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分析(共9篇)
高考历史答题分析 篇1
历史主观题答题角度归纳与分析
历史主观题基本都以材料为依托,从某一角度为切入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跨度很大,有时是对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考查,有时是对中国或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考查,也有时综合考查古今中外的同一历史知识。但不管考哪部分历史,问题的设置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概括、分析类;
二、评价类;
三、启示、认识类。
无论是应对哪一种类型的问题,首先得教会并让学生熟悉掌握解题的关键:
审题——中心词(作答点)+范围(材料、所学知识)+限定词(时空、中心内容)+分值(作答点数)。
为了帮助学生能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更简单有效地掌握解题技能,立足于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答规律,我归纳出相关的答题公式,通过相关试题的讲练与引导,争取拓展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而提升学生的答题技能。
一、概括、分析类
(一)“依据材料概括类”公式:立足分值和材料数量,概括段意(关注段头或段尾)例:【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6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6分)分析:①分值:6分
作答点数:
3、4或6点 ②材料:一段
归纳句意(3句)
③参考答案: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减弱;(2分)通过联合,摆脱超级大国政治附庸的地位;(2分)通过联合,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原因类”公式: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分析(提醒:具体分析依据题干和课文)例:【材料二】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4分)
分析:回归课文——必修一第六单元第二课的相关内容 只有经济和政治方面 参考答案:①经济方面: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2分)②政治方面: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提醒:“背景类”公式:原因+目的+条件
(三)“影响类”公式:性质(实质或地位)、积极(对内、对外)、消极(不足或局限性)例:【材料二】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材料三】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4分)
分析:回归课文,单项分析(积极方面)参考答案:①地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②对内积极影响: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③对外积极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罗马法的影响还涉及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都受罗马法的影响。(1分)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1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比较类”公式: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异同 1.比较方面:背景、目的、方式、结果、影响 2.不同点:锁定一方,逆向思维。
3.作答思维:①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②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③比较需分开层次。首先,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其次,将基础内容进行比较后,应再跃上一个层次,找到更根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找根本、抓本质、看趋势)。④具体作答要求。A.最后作答时取舍比较点 B.先明确比较点,再作简要说明 例:材料一“黑船事件”:1853年培理船队叩关,日本开国。如图
材料二 19世纪末中国时局图 康有为图 请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面临民族危机,民族矛盾日益激化。(2分)
(2)这两次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2分)分别对两国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参考答案:结果:明治维新成功,戊戌变法失败(2分)。
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逐渐成为亚洲强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3分)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分)
二、评价类:
(一)评价“史实、事件、概念、名词”:
1.分析思维:辨证思维
2.作答思路:性质(实质)+特征(地位)+影响+启示(提醒:立足于课文)例:中国古代孔子的“仁”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有很大的差异。试比较孔子“仁”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人”的基本含义的不同(8分),并做对比评价(5分)。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孔子“仁”
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人”基本不同(6分)主张爱人;强调人的伦理道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人的社会性。(3分)强调人,反对神;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注重人的个性。(3分)评价(5分)
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在维护封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也禁锢了个性的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3分)
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个性得到解放,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个人欲望也膨胀。(2分)
(二)评价“观点(主张)”:
1.立足点:课文 2.作答思路:表态+论据+总结(回应论点)3.作答心态:史论结合,有始有终(总分总);自圆其说。
例:材料一:1956年12月,毛泽东指出:“上海的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条约,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材料二: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
材料三: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
(3)有人说,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主是的世纪5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延续和发展,你同意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参考答案:表态:不同意。(1分)
理由:20世纪5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和私营工商业者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1分)今天的私营工商业者是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发展的产物。(1分)总结:所以,我不同意上述观点。(1分)
三、启示类(通常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为提示语)
(一)立足点:现象或问题出现的原因、教训(回归课文)
(二)表述方向:正面(逆向思维)
(三)作答心态:提出今后应该怎样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避免什么,尽量少走弯路。
例1: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最近连续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均重点关注三农问题,国家更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将其列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种改变给今天留下了怎样的启示?(4分)参考答案:
变化:由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分)启示:国家经济(农业)政策的制定要认清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国家稳定。(2分)例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苏中是怎样“求同存异”,联合反抗法西斯侵略的?(6分)并谈谈你的认识。(3分)参考答案:
反抗:四大盟国:(1)政治上互相协商。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2分)
(2)经济上互相支援。提高了盟军的作战能力。(2分)
(3)军事上互相配合。中国战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2分)
认识: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可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人类的挑战,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地球。(3分)
(评分说明: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最后,提醒学生注意:答案规范化——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高考历史答题分析 篇2
下面就高考中常用的技巧谈谈历史客观性试题答题方法。
一、读懂材料, 获取有效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是完成试题的第一步, 也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步。实际上, 有些题目基本上就是对题目信息进行简单处理, 因此, 对试题信息处理能力的加强日显重要。
例1宋人刑昺 (炳) 上疏称:“大臣时业儒, 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 盖传写不给。今 (雕) 板大备, 士庶之家皆有之, 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解析】解答此题, 注意题中关键词“今 (雕) 板……之幸也”, 说明, 是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推动了儒学的发展。故C正确。
二、利用定位法解题
通常, 所学知识与选择题的联系是一种点对点的联系。所以, 欲将所学知识与选择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起正确的联系, 考生必先从题干中获取时间、空间、内容、性质等关键词, 然后再调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定位。
例2 1925年1月,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 10月增加到3 000人, 年底发展到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解析】注意时间是1925年, 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属于以“时间”作为基点的选择题类型。共产国际对中国支持始于1921年, A说法错误。1925年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尚未进行, 故B, C错误。1925年1月还只有党员994人, 同年10月即增加到3 000人, 年底更达到10 000人。说明共产党快速发展是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所产生的作用, 故D为正确答案。
三、注重知识迁移, 利用变式和类化解题
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 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获得的动作技能、学习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近几年高考历史题的命题通常从现实材料入手, 创设新情景, 因此学生解答此类题时, 需及时接受一些新知识, 并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 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在应用中, 变式和类化是极具针对性的方法。
例3《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 对某些语句不满, 下令撤去孔庙中孟子的牌位。孟子以下言论中, 可能招致朱元璋不满的是 () 。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矣B.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C.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D.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解析】:解答本题的第一步就是“变式”, 联系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史实, 将此题转化为“孟子的以下言论中哪些不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然后类化四个备选项, 从是否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角度逐一进行分析得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 为轻这一言论可能会限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故答案为B。
四、理解历史概念, 把握本质内涵
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 (本质属性) 和特定的历史外延 (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 。因此解答概念客观性试题要注意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 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 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定性分析, 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在属性上的界定, 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
例4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 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
A.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解析】此题的中心词是“民主”, 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确“民主”的意思和“民主”是以反对封建专制为前提的, 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因为A是孟子的观点, 属于“民本”思想的范畴, “民本”不是“民主”思想, “民本”是维护封建统治为前提的, “民贵”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君轻”也是为了更长久地保证君主统治剥削人民, 故排除A。B是荀子的观点, 是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 与题干无关, 排除B。C是董仲舒的观点, 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 与民主对立, 排除C。
五、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是指一个历史阶段区别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独特之处。如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国家分裂、民族融合。政治上: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思想上:理学形成, 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科技上:传统科技发明创造出现高峰。
例5据统计, 到1950年9月, 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 。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故排除B。合理调整工商业没有从根本上增加银行存款, C错。人民收入迅速增加不符合史实, D错。故A正确。
以上的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经常交织在一起可以同时使用的。高考试卷年年有新变化, 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没有变, 这一点可以说是高考永恒的主题。因此, 我们一定要把课本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好, 再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技巧, 才能真正去提高我们的高考成绩。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篇3
审题四步骤
审题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审题就是审阅推敲试题的含意,从题目本身的文字中了解题目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判断试题的类型,确定答题的中心和选择答题的材料。如何审题,概括地说就是细心阅读、认真理解、开拓思路、反复推敲、组织要点。具体要按照以下四步走:
第一步,审题型。高考历史主观题主要有叙述、分析、比较、论证、评价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要求。熟悉和掌握历史试题的不同类型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是取得较好成绩的前提。例如:“结合19世纪晚期的有关背景,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这场战争对中国国内政局和远东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这是一道叙述分析类型的主观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影响的理解,要求考生分析的也是背景和影响。试题的要求是叙述加分析,这是试题的重点。
第二步,审范围。所谓“范围”,指的是问题所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以及在分析论述时应涉及的论点、论据。换言之,就是要审清试题的具体要求,找到答题的广度和深度,否则便容易跑题。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此题从原因上分析有远因、有近因、有根源;时间跨度为1919~1939年;内容分析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20年代的国际关系、1929~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绥靖政策、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等五项。
第三步,审重点。就是分析试题的设问指向。试题所问的方式、角度、侧重点不同,回答的重点也不同。例如:“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和“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前者的重点在于回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出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这种不平衡引起的矛盾,围绕着矛盾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引起战争危机等。后者的重点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后果等。
第四步,审字词。就是从语法修饰的角度分析句子成分,找出试题的中心词,然后再找出哪些是修辞或补充中心词的附加成分和连带成分,特别是要把握住那些表示时间概念、地域范围、程度高低、数量多少的带限制性的关键词。例如:“结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三次起义,分别说明人民群众在革命中发挥的作用。”这道论述题要求考生以具体的史实论述人民群众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结合”就是要用具体事实,即三次起义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来论述;“分析”就是要把三次起义分开说明。审题要冷静、细致,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梳理知识,抓住要点,然后精心作答,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要点不可少
在动笔答题时,考生心里要清楚答题的格式和得分要点。具体来说,书写一定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语言要通顺、平实、准确;格式上要做到“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子标出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尽管不同题型有不同的得分点,但历史主观题的得分点分布有较强的规律性,下面的规律需要考生掌握:
1. “历史背景”的范围通常包括国内和国际,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而经济背景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内容;政治背景包括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环节;文化背景包括思想、宗教、科技、教育等要点。
2. “历史条件”的分析,与历史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 “事件原因”要从主观原因(内因)和客观原因(外因)两方面分析。主观原因包括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客观原因包括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要点。答题时,可依据“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的思路依次叙述。直接原因即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即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等)、 主观需要等。三层原因层层递进,相互联系渗透。例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4. “矛盾分析”主要涉及的项目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等。
思路要理顺
针对不同类型的试题,考生要制订答题策略,理顺思路,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不迫。近几年历史高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比较式问答题
比较式问答题包括外显比较和内隐比较两类。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试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回答。答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对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属于历史人物类型的要列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类型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制度类型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类型的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2. 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3. 分析经济特征
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第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揭示基本特征;第二,分析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第三,揭示特征时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4. 开放性问答题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要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的支持点。再次,可以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做到史论严密结合。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最后,论述要全面,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还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5. 某失败事件“说明了什么”
回答某某事件“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考生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首先,某某事件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意义;其次,该事件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最后,该事件的失败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要说明该事件的政治或经济诉求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6. 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再次,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编辑:陈彤】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篇4
一是细心审题:
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必须先看清时间、限定词和求答项,尤其是在关键词上不能犯低级错误。
二是规范答题:
格式规范: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果格式一错就可能全盘皆输,如评论式的问答题就要注意三要素,比较式问答题要先答比较项再展开具体内容。
语言规范:也就是语言表达要用学科语言,我们应尽可能用书本语言去答题。
要点表述规范:一是强调答案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抓了要点而丢了得分点;二是表述必须条理化,不能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三是迁移知识:
这种迁移能力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学生看到一个题目往往不联系书本知识,不知道用书本语言来表达,结果造成不能得分。我们要重视知识的迁移:
(1)、做选择题时,不少题目在确定选项时很难判断,但如果结合书本知识的相关内容就很容易判断;
(2)、做材料题时,有的材料很难理解,只要联系书本相关知识就会迎刃而解,看到问题中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就必须回归书本找答案。
(3)、做问答题时,这点更重要,遇到比较灵活的题目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做这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先必须学会解剖题目,理解题意,不能云里雾里,然后在脑子中过滤这段时期的有关内容,从中挑出题目需要的内容组合答案,如果能养成习惯的话,解答这样的问答题就很简单了。
四是掌握技巧:
(1)、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主要是讲选择题时一般至少用两种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开阔思路,训练发散思维。
(2)、抓住一般规律,切忌满天撒网。例如,比较改革运动一般都是要从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去找比较项,同时注意抓住参照项来思考。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总结 篇5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高考历史问答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篇6
评价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方法:一分为二;将人物、事件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价;史论结合。
评价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典型例题】有的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除了技术不发展的情况外,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都具备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已在发生“本质的变化”,生产进入到工场手工业阶段。但是我们的教材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态度。为什么?试结合教材内容评价上述观点。解题指导:此题主要考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物质条件的分析能力。回答第一问,关键是要全面完整地答出理由。对此,作答前,可先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物质条件中几个必备的因素列出来,如资金、技术、市场(包括海外市场),劳动力及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分等,然后结合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相关史实作答。第二问的答题思路是:有的学者因为没有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全面、客观、公正地去分析,所以,才会得出这样片面的认识。答案要点:(1)理由:①直到鸦片战争前,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仍局限在江南、广东少数手工业部门中;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存在、发展缓慢。②手工业生产普遍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由雇佣劳动力市场不充分;清政府对商品征收重税,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国内外市场条件不具备。另外,地主商人的钱财一般不用于扩大手工工场,资金不足。③广大内地和边疆地区经济很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④封建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手工工场没有成为当时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如答出早期雇佣工人和早期资本家尚未完全形成阶级也可)
(2)评价:夸大占很少数的先进经济因素;用局部先进工业、行业、部门来代替全国;用部分的、非主流的情况,掩盖整体的、主流的情况。2.比较型问答题
确定比较项:人物、时代、主要事迹、阶级属性、历史地位、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原因、过程、目的、性质、影响、意义。确定比较的是相同之处还是不同之处。
【典型例题】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有何相同之处?由此又面临哪些相同的社会问题?对这些问题,两国分别是怎样解决的?结局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解题指导:这是一道中外比较题,此时的中日两国,同中有异,寻其同,辨其异,分析其由来,可以即事明理,于对比中提高认识能力。答案要点:(1)相同环境和问题;①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或完成,加紧了对落后的亚洲国家的侵略,中日两国先后都成为西方国家的侵略对象。②国内封建统治腐朽没落,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③由此两国都面临,解决国内阶级矛盾,摆脱外来侵略和民族危机的社会问题。
(2)解决及结果:①日本新兴地主、资本家、中下级武士为主的改革派联合起来,利用人民的力量,进行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通过改革,一方面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另一方面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②中国清政府与外国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派以自强新政为名,借鉴西方技术,进行了洋务运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使洋务运动彻底破产,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3)原因:①主要在于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晚,力量弱。②两国解决问题的前提和途径不同。中国洋务运动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进行自强努力;而日本则是在推翻幕府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新兴地主资产阶级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实现富国强兵。3.分析型问答题
注意对背景、原因、意义和影响的分析。原因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意义一般是指在历史上起过的积极作用;影响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典型例题】面对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德两国分别走上了怎样不同的道路?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现象的历史原因。
解题指导:此题具有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的指向。宜先作结论,再对比原因。此处原因,课本上没有集中叙述,要靠考生自己归纳、挖掘,即所谓“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答案要点:(1)美国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2)历史原因:①美国:美国是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比较彻底;由殖民地而直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较少封建残余;自立国以来即实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大容易出现独裁局面;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美国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解危机。②德国: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有军国主义传统;经济实力较美国弱,难以承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只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来摆脱危机;巴黎和会上,德国受到严厉制裁,复仇情绪严重;希特勒的纳粹党利用经济危机,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招牌,欺骗群众,势力大增。同时,法西斯专制主义也适应了统治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统治的需要。4.概述型问答题
答题时注意:用词恰当,语言简练;合理利用阶段特征;充分使用教材中的历史学科术语,少用文学语言。
【典型例题】概述在我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转折,并指出中央政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解题: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变,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1978年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题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为时间限定,因而三次巨变中的现代史部分不要求回答。答案要点:(1)第一次转折: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
措施:①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士绅阶层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②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③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成效:1912~1919年间,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第二次转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措施: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②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并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③在工矿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改革及民主改革。④合理调整工商业。⑤发动“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⑤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
成效: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5.材料型问答题
答题时注意:读懂材料;审清材料中提到的看法、观点正确与否;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做。
【典型例题】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1)两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格局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解题指导:本题以两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其影响(对国际关系格局及中国)的掌握,从能力立意上看,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要答好本题,首先要把握好题目的要求“结合有关史实”;其次把握好要回答的内容,“对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又可分为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和中国”的影响的表现,最后组织答案。
答案要点:(1)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也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加剧,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对中国的影响: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救亡图存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高涨。
6.综合型问答题
此类问答题往往是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题型的综合,有利于考查考生对各种类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情况,能较好地反映出考生的答题能力,是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命题趋势。
【典型例题】(2005年江苏历史单科卷第30题)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解题指导:本题是很典型的综合性问答题,第一问属概括题,第二问属比较题,第三问属分析题。先审题,本题的提示项是“概括”、“指出”、“分析”,限定项是“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中心项是“向西方学习”、“目标追求”、“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求答项是“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共同之处”、“影响”。然后再联系教材,列好提纲,一步步作答。注意切不可丢掉任一求答项,即审题时务必仔细,题目要求从主张、社会实践、特点、共同之处、影响五个方面作答。
答案要点:(1)主要主张:①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②维新派:要求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③新文化运动领袖:提倡民主与科学。
(2)社会实践:①洋务派:洋务运动;②维新派:戊戌变法;③新文化运动领袖:新文化运动。
(3)特点:①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技术;②维新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③新文化运动领袖: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4)共同之处:挽救危亡。
(5)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如答救亡与启蒙相辅相成也可)
二、问答题的解题步骤及方法
1.细心审题:确定以下各项
①提示项:对回答方式的提示;②限定项:对时空范围和情景内涵的规定;③中心项:答题的依据;④求答项:对回答内容和项目的规定与要求。
2.确定题型
审题时根据提示项及简述、概述、说明、简析、评价等说明性文字,确定好题目类型,依此确定解题基本思路和答题基本方法。
3.挖掘题意
根据要求,确定好时间限制、内容和思考的范围。材料型问答题,则要搞清楚所引材料的观点,判断其真伪。
4.简列提纲
在明确答题思路,组织好材料的基础上,可根据题目要求,迅速编写好提纲,提纲力求简约,自己明了即可,以确保在答题的过程中不会漏点,也不会思路不清。
5.组织答案
高考政治简答题答题技巧 篇7
简答题, 顾名思义, 答案要简明扼要, 问什么答什么, 不必作过多的扩展。下面我就几种常见的题型的答题技巧发表我的一管之见, 以抛砖引玉。
一、为何类简答题
做这种题型要注意回答两个方面:一是原因, 二是意义。回答原因可从可能性、必要性、必然性、危害性等角度思考;回答意义要注意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直接到间接、由眼前到长远、由微观到宏观、由经济到政治、由文化到哲学等角度来综合作答。
如: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社会地位, 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按劳分配的基础知识, 通过此题让学生知道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性及其确立的原因。
答案: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第一, 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必然性)
第二,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可能性)
第三,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现实性)
第四,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必要性)
第五, 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意义)
二、辨析类简答题
辨析类简答题中材料所包含的观点错对混杂, 尽管是简答题, 却带有明显的辨析色彩, 主要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答题技巧:第一, 明确答题角度。了解材料到底包含几层意思, 并且要明确每一层意思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 在什么条件下是错误的。
第二, 回归教材, 确定答案所需要涉及的知识点。认真审读题中的观点和设问, 从中找出其理论依据, 即课本中相关的知识点。
第三, 结合设问组织答案。以课本理论为依据, 对每一层意思一一进行分析, 对的讲理由, 错的讲原因, 分析要事理交融, 把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三、归纳类简答题
这种题型一般是通过具体的、个别的现象、数据、问题创设情景材料, 可以是一个, 也可以是多个, 可以是同方面的, 也可以是不同方面的。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归纳概括、分析推理等能力。
答题技巧:第一, 此题型由材料到观点, 即从题目提供的材料中归纳出相应的观点。一般是我们学过的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生活中的基本理论、观点。对相关原理、观点的熟练掌握是做好这种题型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 通过审题把握材料的层次, 在此基础上, 通过每层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确定答题方向。
第三, 对材料的归纳要注意材料的具体内容与观点的一致性。在表述观点时注意与材料相结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例如:国有资产规模扩大, 并持续向基础行业和支柱行业集中, 去年全国国有企业分布在基础行业的资产达到11.4万亿, 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53.3%, 该比重比2006年的33.6%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分布在煤炭、石油石化、冶金、电力、邮电、通信等五大行业的资产为7.1万亿元, 占全部资产总额的33.3%, 比2006年27.3%提高了6个百分点。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什么经济现象?
解析:解答本题要遵循以下顺序, 首先, 审设问, 明确要求。本题是要求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其次, 审读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国有资产规模扩大, 并持续向基础行业和支柱行业集中”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 体现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再次, 回扣课本, 联系基础知识组织答案, 需要运用课本中关于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来作答。最后, 要做到规范化答题, 即“答案要点化, 要点层次化, 层次段落化, 段落序号化, 规范日常化, 语言科学化, 书写认真化”。
答案:第一, 材料反映了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第二,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材料中基础行业的国有资产在全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充分说明了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启示类简答题
这种题型首先要考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一点, 再根据材料回扣原理, 看材料体现了哪个原理结论或知识点, 答题时可从坚持什么 (正确的) 、反对什么 (错误的) 、避免什么 (失误的) 、注意什么 (经验教训) 、做些什么 (国家、集体、个人或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或学校、社会家庭) 等角度考虑, 这种题型比前面几种要深刻一些, 透彻一些, 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 否则就不是启发。
例如:小王是某校高一年级的学生, 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几位老爷爷在刺骨的寒风中下棋。他想, 要是老人们有一个安定的交流、娱乐场所就好了。于是, 他给居委会主任写了一份“关于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居委会对此非常重视, 经过多方努力, 社区的老年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老年之家”。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 谈谈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分析:紧扣原理“民主管理”, 结合材料。
答案:第一, 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小王的做法, 正是积极尝试民主管理的做法。
第二, 通过参与民主管理, 我们可以学习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第三, 青年学生即将步入成年, 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特别需要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在基层民主自治这种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中, 我们能获得很多机会,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大胆尝试民主管理的活动。
当然, 简答题还有很多题型, 但不管哪种题型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把握命题材料, 明确命题主旨。即“材料引路联实际, 分析说明考能力”, 其最大特点是“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第二, 明确答题范围, 折射教材内容。
第三, 理清思路, 列出提纲。
高考历史答题分析 篇8
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一些基本史学观念和史学方法的教学,培养新时代下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防止固化学生的思维。针对一些历史事件,教师需要引入代表不同立场的评价材料,让学生了解历史是活的历史,怎么评价关键要看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持什么样的态度。一个历史事件可能会有多种评价,但我们一般的评价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客观、公正及全面。另外,历史学习需要注重对史料的研究,需要奉行“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原则,没有材料就没有评价。再就特别注意不同的史观,我们主体坚持的是科学的唯物史观,但史学研究的多元化趋向需要了解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及社会史观等。那么,在阅读材料时,学生就需注意材料作者持的是什么史观说出了材料中的言语,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是基本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我们该如何评价该作者的观点,了解这些内容对我们的现实又有什么帮助,也就是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高中历史教学要着力于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从历史中发现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经验教训。总的来说,是在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在进行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教学。在这个核心问题下,子问题1可以设计为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没有在17、18世纪向现代化过渡?结果如何?那如何评价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代表为什么率先过渡?如何评价?子问题2可以设计为近代中国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是如何探索现代化道路并挽救民族危亡的?在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背景下又有哪些可供选择的道路?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道路?子问题3是新中国建国后如何艰难地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在前进之路上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如何在创新中解决?子问题4是如何看待不同文明的差异?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建设更好地
结合?
其次,在具体做题时,先快速阅读材料,把握几段材料的主旨。如果在材料前面有一个总体性的概括,要高度重视,那往往就是主旨,或者指明答题的方向。再看设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制语、答案来源,把大问拆成若干小问,按分找点,再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如果题干中给出“依据材料”作答,就在材料中全方位找。如果需要结合已有知识,可以先总结材料再依据已有知识增加角度。针对40题来说,一般大问分两问,如果一问10分,另一问就是15分。10分题一般得写5个角度,15分一般至少写5个角度。读材料时,长文分段,短文分句,一句分成多个层次。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标题、引言、出处、所给的时间等信息。特别注意括号里的注释、分号代表的并列关系、省略号两头的内容以及从材料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提取信息时需要一个句号一个分号的提取,提出有效信息,提完显性信息后再分析隐性信息,按分找信息点。再依照设问的角度整合信息。同类的要概括,能够对应教材知识的要对应,不能抄原文要处理材料,尽量做到总结性表述和具体性表述的结合。而且,特别要注意作答时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和工整化。每点要有一个关键词,最好围绕这个关键词用短句子作答。
新课标历史高考全国卷的41题近几年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试题类型有文字性材料、表格材料或者图片材料等,取材形式多样。一般也有相对的固定答法,做好分
3段。第一段依据所给材料提炼出一个较全面的观点并表述赞同。第二段依据史实进行多角度论述,如果材料中有史实,先用材料当中的史实。第三段进行提炼型升华总结,可以用史观或者哲学原理来提供启示或经验教训等,使自己写论文的高度有所提升。对于选做题来说,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知识结构的试题,根据近年来师生总结,发现改革与人物的试题难度相对较小,当然也根据各学校所学内容来确定。具体答题方法与40题较为相似,也注意使用一些相对固定的历史学科语言。就改革试题来说,一般会问改革的原因、目的、措施、特点、结果及评价等,学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一些角度,一般可以套用。
总之,历史材料题放在文综卷的最后面,需要合理分配好三科时间。注意看清材料的设问角度,认真分析材料,系统整合有效信息,规范表述,工整作答,最终高效地完成考试,取得符合自己学情的理想成绩。
高考历史答题套路与技巧 篇9
根据近高考题的分析,一般由材料和问题组成
1、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
2、问题:主要有八大类
(1)概括归纳、说明类的试题
(2)背景、条件、原因类的试题
(3)影响、意义类的试题
(4)启示、认识类的试题
(5)特点、特征类的试题
(6)分析、比较类的试题
(7)开放性设问、小论文类的试题
(8)评析、评价类的试题
二、解题技巧
解题过程应把握好五个环节:读(审题)、找(相关信息)、接(嫁接)、转(转换)、答(组答案)
1、读(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审题分两步:
第一步是读材料,建议带着问题去读,读材料包括“引言、正文、出处”(引言包括题头、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哪一类;正文包括表格的标头、图片内的清晰字迹;括号内的注解;明确材料涉及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限定词,同时最好对材料能分出段落大意;出处包括文章的出处;出现的年代时间;涉及的事件人物)
第二步是审问题,审问题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审中心词,即答什么(要将试题设置的比较复杂的设问,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简洁明了的而且符合试题要求的设问;是答原因还是影响意义等将试题“对号入座”);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根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还有时空等限定词;问题内部的关系:并列、递进、因果,后一问是前一问的答题依据。再次要审分值,正如量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文综历史科一般一个要点2--4分
【特别提示】
“根据材料回答”:概括归纳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教材(这种设问大多表明材料只是抛砖引玉,真正的答案还得求助课本知识。先根据设问的指向,联系相应模块、单元或专题的历史知识,根据设问要求(特别是内容词和限制词),选择相应层次的历史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教材;
“根据材料获取什么历史信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提炼信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影响等层次递进);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认识或启示”:根据材料,逐一分析,史论结合,生成新结论,谈评价、经验教训,切记不能没有根据的随意空谈;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从材料中概括,而需要依据材料所涉及的现象,结合课本总结出本质。
2、找(相关信息):找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①找材料间的联系。主要是指有两则材料以上,问依据材料一、二作答的②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主要是指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③找出材料与设问的关联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针对不同问题要区别对待,如:解答“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时,有时要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出处、人物、言论等;解答“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问题时,要找出不同材料的异同点或变化。
3、接(嫁接):嫁接是解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环节。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课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课本中去。
4、转(思维转换):思维转换也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综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转换主要有 两种情况:一是政史地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换;二是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在解答历史材料解释题中的比较说明题时,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显得非常重要
5、答(组答案):组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详见下面的基本要求)。
(1)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
①要点化: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因此,在组答案时,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文综历史科一般一个要点2--4分。
②系统化:组答案时,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答案,这样往往可以避免答案的重复和遗漏现象。此外,有关评价题常常要一分为二;问及作用和影响时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2)语言要做到“两化”:简单化、专业化
①简单化:组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卷定分。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总是答得太多。然而,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更何况,言多便失,答得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②专业化:组答案时,语言除了要做到简单化外,还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组答。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作用。
【特别提示】
根据题目的“答项语”形成答题思路:
原因(背景):主观一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评价):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全面分析:一分为二,积极(推动了)+消极(局限性)(阻碍了),但要要分清主次。
时空影响:对本国+别国影响,对当时+后世影响。
作用: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由……到……;
趋势:越来越……等。
答题基本思路:
先材料后所学知识;
先材料表层信息后概括性语言;
先史实后结论,史论结合等。
切记答案除明确要求之外,一般不要照抄原文(可瘦身、可增肥、可变脸)。
【高考历史答题分析】推荐阅读:
高考历史应试策略与答题技巧分析07-27
高考历史答题模式07-21
历史高考答题技巧10-01
高考历史考前答题策略07-26
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指导06-05
高考历史30个高频考点答题术语06-10
历史高考质量分析08-26
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09-17
近三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