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

2024-09-17

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精选6篇)

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 篇1

2014年是浙江省高考文综考试自主命题的第6年,也是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的第一年。综合分析历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浙江卷在考查历史知识、学科能力、史学方法等方面都日趋成熟、完善。笔者通过研究近年高考试题,揣摩命题规律,把握试题特点,特提出历史学科高三复习课教学策略,以供高三师生高效备考参考。

一、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一)重视考查基础 突出主干知识

新课改背景下,我省高中历史教学无论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模拟试题的命制等方面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性考试,要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就必须严格遵循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从历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命题人员对此给予了认真领会与贯彻,试题考点都属于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具体考点分布见下表。

从下表来看,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主要考点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物和战争的基础知识,部分考点甚至多次出现,如先秦思想家的主张、古希腊先哲的思想、古代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变迁、分封制、抗日战争、二战、中东战争等。它们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属于考生平时重点学习、复习的范围。以考查主干知识、基础知识作为高考导向,才能真正让课改“减负”落到实处。

(二)广用图文材料 考查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材料型试题是近年来被公认的最具“历史味”的题型,它可以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再忆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述、文字表达、辩证思维等多种能力。由于它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高中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因此,在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广泛出现,浙江省更不例外。

纵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会发现,每份试题都通过大量原始文献、图片、图表、漫画等新材料,设计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情感和历史价值观。尤其是图片、地图、图表等材料的运用,更是亮点。笔者对近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图表材料稍作统计,得到结果如下:2011年历史试题共采用6幅图(表),2012年3幅图(表),2013年4幅图(表),2014年5幅图(表)。其中历史地图题每年出现1题 (2011年第13题宋代名窑所在地、2012年第22题1943年的欧洲战场形势、2013年第15题秦灭六国顺序、2014年第23题北约成员国);历史表格出现4次(2011年第39题材料一“苏联大事年表”、2012年第39题材料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2013年材料一“明清江南地区史志资料”、2014年第14题“浙江地方志目录”);历史图片题出现多次(2011年第22题印象主义绘画、2012年第18题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2013年第14题周代世系图、2013年第19题抗战纪念章图、2014年第16题清初蓄辫民初剪辫图、2014年第17题报纸截图)。大量图文材料的使用,使得高考历史试题形式活泼、材料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实,既为从多种角度考查学生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又让学生在阅读试题过程中有一种生动活泼的体验,对引导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学生对史料及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无疑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瞄准史学前沿 考查史学方法

历史教学的本质不是知识与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视野,懂得学史的方法。近四年来,瞄准史学前沿,考查史学方法,逐渐成为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新亮点。例如,2011年第14题用学术界关于“宋代开封生活燃料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争鸣入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证意识,在理解材料信息基础上对材料证据和历史结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判;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对材料信息进行解读、比较、综合、分析等,对相互冲突的史料证据进行裁定,对不同的结论进行理性分析,解释其中的差异,从而得出合理的推论。此类题目还有:2012年第15题“以诗证史”、2013年第13题“考古成果与历史研究的关系”、2013年第39题“五位一体”的史学研究方法、2014年第13题“china”的考证等。这些试题的出现,彰显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探究性的理念,同时实现了由考查知识目标向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转变,大大提高了试题的思维含量。

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还尝试着引入学术界的前沿成果,使历史试题变得更为鲜活、富有生命力。例如,2011年第39题(2)关注学术界对“美苏冷战”的辩证评价、2012年第39题(3)关注学术界对评价辛亥革命的新视角、2013年第39题(3)引入学术界关于“中西方差距扩大的原因”三种基本观点、2014年第39题(3)关注学术界评价拿破仑的四种主张。这些学术界前沿观点的引入,不仅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还对拓展中学历史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品味,产生积极的、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不避时政热点 彰显地方特色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不回避时政热点,创设大多时代感强烈的时政热点情境,为历史试题增强了浓重的时代色彩。如2011年第39题,开宗明义在题干中明确指出“今年(2011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并以此切入,考查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等热点问题。与此相似的是2012年第39题,考查了周年热点问题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2014年第39题,从中法建交50周年热点话题切入,考查了新中国外交、世界政治格局、法国文学、拿破仑等。高考历史试题关注时政热点,追求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进一步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吸取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经验或教训,从历史中得出的智慧去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同时,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涉及的浙江乡土史的内容和地方史料逐步增多。例如,2011年第15题引入“钱江(杭州)会馆碑”的史料,考查了会馆相关知识;2011年第16题引入浙江名人徐志摩的言论,考查新文化运动;2013年第38题全题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围绕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切入,选用嘉兴府、湖州府地方史志等资料,考查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鸦片战争后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2013年自选模块试题第10题材料二选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为情境,要求学生回答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既具时代性,又体现地方特色,甚为巧妙;2014年第14题引入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第38题材料一引入戚继光在浙闽沿海抗倭的史料等。这些地方史资料具有明显的乡土色彩和典型的本土性质,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和亲切感,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从而在考试中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实力。

(五)凸显多种史观 探求全新视角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史观逐步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逐渐淡化,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下面以整体史观和社会史观为例予以分析。

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第12题均是对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开始阶段的一次大跨度的考查:2011年的“小国寡民”,2012年的“实际功利精神”,2013年的“私学培养人才”,2014年的“如何看待物质需求”,涉及古代中西方的思想、政治等内容,地域跨度广、知识容量大、内容内涵深,既考查了中国古代百家争鸣及儒家学派思想的理解,也考查了对古代西方雅典人文精神起源、民主政治、古罗马法等内容。在综合题中,将辛亥革命(2012年第39题)、明清以来江南经济的发展(2013年第38题)、中国落后于西方(2013年第39题)以及新中国的外交(2014年第39题)这些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置于世界历史宏大时空背景下去分析,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与联系性,并把握蕴含其间的内在历史逻辑关系。这些“大跨度、宽视野”的试题反复出现,凸显出我省高考命题专家对整体史观的青睐,指向性非常明确,即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构建历史知识的整体框架,帮助学生掌握整体史观。

社会史作为我国史学界最新走向,在浙江省高考试题中也屡有体现。如2011年第17题从“某城市旧式婚礼与新式婚礼并存”切入,考查了近代中国婚姻习俗变迁;2012年第13题从古代中国“同姓不婚”这一历史现象入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2012年第17题从商行“外国杂货”广告切入,考查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2014年第16题从“清初剃发蓄辫”和“民初剪辫”两幅图片切入,考查了社会生活变迁所体现的政治意义。这些试题都以社会史角度入题,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婚姻、广告、发型、衣食住行、习俗变化等小问题,窥见社会变迁的轨迹。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高考历史试题关注社会史,旨在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小历史”,并从“小历史”中感悟“大历史”。

(六)引入开放性试题 倡导多元评价

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围绕几种观点展开评论,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相关历史知识,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运用逻辑方法进行论证。这种题型在近几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多次出现,如2011年全国卷(课标)第41题,提供了关于西方崛起的多种观点,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2012年上海卷第37题“开国议政”,要求学生假设自己是宋初的决策者,对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作出决策,并说明理由等。浙江省只是最近两年才出现开放性试题,分别是2013年和2014年第39题第(3)问。

(2013·39)材料三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1主要是中国落后了;2关键是西方腾飞了;3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设问: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赞成1“主要是中国落后了”。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

赞成2主要是“西方腾飞”。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

赞成3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依然故我。

(2014·39)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1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2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3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4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设问: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

参考答案:

更注重1: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中,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更注重2: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更注重3: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对外战争,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

更注重4: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这两道题目非常相似,命题者改变了传统思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设绝对的标准答案,不强迫学生接受所谓的“正确的评价”,而是采用开放性的多元化评价。学生只要做到以史证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有理有据、自圆其说,选择任意观点均可得分。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还可考查学生史料分析能力、辩证评价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开放性试题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突破思维定式;它打破了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二、2015 年高考备考策略

依据近四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备战2015年高考过程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聚焦教材 掌握学科主干知识

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重视情景设置,形式活泼,设问新颖,但问题的解决终究要以教材为依托,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于学科主干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储备。因此,高考备考要牢牢把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考试说明,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基础知识。在一轮复习时狠抓基础的落实,复习时做到准、实、活。准,即要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范围,既要全面掌握,又要轻负高效;实,即准确理解与掌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阶段特征、结果、影响等;活,即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注意前后历史事件之间以及同一时间段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二轮复习时,以通史方式将不同模块内容进行整合,按中外分别进行,关注大通史框架的构建,注重归纳、联系、比较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关注阶段性特征。考前冲刺阶段再以主题式通史的形式进行复习,目标是强化历史素养,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知识整合、纵横联系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将散见于不同模块,又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通过拉线的方式进行整合,形成线索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

(二)加强史料研读 坚持能力至上

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知识,但绝不是唯一的课程知识。重视教材是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特色之一,但也逐渐呈现出从考查历史教科书知识向考查历史课程知识转变的趋势,课程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学生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研读史料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及地图图片等补充阅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概括归纳,尝试自主命题。例如,笔者在进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复习课教学时,选用教材“资料卡片”的一段材料(略),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命题。从学生提交的试题来看,抛开试题严谨性、科学性等问题,单从考查内容角度看,学生拟了有关“李冰”“都江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等浅层次的题目,还有“在司马迁看来,都江堰修成之后有何作用”“李冰是如何修建都江堰的”等深层次的题目,及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解读的跨学科题目,真正提升了自身“处理材料”的能力。在高三复习课教学时,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精神,坚持能力至上,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

(三)注重三维联系 构建立体知识体系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非常注重历史知识的相互联系,综合题的考查也逐渐由专题式命题向通史式命题、由国别史命题向全球史命题转变,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更是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学的明确导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线索建立起史实间的三维联系,构建立体历史知识体系。现以“工业革命”为例简要说明。首先,以时间为线纵向分析英国工业革命: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实,探究工业革命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同时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看到工业革命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其次,以空间为线:将英国工业革命置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联系法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同时将英国的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相结合,联系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民族工业的兴起、“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等史实,并重点梳理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最后,以事件为线:一方面要挖掘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条件或原因)、过程及重大发明、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要联系英国议会改革、浪漫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史实,关注英国工业革命与英国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内在联系。学生在构建“工业革命”立体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既梳理了相关重大历史知识点,同时又能巩固知识、深化认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

(四)钻研高考真题 加强针对性训练

历年高考试题设计新颖、构思精妙、严谨科学,是命题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高三历史教师要认真钻研历年高考真题,探求命题者的思维过程,探索命题的一般规律与特征,并结合自身实际与学情,精心设计复习计划,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指导,这是复习备考中有的放矢的最佳途径之一。例如,近两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开始出现“开放性试题”,向广大师生释放出的一个重要的高考信号。因此,我们在高三复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意义的开放性问题,为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平台,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再如,高考历史试题多涉及史学研究领域新成果、时政热点、地方史素材等,这为中学历史教学与命题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因此,在日常教学与练习试题编制过程中,历史教师可适当补充史学研究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挖掘时政热点材料、地方史材料;同时,还应适当关注近年其他省份高考历史试题中较典型的且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新材料、新方法、新题型,并在教学中有所体现。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适切性的原则,包括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计、答案的编制以及基于专业诊断的评价等,使学生的训练方向正确、有针对性且高效轻负。

总之,掌握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一般规律,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课教学)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备考,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从而发挥每位考生的最大潜能。□◢

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 篇2

1.从细节入手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知识面的广度、深度及活用知识的能力

全国卷Ⅰ的试题中,考查了唐代文化、经济南移、民族融合、抗日战争、封建专制、工业革命、美国宪法、世界联成整体等知识点,考查的知识点本身不偏不怪,都是历史学习中的主干知识,但是命题的切入点却很细致巧妙,不易做答。

比如,14题立意明确,即统一王朝对文化交融的影响。唐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故而在文化上也出现了南北交融的特点。唐文化的内容学生们都比较熟悉,所以考题切入点另辟蹊径,细致到了只考具有南方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备选项有:初唐书法、秦王破阵曲、飞天壁画、唐三彩。答案选择的是初唐书法,因为初唐书法三大家主要受东晋王羲之的影响,故初唐书法能体现南方文化的特征。

2.通过新史料、新情境带出历史问题,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能力

继2008年全国卷Ⅰ历史题出现了11题材料型选择题后,今年的选择题中有10道是材料型选择题。题目中所提供的新史料、新情境分别有:姓氏的来源、中国古代南北户数变化、《天津条约》的条款、李大钊的言论、抗战将领的谈话、法国人的看法、美国宪法的内容、英国记者对工人钟表的报导、针对全球化的言论。

这些新史料、新情境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新”,即新鲜。对学生而言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二是“近”,即贴近主干知识。除了属于文化常识类的姓氏题外,其他题目材料虽新,但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的相关内容,落脚点还是回到了课本知识。新史料、新情境的题目应当说是很符合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历史研究本身就是从大量的史料中进行分析、研究、筛选,最后得出历史结论和历史认识。历史也是一门研究型的科学。在试题中出现一些史料(包括现象、言论)让学生判断分析,就是对史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小规模运用,即符合历史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新时代高考以能力为核心的考查方向。

3.命题贴近现实,热点问题冷处理,隐性考查

此特点既兼顾了历史为现实服务的需要,又起到了一定的反猜题作用。粗一看,今年的题热点不明显,而细一看,这套题中还是涵盖了若干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如三农问题、思想解放、民族关系、国共合作、宪法问题、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新中国的建设问题等。

热点问题冷处理的典型是37题(32分),该题考了中国古今的农业税及认识问题。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当年,大家都认为高考一定会考,结果2006年没考,2007年没考,2008年也没考。正当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可能不会考的时候,却在今年突然出了这一道重磅大题,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谁也不能否认三农问题是长效热点。该题有三问题,第一问考查学生对古代税收特点原因的认识,第二问考查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农业税的变化及原因,第三问考查学生对取消农业税的认识。这些问题除了在整体上切合三农热点外,第二问其实是关注了新中国的建设问题,与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热点有关;第三问其实是考查了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认识,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热点有关。

热点问题隐性考查的典型是23题、39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明显影响,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今年的题没有考最热的金融危机问题,却考了金融危机背后所反映的全球化问题。其中23题考了全球化的近期表现,而39题则考了全球化早期阶段之三角贸易。

4.文明史观贯穿始终,体现新课改理念

文明史观是近年来在高考中最常出现的史学范式。文明史观与过去的史观相比,最主要是淡化了阶级斗争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还包括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从今年的高考题来看,几乎所有的题目都体现了文明史观,其中分值最多的是文明的交融、碰撞、影响问题,如唐代文化题、辽夏文字题、“夷”称呼的废止题、全球化题、三角贸易题。

5.继续出现文化常识类题目

从全国卷Ⅰ来讲,2007年首考谥号题,开创了此类题型之先河,2008年考了山水阴阳题,今年则考了司马姓氏的来源。文化常识类的特点是,知识点在历史课本中没有介绍,但是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说应当知道。这对学生知识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类题的知识通常跟地理、语文等其他学科交叉。

二、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命制的创新性特点

在继承了前几年高考命题的成功取向的同时,今年的高考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有的特点也许并不是全新,只是对原有特点的调整、强化或者延伸,但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

1.文综的考查从拼盘式走向相互交融

自从有了文综考试以来,最为人们诟病的问题之一便是三科的拼盘,名为文综实为不综,各考各的。今年的试题试图改变这种状态。典型的试题为37题第三问和39题第五、第六问。

37题从传统来讲,它是一道纯粹的历史题,但是今年却不一样。其中第三问的题目是: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该题分值有8分之多,答案的四个要点在历史课本中没有,但是政治科都强调过。学生们如果思维转不过弯来的话,只想着从历史的角度发发感想而不是政治思维的角度来答题的话,丢分会很多。学科渗透题很有可能成为以后命题的趋势。

2.在选择题中,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试题要有区分度和相当的难度。从以往的试题来看,增加历史试题难度的方法主要是两种:一是考查历史的细节,即考查学生容易忽略的课本中出现过的知识;二是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能力。今年的试题坚持了这样的方向,如初唐书法的特点在课本中有介绍,属于考细节。农业税的大题考分析、归纳、综合能力。但是今年的高考在选择题方面比以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但是要历史知识纯熟,还要有较高历史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高分。

如第21题: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这道题的难度在于,答案选中的“共和主义”这个概念在人教版老教材的课文中根本没有出现过,课文中只出现过“共和制度”、“共和国”,而且没有解释。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了解“共和制度”和“共和国”的概念。按照《新华词典》的解释,这两个词的核心意义是跟“选举”有关。分析此题时,第一,注意题目的关键点为“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和“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第二,根据所学知识,认识到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三权分立和民主共和。第三,分析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两类: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自由、平等、民主都是英美两国标榜的共性。但英国却保留了君主和贵族制,而美国没有君主,不允许贵族的存在,区别就在于美国的原则是共和原则。故排除ABC。第四,共和主义可以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最后选出正确答案B。

从这道题可以看出,2009年的高考选择题难度提高,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一些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仅仅是问题的开始,问题答案的获取更多依靠的是所学的历史知识及历史思维能力。第二,材料不设置阅读障碍,而是重视整体思维能力的考查,对考生提出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第三,题目的立意在于抛弃旧课程时代的定势思维和惯性思维,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直接考查历史事实的减少,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的内容增多

今年的高考中,从问题项来看,原因类2题(13题“这主要是因为”,15题“主要因素是”),对比类1题(16题)。“材料表明”类3题(17题“这表明当时的中国”,20题“上述材料表明,当时的法国”,22题“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强调的是”类2题(18题“李大钊强调的是”,23题“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主要、最”程度类4题(13题“主要是因为”,14题“最能体现”,15题“主要因素是”,21题“主要原则是”)。从这些题眼不难看出,高考的命题趋向更多的是考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直接考对史实的了解的题几乎消失。

4.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37题第三问是请学生谈谈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这就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而且分值达8分之多。

三、从2009年全国卷Ⅰ历史题看教学对策

从多年的经验来看,历史科的高考往往走在了中学教师的前面,历史高考的难度及命题方向常常会带动中学历史教学的新发展、新变化。2009年的高考给大家提了一个醒,教学应当与时俱进,跟上教改的步伐。

一是在教学中运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史观等新的史学范式指导历史教学,重新构建知识系统。二是关注新课标教材,借鉴新课标教材的史学新结构和史学新观点。三是强化主干知识,对主干知识的细节问题、小字及阅读课文都应加强关注。四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教学过程处处留心,引导学生以历史知识来关照、对照现实问题。五是在教学中强化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六是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要学”到“想学”,从“学会”到“会学”,从“答问”到“提问”,从“学知识”到“用知识”,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思维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 篇3

一、各地考卷彰显地方特色

从当前的高考模式来看, 由于各地高考模式的差异, 高考用卷分为两大类:全国卷和地方卷。其中, 全国卷又有三套, 命题部门为教育部考试中心, 地方卷的考题命制则是由各省或直辖市的考试院负责。所以, 高考卷的命题形式和选择的素材因为命题部门的差异、区域差异, 而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从高考命题中, 我们看到“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体现地方特色”主旨, “乡土气息”被搬到了高考题中, 不仅仅今年如此, 地方特色是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一个最突出的特征, 反映了该地区历史研究的发展过程, 在研究历史的同时渗透出:以史为鉴、健康向上、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气息。初步翻阅, 现简单举几个实例:

(1) 例1: (上海卷·10) :2012年10月以来, 考古工作者在青龙镇遗址发现了唐宋房屋基址等遗迹, 出土了大量铜器、铁器和瓷器等文物。据此推测当时上海地区的县级治所名称是:

A.嘉兴 B.松江C.华亭 D.上海

这道题具有最典型的地方特色, 考查上海学生对地方资源的了解。

(2) 江苏卷的第4题 (题略) , 《望江南百调》中提到了江苏扬州的商业繁荣景象。

(3) 安徽卷的12题 (题略) , 该考题与四川卷的第14题文字描述不同, 以“图”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了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要求学生“图解”, 考查了学生对自己所在区域在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状况的理解程度。

(4) 天津卷的第9题 (题略) , 以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为例, 考查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个主干知识点。

(5) 四川卷的14题 (题略) , 该考题的出处为《四川通史》, 摘录的内容与“1912年四川军政府对四川小学的军令”有关, 要求学生结合所给的材料对“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进行概括。

这些考题的出现, 明显指明了要求学生重视对自己所在地过去的了解, 要熟悉地方历史、历史研究发展。

二、各地高考题都有其知识考查的侧重点, 而且具有区域差异性

各地试卷在体现三维目标考查的前提下, 有侧重于应试, 检测学生的识记和了解, 有侧重于技能的, 检测学生的过程与方法, 有侧重于智商的, 有侧重于情商, 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等等。由于侧重点不同, 命题的内容就会发产生很大的变化, 甚至出现质的区别。总得来说, 侧重于应试的重在考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需要考生掌握较深厚的学科知识, 更需要考生会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主要是较有难度的题, 以竞赛题为主。如今年的全国新课标Ⅰ套卷和海南 (自主命题) 卷, 主要由河南、河北、湖南、山西、湖北、海南等省采用。而其它侧重方向的试卷则主要考察学生知识的广度, 而不是深度, 以及其日常知识的灵活运用, 这类试卷以上海卷、浙江卷、重庆卷、全国新课标二套卷为代表。

三、高考题均注重对学习能力的考查

新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能力分为一般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特殊能力。一般学习能力又分为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四项能力, 这四项能力贯穿历史学习的始终。历史学科特殊能力又可根据递进关系, 分为识记鉴别、领会诠释、分析综合、评价论证四项, 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挂钩。2013年的各地试卷基本都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一般能力要求, 而上海卷和山东卷的能力考查最为特殊。山东卷在单项选择题之后设置了72、73、74三条多项选择题, 实现了从以考查历史知识为主到以考查历史思维能力为主的质的飞跃, 多项选择题除了具有单项选择题所共有的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和评分客观等优点外, 还有其独有的特点:它没有固定的思维定向, 究竟是四选二, 还是四选三、四选四, 全靠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作出分析判断, 难度大大增加了。上海卷则安排了五条三分选择题, 每一选项的得分都不同, 此题型的设置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维层次的考察, 检测学生对表层信息与深层信息、局部理解与整体判断、表象认识与本质认识上的差异, 以提高试题的区分度, 更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能力目标的逻辑性、层次性。

浅析高考历史命题的新特点 篇4

一、选择题普遍使用材料创设情境

历史试题现在命制的思路基本都是选择大主题再辅助“材料”设置新情境后再让学生去分析。

例如, 2010年文综试题全国卷Ⅰ准确率较低的一题。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 名为《宋文》者, 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 不可流布, 而雕印之人, 不知事体, 窃恐流布渐广, 传之虏中, 大于朝廷不变…… (请) 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 妄行雕印文集, 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及对材料进行分析整合的能力, 题中多次出现“雕印”一词, 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 由此可排除A项;再由题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 C项亦可排除。B项有较强的迷惑性, 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 妄行雕印文集, 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 可知如当时“议论时政之言”广为流传的话, 则对宋朝政府的统治会带来不利影响。故D项为正确选项。

二、主观题材料文字多, 难度大

2007年全国卷Ⅰ第38题材料文字达1033个, 40题材料有308字, 合计1341字;2008年全国卷Ⅰ第37题虽然下降至575字, 但39题上升至799字, 合计1374字;2009年到2010年江苏卷主观材料题文字更是多达2500~3500字左右。这些发展贯彻了高考大纲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等项能力考核目标。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就应经常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材料汲取有效信息, 联系所学知识依据材料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

三、命题人的专业方向“潜规则”的影响

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 篇5

一、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

1.不避热点, 突出主干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以课程标准为指导, 以考试说明为依据, 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比如铁农具、中国古文字、三省六部制、雅典民主、中国70年代外交、两德分裂、孝文帝改革和拿破仑等, 不少知识点是多年连续考查, 如罗斯福新政、英国议会改革、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等。高考不回避热点知识和已考知识, 但题目的切入点、考查的角度和能力有所变化。

2.稳中有变, 守正出新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出新的特点。在难度系数、试卷结构、题量和题型方面基本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

一是要求拓展历史思维能力。2013年的历史小论文题由原来论证材料的观点到论证自己的观点, 思维能力有所拓展。二是要求提高知识整合能力。关于选修改革史的考查, 从以往只涉及一个改革到2013年将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进行了比较整合, 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要求有所提升。三是对答题规范要求变化。以往答题纸都以横线的形式划定了每问答案的具体区域, 而2013年除了小论文外其余题目的答题区域都以空白形式出现, 学生答题规范要求相对提升。

3.关注时代, 学以致用

从试卷主观题来看, 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关注社会现实, 密切联系时代。例如, 第21题以儒家伦理为主线, 旨在引导考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道德, 实现社会和谐。第22题考查国共两次合作及新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引导考生要正确认识历史, 关注现实, 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再次考查罗斯福新政, 现实意义很强。

4.能力立意, 渗透史观

纵观这套试题, 所考知识点都是将主干知识通过新材料和新情境呈现, 知识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突出能力立意, 又较多地渗透史学研究问题。比如第23题的设问:“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 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 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 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 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 要求考生“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这些设问从史学研究角度突出能力立意, 充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对2014年江苏历史学科高考的启示

1.突出主干知识和材料阅读两大重点

从近年高考历史试题来看, 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试题材料丰富、阅读量大。如何把握复习重点, 如何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是备考的当务之急。不管试题和材料如何变化, 其最后落脚点仍是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因此, 高三复习之前, 教师一定要将课程标准、高考说明和教材有机结合, 将主干知识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材料加以呈现, 帮助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得出教材中的结论,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史学研究能力

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对文科综合素养要求高, 地理知识、图表分析、政治理论、文言功底等能力都必不可少, 这些是历史教学深层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应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 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同时,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观点、方法以及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史学理论阐释和历史研究方法。

3.注意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的两大联系

课程标准强调“在内容的选择上, 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 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时代特点。因此, 教师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大联系:一是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做好专题知识和阶段特征的整理复习。二是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就社会热点问题寻找与历史知识的交叉点,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计问题, 多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强调审题和答题的两点规范

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 篇6

一、试卷结构

(一) 试题总体分布

本试卷300分, 历史占100分。其中, 第一卷客观题占44分, 包括第12~22题, 共11题, 每小题4分;第二卷主观题占56分, 其中3题22分, 36题34分。

(二) 试题结构及考查功能

从试卷结构上看, 仍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从考查功能看, 仍以能力立意为主, 着重考查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四个层次。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 以能力为立意, 将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科学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的思想。

二、试题特点

(一) 充分彰显新课程的思想

1.强调知识学习, 更注重能力立意, 强调二者相结合。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高考历史试题是对学生知识的识记储备、再现和灵活运用能力的一次检验, 即考查历史学科能力。一定程度的历史思维能力, 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基础上的, 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本次试题, 皆需通过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背景, 在分析思考后得出正确答案。

2.突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的考查, 不但要“学会”, 而且要“会学”。材料的功能并不是引导学生回忆教科书, 而是提供新的历史信息。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 而不是考查学生对教科书的记忆。反映了新课程“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要求, 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 充分体现历史知识获得的过程。材料解析题强调对历史的认识, 要求从材料中总结答案, 突出了学习过程的考查。

(二) 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征

1.体现了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特征。因此, 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要依据相关的媒介——史料。在本卷中材料解析型选择题成为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11道中有6道属材料解析型, 占选择题总量的一半强。

2.今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 突出了历史学科阅读量大的特点。历史学习离不开史料, 因此材料解析题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题型。在材料解析题的选材方面, 以往命题者为了减少考生在考场上的阅读量, 把具有一定干扰性的无效信息删除掉, 只剩下有效信息, 只要考生能读懂材料, 答案很容易做出来。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Ⅱ卷材料字数共996字;2008年增至1334字, 今年虽略有下降但也达到了1150字。

三、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当前, 高考仍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认为, 教学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由单纯强调掌握史实现象转向重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此前提下, 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 贯彻历史新课程的思想

彰显新课程的思想是2008年和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重要特征。因此, 在教学中, 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并努力贯彻执行。在教学过程中, 本着“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原则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二) 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历史课程知识体系

历史课程的基础知识可分为三类: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在复习三类知识时应做到三个联系:1.纵横联系。纵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横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个侧面在同一时期有不同特点。2.中外联系。教材中中国史和世界史是分别编写的, 容易造成中外历史的割裂。复习时, 应尽可能将课本中的中外历史知识相结合, 相互呼应对照。3.知识与理论联系。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 复习要注意用一些基本理论去理解分析解释历史现象。用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理论揭示社会规律。

(三) 夯实课程基础知识, 提升学习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是知识的运作, 缺乏必要的历史课程知识, 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 更谈不上创新。因此, 在知识给予方式上不仅要“授之以鱼”, 还要“授之以渔”。这样学生才能在掌握“知识”中提升能力, 培养自主建构知识、迁移运用知识以及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 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 注重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指导

审题能力欠缺一直是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训练, 重视创设问题新情景, 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题训练, 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与迁移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及灵活应变的能力。要注重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以高考题目的训练来强化学生对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理解, 培养学科知识的运用、有效信息的提取等能力, 注重解题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论从史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胜旗.2006年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考查特点及备考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 (.04)

上一篇:中国IT设计任重道远下一篇:施工企业现金流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