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遗产税设计

2024-06-17

中国遗产税设计(精选4篇)

中国遗产税设计 篇1

近日, 对于我国是否应该开征遗产税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事件的起因来自美国, 美国今年8月宣布暂停征收一年遗产税。遗产税, 对于大多数国人是个既陌生, 又不得不关注的事情。近几年间, 遗产税这个词在各种媒体上被反复提起, 各种议论纷至沓来, 我国有无必要征收遗产税、何时开征、开征后又会产生何种影响、遗产税制度到底是缩小贫富差距的良药还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

一、何为遗产税

遗产税是政府对遗产的征税。一般认为, 遗产税有助于舒缓贫富悬殊。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 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赠人征收的税, 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征收的一种税收。但也有国家和地区出于吸引投资、吸引资金流入或其他考虑而特意不设立遗产税或者废除遗产税。

遗产税, 按课征的方式不同可具体划分为总遗产税、分遗产税和总分遗产税3种。其中前两种居多。

(一) 总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的财产总额综合进行课征。规定有起征点, 一般采用累进税率, 不考虑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亲疏关系和继承人的个人情况。

(二) 分遗产税是对各个继承人分得的遗产分别进行课征。考虑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亲疏关系和继承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采用累进税率。

(三) 总分遗产税, 也称混合遗产税, 是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先征收总遗产税, 再对继承人所得的继承份额征收分遗产税。两税合征, 互补长短。

二、国外征收遗产税情况

目前世界上开征遗产税的国家和地区约有74个。大多数经济发达的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征收遗产税和赠予税, 各国征收遗产税的具体情况如下:

美国:遗产税制属于总遗产税制, 遗产税和赠予税合并采用统一的累进税率, 最低税率为18%, 最高税率为50%, 后者适用于遗产额达到2500万美元以上的纳税人, 当中包括其个人在世界各地的所有资产。另外, 遗产额在60万美元以下者免征遗产税。而对于非居民, 只需对在美国本土内的资产支付遗产税, 最低税率为6%, 最高税率为30%。

日本:典型的分遗产税制, 采取继承税制, 以继承遗产数额的多少课税。对居民而言, 不论其继承的遗产在境内还是境外都要承担纳税义务, 而非居民仅就其在日本继承的遗产征税。日本的遗产税率从10%到70%分13档。

意大利:先按遗产总额征收遗产税, 再按不同亲属关系, 征收比例不一的继承税, 即混合遗产税制。纳税人分遗嘱执行人和遗产管理人, 继承人和受赠人这两类。对第一类纳税人统一采用第一种累进税率, 对第二类纳税人则根据其与死者的亲疏关系采用不同累进税率。

英国:英国居民在全世界各地的所有资产都需要支付遗产税, 而非居民仅就其在英国国内拥有的资产才需要支付遗产税。目前的遗产税率是40%。

德国:分遗产税制, 实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 其税率从7%到50%不等。

三、在中国开征遗产税的利好

美国富翁比尔·盖茨夫妇以及沃伦·巴菲特倡议全美的亿万富翁宣誓, 在有生之年或死后将自己的一半家产捐给慈善机构, 这被称为“日落条款”, 规定捐赠人应设定一个最后期限, 届时他们或者其继承人必须将资产直接支付给慈善机构。《财富》杂志估算, 如果他们取得成功, 那么将募得近6 000亿美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 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41.4%的财富;中国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社会主义制度强调社会公正, 经济公平。征收遗产税, 对富人而言, 可提高其对国家和国人的贡献意识;对“富二代”而言, 可促使其摆脱对父辈和遗产的依赖;对社会而言, 可以维护社会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 维持社会稳定。

我国人均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政府需进行调节, 但个税的调节力度非常小, 政府未来要减少个税的累进层级, 这更将降低个税的累积性。目前政府的转移支出手段尚不健全, 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另外, 征收高额的遗产税, 可加大消费, 这对拉动内需亦十分有效。

四、在中国开征遗产的难点

(一) 理论研究的空白

我国没有遗产税造成了理论上的空白, 但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否有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是对全民征收还是只对富人征收?起征点多少合适?税率多少合适?是否会给大众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是否会伤害富裕阶层?是否会造成富人将财富向海外转移?中国的税务机关是否有执行的能力?所有这些问题在征税前都需要做通盘考虑。

(二) 国人对遗产税的抵制情绪

在当下的中国, 开征遗产税具有相当的难度。国人没有遗产税意识, 长期没有设立遗产税, 对遗产税不了解, 害怕开征遗产税剥夺自己的财富, 天生有抵制情绪。

有专家分析指出, 暂缓征收遗产税, 甚至不排除不征遗产税, 这一考虑符合中国目前国情, 且具有国际视野。征收遗产税成本高, 且有可能冲击民营经济投资热情。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尚处于初级阶段, 这些致富者基本上处于青壮年阶段, 大多数的遗产继承人只是潜在的, 因此, 即使开征遗产税, 近期征收其收入也不会太多, 还可能对民营经济造成冲击。另外, 一旦开征, 潜在的纳税人会采取多种避税行为,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遗产扣除额一般都比较高, 如日本各项遗产平均扣除额为1.2亿日元 (折合96.5万美元) , 这些因素可能会带来内地资金外流、畸形消费、生产积极性下降等负面影响。

当前, 总的趋向在不断弱化遗产税。部分发达国家陆续取消了遗产税或调整了遗产税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指出:现在开征遗产税是不可取的, 而且我们对高收入人群还应该降低税负。目前, 中国在税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一个好的税制首先要照顾穷人, 也要吸引和留住富人。

(三) 遗产税征管困难

遗产税征管要求很高, 是国际上公认的复杂税种。与国际情况对比, 中国开征遗产税在征管上还存在以下难点:

1.个人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不健全, 难以确定遗产真实数目;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成熟, 法制环境规范, 而在中国对个人财产很难了解清楚, 监控手段较弱。存款实名制尚待完善;在个人不动产方面, 一人究竟有几处房产无法核实。遗产税出台后, 真正调节效果如何, 很难估计。

2.较难及时获得死亡人信息, 无法保证遗产在计征遗产税前不被分割或转移。

3.遗产形态多样, 在目前的征管环境和征管条件下, 难以综合掌握死亡者的全部遗产。

4.财产评估制度不完善, 遗产价值确认困难, 且评估费用开支较大。

除此以外, 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征管问题不解决, 征收效果将大打折扣, 有可能出现有名无实、征不到税的情况, 影响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遗产税本身规定也比较复杂,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大城市与乡村界定财产价值的标准很难掌握, 技术操作上存在诸多难点。

参考文献

[1]钟华波.遗产税应针对资产过千万富翁群体.新华网, 2010-8-24.

[2]全国政协委员争论:征收遗产税时机是否成熟.2009-3-12.

[3]蔡经.中国距离遗产税还有多远.中国网, 2010-8-9.

[4]专家辩中国遗产税:有利缩贫富差何时开征未知.人民网, 2010-08-24.

中国遗产税设计 篇2

中国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对立还是双赢

针对中国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面临两难境地的实际,本文在系统总结中国遗产旅游的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寻求中国遗产旅游与遗产保护的双赢之路,提出了应具有的指导思想和一些相应的措施.

作 者:黄群 Huang Qun  作者单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12 刊 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COMMERCIAL COLLEGE 年,卷(期):2005 “”(4) 分类号:F590.3 关键词:遗产旅游   遗产保护   可持续发展  

关于中国开征遗产税问题研究 篇3

从公民个人方面来看, 虽然西方许多国家早已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 但是由于中西文化传统在遗产的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目前国内许多人对遗产税的开征依然表示不认同, “子承父业”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认为先辈的财产留给子孙后代是理所当然的, 而遗产税的开征显然是对个人财产的侵犯。正是由于缺乏对遗产税内涵的正确认识导致中国国内大多数人纳税意识的淡薄。此外, 由于产权界定尚不清晰, 在征收遗产税时将存在纳税人将个人财产转移到企业财产上以逃避税收的问题。

从政府方面来看, 首先是缺乏一系列健全的征收及辅助征收的体系。无论是个人的资产和信用信息系统, 个人财产登记, 金融实名制度, 还是政府财政预决算机制都还存在着缺陷, 在这样的情况下, 由于人和资金都是可以流动的且纳税人对税收所得的具体用途又存在质疑, 那么一旦开征遗产税的消息传出, 人们会纷纷寻求“避税港”, 逃避纳税义务。其次, 虽说目前中国国内的税源较为充足, 但是由于财富主要集中在一小部分超级富豪身上, 而且遗产税又称“死亡税”, 即只能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才能征收, 因而导致了短期内征收的税款极为有限。根据《2011雅居乐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 2011年上榜企业家共1000位, 平均财富59亿元, 上榜企业家的平均年龄为51岁。数据引自《2011雅居乐海南清水湾胡润百富榜》, 刊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1期。此外, 目前, 中国拥有千万和亿万财富者的平均年龄各自为39岁、43岁, 与国外同等级相比要年轻15岁。数据引自陈旭清、曲纵翔《中国富人慈善事业的现状与对策》。从数据中不难看出, 目前国内的“富人”平均年龄较为年轻, 即使现在开征遗产税的各项条件都已具备, 由于潜在的征税对象中符合征收标准依然占少数, 开征遗产税的税款将极为有限。另外, 由于这部分“富人群体”财产分布较为分散且隐蔽, 使得在实践中很难掌握这部分人真实的财产状况, 这不仅加大了税收工作的难度还很容易激化矛盾。再者, 由于遗产税税制复杂, 征收成本较高, 很可能在征收的初期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形, 从而为原本已经颇为紧张的财政平添负担。因此, 在各方面体系制度尚存缺陷的情况下, 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开征暂且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

二、开征遗产税的影响

一是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开征将会对资产的构成产生重大的影响。遗产税不同于其他税种, 继承人要在全部财产过户登记办理完毕后, 才可以处分财产, 因此, 对于无力支付现金税款的继承人, 必须以出售部分财产的方式筹集资金。一方面, 由于被继承人的财产中通常有一部分资产是以股票、债券、基金等形式存在, 在被继承人去世后, 财产的继承人往往需要将这部分资产尽快出售以缴纳高额的遗产税。如果继承人手中持有的是家族企业的股份且占总股份的比例较大, 那么类似的出售行为将可能导致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 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如果继承人持有的是普通公司的股票, 为了缴纳遗产税而将占有相当比重的股票售出, 同样会在短期内改变持有股票的供给与需求, 从而对股价的波动产生影响。另一方面, 被继承人的财产中还有一部分资产是以房产等不动产的形式存在。然而, 无论是不动产, 还是股票、债券、基金等流动性较差的动产, 都存在着变现成本高且潜在损失较大的缺陷。因此, 为了减轻后代的纳税负担, 在遗产税与赠与税开征后, 被继承人会偏好流动性较高的资产, 尽量地减少继承人在将财产变现以缴纳税款时所面临的障碍。此外, 在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的条件下, 由于被继承人生前积累的财富越多, 后代所需上缴的税款也就越多, 更多的被继承人可能会减少在证券和房地产领域收益一般的投资, 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炒房”的行为, 从而使股市与房地产业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的供需状况, 有利于房价的合理回归。

二是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征收会增加财富拥有者的生活性消费支出, 也会抑制投资行为。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开征会抑制人们储蓄, 降低人们的储蓄倾向, 刺激即期消费, 减少遗产, 这势必会影响资本的形成与积累。然而, 遗产税对消费与投资的具体影响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一些人来说, 遗产税的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 而对另一些人, 情况则截然相反。因此, 遗产税与赠与税对消费和投资具体是正影响还是负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是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开征将会增加社会上对保险业个别险种的需求, 一定程度上促进保险业的创新与发展。遗产税的开征将使保险成为“避税港”, 从而增大社会上对保险业产品的需求。由于保险的赔付是以现金形式支付, 且个别的险种不在遗产税的征收之列, 如果被继承人生前将财产的一部分用于保险产品的购买, 那么在其死亡后保险的赔偿金将用于支付遗产税, 这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继承人的经济负担, 避免了继承人因无力缴清税款而放弃继承的情况。对保险产品需求的增加必将会促使供给的增加, 即良性的业内竞争将会促进更多险种的开发, 行业体系制度的不断完善, 有利于保险行业长期的发展。

四是对遗产税与赠与税扣除项目的科学设定, 将有利于引导社会上的资金流向, 从而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对慈善事业的税收抵免和对特定行业暂时的税收优惠, 将充分利用政府财政以外的资金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比如说, 以中国目前存在的“看病难”的问题为例, 如果遗产税的扣除项中规定:对于投资于基本医疗事业的资产在被继承人去世后, 继承人可以按一定的百分比缴纳税款。那么该规定必然会增加社会上对基本医疗事业的资金投入, 从而在几乎未增加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充分地调动了社会上闲散资金。2009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接收各类社会捐赠款物332.78亿元;其中, 捐款约227.5亿元, 物资折价约105.28亿元, 接受来自境外捐赠45.05亿元, 占全国接收捐赠总额的14.1%。而同年美国各类慈善捐赠达到3037亿美元, 其中个人捐赠达到274亿美元。不难看出, 目前中国国内的慈善事业远不及国外, 因此应开征遗产税并通过扣除减免项的设置积极引导社会上富裕的资金流向更需要的地方。从国外的经验来看, 遗产税与赠与税实际上是给了“富人”两种选择, 一种是被动地让国家通过征税的方式把一部分财产用于国家建设, 另一种情况就是个人主动地以慈善家的身份捐出一部分财产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发展中。显然, 后者不但没有对既有利益造成损害, 反而将有益于个人及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公众形象等无形资产的积累。因此, 遗产税的开征将从根本上增强人们的社会公共意识, 促进中国国内慈善及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五是遗产税是一项只对“富人”征收的税种, 意在将过于集中在少数人身上的财富收归国有, 然后再通过财政分配及转移支付等手段将其用于社会保障等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建设, 从而限制社会财富向极少数人的集中, 调节社会财富再分配关系, 完善收入分配体系, 缩小贫富差距, 维护社会公平。遗产税与赠与税对社会公平的维护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开征将有利于矫正“富二代”奢侈和炫富的不良风气, 鼓励勤劳致富, 限制不劳而获, 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因为遗产税的开征将使被继承人重新考虑“什么才是真正应该留给后代的财富”, 由于该税种的开征将直接导致继承财产价值的减少, 与其拼命为后代积累财富供其挥霍, 被继承人将会更倾向于投资于晚辈的教育, 增强“富二代”们自身的“软实力”, 留给其真才实学和谋生的本领。另一方面, 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开征同“金融实名制”的实施及“家庭财产申报制”的健全一道将有利于从根本上“反腐败”。遗产税征收有利于弥补个人所得税的局限性, 该税种将把经济转轨中存在的灰色收入及不透明收入纳入征收范围。因此, 开征遗产税不仅明显增加了贪污受贿者的“经济成本”, 这些人顶着风险从非法渠道获得的财富, 最终却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以税收的形式上缴财政, 还提高了贪污腐败行为暴露的可能性。显然, 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开征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和垄断行为, 减少权贵们寻租的机会, 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中国遗产税的制度设计

(一) 课征方式

在前文提及的三种遗产税的课征方式中, 以中国目前的现实条件来看, 更适合于选择第一种课征方式—总遗产税制,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 总遗产税制的征收模式要远比其他两种征收模式简单易行, 具有税源集中充分, 考虑因素较少, 征收管理较易的优点。其次, 我国的遗产继承并非完全遵照遗嘱内容进行, 并且遗产的分割也无需法院加以确认。在实践中, 通常是遗嘱的管理人或执行人私下召开会议进行遗产的分配, 对外界并不公开。在这样的情况下外界无从知晓财产的具体分配情况, 如果采用分遗产税制或者是混合遗产税制, 势必会增加课征的难度和复杂性以及征管的成本。因此, 总遗产税制的征收方式更适合于我国目前纳税意识不强, 相关法律尚不完善的现实情况。然而, 由于总遗产税制是按总遗产累进课征, 税负大小与单个继承人继承财产所占份额不相关, 也没有考虑单个继承人的经济能力及其与被继承人的亲疏远近的差别, 在实际的执行中, 应尽量在扣除减免项中将以上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 以弥补总遗产税制的不足。另外, 赠与税应该并入遗产税一起征收。主要原因是中国目前尚未建立严格有序的财产登记申报制度、财产评估制度及完善的财产监控体系, 也没有遗产评估机构及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如果不设立赠与税, 那么遗产税的征收只会形同虚设, 因为被继承人完全可以生前通过财产的赠与等方式规避遗产税。

(二) 纳税人的确定和征收范围的选择

1. 纳税人的确定。

根据国际通行的属人和属地相结合的原则, 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是指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是居住满一年的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或者居住时间不满一年的纳税人。对于居民纳税人, 应就其死亡时遗留的境内外全部财产征税;对非居民纳税人, 应仅就其死亡时遗留在中国境内的财产征税。对居民纳税人已在境外缴纳的遗产税应实行限额抵免, 意在消除国际重复课税。

2. 征收范围的选择。

各国课征遗产税的实质是在承认公民个人私有财产的所有权的基础上, 在保障私人财产权益的前提下, 对私有财产的隔代遗传依法加以管制, 借以平均财富与增进整个社会对财产的利用效益。因此遗产税的征收主要是局限在“富人”的遗产。课征范围主要包括动产、不动产、具有价值的财产权利以及被继承人在死前规定年限内赠与他人的财产。

总之, 中国国内在初次开征遗产税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征收面要窄;二是起征点要高;三是扣除相应从宽;四是免征额要高;五是税率要从低。目前, 国内的情况还比较复杂, 如果以上几点设置的不合理, 那么很可能会使好多“中低阶级”误纳入征收范围, 增加了其经济负担, 从而违背了遗产税征收的初衷。例如, 现如今, 国内好多大城市的住房价值都在百万以上, 如果起征点设置的过低, 按这样的标准征税, 那么多数人都会成为征税的对象。因此, 在未来的征收中, 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 在考虑以上的几项指标时, 应将生活资产 (如基本住房) 排除在征收对象之外, 而且应当注意区分养老抚小的合理赠与避税赠与的本质差别, 主要以金融性和生产性资产为主。

摘要:从社会整体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 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开征是一项十分必要的举措。不过, 呼声再高, 缺乏实施的客观条件, 遗产税与赠与税的课征依然举步维艰。一项税种的征收是基于政府与公民个人双方的互动, 需要双方共同的配合。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 政府与公民个人在遗产税与赠与税的征收问题上各自均面临着诸多困难。要做好课征方式, 纳税人的确定和征收范围的选择。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 篇4

说起中国的文化遗产实在是数不胜数。就让我们“走进”北京的几个著名的文化遗产吧!我来当你们的导游。最主要的,我要给你们介绍颐和园。这些文化遗产分别是:长城、圆明园、颐和园、故宫、明十三陵、天坛。课文中的长城是明代修筑的,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

八达岭、居庸关一带的长城,城墙高8.5米,厚6.5米,顶部厚5.7米,墙高1米,气魄十分雄伟。北京故宫是古代帝王居住之地。总共21位皇帝在这里住过。故宫原名叫紫禁城。里面分了许多宫殿,有太和殿、慈宁宫等等,里面布置得金碧辉煌,金银玉器有几千件。在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属长廊了。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们称它有三绝,我来给大家一一介绍吧!第一绝,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的长廊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你从上面往下看,你会发现他的形状像倒挂着的蝙蝠,就是英文字母“W”的形状。也许你会问,为什么要建成蝙蝠型呢?因为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福到了。

第二绝是水文绝。长廊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夏天,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了阵阵凉风。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凉风习习。当人们在长廊里行走,就会看见,目中美景在轻轻地摇动,虽四季而变,真可谓是变化无穷。长廊的第三绝是结构绝。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有一颗钉子!在273间长廊里,一间一景,一景一画,景色变化和谐。真是人在廊中走,竟在身边移。北京的文化遗产还不止这些,希望你们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上一篇:电气消防技术下一篇:支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