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

2024-05-19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精选6篇)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 篇1

昨天上完《认识容量和升》,晚上回去让学生做了这样的预习作业:参照书本P13页自制一升的容器,然后用一升的水实践,完成以下填空。一升水大约可以倒茶杯,一升水大约可倒()小碗,一升水大约可倒()大碗,一升水大约()勺子,一只电饭锅的容量大约()升,一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升,一脸盆水大约()升,一脚盆水大约()升。再找找哪些容器的容量比一升大,哪些比一升小。学生去实践了以后,今天我们在课上一起交流,学生显得十分兴奋,畅所欲言,对“升”的认识也更加加深。这也是因为对自己探究成功的喜悦吧!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 篇2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圆”的第一段教学内容 (教材第93~97页) , 这部分教学内容共安排了三道例题、两道“练一练”以及八道练习题和一则“你知道吗”. 其中, 三道例题包含10个知识点、5次交流、4次操作、1次观察和4次思考.

10个知识点, 即:“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圆心? ”“什么是半径? ”“什么是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

5次交流, 即学生观察教材呈现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圆形物体后:“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 ”“想办法画出一个圆, 在小组里交流. ”“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对例3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 ”“你还有什么发现? 在小组里交流. ”

4次操作, 即:“想办法画一个圆.”“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 ”“在自己画的圆里标出圆心, 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并分别用字母表示.”“先任意画一个圆, 把它剪下来, 再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

1次观察, 即教学例1时, 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呈现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圆形物体, 以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圆的经验. 当然, 其他活动中也包含观察, 这里就不单独列出.

4次思考, 即:“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它有几条对称轴? ”“你还有什么发现? ”

二、参阅《教师教学用书》

与苏教版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00页对这部分内容提出的教学建议是:这部分内容可以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第93~94页的例1、例2、例3, 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七的第1, 2题. 第二课时完成练习十七的第3~8题.

其中, 对于第一课时的教学是这样建议的:教学例1时, 要侧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充分地感知圆. 教学例2时, 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并结合学生用圆规画圆的体会具体介绍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学例3时, 可以在学生各自操作的基础上, 通过记录学生的表述逐步整理出需要重点讨论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以教材中所列的问题为主. 然后明确提出:“关于这些问题, 你是怎样想的? 可以怎样验证你的发现? ”接着再次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或验证, 在小组内就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最后, 总结出关于圆的几个主要特征. “练一练”第1题可让学生先独立判断, 再说明自己判断的根据;第2题在学生独立完成后, 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所画的圆. 练习十七的第1题和第2题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回顾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画圆的步骤和注意点.由此看来, 第一课时除了要完成“练一练”2题和练习十七的第1, 2题以外, 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以上提到的10个知识点、5次交流、4次操作、1次观察和4次思考.

三、问诊教师教学实践

新教材全面推广以来, 除了笔者亲历了教学实践, 还学习了12节不同层次的课, 并参与了几次关于该节课的交流.笔者发现了困扰教师的一个共同问题, 即“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任务繁重, 难以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践行这个理念, 必然要分配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5次交流、4次操作、1次观察和4次思考”, 在一节课中这样一路走下来, 新课标的理念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可教学任务却无法完成, 或者是匆匆忙忙完成了教学任务, 新课标精神就难以体现, 成了“夹生饭”. 这样就形成了难以调和的教与学的矛盾.

四、我的教学建议

为了调和教与学的矛盾, 把新课标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 “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仍然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例1、例2, 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七的第3题、第6题. 第二课时教学例3, 完成练习十七剩余的题目和“你知道吗”.

“练一练”的第1题是检验学生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 同时为学习例3做一点准备;第2题是学生在巩固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系统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 所以这两题仍留在第一课时完成. 练习十七的第1, 2题是为了检查和巩固圆的一些主要特征, 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所以随着例3移到第二课时完成. 第3~5题是分三个层次让学生逐步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技能, 并且可以使学生体会圆的大小与半径或直径的长短有关, 而第4, 5题涉及圆的一些主要特征, 所以把第3题放在第一课时完成, 让学生巩固用圆规画圆的技能的同时, 初步体会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 第6题是结合前面所学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和平移的知识, 让学生体会圆心的位置决定圆的位置, 因而这一题放在第一课时完成无可非议. 其他题目都与圆的一些主要特征有联系, 就仍作为例3的巩固练习留在第二课时完成.

“认识厘米”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3

教材简析:

“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长度,但对厘米、米等“单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感知并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呢?又怎样让学生真切感受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初步的长度观念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厘米”

(……经过用回形针、蜡笔、小刀、橡皮等工具测量同一课本后得出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测量单位测量,结果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测量了课本的长,为什么测量的长度不一样呢?

生:我们用了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所以结果不一样。

师:怎样测量物体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呢?请观察你们手中的尺子。(学生自主观察、交流)现在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2:我想知道尺子上一小格表示什么?一大格表示什么?

师: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

(播放课件:小朋友好,我是长度单位“厘米”,平时你们测量物体时,可以用上我,比如说铅笔长15厘米,课本长20厘米,课桌边长100厘米。小朋友们,初次见面,你想对刚才的介绍说点什么?)

生1:我想认识厘米这个新朋友。

生2:我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

二、参与活动,体验“1厘米”

1、认识“1厘米”。

活动一:找一找

师: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出示课件:闪动1厘米的距离)

师:直尺上闪动部分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从0到1的距离叫1厘米,也可写作1cm。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直尺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1厘米长,同桌相互指着说一说。

生1:从刻度1到刻度2是1cm。

生2: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cm。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直尺上每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

总结并板书:直尺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或者每一大格间的长度都是1cm。

2、感受“1厘米”。

活动二:量一量

师:请拿出学具盒里棱长1cm的正方体,它宽度就是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不信,量一量看。(教师巡视并用实物投影演示)还可以怎样量?(学生测量,初识将物体的一端对尺子上任意一个刻度,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活动三:比一比

师:请每位小朋友用左手(或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住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抽掉小正方体,手指不要移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比一比再用直尺量一量,反复多次,直到学生比的长度大约在1厘米左右。)

活动四: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出1厘米的长度,再次验证你比的是否正确。

活动五:摸一摸

师:现在我们把1厘米记在脑子里,请从信封里摸出1cm的物体。

(学生动手摸后回答。)

生1:小正方体的每一条边长是1厘米。

生2: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

生3:小棒长1厘米。

生4:钢笔粗大约1厘米。

生5:火柴盒的厚大约是1厘米。

活动六:说一说

师:请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也是1厘米。

(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小手指1节的长约1厘米,有的说大拇指甲的宽大约1厘米,还有的说1粒大豆的长大约1厘米,钢笔上橡皮头的长大约1厘米……)

三、汇报交流,拓展新知

1、仔细观察先估一估再填空。

2、认识“几厘米”

师:现在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各人手中的直尺。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10厘米的长度,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0厘米。

生2:10厘米里面有10个大格,也就是说10厘米有10个1厘米。

生3: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厘米。

生4:不对,是3厘米。

师:为什么是2厘米?

生1:因为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大格,尺子上1大格表示1cm,所以是2cm。

四、课堂小结(略)

课后反思:

“认识厘米”,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教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具体比较操作与应用有一定难度。由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常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明晰,直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感知、体验、实践、交流反思、产生情感从而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要上好此课,必须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如何让学生认识“厘米”这一单位呢?片段一设计了用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结果不一样,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矛盾冲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接着教师拿出直尺让学生观察,并辅以课件演示启发学生找出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表象,为进一步认识厘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将1厘米的教学转变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过程呢?活动中的找一找——初步认识刻度;量一量——尝试体验初步建立表象;比一比——感受新知,形成数学模型;想一想——抽象概念,建立空间观念;摸一摸——反思实践,应用数学模型;说一说——联系生活,拓展想象等环节都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经历、体验、想象,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感受,并形成1cm的空间观念,从而促进对“1厘米”认识。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构建所学知识系统。

如何强化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呢?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直尺,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等活动加强个性化记忆和理解。如,摸出一支粗约1厘米的钢笔、厚1厘米的火柴盒,观察小手指一节的长……这些都是学生体验的结果。用蔬菜图估计长度,强调体验过程,把对1cm的体验最终落实在生活实践中。二度开发教材、灵活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建构。

由于整堂课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所以学生学得非常兴奋,兴趣非常浓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种变教材为“学材”,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体验”的空间,还使他们牢固地建构了1厘米的长度概念。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篇4

备课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

备课人: 涟水县向阳小学 吴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

3.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教学重难点:

理解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感受一升的大小。课前准备:

1.师准备:课件;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一个冷水壶;茶杯;水;饮料瓶;量杯等。

2.每个小组准备一些盛液体的容器,以及一个一升的量杯和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容器。

教学时间:(数学,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吗?谁能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这个故事非常有意义,教育我们要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现在老师为这个故事写了续篇,想听吗?

师:后来这三个和尚吸取了教训,重建寺庙后又买了两个水缸,现在庙里有三个水缸(课件出示三个大小、形状不一的水缸)。他们三个人重新分配任务,每人一个水缸,每天都要装满水。对他们现在这样的分工,你有什么看法?

师小结:1号水缸比较大,装水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1好水缸的“容量”大。(板书:容量)相对而言,2号水缸的容量就——(比较小)。那3号水缸的容量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情境中直观感受到 1

容器(水缸)大小和容量(能装水多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快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对这堂课学习的憧憬。

二、探究领悟,认识容量 1.认识容器

师:像水缸这样用来盛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器皿都叫做“容器”。(板书:容器)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容器?学生回答后,师课件出示各种容器图片。2.理解容量的意义

(1)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哪一个的容量比较大?你是怎么知道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2)(课件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冷水壶)师:观察这两个冷水壶,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往冷水壶中倒水过程。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

(3)(师出示其中一个冷水壶)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容量了,那么你们知道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指的是什么吗?如何来说明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小组讨论后再汇报。

学生上台演示倒水过程。(课件出示)

师:现在大家能说说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

小结:由于杯子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一壶水倒出来的杯数就不一样。得到的答案也会不同。所以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板书:容量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两个水壶相互倒水的过程,更加直观,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容量的大小。之后再通过具体演示和操作,让学生自己体会和理解容量概念。接着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逐步体会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三、感受容量单位“升” 1.认识升

师:我们常用的容量单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带来的饮料瓶、罐上找一找。同桌相互交流后汇报。

师:大家找到的“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升”。“升” 可以用“L”表示。(板书:认识 和升 L)

再问:你们都是在哪些物品的包装上看到这个容量单位的?(点击课件)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以用“L”表示。(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发现数学信息,初步感受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教师再利用课件展示更丰富的、以升作单位的物品,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的知识构建架起了桥梁。

2.感知1升

师:你们知道一升有多少吗?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用量杯测量液体的多少。(出示量杯)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有“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课件出示)

师出示正方体玻璃容器,提问:你们知道这个正方体的玻璃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吗?

各小组学生拿出正方体玻璃容器,用直尺从里面量玻璃容器每条边(棱)的长度。(各小组汇报)

让学生将正方体玻璃容器内倒满水,再把水全部倒入量杯。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刚才这个正方体容器里的水是多少吗?(课件演示实验过程)

师指出:每条边长度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3.体验1升有多少。

操作:1升的水可以装满几杯。让学生用平时饮水的杯子倒一倒,说一说大约这样的几杯就有1升。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反思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步加深对“升”直观的认识。

4.谈话: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课件出示:研究发现,成人一天的饮水量为1升~1.5升。少年儿童一般在1升左右。要分多次饮用水,不要一次大量饮水。)

5.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今天我们带来了许多容器,大家看一看,哪些容器的容量比一升大?

五、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看来同学们对容量和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进 3

入智慧屋。(点击课件)

1.想想做做第1.2题 2.猜容量(想想做做第3题)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在学生初步感知“升”后,适时地进行巩固,通过比一比、猜一猜等练习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升的认识。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呢?

2.拓展练习: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20分钟就会流失1升水。一小时就浪费多少水?一天呢?

3.课后实践:找几个常见的容器,分别倒入1升水,看看有多少?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的设计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节约1升水,积少成多,既是教育学生节约用水,也是对学生人生的启迪。

板书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L)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反思 篇5

认识容量和升

总课时数:第8课时 上课时间:2013年9月1日 教学内容:第13.14页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完成口算本上的校对工作,检查学生的口算完成情况。

二、自主探究

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个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较小的容器)

1个电饭煲是2升多,1个大油桶是5升,一个水池30升,一个脸盆5升„„(较大的容器)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做到:

(1)想象,也可用手比划该容器的大小;(2)继续补充

三、精讲点拔

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比如:煲的1/2,锅的差不多,脸盆的1/5 可继续让学生估一估,整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2.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这里的4张图,可以让学生先挑一个最有把握的说,并说清楚理由。再以此为参照,进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进行,但都要学生充分说理,不能是简单的凭感觉。

四、运用提升

指导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略)

五、达标作业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6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及日常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在教学中我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这样不仅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在学生说一说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同时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以及“说”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让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我注重了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上一篇:全国造价员考试土建工程计算应试技巧下一篇:仓库5s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