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历史高考命题(精选12篇)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 篇1
文言文既是“言”, 是一种曾经鲜活的语言, 又是“文”, 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站在时代高度, 重新审视, 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 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观点和态度, 可以使学生获得深广的教益。中学文言文教学, 正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这些古代的文化瑰宝, 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树立深邃的历史感, 砥砺品质, 陶冶情操, 同时提高分析鉴赏能力。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文和考查应本着“言”、“文”并举的原则, 以有利于引导中学文言文教学。然而, 长期以来, 江苏高考执着于选择史传作品作为阅读文本, 命题侧重于文言实词、虚词, 语法、句式的考查, 忽视作品的人文性与艺术性, 对中学文言文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近年来, 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 从选文到命题都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有效地推动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改革。
一、阅读文本选择的变化趋势
2009年以前, 江苏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均为人物传记类, 且均来自史书——2004年《宋史》、2005年《新唐书》、2006年《宋史》、2007年《三十国春秋》、2008年《后汉书》。从整体上看, 这些文章语言平易规范, 简约通畅, 重点突出, 很少用典, 没有给考生增加阅读难度;考点集中, 易于命题。然而, 此类作品叙述方法单一, 人物千人一面, 语言呆板, 缺少生动的描写, 艺术表现力差, 有的甚至毫无文学性可言。所选人物都是王侯将相, 非官既贵, 高考文言文似乎又成了帝王将相的家史;而处于社会底层, 个性鲜明、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普通人往往被忽视。这极大地降低了选文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从2009年开始, 文言文阅读选文开始摆脱传统史传作品的束缚, 走向更广阔的视界, 把触角伸向刻画人物形神兼备的野史笔记和以文载道的唐宋散文。2009年《书沈通明事》为具有浓郁本土气息的文人小品, 以简洁的叙事为主, 用精当的议论收尾。作者汪琬, 清初三大散文家之一, 其文章“简洁有气, 似柳子厚”, 选文是其代表作之一。虽然仍有史传作品的痕迹, 但其中生动传神的白描, 使人物头角峥嵘, 个性四射, 跃然纸上。2010年选择了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把目光投向一位安于贫困、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心忧苍生、轻财重文、乐观贤惠的普通女性, 通过凡人小事, 至情言语, 展示了质朴淳厚的人性之美, 使选文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尤为有趣的是欧阳修写作本文就是为了满足梅圣俞妻的生前夙愿:“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殁而得此, 庶几以慰其魂, 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 予忍不铭?”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从江苏2009年和2010年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不难看出, 江苏文言文阅读选文更加注重人文性和艺术性, 选文的视界已经逐渐扩大, 而且还有进一步放开的趋势。古代文人的传记或传评, 特别是一些明清文人作的人物小传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关注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散文类阅读有很广阔的空间, 唐宋散文已经有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明清散文同样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因为散文本身的阅读难度很大, 命题者在选文时会适当照顾到考生的阅读能力, 更倾向于叙事性散文。
二、考查重点命题方法的变化趋势
2009年之前, 江苏命题钟爱史传作品, 是因为此类文章很容易考查字词句的理解, 而且, 中学课本中史传作品的比重也很大, 很适合从课本到试题的迁移, 命题驾轻就熟, 游刃有余。因而命题很少涉及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评价。为增加难度, 命题者只能在字词的意义用法的细微差别上做文章, 故意设置陷阱为难学生。对句意和文意的理解也是如此, 如此考法, 不仅很难真实地考查出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它将中学文言文教学导向一种重“言”轻“文”、“寻章摘句”、“死在言下”、“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歧路。从2009年开始, 江苏命题体现了一定的变化。
1. 实词考查, 推出新元素。
2009年和2011年, 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以考纲为要求, 进一步强化重点知识考查。文言的知识重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虚词,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与文言翻译仍是考查的重头戏。实词的考查, 体现了明显的变化。
(07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之布指算, 不爽 爽:差错
B.志义相合, 刑 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 伺:等候
D.道济趋下阶趋 趋:快走
(08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将争欲攻之, 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 公转营迫之迫:逼近
C.大战一日, 兵败, 走入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 失其常度 度:考虑
(09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属其家通明属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10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 文言实词的考查, 由考查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又增加了双音节词语的考查, 而且已成为一种定式, 这样就具有更大的迷惑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试题难度是不降反升。
2. 翻译考查, 突出文言句式。
从近两年文言文翻译命题发展趋势看, 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文言句式的考查覆盖更广, 这是值得关注的。
(10江苏卷)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敛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答案:用出嫁时的衣服 (给她) 穿上入棺, 我的贫穷超乎寻常, 就可以知道了。
(2) 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 抑吾妻之助也。
答案: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 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 君所交皆一时贤隽, 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答案:你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 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第一句的考查涉及介宾倒装和主谓倒装;第二句是判断句式;第三句前半句是判断句, 后半句是一个感叹句。除此之外, 词类活用在翻译中考查的频率也有提高。
3.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概括考查日臻成熟。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两个考点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 命题思想完全成熟, 命题技巧更加高超。筛选信息题, 题干由单一式转变为组合式。
(09江苏卷) 下列句子中, 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 () 。
(1)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2) 裂束帛缚其爱妾, 负之背 (3) 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4) 意不自聊, 祝发为浮屠 (5) 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6) 已询知为彭巡抚, 乃大喜吐实
A. (1) (2) (4) B. (2) (3) (5) C. (1) (5) (6) D. (3) (4) (6)
答案:A
(10江苏卷) 下列句子中, 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 () 。
(1) 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2) 其衣无故新, 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3) 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4) 闻其贤者也则悦 (5) 我为妇人, 死而得君葬我, 幸矣 (6)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 (1) (2) (4) B. (1) (3) (5) C. (2) (3) (6) D. (4) (5) (6)
答案:B
2009年筛选信息要同时抓住“ (对妻妾) 有情”“ (对朋友) 有义”两个方面来筛选;2010年则要从夫妻双方 (夫对妻、妻对夫) 的角度进行筛选。
归纳概括题在继承过去常用的时间错位、地点错位、人物错位、事件错位和个别词语翻译理解错误等设错方法的基础上, 突出概括能力的考查, 选项概括的跨度拉长, 自然就加大了难度。
总之, 近两年来, 江苏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于中学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功利性倾向是一种积极的矫正, 但真正做到“言”“文”并举,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真诚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摘要:近年来, 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本着“言”“文”并举和有利于引导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原则, 选文逐步走出了史传作品的藩篱, 开始另辟蹊径, 扩大选文范围, 同时, 考查重点、命题方式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坚持以往做法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创新。
关键词: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变化
参考文献
[1]专注人本关怀注重文言基础——2010高考文言文阅读浅析蠡测.作文与考试 (高中版) , 2010, (8B) .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徐飙风.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 篇2
杨宁一北师大教授,文综高考命题组历史学科负责人
1、学科知识是考试测量的内容,它既是考试测量的对象,也是考试测量的基础。考试测量的研究首先需要从学科知识出发。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同时,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察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教育的过程。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
2、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3、基本知识点是历史学科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基本史实、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基本概念等内容。在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起到两重作用。由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考试测量的内容之一,知识点本身就是考查的对象。同时,对能力的考查也离不开基本知识点的支撑。
尽管考试测量强调能力的考查,也有材料题等形式,不完全依托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4、在考试测量中,试题所使用的基本知识点完全取自教材,论述题参考答案也依据教材,有时答案本身就是教材上的原文。
5、所有教材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因此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但是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表述比较简略,和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文字量偏少,而且只有学习要点,没有内容概述。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必修课程中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第(3)部分要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第(1)部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至于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史实也就是基本知识点,从课标中得不出现成的答案。
6、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例如,在命题时,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或者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
7、考试测量固然是以能力为主,但是能力的考察也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托,同时知识本身也仍然是考试测量的一部分内容。因此,确定学科的基本知识点是必要的。其实,即使没有明文确定的基本知识点,在考试测量的实际中也客观存在着一个判断:哪些知识可以考查,哪些知识不能纳入考查范围。
8、考试大纲做了较大调整,提出了四个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目标是文科三科共同的,是按照考试思维过程编排的。作为历史学科,以前考试说明提出的十项能力要求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9、在现行考试制度下,考试测量目标以往是、今后也应该是教学目标和高考考试测量目标二者的结合。因此,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也是今后考试测量的重要目标。
10、之所以提出全面把握考试测量目标,是因为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目标,需要纳入考试测量目标。解读新课标就可以发现,与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相比,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并把它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并列。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它能否作为考试测量目标,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思想感情,是无法考查的。本文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借鉴以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考试测量目标之一的经验,应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能够考查的。例如,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到试题当中去,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
12、在实际命制试题时,需要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有意识地实现考试测量目标,避免主观随意性。分析以往的各种类型的试题,可以看出是由于没有从考试测量目标出发命题,造成测量目标的遗漏。例如,材料题是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材料处理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联系所学知识等内容,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从第一手资料出发、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研究历史的方法。但是近年来的材料题大多只是局限在简单的文字理解和提取信息上,几乎没有对史料本身的鉴别评价、史料和已有结论观点的比对等内容。高考考试说明中已经明确提出材料处理所要考查的几个方面,显然,造成遗漏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从目标出发命制试题。
13、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例如,测量目标是通过测量手段来实现的,考试测量目标决定测量手段。当前,在考试测量内容和目标都有新的变化的形势下,测量手段也应该相应重新进行审视:现有题型是否能够充分实现测量目标,是否增加新的题型,如何有效的发挥现有题型的功能,等等。
14、进行高中新课标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需要有紧迫感。当前,只有部分省份进入新课标的实验,2007年才开始实施新课标下的高考,似乎改革不必那么急迫。但是,考试测量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体现教学改革的方向,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必须同教学改革同步进行。而且,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考试测量的改革不是小规模的调整,变动幅度相当大,需要不断探索,才能积累起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此外,如果不是从现在起开始进行改革,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命题,势必与未来新课标下的高考严重脱节,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本文希望大家来共同关心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改革,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未雨绸缪,实现向新课标下的考试测量的平稳过渡。
15、要充分发挥题型的功能。为加强考查学生的能力,应该尽可能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如:选择题,提干尽可能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情境;非选择题注重与现实对比,重视对材料的评价,适当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设问。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 篇3
重视对历史事物认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把握。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最大特性就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而全面地认识历史事物。衡量学生理解能力如何的两个基本标准也就是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是否准确和全面。08年第4题,09年第2、18、20题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我们以09年第2题为例,有些考生认为三省的设立是对相权的剥夺,这就说明有的学生对三省制度特点的准确性把握不够,三省制的特点是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来保证君权的独尊,而不是对相权的剥夺。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是否准确全面,它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品质的高低。所以在历史课堂上无论是讲解重点知识,还是对试题的分析都要确保准确性,如果连老师都含糊不清,更谈不上学生准确把握。
重视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准确解读、判断信息,抓住材料反映的实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10年的第6、9题体现这一趋势。如10年的第6题,此题以地图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书本上对这内容没有做介绍,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材料和历史背景创造性解决问题。以地图考战争,只要对战争发生的地点区域、进军形势等知识掌握了就能判断出是什么战争。
进一步强调对试题材料的分析,把细节作为阅读理解材料的突破口。如09年第5题,10年第2题。以10年的第2题为例,要求解读材料信息,调动知识判别。每句都是解题信息点。前两句大意是说世代相传的贵族子孙登上高位,而杰出的人才却沦为下级官吏。后两句对前两句的现象阐述原因,本题的选项内容就要从材料中找突破口。《考试说明》中提到的“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的能力要求。要能把有效信息提炼出来,我们必须注意材料中的细节问题。
试题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史。充分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10年试题体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历史学科特点和功能,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关注考生生活。在以往高考试题命制中,社会史相关内容一般不被重视,往往只以客观题形式出现,且所占分值也很少。近年来,伴随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社会史越来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以婚姻切入、以生活为线索考查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也反映了历史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
有鉴于上述认识,在11届的复习迎考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牢固树立以考纲为中心来组织复习的观念。对考纲的研究,不应是每年新考纲下来后再进行,而必须贯穿全年的复习。江苏省11年新高考的考纲考试范围部分同10年老高考相比,也只有小部分的变化。以考纲依托,细化考纲内容,把和考纲无关的内容坚决摒弃。根据考纲来组织复习,能删掉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
2.渗透通史内容。由于新教材是以专题形式来组织的,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通史,但基础近似于无。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应该适时加入通史部分的复习。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等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才能从容应对相关问题的考查。教学可围绕主题进行必要的拓展,使相关历史教学内容都能串联组合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思辨和开放式的历史,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综合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深化某些历史观。
3.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材料情景——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解读、判断、运用信息以及归纳、概括和迁移知识的能力。10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相较09卷,试题信息量进一步加大,这给我们透露的信息是历史课堂教学应该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运用信息“培养能力”型的转变。“材料情景——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必须自觉地运用、多多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培养好学生的能力。当然,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因此在当今高考形势下,靠高三突击就能提高成绩的观念也受到严峻挑战。对学生的锻炼要从进入高中阶段就开始,打好基础才能决胜高考。
4.关注与主干知识相关的周年热点和社会热点。近年高考题往往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考查。这既体现了史学的史鉴功能,也展现了时代特色。2010年为“鸦片战争170周年”、 “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抗美援朝60周年”等。11年为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社会热点有经济危机、国际金融贸易发展、民族关系、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等。
有鉴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在11届高三历史复习的主要抓手还是在高效课堂。在目前的高考模式下,各校都不同程度的减少历史学科的课时,但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不能放松,要精心设计安排仅有的且十分宝贵的课,力求做到“精讲”、“精练”、“精评”,确保每一节课的高效,科学训练学生自己走路。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 篇4
1.单个字词式。如“好奇心” (2008年江苏卷) 。
2.短语式。 (1) 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2004年江苏卷) ———二元关系型短语。 (2) 凤头、猪肚、豹尾 (2005年江苏卷) ———二元关系型短语。 (3) 人与路 (2006年江苏卷) ———二元关系型短语。 (4) 怀想天空 (2007年江苏卷) ———动宾短语。 (5) 品味时尚 (2009年江苏卷) ———动宾短语。 (6) 绿色生活 (2010年江苏卷) ———偏正短语。
二、下面, 就依次分析这几种类型的审题
(一) 二元关系型短语———×××和×××
高考作文一般所提供的概念通常是对立统一关系、是非取舍关系、并非绝对关系、并列共存关系这四种关系, 所以写作前一定要弄清这几者的关系后才能下笔。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1. 对立统一关系。
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 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因此也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没有“自由”, 也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 也就没有“自由”。两者对立统一。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 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对立统一关系:不能只顾及其对立面, 更要分析其不可分割的另一面。此与彼不是绝对的。
2. 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 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 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 勇于关爱”, 如作其他理解, 则是不科学的。是非取舍型:不是只要“是”, 不分析“非”, 而是扬“是”避“非”, 两方面都要涉及。
3. 并非绝对关系。
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 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 并非全是成功, 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并非绝对型:不能走向绝对化, 造成观点走向极端, 经不起推敲。文既然是“并非绝对型”, 就要找出一条非常合情合理的东西来, 即“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正确解决这一问题。
4. 并列共存关系。
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 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 既要谦虚待人, 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并列共存型:它们有可能是由于此的存在影响着彼的存在, 如“谦虚与表现”;也有可能是平列的两个优点, 如“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要抓住“影响”、“平列”两个关键来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恰到好处地使二者共存, 澄清片面或不正确的认识。
(二) 动宾短语式审题
首先要找准这个短语中后面这个宾语 (即写作对象) 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如高考作文题“怀想天空”, “天空”到底能是什么, 它可以是自然的天空, 也可以指生活的天空、历史的天空、心灵的天空、爱的天空等等。但我们的同学对于动宾短语式作文的审题往往只注意后面的宾语, 却忽视了前面的动词, 我们要仔细玩味动词的真正意思。在“怀想天空”这个题目里, “怀想”有怀念、回顾的意思。考生描写对过去美好东西的追忆才是比较稳当的做法。2009年江苏高考题“品味时尚”, 当年众多优秀考生纷纷落马。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清“时尚”这个宾语的内涵和外延。我们的同学总是匆匆地、肤浅地扫描一下考题, 自以为“时尚”二字很简单, 很好懂, 不会出差错, 结果偏偏栽在“时尚”二字上了。“时尚”是一部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独特创意和个性化追求, 它是时兴的, 在模仿和流行中形成。在通常情况下, 政治变革和自然科学创新等, 不列入时尚的范畴。所以当年很多江苏考生写“爱国主义”是时尚, 那就属于审题错误。更为严重的是, 很多考生不注意江苏命题作文题目之前的引语———“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与流传”, 由此可知, 这里的“时尚”必须是动词, 必须是某一行为。所以, 说“唐诗”是唐代的“时尚”, 说“宋词”是宋代的“时尚”也是错误的!说“读唐诗”是唐代的“时尚”, 说“读宋词”是宋代的“时尚”才是正确的!
(三) 偏正短语式审题
这类偏正短语一定要看清陈述的对象和叙论的重点到底是什么。不要认为短语的后一个词语就一定是陈述的对象。 (1) 如“永恒的价值”中“价值”是陈述的对象。 (2) 如“生命的格调”中“生命”是陈述的对象。分清这两者后, 就可以在立意时拼凑成这样一个公式:“陈述的对象”怎样才能做到“叙论的重点”? (1) “永恒的价值”可立意为———价值怎样才能永恒? (2) “生命的格调”可立意为———生命怎样才能有格调?当然, 偏正短语不一定都是定语+名词, 也可以是状语+动词, 如“从容地栖息”、“高贵地爬行”等。立意时的公式就变成:怎样的 (动词) 才显得如此 (形容词) 。 (1) “从容地栖息”可立意为———怎样的栖息才显得如此从容。 (2) “高贵地爬行”可立意为———怎样的爬行才显得如此高贵。
(四) 单个字词型审题
一般的单个词语, 也是由几个语素组成的, 要仔细分析词语内部的关系, 千万不要以为单个词语就可以无需认真审题。如:“父辈”这个题目, 含有两个语素“父”和“辈”, 为偏正式关系的词语, 意为“父亲那一代人”, 显然, 题目要求写的对象是一个群体, 只能写父亲所属的那一个群体, 理解了范围的限制, 就不会错把文章写成“父亲”了。对于单个字词的作文题目, 我们要注意根据其词性把握其审题时的重点。
1. 名词。
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 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 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 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 也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 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其次还要注意有无比喻义、抽象义。如2005年江西卷的“脸”, 可以想到抽象的“脸面”, 也可以想到抽象的“表面”等。是抽象的, 我们要把这个词语具体化。
2. 动词。
要注意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 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宾语, 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主要是指阅读, 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 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 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3. 形容词。
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如“新”: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词语, 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 联想到人之新, 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 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 篇5
历史地图是帮助同学们学好历史知识的重要辅助材料。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历史地图来学好历史知识呢?下面以《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见《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22页)为例,给大家讲一下学习历史地图的一些方法。
一、看图例。在图的右下角出现的火把、箭头、椭圆等即为图例内容。弄清图例是学好地图的前提条件。只有弄清了图例,才能有针对性地去看图、识图、析图。如上图,只有找出了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的进军路线,才能清楚太平军进军南京时主要经过了哪些地区,才能对太平军北上经过的千难万险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另外,通过找出图上出现的几条不同的路线,你才会清晰地看到定都南京后,太平军又开展了北伐、西征等重大军事行动,从而对太平天国形成军事上的全盛局面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图上显示的两种不同的活动地区,你就会直接感受到农民起义者从拜上帝教直接活动的狭小范围,发展到鼎盛时期控制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发展形势迅猛由此可见一斑。
二、联教材。我们看历史地图是带有一定的目的的,即读图是为了辅助对教材正文内容的学习,所以联系教材是读图中很关键的一步。只有联系教材内容,我们在读图时,才能知道图上的哪些地点、线路是需要掌握的重点,也就是需要侧重记忆的内容。如上图中出现的金田、永安、安庆、湖口、天京、扬州,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所以也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地图时关注的重点内容,它们的位置,我们一定要搞清、记准。
三、挖隐性。隐性知识,即隐藏在图中,而没有在教材中直接表述出来的内容。通过读上图可知:太平军西征的起点是天京,最西到达长沙;太平军北伐的起点不是天京,而是扬州,最北到达过天津附近,最终失败地点是冯官屯;在1855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时,黄河曾有过一次改道,由原来的在黄海入海变为在渤海入海。
四、析缘由。有人问,为什么在1862年清政府借师助剿,英法侵略军会帮助清政府而进攻太平天国呢?回答这个问题,如能结合以上地图及教材内容即可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们知道,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开放了11个通商口岸,英法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扩大了;从图上可知其中的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四地则处于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地区;而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是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综合以上三点内容可知:在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英法侵略者是得不到不平等条约规定的侵略权益的,所以,为了保护已有的和为了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英法对太平天国的作战是不可避免的。
高考历史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高考已进入最后阶段的冲刺,高考历史辅导老师关也对高考历便是命题趋势及重点进行了预测,希望能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关也老师首先以稳、定、难、变、新五个关键字概括介绍了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其次,详细解读上述关键字,并在其中穿插介绍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和真题剖析。
一、2013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核心考点解读
(一)稳: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1.试卷结构:
北京的高考历史试卷是标准化的命题结构基本已经固定。选择题12个每题4分共48分,非选择题6问共52分,一般会在37题的第4问设置表格分析题,不出意外的话20的试卷依然将会保持这个结构。
选择题:12-23
非选择题:37(历史学科内综合题,以一个词或者概念为主题,从四个角度展开设问,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相关知识).(1)、(2)、(3)、(4)
39、40(跨学科综合题,某个设问针对历史)
注意:37.(4)自开始设置表格分析题,并慢慢开始考察信息分类。
比如:2037.(4)根据张一元企业发展历史阶段分析当时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则为围绕爱国提炼主题,从表格中挑选符合主题的词语并加以阐述;则考到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并补充关键词加以论述。从以上这些题可以看出它慢慢开始考查信息分类和提取的能力,这是北京地区非常有特点的一种出题方式。
2.试卷范围:80%考点为主干内容
主干:将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按照某种逻辑串联起来,前后贯通,自成体系,能够反映历史学科的规律和趋势。例如:
主干知识: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重农抑商政策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儒学地位的不断提高
近现代中国: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国共合作与对峙
新中国的建设与成就
近现代的世界: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及完善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
(二)定:时序性(强调对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精准定位)
近三年的试卷中12道选择题中有5道题是考察时间与事件的对应关系,而将这个对应关系转化成高考题目的话,主要有以下三种命题角度。
1.时间排序:纯粹时间排序
比如:20北京高考历史23题,要求将四部重要历史文献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20高考第22题就考察的是法国大革命中历史事件的排序。
2.时事对应:时间和事件的相互对应关系
例如:年考了与元代《富春山居图》同时间的作品,年通过分析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判断三大改造开始和完成时间,年考了判断哪个选项中中外名著是创作于同一世纪的。
3.主干因果:主干线索中事件的前后因果联系
比如:2010年西城二模中一个材料分析题考到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阐述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2011年海淀一模考到从社会经济和政治思想两个方面说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不同特点;2012年东城二模考了这样一个题目,根据近代中国棉花及纺织品产销状况表分析中国经济特点。如果能够搭建主干框架,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的话,就不难回答这些问题。
可以看出,北京地区的历史高考对于时间是非常执着的在关注。
(三)难:解题的本质是反命题
北京历史高考单纯考查知识的重复和再现分值不超过一半,更多是考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这就使得题目的难度被凸显出来。
1.陌生化:材料解析,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陌生化的来源在于材料解析题的大量使用。考生在50分钟内不但要阅读2300字左右的材料并且要答题500字,而这些材料全在教材之外,使得题目陌生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题目的难度。
比如2012年考了通过史料中文言断句考查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2.反命题:定位时间寻找主干
材料解析题是借用一段陌生的材料来考察学过的熟悉的知识,难点在于找到二者的对应关系。而解题的关键在于反命题:定位材料中历史现象的时间,寻找对应的主干知识。
比如:2010年海淀一模中考到,通过19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中国获奖情况的材料,考查民资春天的特点;2012年高考通过近代通州经济的兴起考查民资春天的知识。
注意:材料解析大题的答案存在于两处:一是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总结得出,二是主干知识
3.创新力:多层赋分标准
考查逻辑能力和历史论述能力,趋向于思维层次的考查。
比如:2010年表格分析题答题要求中提到言之有理;2011年则要求立意明确,逻辑清晰合理,2012高考要求立意明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以上这些题考查的都是历史逻辑能力和论述能力。而在2012年的西城一模中考到根据所学评价进化论,并给出按思维层次评分的标准,旨在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四)变:考点增删和教材选择
1.新增考点
由于课改后新课标教材的使用,使得考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出现了40多个新增考点。
主要有:中国古代史:宗法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宋代理学三教合一
世界史:古希腊、古罗马
比如:2010年北京高考中14题考到了元代王祯的《农书》,20题考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2011考到苏格拉底;2012年则考到了罗马法。考生可以通过对比和10年考试说明做对比找出新增考点。
2.取消选二:选修二《近代社会民主思想和实践》不纳入考试范围
对于高考题目的影响在于,选修二的内容可能会作为题目的背景材料,然后结合所学作答。
自己课本为主,另套课本为辅,熟悉教材
(五)新:热点
高考真题与当年国际国内时政热点的紧密结合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 篇6
例1(2011年)Ag2O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在KOH加入适量AgNO3溶液,生成Ag2O沉淀,保持反应温度为80℃,边搅拌边将一定量K2S2O8溶液缓慢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固体样品。化学方程式为:
2AgNO3+4KOH+K2S2O8△
Ag2O2↓+2KNO3+2K2SO4+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制备过程中,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2)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 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
(3)准确称取上述制备的样品(设仅含Ag2O2和Ag2O)2.558 g,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g和O2,得到224.0 mL O2(标准状况)。计算样品中Ag2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解析该题是以“银锌碱性电池正极活性物质Ag2O2的制备和含量分析”为载体而设计的综合性计算题。试题涉及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银锌碱性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样品中Ag2O2的质量分数的测定计算等内容,考查学生化学原理的掌握程度、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的应用能力。该题将对学生化学计算技能的考查置于具有真实应用的背景中,充分体现了化学计算服务于化学问题解决的基本观点,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化学计算在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中应用的教学。
参考答案:(1)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Ba(NO3)2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浑浊,表示已洗涤完全(或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若溶液不显红色,表示已洗涤完全)
(2)Ag2O2+2Zn+4KOH+2H2O
2K2Zn(OH)4+2Ag
(3)n(O2)=224.0 mL22.4 L·mol-1×1000 mL·L-1=1.000×10-2 mol
设样品中Ag2O2的物质的量为x, Ag2O的物质的量为y
248 g·mol-1×x+232 g·mol-1 ×y=2.588 g
x+12y=1.000×10-2 mol
x=9.500×10-3 mol
y=1.000×10-3 mol
w(Ag2O2)=m(Ag2O2)m(样品)
=9.500×10-3mol×248 g/mol2.588 g=0.91
例2(2012年)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xNa2SO4·yH2O2·zH2O)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①准确称取1.7700 g样品,配制成100 mL溶液A。②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5825 g。③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200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5.00 mL。H2O2与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MnO-4 +5H2O2+6H+
2Mn2++8H2O+5O2↑
(1)已知室温下BaSO4的Ksp=1.1×10-10,欲使溶液中c(SO2-4)≤1.0×10-6 mol·L-1 ,应保持溶液中c(Ba2+)≥ mol·L-1 。
(2)上述滴定不加稀硫酸酸化,MnO-4 被还原成MnO2,其离子方程式为:。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本题属于物质组成分析与综合计算题,既运用元素原子守恒进行推理计算,又利用氧化还原滴定进行分析;兼有溶度积常数的计算,但非常简单,同时还考查了陌生氧化还原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这样的考题既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课程的学习水平,又关注对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潜力的评价。
参考答案:(1) 1.1×10-4
(2)2MnO-4+3H2O2
2MnO2+2H2O+3O2↑+2OH-
(3) n(BaSO4)=0.5825 g/233 g·mol-1
=2.50×10-3 mol
n(H2O2)=52×0.0200 mol· L-1
×25.00 mL×10-3 L·m L-1=1.25×10-3 mol
m(Na2SO4)=142 g·mol-1×2.50×10-3mol
=0.355 g
m(H2O2)=34 g·mol-1×1.25×10-3mol
=0.0425 g
n(H2O)=(1.7700 g×25.00 mL/100 mL-0.355 g-0.0425 g)/18 g·mol-1
=2.5×10-3 mol
x∶y∶z=n(Na2SO4)∶n(H2O2)∶n(H2O)=2∶1∶2
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化学式为:2Na2SO4·H2O2·2H2O
例3(2013江苏第18题)硫酸镍铵[(NH4)xNiy(SO4)m·nH2O]可用于电镀、印刷等领域。某同学为测定硫酸镍铵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准确称取2.3350 g样品,配制成100.00mL溶液A;②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A,用0.04000 mol·L-1的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Ni2+(离子方程式为Ni2++H2Y2-=NiY2-+2H+ ),消耗EDTA 标准溶液31.25 mL;③另取25.00 mL溶液A,加足量的NaOH溶液并充分加热,生成NH3 56.00 mL(标准状况)。
(1)若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EDTA 标准溶液润洗,测得的Ni2+含量将(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2)氨常用 检验,现象是 。
(3)通过计算确定硫酸镍铵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该题涉及络合滴定误差的分析,未用标准溶液润洗的后果是:由于管壁上沾有水珠,则标准溶液浓度变小,所以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大,则Ni2+含量偏高;
氨是中学阶段唯一的碱性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
这些考点都是中学化学常识,这样的考题既关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的实际情况,又能发挥高考命题的导向作用,有力地指导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确定硫酸镍铵的化学式时,各个击破,由电荷守恒计算硫酸根离子,最后由质量守恒计算结晶水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1)偏高 (2)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颜色由红变蓝
(3)n(Ni2+)=0.04000 mol·L-1×31.25 mL×10-3L·mL-1 =1.250×10-3 mol
n(NH+4)=56.00 mL×10-3 L·mL-1/22.4 L·mol-1=2.500×10-3 mol
n(SO2-4)=2n(Ni2+)+n(NH+4)2
=2×1.25×10-3 mol+2.500×10-3 mol2
=2.500×10-3mol
m(Ni2+)=59 g·mol-1×1.250×10-3 mol
=0.07375 g
m(NH+4)=18 g·mol-1×2.500×10-3 mol
=0.04500 g
m(SO2-4)=96 g·mol-1×2.500×10-3 mol
=0.2400 g
n(H2O)=
2.3350 g×25.00 mL100.00 mL-0.07375 g-0.04500 g-0.2400 g18 g·mol-1
=1.250×10-2 mol
x∶y∶m∶n=n(NH+4)∶n(Ni2+)∶n(SO2-4)∶n(H2O)
=2∶1∶2∶10
硫酸镍铵的化学式为(NH4)2Ni(SO4)2·10H2O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 篇7
从2012年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来看,我校历史得A人数并不多,不仅如此,而且得A率相对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低许多。根据近两年江苏“小高考”的情况,考生单科得A的人数呈现下降趋势,得4A的总人数也呈下降趋势,主要目的是控制高考的加分,让学业水平测试回到它本来的要求,使血液水平测试符合最初的指导思想,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达C,而不要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另一场“高考”。
2012年江苏历史小高考在必修一、二、三题目分值比例与2011年相比变化不大,从内容的教材分布比例来看,必修一44%、必修二30%、必修三26%。其中,选择题中必修一共15题,在卷面分值中占30%,必修二一共10题,在卷面分值中占20%,必修三一共5题,在卷面分值中占10%。增加了的必修一考查分值无疑增加了试卷难度。三本书最容易出难题的就是必修一政治史,如第6题内阁、第8题辛亥革命、第12题国民大革命、第38题走向联合的欧洲等,这些均是考生的拦路虎。判断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准确记忆、严密思维,是最容易体现难度的题型之一,如第32题考查中国通讯传媒的发展史实,如学生缺乏准确的记忆必定会出错。2012年试卷判断题考查必修三的较多,占6%,这与最难的2009年历史小高考题时一样,另外两题判断题是必修一的内容,2012年判断题未见必修二内容,主观题仍然是材料解析题为主,三册书比分各占卷面分值10%。
从试题的立意来看,情景性比较突出,比如材料题及图片题在该试卷中都有大量体现,特别是在这一份试卷中运用了大小15幅图片,这也是2012年小高考历史试卷所呈现的一大亮点,这告诉教师在以后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课本上的图片资料。应该说,虽然2012年小高考试卷有一定的难度,但总体来说试卷还是考查以准确记忆为主的基础能力,尤其是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概念。
学业测试中,日常的学科教学,物理、历史、生物、化学、地理、政治各科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可2012年的考试与往年相比较,控A率几乎就是由文科生选的物理和理科生选的历史决定的。这就客观上提高了历史和物理的学科地位和教学要求。故总结本次考试,思考如下,希望对今后的历史考试有所启示。
1.重视双基,强调规范
从2012年试题来看,双基仍然是整卷测试的主旋律。平时教学中就要夯实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对付难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2012年的历史小高考试卷考查更多的还是基础题,如第1题宗法制的最大特点,第3题活字印刷术,第11题生活习俗服饰,第16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25题卢梭思想,第30题美国参与的经济组织等,教学要紧扣《说明》的测试内容和要求,利用好教材梳理相关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做到逐一扫描,没有遗漏,打好基础关。平时还应注重规范性训练,如历史专业用语的使用规范、开放性试题的语言描述规范等。
2.关注过程,强调能力
能力立意是命题的总策略。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材料选择题和图片选择题题每年都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如第5题王阳明思想,第7题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12题国共合作,第17题大跃进运动,第23题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得分率不高往往就是缘于考生自学能力的局限。
3.依据说明,有针对性训练
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新一年的《考试说明》,尤其要注意区分测试要求中“了解”、“知道”、“理解”和“认识”等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应根据《考试说明》不同的要求分析出该考点的测试题型与方向,并按单元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这点是得A的必要条件。另外,还应有计划地进行适应性测试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加强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培训,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4.关注生活,联系实际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 篇8
1. 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化。
近几年来,江苏高考生物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呈现形式,有图表,有现实情景图片,等等。其中,图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有曲线图、柱形图、扇形图、表格等,这就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转换信息的能力。
2. 注重能力考查,凸显能力立意的特点。
近几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非常注重能力考查,凸显能力立意的特点,有的侧重于知识方面的能力,有的侧重于生物学科素养方面的能力。例如,2016年第18题关注科学新进展———“上帝的剪刀”———CRISPR/Cas9系统建立起的基因编辑新技术。在这样一个学科前沿的新情境下,设置了与主干知识点“基因的表达”“核酸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心法则”等相关的考点,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问有层次、有深度,考点挖掘深入。
近几年江苏高考生物卷以科研为素材,试题灵活,设问有层次,有深度,给人一种比较新颖的感觉。(1)考点很基础,但伪装很巧妙。如2014年第2题:发育过程中蛙胚从环境中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量怎么变化?2015年第9题:五点取样法到底适不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2)考点的挖掘比较深入。如2016年第6题考到了“易化扩散与简单扩散相比,速度较快”。这个考点在浙科版上倒是提到了一句“易化扩散是一种扩散运动,但扩散速率要大得多”,但在人教版、苏教版教材中并没有提到,学生需结合题目中的图解释出易化扩散因为有载体协助,所以速度比较快。
4. 重视实验的考查。
近几年江苏高考生物对实验能力考查的比重依然较大,其中涉及的主要实验有质壁分离、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腐乳的制作、固定化酶与细胞、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等。其次,近几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更加重视以教材实验作为背景资料,但是考得非常有技巧,实际做过实验并留心观察的学生会有较好的表现,如2015年第17题,只有认真做过实验的学生才会发现如果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并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因为豆腐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形。此题考查实验相关内容与生活常识的紧密联系。又如2014年第30题以及2015年第19题考查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根据灭菌锅以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来识别压力表、放气阀、安全阀等以及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是不是应该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然后开启锅盖等。由此看来,我们的实验教学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江苏高考生物备考策略
1.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高考题目始终围绕《课程标准》中的主干内容进行命制。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始终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结合《考试说明》,灵活运用教材,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每个知识点;要熟悉考试范围和内容,理解高考能力要求,从而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
2. 夯实基础,强化核心知识。
一轮复习非常关键,要从基本概念、原理等着手,以教材为主,争取不放过书上的任何有效信息。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更要强化核心知识。例如,关于“染色体组”的核心知识,教师要从染色体组的定义、染色体组数的判定方法、细胞有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图像中染色体组数的识别、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及其判断技巧、不同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事实上,学生考试时所谓的“灵感”是对核心知识深化理解与掌握后的运用。
3. 重视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常因审题不清而造成失分过多。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并从审题中获取足够的解题信息,并给予处理,是提高得分率的有效手段。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审题时圈划重点词、句,抓住解题的关键点。我们在平时教学环节中要多开展训练,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做到课上精讲,习题精选、精练、精评。
课上精讲,一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精讲;二是针对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以及学生的易错点进行详讲,其他略讲。教师要合理筛选各地的模拟题,精练高考题,把握高考的脉搏,这样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重点内容要重复练,高考热点突出练,解题规范严格练。评讲试题时,重在讲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另外,讲评并非教师唱独角戏,可以教师评,也可以学生评,还可以师生互评。
高考历史的命题特点与教学策略 篇9
一、命题特点
1.从题型分布看。
主要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其中选择题占48分, 非选择题占52分。 非选择题40题为25分;41题12分;四道选做题选做一题, 共15分, 主要考查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从试题特点看。
重视基础, 突出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例如2014年考查“宋明理学”、“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供应制度”、 “ 美国1787年宪法”、“苏联新经济政策”等。 其中40题、41题、选做题都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这些都突出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 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3.重视历史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的高考以教材为知识背景的试题多, 直接依据教材表述的试题少, 试题往往以知识为载体, 把考查重点放在运用不同的思维角度和思维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 如2014年的41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 并说明修改理由”, 2015年的41题以一公式为题, 让学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 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还要有历史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探求推理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4.关注社会现实, 体现时代特点。
命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 做到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 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例如2014年的41题考查了“抗日战争”, 体现了当下热点中日关系、明年抗战胜利70周年;45题考查了魏晋时期的法律改革, 体现了当下热点民主法制建设;47题考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及作用, 体现了当下热点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及核安全问题, 凸显和平与安全这一时代主题。 48题考“包青天”体现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反腐倡廉这一热点。 2015年的41题考到了儒家思想, 48题考查了道教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热点 “弘扬传统文化”“以德治国”这一主题, 46, 47题均以二战为背景, 体现了当下热点“中日关系”“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5.重视对考生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的考查。
如2015年26题考查人性的认识, 33题考查世界近代资本主义民主价值观 “天赋人权”, 40题考查中西科技文化比较, 41题考查不同历史时期对 “ 抗日战争” 的认识, 48题考查中国古代史上为官清廉的包青天, 引导考生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与统一性, 感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 从中外历史发展中汲取积极进步的养分, 树立正确的文明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6.运用各种史观探讨历史。
近几年高考当中都坚持对史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如近现代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等不同史观, 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 如2014年30题从上海与京津放映的中外影片比例入手, 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体现社会史观;40题以宋应星和牛顿的科技成果入手, 考查十七八世纪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较, 体现全球史观;41题以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入手, 考查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历史事件 (抗日战争) 的认识, 体现唯物史观。
二、教学策略
1.抓好课堂教学,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题和《考试大纲》,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根据课标要求和考纲开展教学, 通过全面深入解读 “课标”, 准确把握其基本理念与知识内涵, 理清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围绕考点设计问题, 指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 构建框架体系, 总结阶段特征。
2.认真上好习题讲练课,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和解题指导, 注重对他们进行解题速度和质量的训练, 学生的作业和考卷教师要认真批改、纠错、讲评, 并且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 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指出学生的答题缺点和不足, 指导他们的答题方法, 规范答题步骤, 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从而培养他们对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掌握、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3.注重史学观点。
教师要不断关注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 以科学史观贯穿课堂教学。 既需要了解传统的阶级分析等观念, 更需要了解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新观念。
4.挖掘课程资源, 补充背景材料。
全国卷考试除了学生熟知的概念外, 也有一些教材未阐释, 学生不懂的历史概念, 如谥号, 经学, 阴阳学, 五行学, 民教冲突等。 那么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补充课外历史知识, 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就是对一线教师的考验。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补充新材料, 通过一些新材料, 提高学生的历史洞察能力,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突破思维定势,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浅析高考历史命题的新特点 篇10
一、选择题普遍使用材料创设情境
历史试题现在命制的思路基本都是选择大主题再辅助“材料”设置新情境后再让学生去分析。
例如, 2010年文综试题全国卷Ⅰ准确率较低的一题。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 名为《宋文》者, 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 不可流布, 而雕印之人, 不知事体, 窃恐流布渐广, 传之虏中, 大于朝廷不变…… (请) 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 妄行雕印文集, 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及对材料进行分析整合的能力, 题中多次出现“雕印”一词, 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 由此可排除A项;再由题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 C项亦可排除。B项有较强的迷惑性, 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 妄行雕印文集, 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 可知如当时“议论时政之言”广为流传的话, 则对宋朝政府的统治会带来不利影响。故D项为正确选项。
二、主观题材料文字多, 难度大
2007年全国卷Ⅰ第38题材料文字达1033个, 40题材料有308字, 合计1341字;2008年全国卷Ⅰ第37题虽然下降至575字, 但39题上升至799字, 合计1374字;2009年到2010年江苏卷主观材料题文字更是多达2500~3500字左右。这些发展贯彻了高考大纲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等项能力考核目标。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就应经常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材料汲取有效信息, 联系所学知识依据材料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
三、命题人的专业方向“潜规则”的影响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 篇11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命题趋势;高中历史;历史材料
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经过对全国高考历史卷大量试题的分析与研究,高考历史题目越来越侧重于对学生历史发散性思维的考查,要求学生以高中教材陈述的理论知识点为根基进行独立自主的综合分析与问题解答,具体表现为“虽然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包含在教材中,但题目的形式、内容、题材却与学生频繁接触的教材大不相同(也就是所谓的‘观点在书中,题目在书外)”。
在此情形下,我们高中教师在展开具体的历史教学活动时,应当改变以往灌输式、填鸭式等陈旧的教育方式,及时摒弃单纯要求学生背诵所谓教材历史知识点的落后理念,改为积极创造条件,尽量多地促进学生进行高中历史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在真正理解历史教材的基础之上,学会独立自主思考、解决历史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此,方能在发展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自身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教学“新航路的开辟”时,教材只简单讲述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国家经济、贸易中心、生产关系等的影响,却并未详细讲解新航路开辟对其他一些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为此,在教学了本节内容的相关知识点后,我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在一定成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封闭及孤立状态,这同样也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请结合已学的历史知识,从经济、外交、文化三个方面尝试分析新航路开辟带给中国的巨大影响。要求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收集整理资料、发挥集体的聪明与才智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性学习。
如此,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独立自主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透过教材的表面挖掘出更多教材之外的实质性历史内容。
新航路开辟之后,交通带来的便利使得一些原本不属于我国的农作物不断传入,在丰富了我国粮食品种及产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从而为当时中国人口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客观前提。
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强国开始了对我国长时期的侵略。面对侵略,中国人民顽强抵抗,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完整;但也致使眼界狭窄的封建政府实施“闭关锁国”的错误外交政策,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文化、经济的长远性发展。
……
上述都是学生独立自主分析、总结的看法,虽不十分切贴,但却表明他们的积极探索精神、创造性学习思维以及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等都获得了很好的锻炼与发展,而这些都将为他们日后在高考中更好地应对发散性较强的历史试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引进大量丰富的史料素材
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另一大命题特点就是:给出一定的历史材料,要求学生在对该材料进行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该材料下的特定历史题目。高考的这一命题趋势实质上对高中学生获取、解读历史材料、信息的相关能力。
鉴于此,我们高中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适应命题的这一变化趋势,即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尽可能地将丰富且科学的历史材料运用到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来。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会有意识地向学生输入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的历史材料。如,在教学“英国君主立宪制”这一整体时,针对不同的层面我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社会领域人士对该体制的看法:在讲到“英国君王不掌握实权,权利真正掌握在议会手中”这一知识点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某一英国宪法权威人士的言论:“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在讲到英国议会拥有无限权力时,又引用了“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一略带夸张的表述。此外,更是引用了伏尔泰关于英国政体的评价“谁相信从这个可怕的深渊里,从这个不睦、残酷、愚昧、狂信纠缠不清的混沌里,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
随后,便鼓励学生尝试结合这些历史材料对英国政体的先进性进行分析与论证。如此,既借助这些史料的补充极大地扩充了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范围,使得“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形式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实现对其的更深刻认识、理解与灵活掌握,从而为其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应对材料性题目做足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时刻紧盯试卷命题趋势,并在明确其特点的基础之上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方式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契合高考特点的教学模式。如此,方能在改善历史教学质量、发展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同时,为他们日后更好地应对历史高考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继红,邵兰琴.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分析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建议[J].教育探索,2014(12).
浅谈高考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 篇12
一、命题突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干知识
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决定历史前进方向,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思想文化、社会制度和历史人物。学生一定要对这些基本史实了然于胸, 除此之外, 还包括中国和世界各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主线及时代特征。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几部分:
1.中国古代不同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时代特征及其相互联系。
2.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
3.世界主要国家民主制度确立、发展的背景及各自特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4.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史实比较。
二、命题重视历史课程知识的考查
1.高中阶段涉及较少, 但在大学教学中拥有很重要的地位, 即关注与大学课程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例如, 2012年, 海南单科14题, 各地教案不断, 通过民间传言来折射民族矛盾的加剧, 这是高中课本没有涉及的。
2.学术界争论比较热和史学科研中的最新成果, 2011年, 课程标准卷28题, 通过巴黎公社发布的文告来体现巴黎公社开始关注工农群众的利益, 获得群众支持, 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3.考查历史学科研究所应具备的史学素养, 包括史学研究观、史学思想、史学研究方法及重要的文史知识等。
三、命题体现主流价值观
1.命题蕴含着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认同的态度和行为。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从历史角度看, 中国五千年文明和世界史上蕴含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历史主干知识, 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这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反对分裂, 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和统一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独立与富强的精神;继承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等。考试命题不仅仅是选拔优秀学生的标准, 也是教学的指挥棒和方向, 换句话说, 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所以, 在命题中蕴含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是情理之中和理所当然的事情, 也是教学者和出题者必须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2.追求公平正义, 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一直以来的追求目标,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企盼美好生活得以实现。步入近代, 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反对专制统治、要求民主政治和平等权利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现代中国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方略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的调动。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 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 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 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在历史主干知识中主要体现在建立起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 如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中国科举制等;多种多样的民主体制, 如中外民主政治体制等;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 如中外民主思想等。
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价值, 树立人的尊严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生的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等思想主张。
4.尊重文明的多元性, 追求和谐。民族是多种的, 文明是多元的, 每一种文明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 都有其理由和根据, 都有其价值和作用。各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都对人类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 不同文明之间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 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复习备考时, 学生应注意东西文明的差异及特点, 以及不同国家的外交策略等。
5.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精神。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 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 是建设一个美好集体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 才能自立于世界, 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在中外历史主体中表现为清代商帮、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国共关系、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关系、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等。
6.科学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一方面, 它约束着科学家的行为, 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 它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 科学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体现在历史主干中要注意关注中外重大科技成就及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 注意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与精神。
摘要:认真研究高考历史的试题变化,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发展趋势, 可以帮助教师指导学生的复习, 纠正他们学习中的偏颇。归纳来说, 命题突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干知识, 重视对历史课程知识的考察, 而且在命题中体现了主流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备考,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参考文献
[1]赵亚夫, 中学历史教育学[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7.
[2]楼宇烈,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3]袁英慧,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科教文汇.2008 (7) .
【江苏历史高考命题】推荐阅读:
江苏历史名人06-01
江苏历史文化旅游05-27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08-29
江苏省泰兴市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0-20
江苏省高考10-20
江苏高考复读学校07-16
江苏高考作文智慧08-17
江苏高考材料作文09-03
江苏高考诗歌鉴赏10-29
高考满分作文:江苏高考满分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