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识和启示

2024-08-30

历史认识和启示(共8篇)

历史认识和启示 篇1

世界历史重要历史认识及启示

1、文艺复兴的现实意义:提倡张扬个性,不断创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解放思想,构建和谐社会。

2、文艺作品和科技成就带来的启示:我们要从小养成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3、英国确立民主制度过程的启示:任何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过程,法律制度和民主实现程度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推翻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美国南北战争给我们的启示: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树立历史进步思想,先进比的战胜落后。以国家利益为重,反对分裂,积极维护国家统一。

6、你对俄国农奴制改革有何认识:19世纪中叶的俄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农奴制改革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使俄国抓住了历史机遇,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成为本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文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

7、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抓住历史机遇,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努力发展外国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努力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和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

8、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上学习到的优秀品质:关心大众疾苦,深入了解工人生活,乐于奉献一生;不惜舍弃个人生活条件,选择为人类谋取福利作为自己的职业,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汲取千人思想精华,学识渊博;重视社会实践,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创立科学理论。

9、我们从发明家身上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刻苦学习、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10、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11、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洋务运动后期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企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掀起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12、本茨与莱特兄弟的发明给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来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学习她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的精神。

13、凡尔登战役和“一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战争对人类而言,是一场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我们要牢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14、启蒙运动给我们的启示:启蒙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伏尔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现在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解放思想,以求更大的发展。

15、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

16、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7、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8、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9、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20、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21、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22、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3、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24、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5、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26、理想中的世界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在世界上真正起到发展经济、促进和平的作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所有国家、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谈判成为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方法;人类不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

27、全球化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 2

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历史认识和启示 篇2

一、对台湾养老保险的认识

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和养老理念相同的大背景下, 台湾养老保险体系的形成与我们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特点十分相似。

1.台湾养老保险体系“碎片化”特征明显。目前台湾的养老保险有劳工保险、公教人员保险、军人保险、“国民年金”制度, 分别由“行政院劳工保险局”、铨叙部、“国防部”主管, 基本实现全民覆盖。

劳工保险举办最早, 于1950年3月开办, 之后于1958年7月通过制定颁布《劳工保险条例》正式建立制度, 其包括范围除主要的老年保险 (养老保险) 之外, 还有伤病、医疗、失业、失能、生育、死亡等6险种。到目前, 《劳工保险条例》前后已历经14次修订。按照现行的《劳工保险条例》 (共79条) , 在台湾地区, 凡年满15岁以上、60岁以下的劳工 (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城镇企业职工) , 均应参加劳工保险, 并划分为强制纳保、自愿加保和特殊情形的继续加保三种。劳工保险必须缴纳保险费, 保险费应依被保险人当月投保薪资及保险费率计算。目前, 劳工保险的保险费率为7.5%, 投保单位按被保险人每月的薪资总额, 依投保薪资分级表的规定所申报的薪资。强制纳保的前6种对象及自愿加保的前3种对象, 其普通事故保险费由被保险人自行负担20%, 投保单位负担70%, 由政府负担其余10%。劳工保险给付项目中的老年给付采取“待遇确定制”, 凡年满60岁且缴纳保险费满15年者, 可以领取老年年金给付, 并从以下两种方式中选择其一: (1) 缴纳保险费合计每满一年, 按其平均月投保薪资之0.775%计算, 并加计新台币3000元; (2) 缴纳保险费合计每满一年, 按其平均月投保薪资之1.55%计算。当然, 符合条件的劳工也可以申请一次性领取老年给付, 其标准为:缴纳保险费合计每满1年, 按其平均月投保薪资发给1个月;缴纳保险费合计超过15年者, 超过部分, 每满1年发给2个月, 最高以45个月为限。由于该制度是一种全部由企业负担、给付确定型的制度, 客观上存在企业退休准备金提取不足的风险, 会影响退休金的发放保证;另外按规定劳工在同一家企业缴费15年以上并年满55岁或工作25年以上才能按月领取退休金, 如缴费不满15年的只能一次性领取养老金。由于岛内中小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仅有13年, 实际上多数劳工存在无法享受按月领取的劳工退休金的风险。根据“台湾内政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 有超过75%以上的劳工达不到“劳基法”规定的退休条件, 无法按月领取劳工退休金, 以致该制度流于形式, 不能很好地发挥实际效用。

公教人员保险实施开始于1958年1月制定的《公务人员保险法》。当初纳保的对象主要是公务人员, 以及公立学校的教职人员。1999年5月又将原先单独设置的私立学校教职人员社会保险一并纳入, 进而形成统一的公教人员保险, 《公务人员保险法》亦更名为《公教人员保险法》。公教人员保险的保险费率为被保险人每月保险俸给的4.5%~9%, 按月缴付。保险费由被保险人自付35%, 政府为公务人员补助65%, 但私立学校教职员由政府和学校各负担32.5%。按规定, 公务员任职5年以上、年满60岁者或任职超过20年者, 可自愿办理退休, 其退休金由台当局与公务员共同拨缴费用建立的退休抚恤基金支付。除养老金外, 公务员还享有死亡抚恤金和老年医疗保障。就教职人员保险来说,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教职员工有所不同, 其相关法规包括“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学校教职员抚恤条例”、“私立学校教职员保险条例”等。教职人员退休条件与公务员基本相同, 任职5年未满15年者一次性给予退休金;任职15年以上者, 可分期领取养老金, 计算方式与公务员一致。退休金由学校所属的各级行政部门支付, 而私立学校的教职员工, 则比照公务员保险法办理。同时, 除养老金外, 教职员工还享有死亡抚恤金。

军人老年保险主要为退伍金与抚恤金, 其制度始于1950年, 后于1970年修订使用至今, 保险对象包括现役的军官、士官、士兵。按规定, 军人保险的保险费缴交基数金额, 依被保险人月支薪俸为准, 按月缴付。军官保险费政府补助50%~70%, 其余由被保险人自付, 义务役士官与士兵的保险费由政府全额负担。

国民年金制度始于2008年10月1日制定的《国民年金法》。根据《国民年金法》的规定, 凡年满25岁、未满65岁, 在台湾地区具有户籍, 没有工作且未参加劳工、公教人员、军人等社会保险者均应加入国民年金。这种保险对象如同我们所指的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城乡居民。国民年金以1123元为月投保金额, 政府提供补助40%, 民众自身负担60%。为保障弱势民众的利益, 《国民年金法》还规定对中低收入户与身心障碍者, 政府将分别情形提高保费的补助比例, 而对低收入户和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碍者, 则由政府对保费予以全额补助。国民年金的保险给付包括老年年金给付、身心障碍年金给付、丧葬给付、遗属年金给付四个方面。其中, 老年年金给付在被保险人年满65岁时开始申领, 只要缴满40年, 估计每月可领6986元, 至死亡为止, 估计台湾有335万人纳入该体系。此外, 《国民年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该法施行时年满65岁的国民, 在台湾设有户籍, 且于最近3年内每年在台湾居住超过183日, 而无法定例外之情形, 也视同被保险人, 可以申请领取老年基本保证年金, 标准为每人每月新台币3000元, 直至死亡为止。如果民众因为失业而失去劳工保险资格, 台湾的劳工保险局会主动将其原有的劳工保险账户终止, 并且立即将之转换到国民年金保险账户。所以, 台湾劳工几乎不必担心其未来的老年养老给付问题, 有影响的只是退休给付的替代率水平。总之, 台湾国民年金制度的实施, 使原有的各项福利津贴在不影响既有利益的前提下整合进来, 形成军、公、教退休金和“国民年金”共同组成养老保险的第一支柱。

据考察团接待方介绍, 目前已退休公务人员, 其按职等的养老金约为每月4~7万元台币;军人退休时可一次性领到退休安置费300万台币以上, 如少校300万台中校级400~500万台币, 上校级700~800万台币, 每月可领到养老金 (台湾叫“月退俸”) 在3万台币以上, 如中校4~5万台币, 上校7万台币以上;小学教师教龄满20年每月可以领到7~8万台币, 大学教师会更高些。

2.台湾已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除军、公、教退休金和“国民年金”共同组成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之外, 台湾还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和商业保险补充制度。

为了完善体系和改革弊端, 自20世纪90年代初, 台湾开始进行改革, 并于2005年7月1日颁布新的劳工退休制度政策, 与旧制并行。经过改良, 目前该制度已转变为企业年金制度, 成为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

根据“劳工退休金条例”, 新劳工退休金制度与旧制相比,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采用缴费确定制, 为员工设立个人账户, 以个人账户的积累值确定其退休金水平;二是携带和转移性较好, 工作年限计算不以同一家企业为限;三是在领取方式上, 除一次性领取外, 可以采取类似转换年金保险的方式, 依据退休时个人账户的积累额, 确定每月领取退休金水平, 同时也可以按照年金保险制的方式约定退休金水平;四是资金来源上, 企业缴费不得低于员工工资的6%, 员工可以在6%的范围内决定是否缴费, 并享受税收优惠。

与旧制相比, 新劳工退休金制度引入了缴费确定制的模式和个人账户, 可以使准备金是否充足的问题得到较大改善, 并可以转移, 使其基本成为“可以享受得到的退休金”。但是, 新退休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 缺乏有效的投资手段, 只能存放在银行, 资金得不到有效的保值增值;运营上未能有效引入商业机构, 而由“劳保局”一手包办, 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待考验;企业和个人各6%的缴费率偏低, 达不到预期的替代率水平。因此, 该制度还需进一步改良。

商业保险是台湾养老保障第三支柱。目前台湾有很多人都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实现个人养老保障的积累, 初步估计, 台湾个人年金保险保费年收入约占人寿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10%, 约有3000亿~4000亿元的保费在被保险人退休后进行支付。与之相比, 台当局2003年社会福利总支出才3451亿元。因此可看出台湾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有十分重要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居民养老保障实际需求。但是, 过多依赖商业养老保险所带来的中低收入者养老保障不足和再分配功能的弱化也是存在的, 已成为台湾方面要深入研究和改革问题。

二、对台湾老人安养服务的了解

根据统计, 台湾现有老年人口, 约占总人口数10.8%, 即两百六十多万人。这一数字将逐年增加, 至2050年, 老年人口会超过台湾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即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人, 另外由于社会形态改变, 缺乏子女照顾的独居老人愈来愈多, 已占老年人口20%。基于这种情况, 台湾十分重视老年人的安养福利和服务, 特别是促进安养服务机构建设朝多元化发展。目前在台湾有一千多家安养服务机构, 一种是公办的安养机构, 包括卫生署管的三百多家和退伍军人服务委员会的体系。目前按两种方式来运作:第一种方式是OT, 即政府新建, 民间经营, 几年以后归还政府重新招标 (台湾法律规定经营期最高只能9年) , 目前这类老人机构在整个台湾有14家。还有一种方式是BOT, 即政府提供一块地由民间来盖, 盖了以后让你经营30-50年, 以50年比较普遍。另一种就是财团法人安养护机构, 床位大都在400床以上, 有一定经济规模, 主要以强调优质、完整性、连续性、功能的方向来规划。

在财团法人安养护机构中, 我们对王永庆先生创办位于台北桃园的长庚养生文化村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养老的理念新, 当时王永庆先生创办的思想就是要“籍由妥善的规划及设施, 让居住在村内的银发族不但能获致良好照顾, 也可以相互奉献其宝贵智慧, 建构丰富而多元的精神生活, 使晚年不致有孤单感, 甚至可以成为精彩的生命阶段”, 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可以享受到保健、医疗、养生、休闲、娱乐等全方位服务。二是长庚养生文化村有一个完美的村落式居住环境, 占地范围很大, 约34公顷 (510亩) , 估计相当于福州大学怡山旧校区的面积, 完全由王永庆先生之前所获批的医疗用地捐出。长庚集团已投资100个亿元台币。在长庚养生文化村, 我们看不到围墙和栏栅, 公寓楼错落分布, 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和241种原生木都得到保留, 新种植物500种, 设有多条休闲步道、各式运动场馆所和各式观景区供入住老人使用。三是入住有条件要求。入住者必须年满60岁 (配偶年龄不限) 、经长庚医院体检合格且能够生活自理。四是费用适宜。居住一年及以上的, 一房一厅约46平方米的住费要1.8万台币 (一人) 至2.3万台币 (夫妻两人) , 一房两厅约72平方米的住费要2.6万台币 (一人) 至3.1万台币 (夫妻两人) , 到食堂用餐一个月的餐费一般要准备5000元台币, 依实际消费结算, 房间内用厨房可以自己做饭, 水电费独立设立并按用量收费。短期入住一般为一周及以上, 住房费用按天计算, 一房一厅每天要一千一百多台币, 一房两厅每天要一千五百多台币。目前, 入住者四成为军、公、教退休人员。许多出国人员也喜欢选择此村作为其出国期间留台父母的安全舒适住所。五是住宿人性化。住房有如三星级宾馆, 设有紧急呼叫系统和大楼24小时监控系统, 上下楼都可乘电梯。卧具和家用电器可自己配备。使用电梯、开房间门、用餐都用刷卡。为安全计, 房内仅限使用微波炉和电磁炉, 房内的卫生由自己打扫, 个人房间隐私得到尊重。六是满足老人个性化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每栋楼有500间住房, 设有食堂 (有如大学餐厅) 、小炒部、水果部、小百货点、唱歌厅、礼拜堂、佛堂、阅览室、各种功能的教室。开设老年大学和传统艺术学习管道, 有专职医生提供健康医疗服务和膳食指导, 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建立相关社群促进人际互动关系。户外, 还有果园和菜地可让老人们自己去劳作, 快乐享受田野生活, 进而丰富退休生活价值。交通网连接台北、桃园。七是重视亲情陪护。养生村鼓励子女探视与陪护, 一年一次可30天连续陪住和重要节假日共108天是免费的, 可以在房间内与老人同住。其他时间陪住, 每天要收300元台币。八是工作人员素质高。目前养生村常住老人五百多人, 配有专业工作人员四十多人, 有医生、健康管理师、管理人员, 他们每半年都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另外加上外包的清洁、餐厅、水果摊、便利店人员一百多人, 义工80人, 整个村的工作人员平时有150人左右。

三、启示

1. 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要有一定的时间考量, 审慎推进, 不能一

蹴而就。如台湾的劳工保险制度建立至国民年金制度建立前后历经五十多年, 至此实现全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现阶段, 我国已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而实现社会养老全民覆盖、养老保障体系完全建立的情况下, 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完善制度和体系方面。从各国的情况看, 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的形成都是国情和历史背景的产物, 不能简单地评判其好坏, 关键是制度之间要有机衔接, 进而真正实现社会保险公正公平的目标。当然, 这种公正公平并非一味强调养老待遇均等, 而要有利充分保护和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切实体现社会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缴费与待遇相挂钩”的最基本原则, 否则就会完全背离社会保险公正公平的目标。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生活保障已有发放退休费的制度安排, 当前要深化这一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如何与城镇企业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理衔接的问题, 做到制度趋同化又体现各群体特色, 使以上各制度有机地构成整体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

2. 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要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势下人才流

动和提高保障水平的新要求。首先要加快完善各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员流动时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的接转机制, 同时简化业务流程和办理手续。其次应当提升各项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 在达到省级统筹层面后再逐步实现国家层面的基金统筹, 并以建设全国社保信息中心和全国基金结算中心作为技术保障和支撑。第三要进一步研究和改革现行的年金制度和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采取适当强制和免税的方式, 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及个人加入年金计划和商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使年金制度和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真正成为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 以逐步提供参保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水平。

3. 适应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政府要像抓保障房建设一样积极主导发展老年安养事业并不断

提升服务水平。可借鉴台湾的经验, 在总结居家养老经验的基础上, 由政府采取OT或BOT的模式打造较高水平的老年安养机构, 以适应城市独居老人已占49.7%、空巢化趋势日益突出的问题。据国家有关方面前些年的调查统计, 我国已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愿望且这一比例正在逐步上升, 仅在2006年时对养老机构床位的需求已经达到2261万张, 而同年全国养老院的实际床位只有170万张, 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也偏低, 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因此, 各级政府应当把发展老年安养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内容强制实施, 可作为一个产业和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投向加以研究, 使老年安养事业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协同推进, 共同构成老年社会的保障安全网。

(作者单位:福建省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局)

参考文献

[1].陈登源 (台湾淡江大学) .《台湾养老保险制度介绍》

[2].刘文.《台湾地区养老保险制度述评》.《行政管理改革》, 2012年第二期;

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认识 篇3

一、创设环境、兴趣引导、探究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导入图片、史料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比如在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时,老师展示图片,启发谈话 ,介绍知识,配合提问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展示出一个鬼谷子下山的青花瓷罐和曾经轰动一时的新闻资料,大意是:2005年7月14日新华社发出一则从伦敦传来的消息:一件名为鬼谷子下山的青花瓷罐12日在伦敦佳士得拍卖 会上以1568.8万英镑成交,约合人民币2.3亿元刷新中国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它目前就仅存八件,上面画的是战国时期燕齐两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被敌方所禽,其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与使节一起下山的情景。这立即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 , 产生了学习的强烈愿望。教师接着说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看看我国古代手工业高超水平,感受 古代工艺品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我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官营手工业有何特点?2、有何作用和局限性 ?同学们思考讨论后回答基本正确。特点:资金雄厚,规模大;工匠技术经验丰富。作用:为分工协作创造条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局限: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通过阅读,培养了学生分析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相互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形象地讲解,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抽象思维

比如在讲瓷器的“南青北白”时老师引入陆龟蒙的诗句:“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又引入诗句:“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形象的诗句使我们如饮甘露,在享受古代艺术美的同时形象的理解了南青北白的特点。

在学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时,同学们对古代农具和耕作技术比较陌生,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耒、耜、二牛抬杠的偶犁、耧车、曲辕犁、代田法、垄作法等示意图,使学生一目了然搞清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背景时,我播放《列宁在1918》中的片断,特别是瓦西里征粮回来晕倒的镜头给学生印象特别深,加深了学生对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必要性的认识。

三、教师耐心启发,循循善诱 ;学生总结概括 ,提炼知识,认识规律

如学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的影响时,学生不理解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等上历史舞台 以及在短暂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老师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动了哪些运动?”学生答: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再问:“这三个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什么关系?”学生犹豫未决。教师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结构变动 导致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动。同一节课,当讲到短暂春天原因时,教师又提问:“辛亥革命和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什么关系,即体现了什么原理?”学生无人回答,教师启发道:“前面我们讲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没有反作用呢?”学生齐答到:“有 。”这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一个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

四、克服 机械记忆的旧方法

如联想记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向西,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这两个人都带着轮子,名字有 “伦”,字 因此跑得比较远。又如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比较多我给学生编了一个顺口溜:六七十年代才露脸,甲午战后初发展,抗日战争时遭摧残,解放战争时绝境陷,建国之后换新天,三大改造性质变。经过了春夏秋冬,迎来了柳 暗花明。 再者,建国后的经济曲折发展,我教学生画一个年代尺,标出重要的年代再划出工农业生产增长或下降折线图,让学生在年代下总结上升或下降的原因。这样把知识串联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看起来明白,记起来也方便。还有苏联的改革涉及内容多,我就让学生列表整理知识比较鉴别。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觉得轻松多了。

五、融人情感价值观,感受历史精神

情感因素是历史中固有的丰富资源。《易经》中有两句非常经典的话,“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厚德载物”非常确切地表达了一种自古至今的永恒精神。屈原和谭嗣同舍身取义是爱国,张謇的实业救国仍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真正的历史是活生生的,充满生命力的,历史与文学、艺术、诗歌相通、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需要让学生用心用情感去体验。我们的青少年们是否曾为越王“卧薪尝胆”、祖逖“击楫中流”而鼓舞;是否曾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一片丹心”所感动 ;是否能感受到百年近代史里为民族和人民的自由解放而献身的英雄们的壮烈。我们热爱生命,我们珍惜生命。我们也应该懂得生命的意义不在生存时间的长短。安享天年不失为一种美好追求。但当历史需要人奋然前行时,那些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国家、民族的生命,融入了历史的生命的人获得了生命的永恒。祖国的意识,爱国的情感都只能产生于历史的过程中,都只能奠基于历史的情感之上而民族的衰败,国家的沦亡都是由于民族历史的模糊,民族凝力和民族精神的丧失。

六、培养创新理念

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历史中有很多有利于创新意识发展的因素。商鞅变法是创新,秦皇汉武仍富极大创新精神,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需创新精神和极大的政治胆略。另外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还应树立民族观念和全球观念。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国家间团结合作,不同文明互相包容,和谐共存。还要求我们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制定合理对策趋利避害。历史使我们理解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

历史认识和启示 篇4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这80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也是所谓中国国情(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实现农业产业化、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以及人口城市化;同样的,教育的普及、民主化、法制化等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有赖于广大农村和农民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鉴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力军以及农民占人口的比重,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好如何动员和领导农民的问题,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才能建立自己领导的政权。1945年,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指出:“中国现在的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城市经济在损害农村一定利益的情况下发展更为迅速。但是,要真正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三农”问题解决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时。因此,无论是从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阐述毛泽东思想,还是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都需要研究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农”问题。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指导思想的提出,同时也指导了“三农”问题的发展方向。不仅是共产党认识的三次飞跃,同时也是“三农”问题的三次转折。

回顾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从建党到建国,在土地革命、解放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从建国到文革结束,强调农业为工业、农村为城市提供积累,农民就地发展,主要依靠农业致富,提出了农业合作化、农民集体化、农村公社化等理论后来发展为农业工业化、社会化,此后升华为农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形成一系列思想理论、政策措施和法律制度。

历史认识和启示 篇5

内容提要: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本文试从态度、效能方面反思这一问题,认为必须加强情感教育,必须给学生提供鲜活的情感素材,情感教育必须关注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课程目标 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中,常有学生问到“历史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我通常比较草率地回答学生:“学史使人明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历史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提高修养,深刻认识社会,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等等。这样的回答学生未必听得懂或者是似懂非懂,但学生的提问至少可以折射出如下信息:一是学生感觉学历史没什么用,二是学生对历史价值功能的关注,渴望历史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有用”的东西。学生的“老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历史教学应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一些什么“有用”的好东西?

一、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功能缺失,必须加强情感教育。

尽管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重知识、能力轻情感教育的现象还普遍地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一些:第一是教材的原因,比较缺少情感教育的素材;第二是教师的原因,观念难以转变,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比较困惑,感觉较玄难以捉摸。情感是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在当前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念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此,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二方面:一是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情感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来历史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人文素质,但情感又具有它独特的活动规律,难以捉摸,尤其不易于量化,难以精确控制。同已有十分完整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相比,情感教育显得落后和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时因其难度大,干脆被教师弃之不顾,这就造成了学生有很强的智力技能,如记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但情感却严重缺失。第三是学生方面原因,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下的记忆学习,而缺少情感上的熏陶,表现为浮燥自大或自卑,感情冷漠麻木等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曾有一篇文章,说的是北京四中的赵立剑老师在他所任教的有40多名学生的班级中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乎50%的学生崇拜希特勒。这无疑反映了一个大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全国有名的重点中学——北京四中这个班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我们是不用怀疑的,但是似乎反映了“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间尚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培养了能力,就可以养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改形势下,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是时候让历史的情感价值回归了。

二、情感教育僵化古板,必须给学生提供鲜活的情感素材。

关于历史的价值,著名学者葛兆光教授有一段精辟的比喻:“历史仿佛给人们提供着关于„故乡‟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一定是对于村庄位置、房舍田地、乡亲父老、水井道路的具体再现,1 而是一种关于故乡的温馨感觉,使人们一想起故乡就觉得亲切,使互不相识的人一提到故乡就有„同乡‟甚至有„同根‟的感觉。„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始终存在着眷念,这就是历史的价值”。这个比喻很令人回味。历史的情感教育不就是引导学生超越那些年代、地点、事件、背景原因、经过、性质等僵化的条条框框的概念,从而寻找它的价值和感受它的“故乡”般的温馨吗?

我很喜欢看中央台的“新闻调查”节目,是因为它从方方面面揭示新闻背后的故事,它完全有别于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的严肃性;我比较喜欢听沈志华教授的讲座和看他的文章,是因为它讲述了历史背后的“历史”。中学生比较喜欢历史题材的影视和回忆录等,但不是很喜欢学历史,是因为他们觉得历史学科只是死记硬背,没什么趣味。

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自主意识与思维的批判性明显加强,认知过程和情感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他们反感生硬的譬喻、简单的贴标签和纯粹的道德说教。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深入挖掘学科中俯拾即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素材,找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例,寓之以情,进而晓之以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历史画卷波澜壮阔,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命运曲折离奇,历史事件婉约迷人,历史学科本来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素材,又由于其具有真实性,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以史育人的过程中,有必要打破“教教材”的传统,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补充、重新整合教育素材。如我在教学高一历史《新航路的开辟》(岳麓版)一课,我补充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故事”(由于远航的艰险,当时所有的水手都不愿随哥伦布远征,国王只好从刑事犯中挑选;……驾驶的是3艘破旧的帆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艰苦地漂泊着,谁也不知道茫茫无际的大西洋上,等待着他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由于哥伦布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苦熬了两个月,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学生通过故事中的情节,更深刻地体会到哥伦布探险过程中的艰辛,从而激发了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接到又讲了哥伦布“让鸡蛋立起来”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哥伦布睿智的故事,感受到他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可贵的首创精神。在教学高一历史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时,我用一课时上完两课的内容,然后用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大染坊》最后一集,通过陈寿亭经营的印染厂最后毁灭的结局,学生在活生生的剧情中,自然会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发展的艰难状况,从而激发青年学生为振兴祖国和振兴中华民族而奋发图强,刻苦读书的精神。

三、情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脱离学生,情感教育必须关注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在《读者》杂志上有一篇名为《历史题该怎样考》的文章。同样的历史知识,但是中外考查的方法却截然不同:中国的考试题目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美国的考试题目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如果当初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文章中还列举了一个日本的历史考题,考题是这样陈述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外历史教学的差异,外国更重视发挥史学的功能,更重视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而从中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历史情感教育到底应该怎样教。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如果我们的课堂带给学生的只是一个个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的问题,学生受到的只是各种单调、枯燥、乏味的刺激,学生就会在那里痛苦地学习,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更没有生活的激清,对学生 2 的情感教育也难以落实。所以我们的情感教育要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谈历史,在体验中看规律,在生活中悟理想。如讲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时,我联系了“奇货可居”的吕不韦、白居易《琵琶行》、“红顶商人”胡雪岩等内容进行讲解,效果很好。吕不韦靠经商积累巨大财富,后来投机于政治并大获成功,但最后又在激烈的政治旋涡之中走向末路,可见自远古以来就没有商人所具有的政治地位,即使如吕不韦这样成功的商人,都需要通过资助政客来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地位的提高;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歌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可发现唐朝商人地位之低下,因为商人只配娶“老大”歌女;“红顶商人”胡雪岩是典型的利用官场政治实现商业抱负的商人,是官商结合在近代史上的颠峰,最后,胡雪岩成成为了李鸿章与左宗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可见,官商勾结并非现在才有。

接着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心目中所喜欢的中国近现代和当代商人,并说一说喜欢他们的理由,学生马上能说出一大堆的名字,如“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商界天王李嘉诚、海尔的张瑞敏、万科的王石、长虹的倪润峰、联想的柳传志、TCL的李东升、创维的黄宏生、地产精英任志强等等,至于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以上内容学生在报刊杂志、电视或语文课上已有所了解,加上现代社会对财富的崇拜以及“仇富”心态,人们极大地关注商业活动,许多学生也比较崇拜商业精英,所以有浓厚的兴趣关注这些问题,联系起来,就能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启情点”。在情感上学生会更深刻体验到:古代商业很重要,商人地位却很低下,今天,商人已经成为主宰时代前进的中坚力量,社会已经正式的承认了商人的强势地位,中国人的重商时代开始了。进一步引导下,学生还会深思如下问题:今天的商人应该奉行怎样的商道,才能更好的被我们这个社会所承认和景仰?商人应用怎样的诚意来消解社会对商人的“仇富”心理?除了创造财富,还应承担哪些责任,才能真正成为主导变革时代的商界英雄?

对电脑新认识的启示作文 篇6

对电脑新认识的启示

今天,电脑课上我学会了做幻灯片。幻灯片可以用来介绍人物、事情、课文,还可以给亲人作电子贺卡。幻灯片上有图片、动画,五颜六色的文字十分好看。

通过今天学到的电脑新知识,我想起以前对电脑的`了解,我总是认为电脑只是玩游戏的工具。现在我通过学习知道了电脑有更多的用途,比如打字、画图、计算、做表格等等。

电脑课上知识的充实,使我更深了解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也给了我学习要赶上来的启示。今后不管什么事情,都要通过不段努力学习,才能真正认识他,达到新的高度。

对电脑新认识的启示作文200字

历史认识和启示 篇7

一、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之间的关系

“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育与“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育是两个极端,前者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和权威地位,后者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和主动地位。然而在现实中,试图完全把两者割裂开来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是两者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

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或者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在现实中都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是两者在某种程度上的融合。在中国,本科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比重较大,在欧美的本科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比重较大。

(二)不同教学理念适用于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对象

认为一种教学方式好于另一种教学方式的观念是不恰当的。例如,对于实践性强动手要求多的理论课,以学生为中心比较恰当;对于难度很大、数理推导多的理论课,或者内容多、时间短的理论课,以教师为中心比较适合。又如,对于喜欢主动学习和课后专业阅读量较多的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比较符合;而对于习惯于被动学习和课后专业阅读量较少的学生,以教师为中心往往比较适合。

(三)辩证地看待两种教学理念在当前我国本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

虽然一直以来师本教育的弊端备受诟病,但是,从师本教育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被普遍采用的现实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存在不足之处,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比较适合当前中国高校的具体情况。黑格尔讲过一句话“存在即是合理的”,以教师为中心目前还是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虽然比较先进,但是由于其超越了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阶段,因此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并未被普遍采用。

二、改进高校理论课教学的几点启示

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比较适合当前中国国情而被普遍采用,然而,适合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虽然具有授课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高效性的优点,但却往往是以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代价的,这对培养新世纪创新性、自主性和综合性人才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现阶段的理论课教学中,一方面,从当前的中国国情出发,“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仍然是不能摒弃的;另一方面,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尽量多地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做到两者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既做到教学的系统性和高效性,又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自主性和创新性。

那么,如何在现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尽量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引入研究式教学

“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很可能会磨灭学生对探求知识的兴趣;而探究式和研究式教学是主动性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探求知识的一种乐趣。下面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英国本科教学的情况,然后结合中国本科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研究式和探索式教学。

研究式教学和探索式教学贯穿于英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中,成为英国本科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方式。英国本科教学包括:第一,演讲课。一般来说一天只有一节,教师每次在台上讲授一个主题的专业内容,为下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介绍新观点,并列出一系列课后参考书目,学生则在下面听课记笔记。第二,讨论课。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们集中讨论一个预先布置好的课题。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在讲台上作一个短暂的发言,然后收集和分析不同的观点,最后由老师进行补充和归纳。第三,课程作业。学生在进行独立研究之后需要写课程作业,每门课程几乎都有1~2个课程作业。课程作业包括小论文、项目论文和问题研究三种类型,这是评估学生的该科目学习成绩的主要内容。

英国大学本科生的课后阅读量很大,每天要阅读50~60页的专业论文,可以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专业信息;中国本科生的课后阅读量小,获取专业理论知识的渠道主要来源于教师课堂讲授。由于课外阅读量小,因此,在讨论课上中国大多数大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随便应付,理论课的讨论课经常流于形式,讨论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在中国本科教育的具体国情下,盲目照搬英美国家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是要在坚持现有教学方法的情况下,部分章节的教学可以引入像英国这样的研究式教学方式。例如,在《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定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列出诸如“中国货币供给过快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中美货币供给的比较研究”、“中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等一些问题,让学生择题研究并形成课程论文,最后开设讨论课由学生短暂发言和讨论,讨论结束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

(二)融入启发式教学

教育理论家曾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有些内容适合教师讲授,例如抽象难懂的内容,这时需要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做到条理清晰结构分明,并且授课速度较快;有些内容适合学生讨论,例如容易理论联系现实的内容,这时可以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授课。笔者的做法是,在讲授过程中着重问题的创设,创造氛围,根据课程的需要提出各种前后连贯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最后再由教师总结理论和提高认识。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往往比较抽象,学生不太好理解;实践比较具体,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增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现实到理论。在讲解某理论之前,先分析现实的一些现象,然后从现实的分析入手逐步导入理论。第二,从理论到现实。在讲完某理论之后,运用该理论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增强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情况的能力。

倘若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学生们会觉得理论在现实中是有用的,可以激发他们对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要求。例如,从现实到理论的分析中,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归纳,然后由教师进行系统讲授;又如,从理论到现实的分析中,先让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然后由教师归纳和总结。

三、改善理论课教学需要配套的改革措施

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或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比重,如果没有学生的配合,单凭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效果往往不佳。例如,教师布置学生课程论文,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学生马虎应付,甚至去网上拷贝一些资料应付了事。又如,教师布置学生课后阅读一些论文,多数学生不会去读或者随便应付一下,只有小部分学生才会认真去读。在学生课后阅读量小以及对待课程论文不认真的情况下,“以学生为中心”收效甚微,这也是许多教师在尝试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但发现其效果不好之后,只好又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老路上去了的原因。在高校的理论课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课后大量的阅读,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效果往往不好,学生在讨论课上回答问题时,或者多数学生保持沉默,或者所说的东西显得苍白幼稚,只有少数优秀学生的回答才令人满意。因此,要提高“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方式的效果,必须增强学生对课后阅读、课后写作等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对课后阅读、课后写作和课堂讨论热情不高,具体原因包括:一是现在学生学习的功利心较强,对于实用性较差的理论课学习热情不高;二是现有高校考试制度和管理制度比较适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不适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前者属于内因,学校无法改变;后者属于外因,学校可以改变。因此,在高校理论课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需要对现有高校制度的配套改革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要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对现有高校制度进行改革。具体包括:首先,改革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试这种单一考核方式,偏重于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忽略了考核诸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当改革高校的考核制度,除了考试之外,还可以引入课程论文、讨论表现、平时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其次,改革当前高校严进宽出制度,即从“宽出”制度转变为“严出”制度,以提高本科学生培养质量。以本科毕业论文为例,因为学生知道最后都能通过,所以多数学生都不会认真对待,导致本科毕业论文粗编滥造、抄袭成风,老师对此毫无办法,只能听之任之。但是,如果学校设置一定的淘汰机制,能真正淘汰一些糟糕的毕业论文,那么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必定会显著提高。除了本科毕业论文之外,学生对待其他学习事情的不认真态度,大多与过于宽松的大学考核制度有关。第三,应当增加教师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时间。教师上课来下课走,学生课后难得见到教师一面,当大学生课外阅读或者独立研究遇到问题时无处可问。由此可见,高校有必要规定每位教师必须开设Office hour,让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去办公室找教师问,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晓燕.哲学理论课的创造性教学方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62-163.

[2]程汉华,刘云涛“.导问式”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66-68.

[3]周剑雄,苏辉,石志广.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4):55-57.

[4]唐毓磊.发现法和探究式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147-148.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教训和启示 篇8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思想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德国社会民主党指导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3年成立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和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第一个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德国社会民主党一直是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工人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该党仍然以工人阶级政党自居,从形式上看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其党纲的理论基础。二战后,为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德国社会民主党在经历党内长期争论后于1959年通过了著名的《哥德斯堡纲领》。该纲领主张世界观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表示坚持“自由、公正、互助”的价值观,同时公开声明:“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的政党。”表示要在平等的条件下同其他民主政党进行竞争,以赢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但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民主党在联邦德国政党政治结构中政治地位的起落,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用《哥德斯堡纲领》已经无法解释。德国社会民主党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理论反思与政策创新,于1989年通过了《柏林纲领》,在《柏林纲领》中,民主社会主义理论更加中性化和多元化,从而使社会民主党更加兼容并蓄。①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结构

德国社会民主党充分利用了其组织特点,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领导与基层党员的联系。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结构分为联邦、区、分区、基层支部等。最基层的组织单位称为支部,目前有大约12500个支部。支部的核心是党员大会,所有党员都有表决权。由党员大会推选出一个主席团。支部以上分别是350个分区组织、20个区组织和联邦代表大会,其党代会相应选举本级的党领导。此外,社会民主党还有一个由各个区不记名投票选出的110名代表以及来自议会党团、社会民主党执政的州政府和欧洲议会的咨询人员组成的委员会,称为“小党代会”。社会民主党党员有权参加地方组织的党员全体大会,有权提交申请(所有的12500个支部均可提议召开联邦党代会)以及选举地方组织的主席团和参加分区党代会的代表。另有一个仲裁委员会,负责党纪诉讼程序,在出现争议时对党章进行解释以及对选举异议程序作出决定。②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启示

1.党的理论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要求。任何一种理论或事业,如果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代潮流密切联系起来,符合时代的要求。从1949年举行的战后联邦德国第一次大选起的三次选举中,德国社会民主党均以失败而告终。选举失败使德国社会民主党认识到战后德国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必须顺应这种变化,及时改变党的纲领和政策,改善自己的政治形象,才能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重新执掌政权。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哥德斯堡纲领》因此应运而生。但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民主党在联邦德国政党政治结构中政治地位的起落,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用哥德斯堡纲领已经无法解释。德国社会民主党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理论反思与政策创新,于1989年通过了《柏林纲领》。③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也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造的过程。没有党对理论建设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在全党和全国人民步入新世纪,开始向新的战略目标奋进的历史关头,我们党更应切准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纲领和政策。纲领是党的旗帜,是引领群众前进的方向,是基于现实基础的政治理想。纲领的调整与修正是理想与现实的契合。我党既要避免固步自封、囿于教条陈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理想主义,又要切忌坠入庸俗实用主义的泥潭。只有这样,才能焕发出执政党的生机与活力。

2.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加政党认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执政模式是以竞选和组阁为中心的,竞选获胜从而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是政党执政的唯一途径。而要赢得选举,就必须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增加政党认同,争取尽可能多的群众支持。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德国的阶级、阶层和利益群体重新分化组合。传统产业工人大幅度减少,社会民主党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严重削弱。为了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德国社会民主党对自己的理论、政策和组织进行了深刻的调整,邀请从雇员、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科技人员直至企业家等一切社会力量与之合作;同时,德国社会民主党还针对不同兴趣的非党群众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党外组织,吸引群众靠近该党,从而扩大党的生存基础。④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阶级基础,无以立党;没有社会基础,党就缺乏强大的凝聚力。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这一点不会变。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我国的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协调社会均衡发展。能否抓住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实现国富民安,这是决定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因素。德国社会民主党抓住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正如《哥德斯堡纲领》所指出的那样:“社会民主党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不断增长的富裕,使所有人公正地分享国民经济的成果,享受一种没有使人丧失尊严的依附性和不受剥削的自由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德国陷入深刻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危机。于是,德国社会民主党调整了策略,进行了社会经济的深刻变革,以确保德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努力使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相结合,坚持兼顾国家与市场、供给与需求、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研究21世纪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在充分认识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基础上,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中心,依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统一。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方面的有益启示

1.实施党的组织运行机制民主化改革,保障普通党员的民主权利。组织是党的力量所在,党的组织结构直接影响党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在新的历史时期,德国社会民主党非常注重党的组织运行机制的民主化改革,并通过借助党内的民主化改革来激发党内生活和党组织的活力与吸引力。在政党政治过程中,通过制定方针政策和广泛的政治参与,可以有效地调动和激发普通党员的强烈的党内认同感。德国社会民主党认为,讨论党的纲领的过程比最终出台的新纲领更加重要,因为讨论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澄清认识的过程。

2.要充分认识到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伴随着整个党的建设尤其是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坚持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是在漫长的政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推进的,很多措施也是长时间摸索和积淀下来的。我们党要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需要循序渐进,统筹安排,坚持常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整体推进,特别要注意对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扬弃和超越。

3.要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权利的保障机制。党内民主是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和保持政党活力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建立党员权利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形式和载体,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进一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教训

(一)必须顺应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洞察和掌握社情民意,及时调整党的纲领和政策,以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

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发展过程看,它从革命党向改良党、从工人阶级政党向人民党的转型前后持续了100多年的时间。社会民主党最终之所以演变为改良党,是由德国的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决定的,当今德国社会确实不存在革命的条件,却具备了充分进行社会改良并能够取得实实在在成果的条件。社会民主党之所以发展演变为人民党,是因为在议会民主制条件下,一个政党要想上台执政,就必须取得大多数选民的支持,而仅仅依靠工人阶级不可能取得这样的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民主党要赢得多数选民的支持,只能将自己的定位从工人党转向人民党,让所有认可自己纲领的人成为党员、支持者和选民。⑤

(二)必须高度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妥善解决社会公平和公正问题,着力协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大选中受挫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主观原因是:

1.没有尽快扭转德国经济停滞的局面。德国曾是12个老欧盟国家中3个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近些年来经济一直停滞不前。1998年施罗德就是因为有“统一总理”美誉的科尔发展经济不力而在大选中获胜的。在2002年德国大选时,施罗德在经济方面的不佳业绩,使其连任岌岌可危。当时,由于施罗德强硬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在东德发生水灾时又亲赴灾区慰问,赢得了多数选民的好感,从而得以连任。连任以来,社会民主党企图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改变经济停滞状况,但事与愿违,经济状况依然未见好转,经济增长缓慢,福利制度难以为继,区域优势不断丧失。

2.没有解决好失业问题。施罗德政府是以解决前任科尔政府长期未能解决的失业问题为使命而上台的,他曾讥讽科尔是“失业总理”。当时德国的失业人数已经超过400万。但是,四年后,失业人数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2002年大选时,选民还比较宽容,使施罗德幸运地以微弱多数得以连任。连任后,施罗德下定决心进行彻底的社会经济改革,但依然未能奏效,到2005年初,德国的失业人数超过了520万。于是,选民便把气撒在社会民主党身上,使“红绿联盟”在各州的选举频频受挫,尤其是北威州,使社会民主党丢掉了39年的执政权,由此改变了德国的政治色彩。

(三)忽视党的思想建设,最终导致党的破产。

德国社会民主党虽然非常重视党内民主的组织制度建设,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创新成果,但其忽视了党的思想建设,使各种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在党内逐渐泛滥,终于导致党的破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领袖把持的报刊纷纷发表文章支持战争,党的国会党团在国会一致投票赞成政府军事预算。机会主义领袖公开倒向垄断资产阶级的怀抱,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均告破产。德国社会民主党最大的失策就是忽视了党的思想建设,没有认识到思想建设是保证党永远不褪色、不变质的根本。德国社会民主党走过的曲折道路,给各国共产党提供了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始终不渝地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组织的纯洁性。

总之,从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的历史经验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科技信息化、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世界政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对政党特别是执政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学习其他政党的良好经验,同时也要学会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自己。探索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推动政党的现代化,这是世界各国政党特别是执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注释:

①权伟太:《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历史述评与前景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第116页。

②陈焕文:《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运行机制及特点探析》,《环球政党》,2008年第7期,第60-61页。

③曾汉:《当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社会观》,《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84-86页。

④王学东:《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转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1期,第5-6页。

⑤张文红:《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4期,第33-34页。

作者系聊城大学世界共运研究所科社与共运专业2007级研究生

上一篇: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应着力加强五种能力建设下一篇:生日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