诵李清照的名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诗意的辉映下再去审视司马迁笔下的英雄,也增添了教学的情趣,丰富了课堂的文化内涵。带领学生鉴赏《故都的秋》,也可借助诗句去营造优美意境。作者写那秋槐的落蕊铺了满地,给人一种梧桐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遥想;那秋蝉衰弱的啼唱可引出陆游的“槐花落尽桐荫薄,时有残蝉一两声。”与课文的描写相得益彰。还可引出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优美的词句能把学生引入课文意境,去感悟北国之秋“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的审美情趣。而这都有赖于教师古诗文功底的深厚。

一位教师上观摩课《过秦论》,在总结写作手法时,认为其特点是寓论断于叙事之中,论点的得出水到渠成。这时,一位学生表示,贾谊的《过秦论》观点与材料不统一,水到了,但渠未成。因为材料叙述的都是秦如何用暴力得天下,而六国施行了仁义反而灭亡。有的同学也表示同意这个观点。这时,听课的老师暗暗为之担心。由于这位老师曾通读过《过秦论》中、下部分,这时他突然想起了“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的观点,灵感的火花闪现了,只见他很自然地在课题后加上个”上“字,顿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下文还要继续论证这个问题。于是,问题解决了。如果这位老师对教材没有充分的了解,他能这么顺利而巧妙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吗?

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对个人来讲,说到底,是一种思想、精神和灵魂。一个具有文化人格的人一定是一个灵魂有形的文化人。灵魂有形,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谭嗣同就是灵魂有形之人。又如文天祥的绝笔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也能看到他的灵魂有形,他的节气、操守看得见摸得着。一位有思想、有精神、有灵魂的语文教师,他就能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思想、精神和灵魂的影响。而这,是比只教给学生几个字、几个词要重要得多的使命。

李镇西老师在结束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时,提到老舍的投湖自尽,学生们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教室里顿时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李老师缓缓说道:“从《济南的冬天》到《小麻雀》再到《在烈日和暴雨下》,我们看到了老舍先生的一颗真诚爱心,看到了他那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不会想到,在1966年,他会遭遇和祥子一样的暴风骤雨!面对文革风暴,他的命运也如“风雨中哆嗦的树叶,”遭受严酷的“烈日暴雨”的欺凌和折磨,但和祥子不一样的是,老舍先生没有堕落,而是以死抗争,用生命为20世纪知识分子的悲惨遭遇划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叹号!也树起了一座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不朽的丰碑!”这段话语铮铮有声,震撼人心,给学生以强烈的思想启迪和丰富的灵魂滋养。这就是一个语文教师所应该具有的精神的、文化的品格!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给“精神贵族”这个词的定义———“品德高尚、富有大爱、个体精神永不衰竭和才华横溢”。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精神贵族”!

谈现代中国画画家的修养 篇11

【关键词】:人品 学养 生活 功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98-01

中国画画家非常强调艺术反映生活的主观作用,艺术作品不仅反映了画家的技巧,更包含着人格、学识等其它方面。中国画史上,凡是有成就的画家,都很注重艺术的修养,并以此作为评画的重要依据。总的说,它包括四个方面:①“高尚的思想品格”,即“人品”,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②“渊博的文化素养”,即“读万卷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文艺理论等;③“丰富的生活空间”,即“行万里路”,深入生活,开阔胸襟,积累创作素材;④“深厚的传统功力”,即饱览古代奇迹,继承优秀的传统艺术,借古开今。

对于这些思想、理论,如果我们摒弃其中的士大夫画家的阶级偏见和因袭保守思想,而强调画家全面修养的观点,对于现代中国画画家来讲,无疑是有益的。

一、“高尚的思想品格”,即“人品”

“人品”对“画品”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在中国画论中早已提出。“人品即是画品”,“品格不高,用墨无法”,这是中国画画家经常提及的一些说法。画品作为衡量艺术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核心,渗透在作品的自身价值和历史价值之中。

相反,我们再看宋代蔡京、秦桧,明代严嵩之流,其爵位之高,书法文学之精,何以后人皆鄙弃之,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故而学画者第一须讲“人品”,“品高则格调高矣”。传统中国画技法发展至今,可以说已经到了很完备的境地,现代中国画画家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必须在“人品”上下大功夫。“品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渊博的文化素养”

此乃画家成就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德腹有百十卷书,俾落笔无尘俗耳”(明王绂《书画传习录》)。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则胸有大略;读书少,则胸无点墨。清·万享咸说:“绘事,清事也,韵事也,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画镂研,终一匠作耳,何用乎?此真赏者所以有雅俗之辨也。”

画者必须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胸襟开阔,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才能创造出超乎凡众的画境。中国画家非常重视人文修养,历代画家如王维、苏轼、米芾、倪瓒、董其昌等不但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在文学上也有着不朽的成就。当然,我们不可偏面的理解,必须兼宿并取,一些文人画家片面的认为绘画只有“书卷气”、“士夫气”才好,对精湛优良的民间艺术或一些不合自己风格流派的东西,一概加以“俗子”之帽,这是不利于我们的艺术发展和画坛的繁荣的。

三、“丰富的生活空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求我们画家必须有一个广阔的生活空间,这样阅历才能丰富,见识才能广阔。“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内有外,有断有连……”(石涛《画语录》),此乃石涛对大自然仔细观察而得。“搜尽奇峰打草稿”,“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这是《庄子》的物化境地)”石涛就是凭着其深厚的学识修养,汪洋纵恣的艺术才华,勤奋不辍的艺术探索,特别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亲身感受,才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无限瑰丽的审美世界。

四、“深厚的传统功力”

人类的文化是有继承性的,后人的成就大多是在前辈的积累上获得的。绘画也不例外,学习传统非常重要。我国的绘画艺术传统非常悠久,历代大家都遗留下了许多名迹。他们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环境中,用了毕生的精力,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经验。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东西学到手,并在实践中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师古人之迹,又师古人之心……总之学习传统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学习古人是为了“借古以开今”,借鉴古人的宝贵经验,以写天地万物之造化。

再者,现代画家作品中的意境塑造问题。如何塑造现代社会的大好河山,体现祖国的繁荣昌盛,成了现代画家与古代文人画家的两个不同切入点。还有中西绘画结合问题,新技法、新思想运用的问题等等,都是作为现代画家所要思考的东西,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作为现代画家面对无数个大师的包围圈,“绕道避开”已不可能。只能以坚定的信念,强设自己强大的精神支柱,以高尚的人格和高超的艺术,带着顽强的斗志及不可辱没的民族尊严,从压抑、苦闷和包围圈中解脱出来,冲破一切阻碍,从多方面要求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己,这样才能画好自己的“民族之魂”,迎来中国画新的曙光……。

参考书目:

【1】石涛《画语录》

【2】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3】贾又福《创作杂谈》

【4】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

【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篇12

关键词:文化修养,任职教育,学员,并行培育

新情况推动新发展,新需求催生新变革。伴随军队任职教育教学对象和教学模式在积极探索中不断变化,教学对象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教学手段日益多样,教学模式不断更新。面对以上种种,学员队干部应积极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清醒认识文化修养与“4+1”学员的任职能力密切相关,以及文化修养在全面提高“4+1”学员任职能力时的推动作用,依法从严科学管理,注重文化修养的实践培养,密切结合部队任职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新方法,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使文化修养在学员任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拓展资源,积极培育文化氛围

当前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学员队开展积极的文化修养教育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素材。在现有的条件下,学员队可以充分发挥军网的资源优势,发挥电视、广播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的覆盖优势。及时组织“4+1”学员收听、收看,并针对具体的人文素材进行专题的讨论、辩论,在论道中明是非,在探讨中深认识。培养学员的特长和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活动,提升学员的个人文化内涵,形成学员队环境内的文化修养教育良性循环推动机制。使“4+1”学员在模范先进人物的英雄行为和感人事迹的影响下,潜移默化荡涤个人的思想,提高文化修养,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及时学习新鲜有用的知识,更新实践活动中的陈旧理念。

“4+1”学员已经熟悉了起床、早操、整理内务、操课点名等一日生活制度的各个细节;具备了一定的行为养成、作风养成、道德养成等日常养成的基本素质。相对单调的日常生活也造就了相对单一的生活氛围,对于“4+1”学员任职能力的全面提高有着不利的影响。

学员队作为学员第一任职前的成长平台,肩负着强化其日常养成素质,提高其任职能力的责任。因此,学员队要充分结合借鉴多种外来的资源,给火热的军营中富有激情的“4+1”学员们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对于来自不同方向的“4+1”学员,首先要教育引导战士学员,使之发挥优长,积极向青年学员讲授部队的军事人文知识,使之成为青年学员提前了解部队、认知部队的“桥梁”;其次通过战士学员和青年学员在共同的分流学习期间,开展各种军事人文知识的学习、竞赛,形成学习中相互促进,作风上相互比拼,训练中相互帮扶的局面;再者是给全体学员晓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在学员队积极营造的良好的文化修养环境中,让共争同赢的和谐氛围成为加快完成学员日常养成和任职能力对接的“倍增器”。

2 面向任职,大力创新管理方法

由于“4+1”学员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对于部队的军事文化内涵缺少切身的任职感受。基层指挥员在完成任务时要求:前期计划制定好,中间过程执行好,事后总结完成好。这就要求“4+1”学员在分流学习期间,不断学习“计划制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执行任务用什么方法更好,任务完成后该怎么讲评汇报”。要学会用人文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学员队的管理工作,在学员队的管理中切实体现“以人为本”,客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文化修养在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来引导“4+1”学员快速提高任职能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标准。

要切实把提高任职能力培养中的文化修养教育作为学员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一是创新管理模式,贴近部队,实行模拟连制度,逐渐强化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的职责意识。实行三级负责制,制定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借助原部队和学员家庭的力量共育共管。二是要全面建设岗位能级责任制,由上至下,按级负责,各尽其职,真正形成支部统一领导,队干部负全责,助理、模拟连连长和各排长、班长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三是要努力适应学员的特点,教学大纲的新变化,教学目标的新要求,总结经验,采取新措施,提高学员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重在融合,坚定革命理想信念

“4+1”学员在短期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过硬的军事素质和管理能力,需要为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诸多门类新知识的学习,面对学习环境的新转换。文化修养就成为了“4+1”学员快速消化吸收其它门类知识的“催化剂”,成了环境转换中“4+1”学员快速适应进入情况的“粘合剂”。因此,要注重日常文化修养向文化修养的转化,看到二者的共性,在日常的训练、娱乐、生活中予以结合。

主要应加强日常管理教育与基础性文化修养教育的结合,使“4+1”学员的文化修养教育与学员队的日常管理教育同步、同向;要与学员队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学员队不同时期中心工作的不同,通过在狠抓当前中心工作的过程中,强化“4+1”学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打能拼,连续战斗的作风,而这些战斗作风恰好是“4+1”学员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体现;要与学员队在形式上、内容上与例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加强党史教育,坚定学员的共产主义信仰,使学员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通过加强使命、责任教育,坚定献身国防的信念;通过观看爱国主义媒体音像资料,加强爱国奉献教育,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组织学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英雄纪念碑等革命场所、阅读爱国主义书籍,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奉献精神。

4 依法培育,注重修养制度结合

在文化修养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4+1”学员的学习自觉性,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习过程中寻找“短板”的针对性。在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培养人文环境,讲求“以人为本”同时,我们应强化“依法带兵”。

上一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作用下一篇: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