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

2024-08-31

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共10篇)

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 篇1

上海:高考取消综合考 报考人数创新低

上海市教委昨天对外公布《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办法》,今年上海市属高校安排在沪招生规模约5.2万人,与去年相比减少1000人。今年上海高考报名数也持续创新低,为5.9万人,为近10年来新低。

据介绍,人口的自然变化是高考生源减少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上海有11.38万人参加秋季高考,此后开始走低,和20均为10.8万人上下,20锐减到8.3万人,年更是下降到6.7万人,2011年为6.1万人。据有关方面预测,上海今后几年高考人数将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直到20开始才可能会逐步回升。

目前由于教育部还未下达各教育部部属院校的招生计划数,为此,复旦、交大、同济、华理工、上海财大、华东师大、上外、东华等教育部直属院校在沪的招生计划将自行对外公布。但从近几年的招生规模来看,部属院校在沪招生数一般均控制在总计划数的30%内。

(来源:新课程教育在线)

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 篇2

一、高考报考人数回落的原因分析

造成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导致报考人数减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因素会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复杂影响, 包括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质量等, 如人口数量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正是以巨大的适龄人口基数为必要前提的。“人口与教育的关系是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 教育既可以是人口变化的一个原因, 也可以是人口变化的一种结果。”然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及相关研究数据显示, 我国大学入学年龄人口数量在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的10年里将逐年下滑, 至2018年达到最低峰, 仅为2008年的50%左右。今年是我国大学适龄人口低峰谷的第一年, 当然与作为峰值的2008年相比有较大距离, 适龄人口减少, 自然意味着高考报考人数的回落。

其次, 复读生数量萎缩在很大程度上使报考人数减少。历年的高考考生中, 复读生占很大比例。据统计, 2007年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1010万人中, 有289万为往届生, 占28.6%。出于教育公平的考虑, 国家政策规定从2008年起, 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政策实施的第二年, 效用得以体现, 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复读生的数量。另一方面, 为鼓励录取新生到高校报到, 有效完成招生计划, 减少中学教育资源浪费, 许多省份都出台了复读生参加高考不加分、不能参加军事院校和国防生录取等限制, 客观上规避了复读生回流。此外, 在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背景下, 一些考生担心不适应新的高考内容而放弃复读。复读生的减少, 显然会造成报考人数的回落。

第三, 境外求学者增多也会影响高考报考人数。随着境外高校在内地招生力度加大, 一些学生可以参加境外的入学考试, 申请到国外或港澳高校读书, 由此放弃内地高考。统计显示, 200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17.98万人, 比2007年增长30%多;专家预测,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 2009年我国留学人数将至少增长20%, 尤其是自费留学生数量与往年相比将有更大提高。由于自费留学生是出国留学生的主体, 因此, 境外求学者的增多将对国内高考报考人数带来显著影响。近年来, 港澳地区的高校在大陆的招生量连年增多, 对大陆高校招生也产生了一定冲击。

第四, “低就业、低薪酬”是导致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最大因素。由于投入、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以及缺乏配套的社会改革, 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伴随着大众化进程接踵而至, 尤其是大学收费的迅速攀高与大学毕业生待遇越来越差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更是面临着冷得不能再冷的冷遇。“低就业、低薪酬”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陷入窘境的基本事实, 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梦想惨遭严峻的现实的屠戮。此时, 我国高等教育的公信力遭遇空前危机, 公信力的丧失导致高等教育投资者拒绝或中断投资。在此背景下, 弃考也就不足为怪了。与以上三点相比, 在功利主义大众教育思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的条件下, 低就业、低薪酬无疑对高考“热情不再”负有最大责任。

二、高考报考人数减少与“多元成才”无关

面对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 有关人士认为, 高考人数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及家长的观念转化, 这有利于社会成才观的理性化, 社会的成才观也将逐渐从“高考一元论”转变成“多元并存”。那么, 高考人数下降真的是好事吗?

分析高考报考人数回落的原因可以发现, 适龄人口低峰的到来、复读生数量减少显然与“多元成才”无关;选择境外求学而弃内地高校, 一方面体现了内地高校竞争乏力, 这并不值得高兴;另一方面境外求学仍体现了“高考成才”或“升学成才”, 何况相对来说境外求学只局限在少数学生身上, 这又谈何多元成才呢?至于“低就业、低薪酬”因素, 其背后所反映的“弃考”之无奈和沉重, 更使人无法将此归为人们所期望的“多元成才”。从对放弃高考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 放弃高考并非有多种选择放在学生面前, 而高考之外的选择常常是迫不得已, 充满了无奈:一边是不菲的大学学费, 一边是明显的大学投资风险, 低就业、低薪酬使他们对大学望而生畏, 而不再是以往的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那般热情高涨。上大学“前途渺茫”, 而不上大学, 对于大多弃考的学生来说, 可选择的恐怕也只有一条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城打工的道路。即使是大学毕业生, 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社会及体制环境下, 也同样缺少更多的成才选择。这是一个无法回避亦不可忌讳的现实。

在“高考一元论”的成才环境里, 我们迫切地期望成才之路能够“多元并存”。但是, 造成目前这种一元化成才现状不应完全归咎于教育, 而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多重因素使然。因此, “多元成才”理想的实现不仅要求高考“自然降温”, 革除传统的升学教育模式, 更需要全社会的教育观、成才观、用人机制、公共治理等综合因素的改革和改进, 为多元成才提供必需的、成熟的支持条件。但遗憾的是, 现实中我国的教育、社会环境及其改革显然还“路漫漫兮”。“升学成才”仍作为成才渠道中的绝对主流, 并且这种大众心理在极长一个历史时期内是难以改变的, 因此, 在我国要实现多元成才, 恐怕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在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还只是一个理想的情势下, 一味强调转变就业观念, 甚至由高考报考人数减少而认为多元成才已经成为现实, 并以此为弃考之举叫好, 是极其不负责任的。高考一元成才的形势未有本质改变, 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迫放弃高考, 这首先是一种对当前不合理、不科学的社会安排的预警, 而非多元成才到来的前兆。并且, 这种隐性的“读书无用论”论调, 唱衰的是教育及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旧有的成才环境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而新的成才环境还未见端倪的时候, 现有成才模式的断裂将必然导致人才的“青黄不接”。“读书无用论”还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如义务教育辍学率的回潮、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等, 都表明这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三、经济“资源错配”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促因

大学生就业难、薪酬低, 高等教育投资与回报发生失衡, 这是高考报考人数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那么, 究竟是什么导致如此呢?事实上,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在世界金融危机大背景下, 今年大学生就业之难超过以往。然而迄今为止, 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 仍然很少有人有准确的认识。人们仍在重复“大学生供大于求”、“大学生所学不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心态不正, 不愿选择中西部地区”等陈词滥调。这些观点显然无法解释如此大规模、普遍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譬如, 虽然在扩招的大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遽增大, 但从相对意义上来看,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 2003年我国每万人大学生数为86.3人, 而印尼、巴西、埃及等发展中国家上世纪90年代的同类数据在100~200人之间。可见, 我国大学生并不是过剩, 而是不够。至于说大学生不愿选择中西部地区, 从现有的相关材料来看, 该论断是缺乏数据支持的。而根据有关报道称“近年北京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每年至少吸纳了全国高校一半的大学毕业生”分析来看, 占中国GDP的比重远超过50%的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如果仅仅吸纳50%的大学毕业生, 从经济发展相对水平看, 发达地区并没有吸收应有数量的大学生, 相反在中西部就业的大学生为数不少。那么, 是大学生不适应社会需求吗?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 那就是我国经济的“粗笨化”, 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错配”问题。所谓经济“资源错配”, 就是经济资源在一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下, 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知识型产业则处于低迷。这种产业结构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 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 对“蓝领”的需求却持续增加。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重型产业, 知识型产业发展不足, 对劳动力需求类型产生根本性影响, 造成了大学生的“结构性过剩”, 这促使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等新的“脑体倒挂”现象的产生。

是什么导致中国经济“资源错配”?那就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僵化和错位。很长一段时期内, 我国实行低汇率政策。低汇率使中国产品成本被低估, 造成一种“出口赚钱”的假象, 从而吸引中国人把有限的资本投入到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出口换来的外汇又继续大量投资于海外资本市场, 促进了海外金融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目前实现的人为低汇率政策, 促使经济资源片面流向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产业, 而不是立足本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汇率政策造成了不利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此前提下, 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和过度管制, 造成的金融产业发育不良, 则是抑制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首先, 金融产业本身就是极为庞大的知识型服务业, 可以创造大量的“白领”就业岗位。其次, 金融产业的不发育, 导致我国的金融体系不能正确地按照市场需求来决定资本流向。政策性因素对金融体系干预极大, 这进一步导致资源错配。

总之,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 主要症结绝不是在供给方面, 而是在需求方面, 不是大学生不适合生活需求, 而是社会生产不需要大学生, 是经济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失衡导致的就业岗位需求错位。不看到这一点, 不痛下决心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 单单采取一些局部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是无济于事的。

四、学生群体远离高考折射出深层的社会情境

大量学子选择了弃考, 使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接受高等教育并不一定能获得公正待遇, 教育机会与社会公平之间发生断裂, 显现出越来越尖锐的不一致。

在弃考生中, 农村学生占较大比例。大量农村学生弃考深刻反映了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教育不公的事实。研究表明, 我国重点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 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本应多了, 但事实却是他们上大学的比重下降了。是谁把农村的孩子早早地拦在大学门外?首先,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教育资源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分配严重失衡。落后的教育教学条件, 使得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在大学招考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和重视综合素质的条件下, 农村学生显然是处于劣势的。这使农村孩子一方面离重点大学越来越远, 另一方面则在上学与就业之间无奈地选择了后者。其次, 高等教育的高收费使得大量农村学生被拒于大学之外。研究表明, 从1989年至今, 我国大学学费增长了至少25倍, 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供养一个大学生, 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 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畸高的大学学费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因为学费门槛太高, 无法通过努力学习而顺利踏上社会升迁的阶梯, 这种局面是中国历史上自科举制度出现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知识似乎已经越来越难以改变其命运;农村孩子最后一条上升通道似乎已经越来越狭窄。既如此, 这个大学上不上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 弃考也只好被看作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

教育可以将人从最初的社会地位中解放出来, 对那些处在底层的青年来说, 高考的意义特别明显。问题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决定身份的不再是教育, 而是其他。不可否认, 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以及随之而来的就业, 已狭隘地演变为父母、家族在占有和调动社会资源方面的竞争, 罗彩霞冒名顶替案、有倾向性的高考加分政策等一系列社会事件无不表明, 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教育本身, 而这使得借助高考来超越阶层局限的“理想”幻化为“梦想”。所谓的就业难, 实质上只是平民子弟的难题, 对强势 (主要是指经济上的、权力上的强势) 的家庭来说, 就业难只是一个假命题。完全可以说, 就业难仅仅是此种“权力”与“权利” (受教育权及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的权利) 失衡局面的一个表象。对于那些弃考考生及他们的家庭而言, 他们必须考虑面对更多的难处和阻碍, 这些困境源于现实生活的经历, 来自于对现实的评估。要不要让孩子参加高考?上大学究竟值不值得?这已成为众多家庭再三权衡的命题, 不仅是一个有关投资与回报的经济命题, 还是一个包含了若干社会因素的社会命题。

最严重的、最让人担忧的是, 弃考现象暴露了逆淘汰效应, 而且是以高考的名义进行的制度化的淘汰, 而制度化的东西往往代表着主流, 预示着它在很长时期内的不可逆转。就高考改革而言, 如果单单从教育一方的角度改革高考制度, 就教育论教育, 无疑是狭隘的。在高考与教育之外的因素结合越来越密切、尤其是权力对权利构成损害而又得不到应有约束或救济的大背景下, 其他相关社会变革再跟不上, 高考制度将会变得越来越孤立。它不仅会阻塞阶层流动的通道, 更会造成以既得利益为标准的社会群体的分化和隔绝。弃考者用行动来证实, 高考对他们来说是无用的。在那些能决定他们成为什么样人的紧要之处, 他们被迫走向另外一条道路, 而筛选的标准既不是智力也不是知识, 他们更像是受伤害者。这种观念、这种趋势如果发展下去, 将带来一系列深重的社会问题, 最直接的一个就是加剧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因此, 弃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读书无用论”可以概括的, 放弃高考所反映的是不合理、不正常的社会现实, 亟待改变。

参考文献

[1]鲁洁,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米红.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 2003 (6) .

[3]杨开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实证分析.教育与经济, 2006 (4) .

[4]吴向宏.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经济的“资源错配”.中国经济信息, 2006 (11) .

[5]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6]武毅英.高校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复旦教育论坛, 2006 (2) .

高考报考人数回落现象的审视 篇3

一、 高考报考人数回落的原因分析

造成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导致报考人数减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因素会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复杂影响,包括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质量等,如人口数量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正是以巨大的适龄人口基数为必要前提的。“人口与教育的关系是极为错综复杂的关系,教育既可以是人口变化的一个原因,也可以是人口变化的一种结果。”然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及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大学入学年龄人口数量在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的10年里将逐年下滑,至2018年达到最低峰,仅为2008年的50%左右。今年是我国大学适龄人口低峰谷的第一年,当然与作为峰值的2008年相比有较大距离,适龄人口减少,自然意味着高考报考人数的回落。

其次,复读生数量萎缩在很大程度上使报考人数减少。历年的高考考生中,复读生占很大比例。据统计,2007年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1010万人中,有289万为往届生,占28.6%。出于教育公平的考虑,国家政策规定从2008年起,公办普通高中禁止办复读班。政策实施的第二年,效用得以体现,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复读生的数量。另一方面,为鼓励录取新生到高校报到,有效完成招生计划,减少中学教育资源浪费,许多省份都出台了复读生参加高考不加分、不能参加军事院校和国防生录取等限制,客观上规避了复读生回流。此外,在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背景下,一些考生担心不适应新的高考内容而放弃复读。复读生的减少,显然会造成报考人数的回落。

第三,境外求学者增多也会影响高考报考人数。随着境外高校在内地招生力度加大,一些学生可以参加境外的入学考试,申请到国外或港澳高校读书,由此放弃内地高考。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17.98万人,比2007年增长30%多;专家预测,在当前经济形势下,2009年我国留学人数将至少增长20%,尤其是自费留学生数量与往年相比将有更大提高。由于自费留学生是出国留学生的主体,因此,境外求学者的增多将对国内高考报考人数带来显著影响。近年来,港澳地区的高校在大陆的招生量连年增多,对大陆高校招生也产生了一定冲击。

第四,“低就业、低薪酬”是导致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最大因素。由于投入、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缺乏配套的社会改革,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伴随着大众化进程接踵而至,尤其是大学收费的迅速攀高与大学毕业生待遇越来越差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更是面临着冷得不能再冷的冷遇。“低就业、低薪酬”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陷入窘境的基本事实,应届高中毕业生 “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梦想惨遭严峻的现实的屠戮。此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公信力遭遇空前危机,公信力的丧失导致高等教育投资者拒绝或中断投资。在此背景下,弃考也就不足为怪了。与以上三点相比,在功利主义大众教育思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的条件下,低就业、低薪酬无疑对高考“热情不再”负有最大责任。

二、 高考报考人数减少与“多元成才”无关

面对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有关人士认为,高考人数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及家长的观念转化,这有利于社会成才观的理性化,社会的成才观也将逐渐从“高考一元论”转变成“多元并存”。那么,高考人数下降真的是好事吗?

分析高考报考人数回落的原因可以发现,适龄人口低峰的到来、复读生数量减少显然与“多元成才”无关;选择境外求学而弃内地高校,一方面体现了内地高校竞争乏力,这并不值得高兴;另一方面境外求学仍体现了“高考成才”或“升学成才”,何况相对来说境外求学只局限在少数学生身上,这又谈何多元成才呢?至于“低就业、低薪酬”因素,其背后所反映的“弃考”之无奈和沉重,更使人无法将此归为人们所期望的“多元成才”。从对放弃高考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放弃高考并非有多种选择放在学生面前,而高考之外的选择常常是迫不得已,充满了无奈:一边是不菲的大学学费,一边是明显的大学投资风险,低就业、低薪酬使他们对大学望而生畏,而不再是以往的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那般热情高涨。上大学“前途渺茫”,而不上大学,对于大多弃考的学生来说,可选择的恐怕也只有一条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城打工的道路。即使是大学毕业生,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社会及体制环境下,也同样缺少更多的成才选择。这是一个无法回避亦不可忌讳的现实。

在“高考一元论”的成才环境里,我们迫切地期望成才之路能够“多元并存”。但是,造成目前这种一元化成才现状不应完全归咎于教育,而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多重因素使然。因此,“多元成才”理想的实现不仅要求高考“自然降温”,革除传统的升学教育模式,更需要全社会的教育观、成才观、用人机制、公共治理等综合因素的改革和改进,为多元成才提供必需的、成熟的支持条件。但遗憾的是,现实中我国的教育、社会环境及其改革显然还“路漫漫兮”。“升学成才”仍作为成才渠道中的绝对主流,并且这种大众心理在极长一个历史时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在我国要实现多元成才,恐怕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在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还只是一个理想的情势下,一味强调转变就业观念,甚至由高考报考人数减少而认为多元成才已经成为现实,并以此为弃考之举叫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高考一元成才的形势未有本质改变,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迫放弃高考,这首先是一种对当前不合理、不科学的社会安排的预警,而非多元成才到来的前兆。并且,这种隐性的“读书无用论”论调,唱衰的是教育及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旧有的成才环境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而新的成才环境还未见端倪的时候,现有成才模式的断裂将必然导致人才的“青黄不接”。“读书无用论”还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义务教育辍学率的回潮、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等,都表明这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三、 经济“资源错配”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促因

大学生就业难、薪酬低,高等教育投资与回报发生失衡,这是高考报考人数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如此呢?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世界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今年大学生就业之难超过以往。然而迄今为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仍然很少有人有准确的认识。人们仍在重复“大学生供大于求”、“大学生所学不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心态不正,不愿选择中西部地区”等陈词滥调。这些观点显然无法解释如此大规模、普遍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譬如,虽然在扩招的大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遽增大,但从相对意义上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2003年我国每万人大学生数为86.3人,而印尼、巴西、埃及等发展中国家上世纪90年代的同类数据在100~200人之间。可见,我国大学生并不是过剩,而是不够。至于说大学生不愿选择中西部地区,从现有的相关材料来看,该论断是缺乏数据支持的。而根据有关报道称“近年北京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每年至少吸纳了全国高校一半的大学毕业生”分析来看,占中国GDP的比重远超过50%的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如果仅仅吸纳50%的大学毕业生,从经济发展相对水平看,发达地区并没有吸收应有数量的大学生,相反在中西部就业的大学生为数不少。那么,是大学生不适应社会需求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经济的“粗笨化”,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错配”问题。所谓经济“资源错配”,就是经济资源在一些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知识型产业则处于低迷。这种产业结构的失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就是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基本上属于所谓“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的需求却持续增加。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重型产业,知识型产业发展不足,对劳动力需求类型产生根本性影响,造成了大学生的“结构性过剩”,这促使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等新的“脑体倒挂”现象的产生。

是什么导致中国经济“资源错配”?那就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僵化和错位。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低汇率政策。低汇率使中国产品成本被低估,造成一种“出口赚钱”的假象,从而吸引中国人把有限的资本投入到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出口换来的外汇又继续大量投资于海外资本市场,促进了海外金融业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目前实现的人为低汇率政策,促使经济资源片面流向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产业,而不是立足本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汇率政策造成了不利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此前提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和过度管制,造成的金融产业发育不良,则是抑制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首先,金融产业本身就是极为庞大的知识型服务业,可以创造大量的“白领”就业岗位。其次,金融产业的不发育,导致我国的金融体系不能正确地按照市场需求来决定资本流向。政策性因素对金融体系干预极大,这进一步导致资源错配。

总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症结绝不是在供给方面,而是在需求方面,不是大学生不适合生活需求,而是社会生产不需要大学生,是经济资源错配和产业结构失衡导致的就业岗位需求错位。不看到这一点,不痛下决心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单单采取一些局部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是无济于事的。

四、 学生群体远离高考折射出深层的社会情境

大量学子选择了弃考,使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接受高等教育并不一定能获得公正待遇,教育机会与社会公平之间发生断裂,显现出越来越尖锐的不一致。

在弃考生中,农村学生占较大比例。大量农村学生弃考深刻反映了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教育不公的事实。研究表明,我国重点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本应多了,但事实却是他们上大学的比重下降了。是谁把农村的孩子早早地拦在大学门外?首先,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教育资源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分配严重失衡。落后的教育教学条件,使得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步履维艰,在大学招考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和重视综合素质的条件下,农村学生显然是处于劣势的。这使农村孩子一方面离重点大学越来越远,另一方面则在上学与就业之间无奈地选择了后者。其次,高等教育的高收费使得大量农村学生被拒于大学之外。研究表明,从1989年至今,我国大学学费增长了至少25倍,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的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的纯收入!畸高的大学学费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因为学费门槛太高,无法通过努力学习而顺利踏上社会升迁的阶梯,这种局面是中国历史上自科举制度出现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知识似乎已经越来越难以改变其命运;农村孩子最后一条上升通道似乎已经越来越狭窄。既如此,这个大学上不上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弃考也只好被看作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

教育可以将人从最初的社会地位中解放出来,对那些处在底层的青年来说,高考的意义特别明显。问题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身份的不再是教育,而是其他。不可否认,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及随之而来的就业,已狭隘地演变为父母、家族在占有和调动社会资源方面的竞争,罗彩霞冒名顶替案、有倾向性的高考加分政策等一系列社会事件无不表明,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教育本身,而这使得借助高考来超越阶层局限的“理想”幻化为“梦想”。所谓的就业难,实质上只是平民子弟的难题,对强势(主要是指经济上的、权力上的强势)的家庭来说,就业难只是一个假命题。完全可以说,就业难仅仅是此种“权力”与“权利”(受教育权及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的权利)失衡局面的一个表象。对于那些弃考考生及他们的家庭而言,他们必须考虑面对更多的难处和阻碍,这些困境源于现实生活的经历,来自于对现实的评估。要不要让孩子参加高考?上大学究竟值不值得?这已成为众多家庭再三权衡的命题,不仅是一个有关投资与回报的经济命题,还是一个包含了若干社会因素的社会命题。

最严重的、最让人担忧的是,弃考现象暴露了逆淘汰效应,而且是以高考的名义进行的制度化的淘汰,而制度化的东西往往代表着主流,预示着它在很长时期内的不可逆转。就高考改革而言,如果单单从教育一方的角度改革高考制度,就教育论教育,无疑是狭隘的。在高考与教育之外的因素结合越来越密切、尤其是权力对权利构成损害而又得不到应有约束或救济的大背景下,其他相关社会变革再跟不上,高考制度将会变得越来越孤立。它不仅会阻塞阶层流动的通道,更会造成以既得利益为标准的社会群体的分化和隔绝。弃考者用行动来证实,高考对他们来说是无用的。在那些能决定他们成为什么样人的紧要之处,他们被迫走向另外一条道路,而筛选的标准既不是智力也不是知识,他们更像是受伤害者。这种观念、这种趋势如果发展下去,将带来一系列深重的社会问题,最直接的一个就是加剧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因此,弃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读书无用论”可以概括的,放弃高考所反映的是不合理、不正常的社会现实,亟待改变。

参考文献

[1] 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米红.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人口研究,2003(6).

[3] 杨开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实证分析.教育与经济,2006(4).

[4] 吴向宏.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经济的“资源错配”.中国经济信息,2006(11).

[5]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

[6] 武毅英.高校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复旦教育论坛,2006(2).

[7] 张超.高等教育高收费:公共政策为何排斥社会公正.当代中国研究,2005(3).

报考北京高校研究生人数再创新高 篇4

北京教育考试院昨天介绍,总体看来,北京市招生单位报考人数比去年有所增加,创历史新高。不过报考人员正在朝着部分院校和部分专业聚集。

专业学位报考持续升温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统计,有61个招生单位报考人数增加,81个招生单位报考人数减少,另外有9个招生单位报考人数持平。按学科门类统计,学术型学位中除经济学报考人数有所上升外,其他11个学科的报考人数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

继去年开通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历教育招生后,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今年又新增了19个专业学位类别,专业学位招生类别达到了38个,报考人数为54229名。

另外,从各高校看,一些招生单位除将今年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专业学位招生外,还要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按原则上不少于5%的比例调至专业学位。这些都客观导致了专业学位的报考持续升温。

据了解,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人数为26万人,较去年增加了5000多人,增长幅度为1.96%.其中,报考学术型学位的考生为20多万人,占79.4%;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为5.4万多名,占20.6%.

北大报考人数居高校之首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个招生单位,是报考人数最多的.高校,每个学校的报考人数都超过万人。其中,北大报考人数22440人,居招生单位之首。

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 篇5

我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日前圆满结束。全国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2800余人,比去年增加6%,其中,学术型研究生报考人数8839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4021人,均创历史新高。

为吸引全国优质生源,研究生院和各学院(中心)积极进行招生宣传,派工作人员到江苏、河南、广东等省份参加招生咨询会,通过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络媒体录制“我是研究生导师”等视频,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进行在线咨询,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有关数据显示,由于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实行管理类联考,致使今年报考我校的.统考生比去年减少5%,管理类联考考生增加66%;推免生285名,比去年增加6%;应届生7670名,占60%,往届生5190名,占40%;位列报考人数前5名的学院(中心)是:会计学院(会计硕士教育中心)2123人、金融学院1838人、法学院1721人、MBA学院1565人、工商管理学院1442人;位列报考人数前5名的专业是:工商管理硕士1565人、会计学861人、会计硕士786人、金融学649人、法律硕士(非法学)575人。

我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继续贯彻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按照“以增量促存量”的原则,调整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将2011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的5%调整至专业学位研究生;初试自命题各科目不指定参考书目,考生参考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为避免因学籍或学历问题影响报考和录取,要求学籍学历不匹配的考生在入学考试前自行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 )上进行学籍(应届生)或学历(往届生)查询,并将查询结果打印备查。

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 篇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将于1月15日至17日进行。今年共有9438名考生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比去年增加约8%.这些考生分布在全国297个考点,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点考生4840人,设考场168个,考场数量比去年增加了30个。

为确保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1月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了研究生院、宣传部、保卫处、纪检监察处、后勤集团、校医院、网络中心、教务处、学工处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考务协调会,对考试期间的宣传、保卫、医疗与后勤保障事宜进行了协调部署。1月13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校礼堂举行了考前考务工作人员培训会,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400余名监考及考务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会议。会上,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甄良对考务相关工作进行了强调。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广富、研招办主任周善宝对考务具体工作进行了安排和讲解。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丁雪梅出席会议,她在讲话中要求全体考务人员要高度重视考务工作,认真、细致的`为考生做好服务。

此外,今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招办从细节入手,进一步加强了对考生的服务。考试前,研招办通过网络公告、电子邮件以及群发短信等形式,详细地提醒考生及时下载准考证、查询考场、合理安排住宿与用餐等事宜,受到了广大考生的好评。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工作结束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将继续承担黑龙江省统考数学试卷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卷的评阅工作,初试成绩预计于3月初公布。

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 篇7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霍宝柱和相关处室负责人12月28日走近“中国江苏”在线访谈直播室时表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12万考生报考江苏的研究生,人数比往年大幅增加,明年考研竞争更加激烈。

据介绍,20我省共有53所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普通高校28所,科研院所16所,党校1所,军队院校8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明年我省研究生报考情况很是火爆。按报考点统计,我省21个统考报名点共接受93756人报名,报名人数比79476人增加14280人,增加18%;按招生单位统计,全国共有124346人报考我省53家招生单位,比8793增加15553人,增加14.3%。

2010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将于1月9日至1月11日进行(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安排在1月11日)。考试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月11日为8:30至14:30)。预计在2月23日前后我省将公布201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

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 篇8

省招考院表示,2007年,我省艺术考试的报名人数16.92万人,较去年减少9000多人。今年在我省参加艺术专业招生的省外院校大约470多家,这些学校在济南、潍坊、青岛等地设置报名考试点,其中在济南的省外高校数量为61所,大约有16万人次参加考试;在潍坊设置报考点的省外院校数量最多,有272家,大约有40万人次在潍坊参加艺术专业测试。

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 篇9

今年我市各级机关和参照管理单位将面向社会招考录用265名公务员。市级机关和垂直管理机构的职位,面向本市生源和户籍的人员,而各县市区以及所属乡镇的职位,则面向县市区生源和户籍人员。自打组织人事部门公布了报名咨询热线以来,电话就热得烫手。

工作人员介绍,自从网上报名开通以来,报名人数迅速攀升。

据了解,创下最高招录比率的是市经贸委的技术管理岗位,学士学位外加理工科的较低门槛,吸引了大量报名者过来竞争。而药监部门的药品稽查岗位,专业性较高加上要求有工作经验,这就阻挡了报名者的脚步。人事部门希望考生认真均衡,不要一味选择大家普遍认为热门的岗位,导致竞争过于激烈。他们同时提醒,千万不能拖到最后一天匆匆报名,那样万一不能通过,就失去了改报的机会。据介绍,今年的网上报名工作为期一周,所有报考人员必须在16号下班以前填报完成。

安徽省高考报考人数 篇10

当大多数中国高中毕业生正在为当天举行的全国高考做最后的准备时,18岁的于露仍在酣睡。

3个月前,这名来自山东省烟台市的届高中毕业生决定放弃“可以改变命运”的高考,因为已有4所美国高校向她发出了邀请。

于露从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俄亥俄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爱荷华大学中选择了第一所学校的建筑学专业,该校将在未来4年里向她发放4万多美元的奖学金。

高二课程结束后,于露就来到青岛大学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中心进行ACT考试专项训练,并于当年12月取得29分(满分36分)的成绩。

“在美国学习一共需要12万美元,除去学校奖学金的部分,我父母勉强可以负担。”于露说,与培训班里其他同学相比,她家的经济情况“比较一般”。

于露就读的是烟台市数一数二的高中,以她的.成绩在国内考取一所名牌大学没有太大问题。“我想到国外更好地学习建筑专业,学成归来后就业出路肯定会好一些。”她说。

来自辽宁省沈阳市的高中毕业生王璐雪也格外青睐海外高校,她于今年2月被德国雅各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录取,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我选择出国读本科是因为国外的大学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环境更优越。”王璐雪说。

在同学们备战高考的几个月中,她的主要任务却是学习德语,以及开车和做饭等生活技能。

王璐雪所在的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本部约有530名高三学生,目前有50余人确定出国读大学,并大都收到了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中国教育部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全国有957万人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65万人,而比时的最高纪录减少93万人。今年全国高等学校计划招收考生657万名,录取率比去年提高约7%。

至20,中国高考人数从527万猛增到1050万。

辽宁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除高中毕业生人数减少这一主因外,许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也是导致高考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

据专家介绍,今年该公司已协助400多名高中学生出国深造,并向每位学生收取平均11500元的服务费。

“国外大学为渴望优质大学教育的中国高中毕业生开启了另一扇窗。”吴群说。

而据青岛大学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副主任王磊介绍,该中心自建立以来,学员人数已由22人升至20的103人,“今年入学人数将超过去年。”

尽管中国高考人数近两年持续下降,录取率从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的4.7%飙升至今年的68.65%,但能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仍是少数。

专家认为,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家庭经济条件普遍改善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催生了近年来中国高中生的出国热潮。(刘宝森 王莹 王若遥)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调查报告及分析下一篇:国际贸易专业自荐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