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精选12篇)
中国和美国 篇1
1 中国孵化器的发展
1.1 经典发展时期
政府以特殊政策支持,包括修建孵化器园区,提供孵化场地、水、电、气、网等硬件基础设施服务,同时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补助,并提供一定时间的税收优惠,奠定了孵化器的初级阶段基础。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发展和经营模式同质化极其严重。在这个时期,孵化器的实质是品种质量的竞争。
1.2 多元化发展时期
孵化器从提供物理形态的基础设施服务,向提供全方位的多元化内容转变。一些网络平台型的孵化器不断出现,主要为中小型入孵企业提供工商、税务、路演、融资、信誉担保、知识产权等多角度、全方位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孵化器内容服务。
1.3 比价格发展时期
孵化器在基础设施、线下和线上内容提供等方面发展到一定时期,同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吸引中小型企业入驻,必然要进入价格的白热化竞争阶段。比如:补贴房租、水电气、网络宽带等。这个时期实质是互相摧残的时期,大多数孵化器因竞争压力而被淘汰。
1.4 宣传包装时期
孵化器在经过价格竞争的惨痛教训后,深刻地领悟到价格战无异于自杀。因此开始整合孵化器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运用全新包装概念,加强宣传攻势,孵化器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在这个阶段,一些热血沸腾的中小型企业大量入驻。但是潮起潮落,退潮之后的沙滩上,摆放着无数僵尸企业。
1.5 服务质量时期
孵化器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服务就是和入驻的中小型企业一起发展,结成命运共同体。在梳理当地产业机会的同时,充分结合孵化器本身的优势和特点,在这个大的产业链条中,找到切入口,找到盈利模式,存活下来。在此基础上,“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稳步扩大战果,最终立足于产业链条之中。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网络平台,都只能算作孵化器发展的工具,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孵化器发展的命运。孵化器的发展还是要沉下心来,找准定位,整合资源,最终获得新生。
2 美国孵化器的发展
2.1 场所和基本设施提供时期
1959—1980年初,美国孵化器主要以提供场所和基本设施为主,同时提供代理入孵企业基本管理职能和代理政府部分管理职能的服务。
2.2 政府推广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孵化器作为一种有利于经济开发的新型工具,得到了政府的强力推广。
2.3 企业运作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孵化器开始以企业经营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比如出现了各种孵化器企业集团和众创空间。企业集团式的孵化器服务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不断向外扩展。企业孵化器集团的经营重点从孵化器基础设施和情报信息的提供,转向市场产业机会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企业创建和运营。
2.4 创业孵化器时期
据国家工商注册信息网公示结果,截止到2015年,中国的孵化器多达8 951个,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现有的企业孵化器有750多个,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创业孵化器的显著特点是解决了传统型孵化器的资金和人才两个难题。
2.4.1 资金难题
传统型孵化器,把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突出表现在厂房和办公环境的高大上,硬件设施投入比重压倒性地高于软件设施的投入,以致入孵企业较难获得资金扶持。传统型孵化器发展后劲不足,举步维艰。但是创业型孵化器把资金重点投入创业本身,对入孵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助力入孵企业的培育。
2.4.2 人才难题
传统孵化器重点在于厂房和办公环境等基础设施的租赁服务,对人才要求不高,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低端的中介服务。创业孵化器立足于入孵企业项目本身,运营项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对人才的要求相当高,有利于实现人才和项目的优势结合。
3 孵化器经营模式
3.1 技术投入型孵化器
技术投入型孵化器主要利用前期的智力创新和技术形成支持,是帮助企业成长的孵化器。这种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企业战投孵化器、专业技术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孵化器3种形式。
3.1.1 企业战投孵化器
企业战投孵化器,即企业战略投资孵化器。战略投资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投资方主要投资于自身企业集团产业的延伸线,主要在于投资方目前涉足产业的上游或者下游企业。二是投资方目前主要集中于企业集团产业的交叉点上,其目的是利用新的项目,加强现有资源的充分整合和优化,达到最大化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这两个层面的战略投资,最终目的是形成战略协同效应。
3.1.2 专业技术孵化器
专业技术孵化器,是指在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之上,面向某一专业技术领域服务的孵化器。每时每刻新的技术都在更替落后的技术,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专业技术孵化器应运而生。专业孵化器一方面汇聚海量的关键技术和成果,另一方不断地与需求方进行对接,对于对接成功的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再进行产业实施的转化。
3.1.3 大学科技园孵化器
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依托高等院校,利用孵化器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促进研究成果产品化,并向社会不断输入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产品。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主要表现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等方面。
3.2 产业型孵化器
产业型孵化器,是结合产业经营的孵化模式。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这种产业孵化器往往异变成地产开发。美国新区综合体是较为成功的开发样板。国内的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项目建成之后,将集合产业研发、高端写字楼、总部办公基地、配套商业设施、高层住宅生活区、高端联排合院及别墅等产品形态于一体。
3.3 股权投资型孵化器
股权投资型孵化器的投资不以获得企业所有权为目的,而是通过投资和服务帮助企业做大,然后通过适当退出方式实现投资回报。股权投资型孵化器,主要表现为间接股权投资和直接股权投资两种形式[1]。
3.3.1 间接股权投资
孵化器除了靠人为入驻企业提供各种软件和硬件服务而收取相应的费用外,还可以将管理要素作为资本,入股在孵企业,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时,实行价格优惠,或者企业直接以劳务换股权或租费换股权的方式。
3.3.2 直接股权投资
企业孵化器孵化创业企业的功能和风险投资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提供创业资金进行支持。孵化器可以和风险投资相融合,或者借鉴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对孵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获得部分股权,在企业成长后获得风险投资回报。
3.4 营销型孵化器
营销型孵化器的特点是孵化器直接对产品投资,相当于孵化器参与到一个具体的项目运作中。孵化器先对这种产品进行价值评估,再根据富有市场经验的专业人员提供的市场营销方案确定项目投资的数额,然后考虑孵化器投资的比例以及利润分配、退出规定等关键问题。这种模式通常表现为获得新产品代理权和成为渠道商两种形态。
3.4.1 获得新产品代理权
主要思路是孵化器凭借拥有初创科技企业群体的优势,瞄准初创科技企业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产品,再介入产品营销甚至获得产品独家代理权,从而获得回报[2]。
3.4.2 成为渠道商
利用孵化器自身的优势,将被孵化企业的产品与大型的企业需求进行对接,从而帮助被孵化企业产品进入产业链条的环节之中,并进行快速流通,从而获得回报。
4 结语
国内很多孵化器也在模仿国外孵化器的经营模式,开始从多个角度、更大范围地进行资源整合和尝试。立足于孵化器本身的优势和不足,放眼世界,以市场的力量促进孵化器的创新,并助力于孵化器的转型和升级[3]。对于孵化器而言,不是仅仅寄希望于政府、地产商、投资方、政策扶持、市场入口、融资渠道、人才聚合等某一方面的力量,而是要将这些优质资源进行最优组合,实现资源的融合迭代,最终形成良性的孵化循环。
参考文献
[1]石泉,赵黎明.提高盈利能力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必由之路[J].生产力研究,2006(12):126-129.
[2]姜麒.谁是中国最好的——2003年度中国创业企业家排行榜[J].中国市场,2003(7):44-46.
[3]丁福浩.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中国和美国 篇2
价,美国标准和中国标准比较
2012-12-10 10:29:02 来源:蓝清环保 作者:海南蓝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字体: 大 中 小 | 关闭本页 海南室内空气—海口室内甲醛—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美国标准和中国标准比较
1、美国ASHRAE标准62-2001
该标准提出了可接受的室内空气质量和可感受的室内空气质量这两个概念、其中可接受的室内空气质量定义: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不满意,并且房间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浓度。这一定义体现了把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室内空气质量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是一种综合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运用人体的感觉器官作为评价工具,而且还利用专业仪器对室内空气污染物进行检测,能克服单一的主管或可观评价的局限,从而全面正确地反映室内空气现状。
2、国内的综合评价标准
中国穷人和美国穷人的差距 篇3
后改革开放了,实事求是看世界,人民惊悉祖国过年吃不起饺子的穷人比人家捡破烂的孩子多,便励精图治,取得了偌大发展成就。
现在,美国遭遇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救市乏力,坏消息不断传来:负责“营养补充援助计划(SNAP)”的美国农业部近日发布报告称,将近4600万美国民众目前不得不依靠政府发放的食物券购买食物。这意味着七分之一的美国人揭不开锅。
想必这事会引起新闻联播的高度关注——除了证明东风必然压倒西风,更是对通胀下日子紧巴的国人的慰藉,知名慈善家陳光标会不会跑去赈济、为国争光也未可知。
不可轻易冲动。
首先,如果按祖国的标准,这些美国穷人吃救济是无比可耻的。
美国政府规定,月薪不超过1174美元,即年薪不超过14088美元的个人可获食物券,而此薪酬数字是美国贫困线收入的130%。
天啊,即使是人均收入在贫困线——月薪900美元,也折合人民币5870元,在祖国是交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坚力量,是社科院和国家统计局共同认定的中产阶层。
祖国的城镇贫困线目前是2009年确定的年收入1196元人民币——月薪是100元。喜讯是2011年贫困标准有望上调到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比现行标准提高25%。即使如此,结合CPI高企,社会保障不健全,显然标准偏低。
如果按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标准“日均消费低于一美元属于绝对贫困”计算,中国贫困人口为1.5亿,远远高于我国贫困线划定的4300多万人口。
正常情况下,这些中国穷人能享受到低保——抛开审查不严被骗领的,人均每月100元。
2011年,收入超过中国中产阶层的美国穷人人均每月获得133.8美元的食物券补贴,每个家庭的平均月补贴为283.65美元。在中国4300多万穷人必须戒肉共度时艰时,美国4600多万穷人家里的冰箱被从肯德基领来的炸鸡塞得满满。
再说一个对比:1985年,中国将人均年纯收入200元确定为贫困线,2009年这一标准为1196元,24年来增长约五倍;而在此期间,中国GDP由7780亿元增至33万亿元,增长42倍。
期间,美国经济增幅不如中国,财政负债累累,近期有上调债务上限,实际已经破产,却依然在推动全民医保,给穷人送粮票。而中国财政收入增幅惊人,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三成以上,却在推动全民收入增长和福利完善动作迟缓,令人感慨万千。
即使如此,美国专家不依不饶,还在呼吁给穷人制定健康食谱,不要总是便宜那些出产垃圾食品的快餐店。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穷人每领到一份炸鸡,都有中国人民贡献的8%,因为这个数字正是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比重。
据悉,美国政府将外债总额的60%用于了改善民生和教育发展——而这两方面都是中国财政投入的短板。
尽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国情不同于发达国家,若按照目前发达国家的贫困标准和反贫战略,中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体制均无力支撑。但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中国贫困人口世界第二,同时也是世界奢侈品消费增长第一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最多,“三公”消费最多,且贫富差距惊人。
消除贫困——以公平正义的名义,已时不我待。
一个国家有尊严,首先在于这个国家的穷人活得体面。这叫底线。
中国和美国 篇4
近年来, 随着中国股市快速发展, 对于市场弱势有效的争论也越发激烈。张亦春, 周颖刚 (2001) 用1993年以后的上证A股综合指数作为样本, 实证表明中国股市不是弱式有效。陈灯塔, 洪永淼 (2003) 运用广义谱导数检验方法, 研究表明沪市和深市两个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弱式有效。汤光华, 邓益民 (2004) 以上海股市1996年~2001年每日的涨跌比和短期交易指数为分析对象, 对这两个重要的技术分析指标在预测中国股指收益方面是否有效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我国股市目前还没有完全达到弱式有效。张兵, 李晓明 (2003) 认为1997年之前市场无效, 1997年之后市场呈现出弱式有效。李学, 刘建民, 靳云汇 (2001) 运用游程检验表明中国股市自1993年以来基本达到弱势有效。刘维奇, 史金凤 (2006) 通过Wild Bootstrap方差比检验得出上海证券市场以达到弱势有效。
二、市场弱势有效的研究方法
Fama (1970) 给出了如下的模型来定义有效市场假说:
E (pj, t+1|Φt) =[1+E (rj, t+1|Φt]pj, t, 其中, pj, t表示证券的价格, rj, t表示收益率, Φt表示信息集。
令Xj, t+1=pj, t+1-E (pj, t+1|Φt) , 于是, E (Xj, t+1) =0。定义序列{Xj, t+1}是基于信息集的“公平博弈”。在此, 价格充分反映可以获得的信息, 即排除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的可能, 市场是有效的。
如果E (pj, t+1) |Φt≥pj, t, E (rj, t+1|Φt) ≥0, 那么就认为价格序列是基于信息集的下鞅过程。特别地, 如果E (rj, t+1|Φt=0, 那么价格序列是鞅过程。所以, 有效市场假说是鞅假定。
因为随机游走过程是鞅的一个特例, 所以满足随机游走假说只能看作是市场有效的充分条件, 不能认为股票价格不符合随机游走, 市场就无效。Fama (1965) 指出, 检验某一时间序列是否满足鞅过程的方法是测试其序列相关性。较为典型的检验方法有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和方差比检验等。
三、实证研究结果
(一) 中国股市弱势有效性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上证综指日收盘价的收益率进行分析, 即rt=ptpt-1pt-1。其中, 上证综指是价值加权指数, 对反映股票市场整体运行有较好的代表性。数据来源于广发证券, 选取1991年1月2日到2011年5月6日。
(1) 聚类分析。首先, 我们以每年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作为该年的股指代表, 利用SAS软件对1991-2011年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 我们将上证指数分为三组, 即三个子时期分别为1991-1-2至1997-12-31;1998-1-5至2006-12-29;2007-1-4至2011-5-6。
(2) 一阶自回归。考察市场在各个子时期中日收益率对滞后一期收益率的依存度。对以下方程进行估计:
rt=β0=β1rt-1+ut
对原假设H0:β1=0进行检验。如果β1显著不为零, 则说明当前的收益率要受后一期收益率影响, 市场不具备弱势有效性。如果β1并非显著不为零, 需要进一步进行方差比检验其是否满足随机游走假设。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个时期 (1991-1-2至1997-12-31) β1的显著统计量t-值大于2,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下拒绝原假设, 即可认为β1显著不为零。说明在第一个时期股市不具有弱势有效的特征。但是, 第二个时期和第三个时期t-值表明β1不显著异于零, 需要进一步验证。
(3) 方差比检验。将数据间隔长度定义为2 (交易日) 、4 (交易日) 和8 (交易日) , 对第2和第3子时期指数进行方差比检验。在假设指数收益率等方差的情况下, 第2子时期拒绝了随机游走假设, 否定了市场达到弱势有效;第3子时期支持了随机游走的原假设, 表明市场弱势有效。
(二) 美国股市弱势有效性实证分析
因为美国股市发展历史比较长, 市场完善程度较高, 因此, 假设美国股市满足弱势有效。本文采用美国标普月度数据, 从1986年3月到2007年4月的月度代表性指数, 用EViews软件直接进行单位根检验。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ADF检验的统计量值为-0.229795。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 单位根检验的Mackinnon临界值分别为-3.456093、-2.872765、-2.572826。上述t检验统计量大于相应临界值, 从而不能拒绝原假设, 表明标普月度数据存在单位根, 即满足随机游走假设。从而证明了美国股市是弱势有效的。
四、结论
通过对上证综指的分析, 可以得出上海股票市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聚类分析可以将1991-1-2到2011-5-6的股市分为三个子时期。第1子时期由于存在显著的自相关, 因而不满足弱势有效;第2子时期经方差比检验不满足鞅过程, 也不具备弱势有效的特征;只有第3个子时期, 即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 中国的股票市场逐渐弱势有效。美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时间较长, 完善程度远高于中国。通过对标普1986至2007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 发现美国股市满足随机游走的假设, 证明了其弱势有效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张兵, 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经济研究, 2003 (1) .
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的《灰姑娘》 篇5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 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番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著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
老师: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象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它的孩子。
--老师: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番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 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 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
此为美国一所普通小学的一堂阅读课。我们是几岁的时候才想到这些层面? ——小学老师教的,终身受用——
中国版
上课铃响,学生,老师进教室。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预习了吗? 学生:这还要预习?老得掉渣了。
老师:灰姑娘?是****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
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 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老师: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从堵车看“中国梦”和“美国梦” 篇6
“美国不过如此,房子是旧的,道路是破的,东西难吃,夜晚寂寞”。据说,尴尬的导游们是这样对大陆来客解释的:“美国好的东西,都是看不见的。”言下之意,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最值得看的就是看不见的东西。
听到这些,总是百感交集。中国进步之迅速,远在美国都可以真切感觉到了。从吃穿住行的“行”这个视角看,中国用了一代人左右的时间,告别了“自行车王国”,跨入了汽车时代。汽车从炫富品变成寻常代步品。堵车这一现代病,也成为中国的常见病。之前的京藏公路大堵车、北京大堵车,就成了国际新闻。
美国堵车,中国也堵车,两国开始同病相怜。但仔细观察,中美堵车还是有很大不同。中国式堵车,集中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或通往北京这样大都市的道路上,堵车时间之长、程度之烈,远超“汽车王国”美国。对此,人们可以找出种种原因:城市规划的不合理,道路建设的滞后,等等。但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政治学层面上的原因:权力的过度集中。
权力的集中,导致资源的集中,以及职能的集中。这是个“看不见的因素”,却是个决定性因素,北京已是政治中心,还拥有最好的大学、医院、剧院、研究院等,但还不满足。政府不断运用权力,举“全国”、“全省”、“全市”之力,给大都市锦上添花。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动辄数千亿,尽管为国增光,但客观上造成资源向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都市高度集中,代价必然是其他地区资源的相对不足,如农村的凋敝,城乡二元结构的恶化。而且,大都市得到的未必都是好处:房价飙升,人口拥挤,空气污染,等等。北京人面临的悖论是,汽车不是加快而是减慢了速度。
在美国,政治中心是华盛顿,经济中心是纽约,科技中心是硅谷,娱乐中心在洛杉矶。就连联邦政府,也并非所有部门都在华盛顿。移民们又恨又爱的移民局,就在全国有五大服务中心。根深蒂固的小政府理念和分权主义的实践,不仅使得美国政治体制运作相对有序,也使得经济布局、城市布局、交通布局相对合理。在大都市洛杉矶,80多个小城市组团,更是分权而导致合理布局的范例。在美国,城市不是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城市人不是荣耀和地位的代名词,也不是经济利益和便利的拥有者。美国梦的实现地,是在郊区、小城市、乡村,那里是不会堵车的。
中国的问题是,现代化被误解为城市化,城市化被误解为大都市化(中国多少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在此理念引导下,政府运用权力,将资源向这些地方集中。中国梦,变成了城市梦,又变成了大都市梦。为了圆梦,都挤到了京、沪、穗这几个地方,不堵车才怪。
中国和美国 篇7
九十年代中后期, 中国商品市场出现长期的供过于求和供求平衡的状况, 一方面短缺经济已经摆脱, 但商品库存积压、失业增加等问题也接踵而来, 全面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于是, 如何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 保持供求平衡, 转活资金, 繁荣市场, 扩大就业, 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重大课题。针对这种经济形势,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手段, 最主要的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 限制储蓄, 刺激消费, 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鼓励信贷消费。信贷消费是继银行多次降息、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政府出台的旨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信贷消费作为一种刺激内需的一种手段, 目前虽已启动, 但要成为一种大众性的消费形式仍存在很多问题。
对于信贷消费在发展中的障碍, 不少人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其一, 结构性障碍, 认为信贷消费的发展缓慢与我国居民持久性收入增长缓慢, 家庭承受能力弱, 加上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城乡消费结构失衡有关 (贺留卿, 1 9 9 9;沈学明, 1 9 9 9;王为, 2 0 0 0;黄珏, 2 0 0 0) ;其二, 制度性障碍, 认为过高的银行利率、不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和尚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是消费信贷发展的瓶颈 (吴国章1999;张晓东, 2000) ;其三, 心理性障碍, 认为主要是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吴国章, 1999;王为, 2000) 。这些研究都合理解释和分析了信贷消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但是,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还必须信贷消费的本质特征出发, 深入了解其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基础。本文将从信贷消费的核心出发, 提出信贷消费需要一个抽象的信任系统作为其发展的基础, 并通过二手资料对不同信贷消费发展状况的国家进行对比分析, 揭示出影响信贷消费发展的深层原因。
信贷消费
信贷消费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消费形式, 指的是消费者凭借个人的信用凭证从银行获得贷款进行消费 (林白鹏, 1 9 9 1) 。信贷消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 短期信贷。银行或其他专门机构对具有一定信用的消费者发行以信用卡形式出现的消费信用证书, 信用卡的持有人凭卡到指定商店、交通旅游等机构购买商品 (或劳务) 时, 不必支付现金, 只需要在发票或其他有效证明上签字, 然后这些机构凭持卡人的发票到发放信用卡的单位结算中心收款, 从而免去直接现金交易。
(2) 中期信贷, 即消费者购买商品或劳务时先取货或接受劳务, 然后再分期交款, 它是工商业部门对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形式之一。
(3) 长期信贷, 通过抵押贷款方式向顾客提供的信贷 (林白鹏, 1 9 9 1) 。
尽管这些内容在形式上有所差别, 但都出于共同的前提假设:居民现有消费支出不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居民的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一般来说, 当收入增加时, 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 而且消费倾向有随着利息率下降而加强的趋势。经济学假定人的欲望无穷, 永远不会满足, 人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 人们不愿意消费是因为没有钱。因此信贷消费无疑是从这一理论假设出发的完美设计。然而这一设计在操作中却遇到许多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无法解释的局限性。最主要的问题就是,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信贷作为增加收入, 扩大消费以满足自身消费需求的形式, 也就是说人们选择信贷消费的基础是什么。
经济活动代表了社会生活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同时也和许多规范、道德、义务、规则和其他习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社会的全貌。因此要真正了解消费信贷难以普及的原因必须透过经济活动本身看到包含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
信贷消费是市场经济中比较成熟期使用的一种普遍性的消费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引起多方面的风险因素。银行要面对消费者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 消费者要承担买到不满意产品的风险 (这种风险由于消费支出来源于信贷尤为加剧) , 商家也要面对消费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或无法分期付款的风险, 所有这些风险因素都要求作出信贷消费决定过程的三方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信任系统, “信任”一词表示作决定时必须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科尔曼, 1990) 。信任系统的构成原则将直接决定信贷消费这一消费形式能否被普遍接受。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信任系统, 对信贷消费的普及起着不同的作用, 本文认为信贷消费在中国难以启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缺乏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抽象信任系统。
信任系统
信任系统是指以系统为单位建构起来的信任关系, 以其构成原则来分可以分为抽象信任系统和特殊信任系统。
抽象信任系统, 是指按照普遍主义原则, 不分种族、性别、年龄等特殊的个人因素抽象地建构起来的信任系统, 这种信任系统通过制度来保障, 其主要表现为贷币信任系统和专家信任系统 (Giddens 1990) 。
贷币信任系统指的是, 不论货币在谁的手中持有, 不论通过何种方式得到, 只要是货币, 人们就有理由相信它能代表一定的价值, 可以交换到实物。正如熊彼得所言“信用是货币的创造者” (熊彼德, 1996) 。货币归根到底是一种信贷工具, 是人们借以获最终支付手段——即消费资料——的一种凭证。
专家信任系统, 是指凡是专家研究或开发出来的, 或是经过专家认证的, 人们都有信心相信其有效性。各行各业都有其行业的专家, 医学有医学专家, 架桥有桥梁专家, 盖房有建筑专家, 人们之所以相信医生开的药方能够治病, 过桥不垮, 住房不塌, 主要是是因为对于专家的抽象信任, 而并不一定要知道这些专家具体情况。
与抽象信任系统相对的是特殊的信任系统。特殊信任系统是指按照特殊主义原则, 根据人际关系中的特定因素, 相互给予信任有限地构建起来的信任系统, 通常是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 (主要是血缘) 来保障。抽象信任系统和特殊信任系统对信贷消费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在本文以下的分析中可以得到进一步证明。
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比较
不同的经济状况往往是不同社会资源反映, 为了探讨信贷消费在中国举步维艰的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信贷消费大行其道的国家在社会资源上的差异, 信任系统的不同构成原则是社会资源差异的主要表现。
在国外, 消费信贷早已广为流行, 近几十年来, 美国、欧洲、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 消费者贷款的规模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80年代初美国全国银行所办理的个人消费放款占整个放款总额的比例70%以上, 在法国, 大概有25%的家庭靠银行贷款购买住房, 德国汽车销售贷款占一半以上 (王小恕, 1999) 。下面将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说明其社会资源中的信任系统特征。
美国是世界上消费信用高度发达国家之一。美国社会在大多数人看来, 一个主要特征是个人主义至上。然而, 事实上美国薪火相传的文化遗产是双生的:一方面是崇高独立个体的个人主义倾向, 另一方面则是强势的社会连属倾向, 人们都乐于参与团体活动。这种对团体活动的热情和通过团体活动产生的价值构成了美国社会信任系统的基础, 因为这种团体活动往往超越了传统血缘、地缘、业缘的限制, 是一种抽象的普遍的参与方式。此外, 美国社会还通过制度扫除信贷消费普遍化过程中的障碍。美国是典型的普通法系国家, 从二战以来美国立法机构制定了大量消费信用成文法, 这些法律制度有如下主要原则:
披露原则。这是消费信用法律制度的首要原则。它要求销售者和贷款人披露信用条件或者贷款条件, 以便购买者或借款人能够比较不同条件从而作出最好的资金安排。
平等原则, 也称无歧视原则。即在消费信用方面, 消费者享有平等的信贷获得权。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平等信贷机会法》。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该法禁止仅仅由于种族、宗教、民族、肤色、性别、婚姻状况或者年龄方面的原因而拒绝提供信贷。该法还禁止基于个人的收入状况, 如是否获得一定公共奖助实行信贷歧视。根据该法, 如果申请人在申请数额和条件方面符合信贷提供者的标准而有资格获得信贷, 债权人不应要求申请人的配偶在信贷法律文件上签名, 联合申请者除外。否则, 便构成信用歧视。
真实原则。信用报告反映了一个消费者的帐单支付情况。它同时列出了该消费者的债权人以及该消费者是否及时偿还贷款的记录。为了保证信用报告的公正真实, 美国国会于1970年通过了《公正信用报告法》。信用报告的内容决定消费者能否获得贷款。
正当原则。该原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债权人在行使债权时的方法正当, 二是债权人在行使债权时要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 (杨松才, 1999) 。
美国社会正是通过诸如的此类的法律制度保证了其信任系统普遍性。按照吉登斯的观点, 这一普遍化的制度又能产生结构化的效果, 一方面这些制度来源于美国社会普遍化的人际关系和信任系统, 另一方面又再生产出这种信任系统。从美国社会信任系统分析中, 我们不难看出普遍原则的抽象信任系统相对强大。
再看日本, 日本虽然和中国一衣带水, 在文化上有许多相近的地方, 但是在信任系统的构建上, 日本还是典型的抽象信任系统占主导。日本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前就已经发展出非血亲基础的社会连属, 虽然日本在封建时代也有氏族, 可是这些氏族团体没有宣称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 尽管他们也尊敬父母, 崇拜祖先, 他们只是对某个“大名”效忠。日本开启广阔自发的社交最根本的基础是日本的家庭结构。日本人的家庭凝聚力不强, 规模较小, 亲人关系也较为淡薄, 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家庭财产制度长子继承制, 而且只要经由适当的法律领养程序, 任何外人都可以担纲扮演家中长子的角色。由于长子继承制, 长子以降得不到有份量的家产, 这就意味着这些人力必须同家庭或家族以外的人交往, 从而使日本人的共同体意识和共同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之上, 发展出具有普遍信任的人际关系 (福山, 1998) 。
从美国和日本人际关系中信任系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这些信贷消费发达的国家都拥有相对强势的抽象信任系统, 以保证信贷消费的社会基础。而中国社会的情况却决然相反。林语堂曾经比喻日本社会好像一块坚硬的花岗岩, 而传统的中国人社会则像是一盘散沙, 每一粒沙子代表一个家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以亲族主义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以血缘为天然纽带, 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两大群体中, 一个是以异姓亲属组成的亲属群体, 另一个是以同姓家族组成的家族群体。这种血缘关系是没有地域上的界限的, 前者相对来讲不稳定, 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淡漠, 后者却是极为稳定的, 表现为万世一系的种姓制度。个人在两大群体的保护下长大, 对两大群体尽自己的义务。
中国人的长子继承制和大家庭的观念, 使中国人在构建信任系统时, 总是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为标准。费孝通曾认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 “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 愈推愈远, 也愈推愈薄” (费孝通, 1985) 。也就是说, 中国人往往信任在血缘上和自己相近的人, 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 信任感也随之降低, 这种前工业社会的传统到现在还没有很大的改观, 虽然在一些开放的经济发达城市, 这种特殊化的“差序格局”正在打破, 西方社会的普遍原则逐渐被引入进来, 但是从整体上看, 广大的内地城市和农村仍然表现为对传统信任系统的忠诚。中国社会表现为总体的低信任, 亲族间的高信任, 因此私人信贷非常发达,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而作为一种普遍形式的信贷消费发展却遇到最大阻碍。
结语
从以上对美、日、中三国在构建信任系统方面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于信贷消费发展的不同影响效果。信贷消费是一种有条件的消费形式, 以现代社会普遍的信任原则为基础, 因此要发展信贷消费, 首先要营造有促其发展的社会环境, 建构普遍性的抽象信任系统, 促进中国人的现代化。
结构性因素实践的再生产机制, 使一种结构被不断强化 (吉登斯, 1998) 。中国人特殊的信任系统, 已成为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随着由此产生的结构因素再生产出来, 直至引入新的外来因素。以中国的信贷消费发展状况来看, 发展较好的几乎都是改革开放较早, 较多地引入外来普遍性信任原则的地方。因此, 要在中国成功启动信贷消费, 应该建立一种传统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普遍信任系统制度结构, 通过这种制度结构在实践过程中的“再生产”机制, 使普遍抽象信任系统逐渐取代原有的特殊的信任系统。只有这样先解决好信贷消费存在的前提, 这种现代型的消费方式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中国的信任系统构成状况的对比, 发现造成中国信贷消费发展障碍的直接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缺乏与信贷消费这种现代型消费形式相配合的抽象信任系统, 主张通过引入信贷消费发达国家的抽象普遍原则, 重建中国人的信任系统, 促进信贷消费发展。
中国和美国 篇8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国际资本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市场之间的流动也日益频繁,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的联动作用也逐步加强。国内某一市场的变动不仅受到其自身变动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市场变动的影响。股票和债券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通常来说,当经济形势向好,投资者对于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时,资金会从债券市场流向股票市场,寻求更高的收益。当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对资金的避险性要求提高,资金会从股票市场流向债券市场。因此,国内外有许多专家学者都研究了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如victor (2007)等通过研究1998~2004年美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得出,只存在股票市场到债券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王茵田(2010)等通过建立VAR模型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率互为因果关系。但是,很少有专家学者研究不同国家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相关性。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美国的科技、经济、军事实力全球无可比拟。美国国债(尤其是指美国10年期国债)一直以来都被誉为全球最安全的避险资产。而我国在2005年进行了汇改和股改之后,资本市场逐步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也不断加大,因此,国际资本的流动对与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日益加大。从理论上讲,当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动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时,资金会从股票等风险资产撤出去购买相对安全的美国国债,而当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缓和,全球资本会从美国国债市场撤出去投资收益性更高的风险资产。因此,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波动很有可能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动,进而影响我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变化。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和代表中国股票市场的上证指数收益率实证分析,以期分析这两大市场的相关性,从而为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一个全新的国际性分析视角。
二、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变动与股票市场变动的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第一,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国债(尤其是美国十年期国债)一直以来都被投资者视为最为安全的避险资产。因此,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收益率的变化反应了全球经济的趋势以及投资者对资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态度。当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动荡,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时,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加重,他们对资金的边际安全性提高,因而他们把大量的资金(包括原来投资于上证A股市场的资金)从股票等风险资产撤出去投资美国国债以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反之,当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并持续发展时,投资者对资金的收益性要求大于安全性要求,因而大量的资产从美国国债市场撤出去投资股票等风险资产。当一部分国际资金和原来去美国国债市场避险的部分国内资金涌入A股市场,会引起我国股票市场的变动。
第二,美国十年期国债市场的需求变化,意味着外汇市场上对美元需求的变化。当美国10年期国债需求减小,国债价格下降,收益率上升时,则意味着外汇市场上对美元的需求下降,美元相对贬值。为了维持稳定的汇率,不让人民币升值或升值过快,我国中央银行被迫在外汇市场上购入美元卖出本币,这会使市场上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增加,从而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也会增加,这都会刺激股市上涨。反之,当美国10年期国债需求增加时,国债价格升高,收益率下降,则意味着外汇市场上对美元需求下降,美元相对升值。因而我国央行被迫向市场投放的基础货币量也将减少,流入资本市场的资金也会减少。
三、美国国债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上海A股市场在我国股票市场中较具代表性,上证综合指数是目前市场各方认可度最高的一个股票价格指数,因此本文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率作为反应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代表。样本区间为2005年1月1日到2012年3月30日。在反映美国国债市场变动的指标选取上,本文选取了美国10年期国债的日收益率。样本区间同样为2005年1月1日到2012年3月30日。全部的研究数据来源于锐思(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数据的分析和检验均采用EVIEWES统计软件。
(二)VAR模型的构建
1. 对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一般地,VAR模型要求变量的序列必须是平稳序列。否则,如果变量不是平稳序列,那么构建的VAR模型有可能不稳定,会造成虚假的分析结果。因此,在构建VAR模型之前先对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以验证两变量是不是平稳序列。
从表1看出,SZ和GZ的ADF单位根检验值都小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的临界值,拒绝序列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两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即各变量不存在伪回归的问题,所以能够建立VAR模型。
2. 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注:*表示拒绝原假设
Johansen协整检验包括两种检验,一个是迹检验,另一个是最大特征值检验。当这两个检验都通过时,说明两者具有协整关系。由表2可以看出,无论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在95%置信水平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上证指数收益率都存在两个协整关系。这表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上证指数收益率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
3. VAR模型的估计结果
在VAR模型中,根据SC指标和AIC指标以及模型的简洁计算,我们选择滞后阶数为2阶。VAR模型的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从上式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上证指数收益率方程中,上证指数收益率的一阶滞后项和二阶滞后项都在5%统计水平下不显著,这说明上证指数的收益率不具有序列的自相关性;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的一阶滞后项对上证指数的收益率的影响在5%统计水平下统计显著,说明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对上证指数的收益率有影响,其二阶滞后项的系数为正,这说明美国十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对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影响为正。
在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方程中,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二阶滞后项统计在5%水平下统计显著,说明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具有自相关性。上证指数收益率的一阶和二阶滞后项统计在任何水平下统计不显著,说明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基本不受上证指数收益率的影响。
为了对VAR模型做出更精确的分析,本文接下来对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和上证指数的收益率进行了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以期更好的解释VAR模型的单个参数值。
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用于衡量来自随即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 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对来自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一个新信息的冲击在第一期立即有反应, 然后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其影响在第三期之后逐渐消失。这表明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变动能够影响上证A股市场。而且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美国10年前国债市场收益率的正冲击经市场传递给上证A股市场之后,也会使得上证A股市场收益率提高,这说明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与上证A股市场收益率呈正相关。但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则对来自上证A股市的一个新信息的冲击反应并不明显。其第一期和第二期对来自上证A股市场的一个新信息的冲击反应基本为零,这表明上证A股市场的波动基本上对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无影响。这一结果与VAR模型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5.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分析
VAR模型还可用来检验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实际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现期值和过去值是否会对另一个变量的未来预测值产生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上证指数收益率变动不是美国10年前国债收益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概率高达95.41%,因此我们不能拒绝上证指数收益率不是美国10年前国债收益率变动的原因的原假设。而美国10年前国债收益率变动不是上证指数收益率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只有0.0036%,因此我们可以拒绝美国10年前国债收益率变动不是上证指数收益率变动的原因的原假设,即美国10年前国债收益率能够影响上证指数收益率的变动。
(三)实证结果
从协整检验、VAR模型的回归方程结果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出,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和上证指数收益率的确存在相关关系,且两者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即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上证A股市场的收益率也将上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降,上证A股市场的收益率也将下降。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看出,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动和上证指数收益率的变动影响是不对称的,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的变动能够影响上证指数的收益率,但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变动并不能显著影响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
四、研究结论
第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上证指数的收益率确实存在相关关系,且两者呈正相关。即当美国国债收益率提高时,表明全球资金从美国国债市场流出,其中一部分资金流向了中国A股市场,使得上证A股的收益率提高。当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时,说明全球资金流向美国国债市场,其中包括原来流向上证A股市场寻求高收益的那部分资金,上证A股市场的收益率下降。
第二,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和上证A股市场影响并不对称,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波动能够影响上证A股市场,但上证A股市场的波动并不能影响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这是因为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收益率的变化反应了全球经济的趋势以及投资者对资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要求。但上证A股市场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其收益率的变化受本国的政策影响比较大,它并不能向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那样反应全球资本的流向,以及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因而其收益率的变化对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变化影响程度有限。
第三,对于上证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分析美国10年期国债市场的收益率变化,来分析全球资金的走向以及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态度,从而为其投资决策提供一个全新的国际性分析视角。
参考文献
[1]吕光明, 徐曼.中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J].国际金融研究, 2012 (4) .
[2]王茵田, 文志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溢出效应研究[J].金融研究, 2010 (3) .
[3]李晓峰, 张丽贤.我国股市与债市相关性的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论文, 2009.
[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中国和美国 篇9
美国仍然获得C-评级(中等),这个评级已经反映了将在2013年1月实施的政府削减开支和增税计划,通常被称为“财政断崖”对美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维持A-评级(极好),这个评级已经反映了近期经济减速的迹象。
魏斯评级的主席马丁·魏斯评论说,穆迪、惠誉甚至是标准普尔对美国主权债务的优秀评级,尽管去年曾有小幅降级,但都没有认识到美国显著恶化的财政状况。他认为,一个摒弃政治或文化偏见的诚实评级是非常必要的,这将有助于确保投资者值得承受真正的风险。
中国和美国 篇10
一、美国次债危机产生原因
美国的次债危机源自于资产证券化, 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以缺乏流动性、但能够在将来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收入流的资产作抵押, 发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 债券持有者可以依据资产所得收益获得稳定收益。事实上, 这种证券收益严重依赖于抵押资产本身的质量。在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过程中, 因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 出现了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这部分贷款称之为次债。随着美联储自2004年开始的联邦基准利率的连续提高, 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趋向, 次级按揭贷款人心理预期与偿付能力下降, 以致于出现大量违约。因为抵押证券很大一部分出售给商业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后, 危机进一步扩大。我们可以发现, 利率提高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二、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的消费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七十, 次债危机重创了美国的金融业, 这将引起流通性不足, 银行收紧信贷。对于严重依赖贷款消费的美国来说, 直接导致消费下滑。此外, 随着次债危机的恶化,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 引起失业率上升。全球经济贸易结构中, 基本上是美国对其他国家逆差, 国际消费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 中国对美贸易占很大比重, 在此背景下, 将直接影响中国出口。当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百分之六十, 出口的下降, 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2. 通过汇率对中国形成冲击
美国次债危机会导致美国经济和美国元下滑, 必然也会对主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当前, 中国外贸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 在美国利率降低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 美元将不断贬值, 投注者为追求息差收益, 纷纷涌向中国, 这将对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人民币经过近三年的不断升值, 已给中国的中小企业产生沉重压力, 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 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成长。
3.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影响
对于严重依赖预期的股票市场来说, 美国次债危机重创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 全球股市自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大幅度下跌, 中国的A股亦未能幸免。房地产投机炒作成风, 中国房价已经历了近十年的大幅上扬, 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也占了很大比重, 房地产信贷风险情况不明且风险相对集中于银行体系内。在经过多年的房地产高速增长后,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亦开始松动, 中国的住房按揭贷款正步入违约高风险期。
三、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和建议
1.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工具, 它涉及到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 是一项严谨而复杂的工程。
它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优质的资产、独立的评估体系、有效的监管制度来保证。只有如此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才能启动和健康发展, 避免金融风险的产生。
2. 银行应严防信贷风险, 注重客户信用和偿还能力。
美国次级债券危机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在房地产价格上扬时, 银行往往让大量无偿还能力的客户获得了贷款, 忽视了房价逆转时可能产生的违约风险, 从而为次债危机埋下了祸根。在中国, 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银行视为优质资产, 在房价高速上涨过程中, 出现银行业忽视贷款申请条件, 给予按揭贷款的现象, 在房价上涨时, 这些现象的风险容易被掩盖, 然而房价一旦发生逆转, 隐藏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 使得银行业面临大量的不良资产。所以对贷款条件的审核不应该放松。
3. 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的“两架马车”——出口和投资, 在出口下降, 进而引起国内企业的投资欲望降低, 中国经济更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的冲击。在此背景下, 只有采取扩大内需的手段, 才能抵消外部因素影响。扩大内需,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减税, 尤其是长期困扰居民消费欲望不强的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等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 琳: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思考.金融经济, 2008.10
[2]田秋生和付留鹏:美国次债危机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西部金融, 2008. 2
[3]刘植俊 宋青林:次债危机对我们影响有多大?宁波经济, 2008.3
页岩气开发的美国经验和中国难题 篇11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丰富的页岩气储量,比如中国、阿根廷、墨西哥、南非、俄罗斯等,为什么页岩气开发在美国率先获得了成功呢?我想,这首先归功于一代代公司的技术创新,几十年来,页岩气开发的先驱们创造了水力压裂以及水平钻井这两大关键技术,使得过去的边角料成为了今天能源供应的重要矿种之一。与此同时,市场也培养了成千上万家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服务公司,如成像技术、油气井技术、设备技术、数字技术,它们大大地提高了采收率,延长了油气田的寿命。
页岩气在美国能够形成气候,跟美国的市场开放有很大关系。美国有1万多家各类油气服务公司,服务于钻井、地质勘探、地质测试等不同环节。正是由于不断的竞争和技术创新,使得页岩气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地下降。我曾经看到一组数据,刚开始时页岩气钻井要钻100多天,而现在只要20天的时间。
此外,美国的管网非常发达,目前的天然气管网有40.1万公里,从1994年就已经做到了开发商与运输公司全面分离,管网对第三方无歧视的准入条件,这样你开发出来的东西才可以上网输送。当然,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成功还有赖于很多条件,比如非常明晰的矿权和矿权交易机制,成熟的融资市场、政府对非常规资源的开发的优惠政策,以及完善的监管等。
从目前的评估数据来看,中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其储量至少不低于美国。中国对这一新兴能源产业期望很高,各方也有强烈的开发愿望,但是在大规模开发页岩气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要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挑战。中国的页岩气相对于美国要深埋很多,地表和地下的结构都非常复杂,因此对页岩气开采的技术和成本要求都会更高。
但是,更多的挑战恐怕还在地上。首先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四川、贵州等矿区连道路都没修好;管网也不够发达,到2012年底,中国的管网只有5.5万公里,大部分的管网都在“两家油”手上,管网的准入还有待于明细。此外,中国的页岩气开采还面临水资源不足,相关的政策以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不过,我认为最大的挑战还是在矿权方面,美国的矿产资源主要是在私人手上,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套现地下的资源,油气公司获得这些资源也就有了一定的便利,而我们的矿产资源是国有的,石油公司又代表国家在行使这一部分的权利,这种资源垄断的局面对于开发页岩气会带来很大的挑战。
我个人的建议是,国家应该尽快制订页岩气作为新矿种的相关勘探管理条例,建立完善的页岩气区块准入与退出机制。也就是说,你拿到了页岩气开发的矿权,就必须按照报备的计划去执行,如果不能够实现,应当有一个退出机制,重新把区块推向市场。此外要引入竞争机制,页岩气的开发要对私营企业、外国企业放开。同时,要尽快建立起一整套页岩气开发的环境标准以及有效的监管体系,以保障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和生态安全。
中国和美国 篇12
关键词: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国,美国
前言:体育管理体制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体育发展内在规律相互作用的产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是以市场供求为先, 国家的宏观调控支撑的经济管理体制, 在体育上也相应的属于以政府主导为主的结合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突显市场经济的特点, 与之相适应的美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是以社会这个大市场为主导, 通过职业比赛强调体育的商业性, 通过体育产业强调体育的消费性。
1、中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中国体育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竞技体育作为中国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体制也随之更迭数次。组织机构从以“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为中心任务的“体育总会”设置, 到以后以“举国体制”为核心内容的“体育运动委员会”设置, 再到当前的“体育局”, 经过重重演变, 转向了以国家行政手段为主导, 推行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举国体制”的工作方式。随之国家行政体制改革, 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及运行机制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
1.1、组织机构类型繁多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经过多次变更, 曾设立过多种组织机构。每一类型机构都相应的适应一个时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但在随后的历史变化中, 由于历史客观及人为等多方面的原因, 体制改革与机构的撤并未能完全同步, 造成了当前管理活动中多种类型组织机构并存的状况。在中央国家机关机构调整, 我国体育行业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已调整为“体育总局”, 下设了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而地方机构调整却并未完全同步, 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1.2、具有强烈行政管理特色的集权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虽然改变了以往由政府统包、统揽的状况, 但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及我国体育发展的“公益性”特点的影响, 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的管理呈现出较强的行政管理特色, 它虽存在着一些弊端, 但在体现政府意志、实现政治功能、尽快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较大优势。
1.3、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
在政府机构改革的推动下, 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作为国家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 肩负着我国竞技体育管理由政府管办合一, 向政府与社会管办公离过渡的历史使命。
2、美国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分析
美国体制, 体育人才的早期培养主要由学校承担, 以培养兴趣为主, 再与体育俱乐部衔接, 最终进入职业体育。美国的管理体制是市场运作下的职业体育体制。
2.1、以大学为依托
西方竞技体育强国, 尤其是美国的成功经验之一, 就是有一套完备的培养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体制, 这一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体育和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美国高校竞技体育依托大学, 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它在坚持业余原则的前提下, 遵循市场规律, 进行商业化运作, 走一条社会化、市场化和准职业化道路。NCAA作为美国高校竞技体育运作的核心组织和美国的大学以及体育市场一起成为拉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前进的“三驾马车”。
2.2、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 以俱乐部联赛为纽带的组织机构
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生存手段是向社会提供体育竞赛与表演, 是依靠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激烈的竞争与对抗, 以及高超的运动技能, 吸引观众, 立足于社会。美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系采取三级管理的管理体系, 即由全国单项运动项目协会、职业俱乐部职赛 (亦称联合会、联盟) 、职业体育俱乐部组成。它们的关系一般表现为“伙伴关系”, 既各自独立、互不干涉, 又彼此依存, 相互合作, 共同维护职业体育的正常运转。
(2) 依托于社会的发展机制, 俱乐部经营活动的市场机制
职业体育俱乐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无论它的投资形式如何, 都采用独立的经济核算。它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 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提高服务质量,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并按市场收益合理使用资金。门票收入和广播及电视转播费是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赞助与广告收入在俱乐部资金来源中, 日趋占据重要位置, 这对保证俱乐部收支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3) 联盟的自律机制
联盟自律是指为了规范各俱乐部及整个联盟成员的行为, 通过建立规则和程序来影响联盟的活动, 强化联盟管理, 协调与处理联盟内各种矛盾的过程。这些规则和程序被认为在整体上符合联盟成员的最大利益, 并得到所有成员的同意。它以联盟的章程为核心展开, 规范和约束联盟内所有成员的行为。
3、结论
美国体育这些运行机制的形成与其处于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密切的关系,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体育运行的规律性。我国职业体育处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潜在条件下, 有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把以前的“举国体制”与美国的社会化、职业化“美国式”体制相结合、取长补短, 找出适合我国体育发展的新道路, 从而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得以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 李明.国外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2月第25卷, 第1期.
[2]鲍明晓.关于建立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1第16卷第4期.
[3]陈嵘.中美体育社会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 2003年第8期.
【中国和美国】推荐阅读:
中国对美国出口05-26
中国美国校企合作07-01
中国胖子在美国10-23
美国与中国读书笔记05-10
美国TPP战略与中国06-20
美国大学中国办学记06-29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08-17
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05-18
《美国与中国》读后感09-20
中国梦与美国梦论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