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设计任重道远

2024-09-17

中国IT设计任重道远(精选9篇)

中国IT设计任重道远 篇1

1 引言

随着企业联合重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和做优,集团企业业务飞速发展,传统的数据中心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变化需求,传统的数据中心基础结构建设已逐渐无法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并缺乏敏捷度,中国外运长航(上海)集团企业IT部协同上海信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云计算的理念和IDC相关SAN存储网络布线、LAN网络布线、核心交换网络、数字KVM、大屏监控及环境监控等关键技术,对原有集团陈旧的IT机房设施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工作。

该集团数据中心在世博地块新建大楼2楼,大楼的各层弱电间为网络接入设备间,运营商机房(电信通信接入间和联通通信接入间)在地下夹层,其工程范围如图1所示,本文重点阐述集团企业数据中心(IDC) IT设施系统的设计。

2 数据中心功能区域设置

机房布置如图2所示,共有四个功能房间区域:主机房区域、UPS间机房区域、备用机房区域、数据中心监控室区域(IDC机房监控室),其他楼层的弱电间为接入设备间区域。图中U1-1、U1-2、U2-1、U2-2、U3-1、U4-1为网络列头柜,数据中心布线分成MDA (主配线区)、HAD (水平配线区)、EDA (设备配线区),其中MDA分SAN存储主配线区、核心交换机主配线区。

MDA:核心交换机柜1、核心交换机柜2、SAN存储柜1、SAN存储柜2。

HAD:U1-1、U1-2、U2-1、U2-2、U3-1、U4-1网络列头柜。

EDA:服务器设备机柜。

机柜设计:MDA机柜尺寸为600×2000×1100,HAD机柜尺寸为800×2000×1100,服务器机柜尺寸为600×2000×1100,全为网孔的机柜,前门为单开门,后门为双开门,机柜上方为网格桥架走线方式。

该数据中心使用的网络有三类:一是基于传统以太网络,即服务器和PC机上的以太网适配器,遵循以太网IP协议传输的LAN网络;二是基于存储主机总线适配器、采用光纤通道FC协议的SAN网络;三是构建数字KVM网络,它含有自己专用协议的管理网络。

3数据中心基础链路架构设计

该数据中心主要是由SAN与LAN两种网络及KVM专用管理网络构成,LAN网络的以太网络传输协议与SAN网络的FC协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综合布线系统必须能同时支持LAN和SAN网络的应用,即需要规划两套完整的布线系统,以便分别支持LAN和SAN网络。该数据中心LAN网络与SAN网络基础链路架构如图3所示。

在这种架构的网络系统中,服务器/主机/小型机等网络设备既要处理通过IP协议传输的LAN数据包,又要处理通过FC协议在存储应用之间传输的块状数据。因此在设计数据中心基础链路时,既要考虑上行到核心交换机的LAN网络,又要考虑下行到存储交换机的SAN网络。

3.1数据中心LAN网络架构拓扑

该数据中心LAN网络架构主要是由核心交换机、大楼弱电间楼层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服务器/小型机/主机等之间的连接。

图4为该数据中心整体的LAN网络架构拓扑图。

核心层、接入层、服务器接入层、出口路由、独立网络设计等详见第5小节——数据中心网络系统设计。

3.2数据中心SAN存储网络拓扑

该数据中心SAN网络链路完全独立于LAN网络主配线区(MDA)、水平配线区(HAD)等布线单元,SAN网络拓扑图如图5所示,链路采用光缆OM3布线,双链路,并用MAD集中化布线更利于SAN网络管理。

3.3数据中心数字KVM网络拓扑

K V M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恰当的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的配置,实现系统和网络的高可管理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机房面积。

目前KVM主要有两类产品:模拟产品和数字产品,这两种产品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模拟KVM的所有信号以模拟信号的方式传送,而数字产品的信号是通过TCP/IP协议数字包来进行传送的。本次设计采用数字KVM系统,其优点是:(1)所有用户通过IP网络操作,拥有远程访问能力,控制距离不受限制。(2)扩容相对容易。

网络连接:在服务器机柜一端有显示器与USB接口转换器(转换头为RJ45)连接到铜缆的配架上,对应的列头柜配有数字KVM设备。图6为KVM连接图。

3.4 IDC监控中心、大楼某处管理人员、北京总部管理人员远程访问拓扑

详见图7所示。

4 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数据中心铜缆及光缆解决方案如下:

该工程中在U1、U2每列机柜两头各设置一个布线头柜,每排2个(如:U1-1、U1-2、U2-1、U2-2),用于放置光缆配线架、六类UTP铜缆角配线架及接入交换机,每台服务器上端放置光配架、六类UTP铜缆配线架,U1、U2两排机柜的铜缆及光缆配线路由是:每台服务器有24对六类UTP铜缆线到各自列头柜、有2对12芯OM3光缆到列头柜、有2对12芯OM3光缆分别到SAN存储柜1和SAN存储柜2、每台列头柜有2对12芯OM3光缆到各自核心交换机1机柜和核心交换机2机柜。注意:U1、U2两排服务器机柜有光缆到存储柜,U3、U4两排服务器机柜没有光缆到存储柜,只有光缆到各自列头柜,同时该两排的各自服务器机柜有24对铜缆到各自列头柜。数字KVM专有网络连接利用已有的铜缆6类UTP线进行组网,其数据中心整体综合布线系统拓扑图如图8所示。

5 数据中心LAN网格系统设计

5.1 网络需求及分析

网络出口:(1)专网出口:世博大楼专网出口会有多个运营商及多种形态链路接入,目前出口考虑与华东公司互联(未来会有与北京总部直接互联的可能性)。出口设备必须具备冗余备份,保障专网业务不中断。考虑世博大楼未来网络拓展,势必会成为一个总节点下联多个分支单位,因此要参考华东公司专网路由器SR6604上已使用接口类型配置,满足专网线路连接。(2)外网出口:出口1主要应用于世博大楼内员工访问Internet资源,用户人群可分为内部员工及访客。考虑其人数众多、应用复杂、不易控制,在出口多运营商链路的基础条件下,还需要做到安全访问,合理控制访问内容。做到对于用户上网行为的控制及有效避免来自外网的各种攻击。出口2用于独立网访问Internet资源,可视其为世博大楼中个别楼层用户的专用出口。

网络核心交换及接入:核心层网络处于网络结构的顶层,是网络的核心部分,要求具有高带宽传输能力、高容错性能、高密度和高速率接入等特性。

接入层要求千兆到桌面万兆上行,可用接口满足世博大楼1 3层楼(地面10层和地下3层)用户接入的实际需求。

应用服务基础网络架构:世博大楼中会涉及提供对内对外各种服务,要求对内与对外服务器、存储等资源从物理层面隔离。为保障关键业务安全性,各自单独接入核心网络。

5.2 核心层设计

网络核心层是世博大楼网络数据的骨干交换区域。核心层的主要职责为负责整个大楼网络数据的高速转发。核心层由于是整个网络的核心,从设备上来讲,需要在考虑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同时,充分考虑设备引擎、业务线卡、电源等的冗余,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攻击能力,如中央处理器保护能力、基础网络保护能力;从架构上来讲,需要充分考虑核心层设备间的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支持虚拟化技术,实现设备级的冗余备份,同时在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网络链路的冗余性和可靠性,提高网络防灾能力。

核心层建议采用模块化的路由交换机,支持全面的单播、组播路由协议;有较强的扩展能力,能支持高速端口的灵活扩展;支持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抵御多种网络安全威胁,支持多种增值业务板卡,如防火墙插卡、无线插卡等,满足视频应用灵活组网的需求。

5.3 接入层设计

为满足接入用户的需求,接入层交换机须具备高密度端口和提供线速转发,支持VLAN技术,减少网络中的广播域,提高以太网的转发效率,建议采用提供大容量的千兆接入端口,同时具备高密度万兆光/电上行能力,满足用户对园区网高密度接入、高性能汇聚的使用需求,以及最低成本的万兆互联/虚拟化方案。支持嵌入式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可提供跨服务器、存储、网络以及虚拟化的全融合管理,简化部署安装,优化运维管理。

世博大楼共13层,预计地面每层用户数在100左右,因此考虑地面每层将3台48口交换机之间环形互联,通过IRF2技术虚拟化为1台逻辑设备,地下每层放置1台48口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与两台核心交换机之间通过双万兆多模光纤互联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

5.4 服务器接入层设计

世博大楼中内网包含了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及对内服务的数据库服务器、特殊服务器。

因此基础网络构建时考虑两种类型的特点及共性,建议如下部署:

对内服务器接入交换机选择数据中心级别以太网交换机,在提供高密10GE/40GE线速转发端口基础之上,支持灵活的模块化可编程能力及丰富的数据中心特性。两台服务器接入交换机通过40G进行堆叠,上联双万兆多模光纤与核心交换机互联,保障交换机之间高带宽。

对外服务器因其需要为外网用户及员工提供持续服务,为防止广播泛洪等问题出现,建议在核心交换机与服务器接入之间布置一台路由器,实现对外服务器与核心交换机之间三层互通,这样能有效隔离二层广播带来的影响。

5.5 出口路由设计

专网出口:外网路由器选择SR6608,此型号相对华东公司原外网路由器SR6604具有更多扩展业务板槽位,其配置参考原SR6604上已使用情况(考虑到世博大楼未来也会存在作为大节点下面会有许多分支),8E1接口板与POS接口的配置满足各种外线接入方式,两台SR6608冗余备份。

外网出口:深信服添加(涉及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核心交换机可开启SNMP协议(V1或V2),且团体名为public,只读权限供深信服设备读取ARP表项获取MAC与IP对应关系。

5.6 独立网络设计

世博大楼内的个别事业部门需要通过独立网络出口访问Internet,因此在原有网络基础上新增一台路由器及独立网核心交换机,根据实际情况将特殊部门平稳切换到独立网络。只需将原接入交换机上联万兆光纤移至独立网核心,无线网络如有同样需求可切换POE交换机上联光纤(也可通过修改配置新增SSID划分单独VLAN,用户地址由独立网核心分配,AF管理仍由内网核心交换机无线业务板卡统一管理)。独立网核心与内网核心之间双万兆多模互联。

6 数据中心监控室大屏监控系统设计

数据中心监控室设置6块46寸液晶超窄边拼接屏,用于IDC环境监控、网络故障诊断、视频监控、服务器远程配置及监控等,6块屏中最右边的上下两个屏固定做机房视频监控和3D巡检使用,其他4块屏可以灵活组合成1个大屏幕和或4个小屏幕显示机房的环境参数监控画面、网络拓扑图画面、服务器远程配置监控画面,监控室功能特点包括:集中管理,响应迅速;资源的统一调度,降低成本;协调各方面资源,协同解决问题,及时决策;图形化直观监控,及时排除故障;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提升企业形象。

数据中心监控室大屏监控系统原理如图9所示。

7 IP电话系统的设计

由程控交换机与IP电话的网络拓扑图(图10)可以看出,充分利用集团数据网络及北京总部与上海集团的网络专线,实现异地长途电话费用变成本地内部免费电话,或者上海出差到北京,通过北京总机打上海电话,只需市电话费用,大大节约了日常电话费用。

8 结束语

由于该数据中心存储网络的解决方案为FC-SAN网络架构,存储网络与数据网络往往是独立的,FC-SAN要求从访问发起(服务器)到被访问端(存储设备)必须存在两条完全独立的路径,以确保FC网络的高可用性,数据安全性高。

但为了支持服务器上用于以太网、存储网、管理、备份以及虚拟机及时迁移等应用的多种适配器卡,往往需要更多的交换机端口、布线链路、机柜空间等。这样不仅增加了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难度,这是该架构的弱点。

采用新的技术(FCOE)解决核心交换机、存储交换机的融合,从而实现LAN与SAN网络主干链路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业务和网络的灵活性,简化数据中心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但由于以太网在结构设计上的特点,其本身并不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基于这个原因,在对数据安全要求级别比较高的企业数据中心存储网络中,我们还是以部署FC-SAN网络为主。

中国IT设计任重道远 篇2

江苏大学 工商1001朱程鹏

神州系列航天飞船上天,2008北京奥运以及2010上海世博在中国的盛大举行,GDP总量自2000年至今始终保持8%以上的增长直至现在的世界第二经济体;我们的祖国真的就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的盛大焰火一般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一片华丽的景象了么?国人一片欢腾,为自己的国家骄傲,大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仿佛中国已经从那个签订了无数丧权辱国条约的半殖民地国家,演变为世界强国。事实上真的如此么?从物质角度上来讲,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进步,大多数人实现小康,不再为温饱犯难。温家宝总理的一席话将这种想法打得粉碎,中国要实现初步现代化最早要在2050年,真正成为发达国家最少也要到本世纪末。作为预备党员,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盲目乐观。

我想即使不用总理那一席话,从身边也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生病了,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学生日本之间差距甚大!出国旅游过的更是会有体会,很多国家禁止踩草坪,乱丢垃圾的公益标语只有中文。有幸去台湾交流过,可谓感悟良多。在台北地铁的高峰期,一条仅供两人可以通过的电梯上,人们自觉的靠右边站,左边留给赶时间的人,反观同样高楼林立,看上去不可不称之为现代化大都市的上海,小小一个地铁站即可谓将我们中国人的竞争意识发挥到了极致,车门一开,不管有没有下车挤了进去。再看看上海世博会,现代化的一流展馆,破纪录的人流量。传出了伪装残疾人用绿色通道,老人假装晕倒坐轮椅,让我们的民族形象在世人面前尽失的骇人新闻。近期又传出某位孩子去埃及旅行,刻下”到此一游”引起热议。

物质上的现代化,是一个空壳,是没有核心支撑的,没有体制的支持,这些就像100多年前的“亚洲最强”北洋水师一样不堪一击。

大国崛起之日本,给我带来很多感悟,很早前就喜欢看新闻,渐渐开始抱怨这个社会,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这样,从邻国日本身上找到了答案。

在1853年之前的200年,日本和我国一样,实行着闭关锁国的政策,知道美国将军佩里带领黑船打开了日本国门,日本人见识到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1840年中国的鸦片战争也为他们敲响了警钟。日本这个民族最重要的一个特性

我觉得就是谦逊,他们很谦虚,他们善于学习。在看到他们的老师中国被西方列强轻松击溃后,迅速的拜西方列强为师。日本当时也签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安政五国条约》。日本成为了西方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材料供应地。和当时的中国出境可以说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日本人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了《明治维新》。口号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日本政府派出了白人的使节团出访,49名高级官员,历时一年,参观12个国家,花费了财政收入的2%。这样空前的规模,如此大的力度,足以见到日本政府的决心。岩仓使团,经历了“始惊,次醉,终狂”下定决心赶上他们。决定以德国为自己的模板,进行国家为主导的工业发展。在看同时期的中国,展开了洋务运动,名义上“自强”,真正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便继续维持封建统治。缺乏一种推动社会向一个新的方向继续发展的动力,没有全盘的计划,也没有调动起全民的积极性。反观当今,改革开放后,国家每年花巨额财政收入用以出国访问,县级的芝麻官都可以拿着公费“考察”,名为考察,实为公费旅游?将美景看完,去商场血拼回来后,学到了些什么?我想他们了解更多的是国外生活之优越,奢侈品之丰富。日本仓岩使节团在欧美去的最多的是工厂,学校和科研机构。

日本对西方的观察学习结束了,下面开始实践。国家主导工业发展,开始兴建工业。由于当时日本国民队现代化的技术有抵触情绪,迷信封建思维根深蒂固,有高级官员带头,让自己的女儿进入工厂工作,逐渐消除了这种思想。这时的日本采取的是直接拿来主义,花重金聘请外国专家,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用来开办国有企业。与此同时还扶持私人企业,前后共赠送三菱公司31艘船,让其经营,并且补贴经营费。再看同时期的中国,兴办工厂,引进了技术,可是,工厂时由谁来管理?曾几何时,任人唯亲,于是真正有能力管理的人没有办法管理,那些吹溜拍马有关系的反而当了管理者。私人企业更一直都是政府首要的搜刮对象,更不要提进行扶持。国家主导的意义仅仅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引领大家进行,而不是为了造福少数人.在当今编制之中吃喝公款,乱决策。浪费的是财政收入,伤害的是公信力。为什么以前人人都要进国企?就是这个道理。最终不堪重负,破产,或被私人承包,大多数职工下岗。

在儒家思想中,人分为三教九流。商,为下等,商人在百姓心目中多为奸诈的形象。然而西方的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便是工业和商业,为了实现目标,涩泽荣一弃官从商,带头作用说明有地位的人也可以从商,从商者也可以有地位。他的理念为,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崇尚有道德商人,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在中国,儒家文化中对道德的要求被我们舍弃,留下等级观点,君主观念。现在的商人,见利忘义,食品安全事故接连不断。

当然,日本的维新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大久保利通所实行的拿来主义,全盘西化使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发生激烈碰撞。社会矛盾激化,政府以几十分之一的价格把产业卖给私人,官商勾结,腐败严重,知道明治天皇出面罢免一大批高级官员才得以平息。这一点和我们国家目前的状况极为相似,胡总书记说过“腐败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亡党亡国”。当今的中国贫富差距极大,社会矛盾突出已经到了危险关头。习总书记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治理贪污腐败,惩治贪官,限制三公消费。可是,中国人向来是“聪明”的,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饭店里的生意是不好了,大厨被请进了单位食堂。“三菜一汤”招待标准下来后,是三个菜,可是没精确到材料,鲍翅等悉数登场,还有的是始终保持餐桌上三个菜,不停的换。

所以说,观念不改变,体制不改变,用人制度不改变,以后还是会这样。看看日本当时的做法,伊藤博文上位后,根据日本的国情建立了宪法,依法治国。这是我国欠缺的,用人制度上我国善以任人唯亲,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上我们有人情,面对领导时我们讨好害怕胆怯。城管可以随意打小贩,“我爸是李刚我爸李双江”,“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这种事情不绝于耳。不得不说,人情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可是,这种人情工作上则体现出的则是腐败。依法办事,按章办事,按原则办事,是基本。明治维新的成果在19世纪90年代初见成效,日本已经不是一个受列强欺辱的小国了。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以绝对的实力差距的海军战胜了他一直的老师中国。为什么我们的战舰如此先进还是输了?小小的一艘军舰上,体现的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一艘战舰最重要的就是舰长,舰长不是凭实力当,而是更懂得“送礼”,奉承,厚黑之大家者可以当。战舰上的士兵吸大麻,缺乏训练,懒散无组织。

随后的日本在军国主义思想下误入歧途,企图以侵略为快速发展之捷径。最

终被原子弹炸醒,随后的日本变为一片废墟,明治维新的成果毁之一炬。中日两国继十九世纪初再一次回到了同一起跑线,日本很快的用二十年时间重新崛起,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谦虚学习的态度,和明治维新遗留下的科学技术,人才等软实力发挥了极大地作用,而且在《和平宪法》的保护下日本得以快速发展。中国在内战,抗美援朝战争和“大跃进”中错过了这最重要的20年,随后的十年更是一场浩劫,仅有的人才要么被害,要么逃亡,日本所重视的教育在中国被视为了反动,这一次中国再一次错过了发展的好机会。

中国IT设计任重道远 篇3

在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中, 人们对居住需要有朴素而丰富的阐述, 如“安其居, 乐其业”“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等, 这些诗人、哲学家们的思想火花无不映衬出古代的中国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建立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生活环境,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目标和理想。由于经济的发展, 城市进程的加快, 我国社会生态与环境的整体质量在下降, 并出现许多城市病。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渗透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各个领域, 城市规划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在时空布局上的一种手段, 生态环境是其首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 规划和建设适于人类居住的现代生态型城市, 既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 也是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 古称邕州, 具有1680多年历史, 是广西第一大城市, 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 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 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南宁地处亚热带,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令南宁满城皆绿, 四季常青, 长久以来形成了“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的城市风格。近十年来, 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及劳务输出带动了全市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 也促使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全市人民正在为创建生态宜居城市努力。

然而, 现代城市的开发建设与扩张、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 不自觉地破坏了城市内部原来的自然生态条件, 形成了特殊的人工环境。为维护城市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各种物资和能量大量从外界输入, 从而导致产生的废气、污水和垃圾远远超出了城市环境的承载力, 如不及时输出, 就会造成种种不良的环境问题, 对未来发展不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_南宁相思湖湿地景观。

1.城市绿地日趋减少, 土地利用与建设扩张带来自然生境退化, 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空气难以净化, 噪声难以降低, 不利于居民的健康。

2.城市气候发生了局部变化。二氧化碳的增多, 使城市的温室效应日趋明显, 建筑物和沥青马路发出的热辐射更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加上建筑物的密度和高度不断增加, 阻碍了城市的通风, 城市的中心地区气温往往高出周围2℃~4℃。

3.城市污染不断加剧。城市工业化进程加快, 城市废气、废水、废渣排量增加, 致使城市的空气质量下降, 水系环境恶化、垃圾无序堆放等城市问题的产生。

4.水资源日趋紧张。尤其是城市饮用水的缺乏, 城市的河流和地下水因污染而不能饮用, 城市的排水系统使降水很快流入河流, 难以补充地下水, 形成城市漠化效应。

5.城市噪声污染严重。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交通与工业生产, 许多城市道路的噪声指数超过80d B, 这不仅影响居民的学习、工作和休息, 严重的还可能使人情绪烦躁, 甚至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城市环境的恶化给居民的健康和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城市成了某些疾病的高发地区。生态型宜居城市建设是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它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方向。

现代城市生态规划是传统环境规划的发展, 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 它研究问题的着眼点不是环境污染本身, 而是在整体上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拟定规划方案。且宜居城市的生态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和经济规划, 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 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因此, 生态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要从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出发, 确定生态空间的保护、控制、治理的范围, 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网架, 形成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

对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来说, 应注重绿地系统规划, 建立整体性强、多层次、立体式的城市绿化系统, 把城市其他功能系统与绿化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具体可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在注重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同时, 努力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从实际上发挥绿化系统的生态功能。

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思路和规划战略, 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强调接近自然的原则, 将自然空间的山和水引入城市, 制定具有生态战略意义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强调建筑与环境整合的原则, 制定中心城区的街区详细规划;健全具有法规性质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强化绿化管理制度;确定生态城市的整体建设思路和分期建设步骤。

在规划中, 交通生态走廊是与生态城市相关联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与生态城市核心或是区域发展的“心脏地带”相连接, 属于城市建设与区域开发通过“交通走廊”为支撑条件的地理空间概念。建造交通生态走廊, 就是要完善城市交通规划, 使城市主要街区与交通干线有绿色环带包围, 形成良好的生态走廊, 从而改善城市环境。在城市道路的两侧规划宽阔的绿化带, 形成绿色走廊, 其间相互连通形成绿色交通网络, 覆盖整个城区, 从而达到交通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共生环境。

建造“生态站”, 减少环境污染。城市生态系统分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亚系统, 其中自然亚系统是基础。控制城市环境污染源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根本。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交通、农业和生活四方面的污染, 建造生态城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尽量减少城市污染。据保守估计, 城市每天可以产生150万吨固体垃圾, 而其中的三分之一以上没有被收集, 从而成为重要的城市污染源。

_狮山公园将自然空间的山和水引入城市。

水环境是城市重要的环境因子, 水体与绿化的结合造就了城市优良的自然环境。水面通过蒸发和渗透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 促使植物生长旺盛;水边的植物也能阻滞泥水, 净化雨水, 有效抵御水体污染。大面积的水体可吸收和存储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 其升温降温速率远远慢于陆地, 从而在两者上部形成空气环流, 给人们带来凉爽、湿润的空气, 发挥天然空调器的作用。现在有关专家学者主张收集建筑层顶雨水循环利用, 还建议路面采用可渗透型材料, 有利于保持一定的城市水循环。

一份2014年南宁城市内河水质类别评价结果显示, 南宁城区18条内河除八尺江为V类水质外, 其他内河均为劣V类水质。南宁内河存在氨氮、总氮、总磷等多种超标污染物。据介绍, 按照地表水国家标准, 水质分五类, 类别越高, 水质越差。而劣V类水的污染程度已超过V类, 表明这些内河处于重度污染状态。距离市中心地段越近, 污染物超标的倍数越高, 其主要原因是内河沿线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

西乡塘的明月湖前身是心圩江, 在治理之前水质极差。在传统的治理方法中, 物理方法 (如打捞) 虽可清除部分污染物, 但对氨氮、亚硝酸盐等化学污染物以及禽畜粪便等的处理难以奏效, 用化学的方法则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南宁市首次尝试引入微生物治理方法, 将需要处理的污水与自然水体分隔开, 污水区安装增氧、污泥回流等设备和微生物载体填料, 并投加高效微生物使污染物快速分解, 净化污水, 再排入明月湖。同时, 对明月湖整个水面投加相应量微生物, 降解湖内底泥、富营养化等内源污染, 逐渐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如今明月湖的水质已得到极大提升, 湖畔已经能看到白鹭的身影。由于南宁大多数内河水源来自水库, 即使水库有时给内河注入活水, 但由于大量生活污水排入, 污染仍然不可避免, 因此需要从源头掐断污染, 让每一条内河都达到完全截污, 才能使“中国水城”的建设事半功倍。

_经过微生物治理, 明月湖水质得到极大提升。

_俯瞰明月湖今景。 (田四春/摄)

同时, 结合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切入点, 突出体现“山、水、城”浑然一体的城市特色, 充分展示城市的古代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风貌, 形成独特的城市人居环境在城市建设中, 深入挖掘城市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 并将其融入具体的小区、街道的建设中, 张扬城市区域个性, 使城市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气息融为一体, 提升文化内涵和品位, 大力营造新的城市亮点, 用文化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

现代城市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应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 在生态规划中做好生态区划, 充分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水文地质、地方文化特色等生态环境条件统筹规划。

对于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古迹, 秉着尊重历史、尊重文化角度出发, 要加以充分保护利用。对于城市周围的山岭以及河流、湖泊应加以绿化和美化。更重要的是它和市区组成统一的生态系统, 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我国的一些生态园林城市都得益于其周围美丽的自然环境, 如南京有浓荫覆盖的紫金山、杭州有水光潋滟的西湖、厦门和大连有碧波万顷的海滨, 没有条件的城市也可规划建造环城森林带等。怀化城区五水穿城, 四山依傍, 自然环境基础得天独厚, 西北面背靠钟坡森林公园, 其主峰直插云霄, 四周群峰连绵, 蜿蜒起伏, 首尾呼应。城区中舞水、太平溪分别自西、东两个方向迂回曲折流经市区, 交汇于城区南面, 如城之血脉, 这一山二水使城市形成了背山面水的基本格局。因此, 可以凭借现有的山环水绕的地域特色, 充分利用良好的内部水环境, 组织防护绿地与景观绿带, 渗透城市内部, 形成绿廊, 并充分利用周围山体, 结合地形特点, 以大面积绿色“斑块”与廊道楔入城市空间, 形成“山水融城”的生态宜居城市模式。规划构筑山水相依的城市空间结构, 建设山水格局的组团城市布局, 形成高品位、山水相依的生态园林城区。

城市新规划的部分应留出相当比例的空地用于绿化。如深圳有42%的土地用于绿地, 珠海人均占有绿地112平方米, 被誉为“南国的花园城市”。老城区则应结合城市改造, 拿出空地搞绿化, 以改变原有的城市形象。如大连就在市区新增139.1平方米的绿地, 杭州、西安的动作也较大。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密度极高的国家, 现在过分强调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还为时过早, 但是在城市用地中保证一定的绿地比例还是十分必要的。不同地理位置及地域差异的存在, 自然环境要素的构成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有所不同。

对中等城市而言, 城市绿地分布要均匀、合理, 形成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扩大城市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 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和居民区应该加强绿地建设, 让更多的市民都能受益。如怀化中心城区凭借创建生态城市的东风, 城区拆迁还绿、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断推进, “亮、净、绿、美”面貌初显成效。

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 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 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 引入植物要与当地待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硬质铺装要少且要使地面水能充分渗透地下, 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身维护能力, 还能节约大量的维护费用。

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 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 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阴效果, 增加绿地的色彩, 为市民提供距离合适、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 扩展绿化的范围, 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附台绿化, 加强植物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和应用, 增加城市绿化量, 美化城市景观, 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城市街道和住宅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他们对居住条件及其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一旦建成, 几十年难以改变, 因此开发者必须有超前意识, 不能再沿袭那种见缝插针、高密度建房的短期行为。新建一般住宅小区绿地比例不应低于32%, 高档住宅小区更应在40%以上, 使居民走出家门就进花园, 生活在一个空气新鲜、整洁优雅的环境之中。

长江设计院改革发展 任重道远 篇4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全面推行改企建制,成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江设计院共有职工5230余人。其中在职职工312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700余人,各类注册工程师400余人,勘察大师3人、设计大师2人),离退休人员2100余人(其中离休91人)。根据国务院、水利部和长江委有关勘测设计体制改革的要求,长江设计院目前正在向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股份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目标开展改革工作。

一、改革进展

由过去的委、院合一体制到委、院分开,合并组建成立新的长江设计院后,经过一年多的摸索、调研、酝酿,体制改革方案和机构设置方案相继得到了水利部和长江委的批复,近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框架已基本形成。其基本思路和目标是:根据专业化和地域化相结合、技术与劳务相分离的原则,按岩土工程、专业测量、综合勘测等公司进行重组。同时按国际通行的工程咨询设计公司的模式进行改造。最终形成以咨询设计为龙头,集投融资、项目(产品)开发、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管理及施工等于一体,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提供服务的国际型大型企业集团。力争用不长的时间,使长江设计院逐步建设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形成以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和岩土工程为主业、测绘及空间信息、水电科技产品开发、建筑、交通、水环境、服务型实业等专业化公司相协调的多元化产业格局的集团公司。

(一)实现了委院分开、勘设合并。200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已将勘测与设计资质转移至长江设计院,并经过一系列工作,妥善地解决了与委内相关单位间的业务关系,为长江设计院进入市场创造了条件。2002年4月至8月间,院领导班子和技术领导层相继被任命到位,成为长江设计院正式组建的标志。

(二)体制改革方案和机构改革方案获部、委批复。2003年7月,水利部正式批复了《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组建的长江设计院整体转制为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水规总院和新华公司三家股东分别持有65%、23%和12%的股份。

2003年9月,长江水利委员会分别批复了《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机构设置方案》。根据各专业目前在市场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相应设立专业处、分公司和子公司,通过体制调整达到强化体现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推动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专业,支持和放活有独立市场的专业。

院机构设置方案有:

8个职能管理机构:综合管理部、党群工作部(党委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经营计划部、财务资产部、技术质量部、监察审计部、企业发展部。现部门管理人员基本到位。

7个院直属单位:规划设计处、枢纽设计处、施工设计处、机电设计处、库区规划设计处、水利水电病险工程治理中心和工程数字仿真中心。

6个院属分公司:建筑工程设计咨询公司、交通工程设计咨询公司、环境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工程咨询公司、三峡勘测公司和重庆勘测公司。

6个院属子公司: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长江空间信息工程公司、长江工程物探与检测公司、机电设备公司、武汉实业公司和宜昌实业公司。

2个驻外代表机构:上海分院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代表处。

1个临时机构:三峡工程代表局。

院直属单位、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组建方案已经明确,并获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复。目前,按照重组的要求,正在进行各公司的组建工作。

(三)进行清产核资,盘清了资产。在长江水利委员会为长江设计院界定了资产范围基础上,聘请中介机构,组织开展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大量工作,历时一年,已基本完成,待上级审核认定。

(四)积极开展参加社会保障工作。对5200多名职工的社会保障参保数据进行了清理核实。2003年4月上报湖北省社保厅,已经省社保厅有关部门进行了初步审核,现双方正就特殊工种认定具体事项进行磋商,5月份将完成。

(五)推行竞聘上岗,引入竞争机制。长江设计院职能部门的部分处级岗位干部,于2003年4月率先采取竞聘上岗的形式选拔。2003年9月,上述职能部门对17个管理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管理人员。同时,调整人员构成,通过机构改革、竞聘上岗和提供九项分流措施,机关片人员精减压缩了一半。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江设计院公开竞聘工作将自上而下不断推进,并全面推行技术岗位竞争上岗,形成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成长的环境。

二、改革工作主要成效

(一)勘测设计院经过改革,已初步适应了市场竞争环境。经过这段时间的改革,总体上,全院已从“生产车间”生产模式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一是全院的运作所受到客观制约越来越小,二是全院上下对市场竞争的意识和主动性在日益增强。比较可喜的是,一些普通职工经常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来关心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这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很重要的积极因素。

(二)经过一年多的磨合,主要业务实体(设计院、综勘局和扬子江公司)逐步融合,能够形成合力的共同体。事实证明,经过一年多运行,尽管目前的状态有差距,但是一定意义上,全院在改革合并以后形成了1+1大于2的效应,主要体现在院对外竞标、内部协调以及正在建立的管理体系等方面,内部的凝聚力正在逐步提高。

(三)市场开拓卓有成效。一是从区域拓展方面来看,过去,院的业务主要是集中在与长江有关联的工程项目上。通过近年的努力,区域拓展的形势总的来说是不错的。目前,在华南、西南、华东等区域有很大的业务量。另外,在国外市场上取得的项目也非常有成效。最近,商务部已正式把援助摩洛哥的三个水坝项目交给长江设计院。二是从专业和行业拓展的角度上来看,利用了长期承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技术优势,锻炼了一支队伍,在水资源配置的调水工程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承担了西部省区一批调水工程项目。新兴专业,包括目前在建筑、交通、水环境、病险库、岩土工程施工、项目承包、海堤工程等方面都有比较好的进展,水环境也正在启动。资本运作也比较成功的,院有效投资大约是5千万元,效益很好,如投资长江电力股份。最近正在筹划其他的资本运作方式,探索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吸收民营资本,职工持股等等,以加快产业多元化和股份多元化发展的步伐。

(四)技术发展有较大的进步。一是去年技术上保证了宏伟的三峡工程实现了蓄水、通航和发电三大目标。电子信息化建设紧紧跟上时代步伐,地下电站工程技术、以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为代表的当地材料坝技术、抽水蓄能电站技术、以引大济湟和穿黄工程为典型的隧洞工程技术等,技术发展进步很快。二是在竞争中稳步推进技术进步,去年有26个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勘察设计奖。

(五)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在很复杂的情况下个换版成功,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逐步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奉献、团队、创新”的企业精神已初步形成,去年长江设计院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崇高荣誉,有2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今年又有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人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三、对改革中难点问题的认识

由于历史演变、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长江设计院的改革和发展中存在一些特殊情

况,制约着改革的推进,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改革进程。到目前为止,其他各个流域机构所属的勘察设计院已完成了公司产权登记,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长江设计院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长江设计院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其法人治理结构还未有效建立;二是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复杂,短时间内还不能得到彻底解决;三是受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部分工作如土地等资产划转、评估等,需要与关联单位、地方政府、咨询机构等沟通协调,也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二)充分认清本单位历史欠帐和负担,争取主管部门和所在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一是离退休职工多,共有离退休职工2100余人,参加社会保险后,他们对待遇补差问题尚有疑虑;二是富余人员多,目前仅原综勘局实际下岗、待岗人员就多达三分之一,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还有数百人需分流,安置压力巨大;三是设备不足、设施陈旧,部分单位承接项目十分困难;四是辅业的依附性强,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操作难度性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三)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非常重要。相比于两年前,长江设计院在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制度建设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但是,在此过程中暴露出来人才流失加快、工作效率提高有限、产品质量意识下降、生产安全堪忧、部分员工服务意识不强等等一系列问题。建立完善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任务紧迫而艰巨。

(四)加强改革中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相当艰巨。改革不可避免地要调整各个层次群众的利益格局,以调动积极因素,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不触动利益的改革。全院推进改企建制有阻力,职工思想表现复杂,其最主要问题仍然来自思想观念的阻力。因此,分析不同情况,抓住职工思想上的复杂问题,在原则上明辨是非,在方法上积极引导,把转变职工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贯穿到改企建制的全过程,是改企建制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这项工作是难点,也是重点。

四、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一)继续加快改制工作。要积极推进资产评估和“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登记,配合水利部、长江委,推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组建及相关筹备工作。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立后,要抓紧召开院党代会、职代会、工会。这此工作涉及外部因素多,既复杂又困难,必须依法办事,迎难而上,加紧推进。

同时,必须加快二级公司的改制准备工作。对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继续深入加快改制步伐,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尽快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际型工程公司。

(二)抓好二级公司的组建工作。新设或重组的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长江空间信息工程公司、武汉实业公司等,难度较大,任务较重。院的主要职责,是在各二级公司提出的改革方案基础上,批方案,定班子,明确资源,理顺资质。

其他相对稳定的二级单位如重庆勘测公司、三峡勘测公司等,也要抓住改革机遇,根据新的要求,理清发展思路,调整组织机构,改革内部运行机制,激活市场经营机制。

(三)要积极推进社保纳入工作。社保工作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湖北省大部分勘测设计单位已经办理完社保纳入工作,全院这部分工作也必须加快步伐,要求今年上半年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工作。为切实保障纳入社保后的职工待遇问题,院将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此外,还要建立职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力争年内完成。

(四)加快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最基础的层面是与管理效益密切相关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的两个中心要素:公平竞争和价值激励。围绕这两个中心要素,长江设计院要全面推进三个方面改革:一是全面推行管理、技术岗位竞争、考核、奖惩机制。二是全面推行专业负责制为基础的项目管理制度。三是全面推行以绩效和岗位为主要要素的分配奖励制度以及相

应的晋升制度。

(五)加快研究和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从全院历史和现实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识出发,注意解决好三个实际问题。一是要解决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问题。积极大力开拓市场,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市场份额,才能解决速度问题。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兼顾长远,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实现全面小康创造物质基础。二是解决院内发展不平衡问题。院内存在部分单位生产经营困难,究其原因有优良资产少、业务单

一、技术落后、市场份额小、地理位置差、历史负担重等。对这些单位(主要是外业单位),院要给予指导和帮助,逐步解决一些客观上自身无力又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创造条件,跟上全院发展的步伐。三是解决部分弱势群体就业和特困职工解困问题。改革中特别要关心部分弱势群体,如技能单

一、技术落后、年龄偏大的“4050”职工,这些职工一时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院和各单位在改革中要加强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流安置措施,有条件的是加强转岗培训,提高和增加技能,尽快适应新岗位要求。

中国大银行走向国际任重道远 篇5

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新的全球2000家最大上市公司的名单,全球21家最大的公司中有4家是中国的银行,其中排名第五的中国工商银行还是全球最盈利的金融机构,其市值超过了任何一家美国银行。该银行2011年的收益达到330亿美元,资产为2.5万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资产均达到1.9万亿美元。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在2010年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中筹集了221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募股。

有迹象显示,中国这些大的商业银行正在准备走向国际化。据福布斯杂志报道,从纽约到荷兰,中国工商银行正在开设分行或是收购当地的银行分支机构。2011年,该银行出资6亿美元收购阿根廷标准银行的资产。它目前正在巴西大量招聘人才。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的高级客座教授鲍泰利表示,中国一直在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其中涉及让中国的国有银行在国外设立分行,这个过程已经进行了几年的时间。福布斯杂志援引中国建设银行纽约分行负责公司财务业务的一位官员的话说,中国的银行将比过去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该分行过去两年发放了20亿美元的贷款。他表示,建设银行今后两年将扩大在美洲的业务。1986到1990年期间在中国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担任副研究员的罗小朋博士认为,目前是中国的银行走向国际的好时机,但是他对中国是否有政治和道义上的力量来把握这个机会持怀疑态度。

中国IT设计任重道远 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明确提出塑造文化大国的国际形象是国家重大战略课题。然而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而言, 如何将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成功地向世界展示, 现实中还面临着不少困境。在对已有成绩感到欣慰的同时, 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发扬光大。鉴于此, 本文试图以中法文化年为例, 分析影响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因素, 思考目前我国文化域外传播所面临的一些困境, 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

一、回顾中法文化年及中法关系

中法文化年 (Les Années Chine-Franc e) 是由法国政府与中国政府合作举办的一系列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根据两国政府的协议, 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率先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 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则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活动。两国的文化年涉及了多领域的广泛交流[3]。“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也是建国以来中国与他国开展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 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然而文化年之后尤其是2008年, 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巴黎受挫, 两国关系受损, 随着法国总统萨科奇会见到欧洲窜访的达赖, 中法关系可以说降至了1991年来的最低点。2009年4月1日《中法新闻公报》发表, 表面上看来中法关系似乎在历经了种种坎坷之后恢复平静并步入了正轨。

二、分析影响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的因素

以中法文化年及其后中法关系的风云变幻为切入点, 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这些影响我国文化域外传播的因素。

(一) 大众媒介的影响

大众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起着相当大的引导作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绝大部分来源于媒介所构建的世界。由于各国的传媒因政治、经济的因素, 往往只从本国的角度看问题, 出于自身利益进行“议程设置”有选择性的再现或者扭曲客观真实世界。因此人们往往会认为媒介所呈现的就是绝对真实的, 从而形成不正确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 便具有顽固性和长期性, 导致国家形象传播的“马太效应”, 而文化传播形象与国家形象高度关联, 因此最终将导致跨文化传播的负面效果。

中法文化年举办之时, 法国的新闻媒体对文化年给予了高度重视, 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积极参与文化年的报道。法国各大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都用大幅版面报道了“中国文化年”。很多媒体从几个月之前就开始了相关的报道, 不少媒体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来报道文化年的活动, 高度赞扬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4]。法国媒体对中国文化多层面的展示, 加深了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进一步促进了两国关系。这一阶段中国文化在法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把视角转到当前中法关系和法国媒体对华报道上, 会发现随着中法关系的逐步恶化, 法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中国被描述成一个缺乏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和人权的国家。这极大损毁了中国的形象, 影响了法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认可, 使得跨文化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二) 文化模式维护功能的影响

文化模式维护功能是指, 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都有一种模式维护功能。在这种功能的作用下, 文化圈自身有选择与自我保护功能:当外来文化有利于原来的文化模式的维护时, 便容易被接受, 并被作为一种新的营养补充到文化机体之中;而如果外来的文化对原来的文化模式具有危害或破坏性时, 维护功能便会起到一种“守门人”的作用, 竭力阻止破坏性文化的侵入[5]。文化模式维护功能的发挥与一国的整体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密切相关。当整个大环境呈现相对协调稳定的局面时, 模式维护功能对外来文化体现出比较包容的一面, 接受度较高。反言之, 文化模式维护功就会冲突排斥外来文化, 导致跨文化交流受阻。2004年中法庆祝建交40周年, 两国确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法关系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是在一个相对宽松包容的环境里展开的, 且受到了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因此中法文化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向法国民众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改革开放的中国形象。

二战后美国取代了老牌资本主义大国英法等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法国国际大国地位一落千丈。法语也渐渐没落, 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与此同时汉语热席卷全球。而且在近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对中国而言, 法国一直处于一种强势地位, 虽然中国现在的飞速发展再次证明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优秀, 但是要让法国人心甘情愿地欣赏和接受, 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文化自我保护意识, 恐怕很难一蹴而就。所有这些因素, 使得法国容易对外来文化尤其是传统的东方文化产生一种防范心理。

(三) “文化自我诉求”作用

“文化自我诉求”理论告诉我们, 自我诉求的存在决定了跨文化传播中对其他文化是一种合目的的“映现”而不是合规律的再现。体现为对他者形象合目性的建构, 并由此造成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误认, 跨文化传播中, 关键在于他者存在的意义, 自我与他者既是一种认知结构关系, 更是一种价值结构关系[6]。

中法建交近半个世纪, 中法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法美关系。2003年, 法国由于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 两国关系降到冰点, 然而中法关系却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时法国与中国拥有共同的经济、政治利益, 共同利益越多, 双方的关系基础越牢固。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使得中法关系更为紧密, 高层互访不断。出于诉求共同利益, 这一时期法国愿意欣赏和接受中国文化, 这为中法文化年活动提供了契机并最终取得了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政治是经济的延续。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在非洲影响的日益扩大, 对法国来说都是对本国利益的损害。中法关系开始恶化, 并最终降到冰点。法国担心本国利益会受到中国的挑战和挤压, 缺乏安全感。认为中国的崛起对其构成了威胁, 出于自我利益保护, 文化方面体现为阻碍抵制中国文化对其传播, 致使中国文化在法的接受和认可一时陷入了困境。

三、思考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建议

综合分析以上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目前中国跨文化传播中所处的困境, 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

(一) 媒介影响力

李普曼在分析大众媒介时认为:大众媒介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 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7], 体现为大众媒介的定型作用。大众媒介是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和表现渠道。“媒介定型”可能会人为的制造屏障, 阻碍跨文化传播的顺利进行。全面考察跨文化传播可以发现, 实施这种传播的主体常有两种媒介集团。一种是国家传媒集团, 一种是国际传媒大亨控制的跨国传媒公司[8]。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通过跨国传媒公司实现的。目前全球主要的几大传媒集团都来自西方国家, 他们掌控着传媒霸权。研究表明, 跨文化传播中, 影响人们对某一特定社会群体认知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大众媒介的再现。西方国家掌握了传媒霸权也就相当于掌控了文化霸权。我国媒介由政府主办, 在新一轮新闻改革的浪潮中, 媒介集团化发展趋势渐现, 但是目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旧很有限。我国跨文化传播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 但是对于西方社会来说, 普遍对代表政府声音的媒介宣传表示不是特别信任, 我国文化域外传播的效果难免会受到影响。因此从媒体影响力角度来看, 我国跨文化传播要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提高我国大众媒介的国际影响力, 一是要加强跨文化传播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增设跨文化传播相关的课程。培养一大批既精通中文和外语, 又能很好地把握中外文化差异的传媒人才。二是借鉴西方跨国媒体集团的经验, 实施我国国际媒体的本土化战略。引进西方传媒人才来我国新闻机构工作, 这样可以让西方受众对我国媒体有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 有利于提高对外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国媒体高度与国际接轨, 从而可以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可信度。三是在信息化的今天, 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掌握先进的传播技术, 加强数字媒体建设, 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新媒体品牌。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人们日报社发表讲话时谈到“我们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 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全方位的提升我国大众媒介的国际影响力。

(二) 理论研究与发展

跨文化传播理论兴起、发展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1945年之后美国就开始研究跨文化传播, 20世纪70年代最终成为传播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自此该学科一直平稳发展。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开始得比较晚, 20世纪70年代, 当跨文化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学科时, 我国的对外传播还处在内宣和外宣不分的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末, 我们才从国外引入跨文化传播学的理念。90年代中, 大陆才出现中国学者自己撰写的跨文化传播的著作。我们的跨文化传播与美国的研究差距还比较大[9], 我国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鉴于理论发展的不足, 我们要鼓励吸取西方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精华, 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和文化特色,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建设。积极将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在跨学科的研究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此外要尽可能多地开展定量研究, 数据往往最能说明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切实地了解跨文化传播对象的个体差异, 真正落实外宣工作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原则, 我国文化域外传播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 跨文化传播的平台

我国政府向来支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开展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促进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往往局限于以官方形式出现的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渠道较为单一, 因此取得的效果难免不尽如人意。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 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依托一个更为系统、更为丰富的跨文化交流平台。除了官方性质的传统外交手段以外, 还要积极利用公众外交手段, 大力开展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前提是首先需要在国民内部大力弘扬我们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让每一个普通民众都为悠久的中国文化感到自豪, 而不是去追捧麦当劳、肯德基、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洋时髦”。只有这样, 当接触到国外受众时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 国外受众也会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勃勃生气。民间的声音, 才是传达和输出民族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除此之外, 在对外输出文化的媒介选择上也要下功夫, 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意识、视觉形象意识。运用传统的汉字手段向外输出中国文化, 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在“媒介化”生存的当今社会, 只有用现代意识去关照、“包装”传统经典文化, 并转化为生动的可感受的传播形象, 才具备面向大众传播的前提[10]。数字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我们要有效地利用其交互性强、传播面广、影响力大等众多特点, 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方位多角度渗透性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并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回顾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 1949年到改革开放之前, 中国的对外传播在体制上一直由党和政府领导, 对外传播的主要作用不是“报道”而是“宣传”, 偏重于政治性内容。政府垄断了对民族文化意象传达的权力。在西方“他者”的视角上看, 中国文化是集体主义的、阶级斗争的、独立解放的, 但同时也是单一的、敌对的、空洞的[11]。

也就是说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期, 中国文化域外传播总体效果是很不理想的。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期, 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文化域外传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大大提升。我国开展了中法文化年, 中俄国家年等各种海外文化年活动、在全球成立了两百多家孔子学院等汉语教学机构、中国歌唱家相继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音乐会、开设国际频道向世界传达中国的声音等等, 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完美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和文化精髓。

北京大学的关世杰认为, 依照现在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头, 十年内, 我们国家的对外传播的传播力名列世界前茅, 应该不成为问题。的确, 按照目前我国对外传播的发展进程, 我们有理由坚信, 十年内能够赶上世界对外传播强国。中国文化域外传播必将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回顾是为了前瞻。在前瞻的欣喜之余, 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所处的困境。例如我国媒介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跨文化理论研究和西方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的平台亟待进一步拓宽;媒体政策和传播管制尚需更为宽松等等。我们的前途充满光明, 但行进道路仍旧曲折, 因此认为中国文化域外传播任重而道远。

目前参与的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行业科研项目开题报告——工业标准元数据的出版需求 (PRISM) 研究。

参考文献

[1]拉里·A·萨摩瓦, 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童兵.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A].跨文化传播新论[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3]http://baike.baidu.com/view/91186.htm[DB].

[4]http://www.cctv.com/culture/special/C10779/01/index.shtml[DB].

[5]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6]徐小立, 秦志希.自我文化诉求视角的传媒跨文化传播[A].跨文化传播新论[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8]李巍巍.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和融合[J].新闻爱好者, 2008, (5上) .

[9]关世杰.中国跨文化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对外大传播, 2006, (12) .

[10]戴文红.媒介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J].传媒观察, 2008, (2) .

中国IT设计任重道远 篇7

2011年1月2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任重道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首届艺术大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庆善,副院长王能宪、高显莉、田黎明、隋庆树,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邵大箴,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曾来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等嘉宾和参展艺术家,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文艺研究》、《美术观察》、《美术》、《中华文化画报》等媒体人士共二百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张庆善首先讲话,对新时期以来美术研究所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不断开拓进取所获得的成就表示祝贺。邵大箴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美术研究所在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方面双重并进,为中国美术理论的与时俱进做出的努力。吴为山介绍了美研所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挖掘学术资源,充分发挥老中青研究人员的作用,在科研、创作、教学三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和实践。

本次展览展出了美术研究所建所近六十年以来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王朝闻、蒋兆和、王雪涛等四十多位曾经在该所工作过的老一辈艺术家和在职研究人员的一百五十余件绘画、雕塑、书法、摄影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美术研究所在美术理论研究之外的创作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展出作品的艺术追求、艺术风格与作者的研究方向、学术主张、艺术观念相一致,它表明美术研究所正在自觉地找回中国文化中“知行合一”的传统,也是沿着中国艺术研究院在研究、教学、创作三足鼎立的办院宗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展览画册《任重道远——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首届艺术大展》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展览同期出版。

中国IT设计任重道远 篇8

记者: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标准是国际公认的重要质量技术基础,品牌是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和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您认为,标准、质量和品牌之间存在怎么的关系?

杨建东:习近平总书记对标准、质量、品牌都有一系列的深刻阐述,例如:“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品牌是信誉的结晶,一个品牌一旦在老百姓心目中确定起来,就可以成为质量的象征、安全的象征,老百姓就会放心的购买和消费。”这些论述为我们精准的把握经济新常态,着力推动我国经济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型提供了根本的遵循。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原则目标需要标准做规划的预期,过程的控制、结果的评价与考核,也就是说,无论是调结构、去产能、还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都要通过标准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制定“硬约束”的具体指标,否则,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是难以落到实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就是如何通过提高标准与质量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改善有效供给,保障有效需求。我们老百姓对品牌的认同就总体而言是标准和质量的认同,由品牌效应给企业带来增值的无形资产,其背后是有形的标准与质量的支撑。

标准的终极目标说到底就是择优与固定,也就是不断地将质量与效率指标进行优化选择,并以文本的形式将其记录和固定下来,以便于标准作为依据指导质量工作的实践,使标准成为质量的依据,质量成为标准的结果。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要的程度,所谓的固有特性其实就是标准的符合性,所谓满足需要的程度其实就是达到标准的水平。这种固有的特性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客观性实际上就是硬标准;而主观性实际上就是软标准。

如果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标准就是企业生命的灵魂,两者互为依存,互为发展。

“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是可以带来增值效益的无形资产的。

纵观全球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凡是标准大国、大区无疑不是质量、品牌的大国、大区。标准、质量和品牌,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它们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得益彰,有着显著的“木桶效应”,任何一种顾此失彼就会使“短板”影响到整体水准。

记者:随着标准、质量和品牌观念的推广,大家越来越认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您认为,在此时,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

杨建东:我认为,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该到位的要及时到位。

一是政府应该管的事,就应该坚守职责不缺位。正因为标准能够管到的是已知风险,大量的未知风险标准还管不到,产品质量客观上还存在安全风险。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百姓安全的守护神,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质量安全的职能职责。政府标准管理的着眼点应放在强制性标准的制修订和贯彻实施上,将质量管理的着力点放在质量安全底线的研究与设定上,要建立完整配套的质量安全风险预测与管控机制,将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另外,市场信号还有失灵的情况,还会出现由于质量和标准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逆向选择,出现“劣币驱良币”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质量的产品不一定能卖出高价钱,而高价钱不一定能够买到高质量的产品。这时,政府就应该出面优化质量的市场环境,建立和完善质量与标准信誉明示机制和质量权益的保护机制,让消费者有的放矢地购物,明明白白地消费,让市场机制发挥良性作用,让“货币选票”投向高标准、高质量,为品牌的创建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是政府不应该管的事,管不好的事就千万不要管。质量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品牌实现的路径是市场。既然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那么这种满足需求的对象肯定是广大消费者和灵活多变的市场,固有特性如何达到满足需求的程度,这种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太复杂,变数太大,任何一个政府代替企业去开展质量创新、品牌创新活动,无疑是自找麻烦,吃力不讨好。明智的政府就应该将质量活动的主体交给企业,将品牌实现的路径交给市场。海尔、格力、华为、中兴等中国的国际品牌恰恰是在我国市场开放度最高的家电和高新领域中产生的,而不是靠政府的红头文件、考核评比、专项活动等带来的。

另外,在如何认识标准水平上,还有误区需要澄清:标准指标是不是定得越高越好?不一定,因为有一个质量管理成本的问题,标准指标定的越高,就意味着质量管理成本也越高。因此,企业总是在标准的高低与质量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企业标准的科学性在于质量成本权衡点的准确性。另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层次的消费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政府制定统一标准来协调这种差异,肯定是吃力不讨好的。如果以市场为导向,让反映市场灵敏的自愿标准来协调这种差异,通过不同的质量标准等级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需求,这样一些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是不是国家标准的水平就代表着高于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呢?是不是国际标准的水平就代表着高于国家标准、区域标准和协会标准呢?显然不是,所谓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一般情况下只是表明适用范围,而不一定代表标准水平的高低,例如:国际标准表示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交易活动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各种利益博弈中,经过广泛民主协商达成一致的“平均值”,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亦是如此。而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往往是企业的内控标准,这是因为企业为了突显比较优势,在制定企业标准时,往往将自主创新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与标准进行深度融合,将企业标准水平锁定在高于“基本要求”和“平均值”的上限。我们的企业往往在津津乐道地宣传自己的产品达到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应该明白你达到的是“基本要求”和“平均值”。正因为停留在“基本要求”和“平均值”的企业太多了,产品的同质化过剩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困局。更有甚者,有些企业投机取巧,在通用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平均值”的下限做文章,打擦边球,玩猫腻,坑害消费者。在良性的市场机制环境下,这种企业必定“短命”。

记者: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中国品牌论坛上指出,在全球步入品牌经济时代之际,做强做大中国品牌,是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您认为,在做大做强中国品牌过程中,标准起到怎样的作用?

杨建东: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先进标准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离不开先进标准的引领和保障”是王歧山同志的原话。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标准化活动的本质就是选择和固定——有序运行——再选择再固定。产业的分布在时空上往往处于分离状态,要使这种分离状态的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得以实现,标准起着纽带和聚集作用,先进的标准“纽住”的和“聚到”的肯定是先进的产业集群,反之,落后的标准“纽住”的和“聚到”的只能是落后的产业。标准具有择优的筛选机制,可以通过标准水平的高低实现优胜劣汰,使按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始终保持强劲的竞争活力,反之,使按落后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淡出市场,例如:欧洲汽车采取了欧5、欧6的尾气排放标准,使不符合这一排放技术和标准的汽车制造商淘汰出局。LED节能照明技术问世后使许多的未采用LED技术的企业不得不面临着停产和倒闭。我们要应用新技术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淘汰落后的产能,就应该科学地采取标准化技术措施,将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标准有机地结合,使标准选择与固定的运行机制,将那些通过新技术改造提档升级了的产业选择与固定下来,将那些落后的产能淘汰出局,从而加速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是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深度融合的能力。技术创新成果只有与标准结合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这是因为标准具有统一性的同时还具有排他性,一项新技术一旦融入公认的标准之中,就意味着技术路径被确定下来,在同一领域很难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同质生产企业要么退出这一技术领域,要么成为这一技术领域的追随者。这也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强势企业都想通过技术规则——标准的公认性、普适性、约束性、统一性,将自己的技术和知识纳入主流技术和知识的原因之所在。

三是进一步增强标准竞争的能力,通过规则优势将产业推向国际价值链的中高端。虽然一项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标准的主导者和标准的追随者获得的利益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标准的主导者往往通过将品牌与标准捆绑,通过国际招标来形成以标准化为基础的产业链分工,通过主导标准,来决定产业价值链的分配比,从而获得持续稳定的垄断利润,而标准的追随者只能充当标准“加工车间”的角色,尽管付出了资源、环境以及廉价劳动力的代价,拿到手的只能是“辛苦钱”、“血汗钱”。例如:当下最流行的苹果手机i Phone,据美国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写的《捕捉苹果全球供应链利润》的分析,可以看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手机(i Phone),就因为品牌+标准,独占总利润的58.5%,其次是原料供应国占总利润的22%,再次是韩国,拿到总利润的4.7%,美国(非苹果公司)拿走总利润的2.4%,中国拿走总利润的1.8%,欧洲拿走总利润的1.1%,日本和台湾分别仅拿走利润的0.5%,其他利润构成约为8.8%。这充分说明当下“技术创新+自主品牌+技术标准=左右产业价值链的分配比”,这就是强势企业在国际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背景下,站在产业链的高端实施品牌和标准战略,获得持续高额利润最简单、最典型的竞争策略和数学模型。

四是进一步提高企业以标准作为载体,传播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我们当下,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期不仅仅考量的是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考量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与推广能力。而新知识、新技术最普适和最直接的传播方式就是以标准作为介质,这就意味着谁将新知识、新技术与标准融合的能力越强,谁的竞争能力就越强。这是因为标准具有通过锁定技术实现锁定市场的效应,标准的主导者往往先入为主地通过标准的传播和放大效应来锁定技术、控制市场,使标准化了的技术和产品形成一批稳定的消费群体和相对固定的消费方式与习惯,后来者的技术和产品即便进入市场,生产者、经销者、消费者都要为改变已有的消费方式与习惯付出巨大的成本。例如:无线局域网标准WIFI与WAPI之争,虽然WIFI有些技术(安全性)不如WAPI,我国在政策上也力挺WAPI,但WIFI先行一步将其技术纳入到国际公认的技术标准之中,通过标准锁定了技术,又通过技术锁定了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使用WIFI习惯的消费群体,而且还形成了与其相配套的产品与技术服务体系,若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消费者不买账,而且由此带来的巨大成本,谁来买单?又如:腾讯推出QQ后,其技术和配套服务标准已被大众广为接受,这一网上互动的方式已成为大众主流消费习惯,微软的MSN技术再好也很难跨越已经被标准锁定和中国大众习惯了的QQ技术和配套服务。

记者:最后,请您谈一谈您认为的中国标准、质量和品牌之路应该怎么走?

中国IT设计任重道远 篇9

上世纪90年代初, 在财政部领导关心和财政部会计司等部门指导下, 鞍钢、北京燕山石化、中汽总公司等一批我国大型企业总会计师倡议成立了我国总会计师社团组织。1991年, 时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的杨纪琬同志推荐我参加了中国总会计师研究会, 后经财政部和民政部批准同意, 更名为中国总会计师协会。1991年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诚请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同志担任名誉会长, 增选我为副会长。由此, 我与我国一大批大型企业总会计师们在中总协这一特别舞台上相识, 并共同为我国的总会计师事业而奋斗。

回顾中总协二十年来的历程, 真可谓风雨兼程, 硕果累累, 感慨难忘。中总协始终如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规范自身行为, 实行行业自律管理, 在促进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总会计师队伍素质、维护总会计师合法权益等方面, 配合政府相关部门, 做了许多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 发挥了特别的重要作用, 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广泛好评。

在欢庆中总协成立二十年之际, 回顾与感悟多多, 期盼与展望油然。我深切地感受到, 历史不应忘记, 经验不应丢弃, 责任更不应减轻。步入新世纪后, 中总协的每一个成员, 应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 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征程中, 努力谱写中总协新的历史篇章。

里程碑的意义

在中总协成立二十年的历程中,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应是2002年11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凝聚在给大会热情洋溢的贺信与题词中, 时至今日, 令人难忘。

新当选的第三届协会会长张佑才同志在大会上做了《“家”兴“桥”通、全面提高总会计师队伍和行业建设水平》的主题报告,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同志代表财政部党组在大会上重要讲话中, 对中总协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希望。此后, “家兴桥通”便成为中总协的奋斗目标。

“家兴桥通”四个字形象而又高度概括了中总协的职能定位与崇高使命。在此之前, 作为我们一直在协会兼职负责协会工作的人来说, 中总协的职能定位与奋斗目标到底是什么, 似乎很模糊, 协会的章程规定了协会的性质和任务, 中总协自成立以来也一直致力于为我国总会计师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为企业发展和总会计师队伍建设做了许多工作, 但如何找准、明确中总协的职能定位与奋斗目标, 如何摆正协会与会员、协会与政府及社会相互间关系, 一直未有答案。

中总协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协会章程修改和张佑才同志所做的工作报告, 第一次将“家兴桥通”见诸于协会章程和协会文件之中。中总协既是我国各行各业总会计师之家, 又是沟通政府与社会之桥, 这个定位是多么地确切!既然是总会计师之家, 这“家”就要兴旺;是沟通政府与社会之桥, 这“桥”就要畅通, “家兴桥通”这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既形象, 又言简意深。

此后, 中总协的每年工作和重大活动中, 都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能定位与奋斗目标, 协会的工作不断稳步拓展, 在国内外影响力逐步增强。2004年, 中总协应邀参加了全国优秀社团组织成就展, 在协会所组织进行的重要活动中, 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经常性应邀出席并予指导和支持。经主管部门和外交部批准, 中总协又加入了国际财务总裁协会联合会, 成为世界财务总裁协会重要成员。在中总协日常组织进行的各项工作与活动中, 会员的参与度愈来愈高, 配合并服务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也愈来愈活跃, 社会组织与媒体也愈来愈关注, 可以说, 这所有的一切, 都源于“家兴桥通”的职能定位与奋斗目标。

与此同时, 中总协的团体会员单位即各省、直辖市地方总会计师协会换届章程修改中, 也都将“家兴桥通”明确为各自的奋斗目标。如今, “家兴桥通”已成为协会上下各级组织、各方面的共识与行动指南了。

制度建设之基石

1990年, 《总会计师条例》的颁布实施, 表明我国总会计师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中总协第一、二届理事会期间, 适时组织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深入学习贯彻《总会计师条例》,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 国家立法相关部门随即将《会计法》修订列入议程。1999年4月, 中总协适时组织各方面专家和企业总会计师进行座谈、调研, 向财政部会计司提出了修订会计法10条意见与建议,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建议就是在全国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原会计法规定是“可设”) , 财政部会计司建议协会送国务院法制局。1999年10月, 国务院法制局简报刊登了我会的10条建议, 修订后颁布的新《会计法》, 采纳了协会的建议, 国家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的规定, 为各方所瞩目。

自2003年以来, 中总协就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等方面问题配合相关单位不断进行调研和课题研究, 完成了《关于我国总会计师队伍现状调查及改革建议的报告》, 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协会还通过人大和政协, 提出了深化我国总会计师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及修改《总会计师条例》等议案和提案, 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关注。

在新形势下, 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建设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总会计师等财务负责人的职能也不断在变化和拓展, 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准确把握总会计师职能定位, 实现与国际CFO制度趋同, 是协会面临又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2008年, 由中总协承担的中国科协A类重点课题《中国总会计师的职能定位》通过专家组的评审验收。评审组认为, 该课题将中国总会计师的职能定位划分为基本职能和拓展职能, 丰富了总会计师职能的内涵, 对推动总会计师制度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 为贯彻执行国办发文关于推进行业性协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总协在努力提高协会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同时, 更加重视健全规章制度、民主管理、行为规范、自律发展。按照国办发文“行业协会担负着实施行业自律的重要职责, 要围绕规范市场秩序, 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 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要求, 中总协前后用了近两年时间, 组织课题研究, 2010年四届三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中国总会计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得到了国资委、证监会、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的一致肯定, 现已下发实施, 成为中总协自成立以来第一个自律性规定。

服务会员为本

中总协成立之初, 会员与规模有限, 社会影响也有限, 每年组织开展的培训、研讨、座谈等活动中, 除了协会会员、理事单位参加外, 社会上参与不多。回忆过去, 一方面感到中总协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间社团组织, 一心为会员做些事, 由于会员与规模有限, 开展活动, 召开理事会等也很方便;另一方面, 也深深意识到, 作为我国唯一的全国性总会计师社团组织, 会员、规模、活动影响等等, 均有很大差距。

2002年底, 中总协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 为协会历史进程中一个转折点。一批批大型企业总会计师、财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企业财务负责人参加到协会中来。在中国科协和民政部关心支持下, 具有全国影响的16家行业分会先后获批成立, 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直辖市, 先后成立了18家地方总会计师协会, 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总会计师的参与, 使中总协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总会计师们的家园真正初具规模。

与此同时, 中总协为会员提供的服务, 所组织开展的培训与认证、高峰论坛、专题研讨、课题研究、优秀论文评选、国际交流与考察等活动也日益增多, 尚未参加中总协社会上一些企业、机构等方面财务有关负责人员也相继参加协会的活动, 如何处理好为协会会员服务与为社会提供服务问题, 是协会必须妥善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作为协会来讲,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确立以会员为本, 一心一意为会员服务, 让中总协的会员能够真正体会到总会计师之家的温情, 从而共同促进中国总会计师事业的兴旺发展。

这些年来, 协会日常工作中, 始终注意立足于服务会员兼顾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组织各种各样短期培训活动与境外培训考擦活动中, 充分满足协会会员的需求, 有时还专为会员单位及大型企业集团单独组织专题培训班;在组织进行的赴美国攻读EMBA学位工作中, 千方百计为中国航空集团等单位服务, 为这些单位骨干人才培养提供便利;在每年组织进行的总会计师优秀论文与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评选活动中, 始终立足于各行业分会和地方总会计师协会的推荐与初评;在每年组织进行的高层论坛活动中, 千方百计物色和组织推荐协会会员单位中一些杰出的总会计师登台演讲, 对外展示我们一些优秀企业与杰出的总会计师形象, 所有这些工作与活动, 受到会员的普遍拥护与支持, 我们也深切体会到以会员为本、服务好会员的极其重要性。生命在于运动, 协会在于活动, 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务实, 做好为会员服务的各项工作, 协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从而为协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位”一体共谋发展

2003年以来, 兵器、电信、电力、电子、地质勘探、纺织、核工业、航空、航天、轻工、民航、民营、铁道、石油、远洋运输计16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性集团先后经批准成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行业性分会, 为社会上瞩目。行业性分会的出现, 既是中总协贴近行业性企业集团, 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工作与活动的需要, 也是行业性企业集团内在的迫切要求。几年来行业性分会为所在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为提升行业财务管理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总协行业分会带有不同于一般全国性社团组织所属分会的几个明显特点, 一是这些行业性分会往往又涵盖几个全国性企业集团, 如电信分会由当时五大电信运营企业集团组成;石油分会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组成;兵器工业分会则由兵器工业两大集团组成等等;二是这些行业性分会工作与开展的各项活动, 与所在行业紧密相连, 得到了行业相关部门与领导的支持;三是这些行业性分会一般与所在行业中国会计学会分会有着较为密切的工作联系, 彼此相互配合, 相互支持。事实充分证明, 成立行业性分会是完全必要的, 对于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我曾多次去国家民政部, 向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和说明中总协成立行业性分会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得到了民政部等主管部们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行业性分会, 中总协一是服务, 全力支持分会工作, 为这些行业性分会开展的活动提供便利与支持;二是管理, 按照社团组织相关规定, 制定了行业分会管理办法, 每年定期组织进行年检、通报。中总协的一些重要工作, 有时全权委托分会负责, 如2009年“中国总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重要科研课题, 就委托铁道分会负责。铁道分会认真负责, 组织铁道部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总会计师和专家学者等, 用了一年多时间圆满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 为中总协2010年制定出协会首个自律性规定即中国总会计师职业道德与行为规则奠定了基础;中总协委托石油分会另一重要科研课题“中国总会计师 (CFO) 的职能定位”, 石油分会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相关人员全力负责, 他们利用各自国内外条件, 广泛进行调研, 目前仍在抓紧进行中。

在中总协成立之初及以后, 浙江省等一批地方总会计师协会也相继应运而生。20年来地方总会计师协会的发展历程, 与中总协可以说是同步前行, 浙江、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北京、河南等地方总会计师协会的勤奋努力与重要奉献, 为地方企业和社会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在中总协的协会章程中, 规定了地方总会计师协会的地位以及与中总协的关系, 即地方总会计师协会是地方依法登记的社团组织, 作为团体会员, 参加中国总会计师协会, 中总协与地方总会计师协会是工作上的指导关系。一方面, 作为团体会员, 中总协要全力关心支持地方总会计师协会的工作, 为地方总会计师协会工作提供服务;另一方面, 中总协要适时为地方总会计师的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每年适时组织召开地方总会计师协会工作会议, 努力促进地方总会计师协会共同发展。

我在以往工作中, 曾应邀参加一些地方总会计师协会年会及高层论坛等重要活动, 深深感受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地方总会计师协会的关心与支持, 为地方总会计师协会出色的工作而钦佩和自豪。地方总会计师协会务实、高效、创新的工作也令我感动, 深受启迪。也正由于此, 中总协多次邀请地方总会计师协会一同参与中总协组织进行的一些重要活动, 有的则委托地方总会计师协会承办, 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总协、行业性分会与地方总会计师协会这“三位一体”的组织格局, 我认为符合社团组织发展的客观需要, 顺应我国总会计师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不断总结经验, 共谋发展。

回顾中国总会计师协会20年来的历程, 我们为能参与中国总会计师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而自豪, 为中总协服务于中国总会计师事业所取得的一些成就而欣慰。展望未来, 具有中国特色的总会计师事业前景广阔, 服务于中国总会计师事业的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任重道远。我们要一如既往, 不断勤奋努力, 为早日实现“家兴桥通”的奋斗目标,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相关链接]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简介

中国总会计师 (CFO) 协会是经财政部审核同意民政部正式批准依法注册登记成立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非盈利性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会员单位主体为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及设置总会计师职位的行政事业单位。个人会员包括总会计师、首席财务官、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及直接以CFO命名的企业高管。协会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协, 业务指导单位为财政部。

中国总会计师 (CFO) 协会成立于1990年。20年来, 协会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 在历届理事会及历任会长的领导下, 经过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 协会自身建设与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卓著成绩。协会现有十八个行业分会, 基本上涵盖了各行各业。省市地方协会为总会团体会员。2004年, 协会参加了全国优秀社团成就展并开始参加国际财务总裁协会联合会的活动;2005年, 成为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咨询团成员。另外, 协会还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等多家国际同业组织保持着友好往来及合作关系。

上一篇:变压器并联运行下一篇:高考历史问答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