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历史认识理论

2024-12-06

如何认识历史认识理论(共11篇)

如何认识历史认识理论 篇1

试题: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说明: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之大作业。

答:(一)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一以贯之的主题。

邓小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国两制”等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

(三)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邓小平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统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如何认识历史认识理论 篇2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侧重于讲述国共合作抗日的史实,纠正“扬共贬国”的评价倾向,而对学生中存在的错误认识视而不见,显然无法最大程度地实践历史教育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自然也不利于正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习惯。因此,要在“两个战场”教学中既避免“不讲历史的真实”、妄下“空泛的、教条的结论或概念”的流弊,又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不纠缠于“中流砥柱”的论争,同时又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他们易困惑的认识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以上述三种错误认识为突破口,有效开展“两个战场”教学。

一、向学生讲清战时国共两党的地位及力量的不同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国民党直面强敌,中共躲在敌后”的错误认识,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当时国共两党的地位及力量的不同,用现在中共执政党的地位来要求当时的中共,并有意无意将国共力量对等了。实际上,当时二者的地位及力量悬殊非常大。

国民政府作为当时中国形式上的唯一合法政府,拥有绝对的资源优势。比如国民政府掌握了体现全国军事力量的政府军,控制着中国绝大多数的物力、财力和地区。因此,作为一个中央政府,它有义务在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军队的进攻。事实上,国民党在抗战前期确实是积极抗战的,如组织了淞沪、忻口、南京、徐州、武汉等几次较大的会战,消灭了大量的日军;但在后期,国民政府的抗战是消极的。

就中共而言,在西安事变之前一直处于非法地位,所领导的工农红军属于“非法”武装,一直处于蒋介石的围剿之中,生存都难以保障。西安事变之后,中共虽然取得了合法地位,但与国民党相比,仍然处于在野的位置;再加上当时红军刚结束长征,所剩人员不足3万,且武器装备非常简陋,不用说飞机、坦克、大炮这些重型装备,就连步枪、手榴弹都非常匮乏。此种情形的描述,也常见诸当时日伪当局出版的报刊中,称中共军队的境遇异常艰苦,“武器、弹药在接济断绝的情况之下,显得异样的缺乏;被服、装具,在重重封锁之下阻断了来源,也就破烂不堪。除去了单纯的残缺的武器之外便一无所有。”[3]所以,和国民党200万[4]正规军相比,当时的中共军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蒋介石都不会希望也不会允许中共“喧宾夺主”的。

虽然蒋介石不允许中共发挥主要作用,但中共却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九一八”事变后两天的9月20日,中共即发表声明,旗帜鲜明地提出抗日的主张,并付诸行动。例如,在上海、北平争取国民党的下级军官和动员各界人士进行抗日;组织东北抗联,把一些不肯走的东北军将士和爱国群众组织起来继续抗战;等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后,中共又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打击和牵制了大量的日伪军队。

二、引导学生认识国共两党战术的不同

抗战时期,国共所采取的不同战术,也影响了对“两个战场”的评价。“国民党打大仗,慷慨悲歌;中共打小仗,乏善可陈。”这种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发动的战役的规模和国民党所牺牲的将领数目,来说明国民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的观点,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国共战术的不同。因此,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就需要联系实际,具体分析国共两党战术的特点及各自所发挥的作用。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在国民政府统治区域内划分若干战区,通过大兵团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方式在正面阻击日军的进攻。不可否认,在抗战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是把国民党作为主要的作战对象,正面战场是抗战的重心和主战场。在抗战初期,在敌强我弱、日军处于战略进攻的态势下,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并非朝夕之功,国民党正面战场所采取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正面防御方针符合当时的形势,它打破了日本殖民者“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吸引了日军主力,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广大官兵与装备精良的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搏斗,表现了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国民党单纯依靠正规军队、对日防御过于消极、军队指挥系统紊乱等原因,这一时期的正面战场未能反攻制胜,反而损失巨大,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就损失军队逾百万人,丧失13个省的大部国土,沦陷人口近两亿。

中共则开辟了敌后战场,在日军占领区域内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作战方式主要采取了以游击战为主的小规模伏击战。八路军、新四军政治素质高、战斗力强,但力量弱,补给困难。这种客观条件决定了八路军、新四军难以长久地与日军进行阵地战;而采取全民游击战术———将部队分散于敌人力量薄弱的广大敌后地区,组织、发动群众,扰乱、钳制日军,使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却是八路军、新四军的优势所在。

在整个抗战期间,中共的游击战术在与日军的较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术牵制了部分侵华日军的主力,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尤其在国民党的阵地战失利后,游击战术的威力和作用更加显现出来。以华北战场为例,国民党正规军队作战总是大军云集,队伍平行摆开,有时还“把战斗力低劣的队伍配置在第一线,把战斗力较强的队伍放在第二线。日军凭借其优势的武器,以迂回和中央突破的战术,击破一点,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多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逃。于是华北大片国土沦亡,政权瓦解,百姓涂炭,悲观失望的情绪弥漫在朝野之间。正是在这危急时刻,八路军以游击战术插入敌后”,把日本占领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变成了战场,“使日军不得不回过头面对无时不在的大大小小的挑战,从而陷入了类似两线作战的窘境”。[5]可以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基本上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而把主要力量转向敌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三、帮助学生客观分析中共的发展壮大

学生对“中共的发展、壮大”的疑惑,主要聚焦在根据地面积拓展及中共军队数量增多两个方面。对这两方面的内容,人教版、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都有涉及。例如,关于中共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及抗战胜利后军队数量的增多,人教版教材叙述最为详细,称长征到达陕北时中共军队不足3万人,解放战争爆发时增至130万人。当我们讲述重庆谈判国共所聚焦的人民军队、解放区问题和解放战争中共实力消长等问题时,“中共力量壮大”这一内容无可回避,不然学生会人云亦云,想当然将中共的发展壮大归结为是“游而不击”,是借国民党与日军作战之机壮大起来的。。

首先,关于根据地面积扩大问题。有的学生误认为中共的根据地是抗战期间从国民党统治区域里抢夺来的。实际上,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共的根据地大都在敌后,这些根据地大部分是国民党军队战败后被日军占领,是中共从日军手中收复而建的;还有一部分是国民党政权溃散后变为了无政府的真空地带,中共进入后建立。而那些未经日军冲击或占领的国民党的辖区,中共碍于统一战线划界抗战的约定是不敢随便进入的。[6]在抗战期间,“敌后根据地军民经过英勇作战,从日寇手中夺回失地一百零五万平方公里,约占国民党军丢失国土的三分之二,解放人口一亿二干多万,占国民党军丢失人口两亿六千万的二分之一。中国共产党建立了陕甘宁、晋绥、晋察冀、冀热辽、晋冀豫、晋鲁豫、山东、苏北、苏中、苏南、淮北、淮南、皖中、浙江、广东、琼崖、湘鄂赣、鄂豫皖、河南等十九个解放区,遍及全国十九个省”。[7]反观国民党,“除在日军主动撤退时收复广西外,没有用战斗手段收复国土和解放人口”。[8]当然,从日军手里收复土地并非易事,根据地夺取后往往伴随而至的是日伪军队的反击与报复。所以,中共能从日军手里收复土地并巩固扩大根据地,是中共抗击日军的最好证明。而所谓“游而不击”“共产党捣乱”,实际上都是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国共摩擦时污蔑中共的政治宣传。

其次,关于中共军队数量增多的问题。抗战时期军队数量增多的并非只有中共,国民党的军队数量在抗战期间也有很大的增长。见下表。

从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如果从军队净增加的绝对值上,国民党在抗战期间增加的军队数量比中共还要多。另外,中共军队数量的增长是在所控制的国土面积与人口数量相应增长基础上的一种正比例增长,国民党军队的增长则恰恰相反。而且,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两党的军队都是中国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抗击日军而壮大力量都应看做是中国整体国防力量的增强,而不应戴着有色眼镜“扬国抑共”。

总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涉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问题时,应以客观事实为论据,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考察。在本课中,我们既要遵循新课标的相关规定,又不能回避对“两个战场”的评价,针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否定敌后抗战作用的一些错误认识,更要把“两个战场”各自的特点及所起的作用放入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对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评价时,注意区分其前期的积极抗战与后期消极抗战的不同;分析敌后战场地位与作用时,要把中共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使学生认识到中共以弱小的力量与在野的地位,实际发挥了与其自身条件不相称的重要作用,这些就是我们评价“两个战场”应坚持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306.

[2]薛伟强.有关“抗日战争”的比较分析[J].历史教学, 2008 (11) .

[3]武克.“中共”军内幕之分析 (4) [J].文友, 1943, 1 (8) .

[4]刘庭华.论抗日敌后战场的历史地位[J].求是, 2005 (17) .

[5]魏宏运.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15.

[6]抗战期间国民党军五大丑闻, http://bbs.tiexue.net/post2_4006621_1.html

[7]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 (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如何认识历史,以及更多 篇3

如果甲在乙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跡,生活在乙阶段的历史学家通过解释证据便能发现,眼下的乙一度曾是甲,因此,现时世界中甲的“痕迹”并不是死去了的甲的残骸,而是在活生生地发挥作用的甲本身,只不过被纳入了另一种形式乙之中。乙并不晦暗,乙是透明的,因此甲能透过乙而闪跃,二者的光色融为一体。如果甲标志着某一历史阶段的特点,乙相应地标志着后继阶段不同于甲的特点(因此二者互相否定或互不相容),那么,形成后继阶段特点的决不只是单纯的一个乙,而是伴有甲遗存的乙。人们在试图描绘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特征时之所以会犯错误,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做这一工作时过分精确,忘记了他们时代所闪烁的光芒实际上永远是一种复合的光芒,其本身融合了许多不同的颜色。

节选自《柯林武德自传》

如何认识历史认识理论 篇4

提交者: 刘荣艳(提交时间:2011-11-23 10:49:25)

答题内容:

老师应该掌握当今的史学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来把握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对历史给出合理、恰当的解释,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给以积极引导。

(1)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在当今的研究中所呈现的特点有五个方面:

一是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

二是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

三是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

四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

五是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

(2)现代史观

“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总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在我国,现代化史观的创立者是已故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先生。罗先生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就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

如何认识历史认识理论 篇5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从教条和理论上来说它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形态。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思想观念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并为之奋斗。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是介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过渡社会形态。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提出社会主义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所必需经历的阶段。我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学本质,即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由全体公民掌握国家的生产资料,而不是为社会的少数人所控制。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劳动成果由社会人民共同分享。这一思想也指导着世界各地受压迫的人民不断追求自身的解放。第二个方面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学本质,即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权利回归到全体公民的手中。当然,人民掌控国家权利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谁拥有社会生产资料,谁就拥有国家统治权力。有别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在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下,国家权利的拥有者是中国人民,而不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以上两点是我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1840年以来,经过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掌握了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经过长期历史斗争,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于是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些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表明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决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中国社会的建设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止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我看来,我们更应当看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弊端和诸多问题。在众多的社会问题中,官场腐败、社会的公平正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每一个都是社会震动的导火索。这些问题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应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应当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主要论据之一,但是反观现在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法治的公正和严明,似乎被一些特权阶层任意践踏着。公平正义,公正严明,不仅是社会道德和法律的问题,也是中国当前政治体制的问题。近来的***案和刘志军案,都表明中国似乎从来不缺少钱权交易,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正在经受着巨大的挑战。这样看来,我们不能不说中国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法治的公正严明,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当然,我们知道要做到绝对的平等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连做到相对的平等也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下层人民不会去追求绝对的平等,但是希望能够在某种程度的差异下实现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希望没有官压民的现象,希望出门的时候不会被李刚家的豪车撞掉,希望中下层也能有一个相对公平的发展机会。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到民生问题时指出:“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希望我们的人民政府可以真正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中国加油。

重要的历史认识及启示 篇6

一、启示和认识类问题的解答:

首先是说明你认识到什么道理(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原因,概括性的结论),然后是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此列举几种问题的启示类答题方式:

1.民族关系类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树立民族平等意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才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2.经济发展和改革类问题:①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④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⑤改革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和守旧势力作斗争。

3.中外关系、世界大战和国际冲突问题:①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②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③中国要重视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发展国防力量,做好事态进一步发展的准备④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4.世界大战与维护和平问题:①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②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③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④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⑤发展中国家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

5.科技类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国家要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创新能力;

6.从个人角度谈认识:要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7.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说明的问题: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③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④我们也要有爱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8.中共开辟民主革命道路的启示: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勇于改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真正维护人民利益

9.从两次国共合作中得出的认识: ①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②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力量,坚持以斗争求团结;③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二、常见问题提示: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11、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 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20、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23、理想中的世界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在世界上真正起到发展经济、促进和平的作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所有国家、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谈判成为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方法;人类不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

24、全球化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历史学习有利于正确认识自我 篇7

埃里克森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提出了青少年同一性危机理论。“同一性”这一概念是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可以理解为社会与个人的统一, 个体的主我与客我的统一, 个体的历史性任务的认识与其主观愿望的统一;也可理解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统一。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青春期, 也正是同一性危机时期。

历史学习对于帮助青少年度过同一性危机有重要作用。历史记忆对自我的认同至关重要, 它可以使人看清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我们是一条古老链条的一部分, 过去影响着我们, 就像我们多年以后影响着我们的子孙。如果关于一个人的根源与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的知识被抛弃, 那么个体将被剥夺完整的自我感和集体归属感, 这将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 社会急速转型, 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多种文化交融、碰撞、冲突同时并存。高中生正处于同一性危机中, 面对多种文化的冲突、碰撞, 很容易迷失自己。通过对自身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 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以及所有文化中人类共有的情感和存在的问题, 让学生有机会对世界的、对自身以及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同一性危机, 形成同一感。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 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涌现出无数的历史人物, 对他们的解读有利于学生通过别人的故事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中有一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 介绍了22位历史人物。在这些人物中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 既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 既有政治家也有科学家、思想家。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 历史人物是最具活力、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这不仅是因为任何重要历史事件、历史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更是因为通过这些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 通过对他们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风格乃至生活习惯的解读,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对历史人物活动的了解、剖析, 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 认识到历史人物身上所散发出的时代特征, 从而反思自己所处时代的特征和要肩负的时代任务;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 特别是成长的重要环节的讲述, 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当历史学习成为学生对自己生命的领会和意义阐释时, 知识就会与热烈的人生相结合, 就会带来很强的学习愉悦感。这一学习过程不是追求简单的结果, 而是感受历史, 理解历史人物内心世界并与之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是重新审视历史人物的活动、人物的命运, 从而让学生通过别人的人生故事看到自己的过程。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 学生汲取了人生智慧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增强了经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例如, 在讲述围魏救赵的历史史实时, 我讲述了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庞涓和孙膑是师兄弟, 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 两人情谊深厚。有一年, 当听到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时, 庞涓再也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 决定下山, 谋求富贵。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 就留在师傅身边进一步学习。庞涓下山后施展自己的才华当上了元帅。后来, 孙膑受人引荐也来到了魏王身边, 庞涓由于嫉妒孙膑的才能就设计陷害孙膑, 剔除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 并在脸上刺字, 之后孙膑装疯卖傻才得以逃到齐国, 得到了齐王的重用, 后来通过围魏救赵、马陵之战等战役才杀死了庞涓, 报仇雪恨。讲完后, 我提出问题:“庞涓和孙膑两人本来情谊深厚, 庞涓为什么要设计陷害孙膑呢?”学生回答道:“因为庞涓嫉妒孙膑。”我又接着提问:“那嫉妒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同学们的身上有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嫉妒是一种中性的情感, 很常见, 如果发挥得好能促进自己的学业, 但如果处理不当将产生严重后果。短短几分钟的讨论, 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自己, 汲取了历史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民族出版社, 2005.

[2]朱汉国, 王斯德.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出版社, 2004.

如何认识历史认识理论 篇8

2016年福建考生将迎来阔别多年的高考全国卷,全国卷在能力要求、内容范围、试卷结构等方面,与福建卷均有差异,尤其是题目难度明显增大,这意味着多年来为应对福建卷形成的复习与备考模式迫切需要转变,这对今年担任高三教学的教师是极大的挑战。

在福建省名师“送培下乡”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背景下的高三教学与研讨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福州八中林琴老师执教的“新文化运动”的一轮复习课。这次示范课充分贴近全国卷的考查要求,让人受益匪浅。本文试结合林老师的授课就如何应对全国新课标卷,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有效性谈几点认识。

一、重视历史概念的深度辨析。

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中,有许多概念是历史专业名词,抽象、难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时常感到混乱、困难,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灌输”教学,往往容易忽略对易错、易混的历史概念进行深度辨析。比如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教师常常只注重对民主、科学、旧道德、新道德等几个常见的概念进行分析。林老师在本课中除了上述常见的概念外,尤其精心引用了袁伟时等著名史学家的精辟观点对几个易混的历史概念进行深度辨析,如在分析反孔批儒时,对儒家、儒学、儒教、中国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辨析,使这些概念由模糊变为清晰,同时还贴近这几年全国卷的高频考点:儒家思想的演变。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总结,是理解历史的基础,要想提高理性思辨能力,就必须准确理解、辨析历史概念。历史概念也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试题往往会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时,应围绕主要核心概念梳理知识,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相关的历史知识。

二、重视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构建通史知识体系。

历史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因此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历史时间观念的考查。由于新课程历史教材在内容上按专题进行编排,造成知识跳跃性大,缺乏时间连续性,这很大程度削弱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普遍缺乏通史知识体系和思维,到了高三复习,常听到他们反映“知识太多了,越学越乱”,从考试答卷情况也显示出他们掌握的知识单一、孤立,不能把三个必修模块内容有机结合,不能很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因此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通史知识体系,培养通史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根据考试说明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打通各模块之间的知识联系,将必修和选修中的相关内容整合成纵横联系、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林老师注重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构建通史知识体系。如在处理本课背景时,先给出材料:“(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陈旭麓”。提出问题:希望与黑暗分别指什么?结合板书,运用时间数轴,师生共同配合,列出1911—1915年的史实。如下:

这一时间数轴包含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补充了一些学生不熟悉但又十分重要的史实:如北洋政府、二次革命等。列出史实后,学生就能较为完整的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而且也更容易理解民国初年是新旧社会交替的时期这一特征。

这种数轴设计简单易行,知识体系时序清晰,方便记忆,对于我们这种文科学生基础特别薄弱的山区学校尤为实用。为提高效率,教师平时在复习每一专题前可以先设计好本专题标有重要时间点的数轴空表,发给学生回家完成,然后上课时再由师生共同补充、完善。在这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数轴上的历史事件不能仅限于本专题中的知识点,要将三个模块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另外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教材没涉及或介绍很少的,在通史中又是作为学生必要掌握的知识背景,应作适当的补充。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及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等。第二,在完成数轴上的重要事件后,應启发学生一起思考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归纳各阶段呈现出的历史特征。这样通过长期训练后,可以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历史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对考生的概括能力,评价(述、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材料准确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特别是全国卷更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因此广大教师在复习时都很重视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在材料运用上容易出现误区,没有进行精心筛选,常常出现堆砌和滥用史料的现象,一节课下来,材料多得让学生目不暇接,问题设置也很随意,缺乏梯度和规范性,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使其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消化材料信息,更不要说提高思维能力了。

林老师在本课中对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置上更贴近全国卷的要求,她精心选用几则文字、图片材料,设计新问题,培养学生概括信息、辨证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如在分析完背景后,使用高考中常用的指示动词:概括和评析,设计两个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词和核心句训练法,直到学生读出材料的全部有效信息为止。

这种方式使我们认识到,在高三复习课中要想使学生材料阅读、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材料的选取和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首先,由于时间有限,在材料选择上要做到适量、典型,要尽量采用一些权威学者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在紧张的教学之余,要养成阅读学术专著、论文,经常浏览史学网站的习惯,注重积累史学素材。还可以选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的相关材料。其次,问题的设置,既要有梯度又要规范,对于一些耳熟能详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更要设置出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其具有开放性。要指导学生学会找出问题的关键词,逐步形成用规范的历史学科术语表述历史问题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把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四、关注历史学科新的学术成果。

本课还有一大亮点就是林老师注重史学研究成果的展示,比如,在新文化运动是否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对“打倒孔家店”的质疑等方面均提供史学研究的前沿资料给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

以史学研究的前沿知识、观点为素材命制试题是全国卷的特点之一。在历史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的今天,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教师不能把教科书的结论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传授给学生,否则一旦出现考题观点与教材观点不一致,学生就会出现不知所措。应该要关注历史学术研究动态,及时引入史学研究的新观念和新成果。这恰恰是山区学校教师忽略和薄弱之处,对此,林老师提出两点建议:

1、引入史学研究成果必须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合理取舍,不能牵强附会。

2、教师应遵循适量、适度的原则,补充教材中缺少的材料和观点,纠正教材中过时和片面的观念,甚至可以有意识地筛选一些与教材观点不一致或相矛盾而在史学界又备受关注的新观点。让学生明白,教材中的观点只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或观点之一,史学研究在不断进步,不能从单一角度看待历史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在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视角看问题,以及依据材料,客观、理性、全面分析历史的能力。

如何认识历史认识理论 篇9

“如何正确记录和反思人民公社兴起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提出这样的问题还有必要吗?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早对人民公社作出准确评价和定性了吗?然而笔者最近看到《50年前毛泽东造访七里营——一次视察“发掘”出人民公社先锋》的长文,觉得仍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

这篇文章是作为“解密档案”刊发的,文中还运用了一些档案文字记载,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当然更具权威性和可靠性。河南新乡七里营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发源地,是人民公社始作俑者,毛泽东1958年8月6日视察七里营,肯定了“人民公社好”,尔后人民公社运动在全国迅速推向高潮。问题不在于对当时情景的某些细节描写是否准确,而在于如何正确把握和反映人民公社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正确评价和反思人民公社这段历史。这篇长文恰恰在上述重要问题认识上有所偏差,个人迷信的阴影没有消除,不是采用史笔,而是缅怀与美化人民公社的首创和发源史,文章结尾处通过七里营镇党委书记的话说:“今年是毛主席视察七里营50周年,又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正酝酿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两个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的事件。”并宣布:“目前,该镇正在筹建‘毛主席视察七里营纪念馆’,计划今年年底开馆。”毛泽东视察七里营推出人民公社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方向、路线的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怎么能混为一谈呢?这不只是措辞不当,而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定位不当。中国1958年兴起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这方面已有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这里只引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人民公社的一段评价和论述:“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更由于毛泽东、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人民公社集政社合一、“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穷过渡”等特点于一体,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左”倾错误的产物。毛泽东视察七里营肯定人民公社后,紧接着,1958年8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提出:“人民公社将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它将发展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并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但结果却是,人民公社制度剥夺了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农民彻底失去了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甚至失去了起码的人身自由,从而瓦解了农民拥护集体化的人心基础。人民公社随心所欲地无偿调用社员和生产队的劳力、资金、土地和财产,取消自留地,按劳分配原则遭到破坏,平均主义“大锅饭”泛滥,严重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陷入困境之中。人民公社未能变成通往共产主义的“金桥”,却演变成1959—1961年间全国性的大饥荒,出现了严重的非正常死亡,几千万中国老百姓的生命被夺走,而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农民为之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这场大灾难和人民公社这一“人祸 ”直接有关。

对三种学习理论的认识 篇10

一、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连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做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就是所谓的学习。早期的行为主义否认内部心理活动,认为心理活动是午饭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㈠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下: ⒈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⒉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⒊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

㈡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⒈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形成了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⒉桑代克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他的“猫开门”实验证明: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是由刺激情景与正确反应之间的连接所构成的。提出了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⒊斯金纳认为人所从事的绝大多数有意义的行为都是操作性行的,即随意的有目的的自主行为,即便存在引出这些反应的刺激,它们在学习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他认为,不管有没有刺激存在,如果一种反应之后伴随一种强化,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而且可以通过强化或实施强化的环境控制反应,人们称之为强化理论。㈢个人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主要观点是强调学习是由外部刺激而引发的人们的反应,也就是说人是被动的接受外部的刺激,而引起自己做出反映的过程;学习是人们通过自己错误的经验而获得领悟的过程,类似于人在积累经验的基础是所获得感悟的过程;学习是人有意识和目的的想要做出某种反应,并通过不断的强化和环境的设置,使这种反映在相同的环境中逐渐强化,并永远被人深刻记忆的过程。这些观点都只注重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注重内部心理的过程,因此,它是一种机械的过程,没有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挖掘出人所具有的潜力,更没有突出人的个性意识与特点,因此,具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二、认知主义理论 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他们注重结实学习行为的中间目的,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如下:

⒈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题价值,充分肯定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⒉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⒊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的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主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㈡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⒈苛勒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映的简单联结,学习是通过对学习环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而实现的,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和顿悟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完形。他还认为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学习就是由于对情境整体关系作了仔细了解后豁然开朗,是通过“突变”学会的,是知觉的重新组织和构造完形的过程。

⒉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也就是他的认知发现说。他认为人是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生,学习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他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习,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3.加涅认为学习实质是由获得信息和使用信息构成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生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的过程。㈢个人观点

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种情境中了解目的物与环境物的关系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由于某种情境而引起顿悟的知觉的重新组织和构造完形的过程。学习是学生在了解学科基本原理和结构后,灵活运用到各门学科,在自觉的学习中总结探索和发现知识、原理和规律,激发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是将进入大脑的信息加工储存。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过程一方面是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面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㈠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⒈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够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⒉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⒊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㈡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 ⒈随机通达教学 ⒉抛锚式教学 ⒊支架式教学 ㈢个人观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构件出来的,它更关注的是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新发展,对学习和教学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日本人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 篇11

想起了前首相石桥湛山

今年是日本战败60周年。然而日本与亚洲各交战国之间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不仅没能得到解决,反而有一举爆发之势。

年初以来,因教科书问题、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日中、日韩间的对立日趋激化。同时,伴随着日本试图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和钓鱼岛所有权争议等问题,局面变得更加难以收拾。

无须置疑,问题的核心在靖国神社问题。小泉首相就任之后,连年参拜这个象征军国主义的神社,不仅使国内反对派和赞成派的对立激化,更招致来自国外的抗议,使之成为一个政治、外交问题的症结点。

看到小泉这种试图与亚洲各国和日本国内舆论为敌的强硬姿态,不禁使我想起了前首相石桥湛山先生在日本战败后所做的“靖国神社废止”的言论:

“这次给日本带来万世不可拂拭之屈辱的大东亚战争,几乎使国家遭受灭顶之灾,今日即使能在此地继续祭祀战争的牺牲者,也不可能达到‘靖国’之目的了。如使这神社残存,我后世子孙将以何种感情站立于祭坛之前呢。作为一个永远的屈辱和怨恨的象征,靖国神社只能将这一段阴惨的记忆刻印于后人心中。现今日本人需要的是对战争作深刻的反省,而不是要继承这种只能留下怨恨的军国主义纪念物。”

这痛快淋漓的发言充分显示了自由主义者石桥湛山的真正的爱国心。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悼念本国战争牺牲者的“靖国”精神,而是面向世界做出的对侵略战争的诚挚反省。

作为一个经济评论家,石桥从战前就高举“小国主义”的旗号,在大国主义、侵略主义的时代潮流中独树一帜地打出反对帝国主义、放弃殖民地的旗号,主张用以人为本发展国内生产力的方法来解决日本面临的领土狭窄、资源贫瘠、人口过剩的矛盾。

战后他所喊出的第一声就是“利用头脑和劳动来建设小国日本”。1957年他从首相职务上引退之后,为缓和冷战的对立,他携带着自己的“日中美苏和平同盟”草案走访于中苏之间,实现了自己的“诚心诚意跳到对方的怀里促膝倾谈”的诺言。

“大国主义”的思想意识

笔者认为,在今天中日两国对立的舞台之后,隐藏着一种“大国主义”的思想意识。对中国来说,反日情绪的根源诚然出于日本政府对侵略战争不加反省的顽固态度,但也不能否认在其背后,有着一种以经济发展为背景的大国思想。

对日本来说,所谓右派“自由主义史观”论者所持有的那种要取得和经济大国相称的政治地位、试图挽回因战败所丧失的国民自尊心的大国主义倾向,其实也是日本政府早就拥有的潜在意识。上世纪60年代以作家林房雄为代表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80年代中曾根政权的“战后政治总决算”、90年代的“自由主义史观”论者和“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等,都产生于这一背景之下。

最近成为问题焦点的政府阁僚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也是这种不加反省的大国主义的极端表现。

所以无论以“公”还是以“私”的身份去参拜,只要政府阁僚踏入这个禁区,就足已说明其对过去的侵略战争所持的立场。说这一行为是向亚洲各国进行挑衅决不过分。因为靖国神社本身就具有一种检验政治立场的试金石的特殊作用。

膨胀的受害意识

战败60年后,日本仍不能与亚洲各国友好相处,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的历史认识和历史教育这两个方面。

从历史认识方面来看,首先必须指出日本人对侵略战争的理解十分薄弱。尤其是日本政府,总是试图美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所发动的战争,强调各战争之间的非连续性、偶发性、外因性。比如“伟大的明治时代”与“黑暗的昭和时代”(又称司马辽太郎史观),“值得自豪的日清(甲午)、日俄战争”,“突然勃发的日华(卢沟桥)事变”,“忍无可忍被迫发动的太平洋战争”,等等。

这种战争认识,原本出自战后东京审判中日本辩护团的陈述,是为战犯争取有利判决的穷争滥辩,但后来这个发言的精神却成了日本政府的非公开的立场。

通过这种肆意的历史曲解,日本人似乎保住了国家和民族的面子,实质上却失去了一个对战争反省的重要机会。之后,这种认识更发展普及于多数国民中,成了今日历史认识对立的祸根。

虽然战后一些推进民主主义、和平主义的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出于自己的“受害体验”,对军部和天皇制的国家体制也进行了严厉批判,但遗憾的是,作为战争的参加者、支持者,他们对加害于其他民族的战争责任并没有进行过认真的反省。

此外,驻日的联合国军所主导的处罚甲级战犯的东京审判,将一般日本国民置于旁观席上,从而使他们失去了自身反省的机会。在观望联合国军将一切罪恶归于一小撮陆军军人,而赦免了天皇、重臣、海军和民众全体的过程中,日本普通国民渐渐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自己不过是被军部的宣传所欺骗,所以大骂几声东条英机,便使自己的良心得到解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战争的受害者。

而将这种历史观和受害意识固定下来、并传延于后代的,是文部省(现文部科学省)管理下的中小学校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现在几乎所有检订合格的历史教科书,对战争原因的分析和历史构造的解释都十分薄弱,多以历史事实的平面介绍或悲惨性的描写为中心内容,而故意回避阐述战争的重大犯罪事实。而且这种悲惨性的描写也多为自己国民的受害体验,例如美军对东京的地毯式轰炸,美军的冲绳登陆作战,广岛、长崎两地的原子弹爆炸所造成的惨状等,给人的印象是日本在这次战争中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此外,学校还通过修学旅行和种种的纪念活动,使记录着各种空袭、原子弹爆炸的影像资料牢牢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这种所谓的“和平教育”培育了大量的无原则憎恨战争的一代,却没能塑造出理智地分析战争构造、辨别侵略战争真正原因的青年。“侵略战争也好,反侵略战争也好,绝没有任何正义可言”——此为笔者从几乎所有的高中毕业生口中听到的不约而同的回答。不知不觉地,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被战争自身的悲惨所取代,异常膨大的受害者意识麻痹了大多数日本人的战争责任感。

上一篇:小学生读后感600字作文下一篇:培训心得.储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