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2024-12-17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共7篇)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1

在我们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在提倡和谐社会理念被广为接受的时代, 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与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被淘汰了, 另一些则被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道德不是法律, 没有法律的强制性, 但却是一个社会和谐安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道德有自发性, 教育便在道德修养的普及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环, 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阶段推行的德育活动。高校学生大多十八九岁, 在法律的意义上刚刚成年, 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初步形成, 尤其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现在, 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思想蔓延, 在社会普遍道德水准滑坡的情况下,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显得尤为重要。

道德具有五个方面的主要功能:认知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平衡功能。我们要进行道德的教育, 就要首先明确这五个功能的作用。特别是道德的教育功能, 更是应该被教育者们所熟练掌握。道德的教育功能, 就是说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 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儒家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思想, 传承千年, 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意识形态之一, 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至今为止, 儒家思想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生活。儒家最基础的伦理架构是三纲五常。在古代中国, 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说, 三纲五常就是古代中国最基础的道德准绳。“三纲”是指“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 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今天, 我们把三纲放在一边, 主要谈论五常。五常就是所谓的“仁、义、礼智、信”。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2009年轰动全国的长江大学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震撼人心, 可歌可泣。大学生英雄集体的出现, 绝不是偶然的, 是学校、社会努力教育与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观念, 教会他们正确理解“爱”, 学会“爱”, 自觉践行“爱”。这里的“爱”也可以理解为“仁”, 学生们把“爱”也就是“仁”的教育化为了成长的动力, 化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义: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是高校道德教育中最基础的一环, 只有明是非, 才能谈道德。加强“义”的教育, 就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道德修养, 又怎能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有些教师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 忽视思想道德教育, 台上教师上课的时候, 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说话、看小说、吃零食, 这些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表现, 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 如果教师不说或懒得说, 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既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责任, 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 万一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 走上工作岗位如何能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 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 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 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

礼:儒家使用的一个概念, 指上下有别, 尊卑有序等中国是注重礼仪的文明古国。“礼”在道德中也是最表面化的, 也可以说是最容易做到的, 可在现在的社会中, 没有“礼”的人却占到了很大的比例, 有些学生甚至连平常的打招呼也不能够做到, 家庭、社会教育的缺失是很大的原因, 但不能排除学校教育的失误, 加强“礼”的教育可以说是现在道德教育中最必要的一环。《论语·雍也》篇中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就是说一个人若仅品格质朴, 而不注重礼节仪表, 就会显得粗野;若只注重礼节仪表, 而缺乏质朴的品格, 就会显得虚浮。只有外在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结合, 才算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大学生学习礼仪应该“学”“用”并重。多方位拓宽大学生知识结构, 完善其人格, 提升其综合素质, 形成良好礼仪风范, 构筑大学生完整的道德体系。

智: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 “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 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在现在学校教育中, 智的教育已经被提到了极高的地位, 所以不再细谈。

信:儒家的伦理范畴, 意为诚实, 讲信用, 不虚伪。子曰:民无信不立。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诚实守信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 我们要以诚为先, 信为重。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中, 也提到了“以诚实守信为荣等内容。诚信, 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 当代高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服务, 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理想信念, 培养高尚情操, 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奉献社会和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建功立业, 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思想, 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工作[N].人民日报, 2001-05-19.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2

关键词 美学;教育技术;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11-0007-03Humanism Guid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sthetics to Education Technology//Deng Guomin, Wang Yulan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Esthetics is a kind of subject that attention people, recognition people, and advocating people, it contains dense lingering charm of humanism. Education Technology field inclines to emphasiz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ut light humanities theories research now, and the direct result is the desalting of humanities spiri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humanities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from Chinese Tradition Esthetics, and some points aim at the problems in Education Technology’s development also is given.

Key words esthetics; education technology; humanism

Author’s address

1 Computer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2 Chinese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1 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颇受西方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技术至上主义盛行。技术至上主义崇拜技术,认为技术手段可以战胜一切,改造一切,无法辩证地看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片面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有可能导致教育技术发展的危机。虽然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目前技术至上主义还很有市场。笔者从我国传统美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教育技术人文发展的现状及传统美学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如何科学地看待技术对教育的支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 当代教育技术的人文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内涵被无限扩大,从而导致科学万能论和科学主义盛行,这在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深入人心,及其对技术、工具手段的追捧,使得人们无法正确对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客观上造成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技术凸显、人文凹陷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科学主义过分夸大技术的决定性,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人的教育主体地位,导致教育对人的疏离

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教育的主体永远都是人,如果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话,其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崇拜技术、工具手段的运用,忽视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人文关怀,其误区在于忽视人的教育活动主体地位。何克抗教授指出:“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1]即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而不是技术的具体实现手段。

2.2 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功利主义倾向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效率成为可能,但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容易犯迷信技术、模式化、功利主义等错误。目前,全国各地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并且都有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这些课程体系大都“体现了对学生技能性和应用性的重视,这大致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应看到办学思想的‘急功性’和‘应急性’,这就造成了培养的教育技术价值规律目前只能限于熟练操作,使用技术手段这一层次上,难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开拓性地应用技术手段。”[2]这种重科技而轻人文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倾向于从技术哲学的单维角度去考虑如何使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以适应知识增长的压力。这就相当于把充满个性化的教育对象当成教育技术的“原料”,只关注其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其内心的完善则漠不关心,这样培养出来的教育技术人才只能称得上是“工匠”,而不能称之为教育家。

2.3 教育中“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使得教育不似原来充满人文关怀,不利于师生人格的相互渗透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扩张,既便利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容易导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机械化。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非常注重彼此间情感和人格的互染,而当代推崇的“人—机”交往模式使教育中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无法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爱的需要、情感的需要。

3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教育技术人文缺失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关注人的存在,重视提高人的精神生活的质量,有着悠久的人文精神传统。儒家美学一贯强调社会关怀和道德义务的境界,道家美学则推崇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境界,两者之间虽然存在某种紧张关系,但又相辅相成,共同标举一种人文精神的善美境界。在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盛行的今天,我国传统美学中关于“人”的学说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3.1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中国传统美学立足于人,始终关注人的精神发展和人的生活意义,其中贯穿着一条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人文主义主旋律。无论是儒家美学,还是道家美学,都非常重视人的问题,体现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紧张关系,但二者在以人为本这一方面是一致的。孔子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强调以人为目的,表现出对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创造的尊重。老子则把人和道、天、地共同看作宇宙中的四大,把人作为根本关怀的对象,表现出对人主体地位的尊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于教育技术中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倾向,无疑可以起到一种纠偏的作用。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是教育技术追求的终极目标。站在人文的高度去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受教育者营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不让技术取代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教育技术上升到人本化的高度。3.2 儒家的“乐教”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都主张通过审美和艺术来促进人的精神发展,而不追求某种欲望的单纯满足,即以一种朴素、平淡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对物欲的扩张持克制的态度。古人认为的“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乐记·乐情》),就是说音乐是不能单靠技术来完成的,其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才是音乐的精华。老子认为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也就是说要给人充分的自由,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无为”的方式实现“有为”。

教育技术已经上长升到由技术、教育、美学等多维构成的复合形态,单靠技术显然无法实现其教育功能。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如演奏音乐一样,教育技术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靠技术手段,而且要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对充满个性化的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将教师的主导力量化为一种“无为”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看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使其个性得到更和谐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多维的角度去审视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纠正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等错误倾向,实现教育技术的艺术化。教育技术只有实现了艺术化,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其功能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3.3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教学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我国传统美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已经认识到教育是在一种对话、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的过程。《学记》中有“教学半”“教学相长”的论述,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启发。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之美,其育人思想主张重视学生的自然性,认为外物的过多干涉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他们主张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增强人的健康素质,即把人作为最终目的,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技术对技术的过多使用容易导致教育的机械化、模式化,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育技术应该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更为平等、宽松的教育情境,使教师能够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使其能够在一种和谐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另一方面,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4 结语

我国传统美学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注,在目前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领域受西方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影响颇深的情况下,未尝不是一种启发。要实现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恢复其中失落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而我国传统美学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西方教育家的“启发式教学”和“建构主义”,《学记》早在公元前就已经提出了相关理论,并且其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因此,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注意汲取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丰富营养,以实现教育技术中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3

——由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引发的思考

黄兴毕

[摘要]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道德和人格教育,并臵于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对教育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孔孟的儒家思想几乎成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经典和范本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本文结合传统道德对教育、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浅析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深渊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传统道德 教育 政治 社会生活 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教育始终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这是由道德教育作用所决定的,它是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各按一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规范约束自己,从而达到社稷长存,社会安定的理想境地。通过道德教育,使统治者“修己”、“正己”,使普通百姓“安分”、“守己”,这样社会才能保持安定。《大学》就概括历代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基本思想,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只有修身,也就是加强道德修养,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基于此种原因,传统教育始终把人格的培养臵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从孔子、孟子、庄子,直至于宋明理学,都有把“成人”“做人”,培养“仁爱”之心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孔子就把“知、仁、勇”作为君子应具有的三种品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智慧是人发展的前提,仁爱是人发展的核心,勇敢是人发展的表现。孟子所追求的人格理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品格。为此,他大力提倡:“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在他看来,世上最为珍贵的 东西不是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而是在于每个人内心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礼记〃大学》把儒家重视人格道德教育的思想概括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一观点在事实上,已成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对我国传统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主旨,以史为鉴,去其糟泊,取其精华,通过扬弃,对今天我国道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笔者从教育、政治、社会生活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传统道德对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教育,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在教化,强调“立身做人”,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的关系上,坚持以教化为先。《礼记》记载:“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许慎《说文解字》)。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就明确表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他认为,为政的关键在于取得民心,而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就在于实施道德教化,善政不如善教。所以,他大力提倡以德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论语〃为政》),在他看来,用道德去引导百姓,以礼来教化百姓,则不仅人心归附,而且百姓有廉耻之心。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教育重德教轻刑法的思想。继孔子之后,孟子又将儒家“德化”的思想发展至“德政”,并认为这是治国之经,“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德政”是“王天下”的必要条件,“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孟子大力提倡教化,并由此而达到“德政”,他的结论是“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民心者得天下。从中国古代的读书教材(四书五经)上不难看出,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主宰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道德教育 几乎就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这足以说明道德教育的影响和历史意义之深远,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国的教育是从道德教育开始的,今天我们倡导的“德育强校”和古代的道德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学习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对今天的教育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还有更深刻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是教人“成人”的教育,孔子创办学校实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他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即具有完善人格的“成人”。孔子的学生子路曾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悼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论语〃宪问》)。孔子论及一个人格完善君子的标准,必须具备智慧、廉洁、勇敢、才艺诸种完美的品格和素质,并辅之以礼乐的修饰,在这样的教育熏陶之下,才能使受教育者在人格的全面发展上取得进展。显然,孔子教人“成人”的德育观已涉及到人的主体知性潜能,德性的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养,亦即真、善、美全面发展的人格规范问题。在孔子看来,追求君子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即“成人”,应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这一思想对今天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仍有着积极意义。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成人”的德育教育目标观,并将“成其人”的过程,荀子从知、情、意和真、善、美相互统一的角度,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主张“不全不粹,不足以美”。这种“成人”的德育教育目标观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极富有启迪的意义。在教育目标上重视品德的教育,通过教育以养成理想的人格,以达到知、情、意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成人”境界;在教育内容上,提倡通过后天教育,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而儒家经典,百家之书皆应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是在教育的途径上,强调主客观的结合,既要依靠个人立志、自省、力行的主观努力,又要依靠师友教育与切磋的客观环境,才有可能形成理想的人格。孔子所倡导的教人的“成人”德 育教育目标观,在我国历史上影响重大,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人要有人格,国要有国格,在人类社会千百年成败兴衰的变迁传演中,这种求仁尽义的传统,始终一脉相承,维系着民族的独立和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志、导之以行的过程。因此,形成一个人完整的道德认识,并将其转化为道德情感和信念,再将道德情感和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构建德育教育的完整过程。在我国传统德育教育过程中,古代教育家抓住受教育者认识上的笃信,感情上的陶冶,意志上的锻炼,行为上的表现,将德育教育视为知、情、意、行的一个完整过程。

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下,历代统治者、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大都继承儒家“德教为政之本”的思想,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思想家贾谊就说过:“教者,政之本”;唐代政治家魏徴也提出:“人之治莫大于道德教化也”。这种为政以德,德为政本的儒家思想,对传统教育的影响是极大的,德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孔子办教育的主旨就在于使受教育者通过教化,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从中可以明确看到,孔子把德育作为教育之本源,他的教育目标,无疑就是培养“弘道”,“志于道”的“士”和“君子”。孔子所提倡的道,其核心就是儒家的“仁德”。《论语》中就阐释了孔子教育的思想及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谓“文”,即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用此来陶冶学生的品行,这是德教的文化载体。所谓“行”,即道德品行,要求学生以身作则,躬行践履,要求做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所谓“忠”,就是忠诚待人,所以,他的学生评价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论语〃里仁》)。所谓“信”,就是信实不欺,信守如一,正如孔子自己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里仁》)。儒家所倡导的文、行、忠、信,其核心就是“仁”和“礼”。“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高目标和道德思想,“志士仁人,无求身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里仁》)。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孔子多次表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孔子“以德主教”的思想,乃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和本质,对于中华民族无论在思想上,还是道德上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传统教育在延续和传演中,重视德育教育,形成了“以德主教”的教之本源观,从而确立了德育教育在传统教育中的优势地位,正如儒家经典《大学》在开篇之言所表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实质是用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年轻一代的问题。我国传统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根本上反映了统治者的利益和意志。在《论语》一书中曾记载,孔子与他人谈论“仁”的地方,多达百余次,并以此为标准,来评论人的道德与言行。对于“仁”,孔子解释为“仁者爱人”,他将爱人作为正确处理人伦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准则,“仁爱”的思想也成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并成为实施和维护伦理关系,规范系统——“礼”的基础。“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并得出“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结论。可见,“礼”不仅是国家上下尊卑政治行为的标准,也是等级社会中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仁”与“礼”两者是内外统一,是形成传统道德的重要因素。孔子的理想是“克己复礼为仁”,“礼”是具体行为规范,是道德的外在表现;而“仁”是爱人的情感体验,是道德的内在表现,内外合一,内外共存,礼是仁为存的根据,是内心仁爱的外在流露和表现,孔子就明确表示:“人而不仁,如礼何”? 孟子也将“恻隐之心”定为“仁之端”,而将“辞让之心”,定为“体之端”(“体”即“礼”),在他们眼中,人只有具备仁爱之心,礼才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

在这样的教育观的引领下,中国古代的选择人才从政的标准就十分的清晰,尤其是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中国儒家思想的道德化推崇到了空前的历史地位,到了唐代的科技考试的兴起,宋代的发展,明代的盛行,清代的畸形化发展都把选择人才框定在道德的标准上。中国的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如因影随行,或者说中国的道德教育一步步促进了中国政治的中央集权化发展。德才兼备的选才标准永远常青。

三、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立体多元化的具有深远影响。例如孔子引入“仁爱”思想于德育教育之中,将道德规范的“礼”与道德情感的“仁”统一结合起来,为“礼”的认同遵守找到了内在动力,实现了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化,体现了道德主体性思想,也为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即“重义轻利”,“取义成仁”,“天下为公”,“先人后己”等提供了依据。“仁爱”思想作为传统德育教育的内容基础,在儒家看来是渊源于人的本性,孔子就认为:“仁者,人也”,从而将“仁”看作人自身所固有的天性。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人心也”的主张,他强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见耳”(《孟子〃告子(上)》)。儒家思想家将“仁爱”提高到人之天性和人之为人的标志地位,有利于提高国民道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仁爱”既是一种道德情感,但它又外显于“爱人”的行为规范上,被孔子定为“一贯之道”的“忠恕之道”,其实就是仁爱之心的外显行为表现。“恕”是爱人的低层面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是一种消极方式的“爱人”表现,即便如此,也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和谐与平和。“忠”是爱人的高层次的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甚至“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由此,“忠”也体现了将他人利益、国家的利益臵于自己之上的崇高境界,也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德“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这种道德教育,是孕育、激励历代志士仁人生发“天下为公”精神与行为的动因之所在。所以,“忠”是积极主动的“爱人”表现,是儒家“仁爱”思想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忠恕之道”为“仁爱之心”在实际行动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在实践中,奉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原则,体现了道德最本质的含义:尊重他人,有益他人,不加害于他人,和谐共处,它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准则,为人己关系的协调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从而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升华至道德义务,这在传统德育教育中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

为真正落实“仁爱”教育,儒家主张以“孝悌”作为起点和根本。孔子说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孟子也明确指出:“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并反复强调:“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可见,“孝悌”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传统的社会之中,“孝”是用以维系家族中纵的关系,是针对后辈对前辈而言。“悌”是维系家族中横的关系,是针对平辈中弟弟对兄长要尊敬。这样,当权者就通过孝悌之道,把人际社会上下左右的关系全部加以控制协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仁”的教育核心是“爱人”,在儒家看来,爱是由近及远,有次第等级的,从爱父母兄弟始,而后扩而充之,到爱长辈、朋友,并升华至爱君主、社会、民族、国家,即调整人际关系,首先是从调整与父母兄弟间的关系开始,然后再进一步调整与朋友、君王,乃至整个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正由于对父母兄弟的爱表现为“孝悌”,所以它是“爱人”的基础,是实行“仁”的教育根本,正如《孝经》所言:“不爱其 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孟子也认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乃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可见,“孝悌”自然也必然地成为“仁”之根本。同时,“孝悌”也是“忠”的基础,孔子就说过:“孝慈,则忠”。从小培养孝悌的良好品德,“少成若天性”,长大后,自然移孝为忠,以事父母之心事君,正如民间俗语所言:“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样,从孝亲始,至忠君终,达到了“仁”的教育最高境界,从而使社会秩序得以长久维持,国家得以长治久安。儒家典籍《大学》所言:“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充分表达了儒家以“孝悌”作为“仁”的教育根本政治目的。中国传统德育教育,正是以“仁爱”教育为其主要内容,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并通过孝悌作为纽带,以维系封建社会等级尊卑秩序的“礼”,从而达到统治的长久,这种以德治国的主张,对今天社会发展与治理,无不有启示作用。

古代教育家认为,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是德育教育的起点,提倡将道德的“闻”、“见”、“知”放在德育教育的首位。孔子就强调“知德”,所谓知,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他曾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孔子有两句名言,“知者不惑”,“知者乐”,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将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因此,他极力主张“知德”,“知礼”,“知仁”,“知道”,即对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识,才可能具备分辨道德行为是非善恶的能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有德者必有言”(《论语〃宪问》)。所谓情,即内心体验与道德情感的形成,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即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知道如何爱和如何恨。可见,以“仁”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内容,包含着爱与憎的两种内 心体验和情感。孔子主张,人的情感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升华过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只是低层次的情感,而乐之则是高级情感,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前者向后者的转化。在道德意志的锻炼方面,孔子就强调学生要“志于仁”,“志于道”,在他看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在教育过程中,他十分强调学生要接受严格的意志锻炼,要做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为此,孔子要求弟子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也就是坚硬的东西,就是磨也磨不薄;最白的物品,即使染也染不黑。他鼓励学生要有松柏精神,“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人就应像松柏一样能经得冬天严寒的考验。孟子也提倡通过意志的锻炼,形成相应的高尚节操,“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在孟子看来,唯有受过严格而又艰苦的意志锻炼,才可能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有气节的君子。德育教育,如果仅停留在认识阶段,而不加以转化至信念,道德就会失去规范行为的作用。只有当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才能对道德行为发生指导和约束作用,从而形成道德规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表示:“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一语中的,对今天德育教育仍不失借鉴意义。所谓行,即道德行为阶段,中国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践履”或“躬行”,孔子就将“躬行”视为德育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并放在教育的极显著地位。他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并在许多场合说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些论述,表明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能仅凭他说得怎样,而是先看他做得如何。这实际已涉及到言行一致 的问题,亦即如何把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问题。孔子认为,只有言行一致,才是真正的道德,作为一个君子,必须说得和做得一致,这种思想,在传统德育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著名教育家朱熹就十分重视学生的“践履躬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他主张穷理(认知)和笃行(实践)并重的观点,“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他认为行是加深知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道德的践履,才能够加深对道德观念的认识,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树立明确的信仰。所以,他归纳说:“方其知之,而行极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朱熹《性理精义〃卷八》)。综上所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注重知、情、意、行的整体培养,强调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推崇言行一致和诚信,对今天的德育教育仍起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孔子在德育方法上就主张“克己”,其意是指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所谓“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就是通过自我言行的约束,从而达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所以,他教育弟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求诸己”,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其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仁”的道德标准,在他看来,一个人如能约束自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其言行举止就是一个合乎道德标准的君子。孔子还认为,“内省”是形成良好道德的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看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虚心学习,向其看齐;见到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鉴。所以,孔子向学生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意思就是说,反省过程,自己如果问心无愧,没有内疚之处,那还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他的学生曾参就将其师的德育方法概括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后来,朱熹将此方法发展为“省察”,就是要求学生对人欲之私意在“将发之际” 和“已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察。他说:“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之于念虑之始萌也。谓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念虑之萌,固不可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朱熹《性理精义》)。他要求每个人通过省察,揭去违背道德标准的昏翳,谨慎从事,达到“存天理”而“灭人欲”的境界。为此,朱熹在德育教育中大力提倡“无时不省察”的方法,“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可见,内省的方法在古代教育家心目中地位之重要。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从思想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引领着广大读书人的价值追求,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影响是深远的。

综上所述,就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而言,其主旨与内容,已远远超出了狭隘的功利性范围。对个人而言,道德教育能使一个人安身立命,被社会所容纳,并充分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对家族而言,具有荫泽后人,荣耀门庭的意义;对社会而言,具有使社会保持一定秩序与发展的作用;对国家民族而言,具有保江山,稳民心的社会教化功能。《礼记〃学记》就将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必由其学”。在古代教育家看来,接受教育不仅是受教育者个人之事,而且是有关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大事。正因为如此,传统教育非常重视人的德性培养,提倡发奋斗志,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不计个人得失成败,不问个人安危荣辱,养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在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中,仍有其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道德》教材

2、《论语》

3、《孟子》

4、《大学》

5、《礼记》

6、朱熹《性理精义》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4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提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我国公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的方式方法、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等作一简要梳理,以促进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儒、道、墨、法、释等文化精华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从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治国之道到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从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到法家“以法治国”以及释家的“大慈大悲”对人性的关怀,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至诚的精神与信念。这种文化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国社会的繁荣发展,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有过重大的影响。这些优秀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我们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有源头活水。

近年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研究硕果累累,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蔚为壮观,然而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公民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研究都不多,而且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只是泛泛而谈,有待进一步深入。

很多学者都认同以下观点,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是公民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著书立说,呼吁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内容丰富,东南大学的樊和平教授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等十大美德,认为它是形成崇高的民族精神,建立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道德人格的重要保证。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潜涛教授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归纳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人际和谐、追求崇高、以德治国、艰苦奋斗等传统,主张大力继承和发扬。[2]

很多学者都主张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的新形势下,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3]

传统道德教育以人性论为逻辑出发点和教育前提,是古代先哲对道德教育规律的探索,富有深刻的道德理性内涵,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正是传统道德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一脉相承的原因与关键所在。

比如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

[4]的思想,在于强调道德教育对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另外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讲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虽讲人性本恶,但强调“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善行和善良品德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从表面上看,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存在着差异,但实质上在对待人性与人的善良品德关系问题上殊途同归,都十分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性是可以教化、可以塑造的。

关于如何对个体人进行人格培养问题,也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有学者认为:对“善”的追求是中国传统道德对个体生命价值和归宿的最终确认,也是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寻求道德理性成熟的过程。现代公民人格的培养同样不能脱离人性的基础,要结合个体的道德需要,使人格教育出于自然而又归于自然。这就要关注公民的多种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个性特征。提出应该从教育规律、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出发,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道德需求,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体道德需要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教育要求的层次。[5]

学者们还从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以及个人自我修养对造就公民高尚人格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非独丝有染,人亦有染。说明道德教育的环境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本性,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和国家的命运。[6]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同其它社会活动一样,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价值和功能的实现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公民道德建设环境是构成公民道德建设过程的要素之一。

传统文化中“以法治国”法家思想,对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也有着指导作用。人性的二重性告诉我们,人是动物,又不是动物。人的自然属性反映的就是所有动物所具有的生物本能,而人的社会属性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取决于后天的教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我认知和环境教化而赋予自己的作为“人”的存在的内在规定性。然而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不会主动弃恶从善,所以需要用法律来约束其行为。[7]

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淑芹教授的《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外在机制》、卫建国在《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都提出,基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实情以及当下公民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行为自律意识还不强、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交往范围广,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之间的监督变得越来越困难的现状,提出在进行慎独教育的同时,特别需要加强外部管理,要把道德教育和社会管理结合起来,对公民的道德进行养成和训练,以提高道德建设的实效。[8] [9]

道德教育是对人美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只有把追求道德完善的视为快乐之事时,才能自觉自愿地去追求自我完善。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教育也应当把情感教育作为重要的方式方法,使人通过情感体验来形成相应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产生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自觉主动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知行统一”,认为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起着理性指导的作用,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知的最终体现和实践,主张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实施养成教育。这对我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随着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人格素质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实现现代公民人格培育的真正目的。

不少国内专家学者对学校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学校里进行的公民教育,主张用普世的、合乎现代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前普遍接受公民道德的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因为学校有着社会上所缺乏的教学资源优势、时间优势,学校里不但可以开展直接的公民教育课程,而且还可以依靠多种学科和活动,发挥其间接教育的作用。另外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时候如果能把优秀的为人处事规范和原则传授给他们,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有学者对我国公民道德水平低下的现状和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是中国30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人们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道德选择上出现困惑、社会道德心理失衡。[10]

关于把传统德育运用到公民教育之中,有学者提出了德育目标问题,认为公民教育

必然是主体性教育,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其基本的教育取向,而且是区别于“圣人教育”的“平民教育”。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太高,缺乏对不同层次公民的水平、能力分析等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1]王颖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中强调培育公民应该以公民拥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避免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封建臣民观念对公民民主自由的影响。[12]

相对大陆而言,台湾对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问题研究比较系统、集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当属田培林先生。台中师院王财贵教授发起的“儿童读经运动”也是学者针对传统文化教育所做的贡献,让孩子从小养成温良恭让,品行端正的习惯。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5

有人说:“21世纪要让社会发展,让人们生存下去,应该回顾2500年前的孔子儒家文化。”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当今雷厉风行的的社会,传统的中国文化正在被世人所淡忘。正当我们青年学生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时,韩国正悄悄地意图把端午节据为己有,日本早在挖空心思收敛自己的文化宝藏。有一天,当韩国人宣布:“端午节是我们的1”当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认为三国在日本,我们该作何解释?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代的人们啊,难道你未曾看见它的辉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的诗句,掩卷而思,是一幅极其凄美的画面。我们今天的一切情感,古人都已经感受到了,也都替我们描绘出来了。而这一切的源头,是这本略显古奥的《诗经》。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季羡林说:“二十一世纪是儒家思想的世纪。”不管怎么说,它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不读它就永远无法了解中国古代生活。

老子五千言,字字玄机,渗透了无上的智慧,也道出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倾向。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著作。据说,当代学者提出“宇宙的大爆炸说”时,他们在老子的“道”的思想中找到了哲学依据。

《庄子》这是我全文抄录和诵读过的为数不多的书之一。先不说其生死达观的思想,光是那汪洋恣肆、丰瞻华美的文字,就值得我们击节叩赏。每当我背诵起“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这样的语句,我仿佛触摸到了中国散文的源头。

一说起唐代,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唐诗。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的国土。唐代的诗坛,不仅诗人多,而且还挺立着一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巨人,像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等等等,“不尽长江滚滚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看看这胸襟气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多么悲壮的歌声,像从历史的深处腾出,不仅一声就唤醒了永远辉煌的盛唐诗,而且直到今天仍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审美的冲击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巨人昂首天外,用目光提起黄河滚滚狂涛向海里倾倒里才能找到的感觉。正是这个宣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超级巨人,把盛唐精神上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于是杜甫颜色憔悴地走来了。这个悲天悯人的诗人,虽然到“安史之乱”爆发那一年已经四十四岁,但他唱不出盛唐的理想主义,唱不出盛唐的浪漫气质。他用嘶哑的歌喉唱出来的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一片中唐的血泪,是目睹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

这是中国有形的文化,无形的更是为世界所折服。“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所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昨天”,我不禁想大声呼喊:“中国文化的今天在哪里?!”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跨进高等学

府的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成才,但如果只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工具人”、“单面人”,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遣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思想体系。大学生作为中国人中的一部分文化主力,更具有实力和责任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展下去。

21世纪,让我们浸润着曼妙的中国文化,像着奥运开幕式般自信满满地走向世界!

张璐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7 月~2014 年4 月共两个院校高职护理专业的实习护生 ( 以下称作护生) 130 人为研究对象, 年龄18~21 岁。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分别平均抽取两个院校的护生各一半, 共65 人, 作为培训组, 参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其中男护生4 人, 女护生61 人;另有65 名护生不参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护生3 人, 女护生62 人。 两组均需分别轮转到我院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导诊科、急诊科、成人ICU等10 个科室实习学习。 上述资料培训组和对照组之间患者的年龄及性别资料, 无显著性差异 (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培训, 直接分配到科室轮转学习;培训组护生先集中进行两周的传统文化培训及护理相关培训, 再分配到科室轮转学习, 轮转期间每周集中培训学习一次, 具体内容有:1以《 大学》 、《 礼记》 、《 弟子规》 、《 三字经》 等传统文化内容为培训教材, 选择吸收其精华内容, 组织高年资护士讲解传授其文化内涵。 2组织护生集中诵读经典, 从诵读经典中, 感悟成长。 3组织护理礼仪培训, 开设护理礼仪表演, 设置护理服务场景, 开展规范护理服务竞赛, 发放小礼品, 并有资深护师进行点评。 4组织志愿者活动, 走进社区, 宣传保健养生知识,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做孤儿院义工, 照顾三无病人等, 在帮助弱者的同时培养其悯人情怀, 成人达己。 5听取高年资护师的优秀护理经验分享, 强调传统文化思想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 6设置一面分享墙, 鼓励护生寻找身边的感人事迹, 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经验与得失, 结合分享墙内容, 每月开展一次大讨论, 引导护生们“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2.2 评价方法1评价表参照国内相关文献[5]自行设计, 在听取高年资护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主要从仪容仪表、尊师守纪、人文服务、沟通协作、操作水平等5 个环节进行评价, 每个环节设5 个小项, 评价其护理人文品格的实际表现。 评分方法采用Likert5 级评分法, 非常满意5 分, 比较满意4 分, 一般3分, 不满意2 分, 非常不满意1 分。 在单科室实习结束时由科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共同评价, 由实习结束后汇总评价分值除以实习科室数, 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2实习结束, 由护理部牵头, 对实习护生进行基础护理知识理论测试, 以评判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态度及知识掌握情况。 笔试以闭卷方式进行, 试卷实行百分制, 内容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题及个案分析等。再抽选6 名资深护师批阅试卷, 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题项目, 由4 名护师各自负责其中一项的批阅, 个案分析项目由2 名护师共同批阅, 全部项目批阅完成再进行分值汇总, 得到最终成绩。

1.2.3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 进行统计分析, 描述性分析采用构成比或者 ±s形式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人文品格表现评分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护生基础护理知识理论测试评分比较, 见表2。

注:培训组和对照组组间经 χ2检验, χ2=55.944, P<0.01

3 讨论

南丁格尔说过“: 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 是真善美的化身”。在我国古代, 即有“ 不为良相, 则为良医”的民族思想, 为我们现在的医者提供了一个“ 悬壶济世”的道德典范。 可当今中国社会, 绝大多数教育者和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最起码的尊重[6]。 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的上升, 民族文化自信也理应得到彰显。 教育能够把人文关怀理念通过环境陶冶、知识传授和自身实践, 内化为护生的气质修养和品质[7]。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 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国民“ 健全人格”。 医学工作者的健全人格, 是优秀医学人文品格和卓越医师人格的基本内涵。 医学工作者的初期医学实践是医学人文品格塑造的开始。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期既是医学专业实践的“ 启航”阶段, 也是医学人文实践的“ 启航”阶段, 对于塑造实习护生的医学人文品格也有“ 启航”的意义。 实习护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要摈弃其封建糟粕, 选择性地去继承、去发扬, 让传统文化的精神深入内心, “ 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并自觉塑造自己的医学人文品格。 随着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8]。 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升实习护生的医学人文品格, 培养优秀护理接班人有着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婷婷, 周向锋, 章晓幸.应用传统文化陶冶实习护生的人文情怀[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8) :76-77.

[2]顾加栋, 周祥龙.略论佛教医学的思想源流及其中国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 31 (6) :79-81.

[3]葛明生, 顾加栋.2000年~2012年医学人文领域传统文化研究状况文献计量学分析[J].医学与哲学, 2014, 3 (35) :90-92.

[4]贺兰英.医学目的与医学人文精神[J].卫生软科学, 2011, 25 (2) :98-100.

[5]张立力, 王小丽.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6) :66-68.

[6]蔡志刚, 林丽.医学人文教育困境之根源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 31 (4) :50-51.

[7]高学琴, 何燕, 赵振娟.教育环境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4) :14-16.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7

一、利于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的优秀传统道德,强调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整体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体现集体主义精神的名言比比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提出了“夙夜在公”的思想。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更强调了一种为整体尽忠献身的精神。受这种精神影响。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清代的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所有这些都显示了强烈的为民族和国家社会而献身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是密不可分的,集体主义是爱国主义滋生的土壤,爱国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升华、结晶。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最现实、最明确、最具体、最广泛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代表着我们先进文化的方向。

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懂得个人利益的实现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或集体利益为代价,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群众利益矛盾时,自觉运用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使个人的追求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更为适应。另一方面,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利于帮助他们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并将这种爱国情感转化成切实的爱国之举,弘扬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去实践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二、利于培养大学生谦恭礼让的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丘最早提出“仁”就是“爱人”的思想,“仁者爱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最早的人道主义思想。人应当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关心自己的同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人们在处理个人同他人关系时所依据的原则。孟子继承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人的“良知”问题。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人有道德,就在于人有禽兽所没有的对其他人的“同情”、“怜悯”、“关心”和慈爱之心。正是从这种仁爱原则出发,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人和”、“和谐”和“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思想,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齐,泰山移”等,就是这一思想的反映。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的传统道德又特别强调“待人以宽,责己以严”、“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道德思想,以调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待人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提倡并奉行“温良恭俭让”是很有必要的。当代大学生,不少人像好斗的公鸡,为丁点大的芝麻事而大动老拳,甚至同窗操戈。鉴于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提倡一种“忍让”精神,培养一种“温和”性情“良恭”脾气,把它当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必需的润滑液来和谐师生、学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互相忍让、互相谅解的讲礼貌、守礼节的良好校园人际氛围。对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对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三、利于培养大学生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

对义利关系的把握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价值取向。孔子重视义但不鄙弃利,他反对的是“放于利而行,多怨”和小利(只顾个人眼前的局部利益),因为“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认为有仁德的人“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孟子要求“先义而后利”。荀子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提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宋明理学家虽有把个人物质利益看作“人欲”,主张“正其谊(义)不谋其利”,“存天理,灭人欲”的倾向,但同时又认为“正其义而利自在,明其道而功自在”,从而得出“利在义中”,“义中有利”的结论。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强调义利兼顾的,并不否认利的作用。它强调在个人的物质利益之外,还应该有精神的建树,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这些正是中国传统义利观中的合理内核。在拜金主义日益腐蚀人们的灵魂,严重动摇人们价值观念的今天,用儒家积极合理的义利观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衡量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在人格上有刚性,在利益上不失落,讲人格、国格和民族自尊、自强、自爱精神,不无现实意义。

四、利于培养大学生修身自律,崇德重义

古代仁人志士崇德重义,注重修身自律,这方面的言论和事例很多,对当代的大学生很有启迪。比如孔子的《论语》,堪称修身的经典之作,“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对后人的影响极为深刻。与孔子的修身思想一脉相承,历代留下的修身言论不可胜数。如荀子的“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韩愈的“有善必闻,有恶必见”;朱熹的“旧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外,像季子挂剑报徐君,范式交友重信义,卓公行千里如期等,都是古人诚信守约的佳话。这些故事对当今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应当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特殊的群体,肩负着祖国未来的历史使命。当今大学生在校受到的教育如何,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因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将由当代大学生组成。更重要的是,未来中国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政治思想状况都与当今的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程度和状况密切相关。所以在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矛盾的影响下,积极、有效、正确地对当代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将具有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制度下一篇: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