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的认识和

2024-10-27

互动教学的认识和(精选12篇)

互动教学的认识和 篇1

一、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基础

《标准》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论认为, 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 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 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 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 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课堂互动是指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感情、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交际性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进行课堂互动教学, 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须有足够的“互动”语言活动。因此从一开始学习语言起教师就应该注重鼓励学生学习交流。教师应该以任何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使用目标语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常常是通过学习者尝试错误的过程来学会的, 而且如果学习者对正在用所学语言表达的内容产生兴趣的话, 则会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实际上, 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 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 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 它是一门实践课, 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认知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英语的过程, 而这种结合和转化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乃是教师的职责, “互动”教学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负责。课堂是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重要场地之一, 因而要倍加重视。

二、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设计原则

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设计必须符合创造性的、有意义的语言操练活动这一基本原则。强调“准确” (accuracy) 时教师要“教”;强调“流利” (fluency) 时教师则变教为练, 通过启发诱导式的语言输入活动以及大量的语言表达实践来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能够流利地交流思想的教学目标。“互动”活动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 激发学习者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 使他们在接近真实情景的交际活动中感受到真实性、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尽量避免仅仅为了学习和巩固某一语言点而设计的那种人为的交际, 当语言成为传递学习者感兴趣信息的媒介时就会刺激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互动”教学过程中新输入的内容必须要同学习得到的已有知识相关联, 将新旧知识结合而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 强化长进记忆和使用能力, 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三、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具体实施

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探索实践逐渐摸索一套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往能力、自学能力为主的, 通过建立学案———学生自学———小组活动———组织交流———评价反馈的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

1. 建立学案, 创设互动情景

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 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学案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在新课伊始或前一节课发下学案, 学案包括具体的学习目标以及新课完成后的检测内容。学案中揭示重点、难点。揭示新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给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 为学生预习排除障碍。提出教学要求, 教师说明新课教学的基本程序、组织形式, 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以及英语专长, 以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从而创设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2. 学生自学, 铺垫互动环节

在互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 (discovere r) 、研究者 (re s e a rc he r) 、探索者 (e x-p lore r) 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此,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 学生个体就应在课前根据学案进行自主预习。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导学阅读课文, 理解重点内容, 攻克疑难问题。如阅读课文后, 做一做课后的练习题以及学案上的相关练习;复习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旧知识, 找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以便实现学习迁移。

3. 小组活动, 培养互动能力

小组活动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在小组活动中, 为达到形式内容的统一, 活动形式要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学生间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又为每个学生发表意见提供机会,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抒发己见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有利于创设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机制。

小组活动操作方式:首先由教师或组长根据学案要研讨的主要问题, 或由组内成员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尚未理解的问题, 提供大家研讨;其次个人交流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或者答案;再者组内成员就某种观点或见解的正确性展开讨论, 提出质疑或提出补充意见;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对小组经过讨论所达成的共识、所产生的分歧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 并整理成纲要, 拟在组际交流时发表见解, 提出问题。

小组活动是初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 它也为下一步组际交流创造了条件。

4. 组际交流, 提升互动效能

组际交流是小组互动的延伸和发展, 是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组活动所营造的生动活泼、协调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意识。在这种基础上, 教师应因势利导, 进一步组织组际交流, 为学生信息交流、思维撞击、协同研讨提供更大空间和更活化的情景, 从而有利于师生、生生、小组、情知、人境等方面的互动。组际交流可采用组际研讨、组际互查和组际竞赛等形式进行。

5. 评价反馈, 深化互动实施

组际交流后, 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小组之间的互动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表扬那些在活动或组际交流中有良好表现的小组, 或给学生颁发各种奖项, 像最佳拍档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口语奖等。同时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所研讨交流的知识做出归纳, 检查学案设立的目标达成度即当堂完成的学案练习。

在教学中, 要避免课堂表面上的互动, 真正的互动信息走向应该是多维的, 即从教师到学生, 从学生到教师, 从学生到学生, 从个体到群体, 从群体到个体, 从个体到个体, 从群体到群体等。评价反馈是对课堂教学的升华和教学目标的深化, 是学生巩固知识、进行补救学习的关键环节。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预知回报原理和语言与文化联系原理, 并以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某一节课为例, 阐述了教学原理对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预知回报原理;语言与文化联系原理;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英语课堂教学任务的展开可以是多姿多彩的, 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教学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深深地植根于教学原理, 有了原理的支撑, 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展开, 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以下是笔者根据《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 (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 d a g og y) 一书, 以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某一节课为例, 充分应用预知回报原理和语言与文化联系原理, 进行课堂设计, 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感想。

一、原理介绍

1.预知回报原理 (The anticipation of R eward)

根据《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一书, 斯金纳以及其他一些语言学家都清晰地阐述了回报的力量在动物和人类身上同样适用。通常说来, 人类是不会毫无目的去做一件事的。根据斯金纳的说法, 预知回报是操纵一个人行为的最有力的因素。现将斯金纳有关这一原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范例作如下简述:

人类都是被迫使去作为, 或者说是“行为”的, 通过预知一些回报, 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及时的还是延时的, 都是人类行为结果的保证。

这一原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十分显而易见的。一方面, 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的表扬时 (诸如“非常好”“你做得很棒”, 给予学生额外的附加分或是其他一些认可) , 学生在感觉到教师对他的肯定的同时, 也会得到自我满足。另一方面, 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和他们学习英语的延时目标有什么联系。

以下是根据预期回报原理所提出的一些可供操作的课堂教学方法:

(1)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要立刻给他们表扬与鼓励作为一种及时回报 (适当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以树立他们的信心, 但不能过于牵强) 。

(2) 鼓励学生互相给予肯定和支持。

(3) 在动机率比较低的课堂上, 及时提醒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察觉到自己的进步。

(4)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激情与热情。如果教师是无趣的, 没

通过实施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如下优点:

(1) 该教学过程始终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 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 从课前准备 (预习) 到课堂实施, 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阅读研讨和思考, 学生积极性高, 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读写能力及自学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 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施教客体, 或是储存知识的容器的做法。

(3) 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过程,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互动

江苏苏州●苗渝梓

有活力的, 无聊的, 没有什么能量的, 那么, 很肯定, 这些特质将会传染给学生。

(5) 要让学生看到学英语的延期的回报。比如说指出学生在他们生活的地区可以用英语干什么, 能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所带给他们的声望, 学习英语所得到的学术回报, 找工作需要英语, 等等。

2.语言与文化联系原理 (The language-Cultural Connection)

语言与文化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一起。无论什么情况下, 学习者只要成功地学会了一门语言, 也就同时学到了那门语言的文化与人文文化。这项原理侧重点之一是研究语言与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

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教师在教授一门语言, 他也就同时在教授说这门语言的人群的深奥的文化习俗、价值观, 以及思想、感觉和行为的方式。

联系到实际的课堂操作主要包含以下这些操作:

(1) 要与学生讨论跨文化的差异, 明确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跨文化的领悟力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 在传授知识的技术性的活动中, 包含了用来阐述语言和文化之间联系的特定的活动或是材料。 (3) 教授学生文化的涵义, 尤其是要涉及社会语言学这一方面。 (4)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回避那些与本国文化相悖部分的教学内容。 (5) 要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要善于理解他国文化, 保留坚持本国文化。

从教室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 这一原则与语言自我认同原则 (language ego principle) 和自信心原则 (self-confidence princ ip le s) 有些类似。只是语言与文化联系理论更侧重于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的相互影响。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因为文化的关系而产生沮丧或是泄气, 就应该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思想和情绪, 并试着为他们做些什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

(1) 帮助学生意识到文化适应这一问题以及明确各个学生的适应水平。 (2) 强调第二语言学习是学生适应新文化的重要途径。 (3) 要特别敏感地注意到那些表现出沮丧的学生, 要尽教师所能去帮助他。

二、教学实例

1.授课班级情况

年级:职高二年级

英语水平:公共英语 (PET) 1~2级 (PET)

班级规模:44人

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英语》第二册第3单元What went

关系得到了重视。通过师生协调, 小组合作, 组际交流, 多维互动, 创设了一种主体互动、协同竞争的、有一定生气的教学情景, 从而产生教学共振, 实现教学相长, 推动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 互动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员参与, 为全体学生创造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 同时受到激励、感化、指导和建议, 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互动教学的认识和 篇2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1

《6和7的认识》这堂课,从第一次试教、第二次试教、最后的教研课到现在的第一次试教和教研课。前前后后我已上了5次,每次课都有不同的收获。

这一次欣然接受安排上课,想着可以用到以前的教案。当看到教案时却发现以前的许多环节在现在都不是很实用,经过几次修改,几次请教,一次试教,使我的教案初步模型。

1、在教学中,我用看——找——画——说来认识6和7,数字从抽象到实际,这能更好的让学生认识6和7这两个数字。在这四个环节中,使学生的观察、思维、创新、动手操作等能力得到了提升。

2、在教学中不断插入童话,使学生学得有趣。在一开始,我就说:“数字王国里住着数字国王、数字宝宝来看小朋友了,如果小朋友表现最棒,那数字国王就会送小朋友很多礼物”。这样就使小学生充满兴趣继续学下去。

3、在教学中插入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课堂中,我运用了手势、数数游戏等。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

4、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不仅有基本练习题,还设计了富有思考性、发散性思维的习题,题量适中。比如在进行6和7比大小时,我就出示这一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总的来说,这堂课较成功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较好地运用了参与教学、合作教学、兴趣教学、自主教学等策略。本节课能较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教学基数与序数的区别这一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讲解不够详细,显得过于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学习,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课题是6和7的认识,在学生学习了1至5的认识及加减法的基础上认识6和7,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6和7的认识。这节课里,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会用6、7表示事物的个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写6、7并能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6和7的组成,培养数感。经历探究6和7的认识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初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我利用教材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学习和相互交流合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人和事物,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学生数出有6张桌子、7把椅子,直观地让学生明白数量是6的事物用“6”表示,数量是7的事物用“7”表示,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6和7的认识》。学生通过数事物的数量,认识6和7,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2、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圆片和小棒,拼一拼,摆一摆,数字和图形相结合,初步感知数字6和7,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1、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应提醒学生或组织活动调动积极性。2、课堂内容含量较大,容易使学生疲惫,复习题量可做适当的删减。3、课堂提问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后进生,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4、6和7的书写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讲解时语言要严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在教学“第7缸”和“7条”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过多地强调意义。5、一年级的学生,习惯养成很重要,课上应多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和书写习惯。

通过数学组成员的听课、评课,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受益颇深。上课的亮点要继续保持,对于不足之处要加以改进,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感受数学课堂的无穷乐趣。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3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们掌握这些知识点,在设计本节课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培养。

首先,回忆我们已学过的数字有哪些入手,引入新知。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为新知学习作铺垫,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热情高涨,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去除学生的学习恐惧。

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学习,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在教学新知时,出示学生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境图,通过数一数图上人物的数量,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到自然数的增加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相邻数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做准备;接着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6和7表示的物体。学生在找用6表示的物体时很准确,再找用7表示的物体时由于我的提问不准确学生直接就抽象到7了。动手摆一摆分别数出6根、7根小棒,并动手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好多同学都大胆的动手摆,摆房子的,摆松树的,摆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感。最后通过游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同时游戏也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整节课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始终注重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出示金鱼图片的练习时,信息较多,应该带着学生逐条说一说信息在完成练习更好了。在处理点子图时虽然做到了开放,但是再有序些就更好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学习,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4

6、7的认识这节课学习内容较多,通过观察情境图,实际物体,熟练数出6、7两个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数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难点是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掌握6、7的组成。

对于实物的数一数,说一说,计数器,刻度尺上的数字感受以及6、7的读写,学生学习的很快,对于5、6、7的比较大小,在原来5以内的比较大小的基础上,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困难,进行的很顺利。通过“鱼缸”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7和第7的不同,对数的顺序有更深的理解。结合问题,一共有7缸鱼,和第七缸有几条鱼,来体会序数和总数的不同。

本节课的第二部分的学习,6、7的组成通过实物的摆一摆,分一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6可以分成5和1,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来完成剩下四组,对于7的组成,通过把7分成6和1,让学生发现7分成1和6,以此规律来完成后四组的探索。通过课堂练习发现,学生对于6、7的组成,还不太熟练,课后仍需要加强练习,加深印象。

本节课学习内容较多,学生对于6、7的书写和组成,数序的感受,都不是很熟练,需要再进行练习。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5

逸夫小学 刘丽娟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数出数量6、7的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让学生们掌握这些知识点,教材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教材,有师生进行打扫教室的情境图,计数器,尺子图,数金鱼图,还有利于学生从图像抽象出数的点子图。

由于教材呈现的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6、7岁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一节课呈现内容、形式太多,学生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题教学效果就会差,所以我设计了课件演示、卡片等形式,刚入学的学生没有上过课件上的数学课,所以教学效果比较活跃。

学生在认识6、7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6、7,将简单的认识6、7变成生活中的6、7,这样学习起来更有兴趣,认识数序、比较大小,学生因在幼儿班学过,所以这部分教学内容很轻松的完成,在练习时给予鼓励,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次高涨,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的轻松愉快,但在基数和序数的意义区别这一环节,通过数金鱼图,来渗透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学生对此的区别只是浮于表面上的感知,具体练习时,有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出现错误,反思教学,如果我能在语言

上再精炼易懂,更加注重数学语言的叙述准确到位,我想学生会更明白,更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着这一前提,在今后教学中要对教参、教科书内容的理解再度加强,教学设计更加深思熟虑,给学生们上出一堂堂毫无遗憾的课。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6

《6和7的认识》教学内容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其他几个知识点相对于学生较简单,但也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我从主题图导入,让孩子观察同学们打扫卫生的画面,找出图中的是6和7的人或物,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接着,我让孩子找找生活中的6和7,孩子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自己住在第7层”,“昨天口算训练做到第7页”,“七巧板中也有7”,“电话号码中也有7”,除了说一说以外,如果能让学生用画一画、拍一拍、写一写等多种形式来表示出7,学生能更多的感受实物与抽象数字之间的联系,对于7的认识就更加丰满了。然后通过计数器和一把断尺,让学生知道5、6、7的位置,以及6、7和1、2、3、4、5之前的大小关系。

而对于重难点6、7的基数序数意义,这节课我呈现了图中的金鱼图。让孩子们数一数“一共有几缸鱼”,“第7缸鱼有几条鱼”,“有7条鱼的是第几缸”,但是最终有个别学生也没弄清楚“7缸鱼”和“第7缸鱼”的本质区别。谢老师的建议是换一个情境,如“把7个圈涂色,把第7个圈圈出来”,在涂和圈的过程中,思维碰撞,学生自觉考虑两者的差异,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除了涂和圈之外,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座位左数第几个同学站起来,从右数几个同学站起来;从右数第几个同学把手举起来,从左数几个同学把手举起来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这个游戏中,突破重点,达到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的目的。6和7的组成与分解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让学生把6个圆片分成两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渗透一种有序思想。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在每次移动一片圆片的体验中,观察左右两堆圆片之间的变化,感受有序的数学思维。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也较轻松,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整个教学内容可以更具趣味性。比如设计小猴子过生日的情境,小猴子邀请了他的6个好朋友一起来参加他的生日聚会开始,导入6和7的认识。6位好朋友坐着小火车,咔嚓咔嚓,在声形并茂的过程中,教授数序和进行大小比较,孩子们会乐此不彼。到了小猴子家里,小猴子为他们准备了很多的食物,呈现6种鲜艳、动态跳跃的水果图片,让孩子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心的分成两堆。整个教学内容都贯穿在小猴子过生日的主线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准备

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

学具准备

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生:0、1、2、3、4、5(学生齐数)。

二、导入新课

师: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设计说明: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授

(一)教学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师(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数。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设计说明:用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培养学生思维空间并加深6和7的认识。]

(三)教学数序

教师活动:(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学生活动: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5添1是6(齐读)。

师: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6添上1是7(齐读)。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1正数到7,从7倒数到1?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设计说明:学生自己发现7的顺序,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比较大小的教学

学生活动:从学具袋里先数5个图片,再数6个图片,最后数7个图片。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

生:5比6小,6比7小。

教师活动:板书:5○66○7。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填符号:5< 66< 7。

教师活动:板书:5<66<7。

师:谁比谁大呢?谁会说呢?

生:6比5大,7比6大。

教师活动:板书:6○57○6。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填符号:6 > 57 > 6。

教师活动:板书:6>57>6。

[设计说明:学生操作,自己总结谁比谁大,谁比谁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序数

教师活动: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

学生活动:6名学生到前面。

师:从左数第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

生:……

教师活动:(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学生活动:数一数,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设计说明: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序数的意义,为下面内容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六)指导书写

师: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活动:学生填在书上。

四、游戏

教师活动:小刺猬送给小朋友7个苹果,每个苹果中都有一个问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号码出示一道题目。

①号23( )5( ) ( );

②号5○66○7;

③号( )( ) 5 ( );

④号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

⑤号6○57○6;

⑥号数一数有几朵花?

⑦号从左数第6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活动:学生做以上题目。

[设计说明:利用游戏全面复习6和7的认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体会到乐。]

五、全课总结

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

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六、教后记

本节课在教学中注意向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6、7的认识这节课实验教材仍然重视学生数概念的建立。在认数教学中,都要教学数的基数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等内容。利用投影器的操作,使学生清楚地发现5、6、7之间的关系,结合发红花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利用摆小棒,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喜欢的图形等方式,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结合实验课题的内容,我注意渗透了学生之间的评价意识,鼓励学生用“你真棒”“你的回答很好”等语言来发挥学生之间的评价功能,使学生都爱上数学课,愿意探究数学知识。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8

1、紧紧围绕本人研究的子子课题《从主题图入手——指导低年级学生自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课前我已经设计了本课内容的自学题目,并指导学生完成这些自学题目,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去自学,同时让学生的“先学”走在老师“教”的前面,逐步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2、大量的游戏、动手操作以及身体部位全方面都调动起来,不断刺激学生的感知觉,迫使学生去吸收,消化,形成条件反射,在大脑中形成表象记忆,如出示5,马上想到2和3,3和2,1和4,4和1,这几组数的组成,为后一步加减法计算铺设极坚实的基础。

3、余文森教授说,“先学后教”是“指导——自主学习”的特征,但不能停留在“形似而神非”的表面教学上,而是要体现数学独特的魅力和思维价值。因此教学中,我尽量避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地进行教学,还有设计了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习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将“先学后教”提升到一个高度。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9

我在教学“6、7的认识”时,创设了很多情境,引导同学们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起6、7的数概念。同时,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首先,我创设学习情境:拿出一面小鼓,请同学们听鼓声感知数数,用鼓掌来表示正确的个数。老师先敲5下,学生拍掌次数与它同样多;再敲5下,让学生拍掌次数比它多1下、2下。问:最后两次 拍了几下?这样,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到了6、7这两个数概念。

接下来,让同桌合作,分别拿出6、7根小棒,在课桌上任意摆图形,摆完后,用数字卡片标出用了几根小棒。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跟同桌一起摆出了各种漂亮的图案,有:花,向日葵,六边形,七边形,路等等。这项活动不仅让学生从图抽象到了数,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体会到了用数学的乐趣。

在区分基数和序数时,我首先请一组同学在讲台上站一排,从左右两边分别报数,请左起7位同学向前一步,第七位同学出列;再请从右起6名同学右手,第6名同学蹲下。再请每组的同学分别排一行,每位同学轮流象老师这样指挥。这样,在活动中,区分了几和第几的意义,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同时,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了认识数的乐趣。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10

由于教材呈现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的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6、7岁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如果我们在一节课内呈现的内容、形式、太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差。所以我设计了最基本的一些教学环节,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所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上我利用摆小棒,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喜欢的图形等方式,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结合实验课题的内容,我注意渗透了学生之间的评价意识,鼓励学生用“你真棒”“你的回答很好”等语言来发挥学生之间的评价功能,使学生都爱上数学课,愿意探究数学知识,教学反思《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

2、随着开放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应用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不断增加。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把它作为一种课堂资源,及时调控课堂教学。

3、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还不够。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是一个刚由幼儿转变为小学生的特殊群体,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又因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我采用的做游戏方式,直接参与的学生人数由于受数量的限制,造成没参加游戏的学生觉得没意思,所以要关注没参加做游戏的学生,给他们布置好合适的任务,使他们也有事可做.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11

今天上了6和7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即时对于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这节课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1、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不是特别的自然,感觉是把每块知识点硬凑得凑在一起。还有发现自己上课心比较急,就像这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其他几个知识点相对于学生较简单,但也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的数字之间的联系。因为早上在1(4)班上课时发现知识点太多,时间感觉非常的紧凑,再加上我在4班上课的时省略了用小棒来摆图形。致使我下午在3班上课时就急着把每个知识点上完,而没考虑到学生是否学的很扎实。导致这个发生可能是因为我对教材吃的不够透彻,今天张老师说了等你以后对课本看了能看出什么来了你也就知道怎么上课了。但是我看着书本没多大感觉的。看看一年级的内容简单。但是要怎么把知识教给学生确实是难啊。

2、对于上课的内容需要层次感,其实练习也是需要的,而且要知道每个练习你是为了解决什么知识点,你这个练习放在这步骤是什么目的。一年级学生很多练习是需要老师扶着做的,就像课本里的金鱼图,先要学生找准点,是从左边数还是右边数,然后再来判断,叫学生回答的时候也要学生说清楚是从哪边开始数的。还有的练习就是让学生观察自己说出题意的,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放”了。

3、其实我们都知道一年级上课最主要的是课堂的调控,学生没在讲话但是没有参与到其中也是没有用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还不够)还有就是课堂语言的提高拉!!数学课老师讲的每几句话都要简略,把该表述的意思尽可能的简单。学生能听明白即可。还有就是课堂评价语言的提高拉!!一年级学生需要哄,这个哄还是需要技巧的。总之这方面还是需要好好的加强。向其他老师好好的学习学习。讨教讨教,向别人取点经来。

怎么说我在教师这个舞台上以后的日子是漫长漫长的,希望自己慢慢的成长。不要求自己有多出色,但是我希望我能尽早的合格。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12

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意义。为了让学生们掌握这些知识点,教材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素材,有师生打扫教室的情境图、尺子,还有利于学生从图像抽象出数的点子图。由于教材呈现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的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6、7岁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如果我们在一节课内呈现的内容、形式、太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差 。为了让学生能更轻松地学到知识,我做了许多教具,想了许多方法,但是一节课下来,存在的问题有许多,现谈谈自己的感受。

本课中,我利用了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我就先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地去数图中的事物的过程中体验并抽象出数字6和7,并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收效较好。接下来利用点子图比较大小学生掌握也不错。

这节课也存在很大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能正确数出6和7物体的个数,书写6和7以及比较大小,我认为这都比较简单,所以忽略了学生书写时检测,其实有的学生书写6和7时还是存在问题的。其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及时组织学生,这对一年级学生来

说很不利,还有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让学生说完整话。今后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的,相信通过不断的磨练自己,自己会不断的进步,给自己加油。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13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选择儿童身边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对此,谈一谈我在执教《6和7的认识》一课时的几点做法。

一、生活需要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也会有着数学因素的内容。如果我们教学时让数学走进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应用于教学,就能化难为易,使学生接受认识。周玉仁教授曾经说过:“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在孩子们眼里,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因此,要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1、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一提“数学”二字,人们总是认为数学最贴近我们的就是计算,却忽略了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激发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因,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就设计了“生活中的数”这个环节(片段二),让学生仔细地看,充分地说,使学生不仅认识6、7这两个数,还体验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数,为什么平时我们没有注意到呢?由此,引起学生的重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思维不拘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思维得以拓展。

2、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其实,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设计。例如本课中,教材就利用了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片段二)。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我就先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这样设计远比开门见山直接数数、认数效果要好的多。

3、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从而体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在学生对6和7的序数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设计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片段三),这个环节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通过这个游戏,既加深了学生对基数、序数意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是在第3个问题抛出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令人吃惊,有的学生从老鹰开始数,有的学生从鸡妈妈开始数,还有的学生是倒着数的,出现了多种数数方法,而这些灵活的方法正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并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把整节课推向高潮。总之,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承。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才能学好数学。而学好数学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再创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学习需要活动,让数学活动进入课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在《6和7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片段一)、还有培养观察的能力、协作精神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但是,活动的频繁安排有时也会使课堂显得杂乱。试讲时,我安排了摆小棒、数算珠、涂点子图、填尺卡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使学生眼花缭乱,减弱了活动的热情。

因此,我舍弃了数算珠的活动,将涂点子图、填尺卡设计成小组合作学习,既节约了时间,又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紧接在“摆小棒”的环节之后,使操作活动相对集中,避免杂乱,零散。另外,数学活动具有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如果失去了数学思考,活动则毫无意义。我设计的这两个活动主要想让学生通过涂、填等活动感受6、7的大小关系,渗透知识点的教学。新课程改革象一股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钻研,努力探索,为新的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14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吗?

课件出示七个小矮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师:你们看他们是谁?你能拍手表示他们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

师:从这幅画里,你还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6个小矮人有胡子。)板书:6。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6和7。(出示完整课题:6和7)

[设计说明: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童话故事“7个小矮人”导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数数和认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有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同学们这样的数数方法真好,我们大家一起再来数一数吧。(结合数数过程,课件闪动被数的对象,使学生更清楚地发现5、6、7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小朋友,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数。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2.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课件相应演示)

b.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说一说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进一步加强认识。

c.说一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室里有那些物体的数量是6,那些物体的数量是7?”,“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四人小组)

[设计说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可以用6、7表示的事物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6、7的写法。

师:这么多东西可以用6、7表示,那你们会写6、7吗?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长得像6、7的形状。你们想到了什么?说说看(哨子、锄头等)

教师示范,学生在书上描红,每个数字描写两个。

4.教学数序。

a.出示计数器:让学生上台拨5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6颗)也就是5添上1是几?6颗珠子再添上几颗是7颗珠?(1颗)也就是6添上几是7?

问: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6去掉1是几?

b.通过直尺图,直观教学数序。

课件展示直尺图:0、1、2、3、4、5、、()

师:你知道5的后面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0正数到7,从7倒数到0?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5、比较5、6、7的大小

师:秋天到了,果实都成

熟了。你喜欢吃哪种水果?(学生发言)

师在黑板上画出5个橘子,6个苹果。

学生说出数量,并进行比较。

师在画出7个梨,引导学生比较。

师: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起来。

要求每个学生独思考记录,再同桌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尽量完整。看哪一小组写出的答案最多。(强调就从这三个数字中选择)

汇报:7>6、7>5、6>5、5<6、5<7、6<7

[设计说明:结合实际生活,以“你喜欢哪种水果”为线索,引出对5、6、7大小的比较,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是处处有的,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

6.6、7的序数意义

a、游戏。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7个小朋友上来。游戏的名称是:按要求做动作。(如果对了,大家表扬他们;如果错了,举手告诉老师他们错在哪里?)

师:第7位小朋友蹲下来,6个小朋友蹲下来,第6个小朋友到讲台桌上拿6支粉笔,后面7个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果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所以此处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有利于学生对6、7的序数意义的理解。]

b、出示金鱼图,学生看教科书第44页,学生口头回答。

师:像这样的问题你会提吗?指名提问,回答。同桌互问互答。

(鼓励同学们好学的精神。)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41页做一做1、2题;

2、练习九1、2、3、4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了些什么知识?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设计说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和整理,并通过自我评价,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板书设计:6和7的认识

67

7>67>56>5

6<75<75<6

剖析: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会有数学因素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时让数学贴近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运用于教学,就能化难为易,使学生乐于接受。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以他们熟知爱听的童话故事导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运,喜欢做游戏,教学中我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还有培养观察能力、协作精神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在活动中学会应用。本节课学生开开心心的掌握了知识,学生的活泼、天真、聪明也让我体会到了教数学的乐趣。

《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15

整节课下来,每个环节还算是清晰的;但从细节上面看,还是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教学内容方面,检查ppt没有做到认真细致导致ppt出现漏洞,本来应该是5个珠子的,但呈现出来的时候是6个,致使在讲这一内容的时候未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板书摆圆片的摆法未能按照教材的要求,可能造成有的学生产生疑问,应该严格按照书本左边5个的形式来摆;鱼缸图阐述几缸鱼及第几缸鱼时没能很好地把握讲解方法,听了几位老师的建议明白了什么样的讲解形式才是学生最好接受的,也有点过于纠结这一难点,这一难点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突破,它是渗透我们整个数字的认识的教学的,应该慢慢从平时中加强巩固;最后习题量不够,讲解习题时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及完成。

个人本身方面,一节课声音一直处于一条直线,没能做到抑扬顿挫,在调到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待加强;课堂时间方面掌握还是不够底,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还比较嫩。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篇3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认识

1.正确理解概念是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石

要认识事物,必须首先弄清它的本质属性。如“加法”概念,指的是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的运算方法。如果学生不正确理解,他遇到应用题或实际生活的问题,就可能犯糊涂,思维混乱,或者死套所谓的经验:见到“一共”、“谁比谁多”就加, “谁比谁少”就减。所以正确理解概念是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石。

2.正确掌握概念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前提

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概念是起点,概念错误,就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例如“下列各数,哪些是循环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3.1415926……;9.875;80.6565……;100.007;4.5……。”这道题,要求学生必须对有限小数、循环小数的概念十分清楚后才能进行判断和推理。所以正确掌握概念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前提。

3.概念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立和迁移

学生对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得越深刻,学习相关知识越容易,迁移的能力也就越强。例如,学生真正掌握了商不变性质,就有助于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建立和理解,同时通过知识的迁移,对通分、约分、化简比、求比值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及其策略

1.根据概念的不同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1)直观引入。如“5”的认识,就是让学生数主题图中有5匹马、5个解放军等,突出这些东西的数量都是5,用数“5”表示。通过数各种数量为5的实物,逐步把数5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

(2)操作引入。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入概念,可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如 “圆周率”概念,可让学生做几个直径不等的圆,在直尺上滚动或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算一算周长是直径的几倍。让学生自己发现:周长总是其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固定的数称它为“圆周率”。

(3)计算引入。有些概念可通过计算引入,如教学“互为倒数”时,教师先出示一组题让学生口算“3× , ×7, × , × ”后观察这些算式都是几个数相乘,它们的乘积都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4)复习引入。有些新概念,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延伸,便很自然引出新的概念。例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概念,可在复习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建立。一桶油重100千克,半桶油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 ; 桶油重多少千克?算式是100× ,就是求100千克的 是多少。由此得到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实例引人。如学习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讨论自行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事例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

2.以最基本概念为核心建构知识的网络

最基本的概念是指知识与技能的网络中,带有关键性、普遍性并且适用性强的概念,如加法、差、倍等概念,抓住这些最基本概念的教学,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例如,“分数意义”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相当关键,它是学生三年级分数初步认识的延伸,更是五年级学习分数计算、六年级学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以“分数意义”这一概念为核心,构建分数计算、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网络,可让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时省力、省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正确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如长方体有许多属性,但它的本质属性只有两点:是一个六面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这两个属性就把长方体与正方体等其他多边体区分开来了。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总和,如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的外延是一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等对象的总和。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但它们又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必须明确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例如“角”的内涵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它的外延有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4.以问题解决加深概念的理解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众数”后设计问题情境:有一家公司,经理的月工资是8000元,2个部门主管的月工资是5000元,10个工人的月工资是1500元,选择用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来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水平?学生用学过的三种统计量去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还能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认真剖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数学概念层次化、网络化、生活化,我们的小学数学概念课堂定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积累·运用》的体会和认识 篇4

一、学习内容的异同

将《基础训练》与《积累运用》对照后不难发现, 两者在内容编排上有了明显变化。以往的基础训练, 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练习、复习, 以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以前第二单元《基础训练》中出现了以下一些练习题: (1) 连大小写字母; (2) 多音字组词; (3) 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4) 扩句; (5) 阅读; (6) 作文。而新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积累·运用》中出现了以下一些练习题: (1) 读读背背; (2) 口语交际; (3) 阅读; (4) 作文等。两者对照可谓变化巨大, 原先《基础训练》中偏重知识训练的项目取消, 代之的是偏重积累的“读读背背”和偏重运用的“口语交际”。

二、目标指向的异同

诚然, 过去的《基础训练》与现在的《积累·运用》两者各有特色, 前者以语文知识见长, 它把语文分解为若干知识训练点, 然后逐一传给学生, 这样做, 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会比较扎实, 问题是, 这种按部就班, 波澜不惊, 嚼烂后喂给学生吃的做法, 学生是能吃饱, 但里面会残留多少营养呢?学生会有多少学习兴趣呢?退一步说, 语文仅仅是这些吗?如果说这样的教学在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还说得过去的话, 那么在学生已步入中高年级后, 还是一成不变, 那就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力, 剥夺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机会, 其实也剥夺了教师独创的机会。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充满了不确定性, 极富挑战, 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在这方面为学生打下相应基础, 现在将“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正是迎合了这样的观念。

基础训练侧重的是语文知识, 这靠死记硬背足以应付, 而现在的《积累·运用》则强调的是语文能力, 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还是运用以前那种僵化的做法教学《积累·运用》, 显然是没有吃透新课程标准精神的表现。现在的《积累·运用》有许多看似模糊、不确定的地方, 其实这里正是发挥教师能动性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

三、处理方式的异同

以前, 教师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忠实于教材, 认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过, 现在如果仍然就事论事地进行教学, 显然是对教材的歪曲。现在对教材做这样的改变和安排,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就是要还教学活动本来面貌, 科学客观地面对教学过程中那些不确定因素, 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 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 可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灵活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形式。如《积累·运用》二第1题是“读读背背” (格言的选读) , 教学中, 如果仅仅读读记记书本中所举的几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格言可以丰富知识, 明白道理, 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写作时恰当运用, 可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有说服力。然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书上的格言。其次, 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各类读物中寻找、收集、整理, 再自己吸收、消化, 还可组织竞赛活动, 交流收集到的内容。这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能够学, 要尽量自己学。书本上提供的不过是个例子而已, 还可通过其他途径适当扩充, 还要注意运用。

又如《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 它倡导的是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既注重学习内容的开放, 又注重探索学习活动时空的开放。有关研究表明, 语言的表达是与其心理素质及环境紧密联系的。事实上,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声音小, 语音不清, 表达困难, 在课外则声音大, 乐于表达,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情境, 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自由的天地, 这种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淡化课堂气氛, 强化生活气息, 使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口语交际”“介绍健康小常识”时,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向低年级小朋友介绍健康小常识。真实的生活情境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提示学生, 介绍时应注意礼貌用语, 注意年龄特点, 宣传介绍语言应简单、明白、生动, 同时所介绍的内容也尽量和小朋友的生活接近, 介绍结束后教小朋友们唱《健康歌》。这次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还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班级中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 较好地掌握了口语交际的技巧, 而另一些学生则不愿意参与, 口语交际能力较弱, 发展极不平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和学生的本身有关系, 另一方面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对此,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 着眼于全体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口语交际的主体, 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在教学“口语交际”“说说自己的梦”时, 我做了如下的安排:明确口语交际的目的, 将自己的梦想清楚后说出来, 锻炼语言表达的清晰流畅性;听明白别人的梦想, 锻炼认真去听并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意图的能力;精心准备好自己做过的一个梦;分组进行互说互评, 每小组挑选一到二个典型例子, 进行全班交流, 集体评议。在评议时, 我还引导学生要注意是否把“梦”说具体, 说清楚了;谁说得有趣、有新意;给人以启发, 说话人的口齿是否清楚了, 态度是否大方;听后有什么意见, 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做法, 每一位学生都成了口语交际的主体, 成了积极的参与者。每个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关键在于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了教材, 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容引进课堂,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他们提高语文素质的情境。由于《积累·运用》所设的框框较之以前少得多, 对学生和教师的束缚少了许多, 为学生、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能动性。我想:教师只要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参与班级、学校以及社会的生活, 那么在参与的过程中其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随之而水涨船高的。

总之, 由《基础训练》到《积累·运用》, 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 也不仅仅是形式的变化, 而是语文教学理念的重大变化。我们只要牢牢记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这个宗旨, 充分利用教材,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那么, 我们就会发现《积累·运用》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好凭借。

摘要:《积累·运用》是从《基础训练》演化而来的, 两者之间有联系更有区别。本文从“学习内容”“目标指向”“处理方式”三个角度来谈两者的异同。两者相比, 双方在内容编排上有了明显变化, 《积累·运用》强调的是语文能力, 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运用》为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 教师可以有较大的自主性, 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灵活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形式。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5

一、在实践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学生经常能接触到或看到的。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学生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小零食,食盐等,调动多种感官协作学习。学生进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称一称、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感受物体的轻重。学生亲身经历了1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实际质量,这种感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做”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听和说”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他们不仅理解了“克”和“千克”的正确含义,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发现、认识、理解数学的一般方法,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在体验中建构

体验是由身体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让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认知与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

传统教学中认识质量单位,重点一般都是放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的教学往往出现学生学完质量单位后,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一个西瓜重3克,一个鸡蛋重50千克,王老师的体重是60克……这反映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严重脱节。《克和千克的认识》的教学重点确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既重视数学事实,又重视数学经验。所以在“克的认识”中,我请家长陪同孩子去市场调查各种商品的质量,反复让学生估一估、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质量,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不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必备的本领。“克”和“千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学生经过眼晴观察、耳朵倾听、脑子思考、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必将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单元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互动教学的认识和 篇6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合作交流;教学探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中新增了一个学习板块——“实践与综合应用”,称之为“课题学习”,这是新课标最富特色的内容之一. 它强调以“课题”为标志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关注解题技巧和熟练程度,忽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开展课题学习,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中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关系,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与探索机会. 通过一些有挑战性、综合性的课题,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数学化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总结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理解和把握“课题学习”的意义,对于开展数学课题学习将非常必要.

“课题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如何用“课题学习”的模式开展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成为新课改中一个崭新的课题. 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结合教材进行有意义的探索与

发现

学生的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行为,需要教学中长期潜移默化地渗透.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并不是仅仅通过专门的课题学习来培养的,而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领域. 日常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与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开展课题研究的知识基础.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的主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学生的探究、讨论、发现,让学生在问题、困难、挑战、解决中经历学数学、做数学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时,本人尽量以探索活动为主线,在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经历自主的问题解决和研究过程. 如在“锐角三角函数”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改变教材中“两个物体在两个坡角不同的斜面上向上运动”的引例,设置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梯子靠墙”情境. 用学生最熟悉的素材,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设置问题:梯子按与地面的不同倾斜角靠在墙上,倾斜角逐步变大,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哪些量是常量?哪些量是变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 教师补充提问:铅直高度与梯子长度的比是常量还是变量?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同时揭示本节的主要研究方向:角的大小与边比值的关系. 在探究新知环节,设置问题串,层层探索:通过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30°,5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引导学生由实验操作思考、发现结论. 通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确:上述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比值、锐角之间具有函数关系. 这样便让学生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经历了自主问题解决和研究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经验.

挖掘知识背景,拓展学生的思

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情况,选取适当素材,提出有效课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思维能力. 如学习了勾股定理这个“平面几何第一定理”后,为了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在历史上的有关发现与证明的丰富史实,提高信息收集、处理、阅读、理解能力,我提出了课题:勾股定理与拼图,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了解各种史料和多种证法. 在学生整理的课题报告中,有“弦图”(美国总统Garfield的总统证法)“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等. 这不仅显示了学生较好的信息获取能力,也彰显了学生超强的归纳、理解能力. 在“解直角三角形”后,我安排了一次“测量楼高”的课题学习. 由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测量方案,落实测量数据,思考计算方法,纠正测量偏差. 学生综合应用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相关数学知识,最后给出图文并茂的测量方案与多种计算方法. 这不仅是对阶段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提高,也极大地提高了合作与实践能力.

利用专门课题学习,发展综合

能力

专门的“课题学习”更具深刻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浙教版教材在每一册中至少有一节专门的课题学习. 如七上“关于初中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调查”,七下“美妙的镶嵌”,八上“怎样选择较优方案”,八下“简单平面图形的重心”,九上“精彩的分形”,九下“会徽中的数学”等,这些课题学习的学习目标并不是新知识的获得,而是旧知识的综合应用. 这些课题大都只是给出一个原始的问题,至于问题的解决方法、手段,则都由学生自主选择. 所以,不同的学生可能发现、解决不同的问题,解决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这样,课题学习才能真正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收获. 初试课题学习时,我曾担心学生是否有能力参与到课题学习中,担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实际上,课题学习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提升能力的一条好渠道. 尤其是对一些“潜能生”,他们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往往自感“学不如人”,但在课题学习活动中,他们其他方面的特长就会找到用武之地,信心倍增,极大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对学习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当然,教师对学生课题学习的指导也极其关键.

刚开始课题学习时,教师对每一个步骤都要悉心指导,主动介入,如在七上的“关于初中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调查”时,由于学生初次进行数学调查活动,所以准备工作要做得特别充分. 教师对调查活动的规模和难度进行调控,对调查步骤等进行分解和指导,提醒学生:几人一组?调查目的?问题?对象?选择怎样的调查方式?样本如何选取?调查所得数据如何处理?先制定出完整的调查方案,再展开调查,确保调查的顺利展开和实效性. 事实上,有了成功的经历和经过几个课题研究并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后,教师可渐渐放手,减少参与指导的力度. 在七下“美妙的镶嵌”时,采用“课后小组研究,课堂汇报”的形式进行. 所有的小组都研究出一般的三角形、四边形可以镶嵌平面,正多边形中只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尝试说理;探索出部分有几个正多边形组合的镶嵌并设计出一些实际图案. 对于多个正多边形镶嵌问题,有的小组采用尝试的方法;有的小组建立各个多边形个数的方程组;有的小组分类讨论,就用两种、三种、四种正多边形的情形分类说明. 有的小组还画出正五边形与菱形组合镶嵌,用对边平行的五边形镶嵌平面……学生的种种设计让人叹为观止. 以后的课题学习,学生慢慢就游刃有余了,教师只需适时顾问.

自主选择课题,实现能力飞升

一次次课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能力一次次飞跃,这种学习带给学生的帮助不仅仅局限于数学方面,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 很多学生渐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渐渐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 让学生自选课题,用数学知识去研究问题,无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足球上的数学”“投球的学问”“如何存钱利息多”“如何设计黑板的长与宽,视觉效果最好”……学生的课题报告让教师耳目一新. 课题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研究”的氛围,让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索,更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篇7

一、注意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许多高中生写作兴趣一直较低, 觉得写作难, 一遇到写作就犹如遇到了一只“拦路虎”。我在实践中常常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合作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我特别重视课前动笔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提前公布作文题目及要求, 让学生早作准备, 积累写作材料。主要采用内部角色替换以及相互协作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激情与灵感。以《画一扇窗给自己》这个命题作文为例, 我选出几个写作功底扎实的学生与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成立“优生十差生”的写作小组。一个班大概分成3-5 个这样的写作小组, 每个小组长由组内每个成员轮流担任。每次题目一旦确定下来, 小组长就带领组内成员围绕题目、写作要求、写作内容、写作选材等方面进行激烈讨论, 这样可以使这些写作兴趣不高、写作热情不高的学生得到写作启发, 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原来写作这么有趣。写作基础好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也可以发现不足, 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拓宽写作思路, 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 我还引导各个小组之间交换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这样, 小组之间与小组之内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交流, 启发了学生改变过去的固有的写作思维模式, 不断激发出写作好奇心与写作欲望。学生的写作思维一旦开阔, 就不会形成写作思维定势, 在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写作冲动, 久而久之, 多写多练, 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有大提升。

二、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一个学生如果平时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 在脑海里组建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写作就不会因素材缺乏而无法下笔。我认为, 积累素材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 立足课堂, 用好教材

高中语文教科书是高中作文写作的好素材。高中三年的语文课本收录100 多篇课文, 此外高中语文读本也收录了数百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 在语言、内容、结构上都很适合高中生阅读, 这些课文内涵丰富, 犹如一座“富矿”。为此, 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深入挖掘这些教材中的思想内容, 达到一材多用的效果。

比如, 在讲授《逍遥游》这篇课文时, 我就想法设方引导学生了解庄子的思想, 在讲解了与庄子相关的若干文章后, 学生对庄子的思想及庄子的为人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有位学生就逐渐地建立了如下关于庄子的写作素材:在当前“一切向钱看”的今天, 我们应不能随波逐流, 要像庄子一样积极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宁静的精神世界, 不要盲目地追求功名利禄, 即使遇到一些困难, 也不能退缩, 而是要像庄子一样云淡风轻、坦然应对、从容面对。这样, 学生一旦建立了有关庄子思想的写作素材, 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择机地灵活运用这些素材, 进而提高作文层次与水平。

(二) 记练结合, 加强指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阅读, 见到好的素材, 如一个好的成语、好的句子、好的段落, 就不要放过, 要及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 就会集腋成裘, 在写作中可以将这些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来, 并加上自己的理解, 很可能就写出一些佳作来。教师可以定期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好素材, 与大家分享。还可以定期布置写作专项训练, 让学生在实践中训练如何素材, 以提高灵活运用素材的能力。

(三) 关注生活, 重视兴趣

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处处留心, 观察生活, 积极地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 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 写出蕴含丰富的文章。平时, 我还注意让学生看影视作品, 引导他们懂得看门道, 而不是看热闹, 让他们懂得看电视也能帮助学习, 学到知识。

作文只有具备真情实感的, 才可以打动读者。我经常引导学生在写作前首先考虑作文是否与自己的喜好有联系, 比如某种感受或是经历, 某句歌词, 或某一首诗、某一幅画, 或是某一种体验等等都可以用在作文中。

三、注意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作文修改是一篇佳作新鲜出炉的关键环节, 这道工序不可马虎。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强调学生自改作文的重要性及意义, 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注重学生自改作文其实是一种新的作文写作教学理念。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理念对于促进高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至于作文的修改,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文内容方面的修改, 二是作文形式方面的修改。可以引导学生从深化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调整语言与书写格式等方面入手, 实施自改作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定下修改的标准, 关于内容修改的标准可以这样设定:写作主题是否明确、主题是否集中;文章观点是否鲜明;写作材料是否翔实得当;写作材料是否与主题吻合。关于形式修改的标准可以这样设定:文章结构是否严谨;文章的层次感是否清晰;文章语言是否流畅、通顺;文章标点符号使用是否准确;文章字迹书写是否规范, 有无错别字等。这样学生按照上述的标准进行自改、互改与集体改, 同时教师给予全程监督,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这样学生经过多次实践, 自改作文的水平就会明显提升。

另外, 对学生最终作文的批改和评价, 应该采取师生互动作文批改法, 这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又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传统的写作是被动的写作, 是为别人而写。传统的批改作文更是一种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习作, 这就多了些世故, 少了些天真;多了些功利, 少了些淳朴。教师高高在上, 审视着一切, 主宰着一切、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最终的评定。这种作文批改法恰恰是作文教学中的大忌。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对作文批改作过精辟的阐述:“于批改则但为词句之修正, 不为情意之增损。”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 应该积极摸索良好的教学方法, 采用有效的策略, 帮助学生改变厌烦写作的心理, 树立写作信心, 提高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在平时就要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这样,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能打败写作这只拦路虎。

摘要:在高中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当树立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全局观念, 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中学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 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指导他们修改作文, 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培养兴趣,素材积累,修改作文

参考文献

[1]李斌辉.论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实现.教育评论, 2009 (8) .

体育教学中缄默知识的认识和运用 篇8

一、缄默知识概述与分类

1. 缄默知识概念

“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 同属知识形态。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提出“缄默知识”这一名词之后, 它的存在和意义逐渐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他认为“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一类, 缄默知识是指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 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缄默知识的研究始于波兰尼, 又称个人知识、隐性知识。研究者斯顿麦克也认为, 缄默知识是“不能轻易用言语表达, 仅存在于人们的手上和头脑里, 只有通过行动才可以使它们突显”的知识类型。简言之缄默知识是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行业, 但是人们却无法用语言或其他直观方式明确表达出来的知识。

2. 缄默知识的分类

根据不同分类方法和对不同类型缄默知识的定义, 我们可以把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归属于以下两个层面:特殊领域的缄默知识和个体独有的缄默知识。例如优秀的教师对于怎样讲授新课、解答习题、批改作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处理教学、师生关系等问题时往往显得游刃有余。如果要对教师的缄默知识进一步细致划分, 我们还可把教师的缄默知识具体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关教育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二是关于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缄默知识。前一种缄默知识影响到特殊学科的教学方式, 可以将其看成是“有关学科的缄默知识”, 后一种缄默知识则影响到一般的教学方式, 可以将其看成是“有关教育的缄默知识”。换言之, 影响教师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拥有的知识类型, 即教师有关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和关于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缄默知识。

二、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特征和表现

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除具有一般缄默知识的特征外还有以下几种典型特征。

第一、非逻辑性:它不能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通俗讲即个人对某事物的直观感受、感性认识。例如:教师的有些教学方法是其个人经验、阅历的积累, 没有理论依据, 而且他自己解释不了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他头脑中也没有系统完整的体系。

第二、非公共性:不能通过大众媒体的形式来进行正规的传递, 因为这是连这类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都无法表达的。它的传播更多的是借助于个体受众的情感、理解获得。直白地说拥有它的人无法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只能借助其他间接方式表现出来。例如, 教师的有些教学方法可能对于一部分学生适用, 但对于有的学生却难以理解和掌握。原因可能就是由于缄默知识的非公共性,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 有的缄默知识能被一部分有着类似想法的学生所吸收, 但有些缄默知识在其传授过程中无法让另一部分学生所理解、接受。

第三、非批判性:所谓非批判性是指它不具有以理论为尺度的批判性。它是人们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知觉获得的, 是一种直接感受和会意。由于个体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不同, 所产生的认知观、世界观各有所异, 我们无法用公共的标准来衡量和判断其对错, 这是个体缄默知识最典型的特征。例如体育教师有的教学方法很难让旁人理解, 他只是凭借个人经验的积累, 直观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有用, 并且学生确实可以出成绩。

第四、情境性:它的获得是对具体情境的一种直觉综合或把握。因此它的作用只有在相似的情境再现时才能发挥。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临场发挥能力, 而这种特征如果能被体育教师合理利用, 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体育行业与其他教育行业相比存在着一些细小的差异, 即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尤其是在学习技术课的过程中, 我们更多的是需要用到肢体去理解、去感受, 然后用肢体做出正确的技术动作。整个过程先要在大脑中对技术动作形成一种泛化印象, 这个过程很重要。然后在大脑指令下, 用肢体去把脑中形成的印象完整地表现出来。在整个初期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技术动作泛化印象的形成, 教师起了指导性作用。学生对技术动作理解的程度以及能够把所理解的知识表现出来的程度, 几乎依靠体育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体育教师传授知识效果的好坏, 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和教学方式的缄默知识。但并不是所有体育老师都能适时把握和运用他们所具有的缄默知识。因此, 本文着重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缄默知识的作用。

三、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师身上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 具体体现在他们身上的就是训练经验——主要来源于他们日常训练的丰富训练经历, 以及通过训练学习积累下来的经验、方法, 是他们对实践过程最直接、最具体、最丰富、最新鲜的认识, 体现在他们对训练实践学习的各个方面, 但是他们本身可能没有发现这类知识的存在, 或者是已经察觉到自己正在运用自己的缄默知识——指导体育教学或训练实践的经验、方法, 对运动经历的感悟或做动作的诀窍、体验, 这些属于个人且无法用言语直接表达出来的那部分知识。而如何让这种大量存在的缄默知识被知晓是在运用缄默知识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关体育教学中对缄默知识的运用问题我们可以借助其他教育领域已经形成的、科学的、完善的方法及对丰富的经验来探讨。

首先在缄默知识的运用这方面, 涉及到的主要是有关教学层面的, 所以体育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缄默知识的存在。同时必须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知识“传递者”的观念, 以及学生只是一个“无知”的人或“不成熟”的认识主体的观念。特别是必须认识到学生带到课堂里的不仅有眼睛、耳朵和良好的记忆力, 而且也有不知从什么地方所获得的大量缄默知识。体育教师在认识和理解教学过程中的缄默知识时, 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要使它们“显性化”。但是, “教师的个人知识”是教师个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体验、沉思、感悟和领会从而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公共知识”的实效性知识, 本身具有假定性、实践性、智慧性、境域性、综合性、不易传递性和保守性等特征。因此, 把“缄默知识”显性化面临着面临许多挑战。但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发现, 把“说课”和“反思学习”结合, 是使体育教师拥有的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有效途径。

“说课”就是引导教师把“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这样教意味着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观念及个人深层的感受、经验”, 用语言或其他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 让学生能直接地理解和吸收, 把教师的知识转化成为个人拥有的。

“反思学习”是要借助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的载体来进行的。首先教师要反思自己的缄默知识, 包括自己对于学生、教学、课堂管理以及一些具体学科知识的缄默知识。其次, 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缄默知识, 使他们学会不断地从自己显性的观点和想法中分析自己所使用的缄默知识, 特别是那些缄默的认识模式, 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元认知的水平, 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而这些在主要是以传递、理解和掌握显性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是做不到的。

这就需要“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体育有别于其他教育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体育课中武术课的学习。这种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的经典的学习方式, 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在运用以上方式进行学习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首先, 重视学生的缄默教育, 实现缄默与显性教育的互补与衔接。研究表明:缄默观念的“显现”是伴随着缄默认识的积累过程而来的, 同时又是伴随着显性观念而得到的, 它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过程来实现。为此, 我们要丰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一改过去的认为教育教学仅仅是传授显性知识的过程。其次, 以实践教学为依托, 充分实施缄默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应用和检验所学的显性知识。根据缄默知识的特点, 在实践的具体情境中, 学生通过自身的感知必然获得大量的缄默知识。我们曾一度批判传统手工业时代“学徒制”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但是,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 学生却模仿到了师傅大量缄默的认知信念、方法、技巧, 而这些知识是连教师本人都不很清楚的。因此, 实践教学的内涵应包括缄默教育, 它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课堂上学不到或无法理解的相关缄默知识。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进行体验式学习。

参考文献

[1]方明.缄默知识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2]龙宝新.知识内互动模型建构与教学观革命—兼论对教学心理化的质疑.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

[3]刘桂辉, 杨钦芬.论教师的缄默知识对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11) .

对初语教学解读的认识和建议 篇9

一、教学解读的定义

教学解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解读,就是指教学情境中的文本解读, 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水平和能力;狭义的教学解读,专指教师课前备课时的文本解读行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必须考虑教学的各种因素,是基于教学、为了教学、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教学的解读,最主要是“为了教学”。所谓为了教学, 即通过教师的解读, 使学生在不明白的地方变得明白, 在已经明白的地方理解更加深刻。

二、教学解读的要求

1. 契合度

教学解读要求有较高的契合度,主要契合以下三个方面:

(1) 契合课文内容与形式的教学精要。如《济南的冬天》,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它的内容是对济南冬天景色的描绘和赞美,它的形式是散文。因而其教学精要在于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老舍先生对写景的表达。如作者为什么把济南的山比作摇篮? 因为济南的小山基本把济南城围起来,让冬天的济南像婴儿一样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 让这里的生命安然过冬,不仅外形上相似,让人产生的感受也相似, 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感激之情。这样的语言揣摩就契合文本的内容与形式。

(2) 契合单元教学目标。如《皇帝的新装》, 这是一篇童话,而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这一单元教学目标是“要激活自己的想象力,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教学精要显然要对想象进行解读。

(3)契合学生的现实水平、发展需求及可能性。其实就是契合学情。如《岳阳楼记》,文章最后说“微斯人,吾谁与归? ”,是说“如果没有这样的人, 我将同谁一道呢? ”。作者此言是何意呢? 他到底有没有同道中人呢? 作者的政治理想是希望自己像“古仁人”一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者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说这样的人太少了, 提醒自己的好友滕子京不要像迁客骚人一样“以物喜”或“以己悲”,不要因自己一时的政绩而忘乎所以, 以免遭人嫉妒,再生祸端;也不能因遭受贬谪而自我沉沦,一蹶不振。由此读出本文的规箴之意。学生读出范仲淹的政治理想是容易的,但要理解本文的规劝之意则是有难度的,对文章的背景要充分了解。

2. 有效性

这里的有效解读是相对于教学而言的。如果抛开课堂教学,很多解读可能是有效的, 因为我们提倡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教学解读, 则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 看教师的解读是否达成目标,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

如解读《羚羊木雕》一文,“我”到底该不该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呢? 这一问题,是七年级学生理解的难点, 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价值所在, 即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对待别人赠送的礼物,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解读时,要引导学生懂得对待别人赠送的贵重礼物要转送他人时, 最好要征得赠送人的同意方可(小礼物除外)。而这次羚羊木雕事件可由双方父母出面解决似乎更妥些,收回羚羊木雕,再让“我”送一个其他礼物给万芳。

又如《背影》,如果在教学解读中, 一再解读父亲是如何爱儿子的,恐怕学生不爱听。因为这样的解读学生也能做到。但如果能解读出儿子对父爱的真正理解,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更深入了。作者开始对父亲是不理解的,因为父亲的所作所为, 导致家中祸不单行;况且自己已是成人,并不需要父亲送“我”上车,对于父亲的一些体贴入微的照顾, 不太领情,甚至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但作者写作此文时, 已与父亲分别二年多了,读到父亲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作者潸然泪下, 觉得自己愧对父亲,因而责怪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不能设身处地地为父亲着想, 而这封信让他真正理解了父亲的艰辛, 理解了父亲对孩子出于心底的爱。这样的解读,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因而是有效的。

3. 表演性

教学解读作为一种比赛或教学技能考核,表演性毋庸讳言。教学解读面对的是专家、评委,在解读时声音务必要洪亮, 口齿要清晰(普通话标准最好),语调要丰富,表情要自然;登台要穿着得体,落落大方,不拘谨,不慌张。眼神要与评委交流,不能东张西望,或看天花板,更不能只念稿子,忽视了评委和听众。在回答评委的提问时,要正视评委,正面作答,不要避实就虚,或答非所问。

三、对教学解读的建议

1.定位要准确。把教学解读理解为对如何教学的解读,把教学解读变成说课,或干脆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解读,讲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处理,讲教学方法、设计意图等,这都不符合教学解读的要求。

2.重点要突出。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什么都想讲, 结果什么都讲不到位。因为一篇课文,值得解读的精要很多, 着重讲三五个精要即可,如果面面俱到,时间上不允许,重点也不突出。

3.适当的创新。适当的创新解读会让评委印象深刻, 是加分的重要因素。如解读《云南的歌会》,只说到这是一曲民俗的赞歌是不足以打动评委的。而解读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或对生命的礼赞等则比较新颖,让人耳目一新。但不能为了创新而过度解读。

4.关于PPT制作。PPT制作的张数不宜太多, 最好不超过10张,否则15分钟的解读连翻页都来不及; 每张PPT的字数和行数也不要太多,字体大小以让人看清为宜; 字体和颜色要稍加变化,目的是为了更加醒目, 突出解读重点,但也不要太过花哨,喧宾夺主。

互动教学的认识和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体会

立体几何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有关的内容.作为奋斗在一线的普通教师, 更应该直面新课改, 加强对课改精神的理解, 不断完善自身教学素养, 为新课改增砖添瓦.现将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在教学过程的运用, 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用图形、文字、符号三种形式表达概念、定理、公式, 要及时不断地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这是因为立体几何内容前后联系紧密, 前面内容是后面内容的根据, 后面内容既巩固了前面的内容, 又发展和推广了前面内容.在解题中, 要书写规范, 如用平行四边形ABCD表示平面时, 可以写成平面AC, 但不可以把平面两字省略掉.要写出解题根据, 不论对于计算题还是证明题都应该如此, 不能想当然或全凭直观.对于文字证明题, 要写已知和求证, 要画图, 用定理时, 必须把题目满足定理的条件逐一交代清楚, 自己心中有数而不把它写出来是不行的.要学会用图 (画图、分解图、变换图) 帮助解决问题, 要掌握求各种角、距离的基本方法和推理证明的基本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

二、新课标对立体几何知识新的要求

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 认识空间图形,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 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系列课程的基本要求.在立体几何初步部分, 学生将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 认识空间图形;再以长方体为载体, 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 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定;学生还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提高立体几何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分析、理解问题, 构建起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内在联系,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持久的记忆, 更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自信心是顺利完成某一学习的基本前提, 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 如果一名学生具备了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兴趣, 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立体几何的学习中, 能够多与同学和教师交流, 多谈谈自己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名学生一旦对立体几何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自信心, 那么在面对立体几何的学习和解题时在心理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对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是一个有力的帮助, 同时还可以提高立体几何教学的课堂效率.所以, 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 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初中基础的几何学习主要是平面几何, 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很难迅速达到一个熟练的程度.因此,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正方体,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想象.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也可以借助自制的正方体来辅助课堂教学, 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为了培养空间想象力, 可以在刚开始学习时, 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用以帮助想象, 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在正方体中寻找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 通过模型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观察, 逐步培养自己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和识别能力.其次, 要培养自己的画图能力, 可以从简单的图形 (如直线和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 (如正方体) 开始画起.最后要做的就是树立起立体观念, 做到能想象出空间图形并把它画在一个平面 (如纸、黑板) 上, 还要能根据画在平面上的“立体”图形, 想象出原来空间图形的真实形状.空间想象力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 而是以题设为根据, 以几何体为依托, 这样就会给空间想象力插上翱翔的翅膀.

五、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教学, 提高理解能力

计算机和数学有着内在的、固有的密切关系.在数学教学中, 借助计算机的直观形象, 充分表现数学的动态性, 为抽象思维提供直观形象.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使单一的数学课堂走向了新的发展, 数学不再枯燥无味.学生通过网络带来了更多的信息, 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空间几何体更加形象具体.以往的立体几何的教学, 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空间想象来认识和理解的, 造成了学生学习立体几何难, 信息技术与立体几何的整合使教师通过课件带给了学生看得见的几何图, 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不再是空洞无味, 而是形象直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真切地感觉到, 高中数学新大纲和新教材, 确实给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要求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既要重视传统的数学知识的传授, 又要重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研究性学习中的课题作业, 即数学的应用, 又要重视研究数学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将来储备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骆科敏.谈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的体会.2009年5月.

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篇11

关键词:培养兴趣;素材积累;修改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19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搞好作文教学对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整体水平不高,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写作兴趣不高。改变这一写作教学现状,提高高中语文写作课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注意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许多高中生写作兴趣一直较低,觉得写作难,一遇到写作就犹如遇到了一只“拦路虎”。我在实践中常常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合作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我特别重视课前动笔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提前公布作文题目及要求,让学生早作准备,积累写作材料。主要采用内部角色替换以及相互协作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激情与灵感。以《画一扇窗给自己》这个命题作文为例,我选出几个写作功底扎实的学生与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成立“优生十差生”的写作小组。一个班大概分成3-5个这样的写作小组,每个小组长由组内每个成员轮流担任。每次题目一旦确定下来,小组长就带领组内成员围绕题目、写作要求、写作内容、写作选材等方面进行激烈讨论,这样可以使这些写作兴趣不高、写作热情不高的学生得到写作启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原来写作这么有趣。写作基础好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也可以发现不足,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拓宽写作思路,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我还引导各个小组之间交换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这样,小组之间与小组之内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交流,启发了学生改变过去的固有的写作思维模式,不断激发出写作好奇心与写作欲望。学生的写作思维一旦开阔,就不会形成写作思维定势,在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写作冲动,久而久之,多写多练,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有大提升。

二、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一个学生如果平时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在脑海里组建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写作就不会因素材缺乏而无法下笔。我认为,积累素材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立足课堂,用好教材

高中语文教科书是高中作文写作的好素材。高中三年的语文课本收录100多篇课文,此外高中语文读本也收录了数百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在语言、内容、结构上都很适合高中生阅读,这些课文内涵丰富,犹如一座“富矿”。为此,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深入挖掘这些教材中的思想内容,达到一材多用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逍遥游》这篇课文时,我就想法设方引导学生了解庄子的思想,在讲解了与庄子相关的若干文章后,学生对庄子的思想及庄子的为人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有位学生就逐渐地建立了如下关于庄子的写作素材:在当前“一切向钱看”的今天,我们应不能随波逐流,要像庄子一样积极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宁静的精神世界,不要盲目地追求功名利禄,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也不能退缩,而是要像庄子一样云淡风轻、坦然应对、从容面对。这样,学生一旦建立了有关庄子思想的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择机地灵活运用这些素材,进而提高作文层次与水平。

(二)记练结合,加强指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阅读,见到好的素材,如一个好的成语、好的句子、好的段落,就不要放过,要及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会集腋成裘,在写作中可以将这些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很可能就写出一些佳作来。教师可以定期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好素材,与大家分享。还可以定期布置写作专项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训练如何素材,以提高灵活运用素材的能力。

(三)关注生活,重视兴趣

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处处留心,观察生活,积极地去发现事物的特征,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含丰富的文章。平时,我还注意让学生看影视作品,引导他们懂得看门道,而不是看热闹,让他们懂得看电视也能帮助学习,学到知识。

作文只有具备真情实感的,才可以打动读者。我经常引导学生在写作前首先考虑作文是否与自己的喜好有联系,比如某种感受或是经历,某句歌词,或某一首诗、某一幅画,或是某一种体验等等都可以用在作文中。

三、注意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作文修改是一篇佳作新鲜出炉的关键环节,这道工序不可马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学生自改作文的重要性及意义,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注重学生自改作文其实是一种新的作文写作教学理念。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理念对于促进高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至于作文的修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文内容方面的修改,二是作文形式方面的修改。可以引导学生从深化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调整语言与书写格式等方面入手,实施自改作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定下修改的标准,关于内容修改的标准可以这样设定:写作主题是否明确、主题是否集中;文章观点是否鲜明;写作材料是否翔实得当;写作材料是否与主题吻合。关于形式修改的标准可以这样设定:文章结构是否严谨;文章的层次感是否清晰;文章语言是否流畅、通顺;文章标点符号使用是否准确;文章字迹书写是否规范,有无错别字等。这样学生按照上述的标准进行自改、互改与集体改,同时教师给予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样学生经过多次实践,自改作文的水平就会明显提升。

另外,对学生最终作文的批改和评价,应该采取师生互动作文批改法,这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传统的写作是被动的写作,是为别人而写。传统的批改作文更是一种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习作,这就多了些世故,少了些天真;多了些功利,少了些淳朴。教师高高在上,审视着一切,主宰着一切、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最终的评定。这种作文批改法恰恰是作文教学中的大忌。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对作文批改作过精辟的阐述:“于批改则但为词句之修正,不为情意之增损。”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摸索良好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改变厌烦写作的心理,树立写作信心,提高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在平时就要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能打败写作这只拦路虎。

参考文献:

[1] 李斌辉.论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实现.教育评论,2009(8).

[2] 陈家彦.中学作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之友,2009(8).

互动教学的认识和 篇12

一、第一印象, 精心上好绪言课

初二学期新开设物理课, 学生第一次拿到物理课本, 他们怀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从培养学生上好绪言课, 留下关键的第一印象——物理真有趣, 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备绪言课时我一定要做到四个精心, 要精心设计导语;要精心准备几个演示实验;要精心选好几件往届毕业生留下的物理科技小制作和模型, 几例学生熟悉的物理在生产、生活和新科技中的应用;要精心介绍物理思想、方法和精神。实验可让学生参与, 物理应用实例可以结合小学科学课讨论生活实例, 尽量增多师生互动。另外, 第一节绪言课, 学生对物理教师也很感兴趣, 学生心中物理教师和物理课是配套的、分不开的, 所以我们要给学生留一个好的印象, 从而使学生对这一门新课感兴趣。我总是这样要求自己:衣着简洁, 大方得体, 便于实验操作活动 (作为女教师要特别注意) ;使用普通话流利, 语言洪亮, 语速适中而有节奏感, 表达清晰幽默;教态自然大方, 表情生动和气, 善于微笑。这样一节绪言课下来, 同学们已经开始喜欢我和我所教的物理课了。

二、力求多变, 课堂教学方成功

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仅靠绪言课轰轰烈烈的宣传是维持不了几天的, 在以后的每一节课我们都要关注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激发和保护。

物理课堂兴趣教学的核心是创设问题情境, 设疑激趣。问题情境可分为三类:即真实的问题情境, 如直观的实验教学;虚拟化问题情境, 如多媒体课件整合运用;个人想象的问题情境, 如探究的猜想设计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 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去创设或选择什么样的需求。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使他们在入境入情过程中逐步发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许多问题, 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成了推动学生独立、主动地思考, 积极深入地研讨的内部需求, 使学生自身产生了强烈的内部驱动力。

除了情境教学, 我尝试着从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力求有变, 来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他们自主性学习。例如, 章末小结课, 我先领着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总结本章知识体系结构, 然后到一定阶段就让学生仿着老师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创意, 独立总结新的一章的知识结构体系, 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最后作业收上来时, 每个学生都认真完成了这次与以往不同的作业。学生的作业成果让我眼前一亮, 我平常用的树状图、框架图和图表式都出现了。还有一些同学加入自己创意把知识结构图画成富有寓意的钥匙状、宫殿, 周围配以装边, 重点地方用铅笔标识, 难点地方适配着插图、例解, 详尽至极。这一节课, 学生完全自己在投入总结本章学习内容, 比我单纯领着学生复习总结本章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因为他们一直在完成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这种课型所培养的能力在中考总复习专题总复习中得到了见证和提升, 复习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

某些介绍性、学史性的课型, 如《能量守恒定律》, 我尝试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 然后要求学生用语文课上分析课文的方法总结出这篇科普小论文的观点、证论、论据等, 也就总结出了本节学习内容。学生们感到学习思路耳目一新, 防止了泛泛读成泛泛讲、泛泛听的效果, 这也是新课程的整合策略。

总之, 课堂教学围绕兴趣教学要力求多变才能成功。

三、物理墙报, 学生成就展示台

为了使学生课外对物理产生兴趣, 关注科学, 扩大科学视野, 提高科学素养, 我在所教班开展了创办物理墙报的活动。我先在班里提出办墙报的建议, 开了个动员会, 然后鼓励委托物理课代表和班干部、小组长组织实施活动, 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办自己的墙报。各班第一期物理墙报先后问世了, 没想到墙报栏目丰富, 形式活泼, 材料搜集渠道也多种多样。有一个班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一组一张手抄报拼成, 模仿正规报纸, 像模像样, 墙报一角还公示了办报人员:编辑、供稿、排版、美编等。

物理墙报的创办过程, 对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物理兴趣, 扩大他们的科学知识面起了积极作用。勿庸置疑, 办物理墙报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综合提升学生素质的好举措, 应继续办下去。

四、快乐作业, 寒暑假别有收获

寒暑假要留作业, 不过一定要使学生高兴去做, 在生活中做, 把物理学习生活化, 自然能使学生生趣。

暑假初二年级物理作业, 我是这样布置的:1.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农活, 积累生活生产体验, 多动脑和学过的物理知识对照。2.看电视:青少年科普类、智力节目。3.做一项社会调查:你村灌溉用水情况发展及现状。4.收集一些家用电器的名牌、说明书, 下学期待用。

因为这些开放的“快乐作业”, 学生们越来越喜欢我, 并爱上了物理课。

上一篇:监测自动化系统下一篇:税收管理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