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

2024-05-18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精选8篇)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 篇1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

06年历史热点专题梳理(一)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 年-至今)

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③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世界市场的作用(评价)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确立原因: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②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丧失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②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原因: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②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必横财。

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06年历史热点专题梳理(二)

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④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位而生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影响: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附:

列举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三种经济思想,简要指出它们的核心内容,实践措施,并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

1、重商主义※

2、自由主义

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实践措施: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

兴衰原因: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3、凯恩斯主义

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兴衰原因: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 篇2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 (Urbanization) , 是指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引起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 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等。从高考复习的角度来看城镇化, 我们必须关注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城乡关系、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历史知识, 以城镇化为线索将这些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二、热点背景

“城镇化建设”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 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2013年12月12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形势, 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2014年3月5日,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4年3月1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提出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考点链接

1.中国古代史

(1) 宋朝以前的城市, 政府管理较为严格, 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有严格限制, 商品交易区与居民住宅区分开, 按时开市、闭市。 (2) 宋朝以后的城市, 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商业经营的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乡村和城郊的“草市”更加普遍。 (3) 明清时期,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推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4) 伴随着城市繁荣和商品经济的活跃, 市民阶层日益扩大, 适应市民生活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不断发展, 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昆曲、京剧和风俗画的兴起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

2.中国近代史

(1) 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 在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推动下, 城市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 (2)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 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方式与习俗的革新, 推动了新式交通与通讯方式的发展。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新式礼仪等生活方式在城市逐渐流行, 汽车轮船、电话电报等新式交通通讯方式在城市出现并普及, 报刊影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3.中国现代史

(1) 1949—1978年,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生活的变动密切相关。“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 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 1961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 城市人口大量转移到农村。“文革”期间, 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 城市化进程受阻。 (2)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推动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推动了中小城市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促进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4.世界近代史

(1) 两次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 推动了社会生产迅速发展, 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迅速发展。 (2)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灾难, 对城市文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尤其是欧洲许多大城市变成一片瓦砾。

四、经典例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乡村人口向市镇流动, 逐渐形成城镇。以苏州府所属吴江县为例, 其境内市镇人口越来越多, 市镇数量也越来越多, 相对的村落越来越小, 乡村经济逐渐衰落。通过各大城镇的商人活动, 其市场范围扩大及于全国。据上海地方志载:“闽广人于二三月载霜糖而来, 买花衣以归, 楼船千百”。这对于全国市场的形成以及地域观念的融消与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 实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赵冈《明清市镇发展综论》

材料二新中国历史上将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 较大规模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60年, 农业不堪重负, 不得不下放城市劳动力2000多万。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 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第三次发生在1988年, 中国当时经历的是一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进入城市就业的7000万农村劳动力人口, 有6400万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 即所谓“离土不离乡”。———彭有祥《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演进》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 (4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时期市镇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6分)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 篇3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引起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等。从高考复习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我们必须关注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城乡关系、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等历史知识,以城镇化为线索将这些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二、热点背景

“城镇化建设”已经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2013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考点链接

1.中国古代史

(1)宋朝以前的城市,政府管理较为严格,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有严格限制,商品交易区与居民住宅区分开,按时开市、闭市。(2)宋朝以后的城市,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商业经营的时间限制也被打破,乡村和城郊的“草市”更加普遍。(3)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工商业市镇的兴起。(4)伴随着城市繁荣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市民阶层日益扩大,适应市民生活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不断发展,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昆曲、京剧和风俗画的兴起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

2.中国近代史

(1)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在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推动下,城市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2)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方式与习俗的革新,推动了新式交通与通讯方式的发展。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新式礼仪等生活方式在城市逐渐流行,汽车轮船、电话电报等新式交通通讯方式在城市出现并普及,报刊影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3.中国现代史

(1)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同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生活的变动密切相关。“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1961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要求精减城市人口2000万,城市人口大量转移到农村。“文革”期间,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城市化进程受阻。(2)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推动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推动了中小城市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促进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4.世界近代史

(1)两次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迅速发展。(2)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灾难,对城市文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欧洲许多大城市变成一片瓦砾。

四、经典例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乡村人口向市镇流动,逐渐形成城镇。以苏州府所属吴江县为例,其境内市镇人口越来越多,市镇数量也越来越多,相对的村落越来越小,乡村经济逐渐衰落。通过各大城镇的商人活动,其市场范围扩大及于全国。据上海地方志载:“闽广人于二三月载霜糖而来,买花衣以归,楼船千百”。这对于全国市场的形成以及地域观念的融消与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实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赵冈《明清市镇发展综论》

材料二 新中国历史上将城市人口转移到农村,较大规模的有三次。第一次是1960年,农业不堪重负,不得不下放城市劳动力2000多万。第二次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城市16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上山下乡插队。第三次发生在1988年,中国当时经历的是一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入城市就业的7000万农村劳动力人口,有6400万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即所谓“离土不离乡”。

——彭有祥《论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时代演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市镇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的含义。(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人口转移的政策因素。(4分)

高考热点复习---海绵城市专题 篇4

山东省微山县第三中学 宋永峰 *** 272095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①缓解城市缺水 ②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③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④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⑤缓解城市内涝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建筑雨水利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A.调节地表径流 B.调节水汽输送

C.增加大气降水 D.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

读图,回答3~5题。

甲图

乙图

3.乙图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甲图中哪些环节引起的 ①a 增加 ②b 减少 ③c 增加 ④d 减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4.上述水循环环节的改变还让城市容易发生内涝,据统计2012年我国有184座城市发生内涝,2013年234座城市内涝,2014年125座城市内涝,有关城市内涝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②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 ③城市建设导致市区蒸发量减少

④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频繁问题,我国打造海绵型城市(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下图中城市绿地建设,符合海绵型城市要求的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读图,完成6~7题。

6.4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7.“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 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 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 ④缓解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华北平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下表为华北平原某些城市采用地下水数量统计,读表,完成8~9题。

8.根据表中的数据显示,上述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土壤盐渍化 B.海水入侵 C.出现地下漏斗区 D.水循环遭到破坏

9.为防止表中所示生态问题的进—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立高耗水项目管理制度 ②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 ③规划地下水禁采区 ④跨流域调水

⑤“海绵城市”建设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综合题

10.2015年10月5日,广州市白云区环洲五路上,一辆轿车淹在水里。当日,受台风“彩虹”外围环流影响,广州大部地区出现持续暴雨,部分街道出现“水浸街”。

材料一:雨后街道积水景观图

图(1)

材料二: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降雨损失包括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

图(2)

材料三:鹿特丹水广场图

图(3)

该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水广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防洪系统。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所有水池布成一张循环网络,雨量大时,从大水池中分流到沟渠,雨量小时,水又回流入小水池。雨水不仅能在水池间循环流动,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从热岛效应的角度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2)根据图(2),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多少倍?根据图(1)、图(2),并结合实际分析北京出现内涝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鹿特丹水广场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请你提出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

1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种“生态治水”的新方式,突破了“以排为主”的传统雨水管理理念,有助于防止城市内涝。

传统模排”与海“渗、净、用、比”

材料二:式“快绵城市滞、蓄、排的对

(1)分析海绵城市对减轻城市内涝的作用。(2)简述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意义。

1.答案:D 解析:建筑雨水利用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作用不大,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大量的热量引起的。2.答案:A 解析:建筑雨水利用”减少了地表径流。3.答案:A 解析:乙图中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时间提前,主要是自然状态下容易下渗,且地表植被具有含蓄水源,减缓地表径流的作用。所以,乙图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甲图中的地表径流(a)增加和下渗(b)减少引起得。4.答案:B 解析:城市内涝与城市建设导致市区蒸发量减少无关,且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的蒸发比自然状态更旺盛。5.答案:A 解析:海绵型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所以绿地的位置应该较低,为下凹绿地。6.答案:A 解析:a图中既有绿化带又有排水设施,下雨时能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7.答案:C 解析:“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缓解城市内涝。8.答案:C 解析:超采地下水容易出现地下漏斗区。9.答案:D 解析:为防止表中所示生态问题的进—步恶化,可采取节流和开源两种措施。节流措施:建立高耗水项目管理制度;规划地下水禁采区;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开源措施:跨流域调水和“海绵城市”建设。10.答案:(1)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和地表的硬化,使城市成为“热岛”,促使空气对流上升;城市上空多降水所需的凝结核;城市增加地表空气运动摩擦力,使降水系统停留时间延长。(2)7~8倍 该季节北京降水过于集中;北京地势低平,三面环山的地形和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气流抬升运动。城市建筑使绿地(裸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集聚而形成雨涝;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泄下渗的地下水,甚至出现喷涌现象,加剧城市雨涝的形成。

(3)该水广场能遵循水循环原理,降低对洪水的滞洪和泄洪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发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措施;加强政府在灾害面前的管理和应急能力;加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加强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解析:(1)主要从城市热岛效应促使空气对流上升,城市污染物多,上空多降水所需的凝结核,以及城市增加地表空气运动摩擦力,使降水系统停留时间延长三个方面分析。

(2)对图(2)可知,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对应38毫米,混泥土方砖地大约对应5毫米,所以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7~8倍。该季节北京降水过于集中;北京地势低平,三面环山的地形和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气流抬升运动。城市建筑使绿地(裸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集聚而形成雨涝;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泄下渗的地下水,甚至出现喷涌现象,加剧城市雨涝的形成。

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整理 篇5

1、中日关系问题

(1)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B、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2)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

A、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军纪败坏(主观)。

B、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主要原因);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援;

(3)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

(4)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

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

(5)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

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6)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或:日本政要不能正视侵华历史。)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

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8)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9)青少年应怎么做?

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C、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

2、关于西藏问题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元朝:课本七下

清朝:课本七下

(2)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课本八下)。

(3)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3、关于台湾问题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①元朝时,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③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④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

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均势。②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③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④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方针、政策。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国统一。

(3)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5)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必要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8)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4、中美关系

(1)第二次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方便。

(3)二战中联合打击法西斯;二战结束后的扶蒋反共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遏制中国的冷战政策。

(5)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

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

5、改革问题

(1)奴隶制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2)封建制度改革:商鞅变法。

(3)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俄国1861年改革

①背景: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时间:1861年

③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④评价:a.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日本明治维新

①背景: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危机。

②时间:1868年开始

③措施:a.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④评价:a.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c.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⑤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他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中国造成了巨大伤害,如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⑥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围绕改革开放、向他国学习这个主题

(4)社会主义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6、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三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①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允许土地买卖。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3)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7、江泽民十五大报告中所讲的“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三次飞跃”是指哪些事件?(三位走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1)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毛泽东,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邓小平,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9、执政党建设(党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4)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十四大:1992年,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二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历程。

10、中国近代化探索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资产所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经济变革——政治变革——思想文化变革)

11、列举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和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1)秦朝:焚书坑儒。(2)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

(3)明朝:八股取土。(4)清朝:文字狱。

近代:

(1)新文化运动。(2)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3)欧洲思想启蒙运动(伏尔泰等)。

12、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作的斗争(从抗击外来侵略和防止民族分裂方面归纳列举)

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防止分裂的史实:

(3)加强对西藏管辖:中央政府册封**和**,1727年设驻藏大臣。

(4)加强对新疆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5)乾隆帝欢迎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13、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工业革命)

1、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5、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7、主要发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蒡芬孙→火车机车。b、美(富尔顿)→轮船。

8、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9、影响: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a、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4、主要发明:a、德: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b、美:爱迪生→电灯泡;莱特兄弟→飞机;

6、影响:a、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b、政治:垄断组

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c、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裂,矛盾激化,最终

导致一战的爆发。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取得重大突破

3、地位:规模、深度、影响超过前两次

4、特点:a、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力加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c、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

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 篇6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汉普顿开往美国纽约(如图Z10-1),横穿大洋时在(50°14′W,41°16′N)处与冰山相撞而沉没。据此回答1~2题。

图Z10-

11.撞击“泰坦尼克号”的冰山很可能是顺着哪条洋流漂来的()

A.阿拉斯加暖流B.东格陵兰寒流

C.北大西洋暖流D.拉布拉多寒流

2.“泰坦尼克号”沉没地点东侧是大洋洋脊,该洋脊位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处

B.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处

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处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处

读我国某水系图(图Z10-2),回答3~5题。

图Z10-

23.图中河流Q段土地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过度放牧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4.下列关于该流域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气候为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季风气候

C.流域内的河流含沙量较低

D.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土

5.R地水资源短缺严重,目前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是()

①节约用水 ②提高水价 ③采取海水淡化措施 ④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流域调水

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辽宁舰日前进驻青岛胶东航母基地正式服役。据图Z10-3回答6~7题。⑤实施跨

图Z10-

36.青岛胶东航母基地濒临的海洋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7.青岛胶东航母基地海岸地貌的特征很可能是()

①地势平坦 ②地势险峻 ③滩涂广阔 ④坡陡水深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读南欧局部示意图及甲、乙、丙三城市气温、降水量图(图Z10-4),回答8~9题。

①②③

图Z10-

48.甲、乙、丙三城市的气候分别对应()

A.甲—①、乙—②、丙—③

B.甲—③、乙—②、丙—①

C.甲—②、乙—③、丙—①

D.甲—①、乙—③、丙—②

9.造成甲、乙两地冬季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风带、气压带B.洋流

C.地形、海陆位置D.太阳辐射

运城盐池亦称盐湖、银湖,总面积为130平方千米,是全囯有名的产盐地之一。读图Z10-5,回答10~11题。

图Z10-

510.下列关于运城盐池湖水盐度高的原因的叙述,关系不大的是()

A.为内流湖

B.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湖底有较厚的盐矿

11.图示区域涉及的省级行政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012年11月5日至2013年4月9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开展了第29次科学考察活动,并利用天文光学望远镜获得观测数据。读图Z10-6,回答12~13题。

图Z10-6

12.大风是南极科考活动的障碍之一。下列科考站中,风力较小的是()

A.长城站B.中山站

C.昆仑站D.东方站

13.南极地区利于天文观测的主要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烈B.有极端最低温

C.地形相对平坦D.天气晴朗干燥

二、综合题

14.读图Z10-7,回答下列问题。

图Z10-7

(1)描述尼日利亚的地理位置。

(2)比较图中河流的A河段与B河段沿岸地区地形起伏的差异,并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判断依据有哪些。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港口,现为西非第一大城市,也是尼日利亚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尼日利亚80%的商贸活动集中在拉各斯。

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

(3)利用图Z10-7和材料信息,分析拉各斯成为尼日利亚最大物流中心的区位因素。

15.读图Z10-8,其中图(a)为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b)为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a)

(b)

图Z10-8

(1)简述黄土高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据图(b)说明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及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专题限时集训(十)

1.D 2.C [解析] 第1题,阿拉斯加暖流在太平洋上,故A错;东格陵兰寒流在南汉普顿以北,故B项错;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流,故C项错;拉布拉多寒流自北向南,将冰山带来,故D项正确。第2题,该地大洋洋脊处在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此处为生长边界,属板块张裂区。

3.B 4.C 5.B [解析] 第3题,此图表示辽河流域,河流Q段为农牧过渡地带,过度农垦导致荒漠化的产生。第4题,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故A项错;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属于非季风区,故B项错;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故D项错;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低。第5题,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海水淡化成本、技术要求高,难以实现。

6.B 7.D [解析] 第6题,航母基地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沿海,属于黄海海域。第7题,航母排水量大,要求水位较深,便于航行和停泊;海岸地势陡峻便于保护航母的安全。

8.C 9.C [解析] 第8题,甲地位于外海,受西风影响大,冬季降水多,对应②;丙地深入内海,受西风作用减弱,冬季降水量减少,对应①;乙地位于山地背风坡,地处内海,受西风作用更弱,冬季降水最少,对应③。第9题,甲处于外海,且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乙位于内海,且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10.C 11.C [解析] 第10题,从图中看出,盐湖没有出水通道,为内流湖;位于中条山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湖底盐矿丰富;此地位于黄土高原东侧,属于东部季风区影响范围,降水比西部地区多。第11题,根据黄河河段分布,可知图中涉及山西、陕西、河南三省。

12.C 13.D [解析] 第12题,昆仑站海拔高,距极地高气压带近,水平距离上的气压差小,在同一水平面上,昆仑站气压梯度力小;中山站、长城站、东方站离极地高压较远,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梯度力大,所以相比而言,昆仑站风力较小。第13题,天文观测要求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南极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干燥,便于天文观测。

14.(1)位于非洲西部,低纬度(或热带)地区,南临大西洋(几内亚湾)。

(2)地形起伏的差异:A河段沿岸地区地势低平,起伏和缓;B河段沿岸地区地形起伏大,呈阶梯状。判断依据:A河段沿岸地区等高线稀疏,有沼泽分布;B河段沿岸地区等高线密集,有瀑布群分布。

(3)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形较平坦开阔;是全国最大港口,水陆交通便利;石油资源丰富;农业商品率高,工业相对发达,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物流量大;是尼日利亚旧都,是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能为物流业提供金融、信息等服务;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廉价。(任答4点即可)

15.(1)分布特点: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由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 篇7

一、整合教材, 构建专题

“整合教材, 构建专题”就是按照某一主题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构建, 形成新专题。专题的构建首先是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如“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核心概念就是“城市化”。“城市化”不等于“城市”。城市中国古代就有, 但城市化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现象, 中国的城市化开启于近代鸦片战争后, 加速发展于现代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主要涉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 其中社会结构变迁意味着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 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逐步扩散。纵观教材, 相关的历史知识零星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中: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在必修2第一单元中“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和“古代商业的发展”有所涉及;城市化在第二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提到;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有关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在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内容中都有所涉及;而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内容则分布于第四单元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中。如此零散的知识点分布, 如若不以历史发展的阶段为序进行整合构建, “中国城市化进程”将无从谈起, 更无法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 加深理解。

在复习中, 我们可以根据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考情、学情等来整合构建不同的小专题, 如三农问题、城市化进程、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古今中外的社会转型、国共关系等。

二、整合学科, 丰富内容

历史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过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而对于日益困扰人类的重大社会问题, 如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地区冲突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等, 仅从历史学角度来研究是解决不了的, 需要多学科的综合, 从整体上加以深入研究。因此专题复习时, 教师要强化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渗透, 从而提高历史的思维能力和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此外, 收集材料丰富专题内容是创新小专题复习的难点也是核心所在, 教师要结合多种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搜集、整理搭桥式的材料进行拓展。如在西部开发问题上, 可从历史学角度分析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对西部进行开发,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团结, 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 西部起步较慢, 开发较迟, 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从地理学科引导学生分析西部开发的范围、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探讨从实际出发发展特色经济和加强生态建设, 再运用政治学科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分析西部开发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特色经济, 认识西部开发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减少东西部差异、实现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历史、地理、政治三个学科的综合分析, 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西部开发问题的全面认识, 而且提高了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考题, 把握方向

近年来, 主题组合式、材料式的选择题和问答题成为高考试题的一大方向, 这些考题几乎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的。因此, 创新小专题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教师在准备每一个小专题时, 首先要了解和分析本专题近年来在各地高考中的考查情况, 通过研究高考题型, 认真分析命题的方式、特点及其规律, 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并由此确定该专题的复习重点和次重点, 做到有目标、有侧重地复习。

比如在进行儒家思想的复习时, 首先要研究各地高考试卷, 发现它是各地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上, 选择题与主观题并重;内容上, 着重考查儒家思想的内涵和演变。基于以上了解, 我们可以按照“基础知识的梳理整合、重点难点的分析理解、习题训练与检测”三步的方式进行。第一步, 打破课本的章节顺序重新整理知识, 形成“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知识体系。第二步, 依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 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手段讨论: (1) 自古至今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及其原因。 (2) 从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中得到哪些认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儒家思想? (3) 如何看待传统儒学的作用和现代意义?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 加深理解, 深化认识, 总结规律。第三步, 精做习题, 减负增效。习题是检验考生知识与能力的最佳工具, 但并非多多益善。以选择不同角度、不同题型的题目为最佳, 做题时要求做好答题的每个环节, 即准确理解题意, 迅速提取有效信息、重新构建知识结构, 经过判断、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思维过程, 完成解答。

四、关注热点, 加强思考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大多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 体现出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因此, 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中的主干知识和学科热点问题, 而且要注意关注和参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探讨, 积极寻找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 确定新的历史专题。

1. 注意热点问题的收集。

收集的热点信息必须出自权威机构和权威媒体, 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 密切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 用历史的眼光分析时政热点, 用现实问题来解读历史知识, 从而学以致用。另外, 还要注意一些周年性重大历史事件的搜集与整理, 如201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和《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60周年, 罗斯福新政80周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推行60周年, 欧洲联盟成立20周年, “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10周年等。

2. 找准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高考试题的情境是新的, 但问题的答案取向依据的却是教材。因此对任何热点的分析最终都要回归教材。寻找结合点时, 要通过对热点材料的透彻分析, 多角度地提出问题, 捕捉有效信息。比如“三农”问题, 中央多年出台的一号文件都与之有关, 因此我们可以借之将我国古代的有关土地政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苏俄 (前苏联) 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有关调整、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等联系起来组建成一个热点专题。

3. 注重对热点问题的思考。

对重大事件进行思考和研究,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热点问题的感知能力, 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 看待现实问题, 明确自身责任。如对近几年日本右翼势力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侵占钓鱼岛等现象进行分析就能找到原因, 并通过分析从中得到启示:要避免战争的灾难和历史的重演, 必须与军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等。又如通过对二战爆发原因和胜利原因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很多启示, 如和平来之不易, 对军国主义决不能姑息养奸, 各国要加强合作, 一致维护世界和平等。

五、结语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梳理 篇8

当今高考文科综合命题突出对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考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08年高考文综有可能围绕哪些热点问题命题?广大文科师生在复习中该如何应对?笔者不揣浅陋,就以下十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或启迪。

一、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1.总体复习目标

第一,教材上有关古今中外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现象的基本史实。第二,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第三,通过纵横比较(中外比较、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其异同;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和影响。第四,总结古今中外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发展规律,阐释其意义。第五,注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大国沙文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区别及其不同影响。

2.复习重点

(1)对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特别是秦、隋、元实现统一的历史条件,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的历史意义的比较分析。

(2)中国历代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如战争平叛、抵制外来侵略、设立机构直接管辖,通过册封、和亲、会盟等手段密切少数民族与内地之间的关系。

(3)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首领、政权和人民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相关史实与评价)。

(4)用史实说明新疆地区、西藏地区、东北地区、蒙古高原、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5)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所作出的重大努力。如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和相关的民族政策,抗美援朝,统一大陆,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努力。

(6)世界历史上有关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问题:德国历史上的两次统一;意大利的统一和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联合国宪章、相关国际组织和有关国际法对国家主权与统一问题的尊重。

【跟踪练习】

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据此回答1~3题。

1.在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中,最早对开发蒙古高原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是()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骨力裴罗 D.耶律阿保机

2.下列属于松赞干布贡献的是()

①统一青藏高原 ②创制吐蕃文字 ③仿唐设置各级官府 ④实行猛安谋克制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3.满族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包括()

①平定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 ②在西南地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

③平定三藩之乱 ④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林肯在1858年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为防止联邦分裂,美国国会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了《反脱离联邦法》。经过南北战争,南方战败,叛乱平息,“南方邦联总统”戴维斯被捕,被控以叛国罪。

材料二 1958年的《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第2条规定,“法兰西为不可分割的、非宗教的、民主的并为社会服务的共和国”,“当共和国体制、民族独立、领土完整或国际义务的履行受到严重或直接威胁时,共和国总理、两院议长和宪法委员会主席正式磋商后,根据形势采取必要的措施”。

1993年的《俄罗斯联邦宪法》第4条规定:“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在俄罗斯联邦的全部领土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俄罗斯联邦保障自己领土的完整和不受侵犯。”

加拿大议会针对魁北克省独立问题于2000年通过《公决明确法》,规定是否举行一个省份寻求独立的公决,以及公决结果都须经联邦议会审核和认定,否则公决无效。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在内战过程中,林肯政府对叛乱的南方的态度为什么由妥协到强硬?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三的有关法律规定,你对世界各国维护国家统一有何规律性认识?

(3)依据材料并结合《反国家分裂法》制定的历史背景,你认为《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1.四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首领都对开发蒙古高原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冒顿单于是秦汉之际人,呼韩邪单于是汉元帝时人,骨力裴罗是唐前期人,耶律阿保机是五代时期人。正确答案为A。

2.猛安谋克制是女真族的阿骨打创制的一项制度。正确答案为D。

3.“改土归流”始于明朝,满族建立的清朝推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正确答案为B。

4.(1)林肯政府由妥协到强硬,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美国的统一。当林肯以接受奴隶制的代价也无法维护美国统一时,只有用武力打败南方的分裂势力来确保美国的统一。美国国会通过《反脱离联邦法》和以叛国罪控告“南方邦联总统”戴维斯,也证明了这一点。

(2)依法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统一已经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也是各国政府的首要职责。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独”势力日益猖獗,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有利于依法治国,为我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有利于依法“止独”;有利于依法出师,严惩分裂祖国的民族罪人;有利于依法抵制外来干涉,确保统一大业的完成。(答案不拘泥于文字表达,只要紧扣主题,言之成理,且有三个方面即给满分)

二、构建和谐世界与和谐中国

1.总体复习目标

第一,明确“和谐世界”和“和谐中国”的内涵。第二,掌握历史上关注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第三,掌握教材上有关古今中外和谐局面出现的原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统治者的个人素质等)、主要表现和意义。第四,综合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和谐局面出现的异同、原因和影响,总结形成和谐局面的规律,认识其价值。第五,综合分析古今中外不利于和谐局面形成的因素(战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分配、狭隘的民族主义、个人素质、自然灾难、环境污染等)及其危害,从反面认识构建和谐世界与和谐中国的重要意义,从正反两个方面寻找构建和谐世界与和谐中国的科学途径与方法。

2.复习重点

(1)历史上关注民生、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中外历史上有不少思想家的思想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如中国历史上的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又如世界历史上的人文主义者的一些思想主张,特别是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有关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主张,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历史上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2)中国古代统治者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举措。从举措、政策、行为等角度来说,这方面既有不少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在经验方面,如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改革,历代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的做法,汉唐政治制度建设(具体的有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唐朝前期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等所采取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措施与政策等);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有关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举措,克服经济危机、防止战争的举措等。在教训方面,如中国历史上商纣、夏桀、秦始皇等人的暴政;世界历史上西方列强进行的殖民扩张,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等。

(3)中国近代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举措。如近代史上统治者采取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举措;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民生主义);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问题(国共两次合作的原因及对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史实等)。

(4)中国现代建设和谐社会举措的得失。如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三大改造的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召开;七千人大会的召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的正确处理;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问题——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

(5)世界历史上的和谐社会建设。如空想社会主义;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的西方福利政策;世界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与国际关系问题等。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经济的发展只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物质基础,世界能否和谐发展,还取决于世界经济发展是否平衡和平等。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往往能激化各国之间的矛盾,甚至于引发战争。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频频发生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千方百计转嫁危机,甚至不惜以发动对外战争来实现。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说,就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因此,国际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和谐。要建设和谐世界,就必须解决当今世界发展中存在的南北问题、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等问题。

从国家外交政策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举凡对外侵略扩张、推行强权外交的行为均不利于世界的和谐,而和平友好、互惠互利、互敬互助的外交则能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前者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为典型,后者则以中国历朝历代推行的外交政策为典型。如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对外友好交往的政策,甚至是开放式的对外政策,不以掠夺为目的。这使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传到周边地区,传到世界各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国也从对外交往中获得了巨大的益处,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对构建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我国坚持走和平崛起之路,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会议的召开、国际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在和谐世界构建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但总体来说,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是调解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必要手段,也是缓和国际矛盾、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平衡器”。因此,我们在复习历史上的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时,对其应辩证地评析。建设和谐世界,就必须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世界各国人民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园。

(6)掠夺与战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敌。如西方列强进行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世界大战;绥靖政策;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等。第一,要重点关注20世纪以来世界上所发生的重要战争。第二,比较分析这些战争发生的原因、概况、结果、性质、影响的异同,总结相关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第三,分析战争与相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之间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

【跟踪练习】

人类在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痛的教训。据此回答1~3题。

1.“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以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

A.《苏德互不侵犯条件》的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共产国际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D.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大国主宰世界的产物 ③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④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A.③④ B.②③ C.①②D.①②③

3.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爆发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用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其原因是()

A.一些大国为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

B.美国完全操纵了联合国

C.两极格局结束后,缺少超级大国与美国抗衡

D.在联合国中,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毫无发言权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普鲁士煤矿工人工伤死亡率为2.82‰;1894—1902年,德国每名男工的周工资平均仅为21马克;1852年至1894年,德国产业工人由199万增至613万,德国工人失业率为15%。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工人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生活环境。为此,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对工资劳动者实行强制疾病保险。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规定工伤保险费用全部由雇主承担。1889年又颁布《养老保险法》,规定对75岁以上的工人提供养老金,费用由国家、雇主及雇工三方分担。这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在德国诞生。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福尔玛说,社会保障措施“去掉了对帝国的最大咒骂,走出了向前迈进的第一步”。

——丁建定《近代晚期西欧的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三 1970年,韩国发起了“新村运动”。“新村运动”的初期,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上,地方政府把近20种乡村公共事业的建设项目交给农民自主开发,如修建桥梁、村级公路等。1971年,韩国全国80%以上的农舍都是茅草屋。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新村运动”开始后,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在全国推广水稻高产品种,使韩国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也随之攀升。韩国在大力推进“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伦理道德水平。

——《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建立起来的原因及其影响。

(3)韩国建设“新村运动”的主要举措有哪些?相关的具体实施办法又如何?

(4)依据上述材料,你对我国解决民生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建议?

参考答案: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分析相关历史现象或事件形成的因果关系及与题干之间的关系。题干中的材料实际上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为了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或民族可以暂时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A项不是合作对付共同的敌人,其体现的民族利益也是狭隘的;C、D两项不存在根本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正确答案为B。

2.雅尔塔体系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而结束。正确答案为B。

3.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定。B、C、D三项都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联合国成立以来“起不到应用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只有A项反映了问题的实际。正确答案为A。

4.(1)主张:社会福利制度化,强调政府救济与社会救济相结合,救济与教育有机结合。思想来源:继承了儒家“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2)原因:19世纪末,德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采取了相应措施。影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德国经济发展,成为新的世界大国。

(3)主要举措及实施办法: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办法是修建桥梁、公路等;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办法是向农民贷款建新房;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是在全国推广水稻高产品种;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办法是提高农民的伦理道德水平。

上一篇: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下一篇:养生补品的创意宣传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