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处理方法

2024-10-01

正确认识和处理方法(精选6篇)

正确认识和处理方法 篇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改革开放37年到现在, 已经进入到深水区、攻坚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能不能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需要深化的谋略,要在全面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追溯历史,如何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在整个经济学发展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争论的话题。追溯经济学思想史,经济自由主义时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主张经济的完全自由,政府只要做好" 守夜人" 的角色;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大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出现了滞胀现象,对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提出了挑战,新经济自由主义迅速崛起,其思想以经济自由为主,但经济自由并不是无限度的自由,认为政府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对经济进行一些干预。将上述历史演变过程综合起来看,各学术流派的争论可以归纳为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之争,也就是市场与政府谁占主导地位。比较代表的人物是哈耶克与凯恩斯。

哈耶克主要观点是认为市场经济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地进行调节,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阻碍经济的发展; 凯恩斯则主张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来影响市场经济过程,认为政府的干预能够减少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克服经济危机并改善经济预期。二者的论战虽然至今仍未有结论,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通过借鉴历史得到经验和启示可以解决今天现实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找到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的道路。

2政府和市场面临的问题

从中国的情况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被称为 “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一切都很封闭很迷茫,缺乏现代经济学知识的情况下,知道计划经济的老路不能走下去了,所以只能边摸索边改革,这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虽然这种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应该对 “摸着石头过河”有新的认识。自1992年中国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制度 “模仿”发挥了基础性的重大作用。 可以说,没有制度 “模仿”,不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制度,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不过现代市场制度是一种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形成的,要通过改革在很短的时期内把这一系统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没有对规律的深切把握,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

市场体制和政府体制各自都不够完善,都存在天生的缺陷,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制约和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市场方面的问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存在多年计划经济留下的问题,又难以有效及时克服市场竞争带来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政府方面的问题在于,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经济追赶过程中,需要赋予政府较大的权威和决策力。这一方面保证了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者和改革开放的组织者作用的有效发挥; 另一方面又留下了政府权力过大,难以得到有效监督的隐患。

所以我们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如果说中国经济是 “摸着石头过河”,底层思维。而政府现在要变的是顶层思维。政府要进行思维的转化,转变政府的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3.1政府应该更加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政府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细,过度运用行政性手段干预市场主体特别是微观经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如果这种状况不加以改变,很可能导致企业努力的方向不是去争夺市场,而是去争取政府手中掌控的资源。所以我们需要弱化政府在微观方面的一些管理职能,从不该管的领域中退出来,让市场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市场效率。

3.2政府应转变职能,主要侧重于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

由于市场机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市场主体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政府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劳动者、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等权益。 政府还必须采取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经济性规制,保障竞争公平和消费者利益。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解决公共产品供给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政府必须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和规范由市场形成的初次分配秩序,并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收入再分配进行合理调节,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所以政府职能应该主要定位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通过强化政府这方面职能,弥补市场本身具有的不足和缺陷, 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3应建立合作互补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政府与市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既相互依存,又存在矛盾和博弈。我们既需要活跃的市场,又需要有为的政府。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互补。市场经济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市场规律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政府要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同时还要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政府还需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推动。当然,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繁,不仅不会弥补市场失灵,而且会抑制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政府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对自身的经济行为加以明确限定,加快转变职能,为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各有优点、各有缺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行为在调解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自身的缺位、越位、错位。从这个角度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过程,竞争性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础性和公共性领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关键是政府应该把自己该管的领域管好,把应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真正交给市场;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海光.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J].实事求是,1993(5).

[2]龚培兴.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J].求实,1993(5).

[3]成思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J].中国流通经济,2013(4).

[4]姜凌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J].中国市场,2015(13).

[5]李瑶.政府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协同机制分析[J].中国市场,2014(26).

正确认识和处理方法 篇2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宗教问题

宗教不仅与一定的社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而且与国际宗教组织相联系.宗教仍具有长期存在的深厚基础.要正确处理好我国的宗教问题,必须全面正确的`理解和贯彻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扩大宗教外交、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

作 者:李宏印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人文社科部,山东,泰安,271000 刊 名:泰山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 25(5) 分类号:B9 关键词:宗教   宗教问题  

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企业关系 篇3

目前县级财政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的分配活动,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安排。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和监督管理。

公共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以特定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调整财政收支规模、收支平衡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称。作为县级财政来说,就是要坚持松紧适度、着力协调、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的财政政策。

县级财政主要通过确定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以及确保收支平衡等财政政策,在宏观上对企业施加影响:其主要收入来源于企业等社会经济实体,企业的发展是财政收入不断壮大的源泉,企业的规模决定财政的规模。所以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就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促进企业发展、给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为出发点,正确处理财政和企业的关系。比如确定财政收入发展速度指标,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定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对于企业来说如果速度指标定的太高,会使企业的负担过重,影响企业的活力,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杀鸡取卵,本末倒置的局面;对于征收机关来说,如果速度指标定的太高。征收机关为了完成收入任务,会产生收过头税、乱收费、互相拉税引税、收入空转等不法行为。对于企业来说如果速度指标定的太低,会使财政筹集的资金太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得不到满足,以至于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对于征收机关来说,如果速度指标定的太低,完成财政收入任务不成问题,但容易产生行政不作为、纵容偷税漏税、甚至产生收入不入库、私设小金库等不法行为。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和财政关系极为密切,企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壮大提供动力、提供财源,而县级财政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县级财政部门应把壮大地方财源作为己任,在财政政策上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和发展,为企业做大做强尽财政之力。现在全国各县级政府壮大地方经济的要求都很迫切,举国上下的招商引资热潮就是很好的说明。市场经济也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健全的会计制度与会计核算方法,这也是县级财政在与企业关系定位中一项不可忽略的问题,即财政的会计管理与服务职能。同时企业也要做到照章纳税,遵守环保法规,把企业做大做强。进而为县域经济发展、县级财政实力增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我市财政与企业关系的现状

我市是县级市,近年来,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实干干实促发展。狠抓工业上项目”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东引东进”的战略决策。在招商引资方面,采取了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建设经济开发区、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举办象棋文化节、郑氏文化节等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企业发展的势头强劲,反过来又促使了社会经济不断进步,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但也存在这样那样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二是后劲不足。传统的工业产业水泵产业、纺织机械产业,现正逐步萎缩。企业设备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家队伍、经营管理队伍,技工、工人队伍和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正逐渐拉大。三是用于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结构不合理。我市财政如何正确处理企业与财政关系,给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促使企业做大做强,是我们应注重思考的问题。

三、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设想

(一)财政应在培养企业家队伍方面加大投入

没有比尔,盖茨,就没有美国微软电脑产品的辉煌。同样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集团家电产品在全世界叱诧风云。中外企业发展的历史证明,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以解放思想为关键,以解放人才为核心,以解放生产力为根本,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企业家队伍。所以,我们应该在企业家队伍的培养上下功夫,把企业家培养成在所在行业勇于和能够赶超世界一流,制造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在瞬息万变的企业竞争中敢打敢拼、有勇有谋,打造世界级企业的一流人才。区域间的竞争和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财政要像抓义务教育一样抓企业家的培养与教育,在资金上重点保障,绝不含糊。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大财政对企业家培养资金投入的力度。要确立对企业家队伍培养投入是第一投入的思想观念,加大对企业家队伍培养的投入力度。其次,各市(县)、区、乡(镇)都要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以政府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企业家队伍培养机制。企业家队伍培养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特殊企业家的引进、高层次企业家队伍培养教育和培训。其三,要奖励为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企业家和为企业家队伍建设做出重大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其四,要解决企业家队伍在工作、生活中的特殊困难等。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财政投资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只有在科学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逐步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快发展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支持高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和产业化。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首先要保证科技投入。科学技术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是法定支出,要足额安排:对我市的优势产业要进行重点扶持。其次,要与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联姻,不但要研制和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和产品。还要有前瞻性,储备开发一批先进技术,以提高财政扶持资金的边际效益。

(三)对企业引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事实证明,企业拥有先进的制造设备和技术,并使其发挥作用,是企业取得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的物质基础。如贾峪镇2004年、2005年洞林水泥有限公司和长城水泥有限公司各建立了一个先进水泥回转窑生产线,使贾峪水泥产能大幅提升,质量大幅提高,在全国水泥产能大量剩余、小型水泥厂强制关闭的形势下,贾峪水泥供不应求,产销两旺,并带动当地石材业、运输业、煤矿业的发展,成为贾峪镇的龙头企业和重要财源基地。可见先进制造装备和技术对企业的重要性。一台大型设备和一项技术,会救活一家企业,会带动一个产业。所以,引导企业引进先进大型设备和一项技术,很有必要。为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县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四)转变财政职能,注重财政支持企业的投资效果

在支持企业发展上,要彻底改变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重日常业务轻法规建设的财政行为模式,把财政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到制定和加强宏观调控上来,实现财政职能的根本性转变。改变重拨款轻效果和管理的状况,不断开辟财政管理的新领域,提高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的效率。

对企业的扶持是县区财政培植财源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市财政对企业的扶持资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级财政安排,另一方面是上级财政的专项指标。作为我市财政,由于财力的限制,对企业扶持资金的安排不可能很多。这部分资金应主要直接面向我市所辖企业,通过引导和扶持,促进企业发展。县级财政对企业的扶持,不只是资金一拨了事。而应更多地在扶持项目的评价选取、补贴资金的拨付管理、资金使用的效益评价上做文章,通过财政扶持、财政引导,使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五)深化服务意识,落实服务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发展了,才有社会财富的增加,才有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才有政府的税收。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就是财政的上帝。我市财政对企业的工作应以服务为本位,立足于多服务、不索取,多帮忙、不添乱,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财政人员熟悉国家宏观政策,了解企业税收法规的变化,掌握国家会计政策的调整。所以财政的服务项且也应该集中在这三方面上。同时,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都要有新的突破,真正实现方便企业,有利于企业发展。

(六)强化企业会计信息监管,打造企业“诚信”品牌

正确认识和处理转型与综改的关系 篇4

山西转型的背景与概念

山西转型的背景

转型发展是世界潮流,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永恒课题。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孕育重大变革, 发展模式面临重大转型, 新一轮产业调整、升级和转移势不可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下, 转型刻不容缓, 谁能及时转型、成功转型, 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深刻认识和领会转型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对于山西积极推进综改区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西必须紧紧抓住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

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面对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 用斩钉截铁的声音说:“在经济困难面前,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而信心来自于思想的解放, 解放思想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束缚, 将先进的理念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中解放出来, 在机制和体制上进行革命性的转变。强调解放思想, 就是为综改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从而抓住了转型发展的关键。

据资料显示, 当今世界约有30个国家17亿人处于经济转型之中,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必然起到带头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的经济转型严重地影响着全球的经济。而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已基本完成转型。纵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 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英国依靠技术进步转向工业立国, 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世界级经济发展领头羊;20世纪80年代, 美国把信息技术转向民用领域, 一举成为信息时代最大赢家;拉美国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实现了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的目标, 但由于未能及时转型, 经济社会畸形发展, 再加之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畸形的消费结构, 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 一边是现代化, 一边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严峻现实, 从而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增长, 地区发展长期徘徊。这种情况被学术界称作“拉美陷阱”。

转型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今后发展代价就会越来越大、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道路就会越走越艰难。”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 同时也是山西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山西省当前的产业结构来看, 煤炭年产量7亿t, 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占到工业增加值的90%, 而煤炭又占到其中的60%。山西省“一煤独大”“四柱擎天”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既是对过度负债消费发展方式的冲击, 又是对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增长模式的冲击。对于山西这样一个结构单一的资源大省, 付出的沉重代价不言而喻。

转型的概念、方向和内涵

“转型”作为一个基本概念, 最初应用在数学、医学和语言学领域, 后来才延伸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所谓转型, 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由此可见, 转型不仅是事物结构、形态、运行模式上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 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转型的内涵非常之广泛, 笔者所提到的“转型”主要指思想大解放前提之下的“经济转型”。

这里重点要强调的是思想和观念上的转型, 思想观念上的转型即是思想的大解放。解放思想的过程, 就是解放生产力的过程, 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综合配套改革的过程, 就是激发内在动力的过程, 就是释放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

关于转型的方向和内涵,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2010年全省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有一段精辟论述:“转型发展是更好更快的发展, 要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 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 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 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山西的转型应该在实现传统产业循环化、装备制造高端化、煤炭运销物流信息化、高耗能产业清洁化、能源优势新型化、主导产业高新化、文化产业特色化和城乡一体化“八化”方面做足文章。

转型发展的实质, 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全面提升, 实现新兴产业的做大做强, 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为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供强大的动力。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统筹城乡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1,2,3]。

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刻内涵

综合配套改革就是改革现行不适应转型的机制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仍是改革之首, 政府自身的改革, 其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仍然是综改的重点。现阶段政府公共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效率低下、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灵敏反应等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弊病, 是制约实现转型的根本原因。

实施综改区试点, 是我国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战略部署。综合配套改革, 能够合理解决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和配套性, 有利于建立健全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更加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 从而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综改区设立的核心在于“综合配套”, 其宗旨是要改变多年形成的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乡关系、土地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推进改革。而这些机制和体制的建立, 必须从政府自身的改革做起, 形成科学的、相互配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处内陆的山西之所以赢得这样的历史机遇绝不是偶然的, 这与山西多年资源负债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那么, 山西的综改到底改些什么?这是所有关心这项改革试验的人们都在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 无论是媒体还是官方, 转型谈得多, 综改谈得少。从全省的实际情况看, 综改还停留在口号阶段。

不同综改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空间区域位置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因此山西综改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协调发展等方面, 应该是全国综改区共性的问题, 也是山西的综改的重点。

综改首先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改革的目标是明确和强化政府的核心职能, 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减少审批事项,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扩大市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 增强社会监督。转变职能, 就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我国政府管理的公共物品和服务质量差、公共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效率低下、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灵敏反应等弊病, 是制约改革发展的直接原因,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对政府的职能、职责以及体制进行根本性的转变。

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是我国在上世纪末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应对措施, 至今十几年过去了仍没有得到全面的、有效的实质性突破。因此, 2007年4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是改革之首。推进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综改要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队伍必须瘦身

有关专家指出, 我国政府部门的数量可以达到某些国家的2~3倍, 其中巨大的管理成本更是高出欧美国家的数十倍。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官、民”比例高达1∶26 (与之相比, 改革开放初期也仅为1∶67) 。如此的“官、民”比例, 比清末高出35倍, 比西汉高出306倍。也就是说, 西汉时期, 8 000个老百姓才养活1个官, 如今, 26个老百姓就要养活1个官。

山西的情况如何, 没有权威资料佐证, 但从历年公布的山西纪检部门查处的机关工作人员违纪的案件看, 数量相当可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机关单位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 部门职能重复交叉, 相互扯皮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处理几个干部无异于隔靴搔痒。因此, 精简机构, 定员定岗, 必须动真的见真的, 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再者, 就是有选择地将非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从公共财政支出中剥离出来逐步推向市场, 以此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综改就是要建立适应转型的体制和机制

体制和机制的建立, 同样涉及领域非常广泛, 它包含金融体制、科技体制、涉外经济体制、城乡体制等。围绕消除不利于转型、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的障碍展开改革, 重点包括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对于地处内陆的山西来说, 改革的重心还必须涉及农村体制改革, 特别是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

综改就是将一切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温家宝总理曾不止一次地讲:“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 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饱含深情地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亚洲开放银行2007年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 其实质就是提供充足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并保证享受这些服务和设施的机会均等, 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获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对于我国而言, 不仅城乡之间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差距, 各个公共服务领域 (如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 的投资仍然偏少, 这就使得只有少部分人 (甚至有一部分是通过“特权”的方式) 享受改革的成果, 而中低收入阶层, 包括农民阶层仍然难以获得普遍、均等的公共服务。

由此可见, 资源的公平分配, 是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近年来由于利益分配引发的诸多群体事件和社会矛盾再次提醒我们, 公平合理的制度才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改革分享权, 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是综改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综改必须引入多层次的治理手段

推行综合配套绝不单单是政府一家的事, 是全社会, 全体公民的一致行动。山西省各级政府必须恰当地向社会和市场领域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 更加注重外部复杂网络关系的构建。在现代社会, 政府的能力严重依赖于社会其他主体的合作程度, 没有外部伙伴关系的支持, 就不可能推行有效的改革。如果说, 政府的角色主要是公共服务提供者, 那么, 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更应该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或者在某些领域充当起政府服务的竞争性替代者。而“政府要成为一个有效率的服务提供者, 就必须按商业方式进行组织, 并让管理者有权以他们认为恰当的方式使用资源。”可见, 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合理借力于市场和社会, 形成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治理秩序, 将社会各群体视为改革的推手, 从而扩大改革的社会基础。换言之, 全省各级政府更要重视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 尤其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工商管理方法及信息技术, 更新管理方式。

综改必须重视改革创新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综合配套改革是一种破旧立新的制度创新过程, 不可避免地要突破原有的法律制度。因此, 必须明确改革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立法来引导、促进、保障和规范改革, 将综合配套改革纳入法治轨道。通过立法不仅可以减少随心所欲、朝令夕改, 还可以将综改的成果制度化。同时, 应扩大民主参与, 建立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 让市民或市民代表能够参与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政策制定过程, 增强决策制定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此外, 还应建立政府与专家、智囊团之间的工作机制, 发挥专家和智囊团的积极作用[4,5]。

综改与转型辩证统一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转型与综改的关系, 是事关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否顺利推进的大事。转型的要求决定着综改的方向和力度, 而综改是否到位反过来影响着转型的成败。二者既独立又关联。综改对于转型而言, 是前提和手段。转型能否成功, 关键看综合改革的程度。转型是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对综改而言, 转型又是综改的目的、方向和着力点。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山西能不能实现跨越发展, 关键看能否做到转型发展, 关键看转型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跨越发展不是建立在产能扩张上, 而是建立在转型发展上。转型的文章做好了, 跨越发展也就实现了。”这一论述, 科学地阐明和揭示了转型与跨越的关系。同样, 综改和转型的关系与此一脉相承。要想实现跨越发展, 必须进行转型;要想成功转型, 必须有综改作为前提和手段。如果将实现跨越发展作为结果, 那么综改和转型都是前提和手段。说到底, 综改和转型都是为了实现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如上所述, 综改内涵非常之广泛, 它涵盖了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协调发展等方面。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转型无法推进。如果新的体制机制、新的秩序不能建立起来, 转型就没有保障, 实现跨越就是一句空话。

综改和转型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转型过程中, 人们的思想观念、政府的职能、经济结构、主导产业等都要转型, 而这一切均是综合配套改革的内容。如果说转型的过程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那么, 综改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和“共生”关系的形成和建立。因此, 综改和转型是一对孪生姊妹, 密不可分, 是事物发展的一体两面。综改的内容就是转型的外在表现形式, 综改的过程本身就是转型, 没有综改的转型和综改不到位的转型都是不存在的, 是没有生命力的。

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以转型发展为主线, 以赶超发展为战略, 以跨越发展为目标, 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山西省省长王君说:“我们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努力走出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实现主要指标翻一番。”这一切都为山西未来的发展勾画出蓝图, 但是这些宏伟目标的实现, 离不开综改和转型。正确认识处理综合配套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关系,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与建设, 山西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转型初见成效。按照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 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如下:一要加强领导, 深入调研, 加大力度, 先行先试, 全力推进转型综改区建设取得新突破;二要解放思想, 先行先试, 加大力度, 加快推进, 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要转变作风, 进一步加强对综改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服务指导。山西必须抓住关键环节, 深化改革开放, 坚定转型不动摇、加快转型不松劲、戮力转型不懈怠,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本刊评论员.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J].前进, 2013 (5) :1.

[2]本刊评论员.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山西特色转型发展之路[J].前进, 2011 (3) :1.

[3]袁纯清.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要做到“四新”[J].领导决策信息, 2013 (17) :7.

[4]任刚军.关于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地方立法思考[J].品牌 (下半月) , 2012 (5) :11-14.

正确认识和处理方法 篇5

作者:何自力 核心要点

■ 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必由之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实现融合,关键是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 我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我们党和政府拥有强大的集中决策、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主要是通过收入分配形成的动力激发出来的。市场调节初次分配,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激发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要政府无所作为,而是要政府更好地作为。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识和确定宏观调控的任务,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调控框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基本定位。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统一 将社会资源有效分配到社会生产不同部门,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首要任务。社会资源的分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调节,一种是政府调节(或计划调节)。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或政府调节配置资源均属于特例,通常情况是政府与市场结合在一起共同进行资源配置。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自然禀赋的不同,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并由此派生出形态各异的经济体制,产生了不尽相同的资源配置效果。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市场调节的结合体,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生产多少及怎么生产都是在利润最大化动力驱使下由私人资本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可能改变私人资本的支配地位,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因而会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削弱政府干预,导致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制造业严重衰竭,金融业过度膨胀;中产阶级没落,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急剧扩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高度依赖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极端轻视和削弱政府干预的直接后果。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严重扭曲了政府与市场关系,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并不像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里描述的那般美妙。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计划调节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形成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苏联东欧国家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都曾实行这一体制。该体制以快速实现工业化为目标,实行单一公有制,主要利用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只起形式的和辅助的作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在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初步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该体制的缺陷也很突出:片面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探索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新形式。党的十四大创造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我国探索对政府与市场关系新的科学定位指明了方向。此后,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正是通过不懈地改革探索,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实践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它实现了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二

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系列成功结合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架构,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必由之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实现融合,关键是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经过多年深化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已经实现了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的分离,国有企业成为了市场中独立的法人实体;

全国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深入推进,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机构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得到加强;

劳动、人事、分配等制度改革逐步深化,经理人市场化选聘机制开始运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竞争上岗和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普遍建立。

可以说,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已基本得到转换,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总体上与市场经济实现了融合。

释放市场活力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上展开平等竞争,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同时,我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我们党和政府拥有强大的集中决策、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市场活力充分释放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相结合,是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制度原因。

市场激活微观经济与政府稳定宏观经济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我们把放开搞活企业作为改革的抓手,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根据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进行自主决策,谋求最大利益。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而是着力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将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同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建立了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全面调控与精准调控相结合、区间调控与相机调控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框架,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供求在总量、结构上保持平衡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市场提供产业变迁动力与政府引领产业变迁方向相结合。为实现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的比例更加协调,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我们强化了市场在产业变迁中的优胜劣汰和激发创新作用,依靠市场力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转换,为经济运行提质增效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政府凭借信息掌握充分、资源动员能力强大的独特优势,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产业变迁的方向,比如:促进产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供给能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等。市场激励自由竞争与政府加强监管优化服务相结合。市场竞争可以优化生产,增强产品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如果竞争是无序的,则会抵消效率,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我们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依法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和管理,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与此同时,政府还着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促进就业,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为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享发展提供强大保证。

市场提高效率与政府保障公平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主要是通过收入分配形成的动力激发出来的。

市场调节初次分配,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激发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

公平则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再分配功能实现的。充分发挥政府的再分配调节功能,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理顺分配关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维护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

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政府既存在越位也存在缺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给市场主体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为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政府监管部门要继续着力放松对市场主体的准入管制,大大简化企业登记注册程序,有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都应当取消审批,凡是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都应当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提升政府监管意识,落实监管责任,改变重审轻管、有权无责的现象,破除“懒政”“怠政”不良政风;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通过相关制度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体系。建立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合理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建立和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积极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优化政府组织机构。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着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优化政府组织机构设置,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科学配置行政职责,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推动形成权责统一、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要政府无所作为,而是要政府更好地作为。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识和确定宏观调控的任务,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调控框架。着力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高度关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以及民生、生态等指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正确认识和处理方法 篇6

一、坚持以人为本与多元目标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即尊重人的选择,呵护民生诉求,体现以人为本,不能“被上楼”和“被城镇化”,更不能进了城之后被边缘被排斥。显然,这是新型城镇化必须要承载的人文关怀使命。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还承载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使命。正如会议指出的那样,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不难看出,以人为本更多体现在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的充分释放则是手段。

二、坚持尊重国情、遵循规律,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会议强调,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可见,推进城镇化进程也需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走质量效益型、生态环保型、人文品位化的城镇化道路。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则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制定相应规划,创造性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市场,还是政府,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都必须尊重国情,遵循城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既要纠政府主导城镇化的偏,又要避免单纯市场主导城镇化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累积,只有优势互补、及时补位,才能相得益彰。此外,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职责分工的同时,还要树立央地合作思维。比如,治理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中央和地方就需要联手,形成合力,中央出台规范的大框架,地方则要因地制宜,制定细化的规则规范。在美国,联邦政府层面有建筑规范和标准,以降低城市扩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州则进一步强制推行《加州绿能建设标准》,为加州兴建的新建筑制定了包括减少用水量、使用污染排放低的油漆、地毯、地板和其他材料、填埋处理的建筑垃圾必须减少50%以及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达到相应的能效标准等量化标准。

三、坚持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体系和空间布局体系“双优化”,正确处理特大中小与城市群的关系

长期以来,城市内部规模等级结构更多由行政等级所决定,而非城市本身的经济功能所主导,导致少数特大城市功能高度集中,治理城市病迫在眉睫,而大量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由于缺乏产业和公共服务支撑,导致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引力不足。加上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城市群的集群效应没有充分释放出来,这在京津冀地区体现的更为突出。这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不难看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优化城市内部的等级结构体系,实现各等级城市的规模效益的最优化,还要从跨区域视角实现城市群整体规模效益的最大化。

四、坚持政府引导投入和社会资本深度参与并举,正确处理投入产出关系

推进城镇化离不开投资。只有妥善解决政府投资不足、社会资本投资受限、投入产出分配失衡等关键问题,城镇化才能顺利推进,这也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位列城镇化六大任务的原因所在。会议提出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这就抓住了“财随人走”的牛鼻子,为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提供了物质保障。会议还提到,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当前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放宽市场准入,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处理好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价格问题,既保护消费者利益,又让投资者有长期稳定收益。上述措施的落实,一方面将大大拓宽城镇化的投资渠道,改变以往地方政府“以地生财”、与民争利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开辟了市场。

五、坚持统筹兼顾城市命脉、文脉,正确处理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三者之间的关系

地从哪里来、怎么用;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这些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命题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得到了充分的、令人期待的回应。比较伦敦、东京、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发现,以上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都市区总面积的比例一般介于20%—30%。如大伦敦建设用地为1596.2平方公里,约占大伦敦规划区域总面积的23.7%。大巴黎地区建设用地为2723平方公里, 约占大巴黎地区总面积的22.7%。东京圈建筑用地(即商业、工业、住宅和其它建筑用地)面积为2854.95平方公里, 约占东京圈总面积的21.4%,若加上道路和交通设施用地面积, 所占比例约为29.4%。香港建设用地面积占全港土地总面积的23.4%,其余66.6%为林地、灌木及湿地,其中,46%为郊野公园等受法定保护的土地。从用地结构上看,国际大都市居住、交通和绿地所占比例最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用地结构特色。商务办公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休憩娱乐用地,公园绿地等有所增长。其中,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不仅规模扩张,而且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在大伦敦(面积1584.0平方公里),2005年居住、绿化和交通用地三类的总规模合计达1355.2平方公里,约占其建设用地总量的84.9%。在东京都区部,2006年三类用地合计约占建设用地总量的86.3%。在纽约市,2006年三类用地合计约占建设用地总量的85.6%。在大巴黎地区,1996年三类用地占其建设用地总量的69%。根据发达国家城市的经验,大体每发展1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要同时发展2平方公里的绿色空间。在北京,规划市区1040平方公里范围内,平均2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仅有1平方公里的绿色空间。

nlc202309010543

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必须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以优化城镇内部用地结构为抓手,以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为灵魂,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协调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内涵城镇化。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城镇建设用地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三大城市群地区,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市内部用地结构的优化。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

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发展。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六、坚持兼顾理想与现实,正确处理科学与法治的关系

要进城的人多,城市现实的接纳能力不足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镇化面临的突出矛盾。在具体操作上,显然要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为此必须充分考虑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正义,又要兼顾现实的条件和可能。会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强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办法,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上述举措充分体现了决策层统筹兼顾理想与现实的清醒和务实。在城镇化的管理上,专家治市、民主治市、科学治市和法治治市将取代传统的“行政长官治市”。会议强调编制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要多听取群众意见、尊重专家意见,形成后要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使之具有法律权威性。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

(责任编辑:赵静)

上一篇:人本教育观下一篇:顶岗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