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认识流程的教学设计

2024-09-21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认识流程的教学设计(精选9篇)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认识流程的教学设计 篇1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认识流程的教学设计

注: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

一、目标设计:

(1)了解流程的含义与意义

(2)体会流程思想在技术设计中的存在二、教学资源:

教材、圆珠笔、钢笔、玩具

三、重点、难点设计:

体会流程思想在技术设计中的存在四、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程如下:

★有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初步了解流程的文字表述

★教师讲授,学生活动,师生互动

教学的具体过程:

(1)流程概念的讲授

教学中注意:一般情况下,高一的学生对流程的概念理解不成问题,教师可一笔带过。

(2)时序和环节概念的理解

通过圆珠笔、钢笔或玩具的拆卸,安装来体验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概念。

步骤:①、全部同学各自拆卸和安装自带的笔或玩具。

注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观察学生的活动细节。根据学生拆卸、安装的对象,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多方案进行拆卸、安装?并比较各方案的工作效率,成果等。

②、引导学生体会在他们活动过程中,时刻都伴随着的“时间”“阶段”两个基本元素,以及这两个基本元素对过程的影响。

注意:主要是让学生自己“体会”。

③、最后引出“时序”和“环节”的概念。

(3)流程的表达:

强调“流程图”的说法以及“流程图”的表达方式。主要的教学手段由学生用文字、表格、图示来表达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流程。

(4)体会流程思想在技术设计中的存在:

①、由学生说出设计一个作品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评估及优化

②、由学生体会改变上述环节给整体设计带来的影响,可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

(5)总结:

要求学生把这堂课的教学用流程图表达出来,作为总结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流程与设计_2[范文] 篇2

对于“流程”这个词,同学们可能不会像“结构”那样熟悉,不知同学们能不能凭直觉说一说你们对“流程”的理解?

第一节什么是流程?

对于“流程”这个词,同学们可能不会像“结构”那样熟悉,不知同学们能不能凭直觉说一说你们对“流程”的理解?

为了说明什么是流程,我们先来看两个实例。

一、两个实例

1.照片的冲印

仅管目前数码照相机已经非常流行,但传统的模拟照相仍然占有很大的份量。为什么?一是因为原来的模拟相机已经大量存在,二是电脑的普及还有一个过程。你们知道模拟感光相片是怎样冲印出来的吗?

冲印照片有如下的过程:

(1)将潜影变为显影——显影。装入相机的胶卷经过拍照曝光后,得到的是“潜影”。这种潜影不经过化学处理,是看不出影像来的。由此,首先需要将潜影片泡在“显影液”里,经过一段时间后,被拍照的影像才能在胶片上显现出来。这个过程,通常叫做“显影”。

(2)将显现的影像固定——定影。经过显影的胶片,还不能用来印制照片,因为这种胶片的影像容易被摸掉,不能保存。由此,要将显影后的胶片放在定影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才能用于照片的洗印。

以上两个过程,合起来称为冲片。它的作用是将感光胶片变为底片。

(3)从底片洗印出照片——印相。首先将感光纸通过底片进行曝光,再经过显影和定影处理,就了得到照片。

2.土豆的种植过程

土豆,学名马铃薯,土豆通常是用它的地下块茎来繁殖的。在每个马铃薯上都生长有许多个凹坑,俗称为芽坑,当条件合适时,这些芽坑内就会长出小芽来。人们用刀将一个马铃薯切成很多块,每一块上保留一个芽坑。这样的一小块,就是马铃薯的一颗种子。俗称“土豆栽子”。

种植土豆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切出“土豆栽子”,这个程序叫做切种。

1.切种——准备“土豆栽子”。

2.布种。

先将疏松的土地“起好垅”,再在每条垅上按植株要求的距离(株距),挖小坑,然后逐个将“土豆栽子”放入小坑内,这就是“布种”。

3.掩种。这个过程的主要内容是,用就近的土将土豆种盖上,并轻轻将其压实。其目的是不让种子受到伤害,还可以保护未出土的嫩芽。

二、流程的涵义

1.对实例的分析。

上面我们举的两个例子,看起来相距甚远,一个是和化学有关的技术,一个是农业技术,但是,这两个过程却有着两个相同点,请同学们找一找,它们有哪两点是相同的?

首先,它们的全部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这些小的过程,我们叫它们为“环节”。比如显影环节,定影环节,切种环节等。

其次,我们看到,在过程的进行中,各环节都按时间顺序先后完成,不完成前一个环节,就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这种时间顺序,我们称为“时序”。

2.流程的涵义

在对上面的实例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很多过程都有这种共同点,由此,我们就把“具有若干环节,且各环节是按时间顺序先后完成的过程”叫做流程。

3.为什么要研究流程?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流程?这是因为在日常的生活、、生产和工作、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后多的流程问题,而流程又是和时间、目的直接相关的。如何以较短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显然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结果;同时,流程又是由环节组成的,不同环节又有其自身的任务,怎样改进环节,提高质量,又我们应该追求的。也就是说,学习和研究环节的目的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我们举一个学习的例子。

当你拿到一道一元二次方程题目ax²+bx+c=0时,你首先做的事是什么?如果你没有流程的观念,就会盲目地寻求解法。其实你首先应该做的事是用“判别式”Δ=b²-4ac,来判断方程的解。即:当Δ=0时,知道它有相同的两个实数解;当Δ>0时,有相异两个实数解;当Δ<0时,方程无实数解。有了这样的判断之后,你解起来就会很有目的,方法也就出来了。又比如,早上起来,你有三件事必须做:晨练、早餐、洗漱,如果从有益于健康及提高效果的角度出发,这三个环节应该怎样安排?可以肯定,早餐必须放到最后,晨练放到最前面。由此可以看到,流程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和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生产直接相关。如果再把“流程”和“程序”联系起来,那流程的意义就更重要了。在汉语中,事件进行的过程叫程序,事件进行的先后顺序叫程序,计算机的控制编码也叫程序,这些程序其实都和流程相通,因此,如何安排事件的过程,都得了解流程。当然,我们最主要的着眼点还是因为流程是技术活动的核心要素来学习和研究流程的。

三、流程的表达

教材P42列举了常用流程的表达方式,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并归纳出有哪些表达方法。并各自再举出一个实例。

文字表达:工序、会议程序。

表格表达:列车时刻表等。

图示表达:公交车的线路图、公园游览线路图等。

程序图表达:计算机编程。

结构图表达:比赛程序。

四、生产中的流程

生产活动是技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而流程又是技术活动的核心要素,因此,流程对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在工农业生产中,是根据什么来组织生产呢?在技术与设计1中,我们已经知道,工厂中的加工活动,都是根据工序来进行的,工序实际就是一个流程的文字表达。所以,流程就是企业管理、生产组织的依据。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各式各样的流程,比如,加工流程、装配流程、包装流程、检验流程、原料采购流程、产品仓储流程、销售流程等等,教材p45列举的软皮椅的生产流程,请同学们看看教材。生产中的这些流程,都是一种物质资料的流动:原材料——零件——部件——产品——商品,物质资料的这种流动称为“物流”。

“物流”是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的一门知识。什么是物流?简单地说,物流就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的一种物理性流动。这种流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流动。也就是说,生产中的流程是一个增值的过程。这种增值,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

时间价值。

时间价值的获得有以下几种方式:

(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缩短物流时间,可获得多方面的好处,如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增加物的周转,节约资金等。马克思从资本角度早就指出过:“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就越大”。这里,马克思所讲的流通时间完全可以理解为物流时间,因为物流周期的结束是资本周转的前提条件。这个时间越短,资本周转越快,表现出资本的较高增殖速度。现代物流学着重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采取技术的、管理的、系统的等等方法来尽量缩短物流的时间,从而取得高的时间价值。这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流程的价值之一。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需要和供给普遍地存在着时间性差。

例如:粮食生产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即使人类已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创造人工条件使粮食种植不受季节影响,但周期性仍是改变不了的。这就决定了粮食的集中产出(一般是在秋天收获粮食),但是人们的消费是一年365天,天天有所需求,因而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时间差。

又比如,水泥工厂、钢铁厂一旦点火,生产就必须连续进行,每时、每天都在生产产品,但是其消费却带有一定时间隔的集中性。也就是说,有时需要很多,有时又不需要。

再比如,凌晨磨制的鲜豆浆只能在上午出售;前日采摘的菜、果只能在次日上市等等,都说明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时间差,可以说这是一种普通的客观存在。

如果弥补了这个时间差,商品就能取得自身最高价值,就能获得十分理想的效益。但是商品本身是不会自动弥合这个时间差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集中生产出的粮食除了当时的少量消耗外,就会损坏掉、腐烂掉,而在非产出时间,人们就会找不到粮食吃;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集中施工季节就会出现水泥供给不足,造成停工待料,而其他不消费季节生产出的水泥便不会无处可放,最终损失掉。由此就必须安排“仓储流程”和“保鲜流程”。用以弥补,或者改变这种时间差,以实现其“时间价值”。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前面说的“加速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这一规律,以尽量缩小时间差来创造价值,这是从普遍意义上来说的。但是,在某些具体情况下也存在人为地能动地延长物流时间来创造价值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待价而沽”。当然,一般来讲,这是一种特例,不是普遍的规律现象。

场所价值。

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也就是说,“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由于改变这一场所的差别,创造的价值叫做“场所价值”。

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场所价值”的获得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之一,往往是通过集中的、大规模的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一个小范围集中生产的产品可以覆盖大面积的需求地区,有时甚至可覆盖一个国家乃至若干国家。通过物流将产品从集中生产的低价位区转移到分散于各处的高价位区有时可以获得很高的利益。例如,现代生产中钢铁、水泥、煤炭等原材料生产往往以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吨的大量生产密集在一个地区,汽车生产有时也可达百万辆以上,这些产品、车辆都需通过物流流入分散需求地区,物流的“场所价值”也依此决定。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和上面一种情况相反的情况在现代社会中也不少见,例如粮食是在一亩地一亩地上分散生产出来的,而一个大城市的需求却相对大规模集中,一个大汽车厂的零配件生产也分布得非常广,但却集中在一个大厂中装配,这也形成了分散生产和集中需求,物流便依此取得了场所价值。

(3)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现代社会中供应与需求的空间差比比皆是,十分普遍,除了大生产所决定之外,有不少是自然地理和社会发展因素决定的,例如农村生产粮食、蔬菜而异地于城市消费,南方生产荔枝而异地于各地消费,北方生产高粱而异地于各地消费等等。现代人每日消费的物品几乎都是相距一定距离甚至十分遥远的地方生产的。这么复杂交错的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差都是靠科学合理地安排物质资料的流程来弥合的,同时也就创造了商品更高的价值。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认识流程的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地质版)《通用技术》教材中必修模块1《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里的第一节内容“揭开设计神秘面纱”中的第四部分内容-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学生学习设计的一节关键内容,对学生构建人性化设计思想有重要作用,教材从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表及里地介绍了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机关系的基本规律,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要实现的目标,使学生树立起技术设计要“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

该内容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什么是人机关系”说明人机关系概念;第二部分“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说明人机关系的要达到的四个目标;第三部分“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说明要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教材内容充实,易被普通高中学生接受。

二、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从理论上讲内容较为简单,学生理解也不难,为了使学生逐步建立 “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场景来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其兴趣,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动建构人机关系的概念。使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准备了不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图片和视频,利用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让学生主动自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分析,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能较好的把握人机关系的概念,体验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较好的掌握和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机关系的分析,从中体会到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并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人机关系,了解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实现。2.教学难点

人机关系考虑总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然而在设计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五、教学资源准备:

图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料,以及文字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超牛多功能椅子

师:好,同学们看这个视频时都有所感触,能说说吗?

创新点?材料。同时满足了人们很多需求。

我们知道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为满足人的需求,为人服务的。因此在设计活动中,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也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产品设计的人性化------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二)新课:(第一课时)

1、人机关系的定义:

师:同学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按照定义来理解,人机关系表现为人与“机”之间的关系,那这个“机”具体指哪些内容呢?(思考)

2、机的含义: [学生回答] 那我给大家概括下:常见的“机”指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

那么除些之外,大家想想,“机”还会指什么呢?人在日常生活中还会与什么发生联系?[停顿] 师:当人处于某一环境时,此时的人机关系就表现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思考:当老师在板书时,会与哪些物品发生人机关系?一起想想,来体会其中的人机关系。一个是直接接触的粉笔,一个是间接关系的黑板。

很好,我们同学都找出来了。那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来概括人机关系中的“机”到底应该怎么确定?

案例:电梯门(具体分析)

人乘电梯时存在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包括人与电梯门的自动控制、运行速度、电梯内的照明、视频监控设备、空调、通信、消防等的人机关系。

教师小结导引:通过人机关系内容的学习,同学知道,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时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3、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师:这里给大家归纳了四个主要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我们来分别看下各个目标的内容。

(1)高效: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使人机关系更加合理、更加协调,从而得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案例:著名的公式“8-1>8”说

明:通过改变环境因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图片欣赏] [视频播放]---《摩登时代》卓别林在流水线上拿扳手操作导致失常的片段。

• 说明:长时间的工作、学习不但不利于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到人的健康。引出:盲目追求高效是不行的。高效是人机关系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在设计中还是要以人为本,不可偏听偏离。[建议思考](2)健康: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活动: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案例:高跟鞋

引出:在追求美观的同时不要损害人体的健康。

(3)舒适: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案例:椅子设计

引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欣赏书桌设计体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视频:玻璃门事故

(4)安全:是指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伤害。例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份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拦设计等。试问:在我们学校有哪些地方的设计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 例如:走廊的栏杆; 消防栓和灭火器;学校周围围墙

篮球场塑胶的跑道等。(图片)

小结:人机关系需要实现的几个目标是融为一体的,不是只实现某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将几个目标综合起来加以考虑。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根据不同的设计对象应有所侧重。

课堂小结:

1、什么是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中的“机”指什么?

3、人机关系需要实现的目标有哪些?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引入

师:那么为了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我们应考虑到哪些方面?(停顿)

1、请看这张图片-地下通道。提问:你认为设计合理吗?

师:对,忽略了特殊人群(身体等方面有残疾的或与常人不同类的人)的需要。所以合理的人机关系,设计时一定要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

案例:巨人的床(外国人体形高大者来中国的设施)师:作为设计师,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作品。提问:盲人如何识别人民币面值?

钞票的设计(从1980年版开始,印制的一元券以上的人民币票面右下角(有的在左下角),有带黑点的标志。过去人们一直没有注意这标志是啥作用。其实这是专为盲人设计的。现在的百元大钞,1999年版的又有新的改进,是在右下角印有一个黑点,两个直角,那就是一个黑点代表1,一个直角代表一个0,两个直角表示两个0,即为100钞的标记,50元钱币是两个斜点,一个直角,10元钱币是一个黑点,一个直角。这样让盲人摸着手感更强了。)

2、师:我们平常进出教室的时候,都是一个个经过门的,为什么门要做得这么宽?不是很浪费材料吗? 学生思考:因为人在走动的时候要摆动手臂,为了使手臂不碰到门框。

师:对,人们在使用物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交替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的动态尺寸。[课件]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

静态尺寸指人的构造尺寸(身高、手臂长等)动态尺寸指人的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

试问:衣物等购买时为何都需要试穿?试穿时不能只静止不动?

案例:(同学们举例说明)同学们在升旗礼时的队列与课间操的队列,人与人之间的间距并不相等;

[图片欣赏]

3、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人的基本需求,易于理解)案例:品“三国”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作为设计师,需揣摩不同情境下人的不同心理需求(调查)师:(讲述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

活动:茶座、咖啡厅;办公室;医院的设计

4、人机交互:(人与产品的信息传递)

师:画面上不同的两组电话图片说明什么?有什么区别?(一个有液晶屏,另一个没有,不能正常显示信息或电话号码)

人类80%的信息来源于视觉接收。

因此,设计应重视考虑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即信息交流。案例:维拉克斯的空调系统 ;有来电显示的手机;有指示灯的开关

人与电脑之间实现了信息的相互交流(显示器)课堂小结: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人机关系是满足人的需求的方法。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这是设计的重点。通过学习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能够理解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5、课堂讨论:根据上面所学知识,对图片上学校的设计,还存在哪些不符合人机关系目标的问题展开讨论。

参考答案: 较为主要的:教学楼不该靠路边(环境太嘈杂、不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自行车棚距离校门太远(不方便学生,而且容易造成学校内交通拥挤,效率低); 5 小卖部应靠外一点;公用电话亭应靠外一点;人行横道离学校大门太远;红绿灯位置不对。较为次要的:实验楼离左边教学楼较远;建议小树林应种植在路边,起到隔音作用。

6、作业:课外活动-汽车颜色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人机关系”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发觉学生对人机关系的了解不是很深刻,通过简单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人机关系的概念并体会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引领学生较好地掌握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及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在本课中,我利用图片和视频创设教学情景,这两节课进行得很顺利,可能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类似的体会,很自然地掌握了设计中人机关系应该达到的四个目标:高效、舒适、健康和安全。这堂课学生的兴趣很高涨。我让他们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不符合人机关系目标的产品时,他们提出了很多,比如校服设计上的缺陷,甚至提出下次的校服设计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设计,还对中学生课桌椅等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示设计方案流程 2 篇4

我们能做到:

设计策划-内容制作-装饰施工一体化服务

一、前期洽谈阶段((了解的具体信息))

工程名称((工程的定位名称,如**展馆、**展厅、**规划馆、**博物馆、**科技中心......))

建设地点((在什么位置,是否独立空间、是否从楼层划分空间......))建设规模((多少平米、分几层、分几个空间......))承包方式((包方案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包工、包料、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包文明施工、包联动调试、包验收(含包通过消防验收)、包保修,等客户要求涉及到具体内容))

质量标准((最终施工质量是合格 优秀))

具体范围((只需要策划设计出方案还是全部软硬件都包含还是设计-内容制作-软硬件-装饰装修总承包等要了解清楚))

工期要求((具体控制时间如设计多长时间,施工多长时间等))资金来源((政府投资、企业出资、合伙出资......))

资质等级((有无展览展示资质要求或装饰装修设计或施工的要求,如展览展示一级、装修工程设计施工双壹级企业....))

资料要求((项目有无土建竣工全套CAD施工图纸、如平面图、立面图、强弱电图、空调消防图纸等及现场照片、受众群体要求、有没有投资金额限定、有无网站、有无宣传手册等所有与项目相关的详细资料))

二、概念分析阶段((初步创意))

概念策划根据甲方所提供的资料及设计意图,出具概念性文本创意说明。主要包含概念脉络分析及项目参考图片。

功能分区、平面布局

三、创意设计阶段((深化设计))

甲方初步确定概念策划方案之后,设计部将通过前期概念进行立面造型设计主要包含平、立、剖等可视效果(效果图),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四、施工图绘制

根据最终策划方案及效果图等资料绘制详细施工图纸

五、预算编制

方案费用计算(软硬件费用、装饰施工费用)

六、施工阶段

软件程序开发设计、硬件采购、片子内容制作、装饰装修施工

七、保修

客户已有设计方案我们可以做的有两点

1.装饰装修施工

组织施工力量参与此项目装饰装修管理与施工

2.布展执行

创意宿舍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流程2 篇5

1、主持人致开幕词

2、有请生活部部长金祝岭对此次活动发表讲话

3、有请11级辅导员贾小虎老师对此次活动发表讲话

4、进行颁奖仪式(每个宿舍派一个代表上台领奖)

1)最佳卫生宿舍:6#3177#125(有请机电学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金祝岭为获奖宿舍颁奖)

2)最佳人气宿舍:1#2176#533(有请机电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艾大阳为获奖宿舍颁奖)

3)最佳创意宿舍:1#2187#412(有请机电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张骆曦为获奖宿舍颁奖)

4)三星级宿舍:1#2141#2191#2201#2241#2256#3046#3066#3096#3196#3116#5226#5256#5306#5357#211(有请校学生会副主席王丹,机电学院学生会主席马鑫为获奖宿舍颁奖)

5)四星级宿舍:1#2151#2211#2236#3216#3186#3106#3226#3237#4247#425(有请机电学院10级辅导员马香丽老师,11级辅导员贾小虎老师为获奖宿舍颁奖)

6)五星级宿舍:1#6216#3077#419(有请机电学院团工委书记闫家深老师为获奖宿舍颁奖)

6、有请机电学院团工委书记闫家深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讲话

7、主持人宣布颁奖仪式结束,请老师和主席团先退场,然后同学退场。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认识流程的教学设计 篇6

闭幕式流程

一、会议时间:2016年05月14日15:30至18:00

二、会议地点:会议室

三、会议主持人:分公司副经理

四、会议议程:

1.15:00-15:20 与会人员签到入席

2.15:30-15:40 本次培训主要负责人--BIM工作组组长--,就本次BIM技术专项培训做总结并汇报

上课情况。

3.15:40-15:50 由优秀学员代表(本期培训班第二组组长)--

代表学员发言。4.15:50-16:00 由人劳科发言。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认识流程的教学设计 篇7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人机关系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

(1)人机关系的含义。

(2)在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以及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

(3)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但已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而容易被学生忽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地分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对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体会人机关系的重要性,并尝试对使用物品时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人机关系,从中体会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进而树立起正确设计观念。

四、教学策略

1.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动建构人机关系的概念。

2.经历观察、思考和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3.通过学生的小活动,让学生体验服装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初步了解人机关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应用图片设计教学情境以及案例分析,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归纳出人机关系应该实现的目标。

五、教学资源准备

收集体现人机关系的图片。

六、教学程序设计

【通用技术教案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简单结构的设计是结构设计的基础,也是技术设计的基础。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明晰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的前提下,以简易相片架结构的多方案设计为案例,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并能运用所学的有关结构的基本知识进行多方案的结构设计,加强学生对结构设计方法的体验。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讲授;第二课时:案例分析及设计;第三课时:制作及评价。)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在介绍了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后通过案例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的一个认识结构设计的反复过程。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通过简易相片架设计和制作,让学生亲历结构设计的过程,把握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通用技术教案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结构无处不在,但结构设计往往涉及较复杂的数学、科学的知识和原理,而学生初次接触结构设计,再加上知识有限,只能进行较简单的结构设计。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学生对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结构的稳定性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为本节课简单相片架的设计制作奠定了基础。

3.非认知因素分析:学生对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结构的稳定性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简易相片架的设计充满了兴趣和设想,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生活中的经验会设计出较满意的作品。

第一课时

【通用技术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并能够在自己的设计中得到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居家装饰的设计、汽车安全气囊设计、汽车外形设计、儿童自行车设计的分析和探究,和通过对广告牌抗风问题的探讨,学习和巩固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及结构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学习习惯,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通用技术教案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结构设计分析。

【通用技术教案教学资源】

本节课的教学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完成。通过幻灯片呈现诸多的图片、案例、实物,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通用技术教案教学思路】

1.导课。通过鲜丽的图片吸引学生,引出课题。

2.提问:如果没有结构设计我们的周围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讨论回答。通过学生热烈的讨论、思考,深刻认识到学习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身边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抓住主要因素进行设计。过渡到:结构设计的目标及要求。

4.学生通过回顾、思考、回答过渡到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这样的安排加深了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还是课程目标均为建国以来的首创。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使用的是江苏科技出版社的教材。“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皆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具体内容有技术及其性质、设计的基础、怎样进行设计、设计的实现——制作、设计的交流与评价。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

1、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2、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四、实施措施

1、在开学初将各班学生分为4-6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生活出发,收集与技术有关的各种图片、文字资料,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上技术课,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1”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5、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教学中要多跟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物理、历史、化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

五、教学理念

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六、实施过程

根据安徽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方案设置指导意见,本(技术与设计1必修)应该安排36学时,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我校高一年级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必修)模块课时分配计划:

章节建议课时分配(共计20学时)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4:第一节两课时,第二节、第三节各一课时;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3: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各一课时;

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5:第一节一课时,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三节共用两课时,第五节一课时,第六节一课时

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5:第一节一课时,第二节两课时,第三节、第四节各一两课时;

第五章设计的交流与评价3:第一节一课时,第二节两课时。

因课时少,时间紧大部分课都要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所以要求学校提供多媒体教室。

因为学校有安排两课时,所以有时间可以上一章必修二的内容。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术与设计2”模块是在“技术与设计1”的基础上设置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专题性技术与设计的教学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本模块由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四个主题组成,侧重于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以及生活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这些对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

1、理解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结构设计、流程设计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掌握简单控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能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

3、能结合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形成设计方案并初步实施;

4、学会从技术、环境、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技术设计方案和实施的结果,增强革新意识。

三、实施措施

1、在开学初将各班学生分为2-4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技术试验,领悟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能将它们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能否反映时代的发展的教学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6、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倡导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可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技术活动档案袋评价两种方式。

四、课时计划

下达生产计划和出入库的流程通知 篇8

一、在销售内勤接到业务员所需产品时,首先要完整准确无误地详细记录所需要求

1、较大事项应将记录,重复向业务员复述一遍得到确认。

2、确认后根据库存数量及时以纸质方式下达生产计划到崔工、原材料库、生产车间、质检化验。

3、崔工接到生产计划进行审核无误后,做生产准备工作,(包括原材料模具等事项)通知车间准备生产,如有疑问可及时与销售联系。

4、生产的成品及时入库并与库管进行交接确认。

5、库管归类入库。

6、业务员要求发货时,销售内勤按要求开据销售票并发送到仓库。

7、库管按销售票开据出库单。

8、装卸工按出库单要求装车,库管监督。

9、出库完成。

10、因质量问题或包装问题等原因退货需先给崔工和销售内勤打电话,许可后方可退货,退货手续由销售内勤开据退货票(退货票需与原销售票的规格一致)仓库依退货票验退货。

11、原材料库、成品库、五金库不论出库还是入库都要依据票据出入库,没有票据不准出入库。

二、要求

1、销售内勤接生产计划或销售出库,都要将客户各项要求写详细。(可将各项要求名目都列出来挂在办公桌旁,当客户或业务员表达不详时按预先准备好的项目列表询问详细,以免漏项,减少损失)。必须用纸质表格方式通知到车间、仓库。否则承担因不详细所造成的责任损失。

2、当生产计划多时,销售内勤要给车间列出先后生产顺序。要科学合理安排周全,既照顾客户要求又要考虑车间生产成本。生产计划到达车间后一般不要再更改,变动的次数越多则成本越高。

3、车间、仓库以销售内勤开据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票进行生产和出库,否则承担所造成的责任损失。

4、销售出现特殊情况,可及时打电话通知车间、仓库但事后要补齐单据。

5、车间仓库要拒绝外来人员入内,不准听从业务员或社会其他人员在本车间或仓库的`要求。否则承担所造成的责任损失。

6、销售、生产、仓库在工作中必须按统一产品代码顺序、统一产品规格标准尺寸及要求顺序,统一划分产品类型。违者既错承担造成的责任损失。

7、销售对数量较大的要向客户协商分几次多长时间送货,以便安排生产计划时也要同时分批次安排。尽量避免一次性大批送货。使产品长期处于日晒雨淋风吹而出现质量问题,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量生产单一品种而造成积压资金。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技术与流程 篇9

护士培训教材之: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测量

技术操作、流程与护理

(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三)注意事项

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患者身旁。

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4、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者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二、脉搏的测量

(一)目的

1、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2)向患者讲解测量脉搏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手臂轻松置于床上或者桌面。

(2)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3)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

3、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测量脉搏时的注意事项。

(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

(三)注意事项

1、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2、脉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

时测量1分钟。

三、呼吸的测量(一)目的

1、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

2、监测呼吸变化。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一般情况。

2、操作要点:

(1)观察患者的胸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2)危重患者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

(三)注意事项

1、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

2、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

3、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及婴儿应当测量1分钟。

四、血压的测量

(一)目的

1、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

(2)告诉患者测量血压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1)检查血压计。

(2)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3)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4)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位置。

(5)按照要求测量血压,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6)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7)记录血压数值。

3、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测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或者家属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三)注意事项

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

4、若衣袖过紧或者太多时,应当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侧肢体。

(5)检查被测量血压侧肢体有无偏瘫、功能障碍、皮肤有无损伤。(6)患者意识清楚,可与护士配合。

三、准备

1、操作护士:护士回治疗室后,六部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清洁干燥治疗车、快速手消、大治疗盘:容器两个(一个是清洁容器、一个为盛放使用后体温计)、手表(有秒针)、体温计(水银柱已甩至35°并检查)、必要时准备棉球(测量呼吸时用)----清点、检查并擦干体温计。

3、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笔-----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是否完好。

四、操作过程

1、核对并向病人解释,给予舒适、安全卧位,并注意保暖

2、体温测量 :

协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加紧。解释:体温计请您夹好,您不要动,过十分钟以后我会给您取出体温计,现在给您测量脉搏。

3、测量脉搏:

协助患者手臂放松,手臂向上,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病人的桡动脉表面,计数30秒。

4、测量呼吸:

测量脉搏后手仍然按在病人的手腕上,观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

5、测量血压:

(1)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被测肢体的肱动脉、心脏、血压及零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坐位时平窝上2-3cm;袖带松紧度,以可以放心一指为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轻加压(操作者蹲下,使目光与水银柱平行)。

(4)松开气门匀速缓慢放气,速度以4mmHg为宜,同时听搏动音并双眼平视水银柱下降所指刻度,当听到

3、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1)发热: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根据发热程度分为:①低热:口温不超过38℃,常见于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热。②中等热:口温在38℃-38.5℃,常见于一般感染性疾病。③高热:口温在39℃-41℃,常见于急性感染。④过高热:口温超过41℃,见于中暑。

根据体温变化特点,发热表现有下列4种常见热型:稽留热、间歇热、弛张热和不规则热。

发热过程分3个阶段:①体温上升期: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病人临床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无汗。②高热持效期:特点为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平衡。病人表现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干、呼吸心率较快。③退热期:特点为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2)高热病人护理:①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日,可减为每日测体温2次。②采用物理降温,用冰袋冷敷头部或置于腋下、腹股沟、颈部等大血管处。体温超过39.5℃,给予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③补充营养和水分。供给高热能、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或经静脉补充水分、营养物质及电解质。④预防并发症。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并发其它感染。⑤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消耗过多,减轻头晕、心慌、全身无力等症状,促进康复。

二、脉搏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在外周动脉上便出现一次搏动,即为脉搏。心脏收缩时,动脉内压力增加,管壁扩张;心脏舒张时动脉内压力下降,管壁回缩。大动脉这种有节律的舒缩,向外周血管传布,就产生了脉搏。

1、正常脉搏

(1)脉率:即搏动频率。正常情况下脉搏和率是一致的,脉搏反映心率的次数。健康成人脉率为每分钟60-90次。

(2)脉律:即搏动的节律。正常脉律每次间隔时间相等,脉律反映心搏节律及心脏功能。

(3)脉搏强弱:取决于脉压大小及动脉充盈度。

(4)动脉壁性质:即动脉紧张度,正常动脉血管直而光滑,柔韧富有弹性。

2、异常脉搏的观察和护理

(1)异常脉搏类型:①频率异常:包括速脉和缓脉。速脉每分钟心率在100次以上。多见于运动后、发热、甲亢、疼痛、低血压时。缓脉每分钟心率在60次以下,多见于房室传导阻滞及颅内压增高病人。②节律异常:脉搏搏动不规则,间隔时间长短不匀,称不整脉或心率失常。有以下几种类型:间歇脉、脉搏短绌。脉搏短绌:即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且细数不规则。③强弱改变:包括洪脉、丝脉(2)护理:①脉搏测量部位: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均可用于测量脉搏。常用部位:桡动脉、颞动脉、颈动脉、足背及腘动脉等。②测量方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按在动脉上,压力适中,测量半分钟。节律异常病人、危重病人应测量1分钟,并记录。③注意事项:测量脉搏前应使病人安静休息15分钟后在测量。住院病人每日测体温时,常规测脉搏。发现脉率与节律异常时,应重复测量,力求准确;脉搏细弱不易计数时应听心率。对短绌脉病人需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搏。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病人,用药前必须先测量脉搏,脉率低于60次每分,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三、呼吸

呼吸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主要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1、正常呼吸 健康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16-20次,深度均匀。

2、呼吸的生理变化 呼吸的频率及深浅可随年龄、活动、情绪、意志等因素影响而改变。如小儿呼吸频率快于老人,女性快于男性,活动后快于休息、睡眠时,情绪激动时可明显增快。此外,意志对呼吸有一定的控制。

3、异常呼吸的观察和护理

(1)异常呼吸的类型:①频率异常包括增快和徐缓两种:一种是呼吸增快:每分钟呼吸超过24次,常见于高热、缺氧等症病人。另一种是呼吸徐缓:每分钟呼吸低于12次。常见于颅脑疾患所致颅压升高或药物抑制呼吸中枢及糖尿病昏迷等病人。②节律异常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潮式呼吸,是病人病危时的严重症状,表明呼吸衰竭,濒临死亡。另一种是间断呼吸:表现为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③呼吸深浅度的改变:深度呼吸,呼吸深大而有规律,多见于代谢性酸中毒;表浅呼吸,呼吸幅度小且不规则,有时呈叹息样,多见于濒死病人。④呼吸气息异常,包括蝉鸣样呼吸、鼾声样呼吸。⑤呼吸困难:指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致使气体交换不足,机体缺氧。病人表现为胸闷、呼吸费力不能平卧、烦躁、口唇指(趾)甲紫绀、鼻翼扇动等。

(2)异常呼吸病人的护理:①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室内禁止吸烟。②调节体位,可抬高床头,以利于胸部扩张。③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分泌物时应及时清除。④精神安慰,如守候在病人身旁以增加病人心理上的安全感。⑤呼吸护理技术的运用,给氧及气管切开后呼吸器的应用。

四、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1、正常血压

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为12-18.6kpa(90-140mmHg),舒张压为8-12kpa(60-90mmHg).40岁以后每增长10岁,收缩压提高1kpa,而舒张压无年龄界限。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脉压差。一般为4-5.3kpa(30-40mmHg

2、血压的生理变化

(1)年龄和性别 中年以前女性比那男性偏低1kpa左右,中年后差别较小。老年人血压高于年轻人。

(2)昼夜和睡眠 清晨因睡眠时基础代谢低,血压略有下降;傍晚或 劳累后血压稍有升高。

(3)环境的影响 在寒冷环境中血压可上升;在高温环境中血压可降低。(4)体位的影响 收缩压在卧位时比站立时高,而舒张压卧位时比站立时低。(5)不同测量部位的影响 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下肢血压高于上肢。(6)饮食 饮食中盐的摄入量对血压有很大影响,食盐过多易发生高血压。此外,进食后血压可略升高。

3、异常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1)异常血压:①高血压 收缩压在22kpa以上或舒张压在13kpa以上。②临界高血压 血压值介于正常及高血压之间。收缩压波动在20kpa或舒张压在12.3-13kpa,即使尚未发现心、脑、肾器官损伤,也属于临界高血压。③低血压 血压值低于10.7/6.67kpa(80/50mmHg)为低血压。④脉压差异常 脉压增大〉5.3kpa(40mmHg),常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等疾病。脉压差﹤3.3-4kpa(25-30mmHg),常见于心包炎、心包积液、早期休克等疾病。

上一篇: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项目IPO上市咨询(2013年最新细分市场+募投可研+招股书底稿)综合解决方案下一篇:在2021年“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