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2024-09-12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精选12篇)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1

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 也是教学具有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高中历史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方面: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下面谈谈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深入备课, 挖掘情感, 创设历史情境, 让学生进行内心体验, 培养高尚品德

备课是上课前的一个必要环节,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历史学科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不像历史基本理论和事例那样具体明确, 需要历史教师去挖掘。备课的中心是备学生, 所以, 我们应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 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品格、方法等各个方面, 学生知识的深浅、能力的强弱、品格的好坏、方法的优劣, 是教师教学的客观依据。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接受、领悟古人的情感和观念, 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历史情境, 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 在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兴趣的同时, 让学生在一个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

例如, 在讲必修1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课《抗日战争》中, 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中明确规定通过情景再现, 分析日军侵略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极大灾难, 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树立正确而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笔者从以下方面组织教学:

第一, 课前先让学生寻找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录片、图片和史实, 让学生先对这段历史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信息, 营造出一定的历史氛围, 接着播放影片《南京梦魇》中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片断, 把学生带回1937年12月那个充满血腥暴力、恐怖紧张的场景, 当这段影片播放完毕后, 学生感到震惊和愤怒, 双拳紧握, 恨不得冲上去同残暴的日军搏斗。在这种氛围下, 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日本前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修改后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全面侵华战争的叙述等相关图片和资料, 进一步指出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兴起并歪曲事实, 否认战争罪行, 引起亚洲人民愤怒和反抗, 导致中日关系的恶化。教室里一片哗然, 大家对日本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极大的愤慨。

第三, 及时布置学生们撰写小论文, 结合问题:作为一名中国当代青年应当如何看待这段惨痛的历史?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在课后递交的小论文中, 学生阐述了他们对日军侵略罪行的痛恨和为祖国明天努力学习、努力向上的决心。从论文看, 学生大多用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而不是盲目的民族复仇心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 学生不但牢记了日本侵华的历史, 更自觉把历史与现实联系, 增强关注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 为祖国发展努力学习的责任感。总体来说, 这节课对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民主教学, 解放情感, 使渗透具有生动性说服力, 在渗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从实际情况看, 学生对历史课有兴趣与否, 将直接影响其思维积极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想方设法解放学生的主体情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 促进各自完整生命成长的教育。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笔者时刻谨记要以平等的姿态出现在学生中间, 出现在课堂教学上, 积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课堂上, 笔者经常保持微笑, 态度和蔼, 授课时也常走到学生中间, 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对话, 师生共同探究问题, 坦诚交换意见。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感, 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真实地进行交流, 在思维碰撞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讲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 讲詹天佑、冯如等爱国知识分子, 讲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等等, 我们都要有适当的感情投入, 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激起振兴中华的志气和热忱。

当然在情感投入的过程中, 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成为奔流不息的河流, 更应成为善于寻找“水源”的专家型教师。以语言为例, 教师精彩、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更能使渗透具有震撼性。例如, 在讲战国赵国的武灵王时, 为突出他勇于改革的精神, 笔者做了如下的描述:“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各国纷争不断, 各思其强, 而此时的赵国确处于内外交困之际, 在这种形势下, 赵武灵王为了赵国的富强, 采取了顺应形势的改革。然而他的改革却别树一帜, 因为他把改革服饰装束作为当务之急。战国中期的战争已不同于春秋时代, 战车已退居次要地位, 骑兵已日益成为战胜的决定性力量。若仍固守传统服饰, 就很难与强敌抗衡。所以, 他决意‘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但保守派却‘皆不欲’, 强烈反对, 面对巨大的阻力, 武灵王没有退缩, 在他的大力支持下, 于是‘遂胡服死, 但是他勇于改革的精神则永垂史册”。通过如此的描述, 学生更容易从丰满的史实中得到教育。

按照新的课程理念, 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 更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 教师应尽力使学生在参与、神入历史中悟出道理。当然这一过程应注意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 尽力避免使学生的“自主”变成“自流”。例如, 有位教师在介绍戊戌政变时, 让学生课外阅读高中《语文读本》 (必修三) 梁启超的《谭嗣同》 (片段) 、或看电影《谭嗣同》《大刀王五》等片段。在情境再现的基础上, 让学生以角色体验的方式编写一段简单的包含“光绪帝赐衣带诏, 谭嗣同带密诏见袁世凯于法华寺, 袁世凯将此事曝光, 谭嗣同从容就义”的小话剧, 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 更能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体验谭嗣同身先士卒的精神、坚强不屈的意志, 更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与历史的责任感。

三、利用传统节日及纪念日进行专题教育, 在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同时,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例如, 在必修1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三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中明确规定了通过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这一教学港回归的纪念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 布置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查找大量有关香港回归以及近十年香港飞速发展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并加以整理。

第二, 利用班会课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组织活动, 让各个学习小组派一位代表充当新闻发言人向同学们介绍香港与祖国分离、实现统一的发展历程, 并介绍香港十年内取得的相关成就及其后的发展规划。

第三, 由台下的学生充当小记者的角色从各位新闻发言人的介绍中搜寻有用信息, 撰写新闻稿。

第四, 由小记者们自由发言, 谈一谈以后香港应该向怎样的方向持续发展, 而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又该如何为香港和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这种纪念活动, 不仅能够顺利地完成新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 也培养了学生们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总之, 在德育渗透的过程, 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内功上要多加修炼、方法上多加探索, 从而努力使我们的历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服务于建设, 服务于未来。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2

内容摘要:2011年江苏卷一亮点就是命题趋势上涉及课程标准中的经常被人忽视的一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因此对于教育一线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应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施必要性、现状以及如何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措施

正文:

2011年江苏卷又一亮点就是命题趋势上涉及课程标准中的经常被人忽视的一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考查,“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1]如客观题第八题考查的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史实知识,更注重了引领学生摒弃狭隘的民族观,表现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大爱精神,有助于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到新的人文高度。[1]主观题第21题考查顾炎武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更对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1]再如主观题第24题D关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考查,第三问概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这类遗址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该小问其实也是隐性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比如爱好和平、牢记历史与不让悲剧重演等类似的公共价值取向。

由上可知,对于一线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再也不能视而不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确立了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勾画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框架,首次明确的设立了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与教学的另两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一起呈三足鼎立之势。《历史课程标准》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如下的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2]下面主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施必要性、现状以及如何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来探讨。

一、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必要性

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提出了以发展学生为根本的人文主义的发展观念,那么作为历史课程的特点,我们不止是传授一点点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从历史教学的角度上说,情感是通过对诸多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首先有其必要性,那就是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情感。而要建立这种情感,在历史教学中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同时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施之以情感教育。其次,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可能性在于,历史本身是一门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社会科学,有大量的蕴涵情感因素的事件、人物或恒言警句。再次,历史现象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又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多彩性和丰富性。班超投笔从戎、立马横刀;万里长城横亘神州;千里运河纵贯华夏,使人产生自豪之感。陶潜“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气节,使人产生敬慕之情;蔡文姬归途中心酸的哀歌,使人产生悲切怜悯之感。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中国革命的坎坷征程,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的悲壮历史,都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好材料。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有其可能,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目前的现状

2005年江苏省进行了新课改的实施,尽管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重知识、能力轻情感教育的现象还普遍地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一些:第一是教材的原因,比较缺少情感教育的素材。;第二是教师的原因,观念难以转变。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和理念更新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距甚远。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也比较困惑,感觉较玄难以捉摸。本来历史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人文素质,但情感又具有它独特的活动规律,难以捉摸,尤其不易于量化,难以精确控制。同已有十分完整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相比,情感教育显得落后和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时因其难度大,干脆被教师弃之不顾,这就造成了学生有很强的智力技能,如记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但情感却严重缺失。第三是学生方面原因,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下的记忆学习,而缺少情感上的熏陶,表现为浮燥自大或自卑,感情冷漠麻木等等。很多中学生对这样的一门学科却有很大的抵触心理,心存畏惧乃至厌恶,对历史学科产生很大的排斥。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三、具体措施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情感心理内化、升华和外显的过程。从单纯的接受和反应开始,产生情感的倾向;经过内心体验而发生态度的变化;在经过自觉的加工组织,最终升华至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层面。因此我们可按照情感认知的心理过程顺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也是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建构价值观的过程。这种参与性、过程性、体验性是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3]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参与和过程”和“加深体验”相结合的教学三策略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激发兴趣策略。

心理学认为: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间接兴趣是对某种事物本身并没有兴趣而是对这种事物未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有兴趣。而间接兴趣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历史学科它的社会作用往往不外显,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功利主义盛行,物欲横流,而承载传统的历史学科受到冲击之大,自然在所难免。高中学生他们的理性思维逐渐发展起来,他们的内心世界有自已的选择目标,很少将历史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学生间接兴趣的投向肯定不利于历史学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心理障碍在所难免。因此,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思索,在浓厚参与兴趣的驱动下学习,是学校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教育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石。具体来说有如下操作要领。

1、教师应该使用恰当的、生动的、活泼的教学语言。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播情感信息的最直接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马卡连科也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4]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教育要求历史教师将语言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和钻研。音色的清晰,语调的抑扬顿挫,让学生随着教师语态变化或欢快,或悲壮,或高亢,或低沉,陶醉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教师的语言美,使师生间产生共鸣,在愉悦中接受知识。

2、新颖的新课导入形式。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简单化或陈述式的言语导入形式,而应多借助故事轶闻、影像图片、实事焦点等新异的导入形式把学生吸引到当前的教学主题上,让学生知晓自己某方面知识的具备与缺失,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时,可以截取电视剧《太平天国》的片段,先抓住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激发他们对那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的兴趣。

3、用多种媒体和各种手段,增强训练内容的感染力。有时候历史课的某些教学内容确实存在比较枯燥、抽象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这时如果教师采用多种辅助手段使内容呈现“活”起来,其教学效果将改善不少。因为教师可优化组合这些媒体手段,将音乐、音像等视听材料镶嵌于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直观教具的结合,呈现生动形象的教育情景,刺激学生的感官,“用鲜活的人物、感人的事迹来熏陶人、感染人、启迪人,这种做法注重学生的体念、感悟、个性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改变单纯说教的做法”。这样既可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不足,又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对历史课感兴趣的积极情感,倍受历史魅力的熏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提高历史教育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4、根据现实,对现有教材进行适当整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真实感人的历史素材可以让读者在莞尔之余记忆悠长,并逐步形成对历史学科的探究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在阅读中升华情感,形成个性的价值观念。

(二)、重视参与和过程策略

学生在“激发兴趣”策略的基础上有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历史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此时教师需要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广度和深度,重视其过程。

首先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教师可综合运用认知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法、横纵比较分析法等教学方法。这里尤其需要提倡的就是研究性学习法,教师把学生按各种规则分成几组,每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提供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努力完成课题。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的问题分析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性精神,在问题解决中获得自信,形成健康的人格,从而有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其次,更新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学习方向,影响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更新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是体现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弱化考试指挥棒,增强人文方面的考察,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的考察,并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尤为必要。

(三)、深化体验策略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施深化体验策略时,教师可综合考虑以下操作要点。

1、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氛围之中体验历史

课堂上教师简单地问“是不是”、“对不对”、“为什么”、“怎么样”,由于没有多少思维含量,往往很难吸引学生。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适当地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神入”历史,置身于历史氛围中,用情境中的情节推出问题,渲染烘托气氛,能增强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相应的情感体验就应运而生。比如在学习必修一《中日关系正常化》时学生自然而然会联系到日本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时巧妙设问: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对待这些曾经在侵华历史上犯下滔天罪行的国家呢?学生大致有两种态度:一是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另一种则是一是发扬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友好的传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友好相处,共同发展。这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而引发讨论。由此,深化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引导教育。

2、要重视与实践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要求下,“封闭式”教学显然是违背课程改革方向的,是将学生的学习其生活世界隔离开的,教学的内容就是书本知识,教学的结果是培养了一批批高分低能儿。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也不仅仅足指教室里 5 的教学,它同时也包括各科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诸如图书馆、阅览室、操场、食堂、社区、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等一些公共场所。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需要,一些教学活动将会突破原有教学空间的局限而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5] 例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时,笔者就带学生参观我们当地新四军纪念馆,在纪念馆氛围里远比住封闭的教室里靠老师拿着书本讲授更有效,通过史料的记载,纪念物与图片的展示,加上讲解员的解说,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革命先烈们的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感悟到革命胜利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以“新四军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开拓创造人生。

3、树立“大课时”观念,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讨论的体验空间 普通高中新课标准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这就意味着教师设计教学要以学定教,而且是学生生活经验的介入以及学生主动的探究就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当努力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尽力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讨论,安排适当比例的学生讨论时间——这种安排必须是充分的、扎实有效的,不能是浅尝辄止的。如此,课堂时间的确定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运用整齐划一的“45分钟”的所谓“统一”或“同定”化的模式了,课时分配就应当保证学生的激情之火思维之光不会因为“统一”的课堂时问的局限而破强行熄灭,学校应当突破传统的“45分钟课堂制”的观念,树立“大课时”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课时课堂模式。如果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热情真正被激发和调动起来了,那么学生的情感态度会在这个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讨论、求取成功的过程中真正获得体验。还可以利用课外机会和第二课堂,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体验,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初步的探索,为了历史教育核心价值的真正达成,我们的历史教育工作者真的应该是不断地去“求索”。

参考文献:

[1]、马斌 《平实而不平庸 稳重而不失灵动——201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特点评析》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汉国 王斯德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3]、梁励《略论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20期第二卷:P107-110.[4]张旭东《历史教学语言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年11期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3

【摘 要】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是近来年历史教学改革进程中一项重大举措, 它更注重教学的人本化, 鲜明地提出了情感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本文将结合这一改革出发, 并针对当前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情感缺陷”问题作一些探讨, 并提出了情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之方法。【关键词】情感教学 新课程改革 教师情感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分类目标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第一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一个维度,对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学生终身发展都显得十分重要。那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呢?一、历史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突出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具有特殊性,它兼情感、意识和行动于一体,而不仅仅是知识和语言的表达。虽然它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却不能通过对知识的测评来检验。但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由于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的因素,加上考试内容本身又极度缺少思想情感等内容,且教材中有很多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极好素材(文化社會生活等内容)被列入选修课,这无疑影响了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因此,弱化考试指挥棒,增强人文方面的考察,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的考察,并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尤为必要。二、史教师要充分施展语言艺术的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教育, 要求历史教师将语言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和钻研。声音的清晰, 语调的抑扬顿挫, 让学生随着教师语态变化或欢快, 或悲壮, 或高亢, 或低沉, 陶醉于特定的语言环境,感受到教师的语言美, 使师生间产生共鸣, 在愉悦中接受知识。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或价值观的传递与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教师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美的语言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拙劣的语言会令人索然无味。所以,要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语言是关键。一个好的历史教师必须对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让自己的感情溶入历史,获得体验,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真实的历史情境,欢快时如流淌的小溪,激扬时似奔腾的江河,愤怒时如波涛汹涌,压抑处似深涧轰鸣。教师只有通过这种荡气回肠、激情洋溢的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从而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三、历史教师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关键是要抓住课堂情景教学教师应注重对教学全过程的调控引导,创设氛围,适时煽情,及时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首先在导入新课时要注意利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创设情景,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其次要适时煽情,充分利用素材叩击心弦、触及灵魂,点燃学生内在的热情。如在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生物工程时,我们可以从现实入手,指出我们在抗“非典”的战斗中,成功运用生物技术,研究出抗非典疫苗,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表示认同,愿意接受。三是要注意升华情感,塑造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如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教师出示化学家弗里茨•哈伯的故事:德国人弗里茨•哈伯,1914 年建成一座日产30 万吨的合成氨工厂,他的发明为农业上氮肥的生产提供了廉价的来源。当年,一战爆发,成为狂热民族主义者的哈伯投入到了为德国研制毒气弹的工作中,在他的指导下德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毒气部队。1915 年哈伯亲临前线指挥毒气弹的施放。英法联军1.5 万人中毒,其中5000 人当场死亡;1917 年他又指挥德军对英军进行芥子气攻击,10 天内使英军伤亡1.4 万人。整个一战中有130 万人受到化学战伤害。然而战后,瑞典科学院竟然给他颁发1918 年唯一的诺贝尔化学奖。一些科学家指责这一决定玷污了科学界,但也有人认为哈伯可以将功抵过。面对掌声与唾骂,哈伯忏悔自己成为了罪人,并决定用他的努力尽力弥补罪行。读完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诺贝尔奖该不该颁给哈伯?有的学生会认为不应该把诺贝尔奖颁给哈伯,因为他虽具备科学家天赋,但不具备科学家的道德;也有人会认为虽然哈伯犯了这样的错误,但他合成氨的发明会给人类带来永久的福音,而且他也能及时认识和反省自己的错误,应颁奖给他。此时,可以引导升华讨论: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战争?怎样对待科学发明?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认识了战争的危害,更树立“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意识,从而使本节课起到了升华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作用。四、历史教师要善于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情感教育的发挥情感是制约教师影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间有良好的情感交流,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创设和谐融合的学习氛围,彼此间就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学生也愿意同老师交朋友,容易相信其传授之“道”,最终导致教师影响力的增大。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为此,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优势,把我的E - mail、OICQ号码都告诉学生,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们既同你交流信息,又交流心事。这样学生了解老师,老师也了解学生,从而让学生完全信任老师。在课堂上,学生认同老师,老师很自然地在历史知识与学生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同历史人物“对话”。总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新课程的核心目标,它的确立也给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落实好这一教学目标。参考文献:[1] 李大钊著. 李大钊史学论集[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247[2] 美国日本的学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4 , (11) [3] 赵亚夫,张静,李晓风等著. 历史学习方略[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9)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4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画,功能作用,历史价值,现实意义

历史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古老画种之一, 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的历史画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大量出现, 现存的陶器、青铜器、墓室壁画及画像石画像砖上面都有表现。由于历史画的特殊性致使它没有像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那样被明确的界定出来, 而是被划分在人物画、风俗画之中。历史画的出现最早是宣传教化的社会功用, 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它的教化功能。历史是由人类创作的, 所以历史画的内容多以表现人物为主。随着人物画技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历史画发展到隋唐时期便进入了鼎盛阶段, 此时历史上出现了大量的历史画作品和著名的历史画家。历史画也由最初“成教化, 助人伦”的功用转变为具有较高审美特征的艺术作品。作为上层建筑的历史画, 不仅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 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往往通过真实的历史瞬间, 反映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 从而使人们认识真理。

1、中国古代历史画的历史价值

人类自从登上历史舞台就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而这些印记是以各种形式留下的, 其主要形式包括文字和绘画等。绘画, 就是以生动而形象的方式记录了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画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价值, 其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1 历史画是反映社会活动的一面镜子

在古代, 人们想记录下自己的历史以及各种情景人物和他们所认为的美好的事物, 只能借助于文字和图画, 在没有现代先进设备仪器的情况下, 产生了更加具有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的绘画作品, 而它们最初的用途和创作动机是记录下历史, 后世可以根据这些先人留下的画作研究历史极其以前的社会活动, 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2 历史画是为统治阶层控制的

在古代整个社会为统治阶级服务和控制的, 除了统治阶级平民没有任何的自由可言, 当然这也包括言论自由和绘画自由。而统治阶级则会利用其为手段和工具来为他们歌功颂德, 流芳于世。有些真正反映历史的绘画很有可能不被允许, 而被统治阶级毁掉, 以至于正史上所记载的一些事件是否被统治阶级篡改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清代皇室很是热衷于用宫廷画来记录历史, 例如《康熙南巡图》和《乾隆南巡图》等等作品, 这些经典作品都表现并再现了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3 历史画影响着平民百姓的生活

历史画又为历史添加进了新的元素。历史画不仅仅只停留在审美欣赏层面, 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特点, 例如记录和写实, 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古代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及活动, 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谋生手段等等, 历史画的独特特征, 具有相当的乐趣玩味和历史研究价值。其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首都汴梁繁荣景象, 是最有特色的。

1.4 历史画有助于对历史人物的理解

历史不断更替, 留下了许多历史人物事迹, 由于种种原因记载变得模糊, 只留下一部分。有些历史画往往保留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画像经历, 这对后人了解画像主人的生平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利用绘画和文字记载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更加有利于我们研究有价值的历史事件。

2、现实意义

历史的过去并不是指简单的过去, 过去的历史对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历史画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交流。历史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画家和我们一样处于历史之中, 他们用历史画记录历史, 为人们重现的历史时间的某一片段, 起到美术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照片、影像资料似乎替代了历史画的某些功用, 但是历史画的艺术价值是照片无法比拟的。历史画不但将史实表现出来, 同时给人以美感, 欣赏者在欣赏历史画的时候, 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欣赏了艺术作品, 从而可以提升审美能力。

中国古代历史画是中国特有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特有结果, 它与古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历史画不但是一件美好的艺术品, 它还记录了历史, 同时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历史画不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 它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 并作为民族艺术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3]彭德.中国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4]李霖灿.中国美术史稿[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5]陈传席.中国绘画美术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6]郑朝、蓝铁.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近代以来我国最伟大的思想,是马克思普遍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其形成和发展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并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大任务,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需要,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成为世界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的先进分子透过战争和战争带来的严重危机,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实质,从而失去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信心和追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启示,中国的革命开始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促进下,中国人民开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追寻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人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在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初步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应当怎样走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1929年的古田会议在他的主持下确立了农村与战争环境下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思路。1930年初,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实际确立了“以农村为中心”的观念,并且把小块红色政权的发展同全国政权的取得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了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切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理论。更为重要的是,1930年5月,他撰写了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深刻阐明了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的事业在本质上是国际性的,需要学习别国的经验,但是,这种学习并不是要求人们去照抄书本上的某个结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这些论述,已经包括了后来中国共产党称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基本因子,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落后而又极不平衡,毛泽东思想成功地解决了在这样的国家中,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孕育和启迪了对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找到了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和胜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推播了国内外反动势力,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而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

旗帜。第三,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毫无疑问,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制度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建立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治基础。第四,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两者又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前者的许多重要思想,为后者提供借鉴、启迪并被吸收;前者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后者所继承和发展。第五,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和政治优势。毛泽东思想中所倡导的许多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等,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局面和成就,使我们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中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

我们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首先就要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邓小平理论则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践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理论观点。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这次飞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科学结晶,开始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讨,形成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讨。这一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理论更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新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东西方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邓小平作出了和平与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从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

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以当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同年3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为基础,对邓小平理论从九个主要方面作了更为全面的阐述,并提出要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二)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正确认识时代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和依据。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为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二战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进入了一个不同于战争与革命时期的新的历史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邓小平从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出发,以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当代世界的矛盾和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不开中国。邓小平正是以此为立论的基础,以这种时代眼光和世界历史眼光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发展思路,从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可以说,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的时代根据,也使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都要求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头30年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也发生过严重的曲折。建国以来特别是1956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所的一切积极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正面的历史经验。正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和开放的问题。

第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就前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最新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理论原则、发展战略和指导方针,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形成了理论的基本框架。就后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适应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对人民群众的迫切理论需要而做出的积极回应。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又十分突出地摆在大家面前:中国的国情到底有什么特点,中国社会到底处在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那个阶段上,社会发展的目标、动力、战略到底应当怎样认定等。这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做出正确的解释和回答,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呼唤着新理论的诞生。在上面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指导中国实践的邓小平理

论。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并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党的这一理论体系,必定能够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原则上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揭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100多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作出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这里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结合得好就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并不断取得胜利;相反,采取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态度,必然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和失败。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次曲折,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毛泽东同志对此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来说,也同样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在这方面,我们曾走过不少弯路,有过不少曲折与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20多年的实践,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用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和”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2-0024-05

O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harmony”

culture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EN Gen-hua

(Department of Army Political Work, Nanjing Army Command College of PLA, Nanjing 210045, China)

Abstract:Reality is the continuance of history; history is the background of reality.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e should excavate the idea resources and derive spirit nutrition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y” culture. 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y” culture so as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culture to propel the activity of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a higher level.

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y” culture;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historical culture

中国传统“和”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历程中积淀而成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孕育并生长的深厚源泉。历史从哪里结束,现实就从哪里开始。若割断了对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特质进行有效沟通和自然传承的历史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努力从中国传统“和”文化中充分挖掘精神资源,汲取精神营养,并结合时代特点与形势任务给予新的阐发和诠释,不断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注入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精神基因。

一、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有利于从立德树人的层面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也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也逐步显现。比如食品造假、扶人反被讹、坑蒙拐骗、投机倒把等一些社会道德层面出现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当今社会整体道德状况的担忧,也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产生了疑问。鲁迅先生在《学界三魂》中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2]他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又直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3]鲁迅先生讲这些话的目的就是呼吁要重视培养中国人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人格。一个社会的道德沦落,这个社会就会没有希望。而培养具有道德情操和道德人格的国民,就是培养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之路和复兴之路的脊梁。今天面对社会道德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培养、树立民魂?如何培养民族复兴的脊梁?基本渠道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利于从国家安定团结、民生幸福的宏观层面凝聚起众志成城聚力民族复兴伟业的正能量,形成不给道德滑坡现象得以产生并扩散的社会大气候。在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有利于从社会环境建设和社会制度构建的中观层面防止各种道德沦落现象的发生。而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有利于从修身立德的微观角度逐步铲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滋生的思想土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明确提出是在整个社会树立“崇德向善”的良好导向的第一步。要在全社会真正确立“崇德向善”的鲜明导向,还需要做好“三个倡导”的入脑入心和实践转化工作。汲取中国传统“和”文化中的相关资源并结合时代特征加以创造性转化是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中国传统“和”文化在长期演变发展的历程中,提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立身之道,确立了“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的人生哲学,形成了“吾日三省吾身”的律己之法,孕育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气节,积淀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情操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等。这些精神财富归结到一点就是“崇德向善”,“崇德向善”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原生色彩,也是当代中国每个人都应当恪守的道德底线。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可以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当前社会道德建设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借鉴。比如,中国传统“和”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讲的是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可从国家层面为立德树人提供思想支撑;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里隐含着要大力破除阻碍下层平民向上流动的制度性障碍的决心和勇气),可从社会层面为立德树人提供思想支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里主要从“天下之事、必作于细”的层面讲日常养成对于培养理想道德人格的重要意义),则可从公民层面为立德树人提供思想支撑。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和”文化中的相关资源,有利于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为在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的鲜明导向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撑。

二、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仁者爱人”的君子情怀,有利于从执政为民的层面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建国前为劳苦大众求解放、建国后为亿万民众谋幸福是我们党的不变追求。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党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我们一切工作价值的根本尺度,我们党兴利于民、造福于民的伟大实践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我们党全心为民丰富实践所蕴含的根本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炼。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是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4]有了一个经济上富强、政治上民主、精神上文明、社会上和谐的国家,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全面发展必将得到最可靠的保证,这是就国家而言。就社会而言,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则是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个人潜能、实现人生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环境保证。一个社会的良序运行,直接关系到普通民众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而国家发展目标和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需要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格的公民来推动。由此可见,只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三个维度来推进全体国民的价值观建设,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才会有深厚的思想道德基础。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

中国传统“和”文化具有“爱民亲民”的文化传统,“仁”是这一文化传统的核心。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和”文化中“仁政”“亲仁”思想,可为从执政为民的角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提供思想资源。“仁”,位于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范畴的封建道德体系的首位,本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礼记·经解》将其解释为“上下相亲谓之仁”,不仅指相互之间的关爱,而且特别指涉执政者对下层民众的仁爱以及由此而来的下层民众对执政者的拥戴。抛开其所蕴含的封建伦理因素不谈,“仁”与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具有相似之处。“仁”是儒学的核心概念,也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重要范畴。“仁”由孔子提出后为历代统治者所采纳并确立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核心道德,进而演变为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健康运行的人性基础。“仁”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出现了百余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多次郑重地对“仁”进行讨论,并结合不同语境作出了不同回答。比如,在仲弓问“仁”时,孔子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又当子贡问仁时,孔子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而当颜渊问仁时,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樊迟问仁时,孔子则答:“爱人。”(《论语·颜渊》)从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出“仁”在中国传统“和”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地位,也能看出“仁”对于不同人群道德实践的广泛指导意义。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解释,既有用上古贤人道德(“礼”)来修身养性的意思,又有推己及人的道德情感的意思在内,但最根本、最深刻的应该是主动关心他人、救助弱者以及体恤百姓的人文情怀。这种人文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具有相通性。这种相通性,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提出执政为民价值理念的深厚文化背景,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价值,从而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家国天下”的宏大视野,有利于从民族复兴的层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三个方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中国传统“和”文化从个体、家庭、国家、天下四个层面强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就内含着把个人的道德实践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的致思取向。虽然中国古人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已有两千余年,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变换,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价值理想追求也已发生了极大改变,但中国“和”文化中的“修齐治平”思想和现如今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在把个体的人作为讨论社会和国家层面价值问题的逻辑起点上却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个体的人,是一个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元素,也是一个社会构建主导性价值观的逻辑起点。对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离不开对这个社会中所有个体价值共识的把握。这是因为,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得到确立并发挥主导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中每个人对它的自觉践行和执著坚守。因此,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以社会个体为原点,只有在提炼出存在于不同社会个体之间的最大价值公约数之后,才能由此而及社会和国家。每个社会个体只有在自身道德人格的塑造有所建树之后,才谈得上社会交往中的友善、诚信和社会履职中的敬业、进取,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担当以及对整个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道义执守,个人的道德实践经由家庭、社会为中介而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在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个人的道德实践更是经由家庭、社会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直接推动作用,个人道德实践也因此超越个体而具备社会价值、超越家族而具备民族价值,个人道德实践的价值在更为宏大和广阔的社会领域和历史时空中得到拓展和确立。

有别于中国传统“和”文化以“家、国、天下”为路径阐释核心价值观,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社会、国家”的层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之所以会有这种变化,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原有意义上的宗族教化与家族治理方式逐渐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家”的功能作用逐渐被各类“社会”组织所取代。而历史上“国、天下”概念的提出,则有着春秋战国时期豪强争霸的历史背景,后来随着秦统一中国后社会大一统的局面出现后,“国”与“天下”逐渐趋于同化,并随着近代以来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最终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与中国传统“和”文化强调家国意识不同,从封建专制和近代殖民体制中走出来的现代文明在社会层面上更加重视确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导向,而近代以来饱受磨难重新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则对国家寄予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深厚价值承载。同时,处在全球化浪潮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之中的中国在公民个体层面则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应当适应国家政治文明与民族发展愿景的发展,挖掘中国传统“和”文化中家国意识的有益成分并加以合理改造,汲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道统积极因素并加以因势利导,以此引导民众生发和形成个人道德实践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密不可分的价值认知,并在启发和强化民众致力于民族复兴伟业实践自觉的过程中实现民众道德人格和精神世界的自然提升。

四、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协和万邦”的睦邻之道,有利于从世界历史层面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协和万邦”是中国传统“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尚书·尧典》里讲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这里讲的意思是,只有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使之团结和睦,上下一心,才能由此形成对其他国家的辐射效应,进而实现天下一家亲的大同状态。天下一家亲,就不能允许有无缘无故的战争与兼并现象的出现。中国传统“和”文化反对国与国之间无休止的争斗与战争,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他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要求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强调人们要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谋民生发展大计。他认为,“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 《墨子·兼爱中》),要求以“相爱”“互利”“平等”为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与邻为善、以邻为友。《左传·隐公六年》里讲道:“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亲仁善邻”不仅要亲邻、仁邻,而且要善邻。这就是说不仅要以邻为亲,对邻保持仁爱之心,而且要善待邻邦,尊重邻邦,由此才能达成协和万邦、四海安宁的和谐状态。“协和万邦”思想所内含的国与国之间和谐融通的意蕴,不是指把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模式强加给其他国家而实现的“和”,而是指通过尊重不同国家文化和模式的个性而实现的互补共生的“和”。“同”不等于“和”,“和”也不要求保持同一,“同”与“和”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国语·郑语》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孔子亦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是不同之中的“和”,对其他文明的尊重是实现和谐的先决条件。这既反映了国与国之间关系和平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和”文化海纳百川的胸襟和高远博大的眼界。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在世界其他地方频繁发生血腥残酷的宗教战争时,中国却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文化冲突和宗教教义冲突而导致的战争行为。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和”文化是一个兼容并蓄的开放体系,“有容乃大”是其鲜明特征。

中国传统“和”文化所蕴含的“协和万邦”的重要思想,对于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效应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用无产阶级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必然要求。任何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是该社会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发展模式在精神价值领域的物化和体现。西方“民主、人权、自由”等核心价值观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以及基督教文明的物化和体现。而一种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展现出其应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取决于该核心价值观赖以奠基的上层建筑是否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同时也与该核心价值观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一个社会某一特定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确立,既是该社会现实政治体制和经济关系的反映,也与这个社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渊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毛泽东就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5]中国传统“和”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根源,其以“协和万邦”为睦邻之道,体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这样一种文化特质,反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就是一种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是对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成功实践和优越性的客观表达,也是对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的固有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不是要求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与自己趋同,而是要求充分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核心价值观背后独特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不是以君临天下的狭隘心态要求其他价值体系的臣服,而是以“协和万邦”的宏阔胸襟对其他价值体系保持一种欣赏和尊重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会在中国社会形成众志成城、团结共进的精神正能量,同样会在国际领域形成不同国家、民族和睦共处、互利共赢的溢出效应。换句话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因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从而具有民族历史意义,还会因其对促进各国和平发展、和谐共处具有推动作用从而超越国别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山东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1).

[2]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200.

[3]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19.

[4]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7

一、国内学者对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树立的研究现状

目前, 我国教育界对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 并且取得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然而, 在现阶段的研究中, 存在着一个问题: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 而对高中生在树立社会责任感、价值观方面的关注度不够。即使有一些学者也在研究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但是研究重心并不在历史学科上。比如, 有些文章只是从极小的角度却去谈高中生缺失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表现, 而对其原因浅尝辄止, 不够深入和全面。以唐雪梅的《浅谈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潘昌新的《论中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弱化及培养》研究为例, 两位作者都只是单纯地从措施方面探析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方法, 却没有深入挖掘具体的策略, 更没有站在历史教学课堂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甚至连著名的教育家杨洪林, 也仅仅是认识到了历史教学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的关系, 但对于教师应如何利用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却缺乏研究。前人的研究仍有很多可开拓的空间, 本文将以高中历史课堂为切入点, 分析利用历史课堂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的策略。

二、利用高中历史课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一) 采用民主教学的方式,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 采用民主教学的方式,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比如, 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话剧方式, 把课堂内容表演出来。扮演英雄人物的学生, 首先得和英雄人物进行对话。通过对话, 学生可以了解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和思想内涵, 然后用表演的方式来体验英雄人物的心路历程。这种教学方法, 既可以让学生和文本之间、同伴之间、教师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 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英雄人物的价值观的理解, 以英雄人物为模范, 来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时刻注意采用民主教学的方式来教导学生, 通过释放学生的情感,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教师也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教师要经常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状态, 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 适当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采用生动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学起来本就枯燥无味, 所以, 作为历史教师, 应该要学会采取生动的教学方式, 认真捕捉每一个教学细节, 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的教学方式有很多, 如诙谐幽默的言语, 耐人寻味的故事, 精彩纷呈的视频等等。老师要善于把这些有趣的东西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 在授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状态, 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可以从历史课本、社会现状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确定教学专题, 拉近教材和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感觉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教师生动的教学方式, 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获取信息;幽默而又接地气的言辞, 会让学生觉得历史仿佛就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生动而又准确的英雄人物事迹描述, 会让学生被英雄事迹感染, 并据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借助历史教材,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如今的高中生, 多半都是90后。他们个性张扬, 时尚无比。这些高中生, 从小接触的就是手机、电脑, 他们走在潮流的前线, 难免会对“过去的历史”提不起兴趣。他们学习历史时, 没有激情, 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高中生一旦不了解历史, 就很难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对老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认为, 老师在教学中, 要在借助历史教材的基础上, 学会延伸教材,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例如, 老师可以恰当地借助历史典故,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他们从死记硬背的窠臼中拉回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史实的理解。这些故事, 会给学生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进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 并提高自身素养。老师也可以借助影片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 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 可以由电影“孔子”引出课题, 让学生通过影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影完毕后, 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影片的历史背景, 大家知不知道呀?”由此引出本课所学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刺激, 可以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老师的点拨, 学生可以理解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的发展历程, 通过体悟历史而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三、利用高中历史课堂, 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一) 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 人们已经不再质疑“历史教材也是一种课程资源的观点”。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 在历史教学中, 应该使用教材来指导教学, 而不是照本宣科似的教教材。所以, 老师在教学时,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很必要的, 也就是说, 老师应把国家的教材和本校的实际联系起来。一线的历史教师, 除了讲述教材外, 更重要的是让高中生们学会从更多、更广的途径来了解历史。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学生和教材的互动作用, 促进高中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树立社会责任感。

(二) 学习历史人物

过去, 在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关头, 优秀的中华儿女无所畏惧, 挺身而出。为了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他们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英雄儿女, 在关键时刻不仅展现了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而且他们慷慨正义地延续中华文明, 他们值得我们敬佩, 是当代青年效仿的对象。

老师应该组织学生学习历史人物, 学习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 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不卑不亢, 学习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大义, 学习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们仍需努力”的坚持……时至今日, 这些历史人物依然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他们散发的光芒璀璨闪耀, 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历史人物时, 要如实地讲述他们的历史事迹, 震撼和感动学生的心灵。此外,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分辨真、善、美、丑, 借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来让学生升华社会责任感。

(三) 联系社会热点

古语有云: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此话的目的在于告诫人们在学习的时候要专心致志。但是, 今天的学习, 除了专心致志外, 你还必须“闻一闻窗外事”。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中生, 还必须关注国家动态, 了解社会热点。如果对国家大事、人民生活、国际关系等都不了解, 你如何能说自己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呢?历史老师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 要利用好时事材料, 联系生活, 联系实际, 对历史教材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今天的现实就是鲜活的历史。让学生在社会热点事件中, 学会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生活。

四、总结

总之,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 教师要正确利用好教材,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邓雷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 (上旬) , 2014 (3) .

[2]李强.论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3 (16) .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8

从共时性角度来看, 其所积淀和反映的思想、场景、民俗习惯也依然存活于当今时代, 并以艺术特有的方式主宰、启示和激励着我们。古人所关心的许多问题 (比如“忠”、“孝”、“节”、“义”等) , 至今仍然重要, 我们在面对、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 古人的诠释无疑是重要的参照和启迪。可以说, 通过传统戏曲作品所敞开的世界, 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乃至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那样:艺术作品穿越时空向我们说话。2在现代性日益加深的当下, 传统戏曲所告诉我们的, 不仅是我们的祖先如何生活、如何思考, 也将启示我们:如何生活、如何思考才能保持血脉延续的正宗性。

具体来说, 传统戏曲可以“反映历史”、“沟通时代”、“揭示人性”。前两项为一般艺术样式所共有, 而尤以传统戏曲最为全面和深刻。传统戏曲反映历史有两种情形, 其一是对一般性历史的反映, 包括生活场景, 伦理观念, 官场制度, 生活风俗等。比如, 《窦娥冤》及《赵氏孤儿》对官场政治的反映, 《西厢记》对当时爱情生活和伦理观念的反映, 《琵琶记》反映出“灾荒年月中人民的苦难、社长和里正的为非作歹”等元代社会风貌3等等;其二是对音乐自身历史的反映, 包括所各时代所使用的乐器, 乐曲的结构, 角色行当的衍变过程, 音乐自身的发展脉络等。譬如, 《琵琶记》的“临妆”、“吃糠”等场次为单角儿独唱的重头戏, 这乃是对北曲“一人主唱”之定规的借鉴 (“实近于北杂剧的旦或末主唱的一折, 对演员的表演技艺, 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没有杂剧一人主唱形式在表演艺术上的开拓, 而光靠南戏自身在《张协状元》中那种插科打诨方式的基础上作渐进的积累, 也是很难想象的”4) ;另, 该剧在音乐上也采用了北曲的若干曲牌甚至是整个套曲。这些都印证了南戏在发展历史上受北曲影响甚巨的史实5。当然, 传统戏曲所反映的诸多方面 (历史、风化、文学、艺术) 之间是相互联系而非彼此孤立的, 这些头绪犹如一根绳子的众多纤维, 每一根都有自己的开头、结尾、卷曲、缠绕。《琵琶记》在音乐方面所受北曲的影响也是与其在文学方面对北曲的借鉴相辅相成的, 前者的“吃糠”、“剪发”等出便可看作是“直接受到了元杂剧如《汉宫秋》、《梧桐雨》第四出的因物起兴的写法的启发”6。

传统戏曲可以“沟通时代”, 一方面, 艺术作品可以穿越时空向我们说话, 另一方面, 后时代的人可以通过对原戏剧素材或主题的不同理解、不同处理、不同反应、不同评价来和古人对话。就《琵琶记》来说, 故事蓝本7所反映的一系列“事件”具有强烈的悲剧性、现实性和批判性, 如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荒旱灾害, 民不聊生;科举功名改变命运的极端重要性;身为人子不行孝道、身为人夫薄情寡幸 (蔡伯喈) 的丑恶行径, 及好人不得好报 (赵五娘) , 终被“马踏而死”的悲惨命运等。可以说, 此类现实性和悲剧性反映出, 原南戏戏文的意图更多是在于“揭露”而非“说教”, 在于“批判”而非“引导” (这与另一个历史事实有关, 即当时从事南戏演出和创作的多是平民百姓, 没有受过太多文化教育, 故此保持了惨烈、直白的艺术品质) 。而相比之下, 高氏的版本则反映出另一种价值取向:一代名士蔡伯喈不能无故蒙受“不白之冤”, 赵五娘这样的全忠 (对丈夫) 全孝 (对公婆) 之人不能落得“马踏而死”的下场等。高氏在揭露和讽喻现实社会的同时, 也使该剧负担起了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使命, 所以, “妻贤子孝”、“好人好报”、“邻里亲近”等向善主题和结局当然更合意图;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现实和思潮风气, 故而面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兴趣指向, 处于当下的我们所更为关注的, 可能不是蔡伯喈到底是好是坏, 忠、孝能否两全, 妻妾妯娌能否和睦等问题, 而可能是“知识”对于改变命运究竟有多大作用, 以及封建传统礼教对人性所造成的束缚等问题。由此, 三个时代 (宋代的故事蓝本, 元代高明8的改编, 即当今时代的读解) 可以在精神层面展开对话。

传统戏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于“揭示人性”, 人性课题也是沟通历史与当下的核心中介。如果说“反映历史”、“沟通时代”是所有艺术品所共有的功能的话, 那么“揭示人性”便是传统戏曲最独特、最擅长的功能。它不光是“写人” (反映人的生活状况、思想观念和复杂性格) , “给人看” (各阶层、各领域的观众) , 而且最重要的, 它要“由众多划分为不同角色的人来扮演”, 由此可见, 人性探索全程贯穿于戏曲当中。传统戏曲就是借助多种艺术手段, 在舞台上向我们敞开一个复杂的亦真亦幻的人性世界, 通过与这个世界沟通和对话, 我们体认和反省自我, 从而获得心灵的净化和提升。人性解读是戏曲解读的核心, 约瑟夫·科尔曼认为, 是否反映了人所未知的人性侧面, 是否触及重大的人生命题, 当是评判一部戏剧作品立意高下的重要指标9, 这条准绳对于中国传统戏曲也同样适用。就《琵琶记》而言, 愚见以为其立意并不仅简单在于为一代名士蔡伯喈正名1 0, 不在于对弱势群体生活疾苦的同情, 也不在于探索忠、孝能否两全的问题, 而是在于反映人性的脆弱和无奈。对于这种脆弱和无奈, 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表现在个人性与复杂社会关系发生抵触时。所谓“三不从情节”即为明证:辞考不从, 是由于个人性必须服从“父为子纲”的社会关系规范;“辞婚不从”, 是由于个人性要服从于“惟命是从”的上下级社会关系规范, 而“辞官不从”则是由于个人性要服从于“君为臣纲”的社会关系规范, 还有, 赵五娘含辛茹苦地替父尽孝, 也是由于她的个人性要服从于“夫为妻纲”的社会关系规范, 同样, 牛氏在婚姻关系上陷于被动, 也是由于她同时要服从于“父为女纲”、“夫为妻纲”这两条社会关系规范。其二 (是第一项的引申) , 人性的脆弱和无奈也表现在知识分子在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 蔡伯喈赴京应考, 本来是为了取得功名之后, 在行“事亲”之“小孝”的同时, 行“事君”之“大孝”, 然而, 就在他金科得中、赴考之初衷即将兑现时, 却出现了变故, 被迫再婚, 有了知识, 却依然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为“事君”则不能“事亲”, 为“纳妾”则要“抛妻”,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脱节, 他软弱而无能为力;牛氏渴盼夫妻和睦, 夫唱妇随, 但一旦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 也只能被迫接受, 作出牺牲和让步, 赵五娘的情形更是如此。其三, 脆弱、无奈还隐含了另一层意思, 即人的易妥协性。个人性与社会关系发生矛盾, 以及理想与现实脱节等, 这从古至今都是常有之事, 但矛盾并不总是导致“无奈”, 面对矛盾勇于斗争, 甚至“殉身”以“酬志”者也大有人在, 而该剧中, 虽然蔡伯喈在滞留牛府时也曾闪过寻死的念头, 但并不坚决、彻底, 故而《琵琶记》所着力刻画的, 不是人性的坚强的勇于斗争性, 而是脆弱的易妥协性:蔡伯喈、赵五娘、牛氏无一不是如此。

当然, 高明对人性的脆弱、无奈是持有同情心的, 他在同情之中带有批判, 具体而言, 他所给予全部同情的人物是赵五娘和牛氏, 不是蔡伯喈。对于蔡伯喈, 作者虽然着意强调了他的“被逼无奈” (所谓“三不从”情节) , 从而弱化了其反面形象, 但这种同情是部分性的。我们隐约感到, 最者最终并没有原谅他, 而是通过终场老邻居张公叔在坟前的怒骂 (所谓“三不孝”:生不能养, 死不能葬, 葬不能祭) 和责打流露了这种态度;作者放弃了“暴雷震死”这种简单的浪漫主义想象笔法, 而是设置了一个更为复杂也更合情理、更具现实性的结局, 旨在引发观众或后人对蔡氏这个人物的更深刻的关注和思考。对于赵五娘, 作者虽然也“免她一死”, 但却使她经历了更为艰难的抉择, 对丈夫是原谅还是怀恨, 对牛氏接受还是拒绝等, 以此来提升她的品格和形象, 对牛氏也是如此, 突出了她的贤惠、体贴和深明大义。

总之, 通过一个说喜也喜 (夫妻团聚、妻妾睦和、领受恩旨的嘉奖) , 说悲更悲 (这一切却是以牺牲父母的性命, 妻子的幸福, 以及知识分子的尊严为代价) 的情节, 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但也就在表现出弱点的地方, 人性也闪耀出光辉, 千百年来, 正是由于人性有具勇于牺牲让步、顾全大局、亲和为贵的品格, 人类才能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繁衍至今。

综上, 中国传统戏曲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特别是经典剧目, 集中承载着多方面的历史信息, 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历史的、人性的等等。戏曲带有鲜明的民族性,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戏剧”1 1。经典剧目不仅对戏曲史本身发生影响, 更加持续地对一代代戏曲受众发生重要影响。虽然它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 但由于表现出对人性问题的关注, 在斗转星移之后持续地激起回声, 人性探索是永恒的课题, 传统经典戏曲在这方面为我们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品味“经典”, 需要当下人以视域融合的方式重新解读, 由此, 今人与古人展开对话, 传统与当代融会贯通。只有认清了历史与当下, 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

参考文献

⑴参见车文明, 《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第107页。

⑵海德格尔对音乐作品的这些看法, 集中体现在他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 载《林中路》, 孙周兴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第1-71页。

⑶参见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下) ,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年第2版, 697页。

⑷参见黄仕忠, “《琵琶记》在戏曲史上的影响与地位”, 载《戏剧艺术》1997年第二期。

⑸同上。

⑹同上。

⑺一般认为剧情素材直接取自南戏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但其蓝本可能更早, 王国维说:“出于元明之间, 然其源破古”。 (参见王国维撰, 马美信疏正, 《宋元戏曲史疏正》,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第194页)

⑼参见杨燕迪, “歌剧的真谛:以音乐承载戏剧——评科尔曼 (JosephKerman) 《作为戏剧的歌剧》” (OperaasDrama) , 载《音乐艺术》2000年第1期。

⑽杨荫浏先生似乎以为, 高明此剧旨在借宿命论为蔡伯喈正名, 他说“对蔡伯喈的罪名作一番澈底的开脱;他终于提出宿命论来, 作为解决矛盾的法宝, ‘这是三不从把他厮禁害, 三不孝亦非其罪;这是他爹娘福薄运乖;人生都是命里安排。’”《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下) , 第696页。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9

一、《说文解字》的文学价值

(一) 记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说文解字》一书中反映了我们早期华夏先祖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 《说文解字》也是一部记载着历史文化知识珍贵的典籍, 在1928年间有一位程树德的学者就借助于《说文解字》当中的某些资料来著书。《说文稽古篇》2卷, 把汉以前的制度以及风俗等都相应的进行了新的探索, 他不仅推崇《说文解字》的文献价值, 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说文解字》的文献价值。

(二) 对音韵研究有重要文学意义

《说文解字》对于音韵的学术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学意义, 特别是上古音, 在《说文解字》中有上千个形声字, 从中能够分析出1000多个谐声偏旁, 其谐声也相应地反映了上古音的一个基本面貌。《说文解字》的声讯资料是考定古音的重要材料之一, 同样《说文解字》对研究上古音的学者来说, 也是不可以忽视的材料之一。

(三) 奠定了中国汉文字的基础

《说文解字》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部系统的专用说解字典, 它开辟了汉字的研究领域, 也奠定了汉语文的文字基础, 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并且将汉字的用字、造字实现了具体化和理论化, 使得我们的文字早在汉代就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文字艺术。在许慎之前, 人们对汉字的认知还十分的粗浅, 而《说文解字》根据小篆系统的古文字去阐述六书条例, 第一次将六书的理论和说解的汉字结合在一起。尽管六书说并非许慎所创立出来的, 但却是因为许慎的《说文解字》最终确立、论证, 可以说, 《说文解字》奠定了我国汉文字的基础。

(四) 作为释读古文字的资料桥梁

《说文解字》是一部以篆为主的汇古字典, 其中的文献资料可谓古文字的范畴, 并且其中的这些资料也是经过作者许慎长期研究以及归类整理的, 流传于今, 不论是过去还是许多现在的古文学家都相应地借助了《说文解字》来考释篆系文字。

二、《说文解字》的历史局限

(一) 无法充分地阐释汉字的内涵

我们应该清楚汉字并不能够明确地反映内涵, 对于从前的古文字而言不能, 对于当今文字亦是不能。从某种角度而言, 关于汉字的阐释, 不过是对其构形上主观的体悟, 所以, 在汉字阐释的过程当中, 无可避免地与汉字有关的文化以及观念往往构成了阐释者认知其读音意义等的预定期望, 不自觉地把那些背景观念作为汉字的意义, 指向内容。

(二) 文学材料解说及分析相应存在误差

《说文解字》在其文字材料的解说以及分析上面还不是尽善尽美的, 相应地存在着误差, 其字形的源流判断还不准确, 所以许多的学者在考察部首方面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许慎在归纳小篆的特点时自身对其形体的特点也没有十分全面的认知, 他并不明白古文字的某些结构以及其演化的特征, 甚至他在编书时也会相应地受到当代的流行字形的干扰, 所以, 导致了不该联系在一起的却被联系了起来。

(三) 受到当代的政治思想影响严重

《说文解字》受儒家王政学说和东汉的阴阳五行学说影响颇深, 作者许慎编制其书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政治情势而为, 所以书中某些字的书解必然受到当代的政治氛围的影响, 被其渗透, 因此也相对影响了后人的阅读。

(四) 古学者视其为真理不开拓创新

于有清一代, 产生了一种十分极端的现象, 有部分的学者奉《说文解字》为真理, 他们偏执地认为《说文解字》上所说的都是正确的, 上面的内容必须毋庸置疑的, 思想认知十分的僵化亦过于偏激, 以至于许多有才华的学者在研究其书时思想上也受到了局限。他们没有意识到, 在任何的学术领域都必须开拓创新, 停滞不前的研究终要面对失败的结局。

三、结语

当然, 作为当代的学者自然也不应该过多地去苛求《说文解字》, 对其中合理的文献资料我们还是应该充分地加以运用, 并且结合当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手段来弘扬和发展其书所奠定以及开创的学术价值。

摘要:《说文解字》的作者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许慎, 此书的成书时间在公元100年到公元121年, 也就是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至安帝建光元年, 《说文解字》的文学地位很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历史局限。

关键词:《说文解字》,文学地位,许慎,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蕴智.《说文解字》的学术价值及它的历史局限[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5 (03) .

[3]董希谦.《说文解字》产生的历史条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1) .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历史价值探析 篇10

一、双百方针的历史溯源以及概念界定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都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成语词条, 皆用来形容不同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竞争而衍生出来的繁盛状态。1951年, 百花齐放率先被采用, 以解决1950年出现的关于中国京剧是全盘保留还是一概取消的争论。后来, 这个思想推而广之用以阐明中国共产党对于所有古老戏曲遗产的态度, 即去粗取精, 批判地加以继承。1953年, 百家争鸣也被毛泽东借用, 就怎样处理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断代分期的辩论一事给予答复[1]。这个意见也普遍地适用于科技和学术界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驳。不仅限于这些领域, 1955年陆定一请示关于党史编纂的意见, 毛泽东也同样以百家争鸣进行回复, 意思就是可以允许从不同角度和认识出发来编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1956年有苏联访华学者表示对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评价存有不同看法, 毛泽东展现出一种容人的气量, 他表示这种观点可以自由言说, 并对其进行了肯定。他说“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 不应当去禁止。如果企图禁止, 那是完全错误的。”[2]这两个实例充分证明了毛泽东的立场, 在关乎党史撰写和他本人理论观点的“威信”这两个重要问题上都可以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 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让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5月2日, 最高国务会议正式提出双百方针。毛泽东想效法先秦时期中国不同学术人物和思想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鼓励创造文化大观园的繁盛。5月26日, 陆定一受郭沫若的邀请, 为文艺和科技界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双百”方针, 指出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划分敌我标准的前提下, 在人民内部实行学术自由和艺术自由, 鼓励观点碰撞和文艺争鸣, 恰当地处理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既不向“左”, 又不靠右。在此基础上, 加强团结, 调动文化界一切积极因素, 为实现文化繁荣努力,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双百”方针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国家政权稳固的。所以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 不是一个暂时的方针。”[3]以此为基点, 他又扩大了这一政策的外延, 即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随后, 这个报告经《人民日报》发表, “双百”方针正式出台。

二、双百方针的价值根源

以上的分析表明,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社会转型完成之初对于国家治理和文化治理方式的深入思考蕴含了许多真知灼见, 这其中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特别是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如果这一促进文化繁荣的生命线完整、延续地贯彻下去, 它足以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大跨越, 春天的盛景也会一直持续, 到现在, 中国社会的整体文化体系将会更加绚丽多姿。当然, 历史没有假设。这一正确的方针在执行不久便遇到干扰和阻滞。尽管此后, 中国共产党没有在政策上公开地提出放弃这个方针, 但事实上, 它确实是被中断了, 而且, 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被完全抛弃。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双百”方针才被重新重视、继续贯彻, 才有了我们今天打造文化强国的基础。需要从孕育政策的时代和时代孕育的政策两方面去寻找答案。

1. 学术自由、文艺自在、思想自为这本来就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文化本质的规定, 是历史已经证明过的, 不能改变。

况且言论自由也应该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该保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我们考察陆定一关于“双百”方针的报告不难发现, 他所提到的“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有辩论的自由, 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4], 这本应该是正常的社会文化情景, 可现在却需要执政党以国家政策的形式对公众进行号召并推动执行, 这说明了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生态缺乏活力, 处于僵化禁锢的不良状况。另外, “双百”方针作为一项政党政策, 与国家法律相比缺少了许多稳定性。它可以按照需要根据环境和形势的变化随时进行更改, 这也是后来政策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换句话说, 当时还没有建立起法治与民主的国家政治生态。相应地, “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也不能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中国共产党对文学工作主张百花齐放, 对科学工作主张百家争鸣”[4], 但并没有对文学、科学涉及到政治的问题做出规定。虽然文艺、科技“和政治终究不是完全相同的”[4]但他们之间的关联却是十分紧密的。如何区分文学艺术与政治, 如何处理两者出现的交叉, 政策没有做出清楚的界定。毛泽东也只是提出了如何评断政治是非的六条标准,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尺度的内容和立场是比较宏观的, 恐怕很难妥善地处理文化领域的细致问题。连他自己也说:“为了鉴别科学论点的正确或者错误, 艺术作品的艺术水准如何, 当然还需要一些各自的标准。”[3]然而这些标准到底怎样, 他却没有说过。当知识分子触及到政治的边缘时, 学术文艺就上升为政治问题了, 没有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约束, 这个界限和标准由谁设立和解释, 对其进行仲裁的权利也自然归于谁。其后果只能是对于法治的消极削弱, 加剧人治。

2.“双百”方针的精神实质就是言论自由和表意自由, 是用文化民主的方式来推进政治建设, 实现政治民主。

但是, 自由的限度和程度、民主的宽度和广度, 政策也依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 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 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可以自由?第二, 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实行民主?“双百”方针只是笼统地描述了人民内部的民主, 却又把焦点限制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对立上。那么, 如何区分人民与敌人, 又如何界说唯物与唯心的争辩, 是人民内部的自由还是反革命分子的进攻?这些模棱两可的表述使得政策隐含了两个“非自状的”悖论, “双百”方针是否是对多元文化的认同, 即是否拓展自由;百花和百家是体制内的单一来源还是超越体制的多向来源, 即是否扩展民主的范围。显见, 对自由和民主的释放完全来自于执政党, 这里的自由还是一种接受性的自由, 在这种关系格局基础上形成的民主还处于初级阶段。后来的文化史由百花齐放变为一花独秀, 百家争鸣变为两家争斗, 有力地证明了那时的中国社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在法律规范下自由与民主的大环境。当毛泽东开展整风, 动员群众向共产党提批评和建议时, 把回应少数敌对势力的进攻扩大为大规模的反右斗争, 就严重地损害了并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这样说, 并不意味着我们反对法律的约束, 实行大自由或大民主。恰恰相反, 法律对言论自由的约束其实是对更多自由的保障, 也是民主的具体体现。言论自由的无限泛滥, 就会冲击自由, 扰乱社会整体秩序, 最终也会妨害社会民主。正确的做法是建立起法律明确规定下的自由与民主体系, 执政党成为忠实的践行者, 而不是主观的建立者, 这也是现代法治社会应当遵从的秩序。

作为工具或手段, “双百”方针随着政治视觉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的窄点不言自明。历史提醒我们, “双百”方针作为行之有效的国家政策和文化规律, 不仅仅应该被视为一种手段, 它更应该被视为一个目标, 内化在思想和行动中, 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总而言之, “双百”方针是时代的产物, 必然要镌刻上时代的印记。在东西方两大阵营相互对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不断的历史政治格局下, 意识形态的稳固就成为大于一切的重中之重。这个时候, 毛泽东还敢于转变阶级斗争的思想观念, 尝试去营建多元的文化氛围, 构建民主政治的顶层设计, 这需要极大的理论智慧和政治勇气。把“双百”方针放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整体序列中, 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执政党把文化思想全部纳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整整用了7年时间, (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双百”方针正式提出) , 那么, 想将一元的思维转变成多元的理念也绝不是一时之间就能够做到的, 至于将这种理论付诸于实践, 以至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思想解放的大气候, 恐怕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尝试, 但至少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已经为历史所铭记。

摘要: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 倡导学术自由, 从政策所彰显的真理性和民主性, 体现文化的规律性。“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初步执行, 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双百方针,文化,价值规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当时的答复是:“把稿子印发给全国历史学家讨论, 实行百家争鸣。”参见黎澍.毛泽东与“百家争鸣”[J].书林, 1989 (5) .

[2]毛泽东.对学术问题的不同意见不应禁止谈论.毛泽东文集:第7卷[M].

[3]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 1999.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11

传统的历史教学,总是将历史结论灌输给学生,通过解题强化史论。这是速成法,其最大的特点是每个学生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史学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持统一看法。其实,中学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研究的课堂,中学阶段是学生科学历史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史料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回到历史档案中去,去披沙拣金、揭开历史真相、洞悉人类发展的轨迹。这个过程是技术性的、思辨性的也是创造性的,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每个人的发现不尽相同,每个人都会有收获的喜悦。

二、史料教学的操作是有迹可循的,其关键是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

1.教师要精心地选择史料,艺术地使用史料。

选择史料的第一标准是“真实”。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也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的来源有很多,最好是档案资料、历史文献、当时人的笔记、实物图片、影像资料,适当地选择使用一些文学作品、野史也可以,教材中的史料则要充分利用。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有侧重地使用不同类型的史料,比如学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课,图片类史料的价值很大,教师讲课前最好准备古希腊的地图、帕特农神庙遗址的照片、记载着放逐者名字的陶片图等。因为这些图片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雅典的民主政治,同时也是组织学生学习的载体。譬如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民主政治的关系,就要首先展示古代希腊的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代希腊的地理概念。通过学习,学生可初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因为临海,有许多天然海港,所以海外贸易发达,社会环境相对开放、自由,人们乐于航海、富于探索冒险精神;因为多山,所以耕地少,农业欠发达,工商业自然成为支柱,这也使人们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因为山势陡峭,所以形成一个个地理上相互隔绝的小单位——城邦;而自由开放的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小国寡民的城邦都有利于直接民主制的产生。最终我们可以分析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受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2.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甄别、整合史料,进而感受历史,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

比如在学习必修2中的“小农经济”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白居易《朱陈村》的内容: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我告诉学生这是文学作品,然后问学生:该史料是否真实,为什么?学生觉得这首诗歌和《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写的都是与世隔绝的深山生活,非亲见而不能写,所以基本符合史实。接着,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与经济有关的词句。学生很快会找到“桑麻”、“机梭”、“不行商”这些词,这就是提取信息。然后提问:朱陈村主要的经济生活是什么?学生很容易概括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这就是整合信息、提出观念。然后要求学生用类似的方法去研究朱陈村的婚姻状况、风俗习惯等。最后进行拔高性研究:这种农业加家庭手工业构成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请你就此谈谈认识。很多学生会有新颖的看法,比如有人提出小农经济状态下人们思想上自我封闭,害怕和外界接触;也有人说这种经济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人与人的关系相对和谐;也有人说它最大的弊病是脆弱,一旦遇到天灾或政府压榨人们就会陷入困境;等等。

3.让学生自己整理获得的知识,寻找史料印证自己的观点。

整理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也是应试教育的必然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进而生成新知识,同时可以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还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为例,学完这一课,学生要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过程、内容和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影响这一点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整理吸取别人观点中合理的部分,从而形成自己较为全面、科学的见解。

4.让学生将自己独特的想法变成研究成果。

历史观和价值观论文 篇12

1825年, 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随后引起了各国劳苦大众的极度不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从19世纪30~40年代爆发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这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同时显示出了无产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越加重要。虽然这三次工人运动的结果是残酷的, 但却反映出了工人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建立在科学研究上的符合自身状况的革命理论为其实践革命做基础。

其次,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从事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中的科学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和法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之前,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宣言》作了一定理论铺垫。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下,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写了这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作者在《宣言》的前言中说明了:“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 并且拿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1)

二《共产党宣言》的现代价值

1. 优先发展生产力, 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历史变迁中指出生产力是起到的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超过了之前任何社会的生产力,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得经济腾飞,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说道:“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2) 同时, 马克思坚持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不可置疑也是不可逆转的,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而人类社会也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中向前发展的。

虽然马克思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之上的, 当然, 这也有例外, 如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发生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俄国、中国等国家, 并且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国家虽然没有经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但也通过自身的努力, 提高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当然,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我国在面对落后的生产力生产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也犯了不少错误, 使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历史大倒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涵义, 认识到生产力建设的重要性, 才把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2. 马克思对于当今社会的全球化趋势清楚的预见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7世纪就预见到了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 也就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后为了寻求原料和市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随着扩张的蔓延最终把世界链接成为一个整体。正如书中所言,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求,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 到处开发, 到处建立联系。” (3) “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4) 我们应该看到,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迅猛发展, 他们为了寻求原料和市场, 甚至“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5) 他们打开了世界各个角落的大门, 最终把世界连为一体。

我们还应当看到,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国与国之间文化、经济、政治联系愈加紧密, 可能某个细微之处不注意就会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我们无法抵抗的。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是离不开世界这个大家庭。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利用好国内市场和资源, 更要把握好外来的资金和技术, 为我国所用。这些年来, 我们积极加入联合国、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 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这些对我国增强综合实力, 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也应该看到, 在全球化背景下, 由于现在的世界市场还是以资本主义体系为主导, 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组织和机构中的比重较大, 规章制度的建立还是更倾向于资本主义国家, 而且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向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扰乱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因此, 我们对待全球化的问题要有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态度, 要在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中推进市场经济和民主改革, 激活中国社会的各种资源。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前进。同时, 要积极防御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意识形态侵蚀颠覆我国的意识形态。

3.《共产党宣言》预示了未来的社会将是男女平等, 甚至女性在创造历史和推动社会伟大变革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17世纪以前,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 设有任何权利, 除非丈夫自愿地让给她权利。归根结底是生产力低下, 身体素质强于女性的男性在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男性在整个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高。但随着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到来, “手工的操作所要求的技术和力气越来越少, 换句话说, 现代工业越发达, 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 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 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 (6) 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聘请女性, 并且由于女性在经济生活中的活跃程度提高, 女性在分担家庭和社会重任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发展到今天, 女性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于权利的渴望, 而是在享有平等权利的同时, 也负担同等的义务。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女性学会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并且参与到政治生活的各个角落。

此外, 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高度重视被压迫的女性在创造历史、推动社会伟大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如马克思所强调的:“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 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 (丑的也包括在内) 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 (7)

三结束语

《共产党宣言》前言第一句就向世界展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国际共产主义必然兴起, 书中说道:“一个幽灵, 共产主义的幽灵, 在欧洲的上空徘徊, 旧欧洲的一切势力, 教皇和沙皇, 梅特捏和基佐, 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 都联合起来了。”本书不仅是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受到无产阶级的普遍欢迎, 而且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迅速传播, 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历史的浪潮已经汹涌而至。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新课堂下一篇:基础会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