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2024-09-23

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共10篇)

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1

“四证”具体为:户籍证明,随迁子女与父母同一户籍的原籍户籍证明及父母的身份证(复印件);居住证明,随迁子女父母双方的西安市居住证或本市居住的证明;务工证明,随迁子女父母双方合法的劳动务工合同或营业执照等务工证明及相关材料;流出证明,户籍所在地政府街道办或乡镇以上人民政府开具的在当地无监护条件的学生流出证明。

随迁子女办理小学入学,须由父母持“四证”到区县教育局或教育局指定单位登记,由区县教育局组织审核后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办理初中入学的,在本市小学就读的随迁子女持“四证”及小学毕业证书到所就读区县登记,由所就读区县审核后统筹安排。

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每年集中办理一次,随迁子女父母持“四证”及相关材料,按照规定时间报送居住证(明)所在区县教育局或区县教育局指定的单位。由区县教育局组织审核,对通过审核的随迁子女发放《随迁子女入学通知书》实施派位。审核结束后,及时发放《通知书》。申请人持《通知书》,按照规定时间到派位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外来工子女入学 篇2

侯贻刚:不能只贡献不分享

我和妻子是一对在东莞鞋厂奋斗了14个春秋的夫妇,有两个可爱的儿子,一个九岁,一个六岁,但在儿子入学上,一直不能享受东莞常住人口的同等待遇。对我们而言,打工的辛酸和压力不算什么,但两个儿子的就学问题尤为头痛。我和妻子不厌其烦地办居住证,东奔西跑回老家办手续、开证明、补证件,搞学历认证和积分测评,都是为了申请入读公校。但从目前的申请和审批结果来看,这又是一场梦。

新莞人子女公校学位少得可怜,学校门槛高。我们都是低收入群体,无力支付高昂的建校费。私立学校又有乱收费、教学质量低下、对学生缺乏有效管理等诸多问题。我的两个儿子只能成为留守儿童,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监护。但老人年龄偏大,精力有限,监护起来力不从心,在学习上更是无能为力。另外,隔代管教多娇惯溺爱孩子。

我认为,留住一个外来工子女,就等于留住了一对打工夫妇。我们对东莞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会大大加强,同时能加速“和谐东莞”的建成。相反,如果只让我们“做贡献”,而不让我们分享一定比例的公共资源,势必会影响东莞的发展。(广东东莞)

贺强松:无法选择只有面对

我快要结婚了,不久后也会有孩子。我们这群“边缘人”的后代,遭遇着上学难的尴尬。

城里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农民工的孩子也是祖国的未来。以我目前的条件,也只能把孩子送回老家,但我会让妻子在家照看,这肯定比父母都不在身边的孩子教育得好。另一方面,老家学习条件虽然较差,但艰苦的环境也可激发人的斗志。当年小米加步枪也能打过飞机大炮,简陋的学校同样也能培养出人才,关键是为人父母要多用点心。除了物质上满足其所需,更要时时关心其学习、生活情况。教给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要盲目攀比,要比就比学习成绩。事实上,留守孩子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孩子长大一些了,我会对孩子说:“孩子,你无法选择你的父母是农民工还是城里人,你也就无法选择在怎样的学校接受教育,你要面对现实。你能选择的,就是努力学习。你的父母作为农民工,没有更多的物质财富给你,没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传承给你,但我们有不怕吃苦、勤奋上进的精神。希望你能继承我们的这种精神,把它用在学习上。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拥有这种精神,你就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广东东莞)

袁斗成:每种选择都愧对孩子

2007年5月初,由于岳母要陪岳父到外地治病,我把儿子接到身边。在哪读书的问题,让我焦头烂额。我暂住地辖区的村小学,一次性收取2000块钱的赞助费,就能提供一个学位。儿子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跟本地孩子学习、交往,他感到压抑。不久前,儿子就和本地小孩打了一架,我道歉,也赔了医药费。罢了,那还是读民办学校吧。

我替儿子选了一所离蜗居近的外来工学校。一学期下来,儿子班上的数学和英语老师分别换了两个,孩子难以适应。但总的来说,儿子的成绩比在老家时有所提高,我打算让儿子读到小学毕业,初中时让他回家乡。没想到儿子读到四年级的下学期,几乎天天缠着我回老家。我检查儿子的数学作业,发现他竟然做错了一道非常简单的应用题:饭店里有5袋黄豆,每袋有黄豆40斤。如果每斤黄豆能磨5斤豆腐,请问这些黄豆一共能磨出多少斤豆腐?我的儿子如此计算:40×5÷5=40(斤)。儿子很委屈地说,在课堂上,他和同学都用乘法,可老师却说错了,最后一步应用除法。有同学提出疑问,却遭了一顿责怪。

2009年春节,我携妻带子回老家过年。正月初六,我和妻子再次南下,而把儿子留在家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孩子的留与守是两难的选择,仿佛一根刺扎在外来工心里。(广东广州)

孩子之声

李彬:在城里读书很孤单

父母开始时在同一个工业区上班,却不同厂,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到3000元。后来,他们在工业区开了个米粉摊。去年,父母把我接到珠海。我刚下来的时候,他们就让我进工厂。我虽然只做了一个多月,却明白了挣钱的辛苦和生活的辛酸。在我上班的日子里,父母到处托人找关系,给我找在附近不远的学校。等我去报名的时候,我才明白了择校费的昂贵,我算不出父母要起早赶黑地卖多少碗米粉,才能凑够我的择校费。

终于上学了,我才发现我的大多数同学都是本地人。我本是开朗的人,上了一年高中,就变得沉默。我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放学了还要去父母的摊位帮忙。很多时候,我都是孤单的。有时候我甚至想,干脆不上学了,打工算了。我没有几个谈得来的朋友,老师对我也缺少关爱,因为我并不在本地高考,我与升学率无关,也就任由我自生自灭。由于零花钱少,学校的很多活动我都没有参加,只能默默地做一个旁观者。

这个暑假,我进了工厂。我对父母说,读完高二我就回老家读高三。父母也许不了解我们的生活,不了解我们的心理和思想,但请相信,父母爱我们并关心我们。希望不久的未来,政府能扩建学校或给民办学校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也能给我们外来工在城市上学一些政策上或经济上的实惠,使我们能像在老家一样方便,使我们能呆在父母身边能像呆在老家一样快乐。(广东珠海)

评论

刘林:不能画饼充饥

当前,外来工普遍遭遇子女在城市上学难的问题,他们的子女要么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要么要缴纳难以承受的费用。这种情形下,外来工要么让子女到教学质量难有保证的非正规学校就读,要么让孩子留在农村上学。

外来工子女在城市上学难的问题只有通过制度化举措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解决。今年中山全面推行积分制入学。东莞在2008年5月通过地方立法规定,符合四项条件的新莞人可以申请在该市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积分制对于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一剂非常有效的“药”。但也仅让极少数符合条件的外来工受惠。“计生证明”、“无犯罪证明”等多如牛毛的申报材料,把很多外来工子女挡在门外。在解决好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不妨借鉴苏州经验。2008年10月,苏州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人口子女学生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37%。以财政支出大大增加为由,为外来子女设置障碍是短视行为。

但是,目前很多城市在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比如出台了法规,但没有配套措施;上有政策,具体到相关学校却打了折扣或软执行;以财政不足为由裹足不前,政府和学校相互踢皮球。

学校教职工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3

你好!我们是xx的父母。首先,请允许我们介绍xx名儿童的基本情况如下。

xx,男,出生于X月X日,200X,来自X省X县。他的家庭住址是xx市xx区xx路xx区xx区X单元xxX室。他从两岁半起就在xx市的xx幼儿园学习。他去年被提升到xx幼儿园的学前班。在过去X年的幼儿园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幼儿园与家长良好的教育互动,xx的生活独立性逐步发展,基本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和审美观。不仅如此,他在学习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他对各种新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并注重学习。因此,他发展了广泛的爱好,如绘画,钢琴等。更重要的是,在大众生活中,他养成了温和的性格和良好的自制力,能够与其他孩子相处融洽,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作为家长,我们致力于xx城市的长期工作和发展。鉴于xx已成长为学龄儿童,我们有责任给予他了解义务教育的权利。与此同时,贵校的教学质量在xx市也很有名。让xx在贵校学习一直是我们的梦想。所以我们申请进入贵校。请检查它。

申请人

新昆山子女积分入学 篇4

2017年《昆山市新市民子女公办学校积分入学办法(修订)》和《昆山市新市民子女公办学校积分入学实施细则(修订)》与2016年相比,主要变化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分分值的调整

(1)计划生育、遵纪守法分值调整,加分分值为20分;

(2)大专以下文化程度不计分。

二、积分学段的调整

积分学段调整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幼儿园不再纳入积分入学学段。

三、积分对象的调整

昆山市新市民子女,是指夫妻(含其他法定监护人)双方中至少一方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昆山籍人员符合入学年龄的子女:

(1)当年度报名截止日前持有本市住宅类房产证;

(2)在本市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合法稳定职业;

(3)在本市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合法稳定住所。

四、积分入学时间节点调整

积分入学时间节点见下表。新市民积分入学窗口材料初审至各区镇便民服务中心,相关信息均在中国昆山网(www.ks.gov.cn)上公布。

四、积分入学时间节点调整

积分入学时间节点见下表。新市民积分入学窗口材料初审至各区镇便民服务中心,相关信息均在中国昆山网(www.ks.gov.cn)上公布。

★ 苏州如何办理积分入学

★ 深圳积分入学规定

★ 塘厦积分入学申请

★ 佛山三水小学积分入学新政

★ 惠州市惠城区积分入学申报细则

★ 深圳龙华新区小升初积分入学办法

★ 新教育入学申请书

★ 积分管理制度

★ 关于高中新学生入学心得体会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工作措施 篇5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不在流入地,随父母或监护人在流入地合法居住、务工、就业或经商,需接受教育且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可以申请在我校居住地就近入学就读。凡父母或监护人在我村已暂住一年以上,都可以申请在我校就读。进城务工人员应按流入地规定,依法送其随迁子女至流入地学校入学,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一、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并确保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统筹、指导和督促学校就近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各学校不得以如何理由拒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依法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送子女入学。

二、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办理入学手续,为学生建立学籍。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外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返回原籍就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并督促学校及时办理入学等有关手续,禁止收取任何费用。

三、优质服务,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公平教育,建立和完善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家庭的联系制度,加强双向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文体活动、入队入团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与本地学生实行同等待遇。

四、加强管理,统一建籍、统一管理,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各接收学校要及时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学籍,坚持定期上报,做到底数清晰。对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按规定颁发毕业证书。确保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学上,不让一个因父母流动而失学。坚持“均衡分班”的原则,杜绝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现象的发生。

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6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谋取生存和发展, 据统计, 目前中国城市农民工数量超过1.2亿, 随父母在流入地居住、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占整个流动人口的25%, 也就是说全国有2 000多万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政府当前的注意力在于如何保证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 学生的心理变化容易遭到忽视。这些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增智力的关键时期, 稳定的环境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是他们却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面临城市全新的生活方式, 使得这些子女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农民工子女优良率和城市学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城市学生优良率20.6%高出农民工子女近10个百分点。所以, 掌握和了解这些心理问题和其产生的根源, 对症下药, 就成为学校和老师成功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一、农民工子女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一) 自卑感

自卑就是低估自己的能力, 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是一种心理和性格缺陷, 表现为对自己能力、品质评价过低。根据蒋玉芝等人的发现, 弱势群体子女的抑郁成分比正常人群高, 从而导致自轻自贱等心理疾病。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更容易出现出自卑现象, 表现为做事不用心, 情绪低落, 不愿意与人交往等。产生自卑现象的原因:一是来经济层面, 进城务工人员往往家庭没有稳定工作, 收入不高, 给予子女的经济资源无法达到城市子女的平均水平, 表现为缺少零花钱、着装陈旧、学习、娱乐用具不齐全等。二是生活方式层面, 农民工子女来自于农村, 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 表现为没有城市卫生习惯、饮食品种单一等, 有可能被同学冠以“乡巴佬”“土老帽”等称号。三是来自于思想层面, 因为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子女的思想追求会表现出差异性, 农民工子女以满足初始生活、学习需求为基础, 城市子女以追求潮流为主, 容易造成自卑现象, 此外, 性别不同的农民工子女也会表现出差异性, 男孩子容易忽视这些差距和不同, 而女孩子却比较敏感, 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 无归属感与自我封闭

归属感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者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 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和落实感。也就是自认为自己属于某一个团体或者组织。缺乏归属感往往对工作或学习缺乏激情, 社交圈子狭窄。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特别是初中及其以上的农民工子女相对容易产生自我封闭倾向。当长期差异难以克服, 学生会在班级或学校寻找与自己类似的人, 他们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背景, 通常以其他农民工子女或者城市下岗工人为对象, 如果一段时期内没有遇到这样的对象或者经受了同学嘲讽, 就会表现出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缺乏归属感相伴的心理问题是自我封闭, 当找不到适合的群体对象并遭受到同学们的嘲讽时候, 就容易产生自我封闭。自我封闭是一种环境不适应的病态心理现象, 通常自我封闭是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 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社交活动, 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和自卑心理有一定关系, 当农民工子女产生自卑心理又无法很快改变这种差异, 就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现象。这些差异中有些属于短期差异, 比较短时间内可以进行改变, 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语言差异等, 有些属于长期差异, 一个特定时间内难以有较大改变, 以经济差异为主。当以经济差异为主的长期差异一直在表现在外, 就可能对农民工子女特别是其中的女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三) 情感失落

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初次进入城市, 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新鲜感、好奇感。对待每一件事情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他们希望融入这个新的环境, 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关注。可是慢慢地他们发现现实与其渴望大相径庭, 自己父母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高, 他们不但没有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关注, 反而受到了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父母的无精力关心, 缺少家庭关爱, 产生消极的心理, 导致情感失落。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对生活的热情。

(四) 敌视心理

敌视心理是对某一同学或者群体产生仇恨心理。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般是家庭或者自身受到了人身攻击或者耻笑, 比如父母受到城里人耻笑, 自己受到身边同学耻笑产生了羞辱感, 从而对某个同学或者某个群体产生仇视心理。对单个人的仇视表现为不与之接触并可能伺机报复。对群体的仇视心理表现为保持与该群体的封闭。仇视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会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严重的会造成犯罪, 是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一种, 老师的及时排解显得十分重要。

二、如何破解心理问题

农民工子女入学后容易产生上述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对于孩子的学习和人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老师不加以关注甚至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对于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破解, 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 社会方面:高度关注, 实现社会融入

现在社会许多人对农民工存在歧视和偏见, 认为农民工低人一等, 对农民工子女印象同样不佳, 城市居民不愿意让孩子和农民工子女做朋友, 也不愿意邀请他们到自己家做客, 认为农民工子女素质低, 生活习惯差, 生怕孩子沾染不良习惯, 导致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同辈将往变少, 直接影响其融入社会。农民工子女的交际圈缩小, 使得农民工子女孤独, 所以要加强农民工子女与其他社会群体的社会交往, 增进其城市社会认同和城市社会适应。

(二) 学校方面:优化学校教育质量, 引导学生确立平等意识

学校在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常起到推动、主导、监督作用。在学校层面必须首先认识并重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 并采取相应办法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针对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其可采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针对学生的经济差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学校可号召大家穿校服, 不允许携带高档物品进入学校;开展多种课外活动, 促进各班级之间的交往, 使学生找到与自己性格相仿的同伴, 避免自我封闭现象产生;创造关注农民工子女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要求班主任和老师多关心新入校的农民工子女, 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了解, 进城农民工一般工作时间长, 难以关注到孩子心理成长, 班主任要和家长沟通, 提醒家长与孩子多交流, 关注心理变化;清理学校周边环境, 使学生免受不良环境影响;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避免走入歧途。

(三) 家庭方面:增强家庭关爱, 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孩子是否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却是农民工群体的薄弱环节, 农民工家长没有过多精力和能力进行家庭教育, 甚至家庭教育意识本身就很淡薄。农民工工作较繁重, 家庭经济情况一般不好, 平时除去繁重的工作后并没有过多时间或精力去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 农民工群体普遍较低的文化水平导致了他们对于教育子女力不从心, 认为教育工作应该由学校、老师进行, 这种心理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家庭层面首先家长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想法, 重视家庭教育, 不能以一种放任的心态对待子女。还要拿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关心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其次农民工家长要与学校沟通, 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互动活动, 尽快地发现女子存在的一些问题, 加强家庭教育。最后是农民工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一些小型的、非正式的教育咨询、讲座, 阅读一些家教方面的报刊、书籍, 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才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会力不从心, 以提高农民工的教育水平。

总结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中国会有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 这些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心理问题将会逐渐显露出来。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地方,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 问题原因, 并针对愿意你采取方法化解这些心理问题, 使这些农民工子女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学校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怀川.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不良适应性的社会学分析[J].兰州学刊, 2006, (5) :152-153.

[2]李兰兰, 王云.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在三类不同学校中学习适应性问题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 2008, (8) :17-19.

[3]蒋玉芝, 吴携春.试论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特点与教育政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2) :72-75.

[4]周海霞.进城农民工子女班级环境与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10) :15-15.

[5]甘柏花.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 2006, (3) :35-37.

[6]黄小萍, 龙军, 刘敏岚.民工子女心理发展现状反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 2006, (10) :42-43.

农民工子女入学教育问题 篇7

分类号

单位代码

密 级

准考证号

重庆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提交论文日期:

****年**月**日

论文答辩日期:

****年**月**日

学位授予单位:

中 国  重 庆 20

月 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目 录

中文摘要.....................................................................................................III

一、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1

(一)开县某小学外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情况...............................................1

(二)开县某小学外务工子女教育管理情况...............................................2

二、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3

(一)入学手续相对复杂,门槛高.............................................................3

(二)教育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教材不健全...............................................4

(三)家庭教育缺失严重...........................................................................4

(四)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不正常.............................................................6

三、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改进对策.............................................................6

(一)努力实现教育公平...........................................................................6

(二)简化入学的手续,降低门槛.............................................................6

(三)改善家庭教育..................................................................................7

(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7

四、结论......................................................................................................8 参考文献......................................................................................................9 致谢.............................................................................................................9

II

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XX级XXX [姓名] 指导教师 XXX [小四号宋体居中]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城镇变化日新月异,农村劳动人民向往富裕城市的收入水平,农民工进城务工现象在中国随处可见。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组成部分徘徊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对城市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社会阶层中无法忽略的一部分,是城市新兴阶层的重要代表。然而,在社会各界人士将焦点关注到这一群体上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与农民工有关的问题的探讨,社会各界人士非常关心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教育和成长问题。这个问题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同时也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所以本文以开县为例,深入考查分析我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和问题,并提供合理化建议,期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一道致力于推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合理及妥善解决。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教育公平

一、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目前全县农民工大约7600人,主要来自广西、云南、四川、安徽、湖南、河南等地,这些农民工中,子女大约720人。这些农民工子女分别接受的教育为小学、初中,有部分正在上高中。从目前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情况分析,通过对开县某小学作了分析:

(一)开县某小学外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情况

1、开县某小学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条件

开县某小学对农民工子女就学列出了一些条件和需要准备的手续,第一,要有父母双方身份证;第二个要有原籍户口薄;第三要还要有在现在地已居住半年以上的有效证件,如居住证、房屋租赁证或房产证等;第四个是夫妻双方中至少有一人要具备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正式的劳动合同文本以及与工资表有关的复印证明文件; 第五个是子女以前所在学校开出的学籍或借读证明文件。农民工子女要想到开县的学校入学必须能同时开具以上证明方可,在向教育部门提出申请就读的同时,还要同时出具父母身份证和原籍户口簿,以及居住证、劳动合同等能够表明父母身份的证件文本。这样的手续对外来打工的农民工来说非常的不方便,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农民工的子女没有进入开县某小学上学。

2、开县某小学农民工子女整体就学人数

通过对开县某小学的调查,2013年,开县某小学共接收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437人就读,占教育阶段开县某小学在校生人数(872人)的50.1%。2014年接受教育的农民工子女达到641人,占教育阶段开县某小学在校生人数(886人)的72.3%%。2015年接受教育的农民工子女达到769人,占教育阶段开县某小学在校生人数(905人)的85%。

从整体上来看,开县该小学近三年来的农民工子女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逐年增大,从中不难发现如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数增多。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变的刻不容缓

(二)开县某小学外务工子女教育管理情况

1、在校管理

主要包括两个调查方面:一是调查学校收取本地与异地学生的学费是否相同,进城务工子女的学杂费和转移支付经费由市教育局按实下拨;二是关于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做到“四统两不”和“四免一补”,即统一招生政策,统一均衡编班,统一学籍管理,统一实行电脑派位制度;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借读费,不得进行摸底考试;免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收学杂费、住宿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教学配备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实施学校与本地学生统一管理。在教学力量上,按照“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模式,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统一配备教师,为外来务人人员子女专门配备了心理协助教师,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缩小差距。在物质条件落实方面,逐步完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长期增长模式,提高经费使用率,加强并完善各项与教育有关的优惠条件及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普及。

3、中途借读和转学方面的规范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农民工子女到流入地只需短期(一年以内)就读的,一般凭“三证”按借读身份对待;(2)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如果打算在借读学校长时间(一年以上)学习的,要办理转学手续,除进城务工者子女入学时所需的“三证”材料外,还应该按照规定提供有关材料如转学申请表、转学证明、新生入学登记表、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等,按照流程和规章制度实施;(3)进城务工者子女的学籍管理与本地学生的学籍管理要互相一致。义务教育登记卡和学籍卡必须登记在册。由于进城农民工工作地点时常变动,要依据合理的学籍管理规章制度:①学校如果容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读,就要统一登记完善全校学生的学籍信息,在每年上下两个学期开学第一周至第二周对接收手续进行登记在册。在登记的同时还应添加入学证明材料如“三证”的原件和复印件等,中教科审核批准并编制的全省统一学号(第一位是“N”,第二、三位为初一入学相应年份),按正式在校生统一管理;②属于外来工子女身份的学生应编入学校报表,8月31日前增加的按“转入”,减少的按“转出”编入当年报表;8月31日后增减的编入翌年报表;③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如果转学,就要按照正常程序办理。如果由于特殊情况急需转学,经历转学流程中遇到困难,通过中教科评判批准转学手续,学校可以在本校学生中单独抽出学籍情况有变动的学生信息提交至中教科;④进城务工者的子女依据当年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参加高中教育入学考试,达到开县学校的初中结业要求的,应颁发初中结业证书;达到入学要求允许在高一级学校上学;⑤学校还要保留与进城务工者的子女相关的入学证明,及时的提交至中教科审核批准,如果所需审核的证明数量过多应交由学校办理。

4、农民工子女学习成绩

本文通过对开县某小学的在校学生的采访和了解,发现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受教育程度赶不上目前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农民工子女

由于自身的性质和条件,导致他们的子女入校后,跟城市孩子有一个显著的差异,另外由于父母的工作地点不稳定,其子女需要经常转学,这样一来对子女的学习产生很大影响,子女也逐步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对开县某小学农民工子女在开县某小学里的表现和学习情况的了解,发现一些大班农民工子女学习成绩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通过对开县某小学50名农民工子女的调查,这些孩子中老师反映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占6%,成绩“比较好”的占22%,成绩“一般”的学生最多,占了54%,成绩“比较差”的占16%,还有2%的学生被开县某小学的老师认为“成绩很差”。尽管在开县某小学里没有“学习成绩”一说,但是这些情况,都是开县某小学老师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总结出来的。通过进一步了解,这些成绩差的农民工子女,主要是由于他们随着父母频繁的变成工作,而的频繁转学,这样一来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就无法在同一地点连续接受教育,造成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在开县某小学无法及时适应周围的教育环境,如此一来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导致了进城务工者的子女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接连受挫。

二、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入学手续相对复杂,门槛高

1、入学条件复杂

目前,开县对农民工子女入学,要求提供“三证”材料,非起始年级,还需要提供原就读学校的学籍证明,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的农民工家庭在办理这些证件均存在困难。主要是耗费时间和精力。进城务工人员将户口簿和身份证等证件存放在农村,这样一来取证件所耗费的车费不少,时间也较长,另外考虑到很大一部分农民工的身份证未及时更新、学校寒暑假等原因,这就要求农民工花费更多时间留在老家办理相关程序,这一点上对于按劳动时间收益的农民工来说会造成不少的损失,另一点上也将导致孩子无法正常上学,干扰他们的上学时间,推迟他们的学习进度。

1、所需材料很难办齐

在劳动合同和暂住证上,大部分农民工在非正规部门工作或者是经营流动小本生意,很难拿到规定合法的劳动合同。再加上大部分居住的房屋属于二次转租,未合法办理出租房屋登记,无法联系到房东帮忙提供办理暂住证的有关证明。在办理转学手续的过程中,开县要求在转入学校长期(一年以上)学习的,不仅要求提供“三证”,还应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该按照规定提供转学申请表、转学证明、新生入学登记表、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等多种有关文件。对于家乡位于较远的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学校的不合理管理为他们带来不良的影响,部分学生苦于这些压力不得不中途退学,处于无学可上的状态。

(二)教育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教材不健全

1、教材不统一

各地区学校使用不同的教材,孩子学习新的课本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当中,学校的农民工子女都受到这方面的困扰。在一个学校上完课后学生大多只掌握了某一教材的基本的内容,稍微深一些的内容,学生就说没有学过。这样一来,学生头脑里就会出现记忆残缺或饱和的印象。在其他地区,教科书的种类差异很大,以人教版和江苏版为主,如此一来,学生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另外还有些学校采用的教科书的版本存在新旧的差异,同样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

2、课程安排不合理

针对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的英语、信息技术及体、音、美等薄弱学科,不能及时有效地予以倾斜,制定小步伐快反馈的课改方案。接纳进城务工者的子女的学校,经常会面临教学面积小、教师数量少、经费投入不足的困扰。在国家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背景下,这些学校却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不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学工具和设备缺失并陈旧,老师的教学水平低,学生在德智音体美方面的发展存在滞后和残缺的状况,这会给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班级管理上,不能准确把握好城市学生和农民工子女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兼顾双方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的特点,不偏不倚地开展各类班级活动,让农民工子女产生被接纳感、认同感和亲切感。同时,各学校在班干部选拔、入团入队、评优评先等方面更多倾向本地学生,不能完全做到一视同仁。

(三)家庭教育缺失严重

英国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提到:“教育环境内有良好的状况有助于教育成功,家庭环境的作用远远大于社区环境和学校环境”。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开县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1、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不高

80%的父母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父母双方文化程度偏低,面对家庭教育时,大都不注意科学的方式方法,甚至长期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致使家庭教育非常缺失;部分家庭是单亲家庭,孩子从小缺乏关爱。这些问题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孩子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培养只能依靠自身和学校教育,而现实情况大多是,子女的心理适应、人际交往、行为习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进城务工者中的大部分人都忽视教育的作用,有人曾经开展过问卷调查,提问“孩子如果得到一份劳动收入和父母一样的工作,那还应该坚持让孩子上学吗?”,有六成以上的农民工认为不应该,只有不到三成的农民工认为应该。事实上,大部分农民工很少关心过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认为争取到机会让他们顺利入学就可以了。绝大多数的的农民工忽视子女的素质教育,大部分家庭的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不足。

2、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不当

首先考虑到,进城务工者工作繁忙,和孩子谈心交流的时间少,没有办法时刻关注子女的身心发展状况。大多数农民工表示,没有太多时间来管教自己的子女,只能满足子女的温饱;其次,由于其文化水平有限,在语言交流、学习辅导上不讲究方法,对孩子进行粗暴教育,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孩子考虑。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反叛心理漠不关心,只要求子女一味地服从命令。第三,家庭关系不够融洽,900/以上的父母重言教而轻身教,会当着孩子的面和爱人或是同事、邻居争吵,甚至动手打架,子女容易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沾染上不良的习惯。

3、家长与学校缺乏沟通交流

大部分进城务工者抱有一种看法:老师全权负责孩子的教育问题,和老师无需过多沟通,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即可,对子女的其他变化却漠不关心。

(四)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不正常

33%的农民工子女反映自己在面对现有的学习、同学、老师时,不够自信,甚至自卑,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自我认同感较差,担心害怕被嘲笑等等问题有很多,58%的学生表示融入班集体需要1一3个月的时间,32%学生表示在1个月之内能较快的融入班集体,而10%的学生在1周内能融入集体。显而易见,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处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成长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孩子们出现了不同的身心发展状况,这将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学校缺乏对农民工子女心理方面的疏导。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处于身心发展最敏感的时期,由于自身成长背景、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文化方言等因素,在与城市同龄人相处中,很容易产自卑、不自信、情绪控制力差等不良问题,也容易被集体排斥。而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太重视。老师缺乏开放、多元、多样的教学方式,关爱和鼓励学习成绩差或内向自卑学生的力度不够,课后与农民工子女的父母交流也相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对较少。

三、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改进对策

下面这些措施对于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能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生态”,也体现了学校的“管理生态”,在学校具体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所表现,学校应将教育公平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当中,保证对农民工子女的接受公平的教育,如:学校教师队伍的教学章程规定,应无区别对待进城务工者的子女,一视同仁;学校领导不应该设立尖子生班,同样也不能不设后进班,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高低有别,但班级之间的师资配备应力求达到均衡。作为学校,在教育公平方面,应该自律;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要有长效的监管机制。教育公平学校之间还体现在教育均衡。位于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学校,要具备大致相同的教学设备、教师队伍,教学环境差异不应过大。最近几年,福州市在教育均衡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加大、建设、推广“学区制”,即将某个区域的学校组成一个学区,学校之间相互帮助提高;组建“教育集团”,以强带弱,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采用这些办法,给学校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给学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社会教育最容易对初中生产生影响,应重视社会环境的建设。在面对社会问题方面,多作正面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公民的社会责任。学校应该适当补充和加强社会教育,如:在每周的“国旗下的讲话”、每月的黑板报宣传、每学期的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等方式,有效渗透社会教育。

(二)简化放学的手续,降低门槛

在入学管理上可脱离以往从户籍到学籍的传统入学模式,采取从学籍到户籍的新型入学思路。即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进行学籍统一化管理,由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进城务工者子女在学校所在地进行入学登记时,带着学生学籍表到当地的教育部门就能完成登记造册,无需太多周折,享受的教育优惠政策和当地学生一样,入学手续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步骤,无需携带暂住证、劳动合同等证明文件。在进行学籍统一化的登记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电子信息共享技术,实现跨地区跨部门间信息的及时高效准确。在2014年1月10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并投入使用,能够实现省际间转学情况处理,从提交入学申请到办理转学审核批准能够实现一次性完成。可是从目前来看,全国只有北京、辽宁(高中阶段)、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高中阶段)、陕西等省份或直辖市能够用到本省(市)原有的学籍管理系统与全

国联网,且各地进展不平衡,电子学籍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在校际间的有效对接仍有待完善。同时,政府也可以此为契机,联合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积极打造我国流动青少年信息化综合平台,实现全方位及时跟踪服务。

(三)改善家庭教育

世界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理念在更新,农民工教育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农民工家长必须根据当今的社会发展阶段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自由和平等。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成长,及时关注他们的身心状况。首先,开县农民工要懂文化,讲礼貌,为孩子做好榜样,树立艺多不压身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态度,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能够以身作则,引导他们善于学习,爱学习。其次,农民工应学会采用合理的方式开展孩子的家庭教育,注重方式和手段,给孩子留下真实的感受。孩子如果感觉自己没有得到父母真正的关心,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尊受到很大的伤害,无法与他人形成和睦的关系,缺乏合作精神。孩子应该处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农民工要牢牢树立一个观念,要同时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要注重一味地经费投入。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应学会营造民主、友善、和谐的氛围,形成人人平等、一视同仁的作风,与孩子经常开展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耐心的倾听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和难处,分享他们的快乐和烦恼;不要动辄严厉惩罚,也不要过分溺爱、放任不管;注重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和人格道德,鼓励子女多与他人交往,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自己的爱心;培养和挖掘孩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勇于担当、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进城务工者群体工作地点经常变动,孩子离开家乡来到父母身边,面临着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许多压力。这些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表现可能会更明显,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他们的身心成长状况也不同,孩子们跟随父母经常搬迁,对陌生环境经常会感到不适应,一时无法接受。进城务工者子女经常会产生自卑自弃的想法,在同龄人面前多表现出情绪低落的状态,在学习上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无法和身边同学和睦相处,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老师就应及时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学校都要招聘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对学生及时开展心理辅导,设立谈心室,定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让学生有机会袒露心扉。学校应为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而构建平台,提供经费、培训等方面的保障。班主任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团队的骨干,因为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班级的学生,学生一旦发生心理问题,最直接、最快了解情况的无疑是班主任,如果能够及时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处理,就能将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学校在平时管理过程中,要学会引导学生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不加强引导,学生就会误入歧途。考虑到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对新环境的不熟悉,遵守行为规范应从进校门开始抓起,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核心人物一一班主任教师,是学生行为习惯良好的示范,往往对学生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老师尤其要重视自身的言谈举止,身教重于言教。开设礼仪课,涉及文明用语、课间礼仪、课堂礼仪、家庭礼仪等方面。经过实践,这一举措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的行为习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四、结论

总而言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辛苦劳动。其中大部分人长期离家在外,他们的文化素质能否提高和城市文明建设能否顺利推进息息相关,政府相关部门要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教育问题。他们的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他们身上寄托了父母的无限希望,他们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全社会应齐心协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相信共同努力的结果一定会让这个群体更加好的生活在这个时代,让这个群体的子女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周安安.利益冲突时代的权利观念——“异地高考”争论的背后[J].文化纵横.2013(02)

[2] 吴雪娅,杜永红.中等职业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重要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1)

[3] 于洪姣.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实证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8)

[4] 杜永红,陈碧梅.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政策支持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

[5] 田红星.职业学校外来务工子女社会融合对策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3)

[6] 王涤.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15,(04).[7] 冯虹,张艺.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4,(04).姓名:题目:浅谈开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致 谢

农民工子女入学需5种证明 篇8

2008-08-13 10:43:19来源:秦皇岛晚报本报讯(通讯员王雅俐记者唐晓辉)昨天,记者从海港区教育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海港区中小学招生时间确定为8 月17 日至22 日,农民工子女入学需出具5种证明,四川地震灾区正常适龄儿童入学将给予照顾。

据了解,今年海港区小学计划招生5770 人,中学计划招生7770 人。凡年满6周岁(2002年8月31 日前出生)的区内正常适龄儿童均可报名入学。中小学在招生过程中均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测试。小学一年级按照“按时免试,就近入学,坚决禁止择校”的原则招生;中学一年级按照“划片招生,免试入学,公办学校坚决禁止择校”的原则招生。各校将严格按照计划招收本施教区新生入学,班容量小学坚决控制在45 人以内,中学坚决控制在50人以内。招生工作结束后,8月22日前发放入学通知书。

农民工子女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入学,并出具5 种证明:(1)父母双方所在务工单位出具就业证明或劳动合同协议(经商人员出具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税务部门出具的税收证明);(2)区公安部门签发的暂住证;(3)居住证明,如房屋租赁合同、购房协议等;(4)父母双方及子女的原籍户口证明;(5)流出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转学证明,小学一年级需出示学籍所在地原指定就读学校开具的联系函,并加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章。(如遇特殊情况,转学证明或联系函不能及时开具的可在一个月之内补齐。)在海港区投资100 万元以上的域外投资者子女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入学,同时出具以下证明:(1)营业执照及税务部门税收登记证;(2)区招商部门出具的投资者子女入学证明。

孤、残和享受低保的正常适龄儿童入学,按有关政策予以减免相关费用;四川地震灾区正常适龄儿童入学将给予照顾。

新乡农民工子女上学~~~注意啦!!(2011-06-14 17:02:27)转载▼

标签:卫滨区

教育主管部门

小学

子女入学

二十中

教育

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扩大,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解决好他们的子女上学问题,我市近日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当中专门针对这部分人群作了详细规定。市教育部门通过前期调查,目前已经确定了市区21所初中和25所小学一共49所公办学校作为接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指定学校,这些学校大都分布在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到所居住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进行详细咨询,送子女选择最近的学校进行就读。这些学校已经作好了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具体招生的日期为:初中为6月8号到7月3号;小学为8月10号到8月25号结束。

初中指定学校有:

四中(十中北校区)、五中(铁路高级中学西校区)、外国语学校、七中、九中(二中西校区)、十一中、十二中、十三中、十六中(二十二中南校区)、十八中、二十中、开发区中学、二十三中、二十四中、二十七中、三十一中、三十二中、三十四中、三十五中、三十六中、洪门初中。

小学指定学校有:

二十中、三十一中、三十二中、第三实验学校;

红旗区的西街小学、平原小学、段村小学、劳动街小学;

卫滨区的新荷小学、化工路小学、胜利路小学、英才小学、回民小学;

牧野区的西干道小学、区实验小学、王村中心小学、杨岗小学、畅岗小学、牛村小学; 凤泉区的宝山路小学、耿黄一小、耿庄小学、潞王坟一小、大块一小;

开发区西台头小学。)

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玉宇——(对于农民工子女 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 去办理一些手续 同城同待遇 不收取任何的择校费 不收取任何学费)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凭原籍户口簿、父母身份证、现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证

明、父母任何一方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以及原籍所在地乡镇中心学校出具的外出就读证明,经现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审核认定后,按就近或相对就近原则,分配到指定学校就读。

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9

20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的意见》。《意见》把占流动儿童少年的绝大多数、处于弱势地位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从“流动儿童少年”群体中单独提出,突出强调,这是首次直接把政策焦点对准农民工子女。《意见》指出,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要求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并提出“加强对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扶持和管理”。《意见》还明确了流入地政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机构编制部门、劳动保障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城市人民政府的社区派出机构等各职能部门,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的责任。提出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规定“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意见》还规定,要根据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数量,合理核定接收学校的教职工编制,要求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要做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流入地政府要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除了要求“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外,《意见》还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提出“要根据学生家长务工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特点,制订分期收取费用的办法”,以切实减轻农民工子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费用负担。

教师子女入学申请书 篇10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大量涌入乡镇种地、打工或经商等,到我校就读的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多达21人。为此,我校严格遵照《海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工作的意见》及东方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努力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安心在农场工作。

一、妥善做好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入学工作。

凡在我镇经商和务工的人员在其子女入学时,提供真实有效的工商管理机构和务工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我校就会安排其子女随班就读,与本镇学生共享相同的教育资源。本年度里共安置21名务工随迁子女,确保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镇儿童享有同等的政策,享受同等的优质、公平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同享各项政策。

我校坚持免费免试入学原则,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并采取免试入学、同编班级,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费用负担。本年度住宿生受助16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同享各项政策,在学生管理、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考试竞赛、文体活动等方面与农场儿童少年同样对待。

三、帮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多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或者是观念陈旧,无法科学引导孩子,因此部分学生学业基础较差,缺少关爱,有很强的自卑感。对此,我校教师经常家访,并与家长保持电话和校讯通联系,了解学生校内外情况,经常找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谈心,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平时注意鼓励表扬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在学业和生活上帮扶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20xx年3月,我校组织全体住校生开展了才艺展示表演,为这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使学生们在活动中找到自信,增强了进取精神,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缩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镇学生之间的差距。

上一篇:柬埔寨历史发展的启示下一篇:创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