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学反思(通用12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1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这是我任教数学的第二年,在这个学期里,每一节课我都努力做到认真对待,课前踏踏实实备课,课后对课堂上的得与失进行反思。上完《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这一内容,我的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利用“教师节的到来”创设情境,“教师节要到了,我们班准备搞一个庆祝活动,但是在布置教室时,老师发现拉花短了一截,怎么办?”“用彩纸补上。”“那么用多长的彩纸呢?老师量得这一节拉花的长度和你们的铅笔一样,请你们选择喜欢的一种实物为标准,测量铅笔的长度。”因为情境的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而生动有趣的资源。
二、重视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知识 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让学生在亲身测量中感受并得到结论: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同一件物品的长度数据的表示就不同。鼓励学生在操作中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测量长度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如我让学生测量书本、文具的长度,在量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审视周围的世界,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活动多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好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玩”,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数学活动多样化更易于学生接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数学活动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再将这个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灵活地运用,通过动手测量、测量周围的东西、猜一猜填合适的单位等多种实践,提高知识的应用意识。所以说多种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法宝。
四、巧妙练习,使学生新学的知识得到强化
练习设计也围绕着有趣的故事来展开,让学生的巩固练习有了情境为依托,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知识得到了强化,又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设计的练习针对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薄弱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三个练习题层层紧扣。最后的开放题是让学生把生活知道的有关长度的知识说出来,丰富了课堂内容。
五、交流合作,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本节课我建立了二人小组,二人小组在合作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培养了言语表达能力,养成了细心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在活动取得成功时,那些单独完不成任务的,平时很少能获得成功的同学也享受到了成功带给他的愉悦。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学生活动时没有做到全面指导,导致有的小组里你说我也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嘈杂声一片;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不参与,自己玩自己的,似乎活动与己无关。
2、课堂教学中,反馈评价不及时。这节课活动较多,我没有做到随时根据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评价,致使本节课的部分注意事项占用了下节练习课的时间。
3、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多媒体课件设计没能够推陈出新。整节课上,虽然能够运用多媒教学但是没有体现出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4、没有采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本节课中做到了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但没有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等方面,在评价方式上,也没有做到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步骤地开展。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对每节课做到有效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2
案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它是谁呢? (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猫)
要想知道这只小猫有多高该怎么办呢? (用尺子量一量)
在平时, 什么时候也要用尺子量一量呢?
(裁缝做衣服、医生量身高、量黑板等的长度)
对, 要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就要用尺子量一量, 我们先要学会看尺子。
二、新授
1.认识米尺 (电脑显示放大的米尺)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尺, 你们的小尺很漂亮, 画有各种各样的图案, 请仔细观察小尺上除了画有图案外还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1) 有数字, 请学生按顺序读一读。
(2) 一条一条的线。对, 这些线在尺子上叫刻度线, 刻度线有的长, 有的短, 那长刻度线之间的每一个大格的长度一样吗?
(3) 都有cm两个字母, cm这两个字母表示厘米。
(4) 有刻度线的一边都是平平直直的。
尺子上有这么多东西, 那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刻度线为什么有长有短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我们先看尺子上的数字, 它们是用来表示几刻度的, 最小的是几?0所对的这条线段叫作0刻度线, 表示起点, 就像我们开运动会赛跑时的起跑线一样。
这些刻度线, 有的长, 有的短, 这是用来表示长度单位的, 我们要量物体的长度, 就必须有统一的单位, 厘米就是长度单位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厘米。 (板书)
2.认识厘米
(1) 1厘米有多长?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来吗?
①学生指一指, 说一说, 从0到1厘米, 从1到2是1厘米……
②每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电脑显示)
③同桌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互相看一看。
④贴出一1厘米的实际长度。
(2) 拿起图钉, 猜一猜它有多长? (1厘米)
①电脑显示图钉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较。
②动手操作:
1) 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图钉, 左手慢慢抽出图钉, 这时拇指和食指间的小缝大约是1厘米。
2) 看看两指间的距离, 把它记在脑里, 闭上眼睛想一想有多长。
3) 不用图钉, 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同学互相检查。
判断:数学书的长、宽、厚, 哪个长度最接近1厘米?
找一找, 你身上的哪个部位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量一量, 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电脑显示)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用厘米量
刚才我们说的1厘米的物体都比较短, 也就是说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 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那怎样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呢? (板书“用厘米量”)
拿出纸条, 我们已经知道1厘米有多长, 谁能猜出老师手中这张纸条有几厘米?
让学生猜一猜。
为什么大家猜的结果不一样呢?
看来要想准确地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一定要用尺子量一量。怎么量呢?学生试量。
教师演示量的方法。 (电脑演示)
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一端, 再看纸条的另一端, 对着几, 就是几厘米。
小结:不论量什么物体, 一般都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就是几厘米。如果没有对准0刻度, 就要数一数占了几个大格, 就是几厘米。
三、巩固练习
1.看一看
比较两种量法。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 知道1厘米有多长 (用手比一比) , 还知道了怎样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你们会量吗?量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五、游戏, 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先估计, 再量一量。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钢笔有多少厘米?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因此, 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而且知道数学是有用的, 必要的, 可以丰富知识, 增强本领, 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在“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动画导入新课, 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脑, 探究新知。首先, 安排学生观察, 认识米尺;通过操作初步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求学生找出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既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感觉学好数学是必需的,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然后教学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让学生先猜再量, 培养估算能力。整个活动过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厘米”教学实录与反思 篇3
教材简析:
“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长度,但对厘米、米等“单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感知并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呢?又怎样让学生真切感受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初步的长度观念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厘米”
(……经过用回形针、蜡笔、小刀、橡皮等工具测量同一课本后得出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测量单位测量,结果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测量了课本的长,为什么测量的长度不一样呢?
生:我们用了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所以结果不一样。
师:怎样测量物体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呢?请观察你们手中的尺子。(学生自主观察、交流)现在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2:我想知道尺子上一小格表示什么?一大格表示什么?
师: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
(播放课件:小朋友好,我是长度单位“厘米”,平时你们测量物体时,可以用上我,比如说铅笔长15厘米,课本长20厘米,课桌边长100厘米。小朋友们,初次见面,你想对刚才的介绍说点什么?)
生1:我想认识厘米这个新朋友。
生2:我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
二、参与活动,体验“1厘米”
1、认识“1厘米”。
活动一:找一找
师: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出示课件:闪动1厘米的距离)
师:直尺上闪动部分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从0到1的距离叫1厘米,也可写作1cm。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直尺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1厘米长,同桌相互指着说一说。
生1:从刻度1到刻度2是1cm。
生2: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cm。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直尺上每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
总结并板书:直尺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或者每一大格间的长度都是1cm。
2、感受“1厘米”。
活动二:量一量
师:请拿出学具盒里棱长1cm的正方体,它宽度就是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不信,量一量看。(教师巡视并用实物投影演示)还可以怎样量?(学生测量,初识将物体的一端对尺子上任意一个刻度,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活动三:比一比
师:请每位小朋友用左手(或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住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抽掉小正方体,手指不要移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比一比再用直尺量一量,反复多次,直到学生比的长度大约在1厘米左右。)
活动四: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出1厘米的长度,再次验证你比的是否正确。
活动五:摸一摸
师:现在我们把1厘米记在脑子里,请从信封里摸出1cm的物体。
(学生动手摸后回答。)
生1:小正方体的每一条边长是1厘米。
生2: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
生3:小棒长1厘米。
生4:钢笔粗大约1厘米。
生5:火柴盒的厚大约是1厘米。
活动六:说一说
师:请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也是1厘米。
(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小手指1节的长约1厘米,有的说大拇指甲的宽大约1厘米,还有的说1粒大豆的长大约1厘米,钢笔上橡皮头的长大约1厘米……)
三、汇报交流,拓展新知
1、仔细观察先估一估再填空。
2、认识“几厘米”
师:现在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各人手中的直尺。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10厘米的长度,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0厘米。
生2:10厘米里面有10个大格,也就是说10厘米有10个1厘米。
生3: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厘米。
生4:不对,是3厘米。
师:为什么是2厘米?
生1:因为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大格,尺子上1大格表示1cm,所以是2cm。
四、课堂小结(略)
课后反思:
“认识厘米”,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教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具体比较操作与应用有一定难度。由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常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明晰,直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感知、体验、实践、交流反思、产生情感从而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要上好此课,必须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如何让学生认识“厘米”这一单位呢?片段一设计了用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结果不一样,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矛盾冲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接着教师拿出直尺让学生观察,并辅以课件演示启发学生找出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表象,为进一步认识厘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将1厘米的教学转变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过程呢?活动中的找一找——初步认识刻度;量一量——尝试体验初步建立表象;比一比——感受新知,形成数学模型;想一想——抽象概念,建立空间观念;摸一摸——反思实践,应用数学模型;说一说——联系生活,拓展想象等环节都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经历、体验、想象,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感受,并形成1cm的空间观念,从而促进对“1厘米”认识。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构建所学知识系统。
如何强化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呢?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直尺,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等活动加强个性化记忆和理解。如,摸出一支粗约1厘米的钢笔、厚1厘米的火柴盒,观察小手指一节的长……这些都是学生体验的结果。用蔬菜图估计长度,强调体验过程,把对1cm的体验最终落实在生活实践中。二度开发教材、灵活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建构。
由于整堂课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所以学生学得非常兴奋,兴趣非常浓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种变教材为“学材”,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体验”的空间,还使他们牢固地建构了1厘米的长度概念。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4
1.讲课流程比较顺,语言及课堂组织比较顺,不混乱。
2.重点把握准确,放在认识厘米和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上。
3.时间观念还需再加强,导入过长,需删减部分,给最后挑战题留足时间。
4.课堂语言还需精练、准确。
5.课堂内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调0刻度是尺子的起始点,用尺子测量时,直尺紧贴被测物体,可以从0刻度开始测量,也可以从中间测量。
6.挑战题方法多样性,给学生机会展示不同的方法。
7.学生回答或有向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二、自我反思
本节课聚焦认识厘米和用直尺测量。
(一)认识厘米的部分思路梳理:
1.产生必须要出现厘米的需求。“步、拃、庹”的复习导入可以砍掉,节省出一部分时间,到最后能把挑战题讲完整。课堂直接从矛盾入手,同一个课桌,学生和老师用手“拃”出的结果不同,让学生来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了解决交流不方便,我们就要统一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厘米。(导入)
2.找尺子中的一厘米。首先要让学生对直尺上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直尺上有数字、有长度单位(厘米或cm),有三种长短不一的刻度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0刻度线,它是直尺的起始点。对名称的认识要有但是要快。找尺子中的一厘米是重点,直尺上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让学生用手指去比这个长度,只有这一段是一厘米吗?拿着这个标准在直尺上移动找到别的一厘米。1-2、2-3、3-4、4-5、5-6......得出结论: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3.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这一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长度”、“图钉的长度”,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边隐藏的1厘米的物品。如“纽扣的宽度、圆珠笔的笔帽的长、语文书和数学书合起来的厚度......”学生发现的越多,就对1厘米了解的越透彻,对1厘米的长度越敏感,为之后填合适的单位的学习做铺垫。
(二)用直尺测量的部分思路梳理:
设计课堂测量的活动,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提前截取好的纸条(5厘米),让学生试着去测量并在展台上演示,教师最后总结方法:
1.被测物体紧贴直尺。
2.物体左边对着0刻度线,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发散学生思维,如果尺子的前半部分断了,这把断尺能不能继续测量呢?当然是可以的,用尺子测量,既可以从0开始量,也可以从中间开始量,从0开始测量是一种最为便捷的方法。而查格子是最接近测量本质的方法,看物体里面有几个1厘米,无论从哪里开始测量,都能够得出结果。
(三)关于挑战题
这道挑战题,方法多样,而且,每一个答案背后的设计都引人深思。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选项是3,有很多种方法。
1.分段法,其中,分段的方法也可以具体有两种操作。
第一种:分为上中下三段,用加法:3+1+3=7(厘米)
第二种:分为左中右三段,用加法:2+3+2=7(厘米)
2.查格子的方法,1+1+1+1+1+1+1=7(厘米)
3.拉伸法,孩子们能够想到这个方法其实不易,它对空间观念的要求很高,把绳子向左拉直,绳子左端对着1厘米,右端对着8厘米,那么绳长7厘米。
而这道题的另外三个选项真的是把孩子们迷得团团转。有同学选1,咋一看,他们貌似很”听话”地吸收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从绳子左端的3开始查起,到绳子右端的8结束,每格1厘米,一共5厘米。但是很快就被选2的同学反驳,“绝对不可能,你看中间还多了1厘米,是6厘米。”哦,原来2似乎也有点道理。孩子们似乎离真相近了一步,然而还有一步始终无法迈过去。这时候怎么办呢?查格子似乎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7为什么是正确答案?7比5多的2在哪?到底是哪两条线段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躲猫猫”?一切的语言解释都很苍白,此时,“割补”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醒脑。我们把从6-8的线段剪下来挪到跟上面的绳子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有两段1厘米的绳子在这条5厘米的绳子下面“盘旋”着,弄丢的2厘米被我们捡了回来。而至于选4的同学,真的很多,那为什么是4?他们也说不上来,不可置否,他们有些小聪明,能够看到这根绳子是比5厘米要长的,但是他们没有实践,也没有通过方法去解答,甚至根本没有付诸思考的脑细胞。他们看到了重叠的绳子,用自己的所谓的想象力觉察着,如果把绳子向左拉,一定能拉到0刻度线的位置,这样左端对着0,右端对着8,这就是8厘米的线段,而且对自己的答案充满着信心。这种思想往往是很可怕的,脱离实际,一意孤行,容易在自己的聪明中迷失自我。(扯远了)
(四)关于评价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5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
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
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
生3:1厘米有多长?
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
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
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7
教学过程(一):很快就由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拿出尺子,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接着就是大量的测量练习。(用时6分钟)
教学过程(二):让学生经历这样几个步骤:
(1)用拇指和食指卡住小棒的两端拿起来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横着看、竖着看;换只手再比比。
(2)慢慢把小棒拿掉看1厘米有多长,再换一只手比。
(3)闭着眼睛想,然后用手比,与同伴、与老师比,再用小棒验证。
(4)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铅笔尖的长度,字的宽度……)
(5)用你们的小棒摆2厘米、4厘米。将这些小棒粘在一起,做成一把“尺子”。
(用时19分钟)
看了上面的案例,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从给出的两个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教师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就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探究。两种不同的教学过程产生的教学效果一样吗?
从教学过程(一)可以看出对“1厘米”的认识,教师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可以说省时省力。整个过程体现的是教师教授的过程,缺乏学生的感悟与思考,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没有太多的感受;大量的练习虽然可以让学生学会了测量长度,也只是技能训练。
从教学过程(二)可以看出,教师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教学过程体现的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设置的这样几个活动非常有意义:
“看”:拇指和食指卡住小棒的两端看,再横看、竖看。目的是让学生观察1厘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高,达到对1厘米的直观感知。
“比”:拿掉小棒比、换只手比等,目的是让学生纠正认识上的误差,达到对1厘米的深刻认识。
“想”:是将获得的感知进一步内化为表象,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找”:找身边的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则是对形成的表象检索,利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进行实际的再认识。
“做”:做尺子。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经历了创作的过程,体验探究数学内涵和创造的乐趣。
以上“看”、“比”、“想”、“找”、“做”几个活动,学生经历了对“1厘米”意义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虽然用时很长,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价值所在:学生对度量单位、度量结构有了深刻的体验,对以后认识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和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提供了思维发展的空间以及个性发展的平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感悟、体验,以及思考、创造、协作等能力的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只有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受益一生。
正因为自主探究学习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许多教师己经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探究活动的形式化;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收到的效果甚微。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对自主探究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的不好等。我认为在运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探究性学习的对象应是数学的核心思想、内容和方法,旨在让学生经历这些重要内容的发现过程,从中体会出这些核心思想的价值。那种不论何时也不管何种教学内容都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做法,其实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在小学的数学知识中,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有关规律的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公式的推导、策略的探索、计算方法的总结等等。而数学上的一些规定等,还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比较好。
二、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时,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思考、发问、表现、创造以及尝试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发展。要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在听课调研中也发现很多教师把自主探究活动当成了课堂的点缀,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组织的探究活动像“蜻蜓点水”,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就结束了,这样的探究活动没有实效。
三、要以有价值的问题做引导
为了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有效地进行,更关键的一点是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将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的面积,教师出示三幅画,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接着教师问: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X宽”来计算呢?将学生带入到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问题一:你发现其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问题二:在面积公式中,“长X宽”实际上表示什么?
通过展示交流使学生理解:“长X宽”实际上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不但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而且了解了面积的本质内涵(也就是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因此,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不但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可以获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机会。尤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避免小组变成优秀生的天下,这样会使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造成两极分化。例如《厘米的认识》这个案例中,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创设了让学生“看”,“比”“想”“做”等活动,与同伴比与老师比,每个人都动脑去想,然后再动手去做,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主探究学习的价值。
五、要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
从《厘米的认识》浅析以生为本 篇8
【关键词】《厘米的认识》 以学生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68-02
学校生本教育改革,相应号召,我带着学生进入改革的行列队伍中,自己利用课下时间阅读理论书籍,学习生本理念,在课堂上一点一点的摸索前进,由于一开始就“大跃进”,完全的解放了学生,学生自己看课本,小组内解决问题,一节课下来感觉特不好,是真的以学生为本了,但由于老师基本功和自身素质的欠缺,课堂上很乱,这个时候明白了基本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必要性。一年级的孩子让他们自己看数学课本,理解课本上所说的说实话很有难度,我当时受到很大的打击,伤心难过了一段时间,很多老师也帮助我,教育我要分析学生、分析教材等等。而后我好好的想了这节课在处理细节上的问题,自己并没有从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出发,完全是自己一厢情愿,而后我就一点一点的改变教学方式,一句话一句话的训练小组,到了今天班里的小组基本成型,学生基本知道应该怎样合作互助,但是自己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问题还很多。我相信有孩子们的相伴,自己在路上并不孤单。孩子们,一起加油吧!下面就以我最近讲的一节《厘米的认识》为例子简单说一下自己对教学改革的看法!
“厘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教材在安排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连环画“阿福的新衣”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激发兴趣,为认识“厘米”提供背景。第二部分:“你说我讲”包括1个红点问题和1个绿点问题。红点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绿点问题 “徒弟的一拃有多长?”引导学生探究测量的方法。第三部分:“自主练习”。第1、3题,目的是让学生应用正确的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巩固从不同的起点量得的物体长度的读法,加深对厘米的认识。教学的重难点是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的过程,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前小研究:
《厘米的认识》课前小研究
一、仔细看课本75页、76页,并根据75页的连环画编一个小故事给爸爸妈妈听吧!
二、(1)观察一下自己的尺子,看看上面都有什么?并把自己的小发现简单的写在下面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并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3)小朋友们,找一找你周围或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朋友们,你还想用尺子测量哪些物体的长或宽呢?把结果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课前小研究毕竟是通过学生自己看课本的前提下做的,所以小研究的设计追求简单、明了、直接。
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哪位同学能够把课本75页上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呢?谈话:师傅量的时候是三拃,徒弟做时也是三拃,都是三拃,为什么做出来的衣服不合适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谈话:怎样才能让阿福穿上合适的新衣?(引导学生联想到尺子)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讲故事,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下面学生的倾听能力。创设故事情境,有助于学生感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关于测量方面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联想到用尺子测量,认识厘米,打下基础。]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尺子
谈话:你见过尺子吗?看一看,你的尺子上有什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认识尺子上的刻度线、数字、cm。并适时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谈话: 看到“厘米”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估计学生能够提出“1厘米多长?”“厘米是用来干什么的?等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明确探究方向。]
(二)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子上找1厘米。
谈话:1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吗?同桌互相找一找,准备班内交流。
2.班内交流。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大胆说、大胆找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3.小结:尺子上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或者1个大格的长就是1厘米,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说出这个结论。
4.找出学具盒中1厘米的小棒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尺子一起认识了1厘米的长,你能从学具盒中找出1厘米长的小棒吗?
5.用手比划1厘米大约的长度。
谈话:把小棒放在两个手指之间,拿掉小棒,看看手指间的空有多大。endprint
6.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大约有多长。
7.找一找生活中大约是1厘米长的物体。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你能找到哪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参与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找1厘米长的小棒,比一比1厘米的大约有多长,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一系列活动,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识过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1厘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三)认识几厘米,学习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读0刻度为起点的线段长度。
(1)读0刻度到2刻度之间的线段的长度
谈话:刚才我们一块儿认识了1厘米,大家看这是几厘米?你是怎样知道的?(投影出示:0刻度到2刻度的线段)
(2)读0刻度——3刻度,0刻度——4刻度……0刻度——10刻度的线段的长度
谈话:你还能读出这些线段的长度吗?(依次出示:0刻度——3刻度,0刻度——4刻度……0刻度——10刻度的线段)
(3)找规律、总结方法
谈话:通过读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規律:0到几就是几厘米,这个规律不难发现。)
2.读任意刻度为起点的线段长度。
(1)读2刻度到5刻度之间的线段长度(投影出示:2刻度到5刻度之间的线段)
谈话:你能读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时肯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个地方放慢速度,重点交流学生是怎样读出来的,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就减法的方法去做。
(2)运用方法,巩固应用
谈话: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读出这些线段的长度吗?(投影出示6刻度—10刻度,2刻度——11刻度,6刻度——12刻度的线段或者读出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度量的过程中,认识几厘米,学习度量的方法。]
3.试一试(课本77页第2题)。
谈话:这是蟋蟀和蝈蝈在一场比赛中跑的路,仔细观察谁跑的路长?为什么?
(1)独立思考
(2)班内交流
[设计意图:由“谁跑的路长?”引入,能够引发学生之间进行争辩,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
(四)学习用厘米进行测量的方法
1.量5厘米长小棒的长度
(1)估一估
谈话:你认为这根小棒有多长?
(2)验证小棒的长度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小棒的准确长度?
(3)学生动手测量
(4)展示测量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测量的方法,抓住出现的问题进行展示、交流,实施以学定教策略。)鼓励学生出现不同的测量方法,出现错误,尽量多的展示出具体在测量时会遇到的问题。
(5)反思
谈话: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能说一说,测量物体的长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比如说小棒的一端对准“0”刻度等等。
1.做一做(课本77页第1题)。
(1)独立测量
(2)班内交流(先交流线段的长度,再交流测量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反思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在学习测量方法的同时,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3题。
谈话: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量一量你的手掌、一拃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长度。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四、全课总结
师:看到同学们学提这么认真,就知道大家今天肯定又有不少收获,谁想说说?
生:我知道了刻度线。
生:我认识了1厘米。
生:我学会了怎样用尺子量东西。
师:大家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厘米的认识。(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就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知识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把我们的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工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反思、评价。]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把认识厘米,学习测量方法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学习知识,体会方法。具体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关键处创设问题,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入新课时,抓住故事中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活了学生已有的关于测量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认识厘米,体会度量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在解决自主练习第2题时,针对学生只看终点不看起点的问题,设问:“到底谁跳得远?为什么?”引导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几厘米”的意义,体会到了度量的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本节课,引导学生在找一找、量一量、数一数的过程中自主地认识了1厘米、几厘米,发展了空间观念。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本节课始终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遇到问题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有了想法想说一说,遇到困难想问一问时,及时地组织合作交流,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不仅认识了1厘米的实际长度,而且体会到了猜测、验证等数学思想、方法。
尽管这节课在上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和去年的讲课方式确实有很大的改变,先训练几个优秀的“小老师”上台去讲,下面的学生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交流、提问题,然后再把这些“小老师们”分散到各个小组当组长,带动小组里面的其他3个人一起进步、合作交流。全班形成互帮互助的场面,不光是小组长说,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说4号回答要比1号回答加分要多等等)激励小组里面的4号同学参与全班交流汇报,每个学生都参与道课堂中来。关于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我想更多的时候老师只是起到“助教”的作用,适当的时候帮助“小老师”,这个度还是很难把握的,我觉得现在自己就做的不够好,没有学会等待,这一方面还有待加强。
教改的路还需在实践当中不停地去探索、反思、前进,非常感谢学校有这么个大环境让自己能够投入到教学改革当中,尽管前面的路还很漫长,我相信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有这些可爱孩子的陪伴,我会越走越宽的!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郑毓信编著,《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9
为了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首先让学生找到尺子上的1厘米,用眼看,把1厘米的长度印在头脑中;用手比划,感知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当学生完成这一流程,已基本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
“用厘米量”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我设计的是“看老师测量的方法对吗?”让学生在老师错误的操作中掌握规范的测量方法,同时在测量之前,让学生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由于学生只是初步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估测的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但学生对估测很感兴趣。
认识厘米教学案例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学会用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以发展为本,营造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尺、长方形纸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新学期到了,在蚂蚁王国里有一所蚂蚁学堂,它马上要开学了。看!这就是蚂蚁学堂,漂亮吗?小蚂蚁们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座小桥。一天,一阵狂风吹过,把小桥的一个扶手给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好呀?小蚂蚁们决定重新再做一个扶手,可是扶手有多长呢? 小朋友,你们能帮小蚂蚁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才能知道扶手有多长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尺子量,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那你们有尺子吗? 生:有!【设计意图:利用《蚂蚁王国》的故事引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通过让学生帮小蚂蚁解决问题这一情节吸引学生对新知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观察尺
1、让学生观察尺子,仔细瞧瞧,你发现尺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与同桌分享一下。
2、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认识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线、“0”刻度、1大格,理解“0”表示起点的意思。
3、当学生说到尺子上有“cm”时,介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厘米。(板书:认识厘米)(二)感知1厘米
1、师:那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我们来听听小蚂蚁的介绍(课件介绍一厘米的概念)
2、找一找,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学生找一找,指一指)
3、指名上台说一说、指一指: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生回答: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学生边说边指)
4、你发现1厘米其实就是什么?(一大格)
5、除了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外,你们还能找到不同的1厘米吗? 生1:从1刻度到2刻度是1厘米.生2:从2刻度到3刻度也是1厘米 ……
6、比一比,请小朋友再用手在尺上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举出来看一看,1厘米长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厘米有多长。
师:1厘米很短,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
7、找一找,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生举例、课件展示:图钉、牙齿、小正方体、小纽扣……)【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观察尺子、认识1厘米,形成表象。学生能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并体会方法的多样性;从周围物体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体验了l厘米的具体长度,形成了初步的估测能力。】(三)感知几厘米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厘米是1大格,那2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上找一找吗?(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2、2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生:2厘米是从0刻度到2刻度。师:有不同想法的吗? 生:从1刻度到3刻度之间也是2厘米。……
师:你们怎么能找到这么多2厘米的?你们有什么法宝吗? 生:2厘米其实就是2大格。3、2厘米有这么长,不用直尺,你能来估计一下5厘米有多长吗?指名估计比划,小朋友自己估计一下呢?
4、那5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还是请我们的好朋友——尺子来帮忙,请小朋友在尺上比划一下,同桌互相说一说:5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指名回答:5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有不同的吗? 不管从哪儿到哪儿,5厘米就是几大格?
5、你还想知道几厘米的长度,指名说一说。
把你想知道的自己先估计一下,再拿着尺比划给同桌看一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利用知识的迁移,学生在认识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探索几厘米的长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量一量
1、猜一猜纸条有多长。(学生猜一猜、估一估)
2、课件展示量纸条的方法,学生细心学习。
3、学生自己动手尝试量纸条。
4、集体交流用尺子量纸条的方法。
(纸条的左端对齐0刻度线,把尺子与纸条放平,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5、唱一唱。《测量小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物体要放平。用尺子两物体,左端要和0对齐,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猜想、自学用尺子测量的方法再尝试测量,归纳测量的方法这一系列活动,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力。这个环节还设计了唱一唱活动,既巩固了测量的方法又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了,那现在是时候帮小蚂蚁的忙,测量一下小桥扶手的长度了。
1、量一量扶手的长度。(1)学生动手量一量。
(2)指名上台展示测量的方法。
2、闯关游戏。
师:小蚂蚁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忙,它们带来了一份大大的礼物,准备要送给大家,可是需要同学们闯过三关才能获得礼物哦!有信心吗?小精灵儿童网站(1)第一关:眼明手快(填一填)(2)第二关:火眼金睛(判断测量的方法对吗?为什么?)第三关:心灵手巧(同桌合作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这里长方形的宽是接近4厘米,引导学生像这样接近4厘米的可以说它是大约4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二十多分钟的学习已经开始出现疲倦,此时设计闯三关获奖品的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通过游戏巩固新知,一举两得。】
四、回顾全课,总结延伸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1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及日常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在教学中我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这样不仅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在学生说一说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同时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以及“说”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让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我注重了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蜡笔估测铅笔的长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课桌长,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测量五题的长度有不同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认识厘米,学习用直尺测量以及用厘米为单元进行估计,在练习活动中,让学生估计和测量学习用品的长度。 学生对物体的长短有了初步认识,但对物体的具体长度是多少并不了解,在生活中关于测量的知识知道的很少,更少参加测量的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掌握用学生尺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一把尺子,一块新橡皮,一支新铅笔,教师准备课件及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自己选择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质疑:为什么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测量所用的工具不同)
小结:对了,如果要使量的结果一样,我们就需要一种统一的测量工具。你知道这种工具是什么吗?(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尺来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识尺
1、谈话:尺子你们有吗?拿出来一起看看。(教师投影一把尺子)请大家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2、学生汇报,老师介绍。(投影出示:尺子)
(1)许多数: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从小到大)都从几开始?(0)这里的0表示什么呢?(起点)
(2)刻度线:尺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每条长的刻度线下面或者旁边都写着数,第一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单位,人们一般用它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
3、揭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厘米 cm)
(二)认识厘米
1.认识1厘米
(1) 师:你们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指出:0到1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问:从1到2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吗?从2到3这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呢?
(2) 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找,再说一说:还有哪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有多长。
(1)仔细观察1厘米的长度,并用手比划一下,再记在脑子里。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吗?(学生举例)
师课件展示书上三个例子。
(2)亲身体验:
谈话:刚刚我们都比画了1厘米的长度。那2厘米怎样比画呢?
请学生说一说。(从0刻度开始,到2刻度)学生举给老师看。
师:那5厘米你能找出来吗?(学生自己找)
1名学生演示,并说是怎么表示出来的。(从0开始,到5刻度)
(三)用尺子量
1、师:下面有两个小朋友在量铅笔刀和一条线段的长度,你能帮他们看一看吗?(出示书上例2图)
提问:铅笔刀有多长?(7厘米)
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讲清楚从0刻度开始,到7刻度就是7厘米)
师:说得真好,那线段呢?2—3名学生说一说怎样看出来的。
师:我们在用尺子量长度的时候都是怎样测量的啊?
(从0刻度开始,到什么刻度就是几厘米)
这两个小朋友在测量的时候是这样量的(出示想1的两种不正确的方法)
问:你觉得他们量出来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2、动手测量
师:刚才看了他们的测量,你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
课件出示蓝和红两条线段。学生自己动手测量。
师提醒:在线段的上面标上长度。(展示2—3名学生的测量结果)
提问:你觉得在用尺量物体的长度时,有什么地方是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自己总结了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从0刻度开始,尺子放正。看另一端到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3、估计和测量
(1) 师:刚才我们量的物体都正好是几厘米,有的时候我们量的物体不是正好几厘米。就像这样的两条线段。(多媒体出示两条线段)
让学生先看图回答。师指出大约的意思。
(2)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手掌宽和食指长大约多少厘米。
出示课件,学生看图填空。集体交流核对。
(3)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食指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你的中指长大约是多少厘米吗?(2—3名汇报)
师:请小朋友们选择一种物体(铅笔或橡皮)进行估计,然后再测量出它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每组一种)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比较交流。再汇报。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那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0刻度开始) 画的时候注意什么呢?
如果我们用今天学的厘米单位去测量教室的长,你觉得方便吗?厘米一般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而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我们学习大的单位才行。
作业设计:用直尺测量家中较短物体的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9-14
《厘米的认识》说课稿05-25
厘米和米认识07-22
米和厘米的认识练习题07-15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教案06-02
厘米和米的认识_综合练习一10-13
二(上)1.2认识厘米和用尺子量07-04
秒速5厘米07-05
一厘米教案106-02
秒速5厘米台词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