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和米认识

2024-07-22

厘米和米认识(通用11篇)

厘米和米认识 篇1

厘米和米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课时安排:2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1~例3,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以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分别告诉学生从0 刻度到红色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然后提问:

“哪根纸条长?”(横放的纸条长。)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接着再问:

“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要想知道粉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

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然后提问:

“你们的尺上有几种刻度线?”

“有哪些数字?”

“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

“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对着0,这叫做尺的0刻度。”之后,教师在尺上边比划边告诉学生:

“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2.认识1厘米、几厘米。

(1)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教师在米尺上从0指到1,说:“刚才我们知道了从0到1是1厘米。”

再从0指到2,从0指到3„„提问:“那么从0到2是几厘米?从0到3呢?„„”让学生在自己的尺上先找到0刻度,再在尺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度,要说出从哪儿到哪儿。

(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先让学生在自己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说明例1下面的那条线段的长度就是1厘米。

②教师拿出一颗图针,也让学生拿出一颗,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通过比使学生看到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③让学生在尺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④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

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作单位去县物体的长度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3.用厘米量。

(1)估量纸条长度。

教师出示5厘米长的那根纸条,同时让学生也拿出比较短的那根纸条,说:“刚才你们量过自己的食指大约有 1厘米宽,现在估计一下你们拿出的纸条是几个食指宽,也就是有几厘米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讲解:“你们估计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尺量一量,那么怎样用米尺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2)用尺量纸条。

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尺的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这根纸条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 5,那么它就是5厘米。”

②让学生看例3,把纸条的长度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③让学生照老师的方法量自己的纸条。学生量时,教师要注意巡视,看学生是否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对于不正确的量法要加以纠正。

④启发引导学生说说量纸条的方法。

厘米的认识 [教学过程] 今天咱们继续进行星星闪烁榜的评比活动,比一比哪个组的小朋友会倾听、会合作、会动脑筋解决问题,摘得的星星最多。

一、故事情境导入。

1、导入: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今天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部,想看吗?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片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2、多媒体播放:阿福做新衣。

师:是呀,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能不能帮小徒弟解答一下这个疑问呢? 小组讨论,充分交流。师傅和徒弟的手不一样)

师生表演。(从大拇指的指尖到中指的指尖的一段就是一扎。)

4、师:怎样才能避免师傅和徒弟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呢? 9用尺子、用同一个人的手去量„„)

小结:测量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标准,人们通常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样既准确,又便于交流。

生活中,你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呢? 尺子的种类很多,作用各不相同。

二、认识刻度尺,感知1厘米。

1、认识刻度尺子。

小朋友的尺子是什么样的?请你赶快把它拿出来,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它,好吗? 师: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课件展示尺子。)

组内交流。看屏幕汇报。重点指导:(1)数字。

这些数字是怎样排列的?从几开始的?(0)

师:这个“0”的作用可真不小,测量的时候,人们一般从0开始测量。(2)小竖线。

师:这些小竖线叫做刻度线。

刻度线的长短一样吗?对着数的刻度线长度是怎样的?(3)CM CM表示什么? 板书:CM 厘米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厘米的认识”(出示课题:厘米的认识),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齐读课题。

2、感知1厘米。(1)直尺感知。

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你在小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从0到1。)请你拿出尺子,用小手指尖从0划到1。师:这就是1厘米。还有谁能找到1厘米?

小结:每相邻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距离都是1厘米。(2)实物感知:

分小组活动,把你的小学具盒里学具在尺子比一比,找出1厘米的长度。用你的拇指和食指捏一捏1厘米的长度,互相看一看。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

三、估测、测量。

1、在刻度尺上找几厘米。

你能在小尺子上找到2厘米从哪儿到哪儿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5厘米呢?

从几开始找5厘米最快?

2、你们想不想知道动画片中师傅的1扎有多少厘米? 师指屏幕:师傅的1扎有多长,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徒弟的一扎呢?

师:师傅的一扎比徒弟的一扎长一些,怪不得把阿福的衣服做小了呢!

3、你的一扎有多长?想不想测量一下? 和你身边的小朋友互相看一看,交流一下。你的一扎有多长?和小徒弟的手差不多。

三、实践、拓展。

1、测量小棒。

(1)看到小朋友们在测量,有一位神通广大、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的卡通朋友也来了,猜猜它是谁? 跟它打个招呼吧。孙悟空来凑什么热闹啊?

课件:孙悟空吹口气,说声“变”!哈哈我的金箍棒藏进了你的学具盒里,赶快找找看。(2)不用尺子量,请你估计一下孙悟空的小金箍棒有多长。说说估计结果。

(3)谁估计得对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

(4)哪几个小朋友估计对了?不用尺子,你有什么特别的窍门吗?

2、昆虫跳远比赛。

蟋蟀、蝈蝈要举行一个小小的跳远比赛,请同学们当小裁判,你们同意吗?(1)蟋蟀跳了多远,你是怎么知道的?

(2)轮到蝈蝈了,尺子断了,可比赛还要继续进行啊。聪明的小裁判们,你知道蝈蝈跳了多远吗? 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得?

(3)今天的冠军是——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蛐蛐表示祝贺。你想对蝈蝈说些什么?

3、学会了用厘米测量,看看你的眼前、身边,你还想用你的小尺子量什么?选你喜欢的物品,量量他的长度,同伴检查。哪个小朋友想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五、全课小结:说一说这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简要小结。)

7的乘法口诀求商

1、通过学习,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题,学生抢答)

32×7

7×7×7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学生探索新识,初步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分析、推理、概括能力。

3、通过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

怎样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复习旧知,为新课作好铺垫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小朋友,你们好,这节课老师将带你们到数学乐园去摘取金钥匙(出示课件数学乐园动态情景图),这把金钥匙在乐园的最里面,我们必须克服困难,经过几个关口才能到达,大家有没有信心?

2、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数学乐园的大门口啦,要进这个大门,得先过这一关!(1)(出示卡片)请把口诀说完整(对口令)()七 二十一

五()三十五 四()二十八

()七

十四()七 四十二

七()五十六

(2)你们的口诀说得真棒啊,现在看谁的反应快,能很快口算出老师说的题(老师说

56×7

1×7

30÷6 24÷20÷5

15÷

312÷4

提问:30÷6你是怎样想的?(引入新课)

(3)你们真聪明,数学乐园的大门打开了,我们一起进去吧。

二、引导迁移,探究新知

1、提供感性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A、数学乐园的大门打开后,小朋友在草地上采鲜花做花环(例题图),引导观察 B、4人小组合作学习,先说图意,(我们一共做了28朵花,每7朵扎成一个花环,可以扎几个花环?扎成4个花环,每个花环有几朵?)探索讨论交流,再列出算式。C、让学生汇报合作学习情况,师生评议,教师逐题板演。

7×4=28

28÷4=7

28÷7=4

D、引导同桌讨论:如果不看图,应该怎样利用前面所学知识来想商呢?(互相说一说)(板)列式: 口诀:四

二十八 想:四()二十八()七

二十八

想:4和()相乘是28 因为 四

(七)二十八 所以

28÷4=7

()和7相乘是28 因为

(四)七

二十八

所以

28÷7=4

2、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揭示课题

教师提问:计算这三题,都是想的哪句口诀?

教师:运用口诀,不但可以计算乘法算式的积,还能用来计算两道相应的除法算式的商。

这两道除法算式我们用的是几的乘法口诀来求商?(板书课题: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2、引导学生看书质疑,教师小结。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第66页,完成书上填空。

看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2)引导思考:比较复习题与例题,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和学习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3)教师小结: 用乘法口诀求商,我们可以分三步来做:

三、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1、小朋友,你们累不累啊?那我们继续往前走吧,(出示数学乐园动态图的另一场景)(1)一只小鸟含着一组题飞出来

第5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第6题填写后让学生比较上下两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还有最后一关就能摘取金钥匙了(出示数学乐园动态图的另一场景),给学生鼓劲加油。开放性练习

请选用三个不同的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想得多(可写在课堂练习本上)你们真聪明啊!(集体评议后出示金钥匙的画面)老师祝贺你们摘取了金钥匙!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本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怎样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结合具体题目说,例如21÷7 要想:()七

二十一,因为 三 七 二十一,所以21÷7=3)

7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是多少?,怎样列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一七得七”是什么意思?2个7呢?

2、看着这张表格,你会编口诀吗?和你的同桌编一编

3、学生汇报编写的乘法口诀。师出示口诀,追问,你是怎么编出这句口诀的?

4、数一数共有几句口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7的乘法口诀。(板书:7的乘法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猜谜语 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2、出示七星瓢虫图,你发现了什么?

3、发现问题: 1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点,那2只七星瓢虫共有几个点呢?你是怎么想的?3只?4只?5只?6只?7只?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创编口诀

1、填表 七星瓢虫(只)1 2 3 4 5 6 7 观察表点数(个)

格:1个7

口诀)

5、看着自己编出的口诀,开心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的开心。

6、读得真精神啊!好,现在给你1分钟的时间, 背一背这几句口诀,好吗?开始!

7、时间到!想一想,刚才背口诀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几句比较好记?

8、你觉得哪几句口诀不好记?谁能有好方法记住这句口诀?

9、每个同学都有自己记口诀的方法,其实按规律记口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仔细观察一下7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引导生观察、小结:从上往下看,得数依次多7.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少7.)

10、掌握了这么多的小窍门,现在口诀就好记了。我们合作一下,老师说前面一部分,你们说后面一部分,好吗?(师生对口诀)

11、比比看,男生说前面一部分,女生说后面一部分。谁说的好

12、现在根据老师拍的节奏,说出7的乘法口诀,行吗?(2拍说一句)

13、看看你自己还有哪几句口诀不熟悉,再记一记。

(三)分层练习,拓展运用

1、看算式,说口诀。

2、看指针说口诀和算式:

3、出示七言诗:仔细观察这首诗中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吗?这四句一共有多少个汉字?(生答:4×7=28)为什么这么列呢?师小结:象这样每句诗中有7个字的诗,叫七言诗.4、抢答游戏:一星期有几天?你能很快说出3星期有几天吗?你是怎样想的?5星期呢?4星期呢?7星期呢?

5、小明的爸爸去北京出差,走了3星期过2天,爸爸去了多少天?

(四)评价小结,内化新知

厘米和米认识 篇2

案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它是谁呢? (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猫)

要想知道这只小猫有多高该怎么办呢? (用尺子量一量)

在平时, 什么时候也要用尺子量一量呢?

(裁缝做衣服、医生量身高、量黑板等的长度)

对, 要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就要用尺子量一量, 我们先要学会看尺子。

二、新授

1.认识米尺 (电脑显示放大的米尺)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尺, 你们的小尺很漂亮, 画有各种各样的图案, 请仔细观察小尺上除了画有图案外还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1) 有数字, 请学生按顺序读一读。

(2) 一条一条的线。对, 这些线在尺子上叫刻度线, 刻度线有的长, 有的短, 那长刻度线之间的每一个大格的长度一样吗?

(3) 都有cm两个字母, cm这两个字母表示厘米。

(4) 有刻度线的一边都是平平直直的。

尺子上有这么多东西, 那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刻度线为什么有长有短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我们先看尺子上的数字, 它们是用来表示几刻度的, 最小的是几?0所对的这条线段叫作0刻度线, 表示起点, 就像我们开运动会赛跑时的起跑线一样。

这些刻度线, 有的长, 有的短, 这是用来表示长度单位的, 我们要量物体的长度, 就必须有统一的单位, 厘米就是长度单位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厘米。 (板书)

2.认识厘米

(1) 1厘米有多长?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来吗?

①学生指一指, 说一说, 从0到1厘米, 从1到2是1厘米……

②每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电脑显示)

③同桌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 互相看一看。

④贴出一1厘米的实际长度。

(2) 拿起图钉, 猜一猜它有多长? (1厘米)

①电脑显示图钉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较。

②动手操作:

1) 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图钉, 左手慢慢抽出图钉, 这时拇指和食指间的小缝大约是1厘米。

2) 看看两指间的距离, 把它记在脑里, 闭上眼睛想一想有多长。

3) 不用图钉, 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同学互相检查。

判断:数学书的长、宽、厚, 哪个长度最接近1厘米?

找一找, 你身上的哪个部位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量一量, 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电脑显示)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3.用厘米量

刚才我们说的1厘米的物体都比较短, 也就是说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 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那怎样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呢? (板书“用厘米量”)

拿出纸条, 我们已经知道1厘米有多长, 谁能猜出老师手中这张纸条有几厘米?

让学生猜一猜。

为什么大家猜的结果不一样呢?

看来要想准确地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一定要用尺子量一量。怎么量呢?学生试量。

教师演示量的方法。 (电脑演示)

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的一端, 再看纸条的另一端, 对着几, 就是几厘米。

小结:不论量什么物体, 一般都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就是几厘米。如果没有对准0刻度, 就要数一数占了几个大格, 就是几厘米。

三、巩固练习

1.看一看

比较两种量法。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 知道1厘米有多长 (用手比一比) , 还知道了怎样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你们会量吗?量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五、游戏, 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先估计, 再量一量。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钢笔有多少厘米?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因此, 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而且知道数学是有用的, 必要的, 可以丰富知识, 增强本领, 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在“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动画导入新课, 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脑, 探究新知。首先, 安排学生观察, 认识米尺;通过操作初步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求学生找出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既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感觉学好数学是必需的,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然后教学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让学生先猜再量, 培养估算能力。整个活动过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厘米”教学实录 篇3

谈话:熊二想做一张和你们一样的课桌,愿意帮它吗?我们这个课桌面多长呢?谁有办法量出来告诉它。

咦?为什么同样长的课桌边,大家说的数却不同呢?

是呀,我们量东西的时候要有统一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量东西的統一单位——厘米。

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来量物体的长度?

聪明的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尺,尽管尺长得不一样,但它上面却有一样的东西。想不想去研究?拿出自己的小尺,仔细观察,小尺上都有些什么呢?

二、认识1厘米

1厘米的长度在小尺上是从哪里到哪里?

除了这里的1厘米,还有哪里有1厘米?

小结:在这样的尺上,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都是1厘米。

三、感知1厘米

1.比一比

请大家拿出这根很短的小棒,在尺上比一比有多长。(1厘米)

像老师这样夹住小棒的两端,用左手慢慢抽出小棒,现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就是1厘米,记住1厘米。现在不用小棒,用你的小手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用左手将这根小棒放回,你比划的1厘米准吗?

2.找一找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找一找。

3.捏一捏

你能凭印象捏一个1厘米的橡皮泥吗?

四、认识几厘米

谈话:我们刚才认识了1厘米,出示2、5、8厘米的线段。几厘米?为什么?

反问:那13厘米呢?——13大格

五、量一量,总结测量方法

1.自己探索量法

我们认识了尺,知道1大格就是1厘米,几大格就是几厘米。这有两条线段,你有本领量出它们的长度吗?

2.巩固完善量法

大家看,这把小刀到底是几厘米?为什么量得不准确?

六、画一画

我们学会量线段的长了,你能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吗?

七、认识大约

老师捏了一个橡皮泥,几厘米?你们想捏几厘米?各自捏一捏。

你捏的是几厘米?正好5厘米吗?在5厘米和6厘米之间到底是5厘米还是6厘米?

注意,现在它要动手术了。(小刀切成正好5厘米)现在它多长?(再切比5厘米少一点点)现在呢?(大约5厘米)(再切比4厘米多一点点)现在呢?(大约4厘米)

谈话:我们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了1大格就是1厘米,几大格就是几厘米,非常接近几大格就是大约几厘米。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上面都有长度,首先来量量我们手掌的宽,再量量食指的长。

八、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 篇4

一升二数学(米和厘米的认识)

一、填空,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数学课本长()厘米,宽()厘米黑板长约()米

你的身高是()米()厘米 2.1米=()厘米

3.1厘米1厘米地数,数()次是5厘米,数()次是1米。4.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物体的一端对着尺上的1厘米处,另一端对着8厘米处,那么,这个物体的长度是()厘米。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扇门高约2()一辆公共汽车长9()图钉的长大约是1()

课桌高是70()小明的身高是135()6.计算

15厘米+8厘米=()厘米 16厘米-9厘米=()厘米 6米 -5米 =()厘米 1米5厘米+1米3厘米 =()米()厘米

1米7厘米+2米 =()米()厘米 7.将下面的长度从大到小排列

5米 50厘米 50米 10厘米 5厘米

()>()>()>()>()

二、画一画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2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3.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

厘米和米认识 篇5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能力点: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点: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三、拓展运用:

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开放题:

1.数线段。

教案——厘米、分米和米 篇6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数、整米数)。根据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

1、知道“厘米、分米和米”的大概长度。

2、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把尺子。

3、学习如何准确的测量身边的物体。四:教学重难点点

掌握1厘米、1分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建立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十: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课桌的长度.(答案五花八门:有4拃那么长,8根小纸条那么长„„)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都对,但为什么结果却都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导入: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也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课桌到底有多长。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在测量物体时,所使用的单位和测量的方法.(板书课题:厘米、分米和米)

4、师:当我们要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扩展介绍:厘米在国际上,都用字母cm来表示。板书:cm)

5、师:如果我们测量稍微长一点的物体时,一般用“分米、米”做单位进行测。(本节课主要讲“厘米”,“分米和米”会粗略的讲一下)

(二)学习新课(在最后将引出“分米”)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呀?

师: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师:大家都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现在大家动起手来自己制作一把尺子吧。(做一把尺子的过程,不仅帮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具有可加性。)

问: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什么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厘米。(扣子的直径、指甲盖的宽度、牙齿的宽度、橡皮的厚度„„)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回答)

问: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1、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

2、学习用“厘米”量

尝试测量同一个学具(一根8厘米长的小棒)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根小棒,请你用尺子试着量一量这个小棒有多长?

问:测量的结果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正确的量法与错误的量法对比(利用多媒体演示两种量法),使学生鉴别出正确的量法。

3、认识长度单位“米”(再巧妙的引出“米”)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5厘米的刻度尺,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再来认识“米”。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4、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5、教学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出“分米”)(1)初步质疑.

师:好,我们之前讲了两个测量单位——厘米、和米,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5)教师指着黑板1米长线段中一份说,这一份是10厘米,我们也可以表示成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又说:这是告诉我们1分米=10厘米。问:既然1米可以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那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每人拿出一根细绳,分别量出10厘米,1米,和相邻的同学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

2、发展性练习

问:假如一个小朋友的尺子被磨的前几个刻度不清楚了,(多媒体出示 “磨损的尺子” 的图片),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就用这把磨损的尺子测量出物体的准确长度吗?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小结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或几米。

(六)布置作业

1.回家后,分别以厘米和米位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和米做单位的。

十一:板书设计

厘米 —— cm 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 米—— m 画出米长的线段

分米——dm 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1米=100厘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厘米和米认识 篇7

教学过程(一):很快就由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拿出尺子,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接着就是大量的测量练习。(用时6分钟)

教学过程(二):让学生经历这样几个步骤:

(1)用拇指和食指卡住小棒的两端拿起来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横着看、竖着看;换只手再比比。

(2)慢慢把小棒拿掉看1厘米有多长,再换一只手比。

(3)闭着眼睛想,然后用手比,与同伴、与老师比,再用小棒验证。

(4)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铅笔尖的长度,字的宽度……)

(5)用你们的小棒摆2厘米、4厘米。将这些小棒粘在一起,做成一把“尺子”。

(用时19分钟)

看了上面的案例,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从给出的两个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教师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就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探究。两种不同的教学过程产生的教学效果一样吗?

从教学过程(一)可以看出对“1厘米”的认识,教师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可以说省时省力。整个过程体现的是教师教授的过程,缺乏学生的感悟与思考,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没有太多的感受;大量的练习虽然可以让学生学会了测量长度,也只是技能训练。

从教学过程(二)可以看出,教师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教学过程体现的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设置的这样几个活动非常有意义:

“看”:拇指和食指卡住小棒的两端看,再横看、竖看。目的是让学生观察1厘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高,达到对1厘米的直观感知。

“比”:拿掉小棒比、换只手比等,目的是让学生纠正认识上的误差,达到对1厘米的深刻认识。

“想”:是将获得的感知进一步内化为表象,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找”:找身边的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则是对形成的表象检索,利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进行实际的再认识。

“做”:做尺子。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不断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经历了创作的过程,体验探究数学内涵和创造的乐趣。

以上“看”、“比”、“想”、“找”、“做”几个活动,学生经历了对“1厘米”意义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虽然用时很长,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价值所在:学生对度量单位、度量结构有了深刻的体验,对以后认识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和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提供了思维发展的空间以及个性发展的平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感悟、体验,以及思考、创造、协作等能力的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只有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受益一生。

正因为自主探究学习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许多教师己经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探究活动的形式化;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收到的效果甚微。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对自主探究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的不好等。我认为在运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探究性学习的对象应是数学的核心思想、内容和方法,旨在让学生经历这些重要内容的发现过程,从中体会出这些核心思想的价值。那种不论何时也不管何种教学内容都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做法,其实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在小学的数学知识中,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有关规律的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公式的推导、策略的探索、计算方法的总结等等。而数学上的一些规定等,还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比较好。

二、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时,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为他们提供思考、发问、表现、创造以及尝试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发展。要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在听课调研中也发现很多教师把自主探究活动当成了课堂的点缀,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组织的探究活动像“蜻蜓点水”,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就结束了,这样的探究活动没有实效。

三、要以有价值的问题做引导

为了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有效地进行,更关键的一点是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将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的面积,教师出示三幅画,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接着教师问: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X宽”来计算呢?将学生带入到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问题一:你发现其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问题二:在面积公式中,“长X宽”实际上表示什么?

通过展示交流使学生理解:“长X宽”实际上表示的是长方形中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引导,学生不但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而且了解了面积的本质内涵(也就是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因此,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不但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可以获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机会。尤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避免小组变成优秀生的天下,这样会使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造成两极分化。例如《厘米的认识》这个案例中,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创设了让学生“看”,“比”“想”“做”等活动,与同伴比与老师比,每个人都动脑去想,然后再动手去做,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主探究学习的价值。

五、要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

厘米和米认识 篇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中提出:“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这就要求学生理解与把握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结合厘米和米的教学,谈谈如何对学生渗透度量意识。

一、体会统一单位的实际意义

学生第一次接触度量单位,在学习青岛版一年级教材时会问道:“为什么要统一单位?学习度量单位有什么意义?”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时,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办法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学生采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如,用小手测量、用铅笔量、不同长度尺子量、铅笔盒测量,所得到课桌长度也是不同的。如,5个手那么长、3支铅笔的长度、4个铅笔盒的距离等等。通过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学生能够体会到,如果要测量的结果让大家没有异议的话,就必须有公认的单位——标准单位,这样统一的单位在活动中自然而然产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这一要求对面积、体积的单位也同样适用。

二、体会度量的“含义”

度量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通过设计一些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度量的含义。其实,度量首先要有统一的单位,然后用这个统一的单位去量,蕴涵了“比”的思想。这也为日后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做了铺垫。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无意识地使用度量的性质。例如可加性:量这一段线段1厘米,另一段5厘米,加在一起就是6厘米。学生能够通过测量活动体会在后续学习中明确其性质。

三、借助身边熟悉的物体建立表象

低年级学生比较好动,喜欢动手操作,善于借助直观表象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认识1厘米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首先,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眼睛、田字格等等,这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了很好的作用。其次,寻找周围大约一厘米长的物体,特别突出大拇指的宽度,建立大概的表象认识。然后每人一张1厘米的纸条,作为验证周围1厘米长度的依据,如,每根手指的大约宽度、橡皮的宽度是几个厘米。学生在反反复复的估测中,建立起1厘米长的表象。接着将1厘米扩展到2厘米到5厘米,以此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认识,渗透度量意识。

四、设计操作活到,在操作中感受测量意义

重视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建立表象,教学时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测量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测量的实际意义。如,教学中,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同位互相量两臂之间的长度,来认识1米,又通过量自己一步的长度、讲台的高度、两块地面砖的长度进一步找自己身边的1米,最后学生用手臂来比画出1米建立1米的表象。在学生对1米有了清晰认识后,让八位学生依次排开,伸开手臂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大约有几米。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建立了较清晰的表象。

五、借助标准长度和已有长度建立标准

在测量的学习中,需要重视估测的重要性。估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测量的特征和过程,并获得对测量单位大小的认识。注意将估测与精确测量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借助标准长度或已有的长度表象进行估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单位的正确表象。学生对1米有了清晰的认识后,通过测量估计,得出门大约有两个讲台的高度是2米。并且通过估算,进一步建立3米、5米、15米等更高物体的高度的认识。学生对较长、较高物体长度比较模糊,有了对门有2米高度的认识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得出从地面到天花板地高度大约3米,也就是一层楼高大约3米,那么2层楼高就是大约6米。依此类推,我们的教学楼有5层,大约15米。学生通过估算建立较高物体高度的表象。

通过以上这些方式,使学生形成和获得度量单位的清晰表象,在今后的测量中,学生头脑中的那种表象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苏教版二年级厘米和米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6~97页期末复习题第10~15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线段,进一步明晰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能用米和厘米表示实际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边形的特点,体验多边形的分类标准,能清楚地判断一个图形是几边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

3.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感受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进一步体会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小朋友,这学期的数学课除了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还学习了厘米和米、平行四边形、观察物体。今天就复习这部分内容。(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线段、厘米和米,加强长度观念;进一步认识多边形,加深平行四边形特点的感受;进一步体会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二、复习米和厘米 1.回忆整理。

提问:还记得在“厘米和米”这个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吗?同桌讨论,不记得的同学可以再看一看课本。

交流:这个单元认识了哪些知识?

能说说你对线段、厘米和米有哪些认识吗?(交流时可以适当提示学生:线段的图形和特点;比划1厘米和1米的长度;米和厘米的关系等)结合交流,画出线段并板书:直的两个端点 结合交流,板书:1米=100厘米 2.做期末复习第11题。让学生按要求画线段。提问:你是怎么画的?

指出:线段可以沿直尺的边来画,从尺上“0”刻度画起,画到刻度“几”,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画线段注意表示出两个端点。3.“身体尺”举例。

引导:还记得身体上的“尺”吗?你有哪些“身体尺”?举例说一说。提问:举例说说你可以用哪把“身体尺”去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4.做期末复习题第12题。

(1)提问:米和厘米哪个长度单位大一些?怎样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长度?用米作单位呢?

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2)比划或举例说明下面的长度大约是多少。1厘米、1米(比划1米或举出课桌的长等);4厘米、4米(黑板的长、教室的高等);8厘米、8米(教室的长等);15厘米、15米(5层楼房的高等)。(3)选择

学生独立完成期末复习题第12题。交流选择结果,适当说明理由。

三、复习近平行四边形 1.回忆单元内容。

引导:在“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你认识了些什么?

线段围成的图形是按什么分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几边形?(板书: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画。交流画的平行四边形,说一说自己怎样画成的。2.图形判断。

出示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包括一般四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让学生说说各是几边形,再说说四边形里有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也是四边形)3.平行四边形举例。

日常生活里,你在哪里见过平行四边形? 4.做期末复习第13题。

让学生独立数一数、填一填,完成表格。交流填表结果。

5.做期末复习题14题。学生先估一估。

让学生量一量、填一填。交流:这个平行四边形每条边各长几厘米?比一比边的长度,你能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里有什么秘密?

请小朋友量一量你画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也有刚才的秘密吗?

四、复习观察物体

1.做期末复习第15题。提问:图中小朋友从哪些位置观察茶壶的?他们各人看到了什么形状呢?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学生连线。交流:怎样连的?为什么要这样连?哪两个小朋友看到的形状正好相反?(注意比较壶把、壶嘴各在观察着的哪一边)2.学生思考。

提问: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你有什么感受告诉大家吗? 指出:从不同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会有不同。

五、课堂小结

引导:能举例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篇10

用厘米量》教学反思

这是我任教数学的第二年,在这个学期里,每一节课我都努力做到认真对待,课前踏踏实实备课,课后对课堂上的得与失进行反思。上完《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这一内容,我的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利用“教师节的到来”创设情境,“教师节要到了,我们班准备搞一个庆祝活动,但是在布置教室时,老师发现拉花短了一截,怎么办?”“用彩纸补上。”“那么用多长的彩纸呢?老师量得这一节拉花的长度和你们的铅笔一样,请你们选择喜欢的一种实物为标准,测量铅笔的长度。”因为情境的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而生动有趣的资源。

二、重视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知识 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让学生在亲身测量中感受并得到结论: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同一件物品的长度数据的表示就不同。鼓励学生在操作中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测量长度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如我让学生测量书本、文具的长度,在量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审视周围的世界,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活动多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好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玩”,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数学活动多样化更易于学生接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将数学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数学活动中,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再将这个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灵活地运用,通过动手测量、测量周围的东西、猜一猜填合适的单位等多种实践,提高知识的应用意识。所以说多种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法宝。

四、巧妙练习,使学生新学的知识得到强化

练习设计也围绕着有趣的故事来展开,让学生的巩固练习有了情境为依托,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知识得到了强化,又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设计的练习针对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薄弱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三个练习题层层紧扣。最后的开放题是让学生把生活知道的有关长度的知识说出来,丰富了课堂内容。

五、交流合作,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本节课我建立了二人小组,二人小组在合作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培养了言语表达能力,养成了细心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在活动取得成功时,那些单独完不成任务的,平时很少能获得成功的同学也享受到了成功带给他的愉悦。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学生活动时没有做到全面指导,导致有的小组里你说我也说,听不清谁在发言,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嘈杂声一片;有的小组里只有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评说,学习较困难者根本不参与,自己玩自己的,似乎活动与己无关。

2、课堂教学中,反馈评价不及时。这节课活动较多,我没有做到随时根据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评价,致使本节课的部分注意事项占用了下节练习课的时间。

3、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多媒体课件设计没能够推陈出新。整节课上,虽然能够运用多媒教学但是没有体现出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4、没有采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本节课中做到了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但没有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等方面,在评价方式上,也没有做到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篇11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认识厘米是本章第二节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意识,拓展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范围,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先学习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直尺引入,但学生并不认识直尺,以寻找直尺上的秘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介绍直尺的时候对厘米的字母符号表示显得仓促而不足,同时没有指出1厘米亿可以写成1cm。

接下来的认识1厘米及寻找1厘米过程讲解比较详细,以及周围寻找那些五的长度是1厘米的过程,语言缺乏精炼,需进一步优化及提升。

但在直尺上寻找2厘米、3厘米及5厘米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很好,但是我引导不够,最好是让学生上台自己指一指,数一数,认一认,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相信用学生自己的话去理解、去讲解相信效果会很好。

在最后的用直尺量一量的活动中,学生观察如何正确使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中,或许我的提示过多,其实学生的眼睛很亮,可以自己发现,我的过多问题会成为阻碍学生发现的绊脚石,这样不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之后的讨论中由于我过多的提示,学生讨论显得会比较多余。

在最后一道题的测量线段中各有多长,犯了一个最大的忌讳,题号出现错误,幸好被一些眼明手快的学生发现,及时纠正错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值得学习的一位老师,他们很多时候其实是很认真的、很仔细的,反而是我比较大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步骤地开展。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对每节课做到有效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在上课时我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作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着、组织者和合作者。对于厘米这两个字,大部分同学都有所耳闻,所以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了解,再加以规范指导即可。

在认识厘米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并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这里我用了1厘米的小棒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感受,进而了解几厘米的具体长。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量和画,在这两部分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理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好奇心极强的低年级学生,以生活化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探究的兴趣,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的实践应用也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收放自如,一味地牵着孩子走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反而适当放手可以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

但是,在这节课里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规范性和严谨性,尺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代表刻度,在表达时应加上刻度二字,作为数学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该多加注意;另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仍需多加强。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习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平。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习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习。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4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画出几厘米长的线段。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己的直尺上感受1厘米,然后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5厘米等。认识了厘米之后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观察、自主操作来熟悉测量的方法。最后是教学画一条几厘米长的线段的方法。

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另外,学生在作图时很容易画不准确,长出一些,或者不到一些。因此后来我让学生先在0和几刻度的地方点一个小点,然后再把两点连起来。这样作图的情况会好一些。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5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6

一、总评

1.讲课流程比较顺,语言及课堂组织比较顺,不混乱。

2.重点把握准确,放在认识厘米和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上。

3.时间观念还需再加强,导入过长,需删减部分,给最后挑战题留足时间。

4.课堂语言还需精练、准确。

5.课堂内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强调0刻度是尺子的起始点,用尺子测量时,直尺紧贴被测物体,可以从0刻度开始测量,也可以从中间测量。

6.挑战题方法多样性,给学生机会展示不同的方法。

7.学生回答或有向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二、自我反思

本节课聚焦认识厘米和用直尺测量。

(一)认识厘米的部分思路梳理:

1.产生必须要出现厘米的需求。“步、拃、庹”的复习导入可以砍掉,节省出一部分时间,到最后能把挑战题讲完整。课堂直接从矛盾入手,同一个课桌,学生和老师用手“拃”出的结果不同,让学生来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了解决交流不方便,我们就要统一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厘米。(导入)

2.找尺子中的一厘米。首先要让学生对直尺上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直尺上有数字、有长度单位(厘米或cm),有三种长短不一的刻度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0刻度线,它是直尺的起始点。对名称的认识要有但是要快。找尺子中的一厘米是重点,直尺上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让学生用手指去比这个长度,只有这一段是一厘米吗?拿着这个标准在直尺上移动找到别的一厘米。1-2、2-3、3-4、4-5、5-6......得出结论: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3.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这一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长度”、“图钉的长度”,应该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边隐藏的1厘米的物品。如“纽扣的宽度、圆珠笔的笔帽的长、语文书和数学书合起来的厚度......”学生发现的越多,就对1厘米了解的越透彻,对1厘米的长度越敏感,为之后填合适的单位的学习做铺垫。

(二)用直尺测量的部分思路梳理:

设计课堂测量的活动,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提前截取好的纸条(5厘米),让学生试着去测量并在展台上演示,教师最后总结方法:

1.被测物体紧贴直尺。

2.物体左边对着0刻度线,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发散学生思维,如果尺子的前半部分断了,这把断尺能不能继续测量呢?当然是可以的,用尺子测量,既可以从0开始量,也可以从中间开始量,从0开始测量是一种最为便捷的方法。而查格子是最接近测量本质的方法,看物体里面有几个1厘米,无论从哪里开始测量,都能够得出结果。

(三)关于挑战题

这道挑战题,方法多样,而且,每一个答案背后的设计都引人深思。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选项是3,有很多种方法。

1.分段法,其中,分段的方法也可以具体有两种操作。

第一种:分为上中下三段,用加法:3+1+3=7(厘米)

第二种:分为左中右三段,用加法:2+3+2=7(厘米)

2.查格子的方法,1+1+1+1+1+1+1=7(厘米)

3.拉伸法,孩子们能够想到这个方法其实不易,它对空间观念的要求很高,把绳子向左拉直,绳子左端对着1厘米,右端对着8厘米,那么绳长7厘米。

而这道题的另外三个选项真的是把孩子们迷得团团转。有同学选1,咋一看,他们貌似很”听话”地吸收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从绳子左端的3开始查起,到绳子右端的8结束,每格1厘米,一共5厘米。但是很快就被选2的同学反驳,“绝对不可能,你看中间还多了1厘米,是6厘米。”哦,原来2似乎也有点道理。孩子们似乎离真相近了一步,然而还有一步始终无法迈过去。这时候怎么办呢?查格子似乎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7为什么是正确答案?7比5多的2在哪?到底是哪两条线段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躲猫猫”?一切的语言解释都很苍白,此时,“割补”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醒脑。我们把从6-8的线段剪下来挪到跟上面的绳子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有两段1厘米的绳子在这条5厘米的绳子下面“盘旋”着,弄丢的2厘米被我们捡了回来。而至于选4的同学,真的很多,那为什么是4?他们也说不上来,不可置否,他们有些小聪明,能够看到这根绳子是比5厘米要长的,但是他们没有实践,也没有通过方法去解答,甚至根本没有付诸思考的脑细胞。他们看到了重叠的绳子,用自己的所谓的想象力觉察着,如果把绳子向左拉,一定能拉到0刻度线的位置,这样左端对着0,右端对着8,这就是8厘米的线段,而且对自己的答案充满着信心。这种思想往往是很可怕的,脱离实际,一意孤行,容易在自己的聪明中迷失自我。(扯远了)

(四)关于评价

自我反思,我是一个不善评价的人。虽然深知课堂评价的种种好处,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堂,记过很多,网上查过很多,但是一直都是待进步的。评课的时候,贤梅老师说有个孩子到前面展示完想法之后,由于我没有给予肯定的评价,孩子往回走的时候尴尬地伸了伸舌头,回座位时的神情和去展示的时候判若两人。学会正确地给予评价,学会正确地引导评价是我今后一个阶段将要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不管他的回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地引导舆论,给犯错的孩子以包容和启发,进步肯定是要的,慢慢来也行。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7

这一节课我安排了五个环节:

第一:预设以小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由于课件准备不充分,导致故事音频没有播放出来,所以口述讲解,感觉效果不是特别好,很多学生听得不是很认真。

第二:让学生体验一庹,一拃,一脚等用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黑板,课桌,讲台等的长度,让学生进行感知,从而得出结论:不同的人进行测量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统一长度单位,从而引出单元课题《长度单位》。在这一活动中,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积极,都试着去测量,每个人都积极地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第三:认识尺子,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同学都闲不住了,课堂纪律不是特别好,当我让学生观察尺子,分享观察结果时,有部分同学已经在拿着尺子敲击桌子了,还有一部分同学用手中的皮尺折叠成各种形状,我找同学分享结果时,很多同学都抢着回答,没有纪律,感觉这一环节有些失败,并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认识并感知1厘米,在认识厘米时,让学生上黑板写厘米两字,比赛谁写的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1厘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厘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时有一部分同学在玩所以这一内容执行时间很少,是这一节课最失败的一点。

第五: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这一环节,很多同学都会测量,但是能说出来如何测量的学生很少,只有几个别同学说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测量,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所以对于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语言能力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

总之,可能是由于新老师,刚开学,他们还没有进入收心学习的状态,再有我备课不够充分,另有他们在暑假时间大都预习过可能知识都会了,觉得并不需要听,所以感觉这一节课并不成功。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8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测一测、量一量、估一估等动手操作的方法,让学生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及如何对一些较短的物体进行测量。 因此我根据这课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第一,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第二,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这个观念也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拉链扣、纽扣宽度等等,对学生建立1厘米与生活实际练习起来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忘记对准“0”刻度。在今后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测量的机会,以便熟练掌握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估算内容学生们完成得不好,估算能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量来完成估算习题的,比较依赖测量工具。下节课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上要多下些功夫。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意见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及时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

1、 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2、 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知识量大,头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重视。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3)从刻度3到刻度13,纸条长度10厘米;(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0

从孩子的考试中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

关于线段

1、数线段

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

3、画一条线段,并将线段平均分。

关于厘米和米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掌握

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

3、厘米和米的进率以及运用进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换算,比较。

4、测量不同的物体时,要用到什么单位。孩子容易受到数字的误导。

5、学生对身体上的尺的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尺的作用。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身体上的尺进行估算。

6、培养估算意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对策分析:

孩子之所以在做练习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教学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别踏实。拿线段来说,开始我觉得线段对孩子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直线、两个端点。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认识线段,他们只知道长成这样的,叫做线段,却不知道为什么线段要长成这样。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目的是因为线段是有长短的,所以需要端点。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虽然不像书本上一样用端点标注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有了线段,有了平面图形,有了平面之后,又构成了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过的,虽说他们理解的可能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告诉他们。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只能画一条线段。

关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个认识的长度单位,所以让孩子们感知1厘米的长度以及会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有了自学的经验,因此本节课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断一段物体有多长的时候,有些会存在多雾。

厘米和米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实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断物体的单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操场长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数字就会认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这些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1

今天上了《认识厘米》这节课,因为是公开课,思考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该如何来呈现。早晨上完课之后,又思考了很多,因为下午要与大家交流。回顾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正是一次次公开课、比赛课的磨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步步更深刻的认识,也在这其中不断的成长。

我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1、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带着和学生一起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交流。注重兼顾差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中。是一节很实在的课。

2、重视“操作活动”在“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时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切入话题,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3、重视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语言完整性的指导。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细致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通过追问、澄清、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一年级后期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的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在学生回答不准确时,很多时候的提问并没有扣住核心问题。这是我的`一大软肋。这也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的重要原因。

2、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应当非常准确,各个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非常准确,我在尽量让自己做的完美,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今天又忘记写课题了。

三、两点思考和一点请求

1、进一步加强对课标20xx版的研读,进一步深刻把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及其关系,做到课堂上时时刻刻心中有目标,紧紧围绕目标。

2、在平常的课堂上训练自己的能力,尽量当公开课一样上。

3、请求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我诚恳的建议和指导。

《认识厘米》是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挺多,要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尺量1厘米的长度。上课时首先让学生体会测量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同时了解到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某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但是由于各人的差别,量的结果也会不同,让学生明白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从而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后来人们发明了测量长度单位的工具,尺子的长度单位是统一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用厘米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具体方法的知道,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学生在学习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3

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反思《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我利用例1,让学生充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学生发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接着引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为后面学习厘米作了铺垫。

最后通过“做一做”、“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

通过教学,我发现在本节课中有以下的不足。

1.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2.教师的指令应和有效的时间相结合。

虽然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非常好,但也要注意控制好时间,不要一操作就收不回来而导致课堂混乱,要能合理掌控时间。要求教师在下达要求时要注意讲清楚、说明白,这样,就能更好的体现操作的有效性。这节课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太好。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4

这节课教材安排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厘米的概念,掌握一厘米的长度。教师首先介绍知道东西的长度,要用尺子来量,接着介绍各种各样的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紧接着设疑激趣,激发学生主动观察自己的学生尺,不仅为下面认识厘米与用厘米量作了孕伏,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从变化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提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的状态,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让学生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多种感官的参与,不仅不断激发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大有益处。

在课的结尾能力拓展环节,教师故作为难,请学生帮忙用破尺子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学会了数学地思考,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并学会了如何根据直尺的特点选择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我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丰富学生的厘米表象;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己实践;多样化的测量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得以优化,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科学的、合理的测量的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最后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不仅说说自己的收获,还评价其他同学的表现,通过自评、互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设疑不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下节课认识米作了孕伏。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5

上一篇:校园路灯系统节能设计探讨下一篇:实习心得-丰台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