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发展

2024-08-02

历史和发展(共12篇)

历史和发展 篇1

坡屋顶造型布置灵活, 美观, 利于排水, 在建筑中得到普遍应用。中国的古建筑中, 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宫、历代王朝的宫殿等均采用坡屋顶。现代坡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新型材料, 本文主要论述坡屋顶历史、起坡方法以及现代建筑坡屋顶。

1 坡屋顶历史

古建筑中坡屋顶形式多样, 以人字顶居多, 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多种风格样式, 其中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

庑殿顶作为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坡屋顶形式, 分为重檐和单檐, 四面斜坡, 一条水平正脊, 四条垂脊, 又叫“五脊殿”, 多见于重要的佛殿, 皇宫的主殿, 像故宫的太和殿 (见图1) 、弘义阁 (见图2) 。

歇山顶又名九脊顶, 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 其很好的将直线和斜线结合起来, 棱角分明, 轮廓清晰, 如图3所示。歇山顶分为重檐和单檐, 在单檐歇山顶的下方, 再加上一层屋檐, 就形成重檐歇山顶, 故宫的太和门、天安门 (见图4) 均为重檐歇山顶, 单檐歇山顶有妙应寺山门、智化寺智化殿。

作为中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 悬山顶多见民间, 是人字顶的一种, 如图5所示, 其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 有利于排水, 南方建筑中应用较多, 规格上次于庑殿顶和歇山顶。

与悬山顶不同, 硬山顶的特点为其两侧山墙把檩头全部封住, 如图6所示。屋面以中间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 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 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 其主要是防止火灾发生时, 火势蔓延, 多见于北方民间建筑。

在中国古代, 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重檐庑殿顶等级最高, 其次为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歇山顶用于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 后来也有部分民宅使用歇山顶。悬山顶与硬山顶多用于民间建筑。

2 古建筑起坡的方法

唐朝的屋顶坡度和缓, 多采用1∶2, 站在殿前几乎看不到屋面, 其中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鉴真大和尚纪念堂, 采用唐朝时期坡屋顶的特点建造, 显得稳健雄浑。

宋代建筑师李诫编写了《营造法式》, 是北宋时期的设计、施工规范, 书中提到了坡屋顶起坡的方法———举折[1], 即定总的屋顶高度, 计算出屋面曲线的转折点位置, 做出有效的连接即可。

清朝时期出版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2]规定了殿式、大式、小式三种举架的形式, 殿式通常为帝王、后妃起居之处, 佛教中的大殿 (大雄宝殿) , 道教中的三清殿也属于殿式建筑。大式是各级官员和富商缙绅宅第。小式为普通百姓住房规格。具体起坡方法是屋檐处的第一根椽子的斜率定为50%, 最高处椽子的斜率定为90%, 中间的举架多少根据进深灵活布置。如果七檩进深的屋面有一根椽子, 则其斜率为70%, 即为七举。《工部工程做法》中房屋结构体系与《营造法式》中所列举的结构体系有所不同。其力求结构细部简化, 更加安全, 同时也表现出清朝建筑艺术观念对结构体系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屋顶曲线骤然升起, 显得高耸而轻快流畅。近代的屋顶做法多采用三角形屋架加垫坡的做法, 其符合结构力学原理, 力传递明确, 节省木材, 施工方便, 且平面变化可不受“架”份的约束。如果将三角形屋架改为“边中柱”的做法, 屋顶内可形成使用空间。南京有不少的实例采用这种做法[3]。

3 现代建筑坡屋顶

现代世界各地的屋顶做法中, 坡屋顶又占据了重要地位。坡屋顶形式提供了多样的住宅外观, 打破平屋顶的单调感, 而且节能、节地[4]。

建筑无平屋面时, 若坡屋顶跨度大, 坡度陡, 水平推力越大, 应在斜坡最低点处设置水平拉梁, 如果结构跨度较小, 可以不设拉梁。有平屋面时, 可直接起坡。另一种方案是在水平梁上起柱, 作为斜梁的支撑点。自20世纪80年代起出现了平屋顶改坡屋顶, 以解决旧平屋面雨水渗漏的问题和美化居住环境。

工程实例:某小镇别墅, 地上3层, 局部2层, 采用坡屋顶。坡屋顶平面图如图7所示。

图7中粗实线为屋脊, 虚线为梁, 填实部分为柱子。框柱与异形柱沿周边布置, 中间部分采用梁上起柱, 斜梁以柱子为支撑点, 由于主梁之间跨度过大, 采用梁上起柱。

古建筑坡屋顶多采用木结构, 木结构易燃的特点, 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现今坡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材等材料, 形式更具多样化, 保温隔热效果更好。

4 结语

坡屋面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随着时间的变迁, 从最早作为“避风遮雨”的构件到现在技术、艺术功能相结合的建筑组成部分, 形式和风格不断变化。陕西历史博物馆 (见图8) 、浙江美术馆 (见图9) 的屋顶都是在古代建筑坡屋顶基础上演变的。

摘要:论述了古建筑坡屋顶的形式特点, 并对其起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同时结合工程实例, 介绍了现代建筑坡屋顶的做法, 指出现代建筑坡屋顶形式提供了多样的住宅外观, 在屋顶做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关键词:屋顶,古建筑,发展历史

参考文献

[1]李会智.《营造法式》“举折之制”浅探[J].古建园林技术, 1989 (4) :3-9.

[2]马骁, 左满常, 王世建.清代官式建筑的特征[J].建筑科学, 2007 (1) :103-106.

[3]唐星赓.概论我国古建筑坡屋顶的应用[J].房产住宅科技动态, 1982 (9) :12-15.

[4]张蕾蕾.住宅坡屋顶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历史和发展 篇2

长兴位于浙江省北部,与苏、皖两省接壤。东临太湖,西倚天目,南望杭州,北接苏州。这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历史悠久。

五千年前,远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高耸矗立的仙山之麓,横亘绵延的龙山脚下,碧波万倾的太湖之滨,涓涓细流的箬溪两岸。他们在这块美丽而又富饶的土地上耕田种稻,植桑养蚕,烧制陶器,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春秋吴越争霸时期(前514――前495年),吴王阖闾派弟夫概在今雉城东南两里处筑城,作为夫概王邑。因城狭长,故名长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从长兴走出了一位开国之君――陈霸先,公元557年,他在建康(今南京)建都,国号陈。当时,长兴属吴兴都。

隋开皇九年(589)灭陈,罢吴兴都,长兴并入乌程县,属苏州。仁寿二年(602),复立长城县,属湖州。隋唐时期,长兴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顾渚贡荣院规模宏大,盛极一时。茶圣陆羽将贡茶命名为紫笋茶并写入《茶经》,湖州刺使颜真卿、张文规、杜牧等亲临监茶,诗人皎然、白居易及宋代湖州知府苏轼、王十朋等都前来品茗赏景,赋诗题咏。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吴越王钱改长城县为长兴县,自此县名一直沿袭至今。

民国元年(1912)1月17日,革命军光复长兴。抗战爆发后,长兴成为抗日根据地,长兴人民为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整个战争期间,全县1600多人参加新四军。长兴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取得了数十次战斗的重大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26日解放了长兴。

改革开放以来,长兴人民更是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长兴建设得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年来,长兴又举全县之力建设开发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建成了“全省十强”的长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且,在刚刚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长兴例51位,两年上升56位,长兴成为全发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面对长兴日新月异的变化,长兴人民深感自豪和骄傲。

长兴历来风云际会,人杰地灵,长兴――这颗镶嵌在太湖西南岸的明珠,在大家的呵护下,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更加迷人光彩!

浅析中国电力工业的历史和发展 篇3

[关键词]:电力历史高速发展改革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53-02

中国电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新中国成立60年来,是电力工业发展最快、成就辉煌的崭新时期。60年来,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从解放初的只有35千伏及以上送电线路(含20千伏)6475千米,发展到2008年底的117万千米,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电网,以最广泛的布局、最细致的触角、最大范围的延伸,履行了电力普遍服务的崇高责任。

一、电力的高速发展

电力工业经历了由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发展到引进国外资金,由引进国外贷款又扩展到利用国外直接投资,从引进技术装备发展到借鉴国外管理模式;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发展到去国外当技术顾问;由承担中小型电力工程的对外援助,逐步发展到进入国际开发市场;资料显示,至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我国成型的大电网仅有两个:东北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154千伏、220千伏超高压电网,网内发电设备容量64.6万千瓦;京津唐地区形成了77千伏电网,发电设备容量25.9万千瓦。建国初期当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物资禁运,国内为了满足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开始利用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政府贷款和易货贸易,进口了一批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主要是由前苏联、东欧国家方面负责配套,并对电站设计、施工安装进行技术指导,类似交钥匙工程。该易货贸易使国内电力工业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1,6%,满足了当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1979年-1990年这个时期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也是进口电力设备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利用国家外汇、国外贷款、易货贸易等多种方式,从前苏联、东欧等国进口了24台机组,816万千瓦发电设备,并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了一批发电设备,总容量2000多万千瓦。中国最大的火电站之一的淄博热电厂就用罐头从俄罗斯进口了两台65兆瓦的高温高压机组。满足了当时城区及周边800多万平方米的供热。年发电量达到26亿千瓦时,正为我们的经济建设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省、区电力供应日趋紧张。俄罗斯电力供应充足,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电力有大量富余。1988年6月,在国家有关部门及黑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时的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同阿穆尔州电力部门签署了供电意向性协议,明确以“边贸易货”的方式向中国供电,长期合作20年。1988年月11月,双方又正式签订了《关于苏方向中方供电、进行经济贸易合作的技术交流等问题的协议》,并很快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1992年7月,1日,中俄间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布黑线”。1996年7月30日,中俄间第二条跨国输电线路“锡十线"JE式投运送电。2006年,俄罗斯已通过“布黑线”向中国供电1.55亿千瓦时。60年春秋,弹指一挥间,而我国电网却已如同一条条交错的经线纬线遍布城乡,纵横在中华大地上,走过了从局部、薄弱、孤立到覆盖全国,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省级电网、区域电网互相联接的伟大历程,走进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新时代。

这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一个庞大的电力巨人,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到一个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新格局的重大转变。无论是规模速度的迅猛增长,还是深刻的体制之变,都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电力工业所实现的巨大跨越,不仅创造了自身的发展奇迹,更成为中国30年非凡巨变的一个缩影。

二、电力行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无疑是最重要的推动力。

回顾电力工业30年走过的改革路径,大致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几个关键步骤。可以说,每一步改革都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都激发了行业的活力。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电力行业一直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投资主体单一,运行机制僵化,投资不足,效率低下。

在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同时,电力工业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思路,逐步推进政企分开等各项改革,电力企业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此轮改革的标志是撤销电力部,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重新组建国家电力公司,并按照公司化要求,开始自主经营。同时,电力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也有序展开。

从2002年底起,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体制、构建政府监督下的公平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再次拉开序幕,我国电力工业开始实施厂网分开,并重组国有电力资产。

此轮改革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组建的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正式登场。这一竞争格局,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使得电力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以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国电集团为例,2002年集团组建初装机规模为2213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151亿千瓦时,而目前装机规模已经达到634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283亿千瓦时,分别增长了近两倍和一倍。也是在此轮改革的初期,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再次出现的新的电力严重短缺局面。但是五年后,改革成果再次显现。到2007年下半年,全国缺电局面得到扭转,电力供需再一次实现了基本平衡。

三、电力体制改革

电力体制改革是为了解决电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按照市场化的取向,在体制方面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跨越。

1、第一次跨越式实施集资办电,打破了政府独家办电的格局,走出一条多方面、多渠道扩宽电力建设资金的道路。

1981年开工的山东龙口电厂是我国第一个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兴建的电厂,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中央政府一家办电的格局;1984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云南鲁布革电站正式签署贷款协议,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电力项目;1985年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成立,成为专门利用外资建设电力工程的独立发电公司。国务院逐步形成并在1987年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省、因网制宜”的方针,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办电的积极性,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集资办电的

局面,开拓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加速电力工业发展,从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电力旺盛需求的新路。

2、政企分开,成立国家电力公司大大提高了电力工业发展水平

90年代后期,电力工业根据“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改革取向和“电网国家管、电厂大家办”的原则,在实行政企分开、推进股份制改造、实行业主负责制、建立资本金制度、完善电力法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及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公平调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改革准备工作。

1997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经过一年多的双轨制运行和平稳过渡,电力部于1998年2月撤销,实现了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电力工业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国家经贸委,行业管理职能移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力公司行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能,按国家授权和公司制规范运作。

国家电力公司成立5年来,逐步实现了从行政性公司向实体性公司的转变,已经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主体和电力发展主力军。2000年,公司首次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名列第八十三位;2001年,公司再次进人世界企业500强,名列第七十七位。主营业务年收入从2500亿元增加到3477亿元,年均增长8.6%。

实践证明,电力工业政企分开的改革符合中国电力工业的基本国情,加速了电力工业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进程和电力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将进一步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对电力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电力行业属于自然垄断性行业。自然垄断的特点决定了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输配电环节必须实行垄断经营。但对不需要垄断经营的环节,应当探索引入竞争机制的办法,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特别是通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逐步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的发电市场。国家电力公司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1999年,国家电力公司在浙江、山东、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6省市进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试点。目前,浙江、山东、上海的发电市场竞价上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

2002年3月,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国情出发,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电力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力体制”。与此相适应,“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境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能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四、电力工业的谋略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2007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为300—705kW·h:上海为705,7kW·h/人,福建为455,4kW·h/人,浙江为452,6kW·h/人,广东436,6kW·h/人,江苏为334,9kW·h/人。北京2007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为653,3kW·h/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后期,即将完成其工业化阶段。此时,其经济增长模式是以消费为主。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而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为跨入发达地区做好准备。该时期的电气化水平将会大幅提高,人均用电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将会上升较快。

当前我国中部地区人均生活用电量约为200-300kW·h/,人,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其经济增长模式是以投资为主,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带动三产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部地区可以积极接受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外资,担当中国工业基地的角色,以二产或投资为其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时期人均用电量、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2007年西部地区人均生活用电量约为100—200kW·h/人,属于工业化起飞阶段。其经济增长模式是以投资为主,需要加强基础建设,为中东部地区提供资源保障。根据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及“西电东送”的战略,今后西部地区的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东、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及不同的增长模式,今后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条件下。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也要求我国电力工业保持适度超前发展,保持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以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新一轮改革的实施必将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系,促进电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在未来几年,电力工业不仅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清洁能源在发电构成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形成以三峡为中心的全国联合电网,进一步提高中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水力发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

[2]《中国近现代电力技术发展史》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3]中国电力新闻网。

[4]《中国电力教育》,黄小平刘郎来源:工业技术/电工技术。

交际教学法历史发展和综述 篇4

许多人类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体系, 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层面, 具体来说, 包括外语语法的学习、词汇的背诵、句子的翻译、听力的练习以及写作能力的训练等这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由于中国当前的国情, 应试教育对教师和学生有着很深的影响, 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听、读和写方面的能力培养, 而容易忽略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 导致学生在进行外语交流时“开不了口”。交际教学法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有效解决方案, 因此, 交际教学理论一经进入就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认同。

2 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2.1 活跃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交际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许多国外的教育教学理论涌入我国, 其中交际教学法是当时引进的重点教育教学理论之一。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外语教学手段被引入到我国, 自然引起了教育界的哗然, 许多学者纷纷对这种新的外语教学模式进行一番研究和讨论, 李筱菊就是当时最早进行交际教学法理论体系研究的学者之一, 其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成功地将先进的交际教学理论与中国国情进行完美结合, 对我国外语教学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1]。

2.2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学者对交际教学法的好奇和研究兴趣慢慢冷却, 人们对交际教学法在一系列研究结果证明之下, 也慢慢接受和肯定了这种教学理论, 交际教学法开始走上在中国的发展轨道。加上当时中国迎来了高校新的教学大纲制定和外语教材编写高潮, 教学大纲和教材将交际教学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编写, 使得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的发展得到有力地推进。

2.3 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国内外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 交际教学法在经过长久的实践发展之后开始进入繁荣阶段。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在外语教学中引进交际教学法, 有效地促进了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交际教学理论研究的规模和水平在这个时期不断提高, 对其的研究也从理论层面拓展到了实践层面, 并对交际教学理论进行糅合和创新, 大大促进了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繁荣发展。

3 阻碍交际教学法发展的因素

3.1 教学资源匮乏

教学资源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 当前教学资源的匮乏是阻碍交际教学法在我国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外合作交流关系越来越紧密, 这给外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发展契机,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建立一个有利于交际教学法发展的有利环境, 教学资源的匮乏导致交际教学法在我国高校的发展举步维艰。

3.2 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师资力量的薄弱是阻碍交际教学法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 对教师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虽然每年我国各类高校都培养出大量的外语人才, 但是只有部分人才会从事教师职业, 且高素质、高水平的外语教学人才都流向发达地区, 造成我国人才分布不均的两极化现象, 部分发达地区人才资源泛滥, 而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人才资源匮乏, 这就使得交际教学法在我国得不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3.3 班级学生数量的过大

国际上普遍认为, 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因控制在25~40人, 不宜过多, 否则就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 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加入课堂活动中, 阻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也会给课堂教学秩序的维持和课堂教学管理增加困难。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高校的扩招使得其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因此, 大班教学便成为一种必然, 大多数学校都难以将班级学生数量有效控制在25~40人, 有的学校班级人数甚至逾百人[2]。在这样的条件之下, 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教学效果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交际教学法就更加不能有效运用。

3.4 应试教育的束缚

虽然我国的新课改使得我国的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应试教育思想在当前许多学校、师生以及家长的脑海里依旧根深蒂固, 片面追求学生成绩, 而忽略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许多学校中存在的外语教学问题。教师只注重对教材内容的传授和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 甚至有教师认为学生只要会学、会用, 在考试中能顺利通过就够了, 语言的交际能力需要学生跨出社会之后在不断的交际过程中进行自我培养, 这造成交际教学法在我国发展的障碍。

4 如何促进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逐步走上国际化发展轨道, 外语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对交际教学法的发展极为有利。如何有效利用交际教学法做好学生外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工作, 使得学生能够熟练流利地利用外语进行交际交流, 是当前我国从事外语语言教育教学工作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4.1 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是影响交际教学法发展的重要因素, 必须加大对教学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 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 才能有效促进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不断发展[3]。要做好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 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 政府和学校要积极投入资金建设有利于交际教学法发展的环境, 完善教学设备, 扩建学校, 将班级学生数量控制在25~40人, 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课堂效果。此外, 还要引进更多的先进多媒体设备和对“英语角”的建设,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环境, 锻炼学生敢于开口的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第二, 学校要重视对外语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积极开设讲座让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不断地学习也能够使他们的教学方式能够跟上时代潮流, 与时俱进。同时也要注意对外教的引进, 让学生多与外国教师接触, 感受纯正地道的外语语言, 能够更好地矫正学生在发音、语速和语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 学校要加强与外国学校的交流合作, 积极增加交换生的名额, 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去其他国家学习交流的机会, 也让更多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高校, 让高校的语言环境氛围更加浓厚。增加交换生数量还能促进我国外语教学人才的培养, 中国学生到外国学校进行交流学习, 把外国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带回我国, 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4.2 在交际教学过程中引进网络元素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这对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但是对交际教学法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当前形势下, 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外语学习的需求, 信息和知识的不断膨胀使得信息涵盖量少、师生互动性不强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面临重大挑战, 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 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交际教学法, 以满足学生不断上涨的外语交际能力需求。

当然, 交际教学法还必须结合网络进行灵活运用,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无限信息资源进行交流学习, 使外语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地进行。例如, 学生可以通过BBC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或者VOA (Voice of America) 等网站进行英语的交流学习, 通过对网站上标准的发声方式进行跟读练习, 进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4.3 深入研究交际教学法, 兼收并蓄, 扬长避短

交际教学法在我国当前的外语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 还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使得交际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够完美结合, 更好地促进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4]。

交际教学法跟其他教学模式一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改革, 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而当前我国对交际教学法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 较少涉及实践研究, 且对交际教学法的创新性探究较少, 这就禁锢了交际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创新。在交际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 要不断进行创新, 吸收其他教育教学理论中的优点, 有效地进行融合, 建立一种更能适应当代中国外语教学的新的交际教学理念。只有不断实现兼收并蓄, 扬长避短, 交际教学法才能在外语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提高学生外语学习兴趣, 开发他们的语言潜能, 进而起到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作用。

5 结束语

交际教学法不与其他教学理论冲突, 能够有效地综合吸收其他教学理论的有效层面, 使其在外语教学中大受欢迎。但是交际教学理论还处于不断地实践发展和完善阶段, 只有做好交际教学法的研究、探索和实践,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外语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交际教学法的引入使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外语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廖肖.交际教学法运用于英语精读教学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4) :77-78.

[2]朱雪芹.论英语教学法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7 (33) :129-130.

[3]佟靖.我国外语教学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 (3) :101-102.

肥皂剧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篇5

肥皂剧一词起源于早期的欧美电视,原因是在晚间 ,电视台会播放一些搞笑的短片 ,没有深度 ,只求一笑,在这些短片里经常会夹杂着一些肥皂的广告。久而久之,大家都以肥皂剧来称呼这些短片。

再接下来, 短片不断的拍摄 , 形成连续剧的形式 ,现在人说的肥皂剧大体和以前的含义差不多 , 但是主要的意思比较贬义,含有无聊 拖沓的意思。

肥皂剧的起源其实和宝洁公司有关。在20世纪30年代,收听广播节目是当时的时髦事。而广播节目中常常会播放宝洁公司的肥皂广告,因此美国人就转而把那时候的节目称之为肥皂剧。

相关信息

中国和西方肥皂剧对比

对比中国社会的电视剧文化,西方肥皂剧有其独特的界定与自身特点。广义上看,英美等国家都将所有剧种分为三大类,soap opera (肥皂剧),sitcom (情境喜剧),和 TV drama (电视剧)。国内许多人认为国内风靡一时的《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都可以拉入肥皂剧的范畴,但按照西方电视剧分类,严格上讲他们还是仅仅被定义为情境喜剧 (sitcom), 因为两部戏各集之间的故事关联不紧,往往可以独立成章,而且最后一集都被安排了完美结局。

而西方肥皂剧的特点则是偏向连续剧 (serial),通常各集之间的故事都有关联,而且很会“拖戏”,有时候几个星期不看,剧情居然还接得上。几乎所有的肥皂剧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结局或者叫做 “开放式结局〔open ending〕”,即使有也是一种不稳定状态下的暂时平衡,往往一对矛盾的解决意味着新矛盾的开端。

即使像《欲望城市》这样有着明显的 “完结篇”,制片方也会有意地留有 “活口”:比格对凯莉表白时的用语是“我要的就是你”,而不是求婚时最常用的“嫁给我好吗”,这样比格和凯莉的关系就可以瞬息万变。如果到时候拍续集,无论人物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剧情立即就可以自圆其说。

主要分类

日间肥皂剧

以18-49岁的家庭主妇为受众,每周白天固定播5集。“其结构在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是星期一是呈现部和再现部;每一集中都是几条叙事线路并存,在一周中由一个悬念引向一个动人的高潮,在星期五以至少一个情节线中的危机点收尾。如果一个困境解决了,那么另一个困境必须制造出来。”――《加大对比度》《Days Of Our Life》就是其一。

晚间肥皂剧

在结构上与日间相似,但却在晚间黄金时段以每周一集的频率播出。成就了晚间肥皂剧的是那部驰名世界的《Dallas》,讲述了石油富豪爱文一家内部外部的恩怨情仇,以后的《Dynasty》(豪门恩怨)和《Falcon Crest》(鹰冠庄园)等都是其仿制品。80年代末,晚间肥皂剧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肥皂剧的由来

肥皂剧(soap opera)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汇,通常指一出连续很长时间的、虚构的电视剧节目,每周安排为多集连续播出,因此又称连续剧(但中文中的“连续剧”可以泛指一切剧情连续的电视节目)。

来源

肥皂剧于19代在美国的收音机广播节目中兴起,1940年代移师电视屏幕。大多数肥皂剧都是白天播纭

“Soap opera”这个词,起源于当年在收音机广播时于节目间隔时段播放的广告。因为白天收听连续剧的听众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主妇,所以这些广告通常都是和洗涤用品有关。由于这类广告总是在这类连续剧的间隔播放,于是就慢慢生成“肥皂剧”这个词,意为“播放肥皂等洗涤产品广告的情节剧”。今日在美国,肥皂剧的间隔时段仍然播放宝洁公司等的广告,不过因为用户群扩大,也会放一些诸如皮肤药、避孕器具等广告。

概述

肥皂剧聚焦于某个特定社群中多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剧中的人物和日常人一样,不过通常会比爱看此类节目的观众更俊美、性感、富有一些。剧中发生的故事也是日常所见所闻的,但通常要更戏剧化。

浪漫、外遇、阴谋、真爱等等情节是肥皂剧的主线,离不开一见钟情、三角恋、四角恋,神秘情人、私生子等等线索。经常会缦忠庀氩坏降耐环⑹录,比如多年前的一次外遇情人在结婚那天缦郑邪恶的双胞胎是常用手法,喜事通常都会被意外事故打断等等。而且如果角色死亡却不播放尸体镜头,那有很大可能根本没有死。有的时候甚至观众见到尸体,编剧也会编个理由让角色复生。

历史和发展 篇6

关键词:历史流变;现状;发展对策;

一、万安农民画的历史流变

农民画作为由农民创作的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农耕生产、田园风

光及当地诸多传统习俗等的绘画作品,其初始时期主要以农民为创作主体,内容上展示的是农民和农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变迁,更是广大农民在特定历史中的“心灵历程”。依据这一视角,万安农民画的发展历史大约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成形时期、成熟时期。

1、初创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让一大批文化工作者下到全县各公社、各大队,进行文艺大宣传,并培训当地农民作者。那个时候的农民画创作,完全是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农民画作者自我创作意图不明显,大多数是在行政力量的驱动下,根据领导意志进行农民画宣传。而且创作构思简单,或参照绘画材料“依葫芦画瓢”,或简单构图,也不讲究章法,一切都为了突出政治主题;另一方面,创作技法上,没有自觉意识,揉合了壁画和年画的民间艺术。

成形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指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随着农民画创作技法的日趋完善、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日趋强化,万安农民画渐渐走上了正常的发展道路。1975年,万安县文化馆举办了首届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到了八十年代,万安县农民画的创作队伍达到100多人,并有24位作者加盟中国当代农民书画研究会,有8位作者成为研究会的理事,1人当选为顾问。与此同时,涌现出一批农民画优秀作品,有近百幅作品分别参加了市(当时称井冈山地区)、省、全国级民间艺术类展览,或在各级报刊发表。此后,万安农民画一枝独秀,渐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了影响,留下了一串串清晰的发展足迹。1985年,有8幅农民画作品参加了江西省首届农民画展;1987年,有10幅农民画作品参加了江西省民间绘画优秀作品展;1988年,万安县和永丰县农民画联展在全地区各县进行巡展……这一历史时期的万安农民画无论是创作队伍还是创作技法,都已基本成形。

3、成熟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农民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农民画逐步走上了与民间美术相结合、与专业美术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一方面,农民画保持农民画家特有的风格和特色,既有自身的民间历史积淀,画出了农村生活情节和场景,反映了农家生活和农民的未来理想;一方面,许多农民画作者接受了专业美术家的指导,也有一些曾有乡村生活体验的专业画家参与到农民画的创作,从而让农民画创作呈现出五彩纷呈的局面。

1998年,万安县有5幅农民画精品参加了江西省民间艺术之乡精品展;肖小银和刘玉凤的作品被选做此次展览的宣传折页,江西电视台对刘玉凤的作品《车出黄金千万担》进行了专门介绍和评析,一时引起轰动。2001年,万安县有8幅农民画作品参加江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结果一幅作品摘得二等奖,三幅作品摘得三等奖,还有一幅作品荣获优秀奖。2002年,万安县有三幅农民画作入选参加“中国·秀洲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展览结束后全部入选《中国首届农民画艺术节获奖作品集》一书。值得庆祝的是,经梁书中国画艺术馆的策划和县文化管理部门的配合,2011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推出了《江西万安农民画集》,收录了农民画家许明汉、陈贵松、陈上智、李香山、罗昭勇、匡奕律、罗万安、刘平生、肖小银、匡小兵等八位画家的88幅农民画作品。

二、万安农民画的发展现状

万安农民画虽然曾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是眼下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近十多年,万安农民画一度停滞不前,主要表现为三大不足:

1、作者队伍青黄不接。

当下,万安县农民画作者不多,骨干作者也就近十位。而且就现有的骨干作者而言,有的文化素质薄弱,创作上一直难有突破;还有的年事已高,创作精力不够旺盛。至于年轻的作者,更是廖廖无几,急需培训“第三梯队”。

2、缺乏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万安农民画虽然出过名作,但数量上偏少。并且只在省内较有知名度,尚未出现在全国叫得响的“作品”。没有名作,就出不了名家;没有名家,就产生不了集聚效应,也就不可能获得更多关注和扶持。在市场上也就缺乏强大的竞争力。

3、市场的知名度还不够。

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农民画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而万安农民画,更是缺少强有力地炒作。没有知名度,也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也就失去了活力,丧失了吸引力。唯有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才有可能做大农民画产业。

三、万安农民画的发展对策

针对不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拓展市场产业为方向,以挖掘庐陵文化、客家文化底蕴为内容,以繁荣万安文化为目标,全方位建立农民画培训创作、市场开拓的科学机制,实现万安农民画事业的跨越发展。

1、建设一座平台,夯实基础。由县政府牵头,多渠道引资建设田北农民画村,建设一座平台,融农民画培训、写生、创作、交流和销售于一体。以田北农民画村为首要创作基地,充分发挥画村集中培训、写生、创作的复合功能,彰显集中管理效益,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培训、采风、写生和展览活动。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每个文化站都要设立专门的农民画创作室和培训教室,在全县选择2至3个风景优美、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村,将其定为农民画作者创作采风基地,并逐步将其打造成旅游景点。

2、注册一个商标,创建品牌。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精干力量对万安农民画的历史源流、艺术风格、文化蕴含、表现技法和发展走向等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从理论上提炼其艺术价值。积极加强与大专院校、专业创作研究机构、各类民间绘画团体和各流派民间美术作者的联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活动。提升万安家民画的时代品位,丰富万安农民画的“红土”情韵,力争与吉林东丰的“黑土”、陕西户县的“黄土”构成农民画三色系列。同时,组织作者广泛举办各类研讨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非遗的申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万安农民画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培训一支队伍,打造名家。以田北农民画村为龙头,以中小学校为阵地,多元启动、多路并进,不断扩大作者和后备人才的培训范围和规模,构筑起覆盖全县、辐射城乡的培训体系。通过聘请名家到万安开办讲座或选派优秀代表赴高校深造等方式,稳定现有的农民画作者队伍,提升其文化素质和创作水平;鼓励“师傅带徒弟”,或自行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农民画作者;聘请赣南师院编写农民画培训教材,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集中培训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全县中小学校美术课堂增添农民画教学内容;利用寒暑假,整合劳动力就业技术培训资金、移民技术培训资金、教师培训资金等,选拔有志于从事农民画创作的中小学生、高考落榜生或是社会青年集中进行培训,在拥有农民画骨干作者的高陂镇、枧头镇、罗塘乡等地先行试点,再逐步全面铺开。选拔优秀美术教师,并聘请全县知名农民画家担任顾问或客座教师,在县职业学校开设农民画专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系统培训,毕业后选拔2至3名优秀生到田北农民画村工作,为万安农民画艺术创作的繁荣提供人才保证。

行政权的历史发展和未来思考 篇7

正如书中所说, 自由与强大的政府的结合不易发生, 也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1) 执行权由桀骜不驯到理智温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初, 亚里士多德提倡将行政权暧昧化, 他既不信任抽签带来的随机性, 也不完全依靠精英选择下的曲高和寡, 他主张建立民主政体和寡头政体合成的混合政体。随后, 中世纪的宗教和神学笼罩着整个欧洲, 但丁突破性的提出皇帝和教会没有高低之分, 只是二者性质和目的存在不同之处, 一个是给人们带来现世的幸福, 一个是指引着来世的幸福, 但这样的观点仍带着一丝蒙昧。作者认为, 虽然执行权在实质上早已存在, 但是马基亚维利是首个发现执行权, 提出自由主义的人物。马基亚维利的对基督教加以利用, 行政权收归一人所有, 大胆果敢而又当机立断做出决策以树立权威, 又富有权谋, 不择手段达成最终目的的政治学说被看作是自由主义宪政的创始, 之后的霍布斯在其著作中进一步提出了完全将立法权交给主权者, 立法权和执行权合二为一的强势观点。然而这样的行政权过于赤裸裸而又锋芒毕露, 执行权最终在近代迎来了被宪政化、中庸化、共和化的驯服过程。公共权力逐渐被限制, 美国总统的行政权被立法权和司法权制约, 行政机关要通过良好的行政管理使人民信服, 总统要具备德才兼有的品行获得广泛的支持。行政权完成了由蒙昧模糊到逐渐被理性的框架规范。

作者对马基亚维利是自由主义的创始人这一观点一直饱受后人争议, 但是在我看来, 《君主论》一书虽然披着教导君主如何奴役人民的外衣, 但是实际上也是对人民的一种启迪和开化, 他使统治者最本质的恶劣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揭露无疑, 不但没有能够站得住脚的调查数据表明在马基亚维利出版《君主论》后, 极端主义的行政权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反而在包括《联邦党人文集》在内的后世一系列著作和思想, 都是在吸收借鉴了其铁血的执行权的观念后加以中庸化和共和化的改良之后才产生的。因此, 也不必对马基亚维利主义谈之色变, 每一种极端的思想必然能给后世带来更加尖锐而有力的警醒作用。

人类的历史总是向着更好更远的趋势发展, 民主政体和分权思想之所以在当今社会被全球广泛采纳和接受, 我想究其原因就在于, 不择手段, 果断权谋的统治固然能提高效率, 短时高效的达成既定目标, 但是这只是一种类似于战争、暴乱等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极端手段, 谁都无法保证那个寡居的“单独一人”是无比高尚的, 不利己的, 所设定的目标是正确无疑的, 而人类的习性生来就具有不受统治的欲望, 当被统治成为人民不得不选择的必需品时, 理智而又温和的手段就成了维系行政权长久发展的不二法宝, 享有主权的人民不再对国家和宪政体制的命运漠不关心。正如书中所说, 理性的宪政既不是专断的, 也不是宽容的, 它是极端的, 因为它把自由推向了极致, 它又是温和中庸的, 因为他是受到限制的宪政。 (2) 马基亚维利“为了达到一个最高尚的目的, 可以使用最卑鄙的手段”的观点已经被现代的比例原则所取代, 人们重视目的和手段的对称性。在能达到法律目的的众多手段中, 应该选择给人们带来最小损害的一种, 只追求其目的的达到不顾及他人权益只会让法律变得更冷酷, 而人们也只是畏惧它而非崇尚它。这也是行政权被驯化之后对为主权者提供的宝贵精神借鉴。

龙应台在《野火集》中如此写道:风在吹, 云在走, 人在思想, 博弈在拉锯, 前进和后退在迂回交错, 价值在惊奇翻转, 庄严的变成嘲讽, 琐碎的突然伟大, 真诚可能叫做懦弱, 虚伪可能叫做务实, 每一个文本中简单的细节, 都需要十倍的注脚。 (3) 行政权思想从无到有, 从凶猛嗜血到温驯理智, 是无数仁人志士穿越明枪暗箭不惜殒身交错更迭而来。作者在结语部分提出民主政体并不是唯一的政体, 这也给我们带来启发, 民主共和之后, 国家、社会、人民将何去何从, 优秀的政治科学家们将用怎样的改革和创新塑造行政权, 实现灵魂的完美?这也将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

注释

1 [美]哈维·C·曼斯菲尔德.驯化君主[M].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5.

2 [美]哈维·C·曼斯菲尔德.驯化君主[M].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266.

反倾销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篇8

自反倾销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来, 已经有200多个春秋了, 其作为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纵观整个发展的过程中, 反倾销逐渐演变成自由贸易旗帜下的并不光彩的门客。

一、反倾销的发展史

自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到1967年肯尼迪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束, 这段时间是世界经济快速成长期, 经济与贸易都得到飞速的发展。这是因为, 一方面GATT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化, 为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关贸总协定举行了多次关税减让谈判, 使工业国家的工业产品平均关税率降到8.7%, 为各国进入国际市场降低了门槛, 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因此, 一些资本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 为了打开产品的国际市场, 往往采取低价倾销渗透策略来抢占目标市场, 进而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 达到垄断的目的, 因而这一时期的倾销活动频繁出现。然而, 由于各国都处于经济快速成长阶段, 为了发展生产力, 只要进口倾销不存在实质性损害, 各国政府都不通过反倾销来制约进口贸易, 从而使这一时期反倾销手段的使用并不明显。据统计, 在1947~1967年期间, GATT缔约方只有5%的反倾销案最终征收反倾销税。

进入20世纪70年代, 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后,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市场需求日益萎缩, 产品销售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 工业化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份额, 积极寻求贸易保护的有效工具。反倾销成为应对国外的竞争者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这一时期频繁出现的反倾销案, 不过这一时期的反倾销行为并非真的针对倾销行为, 只是一些进口国把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措施来抵御国际市场的冲击。

为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有效的遏制保护贸易的抬头, 减让关税的呼声又一次高涨起来, 进而促使GATT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新的关税减让协议。1979年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束后, 工业化国家的工业产品的平均关税降到6.3%。关税的进一步降低, 一方面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而另一方面再次削弱了关税壁垒作为贸易保护的作用。为了谋求更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 如技术性贸易壁垒、自动出口限制和海关估价等, 来减少关税降低所失去的有效保护。与这些非关税壁垒措施相比, 反倾销措施更具有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 反倾销就正式的登上国际贸易的历史舞台。1979年之后的3年中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的总和。

20世纪80至90年代, 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 跨国公司积极发展海外事业, 努力拓宽产品的国际销路, 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其追求的长远目标, 多元化经济格局使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贸易摩擦日趋频繁。这一时期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GATT高度奉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为了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 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使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水平降到3.5%, 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措施, 实施非关税措施透明化、关税化, 纺织品和服务贸易纳入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当中来。二是跨国集团以倾销的方式向海外扩张。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大环境, 较低的进口关税, 促使了跨国集团垄断国际市场的野心, 从而使倾销成为排挤竞争对手的主要手段之一。三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反倾销成为有效的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关税的下降, 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明令禁止, 面对逐步失去保护的国内市场, 进口国不得不依赖反倾销这种贸易保护手段应对国外竞争者的挑战。因此, 这一时期的反倾销比以往任何时期要多。例如, 20世纪80年代, 全球共发生1 558起反倾销案件, 相当于70年代的两倍多;而90年代全球共有2 488起反倾销案件, 又比80年代增加60%。这20年间, 全球共发生4 046起反倾销案件, 比1904~1979年期间的法定意义上的反倾销案件总和还要多。

21世纪后, 反倾销案件仍呈上升趋势, 短短的三年间, 全球共发生904件反倾销案, 年均300多起。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计算, 全球已发生5 000多起反倾销案。在这些反倾销案件中, 实际上只有1/3是针对倾销行为的, 而大多数是新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借口。由于关税降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被严格限制, 各国必须寻找强有力的保护手段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国际反倾销的发展趋势

1. 反倾销措施成为主要的贸易壁垒之一。

反倾销作为贸易壁垒的一种有效手段, 已经同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一样成为有效的贸易壁垒,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 它却始终没能成为贸易壁垒的主导形式。但是在《关贸总协定》各缔约方的不懈努力下, 传统的关税壁垒由于世界各国的关税税率降低, 不断失去有效的保护作用, 加上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也日益透明化, 更为有效的贸易壁垒呼之欲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被世界贸易组织认可的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相继出台, 并为世界各国选择使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反倾销作为抑制不公平贸易, 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青睐, 从其发展趋势上看, 它必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壁垒的主导。

2. 反倾销行为透明化、法制化、规范化。

根据WTO有关规则的要求, 为促使每一成员方提高贸易政策和措施的透明度与规范性, 减少贸易争端, 所有WTO成员都必须定期接受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审查, 以及各成员方必须举行各种等级的谈判磋商。一方面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公平性,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国反倾销规则及其政策措施的规范化。据统计, 在1985年以前, 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反倾销立法, 如今, WTO的146个成员已相继出台了反倾销法律。为了保证本国的反倾销政策措施能够被其他国家审议所接受, WTO成员方要按照国际反倾销公约的基本规则, 对本国的反倾销政策措施仔细审查, 尽量避免发生误解。这样, 经过不断审议的各国反倾销规则及其政策措施, 就会趋向规范化。WTO对成员方接受贸易政策审议的频率规定, 一国接受贸易政策审议的频率与该成员对贸易体制的影响成正比。如某一成员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权重越大, 接受审议的频率就越高, 次数也就越多。因此, 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由于占据了世界贸易的较大份额, 就要被要求两年进行一次贸易政策审议, 其后的16个发达国家被要求4年进行一次贸易政策审议, 其他国家则按6至10年的频率进行贸易政策审议。显然, 这就约束着那些频繁运用反倾销政策措施的国家, 不但要增加透明度, 而且要及时向多边贸易体制其他成员方进行通报, 还会有可能引发一国的反倾销措施扩散化, 接受审议国家的反倾销措施由于各国的审议认可而被其他国家效仿, 最终使得各国的反倾销政策措施趋向一致。反倾销行为的透明化、法制化、规范化将成为当今国际反倾销发展趋势的又一特点。

3. 反倾销诉讼复杂化, 风险化。

由于反倾销措施的日益透明化, 规范化。反倾销诉讼的过程也就日显复杂化, 从反倾销诉讼提出到审查, 到裁定为倾销是个繁琐复杂的过程, 需要漫长的时间, 而且如果最终的结果被认定倾销不成立, 还要将保护期间所采取的救济措施所造成的损害归还给出口方, 因此提出反倾销诉讼也逐渐地体现出风险化。

4. 数量倾销取代传统的价格倾销, 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新形式。

倾销可以分为价格倾销和数量倾销。传统的倾销多以价格倾销为主, 以低价渗透为主。然而, 伴随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传统市场竞争手段的作用逐步减弱, 价格不再是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 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劳动价格的普遍上升, 也使得其比较优势开始丧失。另一方面, 高速发展的劳动生产率, 使得各国普遍开始追求出口商品的数量型扩展战略。而现如今国际上对倾销的判断大多数还是主要依据进口商品的出口价格和其正常价格的比较来确定的, 因此这也给数量倾销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空间。

5. 反倾销应诉成为自主维权的新方式。

上世纪, 反倾销调查的应诉率一直很低, 特别是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诉讼应诉率更低, 当时的国际反倾销应诉率还不到30%, 而应诉的胜诉率就更是低得可怜, 以致大多数国家都没有产生应诉反倾销的概念。但是,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发展, 反倾销作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产业和发展利益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壁垒, 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关注和思考, 也逐渐产生了罂粟反倾销的新概念与模式。反倾销已经被WTO定性为允许各国采用的限制进口保护贸易的合法手段, 它并不是少数发达国家的专利, 只要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 都可以运用反倾销手段保护本国产业的权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利用反倾销, 使得频繁发动, 并出现了明显的反倾销全球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彭文革徐文芳:倾销与反倾销法论.武汉大学1997年版

[2]刘勇:WTO反倾销协定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版

[3]尚明:反倾销:WTO规则与中外法律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古城建筑历史风貌的存续和发展 篇9

1 厚重的历史传统积淀

首先, 由于绍兴古城选址合理, 规划合理, 地理环境优越, 遭受大规模破坏较少, 各种历史街区和建筑保存较好, 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1], 并在1982年2月就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这为延续沿街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历史传统风格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可供参照设计的建筑实体对象。

其次, 绍兴的主要街道建筑非常富有水乡特色, 这也为沿街建筑立面设计增加了一点水的灵动和意趣。因为绍兴独特水乡地理环境, 便于形成传统民居和店铺前临街, 后靠河, 街河共存的格局 (见图1) 。

临水街道青石路基和外墙条石墙基, 由于长期经受水的侵蚀, 表面经常会呈现出斑驳陆离的凹坑, 由于水位经常随着季节和年份变化, 总会留下一点印迹,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都有明显青灰色的立面分层。就整条街道的临水立面而言, 经常还会有一些喜水的植物点缀其中, 增加了几分独有生气和灵动。而构成整个立面的主体墙面也因为湿度较高, 其石灰保护层被空气侵蚀较厉害, 仿佛形成了一片片青灰色的建筑装饰图案, 要是在积雪未化的腊月冬至, 整个建筑立面就构成一副水墨江南的风情画卷 (见图2) 。

这样几乎整个老城的主干道都有一些历史的名胜或古迹。这些历史建筑及其附属建筑构成的街道立面和沿街的传统民居的建筑立面相结合, 构成了以黑、白、灰为主色基调, 以柱、梁、枋、檩、椽为主要承重构件, 以木头、竹片、青瓦、砖石、粉泥为主要砌墙和装饰材料的传统建筑立面设计。

2 古城街道历史风貌的延续和保护的现状

绍兴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民间和政府都比较注重保护和延续历史传统。很多绍兴本地居民由于生活在鱼米之乡, 从古至今整体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都不错, 有着相对比较高的文化素养, 整个城市人文气息比较浓厚, 并且乡土观念很重, 这客观上有利于保护传统建筑, 有利于历史风格的延续。大多数绍兴人都比较勤劳和节俭, 对于民居的日常修缮和维护都比较及时, 并且经历战火破坏较少。与此同时, 绍兴市历届政府都比较重视古城建筑的保护, 先后修复了禹陵和兰亭、青藤书屋、沈园、大通学堂、越王台;提出了“修旧如旧, 风貌协调”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思路, 也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果。如绍兴仓桥直街荣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3]。

3 古城街道历史风貌的继承和发展

1) 继承和发展传统立面风格的重要性。

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4]。一座城市的造型风格和人们对城市审美意象, 总是由楼房、院落、街道等建筑和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匹配、相互适应之后所共同塑造的。水乡绍兴留在人们心中多半是“烟雨朦胧, 水墨江南”的江南古城形象, 而要更好地塑造这一形象, 不仅要有乌篷毡帽和黄酒社戏, 更要有承载和发扬这些传统的台门楼榭和巷弄街区。正是台门楼榭和巷弄街区构成了沿街建筑的主体, 它们的外部立面形象影响着人们对绍兴古城心中印象, 继承和发展关系着绍兴地方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古城风韵的再现。

2) 现代建筑对建筑历史风貌的冲击。

绍兴地处东部沿海,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经济上取得了巨大发展, 城市建设投入较多, 修建和改造了很多城市主干道两侧商业建筑和居民小区的住宅, 整个城市面貌变化较快, 不可避免地对原有城市建筑的历史形象产生了冲击。一些街道经常会有一侧是现代的高层建筑, 另一侧却是具有传统风格的中式建筑, 处在相同街道同一侧的建筑风格和造型也会迥然不同。许多新近开发的现代商住建筑立面形象对原有的城市风貌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会把原有城市的韵味破坏得面目全非。这种现代建筑风格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冲击在很多时候是无法避免的, 尤其是沿街建筑的外立面作为建筑主要外部特征和外在形象, 受到冲击更为明显。

3) 传统外立面风格的传承与发展。

从外立面的装饰方面来讲, 绍兴市很多沿街建筑基本上继承了黑、白、灰的主色基调, 立面墙体大面积留白或涂灰, 中间用黑色线条分割。 图案装饰方面主要采用方形、圆形、回形、八边形等传统式样。一些住宅小区的围墙, 都有传统砖雕和石刻装饰或者采用了青瓦拼接的菱形图案, 采用青瓦盖顶和传统瓦当装饰, 并且在门窗的装饰方面选用传统颜色装饰, 在造型上沿用了传统的格栅式窗棂图案 (见图3) 。

从外立面结构方面来讲, 虽然建筑主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外墙特别装饰有传统干栏式建筑的木构架, 处理手法上有些是直接用暗红色涂料直接绘在白色墙体上, 有些是特意在墙体上外挑作出传统的结构样式。整体建筑立面式样, 大多数建筑都沿用了传统的山墙结构, 并开有八角形天窗。屋顶基本采用传统的坡屋顶, 并采用传统屋脊装饰, 部分还有吻兽作为翘角。

从建筑材料使用上讲, 各个建筑立面在传统继承方面和表现方面各有不同, 有些采用传统粉泥涂饰立面或选择用传统色调的涂料涂饰立面。在沿用传统建筑结构前提下, 也有用玻璃等现代材料作为立面主体材料的, 这也不失为一种创新和发展。很多已有历史建筑都采用了现代LED灯具进行夜间亮化改造。通过现代照明材料勾勒出了美轮美奂的传统建筑形象, 传统建筑立面风格被很好的展现出来 (见图4) 。

4 结语

古城绍兴是人们梦中的江南, 而要展现水乡江南的古城风韵和历史魅力, 探讨沿街建筑外立面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 因为人们对于一座城市的风格印象, 总是先从它沿街建筑外立面的风格特征中获得的。现代建筑技术和建筑流行潮流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 必然会对传统历史风貌产生冲击。在沿街建筑外立面设计中, 如何有效地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就要在立面设计上一方面注重“参古”, 形式上参考传统, 尊重历史, 延续传统, 注重和保护传统, 另一方面也要“趋时”, 沿街建筑立面的材料、结构、装饰上可以进行继承和发展, 创造一种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立面形式。

参考文献

[1]伍燕南.从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谈对建筑仿古的反思[J].山西建筑, 2008, 34 (32) :64-65.

[2]东方旅游网.http://tour.cnool.net/news/0-1-14/11408-1.html.

[3]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9-05/03/con-tent-17711884.htm.

[4]TOM新闻网.http://news.tom.com/1003/20031209-507382.html.

英国水彩画的发展历史和特色 篇10

关键词:水彩,英国,透明

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水彩画, 其最初是作为中世纪手抄本图书的插图的。水彩画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特点, 轻快简洁、便于普及, 它伴随着西欧印刷、造纸和版画的发展, 作为普及文化的一种绘画手段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并非偶然。英国并不是最先发展水彩西的国家, 但法国评论家曾指出“水彩画, 对于英国人来说, 乃是一种民族的艺术, 英国水彩画以其丰富的经验和突出的成就, 至今仍是各国水彩画家和美术学生所注意和研究的对象.”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水彩画为适应资本主义需要而得到越来越多的被使用的机会, 16与l7世纪的早期的水彩画是以造型线为主, 约施淡彩的记录性地貌风景画。当时有数量众多的画家从事这类绘画, 其中首推保尔·桑德比 (1725—l809) 、约翰-怀特和温赛斯劳斯·霍拉 (1607—1677) 和, 保尔·桑德比是英国绘画史上第一位使用水彩作画的。在其之前更早的英国水彩画是在素描的基础上, 薄涂棕色和黑色来渲染来达到表现光影和体积关系的, 或者是用墨水或铅笔绘制的素描和速写的基础上画上一层透明的淡彩, 来表示色调和渲染气氛。桑德比被誉为“水彩画之父”, 从他开始探索各种使用水彩色的方法。在其之后又有画家透纳、吉尔丁、康斯太伯尔等通过的不断的实践与探索, 使水彩画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使原来只作为辅助素描的地位的水彩画, 成为独具活泼轻快、清新透明的独立艺术。

之后很快, 英国的水彩画的题材从描绘风景发展到人物、乃至进行具有故事性的的创怍, 成为仅次于油画的第二画种。概括地说, 即便有来自欧洲大陆的影响的19世纪之前英国的水彩画, 也有这它自身的发展轨迹, 从其包含的内容来看, 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6世纪的一种记录性水彩, 其特点是中以线为主, 目的是记录地形和风土而并不作艺术欣赏用.第二个时期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 为旅游者的做记录用, 他们崇尚古风, 以水彩画来抒发思古幽情, 其风格是沉缅古迹, 萦怀往昔。第三个时期, 是在18世纪中期, 在工业革命影响下, 出现了一股新的倾向抒情主义的思潮, 画家们开始批判了之前怀古而对现实冷漠的态度, 主张画家自身情感的重要性, 这种思想作为浪漫主义艺术前期思潮出现于艺坛, 他们赞美大自然和乡村景色, 达到以情写景的境界.他们推翻了造型在绘画中的支配地位, 他们重视色彩的作用, 使这一时期成为英国水彩画的全盛时期。几乎所有著名的水彩画家都出现在这个年代里, 既18至l9世纪之间。例如科曾斯 (1752—1797) , 再是同年出生于1775年的透纳和吉尔丁, 康断太勃尔 (1776) 。另外还有柯德曼, 考克斯和德·温特, 则分别生于1782、1783、1784年, 他们不止开创了现实主义题材, 在他们的积极探索之下,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更趋于完善, 使英国水彩在不仅在当时的欧洲独树一帜, 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画坛起到了深渊影响。18世纪中叶, 经过保罗.森德比和亚历山大.柯仁斯的探索, 对水彩画的教学、技法和工具材料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改进, 保罗更被誉为英国民族风景画的创始人。十九世纪初, 先后成立了《老水彩画会》 (1840) 和《细密画家和水彩画家新画会》 (1807) , 通过展览和出售作品来扩大影响从而加强了水彩画的独立地位。十九世纪中, 英国水彩画百花齐放, 在风景、人物、动物和花卉等各种题材上都取得了成果。1855年有114幅英国水彩画参加了巴黎万国博览会。

理查德·帕克斯·波宁顿 (1801—1828) 使得风景画再度以水彩的方式在英国得到复兴, 他只活了27岁, 却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人物, 并且, 他增强了英法国两国绘画界的交流。通过以下几点来梳理以下19世纪的英国水彩画发展的特色主:首先, 在人物画方面, 以汤姆斯·西弗的《渔夫村舍》, 约翰·弗雷德里克.路易斯的《哈利姆生活》为代表作, 可以看出收到了现实主义和拉斐尔前派观念的影响, 在对生活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人为的处理和表现;第二, 在动物画方面, 则更加体现出写实主义的特点, 如罗伯特·希尔斯《避雪》, 威廉.亨利·亨特的《迎春花与雀巢》。第三, 在表现风格上, 则涌现出一批以精美而富有情趣的小幅水彩见长的画家, 如爱德华·戴伊斯的《奥尔斯湖景色》 (8.5×14.4cm) 和弗朗西斯·旦比的《从阿什顿草地看克利夫顿》 (12.7×21.27cm) 。第四, 19世纪的英国是书籍插图繁盛发展, 水彩以其特性在这一领域独领风骚;最后, 在对色彩的使用上, 受到印象派的影响, 水彩画更注重表现光色和大气, 主要有约翰·辛格·萨金特 (1856—1925) 、威尔逊·斯蒂尔 (1860一1942) , 他们在英国倡导印象派。而梅络德·威廉·透纳 (1775—1851) 和约翰·康斯太勃尔 (1776---1833) 画了大批表现大气的作品, 他们对这一题材的研究对浪漫主义及印象派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 在18世纪末, 亚历山大·柯仁斯具有想象力的首次将“泼色法”运用于在水彩画中。透纳和帕尔默的作品也有明显的写意抒情的表现。在“写意”这个方面有这重要贡献的还有威尔逊.斯蒂尔, 他的画颇像中国水墨, 他用简洁雅致的风格描绘展现出天水光色的微妙变化。如果我们看现代威廉.吉尔的作品《风景》则更具有抽象意味了。

20世纪, 英国的水彩画家融入到了欧洲大陆的流派中, 还有一些画家则在水彩画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上着力探寻。如画家弗林特、查尔斯·吉纳、插图画家安德鲁斯、斯坦莱·罗伊·拜德明。

在英国水彩分别与1963年和1982年在我国举办的展览来看, 严谨的写实主义的典雅古朴, 与倾向于相待风格的用色强烈鲜明造型抽象, 形成了鲜明对比, 正是英国水彩画家在写实与写意两极上深入探寻的写照。

参考文献

[1].《Watercolours, Frome Durer to Balthus》, by Jean Leymarie, 1984by Editions d’Albert Skira S.A, Geneva

[2].《西方美术辞典》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九卷

历史和发展 篇11

【关键词】动态数学软件 GeoGebra发展 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16-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GeoGebra做为一款非常优秀的数学教学软件,不仅在数学教学方面大展宏图,还被应用于化学、物理等教学,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凭借着免费、开源、可脱机、可在线和跨平台使用的优势,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西班牙、芬兰和挪威等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有很多的欧美国家把GeoGebra作为教师职业发展和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了教师培训教材和培训计划,在国家的层面予以了推广和使用。但是在国内的研究和使用才刚刚起步,没有像几何画板那样被人们所熟知,很有必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更多的学者和老师参与到它的使用研究中来。

一、GeoGebra的发展历史

GeoGebra从2002年1月28日诞生之时的1.0版本发展到现在的5.0版本,由仅支持平面图形的绘制到支持3D图形的绘制,从当时的仅支持英语、德语两种语言发展到支持汉语在内的56种语言,从仅支持在计算机上的运行发展到可以在平板电脑和手机等便携设备上的运行,全面支持有固定学习时间和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人群。

发展到2014年,GeoGebra在全世界成立了150个GeoGebra研究院,大多数都是高等院校数学系的教授们参与组建的研究团队,他们参与完成了GeoGebra软件界面、内部命令的本土化和使用教程的翻译工作,所以GeoGebra能够在国际教育界得到广泛的使用和传播。

二、软件介绍

GeoGebra的名字由“Geometry”(几何)与“Algebra”(代数)两个英文单词组合而成,暗示该软件同时兼具几何与代数(包括微积分)两大主要功能,整合了代数、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表列、图形、统计与微积分(各功能窗口如图1所示),能全面应用于小学、中学以及大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从2001年发展至今,GeoGebra在欧洲及美国获得过数十项教育软件大奖,已被190多个国家的教学工作者所使用,有30多个国家将GeoGebra写入教科书。

图1 GeoGebra功能窗口

三、GeoGebra的功能特点

1.数形结合的利器

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从中可以看出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数学的重要性。GeoGebra完美的贯穿了这一重要的思想,当进行任何的绘图操作时,能时时的显示出组成几何图形的点的坐标,线段、直线、向量等的解析式;在命令输入框中输入表示图形的解析式,在绘图区会立即显示出相对应的图形,这种数与形紧密结合的风格能非常直观的揭示出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实现数学思想的可视化和可操作化。

2.能够快速、批量安装

GeoGebra支持快速、批量的大规模安装,特别适合组建数学实验室,这是其它数学软件无法比拟的。只要把机房中的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拷入GeoGebra安装包和微软PsExee软件,再建立一个批处理命令并写入“msiexee/i\\INSTALL\GeoGebra-Windows- Installer-5-0-3-0.msi ALLU SERS=2/qn”,就能实现机房等数量众多的计算机安装GeoGebra的工作,省时省力。

3.免费

(1)软件免费

众所周知,像几何画板、超级画板等数学软都是收费的,因为价格比较昂贵,学校、教师和学生们都很少能使用的起,影响了这些软件在学校的推广和使用,他们基本上都在使用盗版或破解版,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学生道德的发展。而GeoGebra的使用则是完全免费的,只要遵守不用于盈利和商业目的,就能对GeoGebra进行免费使用和传播。这对于经济上并不宽裕的学校和学生或研究者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GeoGebra之所以能够在欧美等国家得到广泛的使用和传播与免费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最关键的还是有着强大的功能。

(2)素材免费

在GeoGebra官网上有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分享的约20类174139个免费、可交互的学习素材,只要登录官网,无需注册就能免费下载和使用素材,前提是不能用于商业目的。千万数量的素材有探究型的、有演示型的、有游戏型的,遍布数学的各个领域:几何、代数、统计、函数、微积分、面积等;还有物理教学方面的素材:有波的干涉、光的反射、物体的受力分析、物理模拟实验等。而且每个学习素材都附有作业单,既可在线使用又可离线作答,对学习者有很大的裨益。

4.能运行的平台多

与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Maple、Mathematica、MATLAB等数学软件相比,GeoGebra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非常的低,能在可以在Windows、Mac OS X、Linux、Android、Mac OS等计算机平台上运行,完全不存在兼容性的问题。尤其是GeoGebra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开发出了能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运行的软件版本,对于有“移动学习”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了便利,无论走到哪里,都可随时随地的进行个性化的数学学习。

5.人性化的内部命令

GeoGebra所有的内部命令都已经实现了汉化,这里的汉化指的是GeoGebra命令中的关键词都是汉字,没有英文单词,这一特点对于中国人学习使用GeoGebra有着很大的帮助,减少了学习的畏惧感和困难度。其他的数学软件的内部命令均是使用数学英语的专用名词来表示,这对于大都是学过普通英语的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学习障碍,也就影响的他们的普及和传播,只能仅限于专业人士使用。

参考文献:

[1] http://www.geogebra.org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历史和发展 篇12

一、国外农业推广发展简史与主要模式

一般认为, 自从有了农业, 就有了农业推广, 这无疑强调了中外农业推广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 与农业和农村生活相关的有组织的推广活动起始于19世纪中叶。1847~1851年间, 爱尔兰马铃薯严重歉收导致饥荒。为此, 根据克拉伦登 (Clarendon) 伯爵提议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咨询指导机构, 设置农业指导员进行巡回指导, 这便是欧洲农村推广工作的开端。[6]当时的做法是鼓励农民改革种植方式和栽培措施, 以减少他们对马铃薯的依赖性, 并创造一套能够大大降低马铃薯霉菌危害的栽培制度。这些推广工作并非依赖市场的力量或立法的威力而实现, 而是通过信息传播、教育以及组织等活动而奏效。由此, 处于危机状态的大批小农便迅速地掌握了可靠的技术创新, 其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后来于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人们在早已对农民进行过技术指导及咨询服务的德国和法国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到20世纪初, 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北美洲以及许多热带地区都已建立起咨询和推广服务机构,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面向农民介绍较好的耕作制度和传授生产技能。

“推广”一词的实际使用, 起源于1866年的英格兰, 当时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首先采用“大学推广”系统。“推广教育”一词, 是剑桥大学于1873年首先使用的, 用来描述当时大学面向社会, 到校外进行农业教育活动的教育创新, [10]以体现“知识就是力量”。后来, “农业推广”一词在美国得到广泛使用。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合作推广的《史密斯-利弗法》, 给“农业推广”赋予了新的意义, 从也形成了美国赠地学院教学、科学试验和农业推广三结合的体制, 实现“把大学带给人民”和“用知识替代资源”的目标。

时至今日, 当代世界存在的农业推广模式可分为五种主要类型。一是传递服务模式。包括常规农业推广、培训与访问体系和综合农业发展计划, 其策略方式为自上而下的传递服务。二是合同约束模式。包括商品开发与生产和商品导向型推广, 策略方式为自上而下兼由外而内的合同约束。三是意识启蒙模式。包括社区发展、农村振兴和综合农村发展规划, 策略方式为自上而下兼由内而外的意识启蒙。四是参与服务模式。主要采用农业知识与信息传播方式, 策略方式为由下而上参与式问题解决。五是综合咨询模式。主要采用农村综合咨询服务方式, 策略方式为由下而上的问题解决兼由外而内的商业合同约束。[4]

农业推广模式在每个国家都不相同, 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 也可能不完全相同。一个国家或地区采用什么样的农业推广模式, 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 评估一种农业推广模式的优劣, 应当看它是否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对而言, 上述前三大类模式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可以称为低水平模式, 而后两类模式主要存在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可以称为高水平模式。这里, 水平高低并不意味着模式的优劣, 而是就发展的阶段而言的。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看, 改变传递服务模式中存在的许多弊端势在必行;合同约束模式作为一种局部模式或过渡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都有存在的基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发展意识启蒙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要经历的必然阶段;参与服务模式和综合咨询模式是值得一切资源条件具备的国家或地区借鉴的高水平模式。就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 从常规推广模式, 经过意识启蒙模式, 最后发展到农村综合咨询服务模式应当是农业推广模式发展的一般规律。[2,3]

二、中国近代农业推广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远古原始农业阶段的教稼, 相传开创于神农时代, 兴起于尧舜时代。作为教稼的延续和发展, 古代劝农工作也功不可没。[5]然而, 从事推广现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 直到19世纪后期的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才见萌芽。我们现在使用的“农业推广”一词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 当时许多大学的农科都借鉴美国增地学院的做法, 设立农业推广部。例如, 金陵大学农林科于1920年成立棉作推广部, 聘请美国农业部的一位棉花专家进行指导, 从事中棉育种和美棉驯化工作, 开始推广棉花良种, 还到各省宣讲农业改进方法, 并以安徽和县乌江为据点, 推广爱字棉, 为后来在该地建立农业推广实验区打下了基础。东南大学农科则于1921年设立棉作改良推广委员会, 从事棉作之改良推广, 并于1926年成立推广部, 办理江苏省内巡回农业讲演、农业展览等推广项目。可以说, 我国近代农业推广发端于这些大学及中央农事试验场。1928年5月, 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全国教育会议, 通过广州中山大学提案, 该提案中第三节为农业推广教育。这是我国首次通过政府机关要求吸取外国经验, 将农业推广和教育联系起来。同时, 江苏省农矿厅设立了第一个作为省级机关的农业推广委员会。1929年3月, 国民党三次全代会通过“中华民国之教育宗旨及设施方针”案, 规定了农业推广的方针与范围。同年6月, 农矿、内政、教育三部联合公布“农业推广规程”, 这是我国首次拟定的农业推广法规, 其首条规定农业推广的宗旨为“普及农业科学知识, 提高农民技能, 改进农业生产方法, 改善农村组织、农民生活及促进农民合作”。接着又在同年12月成立了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 作为全国性的农业推广机构。30年代前后掀起了民间性的乡村建设实验运动, 设立了多种乡村建设实验区, 它们都含有农业推广的内容。抗战期间, 政府机构有所变动, 设有农产促进委员会以统筹全国农业推广业务。至1945年, 农产促进委员会与粮食增产委员会合并, 改称农业推广委员会, 统筹全国农业推广和粮食增产业务。该委员会内分粮食增产、棉花及工艺作物、推广机构、推广材料、宣传及督导等六组办事。与此同时, 在全国部分省和一些县陆续建立农业推广机构, 还先后设立乌江农业推广实验区及首都农业推广示范区等示范区。据统计, 1946年, 在全国35个省中, 建立推广机构的有14个, 占40%;2016个县中, 建立推广机构的有586个, 占29%;作为基层推广组织的乡镇农会全国共有7681个。当时, 全国政府系统的推广人员共有2200多人, 其中中央一级有396人, 省一级约有350人, 县一级约有1500人。此外, 还有在公私农业机关从事推广工作的专职或兼职人员700多人。[1,5]

总之, 农业推广在民国时期基本上都是由政府包办的, 由政府设立专管机构和实验区, 推广的总体实力不强。这期间的推广工作主要是学习欧美, 称“农业推广”, 内容包括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农村组织和农民生活指导等,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台湾省。但在组织形式方面, 今天台湾省的企业型及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具有重要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 内地开始使用“农业技术推广”一词,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技术推广的指导方针和组织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 促进了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 全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60多年来, 为适应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政府农业推广组织不断调整, 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曲折起伏。[8]实行改革开放后, 非政府农业推广组织逐渐成立, 从而使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目前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目标单一、内容狭窄、自上而下行政指令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和工作思路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需要, 在众多的改革建议中, 人们谈论的主题思想还是要采用“农业推广”的理念和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农业推广在欧美的起源与发展, 还是中国近代农业推广的起步, 都是和大学密不可分的, 大学在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名称就是“农业推广”而非“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推广”的内容极其丰富, 采用以人为本的教育与咨询服务的方式, 远远不同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应做法;新中国开始的“农业技术推广”在今天改革的浪潮中又要回归到约一个世纪前“农业推广”的基本理念。[8]

可以说, 20世纪20年代译自美国英语“agricultural extension”的“农业推广”一词的出现, 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农业推广萌芽时期。虽然今天看来, 译词“推广”可能不是很确切, 但是随着该译词在世界华人范围内近80余年的流传, 其特定的学术含义已为广大学者和决策者所接受。

三、农业推广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最近半个多世纪全世界的情况看, 以科技为基础的推广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趋势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尤为明显。[4]

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不可否认, 早期的农业推广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目标而产生和发展的, 然而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农业推广工作都包含了技术服务以外的农业政策与信息传播、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指导、农家生活改善咨询服务、农民组织发展的辅导、各类教育服务事项、农村社区发展及环境改善等内容, 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农村、农业、农民以及其他服务群体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由于农民、农业及农村三位一体, 当农业推广工作针对农民和农业进行指导活动时, 其内容自然无法排除包含农家生活和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信息。例如, 家庭经济咨询活动在很多地区已成为农业推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推广对象系统是指由推广服务潜在消费者 (即用户) 构成的社会系统。当前在许多国家与地区, 无论是一般性的还是专业性的推广工作, 都在针对改善农村生活的各种需要, 开展信息传播、技术教育以及其他各种农村发展综合咨询服务,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以农村中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居民、小型企事业单位甚至部分城镇居民为服务对象, 扩大业务范围。因此, 农业推广工作对象不只限于农民、农村妇女、农村青少年、农村老年等农村民众, 还包括农业经营者、农民基层组织和遍布城乡各地的一般消费者。这说明农业推广工作是全社会所需求, 而不仅是为农村民众所提供的服务。例如, 推广在农业功能拓展、食品质量、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以及其他有关民生的诸多方面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解决社会中的问题。

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目前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推广组织机构主要有行政型、教育型、项目型、企业型和自助型等五种类型。例如, 在中国的台湾省, 农业推广机构主要包括各级主管机构及所属的试验与改良场、公立农业学校、农民组织 (农会及农业合作社等) 、农业推广财团与社团法人 (设立目的中列有农业推广的财团、社团法人) 。即使在中国大陆, 经过过去20多年发展, 现在明显可见从事推广工作的人员远远不只是政府各级推广机构和人员, 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企业、民间组织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1]

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人们对沟通过程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特别着重于研究如何根据推广对象的需要及其面临的问题以项目的方式向其提供有效的知识、技术与信息, 以诱导其行为的自觉自愿改变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现代农业推广与推广学的含义

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促使人们对“推广”概念有了新的理解, 即从狭隘的“农业技术推广”延伸为“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这说明,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素质以及农村发展水平的提高, 农民、农村居民及一般的社会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生产技术和经营知识的一般指导, 更需要得到科技、管理、市场、金融、家政、法律、社会等多方面的信息及咨询服务。因此, 早在1964年于巴黎举行的一次国际农业会议上, 人们就对农业推广作了如下的解释:推广工作可以称为咨询工作, 可以解释为非正规的教育, 包括提供信息、帮助农民解决问题。1984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行的《农业推广》 (第二版) 一书中, 也作了这样的解释:推广是一种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 (传播方面) , 并且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来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或技术 (教育方面) 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一般而言, 推广工作的目标是使人们能够利用这些技能、知识和信息来改善生活质量。[10]

通俗地讲, 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人力资源的涉农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推广人员运用以沟通为基础的相关方法与方式, 组织与教育推广对象, 使其增进知识, 提高技能, 改变观念与态度, 从而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 采用和传播创新, 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 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农村、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

由此, 可进一步延伸和加深对农业推广工作与农业推广人员的理解:农业推广工作是一种特定的传播与沟通工作, 农业推广人员是一种职业性的传播与沟通工作者;农业推广工作是一种非正规的校外教育工作, 农业推广人员是一种教师;农业推广工作是一种帮助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咨询工作, 农业推广人员是一种咨询工作者;农业推广工作是一种协助人们改变行为的工作, 农业推广人员是一种行为变革促进者。

关于现代农业推广的新解释, 还可以列举很多, 每一种解释都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揭示出了现代农业推广的特征。一般而言, 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可以理解为: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推广对象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推广的目标由单纯的增产增收发展到促进推广对象生产的发展与生活的改善;推广的指导理论更强调以沟通为基础的行为改变和问题解决原理;推广的策略方式更重视由下而上的项目参与方式;推广方法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推广组织形式多元化;推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推广研究方法更加重视定量方法和实证方法。[2]

有了以上对农业推广工作产生与发展事实的论述, 就不难理解农业推广学这门学科了。作为来自实践、高于实践和指导实践的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行为变化与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侧重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 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以及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 必须了解推广对象的需要及其面临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传播实用知识与信息,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动力。因此, 需要引入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概念与方法来研究农业推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所以农业推广学也可以说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在国际上, 农业推广学也简称为推广学。[9]

在我国内地, 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只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因此农业推广学的研究甚少, 农业院校也不开设农业推广学课程。20世纪80年代后, 农村改革不断深入, 人们重新认识到农业推广的重要性, 因而不断开展农业推广研究工作。一些农业院校从1984年起, 相继开设农业推广学课程。20多年来, 农业推广一直是我国学界、政界和商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反映了我们在农业推广研究领域经历了从了解与引进国外农业推广理论与经验, 到全面、系统、客观地比较、评价国内外农业推广实践模式, 再到建立我们自己的对我国实践具有指导价值的理论体系、提出我们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方案以及解决我国农业推广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的过程。同时也表明, 农业推广学研究在中国大陆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农业推广组织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高启杰.现代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3]高启杰.农业推广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4.

[4]高启杰.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与推广学的理论体系[J].古今农业, 2007, [04].

[5]张仲威.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6.

[6]Jones, G.E.Investing in Rural Extension:Strategiesand Goals[M].London: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1986.

[7]Gao, Qijie.Agricultural Extension Philosophy andPrinciples.In Chinese Agriculture and Agro-Extensio—AReference Book for International Agro-Training in China, Nie Chuang[ed][M].Beijing: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Press, 2006.

[8]Gao, Qijie&Zhang, Chuanhong.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in China:Current Situation andReform Direction[J].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8, [04].

[9]Roeling, N.Extension Science[M].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88.

[10]Swanson, B.E.et al.Agricultural extension:areference manual[Z].Rome:FAO Agricultural ServiceBulletin, 1984.

上一篇:金融宣传下一篇:递进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