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征遗产税的法律思考

2024-08-12

开征遗产税的法律思考(共6篇)

开征遗产税的法律思考 篇1

1 遗产税的基本概况

1.1 遗产税的含义

遗产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国外也称为“死亡税”。遗产税有助于加强对遗产和赠与财产的调节,防止贫富差距过分悬殊,开征遗产税已列入我国税制改革的议事日程。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征收遗产税,对于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有一定的意义。遗产税常和赠与税联系在一起设立和征收。但是,为了吸引投资和资金流入,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故意不设立遗产税或者废除遗产税。

1.2 我国遗产税发展概况

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曾经开征过遗产税。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曾经设立过遗产税,但是由于当时条件不具备而没有开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重新开征遗产税的条件逐步成熟。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积极调节个人财产的分配,我国应当开征遗产税。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开征遗产税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从各个方面加以妥善解决。

2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缓解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仍然过大,基尼系数远超世界的警戒线,而且我国的贫富差距还在不断拉大,这不利于国家健康、长远的发展。虽然遗产税的征收属于社会的二次财产分配,但是通过征收遗产税的做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因此,开征遗产税有利于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缓解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的现状。

2.2 促进我国公益性事业的发展

我国公益事业近几年的发展并非十分健康,社会的财产没有达到优化配置。我国慈善事业资金缺乏,富人的捐赠仅占极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来自广大普通老百姓。征收遗产税能引导和鼓励富人投身慈善事业。通过遗产税制中的捐赠优惠条款可以鼓励他们慷慨解囊,从而培养我国富人阶层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和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2.3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我国财政收入

我国的财政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稳健上升,而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就是我国的税收。我国的劳动者与企业为中国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遗产税将是一个税源稳定、具有一定增长潜力的税种。如果将我国人口中百分之一的富人的遗产作为征税对象,根据目前的我国千分之八的人口死亡率来计算,每年就会有10万多人的遗产需要缴纳遗产税。

2.4 在经济领域营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目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中,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身上。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官场文化及封建残余糟粕文化的影响,不少人通过官商勾结、买通关系等不法手段,攫取了一些特权,从而站在一个不平等的平台上与其他人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征收遗产税可以在下一代的起跑线上相对缩小这一差距。一方面,征收的遗产税可以用于公益事业与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富二代”独立自主,使得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不能仅仅通过遗产来生活。这对于整个社会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

2.5 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税收权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公民遗产的地域范围也迅速扩大。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遗产税的课征一般采用属地主义原则。我国公民到外国继承遗产须按其规定交纳遗产税,而外国公民在我国继承遗产却不交分文,这不仅造成国家税收的损失,更使我国的税收主权受到了损害,不利于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互利的正常交往。因此,开征遗产税对维护我国税收主权、保障我国公民合法权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3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阻碍因素

3.1 个人财产登记与收入申报等制度的缺失

首先,我国缺乏完善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长期以来,大量的财产不是以真实姓名存在,个人财产十分隐蔽,难以跟踪和统计。其次,死亡公民信息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无法保证遗产在计征遗产税以前不被分割或者转移。最后,公民的遗产形态多种多样,在我国目前的监管条件下,根本无法掌握死亡者的全部遗产。这些配套制度的不健全成为我国开征遗产税的阻碍因素。

3.2 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步性与不均衡性

我国目前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但是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的经济依然呈现出初步性、发展不均衡性及低端性。因此,开征遗产税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资本积累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大多数创业而致富的民营企业家正处于青壮年时期,其拥有的财富基本上是以经营性财产为主。如果开征遗产税,有可能对民营企业家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其减少投资或畸形消费,不利于经济发展。

3.3 经济利益既得者阻挠与反对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造就了我国的经济奇迹,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中国富翁。这些富翁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通过白手起家,同时又与政府保持紧密的联系,一步步发展壮大。这其中也不能否认一些人采取了违法及不公平竞争手段,获取了一般人所没有的优势与特权。目前,这些经济利益既得者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必然会竭力反对遗产税的颁布与实施。自古以来,任何一项改革或者利益重新分配,都必将损害一方的利益。因此,一部分人的反对是必然存在的,这就需要我国立法部门与执法部门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3.4 传统风俗文化的排斥

我国文化传统观念认为“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在我国,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父母年老后几乎都要靠子女赡养。在这种观念之下,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富人,对于开征遗产税十分抗拒。据有关部门2013年5月在网上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69%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公民纳税意识“差”或“一般”。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非十分完善,因此很多人十分看重遗产及家族资产。若要无偿纳税,肯定会引来群众的不满甚至是对于征税的抗争。

4 结论

通过以上对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与阻碍因素的分析,目前我国在征收遗产税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阻碍因素,但是其开征的必要性仍然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推行遗产税,需要我国各个社会阶层的共同努力与配合,需要我国建立健全的配套制度,并且深入研究税制,兼顾各方利益,为遗产税的开征建立一个良好的条件。另外,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文化宣传,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让我国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中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开征遗产税的良好环境。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只要政府下定决心,社会百姓积极配合,遗产税的颁布与实施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蒙丽珍.国家税收[M].第4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2]胡怡建.税收学[M].第3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 1.

[3]杨志清.国际税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胡玄能.我国开征遗产税的若干问题思考[J].经济论坛,2009(4).

我国是否可以开征遗产税 篇2

促使社会财富的“金碗”越盛越满

文/侯放

早在1994年国家就将遗产税列为国家拟开征的税种之一,后又被列入《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明确写入“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的内容。

从法理上将,继承遗产的结果取得了一定的财产所有权,而权利的取得总要支付相应的义务。在现代社会,这种义务的一部分表现为税收,因而在取得遗产时,继承人有义务向国家缴纳遗产税。

遗产税以被继承人在世赠与他人及去世以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受赠人和遗产的继承人征收,属于财产转移税的一种。由于遗产税在激励社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缓解社会矛盾,缓解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鼓励勤劳致富、引导公益捐赠等方面有其特殊功能,是一种公认的优良税种,一直为各国政府重视,目前,世界上开征此税的国家和地区就有100多个。

据较为保守的估计,目前我国拥有100万元资产的人已超过百万人;占全国人口3%的存款户的存款高达3000亿元以上,占全国储蓄存款总额近10%。正因为高收入阶层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为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充分而可靠的税源保证。

由于遗产税起征点很高,按照对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的分析,征收对象主要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企业家,这些致富者基本上处于青壮年阶段,大多数的遗产继承人只是潜在的,所以目前不可能对国民经济造成冲击。

如果不及时开征,当个人的财富总量积累到相当程度,突然宣布开征遗产税引起的经济震荡会更大,并将产生一种激进式改革的负面效应。

及早开征遗产税还有助于培育财富所有者的纳税意识,让他们了解到,正是由于他们的杰出贡献,才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由于目前多数国家可依据其遗产税法,对在其境内继承遗产的中国公民征收遗产税,而我国却因没有遗产税法,无权对外国公民在我国境内继承遗产征税,这既有悖于国家间的公平、平等原则,又有损于国家税收主权和经济利益,所以按照国际惯例和各国遗产税法的通行规范开征遗产税也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一个税种的设立、开征会促进整个社会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社会财富的“金碗”越盛越满,使得民众共享繁荣。

当然,开征遗产税在征管上还存在许多难点,比如个人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不健全,遗产数量难以确认;死亡人信息难以及时获得,无法保证遗产在计征遗产税前不被分割或转移;遗产形态多样,在目前的征管环境和征管条件下,难以综合掌握死亡者的全部遗产;财产评估制度不完善,遗产价值确认困难,且评估费用开支较大等。因此,开征遗产税除了要有严密的税收法规和税务机关的严格管理外,还有待与相关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的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开征遗产税乃大势所趋

文/孟祥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开征遗产税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笔者认为,我国开征遗产税乃是大势所趋,原因在于:

第一、开征遗产税可以健全我国的税收制度

我国曾在1940年7月1日正式开征过遗产税。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通过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将遗产税作为拟开征的税种之一,但限于当时的条件未予开征。1994年的新税制改革将遗产税列为国家可能开征的税种之一。1996年全国人大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中提出“逐步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在我国走向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开征遗产税可以健全我国的税收制度,完美我国的税收体系。

第二、开征遗产税可以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

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倡导公平和平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然而,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过于悬殊,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判断一国社会财富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则基尼系数也越大。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也对遗产税的开征提出了迫切要求。

第三、开征遗产税可以丰富税种,扩大税基,增加税收

一个国家,只有有了稳定且丰厚的财政收入,政府才有足够雄厚的财力承担国民的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因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福利国家都有着比较高的税收。我国税务征收的原则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开征遗产税无疑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政府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能力,进而可以更好地为纳税人谋福利。

第四、我国富裕阶层的出现为开征遗产税创造了经济基础

有经济学家分析,我国已经有相当一批人进入了高收入阶层,占储蓄账户总数20%的高收入阶层,其存款占总储蓄额的60%以上。据相对保守的估计,全国资产总量在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至少在1000万以上。因此,遗产税的开征有了雄厚的现实经济基础。

第五、遗产税征收实施上的难度不应成为阻碍其开征的理由

有人反对开征遗产税是因为遗产形式丰富,种类繁多,难以准确评估,因此在征收上有很大难度。与之类似的是,早在1980年当全国人大讨论通过个人所得税法时,也曾有人提出,个人收入难以认定和评估,征收起来困难重重。但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得以顺利实施,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分配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遗产税的征收亦是如此,对实施中遇到的难题,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税制,确定适当的纳税主体、征收范围、税率和起征点等加以解决,征收的难度不应成为阻碍遗产税开征的理由。

开征遗产税不宜操之过急

文/麻国安

遗产税和赠与税,是世界上普遍开征的税种,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税种,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征收历史起源,可追溯到古埃及社会。古埃及法老胡夫当政时,四处征战扩大埃及领土,并耗巨资修造大金字塔,使财政入不敷出,于是在远征西奈半岛时下令开征了对财产继承人征收的遗产税,并规定用于军需支出,当时税率为10%的比例税率,并规定子女继承也必须纳税,这种税种一直延续到古埃及灭亡。

近代遗产税始于1598年的荷兰,采用比例税率,并按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亲疏关系等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税率,之后英国于1694年,法国于1703年,意大利于1862年,日本于1905年,美国于1916年分别开征了遗产税,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遗产税。我国的税收史虽然悠久,但在古代并没有开征遗产税。1915年才第一次拟定了遗产税条例草案,但当时并未通过施行,1940年中国第一次开征遗产税,并于1946年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遗产税税法,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遗产税法形同虚设。195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并公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在全国统一开征14种税,其中就包括遗产税,但一直没有施行。直到1994年的税制改革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才又提出设立遗产税为国家可能开征的税种之一。

遗产税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遗产税是一个税源小,成本高,征收难的税种,在我国目前开征遗产税不宜操之过急。理由有下:

1、我国高收入有产阶层大部分是中青年,遗产税税源尚未大量形成,应税财产数量有限。从中国国情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先富起来的阶层正值中壮年,他们拥有的财产目前还不可能成为遗产税赠与税的征税对象。因此,可以征税的财产数量是十分有限的,再加上目前我国有1.6亿工薪收入者和数亿农民,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不可能也不应当成为遗产税赠与税的纳税人。

2、财产的隐蔽性、分散性。我国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处于起步阶段,且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未实行计算机联网,因此,连最起码的公民储蓄存款数额税务机关都难以了解,更别说那些隐匿方便、转移容易的金银珠宝、证券票据等财产。

3、公民的纳税意识不强,自觉纳税意识差,取得他们对遗产税的理解和认可并非一蹴而就。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75%以上的人对遗产税一无所知,83%以上的人对我国征收遗产税表示不理解。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是财产在夫妻、父子等家庭成员之间不严格划分产权,很多财产为家庭成员所共用。

4、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力量和技术手段相对薄弱,征收人员水平低,征管手段落后,个人很容易利用财产评估、管理、登记等漏洞逃避税收,征收成本率较高,有可能使财产税的征收得不偿失。税务机关与各有关部门的协作也有一定的困难,更加重了开征此税的难度。

5、尚未建立公民个人收入和财产申报制度,财产登记、评估等制度未健全,使得税务机关就难以确定死者财产的价值,而财产价值是遗产税计征的依据。

中国遗产税开征的现实意义思考 篇3

1. 理论依据。

遗产税是对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课征的税收。各国在立法课征时, 亦因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不同而有不同的立法事由。综合来看, 国家征收遗产税的主要原因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从国家的社会政策来看, 开征遗产税有利于防止收入的过分悬殊, 调节收入分配, 平均社会财富, 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避免产生剧烈的社会矛盾, 这是开征遗产税的深层原因。第二,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人们取得的收入, 其边际消费效用是递减的。从继承人方面来看, 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百万、千万或亿万富翁, 社会财富过分地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不仅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的社会问题, 而且也不利于财产价值的充分利用, 不利于促使人们发挥出自身的能力、自身的创造性。这和市场经济要求最优配置资源 (包括人力、物力资源) 也是相矛盾的。第三, 从税收的征收管理来看, 遗产税的征收在某种意义上讲有利于发挥赋税的监督管理职能, 实现税款的补征。收入是要交纳所得税的, 但有些人的收入来源不合法, 不敢去申报纳税;有些人的收入虽然正当, 但由于纳税观念不强, 或计算错误等原因而未纳或者少纳了税款。而这些收入除了消费掉一部分外, 其余部分是要累积起来形成各种各样的财产的。这样, 在其死亡发生继承时征收遗产税, 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税款的补征。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遗产税的征收管理发现违法收入, 依法进行查处, 净化社会风气。因此开征遗产税, 实质是国家对多方面的政策目标的综合考量。

2. 法律依据。

遗产税开征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宪法依据和民法依据。 (1) 宪法依据。中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 民法依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民法都确认继承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 如法国民法典第三卷“取得财产方法”中第71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得因继承、生前赠与、遗赠以及债的效果而取得或转移。这种规定从法律上确认了继承的所有权效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继承和买卖、赠与一样, 都是取得财产所有权的一种法律行为。而一种权利的取得总要支付相应的义务。在现代社会, 这种义务的一部分表现为税收。因而在继承遗产时, 继承人应向国家缴纳遗产税。

二、中国开征遗产税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国家控制社会财富流向,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中国人口众多, 富裕群体规模大、发展快, 遗产的社会存在面广, 开征遗产税, 对于公民个人来说, 税负不重, 税量不大, 但从国家宏观全局度量, 集少成多, 是开拓了一种比较广阔且很有发展前途的税源,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稳步增长。同时, 开征遗产税后, 亦能在—定标准上有效控制公民个人资产占有量, 引导了资金的社会投向渠道, 把部分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建设资金或社会公益、福利资金。

2. 有利于引导人们社会公德意识, 缓解并弱化贫富悬殊的矛盾。

遗产继承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不劳而获”的行为, 通过遗产的继承, 高收入者将其财产转给了后代, 不少人在获得大笔遗产后便大肆挥霍, 甚至堕落成社会的寄生虫。而通过开征遗产税可以起到有效地防止对社会道德的负面冲击和影响, 提倡勤劳致富的个人经营原则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 同时通过遗产税的税前慈善捐赠扣除等规定来鼓励个人对社会慈善福利的捐赠, 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改善社会风气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 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保持与国际税制同步的需要。

税收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属地主义为原则课征遗产税既是国际税法的惯例, 也是各国课征遗产税的通行规范, 由于现实存在外国征收遗产税而中国没有遗产税的两种不同税制, 结果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继承遗产需向该国缴纳遗产税, 而外国公民在中国继承遗产无需缴纳税, 这既悖于国际间平等互利, 又有损于国家税收主权和经济利益。特别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纵深扩展, 国际交往和经济贸易日益广泛和频繁, 跨国流动的资产量多值大, 主体、客体等具有涉外因素的跨国遗产继承必将日益增多。因此, 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全面地保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应尽快开征遗产税, 早日与国际税制并轨。

4. 现行所得税的有效补充。

所得税在理论上应当是对一切所得课税, 遗产继承亦不能例外。但是中国现行的所得税制度似乎没有能够包容继承所得的法律根据, 所以应单独征收遗产税作为对所得税不足的弥补。开征遗产税可以填补中国现行税制中的一项空白, 不仅有利于完善中国的税制, 还有利于充实中国的财产税制, 是逐步完善中国税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中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分析

1. 税源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收入渠道多元化, 个人收入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特别是随着分配制度的改革, 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其私有财产的不断积累和急剧膨胀, 少数人占有大部分社会财富的现象早已出现, 登上福斯特富豪榜的中国人也逐年增多。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的出现和增长说明, 不论是从现实的税源角度, 还是从潜在的税源角度来说, 都为中国开征遗产税提供了可观的税源基础。

2. 税源控制分析。

中国不动产转让市场、证券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等均已建立;中国的资产评估机构也已运营了多年, 已拥有了一批专业的资产评估人员, 在评估方法、程序、经验等方面都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实行、以个人财产的申报、登记、管理等制度已逐步落实。另外, 遗产税悠久的历史以及国外的不断实践和探索, 为中国开征遗产税提供了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3. 法制环境分析。

随着中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 与遗产税相关的, 如《继承法》、金融管理、房产管理、车辆管理等法律制度已初步建立。这些都为中国开征遗产税提供了法律依据。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特别把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作为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一项策略向国人提出来, 可见国家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为中国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政策依据。

综上所述, 中国开征遗产税的时机已成熟, 它将和个人所得税相互配合, 成为调节国家和个人收益的合理分配, 维护社会安定, 缩小贫富差距的有力手段。

四、国际遗产税税制模式比较

目前, 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开征了遗产税, 各国具体执行的遗产税制度却有较大差别。总起来看, 世界各国的遗产税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 总遗产税制。

以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的遗产总额作为课税对象, 以遗嘱执行人或遗产继承人作为纳税人的税制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实行“先税后分”, 表现为先缴完税后再分遗产, 纳税对象明确, 税务机关可控制税源, 减少继承人偷税漏税的机会;另外, 仅对遗产总额的一次征收, 环节少, 便于税务机关的高效征管, 因而征收成本比较低。缺点是税率设计依据遗产总额, 而不考虑各个继承人所得的具体情况, 使纳税能力差者与纳税能力强者税负一样, 不能体现社会的公正原则。目前选择此类型征收模式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新加坡等。

2. 分遗产税制。

在财产所有人死亡, 将遗产分给各个继承人时, 以各继承人分得的财产数额作为课税对象, 以遗产继承人作为纳税义务人的税制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先分后税”。优点是考虑到了各继承人的实际纳税能力以及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关系的亲疏, 较能体现税负公平的原则, 缺点是遗产分割后征税, 税源难以控制, 征管过程比较为复杂, 加大了征收成本。目前, 采取此类型征收模式的国家有日本、德国等。

3. 混合遗产制。

前两类税制并用的一种税制, 即在被继承人死亡后, 对其所留遗产先征一道总遗产税, 然后对税后遗产在分配给各继承人时再征收一道分遗产税。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先总税, 后分税”, 这样就既保证了税源, 又体现了社会公正、税负公正。缺点是征收过程比较复杂、技术难度大, 税收成本偏高。目前, 采取此类型的国家有加拿大、意大利等。

五、中国开征遗产税的征税模式选择

遗产税税制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社会环境、法律制度及历史传统的不同, 找到适合其自身需要的税制模式。脱离了自身的国情背景, 在现实中无法实行, 也是毫无意义的。对于中国来说, 考虑到中国现时的经济情况、税收征管水平、居民纳税习惯等因素, 中国应该采用总遗产税制。原因如下:一是纳税意识。中国居民纳税意识较为薄弱, 而总遗产税是对被继承人的财产征税, 被继承人己经去世, 财产又未到继承人手中, 因而对被继承人和继承人来讲都是一种无痛苦的税收, 易于征收。二是查漏拾遗作用。总遗产税制有较好的查漏拾遗的作用, 能将被继承人生前通过灰色、黑色途径积累的财富纳入应纳税额中, 符合中国现实的需要。三是税源控制。从中国传统来看, 家庭财产一般是共同拥有、共同使用, 税源难以明确。而且中国尚未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 财产登记也刚刚起步, 税源控制力不强。同时, 中国遗产的继承实践中, 往往是采取生前对遗产处置执行人进行口头委托, 或在家庭会议上说明等方式, 很少采取书面遗嘱并进行公证。而且, 遗产的分割也无需法院确认始生效力。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采取分遗产税制, 就会由于缺少有形的法律性文件为依据, 致使税源透明度差。四是税收征管。从全国范围整体来看, 税务机关的征管规范性不够完善, 所以遗产税税制模式不能太复杂。另外简化税制是世界性税制改革的大趋势, 中国税制改革也提出了简化税制的目标, 所以遗产税税制模式也不宜复杂。

摘要:中国是否应开征遗产税, 存在着争议。开征遗产税,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财产分布的集中趋势, 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中国已具备开征的基本条件, 应依据国情选择合适的征税模式。

关键词:遗产税,开征依据,税制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慧芳.中国开征遗产税的困境与突破——基于文化的视角[J].地方财政研究, 2012, (2) .

[2]林国建.从美国遗产税“空窗期”看中国遗产税的开征[J].涉外税务, 2011, (3) .

[3]张永忠.遗产税:不可或缺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J].税收经济研究, 2011, (4) .

[4]张明莉, 姜铭.开征遗产税的思考:道德自觉与制度安排[J].求索, 2008, (8) .

开征遗产税的法律思考 篇4

关键词:遗产税,征收,贫富差距

改革开放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 这也使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贫富差距日益悬殊。通过征收遗产税, 调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状况, 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 是否开征遗产税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13年2月,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 提出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从我国的现实发展状况来看, 借鉴其他国家经验, 尽快开征遗产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遗产税的概念和特征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外交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 除了死亡和税收外, 没有什么事情是确切已知的。”国外某著名学者也说过:“只有一件事比死亡和税收之类的不幸更甚, 那就是死亡与税收的产物——遗产税。”遗产税是一种古老的税种, 可以追溯至古埃及时期, 当时主要是为了缓解因战争和修建金字塔引起的财政紧张。近代之后, 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也陆续开征遗产税。新中国成立后曾颁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 其中规定了开征遗产税,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实际付诸实施。90年代后, 我国开始进行税收体制改革, 遗产税被列为需要开征的税种之一, 但是直到今天, 也未实际开征。

遗产税的概念, 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通说认为, 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者去世以后遗留的财产征收的税收, 通常包括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征收的税收和对继承人继承的遗产征收的税收。遗产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遗产税是财产税。从遗产税的征收对象上看, 是对被继承人的遗产和对继承人继承的遗产进行征收, 即直接针对财产收税。因此, 从实质上看, 遗产税属于财产税。第二, 遗产税是直接税。遗产税直接向遗产的继承人征收, 遗产继承人的纳税义务是不能够转嫁的, 是直接税。第三, 遗产税是从价税。遗产税按照遗产的实际价值为计征标准, 受到价格的影响, 而不是以遗产的数量、数量作为计价标准。

二、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

开征遗产税有其积极意义, 我们应充分肯定其作用, 尽快开征遗产税。

第一,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实现经济稳步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高收入人群不断增多。但是, 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 显然, 巨大的贫富差距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存在矛盾冲突的。开征遗产税就是通过税收形式削弱高收入阶层的财产, 通过社会再分配调节贫富差距, 避免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 有利于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税收, 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延续了90年代税收体制改革的成果, 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是若与世界接轨, 必然要将遗产税纳入其中。虽然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分配的不公平, 但是其调节作用极其有限。征收遗产税, 可以弥补现有税收体制的不足, 遗产税具备稳定的税源而且具有增长潜力。因此, 开征遗产税可以有效地增加财政收入。

第四, 开征遗产税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公益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遗产税开征后, 富裕阶层对于遗产分配有了更多地选择。将遗产捐赠给公益事业不予征税, 而由后代继承将面临高额的税收。在某种程度上, 征收遗产税可以增加纳税人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另外, 将遗产全部留给后代, 不一定对其有益。目前, 富二代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 这和其存在严重地依赖性及懒惰心理有关。督促其自己创造财富, 不仅有益于其个人, 也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

三、我国开征遗产税面临的困境

第一,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缺乏对遗产税征收的理解。几千年来, 儒家思想文化深深影响着国人, 人们认为子承父业是理所应当的, 很多人辛苦操劳一生就是为了给下一代积累更多地财富, 使其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国普遍存在的家族企业正是受到这种“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另外, 在亲人去世时还要缴税, 无疑是雪上加霜, 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第二, 我国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还不健全。征收遗产税需要有完善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与之配套。公民在申报个人财产时, 往往申报一小部分, 其隐形收入无从考证。我国虽然确立了不动产登记制度, 但是对于动产登记未形成规范的制度体系。

第三, 遗产税起征点存在争议。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 确立遗产税起征点存在着一定难度。如果起征点过低, 可能将部分低收入阶层也纳入征收对象, 不利于社会公平。如果起征点过高, 纳税主体范围就缩小, 税源的狭窄也会导致遗产税征收的作用难以显现。

总之, 我国征收遗产税有其必要性, 面对种种困境, 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讨, 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遗产税征收模式, 并适时正式征收遗产税。

参考文献

[1]赵伟, 周小付.基于功能定位的遗产税框架设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 (2) .

[2]陈晓.浅谈我国遗产税的立法问题[J].法制博览, 2014 (3) .

[3]谢丹阳.关于我国征收遗产税问题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 2013 (6) .

对我国开征碳税的法律思考 篇5

由于气候的逐年恶化, 各国均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压力。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措施中, 采用税收的方式来抑制二氧化碳的手段相继被一些国家所采用, 这种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征收碳税。

碳税 (carbon tax) 又被称为二氧化碳税, 它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征收的一个税种。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碳的含量有直接关系, 所以征收时通常按照含碳量的比例进行征收。政府征收碳税并不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税收, 而是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国家希望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控制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碳税与环境税不同, 环境税的范围较碳税相比更大, 它包括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 如碳税、硫税等。由此可见, 环境税中包括碳税。而我国恰好缺乏一些对环境税的相关专门立法。

二、国外碳税立法的相关问题

(一) 国外开征碳税的立法背景

1990年, 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的部长宣言和科学技术会议声明, 首次提倡制定气候公约。同年12月, 第45届联合国大会决定设立政府间气候变化谈判委员会。从1991年2月开始, 历经15个月, 总共进行了五轮谈判, 最终于1992年5月9日形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简称《框架公约》) 。该公约目前已经有160多个缔约国, 我国在1992年签署了该公约。随后, 1997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另一项国际性公约, 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京都议定书》。公约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 即在2008-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低5.2%。[1]《京都议定书》较《框架公约》相比,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比如它明确了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以及各国作出承诺的期限。同时, 《京都议定书》也给予发展中国家很大的利益, 保证了发展中国家在履行公约的义务时的资金充足。

(二) 国外开征碳税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 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碳税法律制度, 还有一些国家正在准备对碳税进行立法以保障碳税税收的合法性。碳税立法具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最早来源于庇古税。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其《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庇古税理论, 简单地说就是政府应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收税, 以税收形式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 将污染的成本加到商品的价格中去。[2]

作为碳税立法的先行者, 芬兰于1990年最早开征碳税, 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随后荷兰、挪威、瑞典等一些国家纷纷开始征收碳税。经过实践证明, 开征碳税的确对改善空气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也为完成世界范围的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可在开征碳税的立法过程中研究并借鉴国外的先进法律制度, 以使我国的碳税立法较为完善。

三、我国开征碳税的利弊分析

开征碳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手段, 更是一种法律手段。碳税的征收可以引导人们以自然界的一部分为起点, 兼顾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 从而改变发展方式, 坚持可持续发展。我国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对碳税的征收进行立法, 是因为各界对于是否征收碳税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一些赞成者认为, 开征碳税可以有效地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从而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 同时还能增加国家的财政税收。然而反对者却认为开征碳税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 造成失业人数增多等不利影响。下面将对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与存在的弊端作出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 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

1. 开征碳税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

近几年来, “低碳经济”逐渐成为热门词汇, 各行各业在发展其经济、追求利益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环境的逐年恶化,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限制的污染空气只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难。但在生产中, 仍有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些, 仍然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因而, 开征碳税可以增加企业减少排放废气的意识, 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样做不但能够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而且符合了“低碳经济”的要求。

2. 开征碳税有利于完善我国节能减排机制

我国现行的节能减排机制是一种自上而下、主要靠政府发动的机制, 由中央政府给出约束性指标, 再层层分解, 并由各级政府监督实施。[3]然而, 这种机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企业只能被动地按照政府的指令进行节能减排, 这样必将影响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采用税收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励企业积极主动进行节能减排。这种税收制度能够使原有的机制更为完善, 这样就不再需要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 而是由企业主动进行节能减排, 这种机制更能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进行。

3. 开征碳税可以弥补我国环境税的空缺

碳税是一种污染罚款的替代形式, 但我国目前并没有独立的环境税种, 仅仅存在消费税、资源税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 也就是说我国并没有真正建立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环境税收制度。碳税作为环境税的一种, 应当在消费税和资源税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立法, 以此来增强环境保护的力度, 加强企业和个人节能减排的意识, 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 开征碳税还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税收。虽然开征碳税是以保护环境, 改善空气质量为目的, 为国家创收并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但无论在哪方面征税, 都无一例外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可以利用这笔收入来创造出更先进的减排技术, 以便更好地为节能减排工作服务。

(二) 我国开征碳税存在的弊端

1. 开征碳税易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由于碳税是针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征收的税种, 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 并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因而对其碳的排放征税就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这就会导致企业在生产需要耗费资金的同时还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企业如果为了减少税收负担而控制生产则会造成收入的减少。由此可见, 开征碳税易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2. 开征碳税会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正如上段所述, 如果企业的利润受到影响, 势必会导致企业在其他方面减少支出, 那么多数企业也许会采取裁员的方式, 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工人失业, 由此又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同时, 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 而我国的大多数劳动力素质较低, 这样也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员。由此可见, 开征碳税会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尽管开征碳税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但是总的来说它的优势远大于弊端。开征碳税只是暂时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从长远发展来看, 碳税法律制度必将促使空气质量的好转, 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要我们制定出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 就一定会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四、对我国开征碳税的立法建议

(一) 碳税的征收方式和征收对象

依据计算数量的单位不同, 计税依据可以分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对于碳税而言, 由于其征收的目的是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所以各国在对碳税的立法上均选择从量计征的方式。[4]我国可以借鉴各国的立法经验, 采用大部分国家的计税方法, 也就是以燃料的含碳量和消耗的燃料总量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种方式不但简便, 交易成本也比较低。

由于工业部门和电力部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生产部门之一,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这些部门在生产、经营中排放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因此, 碳税的征收对象可初步设定为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因消耗化石燃料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是因消耗化石燃料所产生的, 因此碳税的征收对象实际上最终将落到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上。[5]本文不主张对个人的碳排放进行征税。由于个人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比于企业是微乎其微的, 可以暂且不对个人进行征税。

(二) 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由于开征碳税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 甚至对就业造成影响, 所以要给企业一些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 可以对一些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企业在征收碳税时提供一些补偿措施, 这样企业就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和适应。同时采取补贴方式可以确保其资金运转状况不因征收碳税而受到较大影响, 这样就可以缓冲因缴纳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 哪些企业可以得到补贴, 这还需要制定一个标准。同时, 我们还可以对未达到二氧化碳的应税排放量的企业减少税负甚至可以允许其免税排放。这点我们可以借鉴丹麦的做法, 即要求未达到二氧化碳的应税排放量标准的企业做出承诺, 承诺其采取一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进的措施, 完成量化的减排任务。

碳税对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改善全球气候和治理大气污染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许多国家在碳税立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 尽快对碳税的征收进行立法, 利用碳税法律制度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空气质量, 并且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谈判中的被动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宪珍“.全球变暖”与<京都议定书>解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23.

[2]http://baike.baidu.com/view/1908382.htm[DB/OL].

[3]张梓太.关于我国碳税立法的几点思考[J].法学杂志, 2010, 2, 98.

[4]王宁宁.国外碳税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D].宁波大学学报.18.

论我国遗产税的开征 篇6

关键词:遗产税,开征,适用模式

1遗产税的历史沿革

1.1 遗产税的概念

遗产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进行征税, 国外有时称为“死亡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 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遗产税是作为调整社会人员的财富的调和剂、并且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使人们热衷于慈善事业, 弥补了政府财政赤字等, 遗产税在很多方面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1.2 遗产税的起源及发展

据悉遗产税最早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目的是为了筹措军费, 埃及的法老胡夫开创了遗产税的先河。然而近代遗产税的开征源于1598年的荷兰, 随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各个国家相继开征了遗产税。目前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开征了遗产税。

1.3 各国遗产税的课征模式

(1) 美国采用的是总的遗产税和总的赠与税的模式。

美国是遗产税率较高一个国家, 同时是一个在经济、军事等领域遥遥领先的国家。它于1916年立法开征遗产税, 在1976年的《税收改革法》中予以确立。且将原分别适用于遗产税和赠与税的两套税率, 统一为同时适用于两种税的同一套税率。美国的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都征收遗产税, 但是遗产税主要是由联邦政府征收。称之为联邦遗产税。它的纳税人是遗嘱执行人, 想要继承遗产必须先交纳遗产税, 由纳税人缴纳完遗产税后在进行分配遗产。交纳遗产税的期限是原财产所有者死亡后九个月内, 以现金方式缴清。征税对象是死亡者遗产总额, 它包括财产价值和财产权益。遗产税的扣除项目有债务扣除、丧葬费用扣除、遗产处置期意外损失扣除、配偶间转让的婚姻扣除以及慈善捐赠扣除等。2011年联邦遗产税的税率在18%到35%, 2011年的遗产税的起征点是个人为500万美元, 夫妻为1000万美元。其抵免分两个部分, 一是统一抵免, 在允许每个纳税人从应纳遗产税额中减去一定量的抵免额, 二是税收抵免, 允许从应纳税额中减去向外国政府交纳的遗产税额及向州政府交纳的遗产税额。

(2) 日本是实行分遗产税制度的国家之一, 赠与税是分赠与税制。

日本是一个人口数量少, 但是人们生活质量高的富有国家之一, 首都东京是亚洲最大和全球领先的世界级城市之一, 其科技方面在世界居于前列。其于1905年开征遗产税, 是征收遗产税较早的一个国家。它的纳税人是财产继承人或受遗赠人, 对居民而言, 不论其继承的遗产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 都要对其遗产征税, 对非居民, 仅就其在日本继承的遗产缴税。征税对象包括继承财产和视为继承财产。起征点为5000万日元+1000万日元×法定继承人的人数。遗产税扣除项目有债务扣除、丧葬费扣除、配偶继承扣除、未成年人继承扣除、短期内连续继承扣除等。税率采取的是超额累进税率, 例如2012年的税率是从10%到50%之间。抵免主要是已纳外国的遗产税的税额抵免。

(3) 意大利的遗产税和赠与税采用总分遗产税制, 两税配合。

意大利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民主共和国, 亦为欧洲民族及文化的摇篮, 服务业、旅游业及对外贸易尤为突出, 同时也是北大西洋公约和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纳税人分为两类, 一类是遗嘱执行人和遗产管理人 (含赠与人) :另一类是继承人或受赠人。分别适用不同税率。征税对象包括死亡后留下的遗产总额和赠与人赠与的全部财产。税率分两种, 一是适用遗产或赠与财产总额的;二是由非直系亲属关系的继承人或受赠人缴纳的。继承人或受赠人是直系亲属或配偶的, 所纳税率低于第一种。

2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分析

2.1 建立健全我国税收制度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从1949年成立至今已经经历了60多个春夏秋冬了, 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的中国逐渐的发展起来, 经济逐步繁荣, 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因此随着中国的发展, 中国相应的税收制度也应该同步的进行完善。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就表明要进行征收遗产税, 但是实际上没有实施, 随后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设立了遗产税, 但是依然没有开征。虽然我国目前的税种有19种之多, 但是没有提及有关遗产税的任何内容。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遗产税的空白可能会对于我国的税收有很大的不利。例如我国公民在国外继承一笔遗产, 依据外国的遗产税需要交纳一定的税收, 然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继承了一笔遗产却完全不需要交纳任何税收, 这将会使得税收收入的外流, 所以开征遗产税可以维护我国的税收权益。

2.2 缩小贫富差距, 构建和谐社会

开征遗产税的重要目的在于社会意义, 这远比经济利益更加的重要。

(1) 开征遗产税可以缩短贫富差距。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 富人可能很富有, 穷人却很贫困, 富人可能一顿饭就会花上一个贫困家庭一年的开支。据悉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81, 2011年的基尼系数是0.477, 2012年的基尼系数是0.474, 基尼系数是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反之,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 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 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虽然从数字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基尼系数正在降低, 但是所降幅度并不是很大, 贫富差距依然悬殊, 然而遗产税的出现将会作为一个调和的工具, 更好的缓解贫富之间的差距, 通过征收遗产税可以将富人手中的一些财富转移出来归社会所有, 进而通过再分配政策利用这笔财富帮助弱势群体, 缓解社会矛盾, 防止两极分化的现象的加剧, 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2) 开征遗产税可以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比起西方的公益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公益事业发展的不是那么理想, 对于外国人将自己的一部分财产捐献用于慈善事业的报道总会在报纸上看见, 例如比尔盖茨夫妇、股神巴菲特等富豪, 他们都决定将自己所留下的遗产的一部分捐给慈善机构。虽然有报道称, 盖茨子女要获得盖茨的500亿遗产的前提是缴纳250亿的遗产税, 否则, 就不能拥有盖茨的任何遗产。同时, 富人在捐款后按照法律规定, 其捐款和保险可免缴遗产税。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就可以从其中看出美国遗产税的税率可能较高, 这也许促使富人们与其缴纳遗产税不如用于慈善事业, 但是我们无法否定富豪们将自己财产用于慈善事业的善举。

2.3 开征遗产税可以有益于反腐工作

贪官之所以想利用其职务之便来敛财可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其后代着想, 希望可以为其后代提供优越的条件, 使其后代受到良好的教育, 每一个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子女的未来考虑, 这是人之常情。对于贪官们也是一样的, 即使他们知道自己可能会为自己触犯法律的行为而自食恶果, 身陷囹圄, 但依然会有人愿意冒险。如果开征遗产税, 这对于贪官们来说将会有不小的打击, 他们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所敛的钱财将会通过遗产税缴纳国家, 这样他们真的想做贪官之前就会很认真的考虑这是否值得呢。

2.4 开征遗产税可以提高年轻人的自食其力能力

人们常说富不过第三代, 这就意味着即使有多大一笔遗产, 都会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如果开征遗产税, 将会减少父母留给孩子的财富, 会让孩子们知道想要过上富裕的生活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所获得的, 付出才会得到回报, 明白自力更生的重要。

3我国遗产税适用模式

3.1 认识理念

(1) 冲击传统的思想观念, 设立较高的遗产税起征点。

古语说:“前人种树, 后人乘凉”, 很多人都会有为后代攒钱的传统思想, 而遗产税的开征将会使得辛辛苦苦为子孙积攒的钱缴纳国家了, 人们会很难接受, 所以国家对于遗产税开征的起征点应该设立的较高, 正如很多专家建议的那样, 以500万为起征点, 不会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而对于富人所征收的遗产税将会运用到慈善等公益事业中, 这也会为他们赢得良好的名声。

(2) 难以确认遗产总额,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对于遗产税的总额很难确定, 因为遗产税的征收是建立在对遗产数额准确核定的基础之上的, 而有些财产很难确定是否是遗产, 例如原本属于死亡者的一套房产, 但是在死者去世前一年过户给其子女, 那么这套房产是否属于遗产呢, 在法律上我们称这样的行为为赠与, 且具有法律认可的效力, 但是会却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 因此在建立遗产税的同时应明确赠与的相关条例, 避免税收的流失。

(3) 遗产的种类繁多, 建立权威的评估机构。

死者留下的遗产种类一定会是各种各样的, 例如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价值将贬值, 而古董等一些东西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值, 有些人认为某些东西值钱, 有些人认为其一文不值, 所以在确定遗产的数目是定会存在分歧, 这将会对税务机关的工作增加负担, 因此建立权威的机构, 使其按照当时的社会环境, 经济环境, 文化环境等综合因素全方位的考虑确定最终的遗产数目, 由权威机构出具书面证明, 表明其遗产的总数额, 税务机关按照其书面数额进行遗产税的征收。

3.2 我国开征遗产税需注意的事项

(1) 纳税人:

对于美国来说, 就是遗嘱执行人。但是对于中国来说, 法律观念意识不是很强, 很多人都不会设立遗嘱执行人, 因此需要更加详细具体的规范其内容。所以有遗嘱执行人的, 为遗嘱执行人;无遗嘱执行人的, 为继承人及受赠人;无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及受赠人的, 依法选定的遗产管理人为纳税人。遗产税的纳税义务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时, 其纳税人是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依法归国家所有的遗产, 免纳遗产税。

(2) 征税对象:

被继承人死亡时留下的遗产总额。对于遗产总额的价值根据相关条例进行评估其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死亡 (含宣告死亡) 时遗有财产者, 应就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境外的全部遗产, 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征收遗产税。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以及外国公民、无国籍人, 死亡 (含宣告死亡) 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遗有财产, 应就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遗产依照相关条例征收。

(3) 起征点:

二十万元。这是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 (草案) 中确定的数字, 但是受现在经济发展的情况的影响, 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应该是500万。个人认为起征点是必须存在的, 但是具体数字是多少应该根据经济的发展情况而定, 它不应该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数字, 例如美国, 从一开始的个人为65万美元到2011年已经达到个人为500万美元, 夫妻为1000万美元。

(4) 遗产税扣除项目:

被继承人死亡之前, 依法应补缴的各项税款、罚款、滞纳金、各项债务、丧葬费用、执行遗嘱及管理遗产的直接必要费用按应征税遗产总额的0.5%计算, 但最高不能超过五千元等。这个许多国家的规定都差不多。

(5) 抵免:

境外财产依所在国家或地区法律已缴纳的遗产税, 允许在应征遗产税税额中抵扣, 且抵扣额不得超过依本条例计算的应征税额。如抵扣额低于依本条例规定计算的应征税额的, 应补缴其差额部分的税款。

(6) 税率:

超额累计税率表。大部分国家都是采用超额累计税率表。例如:美国、日本。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 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 分别计算税额, 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超额累进税率的“超”字, 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 仅就超过部分, 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适合于根据个人的情况, 缴纳国家多少税收, 很适合于刚刚开征遗产税的国家。

(7) 遗产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征遗产税税额=应征税遗产净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草案[S].

[2]乔磊.“山姆大叔”如何征收遗产税[J].理财周刊, 2012, 11 (26) 13:25.

上一篇:语料库文体学下一篇:中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