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方案

2024-05-29

江苏省高考方案(共12篇)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1

一、2000年江苏省高考方案分析

据新华日报报道:经教育部批准:2000年江苏省与浙江、广东、吉林和山西省同时在高考中实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其中的“X”确定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方案为:由原来的“3+2”(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和历史或者物理和化学)改为“3+小综合”(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卷或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卷)。语文、数学和英语都是150分,小综合为300分,总分仍然为750分。在这次高考改革中,文科生增加了地理的考试,理科生增加了生物的考试,这是江苏省高考第一轮改革,而且这种大规模地实施综合能力测试,在我国高考史上也还是首次。综合能力测试和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考试一样,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选拔性考试。该方案的主要特点如下。

对理科类考生而言,该方案要求考生除了能够读懂人文、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外,还能理解常见的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读懂一般性的科普类文献;对文科考生而言,除要求考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地图,对地理、历史等知识混在一起的地图能很好地辨认,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外,最大的变化在于高考目标作了较大调整。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一是重视对人文、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考查。方案要求考生能够解释和说明人文、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对自然科学中原理和定律的含义能够很好地掌握,而且能定量地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对人文知识与宇宙知识有很好的了解。二是增加了理科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测试,在理科类考试中,考生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且能根据题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三是增加了对学生综合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查,该方案要求考生能对中学所学物理、化学、生物3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1]。在文科类考试中,一个题目往往涉及两门甚至是三门的知识,考生应该能对这些杂糅的知识一一剖析并得出正确结论。四是加强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该方案不仅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人文、自然科学等基本知识对人类生活中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不同现象进行理论说明和解释,而且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自然科学知识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的确,2000年江苏高考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21世纪对于人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一方面,对理科生增加生物学知识的考试,为大学里和生物相关专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生物学知识是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对文科生增加地理考试则能使考生的思路更加宽阔,例如,文科学生对天文宇宙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地球知识,而且对于探索未知的宇宙空间具有一定的引导价值,适应了扩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说,该高考方案可以视为1998年教育部推出的“3+X”高考制度的探索版,实践表明,江苏省高考方案的这次改革,在大幅度减少死记硬背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及动手操作等实践性知识的要求[2]。

不过,由于该高考方案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升幅度较大,要求考生对涉及科目较多的题目能正确地分析解答,大大地增加了考生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由于高中教学过程中综合题目分析和解答的学习和训练机会很少,江苏省的教育实际与该方案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阻隔[3]。事实上,在“3+小综合”实施之后不久就有专家提出异议,认为“3+小综合”会造成学生很严重的偏科现象,对于高考不考的知识就完全放弃了,而学生应该对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知识应该综合运用。因此,这套高考方案在江苏省并没有存活多长的时间,时隔不久的2002年,江苏省就启动了第二轮高考方案改革。

二、2002、2003年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分析

2002年江苏省启动的第二轮高考方案改革的核心内容在于,将“3+小综合”改变为“3+大综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的大综合),其中语文、数学和英语均为150分,大综合300分,总分750分没有变化,把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变成了大综合卷,意在考查学生的大综合能力,让学生不仅知道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了解人文科学知识[4]。在该方案的设计者看来,“世界并不是文理分科的,要客观地认识世界,就要掌握各个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还是创新的前提”。教育实践也表明,只有兼具文理科素养的学生,视野才会更加开阔,创造性也更强。

虽然“3+大综合”高考方案的理念不可谓不先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但现实困难,在于高中阶段学生不再分文理科,要求学生九科都要学习和考试,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说“3+小综合”还在高中学生的时间、精力和心理承受力之内的话,2002年的高考方案则不再仅仅是文科知识或者理科知识的综合,而是要求学生具有文理领域间的大跨度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仅如此,该方案还要求考生能够把书本上的九科知识转到现实生活与社会焦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之中,这对大多数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无法应对的挑战。此外,该方案也不利于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大学里面要求学生对知识有深度的理解,而大综合只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知识深度和专业属性难以显现。因此,江苏省“3+大综合”高考方案只是一次“试错版”,而在实行一年后终止。

2003年江苏省启动了第三轮高考方案改革,这轮改革的指导原则在于减轻考生学习负担,江苏省教育厅颁布新的高考方案,该方案由原来的“3+大综合”调整为“3+1+1”(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中的任意两科),“3+1+1”方案的总分值为750分。其中每科分值为150分。和“3+大综合”相比,“3+1+1”不仅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两门考试科目。不过,在高三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所有考生必须参加文、理综合卷的考试,综合成绩虽不计入高考总分,但计入学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在严格意义上,2003年“3+1+1”高考方案也是建立在“3+2”基础之上的深化改革,依照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精神而进行。该方案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该方案既保留了“3+大综合”打破了文理分科局限的优点,又为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兴趣等个性特点和发展要求来选择所要考试的科目提供了机会,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3+大综合”的高考方案,学生必须准备9门学科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负担过于沉重,学生、教师及家长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压力过大。该方案的实行,使高考科目从9门减少到5门,同时2门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有利于高校根据专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

“3+1+1”方案可以反映考生的考试成绩,高校根据考生所选的科目,可以了解到考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文理倾向,对录取和调剂工作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高校也可以根据综合成绩了解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有利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打破文理分科的局限,培养出综合型人才。

虽然“3+1+1”是近十年来江苏省实施时间最长的高考方案,但也存在两个“硬伤”。

硬伤一:该方案可供学生个性组合和选择的“子方案”太多,导致学生和学校方面不知如何是好。就学生方面而言,如果对可选性进行排列组合,每位学生有15种方案可供选择,让学生无从下手。就学校方面而言,学生选择的多种多样,给学校组织教学带来了巨大甚至是无法克服的困难。据学者调查,几乎没有一所学校能开齐全部“组合性课程”系列,这样导致最终学生并不能完全实现自由地选择,而且,各科的难度不易把握,于是出现了一些投机选科的现象,很多学校只有六种方案(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化学、生物;政治、历史;政治、地理;地理、历史)的存在,依然有文理分科的现象,违背了方案制定者的初衷。

硬伤二:给学生填报志愿造成了“方案性”障碍,因为江苏省的“3+1+1”方案虽然在本省内招生没有问题,但与其它省市的招生政策并不能无缝对接,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要求学生必修物理,选择其他科目的优秀学生就丧失了报考这些名校的机会,结果导致学生报考志愿受到严重的限制[5]。由此,江苏省第三种高考方案在2008年也宣告结束。

三、2008年江苏省高考方案改革分析

2008年江苏省启动了第四轮高考方案改革,与前三轮改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这轮改革是配合江苏省高中课程新一轮改革而设计的。为了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相配套,江苏省将综合素质考核纳入高考,即“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分值分别为160分、160分、120分,其中语文和数学分别设有40分的加试题,分别供选择历史和物理的学生进行选修;“学业水平测试”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选修课为2门,必修课5门。选修课由考生在物理、历史中选1门,在剩余5门中选1门;7门科目中之外的5门为必修课,5门必修课在高二下学期进行测试,俗称“小高考”,2门选修课在高考时进行,成绩处理采用“等级计分”;“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的评定[6]。该方案除语文、数学、英语基础学科外,其他两项实行等级计分,分为A、B、C、D四个等级。必修测试科目等级满分100分,A级为100—90分,B级为89—75分,C级为74—60分,59分以下为D级;选修测试科目等级:各科满分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等级,A+为前5%(含5%)的考生,A级为前5%—20%(含20%)的考生,B+为前20%—30%(含30%)的考生,B级为前30%—50%(含50%)的考生,C级为前50%—90%(含90%)的考生,90%以后的学生为D级[7]。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对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的评定,基本符合标准的,则为合格;而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评定等级则分为A、B、C、D四级,视学生的表现来划分[8]。高考成绩按语文、数学、英语的总成绩来算,但是两门选修课对于考生报考志愿有影响,根据江苏省的高考报考的制度,必须都是B及以上才可以报考本科,甚至有的名校规定只有双A才可以报考。2008年江苏省高考新方案的实行在全国属于首创,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高考方案。

2008年高考方案的考试目标与考试内容都作了很大的调整,把语文、数学、英语作为统考科目,突出了基础学科的地位。不过,对英语分数的调整,是为了弱化英语对母语的影响,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数学科目附加题的设计,与新课程标准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相一致,满足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拔人才的需要,也为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了机会。这个方案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将各科考试分别放在不同的时间内举行,而且“学业水平测试”可以参加两次测试,取成绩较高的一次为准,避免了偶然的因素,减轻了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9];二是实行等级评价制度既较好地体现了区分度,又较好地避免了不同学科之间可能出现的分数不等值问题;三是“小高考”的实行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文理眷顾得到了加强,文科生增加了自然科学的素质,理科生加强了人文科学的素质,纠正了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现象。

尽管2008年高考方案具有较大的创新和优点,但是仍然引起了比较强烈的社会批评,这些批评针对的主要问题有二。

问题一,该高考方案实行的时间存在缺陷,2007年推出的方案,在2008届高中毕业生身上就要实行,而且在高二下学期结束就要进行“小高考”,当时却已经分出文理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捡起已经很久没有学习过的书本进行突击复习,增加了学生及教师的负担,原来的高考方案是“高一打基础,高二提高,高三冲刺”,而现在由于“小高考”的实行,高二学生的压力骤增,高三的压力却没有减少。

问题二,该高考方案给学生报考志愿带来了很大麻烦,因为该方案规定,想上本科的考生,其选修科目的等级必须在B及以上,如果学生一次失误而只考到了C等,那么,他们即使考核成绩很高也不能读本科,而只能选择一些大中专院校。另外,综合素质评价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例如,实际上几乎没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为D,即使他的品行等各个方面都不好,为了提高升学率,评分人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四、江苏省高考方案未来改革路径的思考

经过上面对江苏省2000、2002、2003、2008四轮高考方案改革状况的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江苏省八年期间高考方案频繁变迁,都是围绕“3+X”高考范式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演绎,“稳中有变,不断修正”是其变迁的基本轨迹,例如“3(语文、数学、外语)”在前三轮改革方案中就一直保持稳定,即使是第四轮改革方案中也只有英语科的分值出现微调整而已,而“X”部分则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和不断修正。每次改革方案中都吸纳了前轮方案中的成果,同时,对每个方案在实践暴露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修改。然而,在我们看来,尽管江苏省经历了四轮改革和修正,但还远非尽善尽美,因此,未来的改革和探索仍然将继续下去。纵观江苏省高考方案四轮改革的轨迹,也许我们可以对江苏省高考方案的未来改革路径作些思考。

在高考目标的发展趋向方面,江苏省未来高考方案无论进行怎样的改革,最后一定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考核学生全面发展和专业潜力两方面的素质与潜力,尤其重视并尊重学生的特长,并为特长生提供差异性和多样化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发展,以及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来综合考虑进入的学科领域和发展方向。

在高考的学科地位调整方面,江苏省的未来高考方案将加强语文、数学、英语的基础地位,因为这三门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也是大学学习的基础学科。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原来过度张扬的英语强势地位将逐渐回归理性,但针对目前江苏省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哑巴英语”的现象,英语口语考试的分值和地位将进一步加强,而长期被弱化的语文学科地位将逐渐得到加强,事实上,江苏省2008年的高考方案中语文与英语分值的调整已经初露端倪。当然,以物理和化学为核心构成的自然科学必将继续保持强势地位,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委员陈洪渊先生在评论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时也曾指出,物理和化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基础,提高物理和化学的高考地位将引导青少年更加关注自然科学,也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源。

在考试方式方面,虽然江苏省在高考方案中的“X”部分克服了“一考定终身”,但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的考试中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方面的改革也将作为深层次问题展开探索。此外,2008年高考方案中等级制度需要细化,比如A等级中可以出现A+、A、A-等,当然,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公正、透明,防止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弄虚作假,更不能因为学生的某科等级相对较低而取消其报考本科院校的资格,唯有如此,江苏省的未来的高考方案才能实现科学性与可持续性相得益彰的目标。

摘要:近十年来江苏省先后实行了四轮高考方案的改革, 四轮方案的改革并不是彼此独立, 而是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变迁关系。本文分析了各个方案的特点和不足, 尤其深入分析了每个方案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并以此为基础, 对江苏省高考方案的未来改革趋向进行了期望性思考。

关键词:江苏省高考方案,分析,未来改革路径,思考

参考文献

[1]胡东芳.“3+X”高考改革方案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探讨 (下) [J].湖南教育, 2000, (5) .

[2]同上, 2000, (4) .

[3]仁川宏.“3+X”高考方案对高校基础课教学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01) .

[4]孙巡, 陆峰.大综合提出大挑战.新华日报, 2002-01-04, (B04) .

[5]李广水.对“3+1+1+X”高考方案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08) .

[6]马彪, 王虎, 齐玉辉.英美高考招生制度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以江苏2008年高考改革方案为例[J].网络科技时代, 2008, (20) .

[7]关注高考教育部认可江苏08年高考方案与公示方案相同[J].教育前沿, 2007, (01) .

[8]陈丽桦, 陈洪涛.江苏省2008年高考新方案评析[J].教育管理, 2007, (06) .

[9]任松筠, 宋金萍.聚焦江苏省2008普通高考方案.新华日报, 2006-9-23, (B01) .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2

1、选择性考试科目等级转换规则

选考科目采取等级分转换模式,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

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具体转换规则和步骤:

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

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2、起以“院校专业组”方式投档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院校专业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与现行的按“院校+专业(类)”填报志愿和录取不同,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3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生物科;试卷分析;备考策略

2008年是江苏新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到现在已有4个年头。分析比较这4年的江苏生物高考试卷,对目前高三阶段高考复习备考工作和高一高二的生物课堂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思年来江苏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1.1题型与题量

从表1看新高考4年来,题型和题量保持相对稳定,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其中2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5个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15分。非选择题有所变化:一是题量有所减少,2008、2009均有9大题,2011年减少一题为8大题;一是2008年有选做题,但2008年以后取消了选做题。非选择题的大题量虽然有所变化,但4年来整张卷子的小题量基本维持在63小题左右,很多中等程度的学生来不及做。

从表2看,4年的试卷阅读量都相当的大,图表也较多,基本维持在19幅左右,这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还有答案要填的文字偏多,这也影响学生的解题速度。特别是2011年虽然题量减少,但阅读量和答案要填的文字数并没有减少。

1.2试题在教材中的分布

从表3可以看出近4年的试题基本覆盖了全部章节,《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所列知识点约109个,每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超过90个,考查的知识点中能力要求为“B”的占考试说明B级要求的近1/2,能力要求为“C”的超过5/6以上。而A级知识点考查的仅占1/3左右,这反映了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越高,被考查的比例更高。在强调覆盖面的基础上,试卷也突出了对重点内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细胞代谢”“遗传、变异和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基因工程”等,这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表中还可看出实验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必修1和必修3上,这就提醒我们要重视课本实验。

从表4看近4年来必修与选修的分值基本维持在8:2左右,这样的考查比例比较合理,和选修课时和必修课时比相一致,这也有利于教学的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多数涉及选修内容的考试试题,尽管情景都是以选修知识为背景的,但考点大多在必修教材中,所以复习中要加强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知识的联系。

1.3實验考查

从表5看近4年的江苏高考生物试题中实验题约25%左右。4年来的实验题素材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课本实验和实践,约占2/3强,二是来自科研一线。近4年实验题的考查没有偏离《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的要求,每年的实验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处理、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各个方面,突出科学思想和实验方法的考查。

1.4难度

从表6、表7不难发现从2008年开始,生物试卷的难度大大增加,尤其是2011年更难。由于从2008年开始生物成绩以等级来划分,为了提高区分度和可信度,加大难度是必须的,这样的难度也没有违背考试说明中以中等难度题为主的命题意图。从我校调查的情况看学生高考生物的等级与语数外三门总分匹配率非常高,近4年达本二线的学生生物等级都在B级以上。

2.备考策略

2.1剖析教材,强化核心概念的教学

高考试题往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复习中一定要紧扣教材,利用好教材,尽量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分析教材;还可将教材上的生物学科主干知识设置成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再把这些线连成知识网络,通过不同的知识网路的交叉连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学中要加强核心概念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的甄别和纠正。由于高考命题要求,高考题中会出现大量新背景、新情境,但无论如何最终都会体现高中生物教学所要求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起点高,落点低”。

2.2重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近年来江苏生物高考题综合性非常强,有时一道题可以覆盖多个知识点,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生物学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有着种种联系的,教学中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懂得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迁移,去解决各种问题。新课程改革就是不希望培养出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高考也绝非要把这类学生选拔出来。有位命题专家说“江苏生物高考就是要让学生越考越聪明”这句话值得大家品味。

2.3重视对学生获取信息和信息转换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考试题强调原创,所以很多题目设置了新的背景或情景,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获取和转换信息的能力,这是新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近年来,高考题出现了大量的图、表题,这些图、表往往是大量信息集成的产物,是多个知识点的联系与汇总。读懂、读透图、表的过程也就是对知识再理解、再整合、再升华的过程。针对学生看图、读图能力差的特点,平时多加强专题训练。

2.4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强化探究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江苏高考的热点,高考中占了约四分之一的分值,这还不包括以实验为背景的一些分析题。实验可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等等。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可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少做或者不做实验。我们很多老师总认为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没有时间让学生做实验。其实在紧张的高考复习中,适当让学生做做一些重要实验,尤其是c级要求的实验,也是对学生紧张学习生活的一种调剂,记住:学生的实验技能仅仅依靠老师讲解是得不到提高的。某位专家说的“生物实验怎么考都不过分”“任何生物知识都能以实验为背景进行考查”这些话中,很值得我们老师细细体会。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4

关键词:文理分开划线,应对

从2008年至今, 新高考考试方案已经实行到第三年。从2008年的重大变化到2009年, 10年的两次微调, 将多年来高考的模式和考核的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 而2010年对于文科生来说, 将面临一场三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那就是文理分开划线, 文理分开招生, 文理分开录取的“三分政策”。此政策一出台, 引起了社会上众多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文理科按照3:7的比例招生, 文科生将面临怎样激烈的竞争局面呢?

一、分班现状

文理分科实行了多年, 那么选报文科的学生大多是哪一类学生呢?据调查笔者发现, 真正是因为爱好文科而进入文科班的是少之又少, 许多同学都是因为理科成绩不理想而“被迫从文”。因为害怕物化, 而想在政史上找出路。而这些“被迫从文”的学生他们学不好理科往往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乏必要的意志品质。文科需要随时积累, 勤于识记等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学习品质, 所以对于这些同学来讲, 当年高二时“逃”到文科班来那是“逃”无可“逃”的。

另一方面, 新高考方案的出台和两次微调, 处处显示出文科生与理科生同场竞技的不利。2008年, 文理一条线, 同等录取。本科对选修2B的这个要求给物化物生等理科考生以更大的挑战, 当年许多以理科班为主的重点中学达线率大大降低是最好的证明。

二、招生现状

2010年高考方案一公布, 文理分开划线, 分开招生, 分开录取的政策让众多文科考生, 尤其是当初因为2008年文科的大好形势而“弃理从文”的考生如哑巴吃黄连。当初他们选文科抱着某种侥幸心理, 而今对选修的双B门槛要求降低, 而严重的文理倒挂现象着实让人心忧。据《盐城晚报》采访调查, 2010届高三是最变形的一届, 文理倒挂到极致。五十几万考生, 如果按照文理3:7的比例划线和招生的话, 那文科理科分数线必定会出现巨大悬殊。文科生还能像2008年那样“占到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 这种政策下对那些学生的影响最大呢?

据权威人士分析, 对素质高成绩好, 想考名校的学生影响不大。因为高分段学生中, 理科生的成绩普遍比文科生高, 高校分开划线对文科尖子生有利, 不过省控线分文理划, 对这些学生却没有影响, 因为他们上一本线本来就是没问题的。而对于中等生来讲, 却是影响重大。往年划省控线, 文科理科生站一起排队, 不少文科生挤掉了理科生, 造成高校理科计划招不满或者将文科生分到理科专业的情况。而今年分开划, 文理计划是3:7, 这意味着上线考生的文理比例大致也是3:7。“对于中上等的文科生来说, 竞争大大加剧了。”一位招生人士指出, 从一本这个层次来看, 理工科院校云集, 理科计划明显多于文科, 分开划线使得理科生上一本线的机会更大了, 这对往年徘徊在一本线附近的文科生来说, 就是不利因素, 很有可能从一本掉到二本。这位人士还指出, 不过从整体上看, 在一本批次, 文理科考生的分布比例还算比较正常的。在二本和三本层次, 会拥挤大量文科生, 但这两个批次理科计划还是多于文科。因此, 在文理倒挂的格局下, 大批中等文科生会被挤出三本之外。

综上所述, 两条线分划之后的文科竞争将更激烈, 高考方案上公布的英语和语文难度加大, 数学难度降低的变化使得文科生想拿高分更要下工夫。

三、文科生应对策略

面对此情此景, 文科生除了在心理上做好更充分的迎考准备以外, 特别需要在复习策略上好好研究。因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 而且又没有办法回头, 那出路就只有一条, 那就是走好这条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语数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在数学难度降低的情况下, 尤其应以语文为突破口。而语文要有高分, 一是靠作文, 二是靠附加题。往年的附加题因为面广量大, 经常受到人们忽略, 尤其是十五分的名著题。很多老师和考生考前寄希望于押题。但2009年的名著考题打破了押题就能得高分的肥皂泡, 回归原著, 回归经典片段, 深入解读才能有效应考。而对于附加题的迎考, 尤其是名著题应从高一起始时候抓, 可以对两个大部头作品 (《红楼梦》《三国演义》) 按章节进行故事梗概的概括和重点情节的解读。到了高三, 可以以点带面, 深化理解, 从作品主题, 主要人物形象到艺术手法特色, 加上做题进行巩固。

而对于新一届考生来讲, 慎重选科是重中之重。1.爱好是选科的必要条件。2.要大致确定自己以后所想从事的职业报文报理将大致决定你以后所能从事的职业。3.根据目前学习现状决定报文还是报理。要从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切忌抱有从众思想或侥幸思想。

江苏异地高考方案有望明年实施 篇5

沈健说,虽然目前江苏的异地高考方案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是对参加高考的随迁人员子女不会造成影响。这就意味着,目前按照现有程序报名参加高考的这批考生,在新规出台以后,依然有望按照异地高考方案参加明年的高考。

高考制度改革

焦点:能否重回“3+X”方案时代?

连日来,有关江苏高考制度改革的话题,再次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早前在接受采访时,不少出席大会的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表示,目前的江苏省高考方案存在不少弊端,如考试方案过于繁杂,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等等。

昨天有委员现场询问:未来江苏高考制度改革,能否尝试将学业考核与高校招生考试脱钩,恢复3+X的方案?其中“X”由学生自选并按分数计分,而不是按等级计入高考总分?

回应:学测成绩未来将成录取重要依据

“目前有一个问题已经明确,那就是高考制度在当前还是需要坚持的,因为在现有的社会情况下,还没有更为公平合理的制度来选拔人才。”昨天,江苏教育厅厅长沈健现场回应说,但是他也坦承,目前实施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模式,存在不少瑕疵有待完善。

沈健说,教育厅已经收集了来自社会各界对高考方案存在问题以及改进完善的建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下一阶段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政府宏观管理,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具体来说,包括重新界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功能定位,即学业测试是一种水平性考试,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二者要分开。可通过对水平测试进行改善,实现将其作为注册入学录取的直接依据,以及提前自主招生院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并作为院校优先录取和安排专业的重要指标。

教育资源不均

焦点:如何看待和解决择校热?

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均衡,以及师资队伍分布的不均衡,择校热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少家长反映,择校热现象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导致人民群众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工作存在不满,已经到了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的时候。

在本次大会上,不少委员也表示,目前的择校热现象十分引人关注,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希望教育厅能够拿出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这种现象。

回应:前,公办校择校生比例低于10%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缺乏,城市学校受关注程度高,聚集了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昨天,沈健在回应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向与会的委员们分析了择校热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为了能让孩子发展得更顺利,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家长往往想方设法为孩子择校,希望子女通过接受相对高质量的教育,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沈健说,这是择校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沈健说,为了缓解择校热,江苏是从两方面着手的:一是努力消除城乡间择校,这主要是通过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投入和建设来实现,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努力消除大中城市里的“择校热”。

具体措施包括,规定热点高中要将不少于50%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每所初中,由所在初中择优推荐。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定期交流制度,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要按照每年不低于15%、骨干教师不低于15%的比例进行交流。

为进一步缓解“择校热”问题,沈健说,未来江苏还将进一步完善多项政策措施。

“未来公办学校要坚持免试免费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实行自主报名免试入学,如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规模则按计划摇号录取。严禁任何学校进行或变相进行各类入学考试测试面试。”沈健现场承诺说,会逐渐减少择校生比例,如满足学区生源入学后仍有多余学额,则通过公开报名、摇号确定,到20前,每所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要低于招生总数的10%。

沈健说,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鼓励和支持同一层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通过组建教育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等方式共享优质资源。同时,要严格强化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绩效工资改革

焦点:教师工资如何体现“绩效”?

,江苏省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截至4月,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工作顺利完成。早前,由于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不少人都呼吁,希望早日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这对于提高教师地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迄今为止,绩效工资改革已经实施了三年,但是不少委员在调研的时候发现,有老师反映绩效工资在发放执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突出表现在两难上:“绩效考核难”和“多劳多得难”。就此,委员们进行了现场询问。

回应:绩效考核方案要得到多数人认可

“基础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后,广大教师收入水平有了一定增长,教师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总体反响良好。但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沈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回应说,经过调研发现,目前绩效工资的实施主要牵涉两个问题:一是地区差异问题,二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如何分配问题。

沈健说,绩效工资政策规定,以县域为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教师的绩效工资水平按照“不低于县域内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但不同省辖市间,甚至同一市不同县(市、区)间公务员收入水平存在差距,导致教师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存在差距,有的差距还很大。

此外,在绩效工资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反映学校的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存在偏差,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中不能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绩效工资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绩效工资地区间的差异,是由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随着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这一问题将得到逐步缓解。”沈健说,未来教育厅将采取适当措施,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将不同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面,江苏已出台相关规范文件,要求学校合理确定分配等次,重点向关键岗位、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兼顾不同岗位人员利益。同时要求学校在制定实施办法时,要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奥数能否取消与升学挂钩?

问:能否不要把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能否切断奥数与升学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和家长遵从孩子自身的兴趣和天赋,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回应者沈健(江苏教育厅厅长):奥数本身并无罪,“奥数热”错在“功利”二字,深层次的矛盾在中小学择校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如何消除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问:现在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孩子们没有节假日,没有课余时间,没有锻炼时间,书包越背越重,体质堪忧。请问能否简化课程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回应者胡金波(江苏教育厅副厅长):学生负担太重,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一个是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

解决学业负担重的问题,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深化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合理编订教材、确立教学目标等。

幼儿园入园难何时破解?

问:全省学前教育入园率已达96%以上,但据了解,“入园难”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主要反映在幼儿园规划建设难、办学运转难。请问如何解决“两难”问题?

回应者沈健: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两年来全省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多所,接纳幼儿的能力明显增强;各地逐步建立以生均公用经费为主要内容的经费保障机制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6

高考英语试题评析一、总体评价

2013年是江苏省自主命题的第十年,今年高考英语试卷沿袭了江苏命题“稳中有变”的原则。题型与前几年相比没有变化,但试题难度跟以往相比略有增加。所选取的知识点既有较广的覆盖面,又有合理的难度,试题既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又突出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考查,全面科学地测试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对我们高中英语教学有很好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二、具体分析

(一)听力

今年,我省听力仍然采用了全国卷的命题材料,分长短对话和独白两种形式。今年听力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信息量大,语言材料丰富,但材料涉及的都是常规话题如拍照,居住问题,日常生活等等,没有偏僻材料,因此考生不需要拥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其次,今年听力材料中出现了许多人名和地名,并且有些不太常见,给考生听懂材料设置了一些障碍,如text10。第三,听力部分的问题和选项简短明了,有利于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完试题。

(二)单项选择

今年,单项选择试题信息点明显,注重实际,试题设计情景化、语境化,考查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知识的水平和能力,部分试题设题很灵活,具有较高区分度。2013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单项选择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考查重点突出,覆盖了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5个单项选择题涉及时态、动词、非谓语动词、从句等语法项目,以及词语辨析和情景交际等。具体的语言点分布见下表:

2.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考查了4道时态题,比以往多考查了一题,而且没有考查语态,以往通常把时态和语态揉合在一起考查,其中21和27题是和其他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考的,21、25和27题都是难度中等题,而34题属于难度较大题。

(三)完形填空

今年的完形填空是一篇夹叙夹议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的梦想的改变。以前总相信“美国梦”是意味着有一份工作,有按揭、信贷和成功。但现在作者所信仰的“美国梦”,是通过共同努力让所有人都有收获。由此启迪人们:一个人的梦不是美国梦,所有人的梦才是美国梦,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同的梦想。其选材贴近时代,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因为这与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人的梦是一致的。

从选项中所考查的词汇来看,基本上包括了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这些常考的词汇性质。具体来说,动词历次都属于完形填空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次考试中连同一道动词固定短语题,共出现了6道和动词相关的题目。名词作为第二常考的词性,这次考试中出现了5道。形容词也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这次考试中出现了3道题,而连词和副词各考了两道题。这次考试中还考了一道固定搭配题,即第37道题,考查的短语fall apart,意为“垮掉,崩溃”。大部分题为难度中等题,少部分题是难度较小题。

(四)阅读理解

今年的阅读理解仍然是4篇文章,共15个题目,每题2分。阅读材料所选话题新颖,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信息量较大。文章涉及旅游,社会现象,科普说明和文学评论。文章阅读量相对较大,问题设置多为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

A篇是一篇应用文,主要介绍了加拿大游乐园为游客提供的各种周到的服务。考查了两道题目,都是细节理解题。答案从文章中基本可以找到,相对难度较小。

B篇是一篇议论文,文章主要讨论了按市场和排序两种分配东西的方式,比较贴近生活。考查了三道题,其中58题是细节理解题,59题是推理判断题,60题是写作意图题,最后一题难度较大。

C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潜水时如何处理减压问题的研究报告。考查了4道题,前三题是细节理解题,最后一题是推理判断题。

D篇是一篇文学评论。主要通过对马克·吐温文学作品的品评来揭示他对于种族歧视的猛力抨击。文章很长,有672个单词,学生读起来难度很大。考查了6道题,这在近几年高考是很少有的情况,其中有3道细节推理题,2道推理判断题和1道指代判断题,最后一道阅读理解题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推理出答案。

(五)任务型阅读

任务型阅读,一直是江苏卷比较难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今年高考中任务型阅读依然作为一种比较难的题型出现。本篇文章题材为议论文,探讨认真负责对工作利于弊的影响。文章段落清晰,全文分6段,第1段总领引出工作认真负责之人的特点,下面5段分开论述其利弊。标准的总分结构,而且题目提供的板块框架清晰易懂,这可以帮助考生做题时快速定位到所需段落,但是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型阅读考查点包括原词重现4题,固定搭配1题,词性转换2题和提炼概括3题。难度相对较大,考生相对得分较低。

(六)书面表达

今年,书面表达是一篇看图命题作文。题中给了两幅图:一幅是一个人在仅剩下一棵樹的树林中挂上宣传“Happy Earth Day”的横幅;另一幅图是两个人栽了一棵树。本篇书面表达属于半开放式作文,信息提示很少,这给考生留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需要考生充分发挥想像,构思文章的结构及内容。

完成这篇书面表达要注意以下四点:(1)采用三段成文法。第一段,描述两幅图的内容;第二段,谈谈自己对两幅图中不同看法的理解;第三段,举例说明两幅图对自己的启示。(2)时态应用一般现在时;(3)人称:采用第一、三人称;(4)要恰当地使用连接过渡词(如besides,meanwhile,what’s more,as far as I’m concerned等)以及复杂句式(如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倒装句等),以使行文更加流畅,提高文章得分等级。

三、结语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7

一、对试题的整体分析

注:A表示“了解”, B表示“理解与掌握”, C表示“综合运用”

二、高考中暴露出来的几个问题

1. 课堂重知识复习, 少心理指导。

高考除了要掌握好双基, 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考试心态, 即心理素质。教师课堂的讲解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解题方法的规范和技巧, 而忽略了对学生考试心理的了解与指导, 不能做好学生的心理分析。平时心理辅导不足, 在高考压力下, 学生因不能完成前面的某些试题而导致心理混乱, 紧张发抖, 解题时就会相互干扰, 甚至有逃离考试的念头。

2. 练习考试多, 反思感悟少。

复习期间, 多数教师都认为多考、多练为上策。针对各个知识点搜集大量试题, 同时安排周练、月考、大联考。学生只会机械地重复, 而不能将各个知识点串联成体系, 达到有机统一。面对相同的知识点, 只因试题的情境改变就会束手无策, 究其原因, 是感悟少, 没有抓住本质。教师为了完成知识基础复习和大量练习、试卷的讲评, 使得组织课堂深层次反思感悟时间少, 只能被动地教;学生为了完成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 而无时间反思感悟, 只能被动地学。

3. 考题中所给予的隐藏信息, 不能深层次地挖掘到位。

在2010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 有很多题目都要求考生自己挖掘题干中隐藏的信息, 如第19题。该题是一道基础的有机合成题, 设计巧妙, 将有机合成反应物、产物列出, 并提供二条合成路线, 既考查了学生利用题设信息, 解决与有机合成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考查了学生阅读有机合成方案的能力, 还从较高层次上考查了学生对信息接受和处理的敏锐程度及思维的整体性, 并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其信息获取和加工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4. 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工业生产脱节, 不能学以致用。

在2010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 有好几道与工业生产有关的考题, 如第16题、18题、19题、20题、21 (A) 题等, 而这几道题都比较难, 可以说就是这几道考题决定了这次化学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

三、对2011届高三复习的几条建议

1. 认真研究考试大纲, 吃透《考试说明》, 挖掘课本。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指导。多研究考试大纲精神,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分析《考试说明》中对各考点的要求, 减少盲目性;多挖掘课本, 夯实学生基础。

2. 教师要有自我反思教学创新的动力。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同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 同一个学生对于不同的问题, 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不断地反思, 不断地自我提高, 方能面对不同的学生, 应对不断改变的考题。

3. 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更要强调综合能力的形成。

空中楼阁只能存在于想象中。现在的高考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察, 即使基础扎实, 也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除了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外, 还要具备多种优秀的能力, 包括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敏锐的观察挖掘能力, 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等。教师不仅要传道, 授业, 解惑, 还要在教学的漫长过程中, 慢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注重试题的开放性, 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每年高考的考点相似, 而考题却不同。2010年的高考试题在继承2009年的基础上求发展, 稳中有变, 变中有新。试题所涉及的重要考点也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如电解、原电池、平衡常数 (溶度积) 、阿伏加德罗常数、水解电离、元素周期律、有机基础、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等, 但试题在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式上实现了发展和创新。

5. 教学要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010的高考试题重点突出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材料、化工等方面的联系, 试题力求以生活实际、工业生产、科学事实和与社会热点有关的内容为情景, 而且这些情景都真实、具体, 为考生创设了一个学以致用的氛围, 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体现了高考命题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理念上的统一。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8

一、认识高考数学题难点的几个误区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 必定要有“必要的区分度”, 这样才能具备调节高校录取控制线的功能。然而, 在这一难度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中, 有几种认识却不利于数学教学。

1. 高考题难度与不同版本教材的“合成本”

有人认为, 高考是一种有难度的考试, 尤其现在“一标多本”形势下 (一本课标, 多个版本的教材) , 让学生仅学好手头教材是不够的,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以不同版本的内容充实教材, 在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中“求同”, 谋求凌驾于多本教科书之上的“求同”版, 以至在教学实践上, 出现了“合成本”或“大全本”和“补充本”, 使经国家审查的“多样化”的教科书变为陪衬, 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而近年上海等地的高考中, 又科学合理、持久地采用“一卷多选”模式。把“一标多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了实处。所以, 高考题的难点不在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歧议, 中学教学不需要不同教材的“合成本”。

2. 高考题难度与题海战术

许多教师认为, 高考要学生在短暂的120分钟内, 做完十四道填空题和六道解答题是有难度的, 理科学生还有40分的附加题, 不进行规范的解题训练是不行的, 因此教师采取高难度的解题训练, 进行各种猜题、押题活动。今年考前关于数学高考试题预测的信息可谓是铺天盖地, 特别是各校根据所掌握的信息, 命制了本校的5月份“三模”试题, 做好最后的冲刺工作, 想让学生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 但事与愿违。

例如:江苏高考第9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这一问题在许多数学参考资料中已有出现, 但在高考中仍考, 说明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是“常考常新”, 本题以社会热点污水处理情境来设计, 但题目的切入点和考查点都是常见的, 所以, 抓住基础是前提, 而不应猜题、押题, 钻偏题。

3. 高考题难度与能力训练

从广东到江苏等省的“考试说明”中可看出, 高考的“考核目标”提高了对能力的要求。在进入二轮复习后, 一些教师反复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 学生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模拟考试, 最终反而把基础的主干知识给遗忘了。基础知识不扎实, 做数学题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高考对学生的“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要求是不会丢弃的。

二、“难”的症结所在及其化解

任何命题都受一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的指引, “命题时, 应当牢记测试的目标及命题双向细目表, 因为命题细目表对命题的内容提出了基本的具体要求, 所以应当用它来引导命题工作的全过程。”比如, 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 前者属于选拔性测验, 后者属于水平测验。而不管哪种性质的考试, 都必须完整地体现课程标准 (或大纲) 的相关要求。所以, 对高考试题难度的把握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认清难点难在什么地方, 它是否有什么分布规律等, 这些, 都是我们在备考中值得去反复推敲, 仔细斟酌的问题。

1. 找到最佳角度化解

高考数学试题注重对学科“双基”的考查, 然而, 它往往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再现, 而是从学科整体意义的高度进行设计, 注重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出题, 进而提高了试题的难度。

如:第2题:可用基本方法先求复数再求模, 或提公因式直接看出模。考查考纲中的复数的运算。第3题、第4题:古典概型、频率直方图的运用, 基本概念清楚便可。第5题:利用奇函数, g (x) =ex+ae-x由g (0) =0, 得a=-1。或直接用偶函数特殊值法f (-1) =f (1) 。第6题: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很明显“斜转直”题目, 当然也可由点的坐标直接算。第7题:算法流程图看懂题目后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要求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抉择, 具有挑战性, 是对学生数学素养和解题经验积累程度的考验, 解题的角度选择得好, 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就较少。

同样, 第8题、主要考查导数、数列的概念, 求导代值得切线的斜率入手后便容易解决了。第9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 只要判断准确接下来的计算也不成问题, 数形结合“烧饼油条题”而巳。第10题看似较难, 实画图后会发现非常简单, 就是列方程组求交点从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由横坐标的值求纵坐标的值。

2. 运用学科思想化解

化解综合运用难题, 还可用数学学科思想来巧妙化解。第11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不等式, 难度虽不大, 但分类讨论对于部分函数基础较薄弱的考生稍有难度。反正分段函数分段处理。但是如果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则可迅速解决这一难点。

笔者联想到2008年高考数学宁夏与海南卷第12题: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 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 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的线段, 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 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 则a+b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解此题, 可以构造图像所示的长方体ABCD-A1B1C1D1, 使该几何体的这条棱恰好为长方体对角线AC1, 则这条棱在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中的投影分别为AD1, AC, AB1且AD1=, AC=b, AB1=a, 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x, y, z, 则x2+y2+z2=7

此题将几何体的这条棱嵌入到长方体中去, 借助长方体对角线与共顶点三个面的关系, 化抽象为具体, 做到有“体”可循, 这样从一般几何体到特殊的几何体, 用构造几何体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把学科思想加以综合运用, 避免了解题时入手的盲目性、随意性。

3. 从问题的切入点化解

新课程纲要中提出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 确立了三维目标, 这决定了高考测试目标具有多元性, 它符合“纲要”规定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3]”的要求。这种多元性目标, 使高考试题除了以能力立意外, 还以情感态度价值观 (或过程与方法) 立意, 通过设计体现分析、归纳和概括等不同层次要求的问题, 促使学生得出数学认识, 感悟数学真谛, 或反思学习过程, 总结学习方法。

第13题主要考查三角变换与运用解三角形知识进行三角运算, 综合性较高, 边、角、三角函数名称错综复杂, 处理这类问题在运算、代换等运用方面需要恰当。否则导致运算量偏大, 却得不到最后结果。可用特殊值解答这些题。本题要求学生善于根据问题的结构特征, 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挖掘出有效的信息, 而找出问题的切入点, 才能开启成功之门。

第14题构造等腰梯形, 求其周长的平方与面积的比值的最小值, 将几何图形与函数模型相结合,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可有以下几种方法思考:一是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小值。二是利用函数的方法求最小值。三是利用判别式求解。

4. 在新情境突破中化解

建构主义因对学生认知学习的本质揭示, 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由于建构主义强调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与教学, 所以评价的标准应源于丰富的情境”。历年高考题在所考查的主干内容上, 都极力回避陈题, 力求有所创新, 给出新面貌、设立新情境、呈现新形式, 甚至是引进大学知识来设置情景。

第17题:测量电视塔的高度, 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的知识、两角差的正切及不等式的应用。结合生活环境实际试题背景, 解决此类试题应先回归教材 (或课标) , 这一知识实际是根据必修5第11页第3题改编的, 可以从以下途径解决: (1) 用初中三个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 (2) 由题设同上题可解, 本题必须注意d为变量, 实为怎样列目标函数, 和变量发生关系, 再运用基本不等式:一正、二定、三相等。

总之, 新高三的师生应克服畏难心理, 回归课标, 从提高数学素养入手, 提高综合能力;从分析解题困难原因着手, 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训练;完善复习网络, 优化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敏强:教育测量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9

一、试卷第一大部分江苏分析

2013年的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满分依然是160分, 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填空题和计算题, 共计20道小题. 其中填空题共计14道, 计算题只有6道. 除此以外, 还有四个小题的附加题, 但是只需要选做其中两道即可.

从数量上题目的量并不是很大, 并且在第一大部分的填空题中, 进行归类会发现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小部分, 每个部分的难度也是逐渐增加, 进行具体而细化的分析就会发现:

1. 第1题至第6题: 这几道题均是可以采取直接法进行解答, 一般而言解答的步骤均是“≤2步”. 例如:

填空题第一题“y =3sin ( 2x +π/4) 的最小正周期”这个题目, 这个题目首先是要明白sinx的最小正周期是多少, 然后依据正弦函数的平移等知识点进行解答, 得出答案为“π”. 这个题目也就是简单的分析之后, 结合具体的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变化即可获得答案的一个题目.

2. 第7题至第9题: 这几道题则均是在上面题目的基础之上依循基本的解答方式进行相应的思维转换即可通过三步走的方式就可以简单而准确地获得解答结果. 例如:

第9题: “抛物线y =x2在x =1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为D ( 包含三角形内部和边界) , 若点P ( x, y) 是区域D内的任意一点, 则x + 2y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对这个题目进行解答主要是要结合抛物线的切线性质, 然后将该题目转化为数形结合的形式进行面积范围的求解是最简单化、最准确的求解方式.

3. 第10题至第14题: 这个部分的题目则是在填空题部分最具难度的一个部分, 这个部分的解答则需要学生能够综合地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原理、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运算.

由此可以看出, 在填空题这个部分, 主要是对一些基础的知识点、基本的运算方式、基础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运用.

二、试卷第二大部分的分析

高考数学的第二大部分主要是6道大运算题, 并且这6道大运算题各有侧重, 涉及的考点丰富而细致, 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学生的数学思想的考查都进入到了一定的难度范围. 下面笔者就对这6道大题进行一个简化的分析和概述.

首先, 第15题是一个向量和三角函数的混合运用题, 所需求解的内容非常简单, 关键是学生必须要能够依据基本的向量运算以及向量的基本性质才可以以最快的方式获得答案. 第16题是一个立体几何的证明题, 这个立体几何的证明题不是往常大家熟悉的正方体或者是长方体, 而是一个三棱锥, 要想求得面与面之间的平行, 就必须要根据已知条件找寻出“平面EFG”和“平面ABC”上分别有两条相交直线是平行的, 这样才可以依据平面平行的定理得出结论.而线与线之间的垂直证明亦是遵循这一逻辑思维方式. 通过这两题的分析, 会发现只需要运用好基本的逻辑定理进行调理清晰的计算或证明即可实现目标.

其次, 计算题部分的后四道题目才是真正拉开学生差距的题目, 这四道题目分别是解析函数的求解及范围求解、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复杂数列的证明问题以及导数函数的证明与求解问题.

由此我们会发现在第二部分的计算题中, 题型的难度依然是逐渐递增的, 同时这个部分的题型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个基本考查. 此外, 这个部分的后几题目的就在于拉开学生的分数差值, 所以, 这部分的答题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高低.

三、试卷考点范围的分析

以上两个部分是笔者对高考试卷的细化分析, 但是我们都知道, 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是为了更好地找出考试的特点, 考试的考查范围, 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有哪些. 这样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学, 从而更好地迎战来年的高考. 下面笔者就今年的考点范围以及基本的一些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在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考题短, 难度大”. 尽管每一个考题所陈述的话语只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字, 但是其中包含的信息量是丰富而富有层次的.例如:

第17题: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点A ( 0, 3) , 直线l: y = 2x - 4. 设圆C的半径为1, 圆心在l上. ( 1) 若圆心C也在直线y =x -1上, 过点A作圆C的切线, 求切线的方程; ( 2) 若圆C上存在点M, 使MA =2MO, 求圆心C的横坐标a的取值范围. ”这个题目的条件就将题目的背景交代清楚了, 非常简洁, 但是题目难就难在一切的内容都在一个简单的坐标系发生着变化, 要求大家进行解答.

此外, 在此次的数学高考题目中, 笔者还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几乎没有一道题目是只需要简单一个知识点或者是一个定理就可以轻松地完成解答. 这便意味着, 这样的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例如:

第15题这个运算题就是对“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等知识的综合考查, 也是对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考查.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10

2010年江苏数学试卷在结构、题量与题型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难度有创新。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适当考查新课标的新增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广,命题稳中有变,富有创新。试卷难、中、易比例略有变化。试卷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对基础、能力、素质、潜能的考查要求较高。总体来说,整套试卷难度大,比2009年难。“送分送到手”的容易题较少,思维量适中,运算量偏大,给人一种沉稳不流畅的感觉,考生心理压力大。

二、知识点分布

对照《考试说明》中所列17块必做内容与10块附加题内容,将所考题数和分值统计如下。

三、试题特点

1. 试题稳中有变,富有创新。

在题目的排列顺序上,2010年延续了一贯的由易到难的排列原则,体现了高考的人文关怀精神。这种良好的出发点有利于考生稳定情绪,顺利作答。但是送分送到手的容易题较少,题型呈现的面孔、考查方向熟悉中隐藏陌生,对数学本质的考查更深刻,更有新意。这些特点使得整张试卷难度较2009年大,感觉凝重,从而增大了试题的区分度。

例如第(2)、(5)、(8)、(10)、(11)、(12)、(13)、(14)、(17)、(18)、(19)、(20)、(23)题都比较有新意。特别是第(2)题、(5)题在简单题解法设计上隐藏新巧、第(10)、(11)、(13)题在困难题的认识及解法上暗藏玄机,第(10)、(11)、(13)、(14)题在情境设置上有创意,第(12)、(19 (2))、(20)、(23)题在问题呈现上别出心裁。将三角与向量分离考查,抛弃向量与三角、向量与解几,甚至向量与函数等有形无质的交汇形式,使得试卷清新明了,实现试题的平稳过渡。

2. 思维量适中,运算量偏大。

整套试卷中第(1)—(9)题、第(15)、(16)、(21A、B、C)等各题都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考查通性通法,避免偏题、怪题,很好地控制了运算量和思维量。只要想到恰当的知识与合理的解法很快就能解决问题。第(9)—(14)题思维量与运算量增加,特别是(13)、(14)两题用一般方法去解决,其运算量与思维量远远超过了第(15)、(16)两题。但填空题的思维量、运算量和难度还是在意料之中。解答题第(17)、(18)、(20)、(21D)、(23)运算量大,对字母式的化简、整理要求都比较高,推理过程也不轻省。这些解答题与填空题第(10)、(12)、(13)、(14)题共同形成了试卷的凝重感,似乎与新课程强调数学思维避免繁杂运算的理念稍微有些偏差。总体感觉许多题都是会做的,但攻之不克,弃之不舍。欲罢不能的感觉体现了本试卷“思维量适中,运算量偏大”的特点,证明了试卷难度偏高。

3. 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课改理念。

试题覆盖了高中数学中的主要知识点,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度。正卷解答题则沿袭了前两年的做法,分别涉及函数、数列、三角(应用题)、立几、解几和平面向量等内容,体现了平稳过渡的精神。在对题目的选配上,突出了对考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同时试卷中渗入了新课改元素。如第(4)、(17)、(22)题应用题情境设置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清新公平,体现了关注实际,注重应用的新课改理念。第(16 (2))、(17 (2))、(18 (3))、(19 (2))、(20)、(21C)、(22)、(23)都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研究平台,这正是新课标理念的突出体现。附加题第(21)题为四选二,对学生来说可以取长补短,以达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目的。整套试卷多处突出了数学形式上的特点,如第(2)、(5)、(12)、(13)、(14)、(17)、(19)、(20)、(21D)、(23)题在认识与解决上都要关注形式、形状或结构特征,这是2010年试卷的一大特色。

4. 注重考查数学的各种思想和能力。

(1)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借助于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利用这种数学思想往往能简化解题过程,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如第(9)、(10)、(11)、(20)题都涉及数形结合,第(4)、(7)、(16)、(17、(18)题都与图表信息有关。

(2)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这种思想能够使我们思路清晰,处理问题井井有条,真正做到不重不漏,养成严谨慎密的思维习惯。在2010年的数学理科试题中第(19)、(20)、(21D)题体现了这一思想。这种思想应该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

(3)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体现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如第(10)、(13)、(14)、(15)、(18)、(19)、(20)、(21C)题。

(4)转化与化归思想。

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考查在整套试题中处处可见,主要体现化繁为简的转化;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数学语言互译转化;数学形式之间的转化;知识与方法的迁移等。特别是第(2)、(5)、(6)、(9)、(10)、(12)、(13)、(14) (16)、(17)、(19)、(20) (21C)等题更为明显。

(5)充分体现、挖掘考生的各项数学能力。

《考试说明》指出数学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2010年的江苏卷中,这些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涉及运算求解能力的有第(2)、(9)、(14)、(18)、(21A)、(21C)、(22)题。涉及数据处理能力的有第(4)、(7)、(17)题,涉及空间想象能力的有第(16)题,涉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有第(5)、(9)、(11)、(20)、(23)题,涉及推理论证能力的有第(7)、(12)、(16)、(18)、(19)、(20)、(21A、C)、(23)题,涉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有第(2)、(4)、(5)、(10)、(19)、(20)题等。

5. 注重数学适度的形式化特点。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注重适度的形式化特点”,这成为2010年江苏卷的一大亮点。如第(2)题注重两个复数积的模等于模的积|z1z2|=|z1||z2|,第(5)题注重“R上的两个奇函数的积为偶函数”,第(12)题两边都是正数的不等式相乘前的凑形,第(13)题数学轮换性,第(14)题S (x)与第(17)题tan(α-β)的表达式结构,第(19)题等差数列,第(20)题函数具有性质P (a),第(21D)题与第(23)题证明等都非常突出地体现了数学形式上的结构上的特点。

四、对今后高三复习的启示

2011年是我省进入新课改后的第三次高考,应该说我省的高考命题已趋成熟。2011年高考为今后的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提供哪些重要的信息必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考命题的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学推行新课改的力度和发展新课改的深度,影响着高三复习的方向。通过研究2010年的高考试题,我认为今后高三复习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夯实基础,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从2010年的试卷中不难看出,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立几、解几和向量仍然是考查的主要内容,从本文的知识点统计中更是一目了然。

试题的框架主体仍是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数列的基本运算及应用;不等式的求解与证明;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空间图形的识别及线面的位置关系(包括体积和距离);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等在今后的高三复习中仍然是重中之重,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函数与方程、换元法、配凑法、变量分离等思想方法应该成为数学能力的核心,只有具备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才能从容应对高考。不能因为高考难了,平时教学就上难度。

2. 坚定新课程改革方向,研究《考试说明》。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这是很正常的规律。因此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有新的教材和新的考法,纠缠不休的新旧对比只能说明我们自己走不出自己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淡化新增内容的说法。从2008—2009—2010三年的高考来看,执行和推广新课标是大势所趋,所以新课标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会与传统的主干知识一起成为高考的重要内容,会不断地出现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今后在教学中应一视同仁。特别是高三复习时要立足教材,研究《考试说明》,充分相信《考试说明》所列举的三大方面的考查:(1)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3)注重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研究考试内容及要求,对各知识点是了解、理解还是掌握,是A级、B级还是C级做到心中有数。2010年《考试说明》中的8个C级要求除“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外都考到了。(这可能和2008、2009两年都考圆有关,但2010年第(9)题、第(21A)、第(21C)均和圆有关。)

3. 通法为主,变法为辅,培养能力。

重视高中数学的通性通法,倡导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努力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两个意识”,即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分类和要求必然要反映在命题中。特别应注意新增加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另外,“推理论证能力”有别于先前四大能力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是演绎推理,“合情推理”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

2010年的试题中在“数据处理能力”方面体现得很明显,其中包括对数学形式化特征的认识,这方面的考查表面上增加了试卷的难度,本质上反映出考生能力的欠缺,所以我们要加以重视。

4. 注意命题动向。

2010年试题中立体几何题目变化较大。一是填空题没有设置立几题,二是附加题没有设置空间向量题。立几的考查减少了题量,降低了难度,也回归了立体几何的核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向量工具,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也就是要重视学生用综合法解立体几何题的训练。向量的出现既专业又简洁,就考向量,不拖泥带水,将三角与向量分离考查,抛弃向量与三角、向量与解几、甚至向量与函数等有形无质的交汇形式,实现试题的平稳过渡,使得试卷清新明了。这样的处理像二次函数一样,也许是想降低向量知识性的考查,体现向量的工具性的应用。不等式的地位有所提高,试卷中出现了解不等式(第(7)、(9)、(11) (23)题)、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第(17)题)、不等式的性质(第(12)、不等式的证明(第(21D)、函数与不等式的交汇(第(11)、(20)题),甚至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第19题)。命题的冷热度有所变化,如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虽然简单,不像其他省份炒得那么热,挖得那么深,但毕竟也出现了。炒得火热的绝对值有所降温,凉在一边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上了台面。

由此可见,高三复习时关注命题动向,捕捉高考信息固然重要,但吃透教材,研究《考试说明》,掌握“三基”方能以不变应万变。有了教材,高考就有了立足之本;有了《考试说明》,高考就有了可依之据;掌握了“三基”,就具备了应对高考的能力。高考有规律可循但不拘泥死板。

参考文献

[1]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江苏卷) .2010.6.

[2]江苏省考试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0 (江苏卷) 说明, 2009.10.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11

一、关于审题

其实这则材料属于观点性材料,与叙述性材料比较起来在立意上相对单一。《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中是这样表述的:“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考生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与“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在实际阅卷中,一些关于具有生命特质的诸如文化、艺术、技艺等的传承的作文亦属切题范畴。考生在实际行文中,只谈青春,未谈及朽与不朽的,或只谈朽与不朽,未谈及青春的,得分都较低。

或许部分考生受其他省份模考作文影响,他们从两则材料的对立性出发,认为认知不同,结果不同,从而得出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的观点。其实这种立意足以应付所有的类似的多则材料作文,似乎是一种“万能贴”,这也太轻而易举了。须知,轻易得来的一般不是好东西,此等小儿科之举,在国家级别的选拔性大考中,其最终的评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这两则对立的观点性材料作文,应该抓住其中之一,集中笔力叙述或议论。但偏偏有许多考生“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左右开弓”,似乎“左右逢源”。但面面俱到,也就是面面不到,最后只落得“两头都不讨好”的下场。我们还注意到,部分偏题走题考生,由于行文时开头把作文中的两则材料都引用照搬,这就降低了偏题走题的篇幅,从而多得了几分。但同时我们也留意到,部分切题优秀作文,在开头也这样做,这就显得很啰嗦,势必影响赋分。此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二、关于拟题

作文题目是全文的眼睛,考生的语文素养、文学文化功底在此可能得到一定的体现。考场作文中一个好题目能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从而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但遗憾的是,对于我省今年新材料作文的题目,相当多的考生都用了《青春不朽》或《不朽的青春》,从而造成了“千人一面”的大撞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其他形象的词句来“等量代换”,从而达到让人一见钟情的效果。在阅卷中,一些小众化的作文题目往往让人眼前一亮,如《莫道青春终会老》《永不陨落的青春》《青春不染暮气》《心怀青春,华枝不朽》《流年易逝,心颜不老》《青春的旗帜永远飘扬》《青春长吟,花开不谢》……有的题目则显得颇具匠心,如《拿什么拯救你,速朽的青春》《鬓微霜,又何妨》《荒芜不侵青春心》……有的题目则显得很别致,如《指尖上的青春》《青春的枝头有只蓝蜻蜓》《雕刻青春》……有的题目直接引用古诗句,则显得机智而熨贴,如《一朝春尽红颜老》《朱颜辞镜花辞树》《更持红烛赏残花》。

三、关于素材

阅卷中,我们发现一些共有的热点素材呈现在众多考生的笔下。本人经过爬罗剔抉,现梳理归纳如下:记叙文中,翻老照片、广场舞、老顽童式的学电脑、学单词、偷菜特别盛行。

议论文或散文中,一些颇具青春气息的影片诸如《致我们终将消逝的青春》《小时代》《青春派》《中国合伙人》等纷纷粉墨登场;一些关于青春的歌曲在我们的耳边不时回荡,如林志颖的《十七岁的雨季》、李宇春的《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王菲的《红豆》里的“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新疆民歌《青春舞曲》里的“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等等;一些站在时代前沿的人或物诸如陈欧、九把刀、姚贝娜、最强大脑、中国好声音等也让我们目不暇接;一些作为青春反面教材的诸如李天一、郭美美等官二代富二代,变成了被众多考生集体唾弃讨伐的对象;这学年的热门人物爱丽丝·门罗、曼德拉无疑也成了一些作文中的主角;对青春的“且行且珍惜”当仁不让地成了今年高考作文中的热门词句;当然也少不了屈原、司马迁、王勃、李白等古人的热情加盟……

以上这些素材在考场出现的频率颇高,经常“撞衫”,易造成阅卷老师的品之无味,自然影响得分。例如,有考生全文写大家耳熟能详的雷锋青春不朽,虽然切题,但素材太老套,写得再好,也只能在四类卷徘徊。而有极少数考生将全文的目光投向相对来说少为人知,且又有一定影响力的茨维塔耶娃、木心、杜拉斯等的青春不朽,既切题、语言好而且有深度,实际判分均属于一类卷。这就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高考作文中一定要选择那些有品位的独家素材来写,考场阅卷中因素材的新与旧而导致实际的赋分差距很大。

当今的高考议论文中,引用名人名言似乎正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选择。因为这些名句能使得论证更具说服力,也能增强文采美和文化含量。在阅卷中我们发现不少佳作,因引用别人很少引用的名人名言,而使得其作文得以增色。兹摘录一些优秀作文中的名人名言: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说:“我爱你年轻时的美貌,更爱你被岁月摧残过的容颜。”“你的青春消逝了,但我仰慕你的灵魂。”

奥地利作家托马斯有语:“抚平心灵的皱纹,等于青春永驻。”

阿多尼斯说:“不是时间使你衰老,而是妄图留住青春使你衰老。”

简媜曾说:“色衰爱弛,是美人心事;尚能饭否,是将相块垒。”

村上春树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总渴望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当我年老的时候,却又用孩子的眼光重新打量这个世界。”

梁启超说过:“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

阅卷中我们还发现,精短而充满智慧的的佛教哲学小故事,如果恰当地引用,也会成为得分的亮点,因此我们可以平时留意搜集这方面的素材。如一篇优秀作文中这样写道:

“隐者问佛:‘我愿做山林里的一棵树,一生安定,无欲无求。'佛曰:‘我若是你,我愿做大海里的一叶扁舟。唯有闯过,拼过,笑过,哭过,知过,方能立地成佛。志在千里,有闯劲有奋斗的青春才能收获精彩,成就不朽。”endprint

从这些考生的实际引用中,可以想象出他们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非一般考生所比。不过,在阅卷中我们还发现某些名句被不同的考生频繁引用,细究其因,原来是一些学校在备考时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所谓的貌似唬人的万能名句。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引用最多的莫过于狄更斯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而且一般用于文章的起始部分。且不说这样做易造成的审美疲劳,甚至于有考生为了从这句过渡到论点句颇费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笔墨,直接导致赋分下降,可谓得不偿失。类似的还有《菜根谭》中的一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而且这句多出现在文末。

还有引用频率略低的,如李叔同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纪伯伦的“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以及张晓风的“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这几句相对来说比狄更斯说的从阅卷感觉上要稍好一些。

因此,引用名人名言,最好不要有投机取巧的心理,平时要踏踏实实的准备一些有品位的独家名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嘛。我们说引用名人名言一定要准确,否则会丢三落四,张冠李戴,贻笑大方。如,一考生写道:

汪曾祺说:“见了大海,却因没见过原野依旧遗憾;见了森林,却因没到达无边的荒漠仍然遗憾;世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

看上去引用很精当,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句话其实是汪国真的:

“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沙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世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你看,这两者之间的出入有多大。有的考生引用更是南辕北辙:“泰戈尔说过:‘我从天空飞过,留下了我的痕迹。同样的,我们要让自己的青春在人生的天空中飞过,但要留下精神的痕迹。”读罢,不禁让人啼笑皆非。

高考作文中引用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万事都要有个度,过多地引用名人名言,则显得过犹不及。自己不说,却去拼凑过多的名人名言,那么整篇作文就不是你的了,反而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篇作文中,引用两三句就足矣,多了就会导致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四、关于构思

一篇作文离不开构思,构思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文的成败。作文的构思包含很多内容,在此我只想从文章的立意和结构安排这两方面来谈谈。

今年的考场作文中,不少考生选择通过长辈翻阅照片,勾起对青春的回忆,从而表达主题,我称之为照片体。这类作文的高下主要决定于语言的优劣。还有一类作文我称之为个人简历体,亦为不少考生所青睐,这种构思在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所体现,都有点“万能”的意味了。如一些考生在表达“青春不朽”的主题时,分别描写小学、初中、高中时的青春轨迹或小升初、中考、高考时的青春轨迹。个人简历体因为简单易写,但在具体操作中常常流于记流水账,得分往往不高。还有两种我称之为品茶体和赏花体,在平时模考中少数优秀作文中有时也会见其踪迹。考生通过我或爷爷等长辈品茶、赏花的过程中,引发对青春的思索。只要切题,而且语言上档次,这类作文因为其高雅,赋分一般很高。还有为数不少的考生,在作文的后半部分不约而同地出现“反观当下”,然后大篇幅地着重从反面加以论证,我称之为反观当下体。尽管这种写法本无可厚非,但这类作文在阅卷中看多了,我们也就索然无味了。如果把这些内容的位置调到前半部分,给我们的感觉或许要好一点。此外,众多考生的议论文中,忽视说理,频繁举例,从而陷入“字数不够例子凑”的泥淖。如果叙述事例的成分,超过了全文的三分之一,易造成文体不明,在高考中那就很危险了。

考场议论文易写难工,主要体现在逻辑层次上。众多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生硬,思维上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脚踩西瓜皮,想到哪滑到哪”,造成严重的“断层”。或许今年的一些高分议论文中,在体现其论证思维的语言标志上,能给予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以有益的启迪。现从几篇考场高分议论文中摘录一些体现文章思路的关键语句,如:“我们看到的是……忽视的是……关键是……”“蓦地想起了…… 细细想来……”“是啊……或许……不由得我想到……”“忽地想起了一句话……还记得吗……但即使如此,就像(某某)指出的……的确……故曰……”以上这些词句使得行文脉络分明,环环紧扣,流转自如,浑然一体。

即使是为了证明论点的举例,也最好不要“胡同里面赶小猪——直来直去”,可以用一两句有文采的话嫁接一下,如“让我们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透过岁月篇章的瞳孔”,然后举例,这样岂不更好?

五、关于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年来,一些高考标杆作文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也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度,不要完全照搬,否则,一不留神,就有抄袭之嫌。如多年前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中,有这样一句:“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此后,每年的高考作文中都能觅得它的踪影,因为只要把其中的“毅力”换成其他的词语即可。今年的考场作文中当然也发现部分考生背下这句话,只是把“毅力”置换成“青春”了。我们同样看到有的考生,把这句话稍为变通一下,感觉就稍好一点了,如:“于是,在浅浅月光中,我掬一捧最清的;在清清河水中,我取一瓢最净的;在灼灼红叶中,我摘一片最烂漫的;在美好的青春中,我拿一份最重的——信念。”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乃佛家禅语。但有考生化用一下,语句立刻增色不少:“心中若有青春在,何日春光不明媚。”这里就有创造的成分了,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

以上只是关于个别语句的借鉴,就整篇文章(尤其是记叙文)来说,借鉴别人的文章风格是可以的。然而我们发现一些考生没有自己的内容和思想,他们明目张胆地对一些别人公开发表的文章进行复制粘贴,于是出现了一幕幕“李鬼杀李逵”的场景。如果考生把借鉴变为抄袭,那么“玩火者必自焚”。

江苏省高考方案 篇12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 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鲁迅《呐喊·风波》中的九斤老太固守旧制度、旧习惯, 她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表明她与赵七爷一样, 是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

B.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 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 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C.曹禺《雷雨》中有多组戏剧冲突, 如周朴园与繁漪之间、周朴园与侍萍之间、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 其中以周朴园与蘩漪的冲突为中心。

D.《三国演义》中, 吕布追赶曹操时, 曹操以手遮脸, 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 曹操“割须弃袍”, 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E.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历尽艰辛, 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 归航途中与一群鲨鱼殊死搏斗, 终于保住了马林鱼。这是刻画硬汉形象的重要情节。

这题的参考答案是A、E。当然, 这两个选项的错误都比较明显, 一般的参考资料都对此作了详细的解释。但是, C选项说到“曹禺《雷雨》中有多组戏剧冲突……其中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中心”, 这一判断显然是错的, 也就是说, C项也应是错误的选项。

戏剧冲突是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其中主要体现为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冲突, 性格冲突又因为人物个性、身份、地位、文化修养的不同, 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推动整部戏剧进程, 是戏剧的生命。而作为矛盾冲突的中心, 要能够牵引戏剧线索, 起到某种联系作用, 同时又能表现其他人物的性格特征。

《雷雨》一经问世, 就以其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精彩纷呈的戏剧语言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饮誉文坛。《雷雨》写了周、鲁两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和阶级对立, 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冲突中逐渐被推至读者面前的。在《雷雨》这部剧作中, 其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物关系、伦理道德和阶级矛盾上, 如四凤和鲁贵之间, 周萍和周朴园之间, 繁漪和周萍、周朴园之间, 繁漪和四凤之间, 周萍和四凤之间, 周朴园和鲁大海、鲁侍萍之间, 等等, 都存在或新或旧、或隐或显且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那么, 在周、鲁两家由于情感矛盾、血缘纠葛和命运变故造成的这么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 什么才是主要矛盾呢?什么才是促使人物命运形成的根本原因呢?上题C选项中提到的“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中心”我们又应该怎样来看呢?

通过戏剧《雷雨》, 曹禺先生旨在揭露资产阶级的堕落和腐朽的灵魂, 鞭挞其压制人性、残害妇女、残酷地压迫剥削工人阶级和下层劳动人民的罪恶, 预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结合时代背景和戏剧主旨, 我们可以从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中分析出两个方面:1.人性伦常矛盾冲突, 例如周朴园与周萍, 周朴园与繁漪, 周萍与繁漪, 鲁侍萍与四凤, 鲁贵与四凤, 等等;2.阶级矛盾冲突, 周朴园与鲁侍萍, 周朴园与鲁大海, 等等。那么, 其中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是不是整部戏剧的中心呢?答案是否定的。

周朴园和繁漪, 两人是老夫少妻, 彼此毫无爱情。周朴园以一个封建家长和资本家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 古板, 刻薄, 自私;而繁漪受过新式教育, 性格刚强, 追求自我和现代新式情感, 注重内心的渴求。两人的冲突体现在两种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上, 其矛盾是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周朴园是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繁漪是受过新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女性) , 或者说是家庭内部矛盾, 但不是整部戏剧矛盾中心。笔者认为《雷雨》的戏剧冲突, 其中心应该表现在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其实这也不是笔者的新创。

侍萍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 在周家当使女, 后来爱上周家少爷周朴园, 周家为了要娶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 大年三十将侍萍和其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赶出周家大门, 侍萍跳水自杀被一个慈善的人救活, 并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再嫁过两次。周朴园与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30年前就已形成, 但仅由于两人未再谋面而没有激化。可30年后的一天, 两人在另一处的周公馆不期而遇 (第二幕中) , 矛盾冲突便激化和发展, 两人在性格情感上以及阶级上的对立和冲突便显现了出来。而在这之前, 周、鲁两家人物的关系, 就已经因为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关系而变得错综复杂:繁漪是周朴园抛弃了侍萍后取的第二任出身显赫的名门小姐, 侍萍留下的大儿子周萍爱上了同母异父的妹妹四凤, 周朴园和侍萍的小儿子鲁大海成了周家矿场工人罢工的带头人……这些人物关系, 都因周朴园和鲁侍萍曾经的事实夫妻关系而变得复杂, 也因此推动了整部戏剧的情节发展, 促使人物命运形成。

上一篇:热水供应系统下一篇:情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