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美国-读书笔记(共6篇)
直通美国-读书笔记 篇1
1、在海外留学中“代理机构”与“咨询公司”的区别?
代理机构接受国外大学委托,赚取佣金,为学生基本提供免费服务
咨询公司仅仅只接受学生委托,为学生提供留学规划服务,诊断学生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2、留学生赴美最受欢迎的专业?中国学生喜欢选择的专业?(2010-2011年数据)经济管理学(21%),工程学(13.9%),数学和计算机科学(12.7%)
经济管理学(23%),艺术类(12.1%),社会科学(15.1%)
3、SAT
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中文名称为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和奖学金的重要标准。
通用考试-推理测验(SAT 或 NEW SAT)考试总时长3小时45分。总分600-2400,由批判性阅读,数学和写作三部分组成(800分)。
单科考试-专项测验(SAT2)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汉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时间1小时,大部分选择题(800分)。大部分美国名校只要求提供SAT通用考试成绩即可,个别院校及专业要求申请人提供SAT2的单科考试成绩。
考试时间,三月(美国),五月,六月,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及一月的最后一个周六举行。
亚洲的考场:香港、新加坡、澳门、台湾、日本、韩国
4、TOEFL and IELTS
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ETS)举办的英语能力考试。由四部分组成阅读(Reading)、听力(Listening)、口试(Speaking)、写作(Writing),每部分满分30分。
承认国家:美国、加拿大、欧洲(如英国),大洋洲(如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及地区。
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可以在世界100个不同的国家参加,它专门为准备进入以英文教学的学院或大学深造的学生进行英文水平测试而设的。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移民局将这种考试成绩作为技术移民及其他类移民中衡量英语语言能力的唯一标准。
5、ACT
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是对申请读本科的学生进行入学的资格考试。ACT满分36分,各部分均为36分,总分取平均。
更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集中于理科。
6、八大常春藤院校,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和军事院校
美国东北部八所学校:布朗大学(Brown)、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康奈尔大学(Cornell)、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哈佛大学(Harvard)、宾州大学(Pennsylvania)、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以及耶鲁大学(Yale)。
综合性大学:私立麻州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的斯坦福大学、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大学 公立: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文理学院
麻萨诸塞州的阿姆赫斯特学院、威廉姆斯学院,康涅狄格洲的威斯理安学院。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文理学院更注重教学而非研究。
军事院校:陆军军校-西点军校,空军学院-科罗拉多春天学校,海军学院-安纳波利斯。美国的军事院校挑选精英人才入校培训,完全免费。军人的作风很受上街和商学院的欢迎,每年有10-20学生去美国最好的商学院如哈佛、MIT、沃顿商学院读MBA7、美国大学录取委员会招生考核指标
学术标准:高中成绩、班级排名、推荐信、标准化考试成绩SAT/ACT、英语能力(托福、雅思)
非学术标准:申请文书、面试、课外活动、天分特长、性格品格、校友关系、国家(洲)来源、州居住地、宗教信仰、少数族群
8、关键因素解析
TOEFL 申请美国本科最基础的条件,国内普遍情况是TOP25 100 TOP50 90
IELTS T0P25 7.0 TOP50 6.0
SAT TOP25 2200 TOP50 1800
高中成绩(GPA)和班级排名(RANK)
AP课程,申请中绝对加分项
竞赛
个人能力和课外活动在申请中作用非常大,是录取委员会用来衡量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依据。
申请文书 份量最重
推荐信
面试
9、美国大学招生委员会时间安排
11月1日,早起决定或者早期行动截至日期
12月15日,录取结果以及可能的初步奖学金结果
1月1日,大多数正常申请截至日期
4月初 正常申请的录取结果由学校递出
5月1日 接受学校录取的回复截至日期
10、学生申请时间规划
12月-1月 开始准备各项考试
7-8月了解学校,初步确定选校方案
9-10月提前结束TOEFL/SAT/LELTS等考试
9-10月准备并提交录取(EA/ED)申请
11-12月准备并提交常规录取(RD)申请
1-5月等待申请结果,做出选择
5-8月份准备签证
11、美国留学费用-学杂费汇总
学费和杂费2-4万美金,杂费大致包括:500-800美金综合医疗保险费,500-1000美金学生活动费
膳食和宿舍 1万美金 住宿 7000多 伙食2000多
书本和必需品 800美金 机械、艺术和电影稍高
交通出行 600美金 不包括中美之间的国际旅费
个人耗费 1000美金
12、美国大学奖学金资源
奖学金(Scholarship),可以作为某种奖学金形式颁发给优秀学生,也可以是一种学费或杂费的全免,此种奖学金的具体金额,随学院规定的学杂费金额高低而不同。一个学生可以有资格同时申请两种以上的奖学金。
学费奖学金(Tuition-Waiver)
这个款项只能用于缴纳学费,如果无附加条件,属于免税的范围。
助学金(Fellowship 或者 Assistantship)
助学金是一种金额最高,但是竞争最激烈的非服务性奖学金。
助研金与助教金(ResearchAssistantship & Teaching Assistantship)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双城记·狄更斯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没有人是孤岛·约翰唐尼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you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Steve jobs, CEO of apple Computer
《美国动物》读书笔记 篇2
第一感觉就是很荒诞,也可能是因为地域不同。看完之后感觉,就算是在欧美国家,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吧,但确确实实发生过。
剧情就好比,四个玩的很不错的朋友。A体育特长生B艺术生C会计专业学生D健身达人、小企业家、家境殷实。
B有一天在图书馆看到了名人画作,很是惊奇,怎么会有人画出这么伟大的画作。很是喜欢,又一打听,这画值八千万,回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A。A一盘算,发现这是个机会,毕竟图书馆看门的只是一个大妈。
A和B深感抢劫此画十分容易,但是人手不够。至少需要再加两人,所以找了C、D。然后就开始了抢劫活动,B望风,A、C进入图书馆抢劫,D司机。
第一次有特别紧张,没拿到画,顺手拿了两本古书籍,也是可以换几个钱。随之而来,新闻曝光,A、B大摇大摆的去评估机构估价,还留了B个人手机号。
所以,没过多久就被逮捕,入狱七年。
将近两个小时电影,荒诞不解,直至到电影最后一刻,这样的感觉还是很强烈。
特别是在邀请C、D入伙的时候,C是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而且学习很不错,梦想是进入FBI工作,想去司法机构工作的能不懂法律么?
D本身就小有成绩,12岁开公司,16岁拥有地产,父亲还是一名很成功的商人。
本来就很不错的两个人,为何要加入这次行动。
不应该只是因为这次行动简单吧?
想要被认可?寻求刺激?想立马改变人生?
改变自己的人生,是A一直摇旗呐喊的口号,曾一度因家庭温情而醒悟的B,还是被A的这口号生生的拉了回来。
这是A的过人之处,整个计划他是推动者。所谓去谈判,找下家,画作书籍到手之后就可以变现等等,难辨真假。
整个计划的核心人物,又十分偏激,势必将活动进行到底。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不这么认为。
假如没有B告诉A画作这件事,后面A还是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A父母离异,5岁的时候努力进体育队,但他不知道什么原因。嘴上挂着这很让人失望,父母离异失望、学校失望、老师失望、生活的地方也令他很失望。
这次计划或许是他觉得唯一不会失望的事情。
所以他做了,他不断的.用很是简单、要改变人生和在他眼里很失望的友情来捆绑着BCD,最终来完成属于他的计划。
美国大学具体是什么样子当然不知晓,也不知道他们的文化是什么样子。或许寻求刺激或者想要改变人生在他们眼中是值得去做,去冒险的。
影片最后,图书馆管理员大妈十分点题,告知:他们的行为是自私又不可理解的,越过法律的红线去做一些事情是十分危险的,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付出努力。
很正能量?
但假如没有A,整个团队整个计划是不是就不会存在。
《美国的悲剧》读书笔记 篇3
这部小说的核心内容是19的一件谋杀案――葛瑞丝・布朗被人淹死在摩士河中。因此,这部小说也含有记录片的性质。这部历经三年的巨作于1923年出版,且立即被推为一部杰作。
读此书后,我的思想感情如被狂风肆虐的波浪,在黑暗中不知去处的慌乱逃窜。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斯的叛逆,懦弱,不仁不义,令我感到痛恨,遗憾;他的第一个女朋友荷丹丝・布里格斯的“外实内空”令我联系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纵然生得好皮囊,腹中原来草莽;他那细心体贴的第二个女朋友罗白黛・奥尔登对迂腐的克莱德的深信不疑令我伤感;同样,克莱德对几近完美的第三个女朋友珊杜拉・费契莱的盲目而带有目的的追求和维护更是让我感到利用感情的可耻。
故事大意是如此的。15岁漂亮而英俊的克莱德是一家旅馆的侍者,他赚到的薪水和小费让他初偿富人的滋味。他天天和那些狐朋狗友花天酒地。在这样混乱的日子里,他爱上了徒有外表的淘金店女店员荷丹丝,开始对这位女郎大送礼物。后因一场朋友引起的车祸,为躲避事后的追究,克莱德让荷丹丝自求多福后,溜之大吉。他一路到了芝加哥,求自己的叔叔丹尼尔帮忙。在叔叔的豪华府第之中,他初识漂亮的贵族小姐珊杜拉。后来,他到了衣领工厂,管理那里的女工。其间,他虽一直思念着美丽的珊杜拉,却还是对标志温柔的穷苦农夫的女儿罗白黛有了好感。但是,罗白黛一旦到手,他便对她失去了兴趣。在他看来,她只不过是个女工而已,怎配当他克莱德的太太……后来,一个意外,珊杜拉爱上了克莱德,在他看来世界的中心就是珊杜拉。就在此时,罗白黛对克莱德说自己怀孕了,并声称克莱德唯有娶她为妻了。克莱德的脑海中只有这样硬邦邦的想法:罗白黛对他而言,一无所有。而珊杜拉,则应有尽有。于是,他暗下狠心,决定解决掉“碍事”的罗白黛。虽然,这场谋杀后变成了意外,在法律上克莱德没有罪过,但也许是因为在道义上败坏的缘故,他还是被判了死刑,并最终被送到了电椅上去……
全篇小说,《诱骗谋杀》一章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克莱德为了能够跟珊杜拉小姐结婚,以便进入上流社会,决心谋杀已怀孕的女友罗白黛。”面对克莱德的自私自利,我已无话可言;而对他的毫无人性,我则早已深恶痛绝!当我进一步读到,罗白黛同意和克莱德在大碧潭那家小旅社过夜时,真是恨不得将这残酷的谋杀一章彻底撕碎。想到书的前半段克莱德被标致而温柔的罗白黛吸引,而热情追求时的场面,我真是感到这是对感情的最大侮辱,本该为温馨粉红色的爱情基调被残忍的踏上了一个重重的黑印记,这印记清楚的写有自私无情这四个字。
自认为自己是个不大容易为这些半虚幻的故事而动情的人,但当我将自己的感情投入进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居然也会对罗白黛的悲惨充满无限的怜惜,为克莱德的重利轻情而感到和他同为人的羞辱。对恶魔般的克莱德而言,他的脑海中似乎就不存在“责任”二字,他不懂得对荷丹丝的青春负责;不懂得对罗白黛的纯洁负责;也不懂得对珊杜拉的信任负责。
在他眼里不顾一切的除掉罗白黛就是他在为了自己的人生和爱情奋斗。其实,用这种魔鬼手段,就是自己对人生和爱情不可原谅的被判!他天理不容般的夺去了曾经爱人的生命,也残酷的亲手剥夺了自己骨肉的生存权利。在他丑陋的心中,两条命的重量远不及他眼中那完美的珊杜拉,更确切的说,是那上层社会对他散发的一般的罪恶吸引!他为了自己所憧憬的所谓的圆满,而轻易的赎了自己的良心,出卖了自身的灵魂。
在结识罗白黛前,克莱德就早已迷上了漂亮而高贵的珊杜拉小姐。如果,他所最终追求的是与珊杜拉的爱情,就绝不会再去和罗白黛扯上爱情关系。如果不能忍耐一时的寂寞,怎配去爱?!如果不能守住基本的专一,怎能去爱?!如果不能抛开无畏的背景,怎可称爱?!
克莱德对荷丹丝的所谓的爱是年少轻狂的一场游戏;对罗白黛的假意的爱是因寂寞而映射出的荒谬幻象;对珊杜拉看似不顾一切的爱也只不过是为自己铺路而不得不走的一步棋,克莱德太过过火的现实,使他将自己一步步推上残酷的电椅。
美国人为何而战读书笔记(共) 篇4
美国人为何而战读书笔记
0121319620216
社工1302
冯荣
这本书一共讲了美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分别是与伊拉克的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表面上这三次战争,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开战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且冠冕堂皇,但其实这三次战争美元都是根本的原因,也可以看出美国都是以自身利益为目的的。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布雷顿森林确立了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整整40年,美国在全世界推广了一场堪称“完美风暴”的运动——全球化,在纸币美元基础上建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金融帝国。这一帝国的触须伸向地球各个角落,在每个地方都机械般上演同一个来复式动作: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这种绿纸换财富的游戏使全世界的财富都流向了美国。
这种制度,使得美国只需把精力放在美元的金融业上,也能成为世界经济的最大受益者。但是好景不长,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得美国遭受巨大损失。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国人不能随心所欲,没有足够多的黄金就不能印足够多的美元!因为你对全世界有承诺,你是全世界的基准货币,你必须保持美元的稳定。这使美国陷入了空前的窘境。美国最终还是采取了印发美元来解决本国经济危机,这使得美国从中获得利益。然而也使得美元与黄金的挂钩被打破,试问有谁愿意用黄金去购买随时有可能贬值的美元?美国必须寻找新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如何使得与黄金脱钩后完全变成一张绿纸的美元,在全世界面前,仍然保持它的信用?美元必须保持它的霸权地位。怎样才能保持美元的霸权地位呢?
美国政府认为最重要的是两根支柱,一根是美国强大的科技创新力。另一根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有了这两根支柱,就能确保美元的信用,美元就可以作为硬通货在全世界畅通无阻。美国人也就可以在全世界更加随心所欲地玩纸币转移实物财富的魔术。
但仅仅这样是完全不够的,美国必须要使世界上其他国家承认才可以。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阿拉伯决定以抬高油价作为自己的武器,美国要求美元与石油交易挂钩,而美元的信用也就在此后40年里,牢牢地与全球的能源需求挂上了钩。
全球化是历史必然的趋势,我想我不否认这个观点,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各国经济交流和关系的日益密切。但我们也不得不说,美国在这一过程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美国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自然不只是为了适应历史趋势,美国需
冯荣0121319620216
要全球化来扩大自身利益我们来看经济全球化美国所处的地位和所获得的利益。美国人用比较优势理论把全世界分成了两块,一块是美国,美国人认为它的优势就在于生产美元;另一块是全世界。全世界的比较优势,比如中国因为劳动力优势,作为全世界的加工厂。概括起来说,美国位于经济全球化的最顶端,其他国家负责生产商品和财富,但最大的获益者却是美国。
我们来看第二个战争,有人说美国人打南联盟,是为了进行人道主义干预。然而后来发现这不过是西方媒体的谎言。我们来看一组有趣的数据,1999年1月1日,发生了另一个重大事件:欧元正式启动。当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是1∶1.07,欧元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结算货币,一上来就对美元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和威胁。仅仅两个月后,科索沃战争打响。战争还没结束,世人便发现,深受战争创伤的,不光是南联盟,还有欧元。有欧盟各国空军做帮手的 72天的狂轰滥炸,其最重要的结果,不光是米洛舍维奇政权的垮台,还有欧元与美元汇率的倒挂,由1欧元兑换1.07美元,变为0.82美元兑换1欧元,欧 元跌幅达30%。
美国攻打科索沃其根本目的在于打击欧元,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同时美国还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原本在欧洲盘旋的4000亿投资资金,其中两千亿进入美国。
从以上例证,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发动的战争和其他国家间发生的战争,从目标到方式再到结果都很不相同。美国人的战争除了改变别人的投资环境之外,还驱赶资本流入美国。9·11”发生之后不久,大量的资金开始撤离美国。因为全球的投资人突然对全世界最安全的投资环境——美国产生了疑虑。美国是全球的金融中心,纽约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而华尔街是纽约的中心,世贸大厦则是中心的中心。现在,这个中心的中心居然让恐怖分子给撞毁了,谁还敢对你的投资环境保持信心呢?
美国打阿富汗战争的目的正是为了恢复世界人对美国的投资信心,我们不能说这场战争真正达到了反恐的目的,但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战争无疑使得其他地区的投资环境更差,相比较美国就具有了优势,相对安全。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直通美国-读书笔记 篇5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摘 要】:本文为看规划界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后的读书心得。文章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写作背景、作者简.雅各布斯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综述;进而对书本中4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观点进行了解读;此外,描述了此书对笔者所产生的一些启示及思考,并用书中的方法分析了笔者曾经生活了五年的城市——广州的一些典型公共空间。
1.《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写作背景
1961年,简.雅各布斯出版了她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出现的人口生育高峰,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就美国而言,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大都会地区进一步形成,原有的、以开发建设为主体的综合规划体系及其理论在新的需求冲击下不知所措。伴随着郊区的发展,美国大城市普遍出现了城市中心区衰败的现象。面对“规划师们”采用传统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来解决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问题,作者站在一个普通公众或社会工作者的立场,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对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一些基于社会和经济考虑的城市规划思想。
2.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1916-2006)
简·雅各布斯1916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斯克兰顿,她家族中几代女子都与男性一样拥有职业,而且大多数是教师。在她的家庭中女孩和男孩被同等对待,家族的这一传统塑造了她果敢而特立独行的性格。中学毕业后雅各布斯不愿去上大学,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速记员培训后,她却去了当地的一家报纸《斯克兰顿论坛》做义务记者。经济大萧条时期她去了纽约,为时尚杂志《Vogue》撰稿。22岁去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了2年,随后进入战争信息办公室工作。
1944年简和一位擅长医院规划的建筑师结婚,定居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在丈夫的影响下,她开始对建筑发生兴趣,并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1958年,雅各布斯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使得她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59年,当 1
得知雅各布斯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一年多以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二十万字的著作问世了。
简.雅各布斯前后陆续总共出版了7本书。早先3本都是关于城市的,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后,《城市经济》与《城市与国家的繁荣》是解释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和它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中间一本《分离主义:魁北克的主权之争》是从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探讨魁北克独立运动的根源和影响。后面3本书《生存系统:关于商业和政治的道德基础的对话》、《经济的本质》、《黑暗的时代将要来临》则用柏拉图式对话的方式探讨社会与哲学的本质问题,譬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传统的价值等。
3.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的主要是关于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作者从最容易使人产生共鸣的街道着手,对城市生活的的景象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讨论了人行道的用途 :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以及街区公园和城市街区的用途。本章中,作者强调街道的安全不是靠警察来维持得了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街道的安全问题,那么随时都要有无数的“街道眼”(指街道能够吸引人们关注它,作者把盯着街道的眼睛叫做街道眼)盯着其所在的街道;另外,街道上要有人活动,作者形象的把某一街道上人们从早到晚的繁忙而有序的和谐的生活场景描会成“街道芭蕾”。
关于街区公园,作者调查了美国大城市的众多公园,发现很多大型公园在使用上都缺乏多样性,不能吸引各种各样的使用者,没有吸引人们自发地使用公园的能力,所以他们实质上只是流浪汉和罪犯们所呆的场所,成为街区不安全的因素之一。作者支持在城市中建立一些小型的公园活动,要它们起到小的“必须物品”的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的经济行为,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书中说“城市是由无数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也表现出无穷的多样化。大城市的多样化是自然天成的”。关键是要丰富城市的多样性,才能提高城市的活力。作者指出,要想在城市的街道和地区发生丰富的多样性,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混合功用能保证在不同的时间吸引不同的人,保持从早到晚都有人在街道上活动。其中有一个例子——曼哈顿地区的例子,曼哈顿中心区是一个因使用者时间段的分布不平衡而饱受困扰的地区。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工作区,大约40万人在这里工作,但是他们都只是周一到周五在此工作,下午5点下班后以及周末日这里出奇的寂静,这里的服务设
施极为有限,就连曾经纽约最好的一家五金店都因入不敷出而关闭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功能太过单一,来这里的人群也太过单一,这里商业的生意大部分都只能集中在一天的两三个小时中,甚至是一个星期的10分钟或15分钟里。这样的低利用率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没前途的。雅各布斯建议,在此地增加一些临海的博物馆,建一些电影院和歌剧院,吸引人们在夜晚和周末来到曼哈顿。所以作者认为,要提高某个地区多样性,几个基本功能的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几个基本功能必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确保人们在不同的时间里走上街道,才能正真从社会和经济上产生有益的影响。
2、小街段之必要:也就是说,大多数街段必须要短,使人们很容易拐弯,并且增加人们接触的机会。作者同样采用举例的方法,列举了哥伦布大道、曼哈顿、纽约的街段的例子,其街段既长且相互间缺乏联系,人们要从一条街去到另一条街非常不方便,而且其街段旁的商业都是统一格式,又没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导致这些街段越发死气沉沉、门可罗雀;相反,波士顿北端,这个被称做“浪费型街道”的典型,却因为其方便灵活的交叉使用,在面对官方的冷漠态度和资金支持不利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摆脱了贫民区的境地。
3、老建筑之必要性: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满足经济能力不同的功用的需要。“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旧建筑来培育多样性的首要混合用途,以及第二类用途。特别是,它们需要旧建筑来孵化新的首要用途。”一些小的或者刚起步的企业,如果没有产出收益小的地方(即老建筑)容纳它们,他们就不会成长起来。作业举了路易维尔的样品鞋市场和布鲁克林两个例子,这两个地方的老建筑都是培育首要多样性的地方,老建筑成为很多中等、低等和无产出的企业的栖身之地,不同功能的企业聚居于此,不同的人群在此活动,从而为丰富城市的多样性出了一份力。
4、密度之需要: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不管这些人是以什么目的来到这里,其中包括本地居民。城市需要充分的人口密集,使各种功用充分发挥经济效能,增加城市的舒适性。作者的观点:人口的集中是一种资源。
第三部分作者从城市在真实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城市中的人是如何行事的角度,考察了衰落和更新的某些方面。城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交界地带——大量的单一用途与另一单一用途之间组成交界处,形成了城市“普通”的边缘地带,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窝藏罪犯破坏力的街区。作者认为,唯一能克服交界真空带的方法是靠邻近区域的强有力的干涉势力,即交界处附近的人口密度应该比一般情况下高(以及多样化),附近的街段应特别短,街道的潜在用途应特别强,首要混合用途应特别丰富,而建筑年代的混合也应该如此,从而使真空地带被限制在最小区域内,总而言之就是提高此处的活力:动用尽可能多的城市各种要素来形成一个活跃的、混合的区域。另外,关于贫民区的问题,当时美国的城市改造方法是直截了当地消除贫民区和分散里面的居住者,以一些能产生高税收的住宅区取而代之,或者是吸引一些比较容易对付的、不会产生很多昂贵的公共需求的人口到这里来。作者认为,这只是
把贫民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而已。作者的观点是对这些街区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而不是一股脑儿端掉。贫民区是可以向非贫民区转化的。
第四部分作者建议在住宅、交通、设计和管理实践方面来点变化,最后讨论了城市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如何解决有序复杂性的问题。
4.对我的启示及我的思考
虽然已经看完了整本书,但印象比较深的还只是前面两部分的内容:城市的特性和城市多样性。
关于城市街道和人行道,雅各布斯所描述的“街道眼”和“街道芭蕾”,让我想起了曾经在广州荔湾区的情形,曾经在荔湾旧城区里调研就有过亲身的体验。当我们走在那儿的大街小巷里,时不时会有一些人从家里走来问我们是干嘛的,很多时候,最先上来问的只有一个人,但是过没几秒钟,我们就会被一大群人围起来问东问西了。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谁还有机会做坏事?然而,我们却经常在新城的大街上碰到“呼喊救命”或者“呼喊抓小偷”之类的事,但是就算其周围有再多的人,都很少见有人上前帮忙,大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更多的人是赶紧走开,以免遭受牵连。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当然,旧城区街道尺寸小,他们熟悉住在同一条街上的所有人,一旦发生什么事情或者有陌生人时,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内聚集很多人,所以他们抵御陌生人的能力比较强;而现在的大尺寸街道上几乎都是陌生人,谁都不认识谁,谁也没有义务去帮助谁。现在的居住小区里面的人相互之间多数也是不认识的,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隔壁邻居都不知道他的姓名。但是当人们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为什么还是选择去人际关系冷淡但环境条件好的地方而不会选择环境条件差但人际关系好的地方呢?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人的追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是人的本性。既然这种现象不可逆转,那么我们就应该做点什么来使人们相互间自发的产生一些关系(信任、关怀等等)。雅各布斯所指的提高城市的活力大概就指这些吧,也就是说使城市具有人情味,充满着生命力。所以,从事城市规划或者城市设计的人们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而不是随意地追求表面上的东西。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最为真实、最为鲜活的生命。因此,当我们面对和处理城市问题时必须抱着一种敬重的心情和谨慎的态度去仔细观察和辨析城市生活中的细节及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和原则。关于老建筑的问题。这又很容易让我想起我们国家的旧城区或者城中村了。之前在广州时,猎德村的整体拆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当然,猎德村的整体拆迁到底是对是错,我个人觉得很难说。但是,他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麻烦(尤其是外来人口)。我同学的父母曾经就是那的租客,并在那的菜市场卖菜,那里一拆,他们必须寻找其他租房,但是他们重新住的租房处却没有菜市场给他们用了,他们成了无业居民,还得交付租金、生活等,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再看看广州天河区附近的城中村。天河区是经济非常活跃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富人区。但是不管经济怎么发达,不管那里的人们多么富裕,它都需要服务业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然而从事服务的人们肯定不会是富人们自己,他们都是来自农村的外来人员,属于低阶层的劳动人们(我们国家目前农村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所以他们只能涌入大城市来谋生)。虽然在富人区,但是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在那买一栋房子或者租高租金的好房子住,又由于从事服务业工作的特殊性——上班早下班晚,他们不可能住的离自己工作的地方很远,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附近的低租金的环境差点的城中村如石牌村居住了,这里解决的很大部分低层劳动人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如果对天河区附近的村子采取整体拆迁的改造方法,那无疑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偌大的一个天河城,需要的服务人群也是很庞大的,如果把服务性人群居住的地方全搞没了,服务性人群必须得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谋求生活,那么天河区势必会逐渐衰落下去。雅各布斯说老建筑是丰富城市多样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实,我们国家的旧城区也有同样的作用。城市必须要有不同阶层的人群才能生发各种各样的活动,从而提高城市的活力。
关于雅各布斯支持大规模城市的发展模式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目标是:2020年城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37%上升到55%,由此推算出每年将有1500—2000万的新增城市人口。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城市规模迅速增长。但是,城市大规模的发展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恶化城市交通,加剧“城市病”,城市规模失控,严重破坏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和农田,还会增加行政管理成本等等。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呢?
5.公共空间的分析
一看到雅各布斯提到的关于城市多样性的条件之一“首要用途的混合”,第一时间内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大学校园。虽然校园不是城市,没有城市那么多的功能,也就没有城市那样的复杂性,但是我觉得也还是可以用这个条件来说明点问题的。在我就读的学校,教学区是纯粹的教学区,宿舍是纯粹的宿舍,而且距离还比较远,确实达到了“互不干扰”的目的。一到上课时间,教学区塞满了人,宿舍空掉了;非上课时间,教学区是留不住人的,宿舍则爆满。学校的功能分区太过明确,太过单一了。教学区为什么就不能参杂些其他功能呢?比如一些便利店、小书摊,下课的时候给老师同学们提供些饮料,零食之类的或者看看闲书;再就是有一些娱乐性的设施,室内的或者室外的,能够吸引同学们在非上课时间过来利用;此外我们教室外的大片草地,大家都把它称作“有地方没空间”,那么大地块,却没有给人休息落脚的地方。如果教学区被稍微调整一下,相信就不会出现图书馆自修室没位置了,同学们都还不愿去教学楼上自修的现象。
一看书马上想到的另外一个公共空间是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可以说是广州最活跃的一个公园了。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都有大量的人在此锻炼,活动等。人民公园有这样一种魅力:人们经过它旁边时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入进去参与他们的活动。公园里面的环境非常好,各种设施也比较齐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休息。另外,公园里活动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或者是老
人带着小孩,但是他们进行的活动却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拉琴,下棋、打太极、打牌等等,里面的氛围非常之活跃,只要对生活有激情的人都会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走在里面,你可以任意参加各项活动,大家相互之间都很友好。而广州的另一个公园——东风公园,它与人民公园则完全不同,它的分区特别明确,专门的儿童区,专门的老人区,儿童区因有儿童娱乐设施而带来很多小孩,老人区就是所谓的一条廊子,老人活动的空间很小,所以显得比较冷清。虽然两个都是完全对外开放的公园,但是相比之下,人民公园就有人气多了。
又回到荔湾区的公共空间上。荔湾旧城区除了荔湾湖公园外,其他几乎没有特意创造的大型的公共空间。一棵大树底下摆一张桌子甚至什么都不摆、一个花架下面、自家门前的一个小空间、稍微有点健身或者娱乐设施的空间等都是荔湾区里人们进行活动的公共空间,他们自发的在这些地方进行各类活动——打牌、打麻将、聊天、下棋、做刺绣活等。这些活动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使他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使这里更加具有活力。这些就起到雅各布斯所指的小的“必须物品”的作用了。
6.感受
直通美国-读书笔记 篇6
一、简讯:
1:梦想从这里起航2:成长在这里见证
3:欢迎大家收看我们每逢星期二的节目《校园直通车》。
1:我是温乐瑶2:我是彭飞3:我是何智汶
1:下面请听简讯:
1、我读书 我快乐,学校开展送书到课室活动
2:
2、红领巾心向党,各班开展二十分钟队会活动。
3:
3、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学校饭堂管理再提升
1:下面请听详细内容,1:书,是什么?它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书,是什么?它是黄河母亲,哺育着千千万万个孩子
3:书,是什么?它是人类灵魂的钥匙,开启着智慧之门。
1:书,是什么?它是蓝湛湛的天空,让我们这些小鸟自由飞翔。
2:书,是什么?它是神秘的太空,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1、2、3:因为我读书,所以我快乐!
1:自古以来,都有很多名人读书的成语典故。
2:我们的圣人孔子先生,也是爱读书之人,下面请听孔子先生的“韦编三绝”。
3:孔子非常喜爱钻研《易》经,每读一次,都觉得能悟出一些新的东西来,所以他一遍一遍
地反复研读。
1:读得次数太多,竟把竹简串在一起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多次。
2: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韦编三绝。
3:还有一个成语故事“乐此不疲”。
1:东汉光武帝刘秀每天临朝处理政务,从早忙到晚,还经常将文武大臣们召来讲论经书义理,直到半夜才休息。
3:皇太子劝他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精神,优游自宁。2:光武帝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1:古人好读书的事例很多,可是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可也绝不会少,下面让我们给
大家说说吧!
3: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
1: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宋代朱熹
2: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代冯梦龙
3: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法罗曼·罗兰
1:好书如挚友,终身不相忘。--英国谚语
3:记得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
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
1:是啊!读书得好处无穷无尽。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名著有所了
解;看《十万个为什么》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读《作文大全》可以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就是看一些漫画、搞笑之类的,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幽默,更加富有想象力。2:我爱读书。书是知识的宝库,是她,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书,是人类的阶
梯,是她,帮助我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书,是快乐的源泉,是她,带给我幸福,带给我满足。
3:同学们,让我们爱读书吧!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拥有书,我们就拥有了美好的明天!
1:智汶姐姐,上星期学校里发生的大事肯定要数学校开展送书到班级的活动啦!3:是啊!每个班级的同学都迫不及待的要借阅书本来看。
2:不过,读书前,让我们给大家介绍介绍借书和看书的要求吧!
1:学校本次开展“我读书 我快乐”的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们
应该自觉珍惜这些书本。
2:对!要做到爱惜、不破坏。
3:例如桌子脏了,就应该先清理干净,再摆放用品。
1:这些书是学校的,是大家轮着用的,我们不应该随意涂画哦!
2:对!这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的表现!
3:学校的这些书里,都贴有“借阅图书登记表”,我们借阅后,应该根据各个
栏目的要求,进行填写。
1:我们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阅读时要注意的事项。
2:不够光线不要看!
3:坐车走路不要看!
1:太阳底下不要看!
2:躺在床上不要看!
3:同学们,每个人的眼睛都要靠大家好好保护啊!
1:如果近视了,将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方便的哦!
2:是啊,配眼镜又十分麻烦,而且价钱一点都不便宜!
3:据了解,警察招生的考试,首要条件就是不能近视哦!
1:大家想想看,近视以后,不戴眼镜就看不清东西,那是一件多么烦人的事啊!3:最后请听歌曲《读书郎》。
红领巾心向党,各班开展二十分钟队会活动。
4:上周四和五,我校二到六年级开展了主题为“经领巾心向党”的二十分钟队会活动。
5:这次展示的中队都使出浑身解数,通过诗歌朗诵、小品、话剧、讨论、合唱、问题抢答
等多种形式去表现主题。
4:通过这样的活动,队员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4: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学校饭堂管理再升级。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珍惜粮食的意识,本学期,学校后勤部门加大了管理的力度。
4:今天,我们有幸请来的后勤副主任——黄主任。欢迎黄主任。(敬礼)
5:黄主任,这个学期,在你们的大力管制下,搭食同学们的饮食习惯进步很大,您能跟大家介绍说说,本学期,后勤部门都做了哪些工作吗?
(主持认真聆听黄主任的讲话,并及时作出反应,以及再追问更多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小结:
4:同学们,粮食来之不易。
5:同学们,让优秀成为习惯。
4:我们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祝大家快乐每一天。
【直通美国-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05-10
美国新闻史读书笔记05-23
直通式服务09-11
直通车托管协议07-03
山姆·沃尔顿:富甲美国【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05-22
直通式气象服务07-31
“兼职直通车”策划书10-12
315直通车工作规划10-20
停车场直通车应用方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