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和素质教育

2024-10-05

历史高考和素质教育(精选9篇)

历史高考和素质教育 篇1

高考历史试卷的第Ⅱ卷为材料解析题, 材料内容以文字史料为主, 也包含表格、图片等素材。有的考题先集中展示材料, 后设置问题;有的考题把材料与问题交叉相间。材料解析题的分值一般占高考历史试卷总分的一半, 且很多考题集中地考查了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 因此学生想要取得较高分数也不容易。下面, 我以2014年高考真题为例, 对高考历史试题中的材料解析题进行分类总结, 以期能为学生们取得好成绩助上一臂之力。

一、历史基本要素类考题

【题型概述】历史基本要素类考题一般考查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内容”“特点”“后果”“意义”等, 有些考题还会把最后一问设置为“认识”“启示”之类的问题。此类考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有关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总结自己的认识、领悟。尤其是“认识”“启示”类考题, 其所占分值比重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逐渐成为考生拉开分数差距的一个关键点。

【真题回放】2014年天津卷 文综历史 第14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 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 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 结果, (希特勒) 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 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 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 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5分)

材料二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 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 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 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 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 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 (的制裁) 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 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 情形也差不多, 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 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 (4分)

材料三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 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 大压力, 要它屈服, 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纵容下, 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 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 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 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 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 (6分)

(4)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 (4分)

【答案要点】 (1) 行动:出兵莱茵非军事区、进军奥地利。 (2分) 变化:从试探变为无所顾忌。 (1分) 影响:打破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约束。 (2分)

(2) 思潮:和平主义思潮。 (2分) 原因:许多人认为一战是一个错误, 带来重大伤亡, 因而恐惧战争。 (2分)

(3) 政策:绥靖政策。 (2分) 原因: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 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3分) 后果: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分)

(4) 启示:对侵略和扩张行为 不能姑息 纵容, 也不能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护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 要警惕历史重演。 (4分)

【总结反思】历史要素类考题在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中广泛存在, 在各地历年高考历史Ⅱ卷中占有很大比重。以2014年高考为例, 大纲卷文综第39题以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棉花为切入点, 从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埃利克·奥森纳的《棉花国之旅》中摘编两则材料, 要求概括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并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福建卷文综第38题考查科举制的特点和积极影响;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2题最后一问要求依据材料, 谈谈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安徽卷文综第36题最后一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

对于这类考题, 考生首先应逐一厘清问题的关键词, 然后参照题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的数量, 最后根据要求编写答案, 确保答案要点完整无缺。“认识”“启示”等设问方式的考题貌似灵活开放, 考生作答时要力戒漫无边际、随心所欲, 而应紧扣题眼、精心组织答案。

二、古今中外纵横比较题

【题型概述】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历史学科贯通古今中外, 故比较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历史学科中, 对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对照, 归纳异同, 分析成因, 概括发展规律, 揭示本质, 统统要用到比较法。在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中, 对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要求, 频频出现在材料解析题中。从比较对象所涉及的时空角度进行分类, 一般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类。纵向比较主要是从时间角度, 对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横向比较主要是从空间角度, 对同一时间段内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

【真题回放】2014年新课标 Ⅱ卷文综 第41题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 (节选)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其中一处不同, 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观点正确, 合理充分)

【答案要点】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 目录B以16世纪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 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 思想领域拨乱反正, 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所以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 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总结反思】此题巧妙节选了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目录, 考查不同时代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对世界历史做出不同分期的原因。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两份目录主要是对世界近代史的起始时间界定不同。除上述参考答案中提供的角度外, 考生还可以从教材目录中涉及的领域进行比较:目录A单纯叙述政治运动、阶级斗争, 目录B则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艺、宗教等诸多领域。2014年同类考题还有:新课标Ⅰ卷第40题比较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其出现的背景, 分析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重庆卷第14题比较宋代“三舍法”与国民政府的教育考试、美国SAT (学业性向测验) 和ACT (高校测验) 的区别;四川卷第13题将中国“瓷都”景德镇与欧洲的梅森相比, 分析梅森瓷业辉煌300年的独特之处;山东卷第46题直接比较在改革问题上, 光绪帝和康有为认识的相同之处。对于以上试题, 首先要明确比较项有几个, 求同还是求异, 或者是异同兼顾。然后找准比较点, 即确立比较角度, 这是关键所在。考题通常已经设置了比较点, 即可按题目要求进行比较;题目没有明确设置比较点的, 一般从背景、原因、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最后组织答案。不管共同点还是不同点, 都要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回答共同点时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 并套用“两者都……”这一通用模式;回答不同点时, 要对所有比较项逐一作答, 采用“前者……;后者……”的格式。

三、阐释、评价类考题

【题型概述】柯林伍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人类的历史活动渗透着人们的主观判断, 所以历史学科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对历史进行反思。因此, 历史高考题从来没有忽视过对历史事物进行阐释、评价类试题的考查。这类考题将各类历史信息融合在一起, 贯通中外, 所设问题均涉及对“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的考查, 体现了当今高考对文科综合能力的要求。

【高考真题】2014年高考四川卷文综历史第14题

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10分)

材料二

材料三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 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上图中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10分)

材料四“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 其实, 那个时候的中国, 天下滔滔, 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 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 欲破启锢闭, 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 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 “西用”无所依托, 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 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 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 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分) 按照这一原则, 任选表1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 (4分)

【答案要点】 (1) (10分) 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 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 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 (10分) 整理:图中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 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果:鸦片战争后,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 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 (10分) 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 民主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 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试图把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

【总结反思】这一题型由传统的历史问答题变化而来, 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此类考题不仅考法灵活多样, 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所占的题量、分值有增无减。2014年各地高考试卷中, 新课标Ⅰ卷文综第41题题干摘编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 要求考生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 并说明修改理由;江苏卷历史第23题要求考生从纵横两方面说明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中, 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北京卷文综第39题提供四幅地图, 要求考生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 结合所学, 对地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山东卷第39题要求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这类考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教材和传统学术观念补充、纠偏的功能。在作答过程中考生必须注意问题中的两类要求, 即“根据材料”与“结合所学知识”, 注意处理好试题材料与教材知识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学习型考题

【题型概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思维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近年来, 各地历史高考题对此趋势亦及时跟进, 在题目中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情景, 提供充实的资料, 确定研究的主题, 明确研究任务, 设置相关问题。这类考题试图让考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完成考试任务, 同时对历史课堂教学起引导和指向的作用。

【真题回放】2014年山东卷文综第38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 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 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 父为其订了亲, 未婚夫不幸去世, 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 不满这种包办婚姻, 因而反抗出走, 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 积极的和环境奋斗, 向光明的人 生大路前进。”

结论:

1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 保守和进步共存。

2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 研究该课题时, 兴趣小组为什 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4分)

(2) 根据材料乙、丙, 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1的依据 (举一例说明即可) 。 (6分)

(3) 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 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6分)

(4) 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 对结论2加以阐述。 (8分)

【答案要点】 (1) 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 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 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 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1的关系, 举一例说明即可。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 希望娶鸣凤为妻等, 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 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 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 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 材料丙。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 相对较为真实, 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 文学作品,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 但有艺术加工成分, 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 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 新观念、新思想, 促进了女性解放。文 化上, 新式教育 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 民主、科学的 弘扬, 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上述史实表明, 反对专制制度, 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 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总结反思】2014年各地高考试题中还有很多与上题类似的题目, 例如:江苏卷历 史第22题提供《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要求考生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广东卷文综第39题要求考生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 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从材料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安徽卷文综第37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 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 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浙江卷文综第39题考查考生在评价拿破仑时, 更注重材料所列四种主张中的哪一种, 要求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上海卷历史第39题要求考生以“人与环境”为主题, 叙述人类在工业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上述考题都设置了研究性学习的情景, 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作答时, 必须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

历史高考和素质教育 篇2

1.右图是上海世博会的会徽。从书法艺术的角 度来看,它与中国哪一书体形式更为相似(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篆书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汉字文化。根据上海世博会会徽中“世 ”字的特点,并结合中国古代主要书体的不同艺术特色,可以判断出它与篆书的形式更为相似。

2.兔年春晚,周杰伦与林志玲合作的《兰亭序》,曲调温馨淡雅,以书法大家王羲之题词为演出背景,加以行云流水般舞蹈的演出,充满了东方古典韵味。《兰亭序》所表现的书法的特点是( )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B.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C.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D.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具 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解析:选C。《兰亭序》是行书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大行书”。A、D均是楷书的特点,B是草书的特点,只有C是行书的特点。

3.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解析:选C。注意材料信息的“年”字上半部分为“禾”,因此“有年”的含义应与“有禾”相关联,而“有禾”主要体现为庄稼收获。

4.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据此你判断他所擅 长的字体是( )

A.楷书 B.行书

C.草书 D.隶书

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题干强调了“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联系作品可以发现与行书的特点较为吻合。

5.右图是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吉祥物泰山童子。它属于( )

A.山水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解析:选D。十一运动会吉祥物泰山童子灵感来源于“泰山石敢当”的传说,属于风俗画。

6.关于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 ②两宋时期楷书进入盛世阶段 ③草书极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④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选D。本题以古代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历程及各类书法的艺术特点设题,以史实为基础,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本题难度并不大,但作为组合式选择题,最好采用排除法,先排除几项,答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了。

7.龚琳娜演唱的《忐忑》在各大视频网站迅速走红。在她的表演中有笙、笛、杨琴等多种中国古典乐器伴奏,还能听到演唱者融合了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京 剧行当的演唱方法。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形成的

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京剧的形成。南方一些地方剧传入北方后经过不断吸收融合,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解答本题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

8.江苏省作为教育部新课程试点地区,从开始在2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程。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 )

A.是 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

B.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C.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

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这主要是因为京剧是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因此选B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著探索、大胆革新创造,构成了一整套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 既丰富多彩,又用法严谨,使之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虚实结合,最大限度的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所有这些成就,在世界表演艺术大花园里,不愧是一朵独放异 彩的奇葩。

材料2:清初,京师梨园的昆腔与京腔(又称高腔)并盛。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秦腔演员魏长生自四川进京,以《浪楼》一剧名动京师,京腔大为减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乾降五十五年(1790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融合,皮簧戏由此而得名。

请回答:

(1)据材料1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

(2)依据材料2说出京剧艺术融合吸收了哪些剧种和腔调?

(3)京剧艺术的形成有什么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京剧的形成、特点和意义。第(1)(2)问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即可。

答案: (1)虚实结合,最大限度的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 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2)原来的徽剧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待到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融合;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

历史高考和素质教育 篇3

第一步,粗读材料,把握主题。

文字型材料解析题考查的是综合知识,一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因此,把握了主题,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效解题。那么,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主题呢?

首先,要巧用导语。试题前的引导语,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重要提示。

其次,要留意各个材料的排列情况以及各个设问之间的逻辑联系,判断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第二步,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一般而言,审题要明确以下五点要求:一要明确本题有几问,分别问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最易忽视以陈述句形式呈现出来的问题,从而造成遗漏,故应引起重视;二要明确限制条件和分值,即从哪些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大概需要几个要点;三要根据提示,界定答案的来源:是依据材料,是结合所学知识,还是结合两者来回答问题;四是明确答题方式,即找到行为动词:是要求我们归纳、概括,还是评析、评述;五是宏观把握各小题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分析材料,提炼信息。

每个材料中都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准确解读这些信息是我们正确答题的关键。

我们应当怎样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呢?

首先,要以问题为向导,宏观把握材料主旨,以便透过现象看本质,快速建立起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此时可以借助段首句、段尾句概括全段的意思,也可以借助句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划分层次,搞清每层的意思,进行归纳概括。其次,要动手标记,用竖线将每层意思隔开,用横线、曲线、圆圈标出关键信息,以防答题时遗漏。最后,要格外留心材料出处、小括号里的注释、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它们往往提示了解题思路或相关知识点。

第四步,根据要求,组织答案。

在这个环节中要遵循两个原则、掌握三个技巧。

两大原则分别是:(1)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2)先充分利用材料,再补充所学知识。

三个技巧分别是:(1)借用模板,主动构建。很多同学往往凭直觉答题,这样做容易造成思路狭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应当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分析各类问题的不同思维模式,主动地扩大思路,努力构建完整的答案。

(2)灵活迁移,灵活解决问题。最常用的就是扩大迁移和缩小迁移。比如就可将宋应星和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扩大为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的科技特点。

(3)仔细审题,宏观把握命题意图,最终确定每个问题的答题方向。

第五步,组织语言,书写答案。

在组织语言和书写答案时,要注意“四化”:要点化、序号化、术语化、条理化。

怎样才能做到上述要求呢?

(1)充分利用材料,但不宜过多抄袭原句,可以摘录材料中的某些短句、词语。

(2)每个要点只答一遍(同类项合并,不重复表达)。

(3)每句话只表述一层意思(不表达多重意思)。

(4)联系、利用课本中的经典结论或观点。

(5)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材料进行归纳、提炼,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习惯用语。

(6)掌握各类问题的规范表达方式,比如,解答评述类问题时,就一定要有叙述、有评价。

历史高考和素质教育 篇4

2009年和2010年的福建高考选考题和必考题可谓“泾渭分明”, 必考题不会超纲考选修史的内容, 选考题只要依托选修课本和所选材料就能回答得好。但2011年和2012年的选考题就不一样了, 除了立足选修教材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所提供的材料, 还渗透了必修教材的相关知识及中外联系等相关内容。有鉴于这种命题特点和趋势, 笔者以近两年福建高考选考题A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高考题) 为例, 试作探析, 以求教于同行和助力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和复习。

(一) 2011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Ⅱ卷第41题A题:

(1) 根据材料一、二, 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

此题的第一问侧重考查学生阅读和概括材料的能力, 只要对材料一、二进行比较, 就不难归纳出两者的共同点: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现代宪政的主要内容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助下行使立法权, 统帅陆海军。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渗透了必修一专题七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的内容, 通过对选修和必修史相关内容的比较, 可知两国政体的差异在于君主的实际权力不同:日本天皇权力至高无上, 英国王权受限制。

同样是比较, 一问以材料及选修史为基础即可;一问则要联系必修史的相关内容才能回答得完整。

(二) 2012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Ⅱ卷第41题A题:

(1) 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售这么大?

此题的第一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依据材料不难得出马丁·路德的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第二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二“公开书”可联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一——改革史第58页第一段末行“德国社会各个阶层对都会普遍不满, 整个德国与都会的矛盾非常尖锐”得出原因之一: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而原因之二:“印刷技术的应用”则必须联系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第26页末二行:“印刷术传到欧洲后,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以及27页的资料卡片:“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才能得出。这就既需要选修与必修史相关知识的联系, 又需要中外相关知识的联系才能答好问题。

(2)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 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此题的第一个问项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 联系改革史所学可知引发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由此得出理解之一: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则要联系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人性的复苏95页倒数第二段最后二行:路德的思想和主张引发了德国和欧洲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由此得出结论: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而这在选修课本上根本就没有提及。第二个问项其他力量可联系选修课本中马丁·路德改革的作用去发散思维: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 (加尔文) 等教会人士。

由上述两年高考历史选考题的参考答案不难看出, 其命制的答案不仅依托所引材料及选修本教材, 还联系必修本教材及中外相关知识, 且有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趋向。这不仅体现了高考考纲“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等方面能力的考核目标和要求, 同时也符合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提出的“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这里, 多种途径可理解为既包含选修的, 又包含必修的, 还要联系中外的史实。

因此, 我们在教学和复习时就要注意选修和必修教材中同类相关知识的综合、渗透、和中外联系, 而这也正是学生的薄弱之处。如在学习选修改革史专题一“梭伦改革”时, 注意联系必修一专题六第二节“卓尔不群的雅典”中的“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 全面、细致地把握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同时将其与同时代的中国的“商鞅变法”相比较, 以及与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大的方面相比较。又如在学习改革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时, 注意联系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节“人性的复苏”中“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 以及联系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的四大发明的成熟及外传对世界的贡献这些知识点, 这样才能对宗教改革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 考试时才能融会贯通, 有备而来, 灵活应变。再如学习改革史专题九“戊戌变法”时, 与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的“维新变法”相联系, 以及与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相比较, 全面把握相关知识。

历史高考和素质教育 篇5

高考历史考查热点预测 时政和社会热点

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

1.党的十七大、十一届人大主题

(1)党的发展与建设历史上党的重大会议(背景、内容、影响、作用);(2)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史-世界史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和儒家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3)关注民生问题(历史上的三农、党民政策);(4)中华文化及中华文明史观;(5)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战略、两型社会的建设(科技文明);(6)台湾问题、国共关系;(7)人才观: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边疆发展与国家统一、振兴东北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发展,青藏高原区域经济,中部崛起);(9)(和平与发展、大国崛起)治乱兴衰与主要国家发展。

2.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1)中外历史上著名的改革(背景、内容、影响、历史地位);(2)中外历史上的开放格局(唐宋、明清、俄、日、美、德)。

3.社会热点

教育和高考:追求公平无止境 篇6

“我在贵州一个村寨看到,虽然破旧贫穷,但老百姓都觉得日子有希望。因为最近两三年,村里出了20多个大学生。整个村子的年轻人、孩子们都感到有上升的通道、向上的希望,全村的‘心气都不一样了。”在2015年12月3日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谈到了今年春节前夕在贵州黎平蒲洞村的一次考察。“从经济学上讲,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加强教育投入,‘边际效益更大。”总理说,“因此,要继续扩大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公平的上升通道和向上的希望。”

我国从2012年开始,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2015年,这一计划继续扩大名额至5万人。在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的同时,各省也陆续推出省属重点地方本科院校的农村生专项招生计划。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落实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

必须注意的是,让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的实惠真正落实到贫困地区农村生身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和高考公平,还要狠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缩小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办学质量差异。另外,还要给农村学生创造更多元的选择。在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推进过程中,有媒体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存在城市权势阶层把户籍迁到贫困地区,挤占农村生指标的问题。以笔者之见,杜绝这一现象,关键在于提高学籍年限要求,并严格审查学生的学籍。考虑到扶贫定向招生计划,是面向贫困地区农村生,因此,完全可以提出连续6年初中、高中学籍要求,并要求必须是当地学籍,而不能是学籍空挂(把学籍挂在当地,本人到外地求学,在高考时再回本地),这样才能让这一政策不偏离初衷。另外,目前不论是国家层面的计划,还是各省的专项计划,都是纳入提前批,增设一个专门的批次,供符合条件的学生填报。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专项计划,只是简单地给农村生降低录取分数。而对专项计划招生的学生进行跟踪发现,有的学生跟不上学校的要求。多年来,笔者一直建议,应该通过高校自主招生来落实这项计划。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可以针对农村学生设立多元评价体系,基于其综合素质进行录取。这就如美国的大学,录取SAT(学才能力评估测试)分数并不高的贫困家庭学生,并不会引来质疑。因为学校的理由是,这名学生来自贫困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低,他一边求学一边打工,还用课余时间去做社区服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表明他具有很强的能力。我国大学在招收贫困地区农村生时,如果能出具单独的招生报告,不但可以令这项计划公开、透明执行,而且还能形成全新的评价体系,改变社会存在的“唯分数论”。

消除歧视,让受教育者感到每类教育都是有价值的选择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国家扩大重点大学招生计划,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其逻辑是,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那上大学就没有多大价值,既然上大学没有多大价值,也就不必读高中,甚至初中也不必读了。前不久,有媒体曾发起讨论,要不要上“烂大学”。讨论这一话题的背景是,有调查显示,一些农村学生认为三本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是“烂大学”,没有上的价值。在我国整体招生计划中,高职高专要占近50%的比例,去年总招生计划为700万,其中高职高专的招生计划为334万。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就是在国家增加重点大学招生计划之后,能进重点大学的还是少数,更多的学生只能进高职高专、三本、二本院校。其实,只有上名校才有出路,不仅对农村学生来说,会产生严重的教育焦虑,就是对城市学生来说,也会让不少只能进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的学生,十分迷茫。

历史高考和素质教育 篇7

一、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当前,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水准在不断提高,命题者的眼界越来越宽广,思维也越来越活跃,经常会创造性地命出一些很有新意的试题,而古代文化常识就往往成为其命题的新依据。例如在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大纲全国Ⅰ卷)中的第12题就体现了这一点,此题如下: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

而在同一年的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大纲全国Ⅱ卷)中,仍然依照这一原则,对上述该题进行了简单地变动:

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A.金德B.木德C.水德D.土德

命题者的思路很明显,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五行相生相克这一古代文化常识,并将其与历史教学中的禅让制的内涵相结合,一石二鸟,不仅试题角度新颖,而且结合文化常识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与史学思考能力。面对这种变化,有些教师对此题的考查方式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该题考查的形式过于新颖,而且内容可能超出了历史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该题的材料有人为嫁接的可能。然而笔者倒认为此种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方式十分独特,形式活而不乱,值得一线历史教师高度关注。命题者的高明之处,不仅仅在于形式新颖,而且言之有据,考查得当。笔者曾经在阅读《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时发现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

很明显,高考命题者在命题时严格依据了相应的史实,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变通。命题者应该是从《秦始皇本纪》的这段记述中得到了启发,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阐释朝代的先后更替,只不过《秦始皇本纪》中记述的是五行相克的体现,而命题者则换了考查视角,考查五行相生,可谓灵活应变。这样的变化,无论是从广义的文化传承、知识积淀和人文修养的角度,还是从高考备考的角度来看,都提示我们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要开始重视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古代文化常识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印象。

二、当前基础教育中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科研的相对缺失

然而,即便教育者都能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天国人的宝贵财富,而这份财富需要不断地传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据笔者了解,在当前的基础教育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的学科基本都没有将其视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的课本中零散地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但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不属于语文正式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的处理方式是交由学生自己课后阅读,其效果可想而知。不过,在新课改思想的影响下,语文课本已经开始注重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介绍。以人教版为例,在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的“梳理探究”板块中就简略地介绍了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等古代文化常识,只不过语文课程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主要是在讲解古文、诗词时会偶尔涉及,但一般不成为教学的重点,学生也难以形成系统、全面的印象。

当前的中学历史课本没有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集中介绍,课程标准也未明确对其提出教学要求,即便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新历史课本中也没有设计专门的相关课题、阅读材料或知识链接,这也是造成古代文化常识在历史课上无立锥之地的主要原因。在历史课堂常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忽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由此可见,在当前的中学教学中,古代文化常识教育实际上是处于一种相对缺失的状态。

除此之外,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古代文化常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稍显不足。中国的基础教育由于特殊的国情将不可避免地带有应试教育的烙印,主导基础教育的最高指挥棒被认为是毕业会考、中考、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古代文化常识在文史类考试中一般都很少独立出现,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教师就很难将其视为教学的重点予以关注。

不仅如此,当前基础教育界对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的相关研究也非常薄弱。据笔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极少,且现有研究视角大都局限于古文、诗词等语文教学的相关研究,尚未发现有从历史学科教学的角度研究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的相关成果,由此可见学界研究的滞后。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古代文化常识教育举隅

中学教育阶段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教育科举、宫室建筑、礼仪习俗、称谓、衣食住行等方面。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由于没有专门的课程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因此历史教师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集中的讲解,而应该将不同的古代文化常识有机地渗透到相关的章节教学中,笔者仅举两例以示说明。

(一)以天干地支为例

干支纪年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对象,这在2008年的海南高考题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

而同年的宁夏文综卷中也涉及天干地支这一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可见其重要性:

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

这种考查方式及其内容提示我们一线的历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以新课改后的岳麓版必修一为例。比如在讲到第四单元中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时涉及中日甲午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内容,教材在讲述中日甲午战争时仅这样叙述:“1894年7月,日军悍然在朝鲜半岛海域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为何称之为“中日甲午战争”,教材并未介绍,而教师在讲述这一历史事件时一般都只是简单地介绍“因战争爆发的1894年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故称为中日甲午战争。”这样的解释对缺乏相关知识积淀的学生来讲仍然不好理解。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这一问题顺带讲述古代文化常识中天干地支纪年的相关问题,不仅能解答学生的疑惑,也能普及古代文化知识。

(二)以帝王称谓为例

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了帝王称谓这一古代文化常识,如:

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一变化就提示我们教师在平常讲述史实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讲述的内容有机地渗透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比如,在讲述中国古代政治时,师生会经常遇到一些文化常识问题,甚至曾有酷爱历史的学生私下问老师:“为什么我们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皇帝有不同的称谓,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一些古代文化常识的讲授,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给学生讲明白谥号、庙号、年号、尊号的区别即可,而这些知识完全可以有机地渗透在我们的历史常规教学中。例如,笔者在讲述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就曾利用讲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明太祖废除丞相制等相关史实给学生有意识地介绍帝王称号的不同,如谥号、庙号、年号、尊号。

上述教学事例说明: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和认识将更加准确、深刻。除此之外,良好的文化常识的积淀也有利于学生应对当前灵活多变的考查方式。

摘要: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开始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一变化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无论是传承文化,完善历史教学细节,还是应对高考考查,中学历史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

关键词:高考命题,历史教学,古代文化常识

参考文献

[1]马汉麟.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2]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历史高考和素质教育 篇8

人们常在议论一个重大而严肃的问题,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许多人都在指责高考命题者。平心而论,这种看法是委屈高考命题者了。其实高考恢复30多年来,高考改革的趋势是明确的、坚定的,步子是大的。

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发挥素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依我之见,最为重要的是开展民主教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最基本的理念是教会学生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在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去寻求,而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更不能只采用一种教学模式、一种评价标准,课堂教学就应该是开放的、民主的教学。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学习、探索、发现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认知的强烈欲望,使学习成为自主的、快乐的事情。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讨、商量、决策,充满生机与活力。高考试卷整体难度有了较大的调整,较好地贴近了中学教学的实际。

但是,中学历史教材是记录别人处理过的材料和别人得出的结论,对学生来说,已无需再占有原始材料,自己处理和运用材料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课堂教学都是这样拾人牙慧,重复别人的结论,那么是无论如何也培养不了学生的素质的。如果我们不采用开放式的民主教学,学生怎么能独立探索、自我发现、发明创造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由于其知识、能力水平的局限,不可能独立进行学习。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相当重要。民主教学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历史事物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因此民主教学的前提是建立在客观的事实依据上的。人们在讨论辩驳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争到最后双方依据的已不是同一回事了。如果教师本身对历史事物把握不定,讨论就会走样,毫无收益。只有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才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基本特点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历史事物的现象和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能以正确的思想观点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能以正确的思想观点理解和认识历史的人,才能真正掌握历史这门科学。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论从史出。只有学会占有材料、处理材料、运用材料得出结论的人,才算是真正掌握历史这一门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主要将思想、讲观点、讲方法。对于具体历史事物,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要允许而且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表独立见解,特别是不同见解。民主教学的目的与效果不在于通过一堂课让学生掌握某一历史结论,而在于让学生掌握某一种历史观点和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对历史事物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因为民主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本身没有思想认识,只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那么对学生发表的观点就无法判断,无从指导,讨论就会走过场,不了了之。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不要总是想以自己的或书本上的观点去说服甚至压制学生。要明白,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老师的或书本的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得出结论。教师还要有高超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说理善诱技巧。民主教学并不是不分是非的教学,对于学生发表的各种观点,教师应及时判断分析其合理性与非合理性,并将自己的分析判断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提出,给全体学生做参考。对于那些虽不同于教材结论,但具有合理性的观点要大加肯定和鼓励,并请学生提出自己的依据,要求当堂分析,以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对于那些有自己独立见解,但不具有合理性的观点,首先要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再请其提出自己的依据与结论的关系。教师要指出其依据不成立或依据与结论关系不当等非合理性,以培养其自我反思能力。下面以一道选择题为例说明:美国历史学家斯坦夫里阿诺夫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A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从孤立主义走向紧密联系的整体。B项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地方也被纳入这些殖民国家的控制之下,打破了之前这些地方的封闭状况。D项英国通过一系列的殖民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家,到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确立了殖民霸权。所以选C项,而且C项中的“密切了国际交流”表述也不对。】老师在讲解时要注意此题题干信息的处理,首先要讲清楚历史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的时段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的能力。非选择题突出考生论证能力及其相关的文字表达能力,是将学生思维个性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高考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考查比重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这对抑制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一味追求“高能力”而日渐忽视基础知识的状况,能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明确思维定势的表现,掌握突破思维定势的标准及方法;提高解答历史试题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正确的审题能力,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比较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简洁有序的文字表达能力。

历史高考和素质教育 篇9

【摘 要】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历史教学

创新精神

审美教育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1、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2、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非智力因素的现实作用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讲述红军长征时一首《七律·长征》的吟诵;讲述文艺复兴时一幅《蒙娜丽莎》的赏鉴;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讲述鸦片战争时一部《林则徐》的放映……这些众多的审美因素,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2、培养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一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愿望、动机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美的感受。"④可见崇高的、美的形象对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的培养的重要。历史教材中,从"匈奴未灭,何以家还"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利益"而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完善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人生目标有帮助,而且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也很有意义。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却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不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美的陶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4、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是推动一个人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高尚的情感的培养,决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的教育。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能感人,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美的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总之,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切实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对于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早日成才。

上一篇:职务聘任制下一篇:“音色—音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