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和认识(共4篇)
定义和认识 篇1
翻译是一种以符号转换为手段、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是一种涉及因素多, 涉及范围广的文化实践活动。翻译主体包括作者、译者和读者。如今, 翻译作为沟通两国语言和文化的桥梁, 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在翻译定义的基础上浅谈对翻译的认识, 同时希望更多的翻译工作者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完善译文质量, 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一、翻译指翻译活动的主体
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者。很多人认为以汉语为母语的人, 学过英语, 拿着双语词典, 就可以做个好翻译, 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一名合格译员应当具备多种素养。
一是人格素养。在对翻译的态度方面, 翻译者对翻译的热爱是做好翻译工作最持久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热爱, 才能唤起求知欲和好奇心。另一方面, 无论口译还是笔译, 如果没有守得住寂寞的耐心, 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 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为人方面, 翻译者应当诚实守信、虚己爱人、谨言慎行。
二是语言知识素养。翻译者需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 并且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 还是一种文化交际实践活动[1]。翻译者应加强自己的母语, 同时提高外语水平, 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知识和各国人文知识。掌握翻译技巧, 这是翻译者根据翻译理论和翻译经验积累出的翻译策略。掌握翻译技巧使得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少走弯路, 更快入手。
三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翻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很多口译场合, 译者需要头脑灵活, 处事冷静。同时, 翻译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长期做案头翻译工作对身体素质是很大的考验。除了具备以上几种素养外, 翻译者还需要努力和勤奋。
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译员林超伦, 连续多年负责英国女王和四任首相等主要内阁成员的口译任务, 他的《实战口译》一书, 记录了他多年以来的翻译经验和翻译方法, 已被全国各大院校作为教材。而他并非从小具有天才特质。他的非凡之处便是超越常人的努力和勤奋。他曾为纠正一个词的发音坐在教室里练习七八个小时, 他曾说“任何一个翻译都是在挫折中成长的”。可见, 没有哪种努力是无用的, 重要的是有没有真正为热爱的事情付出努力。
二、翻译指翻译活动的行为和过程
翻译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理解、翻译、校对。
一是理解, 即为正确理解原文。在这一阶段, 译者需要确定翻译目的, 了解作者意图和时代背景, 理解原文语言意义和精神意义。理解是翻译活动进行的基础。二是翻译, 即为运用适当翻译方法进行语言转换和文化转化。在整个翻译过程既需要从微观层面去考量字、词、句的选择, 还需要从宏观层面去把握段落、篇章的整体效果。三是校对, 即为认真检查并整理译文, 这是信息输出的过程。校对和整理对整个翻译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译者对翻译工作负责任的体现。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正确理解并传达作者所言, 同时要让读者明白译者所传达的作者之言。翻译的过程中, 偏向于出发语的角度, 就会倾向异化的翻译方法, 偏向于目的语的角度, 就会倾向归化的翻译方法, 而最好的翻译方法则是站在沟通出发语和目的语的角度上, 避免极端的异化和归化, 并注重形神兼备[2]。翻译的几个过程环环相扣, 译者需要在每个环节中都注意把握译文的语言和原文的语义。
三、翻译指译文
译文即是翻译活动的结果, 通过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对译文的整理和校对, 最终呈现给目标读者。这个定义下的翻译, 对中国的文化传承, 对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对各种文化的发展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共有三种翻译类型, 即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语内翻译是指同一语言中一些符号对另一些符号所作出的阐释。比如文言文、古文、白话文与现代文之间的翻译。语际翻译是指一种语言符号对另一种语言符号所作出的阐释。这类翻译的译文结果是文化的交融, 是内涵的丰富。符际翻译是指非语言符号系统对语言符号所作出的阐释[3]。
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先生是引领世人走进莎士比亚艺术殿堂的第一人。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莎翁的戏剧翻译事业。他曾闭门不出, 专注翻译, 靠着微薄的稿费维持困难的生活。他的译作《莎士比亚全集》, 流畅典雅, 文句琅琅上口, 给读者的内心都留下酣畅淋漓的记忆。他的翻译译作使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 了解英国文化社会, 同时他的精神也感染了很多译者和莎翁研究者。
大家对西方翻译家葛浩文的名字可能比较陌生, 但如果提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想必无人不知。而葛浩文正是莫言作品英译的主要译者。他对莫言的作品很是喜欢, 也热衷于翻译事业, 他在忠实于莫言原著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 运用具有创造性的翻译方法和更能为西方人理解的符合西方思维方式的英语将原意表达的清晰完整, 而且传达了作者著作中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韵味。他的翻译译文使得中国文学走出中国, 走进西方, 走向世界。
四、结语
翻译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呈现给读者。正是因为有了翻译, 各种文化才有了更广阔的交流和融合, 才能够不断发展创新。《圣经》的汉译, 让中国人了解了西方的基督教文化, 而《论语》的英译, 让西方人了解了中国的儒家文化。《简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翻译让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学作品, 而《红高粱》、《唐诗》的翻译也让更多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学作品。《生活大爆炸》、《唐顿庄园》等电视剧的字幕汉译, 让更多中国人了解西方的休闲娱乐和生活方式, 而《甄嬛传》、《还珠格格》等电视剧的英译, 让更多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 现代翻译呈现了多种形式。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翻译的宗旨和标准, 即“信、达、雅”。而作为一名翻译专业学习者, 自身还有很多不足,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积累才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陈雪梅.浅谈翻译[J].考试周刊, 2008 (45) .
[2]叶晓兰.翻译的本质浅析[J].科技信息, 2013 (5) .
[3]刘曼.关于翻译风格的一些认识[J].青年文学家, 2013 (27) .
定义和认识 篇2
鉴于现有城市定义存在着种种疑惑和局限,我们考虑来探寻城市的本质定义。这里我们所提出的城市本质定义是:城市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并不否定以往的各种城市定义,而是在已有城市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对城市的认识。虽然我们仍然沿用城市一词,但要对它进行本质定义,揭示出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共性特点和共性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城市最初产生的缘由,也可以找到城市历经几千年发展且至今以不可逆转之势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所在。城市延续的原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城市只有实现和体现出这一本质才能存在,才能发展;而违背了这一本质,城市就会衰落、倒退和停滞。认识城市本质定义将揭示人在城市中的主体作用
城市是什么?城市的主体是人还是物?城市特有的形态使研究者往往不能超越其表象而触及实质。表面看来,城市是建筑物的组合,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企业商场云集、人口集聚的经济实体,是一个物质实体,是一个人工的物化环境。但正是这些物的因素挡住了研究者的视线,以至于见物不见人,忘记了人的因素。其实,任何城市都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都是由人去设计、施工、修建和改造的。如果对人工环境进行一番考证,那么我们透过城市所有的物质形态就可以找到隐含在背后的人的因素。城市在不同时期所留下的有形物体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反映了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长则有几千年或几百年的历史,短则也有几十年的历史。每一代人都会在城市中留下生存的痕迹。这样我们又可在不同时期各代人之间找到具有共性的生存缘由,那就是城市这种聚居形式符合于人类的本性,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能够为人类社会创造出物质和精神财富。但事实上,这些还不是答案的全部。仅有人口的聚集还不是城市形成的原因,农村也有人口聚集。这里要强调的是,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在于城市更多地体现了人工化环境,而乡村则大多为自然的环境。当然,城市也有自然环境部分:水、山和绿地等等。这些只在城市中占很小一部分。因为自然界的一块石头、一片绿地,只要一经人工雕琢或搬动就带有文化的含义。乡村和城市的区别,主要在于后者有人工环境的特征。
在我们暂且忽略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将注意力转向城市的人工环境时,我们就会在种种人工环境背后找到人的因素,而人建设城市的意识和行为都是源于人的需要这一主导因素。在人的需要背后我们认识了人的基本特性:人是生物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也正是人本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才决定了人会产生各种需要。但仅用这些来解释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还不够充分。因为人的上述特征和需要不仅是城市和乡村形成的动因,而且还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动因。因此,这些只能说明我们从中(包括城市与乡村)找到了一个共同点,要区别城市与其它社会物质形态,则要对人进行深入的探讨。认识城市本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我们通过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看到了人的本性:人是生物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体。又从人的本性去寻找更深层次的因素——人的生命构成(人的生理构造和心理构造)。也可将人的生命分解为生理生命和心理生命(分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当我们进一步分解人的生命构成时,就会发现人的生理生命是极其有限的,而人的精神需要和心理欲望却是无限的。人的生长期完成之后,对于食物及营养的需要量不是上升,而是持续下降,而对于精神需要却在持续上升(由于人的阅历和知识技能的增长都会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强烈的欲望)。在农村,由于精神文化条件的局限性,只能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和部分发展需要。而城市则高度聚集了各类人才和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具备了满足人们的不同爱好、兴趣和对不同职业选择的可能性。因此,城市和农村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物质形态的差异和所处地域的不同,也不在于人的身份不同,而取决于能否满足人的不断增长的发展需要。当然,农村一旦具备了满足人们发展需要的种种条件,也就完成了向城市的转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城市自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高楼大厦、车多人多只是对现有城市特征的一种归纳和概括,这些仅仅表现了物质财富的聚集,并不代表着人的全部精神财富,更不意味着它能够充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城市现有的一切外部特征未必都代表着进步。衡量城市是否进步的标准只有一条,这就是看它是否满足了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是否保证群体的公正、平等和平衡发展。
这样一来,城市不能仅限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还要具备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的种种条件和环境。人们之所以渴望居住在城市,正是因为城市可以更多地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更确切地说,人类找到了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精神)需要的聚居形式——这就是城市(尽管现有城市还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比起过去居住在乡村那种相对封闭的环境来说毕竟是进了一步)。
笔者认为,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物化环境的背后是人类社会的存在,而人类的需要又是人创造城市的动力之源。可以说,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来自于人的生命力量,来自人的需要和欲望,人一旦失去了种种需要和欲望,人类社会就会停滞,城市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研究城市,首先要研究人,仅对物的研究远远不够,更不能本末倒置,以物的研究取代对人的研究。
将城市的本质研究作为逻辑起点,是试图在各类不同城市中找到一个具有共性的东西,这就是城市的本质所在。各个历史时期城市的性质、功能、形态都会发生变化,但相同的是人的主体作用存在,人的需要存在,人的生命存在。正是这些共同的因素导致了城市的产生、延续和发展。
认识城市本质定义,消除“城市异化”现象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历史过程看,城市在聚集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和厄运: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水资源不足,交通事故剧增等。城市的增长往往与人的基本需要背道而驰。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异化”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伴随着物质财富不断堆积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贫困化。人对城市的疏离感增加,人对城市的排斥力和陌生感增加。例如,人与车发生冲突,人行路越来越窄小,而车行路越来越宽,大街小巷都成为停车场,车占了人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夜晚城市主要街道都变成了停车场。人的精神需要与物质商品的消费发生错位,过多的感官享受与刺激导致人的生理心理疾病,而人所需要的精神文化、社会公益设施等却往往得不到满足。
城市异化的原因之一是,人类对于如何利用物质财富为人类自身服务认识和研究得不够。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在短时期内创造和生产大量的产品,积累起巨额的财富,但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财富的堆积并非都是在造福于人类。追逐金钱所带来的灾难和悲剧比比皆是:犯罪、吸毒、污染环境、疾病蔓延现象屡见不鲜,这是“城市异化”的根源所在。城市不仅要生产物质财富,还要生产出一代又一代正直、善良、健康的人。城市的繁荣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更不能无视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重要的是将物质财富用于人的培养,用于人的造就,用于改造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城市异化的另一原因是人对建设城市的目的认识不够。人类创造城市只是手段,目的是使人更好地生存。但在实践中往往发生这样的情况,城市成为目的,人却成为手段。城市成为一个与人类自身无关系的水泥构筑物,人游离于城市之外。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因素在于,人一生下来就要面对周围的环境,可用“适者生存”来比喻人与城市的关系,不是人改变城市,而是人去适应城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建造了城市,反而要受到城市的束缚和制约。人是最习惯和喜爱贴近自然界的动物,可大城市的楼层越建越高,绿地和森林却离人也越来越远,人与自然的接触机会也越来越少。实际上,所有城市构筑物都是人所创造的,是人的劳动产物,是人的思想、意识、行为的体现,是人类历史的体现。因此,城市人工环境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当代人与当代人的关系,还表现为当代人与前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城市的本质正是体现了人的本质,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总和。
城市的本质特征不仅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表现为人自身发展中表现出的内在矛盾性状态,表现为人的生理需要的有限性和人的精神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往往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将城市建设重点放在物质需要上,而忽视了人的精神需要。而人的精神需要得不到相应满足势必限制人的智力和创造力,影响到人的生存质量。因此,人自身生存和发展之间的内在矛盾也是导致城市异化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认识城市本质的意义在于为满足人的终生需要提供外部条件
城市与企业有相同点,也有很大的不同点。企业把人看作是“经济人”和“职业人”,而城市则把人看作是“生物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城市之所以与企业不同,因为企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的群体,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产品;企业不抚育儿童、赡养老人。城市则不同,它是由不同年龄的人组成,人的一生都要在城市中度过。城市要按照人在不同年龄段的需要来建造人工环境。可以说,城市是人生命的起点,又是人生命的归宿。人在出生后的20年左右时间里没有自立能力,无收入来源,要依赖于家庭和城市的呵护。人进入晚年,丧失了工作能力之后也要依赖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城市人与农村人不同的是前者脱离了耕地,意味着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城市。
城市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意味着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决定了城市内人与人之间依赖性更强,亲和力更强,不同分工之间的互利互补和互惠更多。在农村,人们表现出对土地的依赖,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在城市,人们同样离不开自然,但更多地依靠城市整体的发展和城市社会保障系统。城市某一部分的失灵都有可能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城市环境具有公共性、非排它性、“白搭车”等特点。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段“白搭车”的过程。从个体看,每个人在劳动年龄时期创造的财富,部分预支给童年和少年时期使用,另一部分则积累起来留给老年时期使用。从群体看,则表现出要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进行无偿的必要的资助,表现为一部分社会财富在各种群体之间重新进行公平合理的再分配。城市要关心每一个人,考虑到人的不同生命周期的需要,并且要承诺对每个人的一生负责任。在对各国城市的比较研究中认识城市的本质
认识城市的本质并不限于理论层次,还要通过对各国城市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回顾与分析,通过对各国城市的比较研究认识城市的本质。世界各国城市千差万别,评价城市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也各有所异,但从城市的本质出发,从人的尺度出发,就可以使我们从各国城市的比较中找到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单纯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以说明城市的好坏。由于贫富差异等因素,这一经济指标还体现不出所有普通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评价城市需要有一套以人为核心的综合指标体系,不是以少数人为标准,而是以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为标准。在美国的大城市纽约,虽然拥有豪华先进的物质设施,但犯罪率高,城市中充斥着暴力,毫不掩饰的影视暴力污染了儿童少年那纯洁无瑕的灵魂。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们要用铁栅栏围起自己的住宅,“那一座座漂亮的房屋前面拔地而起的铁栏杆通常有一层楼房高,使人看后觉得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牢笼里。巴西利亚的郊区,连贫苦家庭也在住所周围树起铁栏杆。这样做既是为了防盗,也是为了向世人宣布他们已经在城市里夺得了一块个体领地。”。因此,有人对巴西利亚评价说:这是一座冷冰冰、空荡荡的、人情淡漠,缺乏人性的城市(利西亚·瓦拉达雷斯,马蒂娜·雅科,“巴西利亚人的住宅是城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信使》,1999年9期,第29页)。
总体来看,世界上没有任何现成的、可以照搬照抄的城市发展模式,但许多具体的措施、管理方法可以借鉴和参考。这里要强调的不仅是物的因素,也不仅是制度的因素,而是人的因素。美国学者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提到,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和难产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未来理想城市不仅在于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还在于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这正是我们探索城市本质的意义之所在,也是我们考证和评价各国城市好坏的重要的通用的标准。
总之,揭示城市本质的理论意义是探索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特征和不同类型城市存在的共性特征,从而为城市学基础理论的形成增加一个有力的支撑点。依笔者之见,城市学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应主要借鉴和吸收社会学、人类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把人作为一个生物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来看待,以研究现代人的需要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只有了解了现代人的需要结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实现建设城市的目的,才能完成城市的历史使命。
早在50年代中期,中共“八大”就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历史过程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十五”计划纲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一条是共产党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朱钅容基总理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指出:“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既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又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迫切需要”。
现代教育技术相关定义的再认识 篇3
多年前,学者们就提出了IT领域一个新的名词——云计算,这一名词的出现预示着该领域的巨大性变革的发生,计算机在单纯地接受命令完成任务这一功能上又赋予了新的使命,“服务”这一角色在计算机群组中显现出来。而今耳熟能详的新名词——“云计算”的内涵在近两年也颇受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它的定义也是相当丰富的。有些学者把云计算分为狭义云计算和广义云计算。无论是广义云计算还是狭义云计算都指的是一种交付和使用的模式,而狭义云计算单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它们最终的结果都意味着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最初所需的服务。
对于云计算,就我的理解,就是资源与服务的交互碰撞,在大量的计算机设备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计算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难度再大再复杂的任务在强大的计算能力面前微不足道。计算功能在易如反掌得以发挥的同时为人民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自动更新后台数据,强大自身;自动升级,完善自身。越来越人性化的服务内容以及要什么拿什么的服务方式使得人机对话更加地自如,更加地顺畅,同时也更加地亲切。云计算,简而言之,就是大量的资源能够提供更广泛的服务,更广阔的服务提供了更和谐的环境。
二、分布式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定义提出的同时,更多新的概念随即诞生。“分布式计算”也在大环境的变更中适时而生。“分布式计算”被定义为是一门计算机科学,它主要研究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分布”就是把这个需要大量计算后台支撑而获解的困难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这些小部分、小任务都分配下去,分派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然后把每台计算机的计算成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分布式计算”被定义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是计算机科学演绎出的艺术。“分布式计算”的实质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就像一个12英寸的生日蛋糕,一口吃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切成小块后一口一口才能慢慢吃完。就像一口不能吃成一个胖子,一口不吃也不能减成一个瘦子。就像一个充满巨大挑战的任务,一步到位天方夜谭,个个击破反倒易如反掌。“分布式计算”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思考和新的理念。比如:复杂的事情细小化,繁琐的事情简单化,庞大的事情微小化。量变会慢慢引起质变,一点点的累积慢慢会发生惊天动地的改变。
三、普适计算的定义
“普适计算”在信息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下应运而生。“普适计算”又称普存计算,普及计算(pervasive compnting或ubiquitous compnting)。这一概念强调的“计算”是要能够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计算,而计算机本身则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在普适计算的模式下,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及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环境模式的变化以及外延的扩展使得计算可以随时发生,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限制,惟有想到就能做到。
通过对以上三个定义的理解和再认识,我认为当今社会所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计算技术是在合作的模式下完成的,也就是说人们不再需要把计算机计算的过程用人脑清晰地分析出结果,而是把这些复杂大量的运算完全交给计算机,人们只需要把处理结果简单地拿来利用而已。人们也不再需要头痛非常棘手难以完成的任务,而是把所有困难的任务通通交给“力所能及”的大型设备群去完成,人们只需支付进而直接提取使用就可以了。困难复杂的工程往往也不是由单一独立的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多台计算机合作完成的。所以,“网络”为“合作”提供了可能性,使各个独立的个体产生了联系,进而相互协作。就如同我们所谓的大学一样,大学正是把一群有思想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在这个群体的环境中,使他们的思想相互碰撞进而摩擦出火花,从而达到各自吸取、提高和自我完善的目的。计算机的合作也是如此,是多台计算机都完成各自收到由上级分派的任务,进而进行结果的组合、改进和升华。对于当今的方便快捷,现在的人们最直接学会的本领就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且是适时地、有选择地、按照自己所需地、以任何方式地“拿来”。虽然结果的准确度提升了,工程的时效翻番了,但就某种程度而言,人们思考的深度,动手的能力和面对困难任务时的心理承受力都相对下降了,新的环境往往映射出或多或少的弊端,更多的自我反思、更深刻的改变、更广泛的对问题的思考就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助力,成为人类文明走得更深更远的后盾。
四、教育信息生态的定义
在技术环境变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时,人类对技术的感觉也悄悄发生了改变,技术已不单单再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了,技术深入到人类的思维方式进而转变成一种观念——“教育信息生态”。教育信息生态是指在特别规定的教育环境下,由信息人、教育实践和技术化的环境构成的一个自组织、自我进化的系统,信息人与技术化的环境之间以教育实践活动为纽带,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流、反馈和循环,以最优化的实现系统价值而形成的一种均衡化的运动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拥有最优的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和最大的系统价值——也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生态”就是说,在教育环境中,人与技术一来一回交互的过程以及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所涉及和衍生的种种要素以及特定的环境通通视为一个整体,统一的整体,即为一个系统。视为系统,就意味着是活动的,更新的,不断变化着的。在这个实时变化的系统中,技术使得教育更好的发展,使得教育活动中的各要素最大可能发挥自身,技术使得教育更易于达到本该达到的目的,获得最大的价值。
教育信息生态的观念要求教育信息化不再仅仅是局限于技术的方面,只一味地把计算机看成一种技术手段,为人所用的技术,而应该越来越重视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环境的相互关系。我们现在身处在一个信息爆炸,信息容量急剧增加的环境下,当数以千亿的信息一股脑地涌向我们的时候,当大量的信息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觉得都很有用的时候,当形形色色五彩斑斓的信息都叠加在一起使我们眼花缭乱的时候,怎样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快速有效地获取到我们所需的信息成为了现今教育技术学者关注、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环境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的社会,信息素养成为生存的法制。时刻关注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甚至我们头脑中的信息,要做到能够正确看待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能够积极关注技术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该有的定位,要以“用”为核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生活等领域的无缝融合,促进流程与模式的优化,改革相关的体制制度,改革传统的模式与方法,创新信息环境下教与学的模式。
“教育信息生态”定义的提出,不仅为社会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改变。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孩子、作为硬件不断升级更新学校中的学生,现已理所应当地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氛围中,这就是说,信息技术时刻存在于孩子和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身边处处皆有。而作为当今时代的家长与教师,你们所赋予的责任不再是限制、杜绝孩子、学生与计算机的接触,而是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和学生使用计算机,正确地看待计算机,正确地使用网络,提高他们的技能,更甚至是培养他们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化的素养,使得他们能够很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我们的生活时,随着信息技术融入到电视机电冰箱里时,随着信息技术革新我们的工作方式时,随着人们越来越体会到离开手机和电脑无法行动时,随着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移植扎根于我们的思维意识中时,我们又怎能不对它产生关注,怎能对它淡然冷漠,怎能对它置之不理呢?惟有深入到对现代教育技术中这些典型新名词最基本的定义加以详细解读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待它们,运用它们,改造它们,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生活、工作甚至是思想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探伤分类和定义 篇4
? 探伤
?
无损探伤的概念
? 常用的探伤方法
? 无损检测的目地
检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的裂纹或缺陷。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着色探伤等方法。物理探伤就是不产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无损探伤。
简介 tànshāng
【crack detection】 探测金属材料或部件内部的裂纹和缺陷
常用的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 、超声波探伤仪
、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Y射线射线探伤、荧光探伤等方法。
物理探伤就是不产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无损探伤。
无损探伤
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
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着色探伤等方法。
1、改进制造工艺;2、降低制造成本;3、提高产品的可能性;4、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磁粉探伤是用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一种检测方法。当工件磁化时,若工件表面有缺陷存在,由于缺陷处的磁阻增大而产生漏磁,形成局部磁场,磁粉便在此处显示缺陷的形状和位置,从而判断缺陷的存在。
磁粉探伤种类
1、按工件磁化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周向磁化法、纵向磁化法、复合磁化法和旋转磁化法。
2、按采用磁化电流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磁化法、半波直流磁化法、和交流磁化法。
3、按探伤所采用磁粉的配制不同,可分为干粉法和湿粉法。
磁粉探伤的缺陷
磁粉探伤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检验迅速、具有较高的探伤灵敏度,可用来发现铁磁材料镍、钴及其合金碳素钢及某些合金钢的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它适于薄壁件或焊缝表面裂纹的检验,也能显露出一定深度和大小的未焊透缺陷;但难于发现气孔、夹碴及隐藏在焊缝深处的缺陷。
缺陷磁痕的种类
1、各种工艺性质缺陷的磁痕;
2、材料夹渣带来的发纹磁痕;
3、夹渣、气孔带来的点状磁痕。
非缺陷引起的磁痕
1、局部冷作硬化,由材料导磁变化造成的磁痕聚集;2、两种不同材料的交界面处磁粉堆积;3、碳化物层组织偏析;4、零件截面尺寸的突变处磁痕;5、磁化电流过高,因金属流线造成的磁痕;6、由于工件表面不清洁或油污造成的斑点状磁痕。
产生漏磁的原因
由于铁磁性材料的磁率远大于非铁磁材料的导磁率,根据工件被磁化后的磁通密度B=μH来分析,在工件的单位面积上穿过B根磁线,而在缺陷区域的单位面积上不能容许B根磁力线通过,就迫使一部分磁力线挤到缺陷下面的材料里,其它磁力线不得不被迫逸出工件表面以外出形成漏磁,磁粉将被这样所引起的漏磁所吸引。
产生漏磁的影响因素
1、缺陷的磁导率:缺陷的磁导率越小、则漏磁越强。
2、磁化磁场强度(磁化力)大小:磁化力越大、漏磁越强。
3、被检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缺陷的形状大小、埋藏深度等: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埋藏在表面下深度相同的气孔产生的漏磁要比横向裂纹所产生的漏磁要小。
磁粉检验规程
1、规程的适用范围;2、磁化方法(包括磁化规范、工件表面的准备);3、磁粉(包括粒度、颜色、磁悬液与荧光磁悬液的配制)。4、试片;5、技术操作;6、质量评定与检验记录。
磁粉探头的安全操作要求
1、当工件直接通过电磁化时,要注意夹头间的接触不良、或用了太大的磁化电流引起打弧闪光,应戴防护眼镜,同时不应在有可能燃气体的场合使用;2、在连续使用湿法磁悬液时,皮肤上可涂防护膏;3、如用于水磁悬液,设备须接地良好,以防触电;4、在用茧火磁粉时,所用紫外线必须经滤光器,以保护眼睛和皮肤。
其他
某些转动部件的剩磁将会吸引铁屑而使部件在转动中产生摩擦损坏,如轴类轴承等。某些零件的剩磁将会使附近的仪表指示失常。因此某些零件在磁粉探伤后要退磁处理。 磁粉探伤中的灵敏试片
使用灵敏试片目的在于检验磁粉和磁悬液的性能和连续法中确定试件表面有效磁场强度和方向以及操作方法是否正确等综合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