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历史复习(共8篇)
安徽高考历史复习 篇1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归纳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二.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注意:
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
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
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4.建国初期
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
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
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作用: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6.十年探索时期
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
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7.改革开放时期
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注意三化)四.中国近现代的宪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孙中山)
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2.《中华民国约法》(1914,袁世凯)
内容: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1931)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
内容:规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内容:规定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公民权力和义务
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过渡时期:一桥二铁三公四厂(西部的交通,东北的重工业)
2.十年探索时期:一铁二钢三油田;两大科技成果(原子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十年**:湖北二汽;南京长江;国防科技(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4.改革开放:宝葛大京、“神舟”飞船
(注意:课本上四个时期关于经济建设成就的地图)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评价:革命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民主革命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
与三民主义相比:不同点: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提出了“三大政策”
与中共纲领相比:相同点:都主张反帝反封(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不同点:(1)中共更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共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等内容
(2)中共在民主革命之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七.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原因: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2)影响: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1)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3.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
(1)原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强忙于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影响: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兴起;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4.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根本原因:由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具体原因:(为何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
(2)影响:导致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失败(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八.日本侵华问题
1.侵华方针和主要内容:
“大陆政策”:(明治维新后制定)以侵略中国为中心
“田中奏折”:(1927年制定)确立侵略中国“满蒙”的方针 “国策基准”:(1936年制定)确保日本东亚霸主地位,并向南方海洋发展 2.侵华事件: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今年是甲午战争110周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侵华暴行:
两次大屠杀:旅顺、南京 对根据地:“三光”政策、毒气战、细菌战、制造无人区 对沦陷区: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 4.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
同:蓄谋已久、为摆脱国内危机、制造大屠杀等 异:结果不同、抗战的规模不同、抗战的方式不同 九.台湾问题
1.近代列强对台湾的侵略:英、法、美、日
2.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50年:1895年根据《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战
胜利后,中国收回台湾
3.台湾人民在1895年的反割台斗争:义军首领:丘逢甲、徐骧;黑旗军:刘永福 4.台湾的统一问题:
1979: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和平统一、三通
1981: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主张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阐明统一后对台基本政策(与港澳相比,台湾可保留军队)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84年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5.两岸交流:1980年以后两岸民间交往日益频繁(分裂势力、外国反华势力阻碍统一)
十.关于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问题
1.七届二中全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 2.“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注意与“五反”的区别)3.处决两大贪官:刘青山、张子善
4.两次整风运动:1942年整风、1957年整风 十一.关于广东的历史
1.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因林则徐设立译馆,使广东“海外图说毕集”)2.是近代中国最早抗击外国侵略的地区(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建立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柏贵的广东巡抚衙门)4.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摇篮之一:(继昌隆缫丝厂)
5.中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
(1)戊戌变法:康、梁领导;广州万木草堂是广东最早的新式学堂
(2)民主革命:孙中山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
(3)大革命的兴起: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时间、内容、影响)
黄埔军校(时间、领导人、特点、作用)
省港大罢工(1925年,长达16个月,当时世界最长,是五卅一部分)
广东革命根据地(二次东征陈炯明、广州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
(4)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27个年广州起义及广州苏维埃政权 6.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三个特区(深、珠、汕);二个开放城市(广、湛);一个经济开放区(珠三角)(注意原因:沿海地区;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注意:最先开放两省是广东、福建;最先改革的两省是安徽、四川)十二.新中国外交史
1.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1)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
(2)《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2.建国初期的外交:
(1)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注意外交方针、原则)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半殖半封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3年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3)外交成就:
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第一个国家是苏联)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参加亚非会议(1955,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3.50年代中-60年代末的外交:
(1)外交环境的恶化:中美继续敌对;中苏关系恶化(2)外交政策:“一大片”(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4.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发展:
(1)中国加入联合国:1971年加入,并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因国际地位提高)(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3)中日关系正常化: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正常化
5(4)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5.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2)不结盟政策(是独立自主原则的具体表现)(3)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十三.工业化问题(近代化问题): 1.《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提出。最早的近代化方案(最早提出以法治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最早提出新式学堂、最早提出平等外交)
2.近代企业:鸦片战后出现外商企业;六十年代开始出现洋务企业(是中国自己最早的近代企业);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民族企业(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进一步发展;带有半殖半封特征)3.新中国工业化:
(1)七届二中全会:1949,最早提出把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土地改革:1950,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提出一化三改造(重点发展重工业;1957,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中共八大:1956,提出总任务(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国近代史总结
1.时间范围:1840-1949 2.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4.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5.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6.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思考:每个政权统治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小时期)中国现代史总结
1.时间范围:1949-90年代
2.四个时期: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十年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考:每个时期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每个时期新中国的外交情况
时间线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
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8年
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 《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
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 俄《北京条约》签订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98—1900年
义和团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lO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
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1945年
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年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 1956年
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4年
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1936年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底
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 1937年秋
中共召开洛川会议
1931—1933年粉碎国民党四次反革命“围剿”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长征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57年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45年8月—10月10日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签字 1949年4月
北平谈判 1946年初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1949年
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运动
1950—1953年
抗关援朝战争 1950年
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1957年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反右倾”斗争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 1967年
二月抗争 1976年
四五运动
1973年
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复苏 1975年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1971年9月13日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6年10月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 1971年10月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 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 政区正式成立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7—18世纪
欧洲启蒙运动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765年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1785年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807年
富尔敦制成汽船
1814年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866年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67年
诺贝尔发明炸药 19世纪70年代
贝尔发明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卡尔·本茨研制汽车 19世纪90年代
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17世纪后半期
牛顿力学体系确立,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19世纪30年代
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时代 创造条件
19世纪初
道尔顿原子论标志近代化学的开始 17世纪早期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奠定近代生理学基础 19世纪
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衡定律并称三大发现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 1840年前后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 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14—15世纪
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 19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 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825年
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 1857年
资本主义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3年初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开创 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20世纪50—70年代初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 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初
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 大国
20世纪60年代末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 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1973年
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1973年
资本主义世界引发战后最严重经济危机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亚洲新加坡、韩国成为世界经济 发展最快地区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 1997年
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 经济合作组织形成
20世纪90年代
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
1992年
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
2001年12月11日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40年—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3年
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7月—1794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810—1826年
拉丁关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 独立运动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
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640年
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 革命开始
1775年
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 开始
1804年
海地宣布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开始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 治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94年
法国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 1689年
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76年
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 1789年
法国发布《人权宣言》 1804年
拿破仑颁布《民法典》 1862年
美国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792年9月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9年
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
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82年
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907年
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
1922年10月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初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6年
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38年9月
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
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 1941年6月22日
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
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初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正式形成
1943年11—12月
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3年12月
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4年6月
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年2月
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年7—8月
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 1942年6月
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转折
1942年7月—l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 1942年10月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8月13日
八一三事变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40年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3年9月
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集团开始瓦解 1945年5月8日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1919年1—6月
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建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建立 二战后—1991年底
雅尔塔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1920年
国际联盟成立 1945年10月
联合国建立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主义诞生 1903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列宁主义诞生
1864年
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1889年
第二国际在巴黎建立 1919年3月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 1871年3月—5月
巴黎公社
1917年11月7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35年
共产国际七大制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 1925年 联共(布)“十四大”--工业化方针 1927年 联共(布)“十五大”--农业集体工业化方针 1936年
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苏联确立,标志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 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1956 苏共“二十大”,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20世纪80年代末
东欧剧变 1922年
苏联成立 1991年底
苏联解体
19世纪上半期
亚洲革命风暴 1848—1852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亚洲的觉醒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11年
1905—1908年
辛亥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安徽高考历史复习 篇2
研究2010年安徽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我总的感觉是与2009年风格相似,总体难度适中,但选择题难度有所增加;贴近现实,特色鲜明,体现新课程理念,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从命题的指导思想上看,试卷追求“稳中求变,稳中创新”,但仍坚持了“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的原则。认真分析2010年试卷的特点,对我们今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把握高考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概括来说,试卷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试卷形式继承2009年试卷的优点,呈现方式灵活。
2009年高考历史考试转变为安徽自主命题以后,一改全国卷以前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呈现方式,借鉴了上海、北京等地的高考形式,注意了试卷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在试卷中运用了大量文献材料、历史地图、照片、图表数据,考查了考生阅读材料、解读图表和理解分析新情境的能力,得到了专家、教师的一致好评。2010年高考历史试卷继承了2009年的特点。
如:(2010年安徽卷17)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影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五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B%)。
(1) 已经出现股份制企业%%%%
(2) 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3) 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4)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此题既有图片,又有文字叙述,形式新颖,历史学科特点非常鲜明,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010年文综历史卷采用这种图文并茂的新材料设计试题多达4题,让人感觉形式灵活,丰富多彩。
(二)着眼课改,彰显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意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实际生活,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0年安徽历史卷继续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出题,如果考生阅读能力不强、理解能力欠缺、分析能力较差、平时只会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话,就会感觉很难,无从下手,显然不能适应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安徽省自主命题也在逐步采用新的史观命题,体现新课精神。采用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等,使题目显得视野开阔,立意恢弘。
如:(2010年安徽卷1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C)。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此题通过新的材料,设置新的情境,考查俄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另外18题、20题也分别考查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近代化模式的多样性。
(三)突出主干,强化时空。
2010年文综历史卷立足于书本和课程标准,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课本上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一般是高考试卷的主体,这些知识通过应用一些课外素材变化情境,从不同角度设问。
如:(2010年安徽卷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C)。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郡县制的评价和理解。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会多次做到有关的训练题,而此题引用新材料,变换设问方式,考查考生对这一知识点及史料的理解程度。
课改后的课本采用专题体例,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一段历史,有一段历史的时代特征。在安徽卷中时间扮演着“标尺”的角色,特别重视对时空概念的考查,纵观全卷,通过时间和空间定位的题目比比皆是。
如:(2010年安徽卷20)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D)。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此题必须了解日本社会发展的历史分期。21题以及35题第(2)问同样明确时间是解题的关键。另外36题第(3)问:概括轮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等都要求考生对历史的时间和空间有准确的把握才能有效作答。
(四)考查能力,利用社会生活史,活用情境材料。
安徽高考文综考试说明中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有四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010年安徽历史卷中能够直接从课本中找到答案的题目几乎没有,更多要求考生具备以上四种能力。具体表现为采用大量形式多样的材料型选择题,需要考生解读题干材料,调动运用课本知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2010年安徽历史卷11题几乎每题都通过文字材料、图片、计量的表格、地图、漫画等呈现了新材料、新情境,对考生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很高。如:(2010年安徽卷15)图3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A)。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五)关注人类的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凸显人文学科的社会功能。
2010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却并没有刻意追求时政热点。试题所涉及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都是在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既具有全局性,又具有长效性。试题巧妙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契合,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社会功能,使试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起到了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命运的效果。
总之,安徽文综历史整份试题力求把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历史能力的考查、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考查有机统一。让新课程理念在高考命题中得到充分的贯彻,这必将对全省新课程改革起到显著的导向作用,从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能力的考查没有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对中学生能力要求过高;21题没有必要在设问上设置陷阱,纠缠于文字游戏,显得大气不足;主观题设置不够新颖。
二
针对2010年安徽文综历史的上述特点,我们今后在高三历史教学中,要认真研究相关问题,明确教学重点和方向,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教学策略。
(一)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对教师的历史教学有新的要求,教学观念和方法必须转变,必须引导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营造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
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资源。
(二)全面细致复习,突出主干知识。
我们在高考备考中要帮助学生准确记忆重大史实、基本概念、历史阶段特征,理清历史线索。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专题进行整理,使历史课本越学越薄,历史主干知识突出,历史脉络清晰,这是历史高考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重视史料教学和新史观的渗透。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如各种典籍、图表、碑文、笔记、图画等。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近两年高考命题中都有史料的大量运用,这给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史料,加强史料教学。
另外,目前我国高考命题正在经历一个新旧史学观念的转型时期,近两年高考历史题在命题立意上都充分体现新史观。高考已经奏响了新旋律,而我们就不能弹奏旧腔调。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贯彻新史观,即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只有这样,高中历史教学才能适应当前的高考趋势。
(四)关注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历史素养,重要的就是历史的思维能力,即通过对历史主干知识的学习,以相关的历史学理论为指导,去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弄清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解释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并根据历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出自己的正确认识的能力。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通过以历史问题为载体,让学生动手、动脑,在点点滴滴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按时间顺序进行思维的能力;历史的领悟能力;历史的分析和阐释的能力;历史的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和作出决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现实问题。
历史教学最终引导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现实问题。从2010年安徽高考历史卷看对隐性关注长效热点十分关注,例如对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改革开放、新中国外交等问题的考查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角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热点问题,科技史的考查也体现了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分析,对现实问题引发历史思考,但不要对热点过于追逐。
参考文献
安徽高考历史复习 篇3
【摘 要】 讨论历史复习用何策略而不是用何方法,这是一种高度。本文认为,历史科复习运用宏观与微观策略、联系与比较策略、史论结合策略、鉴古与今用策略,能够提高复习效率,学活历史。
【关键词】 复习策略 复习效率
对于高三文科学生来说,面对上下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涉及多国的世界史,可谓纷繁复杂。历史复习,如果学生没有策略与方法,就会无从下手,杂乱无章;钻得进去却出不来,或者复习后面丢了前面。复习策略的选择和制定是复习设计的中心环节,复习是否有效率,关键在于策略的选择。关于历史复习的策略笔者以为有下列几端:
一、宏观与微观策略
历史考试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如何将看似散乱的诸多知识进行梳理,以打好基础呢?答案是运用宏观与微观策略。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储存是有序的,有层级的,而不是毫无规律的。因此,在摄入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尊重人的心理特征。实际上,当前所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还比较合理,各册教材的目录和每章的引言正如根目录,各章节课题正是其下级目录、子目录。其上下级层次性和序号性,可以使读者清晰地知觉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历史复习可以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将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相统合,构建历史知识树,将最概括的历史理论、历史线索置于树干的顶端,把局部的历史概念、历史阶段特征等置于枝杆,最后把具体史实置于树枝的末梢。随着复习的逐渐展开和深入,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被学生条理化,其结果是学生得到一幅愈来愈清楚的知识关系图。
宏观与微观策略,就是在历史学习中将宏观与微观综合,在宏观中学习微观,把微观放在宏观下考察。也就是说既要把握历史大局、基本线索或总体框架,又要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性质、结果和意义等来龙去脉。在把握历史大局的基础上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反过来了解历史事件的大背景、大趋势、大潮流。比如,学习春秋战国具体历史(如改革、百家争鸣等)时,要将有关史实放置在“春秋时期战乱纷争,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生产力获得大发展,要求确立新的生产关系”的宏观背景下;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时,要紧紧把握“封建分裂,民族融合”的时代特点;学习明清史时,要抓住“封建制度衰落,民族国家巩固统一”的总特征。
宏观与微观策略适用于整理零散的历史基础知识,使其有序化,是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复习)的策略。当今高考考查,基础与能力并重。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对于赢得基础分至为关键。实际上,有了宽厚的知识基础,也为提高能力提供了充要条件。
二、联系与比较策略
在指导复习的时候,教师应该着力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有意识地上下、左右联系(即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思维习惯。比较与联系相伴而生,比较是获得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手段,真正的认识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
纵向联系,指的是由古至今的上下联系。通过纵向联系,找出历史现象的共同点,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例如“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当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条约、结果)等相关内容前后联系,反映其过程性,对比其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不同,最终发现其阶段性和规律性。
横向联系一般是以某一时间为横切面,寻找同一时期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横向联系,找出历史现象的不同点及个中原因,加深对历史现象性质、特征的认识,形成准确而完整的历史概念。中国史是世界史的一部分,要把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融合到世界史中去学习。例如,把瓜分中国的狂潮放到“19世纪末列强对世界的瓜分”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学生得到的是全球视野——在更广阔的视野中了解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对比的结果将使学生的复习不停留于事物的表面,而能够了解到历史的本质。
如果仅有上述两个策略,还不能适应日益能力立意、能力本位的高考。因此,在统合知识、联系知识之外,为提高能力,下面两个策略是必要的。
三、史论结合策略
即客观史实和科学理论相结合的策略。历史知识包含“史实”和“史论”两方面。史实即客观的历史事实;“史论”是史学观点、原理,对史实的立场和看法。史论结合要求论从史出,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的相应结论。另一方面,在学习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以论御史。
要善于将史论结合。看似零碎的历史知识是内在地由历史理论统领起来的。举个例子说明如何运用史论结合策略。
以上运用正确的历史观点和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过程,也是史论结合的过程。应该学会运用上表的具体史实提取有效信息,再利用有效信息得出结论: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最根本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
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历史唯物论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及基本特征、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物评价)、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多样性,以及阶级、国家、革命、民族、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基本观点。
尽可能地运用这些理论解析历史,就是有意识地置学生于较高的角度(相当于历史学家的角度),历史就不再是堆砌的零散的知识,学生可能真正做到像历史学家一样“把玩”历史,解析历史。
四、鉴古与今用策略
学习历史是为了从历史中得到某些启示,学了历史不能运用于现实,学到的是死历史,这不是设置历史课的初衷。著名史学家意大利人克罗齐说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史学研究思想得到史学界广泛的认同。高考历史试题比较注意联系和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其用心在于让学生学活历史,让历史为现实所用。根据高考的命题特点,复习时完全可以反过来,从关注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去准备高考。这就要用到鉴古与今用策略。鉴古与今用就是要结合社会热点,回顾历史,思考历史知识;相反,学习历史时,适当联系现实生活,拓宽思路。例如:从关注三农问题联系历史上的赋税改革;从商鞅、王安石、康有为等改革与今天改革的联系,思考过去改革的得失成败,为今天改革提供启示;等等。
在历史学习中,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适时地结合某些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是培养考试敏感性的重要策略。久之,能提高应试水平。
安徽高考历史复习 篇4
◆变化分析
今年我省考试说明和XX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考试说明仍将依据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不依据某一版本教材。不同的是,在“附录一”中提供了典型试题分析,并提示难度系数,主要是帮助考生进一步了解和全方位地感受高考,避免复习迎考中的盲目性,有助于减小学生应对高考的压力和恐惧感。
考试性质中明确规定:“高考应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语句值得我们仔细玩味,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考试也会体现它的工具性,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我们不应只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重视运用语言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方面和去年保持一致,体现了我省高考稳定性原则。去年考生和教师群体对英语高考试卷反映较好,比较适合本地实际。因此,对试卷难易度比例的描述中,同样以中等题为主,根据难度系数提示可以看出“中等题”难度通常在0.50~0.60之间。
◆复习提示
1.听力在试卷开始部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材料为主,难度控制在0.65左右,区分度不会太大,体现了近几年来提倡的考试的人文化趋势。
2.单项选择是语言基础知识的基本载体,通过语境考查语法、语言知识,具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通常控制在0.40~0.45左右。
3.众所周知,完形填空对中国考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也是大多数考生考场上投入时间最多的题目,因此,不论从短文还是题目设置都不会太难,难度通常控制在0.65左右。该题型特点:(1)材料生活化——通过小事讲大理;(2)科学、合理设置题目——在没有完成填空的情况下能基本读懂短文主旨大意;(3)以实词为主——突出语篇和语境的作用。
4.“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因为阅读是我国考生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因此,该题型是高考试卷区分度的主题体现区域。为了保证区分度和试卷的整体难度,本题型总体难度控制在0.45左右。根据XX年高考试卷和考试说明,高考阅读材料有如下特点:(1)内容的生活化;(2)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3)语言的真实性和地道性;(4)载体的文化性和知识性(让考生在学习中学习,学习中考试)。
5.任务型读写是XX年加进的新题型,“考查考生对文中有效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综合概括的能力及对阅读信息二次加工的准确性。”其特点是:(1)表格概括短文重要信息;(2)有序排列;(3)实词为主;(4)大多数词需要不同层次的信息转换和提炼,少数可以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的词,也需要考生对原文的充分理解和归纳。该题目属于能力型题目,区分度较大,通常在0.40左右。
安徽高考历史复习 篇5
(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内外服制度是主要政治制度。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为强化王权,商王垄断神权。
2、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1)内容:王族功臣和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地方诸侯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2)影响:土地人口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
(3)类型:同姓亲族建立的封国,如晋、鲁、卫等;功臣、姻亲建立的封国,如齐国;商代降族建立的封国,如宋国。
(4)分布特点:王族占据战略要地及富庶地区,是分封制的主体,直观地反映了“拱卫王室”的分封意图。
(5)分封制的作用
(A)积极作用: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诸侯国对周王室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国家。
(B)消极作用:诸侯在封地内有权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扩大统治区域等,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
3、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 社会等级。
宗法制理解中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 篇6
没有计划就会乱了方寸,虽然我们早已对复习的进度和时间进行了计划安排,但是为了能进行更有效复习,还是应结合实际调整复习内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自己或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考前的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再次合理的细化分配。只有如此,才能让有限的时间创极大的价值。
2.知识点要照旧落实,不能漏
一轮复习用了六七个月的时间,周期最长;二轮复习又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周期比较长;三轮复习大约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周期最短。复习周期长,掌握的知识就会出现复习后边忘前边,周期短就不容易遗忘,回归教材就是要解决“遗忘”的问题。通过一、二轮的复习教材和做题训练,同学们肯定清楚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陌生的,知道哪些内容曾经考过,将来还可能考,这样就会有针对性的去复习教材,从而做到查漏补缺,即带着题眼儿去看书。
在回归教材前,一定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历史教材大约每周一本书,平均到每一天复习多少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每一位同学对各章节的熟悉程度不一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切不可盲从。计划一旦制定,就必须按计划完成,切不可随意更改计划。
3.练习要接着练,不能停
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在这一复习阶段,练习则显得非常关键。在前两轮复习,很多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练习目的搞题海战术,甚至有些完全脱离高考要求而使学生湮没在浩瀚的题海当中,实践则证明这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历史科。高考历史复习练习不可或缺,但是得有度,尤其在第三轮复习。
20XX年山东高考历史部分满分100分,分解成为11道单选题和三道材料题,题型题量与以往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一阶段的题目练习要在数量、难度、新颖度等完全与高考匹配,完全针对高考。按照《考试说明》样题要求,筛选、编制试题,进行模拟训练或仿真考试。
4.方法要熟练,不能忘
在这个阶段我们所强调的方法就是应试技巧。应试技巧从哪里来?它是从平时的练习中得来。教师也不应该一味的让学生做题,然后核对答案。而是应该在练习中给学生传授各种解题技巧。如审题的技巧;如选择题在提问根本原因、重要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时应该怎样选的技巧;主观题的答题要领、答题规范等等。
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教师都应该就应试能力培养上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指导与强化。因为这也是多拿分的关键。
5.心态要稳定,不能慌
高考历史复习浅谈 篇7
一、研究考试大纲, 把握高考方向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课程标准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近几年来的历史科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 以知识为载体, 将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试题设计依托教学大纲, 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突出创新, 强调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 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 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 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观。试题综合性强, 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 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 不回避热点问题。明确高考命题思想后, 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就可以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 了解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 使高考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二、制定计划, 有序进行备考
高考复习要做到系统有效, 就必须有计划、有顺序地进行。一进入高三, 就应该制定一个严密而详实的高三历史备考计划。备考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夯实基础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高考复习的基础, 时间安排最长, 从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到第二学期的3月中旬结束。这期间要以纵向知识为线索, 引导学生吃透教材, 复习时从微观入手, 基本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第二步是培养学科能力阶段, 时间是从3月中旬到5月初。此时复习从宏观入手, 要大胆打破教材原有体系, 进行专题复习。第三步是巩固成果阶段, 时间为5月初至6月初, 目标为查缺补漏, 进一步使学生知识系统化。这“三步走”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因此要向学生强调必须按计划进行复习, 不能打无计划、无准备之仗。进入高三的第一节课, 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复习计划、复习要求, 使学生明确复习的大方向。
三、狠抓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
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建高楼大厦, 那么狠抓基础, 构建知识网络便是为这座高楼打基石。因此, 全面、系统、准确、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任何时候都是历史复习的第一要务。近几年的高考对于课本基础知识考查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所加强, 因此帮助学生吃透课本非常重要。那么, 如何吃透课本呢?我们认为,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 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 (楷体字) 和不少孤立、静态的陈述性语句, 以及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 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备考的效率。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 探求章目录、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到融会贯通, 深化理解, 使课本知识系统化。在具体做法上可以编写按章节排列的知识体系图表和按专题排列的知识体系图表, 这些知识体系图表最好都是填空型的, 在每一章和每一个专题的复习前后发给学生填写, 这样有利于学生梳理之前遗忘的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将散乱的知识整理归类, 以便学生构建扎实的知识网络。
四、加强训练, 提高应考能力
加强训练不是提倡搞“题海战术”, 应坚持以“训练在课堂”的理念指导学生进行考试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训练时应严格要求与高考的时间限制一致 (在50分钟内完成一套历史高考模拟题) , 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客观题与主观题的答题时间, 注意培养答题的节奏和感觉。在历史高考试卷中, 主观题一般都是学生的软肋。解题能力低、答题速度慢是学生丢分的突出问题。针对这种状况, 可以考虑每周精选一道主观题发给学生做, 并安排时间专门讲解某一类型的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在考试训练中, 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四种能力的培养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新的史观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 认识和分析历史事件。
五、分层指导, 注重培优补差
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是提高历史科高考整体成绩的有效途径。可以首先以培养尖子生为突破口, 选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 针对他们各自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帮助他们扫除获取高分的障碍。而对于后进生, 则应以鼓舞士气、指导方法为主, 平时应注意与他们多进行情感交流,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他们的辅导内容应从最低点开始, 鼓励他们多读书, 勤做题, 树信心。
六、重视课堂, 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三阶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高考复习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是因为需要教”, 只有当学生需要的时候, 教师所进行的讲解才是最有效的。当然, 这就需要教师对于高考命题方向, 教材知识点的重要程度, 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问题的掌握情况等方面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之上, 落实好精讲多练的原则, 讲得少一点, 练得多一点, 改得勤一点, 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看书和训练, 也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学生的反馈进行矫正, 帮助学生把尚未掌握或未完全掌握的知识掌握起来, 把掌握得若明若暗的知识弄清楚、搞明白, 把未理清的若断若续的线索理清楚, 把前后连贯的若即若离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删除无效教学环节, 杜绝隐性浪费现象, 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浅谈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篇8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历史学科素养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0-076-01
新课改之后高考材料题逐渐成为高考的主体,更多的新颖材料和新颖情景的设置,更多要求学生重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掌握。学生们在材料题上的功夫也能映射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新课改下,高考材料解析题的出题方向更侧重于检验学生历史思维过程,而不是就单纯的把知识点背下来。而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像会运用试卷中出现的陌生的材料和已知的基础知识有机的整合起来。尤其是像选做题中关于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出现的大部分都是课外材料,同学们很容易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例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出现了王莽改制的材料,同学们就可以利用提示明显的材料,“社会矛盾加剧”等信息分析归纳。那么我们还要清楚高考选取材料方向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为文字型包括文言文和现代文。第二类分为数据型包括数字表格和曲线图等。第三类可分为图片型包括文物图、漫画等。因此掌握这三类的解法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我认为应该要在解题过程中掌握以下的解题技巧首先文字材料中的文言文材料对同学们是弱项,与白话文比难度加大。总体把握的方向是了解材料大意即可,无需逐字逐句翻译。找到关键词明确出题者意图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并且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提高也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现代文材料的阅读障碍稍微降低一些,但也要弄清楚材料的观点和思想,把材料分层次提炼层意。总之文字性材料是材料题最常见的题型不能有一丝马虎的地方。所以要将原文多次阅读反复推敲,对不太理解的地方要联系材料前后还要和历史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语言概括精准言简意赅。其次解答数据类材料解析题要注意培养对数据的敏感度。通过数据的变化趋势从整体来把握。还切记不要落掉任何细节包括注释的资料的出处。可能瞬间就能帮我们打开思路,我們把数据信息翻译成文字信息找到数据所反映的背后意图,对比不同数据所代表的不同对象结合时间、阶段或者国家等,回归教材找到关键信息。图片类材料题不是单独存在的。更多是与文字型配合出现,作为重要的素材首先对这类题首先要消除对这类题型的畏惧感,冷静答题。不能忽视命题者对文物图片所做的注解,往往是命题者出于解题的需要特别加上去的,给我们一个突破口,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那么针对平时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多读精读这是解答材料题的基础和前提,大致梳理出事件的前因后果,阅读时候的窍门是划分层次,找到层次之间的关联,这样基本就能摸清材料核心题意了。用一些自己习惯的符号标出关键语句,提取出有效信息。
二、找到材料与教材的相似处,无论怎么改革,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后还是要回归教材的把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与教材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解题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了。
三、还要重视答题书写的规范。还是需要掌握一些规律和原则的。按几个问多少分来确定答几点,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并且学生也容易操作。还要使用历史语言来回答问题。不要出现大量的口头语和大白话。问什么回答什么。不要漫无边际的夸夸其谈。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反倒画蛇添足了。
总之,无论新课改之后高考材料题的材料设计如何变化,我们都要摘掉它神秘的面纱,看到它的如山真面目,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突破口,以不变应万变。平时也要加强多元化题型的训练,提高同学们的思辨能力。那么在高考中,材料题才能成为我们制胜的法宝。
[ 参 考 文 献 ]
[1]《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大学师范出版社.
[2]《浅谈高考历史材料题信息获取之路径》闫烈宏《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5第二期.
【安徽高考历史复习】推荐阅读:
安徽作文高考12-18
安徽高考2016投档线05-13
安徽高考作文审题及例文05-23
安徽高考语文优秀作文06-26
2023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07-27
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08-31
安徽高考零分作文:剧本说10-10
安徽高考作文试题分析11-21
2024年安徽高考政策12-11
安徽高考英语作文题预测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