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现状

2024-10-25

中国设计现状(通用12篇)

中国设计现状 篇1

一、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

中国设计教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当时主要是进行工艺美术教育。改革开放前, 国内开设设计类专业的学校仅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和无锡轻工业学院 (现江南大学) 。20世纪80年代末, 设计界迎来留学生归国潮, 他们将国外成熟的设计理论、研究方法和优良的技术引进来, 模仿、吸收、融合, 用于指导和完善国内当时还处于萌芽时期的设计教育。中国设计教育经历着由“工艺美术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向“设计教育”观念更新的转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设计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至今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

二、中国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设计教育开始的时间较晚、历史短, 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固然也面临着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

1. 扩招带来“设计热”

设计类专业成为热门是现行高考制度和“扩招”催生的产物。扩招并不意味着扩大优秀的生源, 反而将现有的设计教育资源摊薄。由于艺术类考生对文化要求的门槛低于文化类考生, 很多文化成绩稍差、又希望可以读大学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会突然加入艺考大军。“文化成绩差”一度成为艺术类考生的代名词, 这也凸显了我国设计教育所处了尴尬地位。事实上, 由于美术高考在考核制度上的漏洞和录取条件相对较低等因素, 已成为“艺考热”高温不降的主要原因。

2. 师资力量薄弱

扩招带来的问题并没有止步于招生环节, 面对每年都在不断增长的生源量, 教育机构并没有及时扩充教师队伍。10年前, 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 如今一个老师负责几十个学生的教学任务。教师面对的是数倍于10年前的教学压力, 令自身几乎无暇顾及多数学生的学习成果。学校为缓解教学压力大量增补了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 他们在教学上还欠缺经验, 由于教学压力大, 他们被迫提前进入“独立授课”的岗位, 将他们尚不成熟的设计思维直接灌输给学生, 由此产生了设计教育的不良效果, 这势必导致师资水平结构上的整体下降。

3. 硬件设施陈旧

子曰:“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意为要做好一件事, 准备工作很重要。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 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硬件设施还不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一是设备过于陈旧, 早已与设计行业的需求脱节, 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就失去了教学的基本意义。二是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种类过于单一, 多数仅停留在传统的电脑设备、多媒体教室、电教室等。大量的专业课都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 学生课后自行回寝室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因此, 如何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 优化并完善教学条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学科分类缺乏科学性

现行设计教育中, 存在专业划分过细, 学科间又各自孤立的现象。艺术设计本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学科, 它涉及的不仅是艺术, 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 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拥有完善的知识储备。目前, 我国设计教育的专业设置多集中在室内设计、环境与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广告与包装设计等专业中, 这些被认为是“通用设计”的专业, 已出现市场饱和, 而我国急需的钟表设计、珠宝设计、家居产品设计、玩具设计等专业却严重滞后。也就产生了一个奇怪现象:一方面设计人才被大批量的生产, 另一方面巨大的设计需求又不能得到满足。学科分类和布局的不合理性就是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 并直接导致了设计教育产出与市场需求关系错位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设计教育之展望

1. 改变招考模式

过去, 设计人才选拔的方式单一, 美术高考沿用数年的“素描+色彩+速写”的招考模式已不符合各高校办学特色和扩招大背景下选拔人才的要求。这种模式虽然可以考察考生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对技法的掌握程度, 却很难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

2007年, 四川美术学院对除重庆市以外的省份实行造型类与设计类考生不同的考试办法 (重庆市于2011年实行同样的考试办法) , 造型类考生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大, 设计类考生的考试内容由以往的素描头像变成考察静物素描, 色彩考察两张色调不同小色稿, 原来的速写考试被设计基础取缔, 变成考黑白装饰画。“装饰画”是学生接触“设计”的最初形式, 这种命题模式上的改良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的色彩运用、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 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有利于选拔设计人才。

2. 师资队伍的优化

设计教育的本质是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思想与专业技能的人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是否可持续发展, 其关键在于要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首先从教师的聘用上要有严格的录用程序, 严禁本校毕业生优先录取的情况;建立定期的教学水平审查制度, 对教师的研究成果, 教学质量做严格的考核;各高校院系、相关企业之间多组织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以此来拓宽教师的视野, 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与时俱进的综合能力。

3. 科学的课程设置

根据各院校办事理念和专业方向的特质, 在课程设置上制定顺应时代发展, 适合本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应从如下三方面着手:基础课程的改革、专业课程的创新发展、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基础课程的改革主要是针对受西方工业化时期影响, 并沿用至今的设计基础课, 这些课程在一虽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但陈旧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设计思维。专业课程的发展要打破现有专业设置的界限, 鼓励学生选择多方向的专业课程。如前文所述, 艺术设计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设计教育中应该多增加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内容的丰富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很有帮助。

4. 以“创造力”为核心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设计即是创造, 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注重引导适合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程, 如《头脑风暴创意训练》《创造心理学》《创造性思维》等, 可弥补中国现阶段大多数学生薄弱的思维能力, 锻炼其艺术设计思维发散的能力, 滋生优秀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四、结语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回顾中国近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道路中的问题, 是为了更好地开拓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时代的脚步是向前疾走的, 我们的设计教育是一条没有终点、求精求进的道路, 实现设计教育的强国梦, 虽任重道远, 但我们已坚定不移地走在路上。

摘要: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各类专业目录中,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 近年来, 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内涌现“艺考热”的现象, 设计专业一时间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各大高校, 无论是否具备办学条件, 都蜂拥而上的开设艺术设计专业, 使本就不完善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体系更加模糊。本文通过对中国设计教育现状及成因的分析, 提出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设计教育,现状,展望,创新

参考文献

[1]庞姗姗.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资治文献, 2010 (2) .

[2]葛田田.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J].艺术探索, 2007 (3) .

中国设计现状 篇2

随着大型煤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大型选煤基地也基本形成。大型动力煤基地主要有神东基地(神东、准格尔等),晋北基地(大同、平朔等),晋东南基地(阳泉、晋城等),两淮基地(淮南、淮北、永城等),东北基地,云、贵、川基地等。大型炼焦煤基地主要有:晋中基地(古交、离柳、崔州、乡宁等),鲁西基地(枣庄、充州等),冀中基地(开滦、峰峰、邢台等),东北基地等。动力煤选煤厂的高速发展,是近期选煤厂建设的主要特征,其中,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年入洗原煤能力已达到85.00Mt。炼焦煤选煤厂的建设规模也比10年前有所增长,其中,霍州煤电集团年入洗原煤能力已达到15.00 Mt。

新设讨建设的3.00 Mt/a以上的大型选煤厂, 10.00 Mt/a以上的特大型选煤厂越来越多。其中最大的动力煤选煤厂为平朔安家岭选煤厂,年入洗原煤能达到40.00 Mt,最大的炼焦煤选煤厂为淮北临焕选煤厂,年入洗原煤能力达到12.5.0 Mt。

大型选煤设备的应用为选煤厂大型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生产实际中成功应用的最大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类:分选设备有槽宽7.9m的重介质刮板分选机,1500mm直径的二产品重介质旋流器,1400/1050mm直径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4㎡面积的动筛跳汰机,6m宽的空气脉动跳汰机,16m³容积的浮选机,6m直径的单槽浮选机,4.5m直径的浮选柱和36㎡面积的浮选床,1m直径的螺旋分选机等等,筛分设备有4.9m宽的香蕉筛和水平振动筛,50㎡面积的倾斜振动筛(博后筛),脱水设备有120㎡面积的加压过滤机,1500mm直径的卧式振动离心机,1050㎡面积的板框压滤机和300㎡面积的快速压滤机,50m直径的浓缩机等。重介质立轮、斜轮分选机因其设备庞大难于大型化。

“精确”就是采用精确的选煤方法、精确的分选分级设备、精确的过程控制。重介质选煤方法以其高精度分选的优势逐步取代传统的跳汰选煤方法,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选煤方法。微泡浮选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浮选技术。1-O.25mm 粗粒煤泥的分选过程受到重视,普遍倾向于采用重力分选的方法,从而减少浮选入料量,降低生产成本。而末煤跳汰机、螺旋滚筒(帕拉比)、摇床、水力旋流器等分选精度不高的选煤方法,近10年来一直没有新的应用实例。

设备的分选、分级精度越来越高。不仅重介质分选机、重介质旋流器等新型设备的分选精度大幅度提高,而且跳汰机等传统设备的分选精度也有所提高。细粒煤筛分机的分级精度和分级效率越来越得到重视。

精确的过程控制成为选煤厂设讨的重要环节。集中控制、监测监控、自动调节三者合一不仅要对工艺设备进行控制,而且要对有关阀门和泵进行控制,输送机械设有多重、多段保护,大大提高了选煤厂自动化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简单”指工艺系统简单、设备配置简单、生产操作简单。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艺系统近几年在中国得到普遍应用,其主要特点是系统简单。不脱泥、不分级的重介质旋流器工艺系统的特点也是系统简单。干法分选工艺、煤泥重介质分选工艺和动筛跳汰分选工艺得到发展,还是因为系统简单。

设备的大型化使得设各配置简单化成为可能。耐磨材料的应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进而取消了备用或冗余的工艺系统及设备。年处理能力2.00Mt以下的炼焦煤选煤厂或年处理能力4.00Mt以下的动力煤选煤厂可以采用单台套设备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工艺系统简单化、生产操作更容易。

中国选煤厂设计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但现在的简单和20世纪60年代的简单有着质的不同。

“实用”包括实用新型的设备、实用可靠的控制、实用耐磨的材料、实用简洁的工艺及布置、实用新颖的厂房结构等等。

“实用、适用、好用”作为检验和评价设计的重要标准,已悄然为人们所接受。目前,新设计建设的选煤厂越来越趋于规范化几乎都是重介质选煤厂,关键设备大部分引进。而对于中国众多的煤质资源和市场需求来说,量体裁衣、因制宣更为重要。不同的选煤方法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以当前中国的机械制造水平来看,全部采用国产设备来装备大型及特大型选煤厂,应当没有问题。平朔家岭选煤厂二期工程引进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就比一期工程少得多。

中国当代选煤设计普遍应用的新技术主要来源于国家“九五"”、“十五”攻关成果及其衍生技术。例如,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技术,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技术,不分级重介质选煤技术,不脱泥重介质选煤技术,两段重介质旋流器等密度分选超低灰煤技术,浮选柱(床)技术,动筛跳汰机排研技术,干法选煤技术,加压过滤机脱水技术,大倾角、大振幅筛分技术,高频筛脱水技术等等。其中,大直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普遍应用是中国对世界选煤工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工业设计现状与发展探讨 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 以人为本 自主品牌 产品战略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067-02

众所周知,工业设计是工业新产品开发的创新灵魂,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在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随着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模的增大,工业设计已经逐渐渗透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通过工业设计来开发产品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百姓通过新产品来憧憬美好的生活,但是随着贸易竞争的加剧、欧盟、美国、日本等西方技术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设立的一系列“软”性贸易制度,从某些层度上体现了我国工业设计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中国工业设计存在的现状

1.1 工业设计自主品牌意识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和理论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增强,我国工业产品的档次与其他工业生产国逐渐接近,差异性缩小,替代性增强。目前我国工业设计事业发展趋势较好,一些大中型企业已经重视工业设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产品设计领域中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是对设计研究不够,大部分企业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国工业设计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同时,企业和消费者对工业设计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外观美化方面。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工业设计在产品发展开发设计中可有可无的状态,已有的成果也很难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1.2 对研发重视不够,缺少一定的竞争核心力

工业产品是通过自身的功能来反映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工业产品属性是分析产品竞争力的基础。据《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指出,我国目前工业设计产业需要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并重视自主品牌,即“长期规划、全面布局,把握方向、顺势而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培育优势、营造气氛、凝练共识、重在实效、总结提高”的总体要求。

核心技术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业设计的发展。在当前的中国,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还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业务能力,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十分薄弱,而且投资少,见效快的取向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过程,对于独立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产品的生产存在仿制和抄袭问题。如宁波是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宁波的小家电、塑机、模具、文具服装等制造业闻名国内外,但宁波本地工业设计企业仅10余家,工业设计师队伍不超过1000人,导致每年至少有60亿元左右的需求资金外流到上海、杭州等地。

1.3 工业设计受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有相当部分企业家对工业设计的价值认识是不够的,他们宁愿花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的钱去买一项技术,也不愿意花几万甚至幾千元在设计上。在造型上是不断的引进、模仿、抄袭国外的设计。目前国内的设计公司在经营上也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据调查,一些企业的领导者认为,一件主导产品的造型设计委托价(被选中者)最多不应超过2万元,有的甚至几千元。而国外设计公司的产品设计报价一般要比国内设计公司报价高几倍甚至十几倍。而我国目前仅停留在启蒙发动的阶段,还未成掀起一个热潮。工业设计教育又发展缓慢,学生毕业手转行的现象严重,我国真正从事研究人员太少。各省市、各行业自行开展设计工作,发展不平衡。许多企业领导对工业设计认识不足,对工业设计投放的资金不足,新产品的开发往往因为不深入而流于形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长卢希说,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尽管我国出口总额全球第一,但是大部分工业产品处在产业链的低端,自主品牌的占比低于10%。工业设计的优势是在竞争中取得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工业设计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设立政府管理机构,引导和扶持工业设计发展。

2 我国工业设计的历史以及成长

2.1 工业设计的历史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历史、过程和未来,工业设计也是如此。三十年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工业设计首先在教育界兴起。为了比较完整、系统地引入工业设计这个新的概念方法,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派出5名青年教师分赴德国、日本学习工业设计。

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更名,在成立大会上,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到会上作了讲话,钱老是我国工业设计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伴随着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的成立,工业设计的理念、方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慢慢地传播开来,许多院校设置了有关工业设计学科,1986年成立了第一家专业设计公司。由于中国起步较晚,而且我国改革开放的头一、二十年主要解决经济总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工业设计发展缓慢。

2.2 工业设计的成长

中央政府和国家领导人进一步关注和重视工业设计,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推进工业设计发展。在国家“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中有;在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有;温家宝总理有重要批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6次提到工业设计。

全国许多省市党委、政府开始重视工业设计发展。仅以省、市委为例,像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前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厦门市委书记李伟国等,都很重视工业设计。

一些对应用工业设计认识较早的企业如海尔、联想、华为、李宁等知名企业,其工业设计在已渗透到全球品牌战略的管理层面后,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发挥出重要作用。

自1986年诞生了第一家专业设计公司以来,现在全国已有数万家之多,具有一定规模的据我们了解约有1200多家。很多设计公司从最初的大多仅能提供外观造型设计,到现在可以提供从内在功能到外观造型以至营销策略等全方位的综合解决方案。例如深圳灏域工业设计公司,是从华为公司出来的技术人员组建的,他们能够提供高端的计算机服务器设计。这类公司的发展,体现了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

3 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战略

3.1 把推动工业设计加快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做好经济工作特别是工业设计工作,必须要有全局、大局观念,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备把本职工作放在全局中思考的能力。要因势而谋,借势成事,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工业设计发展。早在2007年,温家宝总理就做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重要批示,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这都要求我们,要把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切实作为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3.2 实施工业设计人才战略,构建一支高素质、国际化、多层次的设计人才体系

人才是我国的强国之邦,设计人才则是提高我国工业设计之本。一是通过专业院校为科研院所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工业设计研究和应用型人才。作为专业院校,为培养我国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要加强企业岗位培训,有效地解决企业设计人才的缺失,通过人才交流会来提高人才的能力,并派优秀的设计人员进行项目交流。

3.3 政府部门要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

企业、协会也要担负起相关责任,毕竟工业设计的展开,人才靠院校,实施推进要靠企业。企业要把工业设计提高到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应有专门机构制定工业设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企业要不断强化工业设计创新意识和自觉性,更多地运用工业设计提高产品自主创新的能力。此外,要加强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工业设计意识。政府、企业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的作用,为设计业提供更多的机会,设置更多的奖项,留驻更多的设计人才。

其次,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注重工业设计与地区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的互动,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服务。同时,要根据《指导意见》制定具体办法,逐步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形成不同组织形式、各种规模协调发展的设计产业发展体系和各俱特色的发展优势。各地在扶持和鼓励工业设计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整合资源,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培训,做好人才培育和引进。

3.4 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推动工业设计加快发展

把握方向、顺势而为,《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促进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即:坚持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专业化发展和在工业企业内发展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政府积极扶持引导,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应积极引进跨国设计公司,带动国内设计公司成长。此外,还要积极“走出去”,一方面要鼓励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到海外建立设计中心。另一方面要鼓励有能力的设计公司到海外设立机构,提高全球化运营水平。还可利用专业分工协作的优势促进制造企业和设计公司联手“走出去”,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成功率。

营造氛围、凝练共识,提高全社会的工业设计意识。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通过在全国开展工业设计宣传、展览、交流等活动,普及工业设计理念。2010年9月宁波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第五届工业设计展览会,据悉,本届展会参展范围涵盖产品设計、平面设计、视觉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创新设计领域,宁波市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把工业设计创意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高成长性产业,以此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开放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类似这些展览会,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更能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从而提高我国工业设计水平。

由此可见,发展我国工业设计是中国走上自强之路的必要途径,中国工业产品创新必须站在现代工业的基础上,在传统文化的寻根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分析、去糟粕、取精华、努力探索,才能真正形成充满中国特色的产品创新设计,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彭亮.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2006.

[2]柳冠中.走中国当代工业设计之路[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现状分析 篇4

关键词: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分析

现代平面设计在中国的真正起步和发展也仅有三十年的光阴, 三十年对于一个行业来说, 从无到有、从启蒙到发展, 经历了一个短暂而又令人兴奋同样也值得反思的一个过程。

当然,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还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在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殖民、全面渗透的语境中, 中国社会也开始了立足传统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上海、天津、北京、广州等城市为代表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变迁, 鲜明的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在设计领域, 由西方传入的以商业广告设计为代表的平面设计同样也面临着向现代化的转型。被设计界堪称经典的“月份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月份牌”产生于十九世纪末,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外国殖民企业通过采用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仕女画、年画和山水画等艺术形式来进行广告促销, 使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获取大量的销售利润。随着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觉醒, 民族企业同样采用“月份牌”作为一种有效的广告手段来振兴和发展本国民族工业。“月份牌”设计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时期, 并产生了以郑曼陀、杭稚英、金梅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月份牌”画家。

继“月份牌”在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中创造辉煌之后, 中国的平面设计理应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良胜发展。然而,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的平面设计在一段时间内基本处于停滞阶段。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其发展国策为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三十年来, 中国的平面设计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可以说, 中国仅仅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社会用上百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发展历程, 从这一点来看, 无论如何评价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所取得的成就都不为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 平面设计经历了从认知到重视、从感性到理性、从注重商业竞争到强调深层的文化表现, 中国的平面设计事业在不断进步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平面设计领域提供了大量的设计人才, 在国内的各类院校中, 己有大多数院校开设设计专业, 而在门类繁多的设计专业中, 平面设计专业又是开设的最普遍的。尽管这一现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但高等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大量平面设计人才为促进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也为我国未来平面设计事业走向繁荣、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人才保障。

经过三十一年的发展, 中国平面设计师参与国际平面设计竞争的意识变得越来越强, 中国设计师在国际大赛中获奖也变得日益频繁, 从靳球强到刘小康, 从联合国授予深圳“设计之都”到北京奥运会的各项设计, 中国设计师、中国设计界越来越受到国际设计界的关注, 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所创造的民族特色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促进了平面设计国际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

然而, 我们在欣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所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不得不冷静的总结和反思,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同样层出不穷。首先,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平面设计己经远远的落后了, 许多人把落后的根源归结为现代平面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的确,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决不是根源之所在。从当前的现状来看, 我们的许多作品基本上还是照搬西方的东西, 还停留在形式或概念的模仿上, 除了外表徒有几个汉字外, 几乎很难找到任何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就是流派纷呈, 并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这些美学流派和思潮同样波及到了平面设计领域,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际版面设计风格在瑞士出现, 并逐渐演变为风靡全球的平面设计的现代主义范式。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由于科技的创新进步, 电脑逐渐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开始致力于挖掘电脑的潜能, 对日益僵化的现代主义设计规则进行了解构。于是出现了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隐喻性、装饰性、多元性和解构性的设计表现。然而, 改革开放后, 中国平面设计领域同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很多平面设计师对现代主义的平面风格设计还未来得及深入探究和消化, 就又仓促上阵投入到后现代主义平面风格设计的阵营, 也就势必导致当下中国平面设计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之间徘徊和游离, 也就势必导致当下中国平面设计的整体混乱和无风格化。

当然, 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习和借鉴, 但学习的目的是吸收, 是为我所用, 而不是被外来文化所替代、所淹没。我们在设计构思时, 除了吸收国外的有益营养外, 更要充分考虑对象的文化因子, 意识到所设计的不只是某一对象,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新的文化。

而当我们去深入剖析我们的许多设计作品时, 不难发现, 我们的作品缺乏的是文化内涵, 缺少的是民族特色, 这也正是我国平面设计落后的根源之所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设计的重要性, 也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在呼吁在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去。但从我们的不少平面设计作品中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 许多作品更多的是不加选择和消化的照搬传统元素, 以为那样就能体系民族性和文化性。因此, 传统元素和传统文化介入现代平面设计还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我们传统元素中的很多形象和图案不一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时代的发展需求, 需要我们有一个理解、吸收、再创造的过程, 使之能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 使之能真正的体现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中国设计现状 篇5

酒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文化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缩影。酒店的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一个酒店的档次、文化、定位、目标客户群等。如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认识到酒店室内设计的重要性,逐渐更多地参与到酒店的设计中。正因为这样,今后的酒店,不只是单纯的“设计”,它将酒店结合文化概念,从空间规划建筑架构的角度,构思关于旅行居住及生活形式的设计,当设计成为酒店的关键及优势所在时,高档酒店的设计已不再只以呈现豪华、气派为目标,而是更贴近人的生活去思考。

一、中国酒店设计现状

中国酒店室内设计真正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几年历史。在这段历程中,国内酒店设计行业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模式化,缺乏创造力和特色。

走遍中国各地酒店,人们会发现这么多酒店在项目规划、设计风格与手法、材料乃至平面布置上都是那么相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设计时间紧迫而轻率的“拿来主义”,有的则是因为设计单位缺乏经验而不得不效仿现有的其他项目设计。酒店的客房装修设计更是惊人地相似,或许是因受到星级酒店评定的约束。

但事实上,因为每家酒店所处地理环境都是不同的,业主投资及经营的定位也各不相同,这种千篇一律、大量复制的设计现状是极不科学的。

2、重视空间硬装饰,配饰及艺术陈设品设计却相对落后。

正因为目前国内酒店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各设计单位往往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传统的界面装饰上,对于灯具、家具、艺术陈设品这些“小品”普遍重视不足。事实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见闻的扩展,客人对入住酒店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了基本的住宿、餐饮功能,除此之外,还对酒店的会议、商务、娱乐、健身及艺术氛围等功能与环境要素怀有更高的期望。

3、重大堂设计,轻客房设计。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源于设计师没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大堂设计固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客人对酒店的第一印象。但客人入住酒店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客房内度过的,而且客房才是酒店创造效益的主要部分,因此客房设计的合理与否与客人的满意度乃至酒店的效益盈亏都有紧密的联系。

如今,国内酒店设计师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和抄袭渐渐的成熟起来,有的设计师还开始重点研究母体文化,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手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由于国内酒店设计还存在包括以上所列的各种不足,我们的设计还不能真正满足业主的要求,所以国内目前最高档次的酒店设计还是被国外设计公司所垄断。我们应从中借鉴先进的设计思想,早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酒店设计之路。

二、国际酒店设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酒店设计已经开始,纽约、东京、巴黎、香港、伦敦、上海等国际性大都市近期都涌现出新时期引领潮流的五星级酒店,虽然隶属不同的酒店管理公司,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规模,但它们都呈现出一些共同点,那就是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全面化。

这种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今天的酒店已不是单一的豪华型,主题性、精品类、设计型的酒店已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强调个性、追求新颖、突破传统,已成为设计的目标。集吃、住、会议、娱乐、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全面化的复合型酒店也有了广阔的市场。

今后的酒店,不只是单纯的“设计”,它将酒店结合文化概念,从空间规划建筑架构的角度,构思关于旅行居住及生活形式的设计,当设计成为酒店的关键及优势所在时,高档酒店的设计已不再只以呈现豪华、气派为目标,而是更贴近人的生活去思考。它要求设计更加迎合客人心理需求。客人步入酒店时就会感到一种温暖、舒适和倍受欢迎的氛围;同时,设计更加体现地域文化。同一品牌的酒店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以体现出地域的文化特征。当客人一进入酒店时,就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如艺术品的陈设、雕塑的摆放、不同家具和地毯的采用等等,因为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区的差异会通过这些物品鲜明的表达出来,从而给人以感染。

另外,设计更加注重酒店风格作用。酒店设计中,酒店风格的作用特别重要。当今世界是一个时尚的世界,而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时尚,时尚引导了风格和档次。时尚而非简约的设计,清新并有文化底蕴的酒店,将成为未来酒店风格的主流。

更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的发展为酒店设计带来了新的亮点。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被应用到酒店设计,提升了酒店功能,并且向绿色、环保方向迈进了一步。其中客房设计尤为代表性,客房和浴室拥有更大的空间,家具精良考究,灯光、弱电设计细致入微,平面布局突破传统,室内材料设施更为高档和人性化,艺术陈设高雅、经典,具有画龙点睛之作用;浴室成为卓越科技和慎密心思集中体现的舞台,客人就算是浸泡在浴缸里,也能随时方便操控灯光、浴室电视、免提电话、SPA音乐,座便也是感应开启和冲水,客房带有保密功能的传真机、无线或固线上网,床的尺寸及性能越来越舒适,并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科技带来舒适”已成为酒店今后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度假酒店和高层商务酒店方面,越来越重视景观、视线的重要性,有的高层商务酒店已经把大堂设在顶层,利用窗外的景色和城市风光作为不可替代的总台背景,延展了整个空间。餐饮方面,自助餐采用多菜系,开敞式厨房,近距离服务的模式;室内设计室外化,注重室内外环境的整体协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分室内外空间。而独立餐厅往往由专业的餐厅设计公司完成,风格差异于整体酒店,且成为一种潮流趋势。

三、中国酒店设计的今后的方向

中国的酒店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世界知名酒店集团都已落户中国,这是我们室内设计师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向国际水平的目标不断努力。

当前,中国酒店设计在整体上应向着专业性更高的方向发展。酒店建筑的高度复杂和综合的特性,要求酒店设计遵循高度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并要求酒店设计和建设的每个参建者同时参与协调运作。专业的酒店设计是酒店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

未来酒店设计应将向更人性化、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具体到整个酒店功能流线的分布和空间使用效率,是设计师应该重视的。如果空间流线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并降低效率,同样会浪费大量资源、能量和人力。作为设计师要全方位多方面的落实绿色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环保。在室内设计方面要营造创新的环境固然重要,但舒适度对酒店来说更为重要。对于材料的运用也应颇有讲究,即材料本身是否耐久,是否便于清洁维护,以及运用部位和形式是一个酒店设计师所需关注的。将来酒店设计中,运用适合酒店的材质和设计手法是设计师需要提高的。而今后的中国酒店也会将中国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酒店设计中。

同时,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在设计初期做好大量的预习功课,比如了解业主的设想和营业模式,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征,了解酒店管理公司的市场分析和定位等,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创造出具有独特形象与特色的酒店设计。做工精致、灯效绝美的灯具,款式新颖、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家具,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陈设小品,乃至一套精美的餐具,这些游离在某些设计师视线范围之外的要素,却能够给客人带来不一般的惊喜体验。因此,设计师应该合理控制项目总造价,将配饰、陈设品与硬装饰放在同等重要的层面上综合考虑,以求得最佳的酒店整体环境。在客房设计中,设计师应着重考虑家具及灯具的款式、窗帘的颜色、酒柜及衣柜的细节设计等,还应当根据酒店的不同定位提供相应的功能性设施。

中国设计现状 篇6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探究分析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代艺术设计逐渐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具体表现在设计队伍逐渐壮大、设计产业迅猛发展、设计观念更新快速、艺术水准全球化等等,笔者主要从整合本土化与全球化、中国的艺术设计将走向世界、艺术设计将进入个性化设计时代、绿色设计是21世纪的设计主流四个方面,浅析了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抛砖引玉,旨在为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进上绵薄之力。

1.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弊端

(1)重复的国际主义刻板面貌

从中国目前的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状况来看,市场的发展和商业形式的急功近利导致相当一部分平庸之作产生,其对于国外某种流行 “艺术语言”进行大量复制和抄袭。这种“重复”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为了获得短期的艺术效应,一部分人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而沉酒于对形式与技法等视觉刺激的追求,我国相当多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追随国际潮流之后,走别人已走过的路而乐此不疲,“照猫画虎”,生硬地设计出一批“国际主义”的刻板面孔,用国际风格在设计过程中牺牲了民族性、地方性和个性,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现在是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的一个过渡阶段,从长远利益来看,现代艺术设计必须有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設计师的创造力是现代艺术设计内在的发展动力,而设计师的创造源泉更多地取决于自身在信息和文化大背景下接收与转换艺术资源的能力。

(2)计算机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的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它自身还必须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电脑作为一种表现的工具对艺术设计有着非凡的贡献,电脑参与设计的最大好处是它为设计者带来了空前的快捷和便利,使设计者减少了手工制作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对设计者是极大的解放,同时电脑的灵活组合性可以使平常看不到的现象变成可视的画面,对于开发创作思路有了很多好处,这是设计领域的一次革命,是技术与艺术的辉煌合作。不过,我们在看到电脑对设计的可喜帮助和优势的同时,也看到了某些弊端。由于电脑的快捷和便利,带来了设计群体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某些人产生了掌握两三个电脑软件的操作技术就可以进行设计的错误观点。特别是现今的广告,由于有一些人对经济利益看得过重,不重视艺术的质量,他们的电脑制作的设计或缺乏构成美感、或单调面目雷同、或拼接生硬,这就是艺术语言匮乏和修养的欠缺所造成的问题。

(3)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底气不足

好的设计离不开好的设计教育.西方国家发起设计运动的核心是设计教育。从1892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1919年德国的包衰斯学院到1929年美国的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的设立,我们看到的始终是先进的设计思想家利用教育作为支律点来发展设计运动.这种情况,在1980年的中国具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动,通过二十年的发展,好像设计教育启动了,但是从整个教育体系和设计界对于设计教育的看法,教育始终是没有被当做一个引领和推动设计的活动来看。中国的设计明显是处于“市场牵引”模式,而非“思想牵引”、“社会牵引”模式。到今天,国内的设计教育虽然表面很热闹,各地高校纷纷设立设计类专业,招生不断扩大,这种过热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满足局部的、地域性的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也潜伏着低层次的无序竞争的种种危机。许多仓促上马的相关专业院系缺乏系统的理念规划,教学的师资、设施、资讯存在严重的不完备,更谈不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抗衡。

2.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

(1)本土化与全球化的整合

世界因知识经济而加速发展,而现代艺术设计也因知识经济而转型为一支重要的产业大军。这是因为现代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以智力和知识创造市场价值和社会财富的。比起中国入世后的经济运行,现代艺术设计观念的转换和国际化则应该更为超前。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以最新的理念和前卫的姿态来统筹我们的创意,才能带动和推进中国经济向更新的目标发展。所以,开拓我们的国际化视野,紧跟全球化的时代步伐,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条件.我们的现代艺术设计在追随国际潮流的同时,如何把民族的、本土的文化精神融入其中,如何以独特的民族面貌跻身于世界,则是我们的设计理念必须牢牢把握的又一个重心。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鲜明地介入现代设计,一直是我们的理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失去民族文化特色是短视的,也是危险的。从文化角度看,特色和个性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如何在向世界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民族意识,完善和凸显民族品牌,仍然是一个大课题。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态势和设计战略的思考,都离不开对国际最新科技资讯的了解和利用。我们需要一个国际的和当代的胸怀和思维,也需要站在世界的高度对中国本土文化加以审视,达到本土文化与全球化的结合,从而进行新的提高和适时的转化。

(2)中国的艺术设计将走向世界

中国的艺术设计从1980年引入后,已经有了有目共睹的飞跃,但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中国的艺术设计还处于“西方出观念,中国跟作品”的状态,很难打出自己的风格,更没有世界级的大师人物出现。客观来看,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正常轨迹。前二十年我国经济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现代设计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发展十分缓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现代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依附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所以,打造中国设计的品牌,让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始终是中国设计师的一个梦。

(3)艺术设计将进入个性化设计时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物质的丰富,同类产品不断增多,市场成为买方市场.科技的不断进步,带来技术的普及性与公开性,随之而来的就是产品的同质化日趋明显.那么,产品的功能、品质、价格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靠什么来展开竞争呢?产品的审美设计就成为了唯一重要的差别。随着后工业经济发展到信息经济,再发展到体验经济,人们对精神上的消费越來越多。在同质化的大环境下,购买产品时,消费者更多注意的是产品的个性。色彩鲜艳的MAC电脑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帮助了苹果公司,而且还激发了戴尔公司、盖特韦公司和康柏公司的灵感,它们推出了大量造型新颖、成本低廉的个人电脑。新型甲亮虫汽车的形象,成为促进汽车行业变革的催化剂.IBM公司利用“蓝色巨人”的个性形象落户世界各地。如今,人们不再盲目地跟随没有个性的流行,而是在新房子里体现个人的品位与内涵。所以,个性化设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纪设计发展的又一个趋势。

(4)绿色设计是21世纪的设计主流

绿色环保是当今世界艺术设计的一大主题,这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产品设计、生产、流通领域的表现。它从产品制造业延伸到产品包装、产品宜传及产品销售各个环节,并进一步扩大到全社会的绿色服务意识、绿色文化意识等领域。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设计在为人类创造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耗的重要介质,因而遭到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设计师不得不重新思考设计的职责与作用。绿色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传统的产品设计的不足,使所设计出的形象既能满足传统产品的要求,又能满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要求。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考虑,更,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它要求设计师改变以往仅仅注重形象设计的标新立异,而忽略设计的新形象给人们所带来的消费观念的误导,以及制作新形象所消耗掉的又一批能源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绿色行动,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实行多年,并成为信息时代设计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 屠曙光.时间、事件和故事——论现代艺术设计的观念[J].装饰. 2001(01).

[2] 贺克,李越恒.太极八卦图与现代艺术设计[J].装饰,2002(10).

[3] 中国艺术设计百年史鉴——读《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启示[J]..美术,2003(06).

[4] 王友江. 朴之为上——现代艺术设计二题[J].西北美术,2003(04).

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的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设计师品牌,现状,原因

每年举办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不仅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而且也为中国服装设计师提供了展示能力的平台。每届中国国际时装周都会评选出十位十佳时装设计师, 十佳时装设计师在中国服装设计师中具有代表意义。本文经过筛选后, 以符合条件的十佳时装设计师品牌为样本, 研究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的发展现状。

一、十佳时装设计师品牌现状分析

1. 十佳时装设计师创立品牌人数比例接近一半

每一届中国国际时装都将评选出十位十佳时装设计师, 从1995年开始到2014年整整20届, 其中34名设计师获得2-3次该奖项。统计结果显示:共有162名时装设计师在20届中国国际时装周中获得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其中92名并未创立自己的设计师品牌, 创立品牌的只有70名。

数据来源:中国时尚品牌网、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

在查阅资料统计数据时, 发现没有创立品牌的设计师大部分是一直在为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做职业设计, 少部分的设计师是自由职业, 例如为企业服务, 兼任服装设计教师等等。

2. 十佳时装设计师品牌以成衣为主

根据服装生产的批量不同可将设计师品牌分为成衣和高级定制两类。根据表1十佳时装设计师品牌创立情况, 五位设计师创立了两个设计师品牌。故分析对象为70位十佳时装设计师创立的75个设计师品牌。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时尚品牌网。

根据表2可知, 我国服装设计师品牌经营模式以成衣为主, 比例高达80%, 但高级定制的比例也不算太低。之所以成衣分布大, 主要是成衣经营模式符合大众, 成衣大量生产, 同一款式可适合不同的顾客, 同时成衣品牌的价位相对较低, 能占有广泛的市场。随着社会发展, 经济不断的增长, 人们的收入随之增多, 消费者的追求不断提高, 对高级定制模式将有积极的影响。

3. 十佳时装设计师品牌定位趋同

如表3所示, 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以女装为主, 比例高达70%, 在服装市场上女性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设计师品牌也不例外。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时尚品牌网。

4. 十佳时装设计师品牌区域聚集现象明显

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文化气氛浓厚, 艺术高校居多, 汇聚了很多世界级的设计师品牌;上海是时尚大都市, 拥有着大量追求时尚与个性的消费群体;而紧邻香港的广东和深圳, 在时尚方面颇为敏感。因此, 设计师品牌的发展要依靠当地的产业资源和市场, 按注册地分析能了解设计师品牌对城市或区域的选择情况。

数据来源: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时尚品牌网、华衣网。

5. 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在国际秀场上崭露头角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时尚产业在中国渐渐兴起, 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不断壮大, 从马克带着内地唯一被邀请的服装品牌“例外”参加“2002年巴黎成衣展”以来, 国际时装周上陆续活跃中国服装设计师的身影。中国设计师在国际秀场上崭露头角, 更叩开了国际时尚界的大门。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时尚品牌网。

二、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存在问题分析

1. 相关人才的缺乏

好的服装离不开精巧的设计, 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能使服装栩栩如生, 更能使服装品牌熠熠生彩。“只要深入过服装行业的人都会清楚地意识到, 服装行业整体人才队伍非常贫乏。”香港服装学院院长周世康如是说。自2000年以来, 由于国内消费者对服装的质量及品位要求不断提升, 服装行业逐渐进入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的消费时代, 市场竞争形式从价格转向品牌, 品牌服装业迅速成长。

随着市场需求形式的转变, 我国服装行业逐渐兴起以品牌运营、研发设计、渠道建设为重点的商业模式, 品牌及设计理念的需求缺口让原本人才稀缺的服装行业更显雪上加霜, 无论是知名服装企业还是中小型服装企业, 对各种服装人才的需求量都呈历史新高。

2. 品牌知名度不高

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服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 人类追求美、追求时尚的意识日趋强烈。对于服装这个必需品, 不单纯要求满足御寒保暖, 更看重其美化自身、提升气质、追求时尚的功效。然而面对各类琳琅满目的服装, 消费者只会眼花缭乱、无从下手, 从而失去购买欲望。服装品牌的树立及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服装品牌, 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更能众口相传, 利用品牌效益招揽更多顾客。品牌知名度越高, 服装质量的信赖度及消费者的购买力度均会大大提升。事实证明:相同类型、风格、类似款式的服装, 消费者多数选择品牌知名度较高的服装。

对比成熟的服装消费市场, 消费者对设计师品牌的喜爱, 更多源于对设计师本身的接受及认可。然而, 在当下中国市场中, 消费者对设计师本身的认知却明显滞后于对设计师品牌认知。

如已有八九十年历史的上海服装 (集团) 有限公司, 多数品牌已没落, 部分甚至停止销售。有“衬衫之父”之称的旗下品牌“康派司”衬衫, 始创于1927年, 如今的销售仅能靠一条流水线维持, 曾是市政府指定为奥巴马来访准备的用品“大地风雨衣”, 现今的市场占有率也走低。

3. 品牌定位不明确

为商品确定恰当的市场定位, 使商品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特殊的位置, 称为品牌定位。如在寒冷冬天突然口渴时, 人们会立刻想到“优乐美奶茶”香气弥绕的温暖甜蜜。当前中国服装市场中, 很多服装设计师盲目创立自己的服装设计品牌, 不考虑市场及品牌定位, 终究不能作响品牌。正如杭州纳纹女装总经理胡昌曾所说:如果服装品牌没有定位清楚客户在哪里, 只是忙着将钱砸向后期广告投入, 很可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烧钱”。

第二十届十佳设计师来芮自创立La Pargay起就严格明确品牌定位, 无论款式、版型、剪裁, 都更符合亚洲女性身材及审美习惯, 立身时尚化、个性化、差异化, 以优质的产品, 向外界呈现全新的、独立的现代都市女性形象, 深受广大女性消费者喜爱。她倡导女性“TO-BEYOURSELF”坚持自我、尊重自我, 并以休闲且优雅的格调, 塑造诸多28岁-45岁间时尚、独立的都市女性形象, 打造出国内一流的黑白女装品牌。

4. 品牌文化底蕴不足

消费者对消费型产品的需求特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变化, 个性化消费理念逐渐占据市场消费领域, 对商品种类丰富化、商品需求品质化、消费理念专业化, 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重视与追求使得品牌化消费应运而生。品牌在终端的表现或品牌营运过程中的展示方法, 在品牌时代都能形成品牌整体核心识别焦点。

“文化构建”对逐渐成熟的中国服装而言, 显得日益重要。品牌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是否能够存活于市场和消费者心中的精神力量, 更是品牌风格及设计定位的引导标杆, 有什么样的品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品牌产品。

5. 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本土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较晚, 品牌设计市场环境还不够成熟, 相关服装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现今我国还缺乏针对品牌及品牌理念的法律保护体系, 同时缺失严格的保障实施措施。具体表现在:

(1) 品牌假冒现象严重。本土品牌“李宁”、“特步”成为被假冒对象。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制作成本比正品低很多, 仿冒度高, 消费者辨别不清导致正品购买力度降低。假冒行为不仅严重损害正品的品牌形象及荣誉, 同时对这些品牌开拓市场产生不良影响, 更是对我国司法制度的挑衅, 此现象说明我国对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非常薄弱。

(2) 法律细则缺失现象。在发达国家, 政府会出台相关的政策来保护本国的品牌, 国家通过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向本国或本地区提供政策上的优惠, 以实现保护国内服装品牌的目标。而目前我国尚还缺乏完善的品牌保护法律体系, 缺失具体的保障实施措施。

三、推动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的几点建议

1. 鼓励发展设计师, 培养人才

政府从各方面要给与帮助, 相关的行业协会要制定相关的扶持机制, 并给予相应资助, 媒体发挥宣传引导作用, 引起社会关注, 设计师们更要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 着力推广品牌, 扩大品牌的影响力。鼓励有能力、有想法的设计者踏出国门, 接触更多的设计理念。

2. 确定品牌定位, 打造丰富的文化底蕴

中国是制造大国, 却不是品牌强国。许多国际大牌都是利用国内较低价的生产力进行生产, 在加工, 最后用国外名牌进行包装, 便销售到世界各地, 人民争相购买, 这种情况在服装制造行业更为严重。这就要求生产者经营者能加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充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能够根据自己目标客户的需求, 提供不一样的产品以及服务, 树立独有的品牌形象。

3. 充分利用传播媒介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科学技术逐步提高, 全世界都进入信息产业化新时代。各类媒体纷纷涌现在我们面前。

(1) 中国国际时装周。创立于1997年中国国际时装周, 现已成为时装、成衣、饰品、箱包、化妆造型等新产品、新设计、新技术的国内顶级的专业发布平台, 更是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和设计师推广品牌形象、展示产品创意、传播时尚潮流的国际化舞台。

(2) 电视、网站。现如今设计师品牌主要靠电视、网站增加曝光度和加大宣传。例如, 旅游卫视《第一时尚》栏目报道了设计师张弛的创作过程, 东方卫视播出的《女神的新衣》节目, 明星与大牌设计师们合作完成服装制作。这种T台与购买者、大众现场互动的模式将会是时尚与商业的一次全新的完美结合。通过优酷、土豆平台以及韩国SBSPlus同步首播的《中韩时尚王》节目, 网友们也能够用可接受的价格, 购买由明星以及顶级设计师完成的服装。

四、结论

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 缺乏历史文化的积淀, 发展之路上还有诸多需要面对的挑战和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中国设计师们要是能够建立自己的服装品牌, 明确品牌定位, 打造丰富的文化内涵, 抓住机遇, 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 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中国设计师总会有一天, 能够创立出享誉世界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 将引领国际潮流新风尚。

参考文献

[1]黄永利.浅析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的创立与开发[J].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1, 40 (3) :48-51.

[2]徐真真.分析设计师在品牌服装设计中的作用——谈现代服装设计师的培养[J].山东纺织经济, 2009, 152 (4) :16-25.

[3]曹黄.中国服装设计师品牌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文学与艺术, 2010 (4) :13.

中国设计现状 篇8

中国室内设计经过30年的发展, 已呈现出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 但同时也存在行业不规范, 设计师整体水平不高, 设计的民族特性不强等问题。只有充分地发现问题, 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必然向着产业化、科技智能化、民族化等方向蓬勃发展。

室内设计主要指在现代建筑条件下,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 创造合理的、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它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后来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室内设计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 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很多思想与品位演变的艰辛历程。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室内设计还只是刚刚起步, 仍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产业, 需要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

一、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 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都与时俱进, 室内装饰成为了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人们对装饰标准与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 必然要求住宅建设不断增加科技含量, 实现住宅产业的现代化, 进而要求其内部设计要打破以往的盒子式设计, 使功能空间更加明晰, 住宅部件设计向系列化、集约化、智能化、配套化方向发展。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到现在也已具有一定规模, 虽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 但它的发展在当下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1.多元性。进入21世纪以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国际交流的增加, 世界已联成一体。室内设计也不例外, 各国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优秀设计涌入中国, 各种流派、各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影响着中国的室内设计, 每种设计不尽相同, 但又相互协调, 彰显出个性。而中国的设计师在相互交流中汲取营养, 相互渗透, 有利于在国内形成一个蓬勃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2.复合性。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新材料的不断出现, 新的设计理念的提出, 传统设计观念不断受到挑战和突破。技术与艺术, 传统与现代, 外来文明与本土文化, 不同地域的各种设计, 形成了不同组合方式的复合性设计。它不是各种形式的任意的拼凑, 也不是任何无次序的权宜变通, 它是传统与现代, 西方与东方的设计观念的融合, 是多样的设计语言的体现。

3.时效性。新设计替代旧设计, 新材料替代旧材料, 新理念替代旧理念, 中国的室内设计也慢慢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由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盲目模仿欧式的设计到现在影响深刻的亚设计流派;由最初的“生存意识”进展到现在的“环保意识”, 中国的室内设计在其中寻找契机, 寻找突破, 紧跟着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 国内的现代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已率先打开国门, 无形中也将推动室内设计迈向更高的水平。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要走向世界, 较国际水平还相差一定的距离。同发达国家的装饰行业相比, 我国室内设计行业还不规范, 室内设计师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室内设计, 其个性还不鲜明, 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态等等。导致这些问题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装饰行业不规范

我国现阶段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每年的产值都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在如此巨大的消费刺激下, 装饰公司也多如牛毛。在装饰行业的众多公司中, 其专业水平良莠不齐, 优秀企业不多, 行业管理不够规范, 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 无序从业多于规范从业, 设计人员“鱼目混珠”, 这些直接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而马路边拿锯拿斧的“装修游击队”也声称“我们是搞装修的, 我们也可以设计”。有的室内设计公司为了竞争常常推出免费设计等等。要知道, 室内设计也是一种劳动, 也具有价值, 如果让这种价值为零, 就等于在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室内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建筑设计原理、施工构造和艺术审美各方面学问的行业。不了解设计的专业知识、设计规律、设计美感, 就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因此, 我们必须规范行业运作, 加强行业监管, 并严格按照市场规律来操作, 才能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

(二) 室内装饰与其他项目设计分散

在欧美发达国家, 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同时也是一名家具及饰物设计师;而一名家具设计师很有可能是一名能工巧匠, 其专业领域的联系性非常强。而中国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却是分离的, 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分门别类, 这种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了割裂几个联系非常强的专业领域连贯性。建筑师完成土建结构设计后就将建筑毛胚甩给室内设计师, 而室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家具时多半只能选购市场成品, 这种关系结构不利于内外一体化的优秀室内建筑作品的问世。这就是我国室内设计现在为什么普遍还是“湿作业”的原因了。欧美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住宅产业一体化、集约化、工业化, 实现了省时、省力、省消耗, 高品质、高质量这样“三省二高”的标准, 提高了建筑的综合质量,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缩短了从建设到入住的工期, 降低了成本。他们的做法还避免了那种设计师拿到建筑毛胚房, 首先要对空间进行功能布局, 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修改, 而拆墙凿洞造成材料浪费的现象。从协调性的问题来考虑, 这种建筑各个环节相互剥离的设计模式也制约了设计师对全局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要出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 无疑也提高了建筑成本。

(三) 室内设计创新精神缺乏

任何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活动, 都离不开思想这个内在的发动机。而其创作的思想并非源于创作者本人一时心血来潮或异想天开, 而必定是受到他所在的时代的精神和以往历史思想沉淀的影响。室内设计理念的发展应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不同的文化特色产生不同的艺术形式。说到底没有对人类文化的深刻理解, 是根本不可能奢谈创作的, 室内设计当然也不例外。室内设计这一概念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 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但是, 当你真正站在这么多的风格、流派面前时, 却发现其中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只能从一个建筑设计、装饰设计中, 或多或少看到国外这类或那类风格特点的影子。一般而言, 现今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是建立在以往民族传统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来进行创作。但是, 我们大部分设计者却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抄袭, 对风格、流派的表面接受替代了自我创新, “拿来主义”成了设计的主旋律。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 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的“套用”。我们应该扭转那种很多设计师仅看中设计的表层的形成, 而忽略其深层次精神的局面, 而是要民族元素的融入、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四) 设计师队伍膨胀, 素质普遍偏低

市场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使得室内设计变得炙手可热。国内许多没有相应师资的大专院校都开设了这门专业, 甚至在社会上的室内设计培训班、电脑培训班也都加入了“制造设计师”的行列, 在短短十年里设计师队伍急剧膨胀。可以想象这样“制造出来的设计师”如何设计出好的作品。这样打着“设计师”旗号的人加入专业设计师的行列, 使整个设计市场形成恶性竞争, 产生了许多粗制滥造的室内设计作品。这些设计师基础知识缺乏, 艺术语言表达不清, 设计技术偏低, 缺少设计的逻辑思考, 浮浅媚俗的追逐时尚, 依赖材料、仿造风格, 而忽视实际情况;恶性竞争的后果还使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而降低了创新的积极性。要知道真正的设计师除了是专业的能手, 还应该是自己思想的忠实执行者, 不被外在的意志所左右, 将自己的文化品位、艺术素养, 经过科学论证后付诸实施的人。

二、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 人性化

室内设计的理念即以人为本, 这是室内设计永远的主题, 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也将延续与深化这一主题。住宅的核心是人、环境和建筑, 它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环保性、亲和性和行动性, 以保障人民健康, 实现人文、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它的目的是一切从居住者出发, 从人性出发, 方便人的行为, 满足人的需求。要从强化人与外界事物的联系, 甚至从人的生活环境、人类社会、人的历史及未来着眼来研究, 抓住设计的真正意义, 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需求, 使居住者生活在舒适、卫生、安全和文明的居住环境中。

(二) 生态、绿色及环保化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 工业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但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森林、生物、水、空气以及耕地。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或消失, 或减少, 或恶化。地球已不是人类的乐园, 自然环境问题已摆在人们的面前而迫使人类思考。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 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 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不论是建筑内部, 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化和绿化空间;不论是私人住宅, 还是公共环境, 生态、绿色、环保成为主题。因此, 人们在满足了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 回归自然成了我们现代人新的追求方向。

(三) 科技智能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提高, 科技智能将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未来住宅发展的方向。科技智能化提倡“四新” (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 技术的应用, 全面提升住宅的居住环境、住宅功能、工程质量、物业管理水平, 使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推进住宅的产业现代化。它要求达到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信息网络化, 从而实现住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地进行家庭遥控管理或与外界进行联系。

(四) 装饰部件的产业化

邻国日本用了二十年来推行其住宅部品, 现在住宅的各个部分都有通用部品, 而其设计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对建筑装饰部品的选择, 工作效率非常高。而我国, 传统的施工工艺仍主导着我们的施工过程, 依然是切、割、锯、钻刷等工艺。各装饰部件也都是各大装饰公司自行设计。这是一套落后的施工工艺, 不利于室内设计的发展, 而装饰部件的产业化, 应该是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住宅部件是保证住宅功能与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 它对于室内设计标准的控制, 装饰成本的降低, 施工工艺的便捷, 以及建筑装饰产业的现代化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都推行住宅部品, 对无特殊要求的住宅, 只要将装饰部品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因此, 室内设计变得更简单, 更便捷, 普通大众都可以自行设计。

(五) 高度的民族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 它留给了我们丰富的历史遗产, 中国幅员辽阔, 有着56个优秀民族,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本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因此, 如何传承文明, 如何将有中华民族特性的设计呈现于世界, 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我们的创作归宿。我国的室内装饰设计发展初期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 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室内装饰设计到处盛行欧陆建筑风格。但一味仿造的“拿来主义”盛行, 丢失了我们优秀的传统, 丢失了我们文化的“根”。随着国家的富强, 我们逐渐认识到, 未来中国的室内设计所走的道路, 一定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表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的设计。因为只有地域的才是民族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进入21世纪,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审美情趣, 而中国的室内设计也从早期的以材料的档次来评价装修水准的误区中走了出来, 不断地走向完善, 向国际靠拢。当然, 目前室内设计的各种规范还未健全, 而室内设计从不规范到比较规范、再到相对规范, 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相信, 这个过程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了, 室内设计行业一定会走向规范, 最终必定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规范.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006

[2]戴康尼斯.享受阳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系列[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2

中国设计现状 篇9

关键词:环境质量,多样化,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主要指在现代建筑条件下,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 创造合理的、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它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后来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室内设计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 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很多思想与品位演变的发展, 已呈现出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 但同时也存在行业不规范, 设计师整体水平不高, 设计的民族特性不强等问题。只有充分地发现问题, 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必然向着产业化、科技智能化、民族化等方向蓬勃发展。艰辛历程。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室内设计还只是刚刚起步, 仍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产业, 需要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

一、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 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都与时俱进, 室内装饰成为了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人们对装饰标准与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 必然要求住宅建设不断增加科技含量, 实现住宅产业的现代化, 进而要求其内部设计要打破以往的盒子式设计, 使功能空间更加明晰, 住宅部件设计向系列化、集约化、智能化、配套化方向发展。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到现在也已具有一定规模, 虽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 但它的发展在当下也呈观察思考23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1、多元性

进入21世纪以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国际交流的增加, 世界已联成一体。室内设计也不例外, 各国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优秀设计涌入中国, 各种流派、各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影响着中国的室内设计, 每种设计不尽相同, 但又相互协调, 彰显出个性。而中国的设计师在相互交流中汲取营养, 相互渗透, 有利于在国内形成一个蓬勃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2、复合性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新材料的不断出现, 新的设计理念的提出, 传统设计观念不断受到挑战和突破。技术与艺术, 传统与现代, 外来文明与本土文化, 不同地域的各种设计, 形成了不同组合方式的复合性设计。它不是各种形式的任意的拼凑, 也不是任何无次序的权宜变通, 它是传统与现代, 西方与东方的设计观念的融合, 是多样的设计语言的体现。

3、时效性

新设计替代旧设计, 新材料替代旧材料, 新理念替代旧理念, 中国的室内设计也慢慢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由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盲目模仿欧式的设计到现在影响深刻的亚设计流派;由最初的“生存意识”进展到现在的“环保意识”, 中国的室内设计在其中寻找契机, 寻找突破, 紧跟着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WTO, 国内的现代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已率先打开国门, 无形中也将推动室内设计迈向更高的水平。

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要走向世界, 较国际水平还相差一定的距离。同发达国家的装饰行业相比, 我国室内设计行业还不规范, 室内设计师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室内设计, 其个性还不鲜明, 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态等等。

二、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1、人性化室内设计的理念即以人为本, 这是室内设计永远的主题, 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也将延续与深化这一主题

住宅的核心是人、环境和建筑, 它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环保性、亲和性和行动性, 以保障人民健康, 实现人文、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它的目的是一切从居住者出发, 从人性出发, 方便人的行为, 满足人的需求。要从强化人与外界事物的联系, 甚至从人的生活环境、人类社会、人的本论文由历史及未来着眼来研究, 抓住设计的真正意义, 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需求, 使居住者生活在舒适、卫生、安全和文明的居住环境中。

2、生态、绿色及环保化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 工业化带来了

巨大的财富, 但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森林、生物、水、空气以及耕地

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或消失, 或减少, 或恶化。地球已不是人类的乐园, 自然环境问题已摆在人们的面前而迫使人类思考。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 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 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不论是建筑内部, 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化和绿化空间;不论是私人住宅, 还是公共环境, 生态、绿色、环保成为主题。因此, 人们在满足了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 回归自然成了我们现代人新的追求方向。

3、科技智能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居住条件

的要求日益提高, 科技智能将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未来住宅发展的方向

科技智能化提倡“四新” (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 技术的应用, 全面提升住宅的居住环境、住宅功能、工程质量、物业管理水平, 使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推进住宅的产业现代化。它要求达到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信息网络化, 从而实现住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地进行家庭遥控管理或与外界进行联系。

4、装饰部件的产业化邻国日本用了二十年来推行其住宅部

品, 现在住宅的各个部分都有通用部品, 而其设计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对建筑装饰部品的选择, 工作效率非常高

而我国, 传统的施工工艺仍主导着我们的施工过程, 依然是切、割、锯、钻刷等工艺。各装饰部件也都是各大装饰公司自行设计。这是一套落后的施工工艺, 不利于室内设计的发展, 而装饰部件的产业化, 应该是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住宅部件是保证住宅功能与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 它对于室内设计标准的控制, 装饰成本的降低, 施工工艺的便捷, 以及建筑装饰产业的现代化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都推行住宅部品, 对无特殊要求的住宅, 只要将装饰部品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因此, 室内设计变得更简单, 更便捷, 普通大众都可以自行设计。

5、高度的民族化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 它留给

了我们丰富的历史遗产, 中国幅员辽阔, 有着56个优秀民族,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本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

因此, 如何传承文明, 如何将有中华民族特性的设计呈现于世界, 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我们的创作归宿。我国的室内装饰设计发展初期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 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室内装饰设计到处盛行欧陆建筑风格。但一味仿造的“拿来主义”盛行, 丢失了我们优秀的传统, 丢失了我们文化的“根”。随着国家的富强, 我们逐渐认识到, 未来中国的室内设计所走的道路, 一定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表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的设计。因为只有地域的才是民族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进入21世纪,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审美情趣, 而中国的室内设计也从早期的以材料的档次来评价装修水准的误区中走了出来, 不断地走向完善, 向国际靠拢。当然, 目前室内设计的各种规范还未健全, 而室内设计从不规范到比较规范、再到相对规范, 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相信, 这个过程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了, 室内设计行业一定会走向规范, 最终必定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BIM在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 篇10

建筑既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建筑水平,又可以传承当地的文化,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历史文化与建筑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我国综合魅力,提高我国建筑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度。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应该与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融合,应用互联网技术与高性能计算机硬件逐步扩大建筑项目模式,BIM对数据信息的汇总,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是未来我国建筑设计工作发展方向的必然趋势。建筑设计信息化与BIM的结合可以贯穿到建筑产业的每一个细节,对建筑应用技术进行革新,所以建筑设计师必须要深入到BIM内部中,对各个阶段的设计工作进行指导,体现出现代化技术的综合管理水平。现代建筑需要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对BIM技术进行革新,使其可以满足更多的建筑需求,BIM技术的应用存在很多技术层面问题,建筑人员通过技术的融合和研究,可以体现出BIM技术的优势和作用。

1.BIM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发展现状

1.1BIM技术概述

BIM主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建筑信息进行处理,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定不同层面的含义,建筑组织设计人员对BIM的概念理解不同,所以在BIM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结合建筑设计的要求,部署合理、科学的建筑工作。BIM的核心理念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BIM中囊括了建筑工程中的所有几何信息及功能属性和工程周期中的信息,通过一个仿真的可视化平台,使这些信息可以服务于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等一些列的过程中。第二类是可以在数字环境下保持数据的更新和共享,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某一个特定的地方对信息进行了更改,其他关联区域便可以在第一时间的到最新的数据信息,这样就方便与各相关部门和各个设计施工单位可以全面清晰的了解整个项目的进程[1]。BIM技术从设计过程的资源、行为、交付三个基本维度出发,给出设计企业的实施标准的具体方法和实践内容,可见,BIM(建筑信息模型)不是简单的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还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所以应用BIM技术既可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又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传统的建筑技术,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满足现代人对建筑工程的需求,BIM技术的应用必须要基于实际的设计理念,在技术的内部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1.2BIM技术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方面可以对BIM技术进行评价,从实际应用的现状中总结发现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基于此,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生产效率、节约建筑投入成本,缩短建筑工期。近几年,经过我国建筑人员的不断研究,BIM技术逐步为我国建筑行业知晓,我国很多具有资质的建筑行业分别成立了BIM技术小组,以此深入到不同地区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对其设计思路进行指导[2]。目前,我国建筑设计的步骤主要是:建筑项目策划、设计、招投标、施工、运营维护等,每一个阶段的施工和设计都会应用到BIM技术。首先,建筑设计人员会利用BIM技术设计出建筑软件,用BIM核心建模软件对建筑设计的内容进行审核。然后,确定BIM技术层面,提供建筑管理服务体系,可以提供各种资讯服务,用来解决建筑设计难题,最后,确定BIM技术使用的用户类型,建筑设计人员要积极学习BIM技术,把BIM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建筑和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活动会应用到BIM技术内容[3]。

以上的分析可以充分体现出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要对现有的建筑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确定建筑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并积极组织设计人员应用BIM技术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处理。当然,BIM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建筑设计人员要懂得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体现出BIM技术的优势。

2.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发展的障碍

2.1来自BIM技术设计中的障碍

建筑设计的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设计单位使用BIM技术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基础、同一工种之间的相互协作、建筑师与工程师设计理念的不同。设计单位使用BIM技术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时间,如果设计者不能领悟到BIM技术的精髓就很难驾驭技术要点,同一工种之间的协作存在很大的难度,这也会影响到建筑设计的水平,建筑师与设计者对于BIM技术理念的了解不同,很容易扭转建筑设计的思路[4]。来自BIM技术设计中的障碍严重影响了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前景,基于长远发展目标,建筑设计者还是要认真学习BIM技术内容,明确BIM技术应用的特点。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但是要想BIM技术要想更好的应用在建筑产业中,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设计非常有难度,同时,BIM技术要想更好的与建筑工程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的组合,还需要在建筑管理的一定范围内,对BIM技术进行模拟。

2.2来自专业应用软件的障碍

为了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很多设计者会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设计内容进行调整,使其可以达到先进设计标准,但是众多科学软件融合在一起,就很容易出现技术冲突。BIM技术软件比较齐全和成熟,国内应用的BIM软件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很多设计者并不能合理操作BIM技术,使软件的执行能力直线下降[5]。因此,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建筑设计者必须要结合实际的建筑设计内容,强化自己专业技术的操作能力,使BIM技术可以深入到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内容进行调整。现代技术的进步和提高,简化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建筑技术与计算机软件的结合,还需要经过实际的验证和模拟,这样才能使BIM技术更加合理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专业应用软件的使用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准确性,并能体现出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为了突出建筑特点和建筑水平,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利用专业应用软件对建筑工程进行评价和验证。以此,充分体现出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使BIM技术可以与现代化科学软件合理融合,可以为设计者提供建筑设计的灵感,克服专业应用软件的难度和问题,是提高BIM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内容。当前建筑业已步入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引入和普及,例如CAD的引入,解决了计算机辅助绘图的问题,而且这种引入受到了建筑业业内人士大力欢迎,良好地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设计人员不再用手工绘图了,同时也解决了手工绘制和修改易出现错误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基于BIM技术的实际内容,明确计算机技术应用存在的难度,通过技术的融合,使其BIM技术可以达到最优的功能效果,并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设计的性能。

3.BIM技术与建筑设计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

3.1BIM技术与建筑文化融合的形式

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为建筑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使建筑设计者更加重视文化的重要性,并把建筑思想与文化传统联系起来,提高建设设计的水平。目前,建筑与文化的融合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式,建筑设计者既可以展现出当地设计风格,又可以与国际设计思路接轨,展示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规划设计作品,使建筑设计作品可以传递出业界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并探讨城市与建筑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推介中外建筑文化的最新资讯。BIM技术与建筑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建筑设计者对城市建设的规划和管理,从实践工作中找到我国建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用科学的思想和手段逐步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

3.2BIM技术与建筑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国际综合经济市场对我国提出的考验也越来越多,我国要想稳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抵抗力,就必须懂得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对现有的文化进行传扬。BIM技术与建筑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带动我国整体建筑产业的发展水平,建筑设计者要懂得回顾和总结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教训和成功经验,建立系统的现代化建设设计模式。融合思路可以深入到地域文化中,体现出城市建筑内在的文化理念与品质,开发商需要根据技术与文化融合的内容对地产项目进行定位,确保其策划和经营的理念可以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建筑师、规划师要以长远发展目标位基础,设计出建筑的文化气息。BIM技术与建筑文化的融合满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变化的形式,所以建筑设计者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技术与文化融合的力量,为未来建筑事业的进步提供合理、科学的依据。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明确意识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建筑设计与文化的结合也是体现建筑设计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本保障的情况下,建筑设计者要充分体现出设计优先性,合理应用BIM技术,使其可以指导建筑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行为。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应用虽然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是其先进的技术理念依然可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建筑设计者要找到自身技术应用的不足,强化技术操作能力。基于此,BIM技术一定可以长期发展的目标,逐渐普及到我国建筑设计工作中。

摘要:BIM(建筑信息模型)是在三维数字技术的基础上,汇总了建筑工程中各个相关信息的一种数据模型,建筑信息模型集成了所有的几何模型信息、构件性能和功能要求,是将建筑项目的整个周期的信息都整合在模型中,并且还包括了工程中建造的过程、施工的进度、管理等信息。应用BIM可以提高中国建筑设计水平,使其与国际建筑接轨,体现出现代化建筑先进技术,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基于此,笔者对BIM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探索其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模式以及发展现状,为中国建筑业提供可以参考的信息内容。

中国股市“怪现状” 篇11

中国股市最近“跌跌”不休,而企业上市的热情却一点也没见减少。一方圈钱圈得不亦乐乎;另一方却赔得叫苦连天。上市本是企业做大做强的表现,股民买股票也是因为看好企业的业绩,为什么买卖形成之后,企业的表现却与招股书中有了天壤之别?中国股市到底何时才能重现2008年的辉煌?

造假上市

中国企业想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必须让企业的品牌和规模足够大,而最简单的扩张之道就是上市。到上世纪90年代,能够做大做强的企业都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企业在中国上市需要中国证监会审批,即核准制,对企业在经营规模、法律、会计等方面有严格要求。”曾经为数家企业出具过律师报告的陈文斌(化名)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解释说。于是一些企业为了能够上市,将申请文件过度包装、在内容上做虚假陈述,无数丑闻因此而起。

2010年12月16日,“胜景山河”股票拟挂牌前夜,被深交所紧急叫停。有媒体报道称,多名记者在进行地毯式调查后发现,胜景山河的招股书披露不实、涉嫌虚增销售收入。在其招股书中显示的黄酒主要消费区江苏、上海等地,均没有发现其主打产品的踪影。2010年初,作为高新企业的苏州恒久公司在招股书中称,公司共计拥有专利5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而事实上,4项外观技术专利权已被终止。

“除了上市造假,上市后通过会计处理‘调节’业绩的公司更多。”陈文斌告诉记者。有一组数据能说明这个问题:2010年,财政部对114户企业进行了抽查,其中14家公司存在财务违规问题,占比13%。中小板和创业板是“重灾区”,一共占了6家。红日药业作为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元老之一,财务报告“看上去很美”,但经检查后发现,该公司存在资产不实962万元、负债不实1577万元、收入不实573万元等会计违规问题。

企业为什么敢造假上市?从大环境来看,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调整,加上国家采用了紧缩银根的政策,导致目前很多企业的资金链条相当脆弱。上市已成为大型企业突破困境的首选之路,而某些急功近利的企业上市的目的也昭然若揭:圈钱。

从小环境来看,对于违规违法上市的公司,政府常用的惩戒手段无外乎行政处罚、对直接责任人予以罚款、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建议撤换会计负责人等。仅以市场禁入、区区几万或几十万元罚款作为处罚手段,从某种角度上说对于造假者反而是鼓励,让他们知道了造假的利润远远高于成本,从而更加有恃无恐。

至今没有因为造假而退市的上市公司,据说是从股民利益考虑,防止因买了造假上市公司的股票而血本无归,但事实上,造假的根源不除,正是对股民利益最严重的侵害。

“中签如中刀”的破发股

中国水电破发(破发指股价跌破发行价)、比亚迪破发……伴随A股的疯狂扩容,以往的“打新股必赚”,变成“中签如中刀”。巨灵财经数据显示,从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共有290家公司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其中77家公司上市不到一年,业绩即出现下滑,占比达25%。这些公司上市以来的走势也都以下跌为主,26只个股有24只处于破发中。

为什么破发成为常态?首先是新股的“三高”问题严重。“三高”指高市盈率(市盈率指在通常为12个月的考察期内,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高发行价和高超募金额(超募金额指上市公司实际募集资金超过计划募集资金的数额)。2010年,国内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为77.88倍,有一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更是高达150.82倍。新股发行价格也一再打破纪录,某公司以148元的发行价成为20年来我国最“昂贵”的股票。

高超募金额的现象更为严重,2010年,新股发行超募资金高达3080亿元,占总募资比例的61%。“三高”一方面给股市带来极大的交易风险,大量投资者高位套牢,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另一方面使大批人一夜暴富,创业板在一年之内就制造了400多位亿万富翁。

其次,上市公司本身的质量和诚信问题也是导致破发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开通,企业包装上市的程度甚于以往,上市之后业绩立刻“翻脸”,何况不少公司还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

在财政部2011年10月11日发布的检查结果中,点名14家上市公司存在未有效执行会计准则、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等问题。如*ST天润虚构销售收入高达8131万元,下属企业将货款6439万元存入员工个人存折,有类似情节的还有安妮股份,也是将下属企业资金4147万元存入个人账户,挪用上市公司资产的性质十分恶劣。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接连被披露,让A股市场投资者承担的损失无法估量,当投资者已经无法信任财务数据时,只能揣测所有的公司都在造假,因此新股破发也就成了必然现象。

造成破发的第三个因素是股票发行量超过证券市场的承载能力和投资者的承受能力。2010年,我国股票市场融资总额高达10078.1亿元,居世界第一位,而股指涨幅排名却是全球倒数第三。股票超发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2010年上证综指下跌了14.31%,六成以上投资者遭受了损失。

何时再见“牛市”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哪些相关因素影响了中国股市?在全球经济低迷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中国股市何时才能走出熊市?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就此请教了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

环球人物杂志:目前A股市场的走势低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谢国忠:主要原因应该是民间借贷市场的畸形发展和楼市的因素。目前民间借贷的利率高达40%以上,这很疯狂,中小企业接受不了这么高的利率,所以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但民间借贷的利率还是居高不下,因为目前的借贷主体是房地产企业,货币政策已经收紧了,而房地产商还在撑着。

据我所知,目前通州的新楼盘中,只有华业东方玫瑰、润丰领尚、京贸国际城等相继推出了1.3万—1.5万元/平方米的特价房,项目销售均价也出现了20%左右的回落。而大部分开发商不愿意以低价出售房子,无法回笼资金,就只能依靠民间拆借来支撑。货币政策越是收紧,开发商对民间拆借和信托的依赖度就越大,民间拆借的实际利率就越来越高。这就对股市构成了压迫——如果将手里的钱借出去,一年能有40%的收益,何必还要炒股?也就是说,高利率的民间借贷市场把流动性抢走了,A股市场没有资金推动,才会越来越低迷。

环球人物杂志:A股什么时候才能站上6000点?

谢国忠:过去这些年,我国主要以主动投资、招商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还有就是外贸出口,没有顾及市场需求,结果造成了产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降的问题,这就导致企业投资的回报率很低,上市公司能够给出的分红更少。

中国设计现状 篇12

一、标志设计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自有作坊店铺,就伴有招牌、幌子等标志。在唐代制造的纸张已有暗纹标志。到宋代,商标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如当时济南专造细针的刘家针铺,就在商品包装上印有兔的图形和“认门前白兔儿为记”字样的商标。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标志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标志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文字符号或色彩为直观语言,除标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标志作为人类直观联系的特殊方式,在社会活动与生产活动中无处不在,对于国家、社会集团乃至个人的根本利益,越来越显示其极重要的独特功用。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拉丁文字的运用可谓铺天盖地。而作为标志设计的中国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却遭到“冷遇”。我们作为现代设计师,应该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将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继承先人的智慧,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标志作品。

近年来,中国教育电视台台标由英文字母缩写“CETV”改为中国文字的“中国教育”。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指出,国际知名电视机构的缩写,如英国的BBC、美国的NBC、日本的NHK,都是本国文字或拼音的字母缩写形式。但近年来我国一些电视台台标中的名称缩写却采用英文名称的缩写,而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其法定拼写形式汉语拼音,在电视节目中也出现中英文混杂使用的情况,如央视台标CCTV是英文ChinaCentralTelevision的缩写。这种状况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要求,不利于宣传。教育部指出,他们将与国家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共同依法逐步采取措施进行规范。

目前国内的上星电视频道共50个频道,这50个频道的台标目前有五种形式:一、完全使用英文的13个频道,包括中央电视台的12个频道 (CCTV1到CCTV12) 及山东教育电视台 (SDETV) ,占总数的26%;二、混合使用英文和中文 (含汉语拼音缩写形式) 的7个频道,占总数的14%,包括中央电视台3个频道 (CCTV新闻、幼儿、音乐) 、北京电视台等;三、只使用图形的4个频道,占总数的8%,包括上海、山东、湖南;四、使用汉语拼音加中国文字的1个频道,占总数的2%,即KAKU卡酷动画;五、使用图标和中文的25个,占总数的50%,包括23个省级卫视和深圳卫视。属于一和二两种情况的20个频道 (占总数的40%) 的台标是需要修改的。不仅是在文化传播领域如此,在其他领域“似是而非、洋为中用”的屡见不鲜。

二、标志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文化根性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主体性与客体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统一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特性。标志设计是文化的一个领域,因此,我们应该把握文化根性的本质,拓展文化根性的内涵,激发文化根性的力量,最终找到最佳的设计定位,创造出富有内涵的设计形象,以推动艺术与实用构建的进程,为新时代注入一股整体的精神气势。

(一)现代标志设计中应传承中国传统的艺术理念

中国现代标志设计需要传承中国传统的艺术理念,在借鉴其表现形式、图像元素和思维方式、审美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是使标志设计获得民族文化精髓的关键所在。就中国的现代标志设计而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其发展必须仰仗的肥沃土壤。同一个文化氛围下的受众群也更容易就某些具有本民族特性的视觉形式产生约定俗成的联想,从而用不多的笔墨获取良好的视觉传达和意义交流的效果。这也正是真正意义上传承了民族文化的设计作品能获得比舶来设计更大成功的原因所在。所以中国的现代标志设计必须传承中国传统的艺术理念来赋予本土化设计以蓬勃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对现代标志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面对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 我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再认识、再发掘。首先, 我们可以从借鉴艺术手法上入手来开拓设计思路。经过历代画家、艺人、工匠、百姓的创作实践, 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彩陶到青铜, 从漆器、帛画到雕塑、画像石,从绘画到瓷器,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充分体现了多种手法。国画笔墨的逸笔草草、装饰图案的板刻结圆、民间剪纸的造型夸张、还有木版年画的色彩强烈,这一切无不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直接借鉴这些有强烈形式感的表现手法,在标志设计中对烘托特定主题的艺术气氛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次,从图像元素方面吸收养料。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正如张道一先生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机的组合到现代标志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标志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实践证明,我国优秀设计师从民间艺术中发掘的优良基因,经过重新组合、嫁接、培植,都能放射出令世人瞩目的光彩。

(二)中国文字是未来标志图形设计的趋势

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符号,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有效手段。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经过长期的进化、演变,才形成了今天的成熟形态。目前,世界上仍被人们使用的文字有“意形文字”和“字母文字”两大类。中国文字是意形文字的代表,拉丁文字是表音文字的代表。但只有中国文字在具备文字基本要素的同时,又被赋予了超乎其功用的装饰符号功能,即审美功能。尤其是古代象形文字及民间的组合文字。中国文字造字之初就具有图形特征。中国文字作为图形元素具有双重性,比单纯的图形更富于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首先字意本身就是最明确、最有说服力的,具有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直接性等特点;其次,中国文字的图形化特征,使中国文字从字意的传达到图形的传达成为可能,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可以把中国文字进行各种变形,随图形的外轮廓变化;还可成线,流畅自如。中国文字在具有图形一切特点的同时,还具有图形所无法替代和表达的东西。这在标志设计中尤为突出。标志是象征性、概念化的视觉符号,是最简洁与抽象的语言,可以表达复杂与深刻的内涵。而中国文字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演变过程中更加提纯并简洁。二者在表象上具有共同点(即都是高度抽象的概念化符号),这使得中国文字成为除图形外最符合标志设计需求的设计元素。

在生活中,中国文字的图形化特征越来越被重视和发掘,并在标志设计中广泛应用。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首先,作者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古钱币作为标志的主体。看到这样的圆形方孔的钱币,自然会联想到中国。一个“中”字也代表中国之意,竖笔在“口”字中间断开,外围一个正圆包围,整体形成了古代圆形方孔钱,暗喻货币流通的意思,简洁凝练、识别性强。同样,“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标志把“工”字设计成空心字,围绕字体轮廓描边,两头断开与底色成一整体,体现流通之意。形式上对称而不呆板,虚实相生、对比丰富,既是中国文字又是图形。最为经典的是中国上海2010年世博会“世”字形会徽的创意,2004年11月29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揭晓。来自江苏盐城的青年设计师邵宏庚设计的作品,编号为0275号的作品“世”字形图形在全球征集的9046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定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会徽形似中国文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与历界会徽进行类比,博采众睿,尽善尽美。

中国文字的形式美感、个性,及“符号化”的表现特质,与全球范围内的设计革新思潮相吻合,体现了在全球化、未来数字化环境中中国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中国文字,将使现代标志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楠:《标志设计理念与实践》,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

[2]倪伟等编著:《字体设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上一篇:优势解析下一篇:人力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