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启示

2024-09-23

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启示(共8篇)

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启示 篇1

世界历史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1基本思想简述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同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一样,有其理论产生、形成、发展而趋于成熟的过程。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就开始对历史问题和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克罗茨纳赫笔记》中摘录了近2500年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并且认真研究和比较了这些事件,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这就是马克思对历史学的早期探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成果,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他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与论断,深化了其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对黑格尔世界历史观的哲学批判,标志着世界历史理论得以成熟《,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则使得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更加完善。简述其基本思想如下:

1.1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论

世界历史的形成,如同其他历史事件一样,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内部原因就是资本的不断扩张本性。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使得生产和消费由一国走向世界,资本的贪婪、侵略、扩张性又迫使世界市场形成,也就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产生。其外部原因是新大陆的发现和社会化大生产及交通、通讯技术革命的到来,但它们只是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促进作用。然而,真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和交往的矛盾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这种矛盾激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世界性的联系才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由此可见生产力水平和交往能力决定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1.2跨越理论“跨越理论”的思想是马克思晚年通过研

究俄国农村公社未来发展道路上提出的。马克思分析跨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一方面,落后民族与资本主义处于同一时代,才有可能汲取其优秀成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是资本的扩张本性,必然加剧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民族矛盾,从而引起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和民族主义革命。当时落后的俄国具备了实现跨越的条件,从而绕过资本主义这一可怕的波折阶段,直接

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跨越的主体通常包括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两个方面,一旦完成制度上的跨越,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完成生产力上的跨越,进而也是为了更好巩固制度上的跨越。可以说,跨越理论是东方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所选择的具体道路。

1.3世界历史发展的两个阶段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及其为了自身发展在全球的不断扩张,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唱主角,迫使人类历史进入的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期。世界历史的第二阶段将是人类社会在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下,普遍地由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到共产主义世界历史,也就是说,世界历史也必将因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而更加完善而转化为“完全的世界历史”。不过,世界历史的两大阶段,在时间规定性上不会是截然分开的。第二阶段的到来是一定要以第一阶段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在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资本主义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全面到来是不会实现的。

2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样有很多启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社会制度选择的启示是在建国之初,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分析了国内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中国这个刚刚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建立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国外资本主义列强用血腥暴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行把中国拉入世界市场,他们的目的是想让中国变成他们的原材料产地、产品的倾销地,大肆的加速资本积累,他们更不可能,也绝不会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与此同时又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期,对中国最有影响的俄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纵观世界风云变幻,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在制度上的跨越。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后,不断汲取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为实现我国生产力上的跨越而奋斗着,更是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实现生产力上的跨越式发展的启示之一:逐步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形成更加适

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今世界历史背景下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是必然的手段”。[3]虽然,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目前的市场经济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我们的制度还有待完善。所以说,要实现生产力上的跨越式发展,合理的制度保证是非常必要的。启示之二:努力开创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从而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契机。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可见交往是生产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今全球化大环境下扩大交往程度,也就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从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我国发展的步伐,这不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启示之三: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不但可以利用世界上高科技含量的机器化生产力,更可以利用他们的信息化生产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不但是切实可行,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新型工业化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是使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文明发展之路,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最终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新景象。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我们的梦--中国梦。中国梦的及早实现更会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的及早到来,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世界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的发展。

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启示 篇2

1法治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依照法律处理国家政务的治国方式, 即称法治。其内涵与特征可从五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是良法, 其目标和出发点, 首先是自由、人权、正义、秩序等一系列价值的体现, 以人为起点, 以人为终点, 其中的红线是保持人的尊严; 二是体现民主原则, 使各项权力受到相对的约束; 三是以法为最高权威, 任何组织、个人必须遵守; 四是以其作为手段进行各方面的控制、治理; 五是形式上具备公开、公正、普遍等。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认为哲学即是研究存在与思维二者的关系, 思维作为本质或不作为本质, 都是人脑中的理性的一种参与对事物进行解析的工具; 法治思维, 即是按照法治观念、逻辑进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由于法治思维也是以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发展为基础, 所以应该运用唯物史观来进行历史解析, 将其复杂的脉络搞清楚。

2西方历史上法治思维的演变

2.1从传统的角度看

在西方, 一切与思想相关的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 因为当时这个文明国度吸取了人类思想的各种精华, 并且从中开始了对万物的思想, 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本文所论述的法治思想, 在那时是古老的政治理念之一, 在柏拉图的体系中, 将法的统治列于哲人王之后,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 尤其是其《政治学》对法治展开了命题研究, 并为其规定了条件: 一是普遍服从, 二是良好法律。在法治与人治关系的探讨中, 亚氏对所谓的六大政体 ( 民主、贵族、僭主、君主、共和、寡头) 展开了具体分析, 认为可能有一种混合政体较好, 并且严厉的批判了其师的政治主张与法治观念。从古希腊七贤开始, 就在研究自然哲学, 并为其建立一系列秩序, 因而其思想主法、思维方式, 对于整个以后的法治思维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罗马时期, 由于帝国的形成与发展, 罗马法的法制历史是西方法治思维的重要遗产, 其中最主要特征: 契约精神、城市自治、衡平原理等, 这些都反映出其理性、务实的一面, 由于其统治方式与对于权力运用之事非常灵动, 所以出现了罗马帝国, 并且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余波至今犹在。罗马时期人们对于宗教的运用, 是利用宗教性为其管理出力, 所以, 不应该忽略掉其中的宗教性质。

在中世纪, 以教会作为发展形态, 主要集中于道德伦理, 所以, 此时的法治思维转向十分明确, 而且总是社会问题与思想问题, 诸如财产、婚姻、继承等, 所关注的面更广。但其消极性也较大, 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发展。

2.2近现代西方法治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15世纪末期新世界的发现、世界市场的开辟, 直至近代工业的兴起等, 都十分有利的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更大面积的城市化, 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新的阶层, 其思想更为自由、大胆, 在整个的法治思维发展方面, 更趋向于人的一面。

在17—19世纪晚期,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处在自由竞争时期, 此时也是法治思维的形成时期, 尤其是经历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 那种理性的冰冷的分析与推理, 更加重了对于法律的研究, 诸如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都是研究法制的集大成者, 而且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思想上推波助澜的作用, 尤其是卢梭对于欧洲的影响、孟德斯鸠对大西洋另一侧的美国的影响更大, 而且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被称为 “最自由”的国度。

在19世纪末期至今, 是其法治思维的发展与成熟期,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垄断渐渐形成, 帝国主义思想突出表现, 但在各方面都出现了法治思维应用, 而且进入了对各种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时期, 各个专业也开始了分工期的繁荣发展, 各门学科都因其专而不断地出现新思路、新见解, 由于这些因素, 对于法治思维的影响也比较大, 而且由于其宪法、民法、刑法、金融法、经济法等都不一而足, 所以渐渐出现了更高水平、更为人道的法治反思, 甚至提出了 “禁止死刑”等。从其历史发展可以看出, 主要是权利、权益、效益。因此, 应该认识到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向社会利益、群体利益方面的平衡发展, 也应该正确的认识到其发展与演变的深度、主题的变化、渐渐趋向于完善的优异性。

3中国法治思维的由来与演变

首先, 在春秋时期有管仲的法治思想; 《管子》这本书讲的很多, 尤其是其法治思想突破了西周时期的惩罚方式, 并且有以物代罚, 重商贾、重生态等, 其思想庞杂而具有淳朴的人与自然相合、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后来朝代发展中, 诸如律条、典籍、刑部、皂隶、刑场、衙门等, 都可与现代的依法治国中的各个部门可以进行对应研究。但应该认识清楚, 在我国古代的管理制度与体系之中, 社会关系格局的设置与整体制度的建立, 都是以人治代替法治, 因为, 表面上看是以儒为代表, 实质上却行的是法家之实。另外在真正的法的实施中, 又是以统治者的思想为主, 因而应该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在古代的法, 从字的起源上, 从整体的发展上看, 都与今天所说的法治思维、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区别, 应该进行专门研究。

其次, 在近现代, 被侵略导致对西方的法律观念的吸收较多, 而且, 在各个革命时期或变革时期, 都在努力尝试“宪法”精神的实践,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才在1954年彻底颁布了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其中体现了法的精神, 虽然在“文革”时期受到了一些阻碍, 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 已经实现了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行的正确道路, 并且以法治国是其核心。

4历史启示

从文明的角度分类, 现代社会两大主流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 尤其是近五百年来, 西方社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东方文明的痛苦之上的。其原因并不是毫无根基, 一方面是由于其侵略本性, 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其引以为豪的各种思想体系。从西方法治思维的角度看, 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是, 以法为基, 进而提升人民自由、民主、幸福、公共福利, 建立平等、保障各种人权、财产权、个人隐私等。从中国法治思维角度看, 古代一直是以 “儒外法内” 为治国的主导思想, 可以看出,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欧美一些国家, 都是以法立国、以法治国、以法为人民各项权利与义务进行界定。然而, 由于时间、空间上的错位, 各个地区都形成了自身的独具特色的法治观念, 而且由于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差异, 也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法治思维体现。

应该认识到, 法治思维是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 应该及时地对其进行一些修正, 同时应该将其付诸于实践, 将其作为法律建设方面的一个理性工具, 正确理解它的价值, 并且利用它调节社会各方面的活动与矛盾, 引导与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

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虽然有了很大进展, 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进行丰富的内容与问题。因此, 应该以社会发展现实为基础, 认真进行调查研究, 努力去完善我国的法治体系。

5结论

总之, 对于法治思维的研究, 应该以历史眼光进行切入, 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并且应该认识到思维与存在的决定关系, 并且利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中的学科发展进行解析, 从中分析出一些有意义的部分, 对其进行分析与综观, 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同时, 也能够使人们更好的去理解法律的意义与其中的基本内涵, 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遵纪守法。

参考文献

[1]韩秀桃.历史启迪与现实境遇:当代中国司法独立的价值取向[J].清华法治论衡, 2012 (20) .

[2]徐雨飞.中国政治哲学中的“天道仁礼”与中国外交战略[J].当代亚太, 2014 (1) .

[3]张清.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 (2) .

柬埔寨历史悠久的三轮车 篇3

金边的三轮车车夫可神气啦,他们高踞于车座之上,要向哪边拐弯,抬起手臂一指,车就向那边蹬去,全然不顾其他车辆的反应,其他车辆也只好乖乖地给他们让路,这也许是“车多势众”的缘故吧。

三轮车是柬埔寨古老的脚踏交通工具,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863年法国统治柬埔寨后,一位名叫考比德的法国商人把三轮车带入了柬埔寨。当时他自己当老板,既出售又出租三轮车。在这之前,金边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四轮马车和双轮黄包车。马车有车篷,由两匹马拉车,是王族和达官贵人出游和办事喜欢乘坐的交通工具。黄包车是1820年由越南人带入金边的。这种车完全是靠人力拉动,车夫多是越南人。1953年柬埔寨获得完全独立后,在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执政时期,三轮车很快发展为金边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且是高档的运输工具,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时政府对三轮车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例如车夫必须持驾驶证和医院的健康证明方可上岗;车夫的年龄规定为20~45岁;车夫必须统一着制式服装,戴太阳帽,并礼貌待客。由于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三轮车非常盛行,而四轮马车和人力黄包车则很快被淘汰。

1959年,柬埔寨王国政府开始允许引进日本三轮或四轮出租汽车,同时出现了胶轮马车和出租摩托车。1975年由于柬埔寨形势的变化,在金边除了公用小轿车外,其它所有交通工具都被停止使用。20世纪70年代末,金边开始陆续出现了出租自行车、马车和三轮车。80年代初是出租自行车最兴旺的时期,数目达数万辆。后来又陆续出现了出租摩托车、出租汽车。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胶轮马车和出租自行车陆续被淘汰。

那么,为什么古老的脚踏三轮车会在柬埔寨经久不衰呢?到柬埔寨的法国人更感到惊奇:三轮车在其故乡法国早已绝迹,为什么在金边仍这般盛行呢?

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启示 篇4

摘要:介绍美国大学课程的发展历史,指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是与其大学课程的不断改革分不开的,分析美国大学课程的特色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大学 课程改革 发展历史 特色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其大学课程却历经数次改革。从最初的简单移植、模仿,到后来的独立、创新乃至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美国大学不仅吸取国外的先进理念,更充分融合了本国国情和民族文化,最终形成开放性与国际性并存的美国大学课程,并引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一直是我国高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在多年的改革过程中我国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学习和了解美国大学课程发展历史及特色,不仅有利于加快我国高教事业改革的步伐,更有利于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完善。

一、美国大学课程发展历史概况

1.整体移植时期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从殖民地学院建立而发展起来的,最初的高等学院以英国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为范例,完全以英国大学为模型设置。为了满足英殖民者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思想上统治的需要,当时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办学方针完全移植英国古典大学,标榜博雅教育,以培养通才为目的,崇尚经院艺术,以拉丁语为教学用语,课程死板、固定。以哈佛学院为例,基本课程为三科(语文、修辞、逻辑)和四艺(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同时教授希伯来语、希腊语、拉丁语、叙利亚语等古代语言和古典人文科学。后来,受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的影响,数学和自然科学也进人了教学领域,但不属于主流。自1636年后的2问,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固定课程和古典课程,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且不受重视。

2.模仿与创新时期

1776年。美国脱离英国统治进人了独立时期,其高等教育也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19世纪的欧洲教育进人了大飞跃时代,尤其是德国的高校在新人文主义者威廉・洪堡的积极推动和影响下取得了极大发展。德国的柏林大学等研究性大学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从德国留学归来的美国学者把德国大学的精神带进了美国大学,并同时用德国的办学理念治理美国高校,引导美国高校进行改革,以推动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876年,仿效柏林大学,美国成立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在其影响下,一些老式文理学院,如耶鲁、哥伦比亚、哈佛、普林斯顿等学院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建国后课程改革首先从弗吉尼亚大学开始,该学院第一次把学习自由的口号付诸实践,允许学生在大学的独立学院和特殊学院开设的课程中自由选择。这一改革引起美国高等教育改革者的重视。

紧接着哈佛学院也允许一些学生有限制地选修一些课程,这为自由选修课打下了基础。1828年,保守主义派代表耶鲁校长杰里迈亚・戴发表了“耶鲁报告”。该报告反对职业性实用科目的设置,强调传统的讲述与背诵。由于这份报告在当时产生了强大影响,改革曾一度受到阻滞,然而历史进步的车轮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哈佛大学在校长艾略特的大力推动和强烈坚持下最终在全国率先实行全面选修制。而当时选修制比较符合当时美国发展的状况,很受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部分高校或多或少都开始实行了选修制。但随着选修制的全面实行,它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哈佛大学的继任校长劳威尔针对选修制的问题和不足作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实行了课程的集中与分配制,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缓解。

3.独立与创新时期

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由于社会原因,以赫钦斯为首的永恒主义者建立了一套“名著”课程体系,期望通过这一课程来提高全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和思想素质。“名著”课程要求大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分别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但由于这一课程本身的严重缺陷而未能在全国推广。二战后,哈佛大学再次掀起了课程改革的高潮,于1945年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中通识教育》的报告,从而走上了全面实行通识教育的道路。经过5年尝试,哈佛大学正式推行通识教育计划。该教育计划在美国掀起了通识教育改革的浪潮,也为哈佛大学闻名于世的核心课程的出现奠定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不同背景的学生大量涌入高校,以致原有课程受到挑战,加上其他原因,大学教育质量开始下降,并受到校内外各界的批评。在这种背景下,哈佛大学第25届校长在上任伊始就把本科学院课程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于1976年在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主持下,建立了一套共同的基础课程。至今,这一套课程被认为是最好的实行通识教育的课程模式。正是哈佛大学一次次课程改革的带领,美国高等教育始终处在世界的最前沿,成为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二、美国大学课程的特色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已成为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最为显著的特色。各具特色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人文教育、社会科学教育、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等。同时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日益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多元文化等也被包含在通识教育中,并融入了跨学科、跨文化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美国大学各具特色的核心课程来实现的。以哈佛大学为例,当前,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共有7大领域11大类,同时还要求本科生修满32门课程方可毕业,其中16门为主修专业课程,8门为核心课程,8门为任意选修课程。一般而言,学校要求在入学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则进入主修课程的学习。从课程设置看,核心课程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智能和思维方式为准绳,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掌握学科间的联系,最后能把知识应用于生活上。从中可以看出,核心课程不仅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和全面性,更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融通性,既重视课程的知识层面,又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与能力并重,能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2.课程综合化

课程综合化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而对传统课程进行优化综合,并将不同学科课程的内容交叉组合,构建成具有综合性的新课程。它主要针对当时大学教育中愈演愈烈的分科过细、专业过窄导致的学科与学科之间相割裂、课程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课程与学习者相分离的弊端,并伴随着“通才教育”这一教育价值新取向的倡行而发展起来的。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继而形成综合化。综合课程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主线组织教材,它以一门学科为主体,综合其他学科知识编制课程;二是以主题或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材,一般是围绕一个现实社会问题综合有关学科知识,构成教材内容体系;三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组织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测量、实践、实习、实验等活动学会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课程综合通过围绕教育者和学生共同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和事件来组织课程,而不去考虑学科领域的`界限H。综合课程扬弃可分科课程的缺陷,符合人的整体认知特点和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走势,有利于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3.课程国际化

18“美国教育委员会”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学开展课程国际化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美国院校已将面临世界领域的课程列入普通教育计划。当前美国大学课程设置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体现国际化特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增加了与国际经济、贸易和法律等相关领域的课程。此外,美国的大学在介绍课程时还重点突出欧洲或非西方区域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等;二是以国际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当前全世界的人们都面临着诸如人口与环境、民族与种族冲突、环境与污染、人权与法律等问题。而大学开设与其相关的课程顺应了国际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4.课程设置市场化

市场化是美国大学课程设置的又一大特色。美国大学制订和修改课程计划的依据是就业市场的需要,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就业市场,并能很快适应社会发展。“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都必须前瞻市场和科技的发展动态,让学生学到更新的知识,掌握最前沿的动态和信息”。不跟上市场变化的院校则会被淘汰,因而,高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而不断作出调整。一般的学院至少两年就会对课程设置作一次调整,以迎合市场的需要。大学课程设置的市场化促进了大学问的激烈竞争,推动了高校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同时也有利于刺激教师的进步、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这一功能的体现。

5.课程设置规模大

美国大学课程设置的规模远远超过中国。课程种类齐全、专业繁多、体系庞大,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在美国,任何人拿钱都可以学到任何想要的课程”。广泛的课程设置既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又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美国大学课程设置与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课程改革要及时彻底

美国大学课程为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保证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和前瞻性。而我国大学课程改革也已有几十年,但课程内容仍然陈旧、过时,到,国内仍有高校在学习FoxBase和Dos版的WPS。学生毕业后,所学知识大部分已被淘汰,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及就业能力差。

因此,只有及时对大学课程作出调整和修改,删除严重过时和不合时宜的内容,补充新的知识和理论,才不会被高速发展的世界所淘汰。其次,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往往不够彻底。从20世纪末高等教育界就认识到选修与学分制的优点,并进行改革。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所谓选修或学分制都有名无实,学生并不能自由选择,选修课的比例远远低于欧美国家。我国的大学生进入大学面临的是早已安排好的课程表,根本不能像美国大学生一样按兴趣自由选择,而且四年一贯制也不利于有能力的学生超前学习。这一切不仅无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及时和彻底地进行大学课程改革,才能真正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2.更多关注学生的需要

克拉克・克尔说过:“这种从注重学术价值到注意学生消费者的转变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重大的方向上的转变之一。”在美国,学生作为教育设施的使用者和“主顾”,他们的倾向和选择愈来愈受到重视,他们对高校内部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方向发挥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对高校的改革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这一切反映在大学课程设置上就是尽可能多地满足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充分而全面的选择权,在让学生得到满足感的同时又使其学会自觉主动的学习,更好地体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功能。但在我国,学生属于弱势群体,自由度非常低,选择权很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培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需要和权利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在课程设置上给学生更多一些关注,将非常有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3.拓宽专业、重视基础

重基础、宽专业已成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心。传统的以培养专才为目的的大学课程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广泛适应能力。只有强调重视基础课的学习,才能真正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美国高校极其重视基础课的学习,其基础课在课程中所占比例已增至50%,麻省理工学院的基础课与专业课占总课时的85%。

4.结合本国国情提高创新意识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启示 篇5

作者:黄浩涛 《光明日报》(2015年08月29日 07版)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是反对日本法西斯肆虐和荼毒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战争。中华民族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与强大而野蛮的日本法西斯浴血奋战14年,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近代历史上反对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一伟大胜利,必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也必将永载人类和平的光辉史册!”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更重要的是从中汲取经验借鉴。如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和引以为鉴。

第一,落后就要挨打,强大才有尊严,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诫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

作为小国的日本之所以敢于不断变本加厉地侵略中国,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之所以历经曲折,艰苦卓绝,长达14年之久,中日之间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强盛的国力既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强大动因,又是其持续进行侵略战争的雄厚物质基础。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严重落后性,既是中国近代以来悲惨历史的主要根源,又是日本帝国主义敢于野蛮侵略中国的主要原因。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负我们的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他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根本摆脱落后被动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当综合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世界,虽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霸权、没有竞争、没有危机,尤其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只有不断提升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实力,才能战胜种种风险挑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回击日本右翼势力的种种挑衅,应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中国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维护中国生存和发展利益的必由之路。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必须强化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许多关系全局的问题长期困扰和影响抗日战争的进行。在“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时期,主要是是否抵抗日本侵略的问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是如何抗日和夺取胜利的问题。当时执政的国民党在很长时期内,甚至到抗日战争结束,都没有清晰的认识,而中国共产党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正确的、深刻影响战争进程的回答。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振兴的坚强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今天,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也是充满挑战、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沿着党制定的正确路线前进。第三,抗日战争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告诉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大特征,是抗日战争区别于近代以来其他反侵略战争的主要特点,也是其能够坚持14年之久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强调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唯一正确途径。按照中共中央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一系列决策与部署,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武装深入发动群众,武装群众,领导军民广泛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大规模开展抗日游击战,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陷日寇于灭顶之灾。敌后抗日战争的发动,敌后战场的开辟、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行人民战争和力行群众路线的结果。抗日战争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是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对此,毛泽东有过深刻的阐述:“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的。”去年,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此指出:“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十八大后,党中央部署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群众路线对于国家和人民、对党及其完成使命的极端重要性。

第四,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丰硕成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必须坚持、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三个方面:中国国内的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上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抗日统一战线,日本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的统一战线。三者交相作用,成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运用这个法宝,是抗日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促成者、力行者和维护者。由此,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总路线、总政策、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在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凝聚的力量越大越好。新时期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有其坚实的基础,也有很强的现实需要,我们应该像抗日战争时期那样,开展统一战线、发展统一战线,坚持国内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的大团结,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和平发展、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的统一战线。

第五,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尊严的正义战争,抗日战争的历史启示我们,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对于胆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基本利益的行为,必须给予坚决的、有理有力的回击。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同时,中华民族又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抗日战争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华北事变”和“七七事变”,宣告了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破产,而其错误的应对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加深了民族灾难。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就鲜明地提出以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华北事变”后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受到国内外普遍赞誉和广泛的响应,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国共合作、全国抗战。国共两党在“七七事变”前的这样两种应对决策,结果截然不同的事实,以及全民族抗战战胜日本侵略者、雪洗民族耻辱的事实,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面对侵略一定不能软弱、气馁,而是要坚决地、勇敢地斗争。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近代以来尤其是抗战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确立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向世界作出了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的庄严承诺,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积极倡导世界各国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把我国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世界其他国家。但是,现在世界上仍然有极少数人,罔顾侵略战争历史,企图挑起周边地区事端,这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亵渎,是对人类和平正义的蔑视,是对中国人民和国家主权的挑衅。对此,总书记已经申明了中国的基本立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们一定要秉持这一精神,与那些旨在损害中国主权、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破坏中国发展的现象和企图做坚决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抗日战争中,面对凶残的敌人,中华民族没有畏惧,反而在民族危难面前更加团结;没有退缩,反而在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上更加执着,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发生历史性巨变、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高歌猛进的中国,更应如此,也必然如此。

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启示 篇6

我们从公司乘坐大巴去宁波机场,乘飞机去柬埔寨。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来到了柬埔寨。这是一个东南亚国家,气温和绍兴差不多,所以还算适应。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当地导游,但是他中文讲得很流利。他是个华裔。我们听导游讲,柬埔寨现在是个贫穷国家,但以前很发达。现在的越南、泰国等都以前属于柬埔寨。可为什么现在会这么落后呢?是因为柬埔寨曾经发生过内战,经济发展慢,所以落后了。现在中国给了柬埔寨很多资助,帮助修建公路,造发电厂等,所以柬埔寨人很尊敬、感谢中国人。

我们先去游览大小吴哥。一路上有小孩子在乞讨,导游说由于学校和老师紧缺,当地小朋友只上半天学,还有半天就是乞讨或家里干活。柬埔寨最发达的时候,就是吴哥王朝。大吴哥和小吴哥是柬埔寨人民的血与汗建成的,花了3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那些精美的石雕,至今还清晰可见。想想那时候没有先进的工具,却用一块块巨石建成,还挖了护城河,柬埔寨人民真的富有智慧。柬埔寨人信仰佛教,所以雕刻的都是佛像、佛教神话故事。大吴哥的树也很奇怪,缠绕着石窟而长,还长得很高。吴哥窟真是一座神秘的古庙。

离开大小吴哥窟,我们还去了洞里萨湖。洞里萨湖是亚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二大湖。洞里萨湖的水泛黄。我们乘船出发,看见很多水上人家,还有水上小学、水上餐厅。小孩子都在游泳,这是他们必须学会的。船继续前行,水上船屋渐渐减少。往前一看,哇,水面开阔,一眼望不到头。水与天相接,远处的船仿佛浮在空中了,根本分不清是水还是天。左看看,右看看,无边无际,好似宇宙般浩瀚。

时间太快了,六天柬埔寨之行一眨眼就过完了。这次旅游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启示 篇7

关键词:巴西经济,经济增长,经济改革,经验启示

巴西从1882年独立以后, 一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都是一个以种植咖啡和橡胶的单一农业经济国家, 只有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才慢慢开始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的60到70年代的巴西经济发展, 在这个几年时间里巴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高增长, 但是这个高增长没有能维持多久。因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再加上巴西政府国内政策的不科学, 这些内外因素导致了巴西经济长期陷入了停滞不前的泥潭之中, 甚至上个世纪末期还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期。于是巴西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为促进巴西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改革, 这为巴西大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奠定了基础。通过分析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和改革经验获得具有参鉴意义的启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巴西经济发展的历史概况

16世纪以前的巴西基本上是处于原始公社制发展阶段, 基本都是靠狩猎、捕鱼及采集野果来维持生存。这期间虽然也有些部落开始了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 但是总的来说巴西经济发展是非常落后的。到了16世纪初巴西沦为西欧葡萄牙的殖民地, 然后才开始了推行大种植园奴隶制。独立后的巴西到二战前后的经济发展虽然在工业生产及农业播种面积和产量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是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异常的落后单一。

1、巴西原始社会公社制时期。

在葡萄牙入侵巴西之前, 巴西还处于原始社会公社制时期的, 这个时期的经济生产方式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是所有土地、草地、森林、牧场和沼泽等都属于印第安人部落公有, 生产劳动的时候会使用粗糙的木制工具, 可以说这个时期巴西的农业经济还是较为发达的。其次, 工商业在巴西的原始公社制时期就有所发展, 部分部落已学会制造弓箭和投石器等工具, 另外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早期的城镇和市场。最后就是随着巴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在原始公社中已经出现了商品交换的现象, 同时也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私有制的现象。

2、处于殖民地时期的巴西经济。

葡萄牙人佩德罗·阿·卡布拉尔在1500年登陆巴西沿海, 随后宣布该地为葡萄牙王国的属地。后来葡萄牙国王1530年派大贵族马丁·阿方索·德索萨率领400多名移民到巴西建立殖民地, 对巴西实行了殖民统治。在殖民地时期的巴西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就是殖民者为了加强对巴西殖民统治, 大力推行分封制。葡萄牙在1534年将巴西的领土划分为十三个管区, 各个封区负责统治的大贵族都享有行政、立法、铸币和建立城市庄园等特权。其次就是十六世纪三十年代, 葡萄牙殖民者宣布巴西的全部土地都归葡萄牙王室所有, 然后将这些土地分封给贵族来建立大庄园, 大力推行种植园奴隶制。还宣布禁止农民自己生产小麦和葡萄酒等。再次就是葡萄牙殖民当局为了保护葡萄牙工商业者的私人利益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限制巴西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并且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禁止巴西建立手工工场。最后就葡萄牙殖民者为了完成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垄断了巴西的对外贸易, 严格限制巴西同宗主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进行对外贸易, 然后不断从垄断贸易中获得暴利。

3、独立后的巴西到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发展时期。

巴西虽然在1822年宣布了独立, 随后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独立后国家的政权还是被大地主和大种植场主掌握控制, 这严重阻碍了巴西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 19世纪中期的巴西经济纳入到了世界市场, 咖啡、糖、烟草和棉花等农产品的产量也出现了逐年增加。另外, 这个时期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也开始成长。但是巴西的农业发展在1870年以后却逐渐向单一种植方向发展, 这样非常单一的经济片面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巴西的经济发展的畸形结构, 这使得巴西的经济发展更加依赖帝国主义国家。其次, 在两战之间的巴西民族工业也有所发展, 同时采矿工业及轻工业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这个时期的巴西工业技术较比较落后, 外国资本在本国的工业生产中占有绝对的控制地位。另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巴西的工业生产有了非常大的增长, 还先后兴建了一大批的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二、巴西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巴西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首先, 巨大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巴西拥有名列世界前茅的铁矿、锰矿及铝矾土, 森林和淡水资源也极为丰富,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亚马孙森林面积达到750万平方公里。全国可耕地面积约有4亿公顷, 号称“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粮仓”。其次, 巴西人口较少, 人均经济指标具有明显的优势, 比如1990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就曾经远远高于中国, 人均GDP更是相当于中国的大约九倍。再次就是巴西的工业体系非常完善, 工业生产很多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绿色能源研发更是使巴西成为了世界绿色能源的典范。还有就是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城市化率基本能达到80%左右。最后, 巴西因为在最近的世界经济危机过程中采取了税收优惠、增加贷款及降低利率等一系列非常有效的调控措施,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其经济发展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非常小, 这为巴西经济的快速复苏和经济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巴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巴西的经济发展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也存在诸多内生的困境, 这些困境成为了巴西当前, 乃至今后一个很长时期之内的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中最明显的有三个方面。首先就是贫富差距的拉大, 根据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做过的巴西家庭抽样调查显示巴西经济目前仍然处在基尼系数的高位运行, 贫富差距还是非常大。随着贫富的差距拉大出现了众多的规模巨大和风格一致的贫民窟, 这对巴西的社会治安造成了很大压力, 不稳定的社会必然会影响到巴西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就是巴西的行政效率低下, 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速度。因为巴西实行的联邦制, 行政、立法和司法是处于三权鼎立的格局, 这种制度格局势必会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果。最后, 虽然巴西人非常热情, 性格也很奔放, 都喜欢享受生活, 但是巴西人对经济发展却很少有很大的追求。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巴西经济的发展产生内生的制约。

三、巴西经济改革与调控政策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 巴西经济发展走的是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 这样的发展模式限制了巴西经济参与全球化的能力,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经济严重缺乏竞争力。但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巴西政府意识到了自身经济发展存在的严重缺陷, 开始大力推进经济改革, 改革的内容方面主要包含了工业、农业、国有企业私有化及对外开放战略调整等。首先, 巴西政府制定了多个有关工农业现代化的“新巴西计划”, 同时还制定了“工业产品质量计划”及“农产品质量计划”来辅助“新巴西计划”的实施, 这对提升巴西产品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 实行全面开放的经济, 积极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一方面是巴西政府放宽了限制, 采取措施积极吸引外资, 目前大部分的巴西产业都已经全面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另外, 巴西还进一步放宽了技术引进的限制, 有明确规定不管是巴西民族私人企业, 还是在巴西的外资企业都享有对技术引进的选择决定权, 政府不能对技术引进问题进行限制和干预。再次, 巴西对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积极调整, 对外强化了本国产品的出口能力, 使得巴西生产的产品快速进入了国际市场。有关统计显示巴西的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在基本都7%左右。另外巴西还积极调整了出口产品的结构, 增加了制成品及半制成品商品的出口。还有就是汽车飞机及信息产品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也日益成为了巴西产品出口的新亮点。最后就是巴西陆续扩大了本国市场的开放程度, 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励本国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巴西政府逐步将进口关税从45%降低到了20%左右, 同时还积极引进竞争机制, 这些措施使得很多的巴西企业逐步走向了国际市场, 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四、巴西经济发展及改革的主要经验启示

1、必须要抓住国际环境给予的机会积极开展国际贸易。

巴西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现代化就非常注重利用良好的国际环境来大力推动本国的国际贸易。巴西在对外贸易中采取了诸多比如通常的关税、非扩大外销市场、关税壁垒、出口补贴及开展出口信贷等措施来积极鼓励出口。除此之外, 巴西还采取了很多具有本身特色的扩大贸易的政策:一是巴西为了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 1968年8月21日开始实行了克鲁塞罗经常性贬值政策;二是政府为了疏通农产品及工业产品产地与口岸的交通连接, 大力加强了公路及铁路建设, 以便能有效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三是充分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名牌商标效应来扩大出口,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出口额达几十亿美元的汽车出口贸易;四是巴西不但努力增加出口商品, 而且还积极扩大劳务出口。

2、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防止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巴西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根源就是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常年存在, 社会贫富差距如果不能及时解决, 存在的时间越长解决的难度就越大。这就警示我们必须要正确解决好分配领域的不公平现象, 因为分配不公平导致的财富不均衡是累加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催化剂。为彻底解决这个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顽疾, 必须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要努力使分配制度体现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以便使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益处能够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 实现人人都能共享到社会进步成果目的。

3、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我们说经济发展的确是需要市场自发调节, 如果政府干预过多就会使得国家经济增长中面临诸如债务或货币危机等困境。而巴西经济改革却是试图完全让政府脱离开市场, 让市场放任自由发展, 目的就是想通过短期的改革来使巴西的经济完全回归到自由竞争状态, 巴西的这种改革虽然解决了一部分政府干预市场不当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更多的社会问题却产生了, 结果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看到,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需要市场自发调节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这才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改革是否能够成功的核心所在, 这也是巴西经济改革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一条最为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1]王英斌:《巴西教育现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世界文化》, 2007/09。

[2]谭春枝:《巴西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及其经验教训》, 《拉丁美洲研究》, 2007/02。

[3]刘婷:《巴西的土地问题与经济发展》, 《拉丁美洲研究》, 2006/02。

[4]张宝宇:《巴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 《拉丁美洲研究》, 2005/01。

[5]玛.罗哈:《巴西: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径与新依附经济》, 《国外理论动态》, 2003/03。

[6]杨立民:《巴西经济步入复苏》, 《瞭望》, 2004/34。

[7]周志伟:《走向复苏的巴西经济》, 《拉丁美洲研究》, 2004/01。

[8]J.布拉德福德.德隆:《巴西经济会再枉费十年吗?》, 《商务周刊》, 2003/07。

[9]周志伟:《2002年巴西经济形势概述》, 《拉丁美洲研究》, 2003/01。

柬埔寨现工业发展状况 篇8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虽然2005年柬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5.8%,但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04年18.7%),其原因系拉动柬工业增长的制衣业比2004年大幅下降(2004年增长24.15%);建筑业虽有一定增长,但总量太小,拉动整体经济增长力量有限;其他领域企业状况虽有一定发展,但发展速度缓慢。2005年柬主要工业领域的现状如下:

在工矿能源部注册的企业

截至2005年底,隶属柬工矿能源部直接管理的较大型企业共483家(2004年为415家),其中食品、饮料及烟草类43家;纺织、制衣、针织、制鞋和箱包类374家(其中制衣厂345家);木制家俱类7家;纸业和纸制品类10家;化工油料、橡胶和塑料类20家;非金属矿业类11家;工业金属加工产品类17家;其他工业1家。2005年比2004年新增工厂77家,其中62家为制衣企业。由于各种原因2005年关闭工厂9家。2005年在上述企业就业人数为33.1万人,其中在制衣行业工作的工人为31.5万人。由此可以看出,柬工业的主要成份为制衣加工业。

小手工业作坊是柬工业的重要补充

柬小手工业作坊在柬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是小手工业作坊生产着百姓日常所需的生活必需品,例如传统食品加工、日常维修、建材五金加工修理等。这些手工作坊均系小本经营,基本是以家庭式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大多商家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环保条件差,一般只有几个雇工。2005年,柬全国共拥有小手工业作坊28,747间,从业人员为79,447人,产值为6亿美元,约占柬当年GDP的10%。

电力生产情况

近年,柬电力生产虽有一定改善,但仍然很落后。2005年柬全国共销售电力为76,439万kwh,其中金边市为65,236万kwh,暹粒市为4,361万kwh,西哈努克市为2,237万kwh,其它各省市总计为4,604万kwh。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柬三大主要城市的用电量就占全国供电量的94%,其中首都金边就占了85.3%。由此可见,除首都金边外,柬全国其它各地区的电力供应相当落后,大部份地区无电力设施,电力供应主要限于大城市和主要省城,农村基本处在无电供应依靠煤油灯过日子的状况。因此,未来柬电力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目前,柬电力供应不足是制约束工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正采取积极措施加快电力发展,现首都金边的电力供应紧张已得到一定缓解,但由于使用燃油发电,电价昂贵(每度1.6元人民币),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为使柬经济可持续发展,柬政府正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放宽投资水电建设政策,同时加快建设全国电网及变配电系统,提高全国供电能力。在该领域中,中资公司正以BOT、BOO或买方信贷方式积极参与,前景广阔。

自来水供应情况

2005年柬全国供应自来水7152.6万立方米,其中金边市生产自来水620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其它18个省会城市供应自来水仅为949.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虽然柬政府实施吸引外来和民间资本投入清洁水供应设施建设,但成效缓慢。目前,除首都金边外,其它大中城市居民人口生活清洁水供应率仅为37%。首都金边是全国清洁水供应最好的,年人均自来水供应为47.43立方米,包括工业用水在内。柬农村无自来水供应系统,百姓主要依靠井水或雨水解决日常用水。

为解决柬百姓清洁水供应问题,柬政府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友好国家帮助,正加快城镇水厂建设和农村打水井工程,争取在2010年前,使柬70%左右的人口使用上清洁水。截止目前,中国已经无偿帮助柬在乡村打井1500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柬缓解了部分乡村人口用水困难。

柬战后经济重建已走过了15个年头,但工业发展一直较缓慢,分析制约柬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1党派之间争斗一直不断,影响政局稳定和投资者信心;2、基础设施落后,投资成本高。投资项目所涉及的道路、水电供应和污水处理等配套公共设施,基本须企业自身解决,政府无力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硬件环境,企业负担重,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3、资源短缺,价格昂贵。投资企业所需的一切物资和材料均须进口(除水电和沙石料外);水泥、汽柴油、钢材和电器件价格均高于邻国;4、高素质人力资源匮乏。柬高等教育正在恢复中发展,理工科人才缺乏,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难落户于柬;5、土地管理混乱,以權势乱占土地、土地重叠产权引发的纠纷严重;6、法制不健全,商业间的正常司法争端无法得到合理公证的裁决。

上述综合因素,致使柬战后工业经济发展一直较缓慢,即便外资在柬每年投资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投资者大多选择短、平、快且风险小的项目,以求尽快收回投资。如制约着柬工业发展的上述因素得不到根本改善,柬工业在近期内要想求得快速发展是有一定难度的。

上一篇:财政所“五破五立”解放思想大讨论自查心得下一篇: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