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

2024-09-19

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精选9篇)

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 篇1

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由来已久。上世纪70年代初, 美国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此后, 其数额越来越大, 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和债务国。2008年, 美国贸易逆差达到7287亿美元, 如果单算货物贸易逆差则达到8820亿美元 (美国的服务贸易有1534亿美元顺差) 。美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贸易逆差?对于这一问题, 一些美国人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 而总是把责任推给其他国家。20多年前, 他们认为贸易逆差是日本、德国等造成的;最近10多年来, 则更多地指责中国, 认为中国在对美贸易中采取了“不公平”的竞争手段。因此, 美国对中国采取了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要求人民币升值, 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以及设置各种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等等。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真的是中国导致的吗?事实并非如此。

一、汇率无法解释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

近年来,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国会议员以及利益集团声称中国政府操纵汇率, 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 导致了中美贸易不平衡。因此, 美国不断对中国施压, 要求人民币升值。其还指责其他国家进行“汇率倾销”、“汇率补贴”, 强迫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 这并不是头一次。在上世纪80年代, 美国就曾经逼迫日元、德国马克升值。那么, 汇率是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吗?事实证明, 其他国家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并不能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从理论上说, 汇率变化能调节贸易不平衡。如果美国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相当于美元贬值) ,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美国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从而减少贸易逆差。但是, 汇率并不是影响贸易平衡的惟一因素, 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从历史上看, 其他国家货币升值会阻碍本国经济发展, 却很难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元相对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汇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但美国的贸易逆差却呈上升趋势。即便美国迫使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升值, 也仅仅只是在短期内促进了美国的出口, 不能改变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从美国与日本、德国的贸易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如美国通过1985年的“广场协议”, 迫使日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在3年内从250:1上升到120:1, 日元升值幅度可谓不小, 但这并没有扭转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的局面, 贸易逆差维持了一段时间平稳以后, 继续呈上升趋势。1989年美日贸易逆差额为525亿美元, 2007年则上升到868亿美元。美德贸易也是如此。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元相对于德国马克以及后来代替了德国马克的欧元都处于波浪式贬值中, 而美国对德贸易逆差1991年为56亿美元, 2008年达到451亿美元。可见, 导致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不是汇率问题。

中美经贸关系也不例外,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而扩大。1994年, 我国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 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当时的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8.70。汇改后,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一直处于升值过程中, 到2005年为1:8.28。2005年, 我国进一步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一次性升值2%。此后, 人民币继续升值, 当前已经突破1:6.80。而在此期间,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在扩大, 从1994年的30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268亿美元。把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归结为中国操纵汇率, 实在缺乏说服力。

二、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出现了工业空洞化

美国对外贸易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一直为顺差, 为何今日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有学者认为, 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下降了。的确, 由于二战后欧洲恢复、日本崛起, 美国相对衰落了, 尤其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减弱, 这一观点似乎能够解释现实。上世纪90年代, 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欧洲、日本, 但贸易逆差却进一步增大, 对此“美国衰退论”就很难解释。

当今世界, 国际贸易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大增加, 但货物贸易 (主要是制造业产品) 依然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 约占世界总贸易额的80%。因此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反映的不是美国整体经济的衰弱, 而是美国产业结构变化中制造业的相对萎缩。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际分工逐步深化。在此之前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出口原材料、能源等初级产品, 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制成品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甚至产品内分工转变。大量制造业从最发达国家转移到中等发达国家, 再进一步转移到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很多产品的生产中, 形成了发达国家从事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 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的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即使那些高科技或高资本密集度的产品, 也往往不再单独由发达国家生产, 而是将生产过程分解, 高技术的核心零部件或需要高技术的生产环节在发达国家生产, 低技术零部件的生产和产品的组装在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在国际分工深化的过程中,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如纺织业、服装业、制鞋业、玩具业等, 转移到其他国家, 而且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 如钢铁业、汽车业、石化产业、电子产品和家电制造业等, 也逐步向国外转移。美国的制造业总体萎缩, 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目前只有约12%, 远远低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国 (42%) 、韩国 (25%) 、越南 (21%) , 也低于同为发达国家的日本 (21%) 、德国 (23%) 、英国 (18%) 、加拿大 (17%) 、意大利 (17%) 等。与此同时, 美国的高科技通信和信息产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教育、卫生等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例明显提高。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把美国产业结构的这一变化称为“工业空洞化”现象。美国工业的空洞化, 必然导致相关制造业的出口萎缩, 形成贸易逆差。

美国的“工业空洞化”是国际分工深化和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并不代表美国经济的衰弱。美国的经济已发展到后工业化时代, 第三产业在总量上远远超过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这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美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研发队伍和技术创新能力, 它在制造业的众多领域依然具有领先的技术。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有很大比例是由美国企业和美国资本控制的, 其品牌、核心技术、销售渠道依然掌握在美国人手中。更何况, 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不能光看制造业, 美国拥有以金融业、信用评级业、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强大服务业, 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制造业。

三、美国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是美元霸权

美国的贸易逆差与其高消费率 (或低储蓄率) 也有密切的关系。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 美国的消费率高达80%以上, 是主要西方国家中最高的。在美国, 发达的金融市场使居民借钱消费非常容易, 大多数居民很少储蓄。而美国政府更是借钱消费的榜样, 它在向本国老百姓借钱的同时, 还通过出售国债向其他国家借钱消费, 因而美国政府长期存在巨额财政赤字。由于美国生产的商品不能满足国内消费, 需要大量进口, 从而加大了贸易赤字。当然, 美国的高消费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贸易逆差。消费率高的国家在西方也有不少, 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都在80%左右, 仅略低于美国, 它们都没有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问题, 为何只有美国产生这么大的贸易逆差?再加上贸易逆差又会形成对外国的负债, 从1985年起, 美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净债务国。对于一般的经济体而言, 负债总是要还的, 负债多了, 国家信用就会受损, 美国之所以能够背负数额如此巨大的债务是因为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制下, 美国根本不用偿还外债, 巨额贸易逆差反映的是美元霸权。

上世纪70年代初, 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崩溃, 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却进一步得到强化, 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埋下了祸根。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美元居于国际主要货币地位, 与黄金直接挂钩, 而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由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美元是以黄金为基础的, 美国不能随意发行美元, 因此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美元作为国际货币, 一方面要求美国保持美元坚挺, 不能长期存在贸易逆差;另一方面, 其他国家对美元的需求又要求美国有贸易逆差, 以向其他国家输出美元, 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在美国拥有应付各国兑换的足够黄金储备, 且其经济实力足以支持各国对美元信心的情况下, “特里芬难题”并不突出, 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够维持20余年的原因。但随着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 其国际收支趋向恶化, 各国对美元信心不足, 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 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1971年, 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美元, 美国宣布放弃美元“金本位制”,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一方面由于没有其他货币能够替代美元, 另一方面也因为国际货币体系依然在美国主导下确立, 所以美元并未丧失国际货币的地位。相反, 由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 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货币霸权, 美国在享受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种种好处的同时, 却没有承担稳定美元币值的义务。

滥用美元霸权使美国具有不断扩大贸易逆差的动力。美元与黄金脱钩后, 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动荡不安, 各国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的稳定, 需要更多美元作为储备, 这就要求各国更多地出口产品以换取美元。而美国作为美元的发行国, 却不需要拥有外汇储备, 也不需要为其贸易逆差买单, 只要开动印刷机, 印出花花绿绿的纸币交给其他国家就可以了。当然, 这会带来美元的贬值, 但这种贬值带来的害处并非由美国承担。货币贬值必然导致利益的再分配, 得益的是发行国。因此美国人很少储蓄, 而是借钱消费, 从美元贬值中得到好处。美元贬值造成的损失实际上由那些积攒美元储备的国家承担了。试想, 如果40年前某个国家通过对美国出口得到了35亿美元, 那么当时它能从美国换取1亿盎司的黄金;但如果它把这些美元一直作为外汇储备储存着, 现在只能购买0.03亿盎司的黄金。那些相当于0.97亿盎司的黄金的价值被后来发行的美元所稀释, 被美国无偿占有了。持续40年且数额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对于其他国家来说, 是无法承受的;但对于美国来说, 付出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印刷费, 而在货币电子化后, 甚至连这笔费用也省去了。因此, 贸易逆差对于美国来说, 更像是免费的午餐。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能有动力降低财政赤字和消费水平, 以减少贸易逆差吗?

可见, 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 并非什么“中国操纵汇率”导致, 而是美国主导下的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导致, 是美元霸权及美国滥用这种霸权的必然结果。正如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010年3月14日发表的文章所说, 面对金融危机,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而不应一味归咎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货币操纵国, 没有理由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说三道四;美国对货币的操纵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 近年来它一直在通过让美元贬值降低其外债的价值。

四、中国没有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 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近292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近2.87万亿美元, 其中出口从136亿美元上升到1.58万亿美元, 扩大了100多倍。与此同时, 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从逆差变为顺差, 并且顺差额持续扩大。2008年, 中国贸易顺差为2954.6亿美元,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出口额和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推进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 而美国限制自由贸易。

中国的贸易总额和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与国际分工深化、世界制造业大量转移到中国有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西方跨国公司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成本 (投资成本、生产成本、贸易成本以及各种风险等) 最低的区域作为生产基地。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消除各种投资障碍, 鼓励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各级政府更是大力招商引资, 制定各种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中国政治、社会稳定,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市场潜力巨大, 是当前全球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地。截至2009年, 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世界跨国公司500强中有90%以上对中国进行了投资。这些外资企业一方面利用中国市场, 另一方面也大量出口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以及贸易顺差的扩大,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外资企业出口贸易的扩大。上世纪90年代后, 外资企业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增长点。2008年, 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7.8%。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最集中的领域, 即机电产品领域, 占我国贸易顺差近70%;外资企业采取的主要贸易方式, 即加工贸易, 顺差达到2967.78亿美元, 已超过我国整体贸易顺差。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外资企业的事实表明, 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 发达国家不仅把其生产能力转移到了中国, 而且把出口能力也转移到了中国;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 也是中国创造了良好投资环境的结果。

中国并没有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更没有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不断地取消和放宽在计划经济时期所设置的各种贸易和投资限制。可以说, 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推进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的过程。今天, 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而且成为当今世界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的重要推动者。中国政府对出口的干预已经很少, 因为中国出口的市场主体是外资企业和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 这两种类型的企业是政府干预最少的企业。而在西方国家, 从事出口的主要是大型垄断企业, 政府更容易采取各种出口支持政策。从这一点来看, 中国出口的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比西方国家更高。也正是因为中国出口企业过于分散, 竞争过于自由和激烈, 相互压价, 导致中国出口价格偏低, 给一些国家采取反倾销调查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供了口实。

中国对美贸易出现巨额顺差主要是因为进口不足, 但这并不是中国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分析中国的进口结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当前, 在普通制成品方面, 中国的生产能力已经很强, 不可能大量进口, 需要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稀缺的矿产资源, 以及一部分适合“先富起来”的人消费的高档奢侈品。对于高档奢侈品的进口, 中国政府没有太多的限制, 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而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矿产资源的进口方面, 中国却受到发达国家的种种限制甚至刁难。例如, 中国一旦增加矿产资源的进口, 西方国家就指责中国制造资源紧张, 抬高国际市场上资源尤其是能源的价格。再如, 中国到其他国家进行矿产开发的投资, 这本身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有利于保持全球矿产资源的供求平衡, 也有利于中国扩大进口, 但西方国家却经常借此挑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 煽动当地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 以阻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或收购当地企业。对于高科技产品, 西方国家则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 规定种类繁多的高科技产品不能出口到中国。有学者计算, 如果美国放松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 将能使中国增加进口约1000亿美元, 从而大大削减中美贸易顺差。可见, 中国并没有追求贸易顺差, 恰恰是某些发达国家实行各种贸易和投资限制, 沿袭“冷战”思维, 导致了中国贸易顺差的扩大。

五、美国为何总在经贸问题上指责中国

美国在贸易问题、汇率问题上对中国的指责是没有道理的。退一步讲, 即使美国提出的无理要求都得到满足, 中国的出口受到很大压缩, 但只要美国维持美元霸权, 其贸易逆差就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美国的经济学家和政客们不可能不懂其中的道理, 但他们依然以此指责中国, 就是因为他们要借此实现对内、对外的双重目的。

对内是转移国内矛盾, 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地位。美国走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其经济出现虚拟化, 这对于金融垄断资本攫取利润是有利的, 但工业的空洞化会使产业工人的就业机会减少, 出现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现象。因此, 美国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缓慢,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 从1979年到2005年, 美国最富裕的1%的人口税后收入增加了176%, 最富裕的20%的人口收入增加了69%, 处于中等收入的60%的人口收入增加了20%, 而收入最低的20%人口收入只增加了6%;1979年美国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是最穷的20%人口收入的大约8倍, 目前已上升到近15倍。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必然激化美国国内矛盾。尤其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美国的失业率上升, 使矛盾更加突出。把普通劳动者的视线转移到国外, 让失业者误认为自己的工作岗位被中国人抢走, 无疑是美国政客们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手段。而在民众面前显示自己在努力把“饭碗”从中国人手中夺回来, 在他们看来是最“理性”的, 也最能骗得民众的选票。因此, 一到大选, 或者经济出现困难, 美国的政客们都会拿中美贸易问题说事。

对外是遏制中国发展, 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显然不希望世界舞台上出现一个能够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国家。更何况, 中国还是个世界上人口最多, 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美国遏制中国是全面的, 但最重要的是在经济上遏制中国发展。美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它的制造业很难具有国际竞争力, 它不从中国进口, 也要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因此, 美国即使减少进口中国的产品, 也不可能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就业。对此, 美国人应该很清楚。美国的政客们在贸易问题上指责中国, 目的很明显, 那就是要丑化中国的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 使得各国对中国的发展存在戒心, 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存在戒心, 从而减少对中国的投资和进口, 遏制中国发展。从这一点来看, 美国的策略并非没有效果。在它的示范下, 不少国家都对中国采取贸易和投资保护措施, 使中国企业深受其害。最近十多年来, 中国已成为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不仅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而且占世界反倾销调查案总数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综上所述, 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有着深刻的原因, 但绝不是中国造成的, 对中国进行指责、惩罚和遏制都不能解决问题。美国要想真正缩小贸易逆差, 还要多从自身寻找原因, 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削减财政赤字, 压缩过度消费;加强金融监管, 遏制金融泡沫, 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破除“冷战”思维, 放宽出口管制;下决心和其他国家一起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创造有利于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的世界经济环境。

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 篇2

AP美国历史重点知识和题目总结

(二)下面介绍的是AP美国历史重点知识和题目总结

(二),供大家参考,祝大家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Unit 13 The Rise of Industry(1.5 weeks)

Topic:

(1)Industry consolidation and Monopolization

(2)Government policy towards the capitalism

(3)Railroad expan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market

(4)Change in the life of citizens

Reading:

(1)Nash, Chap 18 “ the Rise of Smokestack America ”

(2)Kaplan AP U.S.history 2009E Chap 19 P199-206

Exercise and Assessment:

Out of Many P677-P680 AP DBQ and FRQ

Unit 14 From a Rural to an Urban America(2 weeks)

Topic:

(1)A second wave to reform

(2)The effect of Gilded Age

(3)The improvement of women’s rights and civil rights

(4)The presidency from Grant to Mckinley

(5)Expansion

(6)Foreign policy of Roosevelt’s, Taft and Wilson

Reading:

(1)Nash, Chap 19 “ Politics and Reform ” Chap 20 “Becoming a world power”

(2)Kaplan AP U.S.history 2009E Chap 20 P209-214

Exercise and Assessment:

Out of Many P715-P717 AP DBQ and FRQ

AP 2007 DBQ Technology, government policy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changed

American agriculture in 1865-1900

Unit 15 Populists and Progressives(2 weeks)

Topic:

(1)The social and religious origins and progress of Progressive

(2)The Progressive presidency: Roosevelt’s, Taft and Wilson

(3)Women’s role: family, work, Education and suffrage

(4)African America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三立教育

(5)The birth of populists

Reading:

(1)Nash, Chap 21 “ The Progressive Confront Industrial Capitalism ”

(2)Kaplan AP U.S.history 2009E Chap 21 P217-228

Exercise and Assessment:

Out of Many P755-P757 AP DBQ and FRQ

2010 FRQ(4)2011 FRQ(4)American’s opposition on immigrants

2010 FRQ Form B(4)effectiveness of Progressive Era

2011 Form B(4)Foreign policies of TD Roosevelt and Wilson

2004 Form B(4)Population shift

2005 Form B(4)Progressive reforms to industrial conditions, urban life and

politics

2006 FRQ(4)Progressive reform lost momentum?

2006 Form B FRQ(5)Advertising, Entertainment and Mass production shape the

American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1920’s

2007 FRQ(4)the change in labor, trusts, conservation and world affairs

under President TD Roosevelt?

2007 Form B FRQ(4)Jane Addams, Andrew Carnegie, Samuel Compers and Upton

Sinclair respond to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AP 2009 Form B(4)the impact of third parties

AP 1999(4)1920 Roaring Twenties

Unit 16 World War I(1 weeks)

Topic:

(1)New Imperialism

(2)Spanish-American War(1898)

(3)Global causes of World War I

(4)From American neutrality to be involved in the WWI

(5)Impact of War at home

(6)Treaty of Versailles and the League of Nations

(7)Post-War American Society and Economy

Reading:

(1)Nash, Chap 22 “ The Great War”

(2)Kaplan AP U.S.history 2009E Chap 22 P231-245

Exercise and Assessment: 三立教育

Out of Many P795-P797 AP DBQ and FRQ

AP 2007 FRQ Form B(5)Federal government sought support on the home front

for the war effort

AP 2008 FRQ Form B(4)Spanish-American War

AP 2008 FRQ(4)New South formed by WWI

AP 2000 FRQ(4)Reasons of involving in WWI

Unit 17 America Between the Wars(2 weeks)

Topic:

(1)Postwar Problem

(2)American Business and Consumerism

(3)Birth of modern culture

(4)The conservative Harding

(5)Harlem Renaissance and the life of Negro

(6)Woman’s roles and continued effort for equality

Reading:

(1)Nash, Chap 23 “ Affluence and Anxiety ”

(2)Kaplan AP U.S.history 2009E Chap 23 P251-259

Exercise and Assessment:

Out of Many P838-841 AP DBQ and FRQ

2011 FRQ(4)American’s opposition on immigrants

2005 FRQ(4)Americans to immigrations

2008 Form B DBQ tensions of immigration from 1880 to 1925

2009 FRQ(4)Some Organizations on advancing the interests of workers from

1875 to 1925

Unit 18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New Deal(2 weeks)

Topic:

(1)The causes of Great Depression

(2)Hoover’s reaction

(3)FD Roosevelt and The New Deal

(4)FD Roosevelt’s second term

(5)The American Culture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6)The Minorities in the Depression

Reading:

(1)Nash, Chap 24 “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 New Deal ” 三立教育

(2)Kaplan AP U.S.history 2009E Chap 24 P263-272

Exercise and Assessment:

Out of Many P881-883 AP DBQ and FRQ

AP 2004 FRQ(4)Programs and Policies designed in Progressive era to those in

New Deal Period

Unit 19 The Road to the World War II(2 weeks)

Topic:

(1)World problems and American Neutrality

(2)Aggression of Germany, Japan and Italy and American response

(3)The two-front War

(4)The War time Mobilization

(5)The War’s impact on American Society and the citizens

(6)Wartime diplomacy and big Conferences

(7)The founding of United Nations

(8)Society in Postwar American

Reading:

(1)Nash, Chap 25 “ World War II” Chap 26” Postwar Growth and Social

Changes”

(2)Kaplan AP U.S.history 2009E Chap 25 P275-286

Exercise and Assessment:

Out of Many P922-925 AP DBQ and FRQ

AP 2004 FORM B DBQ U.S foreign policy between 1920-1941

AP 2008 FRQ(5)President Election of 1928-1948

AP 2009 FRQ(5)African, Japanese, Jewish and Mexican Americans home-front

experienc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Unit 20 The Cold War(2 weeks)

Topic:

(1)Origins of the Cold War

(2)The policy of Truman’s containment

(3)Cold war in Asia in 1950’s

(4)Eisenhower the nuclear arms race

(5)The rise and fall of McCarthyism

(6)Kennedy, Johnson and the Crises of 1960s

(7)Nixon, Kissinger,détente with China and Russia 三立教育

(8)Jimmy Carter and the Cold War

(9)The end of Cold War

(10)The Vietnam War

Reading:

(1)Nash, Chap 27 “ Chills and Fever During the Cold War

(2)Kaplan AP U.S.history 2009E Chap 26-27 P293-312

Exercise and Assessment:

Out of Many P961-964 AP DBQ and FRQ

AP 2006 FORM B DBQ tension between U.S.and Soviet Union

AP FRQ 2004(5)Success and failure of United States Cold

War policy of containment in Asia,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Middle East.AP 2007 FORM B DBQ Lyndon B.Johnson respond to the political,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of U.S

AP 2008 DBQ the effects of Vietnam War

Unit 21 Postwar Growth and Social change(2 weeks)

Topic:

(1)The presidency of Truman, Eisenhower, Kennedy, Johnson, Nixon,(2)The election of 1960 AND 1968

(3)“The affluent society”

(4)The change of social status for African American and women’s rights

(5)The revolution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6)The Watergate scandal

(7)Carter’s presidency

Reading:

(1)Nash, Chap 28 “Reform and Rebellion in the Turbulent sixties, 1960-1969”,Chap 29 “Disorder and Discontent, 1969-1980”

(3)Kaplan AP U.S.history 2009E Chap 28-29 P315-334

Exercise and Assessment:

Out of Many P1087-1089 AP DBQ and FRQ

AP FRQ 2010(5)Consequences of Suburbanization, Sun Belt and Immigration

from 1945-1985

AP 2011 DBQ changes between 1968 to 1974

AP 2010 Form B(5)effects of Vietnam War on presidency, population and Cold

War diplomacy from 1961 to 1975 三立教育

AP 2011 FRQ(5)Strategy of African American leaders

AP 2011 FRQ Form B(5)Women’s rights movement

AP 2004 Form B(5)The change of Social status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citizens

AP 2005 FRQ(5)Civil Rights movement, antiwar movement and women’s movement

to transform American society

AP 2005 Form B(5)Wars, culture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 to the change of

Woman’s life

AP 2008 Form B(5)Impact of technology, intolerant attitudes and literary

development similarity of 1920s and 1950s

AP 2009 Form B(5)events and trends of 1970s diminished the nation’s

economic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P 2009 Form B(4)the impact of third parties

AP 1999(5)Containment in Asia 1945-1975

Unit 22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74(0.5 weeks)

Topic:

(1)The conservative agenda

(2)Ford’s caretaker presidency

(3)Regan’s presidency including his economic policy

(4)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

(5)The change of American society after 1980s

Reading:

(1)Nash, Chap 30 “the Revival of Conservatism,1980-1992” , Chap 31 “the

Post-Cold War World, 1992-2006”

(2)Kaplan AP U.S.history 2009E Chap 30 P337-345

Exercise and Assessment:

Out of Many P1128-1131,1171-1173 AP DBQ and FRQ

AP FRQ 2009 Form B(5)1970’s events diminish the national’s

economic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P 2005 FRQ(4)Americans to immigrations

AP 2006 FRQ(5)the critiques of United States society made by Youth, Civil

Rights Activists and Intellectuals

AP 2007 FRQ(5)landslide presidential victories for FD

Roosevelt, Lyndon Johnson, Richard Nixon and Ronald Reagan 三立教育

AP 2000 FRQ(5)Culture change of 1960s in Education, Gender

roles, Music and Race Relations

上海新托福精讲班多少钱?

一、整体情况

培训对象:英语基础薄弱大学生或未接触过托福考试的高中生

培训目的:通过对托福基础听说读写的巩固及强化训练,帮助学员提高托福基础和应试技巧,顺利通过考试。

目标分数:80-90分

课程时长:根据学员需要而定

课程学费:依照学员学习水平而定

二、课程安排

课程课程:主讲托福词汇、托福语法、托福听力、托福阅读、托福口语、托福写作;

辅导课程:梳理课程知识,解疑答惑,查漏补缺;

测评课程:托福全真模考及考试分析点评;

三、模考安排

第一次:课程中间,安排一次托福全真模拟考试及点评

第二次:课程结束,安排一次托福全真模拟考试及点评

注:除以上安排,学员结课后可根据自己的考试时间自行预约TPO小站模考

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 篇3

“惟才原则”的上升和“贵族统治”的终结

从两次世界大战开始,前述“贵族统治”局面开始弱化,而逐渐向“能人统治meritocracy”或曰“惟才原则”演变。这里有许多历史因素,特别是美国向中西部不断扩张的“新边疆”世纪的终结,促使大量白人平民和新移民寻求其他的社会上升机会。即便在东部,爱尔兰天主教移民和后来的犹太移民筚路蓝缕,打破韦伯所谓“新教工作伦理”的神话,而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新英格兰地区的爱尔兰移民后裔是第一个打破“WASP专政”的群体,肯尼迪家族是其典型代表。老肯尼迪哈佛大学毕业,通过银行和地产投资发财后从政,成为罗斯福总统的驻英大使。他的四个儿子都进了哈佛,除了长子二战阵亡,其他三子都成为显赫政治领袖。

几年前,一位哈佛法学院犹太教授在《纽约时报》撰文,把“惟才原则”的实施归功于某些“进步”WASP的无私远见,有点过誉。其实一个重要原因,是WASP世家和族群在美国社会竞争中呈现老化衰败的迹象。1963年出任耶鲁大学校长的京曼·布鲁斯特(Kingman Brewster),便把自己形容成“知识界的投资银行家”:为了维持名牌大学未来的领袖地位,不但要将“证券组合”多样化,还要根据社会大势,抛售眼看行情即将下跌的“旧股票”,购进虽有风险但也会有高回报的“新股票”。高回报的“新股票”。

但WASP蓝血世家群起强烈反对。1966年的耶鲁大学校董会上,一位出名的银行家公开批评耶鲁推行超越族群和“蓝血世家”的“性才原则”:“你们招生目的不再是培养领袖……这里在座都是美国的领袖,其中既没犹太人,也没有公立中学毕业生。“在更多有钱的耶鲁校友抵制下,耶鲁大学曾经陷入财政困境,出现不断增长的运营赤字。但是十多年后,耶鲁远见投资的“绩优股”效益逐渐体现,众多成功的犹太和其他非WASP校友的大笔捐助,使得耶鲁成为全球最有钱的大学之一。

按照《华尔街日报》的说法,从1980年代开始,“惟才原则”终于推进到华尔街和美国企业界,“WASP专政”因此不断衰落。这一过程的重要结果,是美国商界原来基于WASP“蓝血贵族”的人际关系重要性也大幅度下降,今天“教育和技能的重要性完全压倒了家族关系”。

犹太族群的崛起

美国犹太族群的崛起,是“惟才原则”实施过程最值得一提的例证和成果。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社会主流仍然抱有强烈的反犹主义。甚至到了1970年代,尽管提拔基辛格出任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犹太国务卿,尼克松总统的白宫录音带上仍然充斥了轻蔑和咒骂犹太人的粗口。

最好的例子,也许无过于今天尽人皆知的美国每年的移民配额。这一配额是1920年代美国国务院文件警告会出现“肮脏且难以归化”的东欧犹太移民的大量流入,而最早开始实施,也是二战期间受尽纳粹迫害的欧洲犹太难民难以进入美国的一个原因。

欧洲历史充分表明,单凭犹太人的金钱并不能保证政治权利和影响,以及逆转根深蒂固的反犹主义。犹太人在新大陆成功的真正关键,在于他们对美国上层建筑的征服。这一过程的重要步骤,便是犹太人征服常春藤校园。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首先应该归结于犹太文化注重子女教育的优秀传统。在知识界和学术界脱颖而出的犹太学者,以无可争议的学术成就,大批走进常春藤校园担任教职,进而上升到学校领导层,显著改变了这些名校歧视排斥犹太人的政治文化。

同样重要的是犹太人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华尔街和企业界的崛起,大批犹太富翁开始成为常春藤名校的捐款施主。例如哈佛大学“资源委员会”中,犹太族裔的大款比比皆是。这样的现实,使得强烈依靠捐赠基金的常春藤名校的招生政策向他们倾斜。这些犹太施主包括了当年在校时饱受WASP白人歧视的校友,后来却不计旧怨回馈母校。这种例子也反映了犹太人在美国社会经济阶梯上的爬升速度。1965年,当年靠半工半读毕业的校友、银行家William Horowitz当选为耶鲁大学第一位犹太裔校董,是这一过程的典型例子。经济地位上升也使得大批犹太新富可以步美国东北部蓝血世家后尘,将子女从小就送到各所贵族预校就读。而这些预校至今还是常春藤名校的“输送学校”,因而形成财富一精英教育一社会地位一财富的“良性循环”。

犹太人占领美国上层建筑极为重要的层次,是全面主导美国媒体和法律界。前者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不再多议。而后者原来是“WASP专政”的主要特征,从1960年代开始,逐步让位于后起的犹太法律精英。如今美国顶尖律师事务所中,多数是犹太人几十年前创办的。犹太人在美国人口中不到2%,却占了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中的三名(33%)!WASP如今却连一个大法官都没有(剩下六名都是天主教徒)。另外,从国会两院到华尔街投行,律师都是关键的玩家。

犹太人在美国商界的主导地位,无过于华尔街金融业。各大投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犹太老板和主管比比皆是。决定美国乃至全球财经大政的最近三届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伯南克、耶伦,以及克林顿政府的两任财长鲁宾和萨默斯,也全都是犹太人。注意,这些犹太大亨们的父亲或祖父,都还是默默无闻的升斗小民。《华尔街日报》说“教育和技能完全压倒家族关系”,再是恰当不过。

高科技革命和知识型经济

如果说上世纪前半期,美国还是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世袭贵族”精英,那么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结构保持了长时间的稳定,表现在组成道琼指数30家大公司,半个多世纪中变动很少。但是自从19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变化加速,高科技革命带来不断的创造性毁灭(creativedestruction)。例如称雄百年的柯达公司,最后也在自己最先发明的数字照相机冲击下,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在这种大势之下,美国企业和财富精英的洗牌过程大大加速,例如目前道琼斯指数30家公司中,1980年代进入的占720家以上,新世纪进入的就有7家。在标准普尔五百强中,最新两年2012年和201 3年加入的分别是17和12家公司。这样迅速的洗牌过程,使得原先的“贵族世家”加速衰落,旧的社会和家族关系也大都过时。在当代大亨中,不要说起祖辈,就是其父母也多是无名之辈。

例如美国当下最突出的亿万巨富,股神巴菲特、微软比尔·盖茨、谷歌两名创始人、雅虎创始人、亚马逊网店创始人、脸书老板扎克伯格、苹果公司已故老总史蒂夫-乔布斯,没有一个父母是名人巨富。高盛集团当前首席执行官Lloyd Blankfein,父亲是邮局小职员,母亲是接待员。唯一的例外,大约是沃尔玛连锁店创始人的几个子女。但是没有人认为这些子女会在商业上再会有什么造就。

但是观察上面列出的新亿万富翁,也可以发现若干共同特征:他们大都是中产阶级知识家庭子女。经受过常春藤名校的教育。无怪常春藤名校招生过程,也把中产阶级知识家庭子女看成是智力和进取心的最佳组合,代表最有希望的可造之才。

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两位专家ErikBrynjolfsson和Andrew McAfee出版一本新书《第二次机器时代The Second MachineAge》,迅速成为极有影响的畅销书。他们以大量调查事实表明:人工智能代表的技术革命还会大大加速,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牛津大学两名学者Carl Frey和MichaelOsborn据此对美国职场作出一项详尽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在未来廿年中,美国全部702种职业群体中,将近一半(47%)职位“有高度可能被自动化和机器人取代”!

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 篇4

一、另类正义存在的道德和文化土壤

(1) 因果报应作为一种道德信仰给此类作品提供了合理存在的理由。无论是中国的“因果”说, 还是基督教教义中的“神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在中国属于一种道德信仰, 在西方世界它也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已经演变成一种道德信仰。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善恶有报, 这样才能体现人类世界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当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很难找到真相或者无力实现人类理想的公平与正义时, 影视剧中另类正义的表现就给了这个社会的人们继续自己信仰的理由和信心。因此, 对于影视剧中为了追求“善恶有报”的公平与正义, 而采取的诸如欺骗、杀戮等行为才会表现出极大的宽容。

(2) 充分尊重个人权利的美国文化让作品显得更可信。另类正义其实是对制度正义的挑战。但是此类作品层出不穷, 倍受欢迎, 却是为何?有人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崇尚个人自由、个人奋斗, 为自己而活, 重视自我表现, 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特征。美国的社会制度也在个人权利的保障方面提供了可能。正因如此, 另类正义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 对于个体获得公平与正义的权利的突出和强调才会显得合情合理, 作品中主人公表现出的超常的个人能力与智慧才会显得比较可信。所以说, 这也是美国影视作品个人英雄主义的继承和延续, 甚至得到了强化。观众也从这些英雄梦的影视作品中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

(3) 正义与公平存在的道德价值。康德认为, 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并不是由随之而来的结果构成, 而是由完成这一行为的意图构成。[1]据此, 一个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 即使结果并不完美, 那么只要他的动机和意图是正确的, 良善的, 那么这种行为就是有道德价值的, 应该被肯定的。因此, 另类正义题材影视剧的故事中, 除了最终一定会实现的“正义得以伸张”大结局, 在实现这一结局的过程中, 那些处于道德边缘的行为, 甚至是有些损伤道德性的行为, 都因为“追求公平正义”这一最初的意图被合理化而变得可接受。这也恰恰体现了康德的这一道德价值理论。影视剧中主人公“为了追逐公平正义”的意图, 决定了这种另类正义行为的道德价值是存在的和值得被肯定的, 从而给了此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合理存在的道德环境和土壤。

二、美剧中另类正义所体现的美国影视文化及社会文化

(1) 另类正义题材体现出美国影视文化的道德反思倾向。在美剧《复仇 (Revenge) 》中, 主人公为了复仇与另外一个人交换了身份, 长时间的身份移位导致她已经产生了些许身份认同的错乱。在复仇的过程中, 因为伤及无辜, 她在复仇的正义性和过程的损伤德行的矛盾中犹豫困惑, 同时长时间处于极端的痛苦和矛盾当中, 使得她和支持他的人时常会质疑这种为了追求正义的行为是否应该坚持下去。看上去是虚拟主人公的困惑, 事实上是带动着观众在进行道德反思:个人追求正义和公平的权利是否应该最大化?追求正义的目的与道德或者信仰发生冲突时, 该如何取舍?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另类正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非常普遍。这种对社会问题、人类道德、信仰等问题及其之间关系的反思, 体现了美国影视文化的道德反思倾向, 也使得美剧在情节动人之外, 增加了一些人文色彩, 显得不那么浅薄。

(2) 体现出美国社会文化的包容性。美国影视作品中对于另类正义题材的挖掘, 其中通常会较多的涉及社会的负面和人性的阴暗面, 也会涉及一些敏感的话题, 有时甚至会对观众的接受心理形成挑战。但是作为影视作品, 美国的管理部门和社会文化对其表现出了极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给了影视创作相对较大的空间, 使得创作者能够较大程度发挥思维逻辑上的创造性, 并通过作品的细节传达更为丰富的内容, 引起观众的兴趣与反思。当然从另一方面看, 美国社会文化对其的包容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 这类作品核心的内容和主题是邪恶终将灭亡, 正义终将胜利的主流道德价值观。

三、美剧中另类正义对于社会的作用

(1) 美剧中另类正义的实现缓解了社会压力和社会矛盾。此类影视剧呈现出的环环相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情节, 带给观者心理上的紧张与恐惧。这种紧张与恐惧可以将人们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中施放出来, 缓解社会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 进而缓解社会矛盾。就像恐怖片可以给观众带来“安全的恐惧”, 从而帮助其暂时忘却现实生活的纷扰, 获得压力的释放一样, 此类作品同样会让观众沉浸其中, 忘却现实, 从而缓解社会压力。作为影视剧中的主人公, 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神通广大的能力实现自己所追求的公平与正义, 当然这种正义是合乎人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这样的过程和结局, 使得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法律正义的无力得到了心灵的弥补, 或者说给了观众一丝希望, 尽管这种希望是虚幻的, 但是对观者的心理来说, 具有缓释作用, 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

(2) 影视剧中另类正义的存在满足了人类对于绝对正义和公平的理想。制度和法律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保障人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得以实现, 或者从长远看, 随着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这种保障越来越完备, 制度对于人类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越来越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和保证。但是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公平与正义暂时无法得到伸张的情况, 或者让利益损失者认为不公平的情况。例如, 一个无辜的人走在大街上被一位穷得一贫如洗的三轮车夫撞飞死亡, 虽然法律和制度惩罚了犯错的三轮车夫, 但是死亡者失去了生命, 其家属也无法得到任何赔偿。他的家人既要承受心理的伤痛又要承受生活的压力, 因而会难以接受这种不公平。悲愤的家人可能会假想种种情况来进行对比, 如希望肇事者得到更严重的惩罚, 或者希望肇事者付出更多的代价等, 但是这是法律和制度所不允许的, 也无法做到的。

因此, 绝对的正义与公平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 或者我们可以更干脆地说,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正义与公平。按照美国学者迈克尔·桑德尔在《公正》一书里所论述的, 关于福利、自由和德性是三种不同的考量公正的方式。[2]这是一个复杂而抽象的考量系统, 其中涉及政治、哲学、道德等话题。因此, 我们很难绝对的说清什么是绝对的正义与公平, 尤其是当这个话题涉及人的内在动机和思维的时候。于是, 影视剧中的另类正义的存在, 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终极公平和正义的理想。

四、结语

美剧中的另类正义题材, 从影视作品的角度看, 满足了观众对情节故事越来越高的要求, 从社会层面看, 体现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 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绝对公平与正义的理想与追求;从道德层面看, 此类作品的存在, 有其合理的道德价值和道德信仰的支撑。因此, 此类作品作为一种影视作品的类型会持续地存在, 相信未来的另类正义题材作品会在故事设计的逻辑上和影视技术的创新上越来越完美, 从而更加巩固这类作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桑德尔.公正[M].朱慧玲, 译.中信出版社, 2012:12, 19, 123.

[2]桂青山, 黄会林.影视剧本创作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王功山.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

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 篇5

中国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 是由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各个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主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之内的中国人创造出来而且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优良文化。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 是东方文明的代表, 极具神秘色彩。与之相反的是美国文化尽管历史短暂, 但是目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在短短的两百年的时间里, 美国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潜力显而易见。而华裔美国文学正好兼容这两种文化, 因此它在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前景不容忽视。华裔美国作家与美国主流作家不一样, 他们有的出生在中国, 后来移民到美国去, 所以他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有一些出生在美国, 在美国文化中长大, 但是他们的父辈在中国, 因此他们也长期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无论是哪种作家他们都长期接受两种文化, 他们的文化视角和文化传承能力都非同一般。不容置疑他们会从中美两个角度描述出真实的中国形象:在缅怀家乡的同时, 刻苦努力希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这才是真实的中国人形象。美国华裔作家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 他们传承给西方读者的中国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实, 他们所传承的中国文化是能被西方读者接受的, 凸显西方文化的中国文化。华裔美国作家通常使用西方价值观来传达中国文化, 因此他们的作品中融入中美两种文化。汤婷婷和谭恩美两位具有成就的华裔美国作家, 他们生动地塑造了各种中国传统人物, 这些小说中的人物角色深受西方读者喜欢, 这是因为作品中除了语言生动形象, 文章结构完美, 主要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古代中国式的腐化, 愚昧正好凸显出西方文明, 旧式中国的野蛮落后正好衬托出美国的发达和文明。华裔美国作家具有双重文化, 双重视角, 他们从美国文化角度塑造中国形象, 不难看出, 华裔美国作家是在两种文化的融合中塑造中国形象。

2 美国文化中的中国人形象

华裔美国文学无疑会关系到美国历史中的华人。华裔美国人的形象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美国是个多民族融合的移民国家, 从19世纪开始, 中国人就源源不断的从中国大陆来到美国, 帮助美国人寻找金矿, 帮助美国人修建铁路, 尽管中国劳动者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排斥, 但是他们依然顽强的生活, 所以在早期的美国人心目中, 中国人就是勤勤恳恳的劳动者, 默默无闻, 脚踏实地。正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他1871年所写的《生活简单》一书中对中国人的描述:“他们安静而不张扬, 他们喜欢息事宁人, 他们温顺平和, 他们很少醉酒, 他们一贯勤勤恳恳”。中国人的形象与中国社会密不可分, 由于中国清朝的政府腐败, 中国人民生活困苦, 与发达的美国社会状况无法比拟, 因此以白人为主导的美国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种族歧视, 在美国文学中可以随处可见被贬低的中国人形象, 他们懒散, 消极, 刻板, 反之这些被夸张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美国人对华人的不良印象。同时也助长了那么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读者的反华情绪, 增长了美国白人的种族优越感。从而使得早期的美国文学中的华人形象很差。华裔美国作家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中对中国人的描述也大致如此。但是7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强大, 国民素质不断提高, 中国人为美国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人的形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美国社会看待中国人的形象受两方面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包括历史和现实。美国的历史比较短暂, 因此他们主要借鉴欧洲文化中对中国人的描写, 不过这些早期欧洲人来中国旅游的经历也只是看到了中国的片面, 因为那个时候的旅游业并不发达。这次这部分来自历史的印象是不全面的。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教育不断加强, 中国留学美国的人数剧增, 每年去美国旅游的人数也是数不胜数, 所以现代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主要来自现实。日常生活中他们能够接触到很多中国人, 发现他们的勇于进取的素质, 勤劳勇敢的精神, 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不断增加, 中国人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力不断加强, 中国人形象就变成了真实的, 不在是文学作品中的想象, 不在是媒体宣传的形象, 所以这部分来自现实的形象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形象, 随着中美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两国人民的交流也会日渐增加, 那么两国人民会更加了解, 两国人民的友情将更加亲密。

3 华裔美国作家眼中的中国人形象

20世纪初的美国文学对中国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美国航海船只来到异域之国的一种肤浅的认识, 那个时候他们只是根据本国意识形态的需要来幻想一个远东的国度, 早期对中国人的描写只限于游记中表面上的认识, 主要以愚昧和落后为主。他们看到的是中国阴暗的方面, 他们站在高处俯视中国的种种陋习,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展示了中国人的形象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国力不断加强, 中国人形象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因此华裔美国文学和美国本土作家必然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中国人的形象。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各国作家审视文学作品的视角是全方位的, 它包括政治, 经济, 人文, 社会以及人们的心理。这么看来, 中国人形象也绝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考虑, 它的内在含义也是丰富多彩的。看待华裔美国作家和美国本土作家对中国形象的评论, 不能一味的研究中国文化, 更应该注意美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变, 了解美国多元文化变化的社会因素, 才能更好的了解美国文化的精粹, 更客观的看待他们对中国形象的评价。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 首先是地理方面的差异, 这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差异。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是封建落后的君主制国家, 美国人大多相信的是基督教, 相信资本主义的民主和和平, 而大多数中国人宠信的是孔孟学说。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美国人或者是华裔美国作家他们对中国人的了解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美国本土作家或者说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只能从他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出发, 即使是华裔美国作家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存在着误差, 无论是从赞许还是贬低的角度出发, 都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 但是他们的作品中掺杂着中美两国文化, 创作角度和写作手法都是引人入胜的。所以说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人形象是多姿多彩的, 华裔美国作家为美国文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4 结束语

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中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 中国文化也会进一步为世界熟悉, 华裔美国文学也将继续成长。华裔美国作家和美国人民会更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 更客观的了解中国人形象, 更积极的传承两种文化, 让世界更真实的认识中国, 认识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刘芳.美国华裔文学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赵炎秋.文学形象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人学出版社, 2000.

[3]黄玉雪.华女阿五[M].张龙海,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

[4]汤亭亭.女勇士[M].李剑波, 陆承毅, 译.广西:漓江出版社, 1998.

[5]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 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 篇6

关键词:长江上游,历史洪涝,历史人口,洪涝成因分析,洪涝治理建议

自古以来, 洪涝灾害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灾害。众多学者对洪涝成因进行了研究, 在论及自然原因的同时, 更多的是触及到了社会原因, 即人类的社会活动。而人口作为这一活动的最关键因素, 更是引起了诸多人士的特别关注。张薰华教授认为, 洪涝的主因是人口过剩, 是人口相对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过剩[1]。张伟兵等认为, 历史时期人口与水灾之间呈现出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向, 且水灾是随人口分布重心的转移而不断蔓延扩展的[2]。潘传久认为, 人满为患导致水满为患, 是过度膨胀的人口从根本上导致了洪涝的发生[3]。那么洪涝和人口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定量关系呢?本文在对史料进行统计的基础上, 建立了长江上游1700年大洪涝受灾面积序列和四川近2000年历史人口序列, 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两者的定量关系。

1 历史人口序列和洪涝受灾面积序列的建立

利用我国丰富的史料和地方志记载研究历史洪涝,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很多工作。这些研究或以某区域某年份一定等级洪涝出现的站点数占该区域总站点数之比[4], 或以各站平均的洪涝等级值为区域洪涝指标[5]。对不同站点历史洪涝记录反映的洪涝严重程度不同, 即记录的不同地点发生大洪涝反映的受灾面积不同, 这一客观事实没有考虑。此外, 史料和地方志对洪涝的记载主要侧重于洪涝的人文方面, 即受灾抗灾赈灾情况, 而对自然方面, 即降雨、河流、洪水方面的记载较少。因此, 把史料记载的站点所在现行辖区面积作为权重, 定性量化洪涝史料, 统计洪涝的严重程度变化是合理可行的。故本文所述洪涝面积大小只是历史洪涝严重程度量化的结果, 不是实际的受灾面积, 与现行的受灾面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此思想基础之上, 本文建立了长江上游的1700年大洪涝受灾面积序列。

历史人口序列主要根据谢忠梁《二千年间四川人口概况》[6]和李世平《四川人口史》[7]进行整理。统计范围包括现行的四川省和重庆市辖区, 涵盖历史洪涝统计的绝大部分站点 (图1) , 反映历史洪涝统计区域的人口变化, 具体范围主要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一些地区。

历史洪涝是洪涝发生目击者对洪涝的直观记录, 是记录者站在人的角度对洪涝给人及其财产造成损失的记录, 因此不同背景的记录者对洪涝有着不同的记录, 这就增加了历史洪涝记录的模糊度。但由于大洪涝大灾害对当地人民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大洪涝错记漏记相对较少, 因此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相对较高。

数据来源:本着对以上历史洪涝记录的认识, 本文仅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历史洪涝进行了统计。统计范围主要以《四川两千年洪灾史料汇编》[8] (以下简称《汇编》) 为基础, 并且利用《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9] (以下简称《图集》) 、《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 (以下简称《记录》) 进行增补和校对。以县域为基本单位作为辖区面积,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2006年) 》[10]作为县域面积数据来源。 站点分布与统计范围:本文共统计160个站点, 时间为公元250年至1949年。160站点总面积为40.25万km2, 其中占四川省和重庆市总面积的71%, 包括了所有长江上游人口稠密区域, 且与人口数据统计区域大体对应。统计标准:为了便于数据的比较和整合, 本文利用《图集》中的1级洪涝记录反查《汇编》和《记录》, 得出本文的洪涝统计标准。只要记录中出现以下描述即计为一次大洪涝, 如“鸡犬无声, 雨虾入室”、“冲洗县城”、“大水”、“飘民舍, 伤稼”、“漂没民居”、“大水, 灾情甚重”、“雨大异常, 街道成河”、“溪水暴溢, 坏民田”、“所有房屋被冲”、“平地水深数尺, 田禾房屋悉被冲毁”、“大江暴涨, 冲毁田庐无数”、“大水漂民庐”、“颗粒无收”、“人多溺死”、“水溢, 舟入津署”、“水溢县城, 舟入官署”、“大水, 城塌”、“綦江、合江水, 各免今年租”、“大水, 没城三尺”、“庐舍飘荡”、“男女溺死甚多”、“市中小舟通行”。 统计细节问题处理:由于历史数据主要来源于县志, 本文对所有的洪涝记录以县域为基本单位进行统计, 如某县记录了一次大洪涝, 本文则认为本县辖区全县受灾, 以本县的辖区面积为受灾面积;对于地级市按市辖区面积为受灾面积。同一县域在同一年内有多条不同出处记录的, 本文只计一次;洪涝范围模糊的, 洪涝记录不予统计, 如“蜀大水”、“四川夏, 大水”等。

2 相关分析

应用SPSS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线性内插得到1700组数据后制图, 见图2。从总体上看, 洪涝受灾面积随着人口的膨胀而逐步增加, 随着人口的萎缩而减少。从2图上可看出, 历史人口2个低值区域分别为250—650年和1282—1685年, 同时洪涝也进入低发时期。此外, 还有3个人口峰值, 分别是:当人口在1168年达到第一个峰值1196万人后, 时隔23年洪涝受灾面积达到24531km2, 占统计区域总面积的 6% (统计区域总面积为402461 km2, 占人口统计面积57.01万km2 的71%) ;当人口在1898年达到第二个峰值1196万人后, 时隔38年洪涝受灾面积达到144311km2, 占统计区域总面积的36%。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人口增长后洪涝则加重, 并且洪涝增长滞后于人口增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在1796年四川人口达到1232.5万人 (线性内插值) , 超过此前最高值 (南宋的1196万人) 后, 人口急剧增加, 到1898年达到8774万人, 洪涝也疯狂地频繁起来了, 从1796年的7400 km2增加到1936年的144311km2。究其原因, 本人认为这是由于随着人口增长到超过当时自然经济条件所能容纳的人口后, 即产生富余人口, 富余人口通过破坏生态环境, 导致人地关系紧张、生态失衡的结果[11,12]。利用SPSS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得到两者相关系数为0.569 (表1) 。

3 结论

利用历史洪涝记录站点所在县级行政辖面积反映站点权重是洪涝史料利用方法的一次新的尝试。此方法将定性数据量化, 从而便于比较和分析, 也便于用现代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长江上游四川、重庆段历史人口和洪涝面积之间呈显著相关 (r=0.569) 。人口越多, 洪涝就越严重。其它流域是否存在类似的结论,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建议

长江上游四川、重庆段的洪涝治理, 对四川省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全流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关键性作用。长江流域洪涝, 治在上游, 险在中游。长江上游四川、重庆段历来是长江主要输沙积水区域。因此, 要从根本上减少和控制全流域洪涝损失, 就应该从根本上减少和控制长江上游人口, 减少由于富余人口造成的生态破坏, 做到“断源引流”。“断源”, 即继续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从源头上控制人口数量, 特别是河流积水输沙的和计划生育薄弱的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引流”, 即引导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解决好四川的劳力输出问题。

参考文献

[1]一苇.洪灾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剩──张薰华教授访谈录[J].人间访谈, 1998, (11) ∶17-19.

[2]张伟兵.历史时期人口与水灾关系探讨[J].人口研究, 1999, 23 (5) ∶25-31.

[3]潘传久.人口膨胀与洪涝灾害——洪灾过后的反思[J].人口与计划生育, 1999, (01) ∶24-25.

[4]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组.关于我国东部公元1401—1900年五百年内的旱涝概况[C].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7.

[5]杨志荣, 邓兴.湖南省近500年洪涝灾害时空分布规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4, (4) ∶76-83.

[6]谢忠梁.二千年间四川人口概况[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8, (3) ∶104-115.

[7]李世平.四川人口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7.

[8]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等.四川两千年洪灾史料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3.

[9]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 198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2006年) [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6.

[11]陈国生.清代四川的人地矛盾、生态恶化及其对策[J].社会科学研究, 1995, (3) ∶102-107, 121.

浅谈新闻和历史之间的关系 篇7

一、从时间角度看—“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首先, “盖历史与新闻有别, 历史为死新闻, 新闻则为活的事实, 且为未来的史料。”我们从一些新闻与历史之间关系的学术史料能窥见一二。

我们可以浅显的定义, 今天的新闻是未来的历史, 现在的历史是过去的新闻, 新闻是历史的片断, 历史是新闻的累积。所以, 新闻学与历史学, 是紧密的联系、非常接近的两门学科。就甚至, 求真求实的态度也必然因此成为了新闻记者与历史学家们都共同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到三点相同的地方, 即“本质”、“工作方法”、“努力目标”。

“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新闻,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是学者们论述的中心, 许多的理论研究都是从这个主题展开而来的。从现实的意义上说, 理论研究的论述依然不够透彻饱满, 再进行一番思辨有非常有必要的。从批判的角度看, 还是能看出来问题的, 就从经典表述“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来看, “必然性的时间逻辑”理论显得过于简单化和过于的单一。简而言之, 这一过于简单和单一的理论具有排斥性:排斥“偶然性”具有排斥性, 同时又排斥“非时间逻辑”, 比如人的判断。

二、从知识形态的角度看—“新闻根本不是历史”

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是罗伯特·E·帕克, 在这个十年的记者职业生涯中, 他对新闻和历史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思考、论述和记录。在他的代表作《新闻作为一种知识型态》中, 帕克提出了具有非常代表性的观点:“最早、最基本的知识型态之一”即是新闻的真正的本质。而, 帕克的观点受到了美国另一著名的新闻记者的追随, 他就是伯纳德·罗斯科。罗斯科的代表作是《制作新闻》, 在书中, 这位记者同样从罗斯科看待这个问题同样的角度, 宣称“新闻根本不是历史”这一论题。他坚信, 所转化的东西不再是“历史”的定义, 而变成了“档案”范畴, 即是, 当报道不再是新闻的时候。

我们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以记叙事实为主题的新闻与历史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纪实的新闻是用来记叙一个个独立的事情个体, 而“具有强制吸引力的事件”是这些事情个体一个必需的特点, 关联性常常无法建立在这些叙事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 “知晓性的知识”是新闻被局限的范围;而历史叙事则不只是这些, 描述事件的发生只是一个基本点, 为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寻找恰当的历史定位”才是历史工作的重中之重。与简单的新闻叙事相比, 关联性就必然的建立在历史的叙事当中, “理解性的知识”范畴就这样更深刻的建立出来了。以上是以罗斯科为代表的主要观点。

三、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总会去考虑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那些影响颇广, 已经深入人心或者甚至已被经典化, 常常被引用的想法或结论, 作为现代社会新闻学术研究的我们, 应该持一种什么样子的态度呢?用简洁的话来回答的话, 科学、批判、反思依然是我们面对权威论断的一种必须的学术态度。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新闻和历史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要研究新闻和历史, 因此我们必须要不同的态度去认识和学习, 必须认识它们各有特定的学科目的、原则、要求和理想, 同时也要考虑到会被束缚于这两门不同学科各自特定的学科优势、劣势和限度。我们不能简单化地、主观的直接引用一个经典的、可能又是有失偏颇的想法或者结论, 而是要秉承这客观的、严谨的、具有思考性的研究方法, 尤其我们处于某一学科之内运用“区别性思维”来思考诸如“新闻与历史的关系”这类的问题。总而言之, 要从事学术性研究, 所怀有的学术性胸怀, 所具有的学术性视野,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所能达到的学术深度, 取决于我们对待经典和权威的论断, 客观的、或者主观的, 不同的接受态度。

摘要:基本上说, 理论新闻学中的基本问题是新闻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到今天为止, 我国学术界一般统一于表述:“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和在《制作新闻》一书中伯纳德.罗斯科代写新闻媒体学论文宣称的“新闻根本不是历史”的想法不太一致, 关系比较远。本文理顺了新闻和历史的关系, 从经典表述与罗斯科观点的思考角度, 加深了对新闻与历史之间关系认识。

关键词:新闻,历史,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雄:《新闻报道和写作的新纬度》, 江苏社会科学, 1998年。

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 篇8

一、中国梦VS美国梦

“中国梦”由习总书记提出, 他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 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美国梦 (American Dream) 产生于19世纪, 那时美国正处于英国的殖民时期, 它最初是由美国历史学家詹姆士·亚当斯1931年在他的著作《美国史诗》中提出来的。美国梦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上来说, 它是指美国的自由、民主和平等;而狭义上则是指崇尚个人奋斗主义的精神, 即相信个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和不懈的努力来获得成就, 不论他们出生的环境和地位的偶然境地如何。因此, 总的来说, “美国梦”包含几个要素:在美国, 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依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通过对中美两国梦想的内涵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中国梦的目的是群体的和谐幸福及民族的振兴, 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的自由快乐及成功。从本质上来讲, 中国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强国梦。

二、群体的和谐与幸福VS个人的成功与快乐

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中, 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诠释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美国式的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 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 高度注重个人自由, 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 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影片中强调自我 (SELF) 的一个经典的片段就是在主人公将儿子送到日托中心后, 向管理员指出“追求幸福”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中“幸福”happiness一词拼写错了:Happi-ness (幸福) 没有y (why为什么) , 而是有i (我) , 即“幸福中没有为什么, 而是有我”。这里就充分点明了电影的主题:个人创造个人的历史。同时, 片中强调了主人公的自我赞赏 (self-admiration) 、自我专注 (self-absorption) 和自我奋斗。主人公在面试时对面试官说“I'm the type of person, if you ask me a question, and I don't know the answer, I'm gonna to tell you that I don't know.But I bet you what:I know how to find the answer, and I'll find the answer.” (我是这样一种人, 你向我提问如果我不能答上来, 我就会告诉你‘我不知道’, 但我可以保证, 我清楚我怎样找到答案的, 我会找到答案的。) 从此可见他是一个可以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实现自我的人。正如主人公在片中教育儿子的, 那些自己没有成才的人会说你也不能成才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by themselves, 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 not do it) ;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 即使是我也不行;你有梦想的话你就得去捍卫它 (You got a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 ;有了目标就要全力以赴 (You want something.Go get it) 。在影片中, 主人公始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 以幽默和毅力面对重重困难, 最终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努力, 赢来了幸福的降临。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个“家国”的概念, 具有明显的群体意识, 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之内, 关系和睦, 相处和谐, 个人才能幸福。所以中国人的幸福是群体意识的。在一个家庭内部, 幸福是共享的;在一个国家内部, 幸福也是共享的。所以, 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共同”来描绘中国梦的愿景:“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种群体和谐的概念在《中国合伙人》中有着明显的体现。首先, 从片名我们就很容易看出, 这部中国式的励志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团体共同追求梦想的故事。三个主人公创业之初怀揣着各自的梦想, 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尽管在公司如何发展上存在矛盾分歧, 但为了多年的友谊, 公司的前途, 他们最终能团结合作, 彼此尊重。互相取得了理解和信任, 从而取得了共同的成功。因此, 影片名为《中国合伙人》无疑就是对“中国梦”强调群体的和谐和幸福的最好阐释。

除此之外, 正如陈可辛导演提到的, “《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绝不是‘新东方’的大型宣传片, 绝对不是‘新东方’的传记片, (它) 是中国人一起经历的30年”。《中国合伙人》借“新东方”的躯壳, 演绎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讲述了一个有关“中国人”和“中国”的宏大故事。因此, 电影才在“合伙人”前面冠以“中国”二字, 在片尾一一展览代表“中国”的符码:杨澜、俞敏洪、徐小平、王强、柳传志、马云、张朝阳、王石、“老干妈”……观众不难在“新梦想”和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梦”上找到某些联系。

三、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梦

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精神, 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 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而《中国合伙人》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 正是这种有中国特色“中国梦”的最好的体现。

一方面, “新梦想”的成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发展所必需遵循的某些西方化的模式。“新梦想”是一家民营教育企业, 起步之初非常艰难, 没有校舍, 还受到体制的排挤打压。但是, 以学生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理念, 摒弃家族化, 实行股份制, 在国外上市融资的发展思路使得“新梦想”成为新兴生产力的代表和改革合法性、正当性、优越性的象征。从构成的成员来看, “新梦想”的三个管理者相互之间平等对话, 率真做人, 追求理想, 恪尽职守, 充分发展个性, 尽情展现各自的才华。因此, “新梦想”的成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化的诸种要素:独立、平等、自由竞争、管理科学、效率至上、个人价值实现等。作为市场理性和现代人格的复合体, “新梦想”寄寓着民众对改革的期望和想象, 折射出大众意识形态对西方现代性的迎合。

但是, 另一方面“新梦想”的成功却又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梦的实现之路。影片中, 孟晓骏、成冬青、王阳、苏梅这些有理想的青年都对“美国”充满无限期待, 把去“美国”当成人生的梦想。然而, 孟晓骏等人冲破重重阻碍来到“美国”后, 现实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般美好。他们打零工、在实验室里养小白鼠, 过着卑微而又屈辱的生活, 苏梅也被生活所迫嫁给了美国人。美国给予这些“美国梦”的追寻者们不仅是理想的破灭, 还有情感的失落, 人格的羞辱。当年的“美国梦”原来不过是对“美国”的一厢情愿的天真和幻想。正是“美国梦”的破灭, 才使得孟晓骏最终决心回到中国, 加入“新梦想”, 追寻“中国梦”。在美国的那段卑微的生活, 让孟晓骏更加珍惜在国内的机会, 同时国内的本土化的发展环境也令他如虎添翼, 成为推动“新梦想”激进改革的动力, 使他从一个自私的个人主义者、反体制的自由主义者、充满幻想的“美国至上主义者”, 成为一个在想象的层面复仇“美国”的民族主义者和阪依“中国”的集体主义者, 实现了成长, 重建了“中国性”。这部电影将华裔在美国底层的辛酸奋斗一经历和“新梦想”内部的权力利益纷争成功转化为中美两国不同的发展道路之争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使个人遭遇、单个企业行为上升到民族国家层面, 从而以“中国梦”取代“美国梦”, 以“民族主义”压倒了“自由主义”, 以“集体主义”战胜了“个人主义”,

四、结语

总之, 《中国合伙人》和《当幸福来敲门》是关于“中国梦”和“美国梦”的两个寓言。在讲述“中国梦”的故事时, 《中国合伙人》个人、企业、民族国家的成长结合在一起, 向中国观众阐释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核心的“中国梦”。

摘要:《中国合伙人》和《当幸福来敲门》这两部励志影片分别阐释了“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典型特征。通过对这两部影片的分析, 可以看出中国梦的目的是群体的和谐幸福及民族的振兴, 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的自由快乐及成功。从本质上来讲, 中国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强国梦。

关键词:励志影片,中国梦,美国梦

参考文献

[1]曹显明.“中国梦”的价值理念解读以与美国梦的比较为视角[J], 社会科学家, 2013.08.

[2]凌淑红, 薛鹏志.从“美国梦”的破灭到“中国梦”的升华[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6.

[3]潘立春.美国梦想的体现——《当幸福来敲门》, 电影文学[J], 2008.13.

[4]曲飞帆, 李凌凌.浅析“中国梦”的价值观重塑[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03.

[5]石毓智.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七大特征, 人民论[J]2013, 05

美国历史和中美关系 篇9

产业结构和科学技术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已经得到了许多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的论证, 但是两者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刘伟和张辉[1]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他们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由劳动要素的变迁引起的, 这种变迁有两种路径: 第一为静态结构变迁效应, 度量的是劳动要素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业流向较高的产业从而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第二为动态结构变迁效应, 度量的是从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的产业流向较快的产业所引起的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影响各个产业内部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等因素从而引起各个产业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但是科学技术对各个产业的影响是不均匀的, 反过来, 各个产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也是不均匀的, 这种不平衡可能会引起产业结构和科学技术的“马太效应”。试想某一产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 那么该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科技的发展, 而社会对科技有意识的培育又会推动该产业的发展, 即产业结构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是相互促进的。

对于该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作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很多文献讨论的都是产业结构与科学技术之间单一的影响关系, 这样自然就有两种结论。一种认为R&D强度由产业结构决定, 持此观点的有Iorweth[2]、Griffith和Harrison[3]、周彩霞[4]等。Ior-weth运用R&D强度差异分解的方法分析了美国与加拿大的R&D强度差异, 认为R&D强度差异的1 /3 -1 /4可以由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 Griffith和Harri-son则认为英美之间几乎所有的R&D差异都可以有它们部门之间的差异来解释; 周彩霞运用Bennet分解法对2000年我国省际截面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认为省际产业结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R&D强度差异, 不过在结论部分她也保守地认为较高的R&D强度与产业结构的省际不是简单的前者推进或者决定后者的问题, 而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R&D活动是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重要因素。例如, 唐德祥、孟卫东[5]运用面板数据 ( panel data) 模型考察了我国以R&D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 结果显示R&D支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黄茂兴、李军军[6]构建了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 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认为通过技术选择和合理的资本深化, 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 实现经济增长。白洁[7]在研究我国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差异时发现, 就全国而言, 以R&D投入为表征的技术创新显著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分区域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R&D投入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但是西部地区的这种作用不显著。当然,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科研活动与产业结构是互为因 果的。盛文 军等[8]梳理了Shumpter ( 1950) 、F. M. Scherer ( 1967) 、Rosenberg ( 1976) 、R. E. Shrieves ( 1978) 、Grabowski和Baxter ( 1973 ) 、Levin ( 1975 ) 、Kamien ( 1982 ) 、Soete ( 1979、1981、1982、1983) 等学者对R&D强度和市场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成果, 得出了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联合内生, 而并非通常所认为的市场结构决定R&D行为的初步结论。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理论层面的综述分析, 有文献[9]从实证角度建立灰色关联模型研究科研活动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只能说明两者的依存关系, 却不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然而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时是非常有必要搞清楚科研活动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这种深层关系的。基于此,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来探寻科研活动与产业结构的因果关系, 同时对中国和美国进行比较研究, 以初步揭示中美两国的异同。

2 Granger 因果检验模型

Granger因果检验是一种用于考察序列x是否是序列y产生原因的方法。如果序列x是序列y的格兰杰成因 ( Granger cause) ,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 x应该有助于预测y, 即先估计当前的y值被其自身滞后期取值所能解释的程度, 然后引入序列x的滞后值应当显著提高y的被解释程度; 第二, y不应当有助于预测x, 其原因是如果y也有助于预测x, 则很可能存在另一些因素, 它们既是引起x变化的原因, 也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10]。

考虑以下时间序列模型:

其中, 滞后阶数p可根据“信息准则”或“由大到小的序贯t规则”来确定。具体的检验有如下两种形式 : 一是t检验, 虚拟假设H0∶βi= 0 ( i =1, 2, …p) , 意味着x不是y的Granger原因; 二是F检验, 虚拟假设H0∶β1= β0= …βp= 0, 同样意味着x不是y的Granger原因。若拒绝H0, 则认为x是y的Granger原因。与t检验相比, F检验形式上更复杂, 但结果更可靠, 因此实际中常用的是F检验。将以上模型中的x和y互换, 则可以检验y是否为x的格兰杰因。

需要指出的是, 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它充其量只是一种动态相关关系, 表明的是一个变量是否对另一个变量有“预测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它顶多是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 ( 如果不考虑非线性的因果关系) 。另外, 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可能是由第三个变量引起的[11]。

时间序列数据所独有的问题之一便是平稳性 ( stationarity) 。在涉及时序数据回归分析的背后都有一个隐含的假定, 即这些数据都是平稳的, 否则, 传统的基于t、F以及x2等检验的假设检验程序和结果都是不可信的, 因此在进行格兰杰检验前必须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所谓序列的 平稳性是 指一个序 列的均值 ( Mean) 、方差 ( Variance) 和自协方差 ( Auto - co-variance) 是否稳定。如果一个序列具有稳定的均值、方差和自协方差, 则这个序列就是平稳的, 否则就是非平稳的。考虑序列的平稳性, 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12]。第一、对于平稳的序列, 可以直接用OLS对模型 ( 1) 进行估计。第二、如果序列是非平稳过程, 则需要检验序列间的协整性。在两变量协整的情况下, OLS的方法仍然有效。所谓协整 ( cointegration) , 是指X和Y虽然都是非平稳的, 但它们的某个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 即Y对X的回归误差项et= Yt- α - βXt是平稳的。第三、在变量非平稳且不协整的情况下, 先对变量进行差分使其变为平稳, 然后再按第一种情况来研究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

3 产业结构与科研活动的关系实证研究

3. 1 中美两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的比重日趋提高, 世界呈现国民经济软化趋势和制造业服务化趋势,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3]。因此, 产业结构高级化实际上就是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重心随着经济发展顺序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 一般用第二、三产业的总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在信息化推动下的经济结构服务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重要特征, 一个典型的事实是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要快于第二产业的增长率[14], 本文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 ( TS) 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衡量。图1显示了1989 - 2011年中美两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 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的产业结构总体上呈高级化趋势, 但是中国的高级化历程相对较为坎坷, 分别在1993 -1996和2003 - 2006两段时期出现了较大的下滑。

( 数据来源: 原始数据来自世界银行 ( World Bank) 的世界发展指数 ( World Development Index,WDI) 数据库。)

3. 2 中美两国科研投入比较

一般来说, 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科学创造与创新能力给予资金支持的程度用R&D强度这个指标来衡量[15]。R&D强度是指R&D投入占GDP的比重。我国的R&D强度很低, 以2009年为例, 美国的R&D强度为2. 9% , 德国为2. 82% , 日本为3. 36% , 韩国为3. 56% , 而我国的R&D强度仅为1. 7% 。所以几乎所有研究R&D与经济增长的文献都建议要提高R&D强度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图2显示的是中美两国1989 - 2009年R&D强度的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两国的R&D强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但是美国的波动程度较大, 分别在1992 - 1994和2002 - 2004两段时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3. 3 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与科研投入的因果关系研究

为有效降低数据的异方差, 增强平稳性, 本文对上述指标取对数后再进行分析, 取对数后的指标分别表示为lusrd、lusts、lcnrd和lcnts, 其中l代表对指标取对数, us和cn分别表示美国和中国的数据。

首先对两国的数据序列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 lusts和lcnts分别在5%和10% 的水平上平稳, lusrd和lcnrd是非平稳序列, 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序列dlusrd和dlcnrd是平稳的。因此, 本文分别对lusts、dlusrd和lcnts、dlcnrd两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其中dlrd是R&D

( 数据来源: 美国的 R&D 数据来自美国 国家 科学 基 金会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 ,中国的 R&D 数据来自各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强度取对数后的差分形式, 可近似代表R&D强度的变化率。

综上分析, 可分别建 立中国与 美国的VAR模型:

根据信息准则估计中国和美国的VAR系统的滞后接受分别为2和1, 经检验, 两国的VAR系统是稳定且残差无自相关。进行Granger检验的结果见表2。

注: ( 1) 检验形式中的 c、t、k 分别表示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 ( 2) 滞后阶数的选择标准是以 AIC、BIC 和 HQIC 最小为准则; ( 3) d 表示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

由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 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与科研活动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 即研发强度的加大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统计上却不是研发强度变化的原因。

3. 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对于VAR模型, 我们感兴趣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系统的动态特征, 即每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或冲击对它自己及所有其他内生变量产生的影响作用, 这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 (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IRF) 加以刻画。它描述的是VAR模型中一个内生变量对其它内生变量的影响, 其主要思想是分析计量模型中残差项一个标准误差的冲击 ( 也称“新息”) 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本文对中美两国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

图3中, 横轴代表冲击作用的滞后阶数, 纵轴代表脉冲相应水平, 实线代表因变量对相关变量冲击的反应, 阴影部分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结果显示: 对于中国而言, R&D强度变化率的冲击虽然在第一期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有轻微的正向影响, 但总体上影响程度很小; 当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有一个正的冲击后, 研发强度变化率首先上升, 在第一期达到最大值, 其后下降, 从第二期往后一直稳定在零值附近。对于美国而言, 当R&D强度变化率有一个正的冲击时, 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首先上升, 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值, 然后缓慢平稳下降; 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冲击对研发活动几乎没有影响。

4 结论

上一篇:血清学变化下一篇:生产用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