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

2024-05-10

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 篇1

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

本书不同于其他史学专著的严肃风格,作者用清新、生动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以及中美关系的过去和现状,让我从中也学习、了解到了许多。

正如心理学上所说“不了解就会产生偏见与歧视“。那么彼此之间更多的了解才会让彼此更好的相处。近年来,中美关系一直都是中国外交上较为关心的话题,中美之间有着合作,也有着分歧与冲突,但我们明白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彼此之间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互利共赢才能维护世界局势稳定,为各国人民提供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在本书中,作者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全面的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的历史及其发展情况。

我们对于中国历史了解大多仅来自于中学及现在大学里一些相关课程与书本上来的。关于中国与外国的了解本身也是片面的。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不得不说就算在思想自由的今天,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或多或少对于当年的历史还是会有所隐藏的。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本身也会对自己祖先的过往,对本民族的历史有着美化的倾向。

而本书中,费正清教授则以一位美国人,一位较为客观的身份来为我们讲述他眼中的中国历史及中国发展是怎样的。该书一开始就从中国的景观入手,分析中国这样的地形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产生的影响。作者把中国南北对比描述得一清二楚,更是把中国的农业与美国相比较,阐明了中国南北方分别克服盐碱与缺肥养活了如此庞大的一群人民的不易。中国自然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精耕细作,而它对人的意义可以从依赖水稻的经济生活和思想方面看得最为明显。美国某经济学家曾认为,水稻田的插秧是世界上体力的最大花费,强劲的体力多于良田。中国农民他们缺少土地和资本去进行机械化的或者大规模方式的耕作,这就直接性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脆弱性。在思想方面,自然经济的自然惯性使得人们树立起自身关于人的价值的标准。中国人注重劳动,劳动光荣是中国人几千年坚定的价值取向。

费正清先生认为中国人注重劳动,所以直接导致把节省劳力的创造发明视为异端,而这一点从清代末期中国人民反对铁路可以看出来。但是关于这一点我却不怎么赞同,中国人民热爱劳动这是我们的优良美德,我认为爱劳动和创造节省劳动的方法之间并不冲突。

不过费正清教授对于中国的分析确实是很深刻,很透彻的。同时由于是以西方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必然也存在着与我们传统观点不同的地方,比如费正清教授在文中提出的“士绅阶级”。费正清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时,特别注意到了士绅阶级对于中国的影响。

按照我的理解,费正清所谓的“士绅阶级”,指的就是一个地方有钱有势同时又有着相应的文化知识的一部分人,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大地主阶级“。在费正清教授看来,这一阶级由于在地方上拥有大量钱财从而控制了当地的经济,而由于这些士绅在当地有着一定的权威与地位,所以在当地掌握了一定的政治势力,同时又由于这些乡绅有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因此主导了当地的文化。因此按照费正清教授的观点,士绅阶级,或者叫大地主阶级由于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占据统治地位,所以他们才是推动古代中国或者叫农业中国发展进步的主导力量。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阶级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力军,而将士绅阶级,或者说大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和推翻的对象的历史观显然是大相径庭的。所以可见中西方的观点还是存在着不同,而且从这里或许可以看出,西方人倾向认为是英雄创造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历史观称作“精英史观”,而中国人则倾向认为是人民创造历史,我们可以把这种历史观称作“群众史观”。这是我在书中读到的最大的不同。

总而言之,《美国与中国》整本书以较为客观而全面的态度为我们分析了中国历史及其发展、中美关系及其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我对本国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更多的了解到了中美之间的关系。或许在以前,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对于中国美之间有着许多的不解甚至是误解,但是现在我更多的明白其实和平是每个国家及其人民所追求与渴望的。

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 篇2

我对中国的佛教建筑抱有浓厚的兴趣, 加上近来研读《佛教文化概论》, 学到了不少佛教知识, 我决定以此作为这次读书笔记的主题。

在研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后, 我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并试着作出解答:

1 佛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其总体布局有些什么演变

佛教产生于印度, 相传为释伽牟尼在公元前6至5世纪所创, 并于东汉明帝永平10年 (公元67年) 由西域僧人传入我国。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建造了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引自《中国寺庙文化》) 。由此开始, 佛教建筑在中国整整延续了18个世纪而没有间断。

《魏书·释老志》这样记载白马寺:“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 从一级至三、五、七、九”。所谓“依天竺旧状”, 应指的是有一座“塔”, “重构之”指的是多层楼阁。这就是当时佛寺的主体。和后世的楼阁式木塔一样。佛寺早期, 它只是一座塔, 带有浓郁异国色彩。

南北朝时期, 国家动荡, 僧人参政, 统治者有意识的利用佛教统治人民。这时佛寺建筑有了大发展, 演变出了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东汉以来的浮屠祠式, 规模日趋庞大, 以多层塔为中心, 围置廊院。《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汝南王曾在东汉灵台顶部建造砖塔, 改为佛寺。二是利用或改造府第为寺院, “以前厅为佛殿, 后堂为讲堂”, “王侯第宅, 多题为寺”, 此类佛寺是典型的中国建筑。

是否这两种形式在今后并行发展了呢?历史证明隋唐时期的佛寺极少有以塔为中心布局的了, 或寺旁另建塔院, 或建双塔, 或塔阁并峙, 可能都是过度形式, 大量而典型的布局多受唐初道宣和尚所著《戒坛图经》的影响——前殿后堂, 围以廊院, 正面山门, 四隅角楼, 两侧小院。塔的地位渐从中心到侧, 再到后山, 甚至被抛弃。这样的演变应如何解释呢?

这要从塔的最原始作用说起, 塔最初是为存放舍利而建, 作为陵墓性质的塔自然是寺的中心。但人们想见到佛, 而不能满足于对着一个藏着佛的舍利的建筑祈祷念经, 于是佛像产生并越造越高大, 进而代替了塔的地位, 佛像需要建筑来遮风避雨, 于是容纳佛像的建筑被越来越重要。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 都是容纳重要佛像的建筑, 从保留下来的佛光寺大殿的规模气势就看得出此类建筑在佛寺中最重要的地位。

另外, 楼阁类建筑也广泛被应用。佛寺高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独乐寺观音阁及乐山大佛那已损毁的楼阁。高阁出现在寺院建筑的格局, 是和佛教中的密宗信仰的兴盛有关的。

密宗, 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密教, 唐开元初传入, “信奉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经藏, 讲求即身成佛、快速成佛。”据其信仰, 修法需筑坛——“曼荼罗”。坛上供奉多种佛及菩萨, 且是高大站像。 (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 这种功能要求促成了建筑空间的变革, 逐渐形成了以高阁为主体的平面布局形式。

高阁在寺院中的布局主要有: (以下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唐宋高阁建筑》)

(1) 高阁居中:高阁占领佛寺正殿的位置, 形成一种新的寺院空间。

(2) 两阁对峙:东西二阁对峙是一种很普遍的格局。唐诗中有“双楼夹一殿, 玉女侍玄元”的诗句, 除此之外, “双楼夹一阁”的布局也很多。

(3) 三楼相连:敦煌壁画出现了不少三座楼以阁道相连的处理。立面上三楼都是正立面朝前的, 不同于两阁对峙中的侧立面朝前。但此种形制未留下任何实物, 只见于壁画。

(4) 三门之制:山门, 唐又称“三门”或“中门”, 多为楼阁式, 对日本建筑有很大影响。

(5) 其他建制:如角楼、钟楼、经楼等。

唐代佛教建筑中楼阁建筑发展较快, 不仅代替了塔的位置, 也对寺院建筑布局建制有较大影响, 产生了多种布局方式。

宋代以来, 轴线位置上的阁常常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虽地位不及唐时显赫, 然而常以其宏大的体量、精巧的结构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赞叹。《石林燕语·癸辛杂识别集》载:“汴城楼阁最高而见者, 相国寺资圣阁”即相国寺之后阁。

综上所述, 佛寺的基本布局演变可概括为:从“独塔”走向“前塔后殿”再走到“前殿后塔”再到“前殿后堂”然后是“前阁后殿”最后到“前殿后阁”。

2 为何唐代以前的佛寺保留下来的极少

或许这也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翻阅资料时, 看到梁思成先生苦苦寻找唐朝时期的木构建筑, 看到日本人叫嚣研究唐代木构建筑只有去日本时, 我想日本的木构建筑正是唐代从我国传入的, 他们保存下来的只有唐代的建筑并不奇怪, 可是为什么木构建筑延续了两千年的中国, 留下一栋唐代以前的建筑如此之难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了一些书籍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等) , 找到了一些解答:

(1) 当然根本原因应当归结于木结构本身难以持久存在, 木材是有机物, 由于易燃、易腐蚀难以长久的保证不坏, 许许多多木构建筑或是被大火烧了或是遭到虫蛀随着一场地震轰然倒塌。我们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建筑, 很多都有遭遇火灾并屡次修复的记载。所以, 以木材为材料的佛寺建筑, 难以保存。

(2) 但仅仅由此解释似乎不够深入, 或许可以从政治角度找到一些答案。中国历朝历代更叠总是遵循不破不立的原则。于是要么迁都, 要么就烧房子。最为惋惜的是那楚霸王项羽把三百里阿房宫附之一炬。或许许多包括佛寺在内的建筑就是因为妨碍了新统治者的统治而惨遭厄运吧。

(3) 佛寺本是可有可无。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只是被作为统治工具而传承了下来。但当其过度发展, 甚至有损统治者利益时, 必然会遭到封杀。《唐会要》卷四十七记载辛替否上疏:“今天下佛寺盖无数, 一寺堂殿, 倍陛下一宫, 壮丽甚矣, 用过度矣, 是天下资财而佛有七八。”可见建寺之奢靡。在唐武宗时期, 曾拆除天下寺院四万余所, 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后来, 五代末年, 周世宗大举灭法, 又废天下寺院三万余所, 从此隋唐佛寺一蹶不振。

或许正是以上原因造成了我们缺少唐代以前建筑的现状。

以上是我在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后, 总结出的对中国佛寺建筑较为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一方面记录研究, 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文中推理如有不妥之处, 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

美国总统与读书 篇3

读书如此重要,所以美国公众和媒体常常拿“读书”来衡量总统。一位总统爱不爱读书,读什么书,在公众眼里,往往反映出其治国能力和公众威望。美国史学家公认喜爱读书的总统有22位:乔治·华盛顿(私人藏书1000册)、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私人藏书6500册)、詹姆斯·麦迪逊、詹姆斯·门罗、约翰·昆西·亚当斯、米勒德·菲尔莫尔(私人藏书4000册)、詹姆斯·布坎南、亚伯拉罕·林肯、拉瑟福德·海斯、詹姆斯·加菲尔德、西奥多·罗斯福、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伍德罗·威尔逊、赫伯特·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私人藏书15000册)、亨利·杜鲁门、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约翰·肯尼迪、理查德·尼克松、吉米·卡特、比尔·克林顿。1994年锡耶纳研究所(Siena Research Institute)综合历史学家的评价,做了一个美国历届总统的威望排名(四十二位总统中,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一,林肯第二,西奥多·罗斯福第三,华盛顿第四,克林顿第十六,卡特第二十五,老布什第三十一),根据这个座次,以上这些爱读书总统的平均排名为14.6,而那些不爱读书的总统的平均排名为27。可见读书与总统的政绩和历史地位颇有关联。

现在,白宫易主,总统读书一事又成了热门话题。奥巴马不仅读书,而且写书。舆论普遍认为,奥巴马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文学修养最高的总统之一。美国的作家们尤其崇拜奥巴马,将他视为自己的一员。奥巴马的《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和《无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两书销售超过300万册 ,评论界称,这两本书虽然出自政治家之手,却可当作小说来读,实属少见。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对奥巴马学生时代写的诗歌赞赏有加,将其与美国著名黑人诗人蓝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的作品相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欣赏奥巴马的写作才华:“我读过《父亲的梦想》。他的写作、思考和想象能力、谴词造句技巧令我震惊。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政治家自传。”

至于卸任的布什,情况有些复杂。去年12月,“全国广播公司/《华尔街日报》民意调查”显示:79%的美国人不想再听到布什的名字。一位广播节目主持人说,她在节目中拿任何人开玩笑,但有两人除外,一是奥巴马,现在国难当头,人民对他充满希望;一是布什,他已是过街老鼠,够惨了,就放他一马。

但是,说到读书,布什却又不落人后。去年底,布什的前高级顾问卡尔·罗夫(Karl Rove)在《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布什爱读书》(Bush Is a Book Lover)的专栏文章,介绍布什的读书生活。罗夫透露,三年以来,他和布什一直在进行一场竞赛,竞赛的内容不是体育和政治,而是读书。

2005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布什问罗夫,新的一年有何心愿。罗夫是个书虫,他的心愿是争取新的一年里每周读一本书。三天之后,在椭圆形办公室,布什对罗夫说,我正在读今年的第二本书,你的进度如何?

罗夫发现,当时两人都在读多丽丝·卡恩斯·古德温(Doris Kearns Goodwin)写的林肯传记《竞争团队》(Team of Rivals)。至3月份,罗夫赶上了布什。他们的比赛不仅看谁读的书多,还比起页数,看谁读的书更厚。他们互相推荐图书,布什向罗夫推荐一本毛泽东的传记,罗夫建议老板读一本关于美国内战后国家重建的图书。他们讨论读书心得,给作者写感谢信。到了年底,罗夫击败布什,他读了100本,布什读了95本。布什辩解,身为自由世界的领袖,政务繁忙,故输给罗夫。但布什向罗夫挑战,新一年再比。

2007年,布什又输了: 布什51本,罗夫76本。2008年,截至12月底,布什40本,罗夫64本。

罗夫称,他们相识35年中,布什一直都是手不释卷。布什的对手认为,他是个焚书的料,哪里懂得读书。罗夫指出,事实并非如此,布什是耶鲁大学历史专业和哈佛商学院出身,滥竽充数不爱读书之流岂能混过这两所学校。

罗夫的文章像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有人骂罗夫狗嘴吐不出象牙,欲为老板涂脂抹粉。有人嗤之以鼻,一年读95本书,几乎是每周2本,布什有这等能耐?有人指出,难怪美国这八年来一塌糊涂,原来总统不务正业,时间都用在读书比赛上了。还有人打圆场,多读书总是好事情,也许布什会快速阅读。传说富兰克林·罗斯福、肯尼迪和卡特能够速读。罗斯福能在3小时内读完《飘》;肯尼迪每分钟可以读1200字,他用早餐的功夫,能够从头到尾读完6份报纸;卡特可以每分钟读2000字。1980年,卡特亲口对记者说,他每天平均看350页文件,一周阅读2~3本书。

读书笔记《放飞美国》 篇4

《放飞美国》

——一个中国男孩和七个美国老师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和学员们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我读矿矿著的《放飞美国》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关于作者

黄矿岩,16岁,没有也没取英文名,一个在美国辛辛那提市默乐高中就读二年级的阳光男孩。五岁随父母到美国留学,就读过美国的幼儿园、学前学校、初小、高小、初中、高中等六所学校。四年级开始进入各种天赋学习班。1999年秋季因入学考试成绩优异,获得私立高中奖学金。从来不是老师的宠物,调皮但不捣蛋,勤思但绝不当“书虫”,成绩不错,五年,自学了多种点电脑语言。喜欢看成龙、李小龙的武功片和金庸的小说。喜欢踢足球、打网球、爱听音乐还能画一手好画……爱好广泛。

成书的背景

矿矿的父亲黄全愈先生,在《素质教育在美国》的后记中提到:“矿矿听说我要出书,噼里啪啦打了10页的稿子,后来考虑种种原因,我没有收到书里……”许多得多者要求读者篇稿子。在2006年一次南宁讲学中,与接力出版社的李元君社长不谋而合,出一本由矿矿自己写的,有关美国校园生活的书籍。在征得儿子的同意之后,由矿矿用英文写作,由他的父亲和母亲翻译成中文,中、英文同时出版,我所读的这本书就是他的中文版本。

内容精要

一个16岁的男孩,从五岁开始在美国经历了6所学校(有公立学校、有私立学校)用11年的时间来体验学校的生活,经历了许多的老师,本书主要讲述其中的七位老师在矿矿的眼里是怎样的,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评价他们。

矿矿认为在美国要成为一名伟大教师的秘诀是要让你的学生感到学有所值,判断一个教师的优劣,除了看他怎样教书外,还要看他教书的内在动力或者说动机是什么,为此在对老师们的观察中,矿矿认为老师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谋生为目的老师,教书是以赚钱谋生以养家糊口的职业,并且这样的教师占大多数。虽然在美国这种动机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这种动力教书不可能带来太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有的只是外在的压力,而没有内在的动力。

第二种是以“自傲”为动力的老师。这种老师往往知识渊博,功底深厚,只要能满足自傲,就很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知识,他们不在意自己付出,追求的是发现自我、证明自我,从中感到满足。这类老师工作会很努力,可能会很出色,因为他们自傲的原因是害怕失去面子。他们会很注意丢脸和失意或者被他人拒绝和反对,但是在美国学生们往往又最爱挑老师的不是。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容易失去耐心,同样也有可能让这类老师走上不成之路。

第三种是以教育为己任的老师。这类老师教书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教书的过程中常常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改造人。他们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试图告诉学生怎么做人。亨利克先生就是这类老师

第四种是以爱为根本的老师。他会在重压之下不断的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把教书当成自己的一种兴趣,不在乎任何的利益。以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就像罔达修士和爱波伦太太

在矿矿11年的校园生活中,有过许多的老师,学到了不少的东西,那些他喜欢的老师当,有的是因为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的是因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有的是因为他们有爱心,有的是因为他们的个性,有的是因为的人格魅力„„他们不仅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而且都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教学风格。

沃兹先生——一生中可能只碰到一次可遇不可求的家伙,在学生心目中最聪明、最具有数学智慧的人。幽默的知识渊博的数学老师他随时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乐趣;

伯奥曼先生——“故事大王”生物课老师,而且总能坦率地正视自己的失误;

毕纳德提先生——西班牙语老师他擅长把外语课变成一堂无课本的纯口语课的比手画脚,教学风格独特;

爱波伦丝太太——把无限关爱献给学生的英语老师爱她总能理解孩子,重视孩子的感受; 罔达修士——美术教师“老顽童”他的教法独特,重视学生个性与自我发展;

罗恩 亨利克先生——一个集教师优点于一身的良师益友享利克先生不只教学优异,而且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矿矿心中最完美的教师,是他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楷模和激励者”。

斯小姐——一位被他否定和反对的科学课老师,作者认为她个缺乏爱心的老师,她从不会去考虑学生的感受,总是随意批评、侮辱、刺伤学生;教学时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听课学生或

睡觉,或做其他科作业。且不说她的教学成绩如何,单从学生对她的“无知无聊”的评价,矿矿给她的“如果她也算一个老师”的评语,都让我们为这位老师感到深深的悲哀,爱心的匮乏使她失去了孩子的基本尊重。“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没有对知识,对真理,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所学就不会深刻,更不会牢固。一个缺乏爱心的老师,在误己的同时也在误人子弟。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纪实的手法、用平实的言语为我们展示了他与七个美国教师的之间的故事。

读书感悟

《放飞美国》正是用孩子的眼光,从孩子的角度看待老师,去探询师生关系和教学行为,在轻松的笑声明中,对育进行更多的思考。

感悟一:从生动的教学实例中,让我们获知了许多我们所理解的美国教育的误区。比如,我们通常认为,美国的教育是“自由”、”散漫”、“轻松”的,教师上课常常就是与学生,“漫无边际”的“闲聊”,孩子们也很自由,上课想怎样坐就怎坐,但从矿矿的书中会了解到,美国的教师的“闲聊”,都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吸引学生,并使学生感到自己真正从这个教师身上学到了东西,增长了才能和见识。该书还让我们了解了,美国教育在自由、个性、幽默的表面实际是强调教师的创造性。矿矿所讲的他的老师们的那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的教学内容。简言之,好的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场面,而是一个充满创意,充满趣味,充满挑战性的综合活动。感悟二:我感觉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让我们从孩子的角度看到了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形象。

1、孩子喜欢有个性的老师矿矿最喜欢的老师,都有鲜明的个性、突出的特征。有的是因 他们独特的教学风格,有的是因为他们的人格魅力……

2、孩子喜欢快乐的老师优秀的老师都善于在他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快乐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给与学生,比如让他们享受惊喜、获得成功、达到愿望。更重要的我们可以用快乐的情绪来感染他们。

3、孩子喜欢有丰富爱心的老师我们来看看矿矿的表白吧:我从来就没有见过爱波伦丝太太生气。事实上,她从来就不生气,那是因为她没有生气的缘由——没有哪个学生想让她生气。

她总是想着她的学生,她不像大多数老师那样根本就不愿意在记学生名字上花时间。只要她上了一天课,她就能准确地叫出全班人的名字,甚至连我的名字这种带四声的发音,她都叫得无可挑剔。爱波伦丝太太爱她的学生,学生们也都喜欢爱波伦丝太太。在她的课堂里,每个人都感到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我甚至觉得在那里,我拥有一小块自己的天地┄┄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已是服务,说句俗气而真诚的话,学生就是我们的上帝。因此,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的爱心。就如在《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你真是个好孩子”,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一个简单的爱抚,一个鼓励的眼神,这都会给孩子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给了我第三个感悟

感悟三:爱,是教育的基石

只要老师能常常展现比阳光更灿烂的笑容,学生心头就有一片晴朗的天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需要我们不断认识、感悟教育的规律,努力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成自己的教育实践,把自己的教育工作不仅看成一项事业,更应该看作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断的地去想它、念它、琢磨它、感悟它。我们朝夕相处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想法来强求他们,而应该进入到他们的角色中去,设身处地的为孩子想想,用心来聆听孩子的心声,用心来观察教育现象,用心去施展教育的智慧。

其实,我们发现,受教育者其实就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通过受教育者的形象看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自我,走上专业成长之路!

名句摘抄

1、愉快地去生活!人活着的每一天不是为了悲伤。

2、我从来就没有见过爱波伦丝太太生气。只要她上了一天课,她就能准确地叫出全班人的名字,甚至连我的中国名字这种带四声的发音,都无可挑剔。

3、上学是学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学校是孩子的社会,学校生活是孩子的社会生活。上学校就是让孩子在进入成人社会之前,先进入一个“准社会”。当你一年又一年挣扎在交结朋友、争取好分、通过考试和学与不学中时,你真正得到的东西是发现自我,健全个性,发现适合于自己通往未来的道路。

4、我认为判断一个老师的优劣,除了看他怎样教书外,再就是看他为什么要当老师。这个为什么是教书的内在动力,是隐藏在教师教学行为后面的推动力。

5、“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克服,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把握,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去解决,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去创造。”

6、“技术与技巧的东西是不能教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征。一种特定的技术或技巧,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人,非要教的话,就会使一个人失掉了自己的独特性。”

7、判断教师的优劣,除了看他怎样教书外,就是看他为什么要当教师。被迫去做和自愿去做的结果不同。

读书笔记: 论美国民主 篇5

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

上卷绪论

作为一本伟大的书,作者托克维尔在本书的绪论部分,就为四部恢弘巨著做了整体的规划和描述。在开头部分,作者说在美国的奇妙经历中“人们之间地位的平等”最吸引注意力。作者从地位平等出发,概括了它对于美国社会种种方面强烈而持久的影响,不断提升民主制度的理论高度,最后却又回到出发的原点,“这种平等的社会地位是其他一切衍生的基础,是我所观察的终结点”。

我所阅读的是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的双语版本,在我之前有一位同学在该书上面写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从字迹看应该是一个女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看到学姐的思考过程,虽然不敢苟同,倒也颇有启发益处。遂有写读书笔记意图,并非长文空发感慨,仅作资料摘引留后用或略加评论和批评。

之后,托克维尔从美国的民主图景描绘转到了对于法国政治、社会发展的现状的思考。他首先回顾了从相当于我国宋代时期的法国到法国大革命关于权力来源的历史演变。从拥有地产的贵族独享权力,到普通人通过成长为神职人员增强政治权利,再到获得财富和文艺科学知识参与国家事务,权力结构和社会阶层巨大的变化不仅使得法律在调适阶层关系作用突出“法律大臣迅速从法官席中阴暗的角落崛起,走出落满灰尘的房间”,也使得“诗情、口才、记忆力、美好的心灵、创造的激情、思想的深度,以及所有那些上天随机给予人们的天赋,都成为民主的优势所在”。此处译文比原文精彩,可见译者朱尾声文学功底深厚。

【第七章:美国的政治审判】

1、美国人认为,宣布政敌不配行使其权力而剥夺他的权力,同时让他自由和不伤害他的生

命,才是斗争的最公正的结果。

2、政治审判不直接强加于被治者,但他是使为政者获得多数选票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3、美国人为了阻止让政治法院作刑事判决,与其说是他们为了躲避立法暴政本身,不如说

是为了躲避立法暴政所产生的可怕后果。

【第八章:联邦宪法】

本章并无太多精彩之处,“联邦宪法的历史”“联邦宪法概要”索然无味,或者是我还不理解。。P241译者模糊了邦联宪法和联邦宪法的概念。而且对于我所感兴趣的立宪过程丝毫没有提及,反而更加激发了我对看【联邦党人文集】的渴望。

《美国的悲剧》读书笔记 篇6

《美国的悲剧》是美国著名作家德莱赛的成名作,故事的主人公克莱特.格里菲思,便是一个因贪慕虚荣而招致杀身之祸的典型。假如他顾念妈妈和姐姐的困境,没有没有陷入淫窟;假如他听了堂兄的警告,规规矩矩地做人;假如他忠于罗伯塔,而拒绝富家小姐桑德拉,又假如他不曾被虚荣之心蒙蔽双眼,他也许不会富有,但他一定会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然而,那颗虚荣之心,使他失去了一切,包括生命。行刑前,他想起了美丽的罗伯塔,并忏悔他所犯下的过错。行刑后,他母亲不得不带着他瘦削的姐姐在街头卖唱,过着艰辛而又卑微的生活。

可是,导致这一切不幸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社会环境充其量都只能算个帮凶,真凶可能是那障目的虚荣之叶吧。可悲的是,克莱特式的人物随处可见。文学作品中,之类形象更是不胜枚举。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小姐、路遥笔下的高加林等等。我们有几个人能从他们的遭遇中吸取教训,使自己能够沉得住气,多一分从容淡定,少几分虚假浮华;多一分冷静自主,少几分浮躁盲从?相反,会为一次恭维沾沾自喜,会为别人身上的一件名牌服装投以羡慕的目光。

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 篇7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朱凤丽

一、作者及本书简介。

Wright Mills(1916—1962)出生于一个信奉天主教的白领职员家庭,30年代在德克萨斯大学读书时,就受到了哲学和社会学两方面的训练,而后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Mills以对美国社会的激进批判和权力斗争的理论分析而著称。他站在激烈的社会批判立场上,关注美国的社会冲突和矛盾。被认为是社会学界公认的二战后美国社会学界最重要和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本书写于1951年,Mills从白领研究入手,探究了美国阶级关系的演变,在此书中吸收运用了他早年信奉的马克思异化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形成了本书特有的分析批判立场。他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依托分析了白领阶层的社会生活,又以韦伯的科层制为线索,分析了白领世界的社会地位、职业特征及政治态度。

二、本书写作背景(老式中产阶级向新中产阶级的转化)。

五十年代美国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时期(1945年到1960年期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一倍)。繁荣的美国经济也是一个创造、巩固聚敛资产的公司世界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的蓬勃发展、科层制的广泛应用,资产垄断剥夺了老式的中产阶级个人自由的基础——资产所有权,剥夺了他们赖以自立的手段,因此也就改变了老式中产阶级的人生计划和心理。随之而来的是白领阶层队伍的迅速扩大。像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导论中所说的,“着重办公室、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服务性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使劳动力向白领职业转移。到1956年,美国的职业结构中白领工人的数目,在工业文明史上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

三、老式中产阶级的发展历程及新中产阶级的兴起。

第一、老式的中产阶级社会。

Mills按职业界定的方法将农场主、小商人、和自由职业者归为老式中产阶级。美国中产阶级的形成是其19世纪自由经济发展的产物,他们改变了旧的生活方式,建立了自己的世界历史,将中产阶级从旧社会中分离出来。

美国的农场主与欧洲的不同,在欧洲,农村的生产者先于市场而存在。按照古老的传统将自己死死地捆在固定的土地上。而在美国,市场形成先于农村生产者,而且每个农场主都是自主、独立、分散、自由地进行规模经营,这也是美国和欧洲农村经营最根本地不同。这些分散在美国空旷田野上的自由农夫组成了数量巨大的中产阶级。据社会学家统计,在1820年,全美3/4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农夫是天生的创业型的企业家,在小企业式的自由平衡的世界里,在资本主义统一秩序以及气血社会的信条下,投机地产、棉花、铁路;美国的铁路修建也和欧洲有很大的不同,欧洲的铁路是用于连接农村和城市的,而美国的铁路修建是从“不特定的地方修建到不知道的什么地方”。目的是服务于形成的人口。这项规模庞大的工程,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到西部,在促进美国经济繁荣发展 1

及增加中产阶级的数量上等方面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19世纪的早期城市里,多样化经济类型的生意人位于社会学的顶层,在码头、机器车间、马厩中劳动的人则是社会的底层,然而在数量上占绝大部分的却是拥有小规模独立资产的收益工匠和零售商,这些就是老式的城市中产阶级。他们是拥有店铺的机械师和熟练工,抑或是一些视制造为副业的有产恒心的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其中的企业家和工人为农场主开办了更大的市场,同时他们在乡村建立起了自己日益的日益扩大的市场。

R·H·托尼说过:“不管未来可能怎么样,以往却展示出了无比优越的社会秩序。在这种社会秩序下,大多数人都拥有自己的耕地和农具及资产,并且可以自豪地宣称„„‘自食其力并确切地知道谁会继承这项事业,人的灵魂将会得到安息’”。在他们身上寄托了老式的中产阶级理想与期望。他们组成了自我平衡的中产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任何权威,其经济和技术过程是扩展式的线性的季节性的轨迹。这一发展轨迹使整个大陆欣欣向荣。在政治上受自由主义的影响,这些股有进取精神的人同样也要建立一个可免受中央集权之苦的政府。他们认为经济权威高于一切,而政权,社会统合的传统方式,在这里成了一种松散的经济行为的保护组织。其社会成员关注的就是制定一系列的法规和制度,来实现财产转让、自由和安全。当然这种分散的缺乏指导的经济生活是与分散的军事秩序相平行的。

第二、老式中产阶级的衰弱及新中产阶级的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铁路这一催化剂的迅猛扩张,到1900年铁路建设总量达到199000英时。极大刺激了美国金融市场,铁路发展的最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事情就是在其内部培育了一个庞大的管理官僚层。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历了资本主义危机,在这期间农场主遭受了长达9年的毁灭性低价格。在农产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其它日用产品的价格却被抬高了。农业的萧条带来了农场所有权的长期变更趋势。所有者的比例下降了,佃农的比例上升了。在大规模和集中化的趋势背后,机械也使农业成为一种高度资本化的行业。传统的乡村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大多数农业劳动者失去了资产的自由和独立,继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的集中化规模农业。农业劳动者的人数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一直长期减少。全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从1820年的3/4降至1880年的1/2,而到1949年,只剩下1/8了。

在城市,美国南北内战后,随着其经济的迅猛发展,美国工业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通过工业合并,一系列大的公司或工业组织涌现,并开始主宰美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各种公司多且规模大,在资产集中化浪潮中,老式中产阶级被挤压成碎片,自然要求大量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尤其是那些大公司的系统化管理——科层制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引进使得公司部门专业分工精细,需要大量职员多方搜集资料、撰写详细的报告和处理往返信件等,这些带动了职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工业人口逐渐超过农业人口,其中白领阶层增长速度最快。从职业讲,办公室工作人员增长最快。1900-1920年间,美国半技术性的操作工人从总就业人数的12.5%只增长到15.6%,但是,在同一期间内,白领职员的比例已从3%上升到8%。1890年,办公室工作人员有38.1万人,到1910年,增至152.4万人,而到1920年已飙升至283.8万人。至此,美国已经变成一个雇员国家。

四、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分析新中产阶级的社会生活。

Mills界定白领即新中产阶级,是指在企业家和工人间形成的,出于社会中间部分地缓冲地带的阶层,由经理、挣工资的专业人员、推销人员和办公室的人

员组成。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劳动把人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人们又通过各自劳动表达自己的人性。但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确使人们通过劳动表达人性日益困难,人们正在从自身中,从他人那里,从自然之中分离出来。Mills运用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来描述白领阶层的生活。他认为白领阶层的形成和出现是20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正是在这个白领世界里我们才能找到20世纪的主要特征。由于白领阶层人数的增多,生活方式日益大众化。最主要的是他们传递和体验着许多具有我们时代特征的心理问题。

财产的集中结束了作为人的基本自由权力基础的财产和工作的连锁关系,同时,个人与其生活的独立手段的分离也改变了人生进程表及相应的心理节奏。建立在其财产基础上的企业家的经济生活与其整个生活融为一体,并由家庭的世袭继承而得到稳固。而雇员的经济生活确是以工作契约和支付报酬的期限为基础的,有很大的可变性。Mills认为白领者们是一些牺牲品式的英雄,作为小人物,从事的往往是一些并非自己本意的活动,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满足和成就感。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在办公室或商店里他们从来不敢大声说话、和别人顶嘴、或站着不干活,他们的劳动和其生产的产品之间都是异化的,这就是白领阶层职业生活的白描。当然自我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是并肩而来的。自我异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人格市场化,人的微笑、诚实和礼貌成了工作所必须培训具备的品质。这种异化造成了其心理上的忧郁和迷乱,可能正是由于一切可变的因素太多,他们不清楚自己将向何处,他们的行为才表现的狂乱而匆忙,当然由于不知道威胁他们的东西是什么,所以他们对恐怖的反应也是麻木的。二是人们把工作的异化疯狂地投向大规模地休闲活动。他们虽然在工作中没有快乐,但是为了休闲活动,寻找真正的生活,他们必须以工作为代价换回休闲的资本。这种工作休闲的交替活动耗尽了他们的精力,为了用钱买回周末和晚间的“快乐”,人们每天都在逐渐地出卖着他们自身。

五、以科层制为线索分析新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特征。

科层制的发展使世界成为一个人工的操作系统,白领阶层置身于这个庞然大物之中,并不参与直接的生产和创造,他们在科层制对自由和理性的侵夺中,成为把社会裹束起来的那些巨大的权威链条上一群可以替换的部件。

在底层人员来看他们工作条件较好,有相对来说不受身体危险、噪音、臭味和尘垢的威胁的工作环境;而且假期更多,每天的工作时间也短,收入更高,工作相对稳定;除此之外,他们还能频繁的和上层阶级的人员发生个人接触,带来更多的个人权威和神秘感。然而,随着社会的制度化机构,通过其科层体制的计划和数学式的精确预测,不仅夺走了白领的自由也夺走了抓在他们手中的理性。剩下的是灰色的工作方式和程式化的有限制的自主。他们行使着派生的权力,为整个系统谋不属于自己的利益。白领阶层的成员不论他来自何阶层,都必须服从于科层组织给他们安置的位子,他们的收入、权力和声望都和他在科层组织中所从事的事业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他们是链条上的可置换的部件,所以有很大的变动性。随着科层制要求人员能力的标准化,以及美国二战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高中教育不再成为某些阶层专利。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平民化的趋势,白领阶层所特有的教育优势已经失去,其所要求的收入、声望和地位都出现下降的趋势,白领和普通工人的差距越来越小,因此白领产生了普遍的地位焦虑和恐慌。

六、新中产阶级的政治和权力问题。

Mills认为新中产阶级即白领是“无权的顺从者”,依靠科层制为他们提供职业。他们是政治上的哑子,在整个政治权力结构中是依赖性变量。很多美国学者判断了新中产阶级政治方向的可能性。一种理论将白领作为无产阶级的一个特殊部分,并将按照无产阶级的方式行事;另一种理论是将新中产阶级作为下一个统治阶级的候选人;他对这些政治倾向理论作了分析,认为这两种理论都没有仔细对这些变化所需的时间进行实际说明考察。虽然新无产阶级的数量很大,但是他们的政治愿望却很麻木,原因有两个:第一,中产阶级内部分化,使得他们没有共同的忠诚和象征,也没有共同的要求和希望。第二、新中产阶级所处的美国社会结构。在这个国度里,新中产阶级关注的是经济利益,在他们的眼里,政治仅仅是获取并保护经济目标与实践的手段而已。现在的美国的中产阶级只需依靠强大的政府结构就能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无需对政治关注。而且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变化的急速性有利于社会的多样性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中产阶级由于对目前身份地位的恐惧进一步促生了这种流动,并进一步减少了个人对政治要求和政治行为的注意。Mills认为这种对政治的冷漠是自我异化和社会无价值问题的一部分,是中产阶级的政治异化现象。

七、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本书的简单评价。

Mills在本书中,精彩地描述了处与科层组织中的白领人员的无权、异化状态,深入剖析了他们的感情麻木、政治冷漠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新型的小人物,现代社会的不情愿的排头兵。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与美国的社会结构。Mills整个一生都对这种结构表示愤慨,他痛斥这种社会结构剥夺了人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本书中Mills从始至终都贯彻了社会学的想象力,分析中产阶级的现状总是将其放在美国大的社会环境中去理解,至少划出了一张他们作为一部分在其中生活的那个社会结构的概略性草图。

Mills是一位比较激进的社会批判家,他以学者锐利的眼光,犀利的笔锋将白领的状态描述的一览无余,深刻批判了美国的社会结构,并指出这一切并不是个人因素造成的。这是众多角度中的一个视角,有其合理性,也难免有偏激的一面,对中产阶级社会地位及生活的阴面浓笔大写。

中产阶级从社会学上而言,是社会结构中的中间等级。随着科技的发展,管理的现代化,这一中间等级不断发生着变化。根据社会分层理论可知,任何社会结构上总是由不同的社会分层构成的,社会分层即可以按照经济来划分,还可以按照政治权力及职业来划分,Mills就是以职业为标准来划分阶层的。

在现实生活中,中产阶级并不是总属于一个集团,他们常常处在各种职业、部门、文化和其他共同体的复杂结合之中,甚至在经济、意识形态上都不同,但他们至少有三个共同点:一是他们处于特权显贵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是社会的一股平衡力量;二是他们分布广泛,有不同的利益追求,但他们基本有一个共同的生产方式和行为准则;三是由于中产阶级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技能,也代表着一定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他们企求自由的社会环境虽未必形成明显一致的共同主张,但整体意识是进取的。

在不同的国度中,由于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中的变化,各国的中产阶级呈现不同的特点,但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是相似的,他们是社会稳定和活跃的力量。庞大的中产阶级使得全社会的贫富差距程度大大缩小。作为贫富之间的过渡群体,中产阶级起到了使社会的上层和下层间的对立和冲突得到缓解的作用。就像美国学者塞缪尔·享廷顿说的:“中产阶级与稳定的关系,颇似富裕与稳定的关系一样,犹如普遍富裕一样,是政治上的一支节制力量”。这一点在现代印度社

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印度社会的贫富悬殊众所周知,但现代印度却稳定地走向现代化之路,其原因就在于印度社会有着一支稳定而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在9 亿印度人口中,中产阶级占2亿,并且基本上是由受教育的人群构成”,他们是印度现行政治制度得以稳定的支柱。

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 篇8

那段话是这样的:“……我们是独立学校,独立二字的根本意义就在于,独立于社会正确或不正确的.普世价值观和与之对应的测评体系,独立于政府英明或不英明的教育政策法规,独立于家长的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和诉求。独立学校能生存下来并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敢于坚持我们认为是对的东西。”

《校长日记:我在美国当校长》里也提到了这段话,原来是引自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老校长的发言,这也确实是一个以做真正的教育为己任的资深教育者能说出的话,值得镌刻案头的那种。

回到这本书,内容很简单,讲得是作者在美国的一所三语学校做校长的经历,事无巨细的讲述了很多美国小学的日常,孩子,教师,家长,教学,制度,都是来自一线的经验,很多小的细节都很有趣,能感受到作者本人对这份工作投入的爱与热情。

亮点也是槽点的部分,是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碎碎念,还有很多很多的“好为人师”,非常真实的细节和思考,夹带着大量的“人生道理”,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篇9

有一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土壤,培育出了不同的品种。土壤的结构以及成分变了,品种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由此可见,土壤对于品种的生存和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社会比作这样一种土壤,把法律比作植根于该土壤之上的品种,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一定社会的法律都是产生于该社会特定的情形下,法律不能超脱社会,否则它就是虚无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一定社会的变化如改革、革命,也会推动法律的不断变化,以使其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解决新问题,否则它就是保守的、过时的;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也会促进一定社会的民主与法治的发展,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泥土培育了鲜花,落花化作了泥土,然后再一次进行生命的循环往复;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便也类似鲜花与泥土的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但是,法律与社会又不是如此简单的循环往复,不是对已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重复性建设,它们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特点。在更高一层的哲学角度上看,即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让我们来读一读费孝通先生著的《乡土中国》一书,以便更深刻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乡土中国》一书,由14个章节组成,更像是由14篇论文组成,每一篇都有中心,有论点,有论据,篇章之间紧密相连,层层推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单看每一篇章,都是短小精悍的,都是浓缩的精华,可是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思想却不是字数能够限制的,这也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思想的力量是无限的,但是人感受和体会到的思想是有限的,所以真知灼见很少,只能就书论书了。

城里人常说,你们乡巴佬怎么怎么,似乎“乡巴佬”一词就是对乡下人的一种蔑称。在城里人看来,乡巴佬们是土气的,是愚笨的,是顽固的。在我看来,土气可以理解为本分,愚笨可以理解为纯朴,顽固可以理解为对传统的敬畏。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部分。这绝大部分人口是靠天靠地吃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说,乡下人离不了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世世代代扎根在一片土地上,耕作、繁衍、生息,这便形成了乡土社会。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不同,乡土社会求的是安稳。人们安居乐业,不愿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人也是要落叶归根的,不然中国古代也不会有那么多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了。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人们比邻而居,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大家知根知底,彼此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由此可见,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而在都市社会中,你不了解身边人的根底,自然也谈不上信任了,这时就需要身份证来证明你生于何时生于何地,需要简历来说明你的成长经历,需要签字画押来确保行为的履行,法律的需要也就产生了——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在乡土社会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谈到公与私的问题,就不得不考虑整个社会的格局。在西洋社会中,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共同的。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

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这种社会结构的格局称之为“团体格局”。在乡土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范围的大小要依中心势力厚薄而定,具有伸缩功能。不得不让人感叹,得势时门庭若市,失势时人走茶凉。这种社会结构的格局称之为“差序格局”。

在团体格局中,每一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他们把权利和义务分的清清楚楚。在差序格局中,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天下”,由己及人,公与私是相对而言的。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如果是没有便宜可占的,就会落得个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话柄。贪污腐败就是这个问题,公家的就是我家的,我家的还是我家的,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只懂得享受权利,不懂得履行义务。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还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要了解西洋社会的道德体系,就要先了解他们的宗教观念。西方人信仰耶稣,在基督教的神话中,耶稣是童贞女所生,“亲子间个别的和私人的联系在这里被否定了”。在这一基础上才有了人人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等等。所以,在团体格局中,人对人得相互尊重权利,团体也必须保障个人的权利,为了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产生了宪法。

在乡土社会中,维系私人道德的是“克己复礼”,“皆以修身为本”,对亲属要孝悌,对朋友要忠信,对他人要仁爱。然而何谓仁,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以家族为核心,以血缘为纽带,逐层向外辐射递减,是有差别的仁爱。“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他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孔子还宣扬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亲亲得相首匿”。可见,乡土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要看他所施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伸缩,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在弄清楚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标准才得以确定。法律不外乎人情。一个人杀了人,按理说“杀人者死”,但如果杀人者是你的父亲,你是可以帮他隐瞒的。这似乎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所以说,乡土社会是不重法的,重的是礼,“德主刑辅”,“明德慎罚”。

通常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法治与人治之别,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是传统。传统是世世代代经验的累积,不必知之,只要照办即可。然而,在社会变迁很快的时代,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效力很难维持。人们要合作解决新的问题就必须有力量来约束各人,这种力量就是法律。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行为的,不守法将得到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制裁。所以,法治与礼治是发生在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的。礼治社会不能在变迁很快的社会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在乡土社会中,不懂礼,是没有教化的,是羞耻的;而在都市社会中,不懂法,是情有可原的,普通人很难知道法律的方方面面,所以法律成了专门知识,律师成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乡土社会中,人们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打官司更是不光彩的事情。这与西洋社会的为权利而斗争有很大不同。西洋社会讲究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法官判案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问题,而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在我国,司法制度在乡村的推行不是单靠制定若干法律和设立若干法庭就能建立的。旧有的礼治秩序

被破坏了,新的法治观念不能深入人心,使司法制度的推行受到严重阻碍,法治社会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再来看看乡土社会的政治权力结构。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将权力分为四种: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统治和时势权力。乡土社会中的权力既不是横暴权力的压迫形式,也不是同意权力的民主形式,而是介于专制与民主之间的长老统治,它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中,是教化性的权力。这种权力在亲子关系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表现在长幼有序,对年长的人要恭敬、顺从。而在西洋社会中,民主政治是要尊重个人自由的,不是向权威的屈服和妥协。

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解释了法律与文学的关系;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篇中,诠释了法律与宗教道德的关系;在“无为政治”和“长老统治”中,说明了法律与政治的关系。读后让人获益匪浅。但是他并没有从经济的方面全面地分析法律与经济的关系,这是不足的。中国自古以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老死不相往来也似乎不是不可能的。在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中,还需要法律吗?或者说,在人们交往淡薄的社会中,法律的作用有多大呢?它是维系社会关系的主要工具吗?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探讨。

综上所述,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文化作为社会这一土壤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法律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是自给自足的,是长老统治的,是尊重权威和传统的,人们依礼办事,要把西洋社会的那套法律观念不加以改进就移植过来,难免导致水土不服。这就使得法律在乡土社会的推行困难重重。中国要建成法治社会,就必须打破原有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的固有模式和固有观念,使人们的伦理观念变成权利义务观念。那个时候,一个有法可依,依法而治的社会便产生了。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 》 篇10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费老笔下的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这个圈子具有伸缩能力,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能放就放,能伸能缩。这是自我主义产生的源泉,也是中国小农意识、自私自利产生的另一种诠释方式。中国人在国际友人眼中永远顶着“自私”的帽子,没有集体、国家意识,永远想着自己及小家的利益。因此他们只扫自家房前雪,他们为一己之利损害大家的利益,他们目光短促、心胸狭隘,他们不顾天下苍生只顾自己安乐。

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看客,这些看客在鲁迅作品中都以群像出现,是一批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落后的群众,居处在偏僻、闭塞、愚昧、落后的中国乡村,长期以来的封建意识的毒化和侵蚀,已积淀在他们的精神骨髓中,并在他们思想、心理、性格、言行中自然而非自觉地表现出来,于是他们愚昧、麻木、无聊、庸俗,于是他们集中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的劣根性,以及我们民族精神中的严重痼疾甚至于人类某些弱点,即安于命运,麻木顺从,既受人愚弄,又愚弄他人的性格特征。

费老先生在开篇就意识到,已经有一种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逐渐产生,在这里可以称之为城市社会。如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如火如荼,乡土社会确实在逐渐土崩瓦解。可尽管如此,乡土社会中的很多特性却残留了下来,并在城市化中畸形发展,这使得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基层民众都面临了很多困惑。最近“黄山门”事件愈演愈烈,复旦大学面临着严重的公关危机。事情可能不像网络舆论中所说的这么简单,但归根结底,广大网民还是在指责国民自私自利的劣根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在费老先生笔下属于乡土社会的特性,在中国一流大学的学子们(所谓的知识阶层)身上出现。中国经济的崛起大家有目共睹,于是很多人开始称中国为“大国”,但大国绝对不能只是经济上的腾飞(中国在这方面也还需要继续努力),国家软实力、国民文化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大国就应该有大国的风范和气派,而如今中国依旧充斥着小农意识和小市民意识,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乡下人进城穿了套西装,脚下却依旧是双解放鞋,显得不伦不类。

《乡土中国》后半部分主要剖析了皇权、官僚、绅士的关系。皇权拥有至上的权力,是天下的拥有者;官僚并非天子的家门,并不和皇上分享政权,他们不过是臣仆、是行政机构;而绅士是退任的官员或官员的亲戚,他们没有权力但是有势力,他们在官僚机构的庇佑下虎

上一篇: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论文下一篇:小学2013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后安全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