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包装设计

2024-05-20

中国红包装设计(精选10篇)

中国红包装设计 篇1

一、生活中的“中国红”

生活中因为有了色彩而鲜活,红色是激情和运动的颜色,是喜庆与祥和的颜色,也是中国民俗与文化的颜色,热烈而充满激情的“红”,是中国的象征,而居于中国色彩历史文化主流地位的“中国红”,则更体现了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红色的窗花,红色的爆竹,红色的空调,红色的手机,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生活中充满了红色的装饰主题,寓示这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红色,是自然色彩中最引人注目、最具有感染力和刺激的颜色,是最有中国特色的色彩;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兴旺等义的象征。

二、中国红的诠释

大家有个好奇的问题:“现在很多东西都是‘中国红’,有‘中国红’的服饰内衣,有‘中国红’的数码用品,那么‘中国红’究竟是什么呢?”多数人认为中国红就是一种“红色”,像中国结上的颜色,也有人认为,“中国红”只是一种商业运用,是商家给这种原本普通多见的颜色加上了神秘色彩。中国红一般指的是颜料里的“朱红”这种颜色,其色泽比大红更鲜艳一些,略带一点黄。由于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吉祥喜庆的民族图案和纹饰,久而久之在设计中采用了这一类图案或纹饰并以朱红及临近色着色的色彩运用都可以叫做“中国红”。

三、中国红的情感个性

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人们对色彩的认识、运用过程是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过程。

马克思说过:“色彩是反映一个民族性格最直观的方式”。色彩视觉引起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它根据时代、地域或个人心理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各个国家、民族,由于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生活条件、传统习惯、风俗人情和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色彩习俗。可以说,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对色彩含义的理解是大不相同的。

色彩在具备光学物质的一种属性的同时,有具有作为共通语言的象征性和逻辑性。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色彩的象征性与人们的认知方式相联系,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营造观念。色彩的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北京的明清皇家建筑紫禁城,宫廷的建筑以红、黄为基调,红、黄代表权力的象征性更加明确。在京剧脸谱中,红色一直被认为是“正色”之首,表示耿直、忠义,象征着权力、坚定和吉祥。所以,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

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承载了国人太多红色的记忆。红,是嘉兴南湖的红色航船,是八一南昌的的炮火连天,是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是新世纪中国人民红红火火的日子,是新世纪中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因此,在战争和革命时期,红色常被作为鼓舞斗志的标志色彩。在生活中,人们也习惯用红色来装点喜庆,营造出热情、吉祥的气氛。中国人的尚红习俗,反映了中国人热情、赤诚、向上的民族性格和热爱生活的民族传统,是代表民族意识和情感的载体,是民族性的象征。

中华民族经历千年岁月的沧桑,“中国红”一直以来被尊为主流色彩,为封建贵族所推崇,尽管历经朝代的更替,但它依旧鲜艳夺目,其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其流行性也一直延续。

色彩的流行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是人们自我表现和从众心理的反映。流行色只不过是一种趋势和走向,它是一种与时俱变的颜色,其特点是时尚、新颖、快变且敏感性强,对消费市场有一定的主导作用。用流行性来概括“中国红”源于中华民族对其钟爱恒久不移的特殊情感,是因为在人们的心中,红色之美己经远远超越了感官之美,成为心灵美的物化表现。人们对它的喜爱越发情不自禁、难以抑制。

四、中国红色彩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红”的高贵、吉庆反映在其意味深长的象征性中,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于红红火火,兴旺发达幸福生活的期待和渴望,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和审美价值。近年来掀起的这股传统元素热潮,与其说是一种艺术现象,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富有视觉冲击和文化内涵的“中国红”色彩有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最具色彩精神冲击力的设计类型应属招贴广告。靳埭强设计大师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吸收传统的中国文化精髓并很好的融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提炼出其特有的表达语言。在他的作品中经常都会出现一个重要的元素——红点,一个朱红而鲜亮的视觉符号。一个无意义的符号,但它与作品中的元素在一起时,却能产生无限的联系和非同寻常的含义。

在设计中利用色彩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效果,对顾客有着亲和的影响。红色的视觉冲击,能够吸引注意力。中秋节,月饼的包装对民族传统元素尤为青睐,“中国红”色彩被广泛应用,这种浓重而喜庆的色彩,充分表现中秋氛围,形成一种古朴典雅的包装风格。

五、结语

“中国红”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引起人们心理与情感上的反应,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喜爱和崇拜红色的情愫,中华民族用这种抽象色彩表达了一种内心深处隐秘的欲望——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红”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表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宗教观念、伦理观念等内容。“中国红”它超越了国界和语言,既是人们实现美满生活的吉祥象征,也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品牌色彩。

参考文献

[1]霞理齐索: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J].装饰,2007(02)

[2]尹成君冯志才:论色彩的象征性特征[J].装饰,2006(11)

中国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篇2

关键词:中国红;现代;标志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28-01

自然万物形态各异,人们对于外界的各种物质,首先起反映的就是色彩。因此,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我们应该拿起色彩语言这个魔棒,在认知的基础上对色彩表达尽情的挥舞,为我们所设计理想标志的造型,借色彩语言的象征性和凸显性,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中国红”元素是中国深远文化其中一个支点,也是一个伴随着中国历史文化逐渐形成的色彩,经历了几千年的世代承启、沉淀、深化、扬弃之后,成为中国人的复杂情感的一个重要的载体。这促使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设计者要深刻的思考,借鉴民族精华使之有效的和现代标志设计相结合。

一、“中国红”的发展历程

“中国红”又称为绛色,是三原色中的红色,以此为主色调衍生出中国红系列:娇嫩的榴红;华贵的朱砂红;羞涩的绯红和暖暖的橘红等。它们都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撷了霞光最绚丽迷人的光芒;凝聚着血液最浓稠活跃的成分;浸染了枫叶最成熟的晚秋意象等。

“中国红”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日神的虔诚膜拜。当时,红色又称之为“瑞色”,象征着喜庆、大方、朝气。在中國汉朝最早的祭祀、婚嫁服饰称为玄瑞,直译就是黑红之义。汉朝把日作为国家的图腾,因太阳之色为红黑双色,因此推崇玄瑞。太阳象征着永恒、光明、温暖和希望,自然红色也就有了太阳的象征意义,流传至今。到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红”是战争和革命的象征,红色经常作为一种鼓舞斗志的标志性颜色。红色的国徽、红色的会徽、红色的歌曲。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也喜欢用红色来装点喜庆,营造出热情和吉祥的气氛,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辛苦劳作的丰收喜悦。

“中国红”经过几代人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已深深地嵌入了国人的灵魂当中。随着人们对“中国红”认识加强,世界范围内也逐渐上演着“中国红”的色彩时代,“中国红”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使之为我们的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许多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加具有震撼力和生命力。

二、“中国红”在现代标志中的应用

标志是一种特殊的视觉传播符号,它以独特的创意图形和象征明确的色彩,传达标志所独有的信息。一个标志除了“形”的独有,还需“色”的符号,色彩能够符号化地表现标志内涵,有效传递标志主题信息。”标志的色彩是具有象征符号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受到了冲击,但现代的观念与传统的思想碰撞使得“中国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红”以更新的活力和生机展示出了新时代的自由意识和融合新的观念。它不仅能够以最有力,最炙目的视觉效果冲击人们的感观,而且还能把人文精神巧妙的运用。”如,第29届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会徽就是典型的应用了“中国红”这一色彩元素。整个标志采用“中国红”底色和白方形加以表现,一方面具有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好识别度。另一方面,传达了中国人民对举办奥运会的激情和活力,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把奥运会当做了一件自我的人生大喜事。标志同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来到中国热烈欢迎和能够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信心。

三、“中国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中国几千年的悠久的色彩文化历史,这个沧桑而充满鲜明色彩的国度,传承着“中国红”所赋予给这个国家的无限文化资源。从尊贵不可逾越的“中国红”,到民间喜庆吉祥的红,踏着历史的河流,饱满着热情,多姿多彩,以它独有的艺术特性,充斥这我们的生活。“中国红”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视觉语言,把它运用于现代标志设计当中,使得标志具有了一种民族心理基础,或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基础。另外,它可以给我们设计出来的标志,包含炽热,给人们带来一种纯真的审美意识。

“中国红”在我们中国传统的色彩海洋中,我们随处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这就说明,“中国红”能传千载而不灭。因此,把它应用在我们的标志设计之中,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红”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它吸纳了最富生命力的营养元素,融合了最成熟饱满的情怀,蓄含了民族净胜最炽热的个性,传承了炎黄血浓于水的极温,它是中华文化精髓的背景色调,热忱奋进的民族品格。”

结语

每一个时代都具有时代所特有的一些设计语言,不同的时代都有着其自身区别于其他时代的鲜明的性格,如果我们能更科学的去应用“中国红”在我们的标志设计中,发掘中国色彩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我们将可以期待,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应用了“中国红”的标志设计,因为这种标志承载着中国民族色彩、民族感情的颜色。

色彩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要将潜在于我们文化深处的“本土文化”重新置于大众的眼前,而最传统的中国文化业总是能获得外国人的好奇和欣赏,善用传统的中国色彩也必然实现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如今,在我们的标志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者注意到了“中国红”色彩蕴含的文化底蕴的价值,并将其文化底蕴在标志设计中予以发扬光大。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应用“中国红”,不仅仅是对本土文化的延伸,也为在世界信息交际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马丽丽.中国传统色彩运用的新视角[J].流行色,2005.

[2]徐时程.设计色彩[M].上海: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欧阳超英.标志创意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设社.2010.

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中国红,平面设计,视觉元素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现代化的平面设计开始关注传统的设计元素, 这种现象既是艺术的升华, 又是文化的传承与进步。这股回归传统民族文化的浪潮, 促使具备强大视觉冲击力与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中国红”这一色彩元素, 在平面设计领域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中国红”色彩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无数次的艺术运用, 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艺术规则, 其本身所具有的象征寓意与视觉风格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 扎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与华夏儿女的审美观念之中。所以, “中国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会使设计作品展现出巨大的亲和力, 彰显人性化的设计需要。

一、“中国红”色彩的发展渊源

“中国红”作为华夏民族的特殊精神寄托, 其历史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人对太阳的信仰与膜拜。中国红从某种程度上看, 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 “中国红”崇尚习俗的发展演变, 同时也是中国人心里历程的发展演变, 通过长期的继承、积累、扬弃与发展, 所蕴含的传统精华逐步演化成中国民族文化的主色彩, 溢满了积极向上的心态特征, 象征着和谐、进取、热情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红”是幸福美满、吉祥兴盛等一些列美好事物与愿望的象征, 诸如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结, 就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凝聚在了一起。传统的农耕文化是中国红发展的基础, 部族观念是其发展的中心, 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发扬, 已经牢固的驻扎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中, 甚至成为了人们心中寻求平安与幸福的“护身符”, 为千千万万的国人守护者美好的愿望与寄托。中国红在中华民族大地上世代、处处都存在着, 汇聚着中国人心声的“中国结”, 其中的“结”就是取自“吉”的谐音, 通过这种古朴真诚的语言方式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也蕴含了对团结和睦、相依相惜、幸福温馨的家庭生活的期盼, 其中用于编制中国结的“绳”取自“神”的谐音, 直观的显示出中国人寄希望与“神”的力量来摆脱苦难、获取幸福。另外, 还有象征着美好前程的团锦结、岁岁平安的平安结、吉祥如意的祥云结、祥瑞美好的桂花结、万事如意的如意结、财源滚滚的双钱结等等诸多种类的“结”, 这些各种各样的“结”将人们本来很有限的生产生活, 延伸到了无限的空间之中。

二、“中国红”在视觉元素中的运用

(一) 包装设计

常言道“人靠衣服马靠鞍”, 市场上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中, 色彩本身所具备的巨大视觉冲击力是强化商品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红色彩鲜艳、热烈、夺目以及明显的辨别特征。当今的很多商家为了使得商品更加醒目, 往往在包装设计中预留出大面积的区域, 并全部用中国红色彩进行装饰, 以此吸引消费大众的眼球, 提升企业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 招贴广告

招贴广告是色彩冲击力特征最显著的设计形式。其注重一目了然和简单明了, 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设计作品的信息内容。[1]所以, 选用吸引力极强的色彩显得尤为关键, 这样不但能够醒目的突出所要宣传的对象, 而且能够扩大画面的内涵, 让观众突破有限的空间进行丰富的联想, 领悟崭新的文化意义。

(三) 标志设计

标志是对事物特征进行表达的特殊记号。其通过纯粹、明显、易辨别的事物、图案或者字体符号作为表达语言, 不仅具有象征和代表作用, 而且能够深刻的表达寓意、感情和行为活动等等诸多功能。

(四) 产品设计

产品的设计风格彰显着时代的经济文化特征和科学技术水平。很多优秀的企业都非常注重产品设计的微小细节, 因为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设计出的产品物美价廉, 而且可以促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 产品设计也要重视美学的相关问题, 以及产品的外观、使用条件、用户特征等等的一些列关系。利用一切元素和有利条件, 设计出受客户欢迎的产品, 提升产品的观赏价值。依据这一设计思想, 红色作为中国人最喜爱的色彩, 并且蕴含着中国人特殊的文化特色和生活情趣, 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运用中国红的优势, 不但能够体现出时代特征, 而且可以使得产品迎合市场的需要。

三、“中国红”在现代化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一) 突出中国红的物理效果, 强化平面设计作品的整体视觉冲击力。

由于中国红显现的热烈主动, 充满动感, 所以属于非常吸引人的色彩。应用在平面设计作品中, 通常是用以突出表现要加以强调的事物对象。诸如, 多数首饰盒的外部包装设计与内部设计, 往往都是选用红色作为底色, 不仅能够迅速吸引住消费人群的视线, 同时还能将我国婚姻嫁娶时普遍使用红色的民族特色展露无疑。

(二) 突出中国红的心里效果, 强化中国红蕴含于设计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由于中国红具有丰富多样的象征和寓意, 可以传递给观众多种感情信息, 因此很多平面设计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意义, 通过中国红的传递, 能够使得受众一目了然, 并留下深深的印象。例如, 中国人嫁娶时所用到的喜子, 整体都是红色, 直接将幸福甜蜜、红红火火等等美好寓意传达给了观众, 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

(三) 突出中国红的生理效果, 强化色彩搭配的装饰作用。

约翰.伊顿曾经做过处在不同颜色环境中的红色的整个视觉情况, 其中, 以深红色彩作为底色, 红色就会趋于平静, 热度不断下降以致熄灭;以蓝绿色作为底色, 红色就像燃烧着的火焰, 炽烈无比;以黄绿色作为底色, 红色则又处于正常的热烈状态;以橙色作为底色, 红色却显得郁郁寡欢, 了无生机, 如同失去了生命一般。[2]通过这个实验让人们知道, 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红色与其它颜色搭配时的不同特征, 可以使得平面设计作品彰显出不同的情感内涵。

参考文献

[1]方超.现代设计中的红色情结[J].美与时代 (中) , 2011 (3) .

从“中国红”迈向“世界红” 篇4

世界城市,势必吸引全球的目光关注与全球精英的纷至沓来。可以预见,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高端人群来到北京工作和定居,随之诞生的,则是庞大的高端居住物业需求。那么,什么样的物业能前瞻性地契合北京的世界城市定位?在越来越国际化的北京,建筑风格和居住理念会否成为纽约、伦敦或东京的“翻版”?居住审美的理性同归

在2010北京世界城市建设论坛上,中国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指出,过去几百年西方文化是世界主流,但现在世界对东方文化的重视程度正在上升,中国文化迎来了传承和创新的最好时期。

中华风在全球的流行正好印证了吴建民的观点。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选择在中国秀场展示新品,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牌选择在中国取景拍摄广告。水墨画、织绵丝绸、京剧脸谱、中国红……这些中国元素都成为了世界时尚潮流的灵感来源和表现形式。著名奢侈品牌Cartier就推出了“祝福中国”全球限量系列。时装大帝Channel于2009年不仅在外滩布展,还导演了一部情迷中国的短片。而位居世界前三的某美国豪宅,干脆以“EOTHEN”(拉丁语,意为向往东方)为名,毫不掩饰对于东方文化的向往。

中国文化已经进入了世界语境。但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是,北京众多地产项目进入了“泛西方化”的误区。竞相复制欧化奢侈建筑风符号,巴洛克、洛可可、AKTDECO贴满城市,甚至连案名也出现了“某某国际、某某中心”等舶来语扎堆的现象。而真正适用于中国当代财智圈层生活需求的独立审美空间却少有关注。如何在吸收西方先进居住理念的同时,扬弃地传承与创新中国人居文化?

即将盛大亮相的高端物业红玺合为此做出了最好的注脚。与以往中式豪宅不同,红玺合基于珍稀地块的巨大历史内涵创造不可复制的文化附加值,通过现代技艺重现人本居住文化底蕴。从红色的建筑到“四进制”园林,从喜字纹、青花瓷到廊、水、墙,红玺台用现代手法去融合传统元素,用国际化视野创造新的产品风格。既不简单传承中式文化,也不舶来张贴西式标签,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而中”风尚。

从“中国红”迈向“世界红”一一久违而独立

无论中式或西式,风格都只是外在的标签,只有独一无二的内在品格才能承载世界级豪宅最大的价值。

红玺台立足中华文化传承,尊重传统文脉,通过现代视角演绎传统元素,完美创造出一种拥有“独立”品格的豪宅形态和新时代“中国红”建筑审美,实现了居住精神的深层回归。

位于元大都城垣遗址东北端的红玺台,承接着区域地块的历史文化价值资源。元大都作为北京城市兴建的发起点,已有743年历史。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城市历史的开端,还是中国走入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标记。对于这一“全球化印记”,红玺台融合西方与中国的文化元素,将国际化潮流理念贯彻到项目产品层面,诠释着兼有中西韵味的鼎级豪宅标准。

红玺台传承“中国红”,创新“世界红”,“红”的意境直达巅峰。红色是中国往昔的重臣之色,当代国家图腾之色。从紫禁城城墙之红,元代瓷器的釉里之红,到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之红。红色成为中国的象征。红玺台外立面颜色的灵感就来源于中国古典元素中的深红色,稳重中不乏色彩,无论远观近看都不失轩昂与骏朗,温暖的色调令建筑平添亲和之美。红玺台的“红色建筑”不仅包含了对历史的敬畏、更蕴涵了北京在迈向世界城市之路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园林风格和建筑细节上,红玺台也匠心独运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园林营造上,红玺台用“四进台地”园林诠释中国传统的礼序文化。以王府园林造园手法为基点,采取“四进制”园林设计手法,充分展现了中国园林步移景异的审美追求与王府园林寓庄严于自然包围的气势。

在建筑细节上,红玺台加入了喜字纹、青花瓷这些中式传统符号,使建筑更具中式韵味。并以廊、流水、墙为纸笔,忠实记载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精髓,完美营造出中国建筑国粹的华彩,为项目再添神韵。

值得一提的是,红玺台是首例也是目前唯——个使用彩釉玻璃的高端物业项目。彩釉玻璃是一种新型外装材料,价格昂贵,但具有石材难以比拟的优势、陶瓷的冰清质感、和谐稳重的颜色,历久弥新、充满现代感。

中国红包装设计 篇5

有人问:“中国红为什么这样红?”听到的人或许会稍稍愣一下, 觉得这个问题无需回答, 因为在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 红色就像真理一样的在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似乎从不需要论证, 中国红就应该这样红。不过翻开历史, 中国红的历史还是有源可溯的。

中国色彩尤其是“五色观”色彩理论不仅支配了我们艺术风格的形成, 同时也广泛地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等诸多方面,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与积淀,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红色作为五色之一, 经过几千年的的传承和创新, 红色深深地嵌入了华夏儿女的灵魂之中, 所以一直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中国红”。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 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人对日神虔诚的憧憬和膜拜。太阳在人们心中象征着光明、热情、生机、温暖和希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人将红色的运用更是发挥到了极致, 可以说红色在中国是无处不有, 不可或缺的。即使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沧桑和漫长的岁月沉淀, 我们依然发现与“中国红”有关的民俗文化却经久不衰, 愈加灿烂。

二、“中国红”元素的情感特征

色彩无时无刻地包围着我们的生活, 因其独特的魅力, 这个世界也变得更加多彩。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变化, 中国红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特性。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红色对于他们就不只是生理感受的刺激作用 (这是动物也可有的) , 而是包含着或者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 (这是动物所不可能的) 。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戴、撒抹红粉, 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颜色的生理反应, 而是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所在。”由此可见, 中国红在近年来掀起的这股传统元素热潮, 与其说是一种艺术现象, 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对“中国红”有一种普遍的心理认同感, 把中国红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体现的载体, 中国人崇尚红色的习俗, 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热情赤诚的民族性格和热爱生活的民族传统, 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其恒久不衰的情感依赖。

在华夏儿女的心中, 红色的内涵之美己经远远超越了它的感官之美, 成为心灵美的物化表现。设计中的“中国红”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可以引发人们的心理和情感的触动, 达到受众和设计作品的共鸣。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 “中国红”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设计师也对其亲睐有加。

三、“中国红”色彩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在设计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之下, 人们对设计的要求已不再仅限于功能层次的要求, 人们开始在设计中寻求一种情感的共鸣。而“中国红”色彩元素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和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反复锤炼已经成为了在人们心目中有特殊情感和深厚的民族底蕴的文化符号。把“中国红”元素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 并融入现代的时代特色, 设计出更具亲和力的富有民族文化气质的作品, 既体现出人文设计的需求, 又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1. 借鉴与创新

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是需要表里如一的, 既需要好的形式表达, 也需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何把代表传统色彩的“中国红”元素运用到最能代表时代气息的现代设计中, 就需要设计师在把握“中国红”的文化精髓的同时, 也要在时代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把传统的与现代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创新方面取得成功的设计师中, 靳埭强先生绝对值得一提的。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设计大师,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吸收传统的中国文化精髓并很好的融入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 提炼出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通过观察不难得知,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色彩元素就是红点, 这个元素是他作品中一个非常朱红鲜亮的视觉符号。他说:“红点是我在80年代开始衍生的一个视觉元素, 也是精神元素, 它可以融汇我的设计意念, 有生命地传递着丰富的信息。”红点本身是一个无意义的符号, 但“中国红”所代表了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 就赋予了它无穷的意义, 在他的现代设计中, 把这个红点与作品中的其他元素融合在一起进行创新, 成为了设计作品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既令人惊讶, 又令人叹服, 能引发观者产生无限的联想, 让作品产生异于寻常的深刻含义。在他所设计的《爱护自然》海报中“中国红”就被体现地淋漓尽致。层层包裹石块的宣纸之中的红点在整幅作品中醒目突出, 在设计中既可以看做是自然之伤口, 对人们产生警示作用, 又可以被认为是人类的良知之眼, 审视自身进行反思, 提醒观者要保护自然。

2. 传承与超越

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特别是“五色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红”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 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我们要在传承其精髓的基础上把它转化为现代的设计语言, 在传承民族性的同时也超越民族性, 融入创新性, 只有一直不断地传承和超越, 我们的设计才会越来越具有文化底蕴, 越来越融入世界多元化的设计中去。

四、“中国红”色彩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发展中的运用思考

作为中国悠久色彩文化代表之一的“中国红”印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沧桑, 蕴含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当大家纵观现今平面设计时, 会发现把“中国红”运用地恰到好处的设计案例并不多, 好多只是元素的堆砌。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在现代平面设计中, 如何把民族传统色彩中的精华很好地运用到现代设计的理念之中, 既保留“中国红”的时代色彩特色, 又可以很好地服务于现代设计, 使这一代表中国民族色彩, 民族情感的颜色成为设计领域渊源流长的设计元素。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三联书店, 2009.7.

[2]何海燕.中国人尚红习俗探源[J].设计.

[3]董莹.浅谈现代设计中“中国红”的运用[J].大众文艺.

[4]黄芳芳.“中国红”的文化意蕴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7 (5) .

[5]苗广娜.“中国红”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应用研究[J].江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8 (3) .

中国红包装设计 篇6

远观其形近观其质

湘绣艺术让江再红女士收获了很多荣誉,也收获了对艺术的体悟。2004年在法国里昂参展的湘绣作品《阴功轴》,在内容上注入了明确的现代因素,以抽象的形式表现运动不息的宇宙意态,在巡回展出中取得轰动效应;湘绣作品《晨雾荷花》在针法上打破常规,多种针法穿插并用,整幅作品明暗协调,既有水墨画的意境,又有油画的光影立体感,清雅高贵之气扑面而来,该作品获得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双面异绣作品《春夏秋冬》通过对“桃花源、岳阳楼、爱晚亭、杜甫江阁”四幅湘湖美景的截取搭配,水天一色、浑然天成,体现出独特的美感。江再红女士是将浏阳花炮图案融入湘绣的第一人,烟花绽放的瞬间被绣线独特的光泽表现得淋漓尽致……远观其形,近观其质,绣艺作品表现出艺术家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审美理念。

从底稿、配线、图案、绣法,江再红精通湘绣工艺的各个环节。每幅湘绣精品都凝结了艺术家太多心血,体现了艺术家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自创品牌享誉潇湘

江再红女士认为创业女性应具备的基本特质是:聪慧灵敏,敢想、敢问、敢做,天生不服输!认定的事情,会马上行动。

当年20出头的江再红做出了一系列轰动湘绣界的大事:1988年,研究所的罗师傅不幸去世,他未完工的“鬅毛老虎”没人敢接着绣。“鬅毛针”是湘绣一绝,而该针法非一次能绣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江再红把活儿接了下来,并成功绣成了自己的第一幅“鬅毛老虎”。此后,江再红女士与同事一起,复制了已经失传1000多年的刺绣作品“连珠针”,将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刺绣珍品复制出来。

“我的心愿是自己设计图案自己绣,赋予作品以生命”。出身于湘绣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出对湘绣的挚爱和灵感,她绣出的人物、花卉、走兽和山水都有自己的风格,栩栩如生,层次鲜明,色泽丰润。在省湘绣研究所研习多年后,江再红女士毅然离开国营单位,大胆探索和追求自己的艺术人生。1991年,她注册了商标“再红湘绣”,1996年创办了天心湘绣厂,2003年该厂升级为长沙开福湘绣研究所。尽管一路辛苦,甚至在创办研究所不久,碰到了韩国的不良商贩,被骗掉了100多万元钱,但她坚持了下来,而且生意越做越红火。

弘扬湘绣红遍世界

江再红女士不遗余力地推广传统手工艺品湘绣,宣传“再红湘绣”品牌,到今天已红遍全国,红遍世界:“再红湘绣”荣登“神舟”六号、“神舟”七号;湘绣代表作品《狮啸雄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绣品《雄风》应邀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国庆黄金周期间作为国粹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展示;绣品屡次获得行业内最高荣誉,并作为国家礼品送给各国政要。“再红湘绣”成了湘绣品牌中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追捧者甚众,很多来湖南的人都要带一幅“再红湘绣”回家,或收藏或馈赠亲友。

“再红湘绣”的市场进一步扩大,现在江再红女士拥有生产基地24个,在长沙市的几家大型商场设有专柜,拥有10家专卖店,带动1万多名湖南绣工就业。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她被评为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湖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

中国红包装设计 篇7

中国人以红为贵, 但西方人却深感“红色”为不祥之兆, 英语中“red”贬多褒少, 常引申为残忍、灾难、气愤、潜在的危险、战争、死亡等。由此可见, 同一种颜色在不同文化中, 其内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方面, 由于人类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不同的民族赋予同一种颜色相同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 各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由于不同民族在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从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种色彩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国红”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内涵, 虽然中西方对红色内涵的解读不甚一致, 但在英语国家红色也常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 传承与创新“中国红”这饱蘸着中国民族文化的色彩, 对于对外文化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红”的文化内涵

西周时期已有了“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皇家的正统权威地位, 把色彩分为正色与间色, 作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准则, 从而使颜色逐步具有尊卑高下之分。南朝梁皇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 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 绿、红、碧、紫、骆黄是也。”五方正色象征尊贵, 是社会等级身份的标志。由此可见, “中国红”在中国古代色彩观中的地位尊贵而不可逾越。红色构成了人们认同中国的颜色。

1、红色象征喜庆与热闹

红色是喜庆的象征, 也是显贵的标志, 中国古代就有朝廷官员住朱门、坐朱轩、穿朱衣的传统, 朱者红也。汉民族过春节时在门上贴红色春联和“福”字, 在门口挂红灯笼;结婚办喜事更是要用红色装点氛围, 大红的喜字、红毯、红包, 所有嫁妆上都要系上红绸缎;由此可见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义。反映在语言上, “红”字包含兴旺、发达、顺利、圆满的意义, 如红利、红包、红榜、红运、红利、红火、开门红、满堂红等。中国人把所有美好的想象与希望寄托在红色上, 希望这喜庆的颜色带来好运。

2、红色象征地位与权威

儒家认为色彩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彰显, 色彩的装饰必须暗示人的美德, 使用正色做装饰则是德行美好的展现。红色是“五色观”中的正色, 具有崇高的地位。在古代, 红色不能在建筑当中随便运用, 一般是皇家建筑的特权, 当然在宗教领域以及被视为正统的儒家宗祠也被允许使用。红色的权威不仅体现在建筑上, 也渗透于中国古代的服饰穿着上。《红楼梦》中所描写贾府上下的衣着穿戴就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限制:大红是正色, 所以多是奶奶小姐们穿戴的服色, 而丫鬓们虽然穿红着绿, 但那红多是水红、银红、海棠红、石榴红, 属地位低下的“间色”, 不可与大红同日而语。

3、红色象征驱邪与祈福

在中国有“穿红可以辟邪”之说, 中国人相信红色的魔力可以免除灾祸。按照中国的传统民间习俗, 本命年的人要系红腰带, 穿红内衣或穿红衣服, 戴红绳。人们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 消除灾祸。本命年的红色讲究源于中国汉民族传统文化对红色的崇拜。红色有血液和生命的象征意义,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 红色物质可以祛除疾病。

4、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内涵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 红色往往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 但在西方基督教的文化里, 红色代表了耶稣及其追随者流淌的殉道之血, 代表着基督教的精神净化和永恒的惩罚。在英语中, 涉及红色的词汇引申义贬多褒少, 如妓女云集的“红灯区”;红色在商务中指预算赤字等。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则深刻地表达了红色在西方文化中的内涵:放荡与淫秽、血腥与复仇、负债累累、鲜血与暴力的象征。

在对经典名著《红楼梦》的翻译中, 最能体现中西方对“红色”意义理解的差异。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 由于意识到了红色可能会使读者联想到“暴力、流血”, 所以采用小说原来曾使用过的《石头记》, 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 e”。

二、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红”元素

在中国第五代导演中, 张艺谋无疑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是张艺谋电影的主色调, 他用红色表现了“中国红”的热闹喜庆, 也用红色渲染了生命的原始张力和不可抗拒的人性欲望, 他赋予“中国红”以独特的中国味道。

张艺谋电影中的红色并不只是普通老百姓眼中的吉祥如意的象征, 他利用色彩本身对人的作用和象征意义阐释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志和民族气节。在东西方的文化中, 红色都象征着炽热的情感。《红字》中, 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抑制不住青春的冲动彼此产生爱慕, 最终成为上帝的罪人。红色是他们炽热爱情的象征, 又是生命、力量和热情的象征。而在张艺谋的电影中, 红色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志。《红高粱》在女主人公“我奶奶”这一人物形象塑造中运用了大量的红色。红色的棉袄、红色的裤子、红色的鞋子和红色的盖头, 这一身红色装束不仅应和了婚嫁场面的造型需求, 而且充分展现了与故事主题息息相关的生命力与原始激情。到了结尾处:高粱地中, 血红的太阳, 血红的天空, 血红的高粱漫天飞舞, 红被运用到了极致, 呈铺天盖地之势。由此将观众带出了影片中的现实时空, 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了内在生命的精神外化。电影的直观视觉冲击力势不可挡, 对生命的赞颂响彻人心。

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主色调偏于冷暗, 大红灯笼作为大院中唯一的亮色——红色, 鲜艳, 浓烈, 象征着热情与强烈的欲望。在一片灰暗与死气沉沉中, 在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却氤氲着一个压抑的悲剧。红色是一种尖锐的反讽, 是一种凄绝的冷艳, 更是在封建家庭里绝对的权威与服从下女人们无尽的欲望与深深的绝望。另一部电影《英雄》则用红枫做背景, 在飞雪的剑法中表现出暴风骤雨般的情感张力, 飞舞的红枫给人以促劲、刚健的感觉, 又兼济柔美、轻灵、舒展, 展现出刚柔相济的和谐之感。

三、“中国红”的跨文化传播

世界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差异, 必然会导致民族审美上的差别。我们的文化要想走向世界, 必先立于民族,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张艺谋的电影作品深深刻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特征。色彩本身不具有民族性, 但由于导演主体意识的介入后, 便具有了指示情感、传达思想的作用。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的一抹颜色, 具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红色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民族性。

张艺谋将极具中国民俗特征的物品加入到电影中, 如京剧、民歌、灯笼、大红旗袍、花轿等, 创造出鲜明的、具有独特意味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作品, 让人倍感亲切。红色几乎贯穿了《红高粱》整部电影, 自始至终的红让人热血沸腾。红高粱、红灯笼、红染坊、红花轿、红盖头、红辣椒、红剪纸等极具陕西地方色彩的意象是他电影中最简单的造型, 却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 在视觉上给人以感染力, 向西方展示了一个古老、神秘而又苍茫的东方图景。但凡看过《红高粱》的人, 绝忘不了画面里充满原始野性的大块铺展的红。红袄、红裤、红鞋、红盖头、红高粱地里升起的红太阳, 都在这铺天盖地的红色中向观众传达了具有民俗性的喜庆的红色。在燃烧的红色中, 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赞颂, 这种顽强的色彩感染了世界, 正是这种民族化的展现是最吸引西方观众的。

《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熊奖”, 标志着中国影片开始真正走向世界。虽然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多为贬义, 但《红高粱》满眼的“中国红”却能获得西方评委的认可, 是因为他迎合了西方人的眼光来叙述中国的民间生活, 以西方人熟悉的中国印象来反映寻常生活的种种, 以亲切的民间视角来展示中国这个异国的特色、风俗民情、浪漫传奇, 满足了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幻想、好奇。张艺谋通过电影将“中国红”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统一, 以独特的视角显现出“中国红”的吸引力。所以“中国红”也能成为世界的正红色, 为全世界人所喜爱。

四、结语

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 中国红融入了华夏农耕文明, 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灵魂, 也成了中华民族强劲生命力的象征。“中国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等级观念、风俗习惯、伦理倾向、审美情趣等社会文化内涵。张艺谋用电影的色彩语言诠释了“中国红”的传统文化内涵, 章子怡身穿红肚兜走上柏林电影节领奖台展示了古典的东方美, 在对外文化的传播过程中, 我们需注意突出“中国红”的民族化内涵, 使“中国红”这饱蘸着中国民族色彩、民族感情的颜色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

[2]黄芳芳.“中国红”色彩元素的文化探源[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0) :104-105.

[3]田洁.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红”元素[J].新闻界, 2010 (3) :100-101.

[4]茹存光.论“中国红”在张艺谋电影中的体现[J].电影文学, 2011 (23) :25.

中国红包装设计 篇8

一、“中国元素”中的红色表现

1.红色象征热量、活力、意志力、火焰、力量、激情、性欲、生命力、生存本能、自然伟力、恐惧、坚强的意志或自信、忠诚、动机、大度、财富和幽默等。

2.按照我国传统习俗, 春节里运用最多的色彩是红色, 红色是喜庆、高兴、吉祥、发达之色;是阳刚、坚强之色。每家都要贴春联, 以示辞旧迎新。红色透着喜气、吉祥, 加上祝福的话语, 更表达了驱邪避灾、保佑平安之意。

3.南北民俗中, 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红色是太阳、血和火的颜色。因此每逢本命年对红色特别钟爱, 在大年三十, 穿上红色内衣, 系上红色腰带, 佩带用红丝绳系挂的饰物, 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来趋吉避凶, 消灾免祸。

4.年画是表现“中国红”的代表。它题材广泛, 表现驱邪纳祥、欢乐喜庆、传说故事、节日风俗等。年画中运用红色, 必在精华之处, 就像万绿丛中一点红, 有画龙点睛的美感。表现吉祥吉庆之事的年画, 以大面积红色为主色, 年节之时象征着吉庆和幸福。

5.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 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 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单一的大红色, 透露着红火之意, 使人们联想到年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配以精巧的剪纸艺术, 剪出各式各样的花纹图案, 其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吉祥事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节日装点的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二、“中国元素”设计中的红色寓意

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用红色呢?

1.在中国人心目中, 红色意味着吉祥。请柬, 光荣榜, 春联都是红色的, 年馍要点红点, 压岁要用红纸包, 新娘子要穿红衣坐红轿。

2.在汉语里, “红”经常是成功的象征, 事业开头顺利叫“开门红”。受到上级赏识的人叫“红人”, 有名的歌星叫“红歌星”, 运气非常好叫“走红运”。中国人习惯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红尘”是指繁华的人世;“红利”是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或给员工的奖金;“红包”是表示奖励或祝福的财礼。

3.红色是喜庆和光荣的颜色, 大红花向来都是成功和荣誉的标志。表彰先进要带大红花, 这样可以说明被表彰的人是优秀的, 是光荣的, 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大红色的花戴在胸前, 不仅是美丽喜庆的代表, 同时从另一面说明了做人的成功。

4.“红”还表示热情和正义, 如《西厢记》里的丫环就叫红娘, 她让人联想到热情和成人之美的品格。红脸关公则是义气的化身。

5.“红”又意味着精神饱满, 如果说一个人“红光满面”, 那是说他气色好、很健康。

6.“红”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刺激, 所以在当代汉语里, 它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红色的正义, 在“红军”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军人的红色情结中, 红色代表勇气、斗志。现代人每看到猎猎飘舞的红旗, 就立刻热血沸腾, 充满热情和朝气。红色不仅是现代中国旗帜的颜色, 也是中国古代旗帜的颜色。中国的军事家和将领们深悟红色对战争的作用, 所以他们用红旗凝聚军心, 鼓舞斗志, 激发勇气, 召唤勇往直前, 英勇杀敌, 不畏牺牲的精神。

7.“红”象征美丽、漂亮, 如指女子盛装为“红妆”, 也把女子称为“红袖”, 指女子美艳的容颜叫做“红颜”等。

三、“中国元素”设计中的红色情结

1.帝王的红色情结

(1) 在我国古代, 皇帝们都喜欢用红色和金色搭配, 来显示自己的威严和富贵。北京紫禁城, 建筑近千幢, 房屋近万间, 用的最多是红、黄两种色彩。远观最夺目的是红色宫墙、红色宫门, 近看最醒目的是红色的大立柱、红色的门窗。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能衬托皇帝的权势和威严。古代富贵人家的建筑, 也多用大红大紫来布局和衬托屋宇的气势, 更喜用红紫来表现自己的财富。

(2) 中华民族素以红色代表吉祥富贵, 红色瓷器也是历朝历代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玩赏佳品与镇宅宝物。红色瓷器因为稀有, 所以在历代拥有红瓷的人, 同时也象征了他们的地位与财富。

(3) 古代正红色称“朱”, 又称“朱红”, “朱”又可泛指一切红的颜色。朱红在古代服饰文化中是贵族或高官服装的用色。唐朝制度规定朝廷命官五品以上着朱服。能穿上这类衣, 代表着成功与尊贵。《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太庙……衣朱衣, 服赤玉。”

2.百姓的红色情结

(1) 中国国旗:旗底红色, 象征革命;旗面的左上角有五颗金色五角星, 其中四个小星环绕一颗大星, 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形式上紧凑美观。红色与黄色是中国的传统喜庆颜色, 同时也具备生命、蓬勃特色。

(2) 在民间传统婚礼上, 张贴大红喜字、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 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 新娘穿吉利的大红袄, 新郎佩戴的大红花, 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气氛, 同时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3) 我国传统设计中, 唐装是最富有传统味道的民族服装。大都选用大红色, 鲜艳的大红色与金色搭配, 更显富贵之气。

四、“红色情结”对现代设计的启发影响

1.2010年世博园中国馆是我国现代红色建筑中典型的最新建筑。

它的优美造型以及独特的红色运用, 都使人惊叹!一幢优秀建筑就是一种精神的标志。对于这组红色建筑物的色彩设计, 可以这样理解, 一是喜庆和幸福的象征;二是传承, 中国古建筑中重要部位都使用红色。

2.在现代服装设计中, 激情的红色仍然为当今时尚主流色。

不论何种质地、或浅或深的服装, 在与其它服饰搭配下, 都可呈现红色风情万种的时尚魅力。大红色色泽艳丽, 在现代人眼中, 代表着热情美丽、温暖欢愉, 总让人迷恋, 它能成熟妩媚, 亦能青春活耀;能古典气派, 也能大胆前卫。

3.当今购买红色轿车、红色手机的人数急剧上升。

心理学家分析, 红色波长最长, 穿透力强, 感知度高, 选用激情的红色, 不仅可以使人享受红色靓丽色彩, 更带给人刺激心跳的心理感受。红色是现代激情、速度、力量的象征!

纯正中国红 篇9

春联,辞旧迎新、增福添彩的小小宣言与祈盼。这是家家要贴的。主人或者子女们早早怀了忐忑而虔诚的心情,到街巷的集市上选了可意的买了来,或买了红纸与笔墨,自己或请人书写。在除夕之前(大都在腊月二十八这天),几个人搬来板凳或梯子,忙上忙下,先把去年的已经有点泛白的春联除扫干净,再把崭新的春联用打好的面浆和胶水,小心翼翼地贴上去。非但门上,那车上、灶台、水缸、树木甚至箱上、柜上,几乎凡是有关生计的一些大件物什,都会有它闪动的影子。红纸黑字,或红纸金字,新鲜喜人。这是春节特有的符号,它来自古老农耕历史的深处,传承至今,少有变化。这是一种悠远的吉庆,一点隐隐的希冀:五谷丰登、财源广进、耕读传家、梅雪报春、平安即福……

那红纸黑字或红纸金字跳跃的是居家心声,是一种喜气和激动。像喜鹊登上红梅的枝头,报喜纳福,瑞气盈门。有些地方还把红色剪纸贴在窗户和小物什上,更给春节增添了浓郁的艺术色彩。

红灯笼,诗意的光芒和温暖,民俗的温婉与动人。它把街巷和胡同衬托得幽远迷人。看到它便看到了家,想起它,便想到了亲人。不管有没有雪或风,它都在门口等候、召唤、照耀。它亮了一个通宵,又亮了一个通宵,人们忽视了星月的光芒而聚拢在它的周围。

它出自一个乡村匠人粗糙而灵巧的手,他们可能是你的父亲、爷爷或奶奶,把木条或竹篾与红绸布、红蜡烛搭配在一起,给你一个红彤彤的圆润的惊喜。它是居家的明灯和眼睛,在除夕之夜照亮亲人和先祖的回家之路,照亮这浓浓的祝庆的良宵。

那年春节期间,我在远离中原的辽东半岛某市看到的一幕让我难忘:城市居民没有大门小院,就在高高的阳台上挂上两盏红红而诗意的灯笼,加上街上悬挂的一串串灯笼,照亮了屋里屋外,为居家和城市带来了春节特有的温暖。尤其是那里的农村,家家户户在院子中用一根高高的竿子把灯笼高挂,不少甚至高过屋檐、房脊,把村庄照得通红透亮。这是只有春节才会有的特殊风景,一路驶去,那红红的灯笼一直挂到鸭绿江边。我不知道祖国南北西部是否也这样悬挂,我想那里也会有不同的挂法吧?不管怎样悬挂,那都是红彤彤的一团啊!我惊诧于灯笼的行程之远和它影响力的巨大!

爆竹,一种红雨,喜庆的,来自心底的一次次狂欢。它通常用红纸包裹,总是穿着大红的衣服;当它炸开,下面厚厚的一层,落在地上,或是溅到雪上,似红梅或玫瑰的残瓣,通体透露着吉祥幸福的光芒;那红红的脆响,像春雷的急雨,如此惊心动魄,那惊心动魄中一直有那种红在飘荡。从接近除夕的黄昏,到新年零点的钟声敲过,再到新春的第一缕光芒微露,再到早晨,到上午,一直到即将走出新春的元宵节、正月底,那种雨何曾一刻停过啊!一浪高过一浪,那红色的精灵一直都在跳跃。舞动这红雨的主人和孩子该有多么雀跃和美好的心绪啊!他们的脸被照亮,显得酡红;他们的心慢慢燃烧,像饮了一杯杯的醇酒。

这是一种最没有威胁和最有亲和力的红色爆炸物,它炸开的硝烟应是最和平和乐的硝烟;那飘落的耀眼的红雨,那一种欢快的碎裂和铺设,也应是最美丽祥和的碎裂和铺设,是最能让人开心释怀和松一口气的;那炸开的红,可以看做是红梅、玫瑰甚或桃花应着新春鼓点的风中的舞蹈。

《红蜻蜓》教学设计 篇10

《红蜻蜓》是湘教版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它以“童年时光”为主题, 让学生通过演唱、听赏、跟唱和创编等音乐活动, 感受童年时光的美好, 珍惜童年生活。《红蜻蜓》是一首在日本广为流传的儿童歌曲, 歌词亲切质朴, 旋律优美抒情, 描述了童年时代天真烂漫的乡间生活情景。学唱这首合唱歌曲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深情、和谐及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这首二声部歌曲, 品味作品的音乐美, 感受并表现其意境美。通过音乐活动, 让学生体验歌曲的二度创作, 并且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 再一次感受和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五年级学生已具有感受旋律的音乐实践活动的经验, 例如听旋律填空、辨别旋律乐句等。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计听辨旋律并用小蜻蜓粘贴到相应旋律旁, 让学生接唱, 这样既降低了学习旋律的难度, 也增强了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歌曲《童年》并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进教室。

2. 师生互相问好。

3. 常规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教学,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贴近学生内容的创编活动中激发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4. 发声练习。

(1) 音阶练习。

(2) 和声练习

(3) 舒伯特《摇篮曲》。

(4) 勃拉姆斯《摇篮曲》。

(设计意图:通过发声练习, 首先让学生找到歌唱的状态, 声音的高位置;和声练习主要是把声部的音准非常和谐的表现出来。两首摇篮曲的设计, 目的是让学生用柔美的声音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同时也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二、学习歌曲

1. 师:同学们, 从进教室到发声练习的音乐, 让我们感受到两个词:“童年”、“宝贝”。我们都有自己的童年, 童年生活中许多有趣的故事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谁能说说在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学生畅谈) 是的!童年是美好的, 记忆中最温馨的就是躺在妈妈的怀抱里, 听妈妈为我们哼着摇篮曲的时刻。下面就让我们用和谐、柔美的声音来学唱一首表现童年时光的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导语, 唤起学生对童年的记忆, 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 揭示课题《红蜻蜓》。

3. 视唱单声部。

(1) 出示四条旋律, 请同学们猜猜老师弹的是黑板上的哪条旋律, 如果你认为是对的, 就把小蜻蜓贴在这条旋律旁边, 再唱一唱。

(2) 教师分别弹奏第一、二声部的旋律, 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将小蜻蜓贴在相应的旋律旁, 并让学生唱一唱旋律。

4. 练唱二个声部。

(1) 提问:a.这首歌曲是由几个声部组成的?

b.你可以按老师弹奏的旋律排列出来吗?

(2) 用不同形式学唱声部旋律。

老师唱高声部旋律, 学生唱低声部旋律, 反之, 学生唱高声部旋律, 老师唱低声部旋律。

5. 认识歌曲中的乐理知识。

简单讲解“渐强、渐弱”在歌曲中的作用, 同时提醒歌曲中的“换气”记号及休止符的作用。

(设计意图:视唱乐谱往往是学习歌曲时最难又最枯燥的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一个贴小蜻蜓的游戏, 让学生通过用心地听辨, 加深对旋律的印象, 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 通过教师的提问, 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两个声部旋律的印象, 并能准确地排列出来, 为唱好声部旋律打好基础, 用不同的形式学习声部旋律, 既降低学习声部的难度, 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处理来表现歌曲意境, 为下一环节教学做好铺垫。)

6. 简介歌曲。

《红蜻蜓》这首歌曲由于深情地描绘了天真、活泼的童年, 加上优美的旋律, 在日本家喻户晓, 流传了半个世纪。让我们有感情的来朗读歌词。 (播放音乐《红蜻蜓》,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7. 学唱歌词。 (学生自由练唱)

(1) 解决难点。

竹竿尖上

这一小节的“尖上”高、低声部旋律节奏是不一样的, 请唱得好的学生唱一唱, 然后分声部随琴唱一唱。

(2) 练唱歌曲。

分声部练唱歌词, 突破歌曲难点。

(3) 二部合唱。

在分声部唱熟歌词的基础上二部合唱, 也可采用不同形式演唱二部合唱曲。

(4) 歌曲处理。

歌词熟悉后, 强调“渐强、渐弱、渐慢”在歌曲中的作用, 如:歌曲最后一句“是那红蜻蜓”采用 (渐慢) , 意在强调“红蜻蜓”。请学生根据歌谱上的力度和速度, 演唱时有表情的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练唱, 发现歌曲中的难点, 如:一音多字、一字多音等情况的及时解决。这首合唱曲高低声部共四句, 由于前面分声部识谱的基础打得比较好, 因此学唱歌曲应该不困难。在合唱时, 教师要时时关注低声部的音准, 并及时纠正。同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力度和速度的变化来处理歌曲, 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歌曲中情感的变化多来自于音乐的记号, 知道它是表达音乐的语汇和表现音乐情感的手段。)

三、音乐活动

1. 教师引导:唱着这首优美深情的歌曲, 引起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回忆。但除了歌曲以外, 我们还能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童年呢?

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

(1) 用领唱和合唱的形式表现歌曲。 (改变力度记号表现歌曲)

(2) 加入打击乐表现歌曲。

(3) 用钢琴独奏的形式表现童年的趣事。

(4) 在音乐的伴奏下, 有感情地朗读有关童年的诗歌、散文。

3. 展示与评价。

请同学们分组表现童年生活片段, 看那组表现的情景最美。

4. 综合表现。

综合评出最佳表现方案, 全班同学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现有的音乐经验和知识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 体会歌曲的美。师生共同营造一种交流童年往事, 唱童年歌曲以及配着音乐朗诵着童年的诗歌和散文, 创设了一种淡淡唤起回忆情境氛围。)

四、课后小结

上一篇:语块能力下一篇:桑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