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与变革》读书笔记

2024-05-22

《中国:传统与变革》读书笔记(通用10篇)

《中国:传统与变革》读书笔记 篇1

税务1101 贺双双1402110106

暑期读书笔记

——《中国:传统与变革》 费正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汉学家。他的着作及其主要观点代表着美国社会的看法,对几代美国学者和政治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号称“头号中国通”。此书从远古的史前文明一直写到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跨度几千年,涉及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及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传承与流变。

身为中国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中华文明是何等灿烂辉煌,中国文明是博大悠远,于是小时候的我们莫名得就有了一种身在这片土地的幸运感。当我们随着时间长大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国家其实曾经落后而又贫穷。时间封印住一切,过往的事情已无人能改,但对事情的记述却难免作者的或有意或无意的局限性。西方史学家与我国史学家的一大不同是全球视野。国内史学界一向固步自封,只知埋头钻研故纸堆,却不知放眼世界。费正清等一些西方史学家,擅长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里进行东西方历史的比较研究,从而让我们有更宽阔的视野看待我们的国家。从这本书书中我弄明白了一些问题。为什么中国历史漫漫数千年,却一直以中央集权的政体延续至今?又为什么中国曾经很长时间里,在技术,文化多方面傲视全球,却从来没有发展中今天西方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有许多讲解。

这本书以类似塞缪尔·亨廷顿的角度阐述了东亚文化圈的起源。即地理上的原因,中亚的荒漠,南亚的茂密雨林,东边的海洋,将东亚在现代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一直就作为一个相当封闭的文明圈在独立发展,而其中中华文明又是绝对的主体。上溯自夏商周,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因为对抗黄河泛滥等自然灾害,以及农业文明对抗游牧文明骚扰的客观需要,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中央集权形式的统治结构。对比之下,也就能理解古希腊城邦及其早期共和民主能诞生在一个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又多岛屿环海条件下的原因了。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往往不是几个偶然会导致。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集权专制特点又受到其他几个因素的推动,比如有一点很出人意料的一点,那就是汉字。费正清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那些不能互相沟通的方言其实已经可以算是

不同语言,其差异程度近似今天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但中国并没有因为不同语言分裂为像欧洲那样的多个国家,而这正是得益于汉字的特性。汉字兼具表音表意的功能,可以书写差异极大的不同语言。虽然如南方各地方言各异,但如果书信可以交流,政府的政令就能传递,中央政府的统治就能继续存在。

中国的专制机器能如此顽强的存在几千年,期间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近似西方共和民主及议会这一类的事物,实在非常神奇。这是一个陆地国家,地大物博,经济自给自足,因此没有了与国家之外进行贸易的动力。这又是一个农业比重极高的国家,大量的农民在有限的土地精耕细作,靠水稻这类高产的农作物养活了几倍于当时其他国家人口密度的人口。充裕的人力资源又削弱了人们研究机械及新技术的兴趣,古代西方没有的轿子却多车就是一例。人口繁多,又多是只能温饱的农民,受教育的阶层统治未受教育的另一批人,于是靠高低秩序的体制就一直稳定的存在了下去,又乱到制,从为消失,甚至今天。春秋战国有一个时期百家争鸣,混乱时代下诞生出非常多元的哲学思考,其他文明中出现的法制,语言逻辑,甚至新兴宗教都曾经出现过。但最后胜利还是属于一个强大专制制度下的新帝国。儒学这类强调的等级制的哲学思想也开始占领其主导地位。于是中国从物质上,精神上都愈加开始愈加成熟的中央集权统治。

书中有一段”为何中华帝国得到重建而罗马帝国却一蹶不振,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南朝与希腊拜占庭帝国相比保存了更多的帝制传统,而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南朝对北朝的影响也超过拜占庭对意大利、法兰西诸邦的影响。另外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汉朝的帝制模式要优于罗马帝国。上乘“天命”的中国皇帝受到民众的支持,他通过选拔贤人担任政府职务来实行公正、有道德的统治,这比罗马帝国的法制理念更易为当时的人所接受。汉字可能也起到了希腊字母文字所不能比拟的文化凝聚作用。“蛮夷”们如果想能掌握读写就必须学习汉文,因为汉字很难与胡语通用。此外,尽管中国各地方言各异而且相互之间很难听懂,但中国人却都使用汉字。最后一点是,汉人人口众多,这就使中国比欧洲更快、更彻底地把蛮族吸纳、同化了过来。由于中国农业属于精耕细作型,它生养了更多的人口,而入侵的异族也就越来越快地消失在周围人海般的汉族人口中了。”做了很全面的一些分析。

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惊人的相似。历史上这么多次改朝换代,也还只是一个王朝替换另一个王朝,却几乎完全不曾自发得发展出民主之类的火星。当然近代中国被西方坚船利炮叩开大门后,开始绝望的试图转向,实属例外。历史及其懒惰,如果几千年来渗入我们基因,浸透我们文化的都是这样一种中央一统的文明性格。希望中国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汉族文化中心主义”。作者指出这种以中国为世界中心,以汉族

政权为中国正朔的意识形态帮助中国人在遭受异族入侵及统治时保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最终成为胜利者。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人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憎恶与轻蔑,以及一味关注本国事物的狭隘视野,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他的这一观点,对当今中国很有借鉴意义。民族主义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迁》这本书,让人读到的不是孤立离散的历史事件、苍白无力的人物描述,而是可以通过作者细微独到的分析,了解整个社会的运转、体制的优缺、文化传统的发展,内容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军事、教育的传承与流变。你能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读了这本书真的让人收获颇丰,不虚此读。

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 篇2

本书不同于其他史学专著的严肃风格,作者用清新、生动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让我从中也学习、了解到了许多。

正如心理学上所说“不了解就会产生偏见与歧视“。那么彼此之间更多的了解才会让彼此更好的相处。近年来,中美关系一直都是中国外交上较为关心的话题,中美之间有着合作,也有着分歧与冲突,但我们明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彼此之间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互利共赢才能维护世界局势稳定,为各国人民提供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在本书中,作者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全面的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及其发展情况。

我们对于中国历史了解大多仅来自于中学及现在大学里一些相关课程与书本上来的。关于中国与外国的了解本身也是片面的。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不得不说就算在思想自由的今天,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或多或少对于当年的历史还是会有所隐藏的。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本身也会对自己祖先的过往,对本民族的历史有着美化的倾向。

而本书中,费正清教授则以一位美国人,一位较为客观的身份来为我们讲述他眼中的中国历史及中国发展是怎样的。该书一开始就从中国的景观入手,分析中国这样的地形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产生的影响。作者把中国南北对比描述得一清二楚,更是把中国的农业与美国相比较,阐明了中国南北方分别克服盐碱与缺肥养活了如此庞大的一群人民的不易。中国自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精耕细作,而它对人的意义可以从依赖水稻的经济生活和思想方面看得最为明显。美国某经济学家曾认为,水稻田的插秧是世界上体力的最大花费,强劲的体力多于良田。中国农民他们缺少土地和资本去进行机械化的或者大规模方式的耕作,这就直接性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脆弱性。在思想方面,自然经济的自然惯性使得人们树立起自身关于人的价值的标准。中国人注重劳动,劳动光荣是中国人几千年坚定的价值取向。

费正清先生认为中国人注重劳动,所以直接导致把节省劳力的创造发明视为异端,而这一点从清代末期中国人民反对铁路可以看出来。但是关于这一点我却不怎么赞同,中国人民热爱劳动这是我们的优良美德,我认为爱劳动和创造节省劳动的方法之间并不冲突。

不过费正清教授对于中国的分析确实是很深刻,很透彻的。同时由于是以西方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必然也存在着与我们传统观点不同的地方,比如费正清教授在文中提出的“士绅阶级”。费正清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时,特别注意到了士绅阶级对于中国的影响。

按照我的理解,费正清所谓的“士绅阶级”,指的就是一个地方有钱有势同时又有着相应的文化知识的一部分人,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大地主阶级“。在费正清教授看来,这一阶级由于在地方上拥有大量钱财从而控制了当地的经济,而由于这些士绅在当地有着一定的权威与地位,所以在当地掌握了一定的政治势力,同时又由于这些乡绅有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因此主导了当地的文化。因此按照费正清教授的观点,士绅阶级,或者叫大地主阶级由于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占据统治地位,所以他们才是推动古代中国或者叫农业中国发展进步的主导力量。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阶级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力军,而将士绅阶级,或者说大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和推翻的对象的历史观显然是大相径庭的。所以可见中西方的观点还是存在着不同,而且从这里或许可以看出,西方人倾向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历史观称作“精英史观”,而中国人则倾向认为是人民创造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历史观称作“群众史观”。这是我在书中读到的最大的不同。

《中国:传统与变革》读书笔记 篇3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的读书报告

《“新基础教育”论》是“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之一,它对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究。通过阅读此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培养问题意识,创新教育观念的重要性,自己要不断地学习,进行实践、反思。

全书共有3大编,由12章组成。第一部分是“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社会基础论”,分别从“生存基础”、“世界变局”和“中国主题”三个方面作出阐述,指出了中国教育变革的时代大背景和必然性。只有认识了我们生活的社会,我们才能深刻体会教育变革的意义,自觉地投入教育改革的浪潮中。

第二部分是“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从宏观变革的回溯与反思和宏观变革的性质、任务、价值取向、主体与策略等方面系统的构建了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理论体系,明晰了教育变革的内涵和思维路线。

第三部分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从中回溯了我国自1860年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百年学校转型变革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与学校转型实践作了系统论述。具体论述了课堂教学改革、班级建设改革、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三个方面的内容,勾勒了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基本理论、基本任务和基本路线。

最后一部分以结语的方式简单阐明有关“新基础教育”变革研究的推进策略和方法论。

整本书的思路是先探讨了教育改革的背景,然后从宏观上构建了教育变革的理论体系,最后进入到实践层面,从批判性反思和创造性构建两个维度,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双向转换的意义上,阐述了“新基础教育”的学校重建论。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新基础教育”,所以要先明确“新基础教育”这一表述的内涵。“新基础教育”研究涉及到的基础教育的三个基本的不同形态的变革:观念变革(包括“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学校实践形态(包括教学、班级建设与学校管理)和学校中人的存在形态(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新基础教育”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呈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师智慧”、“学生成长”和“主动发展”等主题词。叶澜教授入木三分地将教育思考投向教育的基础性问题、原点性问题——教育必须与师生的生命体验和成长体验联系在一起,她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可见,对生命的思考是“新基础教育”的出发点。

读完此书的第一感觉就是,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教育术语,明晰了一些概念。而且感觉到作者探讨了很多和教育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很受启发。同时,认识到了教育观念创新的重要性。“新基础教育”理论就是为中国的教育变革开辟了一方“绿洲”,让中国的基础教育开始觉醒,重新焕发勃勃的生机!

感悟之一:明晰概念内涵——探究、认识的前提

1、《“新基础教育”论》概念性极强,作者对每个概念都有清晰地阐释,例如对“终身教育”的定位,人们常常将其局限于教育制度中的部分构成,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总是把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非正规的社会教育等联系在一起。

终身教育应该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我们未能认清“终身教育”的真谛,即认清教育制度应建立在为个人生命终身发展服务,并以对生命不同阶段的连续性、整体性和相关性理解和尊重作为基本依据之前,所作出的教育系统的设计,很难在核心意义上完成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任务。今日要求以人为本的中国社会的教育制度的转型,更需要终身教育的制度体系中得以整体式和渗透式的体现。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跨世纪的工程已提出很久了。可是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人们尚未清楚区别以提高民族素质为价值的教育和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素质指什么,当代学生素质与以往有何不同,也未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的规定大致来自于党中央、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随形势变化而变化,缺乏对可被称为“素质”的理解之基本稳定性等等。

所以,对于一些很重要的概念的内涵,我们要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把握住教育变革的内涵与发展动向。

2、《“新基础教育”论》在学校重建论部分提出了许多很新颖的概念,很受启发。比如理想新人精神素质的“三维双向”目标。“三维”是指对个体精神生命发展具有基础性价值的,人之认知能力、道德品性和人格特性,是在体魄与魂魄相对二分以后,在“魂魄”整体中分列的“三维”,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德、智、体三分。“双向”是指三维中的每一维都包含着个体行为上两个相反的指向:一是个体指向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一是个体指向内部精神世界的自我建构。“双向”虽然在方向上相反,实质却密切相关。只有内在自我强健和自觉构建者,才能更有价值和有效地实现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自我的发展与构建又在个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反思逐渐完成。

感悟之二:增强问题意识——探究、认识的条件

《“新基础教育”论》中关注了许多教育问题,比如教育公平、课程改革、学生减负、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等。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1、教育公平

教育不公平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更严重的可能造成以不公平的眼光看待社会。我认为教育公平不能用“均等的”、“标准划一”来评判,它应该是一种尊重人的个性差异的、满足每个人个性需要的“个性教育”。它强调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它应该给人们提供适合他们潜能开发的教育。教育要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必须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学生能适应时代的特点,迎接时代的挑战。

2、高考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因此,高校招生仍未摆脱“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所以高考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现在,关于自主招生的讨论沸沸扬扬,自主招生与统一高考的关系其实并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我们要正确对待二者,充分研究,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高校统一入学

考试能较好地适应“穷国办教育”的国情,同时能保证考试的质量和考试的权威性。而自主考试能增强考试的适应性,扩大入学的途径。只要有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杜绝“暗箱操作”,就能发挥自主招生的优势。

感悟之三:创新教育观念——探究、认识的核心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实力的提升,学校办学的经费、物质条件、教育设施和教师学历等都有提升,但是这一切,如若没有教育观念系统的变革,那么“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瓶”的局面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并持续下去,就不可能完成学校转型性变革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教育观念系统是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魂,是变革传统学校的理论武器。

1、课堂教学有基础性的地位,它是学校基本的教学方式。但是现在的课堂是“一抓就死、一放就活”,为了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作者提出了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包括教学共通价值观、学科教学价值观和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价值观。

其中,比如作者提到“育人”并非是我们教育中平常所指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而是指教育对于学生作为人的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关注和养成,说到底是育人生命发展之自觉。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还关涉学生意志、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要把改革的切入点放在对现在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上。

作者提到要关注不同年龄中小学生成长需要。要使学习科目的内容与学生今日的成长有内在联系,要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世界向联系,在学科设置上和学科教学中要体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困惑、好奇、问题、期望、兴趣以及许多潜在的能力等。“新基础教育”强调教学过程中课的动态生成,但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事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互动生成”式的教学过程由有向开放——交互反馈——集聚生成等三个相对区别又关联的步骤组成。

2、“新基础教育”将班级建设改革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校教育实践领域,系统研究其当代改革问题,具有重要基础性意义。“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提升学生的发展需求与能力,这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价值。班级建设是学生与教师合作进行的,教师在班级建设中的任务直接指向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研究、关注学生相关的成长是基础性工作,如何让学生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如何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是教师需要研究和在实践中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更处于研究、引导和辅助的地位。而学生在班级建设中则具有较之课堂教学更大的自主决策、践行、锻炼与发展的空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成为主要的形式,师生互动的需要体现在班级建设的策划、分工和工作中的反馈、提升与总结上。

作者从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康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未来公民养成问题和学生自我意识与成长需要发展问题关注班级建设改革的现实针对性。在班级组织建设方面,双班委制,工作委员会,班委轮换、竞争机制,增设班级岗位,加强一事一议、建立每日一评制度等都是有益的尝试;在建设班级文化方面,建立了独立性、凝聚力、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作为形成班级文化的几个指标;在系列班级活动建设反面,班级活动应以满足和提升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为核心主题。

3、“新基础教育”从系统更新学校领导与管理观,学校组织与制度,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创生等方面进行学校领导与管理的变革。在学校内部形

成具有扁平特征的新型管理结构,建立层次与系统之间积极、双向、有效互动的创生式运行机制,拓展每一位学校领导、教师实现发展和展现智慧、才能的空间,合力创建富有创造力和个性的、成功实现我国当代基础教育转型使命的学校,是“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转型的核心任务。

作者从管理价值观的更新(成人与成事)、人际关系的更新(责任人与合作者)、管理功能观的更新(形成秩序与推进变革)、学校时空观的更新(分割与统整)阐述了学校领导管理观的系统更新。

作者还注重更新学校组织和管理制度,组织重建更多关系到的是学校如何合理、有效分权和还权的问题,作用在于主体自主和创造力的激发;制度则是为激活了的主体的工作提供基础性的保证,使工作在新的组织形态中有序、有效、高质量的开展,实现“人”与“事”的共同发展。

在新型教师队伍的创建方面,作者从基础性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两个层面来说明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基础性素养包括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追求等个人价值取向和发展的内动力,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和敏于研究、善于策划、强于反思重建、敢于开拓的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专业素养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涉及到人生价值观、认识框架、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法,直至教师专业行为逻辑、习惯系统与生存方式,是基于人的专业生活与生命的整体性、多层次性的特殊立场的思考。

在学校新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的文化应该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学校要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去,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植根于当前的情境进行整合,超越历史和现实的新规范,借助于新建的学校文化规范,推动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改造和重建。作者还提到了取舍、综合和转化的原则来对现有的社会文化进行改造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学校文化个性的形成,不仅要求校长有办学理念与文化追求,还要有全体师生和学校所有教育活动的精神融通方能形成。它既是精神的,又是实践的;既是个人的,又是学校群体共有的。

《中国:传统与变革》读书笔记 篇4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1

我阅读和背诵这篇文章后,使我懂得了以下六方面的道理:

第一节 使我懂得了我们要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爱护儿童。努力做到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第二节 使我明白了兄弟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决不能贪图钱财。努力做到团结大多数人,做一个平易近人的好学生。

第三节 使我知道了只有早睡早起才能身体好,使每天都能精力旺盛地学好每一门功课。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第四节 使我懂得了做人不能欺骗他人,只有诚实待人才能使他人相信自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可信的好学生。

第五节 使我知道了人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

第六节 使我明白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我要必须充分表现自已的才华努力学好每一科功课,争取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2

这个假期我读了《弟子规》,它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与德性好的人打交道,远离那些品行差的人。

父母生病时,要日夜守护在身边,汤药要自己先尝,然后再让父母喝。如果自己外出工作,一定要禀告父母,回来时也要和父母打招呼,以免父母牵挂。

它让我明白了细心是由专心和认真组成的。取得好成绩也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才能再次取得好成绩。

弟子规虽然是一本并不起眼的小书。但是它却包含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我们应该好好读这本书,不要辜负作者的一苦心。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3

读《弟子规》一书,让我有爱心。文中写到“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大众要有关怀爱护的心,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我以前爱吃的不给别人吃,玩具不给别人玩。

读了弟子规,我明白了人们应该互相关爱。

这次玉树大地震,让我想起要关心灾区的小朋友。学校组织大家捐款,我把平时攒起来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让玉树小朋友们有学上,有饭吃。

《弟子规》这本书真好,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4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讲一个人从小开始,就要学习孝顺父母、和兄弟姐妹友爱,要讲信用等等。其中,做子女的要孝敬父母这一部分对我的教育最大。回想起来,我在一些事情做得很不好。比如有一回,妈妈叫我扫地,我很不耐烦地回答:“哦哦—”,照样上网聊天,直到妈妈生气了,我才不情愿地去扫地,嘴巴还嘟嗦着:“扫就扫嘛,急什么?”事后,爸爸妈妈教训我时,我还顶嘴。除此之外,我还经常不体谅父母的难处,不体谅父母的苦心。父母做好的菜,我总是嫌这个菜不合口味,那个菜天天吃吃腻了。弄得父母很无奈……

对比起夏天为父亲扇床,冬天为父母暖被窝的黄秀,真是有天壤之别。

现在我明白了,做人也有许多规则,而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道理。我决心不再让父母瞎操心,向黄秀学习,做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我读过许多书,其中我觉得最有教育意义的是《弟子规》这本书。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5

假期里,我又读了一遍《弟子规》,它教育我们: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段话的意思是:亲人有过错,我们就要去劝说,表情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温和。如果,亲人仍然不听劝,也不要生气,依然继续。亲人仍然不听时,就哭着求他。即使挨打,也不后悔。这段话让我知道了亲人有错时要如何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次读《弟子规》我都有新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6

除了行孝之外还要泛爱众,论语中有句话是:“欲人爱己,必先爱人。”由此可见泛爱众的重要性。

除了要泛爱众之外,还要以“信为先”这里就给我们的老师、教练和同学们敲了个警钟。比方说教练、老师答应或承诺学生说你要做什么事,但是你去忘记去做了或者是没有去做都会造成学生对你的不良印象。而同学们也要以信待人,如果你没有信用,别人就会看不起你,你就会没有朋友!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学好、学透彻《弟子规》,并落实到生活中去吧!他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品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建设和谐校园、一起谱写青春的乐章吧!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7

小的时候,我非常不懂事。现在,我知道什么叫做懂事。因为除了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我还在一年级起就学习了《弟子规》。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去别人家的时候,我看见了一直喜欢的游戏卡,我就忍不住偷偷拿走了。藏在了我家的院子里。

第二天妈妈看见了。妈妈说:“你为什么拿人家的东西?赶快还给人家。偷拿人家的东西是很丢人的事情!再这样妈妈就要教训你了!”从此我决定要改正不拿别人的东西的缺点,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现在我已经知道了什么“事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我不能再丢自己的人,丢妈妈的脸。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8

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叫你,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偷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父母责,须顺承: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育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让爸爸妈妈生气。

从这段话中我知道了:父母让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父母的话去做,不要不听爸爸妈妈的建议,也不要懒洋洋的去做,要很快的去执行命令。做一名听话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9

我在老师的带领下读了,《弟子规》这本经典之作,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对饮食,勿拣择;食识可,无过则。

它告诉我人生的岁月有限,少年人一转眼就成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间好好学习。对饮食不要挑剔,要学习生活简朴的尧。这两句话时刻提醒、激励着我。

有一次,放学回家,我就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妈妈见了就给我拿来弟子规我感到特惭愧,连忙关掉电脑,写起了作业。《弟子规》时时督促着我。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10

我学《弟子规》《弟子规》中有两句话:“父母呼,应勿缓”。意思是,爸爸妈妈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及时回答。可是,每当爸爸妈妈回到家叫我“优优,优优”时,我往往只顾自己做作业、玩玩具,并没有立即回答。爸爸妈妈说,他们很无奈。

学了《弟子规》后,我努力做到及时回答。有时,还帮他们拿拖鞋呢!有一次妈妈喊我,我还冲上去拥抱、亲吻了妈妈呢!(还有一点小小的原因,妈妈手里还拿着我最爱吃的草莓。)

现在,爸爸妈妈渐渐忘记了“无奈”是什么感觉了。

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11

这学期孙老师布置我们每天读《弟子规》这本书,这本书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比如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告诉我父母教育我的时候应该听父母的话。想到平时我犯错误的时候,常常和妈妈顶嘴,惹妈妈生气,真是不应该。

比如说“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这句话告诉我不应该拿别人的东西。有时妈妈的零钱放在桌子上,没经过妈妈的同意我就把钱用了,以后不能这样做了。

书里还有很多道理,我觉得自己做的应该像书里说的一样,争取越来越棒。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12

《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十二个字: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这四句,这四句话的意思是:当你在路上遇到长辈时,要马上向长辈打招呼、敬礼。当你要向长辈问问题,但长辈正在跟别人讲话或思考等时候,我们就要在旁边等待。这四句话也让我改变了许多。

以前,我要问老师一个问题,当时,老师正在和其他老师讲话,我总会叫道:“老师老师!”直到老师听到为止。但现在我不会这样了,比如:当我要去找王老师问问题的时候,老师正在和家长讲话,我就在旁边慢慢的等待着老师。

《弟子规》好似是一块魔镜,找出了我自生的缺点。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13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来说说我的读后感吧!

在弟子规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事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秦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只为子女成材。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14

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这点你们做到了吗?

《弟子规》中“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这几句说的是做事要认真,不能马虎,但是我总是匆匆忙忙地做事,改不掉这个坏毛病。

有一次,从补习班回来,我想看电视,于是就飞快地写,英语字母写的也不好,以为都写完了,就开始看电视,到了补习班,老师检查作业,突然大吼起来:“仝悦,你的作业怎么回事,英语字母写的不好,还少写了一项作业,并且家长还没签名!”我不敢说话,低着头,心想,下次可得仔细点,真丢人呀!

以后,我再也不敢这样写作业了,作业做得一塌糊涂,还得挨批!

弟子规读书笔记200字,传统礼仪15

这个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了《弟子规》这本书,读后使我感触很深。

书中提到《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的。它具体列述了儿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之一。

在阅读的时候,有很多字词很难理解,爸爸妈妈就联系实际耐心的给我讲解,使我更加明白了内容的意思和内涵。书中的“故事链接”栏目我很喜欢看,因为更容易看懂,对我阅读理解《弟子规》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使我从日常生活中的孝敬父母、做人做事等方面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5

一、《乡土中国》相关介绍

(一)作者

费孝通,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苏吴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1936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社会学,师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38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于民主爱国运动;1958年曾被打为右派,罢免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职务。1945年至1952年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期间著成《乡土中国》。200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二)书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初版与1947年。一共由12篇文章组成。

本书原是费孝通1947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开《乡土社会学》一课的讲义,辑录而成书。书中,作者语言通俗简介,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二、乡土中国文化特点

(一)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社会。人民自古与泥土为伴,靠种地谋生。“以农为生的人,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泥土是搬不动的,因而形成了乡土社会生活的地方性。所谓地方性,即是说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独立的社会圈子;而区域内却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种熟悉表现为对人无缘由的信任和对自然规律的灵活运用。

(二)乡土社会的结构是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社会结构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关系越远人情越薄。第二,公私相对,比如世界与国家、国家与家庭这两对关系中,判断国家是公是私的结论就会截然不同。第三,克己而不克群。第四,维系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因所施对象与自己的亲疏远近而不同。

(三)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乡土社会靠“礼”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礼,不同于“文明、慈善”等的含义,而是一种成规。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成就了人们对事物的熟悉,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生活习惯自然就形成了经验、形成了传统。靠传统过活是灵验的,“照着做就有福,不照着做就出毛病”,于是人们就从心底产生了对传统的敬畏,这敬畏使传统得以延续。不同于法律和道德靠社会舆论的外力推行,传统的推行方式是依靠内力,依靠人们心里对传统的信服。传播礼的理想方式是教化,即通过长期的教育把外在的规则内化为习惯。知礼是责任,小辈如果在行为上出了不合规差错,那么长辈一定也犯了教化不到位的错误。古语所说的“子不教,父之过”大抵就是这个道理。在乡土社会,称得上德高望重的人必对礼知之甚多。而乡土社会用来解决矛盾的方式,即评理,就是通过德高望重的“长老”对纠纷双方教育一番,说的大家都心服口服,不再纠纷。

(四)乡土社会奉行长老统治

社会继替,是指社会成员的新陈代谢,是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乡土社会因其地方性,可被看作是变化极缓慢的静态社会。

长老统治是来源于社会继替的一种权力。每个人都来人间走一遭,要学礼。学习并非天性,需不怕困、不惮烦,因而要有外力加以强制。这种外力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力,是教化性的、爸爸式的权利,即长老统治。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长老统治的一个实例。

三、联想及思考

用《乡土中国》中所述的文化特点,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可以解释我国的农民工现象。

(一)户籍问题

中国农民工流动呈现出大雁迁徙似的特点——平时在外打工,农忙时节和春节回到原籍。我们发现老一辈的农民工很难在打工的城市扎根,新一代农民工又因为户籍问题得不到解决,一样难以做到彻底的迁移。

农民工流动之所以呈现出这种特点,究其文化原因,是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所决定的。农民自古靠土地为生,即使在现今的社会现实中一部分人弃农打工,但存他们骨子里的对土地的眷恋和务农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在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不仅要简单的思考户籍开放与否的合理性,也要从文化层面进行考虑,从而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欠薪问题

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农民工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导致的欠薪问题尤为严重。一般而言,我们将其归咎为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提出解决措施时,“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这一项必不可少。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6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我有幸拜读了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的学术大师——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费孝通大师一生著述浩繁,但他的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但是,这本小册子和他所写的《江村经济》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我在拜读期间不敢说是研究,只能谦逊地说是入门。虽然是入门,但是费孝通大师这十四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看到费孝通先生书上写的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中,说到:“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可以看出,费先生是一个重视开发有意义课题的老师,我想这样的课一定很有趣。这跟他强调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相符,一样的不那么刻板,这就是《乡土中国》这本书之所以如此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重要原因吧。

在其第一篇“乡土本色”中我了解了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城市人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因此他还举了他母亲在他初次出国时给了一包灶土用来“治疗”水土不服和思乡之苦的例子。这让我很快地回忆起到大学之前,奶奶在庙里取香炉里的香灰给我,保佑我出门在外一切安全。多么通俗易懂的例子啊,让我很快理解到“土”与中国社会基层的密切联系。难怪中国社会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舅舅的遗体非得被运回故里的原因。费先生认为:“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因此,乡土社会里的人们彼此特别熟悉。但是,与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相比,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在第二篇“文字下乡”里,费先生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我而且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因为我的母亲就是文盲,从来没上过学,但是她很聪明。没有我的母亲,我的高中文凭的父亲也不可能事业有成的,而且我的母亲在深圳短时间内自学了粤语和普通话,之后还自学认字和写字。

在解释中国的差序格局时,费先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在这个网络里,费先生认为只有“礼”才可以维系每个人的关系,并在文中大量地引用孔子的话语和例子。

费先生认为:“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总之,乡土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稳定的差序格局。

在“男女有别”的一篇中,费先生认为:“同性组合和家庭组合原则上是交错的,因为以生育为功能的家庭总是异性的组合。因之,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受到了这同性组合的影响,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和“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深刻地展现了乡土社会的性心理,但是,我认为这在现如今已经改变了许多。只是,男女之间多了些平等,并没有“有别”。

费先生认为乡土社会是没有法治的,但是,这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孔子两千多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就让我明白了,乡土中国的乡土性质其实是受孔家思想影响的,而且影响深刻。

正因为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乡间看到坏的行为却是合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了。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所以,费先生倡导:“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讲到“无讼”这一篇的时,我看了之后觉得费先生思想很激进,看待现实中的一些诟病眼光很犀利,大胆地揭露社会上的弊端,让我很敬佩。“每个要在人生逆旅里生活的人就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这些众多规律之下,从心所欲而不碰着铁壁。” 这就是教化权利的效应,是乡土社会中长老统治下才有的。另外,“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逃遁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有句谚语说的就是长老统治,“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长老统治对乡土中国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读书笔记《中国震撼》 篇7

第一次见到《中国震撼》这本书是在大学本科一年级的时候,当时我还是一名新生,是因为参加迎新活动游戏环节得到的奖励,第一印象就是“红”,中国红,当天晚上就开始读这本书,一个星期后,军训结束了,书也读完了,当时只是感觉书中充满正能量。现在四年过去了,我是一名研究生,老师推荐读一本书,所以我又重温了一遍,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读书体验,写此读书笔记。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本2011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张维为。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张维为,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博士,曾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复旦大学兼任教授、清华大学特邀研究员。著有《邓小平时代的意识形态与经济改革》(英文)、《改造中国:经济改革及其政治影响》(英文)、《重塑两岸关系的思考》等学术专著。发表过许多关于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模式、比较政治、外交政策以及两岸关系的文章。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及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张维为亲历百国现实,从全球视野中比较“中国经验”,对“中国模式”做出最强有力的理论总结。“中国崛起”震撼了全世界,“中国模式”也成为了国际学界、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张维为教授通过自己走访一百多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以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厚学术背景,以其独特观察和理性分析,丰富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更提出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本书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文明型国家”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中国震撼》是“中国模式”论的最坚实有力的理论著作,其归纳的“中国模式”的八大特点和八大理念,是“中国模式”论精辟的理论总结,它将丰富关于“中国模式”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让国人以及世人更客观地认识中国崛起的事实,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部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用生动的事实回答了国内外许多人关注的‚中国问题‛。比如,有人说,中国腐败问题这么严重,怎么能算崛起?在谈论这个问题时,他讲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情况后,又以亲身的经历写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无论从研究腐败问题最权威的国际组织‘透明国际’的历年报告来看,还是从我自己的实地观察来看,与中国可比较的(如人口在5000万以上)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国家腐败程度都高于中国,又比如,有人说,中国的房价那么贵,大学毕业生根本买不起房子,甚至连婚房都没有,这能算国家崛起吗?他写道‚坦率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达到这种水平。电视连续剧《蜗居》引来无数国人对房价高涨的感叹,其中女主人公有句台词:‘咱俩加在一起,都快70岁了,但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这种话在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没人敢说。瑞士至今的住房自有率才36%,35岁前就拥有自己的房子对绝大多数瑞士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都是在租来的房子里结婚的。

书中用大量篇幅提及中国发展与西方国家发展过程和做法的本质差异。历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由血泪与尸骨筑起的,而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恰恰这个“和”是很多中国人鲜有提起的成功之处。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国的疆域国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国之和”。小家庭的“和”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单位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一个简单的“和”创造了不简单的财富:面对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少了“和”,就不会这么迅速地实现灾区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无与伦比的完美表现;发展载人航天科技,少了“和”,就不会有这么骄人的成果;即便经济快速发展,GDP世界第二,少了“和”,缺少了一种人文基础的支撑,就很难有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就拿我自己说说吧,作为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不长的人生经历,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变化的巨大。而这一切却又这样平和自然。我们的发展正是“和”的发展的体现,没有如西方崛起的战争和掠夺,没有对异己的排斥,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生活在国内的人,无论自己是否承认,眼界的狭隘是无可避免的事实,我们毕竟没有设身处地的生活在西方国家之中,我们只是看惯了西方最美好的东西,而忽略了西方最差的黑暗,也难怪,我们更习惯享受好的东西,即使有讨论西方赤贫阶级的问题,他人之事,自己又何必自寻烦恼,还是看看好莱坞大片里帅哥美女更加养眼罢了。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接触的西方,确实没有太多描写赤贫题材,穷人阶级的内容。从电影里找,唯一能晃过我大脑的就是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哦,还是描写印度的。我曾经看过一品文章,是一名美国的留学生写的,残酷的事实就是,在中国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在公司底层拼搏的白领蓝领,在中产阶级中对上流社会贵人集团望眼欲穿又无缘踏入的愤青们,及时到了美国,到了欧洲,依然是民工,是白领,人收到现实的压迫,自然会将希望寄托在他物上,而中国和西方巨大的政治体质差异,恰恰为幻想提供了温床。更可怕的是,西方国家的隐形阶级更加等级森然,到了美国,才发现,原来黑人和白人从来是玩不到一起的,一个黑人在白人中的扎眼程度,堪比一群中国人中的日本人。而大量的美国中低产阶级,除了一日三餐有保障,其他的也不过尔尔,美国食品安全,但是翻来覆去都是汉堡,三明治,匹萨,句号。与其说中国人的地沟油盒饭,吃上去貌似都没有那么不健康。都说中国人生存环境恶劣,但是中国人平均寿命并不低。当然中国不及美国的地方也非常多,只是我想说,如果你在中国没有过上幸福生活,是因为你不努力,而你即便来到美国,来到欧洲,你的生活依旧不会幸福,放眼望去,中国的富豪都在移民,确实,美国作为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可以开飞机,当总统无所不能,但是你既然不是富豪,即便来了梦寐以求的美国,依旧那个平凡的你。骂中国,骂共产党,是因为你看到了黑暗,你接触到了黑暗,与其接触到西方国家一样残酷的黑暗面,还是在心中留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吧。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8

而这就有些像有的城里人。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祖先亦是乡下人,他们忘记了这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乡下人贡献的结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让人悲哀地是他们却反过来取笑我们的乡下人“笨”,“愚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费先生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乡下人不知道汽车来了就应怎样躲避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知识问题,乡下人没见过世面才会茫然无措而已。

相对于城里人来说,乡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乡下人是万分重视土地的。他们深深的植根于土地中!到哪儿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世代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几本上不流动,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那几个姓,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就正因这样,乡土社会就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熟悉到自觉地去遵守传统的规范,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借助契约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9

本书最初出版于1947年,许多内容和观点或许已经过时,但其中仍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笔者会将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乡土特色:

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那些“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基层。

对“土”这个略带藐视性的字进行了解释,称为泥土。乡下人以土地谋生活,“土”是他们的命根。又因为庄稼人是黏在土地上生活的,因此他们的“土气”也是因不流动才产生的。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但乡村人口并不是固定的,当人口到达饱和点后,过剩的人口则会宣泄出外。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而村与村的关系是孤立、隔膜的。

中国聚村而居的原因:

一、每家耕地面积小(小农经营);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

三、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代积累起来,成为大村落。

这种生于斯、死于斯的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就形成了“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熟悉的社会中,所得到的是随心所欲、不逾规矩的自由,这种自由也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种自由;这里的规矩也不是法律,而是“习”出来的礼俗。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也即,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通过形成对人、对物的熟悉为人处事,这种相处模式或风俗在现代的陌生人社会中是无法应用的。毋庸置疑,今天中国的7亿农民、4万多乡镇仍然构成中国社会的基层,国家也不断推出惠农、扶贫等政策建设新农村,农村问题是中国的基本问题。但另一方面,土地不再成为农民的唯一谋生土壤,他们不必再将半个身子扎在土地上生存,一些农村的青壮年劳力进城打工成为常态。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10

中国的社会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而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其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以个人为中心,以和别人的关系为依据,发展的一层层关系格局,而后者也是一根根捆绑成束,堆放分明的柴捆,当然,不得不承认,西方社会的团体意识是要强很多。

在家庭关系的描述上,作者指出,农村家庭以“薄情”来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深以为然……父母都不擅长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多的只是外化于行动,虽然自己也不习惯仪式感很强的活动,但我又觉得这样对情感的促进是很有帮助的。不得不承认,自己与父母之间,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说,从小父母并不愿意倾听我的话语,自然而然,现在与父母的交流,不过是泛泛而谈,从不提到自己的内心感受,互不理解,也不想理解。只能回避这些问题,以维持关系的稳定,这当然也跟接受的教育,生活经历相关。

在乡土社会中,邻里之间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却不能应用于城市公寓楼里的居民们,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是自己的邻居长哪样。我们家有很多邻居,关系都很好,好到邻居家的小妹妹居然将我拉进他们的家族微信群,觉得略尴尬,就默默退了群。有时候还去他们家蹭吃,蹭喝,蹭睡,感觉就像亲人一般,好不自在。

上一篇:5年级上册写景作文400字下一篇:妈您辛苦了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