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正确认识癌症

2024-06-20

中医谈正确认识癌症(精选5篇)

中医谈正确认识癌症 篇1

中医谈正确认识癌症

(2012-12-11 11:55:36)

转载▼

标签: 分类: 合符中医讲堂

肿瘤 癌症 气功 预防 中医治疗 健康

肿瘤,俗称为癌症,往往大家闻癌色变,认为是绝症,得了癌症必死。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让我们来看看到底现在的医疗界在如何治疗癌症。

先是切除原发病灶,当然这里有个条件,是要找的到原发的肿瘤。然后,开始放疗,化疗,轮番操作,一直把肿瘤细胞消灭至死为止。于是西医认为,肿瘤已经治好了。可以无忧了。可是病人经过这样的治疗,病真的好了吗?临床所见,如果病人没有死于手术与放化疗,那是幸运,然后,过几年又得复发癌症。那时,又轮番以上操作,结果三番五次,最终病人是死了。至于是死于治疗,还是死于疾病,谁知道呢?

前几天在门诊治疗一病人,女,63岁,乳腺癌手术数年,并做过放疗,自述放疗后出现膈肌与肚脐之间一横带疼痛,数年未愈,而来求治。更伴有头晕,青光眼。这是放疗损伤了中焦阳气,阳虚而寒滞所致,当以四逆法扶脾阳方可。我先取三焦经、胆经以开通身体上下气机,并配合背后的夹脊穴点刺,疼痛即去。

我在临床上经常治疗肿瘤,特别是经过手术以及放化疗之后的肿瘤病人。这些病人在经过放化疗后,普遍面色苍白,乏力疲劳,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都是放化疗损伤中焦阳气的表现。但可惜西医不知道如何扶助中阳,只知道按疗程来放化疗,至于病人是不是阳气极虚,是不是无力支持下一步的放化疗,西医好象没有什么兴趣。岂不知如果生命的阳气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抗肿瘤呢?!放化疗之后,可以服补中益气汤或者四君子汤加附子黄芪,都会有极好的效果。千万不要吃六味地黄丸等滋阴之药,这只会让病人的阳气消耗得更快,更虚。

对于肿瘤,中医有其明确的理解与治疗理论。肿瘤是病邪,而且是寒邪。但患肿瘤的人都一定是三阴体质,否则寒邪不能客入并形成肿块。因此,其治疗之法,不在于祛除肿瘤,而在于扶助阳气,改变病人的三阴体质,这才是治本之道。治疗肿瘤时,中医的眼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病邪,还会观察到人体的阳气强弱,从而扶正以祛邪。凡看病,西医多重视疾病,强调抗菌、消炎、杀毒,病毒不去不罢休。不管是什么症状,西医的所有检查手段都在于寻找病毒,并彻底地杀灭掉。而中医看病,重视的是人体的阳气的状态,强调扶助阳气以祛隆除病邪。所以,好的中医看病,决不会大量地应用寒凉中药以清热解毒,相反,更重视正气与邪气在六经的哪个层次上斗争,从而根据这个层次来用方用药。

病邪客入人体,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应该如何治疗呢?西医的方法是找到病邪,吃药或者打针,以身体为战场,直接杀死病邪。中医的方法是看看正气的强弱,吃药或者针灸,调整身体的阳气平衡,让阳气把病邪清除出去。所以,一个是祛邪的方法,一个是扶正的手段。二者颇有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如果人体正气尚强,西医的治疗方法不失为高明,邪去而病退。如果病人属三阴体质,阳气素虚,再加入西药的强力攻邪,就是导致阳气更虚,体虚而邪气更加深入,结果疾病持久不愈,以致于形成痼疾,至死方休。对于肿瘤的治疗就是这样,单纯依赖西医的方法,少见有完全治愈的病人,反而按照中医的思路,反而能治好不少的肿瘤患者。一死一生,一败一成,作为病人,可不谨慎了。

当然,中医也有三六九等,并不是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会治疗肿瘤。但能治大病重病危病疑难病的中医,一定会治肿瘤,这是一定的。凡是病,其理都一样,好的中医眼中看到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机体的阳气虚不虚,邪气客入哪个层次,如此而已。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肿瘤是可以完全治愈之疾病,并非是死证。病人一定要树立起生存下去的信心,配合医生治疗。经常见到一些人在没有知道有肿瘤时,精神还不错,但一旦检查到有肿瘤,且是晚期,一下子精神就崩溃了。而且死的也特别地快。这也告诉我们,肿瘤其实不一定马上导致病人死亡,但恐惧却让人更快地死了。

但肿瘤到了晚期,正气已败,肾阳亏损,那时真的是回天无力了。所以,关键还在于平时,要知道养生保健,要保养元气。否则生活腐化,不知节制,正气内耗,阴邪内聚,则必然化生肿瘤。

从中医理论来看,肿瘤就是阴邪凝聚而成形的。我们知道“阳化气,阴成形”。肿瘤是形,其根在气。气化旺则其开可散,气化滞则其形必凝。单纯开刀切除是一种笨法,只见形,不知气化之理,若更加以放疗化疗,则正气大损,面色苍白,气血皆虚,其时当急急扶正,千万别只知杀死肿瘤,却不知道保护正气,正气一旦被灭,则生命也就结束了。

肿瘤不可怕,它不过是一个重病,但也并非不可治之病。中医治疗肿瘤有着两千年的历史经验的沉积,完全有办法控制肿瘤。如果病人服用中药三年后,肿瘤一直没有复发,以后也就很少复发了,这时就算是治愈了。

另外,肿瘤体质多属阳虚阴盛之体,否则,也不会病肿瘤。因此,若见此类体质,平时当时时以四逆汤自保。四逆汤内在机理是补土伏火,而在治疗肿瘤时这是一大法。

综上所述,肿瘤局部是实证,但全身是虚证。故欲治肿瘤,先扶正气。正气虚则瘤反扩散,攻之反危。正气实则瘤必退缩,拨之可动。虚人宜守不宜攻,相安即可。实者,津液凝聚成痰毒之实,实者能守复能攻,除恶务尽。要在虚实之辨为先,攻补结合,攻局部之实,补全身之虚。攻者,化痰解毒、活血化瘀,补者,益气养阴、补益脾肾、调整阴阳。要在综合治疗,时时顾护正气,切莫汲汲于攻取之道,则否正气内败,其命不保。

再强调一遍,肿瘤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医生有信心,病人也一定要树立信心。否则,信心一败,则必成死症。最近数年来我一直临床不断,治疗了不少的癌症患者。不独在国内,国外也有许多病人慕名来诊。鉴于不少癌症病人不知道如何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因此,每次都苦口婆心,详为解说。说得多了,自己都有些烦了。因此,特地整理一份《癌症病人的忌口以及注意事项》,贴在这里,希望癌症病人能广为告之,切实依此而食,则可增加许多治愈的可能。否则,既已患病,再任意而食,那就病渐重渐危了。

当前社会往往对肿瘤有所误解,其实肿瘤不是绝症,只要不是晚期,一般中医都有办法治愈。即使是晚期也可以服中药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病人要有信心,医生才有办法。否则,谁也不能救你的命。

注意饮食调养,是肿瘤患者能康复的重要保证。否则,必致服药无效,甚至于本来已经康复的病人因而出现病情反复。所以说,肿瘤患者不能随便吃东西。不可认为反正病人活不长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这样反而会刺激了肿块生长转移,促使病人早死。

肿瘤为阴寒之病,因此,凡是阴寒之物,皆不可入口。病人不妨参照《现在吃什么健康》一文所提供的饮食禁忌,再配合以下说明,严格忌口。

1、寒凉之物,如冰淇淋、冰块、牛奶、各种奶制品、绿豆、海带、绿豆芽、苦瓜、西红柿、豆腐、竹笋、芋头、空心菜、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茭白、黄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桃子、甘蔗、兔肉、鸭肉等,水产类的鳗鱼、螃蟹、牡蛎、田螺等等。以上这些都会损伤人体的阳气,肿瘤患者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

2、高脂肪、高糖及低纤维素的食物,都要少吃或者不吃,如汉堡包、炸薯条、奶油、巧克力、肥肉、鱼籽、蛋黄等。

3、动火刺激之类的食物尽量不吃,如油炸、煎、烧烤、烘烤等等。烧烤食物包括任何使用木炭、煤炭、煤气以及电烧烤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胡椒、生葱、生蒜等,要在医生指导下吃。

4、红色的肉类要少吃,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可以吃土鸡肉,其肉色是白的,养正气,顺肝气。

5、所有加工的肉制品,统统不能吃。一则里面添加了亚硝酸盐,能致癌。二则肉质极差,里面有动物肝脏、淋巴腺等有毒组织器官。

6、腌制食品都不可以吃,包括咸菜、腊肠、咸鱼、火腿、鱼罐头等,里面都含有亚硝酸盐,且性属阴寒。

7、凡是工业生产或者包装的食品,尽量要少吃。因为里面有不少种类的添加剂,都是化学毒素,能致癌。

8、忌吃含激素多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千万不能吃。现在的猪牛鸡多是吃饲料长大的,饲料里含有生长激素、低劣的抗生素以及各种添加剂,大部分都储藏在动物的肝、肾、心等器官里。如果要吃肉,就吃用粮食喂养的动物的肉,如土猪,土鸡,但鸡屁股不能吃。坚决不能吃公鸡、猪头肉、海鱼以及猪油。

9、忌吃热烫食物,不要喝热烫的水。

10、忌吃饭过快,要细嚼慢咽。

11、忌吃生鱼、生肉、霉变食物以及酸野。

12、忌吃粘腻、油腻以及坚硬的食物。

13、忌吃发物,如芥菜、韭菜等蔬菜,以及荤腥的蚌、蛤、河豚、虾、蟹、蛹等高蛋白食物,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9、平时不喝酒的人就一定不要喝酒。如果经常喝酒的人,可以每天少量喝点红葡萄酒。白酒必需戒掉。不要喝药酒。

10、戒烟。并且,不吸二手烟。抽烟已经肯定为肺癌的重要致病原因。

11、不可滥吃补品,如鹿茸、人参、黄芪、冬虫夏草、桂元、枸杞、西洋参等,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亦不可滥服各种维生素、鱼肝油、脑黄金等等。不要胡乱注射干扰素、胸腺肽等药物。

12、忌吃壮阳食物,如狗肉、鸽子、麻雀等。壮阳不是补阳,壮阳会耗阳,导致病情恶化。

13、少吃盐。

14、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不得吃。

15、不能蹲着吃饭。

食道癌患者不要吃高碘食物,主要指各种海产品,如螃蟹、虾、无鳞鱼、海带、乌龟、鳖、海参等,也包括加碘食品和加碘盐,因为会导致肿块破溃。

肝癌导致腹水患者要忌如下食物:莴笋、魔芋、鸡、鸭、海鱼、牛、羊、豆类、盐。多吃荞麦可以通利肝腹水。

以上是肿瘤病人的饮食忌口。可能有人会说了,怎么这么多呀,那到底可以吃什么呢?

其实,可以吃的东西很多。如本季本地所生产的蔬菜瓜果,只要不属于以上所列者,皆可以吃。再如,白鹅,鸡蛋,驴肉,有鳞的河鱼都可以吃。还可以适当地吃乌龟、甲鱼。蔬菜包括蘑菇、煮熟的大蒜,萝卜,白菜、菠菜、生菜等多种绿色蔬菜。也可以吃花生,瓜子,核桃、板栗等坚果。大米,小米,玉米、小麦、荞麦等都可以吃。

一般的蔬菜和瓜果可以适当吃,但要限制过多地食用寒性瓜果,如西瓜、柚子、苹果等。

经常喝米粥或者八宝粥(不是超市卖的罐装八宝粥,要自己煮的)可以养胃气。消化不良时要保证营养,可以多鳖汤。就是把鳖的肉与甲切碎,小火长时间煎煮至肉烂,喝汤即可。还有人说肿瘤病人可以经常喝喝牛筋汤。我认为二者交替经常服用,可以固正气,祛阴邪。

肿瘤病人要保持一定的饥饿感,吃个七分饱即可。

肿瘤消失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在此列。

得癌症了,说明以往的生活习惯不健康。要仔细分析,坚决改正。

肿瘤患者心态要正,心情要好。一定要早睡。要求晚上11点前要上床休息,不得熬夜。

适当练习气功非常有益于恢复健康。每天运动至少半小时,除了散步、跳舞、慢跑、打太极拳外,做家务也是很好的运动。

一般不建议做放疗和化疗。杀敌八千,自损一万,只会折寿,无益于治病。一旦误做放疗化疗,必然导致正气受损,要及时找中医调整身体。

中医谈正确认识癌症 篇2

1 中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认识的历史记载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西医的名词。而中医早在战国时代医家扁鹊就通过切脉来观察心脏搏动。传统中医多会舍证从脉去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 切诊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当中, 为四诊之首。因迟脉为本病必具之脉, 更有甚者为损脉。《内经》中虽无迟脉病名, 但已经有了相关记载, 如“其脉迟者病”“寒气入经而稽迟”等。西晋王叔和《脉经》中最早提出了迟脉这一称谓, “迟脉, 呼吸三至, 来去极迟”。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记述“脉来缓, 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结”“涩脉, 细而迟往来难而散, 或一止复来”“屋漏脉如乳残漏之下, 良久一滴, 溅起无力”等类似现代所称缓慢性心律失常。古代医家大多认为迟脉是由脏腑虚损、阳虚阴盛、气虚血寒所致, 治疗大多以温药。现中医界以“胸痹”“虚损”“厥脱”“心悸怔忡”等病证门类中去寻求辨证依据与临床治疗思路。《内经》“迟者为阴, 数者为阳”“阳气衰于下, 则为寒厥”, 《证治汇补·惊悸怔忡》云:“有阳气内虚, 心下空豁, 状如惊悸, 右脉大而无力者是也”。《珍家枢要》云:“迟为阴盛阳亏之候, 为寒, 为不足”。《濒湖脉学》曰:“迟来一息至惟三, 阳不胜阴气血寒”。《难经》云:“一息二至之曰损”, 《医宗金鉴》论及脉象时则“三至为迟, 迟则为冷”“迟, 阴脉也”。又“迟司藏病”“阳不胜阴气血寒”。李中梓在《诊家正眼》中说:“迟为血滞, 亦主精伤”;《金匮要略》论其脉象曰“寸口脉迟而涩, 迟为寒, 则手足厥冷”。李时珍指出“有力而迟为冷痛, 迟而无力定虚寒”。它以六淫、七情、饮食、劳倦为诱因, 日渐发展而成。

2 西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认识和起搏器应用的历史

西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及相关症状的认识起始于欧洲文艺复新后, 1580 年意大利的Mercuriale 提出了晕厥的概念, 并且清楚地阐述了心源性与神经源性晕厥的差别, 提出了晕厥与心动过缓的关系。1761 年意大利Morgagni最早提出了循环与心动过缓的关系, 明确晕厥与心动过缓因果关系。1827年, 爱尔兰的Robert Adams 出版《心脏病病理学》一书, 首次指出心动过缓是引起病人的脑功能障碍症状的原因。1846 年, Stokes 在都柏林医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几例慢性心动过缓的观察”的论文, 描述了心动过缓病人假性脑中风引起的一过性的意识丧失。1890 年, 法国医师 Huchard 建议用Robert Adams和William Stoke 的名字为该综合征的名字。

缓慢性心律失常认识的突破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心脏传导系统, 包括浦肯野纤维、希氏束、房室结、窦房结等的发现[3]。1899年, 荷兰医生Wenckback发现了房室传导阻滞的文氏现象, 并创用了脉搏图进行心律失常的研究。1906年, Wenckback 则将心电图上出现心房波脱落的现象称为窦房传导阻滞。1924年, 欧洲医生和心电学家Mobitz报道了Ⅱ度Ⅰ型和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967 年Lown 在美国心脏病杂志以窦性激动的起源与传导损害, 并伴其他心律紊乱的疾病取名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4]。20世纪初荷兰生理学家Einthoven发明的心电图机使对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阶段。

1958年10月Elmqvist和Senning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Karo1inska 医院为因全性房室阻滞多年, 频发心脏停跳引起阿斯综合征的43岁的Ame Larsson植入了世界首例全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病人起搏器植入后临床一般状况改善, 此后又先后更换了25 台起搏器, 依赖心脏起搏器生活了43年后, 因癌症去世。从此开始了全新的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单腔起搏器 (包括心房起搏器、心室起搏器) , 70年末代开始双腔起搏器治疗。随着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对适应证不断的深入、拓展, 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以人工心脏起搏治疗为基石的完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体系[5]。

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从Ⅰ类 (公认为植入起搏器有效) 到Ⅲ类 (公认为植入起搏器没有益处) 。Ⅱa类适应证指存在不同观点, 但有证据表明, 起搏治疗有效。Ⅱb类适应证指存在不同观点, 但无证据证明起搏治疗有效。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关键在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相关症状证据。缓慢性心律失常可通过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心电图甚至通过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6]。

3 中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气滞、血瘀、寒凝、痰阻及气阴两虚, 但心阳衰微, 血脉不畅为基本病机,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本病属中医心悸、迟脉证范畴, 多见迟脉, 并见沉、细、结脉等, 临床表现不仅有胸闷、心悸、气短、疲乏等心气虚弱证候, 常同时伴有面白光畏寒、眩晕昏厥、腰膝酸软等心肾阳虚证候的特点。心动过缓, 或伴有其他心律失常, 重则发生心脑肾供血不足, 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7]。

现代中医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始于1975年, 最初用益气养阴、通阳活血法治疗, 此后随着对本病之病因病机、脉象、治则、方药等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认识到本病除阳虚之外还可兼见不同程度之阴虚、气滞、痰湿、瘀血等症状, 此虽系阳损及阴, 阳虚寒凝, 阳虚湿滞, 阳虚血瘀所衍生之病理产物, 但又常成为本病致病因素或诱发因素。在脉象方面, 迟脉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特征脉象, 但临床上随病情变化又常可与涩、结、代兼见, 伴晕厥者, 可见到损脉, 若出现阿斯综合征时, 亦可见到败脉。治则方面, 从最早且最多的首推温补之法, 已扩大到养阴、化痰、活血化瘀, 以至理气等诸法。有学者认为心肾阳虚是本病的共同病理基础, 从单纯温心阳发展到大补元气、温补命门之火及温运脾阳等法, 给临床方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类同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

临床上对本病症的中医辨证以心气 (阳) 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阳虚欲脱、痰浊内阻、心脉瘀滞等证型最为常见。其他辨证类型包括:心阳不振、心血瘀阻、气阴两虚;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湿阻遏;心肾阳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心气阳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阳虚欲脱、痰浊内阻、心血 (脉) 瘀滞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8,9]。

4 西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缓慢性心律失常出现的各种证候的根本原因是, 因为心率缓慢, 导致的心脏本身泵血减少使得组织器官缺血导致各种症状, 故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恢复正常范围的窦性心律或心室率, 消除相关组织器官的缺血。

窦房结功能障碍是一系列窦房结和心房电活动形成及传导功能异常的总称, 包括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无明显病因可循的变时功能不全、阵发性或持续性窦性停搏伴交界性或室性逸搏, 以及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与窦性心动过缓常交替出现, 且两者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转换, 且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称为慢快综合征。心电图所见的窦性停搏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症状, 窦性停搏的间歇和心率是否有症状的决定性因素, 如在运动或应激时心率的增加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病因:缺血、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等易引起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退行性变、纤维化变性, 其特征为进行性加速, 多数时间持续心率较慢。表现为起搏障碍及传出障碍两型。也有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窦房结功能障碍, 又称功能性病态窦房结、结外病态窦房结[10]。

窦房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可因窦房结受损的程度不同而各异, 心率过于缓慢, 突然发生的长间歇 (自发性或继发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终止后) 引起的脑供血不足, 导致心排量下降, 重要脏器及组织, 尤其大脑供血不足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如一过性晕厥、头晕、黑蒙等晕厥先兆。长期心动过缓也可引起全身性症状。如疲乏、运动耐量下降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实际上, 多数窦房结功能障碍病人因其临床表现隐匿而多变, 以及对日常活动产生的不适当心率变时性反应, 而难以诊断。现在心率随日常活动量的改变而发生动态变化的变时性功能重要性已逐渐得到关注。

经多年的观察, 已经认识到, 未经治疗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的自然病程可相差甚远, 曾因窦性停搏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过晕厥的病人, 大多表现为晕厥的反复发作。窦房结功能障碍病人的自然病程可因某些必需的药物治疗而加剧潜在心动过缓的发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致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非常低, 不论是否接受起搏器治疗,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身不会影响病人的存活率。

曾因窦性停搏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过晕厥的病人, 大多表现为晕厥的反复发作。对于症状性心动过缓唯一有效的治疗是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起搏器治疗虽可消除症状性心动过缓, 但并不影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的死亡率。起搏治疗之后, 心力衰竭和房颤等决定病情发展程度的因素日益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房室传导阻滞意味着房室之间存在病理性的传导。房室阻滞由心房、房室结和 (或) 希浦系统传导延迟所致。房室阻滞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与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和 (或) 双侧束支等部位的组织病理情况有关。特发性纤维化累及心脏支架或远端传导系统形成的Lev病和Lenegre病是房室阻滞的常见病因。心肌缺血或梗死后导致的心肌组织的病变也是房室阻滞的病因。其他的病因还包括主动脉瓣或二尖瓣钙化性、感染、手术损伤、浸润性疾病 (淀粉样变行、肉样瘤病和癌症) 、炎症 (血管炎和心肌炎) 、神经肌肉性疾病 (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卡恩斯-塞尔综合征、腓侧肌萎缩和厄尔布营养障碍) 和先天性疾病。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是一过性的或永久性的。一过性的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包括药物中毒、心肌缺血、迷走神经过敏和局部损伤 (消融所致) 。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Ⅰ型和Ⅱ型阻滞、高度房室阻滞和阵发性房室阻滞。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在健康成年人相对常见, 在睡眠时更常见, 这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有关。在极少数情况下, 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以导致或加重Ⅱ度Ⅰ型房室阻滞, 阻滞区都可能在房室结以下的部位。在心脏结构正常的病人, 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很少进展为Ⅱ度Ⅱ型房室阻滞或Ⅲ度房室阻滞, 且并不表示Ⅱ度Ⅰ型房室阻滞病人预后不好。而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 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常常表示心脏病在进展, 应警惕病人的预后。Ⅱ度Ⅱ型房室阻滞比Ⅱ度Ⅰ型房室阻滞少见, 不同于Ⅱ度Ⅰ型房室阻滞, Ⅱ度Ⅱ型房室阻滞的症状很明显。Ⅱ度Ⅱ型房室阻滞常进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这时心室由次级不稳定的异搏节律所控制。当然, 希氏束阻滞如果是功能性 (例如房性期前收缩经房室结下传时, 房室结的不应期短于希氏束的不应期或某些形式的房室结内折返) 或阻滞是暂时性的 (例如药物中毒后心脏外科手术) 则属于例外。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指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传导心室, 即房室分离。阻滞区可以位于房室结、希氏束或希氏束以远部位。如果QRS波群时限正常 (过去不存在束支传导阻滞) , 阻滞区位于房室结和希氏束的几率大概各占一半。如果QRS波群变宽, 阻滞区大多数位于希浦系统及其以远的部位。阻滞部位下的异位起搏点激动心室, QRS波群的形态和心室率由异位起搏点的位置决定。异位起搏点位于束支及以远部位时, 总是表现为固定的心室率, 而不受自主神经张力的影响。起源于希浦系统和心室组织的异搏节律很不稳定。临床上,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取决于阻滞的部位和次级起搏点的起搏频率。例如, 发生在房室结水平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常常没有症状;而有双侧束支阻滞时, 几乎不存在无症状的病人。这种阻滞部位的差异往往有助于病因的鉴别, 完全性的房室结阻滞一般是先天性的, 而希浦系统的阻滞一般是后天获得性的。先天性房室阻滞首次表现可以在出生前或出生时, 甚至有些直到成年后才被发现。

5 药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5.1 中医药治疗

十余年来, 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很多[8,9,11,12,13], 根据辨证分型, 最为常用的传统方剂有参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人参四逆汤、桂枝人参汤、生脉散、阳和汤、右归丸 (方) 、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也有自创的如温阳益气汤 (麻黄、炮附子、麦冬、当归、党参、细辛、甘草) 、益气通心汤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桂枝、丹参、磁石、赤芍、炙甘草) 、温阳升律汤 (制附子、肉桂、鹿角胶、补骨脂、杜仲、山药、熟地、山茱萸、黄芪、党参、茯苓、陈皮、丹参、赤芍) 、阳和汤 (为主组方, 熟地黄、鹿角胶、肉桂、甘草、炮姜、白芥子、麻黄、川芎随证加减) 等。临床上亦有两方或多方联合使用。大多选用温阳益气药物为主, 然为防止其过于温燥, 常伍以生脉散或只入麦冬或玄参、生地等甘寒之品。注射液包括: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回生饮注射液 (含参三七、黄芪、当归、麦门冬等) 。

中成药物包括安心宁神口服液、病窦灵 (主要由红参、黄芪、制附片、丹参等组成) 、稳心颗粒 (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 、升率合剂 (附子、红参、麻黄、当归、麦门冬、细辛、丹参、郁金、炙甘草、泽泻) 、血脉舒通口服液 (由黄芪、赤芍、防风、石菖蒲、牛膝、葛根、桃仁、地龙组成) 、心宝、稳心颗粒。在温阳活血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 从传统中医温阳药附子中发现去甲乌头碱, 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5.2 西医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

5.2.1 药物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技术是与心电图等检测技术同步发展的。早期应用的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兴奋剂和M-受体拮抗剂。以后逐渐开始应用非特异性兴奋传导促进剂, 主要包括皮质激素、烟酰胺、乳酸钠、甲状腺素片、硝苯吡啶、氨茶碱、克朗宁等[4]。这些药物对慢性和/或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多不理想。实际应用中, 这些药物在一定情况下应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一定提高心率的作用, 对房室传导阻滞病人, 尤其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需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 提高房室结兴奋性, 增加交界区心律。没有相关药物可以改善、恢复房室结的传导功能。在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代前, 远期治疗效果差于中医药物治疗。

5.2.2 起搏治疗

起搏器对过缓性心律失常症状的治疗是缓解和消除症状, 使其健康和生命不受影响。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例, 过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第1年的死亡率高达50%, 但起搏器植入后寿命不受影响, 因此, 应当看成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为导致的有客观证据的相关症状。临床上, 确定相关症状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因果关系是重要的, 这可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心电图、运动试验甚至心内电生理检查进行。无症状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不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必需适应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需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任何类型的窦房结异常, 如伴相关症状, 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Ⅰ类适应证。

房室传导阻滞, 包括从最轻的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到最严重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是稳定的, 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延长, 无相关症状时, 禁忌植入永久起搏器, 有相关症状时, 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适应证是Ⅱa类。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Ⅱ度Ⅰ型或Ⅱ度Ⅱ型, 心电图都有QRS波群脱落的表现。任何形式的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有相关临床症状, 植入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是Ⅰ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有时称为完全心脏阻滞) , 为起源于窦房结的脉冲不能下传到心室所致。心房和心室冲动完全分离。如伴有相关症状, 为植入永久起搏器的Ⅰ类适应证。即使无症状, 也属永久起搏器植入的Ⅱa类适应证。持续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双束支阻滞是植入永久起搏器的Ⅰ类适应证[6]。

6 起搏治疗时代的单纯中医药物治疗的特色

在中医药杂志, 除偶有中医院发表植入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文章外, 所发表的辨证论治药物治疗的文章, 绝大多数文章笼统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但没有通过脉象, 以心电图诊断为标准, 其选择范畴很不一致, 如一篇典型的文章把缓慢性心律失常分为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种类型, 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静息状态下常规心电图作为诊断和判定疗效的标志, 以心率的增加和辨证的症状作为治疗标准[14]。实际上,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三者都在病态窦房结范围之内。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 各医家辨证分型有所不同, 所用治疗药物种类、应用时间亦有所不同, 疗效判定也不同。从所发表的文章看, 没有用脉诊作为诊断标准的, 均以心电图 (包括动态心电图) 诊断为依据, 主要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中医药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文章所应用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现代病因和心电生理的分型特点以及临床特征的认识不同于西医界。

各种药物的治疗, 所有文章共同的观点:①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明显, 显示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 包括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汤剂、中成药和注射液。得出结论是使用时间从十余日到数月不等, 可提高心率, 改善症状, 总有效率超过80%以上。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力和优势, 值得深入挖掘和推广。除了方剂外, 单味药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②以尽力否定起搏治疗的问题来肯定中医药治疗。虽然临时、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但起搏失效、电极脱位、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 且费用昂贵, 一些病人因严重糖尿病、消瘦、血管畸形或经济条件不允许或当地无法安装起搏器等望而却步, 难以推广。③尽管不能肯定的否认, 也承认对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要安装起搏器的必要性。比如有“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 因其费用昂贵, 且为有创治疗, 许多病人难于接受”之说法。

已发表的大量文章所见, 病例报道样本小, 以一般的临床经验总结或治疗观察居多, 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 疗效标准尚不统一, 试验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 重复研究居多。目前中医药界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病因和诊断的认识, 与西医是一样的, 表现为直接借鉴西医主要依靠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脉象标准无, 治疗疗效的评价, 也是以心率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方向

缓慢性心律失常, 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传导系统不可逆障碍疾病, 导致临床出现的各种不同症状的根本原因是心脏持续性及/或一过性泵血功能障碍的程度, 涉及脑、心、外周肢体等缺血导致的各种不同症状。随着缓慢心律失常的改善, 相关症状随之消失。现所有的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治疗目标把心率的提高作为最重要的疗效指标, 同时也把相关症状的改善作为指标, 但对相关症状内容的改善内容则多没有更多的描述。中国中医药学会以及中西医结合学会没有组织相关专家, 提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规范化意见和与西医诊疗的结合治疗的共识, 也未见这方面的努力。这也是目前缓慢性心律失常诊疗在中医药界显得多样化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 起搏器的应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下的医疗保险制度密切相关。起搏治疗对有显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伴相关症状者消除症状, 改善生活治疗, 预防心源性猝死的作用早已经确定。起搏器对过缓性心律失常症状的治疗是缓解和消除症状, 使其健康和生命不受影响。以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例, 过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第1年的死亡率高达50%, 但起搏器植入后寿命不受影响, 因此, 应当看成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

近年来, 我国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以每年超过11%的速度增加, 到2005年, 新植入的起搏器已达18 090例, 更换的起搏器数量为1 495台。其中, 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者占50%, 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者占40%, 其他占10%[15]。现在我国植入的起搏器比例远远不够, 每百万人口植入起搏器比例是日本的1/40。非起搏器医生对起搏器不了解, 对起搏器治疗不认识, 起搏器医生对适应证掌握不深、不透以及技术上的限制严重束缚着适应证。

浅谈正确认识和处理护理投诉 篇3

【关键词】 医疗纠纷;护理投诉;沟通交流

1 临床资料

2005年—2010年我院发生护理投诉9起:服务态度引起4起,液体外渗2起,技术原因1起,病人心理原因2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医疗纠纷趋向逐年上升并成为社会谈论的热点。在医疗工作中医生的诊疗工作与护理工作缺一不可,认真分析护理投诉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对加强医院护理质控管理和提高及完善护理服务,减少医疗纠纷是十分有益的。

2 原因

2.1 服务态度方面

讲究语言艺术是良好沟通能力的基础,是服务态度的体现.是病人和家属直接能观察和体会到的,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的繁重和琐碎,极少数医护人员对病人缺乏同情心,对病人和病人家属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认真听取,或是表现不耐心,态度生硬甚至与病人和家属发生正面冲突。

2.2 工作责任方面

护士角色有多重性,护理工作的相对高压和辛苦,自主性差,经常倒班,生活无规律,容易引起精力和体能的透支。由于对生命健康的珍惜和重视的心理感受不同,对护理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故对所从事的工作态度存在差异,在操作中只求完成任务的意识掺和其中。曾有一名护士在操作中接收手机,随后操作没有及时校对留置管道,欲将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液注射到持续胸腔引流管中,虽然立即发现及更正,但病人及家属对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出质疑。

2.3 技术技能方面

技术不娴熟或静脉注射不能达到一针见血:特别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护士,从业时间短,护理技术不娴熟,操作技能不精湛,加之社会舆论的导向,使病人认为:“病人是上帝”,对医院的一些规章制度不能理解。如一门诊病人外配输液来院要求治疗。因药物标签模糊不清且用法配伍不明确,护士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药物的配伍制度,对于不明来历的药物不能施予治疗。病人却不能接受,投诉护理人员以制度为理由推诿、拒绝输液等。

3 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俗话说:“好话一句暖三春,恶语一语寒三冬。”这就表明语言在人际关系上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学习,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如一名病人在护士更换输液瓶时产生疑问:“今天医生说治疗不变,但是现在输液的是500ml的大瓶?”当班的护士耐心解释,是因为医生考虑你昨日进食量少,要增加补液量,250ml的液体改500ml,这才解除其误会。我们要尊重病人的维权意识,自觉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增进病人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始终以理智的态度克制非理性的冲动避免与病人及家属发生正面冲突,以免矛盾激化。

3.2 加强工作责任心

加强工作责任心是减少和杜绝护理纠纷的关键。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因此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值班制度,分级管理制度和交接班等制度。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低年资的护士更应重视基础护理工作,除了指导病人及家属外,应保持病室环境的整洁和病床的干燥。及时更换脏湿的床单,体现了护士专业的责任心及换位思考的优质服务。

3.3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重视对护士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分类分层制定学习培训计划,使全体护士达到知识扎实、技术操作娴熟,从而赢得病人和病人家属对护士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为病人提供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服务。

护理工作处处彰显细节,热心、耐心、细心,高度的责任心,是护理工作永恒不变的话题。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创造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病人的切身利益,使病人和家属放心,安心、称心。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护理投诉是不容忽视。

中医谈正确认识癌症 篇4

【内容提要】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当先从行为的客观性质着手确定行为与结果有无因果关系,然后再结合行为人的主观罪过确定其行为是否属危害行为,进而确定其刑事责任的轻重;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危害行为(即原因)的产生带有偶然性,刑法上因果关系本身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应当正确区分因果关系中的原因与条件;不能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等同起来。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犯罪客观危害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反映了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解决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对于正确解决危害行为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有重要意义。

一、必须坚持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原理

辩证唯物论认为,因果关系是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表现形式之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现象,都会引起另一个现象。引起其他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其他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因果关系就是指由包括时间先后程序在内的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具有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唯物主义同时认为,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具有客观的性质,因果关系的客观性表现在因果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为转移的。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因果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正确认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论,首先必须坚持危害行为引起危害结果是一种客观的现象,是不以行为人的意志转移为转移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因果性,只是世界性联系的一个极小部分,然而——唯物主义补充说——这不是主观联系的一小部分,而是客观实在联系的一小部分。”是“物本身中”含有“因果依存性”[1]。因此,认识和判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有因果关系,既不能以行为人是否认识和怎样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以其他人的认识和意志为转移。例如后母计厌丈夫前妻的女儿,经常持棒追打该女。而该女一见后母持棒追打,便会产生条件反射,夺门而逃。某日,女儿为逃避后母的追打,夺门逃到马路上。此时,迎面开来一辆汽车,当场将女儿撞死。在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认定后母追赶女儿是女儿被撞的一个条件,而司机驾车相撞是女儿致死的一个原因,即司机的驾车相撞与女儿致死之间存有因果关系。因为只有司机驾车相撞的行为才包含了女儿致死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联系,它不是由人们主观地根据自己的想象制造的,而只是客观地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

然而,在认识和评价因果关系的客观性过程中,并不是不存在任何障碍的。当我们假设,如果后母工于心计,早就知道某时某刻有汽车经过,于是故意持棒将女儿赶上马路,以致女儿被撞致死。面对此情此景,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女儿之死仍然与司机的驾车相撞行为存有因果关系。很多人自然地会得出结论,是后母的追赶行为与女儿之死存在着因果关系。既然认定后母的行为与女儿之死存有因果关系,就意味着后母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既遂。女儿已死后母就是故意杀人既遂,那么如果司机驾车相撞仅仅撞伤女儿,那就意味着后母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未遂。这样,后母的故意杀人是既遂还是未遂,完全取决于司机的驾车行为,而不是后母本身的追赶行为,这又无论如何也不符合刑法的基本理论。

为什么有的人在理论上承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特征,然而在实践中很难贯彻到底?为什么有的人在抽象的角度上承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然而在具体的应用上又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呢?问题在于有的人在认识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时候,首先从人的主观方面着手,查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是危害行为,然后再确定行为与结果有无因果关系,这样,因果关系就必然随着行为人的意志转移了。例如有的刑法学者提出,在刑法学上有意义的原因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有意义的结果是危害社会的结果。不具有危害性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间没有因果关系。如窃贼慌忙逃窜,违章横穿马路被司机驾车撞死,如果司机主观上无罪过,便就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2]。但在这个案例中,如果司机发现窃贼正是自己的仇敌,以致能刹车而不为,故意将窃贼撞死。按照有的人的观点,此时司机的行为与窃贼之死就存在因果关系。这种貌似将刑法因果关系具体化的观点,却完全违背了因果关系必然是客观的最一般原理,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看成是可以随着行为人的意志转移而转移的一种主观联系。

我们认为,如果作为客观世界普遍联系中的因果关系是纯客观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转移为转移,那么作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同样也是纯客观的,它也不以行为人和其他人的意志转移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时,不能先从行为的法律性质着手判断其是否属于危害行为,然后再确定与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而是应该先从行为的客观性质着手确定行为与结果有无因果关系,然后再结合行为人的主观罪过确定其行为是否属危害行为,进而确定其刑事责任的轻重。按照先确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后确定因果关系的观点,具有因果关系等于存在刑事责任,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在因果关系中已得到充分体现。然而这种观点恰恰在这一点上有意无意地否定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特征。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坚持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呢?我们知道,当一个犯罪事实或者客观事件发生之时,促成这一事实或事件发生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必须借助犯罪构成的主观罪过要件和客观危害要件的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主观罪过与客观危害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作为犯罪客观危害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同样与主观罪过有着相对的独立性。我们认为,判断和评价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正是借助这种相对的独立性,才能真实地考察其客观性。因此,在我们确定因果关系的时候,丝毫不能受行为人和其他人的意识和意志的影响。只有在确定行为与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之后,再结合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以确定有无刑事责任和有多大的刑事责任。怎样才是坚持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对于我们来说,后母无意中持棒追赶女儿与后母有意持棒追赶女儿致死,司机因不能预见或不可抗力而撞死窃贼与司机有意追求或放任窃贼被撞死,就像两幕被抽掉了心理活动和语言表达内容的“无声电影”重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纯粹从行为的自然属性和物质力量中去寻找行为对结果的影响作用。如果两幕“无声电影”中的一个场景被确认为存有因果关系,那么另一个场景也应当同样被确认为存有因果关系,反之亦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认识、判断和评价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当坚持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原则,就意味着必须将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暂且搁置一旁不予理睬,将因果关系纯粹看成是客观世界中的一种客观联系。完成这一客观事实的认定后,再结合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罪过给予确定相应的刑事责任。当然,我们研究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坚持它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社会上的所有行为都可以无限地进入我们的刑法评价领域。我们说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一种客观联系,此时的“危害行为”实际上是我们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时的一种合乎逻辑规律的暂时假设,而是不是危害行为,只有通过揭示行为人的主观罪过才能加以证实。但这一证实过程是在因果关系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之外进行和完

成的。正是这样,我们才可以毫不迟疑地说,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仅仅属于犯罪客观危害中的一个构成要素。解决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解决了行为人对特定危害结果可以负相应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但并不等于解决了刑事责任的全部问题。行为人最终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是以行为时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一定罪过为主观依据的。只有主客观要件同时具备并一致时,刑事责任的根据才完全具备。那种有意无意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而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的深层错误,就在于违背了因果关系的客观属性,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看成是属于行为人意识与意志支配下的客观产物。

当然还需要指出,坚持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并不等于在认识、判断和评价因果关系时,一点不可能介入评价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认为,因果关系是客观的,司法人员可以认识它、评价它、反映它,但不能以自己主观的臆想创造它、消灭它,也不能以自己的意识和意志替代它。然而在客观世界复杂的普遍联系中,司法人员截取哪一节联系环节作为评价对象,这多少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但是截取的一节事实,本身仍是客观的反映。这同样体现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同时,因果关系不以行为人的意志转移为转移,也并不等于说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活动对行为的发展一点不起作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行为人的这种精神力量实际上已经化为了行为中的物质力量。所以,因果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独立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联系,在行为之中本身已蕴含了结果发生的依赖性。

二、正确认识因果关系的性质

由于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因果关系成为刑法理论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认识和理解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性质和由此而产生的如何正确区分对结果都有影响的原因和条件,即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除了必然因果关系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偶然因果关系。持“一分法”的学者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一种形式。这种观点指出,危害行为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如果行为人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对所发生的危害结果起着引起和决定作用的,就是原因。它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如果所实施的危害行为对所发生的危害结果虽然起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引起和决定这一结果的发生,那就是条件。它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外在的、偶然的条件。无论必然现象还是偶然现象,都是一定原因引起的结果,都包含有因果性。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因果关系也应当分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两种形式,把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和因果关系混为一谈。因此,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3]。持“二分法”的学者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除必然因果关系之外,还必然包括偶然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是由这一个必然因果关系环节与那一个必然因果关系环节(即一对因果关系与另一对因果关系),在连续的形式下的交错和巧遇所间接产生出来的结果,这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因果关系的形式——偶然因果关系的特点。这种情况是由行为人的行为同社会危害结果之间这种特殊对象所决定的。因为行为人的行为这一特殊形式的因,对于社会危害结果来说,它所起的作用,不限于直接的,还包括间接的,不限于直接造成前一因果环节中的果,还包括间接造成后一因果环节的果。如果前一因果环节的因同后一因果环节的果之间发生了间接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犯罪中的偶然因果关系[4]。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都从大量的哲学原理中寻找根据,并试图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认为对方没有正确理解哲学原理中有关必然性、偶然性与因果关系的关系。持必然关系的学者认为:把一个完整的因果关系拆开后分为必然的因果关系与偶然的因果关系,“这实际上是把哲学上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这一对范畴,与因果关系这个概念混淆起来”[5]。持偶然因果关系的学者认为:“认为因果关系只有必然因果关系一种形式,是把因果关系等同于必然性,不能正确理解因与果,必然性与偶然性这些哲学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结果。”[2]由此看来,要解决刑法中有无偶然因果关系的存在,还必须首先要正确认识哲学原理中相关范畴本身的属性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在揭示、描绘和总结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现代哲学中,包含有大量的基本范畴。而在有着普遍联系的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世界事物普遍联系的这些基本范畴之间也存在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紧或疏的相互联系。就因果关系这一对范畴而言,它不但与必然性、偶然性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而表明因果关系产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而且它还与其他范畴发生联系。例如结果反映了某种事物存在的现象,而原因揭示了这一事物之所以存在的本质;结果可以表明某种事物成为客观存在的现实性,而原因则可以揭示这种事物会产生某种现象的可能性。关系作为一个紧密结合的实体现象,它的产生固然有着其必然的原因,又有着其偶然的原因。然而,哲学中的每一对范畴不但它的本身是对立的统一,而且它的本身各自有着自身的独特内容,它们与其他范畴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正因为如此,它们各自才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内容上揭示客观世界存在和具有的某种联系和矛盾。不然,这些范畴不但不能揭示什么问题,而且连它们自身存在的余地也会丧失。

原因与结果这对范畴揭示了客观世界中的什么样的一种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本质是什么?因果关系实际上是指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一种表现形式,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与出现,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并又能够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由于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定的因果关系现象的产生又是在一定现象作用下产生和形成的,所以因果关系是由一种现象在一定现象作用下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产生的两种现象之间的本质、内在的联系。前一现象为因,后一现象为果,对这一因果关系实体现象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一定现象可以称之为原因的原因。

必然性与偶然性指的是什么?它们是指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能性趋势。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避免、一定如此的趋向,必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内部根据、本质的原因。偶然性则表明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有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的趋向。偶然性产生于客观事物的外在条件、非本质的原因。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并起着不同的作用。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的、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相反,它对事物的发展只是起着加速或者延续的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统一。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包含着必然性的趋势,又包含着偶然性的情形。这种矛盾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本身存在的普遍联系的客观世界中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是由它的内在根据所决定的,然而这种必然趋势能否实现而成为现实,又得取决于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许多偶然的联系,以致在事物发展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摇摆与偏差。恩格斯曾指出:“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根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根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的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6](P.543)正因为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存在如此辩证的关系,恩格斯又指出:“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

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7](P.240)由此可见,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没有脱离了必然性的偶然性。凡看来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偶然性本身又始终服从于内部的隐藏着的必然性。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的这些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第一,因果关系表明了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内在联系。任何一对因果之间的联系由于是它们内在的联系、本质的联系,因而也就是一种现实的联系,而因果之间由于现实的联系又必然使它们成为一个现实的独立体,两者不可分离。有结果必然就有原因,我们不但能够找出这一原因,而且在解释因果联系时也必须找出这一原因。尽管就因果关系的客观性而言,必定先有因,后有果。但就唯物主义的实践论而言,人们的认识是从结果着眼,由果溯因,有果必有因。从这一意义上说,因果关系不但是现实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当一种新的现象出现之前,无所谓有原因的存在,正所谓无结果就无原因。原因是以结果的产生而“产生”,是以结果的存在而“存在”,正因为如此,因果关系才是现实的,现实的又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是以有结果必然有原因的前提为基础的,而不是相反。因为任何一种现象能否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又得取决于许多偶然性的因素。例如开枪击头,其发展趋势是必然导致死亡,但死亡是否成为现实,又取决于子弹不会打偏,被害人没有躲避等因素。而开枪死人存有因果关系,是以死亡存在为前提的,没有死亡就不发生开枪与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原因与结果永远是一对现实的不可分离和分割的关联现象,因果关系永远是一种现实的联系。而有死亡的存在,就必然有导致死亡的原因存在又表明,因果关系永远是一种现实存在的实体现象内部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二,因果关系是作为客观世界的一个实体关系而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这一客观现象的产生和存在又有其复杂的原因,也就是说这里包含着许多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因素,但必然性和偶然性本身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能否成为现实性,又包括了多种可能性。因此,必然性、偶然性就事物的发展趋势而言,它永远表明了一种客观事物有引起另一种客观事物的可能性,是站在可能性成为现实性之前的一种前瞻。因此,现实的是必然的,但必然性并不等于现实性。例如开枪击头,既包含着必然导致死亡的可能性,也包含着因偶然因素不产生死亡的可能性,比如子弹打偏、子弹失效、被害人反应敏捷及时将手枪打落等等。在一切事物蕴含的可能性发展趋势成为现实性之前,这一事物发展趋势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一种可能性。而当这一事物蕴含的可能性已经转化为现实性,那么这种现实性不但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产物,而且也是必然性的最终反映,所以现实的都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是一种现实的联系,所以因果关系又是一种必然的联系。

我们说因果现象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产物,是就因果关系作为一个有关联的实体现象而言的,就因果关系实体内部的联系而言,其本质不但是现实的,而且又只能是必然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研究犯罪因果关系“是在已经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去查明这一结果是由谁所实施的行为造成的,无论这种因果关系原来是必然的或者偶然的,结果都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如果说偶然因果(指原因——摘引者注)对结果的发生有一个从零到百分之百的或然性,而我们所面临的正是百分之百。从相互转变的观点来看,偶然性在这里已经转化为必然性了。”[8]这种观点正确地表明了原因的偶然性并不表示因果关系的偶然性。原因的偶然性也并不能否认因果关系的必然性[9](P.28)。当然这里也需要指出,偶然性转变为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偶然性本身没有存在过和没有发挥过作用,只是由于其自身量的堆积而发生质的变化转变为必然性,以致才引起和造成某种结果的发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因果关系是一种必然联系,只是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联系的问题上,才与必然性和偶然性发生联系,但原因的偶然性反映在因果关系内部又表现为必然性,即结果必然是由原因引起的。

唯物辩证法关于因果关系的一般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就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在危害行为已经引起和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其因果关系是一种现实的联系,因而也是必然的联系。刑法上的必然因果关系承认危害结果是由一个危害行为基于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而造成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要这种观点进一步承认危害行为(即原因)的产生带有偶然性和刑法上因果关系本身是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产物,那么这个观点就能够正确解释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现象和本质了。而相比之下,偶然因果关系的观点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和谬论。

第一,偶然因果关系说把因果关系划分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实际上混淆了哲学原理各种范畴的基本内容,把因果关系与必然性、偶然性的联系,看成是因果关系与必然性、偶然性的混合。如果这一观点能够成立,那么因果关系这一范畴一旦与现实性和可能性、现象与本质等范畴相联系,势必又会出现现实因果关系和可能因果关系,本质因果关系和现象因果关系等不同划分,这样势必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在我们看来,因果关系与必然性偶然性是两对不同的范畴,它们具有各自的固定内涵,它们之间具有的联系并不能取代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因果关系是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表现形式。因果性反映了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并不排除偶然因素的介入。因果关系的偶然性也有其原因,但这个原因与所引起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又是必然的。所以,对于作为现实的因果环节,具体的因果环节来说,根本不存在偶然的因果关系。

第二,偶然因果关系说把因果关系划分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实际上把因果关系本身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产物看成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互对立后的产物,以致于“把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从同一个因果运动过程中独立出来,作为两个实体而存在”[9](P.77)。有的持偶然因果关系说的学者甚至还不同意偶然因果关系仅仅是“前一因果环节中的因同后一因果环节中的果之间发生了间接关系”[4]的说法,认为在偶然因果关系的“原因和结果的这种联系中,包含着三个或四个而不是两个紧密连环着的必然因果环节。”[10]按照这种观点,偶然因果关系不但能够从一个完整的因果关系中独立出来,而且这里的原因是通过三四个必然因果环节才偶然与结果发生联系。然而这种观点不但把原因产生的偶然性看成了原因与结果的偶然联系,而且也实在不能解释偶然因果关系为什么只能是三个或四个而不是更多的必然因果环节的产物。而这种所谓的偶然联系又想说明什么问题?在我们看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个因果环节本身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一个因果关系中必然性和偶然性不可分离,对同一个结果不可能存在必然原因和偶然原因。所以,偶然因果关系说把原因的范围无限扩大,不但陷入了原因不可知论的泥淖,而且也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偶然因果关系说把因果关系划分为必然因果关

系和偶然因果关系,实际上把因果关系因其产生过程中存有偶然性的因素而与偶然性发生的联系,错误地理解为原因与结果的偶然联系。而这种所谓的偶然联系,又被说成是由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外因作用而使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某种非本质的联系,这实际上把一切对结果曾产生过影响,发生过作用的因素不作原因和条件的区分就统统视为原因。而把条件上升为原因,等同于原因,又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分析因果关系必须遵循孤立、简化的基本原理。这种想在无限的普遍联系中寻找因果关系,既永远不能确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范围,又会不恰当地引起刑事责任的扩大。在我们看来,客观世界的诸多现象,总是处在因果相继的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无限之长的链条之中,研究因果关系只有通过孤立、简化的原则,从中抽出一个具体因果环节加以考察才有针对意义。而在一个因果环节中,只有原因才具有引起和促成结果的作用,才能与结果发生本质的必然联系,而原因的其他因素不过是原因能够实现引起结果产生的条件,条件不是原因,条件与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由此我们想到,匡正偶然因果关系错误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正确区分对结果都发生影响与作用的原因与条件,把条件排除在因果关系之外,使因果关系真正反映事物之间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三、正确区分因果关系中的原因与条件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是一幅由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一个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得依赖于其他事物的作用。同样,在一个因果关系中,一个结果的产生,离不开原因的作用,而原因在引起和促成结果的发生时,又离不开条件的作用。由于原因和条件对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和结果都有一定的联系,只是两者联系的性质不同,两种影响的作用不同,因此也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条件说”(主张条件即原因)和“原因说”(主张条件、原因有区别)。条件说认为,凡是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一切条件行为,都属于刑法的原因;凡是原因对结果的发生都有等同的作用,所以这种观点也称之为条件等价说。这种观点从逻辑的联系角度出发,把自然科学上的“无前者就无后者”的因果联系和思考方式全盘引进到刑法学中,把所有对结果产生有过联系和影响的条件因素都看成是原因,而不问它们之间联系的紧疏、影响的大小和作用的主次。条件说把自然科学上因果关系的评价标准作为判断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标准,势必导致刑法因果关系范围扩大,从而导致刑事责任的扩大。为了纠正条件说所存在的错误,于是原因说应运而生。原因说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说,凡是引起结果发生的一切条件可以称之为原因,但是刑法学应该在各种行为之间根据它们与结果的联系性质将各种行为分成原因条件和单纯条件,其中原因条件是原因,单纯条件属条件。应当承认,将各种对结果发生不同联系和影响作用的行为分成原因和条件,对刑法理论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观点本身没有明确的标准,以致又产生了多重观点,如“必生原因说”、“直接原因说”、“有力原因说”、“主要原因说”、“重要原因说”、“决定原因说”、“最终原因说”等等。原因说本来是为了弥补条件说的缺陷而产生,但当其无法正确区分原因和条件,那么其自身的价值也就无法得以体现。究竟应当怎样认识和区分原因和条件,还得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客观世界中,“为了了解单个的现象,我们必须把它们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孤立地考察它们,而且在这里不断更替的运动就显现出来,一个为原因,一个为结果。”[11](P.575)因果关系只有在简化和孤立的原则下才能显示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尽管这一因果现象是在一定现象(即条件)的背景下发生联系的,但是黑格尔所说的“结果并不包含……原因中没有包含的东西。”[1](P.168]列宁进一步补充道:“反过来也是一样。”[1](P.168]这就是说只有原因才与结果发生内在的本质联系,而条件不过是与结果发生外在的非本质联系的现象。条件可以起着制约原因的作用,使原因加速或延续引起结果的发生,但条件本身不能直接决定和制约结果的发生与否。由此,我们可以为原因和条件的认定提供一个区别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作为原因的现象必须包含发生结果的内在可能性和现实可能性,这种内在可能性意味着作为原因的现象是结果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根据,这种现实可能性意味着作为原因的现象按照其自然发展趋势,能够将产生结果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例如开枪杀人,开枪就已经包含了死亡的内在可能性,只要开枪,就可以使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而被害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进入行为人开枪的范围,只是个条件。而条件就不具有这样的品格和属性,被害人进入行为人开枪的范围的“进入”行为不存在包含死亡的可能性,就“进入”行为本身也不可能使死亡成为现实性,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开枪。

第二,作为原因现象所包含的发生结果的内在可能性必须是合乎客观规律的,这种内在可能性只有在合乎规律的情况下才必然转化为现实性。作为原因的现象具有发生结果的内在可能性,只是因果运动的必要前提,因果关系只有在结果成为现实时才能产生和存在。不可否认,由于因果关系的现实性,使得我们总是通过倒溯的方法来寻找原因。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在结果发生之前的一系列与结果有或紧或疏联系、对结果有或多或少作用、或大或小影响的众多现象中,通过前瞻的方式来分析和确定是否是属于包含了发生结果的内在可能性的原因。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一个因果关系不可能绝对重复。但人类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和重复行为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由此确定某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是否合乎规律。例如开枪杀人包含的发生死亡的内在可能性就是一种合乎规律的可能性,发生死亡就可确认开枪是原因,而用手摸人就不可能包含发生死亡的结果,一旦在用手摸人时发生死亡就可以确定必有他因。应当指出,因果关系总是在一定的.时空和一定的条件作用下才能发生,相同的原因在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条件下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结果,但相同的行为一旦引起相同的结果是否就是原因,必须受是否符合规律这一要素制约。例如同是将人捆绑后置于交通要道上,希望被来往车辆压死,但置放于公路与置放于铁道,就有不同的意义。置放于公路上很难合乎规律地引起死亡,这里介入司机的行为,司机的开车行为完全可以制约死亡的发生与否。而置放于铁路上,由于列车的高速和强大惯性,发生死亡就显然是合乎规律了。因此置放于公路的行为与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置放于铁路的行为与死亡之间就存有因果关系。而条件虽然也含有促使发生结果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本身不可能合乎规律地直接引起结果的发生。确定作为原因的现象所包含的发生结果的内在可能性是否合乎规律地转变为现实性,对于确定两个现象之间是否存有因果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然就很难真正区分原因与条件的界限。对于人们是否应该利用规律性来确定因果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在一切否认因果性的人看来,任何自然规律都是假说,连用三棱镜的光谱得到的天体的化学分析也同样是假说。那些停留在这里的人的思维是何等的浅薄呵。”[6](P.552)

四、正确理解因果关系在刑法中的地位

一门科学的学科犹如一架完整的机器,多个理论组成部分像一个个零件在自己

的位置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并有机地汇总在整个学科功能之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刑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和提出因果关系在刑法中的应有地位,不能把它与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完全等同起来。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澄清来自三个方面的误解。

第一,脱离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特征,片面地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解为是在人的主观罪过支配下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导致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活动中寻找因果关系的根据,使因果关系染上主观性的色彩。例如有的学者指出:“我们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就是指的这种危害社会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原因)而造成了对社会的危害‘事实’(结果),前者(指行为)称为构成了犯罪的原因,后者(指事实)称为构成了犯罪的结果。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称作构成犯罪的因果关系。假设没有这种因果关系,就不能构成犯罪。”[5]还有的学者指出:“既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要研究危害社会的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查明某人的行为不是危害社会的行为,那么从刑法意义上讲,研究该人的行为和所发生的危害性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没有必要。”[12]还有许多人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直接称之为犯罪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这种试图首先借助于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确定人的行为性质和结果性质,以此来确定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性质是违背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特征的。事实上在社会实践中,当我们发现某一不正常或有害于社会的现象时,首先借助一般观念和认识水平判断它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的结果,只有人为的结果才能进入刑法的评价领域,但此时我们还不能确认这一现象一定是危害结果和导致这一现象的行为就一定是危害行为。例如同一死亡现象,就存在着三种人为的可能性:一是意外事件;二是正当防卫;三是杀人所为。无论其中哪一种可能的行为,都应当进入刑法因果关系的评价领域。如果此时先认为死亡是一种危害结果,实际上就已先确定引起死亡的行为是属于危害行为,而确认行为是危害行为,又必须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主观罪过为前提。如果以此来评判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势必无法摆脱以行为人的意志转移为转移的主观色彩。例如有人举例认为司机开车压死人,如果司机主观上无罪过,司机的行为与死亡就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2]。以此为例,如果司机主观上有罪过,他的行为就与死亡之间存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此时有无因果关系完全以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为出发点和依据。这种认识实际上把因果关系的存在看成是犯罪的构成,这样又势必把因果关系提高到一个不应有的高度,放在一个不应有的位置。其实,当发生一个不正常或有害于社会的人为结果时,我们至多假定它是一个危害结果,并以此寻找是谁的行为造成了这一结果,但此时我们必须把这一行为是行为人在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支配下实施要加以区别开来。有无因果关系,是行为事实的一个内容,是否构成犯罪,是结合主观罪过后产生的结论,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第二,片面地理解因果关系在行为事实和构成要件中的作用,以致把因果关系视为所有犯罪构成的一个必要要件。例如有的学者指出:“因果关系无论与主观方面或主客观两方面有没有联系,都可以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仅凭它与主观方面或主客观两方面有联系而否认它可以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那是没有逻辑根据的。”[13]类似的观点在前苏联的刑法理论中也存在,例如特拉伊宁在《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写道:“无论是罪过或是因果关系,都是每个犯罪构成的要件。”[14](P.147)更有学者直接提出:“没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就没有负担刑事责任的客观根据,当然就不构成犯罪。”[15]我们认为,因果关系是客观行为事实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有无不能代替整个客观行为事实的有无,而只有客观行为事实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而行为事实本身包括着行为、结果、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三个内容。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事实在不同形式的犯罪构成中有不同的要求。在直接故意的犯罪中,只要具有行为,就已具备了犯罪的客观危害要件,有无结果,行为与结果有无因果关系,根本不影响犯罪的成立,至多影响到犯罪的既遂与未遂。在过失犯罪(包括间接故意犯罪)中,由于是以结果为条件才能成立的犯罪,因此此时行为有无结果,行为与结果有无因果关系,才是犯罪构成客观危害要件的必要内容。所以我们应当认识到:(1)因果关系本身不可能作为犯罪构成的一个独立的构成要件,它只是犯罪构成客观危害要件的一个因素或一个内容;(2)因果关系在不同的犯罪中,具有不同的要求,在直接故意犯罪中,没有因果关系并不等于没有客观要件;(3)由于因果关系只有现实的因果关系,所以作为犯罪构成客观危害要件的一个因素或一个内容,它以存在与否与行为人能否预见不发生直接的关联。同时,因果关系作为犯罪构成客观危害要件的一个因素或一个内容,与经过司法活动的价值评判后能否转化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作为客观的因果关系能否转变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必须结合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罪过才能确定。

第三,片面理解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以致把具有因果关系与承担刑事责任相等同、相混淆,在直接故意犯罪中,甚至用抽象的刑事责任来取代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别。例如有的学者提出:“不具有危害性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间没有因果关系。……与危害结果无因果关系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绝对无刑事责任)。”[2]还有的学者提出:“没有因果关系——缺乏负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4]这种观点实际上把有无因果关系与有无刑事责任等同起来,这里说刑事责任不仅仅以因果关系为基础,还必须结合主观罪过加以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有因果关系但无主观罪过,仍然不负刑事责任。而对直接故意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支配下的行为,即使与某一个危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并不影响犯罪的成立。所以上述观点在我国刑法理论没有应有的市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学者提出:“因果关系作为客观事实虽然只能是为刑事责任提供客观基础,但经过价值评判的刑法(犯罪)因果关系,应该直接导致刑事责任。”[9]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在解释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时是正确的,但是在直接故意犯罪中,即使不存在经过价值评判的刑法(犯罪)因果关系,也能够导致刑事责任,这就是犯罪未遂。所以,当许多论者再三强调因果关系不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时,却忽略了主要的犯罪形式——直接故意犯罪的品性,这是不全面的,因而也是不正确的。

收稿日期:-7-20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龚明礼.论犯罪的因果关系[J].法学研究,1981,(5).

[3]张令杰.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几种意见[J].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学动态,1982,(12).

[4]李光灿.论犯罪中的因果关系[J].辽宁:辽宁大学学报,1980,(3).

[5]梅泽俊.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及其在刑法中的运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56,(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曾宪信.对犯罪因果关系的几点看法[J].法学研究

,1982,(4).

[9]陈兴良.刑法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0]侯国云.刑法的偶然因果关系[J].江海学刊,1982,(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周柏森.研究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J].法学研究,1982,(2).

[13]杨兆龙.刑法科学中因果关系的几个问题[J].法学,1957,(1).

[14][苏]А·Н·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

中医谈正确认识癌症 篇5

关键词:农村;水土保持;改善民生;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55-1

1 水土保持的涵义

1.1 水土保持的概念

水土保持是指通过修建工程,栽草种树,改良水土资源等措施,对水土资源加强维护与管理,避免流失,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以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1.2 水土保持的特点

一是范畴广,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二是差异性,各地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程度,农业发展水平,生产条件等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三是协调性,需要有关部门协同工作,互相支持与配合,才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四是群众性,必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山坡与沟壑。

1.3 水土保持的方法

主要方法为营造工程、生态治理和蓄水保土耕作。营造工程是通过兴建各种工程改变地状、地貌,防范水土流失,把持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包括治坡工程、治沟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生态治理是通过维护及种草造林等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制止水土流失的一種水土保持方法;蓄水保土耕作是指以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方法来防范水土流失。具体措施有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高耕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通过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方法,实现农村水土资源的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开发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离开二者,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发展。同时土壤几乎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自然条件下,生成1厘米厚的土层要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土层殆尽,沙石裸露。

2.1 侵蚀土地,肥力下降

据统计,全国因沟壑侵蚀、表土冲刷、水冲沙压等原因损失耕地已达290多万公顷,平均每年损失6万公顷,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有3300多万公顷,每年上千万吨的氮、磷、钾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与收成;土壤肥力下降已成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严重障碍,在山区和坡地土层较薄的地方,严重的水土流失,可使疏松表土流失殆尽,最后裸露成沙岩地。在西部地区见到的“光石山”、“白沙岗”、“红色沙漠”,都是水土流失导致的恶果。

2.2 堵塞江河,淤积水库

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河道、渠道和水库,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水土流失致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裹挟的泥沙与流失的磷、氮和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对水库、湖泊等水体质量造成很大下降,严重威胁到水利设施及其效益的发挥。

2.3 生态愈趋恶化,加剧区域贫困

由于乱砍滥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农林牧业生产量下降,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且逐渐形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全国国家级贫困县几乎都分布在水土流失地区,水土流失是贫困地区难以脱贫的重要原因。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口日益增多,群众贫困就会日益加深。

3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3.1 水土保持是改善民生,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水土保持与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也是相对比较贫困的地区。长期掠夺式的开采、生产和经营,乱砍滥伐,土地资源严重破坏,土地生产力大辐下降,有的地方达到了光山秃岭,沙石裸露,山穷水尽的地步,生态恶化和贫困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这些贫困地区不实现小康,就无法实现全国性的小康。以水土保持为切入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条件,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就会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农村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3.2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防范洪涝的根本保障

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泊、航运水道,水库调蓄能力和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加剧了洪涝灾害,致西部地区泥石流经常发生,黄河下游河道行洪能力下降,山西汾河排洪沟道两岸盐碱化面积不断增加,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治理是江河行洪顺畅,防范灾害的根本保障。

3.3 水土保持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建国以来水土资源破坏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生态环境恶化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水土保持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号召。指出,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并要求各地本着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一定要做好这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这种高瞻远瞩的重大部署,从战略的高度,多方位、深层次地阐明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家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国家已全面启动了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水土保持是农村发展的基本命脉,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活水平与人居环境,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幸福。

参考文献

[1] 韩建平.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森林的作用[J].山西林业科技,2002年3月第1期.

[2] 李英明.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对策思考[J].2001年04期.

[3]黄百顺,刘军号.浅论水土保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7期.

上一篇:读《难忘的一课》有感作文250字下一篇:“减塑日”大型宣传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